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2010-03-25

我们都知道美国和俄罗斯是两个航天大国,初了火箭之外还有航天飞机。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企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1977年2月15日,进行了3次滑行测试飞行。1977年2月18日到1977年3月2日,进行了5次机载背负飞行测试,载机为波音747。1977年6月18日,首次载人用飞机背上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C.F.Haise)和富勒顿(G.Fullerton)两人。随后又进行了8次载人飞行测试,1977年10月26日,载人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企业号”实际上它是一个纯粹的测试平台,没有发动机,没有设备,没有执行太空任务的功能。本来“企业号”是准备作为“哥伦比亚号”之后的第二架航天飞机的,但是后来NASA发觉改装测试平台STA-099更划算,而后来“奋进号”又被建造出来,“企业号”就再也没有上天的机会了。1977年,美国又建造了“开路者号”航天飞机,后运往肯尼迪航天中心用作地面测试之用,实际上不具备飞行能力。由于开路者号与真正的航天飞机具有相似的重量、形状和尺寸,一些测试可以在其身上进行,而不必使用更加精密且昂贵的“企业号”航天飞机。

又经过4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1981年4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

集着上百万人,参观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的发射,首次执行STS-1任务,开启了NASA的太空运输系统计划(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gram,STS)之序章,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

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哥伦比亚号”的命名由来,是纪念第一艘环绕世界一周航行的美国籍船只。然而很不幸的,“哥伦比亚号”在2003年2月1日,在STS-107的第28次任务重返大气层的阶段中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并且在不久后被发现在得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数罹难。

航天飞机总长34.24米,翼展约23.79米,该系统总高56.14米,起飞重量约2,046吨,起飞总推力达3,076吨。美国一共设计制造了5架航天飞机,分别为“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奋进号”。“挑战者号”是NASA旗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开发初期原本是被作为高拟真结构

测试体(high-fidelity Structural Test Article,因此初期机身代号为STA-099),但在“挑战者号”完成初期测试任务后,被改装成正式的轨道载具(Orbiter Vehicle,因此代号改为OV-099),并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任务首航。美国的航天飞机都是以早期的船名而命名的,因此“挑战者号”的命名由来也不例外,是承袭自1870年代航行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英国海军研究船“挑战者号”(HMS Challenger)。然而很不幸,“挑战者号”在1986年1月28日当地时间早上11

时38进行代号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务时,因为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上一个O形环失效,导致一连串连锁反应,在升空后73秒爆炸解体坠毁。当时机上的7名航天员,全在该次意外中丧生。

“发现号”航天飞机(STS Discovery,OV-103)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旗下的第三架实际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首次飞行是在1984年8月30日,负责进行各种科学研究与作为国际太空站计划的支援。“发现号”的命名,源自于一艘18世纪时的英国探险船,伴随著名的詹姆斯·库克船长远征南太平洋的“发现号”(HMS Discovery)。在库克船长的探险中,完成了包括发现夏威夷群岛、新西兰乃至于确认澳大利亚大陆存在等的功绩,而同行中的另外一艘探险船“奋进号”(HMBarque Endeavour)也成为NASA另一架航天飞机“奋进号”的命名由来。除此之外,库克船长也曾搭乘“发现号”探索南阿拉斯加与西北加拿大之间的海岸线,虽然当时正值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与美国是交战国,但由于“发现号”在从事的是非常重要的科学任务,本杰明·富兰克林甚至特别下达美军不准对该船发动攻击的指令。

“发现号”的建造与在它之前的MPTA-098(主推进器测试体)、STA-099(后来的“挑战者号”)、OV-101(后来放弃改装的“企业号”)与OV-102(“哥伦比亚号”)不一样,它属于NASA建造的航天飞机之中第二期的产品。因此,“发现号”在设计组装的过程中撷取了许多来自“企业号”、“哥伦比亚号”与“挑战者号”的实际测试与飞行数据加上经验,设计上较为成熟。出厂时其重量较“哥伦比亚号”轻了约3,120千克,空重68,744千克,装上三台主发动机重77,634公千克。与“挑战者号”一样,“发现号”的酬载舱曾经过局部的修改,以便能载运与发射使用低温推进燃料的半人马上面级,但此计划因为风险过高而被中止,实际上“发现号”从未实际施放发射过该型火箭。

“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STS Atlantis,OV-104)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旗下第四架实际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它与“发现号”是姊妹机,属于NASA第二批制造的航天飞机,由于“发现号”与“阿特兰蒂斯号”制造的过程中也同时生产了一批备用零件,稍后NASA决定利用这些多余的零件,进

而组装成第五架航天飞机——“奋进号”。“阿特兰蒂斯号”首次飞行于1985年10月3日,代号STS-51-J的该任务之主要酬载是来自美国国防部的委托,因此任务内容是国防机密,没有对外公开。如同其他美国航天飞机都是以早年的调查船等科学船只作为命名由来的作法,“阿特兰蒂斯号”的命名,是源自于一艘1930

年到1966年间,隶属于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科学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e)的460吨双桅帆船“阿特兰蒂斯号”。这艘双桅帆船是

第一艘被用于海洋科学研究的美国船只,也是帆船时代末期最后几艘活耀在海上的范例,因为到那年代以蒸气引擎或柴油引擎做为动力的船只已经渐渐占据水面,鲜少见得到帆船还在服役的。

“奋进号”航天飞机(STS Endeavour,OV-105,又译“努力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旗下的第五架实际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也是最新的一架,首次飞行是1992年5月7日的STS-49号任务。“奋进号”负责的任

务中有不小比例是用来支援国际太空站计划。“奋进号”是美国一系列航天飞机之中首架以公开征名竞赛的方式来决定命名的先例,由美国的中小学生决定航天飞机的命名之后,再由布什总统在1989年时正式宣布。如同美国历架航天飞机的命名原则,“奋进号”的名字也是源自一艘早年的研究调查船,著名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James Cook)在1768年第一次远征时所搭乘的一艘368吨等

级的三桅帆船“奋进号”。由于“奋进号”是艘英国籍的船只,这也解释了为何“奋进号”的名字是用英式英文的“Endeavour”而非美式英文的“Endeavor”拼法。

从某种角度来说,“奋进号”是一艘“拼装航天飞机”,它是以“发现号”和“亚特

兰提斯号”建造合约中一批同时生产的备用结构零件为基础,额外组装出来的,

以填补“挑战者号”意外坠毁后留下来的任务空缺。但是这并不表示奋进号的性能就逊色一截,恰恰相反,事实上因为是最新的一艘航天飞机,“奋进号”在建造过程中吸取了许多前辈们的教训,拥有了更多新开发的硬件装备。而大部分新一代的航天飞机仪器设备都是在“奋进号”上率先采用之后,才在稍后趁着停飞维修的机会,改装追加到了其他几架航天飞机上。这些改良的重点包括有:

1.一具新型减速伞,能够缩短航天飞机落地后的减速滑行距离约300米,改良后的滑行总长为2,000呎。

2.一些配合延伸绕行期限(Extended Duration Orbiter,EDO)改装所需的管线与电路连结,因而能够将航天飞机绕地球运行的任务期限延长到28天。

