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战略环境分析

媒介战略环境分析
媒介战略环境分析

媒介战略环境分析-以新闻事业为例

摘要:在21世纪的开端,我国的媒体行业进入了一个充满

挑战和选择的变革时代,回顾整个发展历程,我国媒体,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的发展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

成绩,但是面对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发展也有

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媒体的发展尚不成熟,未能

承担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而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把媒体看成

一个经济实体看待,而任何一个经济实体要想在市场经济

中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发展计划,那么

媒体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必须认清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

环境,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充分认识环境中各个因素

对自身的影响,把握有利条件,规避不利因素,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以更好的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本文进行的战略环境分析,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对媒介宏

观外部环境进行评析。宏观外部环境分析讨论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因素对于媒体生存状态的影响。得出每一

种因素对媒体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的战略管理环境新闻出版业

一、简述媒介战略管理

战略是公司为之奋斗的终点与公司为达到他们寻求的

途径的结合。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涌现,大批资本向

媒介产业集中。一方面,媒介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媒介组织通过竞争,兼并或联合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的

实力;另一方面媒介组织通过组建媒介集团,开发新

产品和拓展新市场来捕捉新的增长点。在这一背景下,各个媒介组织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抉择,如何充分

整合市场资源和媒介组织的自身资源,制定适合自身

发展的战略,是每个媒介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也正是媒介战略管理要研究的内容。

二、媒介组织的宏观环境分析

媒介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宏观的经营环境具有决

定性的作用,其生存和发展要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

因此对宏观外部环境分析是实施媒介战略管理的基础。

(一)政府政策法律环境

(1)对新闻业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闻事业,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予以积极支持和扶持。当前公共管理体制逐渐完善,新闻媒体发展环境越来越开放。

(2)完善法律法规

逐步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媒体管理和服务体系。新闻环境越来越透明,新闻报道越来越及时。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越来越便利。国家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下大力气净化媒体环境。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媒体社会责

任报告制度逐步建立。除此之外,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支持新闻工作依法开展,并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和工作指导。中国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许多法律中都有关于新闻工作的规定,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方面还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既规范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又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3)推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媒体成为中国最活跃、最具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媒体形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指引了明确方向。

(4)为新兴媒体互联网的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空间。

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互联网经济高地,要提高互联网

应用的普及率及覆盖率,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

智慧物流、数字内容产业,基于“互联网+”的经济社会发

展全面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互联网跨界融合活跃、业态丰富,建成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力的互联网经济高地。

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众创、众包、众扶、众筹质量和效率,使互联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推动力量。鼓励现

有各类众创空间通过网络平台向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开放技

术、开发、营销、推广等资源,为中小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工作场地、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建设一批众包服务平台,鼓励企业与研发机构将部分设计、研发任务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分发和交付。支持开展线上知

识产权咨询、交易、融资等服务,支持财务、专利、法务

等科技服务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相关

专业服务。打造媒介双创”投资机构聚焦地,加快信用体

系与应用平台建设。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媒介市场所采取的态度,对传统

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发展,都提供了积极政策扶持和鼓励,

并保证了健康稳定的法律环境,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客观

上为媒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经济环境:

(1)经济总体发展水平

我国的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49351元(折合7924美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

重超过第二产业,居民消费率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基

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全民健康

状况明显改善,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而媒介市场属于第三产业的领域,媒介产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

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受众的

爱好也不断发生变化,媒介市场的发展特别是新兴媒体的

发展前景广阔。

(2)经济体制的改革

十三五规划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

展新常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

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高科技和媒介产品的密切

结合,新的媒介产品必然不断的涌现,将极大地满足受众

对媒介新产品的各种要求。媒介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媒介

产品展开的,媒介组织要想占领市场,赢得受众,就必须

提供适应消费者需求的,高质量的,有特色的媒介产品。三、科技环境

(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阅读

方式。积极引入和研发新兴媒体技术,致力于

营造健康的新兴发展环境,构建更加开放、安

全、可信,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中国新兴媒体。

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新闻、

跟帖评论、博客、社交网络、视频分享等各种

网络应用都在中国迅速发展,满足人们的新闻

信息需求和交流沟通意愿。网民踊跃参与网上

信息传播、参与网上内容创造,大大丰富了互

联网上信息内容。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

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

中国新兴媒体应用移动化趋势明显,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

用率达83.4%,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越传统PC上网比例,移

动互联网带动整体互联网发展。在中国网民各类网络应用中,

网络新闻用户比例接近80%,网络新闻受众超过5亿。新华

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中国知名网站,每天刊载的新

闻信息在1万条以上,每天的页面访问量过亿,甚至达到十几

亿。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新应用新服务发展势头良好,受到广泛欢迎,使中国新兴媒体的发展充满活力。微博客、微信等成为使用人

数最多、传播力最强的新媒体形态,以移动化、便捷化、及时

化的传播方式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阅读需求。截至2014年6

月底,中国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75亿,中国微博客账号为12

亿左右,网民使用率为43.6%。其中,手机微博客用户数为

1.89亿,使用率为35.8%。截至2014年7月底,移动即时通

信工具用户账号总数突破10亿,其中微信用户账号突破8亿,

最新月活跃用户接近4.38亿,已经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

地区,发布超过20种语言版本。在微信平台上,已开通的公

众账号超过580万个。中国新兴媒体正快速向移动化发展,

加速与社会融合。由新兴媒体发展而产生的微政务、微电影、

微视频构成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微时代景观。随着移动互联网

的发展,新闻网站相继推出手机报、手机电视以及适合各种移

动终端的应用客户端,形成了全媒体的立体化传播格局。移动

新闻客户端成为公众新闻接触新入口。

(3)中国新兴媒体的发展前景广阔

最近几年,中国正从新兴媒体大国迈步走向新兴媒体强国。在全球新兴媒体快速普及和不平衡的发展格局中,中国新兴媒体在发展方式、文化特质等方面越发彰显民族品格和中国特色。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大数据、云计算等已经广泛运用于新兴媒体中。

