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 大学毕业设计

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 大学毕业设计
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 大学毕业设计

2014届分类号:

单位代码:10452

毕业设计

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

姓名

学号

摘要

花生是传统的农作物,可以进行多种类深加工,现在花生产品和农业结构调整已经变成我国重点种植的农作物,其加工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在这种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推动下,花生生产势头猛涨,并有逐渐集中生产的趋势,一套成熟的产业链已经形成。然而中国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却严重阻碍了花生产业的发展,传统花生收获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效率低、损失大,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其产业的长足发展。本论文设计了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关键部件结构与工作参数设计等。该设备主要由挖掘铲、振动筛、行走轮、动力传动装置及机架等组成。此机械设备工作顺畅运行可靠,生产率:0.1~0.13hm2/h,荚果破碎率:≤1%,清土率高,损失率低,损失率:≤3%,,适用于个体较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解放劳动力。

关键词:振动筛;平行连杆;挖掘铲;带轮

Abstract

Peanut is traditional plant, has become China's important export products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restructuring and support the cultivation of varieties. I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export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dual-driv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eanut production, and gradually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with the basic formation of competitive industries. However, peanut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in China are seriously lagging behind, especially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duction, operating costs accou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harvesting operations, mainly rely on manual completion of the current, labor-intensive, operating costs are high, low efficiency, loss, and the high cost of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has become a major bottleneck in the growth of industry, mechanization of domestic peanut harves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needs of the increasingly urgent introduced a shaker-style peanut harvester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operating parameters. The device mainly by the mining shovel, vibration screen, vibration-drive components, running wheel,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hassis components, etc., two lines of a complete peanut harvesting, dug out the peanut seedling was sent to the shaker, after the vibration shaker to remove excavated soil associated with the peanut,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transportation board to achieve the side of peanut seedling lodging works. It has a smooth operation, Productivity:0.1~0.13hm2/h,Pods and broken rate: 1%,A high rate of soil, low loss, loss rate: 3%,reliable operation, high rate of land clearance。

Keywords: Vibrating screen; Parallel link; Digging shovel; Belt wheel

目录

1序论 (1)

1.1花生产业研究 (1)

1.2我国花生生产现状 (1)

1.3我国花生的种植现状 (3)

1.4我国花生机械化生产发展 (4)

1.5预期目标和研究内容 (5)

2 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设计 (6)

2.1振式花生收获机设计原理 (6)

2.1.1振式花生收获机设计依据 (6)

2.1.2振式花生收获机设计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7)

2.1.3振式花生收获机总体设计简介 (7)

2.1.4工作原理 (8)

2.2参数计算 (8)

2.2.1主要参数确定 (8)

2.2.2花生收获机的功率计算 (8)

2.3关键部件设计 (9)

2.3.1挖掘铲的设计 (10)

2.3.2带轮及带的设计 (14)

2.3.3平行连杆机构的设计 (15)

2.3.4轴的校核 (16)

2.4总体装配 (19)

3. 结论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3)

1 序论

1.1 花生产业研究

花生不仅是优质油料作物,而且是主要的蛋白资源,加工品类多,产业链条长,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和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和扶持的种植品种。在消费结构和出口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双重拉动下,花生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并逐渐向主产区相对集中,优势产业带基本形成。但是中国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却严重滞后,特别是用工量占生产全过程1/3以上、作业成本占生产总成本50%以上的收获作业,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效率低、损失大、成本高已成为生产发展与产业成长的主要瓶颈,国内对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的需求日趋迫切。

发达国家对花生收获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起步早、投入大、发展快,早已实现了专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中国对花生机械化收获的研制虽较早,但发展十分缓慢,近年来,随着花生收获机械市场需求的不断趋旺,花生收获机械的研究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可实现挖掘、清土、铺放功能的花生收获机,具有无需自带动力、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成本低等特点,较适合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条件,具有较好的市场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壅土阻塞、秧蔓缠绕、适应性差、损失率高等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解决。

花生的种植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是国际公认的半干旱作物,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主要油料和经济作物,同时也是主要的创汇农产品之一。花生以它独有的优势,在世界油料生产和国际贸易中仅次于大豆而居第二位,在亚洲、非洲、澳洲及南北美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有花生的种植和生产,其中,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花生生产国和花生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花生出口国。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字表明,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由20世纪60年代的1.66×108hm2增至20世纪70年代的1.87×108hm2,并呈上升趋势。随着花生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花生总产也在不断提高,世界花生年总产量20世纪60年代为1.05×1010kg,1988年则增加至2.25×1010kg,创花生生产量纪录。

1.2 我国花生生产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中国花生生产和整体效益增长很快。

花生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3.62×106hm2,发展至2002年的4.92×106hm2;总产由1996年的1.01×1010kg,发展至2002年的1.48×1010kg;单产由1996年的2.8×103kg/hm2,发展至2002年的3.01×103kg/hm2;外贸出口花生原料(以籽仁计)由1996年的3×108kg,发展至2002年的7.7×108kg;出口范围由1996年的72个国家和地区,扩展至2002年的108个国家和地区:创汇额由1996年的2.22×108美元,增长至2002年的4.49×108美元。

花生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种植面积约500万公顷,总产量在1400万吨左右,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4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居世界第一位,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和出口国。我国花生生产的区域广泛,除西藏、青海、宁夏、香港等省区外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北部华北平原、渤海湾沿岸地区及四川平地等。可分为两大产区及南方产区和北方产区,北方花生生产产区的面积、总产分别占全国的60%和65%。我国花生种植以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四川、江苏、安徽等7个省为主,花生面积占全国72%,总产占全国79%,其中河南、山东为主要省份,两省的花生种植面积之和约占全国的45%。

2007年我国花生市场虽然持续高速运行,但是出口企业的收购一直较为低迷,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从7月1日开始,花生仁果出口政策由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过去的5%的出口退税因此取消,这使得花生出口企业的盈利空间大为缩减,花生企业因此损失的利润空间可达500元/吨至700元/吨,收购花生的价值和一般的食用大米价格相比没有多大优势。受此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花生出口市场的旺季当中,国内花生出口企业的收购积极性没有增加。从国家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取消粮食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的政策来看,国家鼓励进口、控制出口仍是08年农产品贸易的主要政策导向,加之食用油价格上涨是CPI指数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花生出口难以得到政策扶植。在国家政策对于出口实行政策控制以及国内花生价格难以明显回调的影响下,花生出口市场仍保持相对偏弱的格局。同时由于我国花生在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降低了花生的品质。由此导致中国花生出口的比例徘徊在5%左右,出口价格低于美国和国际均价,农民增产不增收,出口时常遭遇技术壁垒。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活动的增强,中国花生出口面临更为激烈的国内竞争。

花生一直是中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位于印度之后居世界第二位;总产居世界第一,并且还有如图1-1的发展趋势。

花生适应性广,全国除青海以外,其它省(市)均有种植,但产区优势非常明显。以2002年为例,全国花生种植面积4.92×106hm2,总产1.48×1010kg,其中北方产区种植面积3.27×106hm2,生产量1.1×1010kg ,分别占全国的66.5%,74.1%。种植面积超过1×105hm2的省(市)为13个,即山东9.53×105hm2,河南9.45×105hm2,河北4.8×105hm2,广东3.15×105hm2,安徽2.85×105hm2,四川2.64×105hm2,辽宁2.44×105hm2,广西2.34×105hm2,江苏2.34×105hm2,湖北2.06×105hm2,江西1.77×105hm2,湖南1.48×105hm2,福建1.06×105hm2。种植面积增长较快的是山东、河南、安徽和湖北产区,而花生总产量超过1×109kg的只有山东、河南、河北和安徽等4省份,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24%, 22%, 10%和8%。

