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地区地质概况

柳江地区地质概况
柳江地区地质概况

第一章柳江地区地质概况

一、柳江地区交通位置和自然经济概况

柳江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28公里,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区内有高等公路和地方铁路与秦皇岛相通,交通极为方便。

本区地形在总体上为一盆地,人称柳江盆地。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海拔都在500米以上;中部和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都在200-300米。盆地内最高峰为老君顶,海拔493.7米。大石河自北向南流过盆地在山海关以南入海。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7、8月份。

本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桃树。工业以采煤、耐火粘土、石灰石和烧水泥为主,其采煤历史比较悠久。

二、柳江地区地层概况

本区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和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和二叠系,中生界的上三叠统和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元古界的青白口群(q)自下而上依次是91米厚的杂色页岩和石英砂岩(下马岭组qx)和28米厚的碎屑岩至碳酸盐岩沉积旋回(景儿峪组qj)。前者主要分布在本区东部和南部的鸡冠山,后者主要分布在本区东部。

下古生界(Pz1)的寒武系(∈)自下而上依次是146米厚的暗灰色白云质灰岩(府君山组∈f)、71米厚的暗红色泥页岩(馒头组∈1m)、112米厚的紫红色页岩(毛庄组∈1mo)、101 1

米厚的黄绿色粉砂岩(徐庄组∈1x)、130米厚的灰色鲕状灰岩(张夏组∈1z)、120米厚的紫色竹叶状灰岩(崮山组∈3g和长山组∈3c)和92米厚的黄灰色泥灰岩(凤山组∈3f)。其中,府君山组主要分布于本区东部,馒头组泥页岩主要分布于本区东北部,毛庄组紫红色页岩和徐庄组黄绿色粉砂岩主要分布于本区东部,张夏组灰色鲕状灰岩、崮山组和长山组紫色竹叶状灰岩及凤山组黄灰色泥灰岩在盆地四周都有分布。

下古生界(Pz1)的下奥陶统(O1)自下而上依次是125米厚的灰色石灰岩(冶里组O1y)、118米厚的灰色豹皮灰岩(亮甲山组O1l)和101米厚的暗灰色白云质灰岩(马家沟组O1m)。下奥陶统在本区东、西部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冶里组出露最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亮甲山组出露最好的是在亮甲山,马家沟组在东西部均有分布,但是茶庄北山一带地层发育最好。

上古生界(Pz2)的中石炭统(C2)自下而上依次是70米厚的铁质砂岩、粘土岩粉砂岩及页岩(本溪组C2b)和45米厚的灰黑色粉砂岩含铁质结核(太原组C2t)。中石炭统在本区东、西部分布都很广,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东191高地和小王山一带。

上古生界(Pz2)的二叠系(P)自下而上依次是61米厚的两个灰色和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和粘土岩含煤旋回(山西组P1s)、115米厚的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下石盒子组P1x)、72米厚的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砂岩(上石盒子组P2s)和150米厚的紫色河流相粉砂岩、泥岩和含砾砂岩旋回(石千峰组P2sh)。二叠系主要分布在本区东部,其中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出露最好的是在黑山窑至石岭一带,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主要分布在黑山窑、欢喜岭至大石河西侧一带。

中生界(Mz)的上三叠统(T3)是161米厚的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杂砂岩、黑色炭质页岩和含煤线的粉砂岩(黑山窑组T3h),分布于黑山窑后村西。

中生界(Mz)的侏罗系(J)自下而上依次是492米厚的含砾粗粒杂砂岩,粉砂岩和黑色页岩

(北票组J1b)、1000米厚的安山质及流纹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互层(蓝旗组J2l)和350米厚的酸性和碱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孙家梁组J3s)。北票组主要分布在本区中部,出露最好的是黑山窑至大岭一带,蓝旗组主要分布在本区中部,如上庄砣西至傍水崖一带,孙家梁组只在本区东南的潘桃峪一带有少量出露。

新生界(Kz)的第四系(Q)主要是残积物、重力堆积物及河流沉积物,岩性主要是松散泥沙、碎石、黄土、土壤等,它们主要分布于区内的平坦和低洼地形上。

三、柳江地区地质构造概况

本区的地层构成了如下三个大的构造层:

中生代构造层

青白口群—古生代构造层

混合花岗岩构造层

青白口群—古生代构造层在本区西部形成了两个近南北向的背斜,一个是柳观峪—秋子峪背斜,另一个是张赵庄—伍庄背斜;在本区中东部形成了一个南北向的不对称向斜,即柳江向斜,该向斜西翼较陡、东翼较缓。