多元多样的新兴媒体正以优质的信息内容、丰富的表现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从中获取新闻资讯。每个网民都不再仅仅是信息接收者,同时也成为发布者、传播者。很多热点新闻都来自网民发布的几张图片或几条微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推动新兴媒体报道更加精彩纷呈,可穿戴设备等终端的不断普及,推动网民更加便捷地运用新兴媒体。

技术从各个方面渗透于人们的生活,媒介企业只有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的技术革新,不断地创新,提升自己媒介产品的开发能力,壮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四、社会文化环境:

所谓社会文化环境,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结构,民族特征,教育水平,文化传统,价值观,道德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媒介战略管理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本文主要从从媒体的受众数量增长,受众

的消费结构的改变,教育水平的提升,媒介行业的道德规范等角度进行分析。

(1)媒介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信息社会,人们所掌握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决定其生活水平的高低,各类媒介组

织所提供的信息和内容已经完全渗透道我们生活的各各层面。十年前,

人们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走出家门,从报箱中拿出一沓报纸查阅今

天的天气,获悉昨天的新闻头条,而现在你只需要睁开惺忪的睡眼,躺

在温暖的被窝里翻开移动运营发来的手机报。

(2)人们手机阅读的比重增加。

调查显示,2014年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8%,较2013

年的41.9%上升了9.9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时长稳步增长,

在2014年首次超过了半个小时,达33.82分钟。2014年成年国民选择通过手机上

网的比例为56.2%,与通过电脑上网的比例(56.9%)基本持平。

听音乐、用微信、手机QQ等是我国成年国民中手机阅读接触群体的重点消费内容

(3)媒体行业的规范的职业道德建设。

(4)个人的消费结构的改变,个人消费结构是指个人在衣、食、住、行、文化、娱乐、保健和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支出的比例关系。

消费结构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准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从消费结

构来观察传媒产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率上升,使产业结构发生转变,教育娱乐支出比重增加。

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

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企业管理论文 品牌传播的新媒体环境 梁建飞 任何品牌传播都是在一定的媒体环境下进行。不同的媒体环境下,受众群体的“视听聚集”、消费行为、消费习惯都有所不同。当前,新媒体环境与传统媒体时代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品牌运作理论已经很难适用,业界普遍感到传统受众调查、广告推广等手段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在传统媒体逐渐式微时,从传统媒体出发的理论、品牌传播方法也应该及时更新。 1. 新媒体的时空本质 所谓新媒体,按字面意思理解,所有与过去媒体呈现不同特征的媒体都可以称作新媒体。但这样来定义新媒体显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可以说媒介技术的更新每天都在发生。新媒体的术语真正开始广为学术界、业界使用也就是最近几年内的事。也就说只是在最近几年,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足以需要一个术语或概念来和之前媒体环境做出明确界定。用“新媒体”这一术语将当前媒体环境与之前媒体简单地区别开来,在学术上并不严谨,因为“新媒体”的“新”是没有特征、没有内涵的字眼,无法概括、凝练当前媒体的主要特征。在以后媒体环境再发生巨变的时候,我们无法再用“新媒体”来与当前媒体做区别。 但作为学界、业界广泛使用的概念,“新媒体”具有很广的群识基础,因此,本文也无需对当前媒体环境的命名做更多讨论。最重要的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本质上发生的变化。媒体的英文为“Media”,其词源于“mid”,即一种中间物。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所有的媒体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传播信息的 1

中介。媒体的技术发展在人类社会传播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人类的传播活动,不借助媒体(空气、光线等自然介质除外)就只能在人的视听范围内进行。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曾将媒体比喻为“人的延伸”。电视是人眼睛的延伸,收音机是人耳朵的延伸。媒体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将“此时空”的信息载运至“彼时空”、或将“彼时空”载运至“此时空”。媒介拓展了人类感觉器官接受信息的范围,实现了信息的跨时空的学习与传播。因此媒体的本质功能是跨越时空传递信息。所有媒体的本质都是承载信息并跨越时空进行信息流动。而媒体跨越时空的能力则是媒体优越的重要的指标。从空间上,跨越空间的距离,是衡量媒体重要指标。电报产生时,能跨越大西洋进行信息传播,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从时间上,跨越时间的速度是衡量媒体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当前运用即时聊天工具和对方进行信息交流,这是用驿马传递书信的时代无法想象的事情。从结绳记事、印刷物、机器运输(从某种意义上说,交通工具也是一种媒体,媒体从本质不仅是承载物,更是一种运载物,因此,媒体从本质上具有运输的性质)、电子媒体再到如今的网络媒体,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性能越来越强。我们所说的新媒体从本质上无非就是在跨越时空上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2.新媒体时空壁垒的消除 从技术层面,媒体在跨越时间的性能上早已实现了时间上的即时化和空间上无限远程距离。但是新媒体的发展还要破除人为的时空壁垒,才能真正时间真正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国家在信息产业上的宏观战略“三网融合”就是要破除人为时空壁垒、行业利益壁垒。即实现通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1998 年,业界对“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展开了大辩论,三网融合开始进入人们视野。1999 年9 月,国办发[1999]82 号文件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

传媒行业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分析

传媒行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分析 邓彦培所谓传媒是指“大众传播媒介”。近年来,电视、互联网及移动媒体成为产业增长的主要支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角力更加白热化,互联网及移动媒体行业收入的增长幅度领跑各细分市场,市场份额超越传统媒体,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也追平电视媒体,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替代作用愈发明显。 文化消费水平快速提高的今天,人们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媒体价值的体现趋于多元化,媒体不仅是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平台,亦成为连结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的纽带,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技术融合使传媒产业的边界日渐模糊,传媒业的外延在扩大,传媒业与文化产业以及计算机软件业、电子制造、电信、零售、物流、金融等行业的交叉和融合更加深入,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开辟新的市场。产业结构也在调整中升级,中国传媒产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传媒业在调整中稳步前进,在融合中寻求突破。传媒业主要分为媒体、广告和文化三大行业。媒体包括平面媒体、广电媒体和新媒体(网络);广告行业主要包括广告、公关、市场推广等;文化行业包括文艺创作表演、文化保护、文化艺术经济代理等行业。传媒产业的结构性调整走向深化,互联网不但对传统媒体具有替代效应,也通过媒体融合形成促进力,使传媒产业保持整体稳定增长的态势。 传媒服务产业链是指以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满足不同受众需要而建立的相互衔接的服务链条。这个链条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信

