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误差理论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误差理论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误差理论

z绪论试题

A)t=(8.50±0.445)s

B)v=(343.2±2.4)m s

C)v=0.34325k m s±2.3m

25.8、25.6、

N的

误差理论_04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示为(D)

A)重力加速度g=9.78±0.044

B)v=343.24±2.553m/s

C)E=1.34325V±2.00mV

D)I=1.3V±0.2mA

误差理论_05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用误差限0.10mm 的钢直尺测量钢丝长度,11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25.8、25.8、25.7、25.5、25.6、25.8、25.6、25.5、25.4、25.7、25.6。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

A)l =25.62?0.04m

B)l =27.4?2.1m

C)l =25.62m ?0.06m

D)l =25.6?0.1m

误差理论_06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2=xy

N z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z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z 表示。则

A)y u =B)y u = C)y u =

误差理论_9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以下测量结果中错误的是(A)

A)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4.301mm

B)用精度为0.01mm的螺旋测微计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2.91mm

C)用精度为0.01s的电子秒表测得某物体的运功时间为102.33s

D)某物理量的最后结果表达式为L=2.39±0.04mm

误差理论_10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下面关于直接测量量的合成不确定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该仪器的最大量程

B)使用该仪器的实际量程

C)指针的指示值

D)该仪器的准确度等级

A)完全正确

B)有一处错误

C )有两处错误

D )有三处错误

误差理论_15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得到结果:L =12.340±0.010cm ,则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D)

A)该物体的长度真值介于12.330~12.350cm 之间

B)该物体的长度真值为12.340cm 的概率为0.683

C)该物体的长度真值为12.330cm 或12.350cm 的概率为0.683

D)该物体的长度真值落在12.330~12.350cm 之间的概率为0.683

误差理论_16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间接测量量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为(C)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真接测量量x 的合成不确定度的表述形式为(C)

A)x u =

B)x u =C)x u =

误差理论_20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以下测量结果中正确的是(D)

A)用精度为0.02mm 的游标卡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4.31mm

B)用精度为0.01mm 的螺旋测微计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2.9mm

C)用精度为0.01s 的电子秒表测得某物体的运动时间为72.331s

D)某物理量的最后结果表达式为L =2.39±0.04mm

误差理论_21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电磁仪表类仪器的误差可由公式m N a ?=?00计算出,式中的N m 表示(A)

A)该仪器的最大量程

误差理论_26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实验的测量结果表示如下,正确答案是(D)

A)t =9.50±0.335(秒)

B)v =326.37±1.431(米/秒)

C)?=1.56±0.2532(伏)

D)l =1325.0±2.4(毫米)

误差理论_27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从分度值0.02mm 的游标卡尺读出下列数据,正确的答案是(C)

A)6.291cm

B)0.536cm

C)12.24cm

D)11.387cm

误差理论_28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实验的测量结果表示如下,正确的答案是(A)

A)t =6.52±0.33(秒)

B)v =43.54±1.436(米/秒)

A)?=1.532±0.3542(伏)

B)l =1436.1±3.45(毫米)

误差理论_29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3i

a

误差理论_31出题:物理实验中心误差理论_32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得到结果:L =12.340±0.010cm ,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

A)该物体的长度真值介于12.330~12.350cm 之间

B)该物体的长度真值在12.330~12.350cm 之间的概率为0.683

C)该物体的长度真值为12.340cm 概率为0.683

D)该物体的长度真值为12.330cm 或12.350cm 的概率为0.683

误差理论_33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32

1y x N +=(其中x ,y 的不确定度用x σ、y σ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表示)。则间接测量量N 的

最佳估值和不确定度表示式为(A)

A)12N x y =+,N σ=

B)312N x y =+,N σ=

C)312

N x y =+,N σ=

D)还应标明相对误差

误差理论_37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某量的测量结果为6.2343m ,根据其不确定度将其修约到小数点后保留三位,结果是(A)

A)6.234m

B)6.235m

C)6.236m

D)6.233m

误差理论_38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判别粗大误差的方法一般采用(A)

A)误差不超过?3?准则

B)误差不超过?5%准则

C)误差不超过?3%准则

D)误差不超过经验允许的范围

C)L=60.65?0.10cm

D)L=60.65?0.01cm

1.(3分)在对某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等精度测量是指(C)。

A,在每次测量中,都使用精度相同的测量仪器;

B,在每次测量中,都使测量的精度保持不变;

C,在每次测量中,都保持测量条件不变,如人员、仪器、方法等;

D,在每次测量中,都采用相同精度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一学期西南交大理论力学C第3次作业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3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1道小题) 1. 一点作曲线运动,开始时速度 v0=10m/s , 某瞬时切向加速度a t=4m/s2,则2s末该点的速度的大小为。 (A) 2 m/s (B) 18 m/s (C) 12 m/s (D) 无法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2. 点作曲线运动,若其法向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点的速度。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大小变化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 C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3. 若点的运动方程为,则它的运动轨迹是。 (A) 半圆弧 (B) 圆周 (C) 四分之一圆弧 (D) 椭圆 你选择的答案: B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 图示均质杆的动量p= 。杆的质量为m,绕固定轴O转动,角速度均为 。

