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VS开封城市美学

平顶山VS开封城市美学
平顶山VS开封城市美学

平顶山VS开封城市美学

摘要:“匠人营国,九千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城市美学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研究城市美学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是进行

城市美学创造的前提好的城市形态,应该是能够激发起人们对真、善、

美的向往。从城市形态和城市精神两个方面建构起城市美学的研究框架,

并从形式美、内在美等方面论述了城市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开封含蓄,

平顶山豪放;开封婉约,平顶山率直,每个城市都有其性格,生活中从

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关键字:城市美学;城市形态;城市精神;形式美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克梅有句名言:“人的一生总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一个集约经济、科学、文化的空间系统,是一定地域中的经济实体、政治社会实体、科学文化实体的统一。城市美学与城市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应从审美角度研究城市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问题,以及它们与城市设计、城市建设的关系,探讨城市美学的构成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审美价值标准。城市是依附于自然而生成的,自然的外化形式对城市的美学创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自然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植被等都对城市的美学意义产生重要的影响,南方和北方、滨海和内陆、东部和西部的城市在美学的形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城市建设的初始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城市的基本功能、自然环境条件来确定城市的基本形式,而城市美学意义上文化积淀的最终形成,则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综合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结果。城市形态、城市精神是城市美学范畴的两个主要方面。城市形态是人们认知城市美的基础;城市精神是实现美的关键。城市的美不是城市各个要素的简单拼合,而是从整体上进行系统的艺术处理。

一、整体概况

平顶山和开封同属于河南地级市,两城相距200多千米,两城也均属于中原城市群九个中心城市之列

1.地理位置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是河南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因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平顶山春秋时为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古典汉语“应”“鹰”通假,因此平顶山别名鹰城,另外平顶山莲花洞是《西游记》中平顶山的两个妖怪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洞府。1957年建市,1964年改为特区,1968年设市。管辖宝丰、郏县、鲁山、叶县四县,代管县级舞钢市和汝州市(2011年成为省直管市)。辖新华、卫东、湛河、石龙、新城五个区,面积6301平方千米。

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太行山脉东南方,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与商丘市相连,距黄海500公里,西与省会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2.城市概览

平顶山位于河南中部,属于中原城市群之一,平顶山是一个工业城市,可以说是凭借工业建市。在河南众多城市面前,平顶山可以说没有多少历史,唯一广为人知,也是平顶山最能追本溯源的一点:鹰城来由。因位于应果古都而命此名。平顶山给外人的感觉一般不外乎煤矿、大山、钢铁之类的。如果说平顶山文明也源远流长,那多半是源自它的几个县和区,宝丰的香山寺(现归属于市区),宝丰的马街书会,汝州的清凉寺汝官窑、叶郏县三苏祠等等。平顶山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墨子、叶姓华人始祖沈诸梁、唐代著名诗人元结、宋代名将牛皋、清代小说家李绿园等名家的故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的家乡,世界刘姓和叶姓华人的祖地。宝丰被中国曲协命名为“曲艺之乡”,平顶山被命名为“中国曲艺城

开封开封古称东京、汴京(亦有大梁、汴梁之称),简称汴,有“十朝古都”、“七朝都会”之称。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开封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绝无仅

有的。北宋东京开封是当时世界最繁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都市。现辖尉氏、杞、通许、兰考、开封五县和鼓楼、龙亭、禹王台、顺河回族、金明五区。

随便问一个人,他可能不知道平顶山在哪儿,但是他一定听说过开封,听说过《清明上河图》,甚至知道张择端是何许人,在开封这样的一个城市中行走,相信每一处都能带给人浓郁的艺术气息。无论是建筑墙角的细微雕刻处理,还是街边咖啡店的外部装饰,甚至是一个小路灯,一切都是那么迷人,那么与众不同,处处彰显着这华夏文明摇篮中的令人骄傲的艺术氛围。

二、城市形态美

城市形态指的是城市的空间、建筑、环境与人所共同形成的整体的构成关系。它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特点,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历史图式,反映了城市的文化特征。

1.城市景点

古代中国流行园林艺术,大凡身世的大家,都愿意建一个自家园林,大的有御花园,苏州园林之类,小的私家园林就更多不胜数了。景点对于一个城市同样如此。一个城市如果全是钢筋混凝土构筑物,那么无疑进入了地狱。一个城市有了优秀的景点做陪衬,就犹如锦上添花。

平顶山虽然不能称得上古老,但是也以旅游城市文明,有人这样总结,平山叠翠,广场新辉,白龟望月,东湖晚钓,湛河春晓,应水渔歌,体育绿茵,石人红叶,叶墓紫烟,苏坟夜雨,石漫澄波等内八景:

春风得意百花艳,秋雨舒心满树红。

破雾缆车争上下,通天石磴决雌雄。

纵观寰宇多名胜,独爱石人报晓峰。

香山塔影(香山寺)

宝塔九重接翠岗,鹰城何幸得名山。

梵宫法蕴无穷境,玉宇云飞自在天。

欲访观音神话远,竞夸学士古碑传。

万方香客如潮水,福地畅游宜问禅。

叶墓紫烟(叶姓祖籍)

巍然陵墓郁葱葱,万里寻根朝叶公。

报国挥戈安社稷,恤民治水劝桑农。

好龙精刻千秋画,传论无妨一代雄。

毕竟人间真理在,五洲赤子仰宗风。

苏坟夜雨(三苏祠)

参天古柏郁葱葱,长伴苏门两巨星。

形胜何须如故里,英魂犹得近东京。

青山夜雨人无寐,铁板铜琶诗有声。

追念前贤生百感,大江一曲起雷霆。

石漫澄波(舞钢石漫滩)

秋日重游石漫滩,九峰遥望入云间。

烟波浩渺悬明镜,草木葱茏绕碧山。

诗泳钢花花烂漫,酒邀明月月团圆。

兴来更向天池去,万籁清幽人欲仙。

古衙风貌(叶县县衙)

