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集合概念与运算(教师版)

专题01 集合概念与运算(教师版)
专题01 集合概念与运算(教师版)

专题01 集合概念与运算

考点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文数1】已知集合{}1,2,3,5,7,11A =,{}315|B x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解析】由题意,{5,7,11}A B =,故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3,故选B

2.【2020年高考全国Ⅲ卷理数1】已知集合{(,)|,,}A x y x y y x =∈≥*N ,{(,)|8}B x y x y =+=,则A B 中

元素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

D .6 【答案】C 【解析】由题意,A B 中的元素满足8

y x x y ≥??+=?,且*,x y N ∈,由82x y x +=≥,得4x ≤, 所以满足8x y +=的有(1,7),(2,6),(3,5),(4,4),故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4.故选C .

3.【2017新课标3,理1】已知集合A ={}22(,)1x y x y +=│

,B ={}(,)x y y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3

B .2

C .1

D .0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圆221x y += 与直线y x = 相交于两点()1,1,()1,1--,则A B 中有

两个元素,故选B . 4.【2018新课标2,理1】已知集合A ={(x , y)|x 2+y 2≤3?, x ∈Z , y ∈Z },则A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9

B .8

C .5

D .4

【答案】A 【解析】∵x 2+y 2≤3,∴x 2≤3,∵x ∈Z ,∴x =?1,0,1,当x =?1时,y =?1,0,1;当x =0时,y =?1,0,1;当x =?1时,y =?1,0,1;所以共有9个,选A .

5.【2013山东,理1】已知集合A ={0,1,2},则集合B =中元素的个数是

A .1

B .3

C .5

D .9

【答案】C 【解析】0,0,1,2,0,1,2x y x y ==-=--;1,0,1,2,1,0,1x y x y ==-=-;

2,0,1,2,2,1,0x y x y ==-=.∴B 中的元素为2,1,0,1,2--共5个,故选C .

6.【2013江西,理1】若集合{}

2|10A x R ax ax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

A .4

B .2

C .0

D .0或4 【答案】A 【解析】当0a =时,10=不合,当0a ≠时,0?=,则4a =,故选A .

7.【2012江西,理1】若集合{1,1}A =-,{0,2}B =,则集合{|,,}z z x y x A y B =+∈∈中的元素的个数

{}|,x y x A y A -∈∈

为( )

A .5

B .4

C .3

D .2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容易看出x y +只能取-1,1,3等3个数值.故共有3个元素,故选C .

8.【2011广东,理1】已知集合A ={(,)|,x y x y 为实数,且22

1}x y +=,B ={(,)|,x y x y 为实数,且1}x y +=,则A ?B 的元素个数为

A .4

B .3

C .2

D .1 【答案】C 【解析】由2211

x y x y ?+=?+=?消去y ,得20x x -=,解得0x =或1x =,这时1y =或0y =,即

{(0,1),(1,0)}A B ?=,有2个元素.

9.【2011福建,理1】i 是虚数单位,若集合S ={-1,0,1},则

A .i ∈S

B .2i ∈S

C .3i ∈S

D .

2i ∈S 【答案】B 【解析】∵2i =-1∈S ,故选B .

10.【2012天津,文9】集合{}

R 25A x x =∈-≤中的最小整数为_______.

【答案】3-【解析】不等式52≤-x ,即525≤-≤-x ,73≤≤-x ,所以集合}73{≤≤-=x x A ,所以最小的整数为3-. 考点2 集合间关系

【试题分类与归纳】

1.【2012新课标,文1】已知集合2{|20}A x x x =--<,{|11}B x x =-<<,则

A .A

B B .B A

C .A B =

D .A B =?

【答案】B 【解析】A=(-1,2),故B ?≠A ,故选B .

2.【2012新课标卷1,理1】已知集合A={x |x 2-2x >0},B={x |-5<x <5},则

( )

A 、A∩B=?

B 、A ∪B=R

C 、B ?A

D 、A ?B 【答案】B 【解析】A=(-∞,0)∪(2,+∞),∴A ∪B=R ,故选B .

3.【2015重庆,理1】已知集合{}1,2,3A =,{}2,3B =,则

A .A =

B B .A B =?∩

C .A B

D .B A

【答案】D 【解析】由于2,2,3,3,1,1A B A B A B ∈∈∈∈∈?,故A 、B 、C 均错,D 是正确的,选D .

4.【2012福建,理1】已知集合{1,2,3,4}M =,{2,2}N =-,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N M ?

B .M N M =

C .M N N =

D .{2}M N =

【答案】D 【解析】由M ={1,2,3,4},N ={-2,2},可知-2∈N ,但是-2?M ,则N ?M ,故A 错误.∵

M N ={1,2,3,4,-2}≠M ,故B 错误.M∩N ={2}≠N ,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D

5.【2011浙江,理1】若{|1},{|1}P x x Q x x =<=>-,则( )

A .P Q ?

B .Q P ?

C .R C P Q ?

D .R Q C P ?

【答案】D 【解析】{|1}P x x =< ∴{|1}R C P x x =≥,又∵{|1}Q x x =>,∴R Q C P ?,故选D .

6.【2011北京,理1】已知集合P =2{|1}x x ≤,{}M a =.若P

M P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1,+∞) C .[-1,1] D .(-∞,-

1]

[1,+∞) 【答案】C 【解析】因为P M P =,所以M P ?,即a P ∈,得21a ≤,解得11a -≤≤,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1]-.

7.【2013新课标1,理1】已知集合A ={x |x 2-2x >0},B ={x |-5<x <5=,则( )

A .A ∩

B =? B .A ∪B =R

C .B ?A

D .A ?B

【答案】B 【解析】A=(-,0)∪(2,+),∴A ∪B=R ,故选B .

8.【2012大纲,文1】已知集合A ={x ︱x 是平行四边形},B ={x ︱x 是矩形},C ={x ︱x 是正方形},D ={x ︱x 是菱形},则

A .A ?

B B .

C ?B C .

D ?C D .A ?D

【答案】B 【解析】∵正方形一定是矩形,∴C 是B 的子集,故选B .

9.【2012年湖北,文1】已知集合2{|320,}A x x x x =-+=∈R ,{|05,}B x x x =<<∈N ,则满足条件A C B ??的集合C 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解析】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320,A x x x x =-+=∈R {}1,2=,易知{}{}|05,1,2,3,4=<<∈=N B x x x .因为??A C B ,所以根据子集的定义,集合C 必须含有元素1,2,且可能含有元素3,4,原题即求集合{}3,4的子集个数,即有2

24=个.故选D . 考点3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试题分类与归纳】

1.【2011课标,文1】 已知集合M={0,1,2,3,4},N={1,3,5},P=M ∩N ,则P 的子集共有

(A )2个 (B)4个 (C)6个 (D)8个

【答案】B 【解析】∵P=M ∩N={1,3}, ∴P 的子集共有2

2=4,故选B .

2.【2013新课标2,理1】已知集合M={x ∈R|2(1)4x -<},N={-1,0,1,2,3},则M ∩N=

A .{0,1,2}

B .{-1,0,1,2}

C .{-1,0,2,3}

D .{0,1,2,3}

【答案】A 【解析】M=(-1,3),∴M ∩N={0,1,2},故选A .

3.【2013新课标2,文1】已知集合M={x|-3

(A ){-2,-1,0,1} (B ){-3,-2,-1,0}

(C ){-2,-1,0} (D ){-3,-2,-1 } ∞∞

【答案】C 【解析】因为集合M={}|31x x -<<,所以M∩N={0,-1,-2},故选C .