中生代构造层在本区中西部形成了两个南北向的向斜,一个是大洼山—老君顶向斜,另一个是拿子峪向斜。

四、柳江地区地貌概况

本区的地形高低起伏明显,但一般海拔低于500米,属于低山丘陵区。区内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主要山脉近南北走向,主要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在东部登高向西部眺望,可见到三级风化夷平面,它们是轿顶山及其以北的大平台(海拔600米)、青龙山和它附近的老君顶(海拔450米)、其它大部分低丘(海拔300米)。纵贯本区中部的南北向山岭由柳江向斜核部的安山岩构成,是典型的地形倒置现象。断层在本区形成了如鸡冠山地垒、汤河地堑、大平台断块山(方山)、小傍水崖西的断层崖等地形。沿断层侵入的岩脉形成了村东的岩脉丘陵以及牛鼻子山的岩株山地形。地表重力在许多山崖下都形成了倒石堆地形。在砂锅店东山还有岩溶作用形成的溶沟、石芽、溶洞等岩溶地貌。河流作用还在上庄砣村西的河段中在明显的侧向侵蚀现象,形成了陡崖、凸形河漫滩等河流地貌。在北戴河联峰山(海拔155米)的山顶和山坡上老虎石公园沿岸可见到多处海蚀洞穴和海蚀崖。

五、柳江地区的矿产概况

煤矿床位主要赋存于上石炭统的太原组至下叠统的山西组和下侏罗统的北票组中,含煤岩系为深灰色砂岩和粉砂质粘土岩。煤质为无烟煤,含硫量在1%左右。

耐火粘土矿床主要赋存于柳江向斜东翼的十叠系地层中,含矿岩系为粉砂质粘土岩。

重晶石和铅锌矿矿床产于本区西南部的上平山一带,为低温热液矿床,矿体为脉状。

石英砂岩矿床产于鸡冠山,矿石为古典砂岩地层,产状平缓,质地较纯,可露天开采。

石灰岩矿床主要产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中寒武统张夏组、下奥陶统亮甲山组中。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班级名称:10地质2 姓名:马克 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5月1日 目录 一、绪论 1.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2.实习区地理概况 二、地层 1.柳江盆地地层总(发育状)况 2.柳江盆地地层简况(从老到新) 三、岩石 1.沉积岩 2.岩浆岩 3.变质岩 四、构造 1.区域构造(大地构造) 2.柳江盆地构造 3.地质发展史 五、矿产资源 1.煤矿 2.耐火粘土矿 3.铜铁矿 4.石英砂岩 5.白云岩

6.石灰岩 7.重晶石 六、地貌 1.岩溶地貌 2.流水(河流)地貌 3.海洋(岸)地貌七、结论与体会 1.完成情况 2.体会 3.罗盘使用方法

一.绪论 1.实习目的与任务 1.1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得到第一手资料,深化理论。 3.锻炼身体素质,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4.系统掌握柳江盆地地质地貌,学会野外实习要领方法技能。 5.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 1.2实习任务; 1.掌握矿物和岩石(矿物)在野外的实践报告 2.掌握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其描述和某些主要的地层 3.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 4.地质罗盘使用的基本方法 5.基本地质构造现象的识别 6.掌握地貌现象的识别 7.某些化石标本的历史痕迹 8.岩层产状的测量 1.3实习时间: 2012.04.17-2011.04.22 1.4实习地点: 河北省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实习基地 2.实习区地理概况 2.1位置和交通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市区长50km,宽6km,全市海岸线总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2 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2 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 4 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4 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7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8 第一节气象、水文 8 第二节地形地貌 10 第三节地层岩性 11 第四节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3 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 14 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 15 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6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7 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17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0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6 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及内容 26 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26 第三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9 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30 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方法 30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31 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31 第四节防治措施 31 结论与建议 33 一、结论 33 二、建议 34 附图: 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成果图 1:10000 前言 受甘肃林海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委托,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本工程评估主体为阿一山水电站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发电厂房等建设场地,评估的目的和要求是阐明工程建设场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具体任务是: 1、研究评估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水文地 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与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 2、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及危害对象、危害程度等,对 各灾种分别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 3、结合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工程类型、规模,分析预测水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使用后,地质环境与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灾害的类型及危险性; 4、分析评价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5、对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 6、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 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有: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3)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甘国土资环发[2004]15号); (4)《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 监测院); (5)甘肃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颁布的《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技术 要求》; (7)《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甘肃省水利 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8)《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二分院)。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工程概况 夏河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县辖3镇、11乡,总人口7.78万,其中藏族占72%;200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为2.28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450 元,夏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 阿一山水电站位于甘肃夏河县的大夏河干流桑科~土门关的达麦乡段,是大夏河梯级开发的第六座小水电工程,本水电站采用引水式方案开发,枢纽建筑物挡水高度为5.51m,正常蓄水位2778.45m,最大净水头48.7m,最小净水头44.0m,保证出力0.84 MW,电站设计引水流量13.06m3/s,设计保证率为P=85%,多年平均发电量2206万KW﹒h,装机年利用4411h。 本工程初设拟定两个方案,设计采用上坝线方案,即处于达麦乡下游1.37km河段为上坝线方案。工程主要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厂区三部分组成。引水枢纽采用闸坝结合的布置方式,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溢流坝长10.8m,泄洪冲砂闸长17.2m,右岸泄冲闸上游布置引水建筑物进水口。 引水建筑物主要由进水口、隧洞、调压室、压力管道组成。