(A) mlω (B) mlω (C) mlω (D) 0 你选择的答案: A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5. 图示均质圆盘质量为m,绕固定轴O转动,角速度均为ω。对转轴O的动量矩L O的大小和方向为。 (A) L O=mr2ω (顺时针方向) (B) L O=m r2ω (顺时针方向) (C) L O=m r2ω (顺时针方向)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6. 已知P= kN,F1=,物体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f s=,动摩擦因数f d=则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 kN (B) kN (C) kN (D) 0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7. 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今用力F1=推动物块,P=1kN。则物块将。 (A) 平衡 (B) 滑动 (C) 处于临界平衡状态 (D) 滑动与否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静电场模拟

静电场模拟实验预习题: 静电场模拟实验_01 出题:魏云 什么叫物理模拟?( A ) A,指模拟过程和被模拟过程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如用飞机模型在风洞中模拟飞机在飞行中的受力分布; B,都是力学量或相同的量,如引力和电场力; C,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静电场模拟实验_02 出题:魏云 测等位面用一般电压表可以吗?( B ) A,可以; B,不可以。 静电场模拟实验_03 出题:魏云 用稳恒电流场去模拟静电场,如果两种物理过程具有相同的数学方程却有不同的边界条件可以吗?(B)A,可以; B,不可以。 静电场模拟实验_04 出题:魏云 在静电场模拟实验中,两电极间等位线的分布和形状与两电极间电位差的大小有关系吗?( B ) A,有关系; B,没有关系。 静电场模拟实验_05 出题:魏云 在静电场模拟实验中,将两电极电压的正负极接反,其等位线和电力线的形状有变化吗?( B ) A,有变化; B,没有变化。 静电场模拟实验_06 出题:魏云 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基础是( A ) A,二者都服从拉普拉斯方程和安培环路定律; B,二者都服从麦克斯韦方程和高斯定律。 静电场模拟实验_07 出题:魏云 在静电场模拟实验中,用检流计来找等位线可以吗?( A ) A,可以; B,不可以。 静电场模拟实验_08 出题:魏云 在静电场中等位线和电场线的关系应该( A ) A,在空间处处正交; B,在空间处处平行。 静电场模拟实验_09 出题:魏云 在静电场模拟实验中,载水盘中的水的作用是( A ) A,充当导电介质; B,可有可无。 静电场模拟实验_10 出题:魏云 用电位差计测静电场中等位线的分布可以吗?( A )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杨氏模量和热导率_试题_预不合格_邱春蓉

杨氏弹性模量 出题:邱春蓉 杨氏弹性模量_01.(3分)杨氏模量实验中,设钢丝长度为L ,钢丝伸长量为ΔL ,钢丝横截面面积为S ,钢丝所受重力为F 。那么,杨氏弹性模量的定义为( C )。 A ,L F E ?= ; B ,L L S F E ??=; C , L L S F E ?=//; D ,L L S F E ???=。 杨氏弹性模量_02.(3分)杨氏模量实验中,望远镜中的视差是由( C )引起的。 A ,标尺像未调清楚; B ,十字叉丝未调清楚; C ,标尺像和十字叉丝不在同一平面上。 杨氏弹性模量_03.(3分)杨氏模量实验中,下列光杠杆的放置操作,错误的是( C )。 A ,两前足尖放于平台上的同一沟槽内; B ,后足尖放在下夹头的上表面; C ,后足尖与钢丝相接触,或放在夹子和平台的夹缝中; D ,光杠杆镜面基本上垂直于平台。 杨氏弹性模量_04.(3分)杨氏模量实验中,设L 为钢丝长度,D 为标尺到平面镜的距离,b 为光杠杆的后足尖至两前足尖连线的距离。 如果要提高光杠杆的放大倍数,应该( A )。 A ,增加D 的长度; B ,增加b 的长度; C ,增加L 的长度; D ,减小L 的长度。 杨氏弹性模量_05.(3分)杨氏模量实验所依据的物理定律是( ),杨氏模量是该定律中的( )。答:( C )。 A ,弹性定律,弹性系数; B ,胡克定律,弹性系数; C ,胡克定律,比例系数。 杨氏弹性模量_06.(3分)杨氏模量实验中,在调节仪器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先用“外视法”观察寻找标尺像,再用“内视法”调节望远镜; B ,无须调节望远镜与平面镜大致等高; C ,应该先调节支架底座的三个螺丝,使夹持钢丝的夹头能在平台小孔中无摩擦地自由活动。 杨氏弹性模量_07.(3分)杨氏模量实验中,设D 为标尺到平面镜的距离,b 为光杠杆的后足尖至两前足尖连线的距离,ΔN 为望远镜读数,那么,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 C )。 A ,△N ×D/b ; B ,△N ×b/D ; C ,2D/b ; D ,2b/D 。 杨氏弹性模量_08.(3分)杨氏模量实验中,在做数据处理时,我们使用了( B )。 A ,粗大误差准则; B ,微小误差准则; C ,误差等量分配准则; D ,等精度测量准则。 杨氏弹性模量_09. 出题:邱春蓉 杨氏弹性模量是描述材料______________能力大小的物理量。(B ) A.传热; B.抵抗弹性形变; C.受压; D.频谱响应。 杨氏弹性模量_010. 出题:邱春蓉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误差理论

