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全的认识

对安全的认识
对安全的认识

如何做好安全工作

不知不觉中来到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已经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培训学习生活中了解了公司的文化、战略、规章制度等一系列的知识。作为一名安全工程毕业的学生,在培训期间深入了解了公司的安全文化和安全制度,学习了很多的安全技能,为马上即将开始的项目现场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主要从事的工作是项目施工,施工行业在国家的法规中定义为高危行业,施工企业由于其露天施工、高空作业、立体交叉,工作条件差、现场复杂、人员流动大、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低、危险因素多等特点,使得施工企业的危险性较高,施工安全事故经常发生。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十分严重。安全员作为施工现场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的责任,但是要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所有参与施工的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如何在施工现场成为一名合格的安全员,通过一个月的培训和学习,我总结以下几点:一,如果想作为一名合格的施工现场安全员,要有良好的思想觉悟,自律遵规,在日常的工作之中要带头遵守现场和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表率工作。如果作为一名安全员在现场施工时自己都没有做到安全保障,自己成为了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这样的安全员如何能让他人遵守安全制度、如若能够保证他人的安全、如何保证施工能安全的进行。作为一名安全工作人员,要在所有的施工人员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在工作中为他人建立良好的榜样,尽可能的让所有人员都能够了解到安全的重要性,并进一步的去注重安全。

二,作为一名合格的安全工作人员要有较深的安全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一名施工现场安全员必不可少的理论武器,只有有了过多的安全理论知识,才能知道现场什么状态下是安全的,现场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达标。只有有了较强的安全理论知识和对安全的法律法规有了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施工现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且能制定相应的措施。

三,有了专业知识只是我们从事安全工作的一个理论基础,不同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一味的注重理论知识可能我们就不能做好安全工作,所以,在施工现场我们应该做到多学多问,要向资历深的工作人员学习一些专业的技能,把在学校学不到的专业技能学到手,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虚心的向别人请教,不要不懂装懂,一定要将不懂的知识学习懂,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四,安全工作人员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安全第一的理念。在工作中要把安全工作放到所有工作的首位,保证安全才是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比如,对新进场的人员要进行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人员要持有资格证书,工作中要保证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了解安全隐患和安全措施等工作。这些在安全工作之中的重要工作,我们要时刻的注意必须确保进行。

五,安全工作的性质要求我们不能一直坐在办公室里工作,我们的工作就要有敬业和勤快的精神,要搞好安全工作,我们就要本着对工人们负责的态度去工作,要事事抓安全,处处保证安全。作为安全员一定要勤快,要多跑现场,不能在办公室里工作,我们安全的重点就是在施工现场,要及时把握施工的进度,定期的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掌握安全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作为安全员还要多动嘴去和别人沟通,搞好和各级工作人员的关系,只有和上级搞好关系,上级才能给予极大地支持。同时只有和作业人员搞好关系,作业人员才能听

取你的建议,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六,做安全工作要时刻对工作进行记录和总结,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安全问题,才能更好的对安全隐患、安全措施等有一个全面的记录,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对工作进行总结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只有做好总结才能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安全的保障。

以上几点只是我通过这段时间培训所得的一些总结,做好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项目上去学习和锻炼,只有经过了现场的磨砺,才能对安全工作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才能保证我们更好的去管理安全,从而实现大家的安全。

(安全生产)【安全课件】安全认识论

Chap 4 安全认识论 The Theory of Safety Knowledge 人类对安全、安全科学的不断认识深化后,形成当今的安全观: 1.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五对范畴(原因结果、必然偶然、可能观点、内容形式、现实本质)对安全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 安全的本质和规律(生存规律、构成规律、发展规律) 3.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理。 4. 安全的价值观。 5. 大安全观。 §4-1 安全的属性 一、安全的自然属性 1. 安全条件,尤其生产过程的安全条件,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 2. 安全机制,与人体科学有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 3. 安全管理,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二、安全的社会属性 1. 安全机制:与思维科学有关 2. 安全管理:与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密切相关 3.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走向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安全,这是社会促进安全的主动因素。但人类社会活动,例如政治、军事、文化、社交等,有的对社会直接起破坏作用,有的间接影响着安全,人类的经济活动,例如生产(职业)灾害、高技术灾害(化学品致灾、核事故隐患、电磁环境公害、航空事故等)、交通灾害、环境恶化等,则是自人类开展经济活动以来存在的突出的安全问题。 §4-2 安全与事故的关系 一.安全与事故的关系 “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八个字。 安全与事故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既有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才需要安全,有了安全的保证,才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某一安全性在特定条件下是安全的,但在其他条件下就不一定会是安全的,安全科学是一门跨门类、跨学科,综合性很强的横断、交叉学科。