柳江盆地实习指导书

柳江盆地 水文地质专业实习指导书 (内部试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水资源环境学院

前言 (1) 第一章柳江盆地概况 (2) 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2) 1.地理位置 (2) 2.气象、水文 (3) 3.人文景观、地质公园 (3) 4.经济人口 (4) 第二节地质概况 (4) 1.地貌 (4) 2.地层 (4) 3.构造 (7) 3.地质构造发展简史 (9) 第二章水文地质现象认识实习 (10) 第一节教学目的及内容 (10) 第二节阶地与河谷孔隙潜水认识实习 (10) 第三节裂隙岩溶水认识实习 (11) 1.亮甲山裂隙岩溶水认识实习 (11) 2.东部落府君山组裂隙岩溶水形成条件 (11) 3.潘庄寒武系张夏组灰岩裂隙岩溶水成因分析 (12) 第四节风化裂隙水认识实习 (13) 第五节泉水调查及成因分析 (13) 1.潮水峪凤山组泥质砾屑灰岩裂隙水赋存条件分析 (13) 2.408医院断裂构造低温热水温泉的成因 (14) 第六节柳江盆地水文地质 (15) 第七节备选水文地质观察路线 (15) 第三章水文地质测绘方法实习 (17) 第一节水文地质测绘的一般规定 (17) 第二节水文地质测绘工作方法 (18) 第三节水文地质测绘基本训练 (20) 第四节实习区水文地质测绘要求 (22) 第五节水文地质测绘实习 (24) 第四章水文地质编图及水文地质报告编写 (25) 第一节编绘综合水文地质图 (25) 补充阅读材料: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 (26) 第二节编写水文地质报告 (31) 补充阅读材料 (33)

前言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三年级的专业教学实习是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突出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地下水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我院选定秦皇岛柳江盆地作为水文地质专业实习基地,着重培养本科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和水文地质分析方法。实习分四个阶段进行:○1准备阶段:准备实习用具、熟悉实习地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2路线教学实习阶段:认识水文地质现象、学习水文地质分析方法;○3水文地质填图实习阶段:学习水文地质测量方法,分析填图区地下水补给、汇集和溢出条件,确定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的空间分布;○4编写实习报告阶段:编制水文地质图件,编写实习报告。通过水文地质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的水文地质读图能力、水文地质现象认识和分析能力、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能力、水文地质图和报告的编制能力。实习过程中,适当引入GPS、GIS和RS技术,使学生了解现代技术方法在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于1999年开始招收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于2002年7月首次到秦皇岛柳江盆地进行水文地质专业实习。为了保证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及建立我院水文地质专业实习基地,2002年5月曹文炳和当时的硕士生李志明两位同志到秦皇岛柳江盆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实习准备工作。考察中得到吉林大学曹建峰教授的大力帮助。曹建峰教授详细地介绍了柳江盆地各水文地质观测点的情况,并提供了他们累积的实习资料。2002年专业教学实习开始的前一周,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从事水文地质专业的教师到柳江盆地进行集体备课,商定实习内容和实习路线,并将原定的石门寨水文地质填图区调整到黄土营-东部落水文地质填图区。黄土营-东部落水文地质填图区位于柳江向斜东翼,是柳江盆地二级水文地质单元,水文地质结构清晰,水文地质现象小而全,张岩子-东部落标准地层剖面贯穿其中,适于本科生水文地质填图实习。水文地质专业实习基地确定以后,水环学院就一直筹划实习指导书的编写工作。 2002年使用的实习指导书是在吉林大学水资源系(原长春地院水文系)编写的实习指导书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改编而成。改动部分如下: (1)路线教学阶段,在保留6水文地质观察点基础上,加入九道缸、花场峪两条备用观察路线;(2)增加了与柳江盆地水文地质密切相关的地貌、地质、构造以及气象、水文方面的基本内容;(3)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并能通过实际调查后建立水文地质模型思维方法,加入提高水文地质综合分析能力阶段的教学内容;(4)将第三章和第四章合并为独立进行水文地质测绘。 2004秦皇岛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为我们提供了柳江盆地水文地质图、石门寨水源地下水开采、岩溶塌陷等资料。同年,年学校设立了“秦皇岛柳江盆地水文地质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教改项目。自此,“秦皇岛柳江盆地水文地质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特别感谢河北地勘局秦皇岛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吉林大学水资源系(原长春地院水文系)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完整word版)中国地质灾害分布概况

第一章中国地质灾害分布概况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齐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管理司等,1998)。它们是: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 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 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全国共发育有较大型崩塌3000多处、滑坡2000多处、泥石流2000多处,中小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则多达数十万处。全国有35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000多公里铁路线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24省、区、市都发现岩溶塌陷灾害。全国岩溶塌陷总数近3000处,塌陷坑3万多个,塌陷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个省、区内,共发生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面积大于1000多平方公里。全国共有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陕西等16个省(区、市)的46个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地裂缝出现在陕西、河北、山东、广东、河南等17个省(区、市),共400多处、1000多条。据统计,八十年代末至九十