z 绪论试题 A) t =(8.50±0.445) s B) v =(343.2±2.4) m C) v =0.34325 k m ±2.3 m s D) l =25.62 m ± 0.06 m 误差理论_02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用误差限0.10 mm 的钢尺测量钢丝长度,10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25.8、25.7、25.5、25.6、25.8、25.6、25.5、25.4、25.7、25.6。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 A) l =25.62 ± 0.04 m B) l =25.62 ± 0.10 m C) l =25.62 m ± 0.06 m D) l =25.6 ± 0.1 m 误差理论_03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N =3xy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B) 3N x y =?,N u = C) 3 1 n i i i x y N n =?=∑,N u =D) 3N x y =?,N u = 误差理论_04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示为(D ) A) 重力加速度g =9.78±0.044 B) v =343.24±2.553m/s C) E =1.34325V±2.00 mV D) I =1.3V±0.2 mA 误差理论_05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用误差限0.10mm 的钢直尺测量钢丝长度,11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 25.8、25.8、25.7、25.5、25.6、25.8、25.6、25.5、25.4、25.7、25.6。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 A) l =25.62 ± 0.04 m B) l =27.4 ± 2.1 m C) l =25.62 m ± 0.06 m D) l =25.6 ± 0.1 m 误差理论_06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2=xy N z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z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 x 、y 、z 表示。则物理量N 的测量结果为(A) A) 2x y N z ?= ,N u =B) 2x y N z ?= ,N u =C) 21i i n i i x y z N n =?=∑, N u =D) 2x y N z ?= ,N u = 误差理论_07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以下关于最后结果表达式=x x u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 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一定包含在~x u x u -+中 B) 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包含在~x u x u -+中的概率为68.3% C) u 指的是物理量x 的合成不确定度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误差理论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误差理论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z 绪论试 题 误差理论_01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示为(B ) A) t =(±) s B) v =(±) m C) v = k m ± m s D) l = m m 误差理论_02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用误差限 mm 的钢尺测量钢丝长度,10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 mm )、、、、、、、、、。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 A) l = m B) l = m C) l = m m D) l = m 误差理论_03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N =3xy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表示。则物理量N 的测量结果为(A)。 B) 3N x y =?,N u = C) 3 1n i i i x y N n =?=∑,N u = D) 3N x y =?,N u =

误差理论_04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示为(D ) A) 重力加速度g =± B) v =±s C) E =± mV D) I =± mA 误差理论_05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用误差限的钢直尺测量钢丝长度,11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 、、、、、、、、、、。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 A) l = m B) l = m C) l = m m D) l = m 误差理论_06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2 =xy N z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z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z 表示。则物理量N 的测量结果为(A) A) 2x y N z ?= ,N u =B) 2x y N z ?= ,N u =C) 21i i n i i x y z N n =?=∑, N u = D) 2x y N z ?=, N u =误差理论_07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以下关于最后结果表达式=x x u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 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一定包含在~x u x u -+中 B) 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包含在~x u x u -+中的概率为%

第一学期西南交大理论力学C第1次作业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6道小题) 1.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力是。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2.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力是。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3. 图示中的两个力,则刚体处于。 (A) 平衡 (B) 不平衡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

作用力的大小等于100N,则其反作用力的大小为。 (A) (B)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5. 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 (A) 刚体 (B) 变形体 (C) 刚体和变形体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6. 图示结构,各杆自重不计,则杆BC是。

(A) 二力杆 (B)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7. 图示作用于三角架的杆AB中点处的铅垂力如果沿其作用线移动到杆BC的中点,那么A、C处支座的约束力的方向。 (A) 不改变 (B) 改变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8.

图示构架ABC中,力作用在销钉C上,则销钉C对杆AC的作用力与销钉C对杆B C的作用力。 (A) 等值、反向、共线 (B) 分别沿AC和BC (C) 不能确定 你选择的答案:[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9. 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 (A) 正确 (B) 不正确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偏振光

试题 偏振光的研究_01 出题:朱宏娜 部分偏振光经过检偏器后,在检偏器转动360?的过程中,白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B )。 A,两明两零; B,两明两暗; C,光强不变; D,都有可能。 偏振光的研究_02 出题:朱宏娜 自然光经过检偏器后,在检偏器转动360?的过程中,白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C )。 A,两明两零; B,两明两暗; C,光强不变; D,都有可能。 偏振光的研究_03 出题:朱宏娜 线偏振光经过检偏器后,在检偏器转动360?的过程中,白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A )。 A,两明两零; B,两明两暗; C,光强不变; D,都有可能。 偏振光的研究_04 出题:朱宏娜 椭圆偏振光经过检偏器后,在检偏器转动360?的过程中,白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B )。 A,两明两零; B,两明两暗; C,光强不变; D,都有可能。 偏振光的研究_05 出题:朱宏娜 圆偏振光经过检偏器后,在检偏器转动360?的过程中,白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C )。 A,两明两零; B,两明两暗; C,光强不变; D,都有可能。 偏振光的研究_06 出题:朱宏娜 椭圆偏振光经过1/4波片以后会变成( B )。 A,自然光; B,线偏振光; C,椭圆偏振光; D,圆偏振光。 偏振光的研究_07 出题:朱宏娜 圆偏振光经过1/4波片以后会变成( B )。

