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的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的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的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25T16:08:33.68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作者:陈帅玉

[导读] 摘要:作为我国电力传输的主要通道,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和维护直接关系着电力能源的经济可靠输送,基于此,本文总结了现阶段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希望论述内容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国网福建连江县供电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500)

摘要:作为我国电力传输的主要通道,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和维护直接关系着电力能源的经济可靠输送,基于此,本文总结了现阶段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希望论述内容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字:架空输电线路;状态巡视;在线监测技术

前言:为满足经济不断发展催生的高用电需求,近年来我国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传统检修管理模式开始不能满足质量工艺大幅提升设备的日常检修需要,因此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了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探索,而为了保证这一探索能够真正满足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正是本文围绕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现阶段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面临的问题

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现阶段我国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正面临着多方面问题,因此本文总结了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如下。

1.1存在认识问题

虽然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逐渐成为一种常态性工作,但各地不时发生的鸟害、外力破坏等事故却标志着该工作仍然存在不到位之处。在笔者的深入调研中发现,很多电力运维人员认为远离城市、位于乡野深山线路受到的安全威胁较小,这种认识下开展的巡视工作往往会出现质量问题。此外,我国一些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仍受定期巡视思想制约,不能结合设备、技术进步开展针对性运维管理往往会导致工作难以真正把握难点和重点,这一现状必须得到业界人士重视[1]。

此外,电网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得各地区输电线路的长度、数量不断增加,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压力也日渐提升,很多地区甚至出现了无法兼顾正常巡检任务和特殊巡检任务的情况,由此带来的线路安全隐患必须得到重视。很多地区输电线路巡检人员的设置没有跟上设备增长的速度,通货膨胀带来的维护费用不断提升也使得很多电力企业出现了巡检人工费用缺口,这自然会影响架空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质量。

1.2资源浪费严重

很多地区架空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仍基于传统思想展开,如固定的每月1次正常巡检、多种检测项目往往会浪费大量巡检资源,很多没有必要的新建成项目、质量过硬项目短期重复巡检情况大量涌现。例如,某地A公司2015年新建成的2条长约50公里的220kV线路在过去的两年中均未出现任何隐患和缺陷,但该公司仍然沿用过去的巡检周期,而该公司因运行时间过长存在塔材锈蚀严重、对地距离偏低等问题隐患的线路同样采用相同的巡检周期,这种情况自然会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发生几率也将因此大幅提升。

1.3通道隐患多样化

在笔者的实际调研中发现,完全由架空输电线路设备本体问题引发的故障仅占全部故障的5%左右,而鸟害、雷击、覆冰、风偏、外力破坏等多样化因素才是相关故障的主要成因,雷击、外力破坏则属于最为严重的两类,二者的具体影响如下:(1)雷击。受自然界极端气候明显增加影响,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落雷数量大幅增加,很多地区不得不大量加装防雷设施,但由于电力企业往往疏于分析研究雷击规律,这就使得巨大的投入往往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架空输电线路的运维工作自然会因此受到较为负面影响。(2)外力破坏。碰线、异物短路、秸秆焚烧放电均属于较为常见的外力破坏,但由于外力破坏的威胁长期存在且防控难度较大,这就使得防治外力破坏属于较为长期性工作,但各地频繁开展的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催生的新威胁不应被忽视[2]。

2.提升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行与维护管理水平的策略建议

2.1加强宣传教育

为真正解决架空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相关运维人员必须真正认识到状态巡视的重要性,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便需要电力企业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宣传教育工作不仅仅需要围绕运维人员的认识展开,还需要通过周期性教育不断提升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国网甘肃检修公司开展的定期技术培训便属于贯彻宣传教育理念的典型。例如,近日来国网甘肃检修公司开展了便携式智能电子激光测距仪操作培训,这一培训结合架空输电线路点多面广、交叉跨越频繁通道环境复杂特点,围绕便携式智能电子激光测距仪的原理、工作模式、维护保养、基本操作开展了深入讲解,培训人员还解答了运维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疑惑,这就为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维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2.2引入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新技术开展广泛用于架空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除了上文提及的便携式智能电子激光测距仪,巡检机器人、巡检无人机、输电线路状态运维影像化智能管理平台同样属于新技术范畴,这些新技术能够为状态运维管理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2018年1月7日上海气象台发布今冬首个寒潮预警之际,国网上海电力检修公司便出动了32台巡检机器人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维管理,由于巡检机器人具备红外测温、高清摄像、噪音分析等功能,寒潮对上海地区电力输送的影响才得以降到最低;而在南方电网云南巡检公司,该公司早于2008年实现了直升机常态化巡视,由此建立的“机巡为主、人巡为辅”运维模式同样为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维管理提供了充足支持,这一实例同样需要得到业内人士关注[3]。

2.3开展状态巡视

为提升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运维管理质量,除了需要得到宣传教育、新技术的支持,电力企业还需要真正开展状态巡视,这一巡视需要围绕线路风险区段划分、设备巡视周期确定、状态巡视工作流程明确、状态巡视防控方法选择、状态巡视管理与考核五方面工作开展,具体工作内容如下所示:(1)线路风险区段划分。需应用ABC-RA分类管理原理,在将架空输电线路分为小风险区段、风险区段、高风险区段后,还需要细化高风险区段缺陷、故障,以此确定状态巡视的防控重点。(2)设备巡视周期确定。电力企业需结合过去的统计经验制定较为保守的状态巡视周期,具体的周期的制定需要考虑季节、气候、施工作业等因素影响,强风、鸟类迁徙繁殖、树木生长、雨季、汛期、雷电、冰雪均属于需要重点监控的因素。(3)状态巡视工作流程明确。结合ABC-RA原理,电力企业应明确架空输电线路状态巡视工

