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内流体的流速限定范围

管道内流体的流速限定范围
管道内流体的流速限定范围

管道内流体常用流速范围

序号介质名称工作条件或管径范围流速m/s

1 饱和蒸汽DN>200,

DN=100~200

DN<100

30~40

35~25

30~15

2 饱和蒸汽P<1Mpa

P=1~4Mpa

P=4~12Mpa

15~20

20~40

40~60

3 过热蒸汽DN>200,

DN=100~200

DN<100

40~60

50~30

40~20

4 二次蒸汽二次蒸汽要利用时

二次蒸汽不利用时

15~30

60

5 高压乏气80~100

6 乏气排气管:从受压容器排出

从无压容器排出

80

15~30

7 压缩气体真空

P<0.3Mpa(表压)

P=0.3~0.6Mpa(表压)

P=0.6~1.0Mpa(表压)

P=1.0~2.0Mpa(表压)

P=2~3Mpa(表压)

P=3~30Mpa(表压)

5~10

8~12

20~10

15~10

12~8

8~3

3~0.5

8 氧气P=0~0.05Mpa(表压)

P=0.05~0.6Mpa(表压)

P=0.6~1.0Mpa(表压)

P=2~3Mpa(表压)

10~5

8~6

6~4

4~3

9 煤气管道长50~100m

P≤0.027Mpa

P≤0.27Mpa

P≤0.8Mpa

3~0.75

12~8

12~3

10 半水煤气P=0.1~0.15Mpa(表压)10~15

11 天然气30

序号介质名称工作条件或管径范围流速m/s

12 烟道气烟道内

管道内

3~6

3~4

13 石灰窑窑气10~12

14 氮气P=5~10Mpa(表压)2~5

15 氢氮混合气P=20~30Mpa(表压)5~10

16 氨气真空

P<0.3Mpa(表压)

P<0.6Mpa(表压)

P<2.0Mpa(表压)

15~25

8~15

10~20

3~8

17 乙烯气P=22~150Mpa(表压)5~6

18 乙炔气P<0.01Mpa(表压)

P<0.15Mpa(表压)

P<2.0Mpa(表压)

3~4

4~8(最大)

最大4

19 氮气体

液体

10~25

1.5

20 氯仿气体

液体

10

2

21 氯化氢气体(钢衬胶管)

液体(橡胶管)

20

1.5

22 溴气体(玻璃管)

液体(玻璃管)

10

1.2

23 氯化甲烷气体

液体

20

2

23 氯乙烯(三种) 2

24 乙二醇 2

25 苯乙烯 2

26 水(及粘度相似的

液体)

P=0.1~0.3Mpa(表压)

P≤1.0Mpa(表压)

P≤8.0Mpa(表压)

P≤20~30Mpa(表压)

0.5~2

3~0.5

3~2

3.5~2

序号介质名称工作条件或管径范围流速m/s 27 二溴乙烯玻璃管 1

28 自来水主管P=0.3Mpa(表压)

支管P=0.3Mpa(表压)

1.5~3.5

1.0~1.5

29 锅炉给水P>0.8Mpa(表压) 1.2~3.5

30 蒸汽冷凝液0.5~1.5

31 冷凝水自流0.2~0.5

32 过热水 2

33 海水,微碱水P<0.6Mpa(表压) 1.5~2.5

34 油及粘度较大的液

粘度0.05Pa·S

DN25

DN50

DN100

粘度0.1Pa·S

DN25

DN50

DN100

DN200

粘度1.0Pa·S

DN25

DN50

DN100

DN200

0.5~0.9

0.7~1.0

1.0~1.6

0.3~0.6

0.5~0.7

0.7~1.0

1.2~1.6

0.1~0.2

0.16~0.25

0.25~0.35

0.35~0.55

35 液氨真空

P<0.6Mpa(表压)

P≤2.0Mpa(表压)

0.05~0.3

0.8~0.3

1.5~0.8

36 氢氧化钠浓度0~30%

30~50%

50~73%

2

1.5

1.2

37 四氯化碳. 2

38 硫酸浓度88~93%(铅管)

93~100%(铸铁管、钢管)

1.2

1.2

序号介质名称工作条件或管径范围流速m/s 39 盐酸(衬胶管) 1.5

40 氯化钠带有固体

无固体

2~4.5

1.5

41 排出废水0.4~0.8

42 泥状混合物浓度15%

25%

65%

2.5~3

3~4

2.5~3

43 气体鼓风机吸入管

鼓风机排出管

10~15

15~20 压缩机吸入管

压缩机排出管

P<1Mpa(表)

P=1~10 Mpa(表)

P>10Mpa(表)

10~20

10~8

10~20

8~12 往复式真空吸入管

往复式真空排出管

13~16

25~30

油封式真空泵吸入管10~13

44 水及粘度相似的液

往复泵吸入管

往复泵排出管

0.5~1.5

1~2

离心泵吸入管(常温)

