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详细讲义解析

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详细讲义解析
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详细讲义解析

第二讲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判断标准: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例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五四运动B.太阳升上天空C.一杯开水变凉D.铁生锈了

例2.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蜡烛燃烧B.电梯上升C.飞机的飞行D.正在下沉的潜艇

例3.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孤帆一片日边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D.霜叶红于二月花

知识点二参照物

1.问题探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

有如右图所示的对话。

为什么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司机、

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呢?

【解析】这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的参照物作为标准。孩子们是以地面为标准,认为汽车、乘客、司机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所以说运动得真快;司机以汽车为标准,认为乘客、自己和汽车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没有做机械运动。

可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

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

(1)任意性原则:参照物的选定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为了方便地研究机械运动,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而且可以不必说明。若选取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来研究机械运动时,则必须作出说明。

例4.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应该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C、一定要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

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

例5.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名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边和行船

B、行船和岸边

C、都是行船

D、都是岸边

例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边有小东西在游动着,飞行员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件事发生的条件是()

A、子弹静止在空中

B、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航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

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航向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快慢与飞机差不多

D、不能判定

延伸题:为什么飞行员能抓住子弹?

知识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如右图,我们乘坐列车时,往往会用地面上的其他物体做标准,感觉我们的运动。

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我们自己所乘列车是运动的;

以地面为参照物,另一列车是运动的,自己所乘列车是静止的。

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注意: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

4.相对静止: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它们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

例7.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二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二号”是静止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例8.如图所示,是固定在地面上随车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基础过关】

1.我国古代著作《墨经》中有一句话,“动:或徒也。”“或”在墨家有表示几个事物或过程的不尽相同的意思。“徒”即迁徙,是位置的变化,这句话其实就是解释了我们《科学》中学到的哪一个科学名词?

2.以下是人们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科学家用的是( )

A.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

B.用形态和色彩

C.用旋律和节奏

D.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3.下列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火车出站时的运动

B、火车进站时的运动

C、空中下落的雨滴

D、运送货物的传送带

4.下列运动的物体属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踢出去后在空中飞的足球

B.在平直轨道上快慢不变地行驶的客车

C.从树上落下的苹果

D.在400米标准跑道上快慢不变地跑步的同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要选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

B、树木是静止的

C、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是运动的

D、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6.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是()

A、看时间多少

B、看路程长短

C、与参照物比较

D、看运动快慢

7.在车站上有甲、乙两列都静止的列车,甲车开动后,甲车上的乘客觉得乙车上的乘客向反方向运动,这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乙车

B、甲车

C、车站

D、乙车上的乘客

8.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9.坐在汽车里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小孩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小孩认为汽车前进很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B、不论选什么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的

10.《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11.如下图所示,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来说,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相对于加油机来说,受油机是运动的

D、选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动静止的

12.妈妈骑车送小明上学,妈妈叫小明“坐好别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若以小明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是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13.人坐在顺水而下的竹排上,以流水为参照物,竹排是的,以竹排为参照物,人是的,以河岸为参照物,人是的。

14.1997年5月12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东方红三号”地球同步卫星,现已定点在赤道上空.此卫星相对于地面来说是的;相对于太阳来说是的.

15.我们把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16.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填“运动的”或“静止的”)

17.坐在火车里的人看到窗外的树木、房屋向正西方向运动,他是以作参照物,这说明火车向方向运动的。甲、乙两辆自行车始终保持并列行驶,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的;如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18.跳伞运动员在“中华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进行跳伞,运动员从345米高度跳下,在下落过程中若以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19.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的。