秦皇岛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含海岸地貌)

河北省秦皇岛市 柳江盆地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报告 专业:地理科学(非公费师范) 姓名: 年级:级 学号: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实习简介 1.1.1实习时间 2014年5月25日-5月28日 1.1.2实习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戴河 1.1.3实习线路 1.张岩子——东部落——潮水峪——上庄坨 2.石门寨西门——瓦家山 3.石门寨——蟠桃峪 4.上庄坨——刘家房 5.北戴河 1.1.4实习目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和独立工作能力,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技能。使得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1.1.5实习内容 1.熟练掌握基础罗盘、放大镜和GPS等野外地质调查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在阅读、使用各种地形图、地质图件的基本技能; 3.掌握地质地貌学矿物、岩石、构造、地层、内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等野外现象识别、观察的基本能力和岩石、古生物化石等标本采集的方法; 4.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观察、描述,素描图、实测地质剖面图等基础图件绘制的基本方法; 5.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第二节地理概况 1.2.1 位置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市区长50 km,宽6 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柳江盆地南北长约20km,东西宽约12km,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丛山所包围,仅南面向渤海开口。 1.2.2 地形 秦皇岛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鸟瞰秦皇岛地区,地势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 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1.2.3 地质 秦皇岛不仅是我国非常重要工业港口,也是世界大港,目前已发现的矿物品种有56种,开发利用的26种,青龙县黄金达万两.新兴的工业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是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探明的矿种有煤、萤石、硫铁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等九种,未探明的矿产有铁、金、银、铜、铅、锌、石英、重晶石及非金属建材等。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规模属于小型煤矿。 1.2.4 气候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

第四章内动力地质作用 第一节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 石门寨地区的构造深化基本与华北地台一致,大体经历了基底形成、盖层深化、构造变形改造等几个阶段。本区地层共有四个角度不整合、五个平行不整合、一个异岩沉积不整合,其余均为整合接触,据不整合可划分为三个主要构造层,即中生界构造层、古生界构造层、下元古界构造层。 石门寨地区的主要构造单元是柳江向斜,以古生界向斜赞成的负地形为背景,在中—新生代形成复合盆地,称为柳江盆地。中生代的柳江盆地与新生代的柳江盆地沉积中心有迁移,沉积中心向东迁移。 柳江盆地近南北向展布,为一向斜构造,由上元古界至中生界地层组成,向斜核部由侏罗系组成,东西两侧呈西陡东缓的不对称结构。东侧地层近于单斜,西侧地层受燕山期花岗岩侵入的挤压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紧密褶皱和逆冲断层,造成西翼构造复杂化,使地层局部直立,甚至倒转。由此推测原始的柳江向斜极可能为两翼对称的短轴向斜,它控制了石门寨地区的构造格局。 一、褶皱构造特征 (一)柳江向斜 轴向近南北,轴线在黑山窖—傍水崖一线。轴 面近直立,略微西倾,由于中生界与古生界角度不 整合接触,向斜轴面有迁移的迹象,可能是由于构 造叠加造成。 东翼区地层出露宽,总体近于单斜构造,地层 倾角在10度至25度间,局部30度左右,平缓而稳 定,构造简单。 西翼区出露面积狭窄,宽度仅是东翼区的1/3, 次级褶皱发育,地层东倾,倾角一般40度至50度 间。 南端在傅水寨、黑山窑、下平山一带呈半圆弧形转折,使地层由西倾转为东倾,转折自然圆滑,发育扇形分布的走滑断层以调节收敛距离。 (二)柳观峪—秋子峪背斜 该背斜分布在柳观峪以东,秋子峪以南,呈北冀东向延伸,出露长度1.8km,宽度0.3km,是柳江向斜西翼的叠加构造。 (三)张赵庄—吴庄背斜 该背斜展布在张赵庄、吴庄、花场峪一带,呈近南北向延伸,出露长度 4.5km,宽0.5km,亦是柳江向斜西翼的叠加构造。核部出露徐庄组页岩,枢纽两端被断层切割。两翼为张夏组、凤山组,西翼倾角30度至40度,东翼产状总体复杂,一般20度至30度,受东侧逆冲断层影响局部变化很大。该背斜也是柳江向斜西翼的叠加构造,形成机制与柳观峪—秋子峪背斜一致,它们在空间上相邻,时间上也相似。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

项目概况 工程区位于四川省汉源县大渡河左岸,最高中山地形,构造剥蚀地貌,最高点为后缘二蛮山,高程1063.4米,最低处为瀑布沟电站库区正常蓄水水面,高程为850米。850m~960m呈陡缓交替的山地斜坡地貌,其中高程为920米~960米为平缓台地,是集镇所在地,地貌坡度8°~10°;高程960米以上为山势陡峭的中山地貌。2010年7月27日凌晨5时许,因持续强降雨加上暴晴,后背山突发滑坡,造成万工集镇91户房屋受损、1人失踪、1500人被迫连夜转移。为了避免山体再次滑坡,采取监测、防治等措施。 万工集镇边坡变形监测系统概况 基坑监测点布置的一般规定有哪些? 1.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 监控要求。 2.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 影响。 3.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