1978到1998年的20年间,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处于大幅变化的阶段,由于种植条

件和生产技术水平较差,我国花生的总产也比较少。近年来,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基本稳定,2000-2007年,我国花生年产量都稳定在14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2%,接近于我国的大豆的产量水平。2007年,我国花生播种面积比预期略有下降,约在457.1万公顷,较2006年度降幅达1.97%。由于2007年花生生长后期雨水偏多,影响到花生籽料饱满度,同时造成新仁的含水比重偏高,甚至变质、腐烂,因而2007年花生单产水平和质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主产区河南、山东等地在成熟期间光照条件较差,雨水偏多,江淮流域受洪灾影响,单产可能分别下降9.1%、13.8%。2007年度,我国花生总产量为1400万吨,较上一年度减幅为4.54%。由于07年油脂油料价格高企,预计2008年花生播种面积将会增加,达到443万公顷,同比增加23万公顷,增幅为5.5%,预计08年花生产量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1.3 我国花生的种植现状

中国花生的种植方式有裸地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两种。裸地栽培是传统的常规种植方式,地膜覆盖栽培是进行高产栽培的新技术,技术性较强。这两种栽培方式根据整地方法又分为以下三种;

(1)平作

平作是北万和南方早薄地花生产区的一种种植方式。在无灌溉条件、土壤肥力低的旱地或山坡地,土壤保水性差,水分容易流失,花生不易封行采用平作和密植,有利于抗早保墒,争取全苗,在土地多劳力少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整地工作量。

(2)垄种

垄种是北方中肥田和肥水地的一种种植方式。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条件齐全的大田,垄种有利于花生合理密植,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获得高产。花生垄种需要在播前整地时起垄,在垄上开沟或开穴播种,垄种根据具体操作方式分为单行垄种和双行垄种两种。

(3)高畦种植

中国南方地区春季雨量充足,为了能排能灌,防止花生田积水,农民往往起畦种植花生,一般采用直行条播,每畦种植4~8行。

中国北方地区春、秋季节花生播种期间,普遍干旱少雨、温度低,且无霜期短,南方春季则低温多雨。为了实现花生的丰产和丰收,各生产部门普遍改变种植方式,采用花生覆膜的种植方式,最终实现了抗早、保墒、提温、防雨、排涝,减少苗期管理的效果,为花生的早熟增产提供了保障。

地膜覆盖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种植技术,它是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一项重大的技术改革,是大幅度提高花生单产的一项有效措施。这项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北方地区低温、干早和无霜期短,南方春季低温多雨等不利自然气候条件,开创了

中国花生生产的新局面。

目前,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己在华北、东北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明显增产效果,经济效益显著,深受群众欢迎。

但花生覆膜播种的种植方式在使花生增产的同时,也引发了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白色污染”。目前所用的塑料薄膜,大多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为原料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中塑料薄膜极难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消化,可存在400年之久,农田使用的塑料薄膜老化后,破碎遗留在田间,使得地下的残膜数量逐年增多,遗留在田间的残余地膜,污染土壤,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及肥力,阻碍了植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和品质。

1.4 我国花生机械化生产发展

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花生生产机械化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西方发达国家在花生生产机械化方面的研究较早,与其它农业机械相比,几乎是同步发展的,机械制造与应用技术己比较先进、完善。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实现了花生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作业,在收获环节早已发展到联合收获水平,并且正依照本国的种植特点,向着大型化、机电一体化、智能化、高可靠、高安全的方向发展.一些发达国家还不断将高、精、尖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上来,农业机械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中国,花生播种机械化技术已基本成熟,根据中国农业人口多、土地分散,而中小动力拖拉机保有量多的特点,该类机械以小四轮拖拉机为牵引动力,较好地解决了花生人工或畜力播种劳动量大和生产率低下的问题。近几年,系列化的多功能花生覆膜播种机已在花生产区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比之下,中国花生收获的机械化水平低下则极大地影响了花生产业的发展。目前,花生的收获基本是靠人工、畜力或半机械化(如手扶拖拉机牵引挖掘铲)完成,而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的机型则由于不符合中国国情或动力消耗大、作业效果较差等原因,没有形成较大的生产和使用规模,这就使中国的花生收获机械与装置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

总之,中国现阶段花生收获方法的落后带来了各方面的问题,大体上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长期以来,花生的收获都是靠人工完成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一矛盾更加突出。据初步估算,整个花生生产过程中,花生的收获所用工时为整个过程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一阶段的作业成本为整个花生生产成本的二分之一以上(作业成本包括从花生耕地播种开始到收获摘果为止,所需的种子,肥料、地膜、机具及人工费用等,人工费按同时期普通劳动者的工时

费来计算)。

第二,生产成本高。目前的花生收获无论是人工还是畜力以及简易的机械,整个收获过程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都要经过两道以上的工序,首先是将花生从土里挖掘,然后人工除土,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问题是造成英果的较多损失,并且这种损失大部分情况下,英果埋到地里,需要进行二次复收,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成本高。

第三,耽误农时。花生的收获季节,正值“三秋”大忙之际,劳力紧张,如果能缩短花生的收获日期,会对小麦播种打下一个良好基础。据研究者到农村的实地考察,在山东省莱阳市,一般的沙壤地收花生(只完成花生的挖掘和去土两道工序),一个劳力每天工作8h,可收花生0.0046hm2;借助畜力或者是简单的机力(用手扶拖拉机先耕出花生)每天可收花生面积也仅为0.13~0.2 hm2。

所以,设计研制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花生收获装置是提高中国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关键。

1.5 预期目标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以配用中小动力的花生收获装置为研究对象,针对中国农村分散经营的生产体制和中小型拖拉机拥有量大的特点,适应国内的花生种植方式,重点设计花生收获装置的挖掘及分离原理,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结构设计,在充分了解花生植株各组成部分收获时的生长状态及田间特性的基础上,简介新型传动机构的工作机理和结构优化设计,设计工作部件的运动特点、所受阻力及对花生与植株的施力方式等。以简化结构,降低功耗,减少成本,提高作业质量为目标,重点研究花生收获装置及其传动部件的运动机理及最佳工作参数。

1.5.2 研究内容

(1)设计花生挖掘与分离的新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基本设想是用平行连杆机构实现花生的振动式挖掘与分离,采取将两项功能通过一个工作部件来完成的全新结构,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动力功耗和收获装置的总体结构尺寸;

(2)针对不同花生品种、不同地区及土壤条件,优化传动与工作部件的结构,使其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达到最优。

2 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设计

中国对花生收获机械装置的研究正处在发展时期,花生收获机械大面积的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农村分散经营的生产体制和农民的消费水平,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差别,对产品、技术需求的递进趋势以及广大农村中小型拖拉机拥有量大的特点,决定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仍然要以中小型花生收获机械与装置为主要的研究和推广对象。

但是,国内对花生收获装置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入,研究工作还基本停留在试制与试验阶段,对花生收获装置的工作原理、结构优化、具体的工作情况及规律性的深入研究尚没有报道;而现有的花生收获技术的理论著作过于老化,新理论和学术研究性文章比其它农业机械技术理论相对偏少,且深度不够,学术价值较低,致使收获机械与装置有效供给不足,小型机具多,优质机械过少,大中型农机具跟不上发展需要,收获装置不能满足花生生产实际的需求,影响了新装置的开发改进,最终影响了花生种植业户购买机具的积极性。

