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鸟教案

工笔花鸟教案
工笔花鸟教案

学习内容工笔花鸟总第13、14 课时课型欣赏·创作备课时间4、11

学习目标

1、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演示,使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和观摩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

2、知道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并进行勾线练习,每笔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学习重点

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演示,使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和观摩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

学习难点

知道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并进行勾线练习,每笔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工具的准备:

熟宣纸、勾线笔、墨汁等二、看与听:

1、拷贝——拷贝画稿:用把底稿拷贝在熟宣纸上,最好使用硬性铅笔进行拷贝,以免把画面弄脏。拷贝的形体一定要准确到位。

2、勾勒: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

3、演示与讲解:

勾每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起笔藏锋、行笔、收笔回锋。

演示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三、练一练:

进行运笔和勾线的练习,能做到自如地画各个方向的线条。四、找找“茬儿”:互相看看,比较,对照前面的讲解和示范,看看哪里还存在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反复的练习。五、小结

第二课时

活动目的:通过讲解和分析,了解叶的结构与形态,并进行叶的白描练习。活动内容: 1、叶的结构与形态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方法,并注意线条的浓密粗

细。活动方法:讲解、示范与练习活动过程:

一、小结上节课学习的情况

二、看一看——叶片的结构与形态 1、叶片的形态和叶脉

2、叶柄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连接部分

3、托叶

三、谈一谈——谈谈自己对叶片结构和形态的认识四、总结

五、仔细看:以叶片为例,进行勾线的示范

六、用心练:

1、勾线起笔顺序: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

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

为前压后。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和连断等多

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

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2、注意事项: A、毛笔的操

作要领

B、注重线条勾勒中的起笔、运笔、收笔等过程。

C、注重墨色的不同与变化,一般花头用淡墨,叶子用浓墨。

七、比一比:

互相比一比,看看谁的叶片勾得自然又有活力。

八、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时间:

教研组

教导处查阅

查阅

高中美术教案《工笔花鸟画》逐字稿

《工笔花鸟画》逐字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了解什么是什么是工笔花鸟画,掌握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步骤以及用线和用色的方法,并且能够自己创作一幅工笔花鸟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能够从用线和用色对工笔花鸟画作品进行赏析和创作,提高学生对的欣赏能力和绘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工笔花鸟画的兴趣,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创作,了解我国的传统的绘画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对题本的内容部分的分析,以及题本的图片来看,这节课的重点是练习掌握工笔花鸟画的画法。 【难点】 本节课是一节实践课,实践课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作品的创作方法,所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的难点可以设为学会通过不同的用线方法和赋色方法,能够借物抒情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的工笔花鸟画。 三、教学方法 互动法、讨论法、讲解法、示范法和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花鸟的视频以及配乐工笔花鸟画作品,请同学们仔细地欣赏和观察。好,同学们,视频和画作都看完了,那么,老师请大家来思考一个问题:“你看到的真实的花鸟视频和画家笔下的花鸟造型有何不同呢?”有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呢?来,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 生:视频里的花鸟,感觉很真实,而作品中的花鸟不仅真实,还体现了画家

的思想情感。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同学们,中国工笔花鸟画以写生为基础,通过拟像寓意来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殿堂。 板书课题——《工笔花鸟画》。 环节二、新授 (一)什么是工笔花鸟画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大屏幕,屏幕中这幅工笔画作品的名字叫做《牡丹》。首先,我们先来体会一下,画家通过画笔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流畅的线条,精致的形状,还有一些细节的刻画...好,同学们,现在大家来说说,这幅工笔花鸟画都有哪些特点呢? 生:线条很流畅。 生:花蕊刻画的仔细。 生:叶子重叠显得厚重。 生: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师:大家都观察的非常仔细。工笔花鸟画常常把画家的审美追求与自然形象融为一体,通过“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来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二)线条的表现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是如何用线条来表现不同。首先是叶子和花朵部分,请同学们看老师画的叶子部分,有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呢?穿绿色衣服的这位男生,你来说。 生:通过线条的表现,感受到叶子很茂盛。 师:还有哪位同学需要补充吗?穿粉色衣服的这位女生。 生:通过线条感受到花瓣和花蕊很真实,厚重。 师:这两位同学描述的很到位,工笔画中线条可以表现形体结构,可以丰富组织关系和前后关系,还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同学们,请大家再来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线条,是不是有深有浅呢? 生:是。

中国花鸟画:工笔花鸟—牡丹花 教案

课题: 中国花鸟画:工笔花鸟—牡丹花 课时: 1课时 课型: 绘画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花鸟画要形神兼备。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引导学生欣赏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通过比较,了解两者各自的艺术特点,特别了解写意花鸟画“寄情寓意”的创作方法及“画中有诗”的表现手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评价力。 教学重点:

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技法。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与示范讲解相结合。 1.教法:在讲授、欣赏、演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摹写练习。 2.学法:观赏和相互讨论。 教具准备: 教材、多媒体,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 毛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用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等情况。 二:引入新课:(3分钟) 我们先欣赏一些工笔花鸟画的优秀作品。 三:讲授新课:(10分钟) (一)情感目标 1:中国花鸟画简介 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

工笔画教案上

工笔画教案(上) 第一单元工笔画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中国工笔画所需要的工 具和材料,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要求:对传统和现代工笔画所需材料和 工具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属性、特点。 教学重点:传统工笔画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特性。 教学难点:现代与传统工笔画使用的不同材料产生的不同效果,工笔画风格正在向多元化发展。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内容: (一)版面材料: 工笔画所用的版面材料包括:各类纸、绢等。这是传统工笔画的版面材料。现代工笔画还使用其他版面材料,如水彩纸、高丽纸、皮纸、麻布、树脂布、棉布等。

1、绢 绢的质地光泽细润,很适合画工细严整的工笔墨画,故延用至今。 绢为纯丝制就,呈平纹,有圆丝、扁丝两种,有生绢、熟绢之分。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作品中常见。在这种绢上刷上一层胶矾水后就成为熟绢。原丝绢因未加捶砸而保持原来丝的形状,故丝与丝之间略有空隙,虽矾过但仍易漏,故目前使用者少。一般临摹古画时用,但目前也有一些画家利用这种特性,画出别具特色的工笔画。扁丝绢是捶砸后的绢。扁丝绢有丝本色和仿旧色两种,亦有未矾过需作者自己刷胶矾水的,矾过的绢质地稍硬挺,熟绢上色后不会渗开,适合工笔画的细线勾勒、多层渲染等技法,尤其适宜于表现虚幻和朦胧的效果。绢适合画淡彩法,浓淡相间法亦佳。选用绢作版面材料,应注意发挥绢的细润有光泽的特点。绢较之纸,价格稍贵,学生可根据自己经济条件选用。

此外,在裱绢时,要注意抻平绢的横竖纹,因绢丝极易歪斜,尤其是画人物画,容易造成人物变形。 2、熟宣纸 生宣纸经过胶矾水刷制或浸泡就会成为熟宣纸,其性能是不渗水,就是不洇,故适合于画工整细腻的工笔画。它的品种较多,如清水宣、冰雪宣、书画笺、云母笺、蝉翼宣等。这些纸有薄有厚,胶矾水也有浓有淡,薄者适宜画淡彩,厚者适宜画重彩,其中蝉翼宣最薄,冰雪宣最厚。云母宣有微小的云母点,一般用于画山水或花卉,另有洒金笺和各种染色纸亦属于熟宣纸类。此外,熟宣纸还有泥金纸,目前已少见,系用真金涂制。清末任伯年的巨幅条屏作品《群仙祝寿图》即用泥金纸绘制而成,其效果金碧辉煌,华贵而不失雅丽。 3、麻纸类 皮纸、高丽纸、各类民间手工制纸都属此类。 特点:纸稍厚,纤维长,略渗水。

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新人教版教案

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新人教版教案 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新人教版景德镇市陶瓷职业中专课时计划 书写时间:中国画工笔花鸟授课教师:黄君 班级:授课时间: 课题: 教学目的:怎样应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创作,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画的一般程序中国画工笔花鸟 重点: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难点:基础知识在创作过程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示范画学生作品1─2幅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讲授新课: 学习中国画的意义: 继承: 中国画是我国的民族绘画,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辉煌岁月,崛起了光照四宇的艺术峰巅,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行创作:

学习的同时是为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使他们善于捕捉自己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并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更多的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步骤: 确定思路,构想 写生、搜集资料: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而且要深入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收集素材。 自描定移: 白描:也称双勾。它的特点是不借助任何色彩和明暗关系、完全用线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立体感,圆满地完成画面效果,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 白描的空间感、质感、立体感: ①空间感:是靠线的虚实、疏密、浓染、粗细、松紧、强弱等对比手法表现的。 ②质感:主要是根据对象轮廓特征与表面纹理而概括出来的那些线条。 ③立体感:是根据物体的透视结构而产生的。 构图:指在特定的有限平面范围内,将个别的局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组织结构,从而创造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构图的方法和规律: ①宾主:分清主次、突出主体,可以从位置、分量、角

13.高中美术教师面试:《工笔花鸟画》试讲逐字稿

1.题目:工笔花鸟画 2.内容:学画工笔花鸟画 (1)笔墨线条表现物象技法:线要表现形体结构(组织关系和前后关系)、线要表现质感、线要表现颜色。 (2)赋色方法:分染或打底—染色。 3.基本要求: (1)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提问; (2)教师示范绘制过程; (3)试讲时间为10分钟左右。

