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种非食用物质的危害与鉴别

25种非食用物质的危害与鉴别
25种非食用物质的危害与鉴别

[转载]25种非食用物质的危害与鉴别

一、废弃食用油

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废弃食用油可分为三类:

一是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

二是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

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一定次数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废弃食用油的五大流向:1.酒楼2.生产矿山选矿捕收剂(新技术) 3.养殖场(牲畜的饲料) 4. 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 5.工厂和学校食堂。

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1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

对人体的危害

废弃食用油确实是人们健康的大敌,尤其是对人们的肠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破坏力。

1、会导致消化不良:在炼制“地沟油”的过程中,动植物油经污染后发生酸败、氧化和分解等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对人体有重毒性的物质;砷,就是其中的一种,人一旦使用砷量巨大的“地沟油”后,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

2、会导致腹泻:“地沟油”的制作过程注定了它的不卫生,其中含有的大量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到达人的肠道,轻者会引发人们腹泻,重者则会引起人们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肠胃疾病。

3、会引发强烈腹痛,“地沟油”中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经过地下作坊的露天提炼,根本无法除去细菌和有害化学成分。

所有的“地沟油”都会含铅量严重超标,是个不争的事实,而食用了含铅量超标的“地沟油”做成的食品,则会引起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等症状。

4、可导致胃癌、肠癌:令人作呕的炼制过程,是地沟油毒素滋生的原因。“地沟油”是对从酒店、餐馆收来潲水(泔水、残菜剩饭等)和地沟油进行加工提炼,去除臭味而流到食用油市场的成品油。潲水油中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可以导致胃癌、肠癌、肾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癌肿。“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的毒性则是砒霜的100

倍。

二、瘦肉精

瘦肉精是一类药物的统称,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任何能够促进瘦肉生长的饲料添加剂都可以叫做"瘦肉精"。 "瘦肉精"能使猪提高生长速度,增加瘦肉率,使猪肉肉色鲜红,卖相好。因此对于养殖户最大的诱惑就在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但却对人体健康危害过大,有很强的毒副作用,因而在全球多数国家遭到禁用,我国已经禁止用于动物饲料中。

1、瘦肉精中毒症状:

瘦肉精中毒时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虑、眩晕、耳鸣、肌肉疼痛、震颤等,严重的可以导致昏迷。潜伏期为30分钟至2小时,与进

食量多少相关。长期食用会导致人体代谢紊乱,甚至诱发恶性肿瘤。多喝水可帮助毒素排出。

2、瘦肉精猪肉的鉴别方法:

⑴、看猪肉皮下脂肪层的厚度。在选购猪肉时皮下脂肪太薄、太松软的猪肉不要买。

⑵、看猪肉的颜色。一般情况下,含有瘦肉精的猪肉特别鲜红、光亮。因此,瘦肉部分太红的,肉质可能不正常。

⑶、将猪肉切成二三指宽,如果猪肉比较软,不能立于案上,可能含有瘦肉精。

⑷、如果肥肉与瘦肉有明显分离,而且瘦肉与脂肪间有黄色液体流出则可能含有瘦肉精。

这几块就是瘦肉精猪肉,颜色鲜艳,但色不均匀,肥膘极少。

这些猪肉就是正常合格的猪肉,脂肪洁白,肌肉大理石纹清晰,肌肉表面温润。

三、三聚氰胺

又称蛋白精,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主要用来制作三聚氰胺树脂,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耐热性、耐电弧性、优良阻燃性。用途:可用于装饰板的制作,用于氨基塑料、粘合剂、涂料、币纸增强剂、纺织助剂等。不法分子向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1、三聚氰胺毒性:

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3克/公斤体重。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导致生殖系统损害,膀胱或肾脏结石,这种结石可能导致膀胱癌。

2、三聚氰胺鉴别方法:⑴、按比平常浓的分量用热水冲奶粉,充分搅拌到不见固块,然后放入冰箱,待牛奶静置降温。

⑵、准备黑布一块和空杯一个。把黑布蒙在空杯口上作为过滤器。

⑶、将冷却的牛奶倒在黑布上过滤。

⑷、如果有白色固体滤出,则用清水冲洗几次,排除其它可溶物。

⑸、如果冲洗后发现有白色晶体,可以将晶体放入清水中,该晶体如果沉入水底。那就很可能是三聚氰胺。

四、吊白块

吊白块又称雕白粉,吊白块又称雕白粉,是甲醛合次硫酸氢钠的俗称,为半透明白色结晶或小块,无嗅或略有韭菜气味,易溶于水,是一种工业漂白剂 ,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甲醛和次硫酸氢钠 ,具有很强的漂

白作用。120℃下分解产生甲醛、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吊白块水溶液在60℃以上就开始分解出有害物质。吊白块主要用于橡胶工业丁苯橡胶聚合活化剂,印染印花工艺漂白剂,感光照相材料相助剂,日用工业漂白剂以及医药工业等。

1、吊白块的毒性

吊白块的毒性与其分解时产生的甲醛有关。人经口摄入纯吊白块10g就会中毒致死。吊白块可能添加的食品为腐竹、粉丝、面粉、竹笋等。豆制品中掺入吊白块,可以提高韧性,食用掺有吊白块的食品,会损害人的肝脏,肾脏,严重的会导致癌症和畸形病变。中毒以呼吸系统及消化道损伤为主要特征。吊白块也是致癌物质之一。临床表现为:打喷嚏、咳嗽、胸痛、声音嘶哑、食欲缺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疲乏无力、肝区疼痛,重者出现黄疸、出血倾向、周围血管水肿,有的出现畏寒、发热、少尿、血压下降等。

2、吊白块的鉴别

看:色泽正常,不会过于鲜亮而失去了食品本身的特有颜色和亮泽;组织状态良好,如正常的面粉是白中略带微黄色,又如豆干制品要注意优选色泽呈白色或浅黄色,有光泽、质地细腻,切边整齐,挤压不出水,有一定弹性。颜色“超白”或有异味的面粉和豆干制品一定掺有吊白块。

闻:有正常的食品特有的香味,无异味。如正常的面粉有麦香味、豆干制品具有豆制品清香味。不可有异味如霉臭味、酸味、煤油味及其他异味。掺入吊白块后可闻到一股刺鼻的酸味。

尝:正常的食品味道可口,淡而微甜,没有发酸、刺喉、发苦、发甜及外来滋味。

吊白块,无嗅或略有韭菜气味,易溶于水。

五、苏丹红

苏丹红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化工染色剂。主要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

1、苏丹红的危害?