因此,加强理论研究,加快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速度,研制出适合中国当前国情、性能稳定、高效优质的新型花生收获装置,以满足国内现阶段广大花生种植用户及市场的迫切需求,应当是现阶段中国花生生产机械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2.1 振式花生收获机设计原理

2.1.1 振式花生收获机设计依据

(1)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农村人口多、土地少,且分散经营,大型农机具.保有量少,而中小型拖拉机拥有量大。所以,针对中国现阶段农村生产的实际状况,所设计的花生收获装置应以配用中小型动力为主。

(2)作业可靠、减少收获损失

根据山东省质量监督局发布的《山东省地方标准~农业机械作业质量花生机械收获》和农艺要求,所设计的花生收获装置应达到的性能指标为:

配套动力:11-13.2kw小型四轮拖拉机

生产率:0.1~0.13hm2/h

损失率:≤3%

荚果破碎率:≤1%

(3)结构紧凑,降低成本

为便于花生收获装置的推广和使用,考虑到中国现阶段广大花生种植户的消费水平,在保证收获装置作业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真正使广大农民买得起、用得上。

2.1.2 振式花生收获机设计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传统的花生收获装置大多采用挖掘铲和抖动链相组合的方式。这种装置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从美国引进和消化吸收后推广应用的,不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动力消耗大、可靠性差,而且收获损失偏高、花生蔓铺放杂乱,不便于人工拣拾。

本文所设计的收获装置拟采用将挖掘和分离两项功能溶为一体的全新结构,以减少功耗、机体尺寸以及收获损失;并对动力传递系统和操纵装置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动力传递高效可靠,操纵调整简便。

由于花生的种植模式是两行垄作,所以收获装置的挖掘部件应为两个挖掘铲,在收获装置作业过程中拟使挖掘铲以一定的频率摆动前进,即摆动式挖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对工作机组的阻力,降低机组功耗。

为减少机构尺寸,简化结构,收获装置的分离部件拟附着在挖掘部件上,在作业时,通过挖掘部件的摆动使分离机构将花生与泥土分离。

所以,设计方案的选择主要是传动系统的选择和挖掘分离装置的确定。

2.1.3 振式花生收获机总体设计简介

该机主要由挖掘铲、振动筛、行走轮、传动装置及机架等组成。

(1机架2充气式橡胶行走轮 16带轮3轴

4挖掘铲 5振动筛 6连杆7平行连杆机构 9偏心驱振装置)

图 2 总体装配模型示意图

挖掘铲的作用是铲断花生主根、掘起秧土,并将掘起的土壤和花生秧果传输到清土装置上。对挖掘铲的要求是前行阻力小、挖掘深度稳定、耐磨损、碎土性好、自洁性好、制作工艺方便等。本机挖掘铲采用整体单铲式平铲,并在其后端设有碎土栅,以增加其破碎土功能,也是花生秧果从挖掘铲升运到振动筛的衔接部件。挖掘铲选用优质合金钢

制成,固定连接在机架的前下部。花生收获机的清土装置目前主要有抖动升运链式和振动筛式两种,振动筛式结构紧凑、清土效果好、伤果率低等特点,但较抖动升运链式整体震动较大。综合考虑本设计采用振动筛式清土装置,振动筛栅条为纵向排布,栅条中心距可以根据当地花生品种(主要是花生果大小)来确定,为便于将花生秧果成条铺放到远离未收取区的已收区,振动筛设计为下倾式,振动筛通过机架两侧的连杆与机架铰接,由前上部的偏心驱振装置驱动作往复振动,驱振装置上配有偏心平衡块装置。为防止作业时秧草缠绕设备和机器内侧挑邻行花生秧蔓。传动系统采用带组合传动,分别将拖拉机的输出动力传输到侧向切割器与筛动装置。设备两侧配有充气式橡胶行走轮,行走轮直径为405mm,宽度为100mm。

2.1.4 工作原理

此类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作业时,拖拉机带动收获机具前行,挖掘铲以一定角度铲入土中(挖掘深度通常在100~150mm),将花生主根切断,并将掘起的土壤和花生秧果输送到振动筛上。掘起的土壤和花生秧果进入往复运动的振动筛,将花生和沙土不断地向后振动输送,大部分沙土被振落至筛下,实现清土目的,花生秧果和少部分未去除的沙土随后从振动筛的侧尾端被抛送到已收区,实现成条铺放,待田间晾晒后再进行拣拾作业。行走轮安装在机架上,通过选用不同的定位孔可调节行走轮的安装高度,调节挖掘铲的挖掘深度和入土角。

本机的主要特点:采用侧尾振动筛清土装置,清土效果好、条铺效果好、可靠度高、损失率低;偏心块与振动筛采用等惯量反配置自平衡设计,不仅可同时实现清土和输送一体化功能,而且具有震动小、运行平稳可靠、驾乘舒适等特点;通过调节行走轮安装高度,来调整挖掘深度和挖掘铲入土角,操作简单方便;11~13.2 kw拖拉机即可带动,与现阶段大多数农户拥有的小四轮拖拉机相适应,具有适配动力广,投资少,收效快等特点。

2.2 参数计算

2.2.1 主要参数确定

参照相关花生收获机的技术参数和双行振动式马铃薯挖掘机功率选定原则,本设备适配动力功率为11~13.2 kw的拖拉机,每次收两行,预期生产率为:0.07~0.1 hm2/h,根据花生主产区种植的宽窄行距实际情况,选定作业幅宽为550mm,因此确定挖掘铲的宽度为430mm,同时采用入土角与振动筛升运角一致设计原则,选定挖掘铲入土角为25°。挖掘深度设计为100~150mm可调,通过调节行走轮在机架上的上下安装位置实现。振动筛组振动由偏心轮带动,偏心距为1cm。

2.2.2 花生收获机的功率计算

N振花生收获机所需的总功率可分为3部分,即挖掘装置及地轮行走所需的功率

d

动筛所需的功率s N 和机械传动消耗的功率n N 。

d s n N N N N =++ (3-1)

2123m P P P P fG KaB aBV ε=++=++

(3-2) 式中 P ~平均牵引阻力,P=4808.7N ;

G ~花生收获机质量,G=2234N ;

f ~综合摩擦系数,f=0.25~0.5;

K ~土垡抵抗变形的性能系数 K=0.2~l ;

ε~动态阻力系数,取3ε=kg/s 2·cm 4;

m V ~机组前进速度, 1.83m V m s =;

a ~挖掘深度,a=l2cm ;

B ~挖掘幅宽,B=60cm ;

1P ~摩擦阻力,包括挖掘铲和沟底、沟壁之间及轮轴之间的阻力,地轮对土壤的滚动阻力及摩擦阻力,156P fG N ==;

2P ~土垡变形的阻力,2144P KaB N ==;

3P ~动力变化阻力,即土壤动量变化时所产生的阻力,372.33m P aBV N ε==;

6.1102m d PV N kw μ

== (3-3) 式中 μ~牵引阻力利用系数,取μ=0.8-0.9。

s i n 102

s f N V aB βλγ= (3-4) 式中 λ~分离链上土壤的百分含量;

γ~土壤的容重。

(1)n s N N

η=- (3-5) 式中 η~机械传动效率。

则花生收获机所需的总功率为:

(2)sin 102102

f m d s n V aB PV N N N N ηλγβμ+=++=+=8.1kw (3-6) 故采用8.8kw 以上的四轮拖拉机作为配套动力。所以11~13.2kw 的拖拉机作为动力配套装置可以使用。通过传动部件的运动机理与参数分析,得到了该部件主要参数间的关系表达式与传动部件的运动规律,为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3 关键部件设计

2.3.1 挖掘铲的设计

图 3 挖掘铲的结构参数图

如图3所示:三角形平面铲的主要参数有入土角α、铲面长度L、铲刃斜角γ、铲面宽度B和铲后端高度h等。

图 4铲面受力分析

(1)入土角α

挖掘铲入土角较小时,其入土性能差,铲面上土壤后移速度较快,漏土较少;当入土角较大时,入士性能好,但阻力增大,土壤后移速度减慢,易雍土。机器前进作业时,位于铲面上的土壤受力情况如图4所示。

利用达朗伯原理,为使土壤能够后移应满足:

P c o s α-T -G s i n 0R -G c o s -P s i n =0T =R αααμ≥?????