《工笔花鸟画》逐字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了解什么是什么是工笔花鸟画,掌握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步骤以及用线和用色的方法,并且能够自己创作一幅工笔花鸟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能够从用线和用色对工笔花鸟画作品进行赏析和创作,提高学生对的欣赏能力和绘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工笔花鸟画的兴趣,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创作,了解我国的传统的绘画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对题本的内容部分的分析,以及题本的图片来看,这节课的重点是练习掌握工笔花鸟画的画法。 【难点】 本节课是一节实践课,实践课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作品的创作方法,所以,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的难点可以设为学会通过不同的用线方法和赋色方法,能够借物抒情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的工笔花鸟画。 三、教学方法 互动法、讨论法、讲解法、示范法和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花鸟的视频以及配乐工笔花鸟画作品,请同学们仔细地欣赏和观察。好,同学们,视频和画作都看完了,那么,老师请大家来思考一个问题:“你看到的真实的花鸟视频和画家笔下的花鸟造型有何不同呢?”有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呢?来,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

绘画教案-中国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 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欣赏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通过比较,了解两者各自的艺术特点,特别了解写意花鸟画“寄情寓意”的创作方法及“画中有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工笔及写意两种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发展概况;2、中国画的“六法”;3、赏析作品、《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环视教室一周,行礼坐下)〈二〉欣赏中国花鸟画。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首先,请同学们伴随优美的音乐到中国花鸟画的画廊走一趟,会有什么收获?请看屏幕……欣赏了中国花鸟画,我们了解中国花鸟画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工笔,一种是写意,“工笔花鸟画”工整细致具有装饰性,富丽堂皇的艺术特点,写意花鸟画放纵、简练,重笔墨情趣,寄情寓意,画中有诗。那么什么是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是表现花鸟的。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1000多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绘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池沼溪潭、篱落棚架、鲜苔葛藤、以

及四季、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花鸟画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假若只从题材内容上来认识中国花鸟画,尚不足以理解它的全部内涵。为什么花鸟画在中国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并千年不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呢?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大量描写山川树木、花卉禽鸟的诗歌和绘画,构成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是把花和鸟作为表达人的情感的形象媒介。在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理念陶冶下,花鸟画逐步发展出一种运用比、兴、喻、借等手法,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人的主观情感的艺术创作形式。而那些单纯描绘花鸟自然美的绘画,并不是花鸟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花鸟画是通过富有生命力和象征性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生活体验和精神审美寄托。懂得花鸟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接着了解工笔花鸟画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概况,(工笔)中国花鸟画萌芽于工艺美术的纹样上。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周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古代大量工艺美术品上,都经常出现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到魏晋南北朝和初唐时期已出现了不少以描写鹰、鸡、雉、孔雀、鹦鹉以及山花蔬菜为题材的作品。经过历史的发展,到唐代,花鸟画最终摆脱了人物画的附属地位,成为专门的画科。五代绘画发达,人才众多,各有创造,花鸟画获得了较大成就,出现了徐熙、黄荃两种明显不同的风格。由于这两种绘画风格的影响,形成了五代、北宋花鸟画

中国工笔花鸟画教案

中国工笔花鸟画教案 一、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有白描、勾勒填色和没骨三种。这几种形式在唐、宋时期就已基本定型,经过 以后各历史时期的发展,尽管在形式技法更加丰富和完善,但 基本的表现形式并未改变。 ?白描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能独立存在的一种绘画形式。 它运用线条的变化,比如长短、粗细、曲直、浓淡、干湿等, 来表现物象的神、形、质等。这一表现形式最能体现中国画“用 线造型”这一大特色。 ?白描墨染也属于白描范畴,在白描的基础这上用水墨晕染,以增强体感和空间效果。 ?勾勒填色,是先勾勒物体的轮廓线,然后在轮廓线内填着颜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又称“双钩廓填”,这种方式是工笔最早、最 基本的设色方式,也是从古至今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没骨不是用墨线勾勒,直接用颜色描绘物体形象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勾轮廓线不等于不勾线,在如叶脉、花脉部位的线条, 染色后,仍要用色线勾画,并做到线色融合。 ? 二、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概况 唐以前: ?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彩陶《鹳鱼石斧图》可以说是以花鸟题材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湖北随县出土的墓葬品《后羿射日图》描 绘的有植物、飞禽、走兽。《车马图》是秦代宫殿遗址发现的,这时候对战马的描绘已经非常传神了。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 墓出土的軚侯妻帛画线条柔美,用红黑白石青几个不多的颜色 描绘嫦娥奔月的情景。而东晋的洛神赋图,绘有人物故事,配 有雁、龙、鱼、鯢等,其线条流畅,晕染精美。 ?总的来说唐以前作为生活器皿和人物画配景得得花鸟为今后的花鸟画独立成科奠定了基础,出现了白描和设色两种表现手 法。 ? 唐代花鸟: ?唐代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使得他的文化艺术空前繁盛,花鸟画到唐代正式发展为独立画科。唐代绘画分为