能造成人类肝脏细胞的DNA突变。并具有致癌性,由于这种被当成食用色素的染色剂只会缓慢影响食用者的健康,并不会快速致病,因此隐蔽性很强。

为什么要往辣椒食品里添加苏丹红?一是,由于苏丹红用后不容易褪色,这样可以弥补辣椒放置久后变色的现象,保持辣椒鲜亮的色泽。二是,将玉米等植物粉末用苏丹红染色后,混在辣椒粉种,以降低成本牟取利益。

2、苏丹红鉴别方法:

可以看它是否溶与水,易溶于水就不是“苏丹红”。“苏丹红”是脂溶性的,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等。

苏丹红辣椒

用添加了苏丹红的饲料喂出

来的鸡蛋

六、硼酸和硼砂

硼酸,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或三斜轴面鳞片状光泽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大量用于玻璃(光学玻璃、耐酸玻璃、耐热玻璃、绝缘材料用玻璃纤维)工业,可以改善玻璃制品的耐热、透明性能,提高机械强度,缩短熔融时间。

硼砂也叫粗硼砂,是一种既软又轻的无色结晶物质。硼砂有着很多用途,我们熟悉的如消毒剂、保鲜防腐剂、软水剂、洗眼水、肥皂添加剂、陶瓷的釉料和玻璃原料等,在工业生产中硼砂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1、硼酸和硼砂的危害

硼砂经由食品摄取后可与胃酸作用产生硼酸,硼酸具有积存性,连续摄取后会在体内蓄积,影响消化酶的功能,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抑制营养物质的吸收,严重的会刺激人的胃部,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随即出现大片红色皮疹,皮疹可以波及咽部及鼓膜部分病人出现肝脂肪变性黄疸以及肾脏损害重症,病儿常有感觉异常视力障碍共济失调震颤精神错乱惊厥谵妄角弓反张青紫和昏迷体温

血压下降病儿可于小时至数日内因休克尿毒症等而死亡。

2、硼酸和硼砂的鉴别

将硼砂与硼酸添加到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等食品中,起到增加食品韧性、脆度、保水性和保存期的作用,起到防腐和改良面粉的作用。

添加了硼砂的面制品和腐竹色泽亮丽,韧度高,久煮不糊。添加了硼砂的肉制品表明有白色的粉末状物质,用手摸有滑腻感。

七、硫氰酸钠

硫氰酸钠是一种白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乙醇、丙酮。在空气中易潮解,遇酸产生有毒气体。主要用于化学分析试剂、彩色电影胶片冲洗剂、制药、印染等。

硫氰酸钠是一种有毒化工原料,主要用于乳及乳制品保鲜。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和使用硫氰酸钠。但是,1986年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曾将其列为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与过氧化氢合用于黑龙江、内蒙古地区的生牛乳保鲜。由于其毒性作用,2007年删除了该条款,2008年12月,卫生部发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明确规定硫氰酸钠属于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硫氰酸钠有哪些危害

硫氰酸钠的毒性主要由其在人体内释放的氰根离子而引起。氰根离子在体内能很快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该酶活性,使组织不能利用氧。主要临床症状为出现神经系统抑制、代谢性酸中毒及心血管系统不稳定等。

八、玫瑰红B

玫瑰红B又称罗丹明B,俗称花粉红,是一种具有鲜桃红色的人工合成的染料。为绿色结晶或红紫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氯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水溶液为蓝红色,稀释后有强烈荧光,用作有色玻璃、特色烟花爆竹等行业。曾经用作食品添加剂,被用作调味品(主要是辣椒粉和辣椒油)染色剂。但后来实验证明罗丹明B 会致癌,现在已不允许用作食品染色。

玫瑰红B的毒性

会引致皮下组织生肉瘤,为致癌物质。

九、美术绿

美术绿也称铅铬绿、翠铬绿或油漆绿,外观色泽鲜艳,是一种工业颜料。主要用于生产油漆、涂料、油墨及塑料彩色水泥、彩色沥青,玩具,纸品,木器家具、墙体装饰、文教用品等工业产品。添加美术绿可让陈茶变新茶。

1、美术绿的的危害

茶叶中如果掺入铅铬绿,铅、铬等重金属严重超标,可对人的中枢神经、肝、肾等器官造成极大损害,并会引发多种病变。

添加了工业色素美术绿的茶叶,其重金属铅含量超标60倍(国标规定每公斤茶叶里面铅的含量不能超过2毫克)。如果用10克这样的茶叶泡茶水,人体通过茶水就可以摄入150微克的铅,正常情况下,成人一天摄入铅的水平应该小于82.5微克,可见这种毒茶叶的危害是多么严重。长期饮用这样的茶水,会对人造成肝脏或肾脏的损害,或者胃肠道、造血器官的损害。

以白为美的茶叶例如针螺,添加滑石粉,可以增加茶叶的白度,还能增重;以苦闻名的苦丁茶中加入柳树叶、猪苦胆汁和香精,可以增加苦味,还能增加茶叶的黏度。

2、美术绿鉴别方法

静置观察茶水,如果茶水的颜色发生分层(即茶水底部颜色偏深,上部颜色偏淡),那么该茶叶就有可能掺有化学颜料。如果没有分层,再将白色餐巾纸浸入茶水,稍微浸泡后取出观察,如果餐巾纸上有明显的颜色,且在清水中不易冲除,那么该茶叶就有可能掺有化学染料(染料易溶于水但着色力特强)。

美术绿

十、碱性嫩黄,

旧称盐基淡黄O又称奥拉明O。黄色均匀粉状物,易溶于热水呈亮黄色,溶于乙醇呈黄色,其水溶液温度超过70℃时会分解为四甲基苯甲酮,其水溶液加入浓硫酸呈无色,稀释后呈淡黄色。为工业染料,

主要用于醋纤、棉织品的染色, 还用于纸张、皮革、油漆等的着色。碱性嫩黄加入豆制品起染色作用。

危害:

碱性嫩黄对皮肤黏膜有轻度刺激,可引起结膜炎、皮炎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人接触或者吸入碱性嫩黄都会引起中毒。长期食用添加有碱性嫩黄的食品,会导致肝脏和肾脏的疾病,还会影响发育,甚至导致癌病变。

如何识别:

颜色过于黄的腐竹可能加入了碱性嫩黄。

添加了吊白块、碱性嫩黄的腐竹。

十一、工业用甲醛

工业用甲醛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主要用于人工合成黏结剂,如:制酚醛树脂、脲醛树脂、合成纤维(如合成维尼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皮革工业、医药、染料等。无色具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其35%至4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具有杀菌和防腐能力。可浸制生物标本,国家严禁在食物中使用甲醛。常被用于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血豆腐的防腐。

危害

刺激作用,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过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可引起鼻咽肿瘤。突出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新装修的房子里一般甲醛都会超标,只要在新房里放上一两盆吊兰,甲醛就会被部分吸收,但是由于甲醛的挥发时间长达3-15年,所以单纯依靠植物来清除甲醛是不行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风,室内降低甲醛浓度至安全限以下。

工业用甲醛还多用于纯棉纺织品,因为纯棉纺织品容易起皱,使用含甲醛的助剂能提高棉布的硬挺度。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会逐渐释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刺激。甲醛能引发过敏,还可诱发癌症。

十二、工业用火碱

又名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重要强碱。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主要用于人造丝、人造棉工业,冶金,石油,染料,油脂精制橡胶再生,肥皂,农药,医药,有机合成以及无机盐工业等。

危害:

工业火碱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属剧毒化学品,具有极强的腐蚀性,直接从口腔摄入会严重影响胃酸分泌,导致胃溃疡,长期食用或者过量食用加入工业碱的食品会造成食物中毒。还存在致癌、致畸形和引发基因突变的潜在危害,只需食用1.95克就能致人死亡。