(3-7)

式中:P-沿着挖掘铲移动的掘起物所需的力;

R-铲对上壤的反作用力;

T-铲面与上壤的摩擦力;

G-掘起物的重力;

α-挖掘铲的入上角;

μ-上壤对铲的摩擦系数μ=tgφ,φ为掘起物与铲面之间的摩擦角。

简化(7)式得:

P ≥Gtan(α+μ) (3-8)

图 5 入土角α与阻力P 和入土长度L 1的关系

式(8)表明牵引阻力P 与挖掘铲的入土角α为正切函数关系,在不同土质中作业时,入土角的改变对阻力P 的影响规律如图5中曲线所示。当φ较小时,曲线变化平缓,随着φ增大,曲线变陡,说明入土角的改变对牵引阻力的影响,在重质土壤中比在轻质土壤中敏感,当入土角α较小时,牵引阻力P 随α 增长较慢,当α≥25以后,牵引阻力急剧上升,因此,挖掘铲的入土角应取α≤25为宜。

(2)铲面长度 L

铲的长度 L 分为L 1和L 2,L 1是挖掘铲的入土长度,L 2

是铲在地面以上过渡部分的

花生去壳机设计说明书

摘要 花生中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既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而且又可提供丰富的植物蛋白质。花生在制取油脂、制取花生蛋白、生产花生仪器以及在花生贸易出口时,都需要对花生进行预处理加工。花生的预处理主要包括花生的剥壳和分级、破碎、轧胚和蒸炒等。花生在加工或作为出口商品时,需要进行剥壳加工。花生在制取油脂时,剥壳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出油率,提高毛油和饼粕的质量,利于轧胚等后续工序的进行和皮壳的综合利用。 花生剥壳的原理很多,因此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花生剥壳机械。花生剥壳部件是花生剥壳机的关键工作部件,剥壳部件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机具作业刚花生仁破碎率、花生果一次剥净率及生产效率等重要的经济指标。在目前的生产销售中,花生仁破碎率是社会最为关心的主要指标。 花生脱壳机是将花生荚果去掉外壳而得到花生仁的场上作业机械。由于花生本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花生脱壳不能与花生的田间收获一起进行联合作业,而只能在花生荚果的含水率降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脱壳。随着花生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花生手工脱壳已无法满足高效生产的要求,实行脱壳机械化迫在眉睫。 我国花生脱壳机的研制自1965年原八机部下达花生脱壳机的研制课题以来,已有几十种花生脱壳机问世。只进行单一脱壳功能的花生脱壳机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以小型家用为主的花生脱壳机在我国一些地区广泛应用,能够完成脱壳、分离、清选和分级功能的较大型花生脱壳机在一些大批量花生加工的企业中应用较为普遍。 刮板式花生去壳机能否正常运转,看的是其主要部件的设计,如果设计不合理,机器就不能正常运转或者说不能运转,那么生产出来的这台机器就是一堆废品。设计合理,机器就能正常的运转对并对花生果进行剥壳。因此,刮板式花生去壳机的主要部件的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设计将提供给使用者更多的方便和实惠。 关键词:花生脱壳刮板式花生去壳机

花生收获机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正文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花生收获机械的调研与资料检索,综述了用于分段收获的花生挖掘犁、花生收获机和用于联合收获的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类型及特点。在系统介绍和分析了上述花生收获机械以及用于分段收获中花生摘果机的基础上,从各种机型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动力配套、性能指标、适应条件等多方面论述了国内外花生收获机械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结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产业结构调整对花生收获机械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发展中国花生收获机械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花生;收获机械;现状;发展趋势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花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极广。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是全球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花生种植面积约为433万hm2,是世界第二种植大国。然而近年来,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三秋”大忙季节劳动力明显不足,加之花生收获劳动强度大,收获时间长,影响后序的作业(如小麦种植)。因此,花生收获机械化已成为花生生产环节的主要研究内容。 但是由于缺乏先进适用的花生收获机械,农民不得不采用传统落后的人工收获方式。花生收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常因不能适时收获,造成花生果落椎,在土壤中霉变腐烂,给农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人工收获耽误农时,不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也给农民造成损失。花生收获成为影响花生生产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花生收获处于落后状态,花生收获机械正处于发展期,部分地区采用花生挖掘犁,少部分地区采用花生收获(挖掘)机,联合收获技术装备正处于研制阶段,离真正商品化仍有较大的距离。即使这样机械化收获也仅占1%。花生收获机具非常少,且功能单一,作业质量不尽人意,远远不能满足花生生产的要求,是制约花生生产的瓶颈。 因此,我国花生主产区对小型花生联合收获机技术装备的需求日趋迫切,但我国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研发起步较晚,需要研究与攻克的问题还很多,如果将这些问题得以尽快解决,那更多的农民生活水平将得到很大的改善。

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 大学毕业设计

2014届分类号: 单位代码:10452 毕业设计 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 姓名 学号

摘要 花生是传统的农作物,可以进行多种类深加工,现在花生产品和农业结构调整已经变成我国重点种植的农作物,其加工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在这种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推动下,花生生产势头猛涨,并有逐渐集中生产的趋势,一套成熟的产业链已经形成。然而中国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却严重阻碍了花生产业的发展,传统花生收获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效率低、损失大,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其产业的长足发展。本论文设计了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关键部件结构与工作参数设计等。该设备主要由挖掘铲、振动筛、行走轮、动力传动装置及机架等组成。此机械设备工作顺畅运行可靠,生产率:0.1~0.13hm2/h,荚果破碎率:≤1%,清土率高,损失率低,损失率:≤3%,,适用于个体较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解放劳动力。 关键词:振动筛;平行连杆;挖掘铲;带轮

Abstract Peanut is traditional plant, has become China's important export products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restructuring and support the cultivation of varieties. I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export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dual-driv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eanut production, and gradually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with the basic formation of competitive industries. However, peanut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in China are seriously lagging behind, especially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duction, operating costs accou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harvesting operations, mainly rely on manual completion of the current, labor-intensive, operating costs are high, low efficiency, loss, and the high cost of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has become a major bottleneck in the growth of industry, mechanization of domestic peanut harves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needs of the increasingly urgent introduced a shaker-style peanut harvester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operating parameters. The device mainly by the mining shovel, vibration screen, vibration-drive components, running wheel,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hassis components, etc., two lines of a complete peanut harvesting, dug out the peanut seedling was sent to the shaker, after the vibration shaker to remove excavated soil associated with the peanut, and finally through the transportation board to achieve the side of peanut seedling lodging works. It has a smooth operation, Productivity:0.1~0.13hm2/h,Pods and broken rate: 1%,A high rate of soil, low loss, loss rate: 3%,reliable operation, high rate of land clearance。 Keywords: Vibrating screen; Parallel link; Digging shovel; Belt wheel