大堂明镜气森森,阅尽尘寰六百春。

自古衙门深似海,而今游客多如云。

史传官吏清风少,民盼青天丽日新。

近悦远来因善政,圣贤明训响遗音。

开封也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城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的秋菊,显示了古都的风韵和魅力。目前,开封拥有名胜古迹景点213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旅游景区(点)22个。开封旅游突出宋代特色。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龙亭、开封府、铁塔、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等观光景点古朴典雅,与碧波荡漾的包公湖、龙亭湖、铁塔湖和雄伟的城门楼、古城墙交相辉映,形成了以宋代建筑风格为主,宋文化氛围浓郁,具有北方水城美誉的宋都旅游景区。著名景点有龙亭公园、清明上河园、宋都御街、铁塔、山陕甘会馆、天波杨府、禹王台公园、开封

府、延庆观、翰园碑林、朱仙镇岳飞庙、开封大相国寺、包公祠等对于文人墨客来说,如果一个城市缺少历史,缺少文化,那么无疑是莫大的缺憾,一个城市的硬实力上去了,那可以向人证明它的经济和地位,却彰显不了它的底蕴魅力。

好的城市形态,应该是能够激发起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设计师的审美意向直接和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相联系,而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处于审美心理结构的中心,对审美意象的经营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审美意象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设计者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感悟,以具体的形式反映出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的美感要求也在增高。从艺术的创作角度讲,城市美学欣赏关注的多为城市环境和意象的组合,关注线面体各个元素的相互关系。

在这些方面,两个城市各有千秋,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都让人忘记自己所处的是工业城市,忘记自己所处的是古老胜地。

2.城市意象美

2.1 城市线面

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城市纹理、建筑模式、建筑高度、天际线、建筑和街道的高宽比、城市轴线、界面、节点等。点是构成城市概念美的最基本元素,主要表现为主题雕塑、交叉的路口、标志性建筑等,最能反映城市的气质。线是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具有承接、引导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城市的景观轴线,如步行街、河岸滨水带等,线上串着数个景观节点、使大众的审美趋于完整,不限于节点的单体印象。面的特征是区域性,主要表现为产业技术园、大型综合广场等,包含了缤纷的点和流畅的线,是城市中的组团。体是最完整的,涵盖着城市的正负空间,城市的各个立面,天际线和壮观的鸟瞰,确立街道、广场、建筑、园林、雕塑,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并将它们的美体现出来,表达出来。平顶山在建设过层中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建设路上就有所体现,比如新华路交叉口的转盘雕塑,鹰城广场公园雕塑、工人文化宫广场的雕塑等等。

现代建筑从整体观念提出:不但建筑个体的形象要尽善尽美,而且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整体空间环境之间也要和谐统一。城市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形态的总体要求,仔细推敲城市空间的比例、尺度、序列和建筑群的色彩、高低、体

形、质感和韵律等,遵循统一、变化、协调的美学原则,创造既统一又有变化的城市建筑艺术美。通过对建筑实体负责任的设计,可以成功创造出任何形式的城市空间。

城市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自然状态与人工物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由于平原、峡谷、盆地、丘陵、滨水地区等的自然环境状况不同,城市形态的构成手法与美学意境也不尽相同。城市设计应把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突显出来,包括峭壁、山峰、高原、河流、湖泊、地平线上的连绵轮廓等。这些特征景观是城市形式美的补充,应当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自然状态。利用地势和环境,结合所在地的自然状态,建设富有特色,又不是千篇一律、千城一貌的城市,就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

纵观平顶山和开封,我们不难总结,现代城市建设中,如何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市自然景观,使生活环境更接近于大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城市设计者的重要课题之一。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使城市环境美大为增色,而且有利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平衡。

2.2城市的艺术形象

黑格尔曾说,“就存在或出现的次数来说,建筑史一门最早的艺术”。

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即通过审美

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 在想像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

对象化。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它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从美学的意义上来说,城市美学作品是人们为表现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需要,

并为厂满足审美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 城市艺术形象则是文学艺术用以反映现

实生活, 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有的手段和方法, 它是艺术的内容向形式的转化, 以城市美学作品的物质形态为媒介的思想情感的表达载体。

古往今来, 可以说还没有一座城市纯粹是人们为了表现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需要,或是单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要而建设起来的。因此,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 城市不可能是像一般的文学艺术那样的纯艺术产品,但可以通过它表现人们的情感、理想, 在想像中实现审美花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 可以通过它的形象

来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或表现规划设计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它已具有了艺术的品格。

3城市精神美

城市如人,外在的美是它的面孔、身材,内在的精神则是它的“性格”。不同的城市有着自己不同的“性格”,比如北京的哲学、上海的另类、深圳的多元,但是城市的“性格”中有一些东西是共通的,失去了它们,城市的品位就会大打折扣。

精神是一个人的风貌,一个人有内到外的气质表现,也同样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开封毕竟曾经是九朝古都,就像陈年老酒,外界的新陈交替,万象更新,只会让它愈发甘醇。走在开封的街上,你无时无刻都会觉得自己走在历史的长廊,仿佛眼前就是汴梁,它柔美,婉约,内敛。毫无张扬却又处处有文章;而平顶山则像一个青壮年,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的写照,它没有太多历史的缩影,也许在历史课本也找寻不到多少它的精神气息。平顶山在历代朝代更替中始终是一个无名的配角,历史没有在它身上镌刻多少曾经的面目,所以平顶山不带有多少过去的影子,它每天都是全新的姿态,用强大的动力来推动平顶山一方的经济发展和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

城市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会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教科书中,更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中。作为城市发展的象征、历史文脉的体现和文化特色的反映,对观赏者、游览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作用。美的城市除了要在文脉环境上为人们创造连续的、可以使人感受到历史变迁和生活场景变化的文化背景之外,还要为人们创造一个可以从容应对生活的功能背景。大众既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主体,也是城市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的主体。他们不但参与城市形态美的欣赏,从优美的城市环境和生活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也参与美的创造。

