建筑幕墙热工计算

建筑幕墙热工计算
建筑幕墙热工计算

第三章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一、整樘窗热工性能计算

窗由多个部分组成,窗框、玻璃(或其它面板)等部分的光学性能和传热特性各不一样,在计算整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以及可见光透射比时,应采用各部分的相应数值按面积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边缘与窗框的组合传热效应所产生的附加传热以附加线传热系数(ψ)表达,简称“线传热系数”,应按照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进行计算。

窗框的传热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按照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进行计算。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按照本章“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进行计算。

(一)整樘窗几何描述

整樘窗应根据框截面的不同对窗框进行分类,每个不同类型窗框截面均应计算框传热系数、线传热系数。不同类型窗框相交部分的传热系数可采用邻近框中较高的传热系数代替。

1、窗面积划分

窗在进行热工计算时应按图3-1进行面积划分:

(1)窗框的投影面积A f:从室内、外两侧分别投影,得到的可视框投影面积中的较大值,简称“窗框面积”;

(2)玻璃的投影面积A g(或其它镶嵌板的投影面积A p):指从室内、外侧可见玻璃(或其它镶嵌板)边缘围合面积的较小值,简称“玻璃面积”;

(3)整樘窗的总投影面积A t:窗框面积A f与窗玻璃面积A g(或其它镶嵌板的面积A p)之和,简称“窗面积”。

A f= max(

A t= A f+A g

A d,i= A1+A2

A d,e= A5+A6

图3-1 窗各部件面积划分示图

2、窗玻璃区域周长划分

玻璃和框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对应的边缘长度l ψ应为框与玻璃室内、外接缝长度的较大值,见图3-2所示。

(二)整樘窗传热系数计算

整樘窗的传热系数U t 采用下式计算:

t

f f g

g

t

A U A U A U ∑∑∑++=

ψ

ψ (3-1)

式中:U t ——整樘窗的传热系数[W/(m 2·K)];

A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面积(m 2); A f ——窗框面积(m 2); A t ——整樘窗面积(m 2);

l ψ——玻璃区域(或者其它镶嵌板区域)的边缘长度(m );

U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的传热系数[W/(m 2·K)],按本章“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计算”计算;

U f ——窗框的传热系数[W/(m 2·K)],按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计算;

ψ——窗框和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之间的线传热系数[W/(m 2·K)],按本章“框的传

热计算”计算。

(三)整樘窗遮阳系数计算

整樘窗的遮阳系数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外窗的太阳能总透射比与相同条件下相同面积的标准玻璃(3mm 厚透明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的比值。

整樘窗的遮阳系数SC 应采用下式计算:

87

.0t

g SC =

(3-2) 式中:SC ——整樘窗的遮阳系数;

玻璃

图3-2 窗玻璃区域周长示图

g t ——整樘窗的太阳能总透射比。

上式中整樘窗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t 应采用下式计算:

t

f

f g g

t

A A g A g g ∑∑+=

(3-3)

式中:g t ——整樘窗的太阳能总透射比;

A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面积(m 2); A f ——窗框面积(m 2);

g g ——窗玻璃区域(或者其它镶嵌板)太阳能总透射比,按本章“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进行计算;

g f ——窗框太阳能总透射比; A t ——整樘窗面积(m 2)。 (四)整樘窗可见光透射比计算

整樘窗的可见光透射比是指:采用人眼视见函数进行加权,标准光源透过门窗成为室内的可见光通量与投射到门窗上的可见光通量的比值。

整樘窗的可见光透射比应采用下式计算:

t

g

v

t A A ∑=

τ

τ (3-4)

式中:τt ——整樘窗的可见光透射比;

τv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的可见光透射比,按本章“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进行

计算;

A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面积(m 2); A t ——整樘窗面积(m 2)。

二、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一)单层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1、单层玻璃(包括其它透明材料,下同)的光学、热工性能应根据单片玻璃的测定光谱数据进行计算。

单片玻璃的光谱数据应包括透射率、前反射率和后反射率,并至少包括300nm ~2500nm 波长范围,不同波长段的间隔应满足如下间隔要求:

(1)波长300~400nm ,间隔不超过5nm ;

(2)波长400~1000nm ,间隔不超过10nm ; (3)波长1000~2500nm ,间隔不超过50nm 。 2、单片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τV 应按下式计算:

()()()()()()∑∑?

?==??≈

=

780

380

780

380

780

380

780

380

λ

λλ

λλλλλλλλτλ

λλλλττV D V D d V D d V D V

(3-5)

式中:D(λ)λ——光源D65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见附录A ;

τ(λ)——玻璃透射比的光谱;

V(λ)——人眼的视见函数,见附录A 。 3、单片玻璃的可见光反射比ρV 应按下式计算:

()()()()()()∑∑?

?==??≈

=

780

380

780

380780

380

780

380

λ

λλ

λλλλλλλλρλ

λλ

λλρρV D V D d V D d V D V

(3-6)

式中:ρ(λ)——玻璃反射比的光谱。

4、单片玻璃的太阳能直接透射比τS 应按下式计算:

()()()()()()∑∑?

?==??≈

=

2500

300

2500

3002500

300

2500

300

λ

λ

λλλλλτλ

λλ

λλττS S d S d S S

(3-7)

式中:τ(λ)——玻璃透射比的光谱;

S(λ)——标准太阳光谱,见附录A 。

5、单片玻璃的太阳能直接反射比ρS 应按下式计算:

()()()()()()∑∑?

?==??≈

=

2500

300

2500

3002500

300

2500

300

λ

λ

λλλλλρλ

λλ

λλρρS S d S d S S

(3-8) 式中:ρ(λ)——玻璃反射比的光谱。

6、单片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按照下式计算:

out

in in

s S h h h A g +?+

=τ (3-9)

式中:h in ——玻璃室内表面换热系数;

h out ——玻璃室外表面换热系数; A s ——单片玻璃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单片玻璃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A s 应按下式计算:

s s s A ρτ--=1 (3-10)

式中:τs ——单片玻璃的太阳能直接透射比;

ρs ——单片玻璃的太阳能直接反射比。 7、单片玻璃的遮阳系数SC cg 应按下式计算:

87

.0g

SC cg =

(3-11) (二)多层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1、太阳光透过多层玻璃系统可归纳为图3-3所示模型。

图中表示一个具有n 层玻璃的系统,系统分为n +1个气体间层,最外面为室外环境i =1,内层

为室内环境i=n +1。对波长λ,系统的光学分析应考虑在第i -1层和第i 层玻璃之间辐射能量)(λ+

i I 和

)(λ-i I ,角标“+”和“-”分别表示辐射流向室外和向室内,如图3- 4所示。

可设定室外只有太阳辐射,室外和室内环境的反射率为零。 当i =1时:

)()()()()(1.211λλρλλτλS f I I I +=+

+ (3-12)

)()(1λλS I I =- (3-13)

当i =n +1时:

)()()(1λλτλ--+=n n n I I (3-14) 0)(1=++λn I (3-15)

玻璃层=

图3-3

玻璃层的吸收率和太阳光透射比 图3-4 多层玻璃体系中太阳辐射热的分析

当i =2~n 时:

)()()()()(.1λλρλλτλ-

++++=i i f i i i I I I i =2至n (3-16) )()()()()(1.11λλρλλτλ+-----+=i i b i i i I I I i =2至n (3-17)

应利用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计算所有各个气体层的I-i(λ)和I+i(λ)值,传向室内的直接透射比应由下式计算:

)()()(1λλλτ-+=?n S I I (3-18)

反射到室外的直接反射比应由下式计算:

)()()(1λλλρ+=?I I S (3-19)

应确定太阳辐射被每层玻璃吸收的部分,这一量值以在第i 层的吸收率Ai(λ)表示,采用下式计算:

)

()()()()()(11λλλλλλS i i i i i I I I I I A -

++++--+-=

(3-20) 2、对整个太阳光谱进行数值积分,得到第i 层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流密度S i 。

s i i I A S ?= (3-21)

()()()()()∑∑?