3.“奋进号”完成任务后降落在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使用升级版的航电系统,包括较先进的通用任务电脑,改良的惯性量测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s),策略性飞行导航系统(Tactical Air Navigation Systems),强化版的主任务控制器,多路转换器/多路分解器(MUX/DEMUX),固态跟星仪(Solid-State Star Tracker),与一套改良过的鼻轮转向机构。

4.一套改良版的辅助动力系统(Auxiliary Power Unit,APU),是用来提供航天飞机液压系统所需的动力。

美国的航天飞机

1988年11月15日莫斯科时间清晨6时,前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首次发射升空。47分钟后进入距地面250千米的圆形轨道。它绕地球飞行两圈,在太空遨游3小时后,按预定计划于9时25分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离发射地点12千米外的混凝土跑道上,完成了一次无人驾驶的试验飞行。“暴风雪”号外型与美国航天飞机极为相似,机身全长40米,高16米,机身直径5.6米,翼展23.92米,有效载荷货舱直径4.7米,长18.3米,可将30吨载荷送入低轨道,能运回20吨货物,比美国的航天飞机货舱稍大一点儿。乘员舱容积70立方米,可供2—4名宇航员使用,另有6个座位供乘员使用,其中除机长、驾驶员外,还有卫星修理人员2名,机械手操作员1名,科研人员2—3名。全机起飞总重105吨,着陆重量87吨。“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飞行程序是:航天飞机首先被推力为3,500吨的“能源号”运载火箭推到亚轨道速度之前,第一级液体火箭发动机脱离,被抛到苏联领土之内,然后,到160千米高度时,启动自身的发动机,将航天飞机助推到轨道速度,这时,主发动机和大型燃料箱把航天飞机送到可能进入轨道的高度后,即脱离航天飞机溅落在海面上。同时再次启动机上发动机,使“暴风雪”号到达高度为260千米的圆轨道。返航着陆情况与美国航天飞机一样,着陆速度为340千米/小时,地面滑跑距离1,100—2,000米。“暴风雪号”带着着陆伞,当落地速度减到时速50千米时,弹出制动着陆伞。由于机上系统的安全可靠尚未得到充分保证,加之其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载入飞行的时间便推迟了。

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研制了“太空梭”轨道飞机,也就是航天飞机。这一时间,前苏联也开始制造自己的“太空梭”,即“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为研究从轨道返回时防热问题,设计者还研制了“布拉风4”无人驾驶试验器,以“宇宙”系列的代号完成了4次轨道飞行,时间分别为1982年6月4日、1983年3月16日、12月27日和1984年12月19日。最初两架空天试验机均溅落在印度洋上,其打捞工作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注意。于是,后两架“布拉风”均着陆于克里米亚海区。

1985年,“暴风雪号”的机翼运抵拜科努尔。同年还进行了“能源号”火箭的第一次点火测试,但在点火后2.58秒,系统检测到引擎涡轮出了故障;随后的测试还发现了液氦泄露等问题。第二次测试是成功的,发动机运行了390秒。为保证有充足的冷却水做测试,附近的城市不得不停水10天。“能源号”火箭与美国航天飞机设计不同,主要是出自苏联没有开发大型固体火箭经验的考虑。“暴风雪号”自身没有主推进发动机,只有两个小型发动机供调整轨道姿态用,起飞时它可以看作是“能源号”火箭的载荷。很多人认为,这一设计实际上要优于美国的航天飞机,因为如此做法将降低航天飞机的事故率,并可提高其搭载的有效载荷。但在“暴风雪”与能源火箭对接并运送到发射台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水平运输的方式,这显然没有美国的垂直运输来得方便。另外,安东诺夫设计局还为解决“暴风雪号”的运输问题专门设计了安225“梦幻”大型运输机。安225于1985年开始设计,1989年首次背负“暴风雪号”飞行,是目前已有的体积最大、载重能力最强的飞机,迄今只生产了2架。它的原形是安124,但采用的是双垂直尾翼设计,运载能力比安124提高了50%。

随着计划的逐步深入,“暴风雪”计划的弊病也逐渐暴露出来:几乎所有的研制进度都没有达到最初的要求。别的不论,单是“暴风雪号”的零件运输也成了大问题:人手不足,经验不够。苏联政府召集了大量工人前往拜科努尔,使这里为航天飞机准备的211设施工作人员从600人骤增到1800人。1986年5月,刚刚组装好的“暴风雪号”开始进行电子系统的测试。8—9月开始进行“能源号”火箭的发射试验。在“暴风雪号”真正上天之前,前苏联共进行了140余次飞行试验,其中包括近70次自动着陆试验。

“暴风雪号”于1988年11月15日发射升空,并完成了极其精确的自动着陆。“暴风雪号”首航成功,按计划应很快开始载人飞行,后来,苏联的政治与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航天计划拨款急剧减少,于是,“暴风雪号”也就成了“多余之物”。

最初,“暴风雪”承担的角色是航天武器和空间站(尤其是日后的“和平号”空间站)运输工具。航天飞机的建造工作在1980年开始,飞行测试始于1983年,但最开始只是用小型比例模型作试验。第一架全尺寸航天飞机模型完成于1984年,命名为“暴风雪OK-GLI”。他们在不同的机身上安置了不同的电子设备,采用了不同的设计以作测试用。“暴风雪OK-GLI”在地球大气层中进行了25次飞行试验,是“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中唯一的一架具有发动机的试验型航天飞机,“暴风雪OK-GLI”,后来被卖掉。最后一次飞行测试是在1988年4月,参加测试的模型多用“宇宙****”为编号。除了“暴风雪OK-GLI”,前苏联总共制成了5架航天飞机,其中一架完全完工,它就是“暴风雪号”(Shuttle 1.01,毁于2002年),另一架命名为“小鸟号”(Shuttle 1.02),完成了95—97%。另外3架没有完工,

其中一架命名为“贝加尔湖号”(Shuttle 2.01),另外两架为Shuttle 2.02和Shuttle 2.03。这5架航天飞机的任务代号分别为OK-1K1、OK-2K1、OK-1K2、OK-2K2和OK-3K2。

真正的轨道飞行是在1988年11月15日,承担任务的是OK-1K1,就是那架完工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莫斯科时间清晨6时,OK-1K1由“能源号”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2号发射台发射升空,进入一条近地点247千米,远地点256千米的轨道。这是一次无人测试飞行,所以航天飞机的生命保障系统没有运转,其上也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由于计算机存储能力的限制,“暴风雪号”只环绕地球飞行了2圈,3小时25分钟后成功返回地面。有传言说这次飞行使OK-1K1遭受的损伤无法再恢复,OK-1K1也不能重返太空,但此说法未被官方证实。这次自动飞行的难度显然要比美国1981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有人驾驶的首航大得多。“暴风雪号”配备有小型发动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动力返航,如果第一次着陆失败还可作二次飞行;它还可以通过机翼舵面调整飞行姿态,着陆时机动性也比美国的航天飞机强。从第一次飞行执行的任务看,这显然不是计划中唯一的一次无人飞行试验,因为这次飞行连最重要的生命保障系统都没有测试。自动飞行是很成功的,它顺利抵抗住了速度达34km/h的侧风。“暴风雪号”的成功首飞给各国带来了很大影响,人们期待着它能够早日作载人飞行。同年,前苏联发行了一枚以“暴风雪号”为主题的邮票。“暴风雪”航天飞机后来闲置在拜科努尔火箭发射场的机库中,2002年5月由于机库房顶倒塌而毁坏。