4.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 5.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 一、当日报表应包括下列内容: 1.当日的天气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工况; 2.仪器监测项目各监测点的本次测试值、单次变化值、变化速率以及累计值等,必要 时绘制有关曲线图; 3.巡视检查的记录; 4.对监测项目应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 5.对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的监测点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6.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详细描述,危险情况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 及建议; 7.其他相关说明。 二、阶段性监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该监测期相应的工程、气象及周边环境概况; 2.该监测期的监测项目及测点的布置图; 3.各项监测数据的整理、统计及监测成果的过程曲线; 4.各监测项目监测值的变化分析、评价及发展预测; 5.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建议。 三、基坑工程监测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工程概况; 2.监测依据; 3.监测项目;

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报告(焦程禄)

邯郸学院 2014年秦皇岛柳江盆地 实习报告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姓名:焦程禄 学号: 20131206101006 指导教师:李光亮、王慧

第一章:绪言 实习地点:秦皇岛柳江盆地 实习时间:2014年6月29日——2014年7月3日 实习任务: 1)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野外典型地质现象的直接观察认识、 描述和分析,获得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加深室内教学中基本知识 和理论的理解,培养地质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 2)初步掌握了解一些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罗盘、地图 和野外记录薄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野外定点、产状测量和描述记录 等工作技能。初步掌握常见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野外识别方法。 3)培养艰苦风斗、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生活作风和科学精神,锻炼 意志,增强体质,逐步适应野外生活环境。 4)了解人与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关系,增进人文和社会意 识,增强地质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献身科学事业和建设强大祖 国的人生观。 实习内容: 1、矿物、岩石的肉眼判定方法和识别,地质构造的观察和判断,各种地质作用和现象的观察和讨论等。 2、地质罗盘、放大镜、地质锤等地质实习工具的使用,路线选择和地质记录, 基本地形的绘制等。 3、地质内容的观察理解,综合能力的锻炼,团队相互合作能力的提升等。 行程安排: 2014年6月29日基地——砂锅店——潮水峪——浅水营——亮甲山——基地 2014年6月30日基地——上庄坨——傍水崖——吴庄垭口——花场峪古长城 2014年7月1日基地——鸡冠山——石门寨——基地 2014年7月2日基地——角山长城——山海关——老龙头——基地 2014年7月3日基地——鸽子窝——购物市场——基地 第二章:实习区概况 地理位置:

浅析新乡地质灾害概况

浅析新乡地质灾害概况 摘要: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是河南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之一。特别是随着城市飞速发展和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来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引发地质灾害现象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和损失。 关键词:地质灾害;新乡市;地质环境 一、新乡市地质环境概况 新乡市属于华北板块,横跨新华夏系北北东向构造第二沉降带中段的华北坳陷与第三隆起中段的太行隆起两个一级构造体系单元,除北部太行山地及山麓一带地势自晋豫边界向东南呈台阶式下降外,南部广大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总体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区内分布有山地、丘陵、山间盆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呈北东-南西向带状分布。其中受新华夏系太行山前深大活动断裂带控制,北部京广铁路以西为新生代以来隆起的太行山区,地形复杂,最高点十字岭海拔1732m,为基岩出露区,占全市面积的23%;岩石类型主要为太古界片麻岩、元古界石英砂岩和古生界的海相碳酸盐岩,对应工程地质岩组为片麻状稀裂坚硬、半坚硬片麻岩组、厚层状稀裂坚硬石英砂岩岩组、层状稀裂岩溶化坚硬碳酸岩岩组,岩组软硬变化较大,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受地形地貌和岩组的影响,在岩溶裂隙发育良好的适宜部位含有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其它或因缺少含水层或因地下水迳流漏失,富水性一般较差。南部为新生代以来坳陷下沉的冲洪积平原区,地形平坦,约占全市面积的77%,主要为洪冲积松散堆积物覆盖,多为砾石混合成层或砂质土、粘性土互层,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因有较好的含水层,赋存有较丰富的地下水,但由于近20年来的大量开采已引起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局部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域构造活动强烈,以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主要分布于市境的东部和西部,既是断裂带,又是地震带。东部的聊城—兰考断裂带内有东濮坳陷,西部的太行山前断裂内有汤阴地堑,二者之间为华北坳陷沉降区内地震活动微弱的内黄隆起;北西向断裂次之,主要有新乡—商丘断裂和峪河—新乡断裂;此外还有东西向的盘古寺—新乡断裂。受构造活动的影响,京广铁路以西及北部山区处于地震活动较微弱的地带;山前广大平原区属于华北坳陷,处于华北地震区河北平原地震带的南端,地震活动较为频繁和强烈。 二、新乡市地质灾害发生的类型 新乡市北部的山区、丘陵区地质环境复杂,存在一些发生地质灾害的高危因子,如高陡边坡和陡崖地貌,强烈的风化侵蚀和剥蚀作用,且在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使本区地质灾害具有多发和易发的特点。 (一)崩塌地质灾害现象 主要指在重力和其他诱发因素作用下而发生的以岩体为主的崩塌,主要