息采集、加工、传播等系列生产,也包括多种媒体信息内容、广告营销、活动策划乃至资本运作等跨领域经营。行业报要把传媒服务产业链看作本行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充分了解本行业的各种信息,根据用户需求,整合优化各类资源,提供信息、咨询、培训、活动策划、品牌推广等服务,并向投资、资本运作等多方面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形成传媒服务产业,并与本行业上下游衔接,融入整个行业发展链条。 有研究表明,尽管中国传媒业的发展空间极其巨大,社会对于传媒业发展变革的需求极其强烈,但是,如果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按照现有的游戏规则和操作模式运作的话,换言之,如果按照现有的发展逻辑划简单的延长线的话,我们就无法有效地实现中国传媒业的跨越式发展,传媒业就无法很好地承载时代发展赋予它的历史使命。“非典”前期传媒业的“集体失语”和功能缺位、传媒业集团化发展面临的种种尴尬、一向被认为非主流的、受传统体制约束相对较少的網络媒体在主流话语领域的迅速崛起而使传统媒介相对边缘化的现实等等,无一例外地从不同侧面表明我国传媒业需要深刻转型的现实性与迫切性。从传媒产业经营模式的角度看,我国传媒业正在从以往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向“专业化”经营模式的方向转型。 了传媒产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具有双重效应。可以维护在位媒介的利益,并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它会排斥竞争机制、限制资源自由流动等。我国发展数字电视自2003年开始已经历2年

市场营销职业环境分析

市场营销职业环境分析 企业营销活动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企业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市场营销环境。现代企业是社会经济组成的成份之一,是个开放的系统,它在营销活动过程必然与社会的其它系统、与它所处的市场环境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环境因素必然对营销活动中有重大影响。这些营销环境对企业的营销管理来说是不可控制的变数,营销管理者的任务就在于适当安排营销组合,使之与不断变化着的营销环境相适应。许多企业的发展壮大,就是因为善于变化而适应市场;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也有部分企业,往往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预测不及时,或者预测到而没有对策,结果造成企业极大的被动,重者破产倒闭,轻者经济受损。例如,一九九二年和一九九三年这两年中,本人在深圳一间化工公司做营销主管,由于每天都面对着市场,对原料的价格信息认真搜集,估计材料会大幅上涨,于是向公司负责人提出,现在公司流动资金充裕,生产销售正常,进入材料是否考虑进多三个月至半年。公司负责人当时不以为然。提建议不到两月,进口原料猛然涨价,我们公司生产的主要原料从一万六千伍佰元提到三万元左右幅度,而且材料很难买到。市场的突然变化,公司负责人当时没采取措施,导致生产成本控制出现问题,生产受到影响,成本价格的突然提高20%~30%,市场价格又提不上,或提升价和成本价不成比例,公司利益明显受损。市场销售量由于提价,有部分客户难以接受,转移其它品牌,销量明显减缩,品牌在市场严重受到冲击和影响。 因此,营销者必须及时和注意市场营销环境的调查,预测和分析,

然后根据各数据确定营销组合和策略,相应地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使之与变化环境相适应。市场营销的实践证明:适者生存。 营销管理者应密切注意市场环境的变化,各地区或各国营销环境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各地政府政策管制上的差别。其主要表现在各地政府对商业活动所制定的法令条规互不相同,相应地对商品推销的限制也不同。 〈2〉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常常造成各地市场消费习惯的差异,这些差异将使营销人员在不同的市场导致不同的推销方式。 〈3〉各地的地理因素及人口分布不同。 〈4〉各地文化传统的差异。这种文化传统的差别会导致各地市场具有不同市场形态。 〈5〉各地语言或文字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推销实务中成为跨国促销活动的主要障碍之一。 这就要求营销人员要有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商品的特性要求同当地的惯用语来表达,才能较快地被当地所接受。 企业营销策略与某一特定市场环境相配合的时间往往是短暂的,因为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策略要随环境的变化而相应改变,不能固步

媒介战略环境分析

媒介战略环境分析-以新闻事业为例 摘要:在21世纪的开端,我国的媒体行业进入了一个充满 挑战和选择的变革时代,回顾整个发展历程,我国媒体,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的发展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 成绩,但是面对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发展也有 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媒体的发展尚不成熟,未能 承担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而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把媒体看成 一个经济实体看待,而任何一个经济实体要想在市场经济 中取得长远的发展,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发展计划,那么 媒体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必须认清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 环境,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充分认识环境中各个因素 对自身的影响,把握有利条件,规避不利因素,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以更好的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本文进行的战略环境分析,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对媒介宏 观外部环境进行评析。宏观外部环境分析讨论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因素对于媒体生存状态的影响。得出每一 种因素对媒体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的战略管理环境新闻出版业 一、简述媒介战略管理 战略是公司为之奋斗的终点与公司为达到他们寻求的 途径的结合。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涌现,大批资本向 媒介产业集中。一方面,媒介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媒介组织通过竞争,兼并或联合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的 实力;另一方面媒介组织通过组建媒介集团,开发新 产品和拓展新市场来捕捉新的增长点。在这一背景下,各个媒介组织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抉择,如何充分 整合市场资源和媒介组织的自身资源,制定适合自身 发展的战略,是每个媒介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也正是媒介战略管理要研究的内容。 二、媒介组织的宏观环境分析 媒介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宏观的经营环境具有决 定性的作用,其生存和发展要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 因此对宏观外部环境分析是实施媒介战略管理的基础。 (一)政府政策法律环境 (1)对新闻业的支持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闻事业,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予以积极支持和扶持。当前公共管理体制逐渐完善,新闻媒体发展环境越来越开放。 (2)完善法律法规 逐步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媒体管理和服务体系。新闻环境越来越透明,新闻报道越来越及时。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越来越便利。国家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下大力气净化媒体环境。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媒体社会责