66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

附件1 66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 二○○五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引用标准 (1) 第三章岗位职责 (2) 第四章安全管理 (5) 第五章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及验收管理 (9) 第六章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 (10) 第七章特殊区段输电线路的管理 (13) 第八章输电线路保护区管理 (13) 第九章运行维护重点工作 (15) 第十章输电线路缺陷管理 (23) 第十一章事故预想及处理 (24) 第十二章输电线路技术管理 (26) 第十三章输电线路评级与管理 (29) 第十四章带电作业管理 (29) 第十五章人员培训 (3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 (35) 附录B(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评级管理办法 (38) 附录C(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专业年度工作总结提纲 (42) 附录D(规范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故障调查及统计办法 (47) 附录E(资料性附录):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技术资料档案(技术专档、线路台帐) (54) 编制说明 (6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输电线路”或“线路”)的运行管理,使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包括规程、规范等,下同),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生产技术文件(包括导则、管理制度等,下同),并结合哈尔巴岭日遗化武销毁工程专用供电系统输电线路运行经验、设备评估分析而制定。 第三条本规范对架空输电线路生产过程中的工程设计、验收、运行、缺陷管理、事故预想及处理、技术管理、设备评级、人员培训等项工作以及运行维护重点工作,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哈尔巴岭日遗化武销毁工程专用供电系统66kV输电线路。 第二章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即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新内容或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J 233-19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 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预防措施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事故》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检修导则》 第三章岗位职责 第五节送电(线路)工区专责人(技术负责人)职责 第二十六条负责输电线路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上级单位确定的维护范围和工作目标,检查、汇总线路巡视、检测的结果,按设备的巡检周期和“预防事故措施”,制

10KV架空线路防雷措施

10kV架空配电线路防雷措施 目前10kV架空配电线路上,现在都已广泛地应用了绝缘导线。可以说,配电网架空导线的绝缘化,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 但是,绝缘导线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遭受雷击时,容易发生断线事故。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南昌经开区2008至2009年两年内,一个30平方公里的供电区域内,雷击断线事故与雷击跳闸事故约为35次,直接损失电量约为30万千瓦时,严重降低了供电可靠性,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效果。这两年里雷击断线事故率占76.2%。 以上一些统计资料表明:雷击断线事故,是应用绝缘导线中最突出的一个严重问题,这引起我们的广泛注意,并积极开展对等试验研究工作,并找到许多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雷击断线与跳闸机理 1 电弧放电规律 (1)配电网雷电过电压闪络,亦即大气压或高于大气压中大电流放电,为电弧放电形式。 (2)雷电过电压闪络时,瞬间电弧电流很大、但时间很短。 (3)当雷电过电压闪络,特别是在两相或三相(不一定是在同一电杆上)之间闪络而形成金属性短路通道,引起数千安培工频续流,电弧能量将骤增。 2 架空绝缘导线断线 当雷击架空绝缘线路产生巨大雷电过电压,当它超过导线绝缘层的耐压水平时(一般大于139KV)就会沿导线寻找电场最薄弱点将导线的绝缘层击穿(通常在绝缘子两端30公分范围内),形成针孔大小的击穿点,然后对绝缘子沿面放电形成闪络,最后工频电弧向绝缘子根部的金属发展后形成金属性短路通道,工频电弧固定在一点燃烧后熔断导线。 3 架空裸导线的断线率低但跳闸事故频繁 当雷击架空裸导线产生巨大雷电过电压时,就会沿导线寻找电场最薄弱点的绝缘子沿面放电形成闪络,最后工频电弧向绝缘子根部的金属发展后形成金属性短路通道,引发线路跳闸事故。由于接续的工频短路电流电弧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沿着导线向背离电源方向移动,一般不会烧断导线。 二、灭弧方法 1 使电弧的弧根拉长熄灭 2 断路器跳闸灭弧 3 使过电压能量释放 三、防止雷击断线与跳闸事故的思路

乡镇2018年度经济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

乡镇2018年度经济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 乡镇2018年度经济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 201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我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乡”的工作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工作抓提高、抓规范,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 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土地流转的效益示范作用,继续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土地流转。集中流转土地1060亩,扩大了邵庄村“翠绿蔬菜基地”、联湖村“阳光蔬菜基地”的规模和面积。全乡大棚草莓、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了6500亩;新增了庞岗“永亮”蔬菜种植合作社、闫阳“四方”蔬菜种植合作社、闫阳“益群”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仇咀“浩艺”芡实专业种植合作社等4家专业合作社,对“永亮蔬菜基地”进行了“三品”认证,注册了“小麦酥”商标。1万亩水稻优质攻关示范片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丰产片基地继续发挥着示范带动作用。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有序推进,已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来乡,进行了初步规划设计,园区蓝图即