美国的航天飞机和暴风雪号的技术参数

1988年首飞后,用于“暴风雪”计划的资金濒临耗尽,仅仅是开发航天飞机系统本身就花费了13亿卢布之巨,整个项目的开销超过了200亿卢布。而前苏联当局也逐渐考虑起庞大的投资与发展航天飞机带来的益处之间的关系。“暴风雪计划”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苏联的瓦解,而苏联解体后,昔日的计划更是彻底失去了经济支持。1991年,苏联军方停止了对该计划的拨款支持。1993年,“暴风雪”航天飞机机身的设计者,莫尔尼亚联合体被迫承认,“暴风雪计划”就此结束。他们希望能够转向开发其他小型航天设备,但因资金不足,只能作罢。自1988年至今,“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没有再进行过太空飞行,“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只能利用一次性飞船和美国航天飞机作为往返工具。按原计划,第二架航天飞机将于1991年首飞,第3架则是在1992年建造完成,而首次载人飞行将在1994—1995年间进行。但由于政治和经济原因,这一切都没有实现。所有航天飞机只能存放在库房中,任灰尘飞扬,仪器老化。而未完工的两架则已在90年代中期被拆解。2002年,“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中可以飞行的一架连同“能源号”

火箭一道,因拜科努尔的厂房坍塌而被摧毁。至此“暴风雪”计划在凄凉惨淡中彻底终结。

评析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

评析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和东欧国家三角关系 许加梅 【内容提要】冷战年代,在对抗中寻求缓和是美苏关系的主题,而控制与合作则是苏联与东欧关系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美国与东欧的关系是边缘性的,在狭窄的外交空间中寻求各自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美国的政治目标和东欧的经济目标使得双方关系更加不对称,使得美国与东欧国家关系不能获得重大的突破。 【关键词】美国苏联东欧国家冷战 【作者简介】许加梅,1973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博士。(广州510630) 近代社会以来,国际关系的运行一直以国家利益为主要驱动力,国际政治也主要以强权政治为特征。虽然冷战被赋予了强烈的意识形态因素,但是上述的基本原则依然是推动冷战时期国际政治运转的基本动力。战后的国际社会已经摆脱了业已存在了几千年的领土兼并与财富掠夺的血腥状态,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以实力竞争为显著特征,扩展力量与影响成为每一个国家对外关系的主要目的。美国国务院的一位苏联问题专家曾评论说:“我认为从根本上看,苏联人仍然是想要得到同样的基本东西,即扩展其力量与影响。但是他们在改变得到这些东西的方法。”[1]在以美国与苏联相对抗为特色的冷战时代,美国、苏联以及东欧各国家都在自己的标准下寻求扩展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并在现实的国际背景下追求从这一首要目标演绎出的各种现实利益,在美、苏、东欧多向度的复杂关系中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政策向背。

一苏联和东欧的“唇齿”关系 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尽管苏联号召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国家关系,但是由于苏联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占有绝对优势,因此所谓的“真正平等”在以强权政治为特征的现代国际政治体系中,不过是一种理想和苏联外交的舆论宣传。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政策依然以自身现实的国家利益为准则。 关于东欧对苏联的重要意义,学术界有众多的观点,而且论述得也比较充分。美国学者林肯·戈登的分析比较全面。他认为:(1)东欧作为防御的缓冲区是重要的军事考虑。(2)东欧也被看作潜在的进攻战略跳板。苏联出于意识形态原因,将这个地区看作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锋和第一成果,是世界其他地区效仿的榜样。(3)苏联也将东欧看作是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提供政治和外交支持的一个国际上国家集团的核心。(4)莫斯科进一步将东欧视为政治和意识形态合法化的源泉,认为和前面提到的第一点利益紧密相连。(5)最后东欧一度被看作经济财富的来源[2]。 在冷战的气氛下,东欧不仅是苏联维护欧洲均势,与美国“平分天下”的成功标志,不仅对苏联维护安全与利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对苏联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东欧共产党国家实际上是苏联‘另一个自我的缩影’,苏联领导人只有看到东欧适当地反映苏联的影响,他们才会感到满意。”[3]在匈牙利事件后,尼赫鲁问及苏联出兵匈牙利问题,苏联方面的有关回答是:“如果没有对匈牙利的干涉,如果帝国主义势力得逞,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施加压力,这无疑会打破欧洲均势,那将直接威胁和平。” [4]

金融战:美国三步击溃前苏联

金融战:美国三步击溃前苏联 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一场造成大国崩溃的金融战就是美国对前苏联发动的悄无声息的金融战。 前苏联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跟美国势当力敌的超级大国。前苏联GDP鼎盛时达到美国的80%。军力不亚于美国,是有着上万件核武器和投送工具,足以将地球毁灭几十次,十几艘航空母舰,上百艘潜艇的庞大军队的超级大国。 就是这样的一个超级大国,一个庞大的联盟共和国在一场惨烈的金融战中轰然倒下,而且解体成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小国家。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它倒下的真正原因! 到底是什么法宝有这么大的威力? 美国对前苏联发动的毫无声息的金融战,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一个伟大的、精确的算计。它应该成为金融战役学课堂的伟大典范和不朽战例。我对这些个金融战的指挥者的智慧,天才的头脑和手腕的确是叹为观止! 第一步,布局

首先,制造“星球大战”的假象拖垮苏联经济。 其次,抓住每一次机会限制西方对苏联的技术贸易出口,遏制并打击苏联可以换取外汇的那些领域。 经过分析后美国人认为,苏联的弱点在于它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很大,如果国际石油价格下降,苏联出口换汇的能力就会下降。苏联外汇储备下降,主权风险就增加,西欧的国家银行给它发放贷款时就会三思而后行。苏联利用西欧的贷款下降,它用以改造技术的能力就会下降,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上就会落后。苏联倾全力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会耗尽它的实力。 于是美国与沙特勾结,打压石油价格。石油价格一跌,苏联出口的能源换回的外汇大幅缩水。1983年春天,美国官员还将一项协议强加给了国际能源机构,限制欧洲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比例,规定西欧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不得超过其能源需求量的30%,这切断了苏联从西欧获取硬通货的渠道。

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美国和苏联的航天飞机 2010-03-25 我们都知道美国和俄罗斯是两个航天大国,初了火箭之外还有航天飞机。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经过5年时间,1977年2月研制出一架“企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1977年2月15日,进行了3次滑行测试飞行。1977年2月18日到1977年3月2日,进行了5次机载背负飞行测试,载机为波音747。1977年6月18日,首次载人用飞机背上天空试飞,参加试飞的是宇航员海斯(C.F.Haise)和富勒顿(G.Fullerton)两人。随后又进行了8次载人飞行测试,1977年10月26日,载人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企业号”实际上它是一个纯粹的测试平台,没有发动机,没有设备,没有执行太空任务的功能。本来“企业号”是准备作为“哥伦比亚号”之后的第二架航天飞机的,但是后来NASA发觉改装测试平台STA-099更划算,而后来“奋进号”又被建造出来,“企业号”就再也没有上天的机会了。1977年,美国又建造了“开路者号”航天飞机,后运往肯尼迪航天中心用作地面测试之用,实际上不具备飞行能力。由于开路者号与真正的航天飞机具有相似的重量、形状和尺寸,一些测试可以在其身上进行,而不必使用更加精密且昂贵的“企业号”航天飞机。 又经过4年,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终于出现在太空舞台,这是航天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1981年4月12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聚