(广告传媒)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

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 邵培仁(2003-07-17) 观念是思想的结晶,行动的向导。媒介生态观念是当代媒介生态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建立人—媒介—社会系统的和谐关系和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而作出的新的认识和理性思考。确立正确的媒介生态观念,对于迎接市场经济的考验,与西方媒介巨人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化解媒介生态危机,正确而科学地管理媒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媒介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媒介生态整体观 媒介生态整体观是人类面对媒介残酷竞争、信息生态恶化挑战的最佳对策和生存智慧。在信息社会里,人与人的交往日益密切,媒介与社会的互动更加频繁,对此媒介生态整体观不仅主张充分考虑媒介系统与外部世界复杂的有机联系,而且强调重视媒介经营管理中由各种要素和资源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就是说,不论是从传播的角度还是从管理的角度,媒介生态学所要研究的都不只是支撑传播活动的几种要素(如信息、媒介、受众)和某些重要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力资源),而是要研究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生态系统。 这种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体观,要求研究者和管理者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何种矛盾,都要从媒介与环境的整体特点和全局关系出发考虑问题或提出对策,而不只是局限于传播或管理中的单个问题或矛盾本身。对于信息传播和媒介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和矛盾来说,若割断它与其他要素、资源和社会环境的复杂联系而孤立地加以分析和处理,通常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为被割断联系的游离整体的孤立的要素或问题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 不仅处理传播和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要有整体观,制定媒介发展战略也要有整体观。科学协调多元管理要素,合理配置各种媒介资源,制定卓越的媒介发展战略,以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许多媒介领导者都试图达到的目标。在以往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见到:有的媒介忙于向外拓展,而忽视本地资源的开发;有的媒介急于多角发展,而误了新闻传播的主业;有的主管部门随意组合媒介集团,结果貌合神离、形不成一个拳头;有的媒介缺乏主见、见异思迁,结果顾此失彼,收效甚微。这些都是缺乏媒介生态整体观念的表现。正确

广州媒介分析

三、媒介环境分析 平面 1、出版社隶属企业/集团 《广州日报》、《信息时报》隶属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羊城晚报》、《新快报》、《民营经济报》隶属羊城报业集团 《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南都周刊》隶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2、出刊机制(含休刊时间) 《广州日报》全年不停刊 《南方都市报》全年不停刊 《羊城晚报》全年不停刊 《新快报》全年不停刊 《信息时报》全年不停刊 《南方日报》全年不停刊 《民营经济报》端午等会有停刊 《南都周刊》全年不停刊 3、对外发行量发行渠道比例(订阅、零售) 《广州日报》:日均发行量185万份,广州日报家庭订阅和零售占82%,主动阅读比例高; 订户占54%。发行分布:广州地区占49.8%,省内其他城市(不含广州)的发 行占比为49.2%,省外发行占比为1% 。 《南方都市报》:日均发行量172万份。证订:零售=5.5:4.5 《羊城晚报》:日均发行量150万份。 《新快报》;发行量广州地区45万份,密集覆盖广州地区,尤其以个人与公司订户为主,零售为辅 《信息时报》:日均发行量达157万份,零售率65%,广州市区内发行量占61%。读者近600万人。 《南方日报》:日均发行量85万份,订阅:72% 零售:28% 《民营经济报》:日均发行量发行24万份 《南都周刊》:日均发行量发行42万份。零售50% 、个人征定40% 、公司征定6% 、特殊渠道4% 。

4、内容倾向 《广州日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健康时尚、商业消费、就业导向、旅游导向 《南方都市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健康时尚、商业消费、就业导向、旅游导向 《羊城晚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健康时尚、商业消费、旅游导向 《新快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健康时尚、商业消费、旅游导向 《信息时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健康时尚、商业消费、旅游导向 《南方日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 《民营经济报》政府机关、社会动态、人文时事 《南都周刊》城市生活、新闻报道、娱乐星闻、人文时事、时尚事件、最新潮流、美容化妆、装扮手册 5、含该报的特色版块和年度常规大型策划活动: 特色版块: 广州日报:头版要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娱乐新闻 南方都市报:A1叠社论、B叠“查小欣日报”、A2叠广州新闻、C叠的天天财富 羊城晚报: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娱乐新闻 新快报:《3C周刊》、《投资宝典》、《汽车测评周刊》、《买楼王》 信息时报:《出前一盯》位置:A1叠 A2版、《你争我议》位置:A1叠、《互动地带》位置:A1叠、《你来点题》位置:A2叠 南方日报: 民营经济报: 南都周刊: 年度常规大型策划活动: 广州日报:普惠广东 南方都市报:年度集体婚礼、华语传媒电影大奖、“封面女郎”选秀活动、家电节等大型活动。 羊城晚报:广州汽车嘉年华 新快报:2008年《中国食品地理考察》以及《奥运VS非奥运营销》的大型策划 信息时报:2006年,全国独创“买报送彩票”、“买报送保险”促销活动,引起全城轰动南方日报: 民营经济报: 南都周刊: 6、读者结构分析 《广州日报》

年度市场营销计划

年度市场营销计划

年度市场工作计划 理实佳讯市场部 01/17/2003

理实佳讯公司年度市场工作计划 一、整体营销环境分析及预测 1.宏观经营环境分析 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 2)医药政策的宏观调控 3)国家刺激消费增长的政策 4)国家鼓励行业发展的政策 5)某些重大事件的发生 2.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行业市场容量 2)市场特征 3.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1)产品内部性质 2)外部形态 3)市场表现形式 4.竞争形势分析 1)主要品牌的市场份额表现 2)主要品牌的区域表现 3)主要品牌的年度销售趋势