4.【2013新课标I ,文1】已知集合A={1,2,3,4},2{|,}B x x n n A ==∈,则A ∩B= (

)

(A ){1,4} (B ){2,3} (C ){9,16} (D ){1,2} 【答案】A ;【解析】依题意,{}1,4,9,16B =,故{}1,4A B =.

5.【2014新课标1,理1】已知集合A={x |2230x x --≥},B={x |-2≤x <2},则A B ?=

A .[-2,-1]

B .[-1,2)

C .[-1,1]

D .[1,2)

【答案】A 【解析】∵A=(,1][3,)-∞-?+∞,∴A B ?=[-2,-1],故选A .

6.【2014新课标2,理1】设集合M={0,1,2},N={}2|320x x x -+≤,则M N ?=( )

A .{1}

B .{2}

C .{0,1}

D .{1,2}

【答案】D 【解析】∵{}{}2=32012N x x x x x -+≤=≤≤,∴M N ={}1,2,故选D .

7.【2014新课标1,文1】已知集合M ={|13}x x -<<,N ={|21}x x -<<则M

N =( ) A. )1,2(- B .)1,1(- C .)3,1( D .)3,2(-

【答案】B 【解析】M B =(-1,1),故选B .

8.【2014新课标2,文1】设集合2{2,0,2},{|20}A B x x x =-=--=,则A

B =( ) A. ? B .{}2

C .{0}

D .{2}-

【答案】B 【解析】∵{}1,2B =-,∴A B ={}2.

9.【2015新课标2,理1】已知集合21,01,2A =--{,,},{}(1)(20B x x x =-+<,则A

B =( )

A .{}1,0A =-

B .{}0,1

C .{}1,0,1-

D .{}0,1,2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1,2(-=B ,∴}0,1{-=?B A ,故选A . 10.【2015新课标1,文1】已知集合{32,},{6,8,10,12,14}A x x n n N B ==+∈=,则集合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 )

(A ) 5 (B )4 (C )3 (D )2

【答案】D

【解析】由条件知,当n=2时,3n+2=8,当n=4时,3n+2=14,故A ∩B={8,14},故选D .

11.【2015新课标2,文1】已知集合,,则(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由题知,)3,1(-=?B A ,故选A .

12.【2016新课标1,理1】设集合}034|{2<+-=x x x A ,}032|{>-=x x B ,则B A ?= {}|12A x x =-<<{}|03B x x =<

B =()1,3-()1,0-()0,2()2,3

(A )3(3,)2--(B )3(3,)2-(C )3(1,)2(D )3(,3)2

【答案】D 【解析】由题知A =(1,3),B=),23(+∞,所以B A ?=3(,3)2

,故选D .

13.【2016新课标2,理2】已知集合{1,}A =2,3,{|(1)(2)0,}B x x x x =+-<∈Z ,则A B =( ) (A ){1} (B ){1

2}, (C ){0123},,, (D ){10123}-,,,, 【答案】C 【解析】由题知B ={0,1},所以A B ={0,1,2,3},故选C .

14.【2016新课标3,理1】设集合,则T S ?=

(A) [2,3] (B)(-,2] [3,+)

(C) [3,+) (D)(0,2] [3,+)

【答案】D 【解析】由题知,),3[]2,(+∞?-∞=S ,∴T S ?=(0,2] [3,+),故选D .

15.【2016新课标2,文1】已知集合,则(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由题知,)3,3(-=B ,∴}2,1{=?B A ,故选D .

16.【2016新课标1,文1】设集合{1,3,5,7}A =,{|25}B x x =≤≤,则A B =( )

(A ){1,3}(B ){3,5}(C ){5,7}(D ){1,7}

【答案】B 【解析】由题知,}5,3{=?B A ,故选B .

17.【2016新课标3,文1】设集合,则=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由题知,}10,6,2,0{=B C A ,故选C .

18.【2017新课标1,理1】已知集合A ={x |x <1},B ={x |31x <},则

A .{|0}A

B x x =< B .A B =R

C .{|1}A B x x =>

D .A B =?

【答案】A 【解析】由题知,)0,(-∞=B ,∴{|0}A B x x =<,故选A .

19.【2017新课标1,文1】已知集合A ={}|2x x <,B ={}|320x x ->,则( )

A .A

B =3|2x x ??

C .A B 3|2x x ??

=

【答案】A

{}{}|(2)(3)0,|0S x x x T x x =--≥=>∞∞∞∞∞{123}A =,,,2{|9}B x x =

,

20.【2017新课标2,理2】设集合{}1,2,4A =,{}240x x x m B =-+=.若{}1A B =,则B =( )

A .{}1,3-

B .{}1,0

C .{}1,3

D .{}1,5

【答案】C 【解析】由{}1A B =得1B ∈,所以3m =,{}1,3B =,故选C .

21.【2017新课标2,文1】设集合{}{}123234A B ==,,, ,,, 则A B =( ) A .{}123,4,, B .{}123,, C .{}234,, D .{}134,,

【答案】A 【解析】由题意{1,2,3,4}A B =,故选A .

22.【2017新课标3,文1】已知集合A={1,2,3,4},B={2,4,6,8},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2,4A B =,故选B .

23.【2018新课标1,理1】已知集合A ={x |x 2?x ?2>0 },则?R A =

A .{x |?1

B .{x |?1≤x ≤2 }

C .{x|x 2}

D .{x|x ≤?1}∪ {x|x ≥2}

【答案】B 【解析】由题知,A ={x|x 2},∴C R A ={x|?1≤x ≤2},故选B .

24.【2018新课标3,理1】已知集合A ={x|x ?1≥0},B ={0?, 1?, 2},则A ∩B =

A .{0}

B .{1}

C .{1?, 2}

D .{0?, 1?, 2}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A={|x x ≥1},所以A ∩B ={1,2},故选C .

25.【2018新课标1,文1】已知集合

,,则(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根据集合交集中元素的特征,可以求得,故选A .

26.【2018新课标2,文1】已知集合,,则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故选C 27.【2019新课标1,理1】已知集合{}

}242{60M x x N x x x =-<<=--<,,则M N ?=( ) A .}{43x x -<<

B .}{42x x -<<-

C .}{22x x -<<

D .}{23x x <<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

42,23M x x N x x =-<<=-<<,则 {}22M N x x ?=-<<.故选C .

28.【2019新课标1,文2】已知集合{}{}{}1,2,3,4,5,6,72,3,4,52,3,6,7U A B ===,,,则C U B A

=( )

A .{}1,6

B .{}1,7

C .{}6,7

D .{}1,6,7

【答案】C 【解析】由已知得{}1,6,7U C A =,所以U B C A ?={6,7},故选C .

29.【2019新课标2,理1】设集合A ={x |x 2-5x +6>0},B ={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得,{}{}2,3,1A x x x B x x ==<或,则{}1A B x x ?=<.故选A . 30.【2019新课标2,文1】.已知集合={|1}A x x >-,{|2}B x x =<,则A ∩B =

A .(–1,+∞)

B .(–∞,2)

C .(–1,2)

D .? 【答案】C 【解析】由题知,(1,2)A B =-,故选C .

31.【2019新课标3,理1】已知集合{}{}

21,0,1,21A B x x ,=-=≤,则A B ?=( ) A .{}1,0,1- B .{}0,1 C .{}1,1- D .{}0,1,2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得,{}11B x x =-≤≤,则{}1,0,1A B ?=-.故选A .

32.【2019浙江,1】已知全集{}1,0,1,2,3U =-,集合{}0,1,2A =,{}1,0,1B =-,则

U A B = A .{}1-

B .{}0,1?