集着上百万人,参观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的发射,首次执行STS-1任务,开启了NASA的太空运输系统计划(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gram,STS)之序章,宇航员翰·杨(John W.Young)和克里平(Robert L.Crippen) 揭开了航天史上新的一页。“哥伦比亚号”的命名由来,是纪念第一艘环绕世界一周航行的美国籍船只。然而很不幸的,“哥伦比亚号”在2003年2月1日,在STS-107的第28次任务重返大气层的阶段中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并且在不久后被发现在得克萨斯州上空爆炸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数罹难。 航天飞机总长34.24米,翼展约23.79米,该系统总高56.14米,起飞重量约2,046吨,起飞总推力达3,076吨。美国一共设计制造了5架航天飞机,分别为“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奋进号”。“挑战者号”是NASA旗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开发初期原本是被作为高拟真结构 测试体(high-fidelity Structural Test Article,因此初期机身代号为STA-099),但在“挑战者号”完成初期测试任务后,被改装成正式的轨道载具(Orbiter Vehicle,因此代号改为OV-099),并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任务首航。美国的航天飞机都是以早期的船名而命名的,因此“挑战者号”的命名由来也不例外,是承袭自1870年代航行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英国海军研究船“挑战者号”(HMS Challenger)。然而很不幸,“挑战者号”在1986年1月28日当地时间早上11 时38进行代号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务时,因为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上一个O形环失效,导致一连串连锁反应,在升空后73秒爆炸解体坠毁。当时机上的7名航天员,全在该次意外中丧生。

苏联应对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

考点:苏联应对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 建立“经互会”:1949年1月,苏联同5个东欧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建立“华约”组织:1955年5月,苏联和东欧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据此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北约、华约组织的建立,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峙,形成了二战后的两极格局。 例题1为了应对美国建立的军事组织“北约”,赫鲁晓夫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组成三国联盟 B.组成三国协约 C.成立华约组织 D.加入欧洲联盟 答案:C 解析:冷战中,为了应对美国建立的“北约”军事组织,苏联成立了华约组织,答案C。 例题2右边表格适合的题目应该是() A.冷战局面的形成 B.美苏争霸的历程 C.美苏两国的外交 D.两级格局的影响 答案:A 解析:表格的内容是美国、苏联在冷战中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答案A。 1. 苏联成立与“马歇尔计划”相对抗的组织是() A.欧共体 B.经互会 领域 政策措施 美国苏联 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C.东欧联盟 D.社会主义经济同盟 2.为了对付美国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有() ①组织“经互会”②组织“华约”③接受“马歇尔计划”④建立欧洲联盟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3.在美苏冷战中,1955年,苏联和东欧7个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由此,形成的国家政治格局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 D.多极化趋势 4.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你认为普京此话的含义是() A.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合作 B.世界局势日益缓和 C.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二战中美国为什么要帮助英国、中国和苏联

二战之后,美国有一些人感觉自己是被拖进了二战的。如果没有直接加入二战,美国可能会比现在更加强大。 事实真的会这样吗? 我们先看看二战时的世界格局。在西方,德国在占领了欧洲以后,可以抵挡德国的就只有英国了。而在英国赢得了大不列颠空战的胜利以后,德国有2个选择,1个是继续对英国施压,坚持和英国的实力竞争,直到赢得胜利,另外一个就是对苏作战,以赢得对石油的胜利。由于欧洲缺油(当时对海洋石油的获取比较困难),所以中东和高加索地区的石油成为了当时德国的急需获得的资源。在作了综合比较后,德国突然发动了对苏战争。由于德国在未获得对英战争的胜利后就发动了对苏战争,加上战术的成功,获得了巨大的胜利,离德国制定的A-A线已经不远了。 在东方,日本占领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土地,发动了武汉会战,并且胜利在握,幸亏蒋是一个有血性的人,还没有投降。 现在我们回头从上面的世界战争态势看如果。欧洲,如果苏联的A_A线被占领,德国将控制中东的石油,加上和南美的良好关系(关系好到以至于德国投降后,纳粹的避难地之一),有大量的铁矿等,德国回头与英国的战争的胜利恐怕是轻而易举了。亚洲,中国如果被打败了(西南、西北地区被全面占领),那在亚洲的土地上,恐怕没有可以抵挡的到日本人的步伐的国家了。 下一步,欧洲将被德国全部占领(包括英国),非洲是意大利的,亚洲是日本的(包括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澳大利亚也会被......),德日将发动对苏的最后一战,恐怕胜利也是探囊取物。 现在的世界恐怕就只有4个国家了(有话是权的),德、日、意、美。而美国最后将受到德国从大西洋,日本从太平洋,两面的进攻。美国能打赢吗,美国能顺利的在与这两个法西斯国家的战争中取得最后的生存权吗。 不想吧,美国人。那美国什么时间,怎样介入合适呢? 现在我们再回到战争的真实情况,苏联和英国的两线战争,德国好像还有后劲,但苏联取得了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等城市保卫战的胜利,把德国的攻势挡在了A_A线的前面。而亚洲的情况要糟糕的多,中国已经吃不住劲了,武汉已经丢了,利用三峡的地理优势和国民党精锐的拼死抵抗,终于把日本人挡在了石牌。长沙、衡阳、桂林、贵阳、重庆,日本人的胜利之路是不是将这样走呢,以后的事实真的说明,日本人曾经接近了贵阳,蒋甚至准备调胡的西北部队来贵阳救急了。美国再不出手恐怕...... 现在,就是现在已经是美国的最后时候了,胡适去美国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告诉美国人,他们应该知道上面我们知道的这些。于是珍珠港,于是飞虎队,于是驼峰航线,于是东京大轰炸,于是......其实中国人没有必要太感激美国人,他们也是在救自己。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百度贴吧> 二战吧作者:海因莱希归来 苏联军队与美国军队的编制特色 陆军:苏联陆军80年代总数140万左右,分为A/B/C/D四种架构,总共有多达200个现役师。其中的A类部队约占到师总数的1/5左右,它们是装备大量先进坦克和车辆,拥有极其强悍突击力的部队,主要部署在东德和乌克兰。远东也有很少部分的A类部队。这些部队基本满编。B类部队,这些部队一般达不到满编状态,和平时期只有70-80%的编制,装备数量基本满编,装备较A类部队较差,属于二线部队。这两种部队是无需动员,可以直接参战的部队,师的数量只有一半不到。C类部队,人员编制只有一半左右,坦克满编,其余装备基本不满编。战时需要一个月左右补充和动员。D类部队,占苏军的1/3左右,基本不编制人员和车辆,只有一个空架子,需要三个月至半年左右才可以上战场。其余的还有一些后备役部队,没有日常的军事训练,只是简单的作登记。苏军的编制数量极其庞大,人数却并不算多,盖因那些只占空架子的部队太多所致。苏军的编制较为臃肿,军事革新较慢,苏军曾在70年代末在一个旅试点引入空地一体战法,效果很好,被建议全军推广,但是推广到80年代末也只推行了几个旅而已。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苏军架构过于臃肿,效率比较低下。 苏军可能由于二战的经验,部署了很多方面军属炮兵师/军,编制了大量的重炮和火箭炮。这在西方国家是见不到这样的编制的。在70-80年代经过整改,很多炮兵军裁撤掉了,但是炮兵师这个编制却保留到了最后。西方的军事家们非常看不起苏军的类似编制,认为此代表了苏军的突破编制过于臃肿。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炮兵集约作战是苏军的特色,不过的确是存在臃肿的嫌疑。 苏军还有一个特色是野战后勤人员很少而且集约化,苏联的前线部队,哪怕是A类王牌也是基本不编制后勤人员的,后勤完全依赖于方面军的专业人员(苏军认为,将后勤交给专业人员效果更好)。这就导致了苏军突击力极强,但长期作战能力很差,应该避免长期的消耗战,这是与苏军高度提倡速战速决与首战即决战的思路分不开的。 苏军的后勤体制不仅是装备弹药油料的补充很有问题,人员的补充同样是一个大问题。苏军没有类似美军那样的高素质士官体系(这我以后谈美军时要提到),后补人员的指导是交给少量的军官的。这种后补方式的特色是损失部分老兵后战斗力急剧下滑,损失30%左右就长期无法作战,只能撤编。在苏德战争中,苏军这一特点表现的很明显,苏联有大量的部队损失了30%左右就不得不取消建制。战争打到后面,什么XXX 步兵师这种编制都出来了…这是由于苏军没有高效的后勤补充体制所造成的。