将绘就。合作社的成立,能人、大户的示范带动,加快了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预计,2018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达7843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9178元,同比增长14%。 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通过“一事一议”,投资120多万元,在xx村、瓦杨村修建了防渗渠1800米,在闫阳村、联湖村、尹祠村、仇咀村、庞岗村、邵庄村深挖了6口当家塘,在涧坝村新建拦水坝和过路涵闸13座,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000亩。投资262.5万元,对全长7.2公里的xx中心村道路进行了硬化,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三是稳步推进集镇建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结合美好乡村建设,通过全面把握,综合统筹,先行试点的方法,对28间房屋进行了沿街立面整治,房屋门口铺设了防水、防滑地砖。疏通集镇下水道1300多米,投资50余万元新修小街小巷近1000米,在原有3座卫生公厕的基础上新建2座水冲式公厕,在曹史路及xx集镇主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130套,实现集镇路灯全覆盖。大力抓好拆违控违工作,实行网络化管理,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和拆除违法建设。通过大力宣传和对2户违建的强制拆除,有效遏制了违建现象的发生,在全乡营造了依法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氛围。争创省文明城区活动效果显著。集中拆除违章广告牌10余块,清理占道建筑垃圾20多吨,铲除杂草、占道菜园1000多平方米,规范违规停放车辆100余辆次,规范经营摊点

架空输电线路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18-06-15T09:54:08.0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作者:邓烨 [导读] 摘要: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输送的终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输送的终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架空输电线路因点多、面广、线长,路线复杂,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受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又直接面对用户端,供用电情况复杂,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输电线路一旦出现故障,则有可能造成供电区域的供电安全和供电效率,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危及到社会安全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架空输电线路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日后同行工作提供相关的依据。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常见故障;预防措施 1架空输电线路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电流的输送可以通过架空输电线路来实现,这种方法具有以下几点作用:1)可以在节省经济成本的基础上为大面积居民供电。2)能够使电力电流在电力系统或者电网中实现交换、分配、调节。3)有利于电力系统安装大型机组设施,从而建设大型电厂。4)有利于分担高峰期的电力负荷,为大面积居民供电创造良好的条件。5)由于分担了电力负载力,有利于减少电力系用的电力容量,并且输送电流的距离也缩短了。6)架空输电系统可以有利于电力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并且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抗震能力以及抗击能力。 2架空输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 2.1倒塔、断线 引起倒塔、断线的原因很多,发生的机率非常小,因其恢复和故障抢修难度大,时间长,因此对线路供电和安全造成极大影响。 2.2绝缘子污闪 绝缘子污闪是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均发生过因绝缘子污闪造成电网大面积停电的事例。绝缘水平低是造成污闪的根本原因,大面积的污、湿条件是造成绝缘子污闪的直接原因。引起大面积的污、湿条件主要由自然环境生成,如大雾、小雨雪等。 2.3导线风偏 输电线路受风的影响非常大,风力对线路的作用力是线路设计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往往也因为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导线风偏故障的发生。导线风偏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导线自身在风力作用下,相与相之间发生不同步摆动,甚至是与相邻较近的线路或建筑物发生放电。另一种是杆塔上的导线跳线因预留弧度过大,导致跳线在风力作用下与塔身距离过近,击穿空气间隙放电。另外,线路舞动是一种特殊的风偏,尤其易发生在大雪、冰雨造成导线覆冰后,在垂直线路方向(大于45度)风力小于4米/秒的条件下,导线产生纵向的波动,振幅可达几米。导线舞动对金具及导线本身的机械强度是一种很大的考验,极易在金具与导线的连接部位产生金属疲劳,轻者造成导线断股,严重的将产生断线危险。 2.4外力破坏 外力破坏是造成输电线路掉闸的首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机械碰线造成单相接地、飘浮异物引起单相或相间短路、邻近高层建筑线材掉落引起短路等等,同时线下建房、植树等均对线路安全造成极大影响, 2.5雷击 雷击是造成线路掉闸的第二大因素,虽然线路有地线作为防雷的主要措施,但受到耐雷水平、防雷保护角、接地电阻的影响,加之线路杆塔往往在野外是最高的构筑物,往往成为雷击的首要目标。 2.6鸟害 对于高压输电线路而言,鸟害的成因并不在于鸟本身,而在于鸟粪,且往往发生在直线杆塔悬垂绝缘子串上。当大型鸟类站在直线绝缘子串上方邻近位置时,往往在起飞的瞬间进行排粪,鸟类粪便浓度较小,在空中逐渐拉伸,且因有各类杂质具有较好导电性,因延面放电电压要远小于直接击穿空气间歇的电压,当拉伸的鸟粪邻近绝缘子串时,将造成短接绝缘子串高低压端的空气间隙,造成闪络。 3架空输电线路常见故障的预防措施 3.1架空输电线路的掉线或断线预防措施 要做好架空输电线路的掉线或断线的预防措施,首先一点就是在线路架设之前就需要考虑到线路因各种外界物理条件的变化产生的影响,例如因风力原因产生的风振现象,因气温变化而产生的热胀冷缩现象,要严格计算传输导线、接地线和绝缘子等构成部件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幅度,要设置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既要保证线路的导电性能,又要使各种参数都在条件允许的阀值之内。并且要对各段线路做好运营管理,在春秋季节要定期进行巡检工作,一定要细致,对出现锈蚀较为严重或失去弹性的部件要做好及时更换。 3.2架空输电线路的污闪预防措施 要解决架空输电线路的污闪事故的发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完善的污闪管理系统,负责污闪的各级管理部门需要明确分工,明确其职责,加强污闪事故的预防能力和应急解决能力。对架空输电线路上的绝缘材料要定期检查,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并通过在线监测等手段时刻监测其运行状态,对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区要进行重点关注,并制定好详细的防污闪分布图。还有就是在鸟类较多的地区要做好防鸟措施等等。 3.3防雷电的预防措施 在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中雷电所造成的雷击导致的线路跳闸故障占很大的比重,因此为了保障架空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雷电的预防应该放到—个重要的位置。在传统的机构式的防雷措施,严重根不上现代化电网的发展要求,目前对防雷措施有了进一步的升级与改变。现在架空线路进行防雷击大多数选用防绕击避雷针,再配合上完善的避雷网,应用高性能的绝缘材料提升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能力,使用导电能力更强的复合材料降低接地线的电阻等等,这些措施在防雷电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 3.4外力破坏预防措施 (1)线路建设、运行等各阶段根据现场情况前瞻性地设置保护措施,例如防撞、防雨水冲刷设施。(2)合理应用防盗螺栓技术。(3)加强线路巡视维护、综合治理。(4)不失时机地做好线路保护宣传工作,如在发现在线路附近有开挖、大型机械运作的地点设置警