离心泵吸入管(79~110℃)

离心泵排出管

高压离心泵排出管

1.5~2

0.5~1.5

1.5~3

3~3.5

齿轮泵吸入管

齿轮泵排出管

≤1

1~2

常用管道流速

常用管道流速流体名称流速范围 /(m/s) 饱和蒸汽主管 支管 低压蒸汽<0.98MPa(绝压) 中压蒸汽0.98~3.92MPa(绝压) 高压蒸汽3.92~11.77 MPa(绝压) 过热蒸汽主管 支管 一般气体(常压) 高压乏气 氧气0~0.05MPa(表压) 0.05~0.59MPa(表压) 0.59~0.98 MPa(表压) 0.98~1.96 MPa(表压) 1.96~ 2.94 MPa(表压) 氮气4.9~9.8MPa(绝压) 氢气 压缩空气0.10~0.20MPa(表压) 压缩气体(真空)

0.10~0.20MPa(绝压) 0.10~0.59MPa(表压) 0.59~0.98 MPa(表压) 0.98~1.96 MPa(表压) 1.96~ 2.94 MPa(表压) 2.94~24.5 MPa(表压) 煤气 半水煤气0.10~0.15MPa(绝压) 烟道气烟道内 管道内 工业烟囱(自然通风) 车间通风换气主管 支管 风管距风机最远处 最近处 废气低压 高压 化工设备排气管 自来水主管0.29MPa(表压) 支管0.29MPa(表压) 易燃易爆液体

工业供水0.78MPa(表压)30~40 20~30 15~20 20~40 40~60 40~60 35~60 10~20 80~100 5.0~10 7.0~8.0 4.0~6.0 4.0~ 5.0 3.0~ 4.0 2~5 ≤8.0 10~15 5.0~10 8.0~12 10~20 10~15

8.0~10 3.0~6.0 0.5~3.0 8~10 10~15 3.0~6.0 3.0~ 4.0 2.0~8.0 4.5~15 2.0~8.0 1.0~4.0 8.0~12 20~30 80~100 20~25 1.5~3.5流体名称流速范围/(m/s)水及粘度相似液体0.10~0.29MPa(表压)≤0.98MPa(表压)≤7.84MPa(表压) 19.6~29.4 MPa(表压)热网循环水、冷却水 压力回水 无压回水 锅炉给水>0.78MPa(表压)蒸汽冷凝水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流体种类应用场合管道种类平均流速备注水一般给水主压力管道 2~3 低压管道 ~1 泵进口 ~ 泵出口 ~ 工业用水离心泵压力管 3~4 离心泵吸水管 DN250 1~2 DN250 ~ 往复泵压力管 ~2 往复泵吸水管 1 给水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

管道流速选择原则 一、液体工艺介质 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 kg/cm2/100m m/s (1) 一般 ~ 液体密度<1600kg/cm2 ~ 液体密度<800kg/cm2 ~ 液体密度<320kg/cm2 ~ 粘度(cp) 管径(mm) ~ 25 ~ 50 ~ 100 ~ 25 ~ 50 ~ 100 ~ 25 ~ 50 ~ 100 ~ 200 ~ 25 ~ 50 ~ 100 ~ 200 ~ (2) 泵吸入口 饱和液体 ~ 过冷液体 ~

(3) 泵排出口 0~60m3/h ~ 60~160m3/h ~ >160m3/h ~ (4) 容器、塔器底部排出管线 ~ (5) 再沸器入口 ~ (6) 冷凝器出口 ~ (7) 冷却管线 ~ (8) 塔器供液管线 ~ 二、气体工艺介质 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 kg/cm2/100m m/s (1) 一般 压力等级 > kg/cm2 G ~ ~ kg/cm2G ~ ~ kg/cm2G ~ ~ kg/cm2G ~ ~ kg/cm2G ~ 真空 ~ 换气用风道 横置 ~ 竖置 ~ 排烟烟道内 ~ 烟筒内 ~ (2) 压缩机

进口管线 ~ 排出管线 ~ (3) 塔器周边管线 > kg/cm2G ~ ~ ~ kg/cm2G ~ ~ 真空 ~ ~ 三、水 类别最大允许压降口径(mm) 流速kg/cm2/100m m/s (1) 一般 ~ 25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400 ~ >500 ~ (2) 泵吸入口 ~ (3) 泵排出口 ~ 离心泵 ~ 往复泵 ~ (4) 锅炉给水 ~ (5) 冷却水 ~ 四、蒸汽