?==??≈

=

2500

300

2500

300

2500

300

2500

300

)(λ

λ

λλλλλλ

λλλλS S A d S d S A A i

i i

(3-22)

式中:i A ——太阳辐射照射到玻璃系统时第i 层玻璃的吸收率。

3、多层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的计算应采用式(3-5)计算,可见光反射比的计算应采用式(3-6)计算。

4、多层玻璃的太阳能直接透射比应采用式(3-7)计算,太阳能直接反射比应采用式(3-8)计算。

(三)玻璃气体间层的热传递

1、玻璃间气体层的能量平衡如图3-5所示,可用基本的关系式表达如下:

1,,1,,,)(---+-=i b i f i b i f i c i J J T T h q (3-23)

式中:T f,i ——第i 层玻璃前表面温度(K );

T b,i-1——第i-1层玻璃后表面温度(K ); J f,i ——第i 层玻璃前表面辐射热(W/m 2); J b,i-1——第i-1层玻璃后表面辐射热(W/m 2);

图3-5 第i 层玻璃的能量平衡

在每一层气体间层中,应采用以下方程:

1++=i i i q S q (3-24)

1,,1,4,,,-+++=i b i f i f i i f i f i f J J T J ρτσε (3-25) 1,,1,4,,,+-++=i f i b i b i i b i b i b J J T J ρτσε (3-26) [],,,1,22g i b i f i i i g i

t T T q S λ+-=

+ (3-27)

式中:t g,i ——第i 层玻璃的厚度;

εb,i ——第i 层后表面半球发射率; εf,i ——第i 层前表面半球发射率; λg,i ——第i 层玻璃的导热系数(W/m?K )。

在计算传热系数时,应令太阳辐射I S =0,在每层材料均为玻璃的系统中可采用如下热平衡方程计算气体间层的传热:

)()(1,,,1,,,---+-=i b i f i r i b i f i c i T T h T T h q (3-28)

式中:h r,i ——第i 层气体层的辐射换热系数,由(3-43)式给出。 2、玻璃层间气体间层的对流换热系数可由无量纲的努谢尔特数i Nu 确定:

???

?????=i g i g i i c d Nu h ,,,λ (3-29)

式中:d g,i ——玻璃间层气体间层i 的厚度;

λg,i ——所充气体的导热系数;

N ui ——通过倾斜气体间层传热的实验结果所计算的值,N ui 为雷利数R aj 、气体间层高厚

比和空腔倾角θ的函数。

注:在计算高厚比大的空腔时应考虑玻璃会发生弯曲现象对厚度的增加和减少,发生弯曲的原因包括:空腔平均温度、空气湿度含量的变化、干燥剂对氮气的吸收、充氮气过程中由于海拔高度和天气变化造成压力的改变等因素。

3、玻璃层间气体间层的雷利数(Rayleigh )可表示为:

μλ

βρT

c g

d Ra p ?=

32 (3-30) 可将填充气体作理想气体处理,气体热膨胀系数β为:

m

T 1

=

β (3-31) 式中:m T ——填充气体的平均温度(K )。

第i 层气体间层的高厚比为:

i

g i g d H

A ,,=

(3-32) 式中:H ——气体间层顶到底的距离,通常应和窗的透光区高度相同。

4、在定量计算通过玻璃气体间层的对流热传递时,计算应对应于特定的倾角θ值或范围。对于倾角θ,以下计算假设空腔从室内加热(即T f,i >T b,i-1);若实际上室外温度高于室内(T f,i <T b,i-1),则要将倾角以180°-θ代替θ。

空腔的努谢尔特数Nui 应由以下计算公式确定: (1)气体间层倾角 0≤θ<60°

1

1.6

317081708sin (1.8)cos()1 1.44111cos()cos()5830i Ra Nu Ra Ra θθθθ?

?

??????????=+--+-????????????????

510 (3-33)

式中:[]()2x x x ?

=+。 (2)气体间层倾角 θ=60°

[]max 21,Nu Nu Nu = (3-34)

式中:7

1

7

314

.0110936.01???

?

????????????++=G Ra Nu

0.283

2,0.1750.104g i Nu Ra A ??=+?????

?

1

.06.20316015

.0???

???????????+=

Ra G (3)气体间层倾角60°<θ<90°

对于倾角在

9060<<θ之间的气体间层,对式(3-34)和(3-35)??的结果之间作线性插值。

这些公式在27

10210Ra <

(4)垂直气体间层

[]12max ,Nu Nu Nu = (3-35)

21

10673838.0Ra Nu = 5×104< Ra

4134.01028154.0Ra Nu = 104< Ra ≤ 5×104

2984755.2101107596678.11Ra Nu -?+= Ra ≤104 0.272

2,0.242g i Ra Nu A ??

=??

????

(5)气体间层倾角90°到180° 面向下的气体间层应用下式公式:

θsin ]1[1-+=v Nu Nu (3-36)

式中:v Nu ——由式(3-35)给出的垂直气体间层的努谢尔特数。 5、填充气体的密度应用理想气体定律计算:

m

T M

P ?=

?ρ (3-37) 式中:P ——气体压力,标准状态下P =101300 Pa ;

ρ ——气体密度(kg/m 3);

T m ——气体的温度,标准状态下T m =293 K ; ?——气体常数[J/(kmol·

K)]。 定压比热容c p 、运动粘度μ、导热系数λ是温度的线性函数,应采用附录B ??给出的公式和气体的相关系数计算。

6、混合气体的密度、导热系数、粘度和比热容是各成分相应性质的函数: (1)摩尔质量

∑==v

i i

i M x M 1

min ?? (3-38) 式中:i x 是混合气体中某一气体成分的摩尔数。

(2)密度

?mix m PM T ρ=

? (3-39)

(3)比热容

min min

min

??p p c c M

= (3-40)

式中:min ,1

??v

p i p i

i c

x c

==∑

,,??p i p i i

c c M = (4)粘度

1

,1

{1}

v

i

mix v

j i i j

j i

j i x x μμμφ==≠=+∑

∑ (3-41)

式中:

2

1

1

4

2

1

,

2

?

1?

?

1?

j

i

j i

i

i

j

j

M

M

M

M

μ

μ

μ

φ

??

??

??

??

+??

??

??

????

????

??

??

=

??

??

+?

??

?

??

??

??