花生脱壳去壳机的设计

1引言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花生中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既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而且又可提供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利用花生或脱脂后的花生饼粕的蛋白粉,可直接用于焙烤食用,也可作为肉制品、乳制口、糖果和煎炸食品的原料或添加剂。以花生蛋白粉为原料或添加剂制成的食品,既提高了蛋白质含量,又改善了其功能特性。花生蛋白粉还可以通过高压膨化制成蛋白肉。花生是食用植物油工业的重要原料,利用花生油可制造人造奶油、起酥油、色拉油、调和油等,也可用作工业原料。花生除经简单加工就可食用外,经深加工还可以制成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的各种食品和保健品。花生加工副产品花生壳和花生饼粕等可以综合利用,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 花生在制取油脂、制取花生蛋白、生产花生仪器以及在花生贸易出口时,都需要对花生进行预处理加工。花生的预处理主要包括花生的剥壳和分级、破碎、轧胚和蒸炒等。 花生在加工或作为出口商品时,需要进行剥壳加工。花生在制取油脂时,剥壳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出油率,提高毛油和饼粕的质量,利于轧胚等后续工序的进行和皮壳的综合利用。传统的剥壳为人力手工剥壳,手工剥壳不仅手指易疲劳、受伤,而且工效很低,所以花生产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剥壳。花生剥壳机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使花生产区的农民不必再采用最原始的剥壳方法进行剥壳,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同时还提高了花生剥壳的效率。 花生脱壳机是将花生荚果去掉外壳而得到花生仁的场上作业机械。由于花生本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花生脱壳不能与花生的田间收获一起进行联合作业,而只能在花生荚果的含水率降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脱壳。随着花生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花生手工脱壳已无法满足高效生产的要求,实行脱壳机械化迫在眉睫。 1.2 花生脱壳机械的发展 我国花生脱壳机的研制自1965年原八机部下达花生脱壳机的研制课题以来,已有几十种花生脱壳机问世。只进行单一脱壳功能的花生脱壳机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以小型家用为主的花生脱壳机在我国一些地区广泛应用,能够完成脱壳、分离、清选和分级功能的较大型花生脱壳机在一些大批量花生加工的企业中应用较为普遍。国内现有的花生脱壳机种类很多,如6BH一60型花生剥壳机、6BH一20B型花生剥壳机、6BH一20型花生脱壳机等(技术参数见附表),其作业效率为人工作业效率的2O~60倍以上。

小型牧草收割机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1前悬挂式旋转式牧草收割机总体设计 (2) 1.1本设计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 1.2收获对象对机械性能的要求 (2) 1.3总体设计原则 (3) 1.4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 (3) 1.5总体参数的确定 (3) 1.6总体方案的确定 (4) 2 计算部分 2.1传动比分配 (6) 2.2 v带传动设计 (6) 2.3锥齿轮传动设计 (7) 2.4四连杆挂接机构设计 (8) 3 总结 (9) 谢词 参考文献

小型悬挂旋转式割草机中传动部件和机架设计 扣扣1269408632 摘要:针对牧草收获产业,本文介绍了牧草收获机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对国内各种牧草收获机机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前悬挂旋转式牧草收割机。该机器对牧草种类和样式有广泛的适应性,这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旋转式牧草收割机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牧草;旋转式;收获机械 The transmission the frame’s design in small suspension rotary type field mower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orage harvesting industr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orage harvester in China. Design of the front suspension rotary mower on this basis. This machine widely on pasture types and styles have adaptability. This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otary mower product. Keywords:pasture; rotary type; harvesting machinery 前言 牧草收割是草产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牧草收割机械化水平和生产率,对于确保草产业丰收极为重要。切割器是各种牧草收割机械的重要工作部件,目前,各种牧草收割机械普遍采用的切割器有往复式和回转式两种。回转式切割机属无支承切割,不产生堵塞现象,更换刀片简易。 本次设计的双圆盘式割草机,选用回转式切割器,对牧草的适应性强,特别适应于稠密、倒伏和缠连的牧草,工作平稳,生产率高。设计的双圆盘割草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该机具由小四轮拖拉机前悬挂作业,主要有挂接、升降、传动、切割等机构组成,设计简单,结构紧凑; 二、本机具的升降由拖拉机液压手柄操纵,通过升臂、钢丝绳、滑轮等机构提升拉杆,完成机具的水平升降; 三、动力由拖拉机飞轮传递,机具皮带轮布置在两个齿轮箱中间,两个皮带轮处在同一个平面内,结构更紧凑; 四、机具前端设置了防护栏和防护罩,刀盘制作成碟形,使刀片旋转时与地面成一定角度,且脱落或飞出时不致伤人,安全可靠。 本次设计主要完成了圆盘式割草机的总体方案的选型,切割器的总体设计,传动系统的设计,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校核。

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设计

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设计 花生不仅是优质油料作物,而且是主要的蛋白资源,加工品类多,产业链条长,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和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和扶持的种植品种。在消费结构和出口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双重拉动下,花生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并逐渐向主产区相对集中,优势产业带基本形成。但是中国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却严重滞后,特别是用工量占生产全过程1/3以上、作业成本占生产总成本50%以上的收获作业,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效率低、损失大、成本高已成为生产发展与产业成长的主要瓶颈,国内对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的需求日趋迫切。 设计了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关键部件结构与工作参数设计等。该设备主要由挖掘铲、振动筛、行走轮、动力传动装置及机架等组成,与11~13.2kw 拖拉机配套使用,一次完成两行花生收获,挖出来的花生秧被传送到振动筛上,经过振动筛的振动去除挖掘出的花生所带有的泥土,最后通过输送板实现花生秧一侧倒伏的工作原理。该机具有作业顺畅、运行可靠、清土率高、损失率低等特点,纯生产率达0.1 hm2/h。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花生不仅是优质油料作物,而且是主要的蛋白资源,加工品类多,产业链条长,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和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和扶持的种植品种。在消费结构和出口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双重拉动下,花生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并逐渐向主产区相对集中,优势产业带基本形成。但是中国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却严重滞后,特别是用工量占生产全过程1/3以上、作业成本占生产总成本50%以上的收获作业,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效率低、损失大、成本高已成为生产发展与产业成长的主要瓶颈,国内对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的需求日趋迫切。 发达国家对花生收获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起步早、投入大、发展快,早已实现了专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中国对花生机械化收获的研制虽较早,但发展十分缓慢,近年来,随着花生收获机械市场需求的不断趋旺,花生收获机械的研究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可实现挖掘、清土、铺放功能的花生收获机,具有无需自带动力、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成本低等特点,较适合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条件,具有较好的市场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壅土阻塞、秧蔓缠绕、适应性差、损失率高等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始终未能得到很好解决。 花生的种植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是国际公认的半干旱作物,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主要油料和经济作物,同时也是主要的创汇农产品之一。花生以它独有的优势,在世界油料生产和国际贸易中仅次于大豆而居第二位,在亚洲、非洲、澳洲及南北美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有花生的种植和生产,其中,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花生生产国和花生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花生出口国。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字表明,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由20世纪60年代的1.66×108hm2增至20世纪70年代的1.87×108hm2,并呈上升趋势。随着花生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花生