城市的艺术形象是城市形态美的外在表现,它是人们接受美和培养美的媒介,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同时也是规划师、设计师和建筑师思想情感的表现和表达。一个城市如果形象真实,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在心理功能上就具有了认知的基础。

一个城市如果结构合理,我们便说它在美学原则上体现了合规律性。它能够

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基本需求条件,就能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构筑广阔的舞台。有些城市具有诱人的形象条件,吸引了大量的观光客,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却认为城市的结构有问题,生活不便,所谓的吸引力纯粹是一种城市的作秀表演;有的城市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却备感亲切、温馨,居民不肆张扬,乐得逍遥。在这样的城市中待得稍微久一些,你就能感受到恬静、舒适带来的愉悦和快感。很多欧洲城市和我国江南的一些中小城市之所以让人难忘,原因恐怕就在这里。这就说明了一个城市美的问题:高层林立、“现代化形象”突出的城市未必就能给人们带来美感,而结构合理的城市却可以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也就是说,必须要首先做到结构合理,然后再考虑在真实的形态下去塑造形象。只有惹眼的形象,而这种形象与城市的结构完全脱节,那这个城市的形态就是无法美的。

城市必须使人快乐,快乐是一种健康的美。一个优秀的城市应该了解大多数市民需要什么,有针对性地办一些实事。市民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城市管理者要做到在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面前,成为他们的兄弟姐妹,充当他们的主心骨,激发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也许这些事情有些琐碎,但市民的心情往往是由这些鸡毛狗碎的事决定的。市民心情舒畅了,城市才有好的口碑,也才会充满活力。一个城市的居民各种工作学习井然有序,精神焕发,那么它自然也愈发活力。

城市大众的审美意识包括在城市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所形成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等。它们是城市大众在感受、认知、欣赏和创造城市形态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城市人口聚散所形成的综合、交流的过程,同时又反过来对城市形态美的欣赏和创造起支配作用。开封作为七朝古都,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慢慢的降低了格调,走在开封,反倒有点回到过去的感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而平顶山则不同,街市上熙熙攘攘,步行街,建设路,商业占据了大半个市区精神面貌。

三、城市生态美

爱因斯坦曾经说:“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着你到底能够观察到什么。”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世纪, 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全球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战略, 谋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生态城市作为可预见的未来人类聚居模式,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也是实现人的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城市首先应该是一座绿色的园林城市, 城市绿地覆盖率较高( 50%以上) ; 生态城市又是一座环境质量良好的城市,空气清新, 有害气体的含量保持在最低水平( 污染指数在50 以下, 即一类空气标准) , 无酸雨、扬沙, 河水清澈, 水质应保持1~ 2 级;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后被安全输出; 城市通风良好, 排水顺畅; 生态城市还是一座宁静的城市, 生产和车辆发出的噪声被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噪声源和居民区之间被森林、高墙等隔开。但是, 生态城市和山水城市、园林城市、旅游城市等概念又不同,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 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 也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专家们认为生态城市的内容应包括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整合和生态意识培养。

平顶山市一直致力于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环境质量逐步好转,“煤城”的形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已经顺利通过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验收,并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但是,由于长期煤炭开采造成的矸石堆积、粉尘污染和地表塌陷,以及高能耗、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大,生态环境透支较严重建筑是城市人工环境和人文景观的主体,是构成城市形态的基本要素。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建筑的高度密集,这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的主要部分。沙里宁在分析了欧洲中世纪著名城市和它们的建筑设计之后得出结论:这些城镇之所以能形成如此生动、美好的面貌,不是仅靠多建漂亮的房屋,而是得益于这些房屋在形式上的相互协调。平顶山市必须借鉴这一点,把握机遇, 扬长避短,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建设生态城市为主要载体, 以改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 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全面提升平顶山经济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进一步减小和开封的距离。

平顶山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 长期的资源开采与利用, 使矿区、城

区甚至周边农村地区生态破坏非常严重, 也产生了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区。塌陷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迫切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表明, 只有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才能使矿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能够积极促进平顶山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有不少学者都从循环经济角度对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及煤炭资源开采利用作了探讨。发展循环经济有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层次,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平台。平顶山市近年来从企业层面进行了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平顶山煤业集团在2005 年还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国内其他城市也有从产业园区层面进行循环经济实践, 如山西大同煤矿塔山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实践创造出了有名的/ 塔山模式0。本文针对平顶山市的实际情况, 结合工业生态学原理与循环经济理论, 提出在采煤塌陷地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路。

四、城市开放性对比

针对打造人性化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性,平顶山城市开放空间的人性化现状及其在城市历史文脉、夜间光环境、配套设施、滨水空间、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的管理、可达性、多样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 从进行全面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传承城市文化、开拓城市开放空间、充分利用滨水空间、现代市民社会对城市开放空间的自治等五个方面平顶山城市开放空间也总结除了人性化设计的总体思路。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社会公众的各种生活、社会活动提供服务的, 向所有市民开放的室外空间及环境。它包括广场、公园、道路、亲水空间、城市绿地等。城市开放空间是以人为主体的, 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 组织各种为人所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人性化的城市开放空间应该是这样的开放空间, 人们在其中通过各种行为活动, 能够获得舒适、轻松、愉悦、有活力、有意味的心理活动。城市开放空间在城市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城市由于过分积聚和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对人的关怀, 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市民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 平顶山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导致了开放空间的实际容纳人数超过其环境容量, 而显得拥挤不堪。因而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人性化设计十分必要。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 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民对开放空间的需求与日俱增, 无论在数量、

规模还是在分布上都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因此对城市开放空间进行人性化设计势在必行。开封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城市开放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一定要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 体现开封的历史特色。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与建设应该与城市起源、发展过程相结合, 应充分体现汴梁的由来与历史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 1] 王刚勇. 生态城市: 现代城市发展必由之路[ J] . 安徽林业, 2005( 01) : 16- 18.