安全生产演讲稿:认识安全 从我做起

安全生产演讲稿:认识安全从我做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xx、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认识安全从我做起。 我们辛勤地劳作着,生活着,我们的家庭和睦,美满幸福……但是,亲爱的同志,您想过吗?如果有那么一天“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在我们身上,无论是人身的还是设备,我们的事业就会毁于一旦, 我们的心就会流血,我们的家人就会流泪,并永远笼罩着散不去的阴霾。《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是每一个电业工人的护身符。谁违反了,就等于飞蛾扑火。违章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不能说大家没有认识。那么为什么又常有违章的事发生呢?我想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长困扰着我们。那就是: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所谓的经验,原谅自己的疏忽,甚至放纵自己不遵规守纪的行为,最终,一足失成千古恨!! 从小在电建公司长大,总听父母在茶余饭后说:有人不慎从水塔上掉了下来,有人不小心被电弧烧伤,有人操作机械时被切断了手指,每每听到这些,我总想,电力行业的业绩难道是在血与泪的铺垫中完成的吗?!后来,我到电力系统工作了,并在实际工作中深深起会到:许多事故本来可以完全避免,但是,违章、疏忽、经验主义甚至纯粹是违法行为,导致发生了一次又一次悲惨的事故。 就在我刚上班的那一年底,公司在xx妈湾电厂安装机组时锅炉出了一件特大事故。11月6日早上,锅炉本体班的同志在吊装几十吨重

的大构件时,由于道链断裂,重物带着六名工人从几十米的高空坠落下来。听到一声巨响,所有在现场的人都跑了过去,一时间,我不能相信眼前的景象:早上还和我们一起上班有说有笑的六位同事,瞬时像树叶一样从空中落了下,静静的躺在地上,寂然了无声息……他们面目全非,甚至大家都无法把他们抬到车上,我的生龙活虎般的工友啊,此刻像玻璃样地碎了……面对如此场景,我的心一阵一阵地绞痛!痛得无法呼吸…… 这就是xx年1 1.6特大群亡事故。事后事故分析中,我才知道,他们把安全带拴在了吊动的物件上,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586条明确规定,安全带禁止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因为违章,六个年轻的生命还未绽放青春的绚丽,就这样凋谢了,因为违章,六家年迈的双亲白发送黑发,寸断肝肠! 安全这把双刃剑,你遵守它的规则,他就会保护你,违背它的规则,你就会付出血的代价。安全生产是我们工作的基石,更是我们生活的保障。许多时候,不少警句往往我们耳熟能详,也可以默写。比如“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等等,但我们需要的并不完全是这些啊,最重要的莫过于把慎密的思想落实到严谨的行为中,谨于思慎于行,才是我们搞好安全工作极为需要的哪。 我是一名普通的水汽值班员,平平凡凡的岗位,平平凡凡的工作。平凡但不平庸。也许,有人觉得我的工作平淡无关重要,其实不然。在电厂中,正是这些平凡岗位的人,丝丝相连,环环相扣,才有了安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 一、让·皮亚杰简介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自幼聪慧,十岁就发表了第一个作品,描述他在公园见到的一只患有白血病的麻雀。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皮亚杰便转向心理学。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1940年任该所所长。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先后担任过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并于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5年,在日内瓦建立“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皮亚杰一生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50多部,其著作被译成各国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 皮亚杰代表性著作包括:《发生认识论导论》、《发生认识论原理》、《结构主义》、《生物学与知识》、《智慧心理学》、《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儿童的道德判断》、《儿童智慧的起源》、《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儿童符号的形成》、《儿童逻辑思维的早期形成》等。 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该理论是一种强调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来源于独立于某一主体之外的客体,也不来源于独立于客体之外的某一主体。它来源于主体与客体间不能分离的相互作用,或用更普通的话讲,来源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主体与环境的平衡。心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自我调节系统勇敢地面对环境,但不受它的左右,这一系统仍然运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而不是忽略它,或者把自己的程序强加给环境”。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即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一)成熟