管道流速常用值

1. 生活给水管道流速:摘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表3.6.9采用。。 表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也是参考5.5.8规定。) 表5.5.8 水管道的流速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 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以内。 2. 室外消防给水管流速:摘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92 第7.3.14条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00mm。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m/s。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流速: 摘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GB 50084—2001 9. 2 管道水力计算 9. 2. 1 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9. 2. 1条文说明:采用经济流速是给水系统设计的基础要素,本条在原规范第7.1.3条基础上调整为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采用较高流速的规定。采用较高的管道流速,不利于均衡系统管道的水力特性并加大能耗;为降低管道摩阻而放大管径、采用低流速的后果,将导致管道重量的增加,使设计的经济性能降低。

原规范中关于“管道内水流速度可以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的规定.是参考下述资料提出的: 我国《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建议,管内水的平均流速,钢管允许不大于5m/s;铸铁管为3m/s。 4. 给水水泵房: 1.消防水池补给水管流速: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第8.6.2条第2 点: 2 补水量应经计算确定,且补水管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 2. 给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给水规范GB 50013-2006》: 6.3.1 水泵吸管及出水管的流速,宜采用下列数值; 1 吸水管 直径小于250mm时,为1.0~1.2m/s; 直径在250~1000mm时,为1.2~1.6m/s; 直径大于1000mm时,为1.5~2.0m/s。 2 出水管: 直径小于250mm时,为1.5~2.0m/s。 直径在250~1000mm时,为2.0~2.5m/s; 直径大于1000mm时,为2.0~3.0m/s。 5. 排水水泵房: 排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5.4.4水泵吸水管设计流速宜为0.7~1.5m/s。出水管流速宜为0.8~2.5m/s。 6. 排水管流速:摘自《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采用重力自流时) 4.2.5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宜符合下列规定: 1 金属管道为10.0 m/s。 2 非金属管道为5.0 m/s 。 (采用压力流时) 4.2.9排水管道采用压力流时,压力管道的设计流速宜采用0.7~2.0 m/s。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流体种类应用场合管道种类平均流速备注水一般给水主压力管道2~3 低压管道 0、5~1 泵进口 0、5~2、0泵出口 1、0~3、0 工业用水离心泵压力管 3~4 离心泵吸水管 DN2501~2 DN 250 1、5~2、5 往复泵压力管 1、5~2 往复泵吸水管 1 给水

管道流速选择原则 一、液体工艺介质 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 kg/cm2/100m m/s (1) 一般0、92 1、5~4、6 液体密度<1600kg/cm21、5~2、4 液体密度<800kg/cm2 1、8~3、0?液体密度 <320kg/cm2 3、0~4、6 粘度(cp)管径(mm) 0、1~0、5 1、0 25 0、5~1、1? 50 0、7~1、5? 100 1、0~2、0 50、0 25 0、5~0、9? 50 0、7~1、0 100 1、0~1、6 100、025 0、3~0、6? 50 0、5~0、7? 100 0、7~1、0? 200 1、2~1、6?10 00、025 0、1~0、2? 50 0、16~0、25 100 0、25~0、35 200 0、35~0、 55?(2)泵吸入口?饱与液体0、12 0、6~ 1、8?过冷液体0、23 1、2~ 2、4?(3) 泵排出口?0~ 60~160m3/h 60m3/h 1、38 1、8~2、4? 0、92 2、4~3、0?>160m3/h 0、46 3、0~ 4、6?(4) 容器、塔器底部排出管线0、14 1、2~1、8?(5) 再沸器 入口 0、03 0、3~1、2?(6) 冷凝器出口 0、11 0、9~1、8 (7) 冷却管线 0、09 0、6~1、2?(8)塔器 供液管线0、14 1、2~1、8 二、气体工艺介质

管道内流体的流速限定范围

管道内流体常用流速范围 序号介质名称工作条件或管径范围流速m/s 1 饱和蒸汽DN>200, DN=100~200 DN<100 30~40 35~25 30~15 2 饱和蒸汽P<1Mpa P=1~4Mpa P=4~12Mpa 15~20 20~40 40~60 3 过热蒸汽DN>200, DN=100~200 DN<100 40~60 50~30 40~20 4 二次蒸汽二次蒸汽要利用时 二次蒸汽不利用时 15~30 60 5 高压乏气80~100 6 乏气排气管:从受压容器排出 从无压容器排出 80 15~30 7 压缩气体真空 P<0.3Mpa(表压) P=0.3~0.6Mpa(表压) P=0.6~1.0Mpa(表压) P=1.0~2.0Mpa(表压) P=2~3Mpa(表压) P=3~30Mpa(表压) 5~10 8~12 20~10 15~10 12~8 8~3 3~0.5 8 氧气P=0~0.05Mpa(表压) P=0.05~0.6Mpa(表压) P=0.6~1.0Mpa(表压) P=2~3Mpa(表压) 10~5 8~6 6~4 4~3 9 煤气管道长50~100m P≤0.027Mpa P≤0.27Mpa P≤0.8Mpa 3~0.75 12~8 12~3 10 半水煤气P=0.1~0.15Mpa(表压)10~15 11 天然气30 序号介质名称工作条件或管径范围流速m/s 12 烟道气烟道内 管道内 3~6 3~4