[ 2] 张乐勤. 建设生态城市的几点思考[ J] . 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01) : 34- 36.

[ 3] 马交国, 杨永春.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进展[ J]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6) : 40- 44.

[ 4] 鲁敏, 李英杰. 生态城市理论框架及特征标准[ J] .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1) : 117- 120.

[ 5] 黄跃华. 试论生态城市建设[ J] . 中国建设信息, 2004( 17) : 39- 41. [ 6] 耿宇, 孙玉香.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J] .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5( 01) : 30- 32.

[ 7] 程伟. 探寻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 ) 生态城市[ J] . 林业调查规划, 2005( 01) : 90- 92.

[ 8] 马交国, 杨永春. 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J] . 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5) : 108- 117.

[ 9] 朱菊梅. 浅析生态城市建设[ J] .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4( 05) : 28- 29. [ 10] 黄光宇. 生态城市研究回顾与展望[ J] . 城市发展研究,

2004( 06) : 41- 47.

平顶山VS开封城市美学

姓名:叶帅浩

学号:0031510324

专业:城市规划

辅导老师:赵玉凤

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

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

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 (2010~2020) 院系:环境与地理科学系 班级:零八级资环一班 组别:第四组 成员:李田园姜九玲蒋芳芳李传鹏 朱凡段冬冬申立勇刘兆辰

目录 第一章总则 (5) 第一条规划的编制目的 (5) 第二条规划的编制依据 (5) 第三条规划的指导思想 (6) 第四条规划的原则 (6) 第五条规划的范围和对象 (8) 第六条规划的期限 (8) 第二章新城区整体区域分析 (9) 第七条新城区区位 (9) 第八条交通优势 (9) 第九条居民消费能力 (10) 第十条新城区商业基础现状分析 (13) 第三章商业区规划的目标与定位 (15) 第十一条规划定位 (15) 第十二条发展目标 (15) 1、总目标 (15) 2、具体目标 (15) 第四章商业总体空间布局 (17) 第十三条总体空间布局 (17) 1、沿龙翔大道发展轴 (17) 2、两大发展带 (20)

3、三大商圈 (23) 第五章规划实施策略和措施 (27) 第十四条调控管理措施 (27) 第十五条制度保障 (28) 第六章附图、表 (30) 1、附表 (30) 2、附图 (3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的编制目的 为了实施“商业兴市”战略,促进平顶山市商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推进新城区商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备的现代商业网络体系,结合平顶山市新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和今后商业网点发展趋势,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的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2004 3、《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原国家经贸委〔2001〕789号文件2010 4、《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规定》原国内贸易部1995 5、《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1991 6、《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2009 7、《平顶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9 8、《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2010 9、《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10

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前言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因此,在《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中,国家将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建设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在此背景下,平顶山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深入领会国家精神,加大力度推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为平顶山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第一章规划背景及原则 1.1规划背景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国家产业振兴政策层面上有史以来第一个服务业的振兴规划,自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物流集聚区规划、物流产业规划、配送中心规划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地区对物流地产的开发成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亮点。 物流产业集聚区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从功能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包括8个功能——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在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物流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能够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改善物流运营环境,促进物流业技术与服务的升级,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运营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物流产业集聚区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根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家发改委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3-2020)(讨论稿)》《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河南省关于推进<推进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启动实施“五五工程”的会议精神》等政策文件精神,平顶山市提出要构 建“平顶山市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将其打造成为以综合物流,商贸会展为主,集电子商务、创业孵化、总部基地、商务办公,生活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立足中原,辐射华中的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的

不同类型的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动力——以煤炭资源型城市平顶山为例

不同类型的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动力 ——以煤炭资源型城市美丽的鹰城平顶山为例关于城市的产生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城市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物, 也有人认为城市是防御安全的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早期城市的直接起因往往不是经济因素而是与当时的政治和军事有关,时至今日,虽仍有少数军政功能的城市,但多数城市的形成发展与经济或文化因素有关,概括起来,大致可分成三大类型 (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镇等; (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求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 (3)为满足某中专门需求,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 三种职能可概括为中心地职能,专门化职能,交通运输职能。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其产生和发展强烈地依赖于某种天赋的资源和人类某种特殊的需要,这类城市的主要特点是只能较单一;对外联系范围广,但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一般较短,发展迅速较快,并可能有较大的起伏性。按职能类型可分为矿业城,工业城,工矿城,风景旅游城,科学文化城等。 这类城市发展的前景一方面取决于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开采

条件等,另一方面取决于国家或市场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类城市的发展受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规律所制约;在计划经济情况下,国家生产力布局决定了这类城市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但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 以平顶山煤炭资源型城市为例, 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是河南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中国煤炭工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因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 建国初期,平顶山探明地下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国家开始大规模开发平顶山煤田,1957年3月2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建市之初平顶山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依靠煤炭支撑经济发展。 因煤炭资源丰富而建市的河南省平顶山市,经济发展路径在相当长时间内受到煤炭产业的左右,以至于工业经济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建设落后。为了解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瓶颈,告别以煤为主大起大落的经济结构,近年来,平顶山市坚持不懈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产品关联度和附加值。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了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利用支撑经济发展的一次创业使命,形成了煤炭、电力、钢铁、化工、机电、建材、纺织、食品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跨入全国大城市行列。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扎实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实现了赶上和超过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的目标,开始

平顶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 全体会议纪要

平顶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 全体会议纪要 (一) [2011]11号 2011年10月20日下午,平顶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市政大厦311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委员、市长陈建生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派驻平顶山市规划督察员马四海,常务副主任委员、副市长王富兴,副主任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山,副主任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史正廉,副主任委员、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厅级干部丁少青以及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成员、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有关专家及相关单位的同志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研究确定的事项纪要如下: 一、规划拟建项目审核情况 平顶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共研究审核十七个规划拟建项目,经规划委员会成员和专家认真审核,原则通过十四个规划拟建项目。分别是: 1、平顶山市新华区焦店镇总体规划(2011-2030) 2、平顶山市邮政局新城区邮政生产综合楼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 3、平顶山市检察院办案、专业技术用房及平顶山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