浅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浅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观 摘要:受到课堂上的讨论及教材的启发,本文从联系生活实际出发,阐述了作者对实践的具体含义以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实践,认识 在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的过程中,读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部分的认识、实践、真理等概念与论断,我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类的过往及现今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以下摘录我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观部分的一些零碎思考。 世界上许多食物、药物,都是经过人们备尝甘苦才了解其特性的。鲁迅就曾指出过:“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罢,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像习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不亲口吃一吃就不能真正了解食品的滋味,离开了实践也就谈不上任何真知。 什么是实践?实践就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因为没有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就没有其它一切社会生活。常言道:“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沿海的一些渔民,把耳朵贴在船帮上,听听底下的声音,就知道有什么鱼在附近海域游动。生活在深山老林的猎人,凭着经验就可判别各种鸟类的叫声。经验丰富的司机,听着发动机的声音,就能辨别机器正常与否。我们现在懂得的一切,都是经过许多人的实践才得来的。人们为了使某些重金属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曾经用质子作炮弹去轰击原子核,命中率低得可怜。后来,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不仅很容易击中,而且随着原子核的分裂,还有新的中子释放出来,使轰击原子核的反应不断进行下去,形成链式反应。人们利用核燃料分裂时释放的大量热能,建立了原子能发电站。有教书的实践,才能总结育人的道理;有办工厂的经验,才能有管理工厂的知识。 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每一代人都把前一代人知识的终点作为自己知识的起点,然后把在实践中取得的新知识增添到人类知识宝库中去;社会实践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们的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来源于实践。毛泽东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走着的认识路程。”没有实践,客观事物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实践出真知,人的知识、才能归根到底来自实践。这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必要事事直接经验。就每个个人的知识而言,大量是

浅谈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几点建议

浅谈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几点建议篇一 “安全”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人们对它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有人说安全是一种确保人员和财产不受损害的状态;也有人说安全就是无危则安,无缺则全,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我们所要讲的安全就是指客观事物危险程度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伴随着生产而来的状态,它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企业来说,生产的始终都围绕安全展开,从近期发生的“2.11”、“2.14”事故,使我们更加体会到不遵守安全操作的危害有多大,只有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去做,关注工作的细节,才能让生命之帆远航,才能让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承诺成为现实。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长足的发展。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安全工作已经越来越被摆在重要的位置,这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所以,如何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仍难免发生一些不尽人意的安全事故,以“2.11”、“2.14”事故为例,我们就能发现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隐患。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会发现众多安全事故发生的根子都无一例外,都存在于共同点。

1、基层安全管理人员责、权不对等。基层安全管理人员是杜绝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关口,其作用发挥的好坏,对做好安全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安全生产法》中规定了作为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可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发生事故进行责任追究时,安全管理人员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可是他们依法行使的权力在企业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被弱化了,特别是当生产负责人带头违章指挥时,作为在该生产负责人领导下的安全监督管理员,此时大多时候只有听之任之,否则就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2、安全意识薄弱,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作中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现象屡禁不止,时有发生,干工作凭经验,想当然,总是存在侥幸心理,比如忽略工作中的细节,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具,不按规章制度监护作业,在施工现场吊装作业不按规定使用引绳,特别是在吊装一些体积小、重量轻的物品时,根本不使用引绳,结果是伤亡事故频繁发生;二是安全生产法规观念仍然比较淡薄,对安全生产工作被动应付,安全管理工作在基层、班组一级形式多、针对性少,如传达安全会议精神,多数是照本宣读,一读了之,针对性少,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三是安全活动只有记录,没有内容,活动后应吸取什么教训,应解决什么问题等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安全工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

企业如何正确认识战略

企业如何正确认识战略 一、战略的定义 笔者读了很多关于战略的书,查看相关专家的文章,但是,总感觉没有找到一个十分准确而对企业家特别有借鉴意义的定义。直到 后来,当我看到杰克?特劳特的一本书,才对“战略”找到一个一针 见血的解释。下面我结合特劳特的定义,加上本人对“战略”的理解,给大家一个正确而具有借鉴意义的定义:战略,就是企业如何 在目标顾客的心智中建立差异化定位,并由此来引领企业内部的运 营及资源规划。 这个定义的借鉴意义在哪里? 我认为,最大的借鉴在于这个定义倡导你做“产品品牌”导向的战略规划,而不是“企业品牌”导向。什么意思呢?大家好好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制订战略的时候,都会怎么思考?应该这样思考:我们 企业的优劣势在哪里?我们应该分几大事业板块?每个板块的近期目 标是什么、远期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需要什么样的组织架构?需要 什么样的人才构成?需要多少财务预算?等等。 这就是“企业品牌”导向的战略规划。这种战略规划最致命的缺点在于“空转”,当你真正去实施的时候会发现,客户根本不买账。你难以在目标顾客的心智中创建一个强势品牌。然而,“产品品牌”导向战略规划的好处却在于,战略的核心用一个品类作为出发点, 战略规划的目的就是让每个产品品牌成为目标顾客的首选。这样的 规划一旦实施,就会发挥作用,客户根本没有理由拒绝你的产品和 服务,进而,你的品牌成为目标顾客的首选,发展成为强势品牌。 举例来说,假如你给宝洁公司做一套“企业导向”的战略规划,回答的核心问题是“我如何把宝洁公司做好”,这对消费者而言未 必有杀伤力;而你给宝洁的所有产品品牌各制订一套“产品导向”的 战略规划,回答的核心问题却是“我如何把宝洁公司每个产品做