A,自然光; B,线偏振光; C,椭圆偏振光; D,圆偏振光。 偏振光的研究_08 出题:朱宏娜 自然光经过1/4波片以后会变成( A )。 A,自然光; B,线偏振光; C,椭圆偏振光; D,圆偏振光。 偏振光的研究_09 出题:朱宏娜 部分偏振光经过1/4波片以后会变成( D )。 A,自然光; B,线偏振光; C,椭圆偏振光; D,部分偏振光。 偏振光的研究_10 出题:朱宏娜 将非偏振光变成偏振光的过程称为( D )。 A,检偏; B,起偏; C,验偏;。 偏振光的研究_11 出题:朱宏娜 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后,当入射光的振动面与光在波片内的主截面间的夹角θ为30?的时候,出射光为( C )。 A,自然光; B,线偏振光; C,椭圆偏振光; D,圆偏振光。 偏振光的研究_12 出题:朱宏娜 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后,当入射光的振动面与光在波片内的主截面间的夹角θ为45?的时候,出射光为( D )。 A,自然光; B,线偏振光; C,椭圆偏振光; D,圆偏振光。 偏振光的研究_13 出题:朱宏娜 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后,当入射光的振动面与光在波片内的主截面间的夹角θ为0?的时候,出射光为( B )。 A,自然光; B,线偏振光; C,椭圆偏振光; D,圆偏振光。

第一学期西南交大理论力学C第次作业答案

第一学期西南交大理论 力学C第次作业答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6道小题) 1.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力是。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2.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力是。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3. 图示中的两个力,则刚体处于。 (A) 平衡 (B) 不平衡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 作用力的大小等于100N,则其反作用力的大小为。 (A)

(B)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5. 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 (A) 刚体 (B) 变形体 (C) 刚体和变形体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6. 图示结构,各杆自重不计,则杆BC是。 (A) 二力杆 (B)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7. 图示作用于三角架的杆AB中点处的铅垂力如果沿其作用线移动到杆BC的中点,那么A、C处支座的约束力的方向。 (A) 不改变 (B) 改变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8. 图示构架ABC中,力作用在销钉C上,则销钉C对杆AC的作用力与销钉C对杆BC的作用力。 (A) 等值、反向、共线

(B) 分别沿AC和BC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9. 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 (A) 正确 (B) 不正确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10. 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 图中所画受力图是。 (A) 正确 (B) A处约束力不正确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11. 如图所示,各杆处于平衡,杆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 (A) 正确 (B) A处及B处约束力不正确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12. 如图所示,梁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是。 (A) 正确 (B) B处约束力不正确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一)判断题 1、()转动惯量测定实验:由于g﹥﹥a(g和a分别表示重力加速度和砝码下 落的加速度),所以实验中忽略了a。 2、()转动惯量测定实验:由于遮光片的初始位置 ....与测量的时间数据有关,因此需将遮光片的初始位置设定在转台的某一光电传感器处。 3、()转动惯量测定实验:实验可以证明,圆环的转动惯量与砝码质量 ....有关。 4、()转动惯量测定实验:实验中忽略了转台转轴所受摩擦力矩的影响。 5、()“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未考虑滑轮的摩擦力矩和滑轮质量的影响。 6、()转动惯量测定实验:由于遮光片的初始角速度 .....与测量的时间数据有关,因此需将遮光片的初始位置设定在某一光电传感器处。 7、()转动惯量测定实验:实验可以证明,两金属圆柱体构成的转动系统其转 动惯量与塔轮半径 ....有关。 (二)填空题 1、“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通过改变的距离证明刚体的转动惯量与其质量分布有关。 2、“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如果测得空台转动惯量J=11.18×10-3kgm2,在不加外力矩的情况下,角加速度β=-0.043/s2,估计转轴摩擦力矩的数量级为 Nm。 3、转动惯量测定实验:电脑计时器测量的时间间隔是从到 所经历的时间。 4、“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过改变圆柱体到转轴的距离证明刚体的转动惯量与 有关。 (三)选择题 1、转动惯量实验中的间接测量量是: A)角加速度 B)时间 C)圆柱体和圆盘的直径、质量 D)光电门输出的脉冲数