C .{}1,2,3-

D .{}1,0,1,3- 【答案】A 【解析】{1,3}U A =-,{1}U A B =-.故选A .

33.【2019天津,理1】设集合{1,1,2,3,5},

{2,3,4},{|13}A B C x x =-==∈

【答案】D 【解析】由题知,{}1,2A C =,所以{}{}{}{}1,22,3,41,2,3,4A C B ==,故选D .

34.【2011辽宁,理1】已知M ,N 为集合I 的非空真子集,且M ,N 不相等,若 N =M I ?,

则=N M A .M B .N C .I D .?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N 是M 的真子集,所以M N M =.

35.【2018天津,理1】设全集为R ,集合{02}A x x =<<,{1}B x x =≥,则()=R A B A .{01}x x <≤ B .{01}x x << C .{12}x x <≤ D .{02}x x <<

【答案】B 【解析】因为{1}B x x =≥,所以

{|1}R B x x =<,因为{02}A x x =<<, 所以()=R A B {|01}x x <<,故选B .

36.【2017山东,理1】设函数y =

的定义域A ,函数ln(1)y x =-的定义域为B ,则A B =( ) A .(1,2) B .(1,2] C .(2,1)- D .[2,1)-

【答案】D 【解析】由240x -≥得22x -≤≤,由10x ->得1x <,故

A B={|22}{|1}{|21}x x x x x x -<=-<≤≤≤,选D .

37.【2017天津,理1】设集合{1,2,6}A =,{2,4}B =,{|15}C x x =∈-R ≤≤,

则()A B C =

A .{2}

B .{1,2,4}

C .{1,2,4,6}

D .{|15}x x ∈-R ≤≤

【答案】B 【解析】(){1246}[15]{124}A B C =-=,,,,,,,选B .

38.【2017浙江,理1】已知集合{|11}P x x =-<<,{|02}Q x x =<<,那么P Q = A .(1,2)- B .(0,1) C .(1,0)- D .(1,2)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12}P Q x x =-<<,选A .

39.【2016年山东,理1】设集合 则=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集合A 表示函数2x y =的值域,故(0,)A =+∞.由210x -<,得11x -<<,故(1,1)B =-,

所以(1,)A B =-+∞.故选C .

40.【2016年天津,理1】已知集合{1,2,3,4},{|32},A B y y x x A ===-∈,则A B = A .{1} B .{4} C .{1,3} D .{1,4}

【答案】D 【解析】由题意{1,4,7,10}B =,所以{1,4}A B =,故选D .

41.【2015浙江,理1】已知集合2{20},{12}P x x x Q x x =-=<≥≤,则()

R P Q = A .[0,1) B .(0,2] C .(1,2) D .[1,2]

【答案】C 【解析】{|02}R P x x ,故(){|1<<2}R P Q =x x ,故选C .

42.【2015四川,理1】设集合{|(1)(2)0}A=x x x +-<,集合{|13}B x x =<<,则A

B A .{|13}x x -<< B .{|11}x x -<<

C .{|12}x x <<

D .{|23}x x <<

【答案】A 【解析】{|12}A x x ,{|13}B x x ,∴{|13}A B x x .

43.【2015福建,理1】若集合{}234,,,A i i i i =(i 是虚数单位),{}1,1B =-,则A B 等于( ) A .{}1- B .{}1 C .{}1,1- D .?

【答案】C 【解析】由已知得,故,故选C .

44.【2015广东,理1】若集合()(){}410M x x x =++=,()(){}410N x x x =--=,

则M N =

A .{}1,4

B .{}1,4--

C .{}0

D .?

【答案】D 【解析】 由(4)(1)

0x x 得4x 或1x ,得{1,4}M . 2{|2,},{|10},x A y y x B x x ==∈=-

由(4)(1)0x x 得4x 或1x ,得{1,4}N .显然=?M

N . 45.【2015陕西,理1】设集合2{|}M x x x ==,{|lg 0}N x x =≤,则M

N = A .[0,1] B .(0,1] C .[0,1) D .(,1]-∞

【答案】A 【解析】,, 所以,故选A .

46.【2015天津,理1】已知全集{}1,2,3,4,5,6,7,8U =,集合{}2,3,5,6A =,集合

{}1,3,4,6,7B =,则集合U A B =

A .{}2,5

B .{}3,6

C .{}2,5,6

D .{}2,3,5,6,8

【答案】A 【解析】{2,5,8}U B =,所以{2,5}U A B =,故选A .

47.【2014山东,理1】设集合},]2,0[,2{},21{∈==<-=x y y B x x A x 则=B A

A .[0,2]

B .(1,3)

C .[1,3)

D .(1,4)

【答案】B 【解析】∵{}1,2B =-,∴A B ?={}2,故选B .

48.【2014浙江,理1】设全集,集合,则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2}U x N x =∈≥

,{|A x N x =∈,

所以{|2x N x ∈<≤,

选B .

49.【2014辽宁,理1】已知全集,{|0},{|1}U R A x x B x x ==≤=≥,则集合()U C A

B = A .{|0}x x ≥ B .{|1}x x ≤

C .{|01}x x ≤≤

D .{|01}x x <<

【答案】D 【解析】由已知得,{=0A B x x ≤或}1x ≥,故()U C A B ={|01}x x <<,故选D .

50.【2013山东,】已知集合均为全集的子集,且,

,则 A .{3} B .{4}

C .{3,4}

D . 【答案】A 【解析】由题意{}1,2,3A B =,且,所以A 中必有3,没有4,

{}3,4U C B =,故{}3.

51.【2013陕西,理1】设全集为R ,函数的定义域为M ,则为

A .[-1,1]

B .(-1,1)

C .

D .

【答案】D 【解析】的定义域为M =[-1,1],故R M =,选D .

{}{}20,1x x x M ==={}{}

lg 001x x x x N =≤=<≤[]0,1M N ={}2|≥∈=x N x U {}

5|2≥∈=x N x A =A C U ?}2{}5{}5,2{=A C U B A 、}4,3,2,1{=U (){4}U A B ={1,2}B =U A B =?{1,2}B =U A B

=()f x =C M R ,1][1,)(∞-?+∞-,1)(1,)(∞-?+∞-()f x (,1)(1,)-∞-?+∞

52.【2013湖北,理1】已知全集为,集合,,则( )

A .

B .{}|24x x ≤≤

C .

D .

【答案】C 【解析】,,. 53.【2011江西,理1】若全集{1,2,3,4,5,6},{2,3},{1,4}U M N ===,则集合{5,6}等于

A .M N ?

B .M N ?

C .()()n n C M C N ?

D .()()n n C M C N ?

【答案】D 【解析】因为{1,2,3,4}M N =,所以()()n n C M C N ?=()U C M N ={5,6}.

54.【2011辽宁】已知M ,N 为集合I 的非空真子集,且M ,N 不相等,若

N =M I ?,则=N M

A .M

B .N

C .I

D .?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N 是M 的真子集,所以M N M =.

55.【2017江苏】已知集合{1,2}A =,2

{,3B a a =+},若{1}A B =,则实数a 的值为_. 【答案】1【解析】由题意1B ∈,显然1a =,此时234a +=,满足题意,故1a =.

56.【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数1】已知集合2{|340},{4,1,3,5}A x x x B =--<=-,则A

B =( ) A .{4,1}- B .{1,5}

C .{3,5}

D .{1,3}

【答案】D 【解析】由2340x x --<解得14x -<<,所以{}|14A x x =-<<,又因为{}4,1,3,5B =-,所以{}1,3A B =,故选D .