13 石灰窑窑气10~12 14 氮气P=5~10Mpa(表压)2~5 15 氢氮混合气P=20~30Mpa(表压)5~10 16 氨气真空 P<0.3Mpa(表压) P<0.6Mpa(表压) P<2.0Mpa(表压) 15~25 8~15 10~20 3~8 17 乙烯气P=22~150Mpa(表压)5~6 18 乙炔气P<0.01Mpa(表压) P<0.15Mpa(表压) P<2.0Mpa(表压) 3~4 4~8(最大) 最大4 19 氮气体 液体 10~25 1.5 20 氯仿气体 液体 10 2 21 氯化氢气体(钢衬胶管) 液体(橡胶管) 20 1.5 22 溴气体(玻璃管) 液体(玻璃管) 10 1.2 23 氯化甲烷气体 液体 20 2 23 氯乙烯(三种) 2 24 乙二醇 2 25 苯乙烯 2 26 水(及粘度相似的 液体) P=0.1~0.3Mpa(表压) P≤1.0Mpa(表压) P≤8.0Mpa(表压) P≤20~30Mpa(表压) 0.5~2 3~0.5 3~2 3.5~2 序号介质名称工作条件或管径范围流速m/s 27 二溴乙烯玻璃管 1 28 自来水主管P=0.3Mpa(表压) 支管P=0.3Mpa(表压) 1.5~3.5 1.0~1.5 29 锅炉给水P>0.8Mpa(表压) 1.2~3.5 30 蒸汽冷凝液0.5~1.5 31 冷凝水自流0.2~0.5 32 过热水 2 33 海水,微碱水P<0.6Mpa(表压) 1.5~2.5

给排水管道流速常用数据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 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以内。 经济流速: 经济流速是指在设计供水管道的管径时使供水的总成本(包括铺设管路的建安费、水泵站的建安费、及水泵抽水的经营费之总和)最低的流速。 介质为水时用于一般给水: 主压力管道流速:2至3m/s 低压管道0.1至1m/s 工业用水:离心泵压力管3至4m/s 离心泵吸水管1至2m/s(管径小于250)1.5至2.5m/s(管径大于250)5 m. 给水总管1.5至3m/s, 排水管0.5至1m/s 冷水管1.5至2.5m/s 1. 生活给水管道流速:摘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表3.6.9采用。。 表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也是参考5.5.8规定。) 表5.5.8 水管道的流速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 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以内。 2. 室外消防给水管流速:摘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 第7.3.14条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00mm。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m/s。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流速: 摘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GB 50084—2001 9. 2 管道水力计算 9. 2. 1 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9. 2. 1条文说明:采用经济流速是给水系统设计的基础要素,本条在原规范第7.1.3条基础上调整为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采用较高流速的规定。采用较高的管道流速,不利于均衡系统管道的水力特性并加大能耗;为降低管道摩阻而放大管径、采用低流速的后果,将导致管道重量的增加,使设计的经济性能降低。 原规范中关于“管道内水流速度可以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的规定.是参考下述资料提出的: 我国《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建议,管内水的平均流速,钢管允许不大于5m/s;铸铁管为3m/s。 4. 给水水泵房: 1.消防水池补给水管流速: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8.6.2条第2点:

管道流速常用值

管道流速常用值

1. 生活给水管道流速:摘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表3.6.9采用。。 表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公称直径 15~2025~4050~70≥80(mm) 水流速度 ≤1.0≤1.2≤1.5≤1.8(m/s) 5.5.8 热水管道的流速,宜按表 5.5.8选用。(饮用水流速也是参考 5.5.8规定。) 表5.5.8 水管道的流速 公称直径(mm)15-2025-40≥50 流速(m/s)≤0.8≤1.0≤1.2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 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

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 以内。 2. 室外消防给水管流速:摘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 第7.3.14条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00mm。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m/s。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流速: 摘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GB 50084—2001 9. 2 管道水力计算 9. 2. 1 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 9. 2. 1条文说明:采用经济流速是给水系统设计的基础要素,本条在原规范第7.1.3条基础上调整为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采用较高流速的规定。采用较高的管道流速,不利于均衡系统管道的水力特性并加大能耗;为降低管道摩阻而放大管径、采用低流速的后果,将导致管道重量的增加,使设计的经济性能降低。 原规范中关于“管道内水流速度可以超过5m

一般蒸汽管道的流速

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kg/cm2 100m m/s (1) 一般 压力等级 0.0~3.5 kg/cm2G 0.06 10.0~35.0 3.5~10.5 kg/cm2G 0.12 10.0~35.0 10.5~21.0 kg/cm2G 0.23 10.0~35.0 >21.0 kg/cm2G 0.35 10.0~35.0 (2) 过热蒸汽 口径(mm) >200 0.35 40.0~60.0 100~200 0.35 30.0~50.0 <100 0.35 30.0~40.0 (3) 饱和蒸汽 口径(mm) >200 0.20 30.0~40.0 100~200 0.20 25.0~35.0 <100 0.20 15.0~30.0 (4) 乏汽