1 2 E )转动惯量 2、转动惯量实验中,转台不水平会导致 。 A )绳上张力难与转轴保持垂直 B )转轴的摩擦力不稳定 C )计时不准确 D )光电门与遮光片发生碰撞 3、转动惯量实验中,①忽略了转台所受摩擦力矩的影响,②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力矩和滑轮质量的影响。这两种说法中: A )①正确,②错误 B )①错误,②正确 C )①和②都正确 D )①和②都错误 4、转动惯量实验中,电脑计时记录的是砝码从最高点下落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这 个叙述是: A )正确的 B )错误的 5、单摆实验中估计摆长时,下面哪个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应该估计的稍微大一些? A )测量所用仪器的仪器误差 B )测量时尺子与摆线不平行造成的误差 C )摆线自身弹性造成的误差 D )摆球大小、偏心造成的误差 6、单摆实验中,如果想用精度为1秒的秒表来代替精度为1/100秒的电子秒表计时而且保证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精度不降低,那么应该: A )增加摆长值 B )减小摆长值 C )增加摆长的测量精度 7、转动惯量实验中的间接测量量是: A )角加速度 B )时间 C )圆柱体和圆盘的直径、质量 D )光电门输出的脉冲数 E )转动惯量 8、如果忽略实验误差,测量得到的时间数据与转盘转动角度的关系是: A )线性关系 B )二次曲线型关系 C )对数关系 D )无特定的关系 9、圆盘转动惯量的理论计算式J= —mR 2中,m 是 A )砝码的质量 B )砝码挂钩的质量 C )砝码、挂钩的质量和 D )圆盘质量

西南交大大物实验全解

~物理实验全解~来源:王怡佳的日志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 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 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变电场,材料会发生机械形变,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声速测量仪中换能器S1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环片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纵向机械振动,在空气中激发超声波,把电信号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测定”实验 (一)判断题 1、()转动惯量测定实验:由于g﹥﹥a(g 和a 分别表示重力加速度和砝码下 落的加速度),所以实验中忽略了a。 2、()转动惯量测定实验:由于遮光片的初始.位.置..与测量的时间数据有关,因 此需将遮光片的初始位置设定在转台的某一光电传感器处。 3、()转动惯量测定实验:实验可以证明,圆环的转动惯量与砝码质.量...有关。 4、()转动惯量测定实验:实验中忽略了转台转轴所受摩擦力矩的影响。 5、()“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未考虑滑轮的摩擦力矩和滑轮质量的影响。 6、()转动惯量测定实验:由于遮光片的初始.角.速.度..与测量的时间数据有关, 因此需将遮光片的初始位置设定在某一光电传感器处。 7、()转动惯量测定实验:实验可以证明,两金属圆柱体构成的转动系统其转 动惯量与塔.轮.半.径.有关。 (二)填空题 1、“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通过改变的距离证明刚体的转动惯量与其质量分布有关。 2、“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如果测得空台转动惯量J=11.18 ×10-3kgm2,在不加外力矩的情况下,角加速度β=-0.043/s 2,估计转轴摩擦力矩的数量级为Nm 。 3、转动惯量测定实验:电脑计时器测量的时间间隔是从到 所经历的时间。 4、“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过改变圆柱体到转轴的距离证明刚体的转动惯量与有 关。 (三)选择题

1、转动惯量实验中的间接测量量是: A)角加速度 B )时间 C)圆柱体和圆盘的直径、质量 D )光电门输出的脉冲数

E)转动惯量 2、转动惯量实验中,转台不水平会导致。 A)绳上张力难与转轴保持垂直 B )转轴的摩擦力不稳定 C)计时不准确 D )光电门与遮光片发生碰撞 3、转动惯量实验中,①忽略了转台所受摩擦力矩的影响,②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力矩和滑轮质量的影响。这两种说法中: A)①正确,②错误B)①错误,②正确 C)①和②都正确D)①和②都错误 4、转动惯量实验中,电脑计时记录的是砝码从最高点下落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这 个叙述是: A)正确的B)错误的 5、单摆实验中估计摆长时,下面哪个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应该估计的稍微大一些? A)测量所用仪器的仪器误差B)测量时尺子与摆线不平行造成的误差C)摆线自身弹性造成的误差D)摆球大小、偏心造成的误差 6、单摆实验中,如果想用精度为 1 秒的秒表来代替精度为1/100 秒的电子秒表计时而且保证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精度不降低,那么应该: A)增加摆长值B)减小摆长值 C)增加摆长的测量精度 7、转动惯量实验中的间接测量量是: A)角加速度 B )时间 C)圆柱体和圆盘的直径、质量 D )光电门输出的脉冲数 E)转动惯量 8、如果忽略实验误差,测量得到的时间数据与转盘转动角度的关系是: A)线性关系 B )二次曲线型关系 C)对数关系 D )无特定的关系 1 9、圆盘转动惯量的理论计算式J=2—mR2中,m是 A)砝码的质量 B )砝码挂钩的质量 C)砝码、挂钩的质量和)圆盘质量 10、转动惯量实验中,电脑计时器记录的是砝码从最高点下落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