DLT_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完整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1.围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及线路保护区的维护和线路环境保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110(66)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35kV架空线路及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用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51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GB/T 2900.51-1998,IEC 60050(466):1990,IDT) GB/T 4365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T4365-2003,IEC 60050(161):1990,IDT) GB/T16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DL/T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626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 DL/T887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 DL/T966 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DL/T5092 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0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电力法》1995年12月 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 中华人民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国公安部第8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3.术语和定义 GB/T 2900.51和GB/T 43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民区 residenetial area 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属于公众环境。 3.2非居民区 nonresidenetial area 上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虽然时常有人、有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未遇到房屋或房屋稀少的地区,亦属于非居民区。 3.3民房 residences 有人长时间居住的建筑物,包括其中的房间或平台。也包括经地方规划批准建设的医院、幼儿园、学校、办公楼等有人长时间居住或工作的建筑物。 3.4输电线路保护区 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ed region 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一定距离,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面的区域。 3.5微气象区 area of minute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是指某一大区域的局部地段。由于地形、位置、坡向及温度、湿度等出现特殊变化,造成局部区域形成有别于大区域的更为特殊且对线路运行产生影响的气象区域。 3.6微地形区 area of micro-topography 为形区域中的一个局部狭小的围。微地形按分类主要有垭口型微地形、高山分水岭微地形、水汽增大微地形、地形抬升微地形、峡谷风道微地形等。 3.7采动影响区 mining area 地下开采引起或有可能引起地表移动的区域。 3.8线路的电磁环境 electromagnetic enbironment of line 输电线路运行时线路电压、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场效应、磁场效应以及电晕效应所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电视干扰和可听噪声对人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坑能产生的影响,包括静电感应、地面电场强度、地面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水平、可听噪声水平、风噪声水平等参数对人和动物的生活基本不产生影响的环境限值。 3.9线路巡视 line inspection 为掌握线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线路本体、附属设施以及线路保护区出现的缺陷或隐患,并为线路检修、维护及状态评价(评估)等提供依据,近距离对线路进行观测、检查、记录的工作。根据不同的需要,(或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几种形式图文【最新版】

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几种形式图文 输电线路杆塔的地面以下部分的总体统称为杆塔基础。它的作用是用来稳定输电线路的杆塔,防止杆塔因为承受导地线、风、覆冰、断线张力等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其他外力作用而产生的上拔、下压或倾覆。 基础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岩石嵌固基础

岩石嵌固基础适用于覆盖层较浅或无覆盖层的强风化岩石地基,其特点是底板不配筋,基坑全部掏挖。上拔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拔承载能力。 需要时,可将主柱的坡度设置与塔腿主材坡度相同,以减小偏心弯矩,还可省去地脚螺栓。由于该基型充分利用了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都较小,同时减少了基坑土石方量,浇制混凝土不需要模板,施工费用较低。 岩石嵌固基础分利用了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都较小,同时减少了基坑土石方量,浇制混凝土不需要模板,施工费用较低。但对勘测深度要求较高,要求逐基鉴定岩石的稳定性、覆盖层厚度、岩石的坚固及风化程度情况,准确落实相关设计参数。 2.岩石锚杆基础

岩石锚桩基础适用于中等风化以上的整体性好的硬质岩。该基础型式是在岩石中直接钻孔、插入锚杆,然后灌浆,使锚杆与岩石紧密粘结,借岩石本身、岩石与砂浆间和锚筋的粘结力来抵抗上部杆塔结构传来的外力, 以保证对杆塔结构的锚固稳定,从而大大降低了基础混凝土和钢材量。岩石锚桩基础一般宜用于未风化、微风化和中等风化程度的岩石地基, 但随着现在实验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强风化岩石地区亦可做岩石基础。岩石锚桩基础常用型式有直锚式、斜锚式、承台式、嵌固式、半嵌固式5种类型, 应用较为成功。直锚式岩石锚桩基础具有工艺简便、灵活性高、适用性强、造价低等优势, 适用于基础作用力较小的直线塔;斜锚式岩石锚桩基础使用于基础作用力较小的直线水泥杆或直线拉线塔等塔型; 而承台式岩石锚桩基础和嵌固式、半嵌固式岩石锚桩基础使用于基础作用力较大的耐张塔等塔型。 3.掏挖基础