排汽管(从受压容器中排出) 80.0 排汽管(从无压容器中排出) 15.0~30.0 排汽管(从安全阀排出) 200.0~400.0 .1 蒸汽网路系统 一、蒸汽网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计算蒸汽管道的沿程压力损失时,流量、管径与比摩阻三者的关系式如下 R = 6.88×1×K0.25×(Gt2/ρd5.25), Pa/m (9-1) d = 0.387×[K0.0476Gt0.381 / (ρR)0.19], m (9-2) Gt = 12.06×[(ρR)0.5×d2.625 / K0.125], t/h (9-3) 式中 R ——每米管长的沿程压力损失(比摩阻), Pa/m ; Gt ——管段的蒸汽质量流量,t/h; d ——管道的内径,m; K ——蒸汽管道的当量绝对粗糙度,m,取K=0.2mm=2×10-4 m; ρ——管段中蒸汽的密度,Kg/m3。 为了简化蒸汽管道水力计算过程,通常也是利用计算图或表格进行计算。附录9-1给出了蒸汽管道水力计算表。 二、蒸汽网路水力计算特点

给排水管道流速常用数据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 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 /s以内。 经济流速: 经济流速就是指在设计供水管道得管径时使供水得总成本(包括铺设管路得建安费、水泵站得建安费、及水泵抽水得经营费之总与)最低得流速。 介质为水时用于一般给水: 主压力管道流速: 2至3m/s 低压管道 0、1至1m/s 工业用水: 离心泵压力管 3至4m/s 离心泵吸水管 1至2m/s(管径小于250)1、5至2、5m/s(管径大于250)5 m、 给水总管 1、5至3m/s, 排水管 0、5至1m/s 冷水管 1、5至2、5m/s 1、生活给水管道流速:摘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3、6、9 生活给水管道得水流速度,宜按表3、6、9采用。。 表3。6。9 生活给水管道得水流速度 (也就是参考5、5、8规定。) 表5、5、8 水管道得流速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

正常范围内: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 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 /s以内。 2、室外消防给水管流速:摘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92 第7、3、14条工艺装置区或罐区得消防给水干管得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00mm。独立得消防给水管道得流速,不宜大于5m/s。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流速: 摘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GB 50084—2001 9、 2 管道水力计算 9、 2、 1 管道内得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 9、 2、 1条文说明: 采用经济流速就是给水系统设计得基础要素,本条在原规范第7.1.3条基础上调整为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采用较高流速得规定。采用较高得管道流速,不利于均衡系统管道得水力特性并加大能耗;为降低管道摩阻而放大管径、采用低流速得后果,将导致管道重量得增加,使设计得经济性能降低。 原规范中关于“管道内水流速度可以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得规定.就是参考下述资料提出得: 我国《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建议,管内水得平均流速,钢管允许不大于5m/s;铸铁管为3m/s。 4、给水水泵房: 1.消防水池补给水管流速: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第8、6、2条第2 点: 2 补水量应经计算确定,且补水管得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 2、给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给水规范GB 50013-2006》: 6、3、1 水泵吸管及出水管得流速,宜采用下列数值; 1 吸水管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 管道内流速常用值/(m/s) 流体种类应用场合管道种类平均流速备注 水一般给水主压力管道 2~3 低压管道 0、5~1 泵进口 0、5~2、0 泵出口 1、0~3、0 工业用水离心泵压力管 3~4 离心泵吸水管 DN250 1~2 DN250 1、5~2、5 往复泵压力管 1、5~2 往复泵吸水管 1 给水

管道流速选择原则 一、液体工艺介质 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 kg/cm2/100m m/s (1) 一般 0、92 1、5~4、6 液体密度<1600kg/cm2 1、5~2、4 液体密度<800kg/cm2 1、8~3、0 液体密度<320kg/cm2 3、0~4、6 粘度(cp) 管径(mm) 0、1~0、5 1、0 25 0、5~1、1 50 0、7~1、5 100 1、0~2、0 50、0 25 0、5~0、9 50 0、7~1、0 100 1、0~1、6 100、0 25 0、3~0、6 50 0、5~0、7 100 0、7~1、0 200 1、2~1、6 1000、0 25 0、1~0、2 50 0、16~0、25 100 0、25~0、35 200 0、35~0、55 (2) 泵吸入口 饱与液体 0、12 0、6~1、8 过冷液体 0、23 1、2~2、4 (3) 泵排出口 0~60m3/h 1、38 1、8~2、4 60~160m3/h 0、92 2、4~3、0 >160m3/h 0、46 3、0~4、6