4)主要品牌的销售对比 5)主要品牌的广告费用对比 二、前期业绩及策略评估 1.销售业绩的回顾及分析 1)年度累计销售额 2)月度销售曲线 3)各季度销售额的对比 4)区域销售额及对比 5)各销售办事处的销售对比 6)年度销售额完成率 7)年度销售额增减率 8)与历史同期销售额对比 2.费用投入的回顾及分析 1)营销整体费用投入 2)营销分类费用投入 3)各区域的营销费用对比 4)各销售办事处的营销费用对比 5)各类产品的营销费用对比 6)总部与办事处分别投入的费用 7)媒体广告的投入费用

3.产品销售回顾及分析 1)不同产品的总体销售状况 2)各区域不同产品的销售情况对比 3)各月份不同产品的销售情况对比 4)各办事处不同产品的销售情况对比 5)历史同期销售情况对比、不同产品的费用比率4.内部管理运作的回顾及分析 1)销售办事处执行营销计划的情况 2)市场部对销售办事处的专业支持情况 3)销售计划部门与供应生产部门的协作情况 4)物流部门与办事处的协作情况 5)总部与分部之间的信息沟通情况 5.营销管理系统的运作效率分析 1)关键业务流程的时间和环节长短 2)不同部门沟通环节的多少 3)营销政策执行的速度 4)市场推广开展的时间 5)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 6)市场信息流动的速度 6.企业发展状况分析(SWOT分析)

如何做好媒体分析

如何做好媒体分析? 分类:字号订阅 如何做好媒体分析? 一、为什么要做媒体环境分析? 媒体环境分析对企业而言,一是找到最有利用价值的媒体,二是找到最有效率的利用媒体方法。 对媒体来说,为什么要做媒体环境分析呢?很简单,一是要总结媒体自己的优点,二是要告诉客户如何有效利用自己的媒体达到他们的传播目标!! 一般的媒体、广告代理公司,做媒体提案都超级罗嗦,经常听得我在开会的时候想睡觉,好不容易打起精神听完,往往发现浪费小时还是没听明白媒体、广告代理公司都在说什么?唉,真是的,浪费大家的时间,这个时候我经常想起这种情况就象中国男足一样,好象整天在踢球,就是踢不进对方的门!!临门一脚功夫太差!!! 做媒体环境分析一定要有结论!!这个结论最后一定会画龙点睛的说出来!所有的分析都要支持这个结论,如果对这个结论没有帮助的话,就是多余的废话!!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删掉!!!(只有死读书的,或者是没有实践经验大学教授、博士们才会废话连篇!!)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是武汉电视台的媒体分析人员,向客户推荐武汉电视台,那么很显然媒体环境分析报告最后一页(这个是超级重点),一定得出结论是武汉电视台的个频道都是武汉市电视频道最有影响力的频道、收视率最高的频道、覆盖面最广的频道!因此,客户除了选择武汉电视台的个频道外,别无他选!!!(事实可能不是这样,但是自己一定要做这样说,这叫做自信!!!) 二、什么是媒体环境分析? 媒体环境分析,就是对目标传播区域的媒体进行系统地研究分析,从而发现

有价值的媒体和有效率的传播方法。 举个例子来说,为了制订武汉地区的媒体传播计划,就应该先对武汉媒体环境进行分析。首先,把所有可能的利用的媒体罗列出来,找出重点媒体。然后,有针对性对媒体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归纳。 三、媒体环境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以前大家在做这个媒体环境分析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沿用前辈的做法,找一个现有的模板,然后更新一下资料就完事了。所以问一下做过媒体环境分析的同仁,十个有七八个没有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到底该包括哪些内容? 其实,这个问题一点就通了,媒体有什么用?用来影响受众(消费者)嘛! 所以,媒体环境分析其实应该是以受众为中心来进行的,这也比较符合现代营销学思想—以消费者为中心。 媒体环境分析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 消费者如何接触媒体的?(也就是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目标消费者一天的媒体接触情况描述) . 消费者处于什么样的媒体环境中?(有多少种媒体?他们影响范围有多大?) . 消费者如何消费这些媒体?(媒体的各种特性比较,如媒体关注度、媒体注意力) . 怎样利用这些媒体成功地影响消费者?(过去有效利用媒体的案例,方法总结推荐,有了这个就会提高媒体计划推荐成功率) . 媒体环境分析结论 四、怎么做媒体环境分析? 收集基础数据。要想做出好的分析报告,必须有充足的数据。可以使用的方法有专项调查、搜集二手数据。比如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可以委托专业市场调查公司进行专项调查,还可以直接参考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每年二次的报告。( ( )即"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是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一项在中国大陆进行的关于居民媒体接触习惯和产品品牌消费习惯的单一来源年度连续调查和研究。 )

移动媒体营销策略分析

移动媒体营销策略分析 2012级电子商务专升本 江春惠 摘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出现,其所占的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已经迅速成长为传媒行业的重要力量,为传统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那么,我们应当关注的是移动媒体应采取何种发展模式以及其发展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们应当应该如何应对。 关键词 移动媒体;创新模式;电子商务;移动营销 abstrac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 represented by internet and mobile phones With a strong momentum. It’s proportion has kept risen up and rapidly grown up to be the an important force for media industry. They not only brings the opportunities but also challenges. Therefore ,what the mode can used to develop the Mobile Media is a main poin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econdly, what kind of problems we possible would encounter. Fin ally ,how we deal with this situation.keyword :Mobile Media ;Innovation model ;E-Commerce ;Mobile Marketing 1引言 根据Borrell Associates 在2013年发布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未来5年内,移动媒体在本地商家市场营销中所的扮演角色。在研究报告中,不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在准备迎接移动媒体,有计划1/3的网站阅读是通过移动设备过来的。同时,有一半以上(52.4%)的本地商家正计划投入在移动媒体营销。在这些本地商家中,计划将他们本地营销预算中的20%投入在本地移动媒体营销上。 2移动媒体发展的模式 2.1依靠大型传媒企业,促进媒介融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移动媒体产业市场机会众多,亟需有眼光、有胆识和有能力的传媒集团去识别、去利用。 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