(5)导热系数

'''

mix mix mix

λλλ

=+(3-42) 式中:'λ——单原子气体的导热系数

''

λ——多原子气体由于内能的散发所产生的附加能量运动。

'

'

min

1

,

1

{1}

v

i

v

j

i

i j

j i

j i

x

x

λ

λ

ψ

=

=

=

+

2

1

1

4

2

'

'

,12

2

?

1?

????

()(0.142)

1 2.41

??

()

?

1?

i i

j j

i j i j

i j

i j

i

j

M

M M M M M

M M

M

M

λ

λ

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n

1

,

1

1

v

i

i v

j

i j

j i

j i

x

x

λ

λ

λ

φ

=

=

=

??

??

+

??

???

?

2

1

2

4

1

2

1

'

'

.

?

?

1

2

2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j

i

j

i

j

i

j i

M

M

M

M

λ

λ

φλ

应按以下步骤求取

mix

λ:

①计算'

i

λ:'

15

?

4

i i

i

M

λμ

?

=

②计算"

i

λ:'

"

i

i

i

λ

λ

λ-

=

式中:

i

λ——第th i层填充气体的导热系数。

③用'

i

λ计算'

m x i

λ

④用"

i

λ计算"

m x i

λ

⑤"

'

mix

mix

mix

λ

λ

λ+

=

7、远红外辐射透射比为“0”的玻璃(或其它板材),气体间层两侧玻璃的辐射换热系数hr 可采用下式计算:

3

12

1

)11

1

(

4m r T h ?-+

=-εεσ (3-43)

式中:σ——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

ε1、ε2——气体间层中的两个玻璃表面在平均绝对温度T m 下的半球发射率; T m ——气体间层中两个表面的平均绝对温度(K )。

(四)玻璃系统的热工参数计算

1、计算玻璃系统的传热系数时,可采用简单的模拟环境条件:仅包括室内外温差,没有太阳辐射。

t

g R U 1

=

(3-44) 计算传热系数时应设定没有太阳辐射:

ne

ni s in g T T I q U -==

)

0( (3-45)

式中:in q (I s =0)——没有计算太阳辐射热作用,通过门窗传向室内的净热流(W/m 2);

ne T ——室外环境温度; ni T ——室内环境温度。

玻璃的总传热阻Rt 应为各层玻璃、气体间层、内外表面换热阻之和:

∑∑==+++=n i n

i in i g i out t h R R h R 21

,11 (3-46)

式中:R g,i ——第i 层玻璃的固体热阻,由下式计算:

i

g i

g i g t R ,,,λ=

(3-47)

第一层气体间层为室外,最后一层气体间层(n +1)为室内,第i 层气体间层的热阻为:

i

i b i f i q T T R 1

,,--=

(3-48)

式中:i f T ,、1,-i b T ——第i 层气体间层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温度;

q i ——第i 层气体间层的热流密度,根据本章中“玻璃气体间层的热传递”部分的规定算

出。

环境温度应是周围空气温度T air 和平均辐射温度T rm 的加权平均值,采用下式计算:

r

c rm

r air c n h h T h T h T ++=

(3-49)

式中:c h 和r h 应根据相应的边界条件计算确定。

2、玻璃系统的遮阳系数:

各层玻璃室外侧方向的热阻用下式计算:

i g i k i k k g k out i

out R R R h R ,21

1

,,211+++=∑∑=-= (3-50) 式中:R g,i ——第i 层玻璃的固体热阻;

R g,k ——第k 层玻璃的固体热阻; R k ——第k 层气体间层的热阻。 各层玻璃向室内的二次传热用下式计算:

,,,i S out i

in i t

A R q R ?=

(3-51)

玻璃系统的太阳能总透射比应按下式计算:

∑=+=n

i i in S q g 1

,τ (3-52)

玻璃系统的遮阳系数按式(3-11)计算。

三、框的传热计算

框的传热计算可采用Therm5.0进行计算。Therm5.0是一个专门针对窗框计算的二维有限元传热计算软件,有窗框计算的各种材料库和环境库,应用前应将我国的标准计算条件输入“边界条件库”,材料参数输入到“材料库”中。

采用Therm5.0进行窗框节点模拟计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常用材料的物理性能参数按表3-1确定;

(2)各种材料外轮廓线可用折线近似代替实际的曲线,且应避免出现小于45度的锐角; (3)一般型材空腔内表面的小凹槽与小凸起可适当简化,但跨越玻璃(或其它镶板)室内外型材的小凹槽与小凸起不可做简化;

(4)一般可不考虑窗锁、窗执手及固定螺栓、螺钉的热桥影响,但如果锁跨越玻璃两侧,且截面积比较大时,应考虑热桥影响;

(5)隔热型材的隔热材料(如隔热条、填充的发泡剂等)的尺寸必须与实际完全相符,不可做简化;

(6)各种材料的搭接应完全,不可出现缺口,尤其是隔热材料、密封材料与窗型材之间; (7)铝合金扣板与其它型材的接触应为线接触(在二维计算中为点接触),所以接触处的长度不可做简化和修改;各类密封胶条、密封胶与型材之间应为面接触;

(8)封闭空腔内填充材料类型应选择“Frame Cavity NFRC 100-2001”。

(一)材料物理性能参数

1、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

固体材料的相关参数选用表3-1中的数据。

2、固体材料的表面发射率值

对远红外线不透明镀膜表面的标准发射率εn 应在接近正入射状况下利用红外谱仪测出其谱线的反射曲线,并应按照下列步骤计算出来:

(1)按照表3-2给出的30个波长值,测定相应的反射系数R n (λi )曲线,取其数学平均值,得到283K 温度下的常规反射系数。

∑==30

1

)(301i i n n R R λ (3-53)

(2)在283K 温度下的标准发射率按下式计算:

n n R -=1ε (3-54)

表3-2 用于测定283K 下标准反射率Rn 的波长(单位;μm )

3)校正发射率ε的确定:

用表3-3给出的系数乘以标准发射率εn 即得出校正发射率ε。

表3-3 校正发射率与标准发射率之间的关系εn

(二)门窗截面类型划分

为了使得计算更加简便,在两条框相交处的传热不作三维传热现象考虑,简化为其中的一条框

来处理,且忽略建筑与窗框的热桥效应,窗框与墙相接边界应做绝热处理。

如图3-6所示的窗,应计算1-1、2-2、3-3、4-4、5-5、6-6六个框段的框传热系数和对应的框和玻璃接缝线传热系数。两条框相交部分简化为其中的一条框来处理。

计算1-1、2-2、4-4截面的二维传热时,与墙面相接的边界作为绝热边界处理。 计算3-3、5-5、6-6截面的二维传热时,与相邻框相接的边界作为绝热边界处理。

如图3-7所示的推拉窗,应计算1-1、2-2、3-3、4-4、5-5五个框的框传热系数和对应的框和玻璃接缝线传热系数。两扇窗框叠加部分5-5作为一个截面进行计算。

一个框两边均有玻璃的情况,可以分别附加框两边的附加线传热系数。如图3-8所示窗框两边均有玻璃,框的传热系数为框两侧均镶嵌保温材料[导热系数λ=0.03W/(m·K)]时的传热系数,框1-1和2-2的宽度可以分别是框宽度的1/2。框1-1和2-2的附加线传热系数可分别将其换成玻璃进行计算。如果对称,则两边的附加线传热系数应该是相同的。