浅谈注意的认知理论

浅谈注意的认知理论引言:注意是我们的心灵的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乌申斯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家开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注意进行研究,并在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认知心理学将注意看作一种内部的信息加工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注意实现其对刺激选择的控制和相对行为的调节。下面我将分别简单的阐述一下我对几个经典注意的认知理论的看法和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一)过滤器理论 该理论由布鲁德本特于1958年提出,他的主要观点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它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 这正如他所提出理论的名字一样,假想人们在同时接收到许多信息的时候,注意好比是一个过滤器的装置,它为人们筛选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而将其余不必要的信息通通过滤掉。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做听觉注意现象,为这个理论提供了事实依据。它的内容是: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意识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而无意识却监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注意的现象被称为听觉注意现象。比如在各种声音嘈杂的鸡尾酒会上,有音乐声、谈话声、脚步声、酒杯餐具的碰撞声等,当某人的注意集中于欣赏音乐或别人的谈话,对周围的嘈杂声音充耳不闻时,若另一处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会立即有所反应,或者朝说话人望去,或者注意说话人下面说的话等。这就是著名的鸡尾酒会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布鲁德本特所提出的过滤器理论。 可是我们也不难发现此理论的一些缺陷,还是拿鸡尾酒会举例。我们在酒会上与人畅谈的时候,音乐在播放是客观发生了的,那么音乐就一定引起了我们鼓膜的震动,大脑就一定接收到了这个音乐信号,有时可能一段旋律很优美我们会情不自禁的竖起耳朵仔细的去聆听这段音乐。请问,此时我们凭什么说除了我们需要的信息以外其他信息就被完全阻隔了呢? (二)衰减器理论 正如我刚才所提出的疑问,布鲁德本特所提出的理论虽曾一度获得理论界不少掌声;但随着这一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受到了不少非议。反对这一模型的学者们认为,生活实际和实验结果都表明,布鲁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假定的那些被过滤的刺激信息,实际上也被加工处理了。 基于上述的考虑,在长期的观察与实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特雷斯曼对注意的过滤器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衰减器理论。 这一理论承认存在过滤器,但并不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如果非追随耳的信息对人有重要意义,其激活阈限很低,虽然通过过滤装置衰减了,仍然容易被人们接受,并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都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需要过滤或衰减装置加以调节且它们过滤器位置相同,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而衰

安全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安全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 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 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一种利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通 过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 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 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经济技术方法。 事故: 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 可导致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财 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安全潜力势: 指事物达到安全最佳状态或理想状态的能力大小和趋势 潜势力越大说明事物 从现在的状态发展到安全最佳状态的能力越大 可能性越强。 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 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 物质单元。 风险:是对人是主体可能发生灾害的后果的定量描述 是一定时期产生灾害事件的概率与有 害事件危及势的乘积。R=PV 式中 P 为风险出现的概率 V 为危及势的量度值。 安全科学: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本质安全化:是从一开始就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 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从 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安全评价: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 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 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严重度 制定预防措施 和管理决策的工程。 固有危险度: 指一个生产系统 由于自身的功能需要 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 其设备及 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二、简答 1.采取哪些综合措施可达到本质安 全 答 一、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 降低危险 因素的感度 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4.减少人为失误 5..将强监督管理 二、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 施 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 2.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 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 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2.安全科学研究对象及范畴 主要研究内容 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答 对象 人、机、环。 范畴 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安全工程 与技术、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研究内容 安全观、安全认识论、安全方法论、安全生理 与心理、安全社会原理、安全经济原理。 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生存规律、构成规律、发 展变化规律。

正确认识企业战略(doc 22)