花生收获机的几个调节方法

TECHNIQUE 技术 与之配套使用的理想播种机。结合先进的种植方式和农艺,可一次收获两行覆膜花生,与人工收获相比可提高劳动生产率15倍。由于振动去土可大大减少收获损失,很少造成荚果脱落,即使有掉果现象,也在地表面上,不必进行复收,收获损失减少10%左右。收获时地膜不被破坏,附着在花生蔓上,在捡拾花生的同时被收起,避免了地膜对土壤的污染。 在花生收获机作业的时候,农民经常反映机器振动的问题,这通常是由于收获机两侧挖掘铲的摆幅不一致造成的。挖掘铲碰撞后档板,会出现机器振动,这时,我们只要调节两侧挖掘铲的摆幅,就可以解决机器振动的问题了。挖掘铲的摆幅,可以通过调节连杆的长度来调整。三角带前面的连杆,负责左面挖掘铲的调整,两个立轴中间的连杆,负责右面挖掘铲的调整。将收获机提离地面,并使拖拉机迨速运转,把连杆锁紧螺母松开,调整相应的连杆,注意观察两面挖掘铲的摆动幅度,以两边删条不碰防护板为宜,直至调整到摆幅一致,然后将螺母锁紧。 花生脱土不好,是指收获后的花生上泥土没有抖干净,花生收获机正常工作时,花生上的泥土受到振动,大多已经散落在土中,减少了人工抖土的劳动强度,所以花生脱土不好的时候,要及时调整。泥土没抖干净主要是因为挖掘铲入土过深,摆动强度减小造成的,可以通过调整中央拉杆的长度来提高挖掘铲入土的深度;适当缩短中央拉杆的的长度,使栅条后端离开地面3~5cm,即可解决花生脱土不好的故障。 落果多也是在推广中通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挖掘铲提得太高造成的,同样可以采用调节中央拉杆的方法来调整,与脱土不好的调节方法相反,将中央拉杆的长度延长,即可解决掉果多的问题。 花生收获时期正值“三秋”大忙之际,劳力紧张, 花生收获机以小型四轮拖拉机为动力,利用振动挖掘的工作原理,收获部件一边前进一边摆动,将花生作业过程中的挖掘和除土一次性完成,花生收获后放于田间,便于捡拾和运送。每小时作业2~3亩,与人工收获花生相比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5倍。而且振动去土大大减少了损失,很少造成荚果脱落,所以不必进行复收。我国花生种植大多采用覆膜种植的技术,采用花生收获机作业,在收花生的时候同时把地膜收起,使地膜附在花生蔓上,在人工捡拾花生的时候,同时把地膜收起。这样减少了地膜对土壤的污染,从保护性耕作来讲,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 目前常用的花生收获机型主要有4H-2型、4HW-700型和4HW-800型。下面主要介绍最常用的4H-2型花生收获机。 4H-2型花生收获机,由青岛万农达花生机械有限公司和莱阳农学院机电研究所共同研制,是一种与花生覆膜种植农艺相结合的先进机具,在国内覆膜花生收获机械中性能领先。该机结构紧凑,性能可靠,生产率高使用方便,对多种类型土壤的适应性强,大大降低了花生收获中的人力和物力消耗,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和增加收入的作用非常显著,近年推向市场后反响强烈。 该收获机具有2个特点:一是集挖掘、抖土、摘果、清选、集果和抛秧等工作程序于一体,全过程生产效率较高,极大地减少了农民多环节的劳动程序和降低了强度;二是该机无论从发动机、底盘、变速箱以及花生收获机构的选用和设计都比较严谨和巧妙,能够满足种植农艺和适应不同类型土壤,从近2年大量试验的结果来看,可以适应绝大部分垄作花生的收获。对于不覆膜的花生,由于行距大小不一,宽窄不规则,该机具的适应性受到限制。万农达公司2BFD系列花生覆膜播种机是 花生收获机的几个调节方法 金攀 56

机械专业机械毕业设计优秀课题集

1)钢管捆扎自动码垛成型机设计(行车水平运动部分)(科研,需下厂) 2)钢管捆扎自动码垛成型机设计(垂直吊装部分)(科研,需下厂) 3)钢管成型输送机设计(科研,需下厂) 4)钢管捆扎自动码垛成型机设计(自动上料部分)(科研,需下厂) 5)铜棒料加热自动排放料装置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6)氮化炉及炉门开关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7)台车炉及料架进出装置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8)网带炉进料装置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9)大棒料冷进热出装置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10)生物质颗粒造粒机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11)秸秆打包机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12)成型金属板工件的装卸设备(98) 13)薄壁管切割机设计(87) 14)物料(固液两相)灌装机(传动部分)设计 15)冲压回转定位装置设计 16)油缸装配机设计 17)磨料成型机设计 18)钢筋切断机的设计 19)搅拌磨设计 20)弯管机设计 21)旋转盘造粒机设计 22)螺旋输送泵设计 23)皮带机拉紧装置设计 24)振动输送机设计 25)板料输送机设计 26)轮毂抛光机设计 27)车床进给系统数控化改造 28)隔膜泵设计 29)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设计 30)高空作业车设计 31)直线式不干胶贴标机设计 32)水仓清理机设计 33)缸筒加工专用机设计 34)提升机制动装置设计 35)四孔钻床设计 36)液压推车机设计 37)拉伸压缩试验机设计 38)电动绞车设计 39)工件输送机设计 40)筛沙机设计 41)法兰焊接机设计 42)型钢支架整形机设计 43)机械手直线运动液压系统的的设计 44)自动跟踪太阳智能型太阳能系统设计

花生脱壳机设计

花生脱壳机设计 1 引言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花生中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既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而且又可提供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利用花生或脱脂后的花生饼粕的蛋白粉,可直接用于焙烤食用,也可作为肉制品、乳制口、糖果和煎炸食品的原料或添加剂。以花生蛋白粉为原料或添加剂制成的食品,既提高了蛋白质含量,又改善了其功能特性。花生蛋白粉还可以通过高压膨化制成蛋白肉。花生是食用植物油工业的重要原料,利用花生油可制造人造奶油、起酥油、色拉油、调和油等,也可用作工业原料。花生除经简单加工就可食用外,经深加工还可以制成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的各种食品和保健品。花生加工副产品花生壳和花生饼粕等可以综合利用,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 花生在制取油脂、制取花生蛋白、生产花生仪器以及在花生贸易出口时,都需要对花生进行预处理加工。花生的预处理主要包括花生的剥壳和分级、破碎、轧胚和蒸炒等。 花生在加工或作为出口商品时,需要进行剥壳加工。花生在制取油脂时,剥壳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出油率,提高毛油和饼粕的质量,利于轧胚等后续工序的进行和皮壳的综合利用。传统的剥壳为人力手工剥壳,手工剥壳不仅手指易疲劳、受伤,而且工效很低,所以花生产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剥壳。花生剥壳机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使花生产区的农民不必再采用最原始的剥壳方法进行剥壳,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同时还提高了花生剥壳的效率。 花生脱壳机是将花生荚果去掉外壳而得到花生仁的场上作业机械。由于花生本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花生脱壳不能与花生的田间收获一起进行联合作业,而只能在