通过浸泡工业碱可使食品急剧膨胀,食品体积可膨胀2~3倍,重量也增加2倍多。不法商贩将煮熟的水产品用工业用火碱浸泡后,再用酸中和清洗,使水产品的外观鲜亮。此外,用工业碱泡发的食品,看起来洁白、水灵,卖相好,吃起来也嫩,还可以延长保存时间,常见于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生鲜乳中。

如何识别

用工业火碱等“原料”处理过的水产品基本上没有原味,而正常的水产品则能闻到隐隐的腥味。

十三、工业硫磺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基本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化工、轻工、农药、橡胶、染料、造纸等工业部门。固体工业硫磺有块状、粉状、粒状和片状等,呈黄色或者淡黄色。由于硫磺在熏蒸过程中会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所以不法商贩主要利用硫磺熏蒸来漂白或增白食品;同时硫磺又有杀菌作用,故其可被用来防止食品腐败,延长保质期。

危害

虽说硫磺属低毒危化品,但其蒸汽及硫磺燃烧后发生的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剧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昏迷等。硫磺还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对皮肤有弱刺激性。

识别

硫磺熏过的食品亮丽好看,没有斑点。用手摸,手如果变黄,就是硫磺加工过的。仔细闻,如果用硫磺加工过,多有硫磺气味。常见于白砂糖、辣椒、蜜饯、银耳、龙眼、胡萝卜、姜等

十四、工业染料

孔雀石绿、金黄粉、玫瑰红、苏丹红、酸性金黄、铅铬绿,每一个词汇都很艳丽。然而,它们还统统都是工业染料, 主要用于纺织品、皮革制品及木制品的染色。

危害

食品中的非法使用,价格便宜、着色强、稳定性强,常被不法商贩用做替代食品染料的着色剂。这些工业染料具有高毒、高残留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膀胱等有致癌作用。

现在从工业用途转变到食品加工中,从牛奶、鸡蛋、鸡肉、猪肉、牛肉、火腿、香肠、腊肉等肉蛋奶产品,到大米、水饺、方便面、挂面等米面主食;从豆芽、竹笋、桃子、橙子、哈密瓜等蔬果产品,到陈醋、酱油和火锅底料等调味品;从白酒、葡萄酒等酒类产品,到粉丝、木耳、腐竹等干货和瓜子、果脯、果冻等小零食,吊白块、石蜡、双氧水、敌百强特别是一些工业染料广泛非法使用。

如何识别:

顾客在购买食物的时候,不要购买颜色特别鲜亮的成品。 |

十五、罂粟壳

为中药材,中药名称:米壳。具有敛肺涩肠止痛功效。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

鸦片俗称大烟,就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罂粟本身不是毒品,但它是鸦片制品的原料,从罂粟中可得到象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待因等等毒品。

常被添加到火锅底料及小吃类食品中,罂粟壳添入火锅汤料成为隐形毒品,和鸦片、海洛因相比,罂粟壳内的‘有毒物质’虽然含量不大、纯度也不高,但其成分同样包括吗啡、可待因、那可汀、罂粟碱等30多种生物碱。长期食用必将导致慢性中毒,最终上

瘾。

罂粟壳中药名称:米壳

绚丽的罂粟花

十六、革皮水解物

革皮水解物作为一种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就是将破旧皮衣、皮箱、皮鞋以及厂家生产皮包等皮具时剩下的边角料,经过化学处理,水解产生的粉状物。因其氨基酸或者说蛋白含量较高,故人们称之为“皮革水解蛋白”。

2009年,《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中明确将革皮水解物列入非食用物质。

为什么会在食品中添加,乳制品企业收购原奶时,蛋白质含量为主要的定价依据。部分违法分子为了达到既要掺水又要保证蛋白质含量的目的,非法向生鲜乳中添加革皮水解物。

危害

严格来讲“皮革水解蛋白”对人体健康并无伤害,但其前提条件是所用皮革必须是未经糅制、染色等人工加工处理过的,然而这样的“皮革水解蛋白”几乎是不存在的。

知识产权保护能否侵犯公共利益

知识产权保护能否侵犯公共利益 --电影《惊爆内幕》话题引申 王素丽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重庆市401120) 摘要: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在于以给予知识产权人对其智力成果一定时期的垄断权而励其进行创造的热情,同时也就需要通过制度设计防止知识产权权利人滥用这种专用而限制竞争、妨碍智力成果的传播。 知识产权法的权利限制和权利融用制度是保障公共利益实见的基本制度。 关键词:交叉冲突利益衡量 引言: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知识产权对象的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有超过机器、土地、资金等传统财产之势。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惊爆内幕》中杰夫瑞所签订的有关知识产权的保密协议内容恰是危害到公共利益中的公共安全。 同时,“60分钟”王牌制作人洛厄尔也在商场大鳄的利益斗争的漩涡里饱受挫折,一心维护新闻正义性的他最终选择披露这则签有保密协议的新闻,引发了美国历史上司法和解金额最高的烟草诉讼案的故事。

1、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目标 1.1知识产权的概念 “知识产权”是一个外来词,其对应的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为智慧财产之意。我国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正式使用了“知识产权”的称谓成为我国的常用术语。 1.2利益衡量的概念 利益衡量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基础,在整个知识产权的发展过程中公共利益和社会效果一直是重要的追求目标。 1.3利益衡量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法律之所以保护知识产权所基于的利益考量不仅仅是保护私权更多的是保护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也更利于引进外国企业,不是吗?但是,不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个人私权受到保护,最终受益的依旧是公众,所有的制度设计最终的受益者都是大众,换言之,所有人。显而易见,公共利益牵涉的也是所有人,保护的对象也是所有人,一直以大众为受益对象的知识产权又怎么能与公共利益相悖呢?公共利益一直是知识产权追求的目标。 二、知识产权人行使权利泛滥会侵犯公共利益 2.1 知识产权人的权利

基础设施和过程运行环境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满足制造使用的要求,并保持有效的过程能力。 2. 适用范围 2.1.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要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如 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的控制; 2.2.本程序适用于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 3. 职责 3.1.公司管理层负责组织经营计划的正确制定和执行过程的跟踪。 3.2.各部门负责提供经营计划的相关数据,并执行与自身范围相关的经营计划要求 4. 定义(略) 基础设施:指生产设备、模具和工装夹具、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设施、包括服务软件的体系。 运行环境: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或使用场所 5. 作业内容 5.1 设施的管理 5.1.1.设施的选购、验收; a)当需购置设备或附件时,由采购课负责采购,必要时,生产部协助采购。 b)设备购置进厂,生产部负责依据设备说明书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进行验收,并验收合格准予 进厂;若验收不合格,则采购课办理退换或维修事宜,直到验收合格。 c)厂房设施购置进厂,由采购课负责依据设施使用说明书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进行验收,并验 收合格准予进厂;若验收不合格,则采购课办理或维修事宜,直到验收合格设施应包括:工作 场所(车间、办公场所等)、设备和工具(包括工、卡、量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支持性服 务(水、电、气供应)、通讯设施、运输设施等。 d) 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施,生产部组织使用部门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生产部 和使用部门在《设施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 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设施验收单》由文控中心保管。低值易耗的工、卡、量 具等使用部门自行验收。 e) 验收不合格的设施,生产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施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f) 生产部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进行编号,并在《公司主要生产设施一览表》上登记。 g) 生产部根据合格的《设施验收单》办理登记和建档手续;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仓库凭 设施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