正确认识企业战略 近年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已广泛使用。因为是从国外引进的,所以没有人从理性上研究这些舶来品是不是科学的,是不是有用的,是不是正确的。经过实践,很少有企业认可按MBA教程制订的发展战略或者战略规划。大多不愿再提及它。现在,宁可自己组织力量来制订战略或规划什么的。结合我中心七年多的战略统筹研究和咨询,从五个方面来考究和讲述正确的企业战略,供企业界参考。 (一)企业发展方向 1)战略解决企业发展方向是公认的。但是对方向应先作深刻的考证。由于人们习惯从生活经历出发,行动方向是东南西北,逐渐在实践中演伸,认识到方向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有事物发展方向,有实践活动的方向。人类对实践活动的方向的认识可能早于对事物发展方向的认识。事物发展方向由事物内在规律决定。实践方向则由事物自身特点与所具有的条件决定。两种方向不同,但有联系。大多文章、教材把发展方向当成不言自明、不要考证的,这不科学。科学理论要求对任何一个前提都要严格的研究,没有不要考证前提就可以确立的科学体系和概念。MBA战略管理教程由于不考证和研究战略方向,使其科学性是大打折扣的。有文章说企业战略有几十种定义,是“概念丛林”,其最初根源在这里。 从企业和它的实践来讲大致有发展方向、战略方向和任务方向等三种方向。这三种方向的内容和要求及确定方法是不同的。目前最大

的混淆是把发展方向混同于战略方向,其次是把企业战略方向混同于任务方向。任务方向有经营任务方向和非经营任务方向,企业实践中主要是经营任务方向,但不是全部。 2)企业是实体,经营是实践活动。实体的发展与实践活动的发展不同。实体的发展方向也与实践活动的发展方向不同。企业的发展包括经营的发展,但不限于经营的发展。经营只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手段与环境的联系渠道和方法。企业发展是经营发展的目的。如同姚明的发展不等于姚明球技的发展。投资者的利益是通过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的发展得到的,没有企业的发展就得不到经营发展带来的收益。这是很一般的常识道理。若战略管理理论违背了一般常识,它的正确性应予质疑。 企业的产品发展方向、产品销售增长方向、技术发展方向、技术资本量增长方向、产业方向、区域分布方向、市场定位方向、市场扩X方向,等等,都只是经营活动的任务方向,不是企业发展方向。企业方向就是企业本体的发展方向。如宝钢集团把5000万吨生产能力作为发展方向,实际上是把任务方向替换了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经营中会经常扩大和改变业务,业务转型是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经营业务的转型发展会导致企业发展变化。但是经营业务的转型发展,受到企业发展制约。一是转型符合企业现实利益和要求,若不符合或低于则不可能。二是企业有足够的力量资源支撑,否则也不可能。企业能否主动地适时地进行经营业务转型和调整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对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方向的把握,否则易陷于被动。这说明经

浅谈“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姓名:王赛英班级:广告11——1 学号:11104040112 浅谈“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它突出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那么我们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呢?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毛泽东曾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走着的认识路程。”(《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7页)。 假如没有实践,那么客观事物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就必然要反对形形色色的先验论和唯心论,世上绝无“生而知之”和“不学而能”的人。实践出真知,人的知识、才能归根到底来自实践。这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必要事事直接经验。就每个个人的知识而言,大量是从间接经验、书本中学来的。不过,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仍为直接经验。这就是说,一切知识就其最初来源而言,仍然是实践。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直接相关。由于认识来源于实践,因而随着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人的认

识和知识必然也要跟着发展。具体情形是这样的:社会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即提出新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会成为一种巨大力量,把认识推向前进。社会实践不仅提出新的课题和需要,而且给解决课题、满足需要积累了经验和提供手段。凭借实践提供的经验和手段,使新的问题获得解决,认识和知识便得到了发展,即把认识引向了深入和产生了新的知识。实践还推动着主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这是说,实践的发展和深化,推动着人的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再次,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这是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确定,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最后,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我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重要的问题是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和解释世界,而且在于运用这种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所以,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以上四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鲁迅曾指出过:“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罢,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像习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亲口吃一吃,也就是亲身实践。不亲口吃一吃就不能真正了解食品的滋味,离开了实践也就谈不上任何真知。