57.【2020年高考全国I 卷理数2】设集合A ={x |x 2–4≤0},B ={x |2x +a ≤0},且A ∩B ={x |–2≤x ≤1},则a =( ) A .–4 B .–2 C .2 D .4

【答案】B 【解析】求解二次不等式240x -≤可得:{}2|2A x x -=≤≤,求解一次不等式20x a +≤可得:

|2a B x x ??=≤-???

?.由于{}|21A B x x ?=-≤≤,故:12a -=,解得:2a =-.故选B . 58.【2020年高考全国II 卷文数1】已知集合A ={x ||x |<3,x ∈Z },B ={x ||x |>1,x ∈Z },则A ∩B =( ) A .? B .{–3,–2,2,3) C .{–2,0,2} D .{–2,2}

【答案】D 【解析】因为{}{}3,2,1,0,1,2A x x x Z =<∈=--,{}{

1,1B x x x Z x x =>∈=>或R 112x A x ??????=≤?? ???????

{}2|680B x x x =-+≤R A C B ={}|0x x ≤{}|024x x x ≤<>或{}|024x x x <≤≥或[)0,A =+∞[]2,4B =[)

()0,24,R A C B ∴=+∞

}1,x x Z <-∈,所以{}2,2A B =-.故选D .

59.【2020年高考全国II 卷理数1】已知集合{}{}{}2,1,0,1,2,3,1,0,1,1,2U A B =--=-=,则()U A B = ( )

A .{}2,3-

B .{}2,2,3-

C .{}2,1,0,3--

D .{}2,1,0,2,3--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得:{}1,0,1,2A B ?=-,则(){}U 2,3A B =-.故选A .

60.【2020年高考浙江卷1】已知集合P ={|14}x x <<,{|23}Q x x =<< 则P

Q = ( ) A .{|12}x x <≤ B .{|23}x x << C .{|23}x x <≤ D .{|14}x x <<

【答案】B 【解析】由已知易得{}23P Q x x =<<,故选B .

61.【2020年高考北京卷1】已知集合{1,0,1,2},{03}A B x x =-=<<,则A

B = A .{1,0,1}- B .{0,1}

C .{1,1,2}-

D .{1,2} 【答案】D 【详解】{1,0,1,2}(0,3){1,2}A B =-=,故选D .

62.【2020年高考山东卷1】设集合{|13}A x x =≤≤,{|24}B x x =<<,则=A B

A .{|23}x x <≤

B .{|23}x x ≤≤

C .{|14}x x ≤<

D .{|14}x x << 【答案】C 【详解】[]()[)1,32,41,4A B ==,故选C .

63.【2020年高考天津卷1】设全集{3,2,1,0,1,2,3}U =---,集合{1,0,1,2},

{3,0,2,3}A B =-=-,则()U A B =( )

A .{3,3}-

B .{0,2}

C .{1,1}-

D .{3,2,1,1,3}---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结合补集的定义可知:{}U 2,1,1B =--,则(){}U 1,1A B =-,故选C .

64.【2020年高考上海卷1】已知集合{}{}1,2,4,2,4,5A B ==,则A

B = . 【答案】{}2,4【解析】由交集定义可知{}2,4A B =,故答案为:{}2,4.

65.【2020年高考江苏卷1】已知集合{}{}1,0,1,2,0,2,3A B =-=,则A

B = . 【答案】{}0,2【解析】由题知,{}0,2A B =.

考点4 与集合有关的创新问题

1.(2012课标,理1).已知集合A ={1,2,3,4,5},B ={(x ,y )|x ∈A ,y ∈A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6

C .8

D .10

【答案】D .【解析】B ={(2,1),(3,1),(4,1),(5,1),(3,2),(4,2),(5,2),(4,3),(5,3),(5,4)},含10个元素,故选D .

2.【2015湖北】已知集合22{(,)1,,}A x y x y x y =+≤∈Z ,{(,)||2,||2,B x y x y =≤≤

,}x y ∈Z ,定义集合12121122{(,)(,),(,)}A B x x y y x y A x y B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77

B .49

C .45

D .30

【答案】C 【解析】因为集合,所以集合中有9个元素(即9个点),即图

中圆中的整点,集合中有25个元素(即25个点):即图中正方形中的整点,集合

的元素可看作正方形中的整点(除去四个顶点),即个.

3.【2013广东,理8】设整数,集合,令集合{(,,)|,,S x y z x y z X =∈,且三条件,,x y z y z x z x y <<<<<<恰有一个成立},若和都在中,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特殊值法,不妨令,,则,

,故选B .

如果利用直接法:因为,,所以…①,…②,…③三个式子中恰有一个成立;…④,…⑤,…⑥三个式子中恰有一个成立.配对后只有四种情况:第一种:①⑤成立,此时,于是,;第二种:

22{(,)1,,}A x y x y x y =+≤∈Z A {(,)||2,||2,,}B x y x y x y =≤≤∈Z ABCD 12121122{(,)(,),(,)}A

B x x y y x y A x y B ⊕=++∈∈1111D

C B A 45477=-?4n ≥{}1,2,3,,X n =(),,x y z (),,z w x S (),,y z w S ∈(),,x y w S ?(),,y z w S ∈(),,x y w S ∈(),,y z w S ?(),,x y w S ∈(),,y z w S ?(),,x y w S ?2,3,4x y z ===1w =()(),,3,4,1y z w S =∈()(),,2,3,1x y w S =∈(),,x y z S ∈(),,z w x S ∈x y z <

①⑥成立,此时,于是,;第三种:②④成立,此时,于是,;第四种:③④成立,此时,于是,.综合上述四种情况,可得,.

4.【2012福建,文12】在整数集Z 中,被5除所得余数为k 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k],即[k]={5n k +丨n ∈Z},k=0,1,2,3,4.给出如下四个结论:

①2011∈[1];②-3∈[3];③Z=[0]∪[1]∪[2]∪[3]∪[4];④“整数a ,b 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是“a b -∈[0]”.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①2011=2010+1=402×5+1∈[1],正确;由-3=-5+2∈[2]可知②不正确;根据题意信息可知③正确;若整数a ,b 属于同一类,不妨设a ,b ∈[k]={5n k +丨n ∈Z},则a =5n+k ,b =5m+k ,n ,m 为整数,a b -=5(n -m)+0∈[0]正确,故①③④正确,答案应选C .

5.【2013浑南,文15】对于E ={12100,,,a a a }的子集X ={12,,,k i i i a a a },定义X 的“特征数列”为

12100,,,x x x ,其中 121k i i i x x x ====,其余项均为0,例如子集{23,a a }的“特征数列”为0,1,1,0,0,…,0

(1) 子集{135,,a a a }的“特征数列”的前三项和等于 ;

(2) 若E 的子集P 的“特征数列” 12100,,

,p p p 满足11p =,11i i p p ++=,1≤i ≤99; E 的子集Q 的“特征数列” 12100,,

,q q q 满足11q =,121j j j q q q ++++=,1≤j ≤98,则P∩Q 的元素个数为_________.

【解析】 (1) 子集{135,,a a a }的特征数列为:1,0,1,0,1,0,0,0……0.所以前3项和等于1+0+1=2.

(2)∵E 的子集P 的“特征数列” 12100,,,p p p 满足11p =,11i i p p ++=,1≤i ≤99;

∴P 的“特征数列”:1,0,1,0 … 1,0. 所以P = },,{99531a a a a .