西南交大理论力学作业

达朗伯原理作业B 参考解答 1.如题图所示,均质细圆环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C 为质心。圆环在铅垂平面内,可绕位于圆环周缘的光滑固定轴O 转动。圆环于OC 水平时,由静止释放,要求用达朗伯原理求释放瞬时圆环的角加速度及轴承O 的约束力。 解: 将惯性力向质心C 简化,其受力(含惯性力)图见右下。 其中 αα2I I , mr M mr F C == 由动静法得 0 , 0Ox =?=∑F F x r g rmg rF M F M O 2 ,0 , 0)(I IC =?=?+=∑αv 2 , 0 , 0I mg F mg F F F Oy Oy y = ?=?+=∑

2.重物A 质量为m 1,系在绳子上,绳子跨过不计质量的固定滑轮D ,并绕在鼓轮B 上,如题图所示。由于重物下降,带动了轮C ,使它沿水平轨道滚动而不滑动。设鼓轮半径为r ,轮C 的半径为R ,两者固连在一起,总质量为m 2,对于其过质心C 的水平轴的回转半径为ρ 。要求用达朗伯原理求鼓轮B 的角加速度和鼓轮B 所受摩擦力。 解:在定滑轮质量不计的假设下,定滑轮两端绳子拉力相等。受力图(含惯性力)如右下所示 对物块A 对轮C 注意有运动学关系 和 可解得 0 ,011T =?+=∑g m a m F F y 0)( ,0)(0 ,02T S 2T =++?==??=∑∑C C E C x a Rm F R r J M F a m F F αF R a R r R r a C )()(+=+=α2 2ρ m J C =212221)()() (r R m R m r R g m ++++= ραa a 1 A m 2 12222 21S )()()(r R m R m Rr g m m F +++?=ρρ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_密立根油滴_试题_巴璞

油滴实验_01 本实验中,_____(A)_________________。 A) 要求仪器必须处于水平状态 B) 要求仪器尽量处于水平状态 C) 对仪器的水平状态没有要求 油滴实验_02 在实验中不需要记录的量是___(B)_______。 A) 平衡电压 B) 升降电压 C) 油滴的匀速下落时间 油滴实验_03 下面哪个原始数据或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 D ) A) U=340V B) t =3.28s C) m 1056.16 -?=r D) C 1032.119-?=q 油滴实验_04 在测量油滴匀速下降时间的时候,平衡电压调节旋钮下的三档开头的位置__(A)____。 A) 必须拨到0的位置 B) 必须拨到+或–的位置 C) 必须拨到+的位置 D) 必须拨到–的位置 油滴实验_05 在测量油滴匀速下降时间的时候,升降电压调节旋钮下的三档开头的位置__(A)____。 A) 必须拨到0的位置 B) 必须拨到+或–的位置 C) 必须拨到+的位置 D) 必须拨到–的位置 油滴实验_06 平衡法计算公式中的t 1指的是油滴__(A)______。 A) 无电场时的下落时间 B) 有电场时的下落时间 C) 无电场时的上升时间 D) 有电场时的上升时间 油滴实验_07 下面哪种仪器不是本实验中必需的? (D) A) 电压表 B) 秒表 C) 显微镜 D) 米尺 油滴实验_08 实验中,如果发现油滴是斜着运动的,那么说明___(D)______。 A) 显微镜的聚焦没有调好 B) 没有加上平衡电压 C) 没有加上升降电压 D) 仪器的水平没有调好 油滴实验_09 在对同一个油滴下落时间的多次测量过程中,______(B)_______。 A) 每次都必须改变平衡电压的大小,取平均后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误差理论

z绪论试题 A)t=(8.50±0.445)s B)v=(343.2±2.4)m s C)v=0.34325k m s±2.3m 25.8、25.6、 N的 误差理论_04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示为(D) A)重力加速度g=9.78±0.044 B)v=343.24±2.553m/s C)E=1.34325V±2.00mV D)I=1.3V±0.2mA 误差理论_05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用误差限0.10mm 的钢直尺测量钢丝长度,11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25.8、25.8、25.7、25.5、25.6、25.8、25.6、25.5、25.4、25.7、25.6。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 A)l =25.62?0.04m B)l =27.4?2.1m C)l =25.62m ?0.06m D)l =25.6?0.1m 误差理论_06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2=xy N z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z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z 表示。则 A)y u =B)y u = C)y u =

误差理论_9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以下测量结果中错误的是(A) A)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4.301mm B)用精度为0.01mm的螺旋测微计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2.91mm C)用精度为0.01s的电子秒表测得某物体的运功时间为102.33s D)某物理量的最后结果表达式为L=2.39±0.04mm 误差理论_10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下面关于直接测量量的合成不确定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该仪器的最大量程 B)使用该仪器的实际量程 C)指针的指示值 D)该仪器的准确度等级 A)完全正确 B)有一处错误