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认识

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 根据集团公司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要求下,通过对历次安全视频会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从对近年来集团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训的认真讨论中,对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反违章禁令”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此,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对安全生产的理解和认识谈谈观点。 对于企业来说,生产的始终都围绕安全展开,从去年发生的“”事故中,使我们更加体会到不遵守安全操作的危害有多大,只有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去做,关注工作的细节,才能让生命之帆远航,才能让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承诺成为现实。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长足的发展。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安全工作已经越来越被摆在重要的位置,这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仍难免发生一些不尽人意的安全事故,回顾煤矿生产的一些事故,我们就能发现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隐患。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会发现众多安全事故发生的根子都无一例外,都存在于共同点。 1、基层安全管理人员责、权不对等。基层安全管理人员是杜绝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关口,其作用发挥的好坏,对做好安全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安全生产法》中规定了作为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可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发生事故进行责任追究时,安全管理人员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可是他们依法行使的权力在企业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被弱化了,特别是当生产负责人带头违章指挥时,作为在该生产负责人领导下的安全监督管理员,此时大多时候只有听之任之,否则就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2、安全意识薄弱,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作中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现象屡禁不止,总是存在侥幸心理,比如忽略工作中的细节,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具,不按规章制度监护作业,二是安全生产法规观念仍然比较淡薄,对安全生产工作被动应付,安全管理工作在基层形式多、针对性少,如传达安全会议精神,多数是照本宣读,一读了之,针对性少,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三是安全活动只有记录,没有内容,

关于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看计划行为理论(1)

关于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看计划行为 理论(1) 论文摘要: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体心理所发生的动态变化。本文从皮亚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模型的内部机制、理论变量的发展问题以及运用该理论进行行为干预的关键要点,希望能给研究计划行为理论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主客体相互作用认识结构 1.引言 计划行为理论是Ajzen于1991年正式提出的社会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不能只由态度来解释和预测,而是取决于其意向和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的前因变量又包括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此理论不仅涉及到行为意向这个内在的心理准备状态,同时还加入了与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对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力。该理论模型在国内外已被广泛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大多数研究结果的支持,但同时也受到了不少研究结果的挑战,遭到不少学者的质疑。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作为认识形成的基础的认识结构和探索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心理机制问题,而计划行为理论中的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等其实也是一种认识结构,就是皮亚杰理论中的“图式”,所以我们可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计划行为理论中的主要变量。计划行为理论研究态度、行为规范等变量对行为发生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而人们不断做出或改变各种行为决策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皮亚杰的认识论也称“相互作用论”,因为它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质和量的变化,能够很好的解释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体心理所发生的动态变化。因此,本文简述计划行为理论的基本内涵,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角度去研究计划行为理论,希望能够加深我们对一些计划行为理论问题的理解,同时也加深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理解。 2.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是目前较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是由理性行为理论延伸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行为发生与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人们的行为意向,即是否有意图或打算采取行动,而行为意向则由两个基本因素所决定: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是指个人对于表现特定行为的正面的或负面的评价,如吸烟者是否对戒烟持有积极态度。而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一、时代主题和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 1.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生活的主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列宁通过对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的科学分析,指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日益加剧,形成全面的、深刻的和持久的政治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由此,列宁提出当时国际生活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2.当今时代的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力量超过了战争的力量。人类在20世纪中已经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也经历了冷战对峙的磨难,付出了沉重代价。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不愿意历史的悲剧重演,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地区再发生新的热战、冷战和动乱,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集团再推进新的霸权和强权。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这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普遍要求,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共识。 其二,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以经济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对一个国家的世界地位的影响,纷纷把发展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冷战结束后,经济问题成为国际关系的重点,经济斗争成为国际斗争的主要内容,发展问题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发展问题是当代世界的突出问题,具有全球的意义。谋求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流。 其三,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首先是在发达国家,而后便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几乎各个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经济出现巨大增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同时也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各国纷纷制定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规划,并把它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四,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引起了国际分工和经济高度国际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各国的生产、流通、投资等日益连接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间的经济发展只有在相互依存和渗透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世界经济已经全球化并呈加速发展之势。 邓小平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深刻地考察了时代的要求,科学地概括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内容,从而对战后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他在20世纪80年中期就多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浅析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