花生荚果的含水率降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进行脱壳。随着花生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花生手工脱壳已无法满足高效生产的要求,实行脱壳机械化迫在眉睫。 1(2 花生脱壳机械的发展 我国花生脱壳机的研制自1965年原八机部下达花生脱壳机的研制课题以来,已有几十种花生脱壳机问世。只进行单一脱壳功能的花生脱壳机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以小型家用为主的花生脱壳机在我国一些地区广泛应用,能够完成脱壳、分离、清选和分级功能的较大型花生脱壳机在一些大批量花生加工的企业中应用较为普遍。国内现有的花生脱壳机种类很多,如6BH一60型花生剥壳机、6BH一20B 型花生剥壳机、6BH一 20型花生脱壳机等(技术参数见附表),其作业效率为人工作业效率的2O,60倍以上。锦州俏牌集团生产的TFHS1500型花生除杂脱壳分选机组一次能实现花生原料的脱壳、除皮、分选,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花生后期生产机械。伟民牌6BH一720型花生脱壳机带有复脱、分级装置,采用搓板式脱壳、风力初选、比重分离清选等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灵活方便、脱净率高、消耗动力小等特点。6BK一22型花生脱壳机是一种一次喂料就可完成花生脱壳工作的机械,经风力初选、风扇振动、分层分离、复脱清选分级后的花生仁可直接装袋入库。6BH一1800型花生脱壳机械采用了三轧辊混合脱壳结构,能够进行二次脱壳。而随着我国花生产业的进一步调整,花生产量逐年增加,花生的机械化脱壳程度将大幅提高,花生脱壳机械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花生剥壳的原理很多,因此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花生剥壳机械。花生剥壳部件是花生剥壳机的关键工作部件,剥壳部件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机具作业刚花生仁破碎率、花生果一次剥净率及生产效率等重要的经济指标。在目前的生产销售中,花生仁破碎率是社会最为关心的主要指标。各位亲,由于某些原因,没有上传完整的毕业设计(完整的应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相关图纸CAD/PROE、中英文文献及翻译

小型荞麦收割机毕业设计(动力、传动、行走及功能转换机构)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 荞麦的介绍 (1) 1.2 收割机的发展 (2) 1.3 小型收割机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2) 1.4 国内外收获机械技术的现状 (5) 2 方案的提出与对比 (8) 2.1 方案一 (8) 2.2 方案2 (9) 2.3 方案三 (10) 2.4 方案中涉及到的一些传动设计 (11) 2.5 收割机行走方式的选择 (12) 3 荞麦收割机的设计计算过程 (14) 3.1 I轴的相关计算 (15) 3.2 II轴与III轴的相关计算 (16) 3.3 III轴与IV轴之间的相关计算 (17) 3.4 柴油机与III轴之间的设计 (17) 4 整体模型的三维建模 (19) 4.1 轴类零件的建模 (19) 4.2 齿轮及带轮的建模 (21) 4.3 其他零件的建模 (25) 4.4 总装配图 (29) 5 总结 (32) 6 致谢信 (34) 参考文献 (35) 附录:文献综述 (36)

摘要 荞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期短,抗逆性强,极耐寒瘠,当年可多次播种多次收获,并且营养价值很高,所以荞麦的价值越来越被看中。但是相对应的荞麦收割机发展却相对迟滞。本文的出发点正鉴于此,以现有的荞麦收割机为基本,以轻便、简单以及成本低为主要目的,对现有的荞麦收割机进行改进,使改进后的机型能够让农机与农艺得到最大限度的结合。 本文对荞麦收割机的动力、传动、行走及功能转换机构进行了整体的理论研究。分析国内外的各种型号收割机的使用与现状,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对其中的关键部位进行了设计计算,主要包括锥齿轮、传动机构和动力输入的传动轴的设计,保证了机构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词: 荞麦收割机设计传动机构动力

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绪论 (3)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1.1.1 中国花生生产现状 (3) 1.1.2 中国花生的种植方式 (4) 1.1.3 花生生产机械化现状 (5) 1.2研究目标与内容 (6) 第二章振动筛式花生收获装置的设计原理 (7) 2.1设计依据 (7) 2.2设计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8) 2.3总体设计简介 (8) 2.4作业原理 (8) 第三章主要参数确定与关键部件设计 (9) 3.1主要参数确定 (9) 3.1.1 花生收获机的功率计算 (9) 3.1.2 挖掘铲主要参数的确定 (10) 3.1.3 带轮及带的主要参数确定 (14) 3.1.4平行连杆机构的主要参数及行走轮的设定 (15) 3.1.5 轴的校核 (16) 3.2总体装配 (19) 第四章结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花生不仅是优质油料作物,而且是主要的蛋白资源,加工品类多,产业链条长,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和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和扶持的种植品种。在消费结构和出口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双重拉动下,花生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并逐渐向主产区相对集中,优势产业带基本形成。但是中国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却严重滞后,特别是用工量占生产全过程1/3以上、作业成本占生产总成本50%以上的收获作业,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效率低、损失大、成本高已成为生产发展与产业成长的主要瓶颈,国内对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的需求日趋迫切。 设计了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关键部件结构与工作参数设计等。该设备主要由挖掘铲、振动筛、行走轮、动力传动装置及机架等组成,与11~13.2kw 拖拉机配套使用,一次完成两行花生收获,挖出来的花生秧被传送到振动筛上,经过振动筛的振动去除挖掘出的花生所带有的泥土,最后通过输送板实现花生秧一侧倒伏的工作原理。该机具有作业顺畅、运行可靠、清土率高、损失率低等特点,纯生产率达0.1 hm2/h。 关键词:振动筛,收获机,机械化,花生

关于农作物的学术论文

关于农作物的学术论文 农作物施肥技术要点 [摘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的施肥技术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我们加强对农作物施肥技术的研究,通过对施肥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从而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本文主要对施肥工作中存在的误区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从多个方面对农作物施肥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综合的阐述,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农作物施肥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1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1650(2014)07-0036-01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作物进行有效地施肥管理,帮助其健康的成长。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没有掌握好合理地施肥技术,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于这种问题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研究,改变农作物施肥的技术,从而全面保证施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一、农作物施肥误区 1.烧伤或者腐烂根部 有些农民在施肥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在施肥过程中凭借自身的经验进行施肥,对于农作物根部造成了严重烧伤,特别是对于一些蔬菜类的作物,在进行根部施肥过程中由于对用量的掌握不好,认为多施肥有利于植株的生长,殊不知这样过量的使用会严重烧伤了植物的根系,甚至造成了腐烂的现象。 2.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作物

农作物施肥过程中,过量的生物有机复合肥和具有较高含量的氯化铵在混合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当这些有毒 害的气体超过一定标准之后就会对农作物产生严重的影响,影响到 农作物正常的生长。 3.造成作物生理干旱或者引发病虫害 农户在施肥过程中,对于肥料浓度大小的把握不是很准确,在施肥或者喷洒过程中,落到植物的叶面上。如果在蔬菜种植过程中, 施肥的浓度过大,会造成蔬菜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从而导致蔬菜的 生理干旱现象。菜叶受到肥料灼伤之后,会严重影响到蔬菜的正常 生长。而其他粮食作物,如果肥料含量过多,导致根部影响过剩, 很容易滋生病虫害,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影响,情况严重时甚至可 以造成农作物疯长和减产。 二、正确的施肥技术要点分析 1.根据茬口进行施肥 采用这种施肥方式进行施肥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前茬肥,但是目前,农民在施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忽略这一方面的施肥,在施肥 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茬口进行施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 提高肥料的效用。在茬口进行施肥管理过程中,主要包括了硬茬、 软茬、冷茬和热茬等几种情况,硬茬在施肥时需要考虑的作物主要 是高粱、玉米等作物的茬口。这几种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求土壤相 对比较紧密,因此,应该使用富含有机质的肥料。而针对软茬的作物,施肥过程中则需要重点考虑的是作物生长的环境是属于比较湿 润的软土还是干燥的软土,对于软茬施肥应该保证土壤处于一个湿 润的环境当中,在施肥过程中由于土壤中氮元素比较多,因此主要 应该重点补充磷肥和钾肥。冷茬施肥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是蔬菜 作物还是经济作物,这类作物的收获季节一般都比较晚,施肥过程 中应该适当的添加一些马粪或者养肥等热性的肥料。热茬口施肥时,需要注意的是种植的农作物是马铃薯还是小麦,这类作物的生长周 期比较短,收获的季节都比较早,因此在施肥过程中需要使用那些 含水分比较高的冷性肥料,如牛粪或者猪粪等。