20.小李同学在一篇日记中写道: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我骑着自行车驶在宽阔的大道上,两边的树木不断地后退去……学校敞开着大门,两旁的立柱像举起的双手一样向我迎来.”在这段话中, “太阳升起”的参照物是 ; “自行车行驶”的参照物是 ; “树木往后退”的参照物是;“立柱向我迎来”的参照物是。21.太阳从东方升起以为参照物,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以为参照物.22.航天飞机与轨道空间站实现对接后,就可以把食品等补给通过接口通道从航天飞机运送到空间站.这时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保持,但它们对地面来说都是的.23.人造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是静止的,选太阳为参照物,它在做。(填“曲线运动”、“直线运动”或“静止”)

【能力提高】

1.在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如果选择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得出的结论() A、一定不 B、可能相同 C、一定相同D、以上说法均不对

2.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匀速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的向北运动。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A、只有甲车

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丙车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选择的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

B、参照物的选择不是唯一的

C、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4.站台前停着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上的乘客会觉得自己乘坐的火车往相反方向运动,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站台

B、乙车

C、甲车

D、他自己

5.我国古代人早就对机械运动的相对性有了认识,曾有位诗人坐船远眺,两岸风光尽收眼底,深有所感,写下了下面动人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里的“看山恰似走来迎”和“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先后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山和船

C、船和地面

D、水和地面

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7.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站在老鹰背上休憩的乌鸦不具有动能

D.老鹰能在空中飞翔主要是由于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作用

8.汉乐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此情景中参照物应选择()

A.莲叶B.田野C.鱼D.池塘9.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月球B.地球

C.太阳D.“天宫一号”飞行器

10.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11.乘客坐在奔驰的列车里:①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④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

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

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刘翔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13.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B.路边的树木C.小明D.驶来的校车14.小明同学乘坐在运动的翻滚车中时,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翻滚车B.轨道

C.地面上的树D.地面上的建筑物

15.一天晚上,小和尚和老和尚在做功课,小和尚抬头望天空,对老和尚说:“师傅,月亮在云间穿行”,老和尚说:“阿弥陀佛,动者即为不动,不动者即为动”,请你思考:小和尚的描述以为参照物,而老和尚的话说明这一个道理。16.在海面上有三艘沿一直线同向行驶的快艇,A艇上的水兵以A艇为参照物,看到B艇在前进,C艇在后退.B艇上的水兵若以B艇为参照物,则会看到A艇在,C艇在17.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科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这里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

18.甲、乙、丙三位同学沿着笔直的大道向南跑步,甲感到风从迎面吹来,乙感到没有风,丙感到风从背后吹来,你能判断当时刮的是什么风吗?三位同学跑步的速度相同吗?

19.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是运动,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是运动,你跳高时作运动,你在400米标准跑道上进行1500米测试是运动.20.暑假期间小云要自己乘火车旅游,妈妈把她送上了火车,忽然听见火车一声长鸣,从一侧车窗望出,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向前开了,于是妈妈急着要下车,而小云向另一侧窗外看了看,又看了看手表,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乘的火车还没有开呢!”请分析母女俩结论不同的原因.

答:母女俩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因为选取的_________(填写一个物理名词)不同,妈妈是与_______________(填“并列开动的火车”或“车站”)对比,认为自己坐的火车开动了,而女儿是与_______________(填“并列开动的火车”或“车站”)对比,得出自己乘坐的火车

没有开动的结论.

21.根据图中所示的小旗,判断船相对于岸上楼房的运动情况有哪几种可能?请简要说明。

【课后作业】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B、我们说“地球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照物

C、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是以地球为参照物

D、无风的雨天,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人看到雨滴斜向下落向地面,是以地球为参照物2.正在歌唱的合唱队,指挥者手中拿着的小棒相对于下面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A、观众

B、合唱队队员

C、指挥者本人

D、指挥拿小棒的手

3.下列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从楼上落下的物体

B、沿跑道滑行的飞机

C、进站的列车

D、随传送带运动的纸箱

4.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5.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

6.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那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D.火星

7.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上升的电梯B.地面C.商场内的收银员D.货架上的商品8.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旁的树木B.迎面走来的行人