∵E 的子集Q 的“特征数列” 12100,,,q q q 满足11q =,121j j j q q q ++++=,1≤j ≤98,,可知:j =1时,123q q q ++=1,∵11q =,∴2q =3q =0;同理4q =1=7a =…=32n q -.Q 的“特征数列”:1,0,0,1,0,0 …1,0,0,1.所以Q = },,,{10097741a a a a a .

∴ {=?Q P },,971371a a a a ,∵97=1+(17-1)×6,∴共有17个相同的元素.

7.【2018北京,理20】设n 为正整数,集合12={|(,,

,),{0,1},1,2,,}n k A t t t t k n αα=∈=.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元素12(,,,)n x x x α=和12(,,,)n y y y β=,记(,)M αβ=

111122221[(||)(||)(||)]2n n n n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1)当3n =时,若(1,1,0)α=,(0,1,1)β=,求(,)M αα和(,)M αβ的值;

x y z w <<<(),,y z w S ∈(),,x y w S ∈y z w x <<<(),,y z w S ∈(),,x y w S ∈z w x y <<<(),,y z w S ∈(),,x y w S ∈(),,y z w S ∈(),,x y w S ∈

(2)当4n =时,设B 是A 的子集,且满足:对于B 中的任意元素,αβ,当,αβ相同时,(,)M αβ是奇数;当,αβ不同时,(,)M αβ是偶数.求集合B 中元素个数的最大值;

(3)给定不小于2的n ,设B 是A 的子集,且满足:对于B 中的任意两个不同的元素,αβ,(,)0M αβ=.写出一个集合B ,使其元素个数最多,并说明理由.

【解析】(1)因为(1,1,0)α=,(0,1,1)β=,所以

1(,)[(11|11|)(11|11|)(00)|00|)]22

M αα=+--++--++--=, 1(,)[(10|10|)(11|11|)(01|01|)]12

M αβ=+--++--++--=. (2)设1234(,,,)x x x x B α=∈,则1234(,)M x x x x αα=+++.

由题意知1x ,2x ,3x ,4x ∈{0,1},且(,)M αα为奇数,

所以1x ,2x ,3x ,4x 中1的个数为1或3.

所以B ?{(1,0,0,0),(0,1,0,0),(0,0,1,0),(0,0,0,1),(0,1,1,1),(1,0,1,1),(1,1,0,1),(1,1,1,0)}.

将上述集合中的元素分成如下四组:

(1,0,0,0),(1,1,1,0);(0,1,0,0),(1,1,0,1);(0,0,1,0),(1,0,1,1);(0,0,0,1),(0,1,1,1).

经验证,对于每组中两个元素α,β,均有(,)1M αβ=.

所以每组中的两个元素不可能同时是集合B 的元素.

所以集合B 中元素的个数不超过4.

又集合{(1,0,0,0),(0,1,0,0),(0,0,1,0),(0,0,0,1)}满足条件,

所以集合B 中元素个数的最大值为4.

(3)设1212121{(,,,)|(,,,),1,0}k n n k k S x x x x x x A x x x x -=??????∈===???==(1,2,,)k n =???, 11212{(,,,)|0}n n n S x x x x x x +=???==???==,则121n A S S S +=???.

对于k S (1,2,,1k n =???-)中的不同元素α,β,经验证,(,)1M αβ≥.

所以k S (1,2,,1k n =???-)中的两个元素不可能同时是集合B 的元素.

所以B 中元素的个数不超过1n +.

取12(,,,)k n k e x x x S =???∈且10k n x x +=???==(1,2,,1k n =???-).

令1211(,,,)n n n B e e e S S -+=???,则集合B 的元素个数为1n +,且满足条件.

故B 是一个满足条件且元素个数最多的集合.

一(1)集合及其运算(教师)

1 / 6 模块: 一、集合、命题、不等式 课题: 1、集合及其运算 教学目标: 理解集合、空集的意义,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理解子集、真子集、 集合相等等概念,能判断两个简单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或相等关系;理解交集、 并集,掌握集合的交、并运算,知道有关的基本运算性质,理解全集的意义, 能求出已知集合的补集. 重难点: 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对集合有关概念的理解. 一、 知识要点 1、 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 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3)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表示集合的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3、 集合运算:交集、并集、补集(全集). 4、 有限集的子集个数公式: 对于有限集A ,若其中有n 个元素,则有2n 个子集,21n -个非空子集,21n -个真子集. 5、 两个有限集的并集的元素个数公式: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 二、 例题精讲 例1、已知{}221,251,1,2A a a a a A =-+++-∈且,则a = . 答案:3 2- 例2、给出下列四种说法 ①任意一个集合的表示方法都是唯一的; ②集合{}1,0,1,2-与集合{}2,1,0,1-是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21,x x k k Z =-∈与集合{}|21,y y s s Z =+∈表示的是同一个集合; ④集合{}|01x x <<是一个无限集. 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填上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答案:②③④ 例3、下列五个关系式:(1){}?=0;(2)0=?;(3)?∈0;(4){}??0;(5){}0≠?;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A 例4、设P 是一个数集,且至少含两个数,若对任意,a b P ∈,都有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练习题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训练 一、选择题 1.(07浙江)设全集U ={1,3,5,6,8},A ={1,6},B ={5,6,8},则(C U A )∩B =( ) A .{6} B .{5,8} C .{6,8} D .{3,5,6,8} 2.(09山东)集合{0,2,}A a =,2{1,}B a =,若{0,1,2,4,16}A B = ,则a 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4 3.(10湖北)设集合M ={1,2,4,8},N ={x |x 是2的倍数},则M ∩N =( ) A .{2,4} B .{1,2,4} C .{2,4,8} D .{1,2,8} 4.(08安徽)若A 为全体正实数的集合,{2,1,1,2}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2,1}A B =-- B .()(,0)R C A B =-∞ C .(0,)A B =+∞ D .(){2,1}R C A B =-- 5.(06陕西)已知集合P ={x ∈N |1≤x ≤10},集合Q ={x ∈R |x 2+x -6=0}, 则P ∩Q 等于( ) A . {2} B .{1,2} C .{2,3} D .{1,2,3} 6.(07安徽)若22 {|1},{|230}A x x B x x x ===--=,则A B =( ) A .{3} B .{1} C .? D .{1}- 7.(08辽宁)已知集合{31}M x x =-<<,{3}N x x =≤-,则M N = () A .? B .{3}x x ≥- C .{1}x x ≥ D .{1}x x < 8.(06全国Ⅱ)已知集合2{|3},{|log 1}M x x N x x =<=>,则M N = ( ) A .? B .{|03}x x << C .{|13}x x << D .{|23}x x << 9.(09陕西)设不等式20x x -≤的解集为M ,函数()ln(1||)f x x =-的定义域为N ,则M N 为() A .[0,1) B .(0,1) C .[0,1] D .(-1,0] 10.(07山东)已知集合11{11}| 242x M N x x +??=-=<<∈????Z ,,,,则M N = () A .{11}-, B .{0} C .{1}- D .{10}-, 11.(11江西)已知集合{}? ?????≤-=≤+≤-=02,3121x x x B x x A ,则B A 等于() A .{10}x x -≤< B .{01}x x <≤ C .{02}x x ≤≤ D .{01}x x ≤≤ 12.(07广东)已知集合1{10{0}1M x x N x x =+>=>-,,则M N = () A .{11}x x -<≤ B .{1}x x > C .{11}x x -<< D .{1}x x -≥ 13.(08广东)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若集合A={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集合B={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男运动员},集合C={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女运动员},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 B. B C ? C. B ∪C = A D. A∩B = C 14.(09广东)已知全集U =R ,则正确表示集合M = {-1,0,1}和N = {x |x 2+x =0}关系的韦恩(Venn ) 图是() A . B . C . D .