(三)框的传热系数和线传热系数

在图3-6??所示的框截面中,用一块导热系数λ=0.03W/(m·K)的板材替代实际的玻璃(或其它镶嵌板),板材的厚度等于所替代面板的厚度,嵌入框的深度按照实际尺寸,可见板宽应不小于190mm 。

图3-6 平开窗的几何分段 图3-7 推拉窗几何分段 图 3-8 窗横隔几何分段

图3-9 框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示意图

按照本章“计算边界条件”规定的室内外标准计算条件下,用Therm5.0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可以得出框的传热系数U f 。

(四)线传热系数

框与玻璃系统(或其它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ψ的计算应按照下述方法进行: 在图3-9所示的计算模型中,用实际的玻璃系统(或其它镶嵌板)替代导热系数λ=0.03 W/(m ·K)的板材。所得到的计算模型如图3-10所示。

在室内外标准计算条件下,用Therm 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可以得出玻璃边缘区域的传热系数U eg 、宽度b eg ,框的传热系数U f ’,则线传热系数

ψ可按下式

计算:

eg g f f eg eg f f b U b U b U b U ?-?-?+?='ψ (3-55)

(五)热桥

门窗内的热桥可采用下列原则判断是否需要考虑热桥影响:

(1)若F b ≤1%,忽略热桥影响,如用于固定锁点等相关配件的螺钉; (2)若1%<F b ≤5%,且λb >10?λn ,使用上述计算方法; (3)若F b >5%,必须使用上述计算方法。

可按下式计算热桥部位(例如螺栓、螺钉等部位)固体的当量导热系数。

(1)eff b b b n

F F λλλ=+- (3-56)

式中:d

b A s

F =

S ——热桥元件的面积(例如螺栓的面积)(m 2); A d ——热桥元件的间距范围内材料的总面积(m 2);

b λ——热桥材料导热系数[W/(m·K)];

n λ——无热桥材料时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六)敞口的空腔、槽的传热 1、小断面的沟槽

小断面的沟槽或由一条宽度大于2mm 但小于10mm 的缝隙连通到室外或室内环境的空腔可作为轻微通风空腔来处理(图3-11)。在使用Therm5.0软件模拟计算窗框节点时,将此类沟槽与缝隙封

图3-10 框与面板接缝传热系数计算模型

闭起来,填充类型应选择“Frame Cavity Slightly Ventilated NFRC 100-2001”。

如果轻微通风的空腔的开口宽度小于或等于2mm ,则可作为封闭空腔来处理。在使用Therm5.0软件模拟计算窗框节点时,将此类沟槽与缝隙封闭起来,填充类型应选择“Frame Cavity NFRC 100-2001”。

2、大断面的沟槽

大断面的沟槽或连通到室外或室内环境的缝隙宽度大于10mm 的空腔应作为通风良好的空腔来处理(图3-12)。通风良好的空腔应将其整个表面视为暴露于外界环境中,表面换热系数h in 和h out 应按本章“计算边界条件”的规定确定。

(七)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计算

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可按下式计算:

out

f

surf f f f h A A U g ?

=α (3-57)

式中:out r out c out h h h ,,+=;

αf ——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U f ——框的传热系数[W/(m 2·K)]; A surf ——框的外表面面积(m 2); A f ——框面积(m 2)。

四、遮阳系统计算

(一)一般规定

1、遮阳系统计算仅适用于平行或近似平行于玻璃面的平板型遮阳装置。

2、遮阳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计算:

(1)内遮阳:平行于玻璃面,位于玻璃系统的室内侧,与窗玻璃有紧密的热光接触,如幕帘、软百页帘等。

(2)外遮阳:平行于玻璃面,位于玻璃系统的室外侧,与窗玻璃有紧密的热光接触。

图3-11 轻微通风的沟槽和空腔

图3-12 通风良好的沟槽和空腔

(3)中间遮阳:平行于玻璃面,位于玻璃系统的内部或两层门窗、幕墙之间。中间遮阳的热光交互作用与玻璃和薄膜相似,可按照两层空气间层中的一个夹层处理。这个夹层的传热计算既应考虑与其它部件及环境以对流、传导以及热辐射方式进行热交换,同时也应考虑吸收、反射和透过太阳辐射。

3、遮阳装置在计算处理时,可将二维或三维的特性简化为一维模型,计算时应确定遮阳装置的光学性能、传热系数,并应依据遮阳装置材料的光学性能、几何形状和部位进行计算。

4、在计算门窗、幕墙的热工性能时,应该考虑窗和幕墙系统加入遮阳装置后导致的窗和幕墙系统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计算公式的改变。

(二)光学性能

1、在评价光学性能时,可按下列规定进行近似考虑:被遮阳装置反射的或通过遮阳装置传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分为未受干扰部分(镜面透过和反射)和散射部分,其中散射部分可近似于各向漫射。

2、应该确定遮阳装置在光线不同入射角时的下列光辐射传递性能: 直射-直射的透过率,()dir dir j τλ; 直射-散射的透过率,()dir dif j τλ; 散射-散射的透过率,()dif dif j τλ; 直射-直射的反射率,()dir dir j ρλ; 直射-散射的反射率,()dir dif j ρλ; 散射-散射的反射率,()dif dif j ρλ。

3、对于吸收,应表示成如下形式:

.,,,()(1()()()())dir j dir dir j dir dir j dir dif j dir dif j αλτλρλτλρλ=---- (3-58)

,,()(1()())

dif j dif dif j dif dif j αλτλρλ=-- (3-59)

(三)遮阳百页的光学性能计算

1、光在遮阳装置上透过或反射时可分解为直射和散射部分,散射部分继续通过窗系统,应通过测试或计算得到所有玻璃、薄膜和遮阳层的光学参数值。

2、计算由平行板条构成的百页遮阳装置的光学性能时应考虑板条的光学性能、几何形状和位置等因素(见图3-13)。百页遮阳的空气流动特性也应作为板条的几何形状和位置的函数。

3、计算百页遮阳光学性能时可采用以下模型和假设: (1)板条为漫反射,并可以忽略窗户边缘的作用;

(2)模型考虑两个邻近的板条,每条分为5个相等部分(见图3-14); (3)可以忽略板条的轻微挠曲。

4、各层构件数目确定后,可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对于每层i f ,和i b ,,i 由0到n (这里

n =6),对每一光谱间隔:

,,,,,,,,,,,{()()}f i f k b k f k f k f i b k f k b k b k f i k

E E

F E F ρτρτ→→=+++∑ (3-60)

,,,,,,,,,,,{()()}b i b k f k b k b k b i f k b k f k f k b i k

E E

F E F ρτρτ→→=+++∑ (3-61)

式中:q P F →——由表面p 到表面q 的角系数;

k ——百叶板被划分的块序号;

0,f E ——入射到百叶遮阳系统的太阳辐射; 0,b E ——从百叶遮阳系统反射出来的太阳辐射; i f E ,——百叶板第i 段上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 i b E ,——百叶板第i 段下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 6,f E ——通过百叶遮阳系统的太阳辐射; q p F →——表面p 到表面q 的角系数;

i f ,ρ、i b ,ρ——百叶板第i 段上、下表面的反射率,与百叶板材料特性有关;