C.小芳骑的自行车D.从小芳身边超越的汽车

9.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__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10.“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是井冈山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家长签阅】

家长建议:

家长签名:

年月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练习题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形状无关 C.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状态有关 D.物体的质量跟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 2.1 kg的铁和1kg的棉花比较,它们的质量:() A.铁的质量较大 B.棉花的质量较大 C.它们的质量一样大 D.无法比较 3.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 g的物体可能是() A.你的电脑B.你的课桌 C.你的钢笔D.你的质量 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中学生身体质量的是() A.500 B.5.0×107mg C. 5000g D.0.005t 5.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铁块,做成铁锤时质量较大,做成铁管时质量较小 B.一块铅熔化成液态的铅时,其质量减小了 C.一块铜在地球上的质量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 D.一块铝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6.一根铁棒,其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A.将铁棒磨制成钢钎 B.在炉中加热到30℃ C.将铁棒拉成细铁丝 D.将铁棒带到太空中 7.(多选)天平是测质量的常用工具。使用时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当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边时,要使指针停在中央刻度线,应该:() A.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C.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D.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8.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尖仍指在分度盘正中刻度线的左方,这时应当()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B.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C.把游码向右移D.换用大一些的砝码 9.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质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处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物体,右盘放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10.小明要测量1cm长的棉线的质量,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将1cm长的棉线直接放到天平盘中进行测量 B.将一个小石块与1cm长的棉线一起放到天平盘中测出总质量,再减去测得的小石块的质量C.测100m长(或更长)的棉线的质量,再测得的质量除以100得出1cm长的棉线的质量D.以上方法都可以测出1cm长的棉线的质量 二、填空题 1.物体所含____________叫做质量。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把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其质量___;一块铁熔化成铁水时,其质量___;使一个铁块的温度升高20℃,铁块的质量____;宇航员把一块手表从地球上带到太空中,手表的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

第2节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学习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教具准备 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展示物体运动的图片,感受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树木等随地球而转,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银河系及宇宙,也都不停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机械运动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奔驰的骏马、行驶的火车、自转中的地球、还有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奔腾的江水、划过夜空的流星、腾空而起的“神舟八号”飞船……这些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交流归纳上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探究点二参照物 1.概念 问题探究: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案

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 2.知道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重点:质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天平使用方法 难点: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教具:铁钉、铁锤、木桌、木凳、托盘天平、彩色挂图等 二. 新课导入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思考、回答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教材首先从学生所熟悉的铁锤和铁钉、木船和木椅,通过比较组成这些物质的物质的多少,引出质量的概念.接着介绍了质量的单位——千克、克、毫克、吨,列举了一些物体质量的大小,目的是让学生对千克形成较具体的观念.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又能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高中物理中学习.在初中对质量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简单地使学生认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但这并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对于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而变,也是让学生知道即可. 四.合作学习 1. 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 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9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教案

第2节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论,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展示物体运动的图片,感受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树木等随地球而转,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银河系及宇宙,也都不停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一、温故 请同学们阅读第十二章的章首短文,这是对一场滑雪比赛的描述。从中我们能想到的一句话是“生命在于运动”。请同学们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运动的? 答: 二、链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这是因为尽管飞机和子弹都在飞,但对飞行员来说那颗子弹是的。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机械运动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奔驰的骏马、行驶的火车、自转中的地球、还有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奔腾的江水、划过夜空的流星、腾空而起的“神舟八号”飞船……这些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 行描述。 交流归纳上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探究点二参照物 1.概念 问题探究: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播放视频: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 2.特点 问题:(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 分析:当观察一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判断它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做参照物,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如选汽车司机中靠椅,则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的,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探究点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问题探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大 全 知识点1:质量 1.概念: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 2.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单位间的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属性: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物态和位置而改变。 知识点2:天平 1.托盘天平的构造:由底座;托盘;横梁;指针;分度盘;平衡螺母;标尺;游码构成;且每架天平有一套砝码。 2.使用方法: “调”: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测”: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读”: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收”首先将被测物体取下,然后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最后将游码拨回游标卡尺的左侧零刻度线。 3.测量时的补充: (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 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4.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2)已经调好的天平,当位置改变后应重新调节横梁平衡,方可进行测量。 (3)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4)潮湿的物品或者化学物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知识点3:密度 1.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最新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及答案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我们平常所说的运 动和静止是相对于一个选定的而言的。 2、放暑假了,小明乘座火车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的。 3、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是以为参照物的。 4、如图1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的。 图1 图2 5、如图2示,在“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飞船是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神舟十号”飞船是的。 6、小明同学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明同学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7、把汽车的行驶、轮船的航行、飞机的飞行、运动员的跑步等这类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 8.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说他是运动的,这是以为参照物;说他是静止的,这是以为参照物. 9.夜晚抬头望星空时看到:“月亮在云里穿行”,这是以为参照物;“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10.图中的特技跳伞运动员只有在他们保持时,才能形成一定的造型.