1.2.2集合的运算1教案教师版

1.2.2 集合的运算 第1课时交集与并集 【学习要求】 1.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2.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运算结果,体会直观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3.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进行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运算. 【学法指导】 通过观察和类比,借助Venn图理解集合的交集及并集运算,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类比的作用;感受集合作为一种语言在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B,由属于A又属于B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 做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 {x|x∈A且x∈B} . 2.交集的性质:(1)A∩B= B∩A ;(2)A∩A=A ; (3)A∩?=?∩A=?;(4)如果A?B,则A∩B=A . 3.并集的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B,由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 {x|x∈A或x∈B} . 4.并集的性质:(1)A∪B= B∪A ;(2)A∪A=A ;(3)A∪?=?∪A=A ;(4)如果A?B,则A∪B =B .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问题情境] 两个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减法运算,如果把集合与实数相类比,我们会想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呢?本节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探究点一交集 问题1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 (1)A={1,2,3,4,5},B={3,4,5,6,8},C={3,4,5}; (2)A={x|x≤3},B={x|x>0},C={x|0

高中数学 1.2.1 集合之间的关系学案三 新人教B版必修1

1.2.1集合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子集、真子集、空集、两个集合相等等概念,会写出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 2、能过与不等式类比学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掌握类比思想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掌握集合间的关系,难点是子集与真子集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元素与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a与{a}有什么区别? 2、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二、新课 5<7 例1、A={1,2,3},B={1,2,3,4,5} 或7>5 特点:A有的元素,B都有,即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 称为: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记作:A?B,或B?A。 例2、A为高一(2)班女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B为这个班学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 特点:A有的元素,B都有,即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subset)。 记作:A?B,或B?A。用Venn图表示(右上图)。 5=5 例3、设C={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 a≤b 特点:集合C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D中的元素,集合D中的任何一

且b ≥a 个元素都是集合C 中的元素,即C ?D ,或D ?C 。 则a=b 所以,C=D 。 定义: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A ?B),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B ?A),此时 集合A 与集合B 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A=B 定义:若集合A ?B ,但在在元素x ∈B ,且x ?A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 B ,或B A 记作:A 例1中,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例2呢? 方程x 2+1=0没有实数根,所以方程x 2+1=0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中没有元素。 定义: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 集。 两个结论:(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 (2)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且B ?C ,那么A ?C 类比:a

高三一轮复习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案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以集合中含参数的元素为背景,探求参数的值;2.求几个集合的交、并、补集;3.通过集合中的新定义问题考查创新能力. 【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注意分类讨论,重视空集的特殊性;2.会利用Venn图、数轴等工具对集合进行运算;3.重视对集合中新定义问题的理解.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2. (1)子集:对任意的x∈A,都有x∈B,则A?B(或B?A). (2)真子集:若A?B,且A≠B,则A?B(或B?A). (3)空集:空集是任意一个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A,??B(B≠?). (4)若A含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A的非空子集有2n-1个. (5)集合相等:若A?B,且B?A,则A=B. 3.集合的运算 4. 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 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 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 [难点正本疑点清源] 1.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正确理解集合的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尤其是“确定性和互异性”在解题中要注意运用.在解决含参数问题时,要注意检验,否则很可能会因为不满足“互异性”而导致结论错误. 2.注意空集的特殊性

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解题时,若未明确说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集合为空集的可能性.例如:A ?B ,则需考虑A =?和A≠?两种可能的情况. 3. 正确区分?,{0},{?}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即空集.{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它不是空集,因为它有一个元素,这个元素是0.{?}是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0},??{?},?∈{?},{0}∩{?}=?. 题型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 (1)下列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B ) A .M ={(3,2)},N ={(2,3)} B .M ={2,3},N ={3,2} C .M ={(x ,y)|x +y =1},N ={y|x +y =1} D .M ={2,3},N ={(2,3)} 例如: (2)设a ,b∈R ,集合{1,a +b ,a}=? ????? 0,b a ,b ,则b -a =___2_. 思维启迪:解决集合问题首先要考虑集合的“三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解析 (1)选项A 中的集合M 表示由点(3,2)所组成的单点集,集合N 表示由点(2,3)所组成的单点集,故集合M 与N 不是同一个集合.选项C 中的集合M 表示由直线x +y =1上的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集合N 表示由直线x +y =1上的所有的点的纵坐标组成的集合,即N ={y|x +y =1}=R ,故集合M 与N 不是同一个集合.选项D 中的集合M 有两个元素,而集合N 只含有一个元素,故集合M 与N 不是同一个集合.对选项B ,由集合元素的无序性,可知M ,N 表示同一个集合. (2)因为{1,a +b ,a}= ? ????? 0,b a ,b ,a≠0, 所以a +b =0,得b a =-1, 所以a =-1,b =1.所以b -a =2. 探究提高 (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要把握元素的特征,分清点集、数集;(2)要特别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在解题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因此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防止所得结果违背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若集合A ={x|ax 2 -3x +2=0}的子集只有两个,则实数a = 0或98_. 解析 ∵集合A 的子集只有两个,∴A 中只有一个元素. 当a =0时,x =2 3 符合要求. 当a≠0时,Δ=(-3)2 -4a×2=0,∴a=98.故a =0或98. 题型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例2 已知集合A ={x|-2≤x≤7},B ={x|m +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例题及答案

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一) 目标: 1.理解集合、子集的概念,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解决问题 2.理解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性质, 3.能利用数轴或文氏图进行集合的运算,掌握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 重点: 1.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2.交集、并集、补集的求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基本知识点: 知识点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知识点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Λ,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 或N + {}Λ,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Λ,,,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 整数与分数=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 或N + Q 、Z 、R 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 知识点3、元素与集合关系(隶属) (1)属于: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不属于: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 注意:“∈”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知识点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 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1.1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教师)

§1.1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 基础自测 1.(2008·山东,1)满足M ?{}4321,,,a a a a ,且M {}{}21321,,,a a a a a = 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答案 2 2.设集合A ={1,2},则满足A ∪B ={1,2,3}的集合B 的个数是 . 答案 4 3.设全集U ={1,3,5,7},集合M ={1,|a -5|},, U M ?U M ={5,7},则a 的值为 . 答案 2或8 4.(2008·四川理,1)设集合U ={},5,4,3,2,1A {},3,2,1=B {},4,3,2=则 U (A B )等于 . 答案 {}5,4,1 5.(2009·南通高三模拟)设集合A ={}R ∈≤-x x x ,2|2||,B ={}21,|2≤≤--=x x y y ,则 R (A B )= . 答案 (-∞,0) (0, +∞) 例题精讲 例1 若a ,b ∈R ,集合 {},,,0,,1? ?? ???=+b a b a b a 求b -a 的值. 解 由 {}? ?? ?? ?=+b a b a b a ,,0,,1可知a ≠0,则只能a +b =0,则有以下对应关系: ???? ???===+1 0b a a b b a ①或???????===+10a b a b b a ② 由①得,11?? ?=-=b a 符合题意;②无解.所以b -a =2. 例2 已知集合A = {}510|≤+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教材分析 类比实数的大小关系引入集合的包含与相等关系,了解空集的含义.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下一节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打好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与真子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 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区别.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预习,观察、类比、思考、交流、讨论,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复习回顾: 1.集合有哪两种表示方法? 2.元素与集合有哪几种关系? 问题提出:集合与集合之间又存在哪些关系? (二)研探新知 问题1:实数有相等、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要急于做出判断.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欲知谁正确,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研探. 投影问题2: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了吗? (1){1,2,3},{1,2,3,4,5}A B ==; (2)设A 为国兴中学高一(3)班男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B 为这个班学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 (3)设{|},{|};C x x D x 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4){2,4,6},{6,4,2}E F ==. 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两个集合所含元素范围存在各种关系,从而类比得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①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B 的子集. 记作:()A B B A ??或 读作:A 含于B (或B 包含A ). ②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我们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教师引导学生类比表示集合间关系的符号与表示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等号之间有什么类似之处,强化学生对符号所表示意义的理解.并指出:为了直观地表示集合间的关系,我们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 图.如图1和图2分别是表示问题2中实例1和实例3的Venn 图. 图1 图2 投影问题3:与实数中的结论“若,,a b b a a b ≥≥=且则”相类比,在集合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思考得出结论: 若,,A B B A A B ??=且则.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几个具有包含关系、相等关系的集合实例,并用Venn 图表示. 学生主动发言,教师给予评价.