有害物质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建立、实施和保持有害物质管理体系,预防受限制或禁用物质在进料、生产用物料、半成品、成品和制造过程中的使用并符合相关法规及顾客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生产制造、包装、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有害物质及高度关注物质管理,确保满足相关法规、顾客及相关方的要求。 3. 职责 3.1 公司技术部负责收集最新的REACH法规要求,负责监督各职能单位对有害物质控制的相关工作的完成进度;并牵头组织编制相关标准、通知及相关整改文件。 3.2 公司品保部负责制订《有害物质清单》,负责组织相关单位或人员进行有害物质控制要求的相关培训,负责对所有外购物料进行相应的禁用限用物质符合性抽查,对生产过程进行检验,控制有害物质的混入。 3.3 销售部负责及时提供外部市场的最新信息及要求,负责在客户化文件中明确相关限用物质要求。 3.4 供应部负责寻找符合无有害物质要求的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并负责与其签订相关合作事宜的协议,负责在与供应商的协议中签订有关满足有害物质要求的控制条款,负责对物料供方进行相关的监督及考核。 3.5 生产部负责对有害物质要求的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总体安排及协同,负责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控制。 3.6 原材料库负责对有控制要求的禁用限用物质的物料及时和正确接收、入库、发放。 5. 内容 5.1 有害物质及绿色标识的识别与确定。 5.1.1 销售部接到顾客新产品的开发要求时,将信息反馈至技术部,通知其对新产品项目策划,技术部应识别并确定顾客要求的产品环境禁用限用物质要求及相关环境法规的要求。适当时,包含公司自身策划要求的禁用限用物质要求。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把顾客要求传达到相关部门。 5.1.2 对产品要求进行评审时,销售部应组织技术、品保、采购、生产等部门进行评审,并对产品中使用的禁用限用物质和生产中可能的禁用限用物质的使用和交叉污染情况及过程控制信息与顾客进行沟通。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一、权利滥用与知识产权滥用 总的看来,禁止权利滥用既是现代社会一种普遍的、基本的法律观念,也是现代各国法律乃至宪法所普遍规定的基本法律原则。而“权利滥用”的实质在于权利人以不公平、不适当的方式行使其权利,不适当地扩张了其所享有的权利。关于构成权利滥用的标准,各国先后一共确立过故意损害、缺乏正当利益、选择有害的方式行使权利、损害大于所取得的利益、不顾权利存在的目的、违反侵权法的一般原则等6个标准,并且呈现由主观化向客观化发展(以解决主观恶意难以证明的问题)和严格化的趋势(故意的和过失的、损害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①有的学者则认为,构成权利滥用要有四个要素:主体是正在行使权利的权利人;客体是社会的、国家的、集体的或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主观方面是权利人存有故意的心理状态;客观方面是有危害他人权利和利益后果的行为。② 以上关于权利滥用的分析也完全适用于知识产权的滥用。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是私权,这是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所明确承认的基本原则。与任何其它民事权利一样,知识产权也有被滥用的可能。 知识产权的滥用,是相对于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使而言的,它是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导致对该权利的不正当利用,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在这里,知识产权的获得与知识产权的行使是两个问题,不能因为知识产权是合法获得的权利就忽视、甚至否认其也有滥用的问题。③知识产权所具有的重要的经济意义,使得它容易被权利人不正当地加以利用,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例如,在知识产权行使的过程中,权利人往往利用许可(授权)方式,扩张其所享有的知识产权,或者说,权利人往往利用许可合同的规定,限制被授权人所可以正当从事的行为。 由于知识产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产权,因此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知识产权被滥用的可能性还是被滥用后造成的后果,都会大大增加。实际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滥用知识产权的例子都不鲜见。例如,近几年来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微软垄断案以及微软在欧盟、我国台湾地区等地方受到的违反竞争法或公平交易法的指控,都涉及微软对知识产权滥用的问题。而在今年初美国思科公司起诉中国华为公司侵犯其知识产权的背后,也存在思科滥用其知识产权的深层次问题。 二、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体系 为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使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认为,对权利的限制有内部限制和外部限制两种,前者认为权利本身包含义务,权利应为社会目的而行使;后者则是在承认并保障权利的不可侵犯性、权利行

过程运行环境控制程序

过程运行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2、范围 适用于对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控制。 3、权责 4.1、最高管理者负责工作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提供和管控协调,负责为改善工作环境提供适当的资源。 4.2、生产技术部负责长期工作环境控制与管理。 4、定义 工作环境:指工作场所洁净度、产品所需的物理环境等。 5、工作流程: 5.1、定期组织对全公司员工进行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安全工作的内容是: 5.1.1、大力开展劳动保护工作。 5.1.2、建立与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 5.1.3、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 5.1.4、必要时设置不安全因素控制点。 5.1.5、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与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 5.2、文明生产 5.2.1、生产过程安排合理,物品的堆放,存储,装运有条理,工序间流转记录准确,有严明的工作纪律、工艺规范。

5.2.2、技术、安全、质量、教育标准化,人、机、物布置合理,无多余杂物,设备安全运行,整洁完好,工作场地布局合理,工作环境自然条件良好,量具、测仪存放整洁。 5.3、各部门首先要调查现况,再设置目视管理(即看板管理)来缩短管理距离,增加管理透明度,实行自我管理,养成管理主体意识。 5.4、生产各部负责对工艺手段和加工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对不同状态物品挂相应标识牌,以引导确认之作用。 5.5、办公室制订《工作环境因素评量表》(见附录1),定期对各部进行“5S”运动、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并运用《“5S”检查评分表》(见附录2)对作业现场进行考评。 5.6、工作环境设计与实施 5.7.1 、各部对现有工作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5S”作业使生产现场标准化。 5.7.2、各部组按“5S”要求,将所有物品定位,做到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挂牌。按区存放,按规划图定位,图物相符,通过科学的整理整顿使现场人、机、物三者结合状态达到最佳程度。 5.7.2、各部组按产品特性的要求对产品所涉及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卫生及通风情况等)进行有效管理。 5.6、组织验收考评 成立检查小组,检查小组每月按“5S检查评分表”、“工作环境因素评量表”对各部门进行评比。 5.7、考评结果在厂内公布,并对其归档、保存。 6、相关文件:

职业健康和环境卫生管理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和环境卫生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明确职业健康和环境卫生管理要求,预防健康事故,改善生产和办公现场环境。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现场和办公场所职业健康和环境卫生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采用GB/T2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及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4 职责 4.1 品质管理部负责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求监督、检查生产现场环境卫生管理情况和职业健康情况。 4.2办公室负责处置与管理公司办公场所各部门废弃物, 4.3生产技术部 4.3.1负责联络统一处理公司各单位有毒有害废弃物。 4.3.2负责贯彻、落实本程序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 程序 5.1 职业健康管理 5.1.1职业健康管理主要包括:炊事员、特殊工种、专业从事有害作业场所作业的人员、员工健康检查。 5.1.2 办公室、生产技术部负责安排员工健康检查,为健康者办理健康凭证。 5.1.3 生产技术部对有毒有害作业 (产生粉尘、噪声、振动、中毒等) 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和应急措施,并给职工配备有效的防护用品。 5.1.4 生产技术部应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办公室对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做好记录,建立档案。 5.1.6 职工职业性健康检查应到当地人民医院或认定的医疗机构。 5.1.7 职工经健康检查发现传染病、职业病、特殊工种作业禁忌症者,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由相应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和有关规定处理。

5.2 废弃物管理 废弃物:生产废料、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 5.2.2 废弃物的标识 按照废弃物分类进行标识。写出各类废弃物名称,尤其是有毒有害废弃物。 5.2.3 废弃物的存放 各部门均应设置废弃物的存放点,并做好标识。有毒有害废弃物要单独、封闭存放,防止再次污染。对于废电池还要与其它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分开单独放在密闭的容器内。 废弃物产生部门按要求放置到临时存放地点或容器内。 5.2.4 生产现场废弃物管理 1、废弃物的运输 a) 场内运输:各部门的废弃物存放地点指定专人管理。将废弃物运输到场内指定存放场地,并进行分类,确保有毒有害废弃物分类达到100%。在运输中要确保不遗撒; b) 场外运输:废弃物清运单位必须向相关单位、部门提供废弃物准运证,收购、

过程运行环境5S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

1.0目的 为确立工厂环境整齐清洁,以维护厂区的5S要求并持之以恒,特订定本管理程序。 2.0适用范围 凡本厂各部门作业区均属。 3.0职责 4.1作业区域:各部门负责责任工作区域的清洁。 4.2厂区:公共厂区的责任区域由部门主管监督审查。 4.3各部门工作区的清洁由各部门主管负责监督。 4.0程序 4.1整理、整顿: 4.1.1将本部门的工作区域内的对象,加以归类,使物品皆有定点定位,并排列整齐。 4.1.2不需要的物品则依状况给予保存或报废处理的。 4.1.3制造不良的不合格品,依「不合格输出控制程序」执行。 4.1.4工/模/洁具的整理,依「产品防护控制程序」执行。 4.2清扫、清洁: 4.2.1每日实施清洁工作。 4.2.2各部门自发的把生产垃圾收集于垃圾箱内. 4.2.3组拉桌下、机台旁边、维护清洁,不得堆置任何私人物品。 4.2.4通道上不得有污油、污水以保持干燥干凈的安全空间。 4.3教养(纪律): 4.3.1不随地乱丢烟蒂、纸屑及放置私人对象。 4.3.2上班时不准抽烟、吃东西(厂区内禁烟)。

4.3.3确实遵守作业标准与规范,养成自主管理的习惯。 4.4工业安全: 4.4.1本工厂各部门执行工作时,所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必须符合法规要求,且必要时应建立相关工作指导书及宣传方式,使员工了解及遵守。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做到安全至上,预防为主的要求 4.4.2本工厂配置适用的厂房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蚀和潮湿。 4.4.3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并严禁烟火,消除火灾隐患 4.5车间照明、温湿度的管制 4.5.1机修组负责对全厂所有照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维护,确保所有生产、检验区域 有足够照明光线,以不影响正常生产及检验为原则。 4.5.2工厂规定各部门及货仓区域的温湿度的要求,并评估其对物料及产品质量的直接影响,以及对员工身体及心理的影响(因对员工身心影响也必然会间接的影响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各部门每日定期对湿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如超出标准时,由行政部负责按排人员采取相应在措施,恢复正常状态。 4.5.3保持车间温度不能过热、空气保持流通,防止高温工作带来身体不适; 4.6社会、心理因素管控 4.6.1公司经营管理采用公司人员一律平等方式进行,不对个别员工进行歧视、保持公司内部和谐稳定、不对抗; 4.6.2工作休息时间可播放适当的音乐以缓解工作、心理压力 4.6.3行政部定期对员工进行情况了解,了解员工现状及困难,向公司领导进行汇报,以寻求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ISO14001-2015

*****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修订记录

1.目的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预防水体、大气、噪音、土壤污染的规定,以保护公司及所在区域的环境。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水体、大气、噪音、土壤污染预防工作。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行政部负责对厂区内所辖水体、大气、噪音土壤进行管理, 4.2管理者代表负责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监测。 4.3技术部工程负责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5.内容 5.1废水的管理 5.1.1本公司的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由园区统一收集处理。 5.2废气的管理 5.2.1管理对象 焊锡产生的少量烟气 5.2.2大气污染的控制 a.禁止使用含铅焊锡; b.在测定、巡视和检查中发现异常时,迅速查明原因并做好改善处理; c.尽量避免公司内可能出现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的活动,对法规规定申报的设施和有害物质 的使用要调查预测、事前评价,需要时采取预防污染对策。 5.2.4超标或相关方抱怨处置 若测定结果超过环境法规有关规定或相关方抱怨时,行政部应迅速查明其原因向管理者代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5.3噪音的管理

5.3.1管理对象 空压机、生产机器、抽风马达、空调系统产生的噪音; 5.3.2厂区噪音的控制 a.在生产活动中使用空调、抽风机、生产机器等设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音; b.中午和夜间禁止在工厂内高声喧哗和使用高音喇叭; c.对可能成为噪音污染发生源的设备、设施、工程等,严格规划操作规程及保养制度,责 任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d.尽量避免公司可能出现噪音超标的活动,对法律规定申报的设施要调查预测,事前评价, 需要时采取措施预防污染对策。 5.3.3噪音的测定 a.管理者代表负责委托具备资格的环境监测机构噪音进行测定,并获得监测报告。 b.测定范围:厂界噪音的分贝数。 标准:最新国家/地方法律法规 c.测定的周期;1次/年,如增加产生噪音的新设备时,则将增加一定的频次。 d. 管理者代表将测定的结果与相关法律法规对照,判定结果并报告给最高管理者。 5.3.4超标或相关方抱怨处置 若测定结果超过环境法规有关规定或相关方抱怨时,行政部迅速查明其原因,向管理者代表汇报,并根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5.3.5应急措施 生产机器、抽风马达、空调系统等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责任部门维修5.3.6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与噪声污染有关的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参见《生产设备和测量仪器控制程序》。 5.4土壤污染管理 5.4.1管理对象