11.图(a)、(b)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先用双手蒙住双眼,后放开手,发现编和的小朋友作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只有机器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 C.任何物体如果以自身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就是零 D.参照物必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13.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 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1.2 运动的描述参考答案1 1、机械运动;参照物 2、列车;运动 3、地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

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一节主要内容导学 (1)质量的含义 (2)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4)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质量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 1._________叫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表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常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t=_______kg、 1g=______kg、 1mg =______kg 2.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_______,这说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3.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使用天平时要注意: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_______,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_____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_______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4.天平使用的基本步骤: (1)把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 (2)调节横梁右端的,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反之,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放在盘中,按“先后”的顺序用镊子选择适当砝码,用镊子向盘里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 (4)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被测物体的质量. (5)测量结束要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并整理器材,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三、质量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 1. 本节重要的基本技能是天平的使用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归纳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2.速度 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计算公式:v=s/t。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l。②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③单位的换算关系: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①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因为物体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案例

案例分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 教学案例及反思

《质量》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 理解质量的含义,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1.制作关于托盘天平结构和使用方法的多媒体课件. 2.托盘天平(带砝码)(根据班级人数确定需准备的天平数量)、烧杯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如果分析一下铁锤和铁钉这两个物休,你也许会发现,虽然它们都是由铁制成的,但铁的含量却不大相同.物理学中如何来表示这种区别呢?如果想知道它们到底含有名少铁,该怎样精确地测量呢? 二、合作探究 教师举例:一盆水与一杯水、一个铁钉与一个铁锤,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然后简要概括: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提问:你知道哪些质量的单位?

总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 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 提问:你知道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吗? 教师讲述单位进率关系:1 t=103 kg=106 g=109 mg. 2.质量的测量 (1)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 总结:实验室里,通常使用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测量质量,生活中常用电子秤、杆秤测量质量. 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认识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的主要结构. (2)使用天平应注意哪些问题? 总结: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②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 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 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3)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提问:天平应水平放置,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讲解:天平应放在水平台面上,学生天平还应调节底座螺钉,使底座水平. 提问: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如何调节呢? 总结:①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 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当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幅相等时,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 提问:在使用天平称物体时,为什么把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呢? 讲解:这是因为天平游码标尺的零刻度线在标尺的左端,往右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中加砝码. 提问:放好物体后,如何使天平再次平衡,称出物体的质量呢? 总结:①可以通过向右盘加人砝码和移动游码的方法使横梁再次平衡,这 时,砝码的质量和标尺上游码所表示的质量之和即物体的质量.②此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③根据游码所在的位置在标尺上读数时,应以游码左侧刻度线 为准. (4)学生练习使用天平测量橡皮、铅笔的质量,再试着测量半烧杯水的质量. 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提问: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运动的描述节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分,计分) 1.(2012江苏南通)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2.(2012浙江台州)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站在老鹰背上休憩的乌鸦不具有动能 D.老鹰能在空中飞翔主要是由于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作用 3.(2012湖南益阳)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 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4.(2012湖北武汉)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油机在空中给授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5.(2012吉林)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路灯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 D、驶来的校车 6.(2012十堰)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站在地球上的人决定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7.(2012江苏淮安)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8.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 ( ) 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 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 C、甲乙都向东运动 D、甲乙都向西运动