第0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原卷版)

第 1 讲: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一、课程标准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4、.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二、基础知识回顾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表示符号分别为∈和?。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若对任意x∈A,都有x∈B,则A?B或B?A。 (2)真子集:若A?B,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则A B或B A。 (3)相等:若A?B,且B?A,则A=B。 (4)空集的性质:?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即A∩B={x|x∈A,且x∈B}. (2)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即A∪B={x|x∈A,或x∈B}. (3)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U A,即?U A={x|x∈U,且x?A}. 4、集合的运算性质 (1)A∩A=A,A∩?=?,A∩B=B∩A。 (2)A∪A=A,A∪?=A,A∪B=B∪A。A?B?A∩B=A?A∪B=B??U A??U B (3)A∩(?U A)=?,A∪(?U A)=U,?U(?U A)=A。 (4)?U(A∩B)=(?U A)∪(?U B),?U(A∪B)=(?U A)∩(?U B)。

第1讲 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基本含、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教师版

教学课题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基本含、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运用类比的方法,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等的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 (3)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探索直观图示(Venn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4)通过探讨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对照数或式的算术运算和代数运算,探究集合之间的运算. 能力目标: (1)发展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学习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 (2)初步经历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 难点:子集、真子集的判断、空集与非空集合的分类谈论 教学过程 课堂导学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两种,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 符号N N*(或N+)Z Q R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关系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图 子集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在集合B中(即若 x∈A,则x∈B) A?B(或B ?A) 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中至 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中 A B(或 B A)

【点评】含字母的两个集合相等,并不意味着按序对应相等,要分类讨论,同时也要考虑集合中的 元素的互异性和无序性。 ★★★变式2:集合{|2,}A x x k k Z ==∈,{|21,}B x x k k Z ==+∈,{|41,}C x x k k Z ==+∈,又,a A b B ∈∈,则有( ) A .a b A +∈ B .a b B +∈ C .a b C +∈ D .a b +不属于,,A B C 中的任一个 答案:B 解:设Z k k a ∈=11,2,2221,b k k Z =+∈, ∴12122212()1a b k k k k B +=++=++∈。 新知三: 子集、真子集、空集 ①如果集合A B ?,并且存在元素x B ∈且x A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 ②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例3:写出集合{1,0,1}-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解:子集为:?,{1}-,{0},{1},{1,0}-,{1,1}-,{0,1},{1,0,1}-。 真子集为:?,{1}-,{0},{1},{1,0}-,{1,1}-,{0,1}。 【点评】若有限集A 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 空真子集有22n -个。 ★★变式3:已知集合{}{}1,21,2,3,4,5P ??,那么满足条件的集合P 的个数是( ) A .5 B .6 C .7 D .8 答案:D 解:满足条件的集合P 可为:{}1,2,{}1,2,3,{}1,2,4,{}1,2,5,{}1,2,3,4,{}1,2,3,5, {}1,2,4,5,{}1,2,3,4,5,共8个。 ★★例4:已知集合{13}A x x =-≤≤,2{,}B y y x x A ==∈,{2,}C y y x a x A ==+∈,若满足C B ?,求 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2{,}{09}B y y x x A y y ==∈=≤≤, {2,}{26}C y y x a x A y a y a ==+∈=-+≤≤, ∵C B ?,∴20 2369a a a -??? +? ≥≤≤≤。 ★变式4:集合{}1,2,3,4A =,2{0}B x N x a =∈-=,若满足B A ?,求实数a 的值组成的集合。 答案:{}1,4,9,16 ★★例5:已知集合A ={|25}x x -<≤,{|121}B x m x m =+-≤≤且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B A ? (1)当B =?时,则121m m +>-,解得2m <。 (2)当B ≠?时,则12121512m m m m +-?? - ??+>-? ≤≤,解得23m ≤≤。 综上所述,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 ≤3。 【点评】当出现“A B ?”这一关系时,首先是讨论A 有没有可能为空集,因为A =? 时满足 A B ?。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选择题 1.对于集合A ,B ,“A ?B ”不成立的含义是( ) A . B 是A 的子集 B .A 中的元素都不是B 的元素 C .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D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答案] C [解析] “A ?B ”成立的含义是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不成立的含义是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故选C. 2.集合M ={(x ,y )|x +y <0,xy >0},P ={(x ,y )|x <0,y <0}那么( ) A .P M B .M P C .M =P D .M P [答案] C [解析] 由xy >0知x 与y 同号,又x +y <0 ∴x 与y 同为负数 ∴????? x +y <0xy >0等价于??? x <0y <0∴M =P . 3.设集合A ={x |x 2=1},B ={x |x 是不大于3的自然数},A ?C ,B ?C ,则集合C 中元素最少有( ) A .2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 C [解析] A ={-1,1},B ={0,1,2,3}, ∵A ?C ,B ?C ,

∴集合C 中必含有A 与B 的所有元素-1,0,1,2,3,故C 中至少有5个元素. 4.若集合A ={1,3,x },B ={x 2,1}且B ?A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C [解析] ∵B ?A ,∴x 2∈A ,又x 2≠1 ∴x 2=3或x 2=x ,∴x =±3或x =0.故选C. 5.已知集合M ={x |y 2=2x ,y ∈R }和集合P ={(x ,y )|y 2=2x ,y ∈R },则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是( ) A .M P B .P M C .M =P D .M 、P 互不包含 [答案] D [解析] 由于两集合代表元素不同,因此M 与P 互不包含,故选D. 6.集合B ={a ,b ,c },C ={a ,b ,d };集合A 满足A ?B ,A ?C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A .8 B .2 C .4 D .1 [答案] C [解析] ∵A ?B ,A ?C ,∴集合A 中的元素只能由a 或b 构成.∴这样的集合共有22=4个. 即:A =?,或A ={a },或A ={b }或A ={a ,b }. 7.设集合M ={x |x =k 2+14,k ∈Z },N ={x |x =k 4+12 ,k ∈Z },则( ) A .M =N B .M N C .M N D .M 与N 的关系不确定 [答案] B [解析] 解法1:用列举法,令k =-2,-1,0,1,2…可得 M ={…-34,-14,14,34,54 …}, N ={…0,14,12,34 ,1…}, ∴M N ,故选B. 解法2:集合M 的元素为:x =k 2+14=2k +14(k ∈Z ),集合N 的元素为:x =k 4+12=k +24 (k ∈Z ),而2k +1为奇数,k +2为整数,∴M N ,故选B. [点评] 本题解法从分式的结构出发,运用整数的性质方便地获解.注意若k 是任意整

第一章 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或不属于两种,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A B(或 B A) 3. (1)若有限集A中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个数为2n个,非空子集个数为2n-1个,真子集有2n-1个. (2)A?B?A∩B=A?A∪B=B.