(4) 容器、塔器底部排出管线 0、14 1、2~1、8 (5) 再沸器入口 0、03 0、3~1、2 (6) 冷凝器出口 0、11 0、9~1、8 (7) 冷却管线 0、09 0、6~1、2 (8) 塔器供液管线 0、14 1、2~1、8 二、气体工艺介质 类别最大允许压降流速 kg/cm2/100m m/s (1) 一般 压力等级 >35、0 kg/cm2 G 0、46 7、0~20、0 14、0~35、0 kg/cm2G 0、35 7、0~20、0 10、5~14、0 kg/cm2G 0、14 7、0~20、0 3、5~10、5 kg/cm2G 0、07 10、0~30、0 0、0~3、5 kg/cm2G 0、03 10、0~30、0 真空 0、02 10、0~30、0 换气用风道 横置 4、0~7、0 竖置 2、0~5、0 排烟烟道内 2、0~3、0 烟筒内 4、0~7、0 (2) 压缩机 进口管线 0、12 20、0~45、0 排出管线 0、23 10、0~25、0 (3) 塔器周边管线 >2、5 kg/cm2G 0、046~0、12 7、0~20、0 0、0~2、5 kg/cm2G 0、046~0、12 10、0~30、0 真空 0、012~0、023 10、0~30、0 三、水 类别最大允许压降口径(mm) 流速 kg/cm2/100m m/s (1) 一般 0、40 0、6~4、9 25 0、6~0、9 50 0、9~1、4 100 1、5~2、1 150 2、1~2、7 200 2、4~3、0 250 3、0~3、7 300 3、0~4、3 400 3、0~4、6 >500 3、0~4、9 (2) 泵吸入口 0、10 0、5~1、5

管道流速常用值

1. 生活给水管道流速:摘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GB 50015-2003 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表3.6.9采用。。 表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也是参考5.5.8规定。) 表5.5.8 水管道的流速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围: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 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以。 2. 室外消防给水管流速:摘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GB 50160—92 第7.3.14条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00mm。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m/s。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流速: 摘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GB GB 50084—2001 9. 2 管道水力计算 9. 2. 1 管道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

9. 2. 1条文说明:采用经济流速是给水系统设计的基础要素,本条在原规第7.1.3条基础上调整为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采用较高流速的规定。采用较高的管道流速,不利于均衡系统管道的水力特性并加大能耗;为降低管道摩阻而放大管径、采用低流速的后果,将导致管道重量的增加,使设计的经济性能降低。 原规中关于“管道水流速度可以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的规定.是参考下述资料提出的: 我国《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建议,管水的平均流速,钢管允许不大于5m/s;铸铁管为3m/s。 4. 给水水泵房: 1.消防水池补给水管流速: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GB 50016-2006第8.6.2条第2 点: 2 补水量应经计算确定,且补水管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 2. 给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给水规GB 50013-2006》: 6.3.1 水泵吸管及出水管的流速,宜采用下列数值; 1 吸水管 直径小于250mm时,为1.0~1.2m/s; 直径在250~1000mm时,为1.2~1.6m/s; 直径大于1000mm时,为1.5~2.0m/s。 2 出水管: 直径小于250mm时,为1.5~2.0m/s。 直径在250~1000mm时,为2.0~2.5m/s; 直径大于1000mm时,为2.0~3.0m/s。 5. 排水水泵房: 排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排水设计规》GB 50014-2006 5.4.4水泵吸水管设计流速宜为0.7~1.5m/s。出水管流速宜为0.8~2.5m/s。

常用的管道流速表

常用的管道流速

水泵的型号 水泵型号代表水泵的构造特点工作性能和被输送介质的性质等。由于水泵的品种繁多,规格不一,所以型号也较紊乱,这里只列出一些常见的水泵型号。 BA型泵 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流量为4.5~360米3/时,扬程为8~98米,介质温度在80℃以下。 以8BA——18A为例: 8——代表吸入管接头为8英寸; BA——代表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 18——代表缩小1/10后化为整数的比转数; A——代表缩小了外径的叶轮。 SH型泵 单级双吸泵壳水平中开的卧式离心泵,流量为102~12500米3/时,扬程为9~140米,介质温度小于80℃。 如48SH-22: 48——代表吸入管接头为48英寸,即入口直径为1.2米; SH——代表单级双吸泵壳水平中开的卧式离心泵; 22——代表缩小了1/10后化为整数的比转数,即ns≈220. DA型泵 单吸多级分段式离心泵,流量为25~350米3/时,扬程为25~550米。 如3DA8×9: 3——吸入管口径为3英寸; DA——本类型多级分段式离心泵,与旧型号SSM同类,适用于冷水≤40℃;