有害物质控制管理程序

有害物质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对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管控,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及客户的环保要求. 2、范围: 公司内部及所有供应商(含外包商)所属原物料,制程管制及新产品等均纳入本程序管理 3、职责: 采购部: 要求供应商提交原材料和部品及辅助材料的环境管理物质资料(成分表或SGS DATA),并签订《环境关联物质不使用证明书》。 营业部: 了解客户对环境有害物质的要求,并传递给品管部。 品管部: 样品、量产品有关环境管理物质资料的作成及提出,供应商来料环境有害物质含有的检测。 生产部/仓库部: 购入品、在制品追踪,确认,检查,标识及区分。 4、定义: SGS DATA:SGS检测机关所做的有关环境有害物质的测试报告。 成分表(材质证明书)MSDS:零部件材质中所含化学物质的组成比率,使用范围,安全因素,防护措施等,包括化学品、纸张及金属材质等。 5、内容: 测定对象及规格测定对象品中所包含的环境有害物质含量值参见《环境物质管理规程》 新样品提出 营业部识别出客户对环境有害物质的要求,将客户的要求或执行之标准传递给技术部,技术部打样时则按客户要求之内容进行打样,打样完成后,由技术部制 定《样本确认书》《检查记录表》,并将所有原材料、辅助材料之SGS REPORT 、成分表,COPY 一份作为附件,附至《样本确认书》后面。 采购部对所有供应商按照《供应商管理程序》内之相关环境管理物质的要求进

行对供应商品的控制,评估合格之供应商并签订《环境有害物质不使用证明书》,并列入《合格环保供应商名录》中。 供应商提供之样品,必须附有环境管理物质的检测报告资料,由采购部进行样品的验证,确定是否符合环境管理物质的要求,当符合要求时则验证成功,不符合要求时则要求供应商进行改善或重新送样确认,或寻找其它供应商。 所有的供应商提供的环境物质管理文件按《文件管理程序》之外来文件之控制流程编号盖章。并分发之采购,品质等相关部门。 本公司采购之原材料 品管部应当对供应商提供的SGS报告之检测数据进行确认,若上述数据与公司规定标准不相符时,要求供应商进行改善并重新作成,合格后将SGS检测报告、成分分析表归档保存。 采购部必须要求供应商在材料之构成、生产场所、配料及方法变更时重新提出材料成分表或SGS DATA。IQC在检测原材料时应确认每批材料之SGS报告,材料成分表,不使用证明书等文件。若无此报告则IQC拒绝收料。 采购、品管部必须对供应商进行至少每年一次的环境物质管理方面的评核,评核的方式按照《供应商管理程序》的相关要求进行。 标识及鉴别管理 供应商每批送货时,经确认无误之环保原材料(包括辅助材料)均按照昶煌公司提供之环保标签,贴在指定的位置,其它标示则按《标示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进行标示,并于指定位置存放。 仓库对其合格的产品进行先入先出的识别管理。 成品标示则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如果客户无要求则在外箱的产品标签的右上角位置贴上“环保”标签。 变更管理: 向客户提交 若公司生产的产品材料之构成、生产场所、配料及方法变更时,需向客户提交》《样本确认书》等文件重新承认,交客户确认承认OK并签回后方可进行生产,同

知识产权滥用的危害性

知识产权滥用的危害性 任何权利的滥用必然带来负面效应和不良后果,知识产权滥用也不例外,它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 限制自由竞争 知识产权制度是通过限制竞争的方法来促进竞争,但是“允许这种对竞争的限制是法律权衡利弊的结果,知识产权存在本身并不能说明它没有任何消极后果,只是这种消极后果在可容忍的范围之内。”[9]高度扩张的知识产权破坏了知识产权体系内部固有的利益平衡,引发了权利滥用。知识产权人可以滥用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限制交易相对方的自由选择权;也可以凭借知识产权的独占性,阻止被许可人和其他同类企业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这种限制、妨碍竞争的行为破坏了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挫伤了其他知识产权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了市场主体相互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提高。 1.2.2 妨碍科学技术发展 从1624年英国设立专利制度以来,知识产权制度存在了将近400年,人们对于设立这项制度的目的和价值早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才智,创造更多更新的科技成果,以此来带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并且造福于全人类。TRIPs协议第7条指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实施应有利于促进技术革新、技术转让和技术传播,有利于生产者和技术知识使用者的相互利益,保护和实施的方式应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福利,并有利于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但是客观事物的状况往往和人们美好的愿望背道而驰。现实生活中,科技和经济领先的发达国家总是借知识产权保护之由,行知识产权滥用之实,为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设立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壁垒,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活动受到阻碍,科学技术难以发展。中国加入WTO后,外国政府和企业以侵犯知识产权或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由,频频向中国指责和发难是最好的例证。 1.2.3 引发国际争端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成为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产权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最为紧密,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逐步从个人的财产权利、精神权利的法权层次上升到企业乃至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知识产权变成了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获取垄断利润的手段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工具,可以帮助发达国家保持和巩固他们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地位,于是发达国家更加倾向于滥用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垄断会成为经济垄断的某种重要因素乃至关键因素,这往往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斗争的焦点。”[10]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无疑会侵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两者之间的争端和矛盾就

环境关联物质管理程序文件

环境关联物质治理程序文件 目录 章不内容 一总要求 二环境方针 三环境关联物质治理范围 四定义 五治理职责与权限 六环境关联物质培训 七治理程序 7.1环境关联物质相关信息的猎取、传达和利用 7.2供应商治理 7.3样品的认定 7.4受入检查 7.5出荷检查的治理 7.6工程治理 7.7环境关联物质异常处理 7.8环境关联物质的内部审核及治理评审八向客户保证 九记录治理 十相关文件/表单

一.总要求 1.1公司依照品质环境本部及相关客户环境关联物质治理要 求,建立环境关联物质治理体系,形成文件予以实施,对 公司采购或客户提供的材料、部品及制品中可能含有客 户禁止使用的环境关联物质进行有效操纵,以满足客户 环境品质的要求;并保持持续改进。 1.2环境关联物质治理体系与公司目前运行的品质及环境治 理体系具有兼容性。 二.环境方针 2.1公司总经理制订环境方针,并在每年度环境治理评审时组 织环境方针的评审,必要时修订,以确保环境方针符合 ISO14001:2004之4.2要求和客户环境关联物质治理要求, 及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并保证环境方针得以贯 彻、落实。 2.2环境方针具体内容及治理参见环境健康安全治理手册4.2 章(包含健康安全治理要求,在此不适用); 三.环境关联物质治理范围

3.1采购或客户提供的部品(包括社内加工)、原材料、副资材及 包装材料; 3.2各制造部生产的产品、半成品等。 四.定义 4.1禁止使用物质:在与环境有关联的化学物质中,相关法律 法规要求、客户要求以及行业规范等要 求,对部品、材料以及完成品等中不能含 有或超过相关标准的物质,公司治理分类 为AA类的物质; 4.2全废物质:在与环境有关联的化学物质中,相关法律法规 要求、客户要求以及行业规范等要求,在相应 的时刻内实施废除使用的物质,公司治理分类 为A类物质; 4.3削减物质:在与环境有关联的化学物质中,相关法律法规 要求、客户要求以及行业规范等要求,实施使 用削减以及检讨替代的物质,公司治理分类为 B类物质; 4.4客户:参见品质治理体系《服务和客户中意度调查治理程 序》;