浅论在当前媒介环境下主持人评价体系的建构与设想

浅论在当前媒介环境下主持人评价体系的建构与设 想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浅论在当前媒介环境下主持人评价体系的建构与设想 来源: [ 09-08-03 11:04:00 ] 作者:郭琳【关键词】主持人评价;阶段评价;平衡积分卡 【论文摘要】主持人作为媒介形象的代表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当前主持人评价体系的现状,依据管理的新理念,提出了分阶段评价和引入“平衡积分卡”对主持评价体系进行重新构建的设想。 主持人是广播电视媒体创作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机构各类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广播电视传媒的形象代表和品牌代表。在广播电视媒体中,主持人占从业者的比例虽然不是很大,但其所发挥的作用却是其他工种无法比拟的。在当前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构建的主持人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主持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树立媒体品牌形象,提高综合实力,有着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构建主持人评价体系,从宏观上说囊括了对主持人的选拔、培养、经营、维护等主持人管理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对主持人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价,调动起主持人的积极性,并使主持人作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不断保值、增值,使之能持续为媒介创造价值,进而形成良好的宣传效果。 一、当前主持人评价体系的现状 当前,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面对数百个电视频道、上千档电视节目,受众的选择有了无数种可能。如何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已经不再取决于电视设备的先进与否,也不在于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的级别或规模,

中国媒介环境学现状研究_郑燕

DOI:10.15981/https://www.360docs.net/doc/3f9636205.html,ki.dongyueluncong.2014.04.033 东岳论丛Apr.,2014Vol.35No.42014年4月(第35卷/第4期)(Dong Yue Tribune ) 中国媒介环境学现状研究 郑燕1,陈静2 (1.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浙江宁波出版社,浙江宁波315000) [摘要]我国对媒介环境学的关注是从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引进和讨论开始的。目前世界各国在媒介技术应用上趋于同时化,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媒介环境学研 究的发展轨迹进行追溯还原,回顾学界对西方媒介环境理论的学习、引介和模仿的历程,对国内学者的媒介环境学 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大数据的媒介环境和时代背景中,审视媒介演化理论和媒介技术生态观念的影响,为媒介环 境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学术思考。 [关键词]媒介环境学;媒介生态学;麦克卢汉;波兹曼;莱文森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14)04-0176-05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诞生 在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上,很长时期内,占统治地位的一直是美国的经验学派和欧洲文化批判学派,他们关注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的研究,对于传播媒介本身的研究则长期被忽视。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 学者哈罗德·伊尼斯认为不同的传播媒介各有偏向,这往往决定社会整体的偏向性,所以,社会主导媒 介的更迭极易引起社会的震荡。英尼斯的传播思想直接启迪了麦克卢汉,他首次将传播技术看作社会 变迁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论断,“这一理论将传播置于人类文化和思想形成 过程中的首要地位。”① 尼尔·波兹曼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出发,“将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这是媒介研究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意义的一步。此后,这一学派在多伦多和纽约薪火 相传,到70年代以后日趋活跃,沃尔特·翁、詹姆斯·凯利等也是其中代表。第三代的代表人物多半在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登场,有保罗·莱文森、兰斯·斯特雷特、约书亚·梅罗维兹、林文刚、德里克·德克 霍夫、埃里克·麦克卢汉等,他们目前活跃在世界各地。在这一研究群体中,保罗·莱文森在麦克卢汉 媒介延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媒介形态的变革是自然界动态进化过程的一部分,信 息技术绝不是人类社会系统的唯一决定性力量这一“软”决定论。莱文森对技术促进媒介形态的变革 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媒介演化中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地选择和改进媒 介,人的能动性是决定媒介使用、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不仅展现了他积极乐观的媒介技术观,而且体现了媒介环境学派的核心思想,是莱文森最重要的媒介思想之一。他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 介,都是一种补救性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媒介功能的补救,从而使媒介———也就是人类 的技术越来越完美,越来越“人性化”。他的“人性化趋势”、“补救性媒介”、“媒介进化三阶段”等理论 使他成功地超越了麦克卢汉的媒介思想,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是后麦克卢汉主义第一人”。 [作者简介]郑燕(1973-),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副教授;陈静(1978-),女,浙江宁波出版社副主任编辑。 ①Derrick de Kerckhove,Mcluhan and the Toronto School of Communication,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71

当前媒介环境下现代文学经典传播困境探析

紧l丁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O N G N A N CH U A N B O传播视域——文学与传播 当前媒介环境下现代文学经典 传播困境探析 黎妮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现代文学从诞生到现在,与现代媒介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共同成长的态势,到了电子媒介时代也不例外。从上世纪 八九十年代“现代文学改编热”以来,许多现代文学经典都被搬上了银幕,但笔者 也注意到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一改编趋势逐渐变缓。本文就拟以现代文学经典为 研究对象,探析它们在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时所遇到的困境,分析其传播“遇冷”的 原因.以期对现代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的传播获得一点启示和思考。 关键诃:消费时代现代文学经典传播“遇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革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众传媒作为环 境构成的部分之一,也在不断地给人类带来新的惊喜。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将人类文化的演进划分 为三个阶段,其一是拼音文字的发明,其二是16世纪活字印刷术的推广,其三是1844年发明的电报,预示 着电子革命的来临。归纳起来即口语媒介8寸期,印刷媒介时期和电子媒介时期。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转 变,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有了很大不同,电视、电影、网络成了媒体新宠,传统的印刷文字已被抛诸脑后。进 入新世纪以来,媒介技术正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发展着,这不仅改变了人们信息接受方式的习惯和倾向, 也改变了旧有的文化形式所赖以生存的土壤,让人不得不开始思考,在面对新的媒介技术和新的媒介环境 时,那些固有的、传统的文学经典该如何应对变与不变的问题。本文就拟选取现代文学经典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它们在应对新的媒介环境的冲击时所遇到的困境及原因,以期对现代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的传播获得 一点启示和思考。 一、电子媒介时代现代文学经典传播过程回顾 关于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在电子媒介时代的传播这一论题,前人已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概括起来其 传播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十七年”时期 “十七年”指的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的这一段时期,由于当时的领导 人对文艺较为看重,而且有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相关文艺政策的支持,给当时的文艺创作者们提供了 一个相对较为宽松的环境,因此,在这十七年间,大陆文艺工作者们根据现代文学经典改编了不少电影,其 中著名的有<祝福>、<林家铺子>、<家>等作品,虽然总数量上只有10部,但质量却比较高,此外港台电影人 士也拍摄了许多经由现代文学经典改编而成的影片,如<家>、《春>、(秋>、<雷雨>、<日出>、<憩园>等,也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总的来说,这~时期现代文学经典“触电”主要是通过电影这一方式,而由千年代久远和当时 媒体环境所限,我们对它的受众接受效果不得而知。 (二)二+世纪八九+年代 自改革开放后,文艺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借着1981年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一契机,影视 2013年第10期(总第110期)I东南传播●