花生脱壳机文献综述

南华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综述报告 题目花生脱壳机的设计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胡良斌 职称讲师 班级机械1103班 学号 20114410310 学生姓名李图文 2015年 1月 20 日

1. 本设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花生机械化脱壳的生产效率为人工剥壳的l0~50倍,在降低作业者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促进花生加工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脱壳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续产品的加工质量和原料的利用率以及花生仁的品质,是决定花生仁价格的关键。我国花生年总产量按l400万吨计算,若全部采用机械化脱壳,花生脱壳机的破碎率增加1%,其总破碎量就增加l4万吨。破损的花生仁由于缺少完整的衣皮保护易失油、粘尘,从而易遭受黄曲霉毒素侵害,从而影响到花生仁贮藏、等级和价格,影响出口,甚至难以出售。 随着我国花生种植业和加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日益增加,国内对发展花生脱壳机械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市场对高性能、高质量的花生脱壳机械的需求也日趋迫切。目前,我国现有花生脱壳机脱壳质量和作业性能参差不齐,普遍存在果仁破伤率高、剥净率低、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生产需求,尤其是种用花生的生产,其加工季节性强,且对果仁破伤率及设备性能参数要求高,市场上还缺乏适用于种用花生脱壳加工的设备。花生机械化脱壳领域需要研究和攻克的问题还很多,如何降低花生脱壳设备的果仁破伤率和提高其剥净率已成为花生脱壳机械研发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影响花生脱壳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设备特性、脱壳工艺以及加工对象三方面。在脱壳设备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脱壳部件的结构形式、关键零部件材料选用、结构参数、关键零部件组配参数、运动参数;脱壳工艺包括脱壳前荚果分级、荚果调湿处理、机械预破壳、喂料速率以及硫酸等化学物质处理等;加工对象主要指花生品种。 2. 本设计(课题)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花生脱壳机是将花生荚果去掉外壳而得到花生仁的场上作业机械。花生本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花生脱壳通常不与花生田间收获一起进行联合作业,而是在花生荚果的含水率降到一定度后再用专门的脱壳设备进行脱壳作业。而美国“国家花生研究实验室(NPRL)”的一些学者针对美国的两段式收获作业模式特点,将花生脱壳与联合收获进行集成作业,开展了田间机械化脱壳的试验研究。 花生脱壳机的脱壳方式主要分为非机械式脱壳和机械式脱壳。非机械式花生脱壳主要分为气爆式、真空式、激光式以及超声波式脱壳;机械式花生脱壳从其结构和材料上基本可分为以打击揉搓为主的钢旋转打板-凹板筛式和以挤压揉搓为主的带有橡胶的磨盘式脱壳机。目前市场上主要采用机械式花生脱壳设备,尤其是打击揉搓为主的旋转打板-固定凹板式花生脱壳设备使用最为广泛。 美国在花生脱壳机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早,花生机械脱壳技术比较先进,脱壳作业已实现机械化、标准化,且配套体系健全。目前,美国花生设备生产商LMC(Lewis M.Carter)公司的花生脱壳设备承担美国商用花生脱壳90%的市场份额,其研制的花生脱壳机效率高,可实现快速更换各种尺寸凹板筛,且脱壳滚筒-凹板筛组配间距随时可调,以适应不同品种花生的脱壳作业。此外,20 世纪80 年代初美国的LIANG 研制了一种脱壳机,它能够在对物料尺寸分级的同时对其进行破壳,并通过精确的变形控制来引导物料向一定的方向运动。美国的Patel 又尝试着用激光来逐个切割果实,试验显示,用这种方法几乎能够达到100%的整仁率,但因其费用昂贵、效率低很难得以推广。

花生收获机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绪论 (3)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1.1.1 中国花生生产现状 (3) 1.1.2 中国花生的种植方式 (4) 1.1.3 花生生产机械化现状 (5) 1.2研究目标与内容 (6) 第二章振动筛式花生收获装置的设计原理 (7) 2.1设计依据 (7) 2.2设计方案的选择与分析 (8) 2.3总体设计简介 (8) 2.4作业原理 (8) 第三章主要参数确定与关键部件设计 (9) 3.1主要参数确定 (9) 3.1.1 花生收获机的功率计算 (9) 3.1.2 挖掘铲主要参数的确定 (10) 3.1.3 带轮及带的主要参数确定 (14) 3.1.4平行连杆机构的主要参数及行走轮的设定 (15) 3.1.5 轴的校核 (16) 3.2总体装配 (19) 第四章结语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摘要 花生不仅是优质油料作物,而且是主要的蛋白资源,加工品类多,产业链条长,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和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和扶持的种植品种。在消费结构和出口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双重拉动下,花生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并逐渐向主产区相对集中,优势产业带基本形成。但是中国花生生产机械化发展却严重滞后,特别是用工量占生产全过程1/3以上、作业成本占生产总成本50%以上的收获作业,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成本高、效率低、损失大、成本高已成为生产发展与产业成长的主要瓶颈,国内对花生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的需求日趋迫切。 设计了振动筛式花生收获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关键部件结构与工作参数设计等。该设备主要由挖掘铲、振动筛、行走轮、动力传动装置及机架等组成,与11~13.2kw 拖拉机配套使用,一次完成两行花生收获,挖出来的花生秧被传送到振动筛上,经过振动筛的振动去除挖掘出的花生所带有的泥土,最后通过输送板实现花生秧一侧倒伏的工作原理。该机具有作业顺畅、运行可靠、清土率高、损失率低等特点,纯生产率达0.1 hm2/h。 关键词:振动筛,收获机,机械化,花生

花生收获机外

Design principle and analyses of th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4H-2type peanut harvester Shang Shuqi,Wang Jiangang,Wang Fangyan,Liu Shuguang,Jiang Yuanzhi (EngineeringSchool,Laiyang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iyang,Shandong265200,China) Abstract: The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main parts of the 4H-2 type peanut harvester were described andanalyzed, and the kinematics model of the main work parts was founded. On the basis of the optimized structure, therepresentative tracks of the work parts were described by means of Visual Basic and SPSS software and the machine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has been provided for further study of this kind of machines. Key words: Peanut harvester; design principl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CLC number: S225.73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1002-6819(2005)01-0087-05 1 Introduction The peanut is one of the main oil plants in the world, which is only inferior to soybean but ranks the second for oil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For a long time, the planting,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of peanut were mostly completed by manual work. It is a piece of labored work with low efficiency, which affects the peanut production seriously. Especially in the last few years, as the transferring surplus rural labors to urban areas, the contradiction of each link of peanut production is more intensifying, the mechanization of the peanut production becom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t has been a long time for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the peanut harvester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that the LP-2 type peanut harvester and peanut combine harvester of "Courtesy lf Lilli ston Mfg. Co."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H-2 type peanut harvester of Michigan in Netherlands. The development of peanut harvester in China is later than tha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perhaps the beginning of the 1960s. Since the 1970s, many representative mimic peanut harvesters were introduced into China such as the Dongfeng 69 type, 4HW-800 type and 4H-150 type peanut harvester etc.These products bring convenience for harvesting peanut, but the structure of all current harvesters adopted the two steps of harvest principle—scoop and separating chain combine together. These machines have to match with the medium-big power tractors. It is not only complex in structure, higher manufacturing costs, more power consumption, poor reliability, but also higher harvesting loss rate, peanut vines spread disorderly, and inconvenient for manual collection. It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requirement of peanut harvesting and results in that the harvesting of peanut is almost completed by manual work at present. The mechanization level of peanut harvesting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anut production seriously. 2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peanut harves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