(完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质量和密度练习题

第11章质量和密度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____,经常采用的单位是___,____,____和_____。 2.在相同的体积下,不同的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表示。 3.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常用的较小的单位是________,两者的换算是________________。 4.完成下列的单位换算: 30厘米3=30x_________米3; 25厘米3=25x_________分米3=_________毫米3; 1600厘米3=_________毫升=_________升_________分米3; 7.8克/厘米3=_________千克/米3; 13.6x103千克/米3=_________克/厘米3=_________吨/米3 5.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___________物质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量筒的量程是__________毫升,最小刻度是________毫升,图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毫升。 7.计算物质密度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用____表示密度,_______表示质量,___________表示物体的体积。 8.密度相同的AB两个物体,A物体的质量大于B物体的质量,则________的体积大,同种材料组成的AB两个物体,A体积大于B体积,则________的质量大。 9.a,b,c三个物体重力相同,但由于是不同种类的物质构成的,三是_____。 10. 5米3的水结成冰时,它的质量是__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_,5米3的冰化成水时,它的质量是__________千克,体积是__________ 立方米。(p冰=0.9x103千克/米3) 1.物体所含叫做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实验室中用测量物体质量。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和而改变。 3.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2.4吨= 千克; 5.2×1021毫克= 千克;35克= 千克。 4.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处,调节使横梁平衡后再测量物体质量。 5.物理学中把的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6.水的密度为千克/米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7.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ρ冰=0.9×103千克/米3= 吨/米3= 千克/分米3;V=50毫升= 米3。 8.一块铝的质量是54克,体积为20厘米3,它的密度是克/厘米3,合千克/米3;体积为10厘米3的铝块密度是千克/米3。 9.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铁块,的体积大,它们的体积之比为;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它们的质量之比为。(已知ρ铝=2.7×103kg/m3,ρ铁=7.8×103kg/m3,ρ铜=8.9×103 kg/m3。) 10.若只用量筒量取200克煤油,那么量出煤油的体积是毫升。(ρ煤油=0.8×103 kg/m3) 11.1m3的水凝固成冰后,它的质量是千克,它的体积是 m3。 12.能装1千克水的瓶子,最多可以装千克的酒精。若改装水银,最多可以装千克水银。(ρ汞=l3.6×103kg/m3,ρ酒精=0.8×103 kg/m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学设计

第六章第1节质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质量是物体一种属性; 3.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认识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天平使用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质量的含义; 2.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天平、砝码.橡皮泥等常见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分析比较铁钉和铁锤;大小玻璃杯;课桌和课椅除了形状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 学生:铁锤比铁钉含的铁多;大的玻璃杯比小的玻璃杯含的玻璃多,课桌比课椅含的木材多。 教师: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 物理学中用质量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二)进行新课 1、质量的概念 (1)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2)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kg;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3、阐述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问题:(1)烧杯中冰熔化成水,所含的水的质量有没有变? (2)铁钉敲弯了,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 (3)将铁钉带到月球,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交流:冰熔化成水,只是冰的状态变化了;铁钉敲弯了,只是铁钉的形状改变了;铁钉由教室带到北京,或更远的地方,只是铁钉的位置变化了在这几种的变化现象中,物质没有从物体中转移出示,也没有发生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现象,因此,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 结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4、质量的测量 (1)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出示幻灯片)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 ①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③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 每架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称量值就等于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程度。 (3)记住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教师示范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3、左右旋转平衡螺母,使横梁处于水平位置(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 4、通常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镊子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当加减砝码时天平还不能平衡,再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水平。 5、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总数加上游码所对应的示数。 6、将物体取下,将砝码用镊子放回盒内,游码归零。 学生实践;用天平秤物体质量 附:板书设计