浅析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 刘文洲 认识论要解决的是我们对事物认识何以发生,由此而来的是我们的知识普遍性和真理性从何而来,适用于那些范围等等问题。这一问题从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之后,成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黑格尔作为一个近代集大成的哲学家是不可能回避认识论问题的。本文就以《小逻辑》为核心就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进行浅析。 一、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黑格尔认识论的基础 黑格尔的认识论思想是在批判继承了休谟、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等人认识论思想下形成的,他在坚持意识在先,物质在后的本体论基础上,在对理性的坚信下,认为外在的“客观思想”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当然他的同一性与唯物主义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大不相同,黑格尔所指的思维,不仅是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而且主要指的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某种“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过是绝对理念发展的最高产物。在黑格尔看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指思维是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的存在只有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地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与自己相符合。黑格尔说,“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考察。”①一切存在都不过是思维的异化物,是绝对理念的外壳,而绝对理念则是万物的内在根据和核心。 为了论证思维的客观性,黑格尔指出,“个体生灭无常,而类则是其中持续存在的东西,而且重现在每一个体中,类的存在只有反思才能认识。”②也是说类作为类是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觉的到的,只能被我们的理性所把握。外界一切事物的真相,必然是思维所思的那样,思维就是对对象真理的揭示。所以,黑格尔说:“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应该是: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的自身,或对象性的东西的本质。”③而“当我们把思维认为是一切自然和精神事物的真实共性时,思维便统摄这一切而成为这一切的基础了。”④黑格尔要告诉我们的是,既然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只能为思维去把握,那么它就是思维所思的样子,或者说它本身就是思维了。这一思维不可能是别的什么,只能是绝对理念。在这里黑格尔固然将客观事物的‘一般’与人们反映的‘一般’概念相混同,从而把人脑中的概念客观化,但在认识论上他认为这个客观化的绝对理念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黑格尔在《自然哲学》说明他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如果说真理在主观意义是观念和对象的一致,那么在客观意义上真实的东西则意味着客体、事物同其 ①黑格尔《小逻辑》38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 ②同上书,75页。 ③同上书,120页。

浅谈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

浅谈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 安全生产是涉及每一位员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近年来,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中,我们看到公路运输、铁路、煤矿等行业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损失之重,影响之大,频率之高,令人胆战心惊。剖析事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不难看出一些领导、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着认识上、思想上的误区。我公司是非煤矿山企业,属于高危行业。施工点多、面广;矿井井下,打眼爆破、通风运输、人员、矿石的提升;地表选厂和团球厂、耐磨材料厂存在高空作业、高温熔炼、煤气发生工艺、切割焊接作业等高危作业,而且这些高危作业仍要频繁和长时间的进行,所以安全生产对于我们这个高风险行业的工作来说,其意义更加重要。结合我公司的安全工作实际,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执行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和消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无疑是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良好局面的有效办法。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犹如履薄冰,来不得半点疏忽和麻痹。作为安全管理者或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首先要消除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一是对安全设施的认识误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施工中的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也呈现高、精、尖技术,并被广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由此个别从事安全管理人员或干部就出现盲目乐观思想,认为只要投入这些“精良装备”今后不会再发生安全大问题了,工作中也不注重抓小防大了,这种麻痹思想很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二是对领导和员工安全培训的认识误区。主要是我公司的大多领导和员工多年来一直从事矿山施工和生产,认为他们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矿山生产和施工的经验,觉得没有再加大培训力度的必要了;再加上生产施工任务中,平时工作繁忙,大多数领导和员工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深入学习培训;另外新进员工大多数是大中专、技校、高中毕业生,已在公司接受过培训部门的安全培训,于是就降低了三级教育的培训标准。由于领导重视程度

发生认识论原理

3008发生认识论原理(卷名:心理学) J.皮亚杰著。它是一本研究认识的起源的重要著作.3卷本,1950年出皈。伦敦G劳持利奇和基根·保罗出版社1972年出皈w梅斯的英译本The PrIntiple5 0f Genetlc Epistemolcigy。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王宪钿等的中译本《发生认识论原理》。皮亚杰在书中用缝的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连结的理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认识的发生和 发展的观点。皮亚杰说:“发生认识论的特有问题是认识的成长问题,”本书是他几十年来研 究儿童智力发展所取得的科学成果的理论总结. 皮亚杰主要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但他指出其研究“在本质上是认识论的。”而认为“对认识的心理发生的研究是进行认识论分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不满意传统的认 识论只颐到高级水平的认识,即只颢到认识的某些最后结果,因此,他确足“发生认识论的 目的就在于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从最低级形式的认识开始,并追踪这种认识向以后各个水 平的发展情况.一直追踪到科学思维并包括科掌思维。”凡是熟悉皮亚杰工作的人,都会发 现正是这一理论思想指导着他对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的。 本书共分3章:第l章为认识的形成。作者应用了逻辑、数学的概念术语对所得的研究 资料作了结构性的分析。他以运算为标志区分出儿童思维发展的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从而阐明了认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建构过程而 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向一个较为复杂的结构过渡的原理。第2章为原初的机体条件。作者分析了认识获得的生物学前提。也就是认识在机体方面的起源和机制问题。他首先评述了J—B.de拉马克的经验主义,指出拉马克学说主要缺乏的是关于变异和重新组合的 内在能力的概念以及关于自我调节的主动能力的概念,而提出S—R(刺激一反应)公式的行为主义学派正是坚持了拉马克学说的精神的,他主张对这一公式应作彻底的变革:把S—R 公式改写成S:R,或更确切地改写成S (A)R,“其中A是刺激向某个反应格局的同化,而 同化才是引起反应的根源。”他还对“天赋论”、“从本能到智力”和“自我调节系统”问题 作了分析。第3章为古典认识论问题的重新考虑。作者对逻辑学、数学和物理学的古典认识 论问题分别作了考察,他认为各门科学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论,但认识的发生离不开继续不断 的建构。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不仅为研究认识论的读者建立了一个可供经验验证的方法.也提供了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用跨学科的知识阐述认识起源问题的范例。