HSF7.4-03有害物质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

文件标题:有害物质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修订页

文件标题:有害物质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0目的: 对本公司供方(含供应商、外包商)在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有害物质对产品污染的环节进行识别、评价、控制以确保有害物质的减免和消除。 2.0范围: 适用于为公司提供采购服务过程有害物质污染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3.0定义: 3.1污染源:造成HSF产品不符合HSF要求的有害物质或环节。 3.2 HSF控制计划:在产品实现全过程对HSF产品控制方法的策划。 4.0权责: 4.1 各部门推行委员:有害物质污染源的识别、评价、登录及管理。 4.2物控部: 4.2.1将有害物质风险评估通知相关供方; 4.2.2督促相关供方进行改善。 4.3工程部: 4.3.1产品实现全过程HSF控制计划实施标准的确定。 4.4副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 4.4.1有害物质污染源的审核及批准。 5.0程序: 5.1有害物质的确定:依据《环境物质管理技术标准》控制的有害物质类别及限量要求。 5.2有害物质风险识别时机 5.2.1新供方纳入《合格供应商一览表》之前; 5.2.2每年一次例行的全面评价 (一般在供方年度评审之后的一个月内)。 5.3有害物质风险评价项目 5.3.1材料/部件/活动本身的特性; 5.3.2供方评价的结果; 5.3.3有害物质检测结果; 5.3.4有害物质检测报告的来源; 5.3.5与以往HSF不合格的关联性。 5.4有害物质风险评价成员 5.4.1材料/部件/活动本身的特性: 工程部 5.4.2有害物质检测结果: 品保部 5.4.3有害物质检测报告的来源: 工程部、品保部 5.4.4供方评价的结果: 物控部、品保部、工程部 5.4.5与以往HSF不合格的关联性: 品保部 5.4.6审核: HSF副管理者代表 5.4.7核准:HSF管理者代表 5.5有害物质风险评价的准则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一、权利滥用与知识产权滥用 总的看来,禁止权利滥用既是现代社会一种普遍的、基本的法律观念,也是现代各国法律乃至宪法所普遍规定的基本法律原则。而“权利滥用”的实质在于权利人以不公平、不适当的方式行使其权利,不适当地扩张了其所享有的权利。关于构成权利滥用的标准,各国先后一共确立过故意损害、缺乏正当利益、选择有害的方式行使权利、损害大于所取得的利益、不顾权利存在的目的、违反侵权法的一般原则等6个标准,并且呈现由主观化向客观化发展(以解决主观恶意难以证明的问题)和严格化的趋势(故意的和过失的、损害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 ①有的学者则认为,构成权利滥用要有四个要素:主体是正在行使权利的权利人;客体是社会的、国家的、集体的或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主观方面是权利人存有故意的心理状态;客观方面是有危害他人权利和利益后果的行为。② 以上关于权利滥用的分析也完全适用于知识产权的滥用。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是私权,这是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所明确承认的基本原则。与任何其它民事权利一样,知识产权也有被滥用的可能。 知识产权的滥用,是相对于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使而言的,它是指知识

产权的权利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导致对该权利的不正当利用,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在这里,知识产权的获得与知识产权的行使是两个问题,不能因为知识产权是合法获得的权利就忽视、甚至否认其也有滥用的问题。 ③知识产权所具有的重要的经济意义,使得它容易被权利人不正当地加以利用,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例如,在知识产权行使的过程中,权利人往往利用许可(授权)方式,扩张其所享有的知识产权,或者说,权利人往往利用许可合同的规定,限制被授权人所可以正当从事的行为。 由于知识产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产权,因此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知识产权被滥用的可能性还是被滥用后造成的后果,都会大大增加。实际上,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滥用知识产权的例子都不鲜见。例如,近几年来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微软垄断案以及微软在欧盟、我国台湾地区等地方受到的违反竞争法或公平交易法的指控,都涉及微软对知识产权滥用的问题。而在今年初美国思科公司起诉中国华为公司侵犯其知识产权的背后,也存在思科滥用其知识产权的深层次问题。 二、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体系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管理程序

环境和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对于本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健康安全危险源有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符合环境方针、目标与指标的要求,以实现环境行为的不断改进。 2.适用范围 : 适用于本公司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控制。 3.定义: 无 4.职责: 4.1.各部门负责所使用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防止设备操作可能带来的职业伤害或环境污染; 4.2.设计工程部:负责新项目新产品导入时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潜在影响的评价和评审,以及在新产品 试制阶段应考虑如何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4.3.行政部负责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运行的统一协调管理,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处置设置环境控制点,识别 重大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行政部结合公司结构布局,组织进行定期消防演习、应急事件处置、个人安全防护培训等,检查各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执行情况和对服务供方施加影响。 4.4.行政部主导对公司能源资源节约的宣传与检查工作,参与节能减排策划和碳排放活动。 4.5.生产部负责生产车间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健康安全危险源有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并负责化学 物品的管理。 4.6.营业营业采购部负责供应商回收的化学品进行相关环保要求进行跟踪,对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涉及 重要环境因素和健康安全危险源的服务供方施加影响。 4.7.员工事务代表负责参与劳动关系协调、事故调查、环境改善、员工建议的提出、职业健康安全持续改 进等活动。 5.程序内容 : 5.1.公司在日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对于重要环境因素和健康安全危险源相对应的运行与活动进 行重点控制。 5.1.1.设计工程部在新产品导入过程中应考虑客户的环保/职业健康安全要求、行业要求以及产品试制 过程中关于防止环境污染、危险源、节约资源和能源等有关要求。以保证客户要求、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向长寿命、高效率、安全可靠、多功能、可再生利用、小型轻量化发展。对原材料的使用或生产工艺尽可能引起的污染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影响进行评审;采用无害化的原器件或零件。 5.1.2.设计工程部在新产品试产过程中应考虑产品生命周期、防止环境污染、危险源、节约资源和能源 等有关问题,新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向长寿命、高效率、安全可靠、多功能、可再生利用、小型轻量化发展。须对原材料的使用或生产工艺可能引起的污染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影响进行评审; 提倡采用无害化的工艺技术,并简化制造工艺,提倡使用无毒害的材料并减少其用量。 5.1.3.生产部严格按照相应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生产,并按设备工装管理的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 与保养。 5.1.4.生产部设备组负责SMT波峰焊、回流焊等管道进行维护与保养。 5.1.5.公司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的设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如进行隔音降噪 技术处理。 5.1. 6.相关部门、生产部负责化学危险品(如环保清洗剂、酒精等)的储存和使用,要防止直接倾倒、 精选