10kV架空配电线路防雷措施

10kV架空配电线路防雷措施 摘要:针对10KV架空配电线路常发生雷击断线事故,从而进行防范措施探讨,以求提高10KV 配电网安全运行水平。目前10KV架空配电线路上,现在都已广泛地应用了绝缘导线。可以说,配电网架空导线的绝缘化,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 但是,绝缘导线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遭受雷击时,容易发生断线事故。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南昌经开区2008至2009年两年内,一个30平方公里的供电区域内,雷击断线事故与雷击跳闸事故约为35次,直接损失电量约为30万千瓦时,严重降低了供电可靠性,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效果。这两年里雷击断线事故率占76.2%。 以上一些统计资料表明:雷击断线事故,是应用绝缘导线中最突出的一个严重问题,这引起我们的广泛注意,并积极开展对等试验研究工作,并找到许多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雷击断线与跳闸机理 1电弧放电规律 ①电网雷电过电压闪络,亦即大气压或高于大气压中大电流放电,为电弧放电形式。 ②雷电过电压闪络时,瞬间电弧电流很大、但时间很短。 ③当雷电过电压闪络,特别是在两相或三相(不一定是在同一电杆上)之间闪络而形成金属性短路通道,引起数千安培工频续流,电弧能量将骤增。 2 架空绝缘导线断线 当雷击架空绝缘线路产生巨大雷电过电压,当它超过导线绝缘层的耐压水平时(一般大于139KV)就会沿导线寻找电场最薄弱点将导线的绝缘层击穿(通常在绝缘子两端30公分范围内),形成针孔大小的击穿点,然后对绝缘子沿面放电形成闪络,最后工频电弧向绝缘子根部的金属发展后形成金属性短路通道,工频电弧固定在一点燃烧后熔断导线。 3 架空裸导线的断线率低但跳闸事故频繁 当雷击架空裸导线产生巨大雷电过电压时,就会沿导线寻找电场最薄弱点的绝缘子沿面放电形成闪络,最后工频电弧向绝缘子根部的金属发展后形成金属性短路通道,引发线路跳闸事故。由于接续的工频短路电流电弧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沿着导线向背离电源方向移动,一般不会烧断导线。

区统计局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区统计局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老工业区 振兴的关键之年,更是为“十二五”规划实施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为实现经 济新起点和新跨越,全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二三四五”的总体发 展思路和要求,以工作项目为总抓手,紧抓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一季度全 区经济进一步延续回升向好的势头,实现了良好的开局。 一、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预计情况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生产情况平稳,农村经济预期良好。 今年我区加大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今年 以来,我区气候、地墒条件良好,小麦生长总体向好,夏粮有望获得好收成。畜 牧业生产略有增长,一季度,全区猪、羊、家禽存栏量分别为3.8万头、3万只、72.4万只。肉类产量3835吨,同比增长9.6%;禽蛋产量2643吨,同比增长9.7%;奶类产量974.4吨,同比增长8.8%。 (二)工业生产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回升。 (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四)假日经济效应明显,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五)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实现了开门红。 (六)财税状况有所好转,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物价水平持续走高。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全区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当前我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不稳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一)工业企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作为区经济支柱的工业,增长的基础仍然不稳,企业增效的形势仍较严峻,提升 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的压力依然较重。 二是工业企业能源供应严重不足。我区的企业(陶瓷、耐火材料等)均以清洁燃料——天然气为主,但目前,企业普遍存在天然气供应压力不足的情况,达不到 窑炉供热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此外,企业的生产经营还受到限电措施的影响,电价的上涨使企业的用电成本增 长了2.3%。 (二)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尚不明朗,外需市场总体仍较为低迷,我区外贸出口仍未摆脱 下行局面。去年以来,全区外贸出口一直呈负增长,而且这种趋势年内难以得到 根本改变。西方国家经济是真正企稳复苏还是短暂回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危

架空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分析与防治策

架空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分析及防治对策 架空输电线路大多运行在荒郊野外,它覆盖面广,生态环境又变化无常,无疑要受到鸟类活动对它的影响。鸟害已严重地威胁着电力系统及网络的安全运行,必须引起运行经管部门和电力线路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线路的防鸟害工作刻不容缓。 鸟类对架空电力线路的危害 鸟类筑巢 春季鸟类开始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孵化。经实地观察,多是乌鸦、青鹳、苍鹰等鸟类。这些鸟口叼树枝、铁丝、柴草等物,在线路上空或导线之间穿越飞行,当铁丝等物落在横担与导线之间,就会造成线路故障。刮风时,杆塔上的鸟巢被风吹散掉落在带电导线或悬瓶上,会造成短路接地故障。 鸟类飞行 体形较大的鸟类,如黑鹳,其体长1M多,翅膀展开更大。体形较大的鸟类空中争斗时飞行在导线间可能造成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 鸟粪闪络 鸟粪闪络是指由栖息在杆塔上的鸟类排泄物引起的闪络事故。鸟粪(特别是青鹳拉的稀屎)污染绝缘子串,在空气潮湿、大雾时易发生闪络。鸟站在瓷瓶串(或硅子)上部的横担上向下拉稀屎并沿瓶串下流时造成单相接地,或者鸟粪随风吹向带电体造成空气间隙击穿,引起闪络。 河套地区鸟害情况 地处河套平原的内蒙古巴彦淖尔电业局所辖的输电线路基本上都处于河套灌区,受自然环境及外力的影响较大,近几年连续不断发生多次鸟害故障,已严重威胁到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经统计,1996年-2006年,地区电网共计发生鸟害造成的线路跳闸35次,占同期各类障碍跳闸总数51次的68.63%。下面是近10年来发生的鸟害情况:

表一:220千伏线路鸟害故障统计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故障次数2 3 1 0 3 4 2 1 3 3 0 表二:110千伏线路鸟害故障统计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故障次数1 0 0 1 2 3 0 0 1 3 2 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220千伏线路较110千伏线路鸟害故障率高,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受地区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影响,2001年河套地区运行的21条输电线路鸟害故障达到高峰期。 鸟害故障原因分析 地形地貌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具有明显的地形地貌特征。经观察,鸟害引起故障的杆塔周围环境,多在靠近河流(排水渠)、稻田、鱼池、低洼潮湿地带,有较大树木和一些村庄少、僻静开阔的庄稼地带。加之,近年来河套地区养殖业不断扩大,再加上套区排灌,洼地积水多,引来大量的候鸟在此栖息、觅食。根据河套地区的资料统计,鸟害分布区域特征如表3所示。 季节特征 鸟害造成线路故障时的气象条件大多是晴天、阴雨天。鸟害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各季情况又有所不同,其季节特征见表4。 表3:鸟害分布区域特征 分布区域河流农田森林开阔地平地沼泽地其他分布率(%)38 17 12 9 16 4 6 季节一季二季三季四季发生率(%)9 17 58 18 表4:鸟还故障的季节特征 河套地区鸟害故障随着季节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每年6月初-11月,大批的候鸟返回套区,这段时间在套区生活的候鸟食物主要来源于鱼虾、虫类等。进入冬季,又全部返回南方,留在套区的候鸟也只有

DLT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工作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并对线路巡视、检测、维修、技术管理及线路保护区的维护和线路环境保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110(66)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35kV架空线路及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用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51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GB/T 2900.51-1998,IEC 60050(466):1990,IDT) GB/T 4365 电工术语电磁兼容(GB/T4365-2003,IEC 60050(161):1990,IDT) GB/T16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DL/T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626 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 DL/T887 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 DL/T966 送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DL/T5092 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0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中华人民共和电力法》1995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8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9年3月 3.术语和定义 GB/T 2900.51和GB/T 43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民区 residenetial area 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属于公众环境。 3.2非居民区 nonresidenetial area 上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虽然时常有人、有车辆或农业机械到达,但未遇到房屋或房屋稀少的地区,亦属于非居民区。 3.3民房 residences 有人长时间居住的建筑物,包括其中的房间或平台。也包括经地方规划批准建设的医院、幼儿园、学校、办公楼等有人长时间居住或工作的建筑物。 3.4输电线路保护区 transmission line protected region 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一定距离,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面内的区域。 3.5微气象区 area of minute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是指某一大区域的局部地段。由于地形、位置、坡向及温度、湿度等出现特殊变化,造成局部区域形成有别于大区域的更为特殊且对线路运行产生影响的气象区域。 3.6微地形区 area of micro-topography 为大地形区域中的一个局部狭小的范围。微地形按分类主要有垭口型微地形、高山分水岭微地形、水汽增大微地形、地形抬升微地形、峡谷风道微地形等。 3.7采动影响区 mining area 地下开采引起或有可能引起地表移动的区域。 3.8线路的电磁环境 electromagnetic enbironment of line 输电线路运行时线路电压、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场效应、磁场效应以及电晕效应所产生的无线电干扰、电视干扰和可听噪声对人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坑能产生的影响,包括静电感应、地面电场强度、地面磁感应强度、无线电干扰水平、可听噪声水平、风噪声水平等参数对人和动物的生活基本不产生影响的环境限值。 3.9线路巡视 line inspection 为掌握线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线路本体、附属设施以及线路保护区出现的缺陷或隐患,并为线路检修、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 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电力供应系统中,输电线路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传输电力资源的唯一途径,肩负着将电力输送到千家万 户的重要任务。然而,大部分的输电线路都处于室野外, 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 的影响,这些因素经常会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导致 线路出现安全隐患。此外,一些人为因素或线路本身的质 量问题也同样会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如果不对这些 这些不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就会造成输电线路 出现异常或损坏。因此,人们必须针对这些不利因素采取 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这些因素对线路的不良影响,提高 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一、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在供电系统中,大部分的输电线路都位于野外,导致这些线路不得不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然而自然环境中一些恶劣的气候条件会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各种天气条件中,暴雨、雷电、大风、冰冻以及高温等天气都会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会造成输电线路电压过高、线路接地、导线断开、线杆折断等线路故障,一旦发生这些故障,就会对供电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给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些天气因素中,对输电线路影响最大的是雷电天气和冰冻天气,一旦线路遭受雷击或者冰冻,就会直接导致线瘫痪,无法正常供电。因此,在对输电线路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尤其重视这两种天气因素。当闪电击中输电线路时,输电线路中会产生高出自身承载能力数倍的电流,电