美国遏制苏联的原因及分析

美国遏制苏联的原因及分析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总目标是主宰世界。在二战尚未结束时,罗斯福就曾构想战后世界蓝图,其主要的战略构想是大国合作,特别是美苏合作,同时安排战后世界,共同维持战后世界秩序,但是必须由美国充当老大,主宰世界。杜鲁门担任美国总统后,凭借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公开宣称要?领导世界?,并通过实施霸权主义的政策和手段来追求这一目标。而苏联是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所以杜鲁门政府对苏联的战略构想是屏弃美苏合作,一边搞导弹威胁,一边搞金元外交,使用霸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军事手段,控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亚非拉,施压东欧、东亚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遏制苏联、独霸世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形态存在分歧 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大国的美国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强国的苏联在意识形态方面是水火不容的。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以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启蒙思

想家约翰?洛克的?天赋人权?思想、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原则为主要的思想原则,苏联则以马克思、列宁的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作为立国的思想原则;美国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奉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苏联反对个人拥有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由中央指令的计划经济制度;美国有一种?使命感?或曰?救世主?精神,认为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是最合理的社会制度,美国应把它推广到全世界,以民主自由的传播者、捍卫者自居,以自由世界的领袖自居,苏联则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苏联是共产主义的先锋队,基地与壁垒,以推动世界革命为己任,以在全球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最终目标。 虽然在二战时期,美苏两国同属反法西斯阵营,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疯狂进攻,二者暂时捐弃前嫌站在统一战线,但是在共同敌人消失的那一刻起,意识形态间的战争立即上升到白炽化。1945年9月伦敦外长会议期间,杜鲁门决定宣布存在着一个割裂的世界,并表示美国决心要对其中的一个阵营进行圣战。对美国对苏

美国和前苏联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概况

第34卷 第7期2006年7月 华东电力 East China Electric Po wer Vol.34 No.7 Jul. 2006 特高压电网 编者按:继本刊上期《特高压电网》栏目刊出“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的重大意义”,本期继续发表摘自刘振亚编著的《特高压输电知识问答》第三章的部分内容,供参考。 美国和前苏联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概况 1 美国 尽管美国迄今尚未在工程中采用特高压输电技术,但其研究和试验是非常完善的。美国特高压研究包括两个电压水平:一个是以AEP为代表的1500k V特高压(最高电压1600k V);另一个是以BP A为代表的1100k V特高压(最高电压1200k V)。 AEP公司为了减少输电线路走廊用地和环境问题,规划在已有的765k V电网之上叠加1个1500k V特高压输电骨干电网。BP A公司于1970年作出规划,拟用1100k V 远距离输电线路,将喀斯喀特山脉东部煤矿区的坑口发电厂群的电力输送到西部用电负荷中心,输送容量为8~10 G W。围绕特高压,AEP、BP A、GE和EPR I等公司和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和试验验证工作。 美国电力公司和瑞典通用电气公司在匹茨费尔德附近建成特高压试验场,特高压线路长305m,特高压变压器1台,电晕笼2个,从1974年EPR I开始在GE雷诺特高压试验场建设长523m的试验线路,进行了长达3年的研究工作,试验电压达到1500k V。 利用以上试验设施,美国进行了大量的电场和电晕、生态和环境、操作和雷电冲击绝缘研究;开展了可听噪声、无线电噪声、电视干扰、电晕损失和臭氧的观测;承担了机械和结构试验;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试验和性能评估。对包括线路、变压器、避雷器、断路器等设备在内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逐一研究,取得了较全面的成果。研究还包括线路和铁塔检修技术,特高压线路电场对庄稼、天然生长蔬菜、蜜蜂、野生动物、家禽影响的生态研究等。通过这一系列研究和试验,证明了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可行性。 2 前苏联 前苏联发展特高压输电是由其能源分布和负荷中心位置所决定的。前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水利资源丰富,且蕴藏大量煤炭,哈萨克斯坦地区也蕴藏大量煤炭,共计约80%以上的发电一次能源集中在东部地区,75%的电力负荷却位于欧洲部分,为保证电力供应,必须实现由东向西的长距离电能输送。 前苏联在规划建设埃基巴斯图兹等总装机容量在20 G W以上的大型电源基地的同时,规划建设交、直流特高压电网,将巨大电能送到1000k m以外的莫斯科等负荷中心。 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只有苏联依托工业性试验线路,研制出特高压电气设备,并在真实的条件下长期既带电压又带负荷考验。这与前苏联重视前期科研、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分不开。 前苏联1972年之前集中精力从事特高压基础研究,大体可归纳为绝缘、系统、线路和设备以及对环境影响这四类问题。1972~1978年开展设备研制攻关,进行样机试制,1978~1980年转入正式生产的同时将原型设备投入试运行考核。 1973~1974年,前苏联在别洛亚斯变电站建设了1.17 k m长的三相特高压试验线段,开展特高压试验研究。1978年,前苏联建设了从伊塔特到新库茨涅克长达270k m的工业性试验线路,进行了各种特高压设备的现场考核试验,后来该线路成为埃基巴斯图兹至西伯利亚1150k V输电线路的一部分。 1981年开始动工建设了5段特高压线路,总长度达2344k m,分别是:埃基巴斯图兹—科克契塔夫494k m,科克契塔夫—库斯坦奈396k m,库斯坦奈—车里亚宾斯克321k m,埃基巴斯图兹—巴尔瑙尔693k m,巴尔瑙尔—依塔特440k m。 1985年8月,世界上第1条1150k V线路埃基巴斯图兹—科克契塔夫在额定工作电压下带负荷运行。1992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中央调度部门把1150k V线路段电压降至500k V运行。在此期间,埃基巴斯图兹—科克契塔夫线路段及两端变电设备在额定工作电压下累积运行时间达到23787h,科克契塔夫—库斯坦奈线路段及库斯坦奈变电站设备在额定工作电压下运行时间达到11379h。经过长时间的实际运行,特高压变电设备运行情况良好,线路未发生因倒塔、断线、绝缘子损坏而导致停电等重大事故,证明了前苏联的1150k V特高压技术具有较高的运行可靠性。 1990年,前苏联开始建设用于将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埃基巴斯图兹中部产煤区的煤电向欧洲部分负荷中心输送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该直流输电工程采用±750k V、6 G W的输电方案,线路从埃基巴斯图兹到坦波夫。工程中所采用的直流设备均为前苏联自行研制,并通过了型式试 验。