平板宽度平板角度

室内

室外

平板间距

图3-13 板条的几何形状

图3-14 模型中分割示意图

i f ,τ、i b ,τ——百叶板第i 段上、下表面的透过率,与百叶板材料特性有关。

,00()f j E J λ= (3-62) ,()0b n n j E J λ== (3-63)

0J ——外部环境来的光辐射;

n J ——室内环境来的反射。

5、散射-散射透过率应为:

,,0()()/()dif dif j f n j j E J τλλλ= (3-64)

散射-散射反射率应为:

,,00()()/()dif dif j b j j p E J λλλ= (3-65)

6、直射—直射的透过率和反射率应依据百页的角度和高厚比,按投射的几何计算方法(见图3-15),可计算给定入射角θ时穿过百页未被遮挡光束的照度。

对于任何波长j λ,倾角φ的直射—直射的透过率:

,,0()(,)/(,)

dir dir dir dir j j E J τφλφλφ= (3-66)

可假设遮阳百叶透空的部分没有反射:

,()0

dir dir ρφ= (3-67)

7、直射一散射的透过率和反射率:

对给定入射角φ,计算遮阳装置中直接为,0f J 所辐射的部分k (见图3-16)。

在入射辐射J 0和直接受到辐射部分k 之间的角系数为:

,,1f o f k F →= 和 ,,1f o b k F →=

内、外环境之间视角系数为0:

,,0f o b n F →= 和 ,0,0b f n F →=

解下列公式可得到直射—散射的透过率和反射率:

,,0(,)(,)/(,)dir dif j f n j j E J τλφλφλφ= (3-68)

图3-15 直射—直射透过率

图3-16 遮阳装置中受到直射辐射的部分

玻璃幕墙节能计算书

临沂市老年养护院幕墙工程 玻璃幕墙节能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目录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 2 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 (1) 2.1 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 (1) 2.2 规范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部分规定 (1) 3 幕墙系统结构基本参数 (3) 3.1 地区参数: (3) 3.2 建筑参数: (3) 3.3 环境参数 (3) 3.4 单元参数 (3) 3.5 框传热系数相关参数 (3) 4 玻璃的传热系数U值的计算 (3) 4.1 计算基础及依据 (3) 4.2 室外表面换热系数 (4) 4.3 室内表面换热系数 (4) 4.4 多层玻璃系统材料的固体热阻 (4) 4.5 多层玻璃系统内部气体间层的热阻 (4) 5 幕墙系统框的传热系数U值的计算 (5) 5.1 框的传热系数U f (5) 5.2 幕墙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 (7) 6 幕墙系统整体的传热系数U值 (7) 7 太阳光透射比及遮阳系数计算 (7) 7.1 太阳光总透射比g t (7) 7.2 幕墙系统计算单元的遮阳系数 (8) 7.3 幕墙系统计算单元可见光透射比计算 (8) 8 结露计算 (8) 8.1 水表面的饱和水蒸气压计算 (8) 8.2 在空气相对湿度f下,空气的水蒸气压计算 (9) 8.3 空气的结露点温度计算 (9) 8.4 幕墙系统玻璃内表面的计算温度 (9) 8.5 结露性能评价 (9)

建筑幕墙系统节能设计计算书 1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03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意见稿》 [建标2006-46号]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151-2008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9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 GB/T18091-2000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等以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9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32-200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176-2009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77-2009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129-2000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GB/T50668-201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DGJ08-56-2012 2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 2.1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 按《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采用 (1)冬季标准计算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 =20℃; 室外空气温度:T out =-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 =3.6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 =16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 =300W/m2; (2)夏季标准计算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 =25℃; 室外空气温度:T out =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 =2.5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 =16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 =500W/m2; (3)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标准计算条件,并取I s =0W/m2; (4)计算遮阳系数、太阳光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标准计算条件; (5)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20℃; 室内环境湿度:30%,60%; 室外环境温度:0℃,-10℃,-20℃ (6)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g f 应采用下列边界条件: q in =α·I s 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I s :太阳辐射照度(W/m2); q in :框吸收的太阳辐射热(W/m2); 2.2规范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部分规定 (1)结构所在的建筑气候分区应该按下面表格取用。 表4.2.1 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 气候分区代表性城市 严寒地区A 区 海伦、博克图、伊春、呼玛、海拉尔、满洲里、齐齐 哈尔、富锦、哈尔滨、牡丹江、克拉玛依、佳木斯、 安达 严寒地区B 区 长春、乌鲁木齐、延吉、通辽、通化、四平、呼和浩 特、抚顺、大柴旦、沈阳、大同、本溪、阜新、哈 密、鞍山、张家口、 酒泉、伊宁、吐鲁番、西宁、银川、丹东 寒冷地区 兰州、太原、唐山、阿坝、喀什、北京、天津、大 连、阳泉、 平凉、石家庄、德州、晋城、天水、西安、拉萨、康 定、济南、青岛、安阳、郑州、洛阳、宝鸡、徐州 夏热冬冷地 区 南京、蚌埠、盐城、南通、合肥、安庆、九江、武 汉、黄石、岳阳、汉中、安康、上海、杭州、宁波、 宜昌、长沙、南昌、株洲、零陵、赣州、韶关、桂 林、重庆、达县、万州、涪陵、南充、宜宾、成都、 贵阳、遵义、凯里、绵阳 夏热冬暖地 区 福州、莆田、龙岩、梅州、兴宁、英德、河池、柳 州、贺州、泉州、厦门、广州、深圳、湛江、汕头、 海口、南宁、北海、梧州 (2)根据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下面各表的相关规定。 表4.2.2-1 严寒地区A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建筑门窗热工性能计算

建筑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 I、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民用建筑热功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相关计算和定义均按照ISO10077-1和ISO10077-2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定义 II、计算基本条件: 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计算条件。 2、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3、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光谱函数(CIE D65,ISO 10526)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4、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300 W/m2 5、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5℃ 室外环境温度:T 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2.5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500 W/m2 6、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计算门窗的传热系数时,门窗周边框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8 W/m2.K,周边框附近玻璃边缘(65mm内)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12 W/m2.K 7、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 8、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0℃ -10℃ -20℃ 室内相对湿度:RH=30%、6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20 W/m2.K 9、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估算报告.doc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估算报告 I、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民用建筑热功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相关计算和定义均按照ISO10077-1和ISO10077-2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定义 II、计算基本条件: 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性能时,应统一采用本规程规定的标准计算条件进行计算。 2、在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门窗、玻璃幕墙热工性能计算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3、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20℃ 室外空气温度:T 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 =T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 =T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300 W/m2 4、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25℃ 室外空气温度:T 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2.5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 =T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 =T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500 W/m2 5、传热系数计算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计算门窗的传热系数时,门窗周边框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8W/(m2.k),周边框附近的边缘(65mm内)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12W/(m2.k) 6、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计算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 7、结露性能评价与计算的标准计算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0℃ 室内环境湿度:RH=30%、6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0℃,-10℃,-2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20 W/m2.K 8、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附录D 常用外窗及幕墙热工性能参数(2)1