4、兴宇中科年产10000万平方米锂离子动力电池隔膜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 5、光明路北段西侧王庄村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6、北环路与一矿路交叉口西南角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 7、新南环路西段北侧石庙村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8、开源路与姚电大道交叉口西北角地块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9、平顶山新华区怡购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10、亚兴路北段路西湛河区程庄村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11、建设路与西杨村河交叉口东南角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12、开源路与矿工路交叉口东南角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3、姚电大道西段路南原市第一建材厂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4、湛北路与东安路交叉口西北角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未通过的项目是: 1、平顶山市机关后勤服务楼修建性详细规划 2、平顶山市气象局观测站、平顶山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建设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中兴路和建设路交叉口人行天桥规划方案

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研究_以平顶山市为例

第30卷第4期 咸 宁 学 院 学 报 Vol.30,No.4 2010年4月 Journa l of X i a nn i n g Un i versity Ap r.2010 文章编号:1006-5342(2010)04-0028-02 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3 肖 锐1,彭 鹏2 (郑州大学 1.商学院;2.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这些城市正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环境污染等众多问题。本文在对资源型城市进行基本论述的基础上,以平顶山为例,分析了平顶山市城市转型的必要性和国外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提出了平顶山市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模式和对策措施。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 资源型城市是在一定时期主要依赖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中兴鼎盛之后,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就业问题日益激化,要想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现存的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向产业链条高端发展,实现多元化经营,或者转向其他产业,使城市发展摆脱对原资源型产业的过度依赖。 一、平顶山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和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一)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是我国建国后自行勘测设计、开发建设的第一座大型煤炭工业基地,现辖两个县级市和四县四区,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总人口501.1万,中心城区人口95万。2007年,该市采矿业人数12.28万人,占从业人数的26.7%,煤炭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7.8%,资源型产业完成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9.2%,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 (二)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1.政策背景。《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未来国家将强化政府引导,打破区域界限,发展煤、电、化、路、港为一体化的跨行业企业集团。2007年11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培育替代产业、解决就业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加强资源勘查和矿产权管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和落实责任等八个方面,为资源型城市未来的发展做了全面部署。 2.环境问题严峻。由于20世纪平顶山城市建设是本着方便生产的原则,没有很好地进行城市规划,城建在矿中,同时平顶山三面环山,像个盆地,烟尘、煤尘不容易扩散,导致环境容量相当饱和,给现在的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另外,平顶山市区北部、西部由于煤炭资源过度开采而形成的连片塌陷区,也严重阻碍了城市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 3.就业问题突出。平顶山市在煤炭进入低谷的1996年前后,许多煤矿工人相继下岗,一些缺少其它技能的下岗工人很难维持生计,又因为年龄偏大,难以实现再就业,劳动保障与再就业问题的存在很容易影响社会稳定,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另外,第三产业占G DP比重过低已经成为平顶山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第三产业比重仅为25.3%。 4.处于城市转型的最佳期。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进程来看,资源型城市表现出比较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美国地质学家胡贝特将一般矿业城市生命周期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兴起期,资源开发前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成长期,全面投产至生产达到设计规模阶段;第三阶段———繁荣期,生产达到设计规模阶段后继续发展,综合发展延伸产业链,规模逐步扩大;第四阶段———转型期,以矿业为主体的产业地位下降,替代资源产业或非资源产业得到发展,矿产区域的性质功能转变,一般演变为综合性工商业中心城市。如果没有新的产业兴起,城市开始衰退、消失。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表明,新兴产业的形成和成长期与老产业的衰退期之间的衔接是很重要的。在老产业开始衰退之时,新兴产业如果接近成熟,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产业转换所带来的负效应。因此资源型城市发展替代资源产业或非资源产业的最佳时期应在资源型产业“成熟繁荣期”,最迟期在“萎缩衰退期”。根据平顶山市现有煤炭储量,按生产能力4000万吨/年计算,可连续开采70年以上。因此可以推断,平顶山市资源型产业处于成熟期,即属于城市转型的最佳时期。 二、国外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分析 (一)德国鲁尔区的产业延伸型转型模式 鲁尔区是德国历史悠久的煤炭开采工业基地,20世纪中期,其煤炭产量一度占全国80%以上。进入20世纪后半叶,由于过度开采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所造成的资源趋于枯竭,生产成本上升,产品市场萎缩,失业状况严峻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鲁尔区的传统经济发展。对此,德国政府及时对原有的煤炭经营进行了产业链延伸,使其成为全国的烟煤生产基地,同时拓展采矿技术服务、采矿设备生产、国际煤炭贸易等行业,并实现相关电力、化工、电子、房地产等业务多元化发展,形成以煤为主,钢、电、化、机械全面发展的多元化工业结构,此外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技术 3收稿日期:2010203211

平顶山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二、平顶山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研究 2.1平顶山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 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部,总面积7882km2,总人口534.66万人(截止到2012年)。作为全国第二大煤炭基地,平顶山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有用矿产57种。煤炭、岩盐、铁矿、铝土矿、灰岩、石膏储量位居河南省第一,煤炭保有储量达110亿t,约占整个河南省煤炭保有储量的近二分之一。平顶山矿区含煤面积 1374km2,总储量83.9亿t (何薇薇,严志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研究)。平顶山矿区煤种齐全,焦煤、电煤、瘦煤、无烟煤资源充足,特别是中国稀缺的焦煤资源充足,是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焦煤基地。经济地理位置优越,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十三家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是铁道部拟建的全国十大煤运通道之一。建矿 50 多年来,累计生产原煤 7 亿多吨,上缴利税 108 亿元,为国家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2平顶山发展现状 2.2.1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平顶山市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积极发展相关产业,使全区经济在较高增长平台上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05年至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由557.9859亿元上升到1495.7963亿元,财政收入由31.6亿元增加到148.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由190.4亿元提高到1034.8亿元(吴战勇:基于生态创新的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2.2社会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平顶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1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4917元,农村人均纯收入7518元。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形成了如住房、通讯、汽车类的消费热点。平顶山共计534.66