西方和平演变与苏联解体

没有人否认外部因素在苏联剧变中的作用。美国总统里根的政策加深了苏联的危机。担任美国总统后,里根增加对波兰团结工会在财政、情报和后勤方面的支持,以“确保波兰反对派在苏联帝国的心脏得以生存”;向阿富汗反政府武装提供切实的财政和军事支持,也对穆斯林游击队提供支持,把战争引向苏联自身;通过与沙特阿拉伯合作而压低石油价格,并且限制苏联向西方出口天然气,从而发起一场使苏联硬通货收入显著减少的战役。 苏联不得不在自己很困难的情况下,还要在经济上资助波兰。从1980年~1981年,苏联向波兰提供了45亿美元,增加了对波兰的石油、天然气和棉花的供应。1981年12月29日,也就是在波兰实行军管后,里根宣布对苏联实行禁运,“这一计划不仅对大约60家美国公司产生了影响,而且也中断了日本和苏联在萨哈林岛的周边地区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田的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还尽其所能阻止银行业对苏联提供贷款,宣称苏联的经济危机像波兰一样会给贷款人带来风险。1982年11月,里根批准NSDD-66号指示,声称通过对苏联经济赖以生存的“战略性三位一体”的关键资源进行攻击,进而瓦解苏联的经济,这将成为美国的政策。 苏联的主要外汇来源是出售石油和天然气。1985年8月,沙特终于拧开了石油笼头,日产量由不足200万桶,猛增到900万。国际石油价格一落千丈。1985年11月每桶售价是30美元,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便跌至12美元,这对出口石油占外汇收入60%的苏联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成为引发苏联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经济学家盖达尔认为:“发生严重经济危机、引起一个世界超级大国垮台的导火线,正是1980年代中期国际石油价格的下跌。”石油价格的下跌,外汇收入减少,使苏联经济体制中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了。 在施加经济压力的同时,西方也加大了宣传的力度,推广民主自由的价值观。这些对苏联东欧都有影响,但影响也不是此时才有的,早在1970年代中期签订赫尔辛基协议后就开始了。在长期的了解和交往中,苏联体制中的不民主、不尊重人权等问题日益突出,早就在世界上失去了道义的优势。

苏联与美国经济模式的对比

首先,列宁继承的是一个已经起飞了的经济。1890年左右,世界谷物需求增加,谷物的国际价格上升,作为谷物出口大国的俄国由此受益。而此时俄国国内,巴库的石油工业和乌克兰的煤铁联合企业都已建立,其作用正如鲁尔区对德国,英格兰中部地区对不列颠一样,促进了本国经济的起飞。到1914年,俄国已经生产了大约500万吨生铁、400万吨铁和钢、4000万吨煤、1000万吨石油,她输出的剩余谷物约为1200万吨。一个可以比较的例子是同是谷物出口大国的加拿大也受益,经济也在此时开始起飞。 其次,前苏联经济的第一次高速发展伴随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但到了1950年代,前苏联与美国的工业差距并未缩小。前苏联经济真正开始追赶美国是在1950年——1970年的第二次飞速发展期间。 而美国经济从1920年代开始就已步入了大众高消费阶段。在这一阶段,科技的成熟使人们开始重新考虑经济走向何方的问题。人们不再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而是把很大一部分精力转移到了提高大众的福利上来,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来实现社会和个人的目标。在这一阶段,美国的主导产业是汽车、公路交通、石油、郊区住房、大众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而这几个产业除了能源外都是前苏联所谓重视的,特别是服务业。如果美国也不在这几个产业上花大力气,而是像前苏联那样集中精力发展重工业,那美国的工业产值就不是现在的数字了。 此外,该阶段前苏联相对于美国还具有两个暂时性的优势:一是由于前苏联起始投资水平低,净投资对总投资的比例远高于美国;一是未被采用的新技术潜力前苏联比美国大。这两个原因导致了前苏联要素投入边际产品水平比美国高。 第三,前苏联经济增长靠的是大量的投入,使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在劳动力方面,前苏联人口充分就业,每年平均增加劳动力200万人;在资本方面,基建投资增幅大,速度快,一般要占国民收入的30%,国家预算支出的50%。1961——1987,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5.4%,基建投资增长率为5.6%。而且前苏联生产每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很大。70年代末,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消耗石油多100%,水泥用量多80%,投资额多50%。1966——1984年,前苏联农业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80%——85%,但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0%——25%。1960年每卢布生产基金生产的国民收入为72戈比,1970年降为55戈比,下降了28%。 为了维持这种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势必会减少大众的消费已扩大投资额。前苏联居民的生活跟西方主要工业国相比,虽然能在居民就业、免费教育、免费医疗以及不预付钱就能领取养老保险金等方面有长处,但在工资、住房、消费品供应和劳务提供方面都大为落后。总的来说,前苏联是一个低收入、低消费的国家。据统计,1979年前苏联工人的月收入(捐税除外),只相当于美国的30.5%,西德的24.9%,法国的28.5%,英国的39.7%。 前苏联自己承认,其居民实际收入水平1975年只相当于美国的一半。 第四,前苏联国民经济结构严重不平衡,过分倚重重工业,消费品和农业的生产被压低到了最低程度。1985年同1940年比,社会生产总值增长了15倍,工业产值增长了24倍,工业生产资料增长了34倍;同期工业消费资料生产仅增长12倍,农业生产只增长1.7倍。 前苏联的经济带又明显的军事性质。在重工业中与军事工业有关的部门,如机器制造业、金属加工业、仪表、自动化设备、电子计算机获得了最优先的发展。1950——1978年全部工业增长了10倍,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增长了29倍,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增长了26倍多。前苏联电力、化学和石油化工以及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三个部门1980年产值达到了工业全部产值的41%。到1980年前苏联机械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最终产品有50%,冶金产品的20%,化工产品和能源的六分之一都用于军事。可以说前苏联经济实质上是以军备为基础的,这跟上世纪30年代的德国和日本何其相似?五十年代以后,前苏联由于没有机会打与其军备规模相似的仗,维持庞大军备又要有开支,所以经济最后不堪重负。美国军