新媒介环境下对拟态环境的再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f9636205.html, 新媒介环境下对拟态环境的再思考 作者:胡佩佩 来源:《科技传播》2017年第16期 摘要沃尔特·李普曼作为西方舆论学思想的奠基人,在其《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的拟态环境概念在如今的媒介图景中也以千姿百态的形象呈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影响着公众对于新闻事件判定的认知框架,从而作用到社会关系中的舆论场。本文借助李普曼拟态环境的概念,以2017年甘肃定西残疾考生魏祥的新闻报道事件为个案进行分析,进一步阐释媒介组织如何引 导公众舆论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构建新闻场域的主导性话语时对舆论的控制与传播,提出本文作者在新媒介环境下对拟态环境的再思考,对于当下接合实践的中国媒介环境传播场域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媒介环境;拟态环境;公众舆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3-0063-02 2017年6月26日,“大美甘肃”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一位甘肃高分(648分)考生的 请求》引发较多网友关注,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的甘肃高考生魏祥进入公众视野。次日,署名为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致甘肃考生魏祥: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的微文回复了魏祥本人以及关注此次事件的网民。28日,中青在线一篇《甘肃定西残疾 考生魏祥圆梦清华指日可待》的新闻报道,使魏祥再度成为当下社会舆论的热点。魏祥以“残疾人”“高分考生”“请求与母同入清华”的种种标签受到各大媒体的报道以及公众的持续关注。7月10日,由央视新闻发布的《甘肃考生致信清华遭部分网友质疑,当事人接受央视专访回应》一文对于魏祥事件进行梳理,回应公众对于这一新闻事件的质疑。 1 “拟态环境”在新媒介环境下的运用与延展 互联网时代,新媒介环境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巨型生态网,媒介事件与媒介人物成为生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事件中的各类“主人公”成为公众茶前饭后的舆论点,媒介事件与人物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仅仅是媒介组织有选择构建的符号化的现实景观的镜像。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展示的环境。”[1]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我们在认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时是迂回曲折的,环境赋予我们的消息时快时慢,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就会认为那就是环境本身。 《一位甘肃高分(648分)考生的请求》以媒介人物魏祥为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向公众形塑了一位失去父亲、家庭贫苦,与母亲相依为命,下肢没有运动能力的高分轮椅男孩对于清华大学的渴望。在文中,魏祥作为高考大军中的一名弱势群体,他恳求清华大学在接纳他的同时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目录 2.1市场营销环境概述 (1) 2.1.1营销环境的含义 (1) 2.1.2营销环境的内容 (1) 2.1.3营销环境的特点 (2) 2.1.4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的意义 (3) 2.2微观营销环境分析 (3) 2.2.1供应商 (3) 2.2.2营销中介 (4) 2.2.3顾客(目标市场) (4) 2.2.4竞争者 (4) 2.2.5公众 (5) 2.3宏观环境分析 (5) 2.3.1政治环境(P) (5) 2.3.2经济环境(E) (6) 2.3.3社会环境(S) (10) 2.3.4技术环境(T) (14) 2.3.5自然环境(E) (15) 2.3.6法律环境(L) (16) 2.4营销环境分析方法 (16) 2.4.1 SWOT分析法(企业内外环境对照法) (17) 2.4.2机会潜在吸引力与企业成功概率分析 (18) 2.4.3威胁与机会分析 (19)

每个企业的营销活动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既受到企业内部条件的约束,又受到企业外部条件的制约。这两种来自企业内、外部的约束力量,就是市场营销环境。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多变、复杂的因素,企业营销活动成败的关键,就在于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市场营销环境。 2.1市场营销环境概述 2.1.1营销环境的含义 企业的营销环境是影响企业的市场和营销活动的不可控制的参与者和影响力。也就是说,营销环境是指与企业营销活动有潜在关系的所有外部力量和相关因素的集合,它影响着企业能否有效地保持和发展与其目标市场顾客交换的能力,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1.2营销环境的内容 根据营销环境和企业营销活动的密切程度,可以把营销环境划分为微观营销环境和宏观营销环境。 1、微观营销环境 微观营销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力量,包括顾客、供应商、营销中介、竞争者和公众。 这些因素与企业营销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不可控制的因素,一般来说,企业无法予以变动、调整和支配。 微观环境的不可控性,要求企业必须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避免威胁,寻找机会,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宏观营销环境 宏观营销环境是指同时影响与制约着微观营销环境和企业营销活动的力量,包括人口、经济、自然、技术、政治、法律和社会文化等环境要素。 微观营销环境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是直接的,而宏观营销环境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往往是间接的,它要通过微观营销环境这个媒介来影响、约束企业的营销行为。