8——比转数被10除后化为整数的商; 9——叶轮级数,9级。 DG型泵 单吸多级分段式锅炉给水泵。 如DG270—150: DG——锅炉给水泵; 270——流量,米3/时; 150——出口压力,150公斤/厘米2。 N、NL型泵 冷凝泵有N型、NL型,用做输送温度在80℃以下的凝结水。如8NL—12: 8——吸入管口直径英寸数,8英寸; N——冷凝水泵; L——立式结构; 12——单级扬程被10除的整数值。 NB、NBA、GN、GNL型泵 专供热电厂输送温度不超过80℃的凝结水用。 N——凝结水泵; B——悬架式; BA——托架式; G——较高吸程; L——立式。 湘江牌水泵 单级双吸水平中开卧式离心泵,可作为循环水泵用。 如湘江56—28: 湘江——大型单级双吸中开卧式离心水泵; 56——吸入管口径56英寸; 28——比转数缩小了1/10。 PW型泵

管道流速常用值93089864

精心收集的文档,仅提供学习,请勿复制 1. 生活给水管道流速:摘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表3.6.9采用。.。 表3。.6。9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也是参考5.5.8规定。) 表5.5.8 水管道的流速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 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以内。 2. 室外消防给水管流速:摘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 第7.3.14条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00mm。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m/s。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流速: 摘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GB 50084—2001 9. 2 管道水力计算 9. 2. 1 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9. 2. 1条文说明:采用经济流速是给水系统设计的基础要素,本条在原规范第7.1.3条

基础上调整为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采用较高流速的规定。采用较高的管道流速,不利于均衡系统管道的水力特性并加大能耗;为降低管道摩阻而放大管径、采用低流速的后果,将导致管道重量的增加,使设计的经济性能降低。 原规范中关于“管道内水流速度可以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的规定.是参考下述资料提出的: 我国《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建议,管内水的平均流速,钢管允许不大于5m/s;铸铁管为3m/s。 4. 给水水泵房: 1.消防水池补给水管流速: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8.6.2条第2点: 2 补水量应经计算确定,且补水管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 2. 给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给水规范GB 50013-2006》: 6.3.1 水泵吸管及出水管的流速,宜采用下列数值; 1 吸水管 直径小于250mm时,为1.0~1.2m/s; 直径在250~1000mm时,为1.2~1.6m/s; 直径大于1000mm时,为1.5~2.0m/s。 2 出水管: 直径小于250mm时,为1.5~2.0m/s。 直径在250~1000mm时,为2.0~2.5m/s; 直径大于1000mm时,为2.0~3.0m/s。 5. 排水水泵房: 排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5.4.4水泵吸水管设计流速宜为0.7~1.5m/s。出水管流速宜为0.8~2.5m/s。 6. 排水管流速:摘自《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采用重力自流时)

管道流速常用值

1、生活给水管道流速:摘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3、6、9生活给水管道得水流速度,宜按表3、6、9采用。。 表3。6。9 生活给水管道得水流速度 (也就是参考5、5、8规定。) 表5、5、8水管道得流速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0、8~1、0m/s; 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s以内. 2、室外消防给水管流速:摘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 第7、3、14条工艺装置区或罐区得消防给水干管得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00mm。独立得消防给水管道得流速,不宜大于5m/s。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流速: 摘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GB 50084—2001 9、2 管道水力计算 9、2、 1 管道内得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9、2、1条文说明: 采用经济流速就是给水系统设计得基础要素,本条在原规范第7。1。3条基础上调整为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采用较高流速得规定。采用较高得管道流速,不利于均衡系统管道得水力特性并加大能耗;为降低管道摩阻而放大管径、采用低流速得后果,

将导致管道重量得增加,使设计得经济性能降低。 原规范中关于“管道内水流速度可以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得规定.就是参考下述资料提出得: 我国《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建议,管内水得平均流速,钢管允许不大于5m/s;铸铁管为3m/s。 4、给水水泵房: 1.消防水池补给水管流速: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8、6、2条 第2点: 2 补水量应经计算确定,且补水管得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 2、给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给水规范GB50013—2006》: 6、3、1水泵吸管及出水管得流速,宜采用下列数值; 1 吸水管 直径小于250mm时,为1、0~1、2m/s; 直径在250~1000mm时,为1、2~1、6m/s; 直径大于1000mm时,为1、5~2、0m/s. 2出水管: 直径小于250mm时,为1、5~2、0m/s。 直径在250~1000mm时,为2、0~2、5m/s; 直径大于1000mm时,为2、0~3、0m/s。 5、排水水泵房: 排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5、4、4水泵吸水管设计流速宜为0、7~1、5m/s.出水管流速宜为0、8~2、5m/s。 6、排水管流速:摘自《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采用重力自流时) 4、2、5排水管道得最大设计流速,宜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管道为10、0m/s。?2非金属管道为5、0 m/s 。 (采用压力流时)