美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2007年,一些俄罗斯历史学家在研究了相关历史资料后得出结论:苏德战争爆发时,美国曾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审视这两个巨人之间的厮杀,不少美国政客甚至希望借战争同时消灭这两个大国。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发动侵苏战争。对于新爆发的战争,一开始美国政界态度不一。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战争爆发后,立刻对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美国将同英国一样把苏联当做自己的盟国看待。 但美国政界也有另外一种声音,时任联邦参议员,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就指出,为了美国的利益,政府应当持坐山观虎斗的立场:如果德国要赢得这场战争,我们就帮助苏联;如果苏联占上风,就帮助德国。尽可能地让它们相互残杀,这对美国是最有利的。 不过,罗斯福总统没有采纳这些建议,他于6月24日发表演说表示,为了抗击德国的入侵,美国将向苏联人民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 后来,德军快速推进到苏联的纵深地带,苏联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受了战争史上罕见的巨大损失。当苏联在基辅等地惨败的消息传来时,美国的第一反应是:苏军是否是一支有希望的部队?苏军是否还有能力抵挡德军的进攻?美国提供给苏联的援助是否有意义? 7月初,美国获情报称,日本近期可能发动对苏战争,这使美国更加感到不安。这一情报是十分准确的,因为1940年美国情报机构已破译了日本的外交密码,从而掌握了日本与各国大使馆的往来电文内容。7月3日,美国侦察到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对苏联实施打击的情报后,向苏联通报了这一情况。 此时,莫斯科也从其他渠道得到了这一情报。由于面临着要在东西方两条战线同时作战的局面,斯大林非常希望美国采取措施,阻止日本对苏发动侵略战争。为此,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致电苏驻美大使:“我们关心的是美国政府能采取什么措施阻止日本发动对苏战争。美国应向日本政府清楚地表明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将采取何种立场。” 同时,苏联驻美大使在与罗斯福会面时,要求美国总统向日本表明:“无论是从海上还是陆上,对苏联发动战争的冒险行为,都会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应。”此时,半个月前还信誓旦旦要帮助苏联的罗斯福,却拒绝就此事给予苏联正面答复。因美国无法确认苏联能否顶住德军进攻,在这种形势下美国不想得罪日本。 美国这一实用主义路线引起了莫斯科强烈不满,因为在日本的威胁下,苏联无法将远东的部队大量调往苏德战场,从而严重影响了西部战场的作战行动。但后来,戏剧性局面出现了——斯大林获得确切情报,日本的“御前会议”决定推迟实施预定于1941年8月29日的侵苏战争。斯大林立刻将远东部分军队调往莫斯科,在莫斯科城下挡住了德军的疯狂进攻。 此时,两个月前还一副“爱莫能助”嘴脸的美国政府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1941年秋,美国与苏联达成协议,美国开始向苏联大量提供武器、作战物资和食品等。虽然苏联在战场上仍处于劣势,但至少已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从目前解密的资料可以看出,当时日本作出对苏联进攻的态势,其实也是为了迷惑美国,为偷袭珍珠港制造烟雾。可以说,日本的这种欺骗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久,日本就在珍珠港向美国海军动手了,造成美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 1944年12月,德国开始集结剩下的部队以及后备武力并于阿登发起大规模反击攻势,德军希望借由夺回安特卫普港口来让以占领大多数土地的西方盟军暂缓攻势。在这之后德国政府希望能够促使同盟国集团提前分裂,借由政治的手法来让德国在进行谈判时能够获得有利地位。然而到了1月时德军的攻势遭到击退,而德军也没有获得实质上的战略目标或者是收益。

前苏联驻美国大使 多勃雷宁

前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 黄章晋/文 阿纳托利·费奥多罗维奇·多勃雷宁的职业生涯是一项历史纪录,从1962年正式就任驻美大使,他在这个岗位上效力长达24年,历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六位领导人,其间,与六位美国总统和七位国务卿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关系。作为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入侵捷克危机、中东危机、越南危机、阿富汗危机、苏联击落韩国客机危机以及美苏削减核武和各种最高峰会时,两国最高领导的秘密联系管道,多勃雷宁是冷战史中独一无二的亲历者。 多勃雷宁的独特履历,与他的禀赋有关。尽管他给美国媒体留下了强硬和动辄“无可奉告”的印象,但他是那一代苏联官员中惟一不怕西方记者的人,他热爱音乐艺术,走遍美国50个州,操一口流利英语,喜欢以个人方式与美国政界、商界及普通人打交道,其作风迥异于任何苏联人。他刚到美国不久,就显示出对美国社会和美国人思维方式的卓越洞察力。而长期领导他的葛罗米柯,只对国内权力斗争有卓越洞察力。 苏联的制度不出产合格的外交官,在列宁时代,外交官与西方人建立私人关系的努力总是被契卡视为通敌行为,而

输出革命的意识形态与正常外交准则天然会发生冲突,这种状态不但苏联外交官难以适从,也让西方国家怀疑苏联人的诚实。 多勃雷宁在1919年11月生于莫斯科州一个工人家庭,1942年大学毕业后成为雅克飞机厂的设计师。1944年夏,25岁的多勃雷宁被派到外交学院学习,虽然当时他并不情愿。1952年9月,32岁的多勃雷宁被“发配”到美国当参赞,他 杰出的判断力迅速被赏识,很快被提拔为公使衔参赞。1962年,42岁的多勃雷宁被任命为驻美大使,在最恰当的时机登上历史舞台。 此时,粗鲁而冲动的赫鲁晓夫试图以强势压倒肯尼迪这个年轻而“浅薄的政客”,美苏冷战史上最危险的一刻——古 巴导弹危机发生。从3月赴任到10月22日危机爆发,半年时间里,多勃雷宁通过肯尼迪的弟弟为美苏两国领导人建立起了直接而秘密的通道。两国领导人高度紧张焦虑时,中间的传信人多勃雷宁始终保持着冷静、沉着。这使得肯尼迪和赫鲁晓夫能互通声息并在最后一刻各自退让——尽管世人 看上去只有赫鲁晓夫让步——核战争被化解了。 古巴导弹危机是苏联谋求与美国对等核威慑的必然产物。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了近3000万人口,极力避免战争, 但深信美国随时会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战争,恐惧和怀疑驱使他们以咄咄逼人的姿态避免战争。而苏联虚张声势和疯狂增

假如当年苏联和美国对日本实行南北占领,结果会怎么样

假如当年苏联和美国对日本实行南北占领,结果会怎么样 二战结束后,美国两个超级大国对世界秩序进行重新瓜分,在这种背景下,德国,朝鲜等国家被苏联和美国各占一半进行军事占领,但是作为轴心国核心的日本,却逃脱了被南北分治的惩罚,改为美国独自占领了日本。这样事实上让日本得到了统一,而且得到了美国的保护,从而在二战之后,专心发展经济,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现在是中国)。那么当年苏联为什么没有在日本驻军,对日本实现南北分治呢?我们接下来分析一下苏联没有驻军日本的原因:1945 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投降。这次投降绝不是什么无条件投降,日本唯一的条件就是保留天皇制度。在之前的波茨坦会议中,确立了对德国和日本的分区占领。但是后来在日本驻军的国家只有美国,中国和英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主动放弃了驻军,但苏联则是想驻军而不能驻军。当时苏联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兵力,达到了1300多万。但是即使是这样,苏联为什么仍无法在日本驻军。一、苏联提出了占领北海道的看法,美国婉言拒绝1945年8月,为了迫使日本快速投降,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枚原子弹。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极大的震慑了日本,苏联认为日本有可能提前投降。所以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150万日军向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进军,此时美军还在遥远的冲绳地区。经过苏德战争洗