平顶山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平顶山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班级 ——平顶山市的城市设计美学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一个集约经济、科学、文化的空间系统,是一定地域中的经济实体、政治社会实体、科学文化实体的统一。城市设计美学与城市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应从审美角度研究城市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问题,以及它们与城市设计、城市建设的关系,对探讨城市美学的构成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审美价值标准有重要意义。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对于城市营造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满足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美的城市成为了人们追逐的焦点,无论是想象的美还是感觉的美,都会让人因陶醉而向往的。城市规划是以满足社会的要求来做出发点的,其构思的中心就在于怎样构造意象、经营意向,而往上延伸还要体现审美的意象,也就是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让人最大限度的感受到美的存在,所以说城市功能的美是本质的,城市空间形态的美是必要的。审美的意象直接或者间接地来源于设计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美好向往。而其城市规划的思想,主要有体现城市的对称美、整体美。对于平顶山和深圳这样的城市,主要是体现城市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周围环境融合的一种思想,它同样有着自己的一种美,是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同时实现了人对美的向往和美的追求。 城市的美由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宗教信仰和地区人民的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在审美的过程中不能用一条标准来对待不同的城市,只要城市所具有的特征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就是美的表现。纵观各国、各地区,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美理解会有所不同,但他们不断追求自己心中美的城市是始终存

在的,这些想法造就了过去很多城市的辉煌和伟大,展现城市的美是城市规划者所追求的永恒主题。 1.平顶山总体美 平顶山市的美: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平顶山市自然环境优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平顶山境内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三苏坟、风景如画的II 尧山自然保护区、集山、林、湖、城为一体的舞钢市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烟波 浩淼的昭平湖、著名旅游景区 有国家5A级景区---尧山、世 界第一大佛——中原大佛、风 景如画——画眉谷、北国小江 南——二郎山、中原最刺激的 漂流——尧山大峡谷漂流、中

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2013年) 所在省 (区、市) 地级行政区 县级市 县(自治县、林区) 市辖区 (开发区、管理区) 河北 (14) 张家口市、承德市、唐山市、 邢台市、邯郸市 鹿泉市、任丘市 青龙满族自治县、易县、涞源县、曲阳县 井陉矿区、下花园区、鹰手营子矿区 山西 (13) 大同市、朔州市、阳泉市、 长治市、晋城市、忻州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吕梁市 古交市、霍州市、孝义市 内蒙古 (9) 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 霍林郭勒市、阿尔山市*、锡林浩特市 石拐区 辽宁 (15) 阜新市、抚顺市、本溪市、鞍山市、盘锦市、葫芦岛市 北票市、调兵山市、 凤城市、大石桥市 宽甸满族自治县、义县 弓长岭区、南 票区、杨家杖子开发区 吉林 (11) 松原市、吉林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九台市、舒兰市、敦化市* 汪清县* 二道江区 黑龙江 (11) 黑河市*、大庆市、伊春市*、 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大兴安岭地区* 尚志市*、五大连池市* 江苏 (3) 徐州市、宿迁市 贾汪区 浙江 (3) 湖州市 武义县、青田县 安徽 (11) 宿州市、淮北市、亳州市、 淮南市、滁州市、马鞍山市、铜陵市、池州市、宣城市 巢湖市 颍上县 福建 (6) 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 龙海市 平潭县、东山县 江西 景德镇市、新余市、萍乡市、瑞昌市、贵溪市、德星子县、大余县、万年县

平顶山规划技术规定2014

平顶山市城乡规划管理若干技术规定 (讨论稿) 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

目录 1 总则 (1) 2 建设用地 (1) 3 建设工程 (4) 4 交通与市政工程 (9) 附件:建筑间距图 (17)

1 总则 1.1 【目的与依据】为了推进平顶山市城乡规划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及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平顶山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和独立工矿区范围内的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规划管理及各项建设工程。 1.3 【授权解释】本规定施行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由平顶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1.4 【技术修订】平顶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定期组织本规定的修订工作。 1.5 【未尽事宜】本规定未尽事宜,参照国家、省相关规范规定执行。 2 建设用地 一用地控制 2.1.1【确定用地性质和规划条件】建设用地的规划性质应依据已批准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 建设用地的规划条件应依据已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批准的由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确定规划条件。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除符合相关规范外,且应符合以下要求:

(1)享受城中村、旧城改造优惠政策的项目需经平顶山市城中村及旧城改造联席办认定并明确改造范围。保障性住房项目需经平顶山市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并明确建设范围。 (2)建设用地位于采煤塌陷区的项目,需编制《场地地基稳定性评价》和《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2.1.2【开发用地规模限制】开发的建设用地面积原则上不低于下表规定值。 开发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下限值 建设项目类型居住建筑商业、办公类建筑工业、仓储类建筑用地面积下限值(m2)30000 6000 3000 开发地块建设用地未达到表中规定值的,因特殊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在符合本规定的相关要求,且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下,由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常务会批准后可予以规划审批。 2.1.3【容积率限制】老城区改造项目容积率最高不得超过4.5,新建区住宅项目容积率不得超过 3.5,纯商业项目除外。建设项目未达到上述要求时,且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下,由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常务会批准后可予以规划审批。 2.1.4【绿地率】绿地率是指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各类新建建设项目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居住项目绿地率不应低于30%; (二)单位庭院绿地不应低于30%,其中行政办公、文化娱乐、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科研设计、特殊用地等建设项目,绿地率不应小于25%;

平顶山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平顶山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进行深度剖析,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绿地总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 (1) 第二节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平顶山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平顶山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平顶山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平顶山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平顶山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平顶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