媒介环境学

传播媒介的偏向性 关键词:传播媒介时间空间实用主义理想主义 摘要:传播媒介有其自身的偏向性,在帝国与传播的问题上,主要有偏重时间的传播媒介和偏重空间的传播媒介两种。两种媒介各有优势,相互补充,完成了信息不同方面的传播过程,对帝国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对于信息的传播偏向上来说,媒介主要分为两类:偏重时间的传播媒介和偏重空间的传播媒介。偏重时间的传播媒介,比如石碑,竹简,在经过漫长的岁月后仍然能够保存所记录的信息,这种类型的传播媒介的价值也正是由于时间的积累,它所传播的信息并不是为当代人服务的,而是为后世人的研究提供价值,这是一种非盈利型的。偏重空间的传播媒介,比如电视,手机所传播的即时讯息,这种媒介没有历史传承的使命感,它们的目的是为现在的人们提供参考,它们所提同的信息能够得到人们更加及时的反馈,而且由于它“传播范围广泛,不受地域限制”等原因,对于帝国的扩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觉得,偏重时间的传播媒介强调一种理想主义,而偏重空间的传播媒介则强调一种实用主义。 对于一个帝国来说,领土的广大和能够统治长久的时间都是重要的因素。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偏重时间的媒介和偏重空间的媒介都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对于一个帝国的形成和统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两者

缺一不可。 下面以现实社会的一些具体事件为例谈谈我对于两种不同偏重性媒介的理解。 作为一个帝国,我认为文化的输出至关重要,要让别的国家的人民接受你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经济军事侵略可以直观看到,而文化侵略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拥有强大的力量。比如影视方面,美剧韩剧在内陆拥有强大的观众群。这些观众通过对这些剧集的观看而了解了这些国家的一些文化精神,我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偏重空间传播的媒介作用的效果,这种大范围的传播扩大了本国的文化影响力,是成为一个大国所必备的条件。而这种传播所依赖的媒介究竟是怎么作用的呢? 很多人喜欢观看韩剧,这不仅是由于韩剧本身大多制作精良,汇聚了许多俊男美女,更是因为“韩流”的影响。在这场风暴中,每个人都是传播媒介,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介绍和影响,使这场风暴愈演愈烈。这是一种实用主义,一种偏向空间方面的传播媒介,这种传播给韩国娱乐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许对于一个娱乐公司来说,一个单一明星长久的影响力不是必须的,而不断的新星所造成的广泛知名度却是更有效的。在这方面,我想偏重空间的传播媒介的使用要大于偏重时间的传播媒介的使用。 在《帝国与传播》一书的序言中,麦克卢汉说到:帝国自然而然禁不住诱惑,要用文字,纸张和官来哦体制来寻求空间上的扩张,另一方面,口头传统却喜欢一种时间和人的个性,哪怕他配文字给“包

媒体分析

1、广告媒体:运载广告信息,达到广告目标的一种物质技术手段,是传播广告信息的载体。 媒体载具:是媒体中的某一种传播工具。 广告媒体的属性:物质性信息性时间性空间性 媒体作业发展趋势:整合营销传播成为广告媒体战略思维的必备从目标受众角度思考沟通方式广告媒体公司的转型广告内容制胜 广告媒体策划的基本内核:媒体目标媒体策略媒体策划市场目标广告目标 2、媒体受众:接触某种媒体并通过这种媒体获取信息的总人数。 广告受众:接触某一媒体广告的受众。 广告目标受众:对广告信息而言的有效受众。 3、媒体覆盖与媒体分布: 覆盖域:媒体主要发生影响的空间范围与对象,表示信息的传播范围和信息所能传播到的受众的大概数量。 覆盖率:是评估某一媒体,某一广告在特定时期内传达到特定目标视听观众程度的比例指标。 媒体覆盖率=媒体到达目标受众的人数|媒体目标市场的总人数 作用:可以找到覆盖目标消费群最大的媒体可以预测不同媒体投入广告费用的效率,通过分析比较千人成本预测广告投入最有效率的媒体。 调查方法:个人收视记录仪调查户日记调查法被动式记录仪法 4、媒体广告价值量化评估指标: 收视率:暴露于一个特定电视节目的人口数占拥有电视人口总数的比率 家庭收视率个人收视率目标受众收视率:在特定时间内有机会看某个广告的目标收视听众收看某电视频道占总电视目标收视听众数的百分比。 开机率:所有拥有电视机的家庭或人口中,在特定时间段里暴露于任何频道的家庭或人口的集合家庭开机率:指在特定时间段暴露于任何频道的家庭数占所拥有电视机家庭的百分比 观众占有率:各频道在特定时间段中所占有的观众占拥有电视机的总人数的比率 家庭开机率*占有率=视听率 观众组合:某一电视节目的各阶层(按年龄职业收入等不同目标考量的划分)观众占所有该节目观众的百分比 到达率:对象消费者中,在一定的期间内通常是4周暴露于任何广告至少一次的非重复性人口比率,也称为净到达率 到达率=目标受众的视听人数|目标受众总体 暴露频次:视听众在特定时期暴露于某一媒体特定广告信息的平均次数 到达率评估的仅仅基于单一的展露,暴露频次评估的是期望受众看到广告的次数 暴露频次=总收视频次|到达率 千人成本:CPM:媒体载具每接触1000人所需支付金额,在计算上是以媒体单价除以接触人口,再乘以1,000. 每收视点成本:CPRP 也称为每毛评点成本,广告中每取得一个点的收视率所需要花费的成本,CPRP=时段价格|时段总收视率=CPM*全体视听众数|100000 CPM在不同的市场对比上较为重要,CPRP多用于同一市场下的电视栏目分析 5、媒体的质的评估项目:媒体内容与产品广告的相关性广告刊播的编辑环境(媒体本身的形象和地位媒体本身的编辑氛围干扰度和广告环境) 加权指数:各项指数重要性之和必须为100% 加权指数(各都市在每个项目的指数乘以其指数权值,再将运算结果相加) 6、策略性的媒介计划是在市场目标的理念下为品牌提供最好的媒介解决方案(媒介目标媒介计划目标地理考量排期考量媒介比重创意考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