柳江盆地实习报告

山东师范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2009级地科2班 姓名许玉芬 学号200901410233

1.绪论 1.1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11 实习时间 2010年7月16日至2010年7月22日,为期一周。 1.1.2实习的地点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地质中国北方实习基地1.1.3实习的目的 为了更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系统掌握柳江盆地地质地貌状况,学会一些地质地貌的考察方法,对野外地质地貌有更深体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精神。 1.1.4实习的任务 1.1.4.1矿物和岩石(矿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1.1.4.2地质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和野外岩石产状的测定。 1.1.4.3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 1.1.4.4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 1.1.4.5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 1.1.4.6野外地质素描的练习。 1.1.4.7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其描述。 1.1.4.8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 1.2实习区地理概况

1.2.1地理位置和交通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119°30’E~119°50’E, 39°50’N~40°10’N,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实习基地柳江煤矿在柳江医院附近。市区长50 km,宽6 km,全市海岸线总长126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北倚燕山,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碣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柳江盆地中国北方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19°36′50″E,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河北省秦皇岛

浅析地质灾害调查的工作方法

浅析地质灾害调查的工作方法 Analysis for working method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vestigation 分部明会 【摘要】市地形起伏变化大,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发育,因此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也是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先期工作环节。本文遵照地质灾害调查的一般方法,按照调查工作顺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经验,对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Abstract】Shiyan City terrain changes, the strong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geological hazards, geological disaster investig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ile the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ge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essential aspects of the work in adva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method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vestigation, the order of the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work, put forward some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关键词】地质灾害;调查阶段;工作方法;实践和认识 【key words】Geological disasters; investigation stage; Working methods; practice and understanding 市地貌基本轮廓为三面环山向东开口的不完整簸箕状,地形起伏

秦皇岛市石门寨镇柳江盆地地貌实习报告

秦皇岛市石门寨镇柳江盆地地貌实习报告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08级地理科学1班邢婉 学号 1256408067

第一节区域概况 一实习区位置 秦皇岛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公里,属于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区内有柏油公路及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极为方便。工作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陡峻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出盆地为东南方向,再山海关南侧入渤海。 二实习区地形、气候、水文及经济情况 1、实习区地形;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伸,地势由北向南渐低。盆地内最高的山老君顶,海拔493.7米。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区山高坡陡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300米。 2、实习区气候; 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5℃,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3、实习区水文情况;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西北东南流向。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米。 4、实习区的经济情况。 实习区工业,以采煤及开采耐火粘土为主。煤矿开采的历史悠久,煤质一般为无烟煤,局部为贫煤。群众多以奥陶纪亮甲山组石灰石为原料烧石灰。 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 实习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日

目录 一、野外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 (一)野外实习的目的 (1) (二)实习地点 (1) (三)实习时间 (1) (四)实习任务 (1) 二、地层层序 (2) 三、结构构造 (3) (一)柳江向斜结构盆地: (3) (二)断裂结构: (4) (三)结构发育史: (5) 四、实习内容 (7) (一)7月17日路线一——上平山矿产路线 (7) (二)7月18日路线二——黑山窑后村上三叠统、下侏罗统观察路线 (8) (三)7月18日路线三——石门寨西--瓦家山石炭--二叠系地层剖面路线 (9) (四)7月19日路线四——黄金海岸-七里海海洋地质作用路线 (11) (五)7月21日路线五——张岩子-东部落观测路线 (11) (六)7月22日路线六——东部落-潮水峪构造及地层路线 (14) (七)7月23日路线七——石门寨西-亮甲山奥陶系、石炭系地层剖面路线 (16) (八)7月24日路线八——二叠系下石盒子-侏罗系北票组地层剖面观测路线 (17) (九)7月25日路线九——傍水崖-吴庄响岩观测路线 (18) (十)7月26日路线十——鸡冠山构造观测路线 (20) 五、矿产 (22) 六、结束语 (22)

一、野外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一)野外实习的目的 实地观察柳江盆地的构造地貌,研究各种地貌形态和地质组成,学会利用地质罗盘、放大镜进行地质测量和研究。同时联系课堂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熟悉再实践、再熟悉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 (二)实习地点 秦皇岛柳江盆地 (三)实习时间 7月17日至8月1日 (四)实习任务 这次实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大岩及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训练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方法技能体系,为学习地质学其它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主要任务有: 1、矿物与岩石的鉴定描述 2、罗盘的使用方法及野外岩石产状的测量 3、断层、褶皱地质地貌识别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Xxxxxxxxx有限公司 地 质 灾 害 调 查 报 告 Xxxxxx有限公司 Xxxxxx年度 目录 第一章调查工作概述