平顶山市城市规划管理 技术暂行规定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平顶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平顶山市城市规划区内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合理使用城市建设用地,科学利用建筑空间,保证城市规划实施,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平顶山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规 范,结合平顶山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平顶山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以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类建设工程 的规划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生活居住建筑工程,系指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室外装饰装修,包括民用住宅和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医疗病房、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等建筑。 第四条各项建设应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设计,应符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详细规划尚未批准的,按城市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适建范围 第五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 准》(GBJ137-90)分类如下R:居住用地 C:公共设施用地 M:工业用地 W:仓储用地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G:绿地 D:特殊用地 (一)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 1、一类居住用地(R1),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2、二类居住用地(R2),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 地。 3、三类居住用地(R3),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 叉的用地。 (二)公共设施用地(C),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 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行政办公用地(C1),指行政、党派和团体等机构用地。 2、商业金融业用地(C2),指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 3、文化娱乐用地(C3),指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团体、广播电话、图书展览、游乐等设施用地。 4、体育用地(C4),指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 5、医疗卫生用地(C5),指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 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指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机构等用地,不包括 中学、小学、和幼托用地,该用地纳入居住用地(R)。 7、文物古迹用地(C7)。 8、其它公共设施用地(C9)。 (三)工业用地(M),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1、一类工业用地(M1),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2、二类工业用地(M2),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3、三类工业用地(M3),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平顶山市全域规划(2017-2035)》专家评审会报道(

《平顶山市全域规划(2017-2035)》专家评审会在新城区蕴海锦园大酒店举行,会上原则通过了该规划方案。 据介绍,全域规划是以行政区为规划范围,统筹协调全域城乡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规划。全域规划项目的规划范围为平顶山市域范围,包括中心城区范围和石龙区、舞钢市、汝州市、宝丰县、叶县、郏县和鲁山县,市域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范围包含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新城区、高新区的管辖范围,面积共约466平方公里。 明确新时代平顶山“三步走”发展战略 根据该规划设计,2020年将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GDP在全省排名前1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2%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8%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创建国家级及省级传统村落16个。 2035年,将我市全面建成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中原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GDP在全省排名前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1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60%以上,城镇化率达7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创建国家级及省级传统村落20个。 2050年,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平顶山,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国典范。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达2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7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我市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加强伏牛山地生态区保护和采空区生态修复;依托生态、文化资源特色,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提升城市宜居度,转变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特色,实现从“煤城”向山水名城、文化胜地、宜居居家园转型发展;建设10个山水大景区和10个特色旅游文化小镇。 将平顶山融入全国交通圈 交通方面,将我市建成与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豫中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到2050年,平顶山市主城区至市域内其他城镇实现90分钟可达;平顶山中心城市发展区城镇群体系内各个重点镇之间实现60分钟可达;平顶山市主城区至平宝叶鲁核心区各个城市组团及重点镇实现30分钟可达;高速及一级、二级公路要贯通全部县域以上级别的中心城市,二级或以上公路贯通全部重点镇,三级或以上道路贯通全部一般镇。 综合交通规划策略,重点建设中心区城镇群公路网络,引导“平宝叶鲁核心区”的定向集中发展。重点加强构建平顶山市区、宝丰县、叶县与鲁山县等主副核心构成的中心城市发展区的各等级道路网络建设,加强建设外围山区各个城镇、旅游区与高速公路、国道的对接;充分利用现有以及规划的八条高速公路、五条国道,构成平顶山市域内部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外围山地区域的城镇以及旅游区,加强其与高速公路、国道的顺畅对接。 同时,加强公路、铁路客货运站、机场等重大对外交通枢纽集疏系统与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核心城市对外辐射通道,保证城市对外联系的畅通,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主动接入郑州国家交通枢纽,进入郑州一小时交通圈;加快郑万高铁建设,接入京九铁路、郑西

平顶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

平顶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平顶山市城市规划区内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合理使用城市建设用地,科学利用建筑空间,保证城市规划实施,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平顶山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规范, 结合平顶山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平顶山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以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类建设工程 的规划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生活居住建筑工程,系指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室外装饰装修,包括民用住宅和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医疗病房、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等建筑。 第四条各项建设应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设计,应符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详细规划尚未批准的,按城市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适建范围 第五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 准》(GBJ137-90)分类如下R:居住用地 C:公共设施用地 M:工业用地 W:仓储用地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G:绿地 D:特殊用地 (一)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 1、一类居住用地(R1),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2、二类居住用地(R2),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3、三类居住用地(R3),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 的用地。 (二)公共设施用地(C),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 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行政办公用地(C1),指行政、党派和团体等机构用地。 2、商业金融业用地(C2),指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 3、文化娱乐用地(C3),指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团体、广播电话、图书展览、游乐等设施用地。 4、体育用地(C4),指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 5、医疗卫生用地(C5),指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 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指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机构等用地,不包括中 学、小学、和幼托用地,该用地纳入居住用地(R)。 7、文物古迹用地(C7)。 8、其它公共设施用地(C9)。 (三)工业用地(M),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1、一类工业用地(M1),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2、二类工业用地(M2),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3、三类工业用地(M3),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 (四)仓储用地(W),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1、普通仓库用地(W1),指以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平顶山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城 市 设 计 案 例 分 析 班级

——平顶山市的城市设计美学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一个集约经济、科学、文化的空间系统,是一定地域中的经济实体、政治社会实体、科学文化实体的统一。城市设计美学与城市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应从审美角度研究城市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问题,以及它们与城市设计、城市建设的关系,对探讨城市美学的构成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审美价值标准有重要意义。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对于城市营造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满足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美的城市成为了人们追逐的焦点,无论是想象的美还是感觉的美,都会让人因陶醉而向往的。城市规划是以满足社会的要求来做出发点的,其构思的中心就在于怎样构造意象、经营意向,而往上延伸还要体现审美的意象,也就是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让人最大限度的感受到美的存在,所以说城市功能的美是本质的,城市空间形态的美是必要的。审美的意象直接或者间接地来源于设计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美好向往。而其城市规划的思想,主要有体现城市的对称美、整体美。对于平顶山和深圳这样的城市,主要是体现城市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周围环境融合的一种思想,它同样有着自己的一种美,是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同时实现了人对美的向往和美的追求。 城市的美由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宗教信仰和地区人民的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在审美的过程中不能用一条标准来对待不同的城市,只要城市所具有的特征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就是美的表现。纵观各国、各地区,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美理解会有所不同,但他们不断追求自己心中美的城市是始终存在的,这些想法造就了过去很多城市的辉煌和伟大,展现城市的美是城市规划者所追求的永恒主题。 1.平顶山总体美 平顶山市的美: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平顶山市自然环境优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平顶山境内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三苏坟、风景如画的