附录D 常用外窗及幕墙热工性能参数D.0.1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见表D.0.1。 表D.0.1 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 窗框材质窗户类型 空气层厚 度(mm) 玻璃厚度 (mm) 窗框窗洞 面积比(%) 传热系数 K(W/m2.K) 遮阳系数 钢、铝 单框单层玻璃 单层玻璃 —5/6 15~20 6.4 0.93 双层窗100~140 5/6 3.5 0.70 单框 中空玻璃 6 5/6 4.2/4.1 0.84 9 5/6 4.0/3.9 0.78 12 5/6 3.7/3.6 0.75 单框 Low-E中空玻璃 6 5/6 3.4/3.3 0.48 9 5/6 3.0/3.1 0.45 12 5/6 2.8/2.7 0.43 隔热型材 单框中空玻璃 6 5/6 3.6/3.55 0.84 9 5/6 3.5/3.45 0.78 12 5/6 3.4/3.3 0.75 隔热型材单框 Low-E中空玻璃 6 5/6 3.0/2.8 0.48 9 5/6 2.7/2.5 0.45 12 5/6 2.4/2.3 0.43 塑料、木 单框单层玻璃 单层玻璃 —5/6 25~30 4.7 0.93 双层窗100~140 5/6 2.5 0.60 单框 中空玻璃 6 5/6 3.1/3.0 0.84 9 5/6 2.85/2.8 0.78 12 5/6 2.75/2.7 0.75 单框 Low-E中空玻璃 6 5/6 2.7/2.6 0.48 9 5/6 2.5/2.4 0.45 12 5/6 2.3/2.2 0.43 注:1 本表中的窗户包括一般窗户、天窗和门上部带玻璃部分; 2 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位的传热系数,当下部不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表中值采用,当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计算确定; 3 贴Low-E膜的玻璃等效Low-E玻璃; 5表中热工参数为各种窗型中较有代表性的数据,不同厂家、玻璃种类以及型材系列品种都有可能有较大浮动,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值或模拟计算报告为准。

幕墙热工计算书(DOC)

**************幕墙设计 热工计算书 (一)本计算概况: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工程所在城市:无锡 传热系数限值:≤2.10 (W/(m2.K)) 遮阳系数限值(东、南、西向/北向):≤0.40 (二)参考资料: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 -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T134-20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统(W-Energy3.0)》 (三)计算基本条件: 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 (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 =20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 =-2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 =300 W/m2 (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 =25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 =3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2.5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 =500 W/m2 (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 0 W/m2。 (5)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T out =25 ℃。 (6)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 T in =20 ℃ 室外环境温度 T out =0 ℃或 T out =-10 ℃或 T out =-20 ℃ 室内相对湿度 RH=30% 或 RH=6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20 W/(m2.K) 室外风速 V=4 m/s (7)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 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q in =α·I s q in 通过框传向室内的净热流(W/m2); 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I s 太阳辐射照度 =500 W/m2。 4.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门窗框或幕墙框与墙的连接界面应作为 绝热边界条件处理。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有关规定: (1)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应按表4.2.1确定。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概要(精)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概要 陆津龙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DGJ08-56-2012 (以下简称新地标),该规范由上海市金属结构行业协会幕墙工程技术中心会同有关企业、设计、科研、高校、管理等单位历时三年修订完成。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地标在玻璃幕墙的基础上扩充为包括金属、石材、人造板材和复合板材等各种面板的幕墙应用技术;新地标在构件式、全玻璃幕墙的基础上增补了单元式幕墙、点支承幕墙、双层幕墙、幕墙开启窗及采光顶等内容,更为系统、完整;新地标将幕墙光反射、幕墙热工设计、幕墙防火、幕墙防雷单列成章;新地标对双层幕墙、建筑光伏一体化等新技术予以导向性条文规定等,本文概要性地介绍新地标的主要修编技术内容和特点。 一、总则 1、适用高度 1.0.3本规范适用于高度不大于280m的玻璃幕墙、金属幕墙,高度不大于120m的花岗岩石材幕墙,高度不大于80m的其他面板材料的幕墙工程。 2、设计使用年限 1.0.5建筑幕墙设计便用年限不小于25年,其支承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宜不小于50年。 根据支承结构和面板分开规定幕墙设计使用年限更为科学合理,支承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与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或接近的规定较科学,面板根据材料性能退化或可更换性规定为25年较为合理。 二、材料 1.3.5.7增加玻璃安全膜的技术要求。 2.3.8增加了瓷板、陶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板等的性能指标。 3.3.9增加了超薄型石材蜂窝板等的技术指标。 三、幕墙建筑设计 1、面板的面积限制 4.1.6幕墙玻璃面板应符合以下要求:

1)除建筑物的底层大堂和地面高度10m以下的橱窗玻璃外,玻璃面板宜不大于4.5m2。 2)除夹层玻璃外,钢化玻璃应不大于4.5m2、半钢化玻璃应不大于2.5m2,钢化玻璃应有防自爆坠落措施、半钢化玻璃应有防坠落构造措施。 3)除建筑物的底层大堂和地面高度10m以下的橱窗玻璃外,夹层玻璃面板应不大于9.0m2。 4.3.5玻璃部位不设护栏时: 1)中空玻璃的内片采用钢化玻璃,单块玻璃面积不大于3.0m2,钢化玻璃厚度不小于8mm。 2)中空玻璃的内片采用夹层玻璃,单块玻璃面积不大于4.0m2,夹层玻璃厚度不小于12.76mm。 10.4.4花岗岩单块面板的面积宜不大于1.5m2,其他石材面板宜不大于 1.0m2。 新地标对板块面积做出了明确规定,限制了幕墙分格越来越大的趋势,更有利于玻璃、石材面板的安全应用。 2、面板种类的限制 4.1.8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的重要公共建筑的幕墙玻璃面板应采用夹层玻璃。 4.1.9临街幕墙玻璃宜采用夹层玻璃。 4.1.10幕墙建筑周边宜设置安全隔离带,主要出入口上方应有安全防护设施,人员密集处可采取设置绿化带、挑檐、有顶棚的走廊等措施。 4.3.3框支承玻璃幕墙的面板可采用夹层玻璃、钢化玻璃或半钢化玻璃。 10.2.2幕墙所用玻璃面板可选用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 10.4.4高层建筑、重要建筑及临街建筑立面,花岗岩面板厚度应不小于 30mm。 根据玻璃碎性材料的特点,为确保大型城市公共安全、避免“玻璃雨”危害,规定人流密集的重要公共建筑、临街建筑的玻璃幕墙使用夹胶玻璃,同时规定了消防登高面的应急击碎玻璃设置。明确了玻璃“强而不碎、碎而不散落、散落无危害”的应用原则。半钢化玻璃在满足以上原则时,也可以使用。 3、设计文件深度

建筑节能规范(幕墙)