管道流速对照表

管径/流速/流量对照表 管径(DN)流量 m3/h 0.4m/s0.6m/s0.8m/s 1.0m/s 1.2m/s 1.4m/s 1.6m/s 1.8m/s 2.0m/s 2.2m/s 2.4m/s 2.6m/s 2.8m/s 3.0m/s 200.50.70.9 1.1 1.4 1.6 1.8 2.0 2.3 2.5 2.7 2.9 3.2 3.4 250.7 1.1 1.4 1.8 2.1 2.5 2.8 3.2 3.5 3.9 4.2 4.6 4.9 5.3 32 1.2 1.7 2.3 2.9 3.5 4.1 4.6 5.2 5.8 6.4 6.97.58.18.7 40 1.8 2.7 3.6 4.5 5.4 6.37.28.19.010.010.911.812.713.6 50 2.8 4.2 5.77.18.59.911.312.714.115.617.018.419.821.2 65 4.87.29.611.914.316.719.121.523.926.328.731.133.435.8 807.210.914.518.121.725.329.032.636.239.843.447.050.754.3 10011.317.022.628.333.939.645.250.956.562.267.973.579.284.8 12517.726.535.344.253.061.970.779.588.497.2106.0114.9123.7132.5 15025.438.250.963.676.389.1101.8114.5127.2140.0152.7165.4178.1190.9

管道流速常用值

1.生活给水管道流速:摘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369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表369采用。。 表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5.5.8热水管道的流速,宜按表5.5.8选用。(饮用水流速也是参考5.5.8规定。)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 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 2.0m /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 25mm 时,流速可 采用 0.8~1.0m /s ; 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 2.5m / s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 不宜大于5.0m /s ,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 可控制在10 m /s 以内。 第7.3.14条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 小于200mm 。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 不宜大于5m /s 。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流速: 摘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GB 5008— 2001 9. 2管道水力计算 9. 2. 1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 5m / s ,但不应大于10m / s 。 9. 2. 1条文说明: 采用经济流速是给水系统设计的基础要素,本条在原规范第 于均 衡系统管道的水力特性并加大能耗;为降低管道摩阻而放大管径、采用低流速的后果, 2.室外消防给水管流速 :摘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 92 7. 1. 3 条

将导致管道重量的增加,使设计的经济性能降低。 原规范中关于“管道内水流速度可以超过5m / s,但不应大于10m / s”的规定?是参 考下述资料提出的: 我国《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建议,管内水的平均流速,钢管允许不大于5m / s;铸铁管为3m/s。 4.给水水泵房: 1.消防水池补给水管流速: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8.6.2 条第2点: 2 补水量应经计算确定,且补水管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 2.5m/s; 2.给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给水规范GB 50013-2006》: 6.3.1 水泵吸管及出水管的流速,宜采用下列数值; 1吸水管 直径小于250mm时,为1.0?1.2m/s; 直径在250?1000mm 时,为1.2?1.6m / s; 直径大于1000mm 时,为1.5?2.0m/s。 2出水管: 直径小于250mm 时,为1.5?2.0m/s。 直径在250?1000mm 时,为2.0?2.5m/s; 直径大于1000mm 时,为2.0?3.0m/s。 5.排水水泵房: 排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5.4.4水泵吸水管设计流速宜为0.7?1.5m/s。出水管流速宜为0.8?2.5m/s。 6.排水管流速:摘自《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采用重力自流时) 4.2.5 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宜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流速常用值

管道流速常用值 1.生活给水管道流速:摘自《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369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宜按表369采用。。 表3。6。9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5.5.8热水管道的流速,宜按表5.5.8选用。(饮用水流速也是参考 5.5.8 规定。) 表5.5.8 水管道的流速

以下摘自教科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考虑到经济流速因素,设计时给水管道流速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或生产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0m/s,当防噪声要求,且管径不大于25mm时,流速可采用 0.8~1.0m/ s; 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管道,不宜大于2.5m/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道,不宜大于5.0m/s, 但其配水只管在个别情况下,可控制在10 m / s 以内。 2.室外消防给水管流速:摘自《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 第7.3.14条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200mm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5吋s。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流速: 摘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GB 50084—2001 9. 2管道水力计算 9. 2. 1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

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 9. 2. 1条文说明:采用经济流速是给水系统设计的基础要素,本条在原规范第7. 1. 3条基础上调整为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采用较高流速的规定。采用较高的管道流速,不利于均衡系统管道的水力特性并加大能耗;为降低管道摩阻而放大管径、采用低流速的后果,将导致管道重量的增加,使设计的经济性能降低。 原规范中关于“管道内水流速度可以超过5m / s,但不应大于10m / s”的规定.是参考下述资料提出的: 我国《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建议,管内水 的平均流速,钢管允许不大于5m/s;铸铁管为3m / s。 4.给水水泵房: 1.消防水池补给水管流速:摘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8.6.2条第2点: 2补水量应经计算确定,且补水管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 2.给水泵进出水管流速:摘自《室外给水规范 GB 50013-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