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详细讲义解析

第二讲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判断标准: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例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五四运动B.太阳升上天空C.一杯开水变凉D.铁生锈了 例2.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蜡烛燃烧B.电梯上升C.飞机的飞行D.正在下沉的潜艇 例3.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孤帆一片日边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D.霜叶红于二月花 知识点二参照物 1.问题探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 有如右图所示的对话。 为什么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司机、 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呢? 【解析】这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的参照物作为标准。孩子们是以地面为标准,认为汽车、乘客、司机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所以说运动得真快;司机以汽车为标准,认为乘客、自己和汽车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没有做机械运动。 可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 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 (1)任意性原则:参照物的选定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为了方便地研究机械运动,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而且可以不必说明。若选取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来研究机械运动时,则必须作出说明。 例4.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应该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初中运动的描述教案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初中运动的描述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 (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过程 一、运动的世界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二、机械运动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1、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前面所举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 三、参照物 1、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 2、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一章 1.2 运动的描述 教案(表格式)

教学设计

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教师强调关于参照物问题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2)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 (3)为了研究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要点辨析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判断哪个物体是否运动; (2)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 (3)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该物体是运动的;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无位置变化,该物体是静止的。 目标导学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问题] 同一情况,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讨论] [结论]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类比]1.说某一同学个子高,是不准确的,应该说,它与谁相比个子高,同理说某一位同学矮,也是不科学的。 2.某人问路,到某地要用多长时间,该人不答,待问路人不耐烦开始走时,该人才说1小时左右,问路人不解,该人答曰:不知你走多快,如何判断用多长时间呢?这里的参照就是走路人的快慢,可见,我们表达话语时,一定要说话严密些。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或静止,并且知道这两种状态是相对的,课后大家要熟记本节的概念。

1、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2、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静止,太阳和卫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 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 3、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这辆公共汽车的车厢 B、坐在车内椅子上的乘客 C、在旁边走过的售票员 D、关着的车门 4、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性。 5、(最新中考题)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质量》(20201016071312)

《质量》 唐冬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 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学方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课件,器材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新课教学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我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质量的单位 国际单位:千克( kg) 其他单位:吨(t) ;克(g) ;毫克(mg) 。 进率: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3 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3.质量的测量——天平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平衡。 直到横梁恢复 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教师强调: 1 、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通过学习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 《运动的描述》是学生认识机械运动的开始,也是力学的基础知识。它深深影响运动、运动和力、机械能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理解本节的内容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机械运动的引出,科学地描述了人们对运动的认识,体现了科学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教材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实例,形成机械运动的概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性认识自然现象,科学抽象事物本质的能力。本节内容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重点:参照物概念、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难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三、教学策略 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要充分利用实例(图片或录像),在课堂中进行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变化的运动,认识运动的普遍性。参照物在机械运动中起到“标准”作用,通过课本内容学习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使学生体验到: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得到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从而进一步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理解运动物体的共同特点(即它们位置的改变),掌握机械运动的概念,通过学生简单的实验及对实验的分析,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而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并能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钢尺、橡皮筋、木梳子。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视频:播放孙悟空“腾云驾雾”有关 镜头。 问:大家喜欢看《西游记》吗?你知 道孙悟空的“腾云驾雾”是怎样拍摄 的吗?学习了今天这节课,你就会明 欣赏,思考。激起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案 第一节质量 I.知晓目标 1. 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 2. 知道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 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重点:质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天平使用方法 难点: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教具:铁钉、铁锤、木桌、木凳、托盘天平、彩色挂图等 II. 导入激趣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思考、回答 III.合作学习 1. 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 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3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3)天平的使用 A.托盘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