建筑幕墙 1 一般规定 1.1本章适用于透明和非透明的各类建筑幕墙的节能工程质量验收。 条文说明本章的内容包括了所有透明的和非透明的幕墙节能工程的施工验收。 建筑幕墙包括玻璃幕墙(透明幕墙)、金属幕墙、石材幕墙及其它板材幕墙,种类非常繁多。随着建筑的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建筑使用建筑幕墙,建筑幕墙以其美观、轻质、耐久、易维修等优良特性被建筑师、业主所亲媚,在建筑中不使用建筑幕墙是不可能的。 虽然建筑幕墙的种类繁多,但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在建筑节能的要求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共性,节能标准对其性能指标也有着明确的要求。玻璃幕墙属于透明幕墙,与建筑外窗在节能方面有着共同的要求。但玻璃幕墙的节能要求也与外窗有着很明显的不同,玻璃幕墙往往与其它的非透明幕墙是一体的,不可分离。非透明幕墙虽然与墙体有着类似的节能指标要求,但由于其构造的特殊性,施工与墙体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不能与墙体的施工验收在一起。 另外,由于建筑幕墙的设计施工往往是另外进行专业分包,施工验收往往也是单独进行的,所以将建筑幕墙单列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操作上也更加便利。 1.2 附着于主体结构上的隔汽层、保温层应在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施工。 条文说明:有些幕墙的非透明部分的隔汽层和保温层是附着在建筑主体的实体墙上。对于这类建筑幕墙,保温材料和隔汽层需要在实体墙的墙面质量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施工作业,否则保温材料可能粘贴不牢固,隔汽层(或防水层)附着不理想。另外,主体结构往往是土建单位施工,幕墙是分包,在施工中若不是进行分阶段验收,出现质量问题容易发生纠纷。 1.3当幕墙节能工程采用隔热型材时,隔热型材生产企业应提供型材隔热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试验报告。 条文说明铝合金隔热型材、隔热钢型材在一些幕墙工程中已经得到应用。隔热型材的隔热材料一般是尼龙或发泡的树脂材料等。这些材料是很特殊的,既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又要有较小的导热系数,还要满足幕墙型材在尺寸方面的苛刻要求。从安全的角度而言,型材的力学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有机材料,其抗老化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型材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抗剪强度、抗拉强度等。 1.4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性能进行复验: 1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密度、阻燃性; 2幕墙玻璃:可见光透射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中空玻璃露点; 3隔热型材:拉伸、抗剪强度。 条文说明为了保证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的节能性能指标达到要求,保证幕墙的

最新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工程热工设计计算书(完整版)

最新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工程热工设计 计算书 (完整版)

目录 第一部分、半隐采光区域立柱热工计算 (12) 一、玻璃模型热工分析 (12) 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12) 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13) 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13) 4、热工分析U值计算 (14) 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14) 二、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14) 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14) 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16) 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17) 4、热工分析U值计算 (17) 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19) 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19) 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22) 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22) 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22 第二部分、半隐采光区域横梁热工计算 (25)

一、玻璃模型热工分析 (25) 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25) 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26) 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26) 4、热工分析U值计算 (26) 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27) 二、热工有限元分析计算 (27) 1、热工分析基本信息 (27) 2、热工分析模型信息 (29) 3、热工分析温度分布图 (31) 4、热工分析U值计算 (32) 5、热工分析热流分布 (34) 6、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说明 (35) 7、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温度分布图 (37) 8、线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热流向量图 (38) 9、框与玻璃系统(或其他镶嵌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计算. 39 三、幕墙/门窗整体U值计算 (41) 1、幕墙/门窗整体热工计算原理 (41) 2、幕墙/门窗整体热工计算 (42) 第三部分、半隐非采光区域立柱热工计算 (44) 一、玻璃模型热工分析 (44)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征求意见稿)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 ◇3基本规定 ◇4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5框的传热计算 ◇6空气层传热计算 ◇7整窗热工性能计算 ◇8建筑幕墙热工计算 ◇9遮阳系统计算 ◇10结露计算 ◇附录 1 总则 1.0.1为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工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建筑节能政策,使门窗、玻璃幕墙工程的节能设计和产品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进行门窗、玻璃幕墙产品的节能性能评价,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作为外围护结构使用的建筑外门窗、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结露性能的计算。 1.0.3本规程是参照国际标准ISO15099、ISO10077、ISO10211等系列标准,结合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制定的。 1.0.4本规程所计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是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空气渗透量为零的情况下、采用稳态传热计算得到的,实际使用时应考虑空气渗透对热工性能和节能计算的影响。

1.0.5实际工程所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室内外热工计算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热工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0.6建筑门窗、玻璃幕墙所用材料的热工计算参数除使用本规程给出的参数外,还应符合其它强制性的热工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实际工程中所使用材料的热工参数应按照相应材料的实际参数选取。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夏季标准计算条件standard summ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用于门窗或幕墙产品设计、性能评价热工性能参数计算的夏季标准热工计算环境条件。 2.1.2冬季标准计算条件standard wint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用于门窗或幕墙产品设计、性能评价热工性能参数计算的冬季标准热工计算环境条件。 2.1.3传热系数(U)thermal transmittance 门窗或幕墙两侧环境温度差为1℃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2.1.4太阳能总透射比(g)total solar energy transmittance 通过门窗或幕墙构件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与投射到门窗或幕墙构件上的太阳辐射的比值。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部分包括直接的太阳能透射得热和被构件吸收的太阳辐射再经传热进入室内的得热。

建筑幕墙热工计算

第三章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一、整樘窗热工性能计算 窗由多个部分组成,窗框、玻璃(或其它面板)等部分的光学性能和传热特性各不一样,在计算整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以及可见光透射比时,应采用各部分的相应数值按面积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边缘与窗框的组合传热效应所产生的附加传热以附加线传热系数(ψ)表达,简称“线传热系数”,应按照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进行计算。 窗框的传热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按照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进行计算。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按照本章“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进行计算。 (一)整樘窗几何描述 整樘窗应根据框截面的不同对窗框进行分类,每个不同类型窗框截面均应计算框传热系数、线传热系数。不同类型窗框相交部分的传热系数可采用邻近框中较高的传热系数代替。 1、窗面积划分 窗在进行热工计算时应按图3-1进行面积划分: (1)窗框的投影面积A f:从室内、外两侧分别投影,得到的可视框投影面积中的较大值,简称“窗框面积”; (2)玻璃的投影面积A g(或其它镶嵌板的投影面积A p):指从室内、外侧可见玻璃(或其它镶嵌板)边缘围合面积的较小值,简称“玻璃面积”; (3)整樘窗的总投影面积A t:窗框面积A f与窗玻璃面积A g(或其它镶嵌板的面积A p)之和,简称“窗面积”。 A f= max( A t= A f+A g A d,i= A1+A2 A d,e= A5+A6 图3-1 窗各部件面积划分示图