浅谈对知识产权法发展及影响的认识

浅谈对知识产权法发展及影响的认识 学号:090822113 姓名:杜昊骐 摘要: 知识产权的触角越伸越远,逐渐背离了其原有的范围,有向无形财产法渗透的趋势。前已述及,知识产权的客体要么具有创造性,要么具有识别性,而这些特征逐渐被扬弃。知识产权法在保护投资回报和维护公平竞争的目标下,开始延伸到数据库、证明商标等创造性和识别性极弱的客体上。某种程度上,知识产权似乎渐渐的泛化到无形的财产之上,而不论其是否有创造性或者识别性。纵览知识产权现有的保护范围,与知识产权法诞生之初相比,可谓面目全非,除了无形性之外,几乎难以抽象出其共同特征。长此以往,知识产权法也许面临着自我解构的困境,当知识产权法客体的创造性或识别性越来越淡化,知识产权法或许就真正成了规范“无形财产”,而非“智力成果、商业标识”的法律,从而对称于规范有形财产之物权法,并肩而立,相互呼应。 关键词: 知识产权法中国发展权力主体 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知识产权法的综合性和技术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 一、知识产权法的渊源 我国知识产权立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建立起符合国际先进标准的法律体系。知识产权法的渊源是指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国内立法渊源和国际公约两部分。 (一)知识产权国内立法渊源 1.知识产权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2.知识产权行政法规。其主要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条例、知识产权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 行控制程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目录 1 目的 (2) 2 范围 (2) 3 职责 (2) 4 措施和方法 (2) 环境管理运行控制 (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控制 (5) 运行工作组织设计的管理 (8) 5 相关文件 (8) 6 记录 (8) 1 目的 为确保公司的管理方针和目标,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识别与所认定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有关的运行,保持在受控条件下进行,能够控制或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能够控制己识别的风险,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项目有关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运行过程的控制。规定运行控制的方式和运行条件。 3 职责 总经理 负责批准重大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工作计划,确保提供运行控制工作计划实施所需要的资源。 管理者代表 负责审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工作计划。协助总经理确保运行控制所需的资源提供。 总经理办公室、项目执行部、工程总承包项目部 是本程序实施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分别对各自运行控制范围的工作负有组织实施和检查的职能。 4 措施和方法 环境管理运行控制 4.1.1 运行控制的程序化管理 根据管理方针、目标和指标,识别并策划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的相关的运行,以确保它们通过下列方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1)运行控制对象是识别并策划已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的有关运行活动; 2)特别关注对因缺乏程序文件或管理规定,而可能导致偏离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 3)无论由供方或顾客提供的由本公司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通常指由供方所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设备设施或劳务等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或管理规定,并将这些适用程序和要求通报给供方和合同方,让他们了解并执行相关程序。 4)环境管理运行控制通常涉及的内容包括:

环境管理物质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符合国际环境技术标准、欧盟及其他客人的要求,对环境管理物质作出适当的管理,并能追随世界环保趋势。透过对供货商所交产品中环境管理物质及制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管理物质污染的规范管理,确保我司生产之产品符合法令法规以及客户的环境管理物质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原材料、制程品、(出货)成品的管制。 3. 权责单位 3.1 业务部:负责客户环保要求的收集、整理及客户反馈之环境管理物质异常信 息的沟通、处理或传递。 3.2 采购部:负责向供货商提出我司环保要求并督促其提供我司要求的所有环保 数据;主导对供货商进行环境管理物质的监察;环保材料的标识管 理。 3.3 品质部:负责对原材料及成品、制程设备进行环境管理物质的检查及环保数 据的整理,当数据过期时,负责通知采购部联络供货商重新提供最 新之证明数据,协助对供应商进行环境管理物质的监察。 3.4 生产部:防止生产中混入含有环境管理物质之污染物,负责物料标识及使用 状况记录。 3.5 人事部: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有关环境管理物质的教育培训。 3.6 研发部: 负责在设计新产品时参照环境管理物质标准,满足法律、法规及客户 环保的要求。

3.7 环保推行小组: 3.7.1 制订及修改环保要求之标准。 3.7.2 向公司各部门传达相关环保信息,环境异常事件的沟通处理,有争议时由 “管理者代表”进行裁决。 3.7.3 供应商变更申请的审核,并由“管理代表”批准。 3.7.4 实施环境管理物质的教育培训。 3.7.5 实施环境管理物质的内部监察。 4. 定义 4.1 环境管理物质:会对地球环境及人体产生显著影响且由本公司规范之物质。 4.2 环境异常:指组织(公司)的环境表现(行为)违反环境法法规,或不符合本 公司环境政策及目标指针要求,及产品不符合客户的环保要求,产 品受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等。 4.3 变更:批量生产开始时为起点,变更产品的“生产地点”、“生产工厂”、“检查方 法”、“交易单位”、“生产方法”、“生产设备”、“生产人员”、“零部件、材 料”等有关内容的所有变更。

有害物质控制程序

为了有效地预防及使所有物料都达到环保管理安全要求,以及在制造过程中得到保证 2. 范围 涉及到本厂的所有区域及部门以及运作环节,全员参与。有害物质范围包括本指引内规定的所有标准项目 3. 职责 3.1 品质部: 负责内/外部测试的跟进、配合客方对我厂的监控工作、参与供货商的审核、负责来料的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3.2 生产部: 3.2.1 负责按有害物质管理的工作程序进行安排物料及生产. 负责物料的领料的记录、发料记录、使用记录以及生产工具/夹具的清洁3.2.2 设置好区域及标示等相关工作. 3.2.3 重点的作制程中控制并落实. 3.2.4 全员持续参与培训及教导,宣传等. 3.3 技术部: 3.3.1 负责订制符合有害物质管理产品的BOM/ECN数据. 3.3.2及时了解供货商情况,以便安排新产品的物料打板及订放、协助喷油部门解决新供货商的物料的技术难题、参与供货商的审核. 3.4 生产部: 3.4.1 采购: a.负责有害物质管理供货商的选取及相关跟进工作. b.在做符合有害物质管理的订单时作为特别跟进. c.监督供货商的有害物质管理系统工作. 3.4.3 仓库: a.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物料专仓的管理. b.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物料的收、领、发、存、补等严格的物料监管工作. c.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半制品的标示,收发等严格的物料监管工作. d.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成品的相关严格的监管工作.

a.负责在订制欧洲订单时严格地区分 b.负责符合有害物质管理订单的交货及监管 4. 定义 近年来市场对保护、保存及改善地球境的声音和关注不断升级。全球气温变暖,灾害不断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极大威胁。很多有害的物质已被禁用,被限制或将被取代。较多发达国家、欧盟、国内等都早已提出“绿色产品”计划或指令或立法,为适应国际/国内法律法规以及达到客户要求。 5. 作业内容 5.1 有害物质管理控制方案 5.1.1 培训 5.1.1 公司拟定并执行有害物质管理的培训计划及宣传,全员参与对全厂所有人员进行《有害物质控制指引》的培训. 5.1.1.2 公司依《有害物质控制指引》全面推行有害物质管理的所有工作. 5.1.1.3 公司对于采购、技术及仓库、生管人员着重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担任. 5.1.1.4 公司行政部协同质量部作有害物质管理法令的相关海报、传单、警告标贴的宣传工作. 5.1.2 来料供货商/加工商监控. 5.1.2.1 公司依ISO9000程序选取符合要求的合格供货商/加工商. 5.1.2.2 公司建立其符合体系及“有害物质管理”的管制系统并作尽职审查.包括: 5.1.2.2.1公司建立由工程、质量、物控、生产等组成的有害物质管理推行及审查小组,负责有害物质管理的研讨、推行及尽职审查. 5.1.2.2.2 Part Nor的管控,带有“R”是符合有害物质要求订单的跟进工作; 5.1.2.2.3 对所有符合有害物质管理要求(以下简称:环保)的Vendor/加工商作持续的培训、辅导让其明白及理解标准的要求. 5.1.2.2.4 作定期不定期的尽职审查. 5.1.2.2.5 依标识及区域的要求落实。 5.1.2.3 公司设置专门的“环保”物料仓及由专人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