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

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 (2010~2020) 院系:环境与地理科学系 班级:零八级资环一班 组别:第四组 成员:李田园姜九玲蒋芳芳李传鹏 朱凡段冬冬申立勇刘兆辰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一条规划的编制目的 (3) 第二条规划的编制依据 (3) 第三条规划的指导思想 (4) 第四条规划的原则 (4) 第五条规划的范围和对象 (6) 第六条规划的期限 (6) 第二章新城区整体区域分析 (7) 第七条新城区区位 (7) 第八条交通优势 (7) 第九条居民消费能力 (7) 第十条新城区商业基础现状分析 (11) 第三章商业区规划的目标与定位 (13) 第十一条规划定位 (13) 第十二条发展目标 (13) 1、总目标 (13) 2、具体目标 (13) 第四章商业总体空间布局 (15) 第十三条总体空间布局 (15) 1、沿龙翔大道发展轴 (15) 2、两大发展带 (18) 3、三大商圈 (21) 第五章规划实施策略和措施 (25) 第十四条调控管理措施 (25) 第十五条制度保障 (25) 第六章附图、表 (28) 1、附表 (28) 2、附图 (2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的编制目的 为了实施“商业兴市”战略,促进平顶山市商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推进新城区商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备的现代商业网络体系,结合平顶山市新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和今后商业网点发展趋势,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的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2004 3、《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原国家经贸委〔2001〕789号文件2010 4、《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规定》原国内贸易部1995 5、《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1991 6、《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2009 7、《平顶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9 8、《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2010 9、《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10

平顶山绿地系统规划-平顶山城市规划局

平顶山绿地系统规划-平顶山城市规划局平顶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1—2020)主要内容 1、规划目标 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绿地系统规划要能够总量达标,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实现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平顶山市城市特色的绿地体系,营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以建设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主要绿化指标(指城市绿化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近期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远期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共55项标准)。 使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得以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促进平顶山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2、主要规划思路 1)突出“北山南水”生态屏障,打造山水园林城市; 2)结合城市形态特点,构建多条贯通南北的生态绿廊; 3)加强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建设和堆场的生态绿化建设; 4)充分挖掘主城区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市域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5)多建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建设最宜人居的园林城市; 6)加强道路绿化,老城区大力发展立体绿化; 3、规划指标 规划到2015年,平顶山市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13.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0平方米;绿地率35%;绿化覆盖率达到40%。 规划到2020年,平顶山市公园绿地总面积1300.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达到43%。 4、市域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为“三区、五廊,绿网交织;城乡结合,重点保护”的结构。 1)三区: 三区为南部生态控制绿化区、中部生态恢复绿化区和北部生态保持绿化区。 2)五廊: 五廊指贯穿区域内的太澳高速公路、洛平漯高速公路、许平南高速公路、郑尧高速公路绿化轴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绿化轴。 3)绿网交织: 绿网交织指沿市域内的河流水系,铁路公路等进行绿化建设,与平顶山市区和区域内的主要城镇,以及城郊农林体系,交织形成具有共同地域特色的绿化网络。 4)城乡结合: 指城镇绿化与乡村绿化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城乡大环境绿化的一体化。 5)重点保护: 指对平顶山市市域内的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重点保护。形成自然景观特色突出、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的市域绿化特色。 5、绿地系统总体布局 平顶山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为:“两屏、一心、一轴、七廊”。 1)两屏: 在市区北部将连绵不断的山体进行绿化造林,形成一个北部生态绿屏; 在市区南部结合白龟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沙河两侧生态防护绿地以及沙河湿地公园,形成一个南部生态绿屏。 2)一心: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总体方案》是指导平顶山新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有关重大规划、布局和建设要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进行。 二、平顶山市和省有关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改革创新、探索试验、实践示范,推动新区率先发展。 三、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遵循“三规合一”(新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合一)、功能复合、城乡统筹、节约集约的要求,编制新区总体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以平新产业集聚区、宝丰产业集聚区建设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抓紧组织实施相关项目,为《总体方案》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四、省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对平顶山新区建设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平顶山市及时解决《总体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新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五、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总体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督促检查工作。执行中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平顶山新区建设总体方案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划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指导意见》(豫发…2009?29号)和平顶山市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平顶山新区的基础和条件 平顶山市位于我省中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市域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2010年,全市总人口503万人生产总值达到1312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实现工业增加值869.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6.3城镇化率达到43.4,总体上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平顶山市是豫中南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综合交通体系完善。焦枝铁路和孟平铁路在市区西部交汇,规划建设的郑渝铁路通过平顶山西部并设站,孟平铁路复线贯穿新老城区宁洛高速与郑尧高速、兰南高速分别在市区西部和东南部交汇,二广高速从市区外围通过鲁山机场距平顶山新城区25公里,距宝丰县城20公里。二是生态环境优美。城区北部伏牛山余脉山体生态公园、香山寺风景区逐步成形,沙河自西向东绕城而过,白龟湖水面达70平方公里,白龟湖上游 6.7平方公里的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完备。三是城市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平顶山市按照“向西跳跃式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西部新城区建设,到2010年年底,新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新老城区间沉陷区生态公园初具规模,市水厂、市博物馆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陆续建成投用,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新老城区连成一体的态势已经显现。随着平顶山市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以老城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