【思考辨析】 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x|y=x2+1}={y|y=x2+1}={(x,y)|y=x2+1}.(×) (2)若{x2,1}={0,1},则x=0,1.(×) (3)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关系(A∩B)?(A∪B)恒成立.(√) (4)若A∩B=A∩C,则B=C.(×) (5)已知集合M={1,2,3,4},N={2,3},则M∩N=N.(√) (6)若全集U={-1,0,1,2},P={x∈Z|x2<4},则?U P={2}.(√) 1.(2014·课标全国Ⅰ)已知集合A={x|x2-2x-3≥0},B={x|-2≤x<2},则A∩B等于() A.[-2,-1]B.[-1,2) C.[-1,1]D.[1,2) 答案 A 解析∵A={x|x≥3或x≤-1},B={x|-2≤x<2}, ∴A∩B={x|-2≤x≤-1}=[-2,-1],故选A. 2.(2014·四川)已知集合A={x|x2-x-2≤0},集合B为整数集,则A∩B等于() A.{-1,0,1,2} B.{-2,-1,0,1} C.{0,1} D.{-1,0} 答案 A 解析因为A={x|x2-x-2≤0}={x|-1≤x≤2},又因为集合B为整数集,所以集合A∩B ={-1,0,1,2},故选A. 3.(2013·山东)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x-y|x∈A,y∈A}中元素的个数是() A.1 B.3 C.5 D.9 答案 C

高三一轮复习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案(教师版)电子教案

§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以集合中含参数的元素为背景,探求参数的值;2.求几个集合的交、并、补集;3.通过集合中的新定义问题考查创新能力. 【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注意分类讨论,重视空集的特殊性;2.会利用Venn图、数轴等工具对集合进行运算;3.重视对集合中新定义问题的理解.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2. (1)子集:对任意的x∈A,都有x∈B,则A?B(或B?A). (2)真子集:若A?B,且A≠B,则A?B(或B?A). (3)空集:空集是任意一个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A,??B(B≠?). (4)若A含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A的非空子集有2n-1个. (5)集合相等:若A?B,且B?A,则A=B. 3.集合的运算 4. 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

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 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 [难点正本疑点清源] 1.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正确理解集合的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尤其是“确定性和互异性”在解题中要注意运用.在解决含参数问题时,要注意检验,否则很可能会因为不满足“互异性”而导致结论错误. 2.注意空集的特殊性 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解题时,若未明确说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集合为空集的可能性.例如:A?B,则需考虑A=?和A≠?两种可能的情况. 3.正确区分?,{0},{?}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即空集.{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它不是空集,因为它有一个元素,这个元素是0.{?}是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0},??{?},?∈{?},{0}∩{?}=?. 题型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1)下列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B)

人教版高数必修一第2讲:集合的关系与运算(教师版)

高中数学·· 教师版 page 1 of 8 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掌握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 了解空集的含义与性质。 3、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4、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一、子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B 。 记作:A B B A ??或 , 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 。 特别提醒:1、“A 是B 的子集”的含义是:集合A 的任何.. 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即由x A ∈,能推出x B ∈。如:{}{}1,11,0,1,2-?-;{}{}?深圳人中国人。2、当“A 不是B 的子集”时,我们记作:“() A B B A ??//或”,读作:“A 不包含于B ,(或B 不包含A )”。如:{}{}1,2,31,3,4,5?/。 3、任何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对于任何一集合A ,它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A 本身,记作A A ?。 4、我们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对于任一集合A ,有A ??。 5、在子集的定义中,不能理解为子集A 是集合B 中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因为若A =?,则A 中不含有任何元素;若A =B ,则A 中含有B 中的所有元素,但此时都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二、集合相等: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 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同时集合B 的任何.. 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 ,记作A =B 。 特别提醒:集合相等的定义实际上给出了我们判断或证明两个集合相等的办法,即欲证A B =,只需证A B ?与B A ?都成立即可。 三、真子集: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师用书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P7-P8,并思考以下问题: 1.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有哪几种?如何用符号表示这些关系? 2.集合的子集是什么?真子集又是什么?如何用符号表示? 3.空集是什么样的集合?空集和其他集合间具有什么关系? 1.Venn 图 (1)定义: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 图,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图示法. (2)适用范围:元素个数较少的集合. (3)使用方法:把元素写在封闭曲线的内部. ■名师点拨 表示集合的Venn 图的边界是封闭曲线,它可以是圆、矩形、椭圆,也可以是其他封闭曲线. 2.子集的概念 “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可以表述为:若x ∈A ,则x ∈B . 3.集合相等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同时集合B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 的元素,那么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A =B ,也就是说,若A ?B ,且B ?A ,则A =B . 4.真子集的概念 A B (或B A ) (1)若A ?B ,又B ?A ,则A =B ;反之,如果A =B ,则A ?B ,且B ?A . (2)若两集合相等,则两集合所含元素完全相同,与元素排列顺序无关. (3)在真子集的定义中,A B 首先要满足A ?B ,其次至少有一个x ∈B ,但x ?A . 5.空集 (1)定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2)用符号表示为:?. (3)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名师点拨 ?,0,{0}与{?}之间的关系 ?{0} ? {?}或?∈{?} (1)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 (2)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且B ?C ,那么A ?C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的意义是一样的.( ) (2)集合{0}是空集.( )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 (4)若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则集合B 中必定存在元素不在集合A 中.( ) (5)若a ∈A ,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必定有a ∈B .( ) 答案:(1)× (2)× (3)× (4)√ (5)√

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第1讲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一、知识梳理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 N*(或N+)Z Q R [注意]N为自然数集(即非负整数集),包含0,而N*和N+的含义是一样的,表示正整数集,不包含0.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表示 关系 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图 子集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在集合B中(即 若x∈A,则x∈B) A?B(或B?A) 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中 A B(或 B A) 集合相等集合A,B中元素相同A=B 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A∪B={x|x∈A或x∈B}A∩B={x|x∈A且x∈}B ?U A={x|x∈U且x?A}

常用结论|三种集合运用的性质 (1)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 (2)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 (3)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U(A∩B)=(?U A)∪(?U B);?U(A∪B)=(?U A)∩(?U B). 二、教材衍化 1.若集合P={x∈N|x≤ 2 021},a=22,则() A.a∈P B.{a}∈P C.{a}?P D.a?P 解析:选D.因为a=22不是自然数,而集合P是不大于 2 021的自然数构成的集合,所以a?P.故选D. 2.设集合A={x|-2≤x≤2},Z为整数集,则集合A∩Z中元素的个数是() A.3 B.4 C.5 D.6 解析:选C.A中包含的整数元素有-2,-1,0,1,2,共5个,所以A∩Z中的元素个数为5. 一、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集合A={x|y=x2},B={y|y=x2},C={(x,y)|y=x2},则A,B,C表示同一个集合.() (2)若a在集合A中,则可用符号表示为a?A.() (3)若A B,则A?B且A≠B.() (4)N*N Z.() (5)若A∩B=A∩C,则B=C.() 答案:(1)×(2)×(3)√(4)√(5)× 二、易错纠偏 常见误区|(1)忽视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致错; (2)集合运算中端点取值致错; (3)忘记空集的情况导致出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