大学物理实验色度实验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学号:20114028 姓名:王涛 班级:物理一班 实验名称: 色度 实 验 组号: 实验时间:2013 年4 月24 日 讲 教师报告箱号: 实验目的: 1. 了解色度学的基本原理。 2. 熟悉WSD-1A 型色度仪的实验装置及软件操作界面,并掌握使用方法。 3. 学会用透射或反射方法测量样品的主波长、纯度、色坐标等色度学量。 实验仪器: WSG-8型色度实验装置 光栅光谱仪结构参见仪器说明书。 实验原理: 色度学是研究颜色度量和评价方法的一门学科,现代色度学初步解决了对颜色作定量描述和测量的问题。 颜色可以分为黑白和彩色两个系列,黑灰白以外的所有颜色均为彩色系列。彩色可以用三个参数来表示:明度(亮度或纯度)、色调(主波长或补色主波长)和色纯度(饱和度)。明度表示颜色的明亮程度,颜色越亮明度值越大;色调反映颜色的类别,如红色、绿色、蓝色等。彩色物体的色调决定于在光照明下反射光的光谱成分。例如,某物体在日光下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反射的光中绿色成分占优势,而其它成分被吸收掉了。对于透射光,色调由透射光的波长分布或光谱所决定。色纯度是指彩色光所呈现颜色的纯洁程度。对于同一色度的彩色光,其色纯度越高,颜色就越深,或越纯;反之颜色就越淡,纯度越低。色调和色纯度合称色度,它既说明彩色光的颜色类别,又说明颜色的深浅程度。 根据色度学原理,所有颜色均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匹配而成,这三种颜色称为三基色。为了定量地表示颜色,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三刺激值”,即红、绿、蓝三基色的量,分别用X 、Y 、Z 表示。在理论上,为了定量地表示颜色,采用平面直角色度坐标 Z Y X X x ++=, Z Y X Y y ++=, Z Y X Z z ++= x 、y 、z 分别是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比例系数,1=++z y x 。用(C )代表一种颜色,(R)、(G)、(B)表示红、绿、蓝三基色,则)()()(B z G y R x C ++=,如一蓝绿色可以表示为: )(63.0)(31.0)(06.0)(B G R C ++= 所有的光谱色在色坐标上为一马蹄形曲线,该图称为CIE1931色坐标。在图中红?、绿(G)、蓝(B) 三基色坐标点为顶点,围成的三角形内的所有颜色的所有颜色可以由三基色按一定的量匹配而成。

交大物理仿真实验

扫描隧道显微镜 机自24 芦迪2120302076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和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 2. 观测和验证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 3. 学习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操作和调试过程,并以之来观测样品的表面形貌; 4. 学习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原始图象数据。 二.实验原理: 1.隧道电流 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对于经典物理学来说,当一个粒子的动能E低于前方势垒的高度V0时,它不可能越过此势垒,即透射系数等于零,粒子将完全被弹回。而按照量子力学的计算,在一般情况下,其透射系数不等于零,也就是说,粒子可以穿过比它能量更高的势垒(如图1)这个现象称为隧道效应。 隧道效应是由于粒子的波动性而引起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隧道效应才会显 著。经计算,透射系数T为:

由式(1)可见,T与势垒宽度a,能量差(V0-E)以及粒子的质量m有着很敏感的关系。随着势垒厚(宽)度a的增加,T将指数衰减,因此在一般的宏观实验中,很难观察到粒子隧穿势垒的现象。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通常小于1nm) 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 隧道电流I是电子波函数重叠的量度,与针尖和样品之间距离S以及平均功函数Φ有关: 式中Vb是加在针尖和样品之间的偏置电压,平均功函数 Φ1和Φ2分别为针尖和样品的功函数,A为常数,在真空条件下约等于1。隧道探针一般采用直径小于1mm的细金属丝,如钨丝、铂-铱丝等,被观测样品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才可以产生隧道电流。 2.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由式(2)可知,隧道电流强度对针尖和样品之间的距离有着指数依赖关系,当距离减小0.1nm,隧道电流即增加约一个数量级。因此,根据隧道电流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样品表面微小的高低起伏变化的信息,如果同时对x-y方向进行扫描,就可以直接得到三维的样品表面形貌图,这就是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扫描隧道显微镜主要有两种工作模式:恒电流模式和恒高度模式。 恒电流模式:如图(a)所示

第一学期西南交大理论力学c第次作业答案

第一学期西南交大理论 力学c第次作业答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6道小题) 1.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力是。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2.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力是。 (A) 滑动矢量 (B) 自由矢量 (C) 定位矢量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3. 图示中的两个力,则刚体处于。 (A) 平衡 (B) 不平衡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 作用力的大小等于100N,则其反作用力的大小为。 (A) (B)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5. 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 (A) 刚体 (B) 变形体 (C) 刚体和变形体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6. 图示结构,各杆自重不计,则杆BC是。 (A) 二力杆 (B)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7. 图示作用于三角架的杆AB中点处的铅垂力如果沿其作用线移动到杆BC的中点,那么A、C 处支座的约束力的方向。 (A) 不改变 (B) 改变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8. 图示构架ABC中,力作用在销钉C上,则销钉C对杆AC的作用力与销钉C对杆BC的作用力。 (A) 等值、反向、共线 (B) 分别沿AC和BC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9. 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 (A) 正确 (B) 不正确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10. 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 图中所画受力图是。 (A) 正确 (B) A处约束力不正确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11. 如图所示,各杆处于平衡,杆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 (A) 正确 (B) A处及B处约束力不正确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12. 如图所示,梁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是。 (A) 正确 (B) B处约束力不正确 (C) 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物理作业答案