一矿井概况与矿界范围 (1) 二气象水文 (2) 三地形地貌 (3) 四地层岩性 (3) 五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 稳定性 (8) 六工程地质条件 (8) 七水文地质条件 (9) 八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 环境的影响 (12) 第二章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12)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3)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一矿山建设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 危险性预测 (14) 二矿山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 危险性的预测 (15)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 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16)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16)

三矿山适宜性评估 (16) 四防治措施 (16) 结论与建议 (17)

第一章调查工作概述 一、矿井概况与矿界范围 1、矿井概况: 该矿于2009年经xxxxxxx批准的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由xxxx整合而成,主体企业为xxxx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证号:xxxxxx);采矿权人为xxxx有限公司;地址为xxxx村;矿山名称xxxx有限公司;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年xx万吨,矿区面积xx平方公里,采矿许可证有限期自xx年xx月至xx年xx月,颁证机关为xxx。主井和风井口,均布置在矿区中部地面工业广场内,主井口标高为xx米,为立井开拓,采用倾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主采4#和10#煤层,现采4#煤层。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对该矿的基本建设进行了批复。地面办公楼、联合建筑和职工宿舍以及生产和生产配套设施正在有条不紊的建设当中,井下矿建工程也正在同步进行。 2、矿山范围及交通概况 该井田位于xx西北约12km处的xx,行政区划隶属xx镇,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xx,北纬xx。 井田东南距离石区约12km,井田内有xx公路通过,经xx公路相连。井田xx高速公路约10 km,南距xx,交通较为便利,矿山范围由7个拐点连线圈闭,各拐点坐标为: 重组后矿界拐点坐标表表1-1

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地貌实习实录1

第一节 实习的范围:秦皇岛市 实习的地理位置:西北临河北省承德市,东北接辽宁省绥中县,南临渤海,西靠 唐山市的滦县、迁安。东经 118°33 '- 119°51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 部,北纬 39°24 '- 40°37 '。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京津唐 经济区,同时与东北经济区联系密切 . 。 实习的交通概况 :秦皇岛市交通发达,以水路、陆路为主,是连接东 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陆、海、空交通都极为方便。秦沈高 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 102 、205 国道贯穿全境。民 航开通了至上海、广州、杭州、大连、黑河等国内数十条航线。可与全国各地和 世界上 230 多个国家、地区直接通话,发达的通讯网络系统,秦皇岛与世界宛 若比邻,银线连五洲。海上客运开通了至大连、烟台和韩国仁川等城市的航线。 第二节 实习的自然地理概况: 该区有两大河流水系, 大石河水系和汤河水系, 地处暖温 带,生物种类繁多,有松树,杨树,果树等,土壤质地一般。 实习区属 温带大陆季风 性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海滨海滨地带夏季凉爽宜人,古为避暑胜地。 第三节 实习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属于中等城市,秦皇岛市区人口 521153 人,由于旅 游层次的提高, 但它是以旅游业为主的城市, 刺激了其商业发展, 旅游购物的人 增多,如在海港的朝阳街、海阳路、文化路一带形成了海浪花、华联商厦、百货 大楼等大型商场,形成一些商业中心。 秦皇岛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 地处东北、 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间地带, 是华北、 东北、西北地区 重要的出海口。 举世闻名的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天然不冻不淤良港, 以能源输出 为主,兼营杂货和集装箱,年吞吐量过亿吨,同世界上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保 持经常性贸易往来,跻身世界大港行列。 第一章 绪论 速铁路、

秦皇岛石门寨镇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秦皇岛市石门寨镇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08级地理科学1班邢婉 学号 1256408067

第一节区域概况 一实习区位置 秦皇岛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公里,属于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区内有柏油公路及铁路与秦皇岛市相通,交通极为方便。工作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陡峻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出盆地为东南方向,再山海关南侧入渤海。 二实习区地形、气候、水文及经济情况 1、实习区地形;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伸,地势由北向南渐低。盆地内最高的山老君顶,海拔493.7米。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是本区山高坡陡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300米。 2、实习区气候; 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5℃,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七、八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3、实习区水文情况;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西北东南流向。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米。 4、实习区的经济情况。 实习区工业,以采煤及开采耐火粘土为主。煤矿开采的历史悠久,煤质一般为无烟煤,局部为贫煤。群众多以奥陶纪亮甲山组石灰石为原料烧石灰。 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 实习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平顶山地质灾害概况