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

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 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与矿井的安全生产。现在我们结合实际了解几种防雷措施: 一、架设避雷线 避雷线主要是防止雷直击导线,它是架空线路最基本的防雷措施。 规程规定:35KV_110KV架空线路,如果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则应在1KM_2KM的进线段架设避雷线。 公司现在运行的架空线路最高电压等级是35KV:它们是曲矿线、铜矿线、王坡线、相坡线共四条35KV等级线路,其中曲矿线和铜矿线都是在主焦变电站进线段约1.5KM范围内架设有避雷线。相坡线和王坡线原先也是只在坡北变电站进线段装设有避雷线,但是由于线路雷电活动较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雷击跳闸事故。严重威胁到了矿井的安全生产,所以在2005年底,将这两条线路在全线补设了避雷线。全线封闭后,到现在已有四年。只在07年王坡线24#铁塔发生了一起雷电绕击事故。(这与24#铁塔在龙山山顶的位置有关)事实证明,全线架设避雷线虽然成本较高,但它防止直击雷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二、装设自动重合闸 重合闸的作用是在线路因雷击跳闸后,能在1.5秒的时间内重新自动合一次闸。一般设定只让重合闸一次,如果线路出现的是永久性故障,重合一次合不上,就不再重合了。雷击造成的闪路大多数能在跳闸后自行恢复绝缘,所以重合成功率比较高。由于它能在极短时间内恢复送电,因此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咱们的35KV铜矿线就有这套装置。实践证明,合闸成功率接近100%。(但是它不能保护设备绝缘) 三、装设避雷器 公司35kv和6kv线路上都装有避雷器,使用非常广泛。避雷器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对地呈绝缘状态;在雷电过电压(不管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则呈低电阻状态,对地泄放雷电流,将过电压数值限制在设备绝缘安全值以下,从而有效地保护了被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免受过电压的损害。 除了这三种,还有采用消弧线圈接地、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等措施,这里不再讲了。现在我们知道:避雷线是防直击雷的,对导线起屏蔽作用;自动重合闸能在架空线路因雷击跳闸后,缩短事故停电时间,但是它不能保护电气设备的绝缘;避雷器则能有效保护电气设备的绝缘,并且由于它具有成本较低、安装方便、残压低等优点,已成为架空线路不可替代的防雷措施。我们在考虑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时,要充分考

乡镇201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情况汇报

乡镇201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情况汇报 乡镇201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情况汇报 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全年任务48466万元,1-5月份预计完成18761万元,5月份我镇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完成数占“双过半”任务的77.4%,距“双过半”任务尚差5472万元。主要支撑是贵隆高速公路项目、高标准农田以及零散的小型投资项目。5月份我镇拟新增项目2个,已报送材料。存在困难:一是我镇主要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是农保地,严重制约我镇的发展,导致辖区内新增项目匮乏,几乎没有新增项目,同时,我镇没有5000万以上的项目,固投增长支撑点少,增长乏力。二是主要以政府性投资为主,同时由于固投上报要求较为严格导致以镇政府为业主的基础设施投资无法统计。2018年我镇完成 4.8亿固定资产投资难度较大。三是我镇贵隆高速公路xx段加上征地款的支付已投资超过1亿元,但是由于高速路投资数由自治区反馈,我镇1-4月份贵隆高速。 下一步工作措施:下一步我镇将加大对本镇辖区内的项目进行摸底,尽量做到应统尽统,增加项目入库数。二是加强对项目的指导,完善相关入库材料。三是建议区政府帮忙协调贵隆高速公路项目投资数额,加大贵隆高速公路投资上报数。 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年任务1.2亿元,1-4月份完成2111万元,5月份预计800万元,1-5月份预计完成2911万元,

占“双过半”任务的48.5%,距“双过半”任务还差3100多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要支撑来源志丰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和文氏米米贸易有限公司。 存在困难:我镇规上企业只有两家,对工业总产值支撑不够。二是当前是粮食销售淡季,这两家企业生产有所下降,导致实现“双过半”目标较为困难。下一步工作措施:下一步我镇将加强对企业的指导,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加大产量。 三、财税收入完成情况 全年任务610万元,1-5月份预计完成47.11万元,财税收入占“双过半”任务的15.4%,距“双过半”任务还差257.8万元。 存在困难:一是我镇为农业大镇,重大项目少,税源不足。二是贵隆高速公路耕地占用税尚未收缴以及污水处理厂建安税也尚未收缴,导致我镇财税收入完成进度较慢。 下一步工作措施:我镇将积极协调沟通,争取在6月份将贵隆高速公路的耕地占用税和污水处理厂的建安税收缴并划归我镇,争取完成双过半任务。 四、上规工作 目前,我镇辖区内尚未发现有工业企业接近入规条件,我镇正在对我镇力拓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服务业方面的入规工作,估计年底前可以达到500万收入的条件。