N0.1 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 1.B 解:小球运动速度2312d d t t s v -==。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v =0,即03122=-t ,t =2(s )。 2.B 解:质点作圆周运动时,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分别为R v a t v a n t 2 ,d d ==,所以加速度大小为:2 12222 2d d ??? ? ???????? ??+??? ??=+=R v t v a a a n t 。 3.A 解:根据定义,瞬时速度为dt d r v =,瞬时速率为t s v d d =,由于s r d d = ,所以v v = 。 平均速度t r v ??= ,平均速率t s v ??=,由于一般情况下s r ?≠? ,所以v v ≠ 。 4.D 解:将 t kv t v 2d d -=分离变量积分,??=-t v v t k t v v 02d d 0 可得 0 2201 211,2111v kt v kt v v + ==-。 5.B 解:由题意,A 船相对于地的速度i v A 2=-地,B 船相对于地的速度j v B 2=-地,根据相对运动速度公式,B 船相对于A 船的速度为 j i v v v v v A B A B A B 22+-=-=+=-----地地地地。

二、填空题: 1.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180 m ,在t 由0到4 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 191 m 。 解:质点作直线运动,由运动方程可知,t =0及t =6 s 时的坐标分别为 180666,0340-=-?==x x 所以质点在此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大小为 18004-=-=?x x x (m ) 质点的运动速度236d d t t x v -== ,可见质点做变速运动。2=t s 时,v =0;20,沿正向运动;2>t s 时,v <0,沿负向运动。质点走过的路程为 2 602 x x x x S -+-= ) m (191281802266662 26333 =+??? ??- ?--?+-?= 2.走过的路程是 0.047m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0.006m/s 。 解: 走过的路程为 m 047.024 3 01.0=?? ==πθr s 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m/s 006.0/2==??=v s r t r v po 3. =v 209 m/s 。 解:以河岸为x 轴,船离原点距离l =500 m ,探照灯光束照在岸上 的坐标为θtg ?=l x ,其中θ角为光束和船与原点连线之间的夹角。 光束沿岸边移动的速度大小为 θ ωθθ22cos d d cos 1d d l t l t x v =?== , l x O

物理实验论文

班级: 学号: 姓名: 混合法测金属的比热容 摘要:金属由构成点阵的金属离子及大量自由电子组成。大量实验事实表明,金属的比热容仅与金属离子的振动有关,自由电子对比热容无贡献,只有在极低温度下才需考虑自由电子的贡献。经典的金属电子论不能解释这点。图中实线为T =0时的分布曲线,虚线为低温时的分布曲线。T =0时所有电子占满了能量小于EF 的能级,而能量大于EF 的能级全空着。在绝对零度时,所有电子的能量均在费米面所包的区域内。T≠0时,在任何温度下只有靠近费米能级(E≈E F )的电子才有可能热激发到较高的空能级。较低能级上的电子要激发到空能级需要很大的能量,在常温下不可能实现(E 远大于热运动能kT ),因而对比热容无贡献。在极低温度下,金属离子对比热容的贡献很小(见固体比热容),自由电子的热激发造成的比热容就不能忽略。 关键词:比热容,质量,量热器,搅拌器,混合,热交换,平衡温度,金属块。 引言:比热容是物质物理性质的重要参量,在研究物质结构、确定相变、鉴定物质纯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测定物质的比热容可归结为,测量一定质量的该物质降低一定温度后所放出的热量。测量热量通常使用的仪器有:利用水的温度升高来测量热量的水量热器和利用冰的溶解来测热量的冰量热器。一般来说,它们比较适用于测定固体物质(如金属)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或降低)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容的测定对研究物质的宏观物理现象和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混合法测固体(铜块)的比热容。在热学实验中,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是难免的。因此要努力创造一个热力学孤立体系,同时对实验过程中的其他吸热、散热做出校正,尽量使二者相抵消,以提高实验精度。 一.实验原理 温度不同的物体混合之后,热量将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如果在混合过程中和外界没有热交换,最后将达到均匀稳定的平衡温度,在这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所吸收的热量,此称为热平衡原理。本实验即根据热平衡原理用混合法测定固体的比热。 将质量为m 、温度为t 2的金属块投入量热器的水中。设量热器(包括搅拌器和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的热容为C ,其中水的质量为m 0,比热容为c 0,待测物投入水中之前的水温为t 1。在待测物投入水中以后,其混合温度为θ,则在不计量热器与外界的热交换的情况下,将存在下列关系 即) () )((2100θθ--+= t m t C c m c (1) 量热器的C 可以根据其质量和比热容算出。设量热器筒和搅拌器由相同的物质(铜)制成,其质量为m 1,比热容为c 1,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的体积为V ,则 V c m C 9.111+= (2) )(9.11-??C J V 为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的热容,但V 的单位为cm 3。也可以用混合法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