2、窗玻璃区域周长划分 玻璃和框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对应的边缘长度l ψ应为框与玻璃室内、外接缝长度的较大值,见图3-2所示。 (二)整樘窗传热系数计算 整樘窗的传热系数U t 采用下式计算: t f f g g t A U A U A U ∑∑∑++= ψ ψ (3-1) 式中:U t ——整樘窗的传热系数[W/(m 2·K)]; A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面积(m 2); A f ——窗框面积(m 2); A t ——整樘窗面积(m 2); l ψ——玻璃区域(或者其它镶嵌板区域)的边缘长度(m ); U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的传热系数[W/(m 2·K)],按本章“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计算”计算; U f ——窗框的传热系数[W/(m 2·K)],按本章“框的传热计算”计算; ψ——窗框和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之间的线传热系数[W/(m 2·K)],按本章“框的传 热计算”计算。 (三)整樘窗遮阳系数计算 整樘窗的遮阳系数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外窗的太阳能总透射比与相同条件下相同面积的标准玻璃(3mm 厚透明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的比值。 整樘窗的遮阳系数SC 应采用下式计算: 87 .0t g SC = (3-2) 式中:SC ——整樘窗的遮阳系数; 玻璃 图3-2 窗玻璃区域周长示图

热工计算汇总

11.热工计算 11.1.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26-95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03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意见稿》 [建标2006-46号]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意见稿》 [建标2004-66号]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3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 GB/T18091-2000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等以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GB/T2680-94 11.2.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 11.2.1.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 按《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意见稿》采用 11.2.1.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光谱函数(CIE D65,ISO 10526);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11.2.1.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计算温度:T in =20℃; 室外环境计算温度:T out =0℃; 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 c =3.6W/(m2·K); 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 e =23W/(m2·K);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 =300W/m2;

11.2.1.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 =25℃; 室外环境温度:T out =30℃; 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 c =2.5W/(m2·K); 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 e =19W/(m2·K);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 =T out ; 太阳辐射照度:I s =500W/m2; 11.2.1.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W/m2; 11.2.1.5.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T out =25℃; 11.2.1.6.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 =2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 =-10℃或T out =-20℃ 室内相对湿度:RH=30%或RH=50%或RH=70%; 室外风速:V=4m/s; 11.2.1.7.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 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q in =α·I s q in :通过框传向室内的净热流(W/m2); 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I s :太阳辐射照度=500W/m2; 11.2.2.最新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部分规定11.2.2.1.结构所在的建筑气候分区应该按下面表格取用:

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常熟--局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一)本计算概况: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工程所在城市:南京 传热系数限值:≤2.80 (W/m2.K) 遮阳系数限值(东、南、西向):≤0.45 遮阳系数限值(北向):≤0.45 (二)参考资料: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21-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1-602-2004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3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统(W-Energy 2010)》 (三)计算基本条件: 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 (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 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 T ou t=0℃ 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in=3.6 W/m2.K 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20 W/m2.K 太阳辐射照度 I s=300 W/m2 (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 T in=25℃ 室外环境温度 T ou t=30℃ 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in=2.5 W/m2.K 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m2.K

门窗热工分析

门窗系统 热工性能计算分析:

目录 1 计算说明及结果汇总 (3) 1.1计算说明 (3) 1.1.1 主要计算内容 (3) 1.1.2 计算软件及环境条件 (3) 1.1.3 主要材料参数 (4) 2 门窗热工性能计算 (6) 2.1几何参数 (6) 2.2透明幕墙传热系数 (7) 2.2.1 玻璃热工参数 (7) 2.2.2 框传热系数 (7) 2.2.3 框与面板之间线传热系数 (13) 2.2.4 幕墙单元传热系数 (18)

1 计算说明及结果汇总 1.1 计算说明 1.1.1 主要计算内容 本工程中C-18窗型的数量为258,在本工程铝合金门窗中的比例达到70%,故选取C-18窗型作为分析对象进行热工性能计算。 1.1.2 计算软件及环境条件 1 计算软件 本次热工分析主要采用美国劳伦斯-伯克莱国家实验室(LBNL)开发的二维热传导计算软件系列。其中玻璃面板中央的热工指标计算采用Window6.2计算,框架传热系数、框架与面板接缝的线传热系数、非透明面板中央的传热系数采用THERM6.1软件计算。 2 计算环境条件 计算环境条件选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中规定的标准计算条件。 传热系数计算采用冬季标准计算条件: 室内空气温度T in=20o C 室外空气温度T out=–20o C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in=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T out 室内辐射模型Automatic Enclosure mode 室外辐射模型Black Body Radiation mode 太阳辐射照度I s=0 W/m2 遮阳系数计算采用夏季标准计算条件: 室内空气温度T in=25o C 室外空气温度T out=30o C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2.5 W/(m2.K)

凤铝断桥铝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

凤铝断桥铝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 I、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民用建筑热功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相关计算和定义均按照ISO10077-1和ISO10077-2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定义 II、计算基本条件: 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计算条件。 2、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3、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光谱函数(CIE D65,ISO 10526)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4、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300 W/m2 5、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5℃ 室外环境温度:T 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2.5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500 W/m2 6、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计算门窗的传热系数时,门窗周边框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8 W/m2.K,周边框附近玻璃边缘(65mm内)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12 W/m2.K 7、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 8、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0℃ -10℃ -20℃ 室内相对湿度:RH=30%、6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20 W/m2.K 9、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q in=α* I s q in:通过框传向室内的净热流(W/m2) 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I s:太阳辐射照度(I s=500W/m2)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有关规定: (1)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应按表4.2.1确定。

LowE玻璃热工计算

§1 热工性能分析 建筑幕墙作为主体结构的外围护体系,和建筑物一样,要满足安全、适用、耐久性的要求。为了满足建筑设计中的保温节能要求,我们根据现有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有关标准,对本工程幕墙体系的热工性能进行了设计与计算! §1.1 设计依据 鉴于国内暂无针对幕墙的热工设计标准,故本项目的计算参考以下相关规范及资料: 1.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2 计算分析 1、外围护体系热传导系数最大值(以下简称为 K 值) 夏热冻冷地区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透明部分的围护体系传热系数按标准取=max K 2.8 W/m 2 ·K(窗墙比小于0.5) ,现根据设计要求取=max K 2.7 W/m 2 ·K,不透明部分的围护体系传热系数最大值取=max K 1.0W/m 2 ·K 2、围护体系热的最小传热阻min .0R 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最小传热阻系指围护结构在规定的室外计算温度和室内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证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从而避免结露,同时避免人体与内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过多而引起的不舒适感所必须的传热阻。 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第4.1.1条 设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标准的要求,其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min .0R = i R t n t t e i ] [?-)( 式 中: m in .0R ----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m 2 ·K/W) i t ----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0 C ) ,一般居住建筑取200 C e t ---- 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0 C ) ; n ---- 温差修正系数;

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精心整理 常熟--局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一)本计算概况: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工程所在城市:南京 2.K) 2.80(W/m传热系数限值:≤遮阳系数限值(东、南、西向):≤0.45 遮阳系数限值(北向):≤0.45 (二)参考资料: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21-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02-2004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及分析系(W-Energ2010 计算基本条件 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 (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9845-1); D(λ):标准光源(CIED65,ISO10526)光谱函数; R(λ):视见函数(ISO/CIE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20℃in室外环境温度Tt=0℃ou2.K =3.6W/m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 c,in2.K =20W/m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 c,out2 =300W/m太阳辐射照度I s(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25℃in室外环境温度Tt=30℃ou2.K =2.5W/m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 c,in2.K =16W/m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T outrm2 I=500W/m太阳辐射照度s2。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0W/m(4)s(5)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T=25℃。out(6)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20in 精心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