礼的苏军战斗力相当强悍,日军明显不是对手。苏军在控制中国东北的同时,开始向朝鲜半岛进军。美国不希望苏联独霸这片地区,但是又无力阻止。最后美国“建议”以北纬38度线为界,该线以北由苏军占领,该线以南由美军占领。本来美国方面认为斯大林会反对这个建议,但情况恰恰相反,苏联干净利索的同意了这个建议。但是苏联有两个附加要求,第一承认千岛群岛是苏联领土,第二北海道由苏军占领。1945年,拥有1300多万军队的苏联,为何没有在日本驻军美国对此事的答复是对第一点完全同意,但第二点需要再与麦克阿瑟商议。问题出现了,杜鲁门说与麦克阿瑟商议,本来就是一个托词,美国决定不会同意苏联对北海道地区的占领。但是苏联方面却出现了理解错误,斯大林认为美国已经同意了苏联的要求,只不过需要与麦克阿瑟进行最后的确认。这是双方的一个解释误差,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麻烦。在得到美国的“回复”之后,斯大林命令朝鲜半岛的苏军停止向南 挺进。其实当时最前方的苏军已经抵达汉城附近,在得到苏联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之后,苏军撤回了三八线以北。半个月之后,美国才姗姗来迟,开始对朝鲜半岛南部进行占领。二、苏联与美国进行交涉,但遭到了美国的拒绝在美军完成了对朝鲜半岛南部完成占领以后,苏联认为是美国兑现诺言的时刻了。苏联远东军区的一个中将前往日本东京见麦克阿瑟,具体商议占领北海道的问题。麦克阿瑟得知此人来意之后勃

略论苏联解体后的俄美关系

略论苏联解体后的俄美关系 2011-05-27 15:46:04 畅征 【英文标题】On the Relation between Russia and U.S.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of USSR 【作者简介】畅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1989年12月,美国总统老布什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马耳他会晤中宣布“冷战结束”,至今已快20年了。由于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不顾国际奥委会关于奥运期间停战的协定,公然在北京奥运会开幕时,即2008年8月8日挑起了“格鲁吉亚战争”,进一步激化了俄美矛盾,于是就出现了“新冷战”论。这一概念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实际情况,值得商榷。 一 人所共知,“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之时,由美国人命名并由美国政府挑起的一场特殊的战争。“冷战”是和“热战”相对而言的,它是指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如军事遏制、政治对抗、经济封锁、组织包围、舆论攻击等,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军备竞赛进行“武力威慑”与“和平演变”(培植持不同政见者),寄希望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三代、第四代人身上。这就是所谓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历史已证明,美国挑起的“冷战”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成功”的。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柏林墙倒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改旗易帜。1991年,华约解散,苏联解体。最后,不结盟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散了。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戈尔巴乔夫和老布什宣布“冷战结束”之后的这段历史该如何定位?苏联解体后的俄美关系又该如何表述?这对于认识目前俄美矛盾的性质至关重要。对于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这一历史时期,通常有两种提法:一是“冷战后”(或曰“冷战结束后”),二是“后冷战时期”。前一种提法给人的印象是:它和冷战时期截然不同,犹如二战前后之不同一样,实则不然。相比之下,后一种提法较为确切。 第一,苏联在“冷战”中的失败,不能与德、日在二战中的失败相提并论。尽管美国称苏联为“大失败”,但其军队没有缴械投降,没有瓦解,而且仍拥有可以毁灭美国的大量核武器;其领导人并没有受到军事法庭审判;其继承国俄罗斯仍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其工业体系、科研机构并未遭到严重破坏,等等。所以,美国对其继承国俄罗斯一直不放心、不放手。 第二,美国虽然已经宣布“冷战结束”,但它的国际战略指导思想仍然是“冷战思维”。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推行“冷战政策”,继续实施遏制、包围、制裁;对俄罗斯虽然称其为“和平伙伴”,但始终未视其为“盟友”,还不断给其制造麻烦。 第三,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工具——北约军事集团在不断扩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4月,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1955年5月。华约组织已于1991年4月解散,而北约并未因失去对手而解散,反而一扩再扩,不断蚕食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大到了俄罗斯的身边,已由1991年的16国扩大到2008年的28国。 综观近20年来美国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美国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继续进行

细数那些解体的联邦国家,除了苏联外竟还有7个之多

细数那些解体的联邦国家,除了苏联外竟还有7个之多 联邦制(英语:federation)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视国家领导人为君主或民选领导人,联邦制可分为联邦共和制和联邦君主制。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联邦成员国在联邦国家成立之前,是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加入联邦之后,虽然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联邦成员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在组成联邦制国家时,联邦成员单位把各自的部分权力让渡给联邦政府,同时又保留了部分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国民享有联邦和各成员单位的双重国籍。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现名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现名白罗斯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现名乌克兰)、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合并而成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国家。疆域横跨东欧、中亚、北亚的大部分;陆上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与瑞典、日本、美

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隔海相望。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1991年8月24日,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宣布独立,苏联开始走向解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后,分裂为十五个国家,且大部分经济及军事力量由最大加盟国俄罗斯继承。南斯拉夫南斯拉夫,1929年-2003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曾用名南斯拉夫王国、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以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兼并语言、文化相近的周边小国黑山王国,吞并原来从属于奥匈帝国的弱小斯拉夫民族聚居地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而形成的国家。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组成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定名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建立起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分裂为南联盟、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南联盟2003年重定新宪法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独立,塞尔维亚失去出海口变成内陆国,2008年科索沃“独立”。捷克斯洛伐克捷

美苏冷战与两大阵营

进一步控制东欧。 过程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国情咨文,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 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攻击苏联。现在,杜鲁门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由杜鲁门陪同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关于“铁幕”的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此后,英国因无力对希腊政府镇压希腊人民革命武装继续进行援助,于1947年2月21日由英国外交部通知美国国务院,英国于3月底停止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希望美国填补它撤退后留下的“真空”。英国的这一表示为美国扩展势力和执行以实力“遏制”苏联的政策提供了机会。这是冷战开始的序幕。

步骤 (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经济上: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3)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 苏联的应付措施 政治: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9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经济:1949年1月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了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成立了华约(华沙条约组织)。 开始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遭到彻底失败,而英、法的力量也严重削弱,只有美国,却依仗其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统治地位。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国务院,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3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给予援助。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分别于4月22日和5月8日通过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美国国会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帮助它们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杜鲁门主义”是干涉别国内政的代名词,它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 美苏争霸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这一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因此苏联还不足以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真正的撼动,因此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追求的缓和冷战开始以来僵硬的美苏关系,希望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同时又有一些有挑战性的举措对外扩张,前者的标志性事件是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后者的标志则是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和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这一阶段美国凭借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的优势占据战略优势,典型例子就是迫使苏联撤走了在古巴的导弹。但苏联人在美国南美后院留下了一颗钉子——古巴,这颗钉子至今还未拔出。 第二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