马克思主义论文浅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精品

浅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渤海大学研究生学院闫许辉摘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 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反覆;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 关键词:对象实事求是发展 一、探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般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坚持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同一性,是可知论;坚持认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可知论和能动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对象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来源及其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哲学学说。它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认识论,就是整个哲学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从总体上研究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怎样存在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狭义的认识论是哲学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研究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及举得真理性认识的方法。我们一般所说的多指狭义的理解,这种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它从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实际相互作用——实践出发,相对独立地系统研究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特征阐释(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物质决定意识,没有认识客体(认识的对象),也就谈不上认识活动。所以,认识首先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认识的主体并非没有一点主动性,只是被动的对客体进行直观的、照镜子式的反映,而是具有很强的能动性。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反映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表现在: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 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的永无止境的辩证发展过程,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理论和根本方法是实事求是1、实事求是是客观决定性与自觉能动性的统一社会生活本来是离不开人的有意识的行动的,但是人类在长时期中不能够真正懂得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甚至不知道在这方面也存在着需要科学地认识的客观规律。因此,在过去的时代中,站在反动阶级立场上的人,抱着违反客观规律的主观愿望,固然要经常在实际面前碰壁;就是站在进步阶级立场上的人,也不能不由于他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足,而在发挥主观性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揭露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2、实事求是是主体与客体在实践基础上的相互作用即辩证发展过程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

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

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犹如履薄冰,来不得半点疏忽和麻痹。作为安全管理者或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首先要消除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一是对安全设施的认识误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施工中的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也呈现高、精、尖技术,并被广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由此个别从事安全管理人员或干部就出现盲目乐观思想,认为只要投入这些“精良装备”今后不会再发生安全大问题了,工作中也不注重抓小防大了,这种麻痹思想很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二是对领导和员工安全培训的认识误区。主要是我公司的大多领导和员工多年来一直从事矿山施工和生产,认为他们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矿山生产和施工的经验,觉得没有再加大培训力度的必要了;再加上生产施工任务中,平时工作繁忙,大多数领导和员工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深入学习培训;另外新进员工大多数是大中专、技校、高中毕业生,已在公司接受过培训部门的安全培训,于是就降低了三级教育的培训标准。由于领导重视程度和培训力度不够以及流于形式的状况,而事故恰恰最容易发生在对业务知识生疏、现场安全施工经验少的员工身上。所以,抓紧对员工劳动安全生产的教育,也是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保障;三是个别安全管理人员或干部思想上的认识误区。执行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对待安全生产工作我们都知道“严是爱、松是害”,然

而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安全管理人员或干部对安全管理存在着“三怕”思想:对上怕担责任,对下怕得罪人,对工作怕吃苦受累,造成形式主义、好人主义、官僚主义的严重局面,导致在执行和落实当中出现“缺位”现象。 管理能出效益,安全也能出效益,安全生产是涉及员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安全生产需要多管齐下警钟长鸣。 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再先进的安全设施和机器也要靠人去操作、去控制、去维修,其科技含量愈高,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愈高。因此,安全生产必须以人为本,没有一支恪尽职守、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安全生产就没有最基本的保障,所以,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提高人的素质。要提高人的素质:首先是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所以,我们应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搞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性、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站在“三个代表”和确保职工生命安全的高度来对待安全工作;除了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外,还要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从根本上调动员工保证安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把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生产抓好抓实。其次是提高人的业务素质。对领导和员工队伍的业务培训,除了正常情况下的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的内容以外,更要加大对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教育和演练。针对矿山施工的安全生产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