架空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 张宜钊

架空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张宜钊 发表时间:2018-12-05T21:53:53.5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作者:张宜钊梁修鹏赵祥杨帅张腾飞[导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网发展迅速。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喀什供电公司新疆喀什 844000)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网发展迅速。遍布城乡的输电线路及电网,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改善提效增速。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自然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鸟类活动也日益频繁。鸟类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做巢、繁衍、生活等自然习性给输电线路正常运行带来极大安全隐患。现对架空输电线 路鸟害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做具体阐述。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鸟害故障;防范措施 1架空输电线路发生鸟害问题的原因概述 1.1地域环境因素 在此我们以金华电网举例。金华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所在气候为亚热带型气候,春天降水量充沛,全年气候适宜,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适合多种动植物的大量繁殖及生存,是众多种鸟类频繁活动的良好地带。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金华地区的电路铺设工程已取得较大进步,一张覆盖面广、供电能力强的架空电路网已经初步构建成功,许多地区随处可见高耸的输电塔建设在林间地头。这就导致了许多鸟类把窝安在了输电塔两端的区域,筑巢期间大量鸟类活动频繁,为电的运输和电力输电线路运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已经发生了多起鸟害故障等事件。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大多数鸟类在筑巢时都会选择就近取材,筑巢的材料主要有树枝、草茎、野藤、周围的工业残渣用料或者各类包装物为主,鸟类在衔运过程中易发生筑材与带电导体安全距离过短而引起的线路短路等问题。 1.1.2鸟类筑巢的位置大概都在距离输电塔30cm左右的位置,而鸟类筑巢的季节往往都在雷雨天气多发的春夏季,加上春季多大风,往往导致鸟类筑巢的材料被风吹散,许多会挂在线路周围导致放电事故的发生。 1.1.3鸟类在产卵或者养育幼鸟期间,粘稠的鸟类粪便往往会洒在电塔的两端,并且长期覆盖电路的绝缘子串,类此情况伴随着潮湿的天气,曾多次导致电线周围局部地区发生跳闸事件。近些年的统计资料表明,众多鸟类在筑巢期间的活动范围都是相当广泛的,往往覆盖本地220kV等电压等级共六十多处的线路2000多条,并且鸟类筑巢往往会选择空旷的电塔高处或者丘陵地段的输电线路两端,尤其是当周围分布有水塘、水库、沼泽时,空气潮湿,事故更加多发。 1.2鸟害故障问题的分析 架空输电线路的鸟害故障问题具备极大特点,季节性明显,时间性多发,且具有较强的突发性,与季节关系较大。季节性明显具体指的是鸟害故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筑巢期间导致的线路故障问题,往往是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也就是大多数鸟类的繁殖期间。时间性多发具体指的是发生此类事故的具体时间上,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和记录表明,在正常的天气环境下,此类事故大多发生在清晨六点左右,次之的便是凌晨两点左右,原因主要在于这两个时间点空气中的湿度较大,鸟类的巢穴同时受潮,鸟类觅食前后会进行排便,粘稠的粪便排出往往散落在线路周围,或者黏连在线路上,导致线路短路或者跳闸情况的发生。而季节的突发性是指,鸟害故障往往与突发天气情况挂钩,如强降雨天气或者强大风对流天气,或者春夏季节时雷雨频繁之际。 2防治鸟害故障的技术措施防治鸟害故障的主要技技术措施,可以细分为引导型防治措施、隔离型防治措施、以及驱鸟型防治措施三种不同的类别。 2.1驱鸟型措施 驱鸟型防治措施的核心就是驱逐鸟类在输电线路附近活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而是鸟类原理输电设施。当前我国架空输电线路采用多种驱鸟装置防止鸟害,较为常见的为风车式驱鸟器。 2.1.1风车式驱鸟器 这种驱鸟器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驱鸟器之一。它的工作原理是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安装以后,可以通过风力驱动使驱鸟器旋转,对鸟类形成恐吓作用。部分驱鸟器上涂有反光物质,可以反射阳光驱赶鸟类。 此类驱鸟器的优点是便于运用、成本较低。其缺点在于需要依靠于风力驱动、使用寿命较短、自然破损相对严重以及容易出现老化。并且,因为鸟具有十分强大的适应能力,在一段时间之后,鸟类便习惯了此类器具,恐吓作用便不复存在。 2.1.2防鸟刺 防鸟刺是一束向上的钢刺,其将绝缘子串上方的横担罩住,通常运用于多股钢绞线。其优点在为便于制作以及安装,然而也具有诸多缺陷。 (1)防鸟刺是螺栓固定型,易生锈而导致难以打开。 (2)随着时间推移,易发生形变,当形变至一定程度时,大鸟依然可以在上面进行栖落。 (3)假使“钢丝型”鸟刺的直径过小,不会对鸟类的栖息造成威胁,而直径过大又会给之后的检修工作带来困难。而且如果钢针出现变形或者脱落,也会对线路造成威胁。 2.1.3脉冲驱鸟器 脉冲驱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电、声集合为一体,当鸟落在上面就会触发高压电子脉冲,通过点击作用驱使鸟类飞离,同时这种装置产生的电流较弱,一般不会伤害鸟类。 2.1.4声音驱鸟器 声音驱鸟器分为两类:一种是采用语音芯片通过扬声器发声;第二种,通过MP3技术对天敌的叫声、鸟类的哀鸣进行录制,实现驱鸟的作用。 语音芯片发声驱鸟器的优势在于技术难度低,制作成本低;其不足之处在于:声音种类少,鸟类很快会适应而以致失效。而MP3驱鸟器的优势在于声音逼真;其弊端是技术相对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但是有些时候,鸟类以为这种声音是在召唤同伴,反而闻声而至。 2.2隔离型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