平顶山雨量站地质概况 水系山区处于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的东段。地层分属于:秦岭地层区,豫西小区。区内出露的岩层有:太古界的混合片麻岩,古界熊耳群和西阳河群的火山喷发岩,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和煤系地层,还有中生代的花岗岩。新生代的陆相火山喷发岩及现代泥沙质堆积物。 沙河上游岩石分区:(1)混合片麻岩区:以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为基底的混合片麻岩岩系,出露在荡泽河两岸,分布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岩石质地松散而易风化。(2)花岗岩区:分布于沙河南岸的二郎庙,四棵树,鸡冢至交口一带,出露面积约为795平方公里,以似斑状花岗岩为主,兼有中细粒岩相,岩体属伏牛山花岗岩。岩体中节理发育,容易为风化侵蚀打开通路,形成“石弹”地形,在石人山一带,岩石顺垂直节理裂开,时有孤峰出现,形成怪石林立的中高地形(省在此已建旅游区)。岩石中的钾长石,斜长石和云母石,风化后多形成高岭土,而石英却作为砂子保留下来,造成强烈的水土流失,沙河上游的沙滩,沙丘,大都由此而产生。(3)火山喷发岩区:分布于土门、焦山、国贝石一带,是片古老的海底火山大熔岩,出露面积约312平方公里;陡沟,管山岭一带的绿色片岩,是西阳河群的变质安山岩岩系,出露面积约139平方公里。火山熔岩(安山玢岩)较坚硬,风化后形成的土壤粒,粘度较大,水土流失不明显。(4)石英岩,碳酸盐岩区:面积较小,石英岩石致密坚硬,常形成陡壁悬崖,如鲁山县著名的朝阳观、擂鼓台等,但节理发育,岩石较破碎,故在山麓坡脚常有石英岩碎块构成的倒石堆。(5)煤系地层区:以砂页岩和煤层为主体的滨海相陆源含煤建造,分布于鲁山东北部韩

庄、梁洼、平顶山和襄县山地。煤质属焦煤及民用煤。 根据岩石分布,沙河河床,发育在二种岩石胶结地带。鲁山东至沙汝河汇合口为冲积平原。白龟山水库东北部有小面积的灰岩、石灰岩。 沙河流域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雨量站,沙河上:独嘴、下坪、坪沟、东下坪、双石滚、白草坪、中汤、下汤、玉皇庙、磁盘岭,太山庙河上:豹子沟、鸡冢、五道庙、玉皇庙、九道沟、鸡冢(二)、四棵树河上:合庄、南沟,长河:井河口,荡泽河:叶坪、曹楼,让河:响潭沟,澎河:李庄、达店、张庄、澎河,螳牛河:小河,青龙河:老虎洞,北汝河:郏县。 澧河流域四周山区分水岭都是粗粒花岗岩,特别是干江河太尉庙以上,岩石性状与沙河的相类似。澧河上游孤石滩水库附近和水库下游为石英岩,其他岩石分布较分散,页岩,石灰岩面积较小。官寨有锰矿。澧河流域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雨量站,澧河:四里店、油坊庄、大田庄、母猪窝、拐河、板凳沟、横山马、孤石滩,干江河:马道、范沟,贾河:小刘庄。 北汝河干流木植街以上为花岗岩片麻岩,支流南河在火神庙以上,为细粒花岗岩(包括马兰河上游)。在汝阳以上为玄武岩。汝阳以下,北汝河各支流的上游差不多都是石灰岩,仅在襄县以西有砂岩,红棕色,硬度4°~5°,能作石料和石器,开采很多。上游岩石性状与沙河类系相同,在汝阳附近有大断层,云梦山附近有较高质量的铁矿,其他矿藏分布有锌、银等。在湛河、北汝河之间和临汝以西,各支流均有煤矿。

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报告

秦皇岛柳江盆地实习报告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城建学院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系别:土木工程 专业:交通土建 班级:交土10 - 2 学号:100040222 姓名:陈江涛 and Finance Committee, another espionage, sabotage, and political standing. Set 8 districts of the County, head of true, but most of the enemy territory, not assumption. County Government staff members scattered in several villages around the town of farmers ' homes. "Sunset radiance Hill Tower shadow, Moonlight illuminates the river of fireflies, spring breeze blowing across the flat fields, mountains formed a strong screen, Oh! Yanan 第一章前言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勘测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目的在于通过秦皇岛石门寨地区地质认识实习,全面认识工程地质条件,学习和掌握工程地质测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是工程勘察的基本工作方法。主要任务是为了研究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对工程地质条件给予初步评价,为场址选择及勘察方案的布置提供依据。 2、实习任务: 一是从地质科学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就本次实习所能见到的有不同类型的地貌、各类岩石、不同类型地层的接触关系、褶皱和断裂~以及风化作用、河流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等地质现象的予以了解~以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知识及自然地理知识。二是了解水利工作中地质工作的特点、地质工作的内容~培养对水利地质工作的情趣和事业心~树立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并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地质基础和实践基础。 二、实习区自然概况 and Finance Committee, another espionage, sabotage, and political standing. Set 8 districts of the County, head of true, but most of the enemy territory, not assumption. County Government staff members scattered in several villages around the town of farmers ' homes. "Sunset radiance Hill Tower shadow, Moonlight illuminates the river of fireflies, spring breeze blowing across the flat fields, mountains formed a strong screen, Oh! Yanan 1、位置及交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