工笔花鸟画课程教学大纲

工笔花鸟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笔花鸟画课程编码:Z115030 总学时/总学分:64学时/4学分理论学时/理论学分: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美术学开课单位:文学艺术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美术学专业专业教育课程的必修课。 2、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笔花鸟画当前的发展现状,掌握古代工笔花鸟画的作画过程及现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常用技法,重点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写生方法,锻炼根据写生的素材和已经掌握的绘画技法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工笔花鸟画概述 2学时 第一节独特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形成、风格与演变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工笔花鸟画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课外查阅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史,总结工笔花鸟画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章花卉的结构与形态 2学时 第一节花的结构与形态 第二节叶的结构与形态 第三节茎的形状和变态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不同种类花、叶、茎的结构特征与形态变化。 第三章白描花卉技法 10学时 第一节工笔白描对线条的要求 第二节白描线条与花卉形象的结合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工笔白描对线条的要求,掌握工笔白描用线的基本方法,课堂练习白描线条与花卉形象的结合。 第四章工笔花卉的着染技法 18学时 第一节工笔花卉对着染的要求

第二节工笔花卉常用的几种着染技法 第三节工笔花卉着染的形式和步骤 第四节工笔花卉的特殊技法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工笔花卉染色的基本要求,掌握工笔花卉常用的几种着染技法。尝试其它工具材料与技法在工笔花鸟画中的运用。 第五章鸟类的结构与常用技法 8学时 第一节鸟类的结构与形态 第二节鸟类的工笔画法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鸟类的结构与形态,,掌握鸟类的一般画法。 第六章昆虫的结构和技法 4学时 第一节昆虫的生活和结构 第二节蝴蝶、蜜蜂、蜻蜓、螳螂的结构和画法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与结构特征,掌握蝴蝶、蜜蜂、蜻蜓、螳螂等常见昆虫的工笔画法。 第七章从写生到创作 20学时 第一节写生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意义 第二节写生方法 第三节选材与构图 教学要求 本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写生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意义,掌握工笔花鸟写生的方法,锻炼学生利用写生获得的素材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能力。 三、参考教材 《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学习要求 学生在开课前须准备本课程所需的临摹资料以及相关参考书籍,课余时间观看现当代著名画家出版的工笔花鸟画教学视频。利用期刊杂志和网络及时了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现状。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以作品评定,计分方式为百分制。

高中美术中国花鸟画教案

题:中国花鸟画 课时:二课时 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欣赏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通过比较,了解两者各自的艺术特点,特别了解写意花鸟画“寄情寓意”的创作方法及“画 中有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工笔及写意两种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发展概况;2、中国画的“六法”;3、赏析作品、《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电化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环视教室一周,行礼坐下) 〈二〉欣赏中国花鸟画。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首先,请同学们伴随优美的音乐到中国花鸟画的画廊走一趟,会有什么收获?请看屏幕……欣赏了中国花鸟画,我们了解中国花鸟画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工笔,一种是写意,“工笔花鸟画”工整细致具有装饰性,富丽堂皇的艺术特点,写意花鸟画放纵、简练,重笔墨情趣,寄情寓意,画中有诗。那么什么是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是表现花鸟的。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1000多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绘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池沼溪潭、篱落棚架、鲜苔葛藤、以及四季、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花鸟画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假若只从题材内容上来认识中国花鸟画,尚不足以理解它的全部内涵。为什么花鸟画在中国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并千年不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呢?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大量描写山川树木、花卉禽鸟的诗歌和绘画, 构成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是把花和鸟作为表达人的情感的形象媒介。在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理念陶冶下,花鸟画逐步发展出一种运用比、兴、喻、借等手法,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人的主观情感的艺术创作形式。而那些单纯描绘花鸟自然美的绘画,并不是花鸟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花鸟画是通过富有生命力和象征性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生活体验和精神审美寄托。懂得花鸟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接着了解工笔花鸟画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概况,(工笔)中国花鸟画萌芽于工艺美术的纹样上。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周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古代大量工艺美术品上,都经常出现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到魏晋南北朝和初唐时期已出现了不少以描写鹰、鸡、雉、孔雀、鹦鹉以及山花蔬菜为题材的作品。经过历史的发展,到唐代,花鸟画最终摆脱了人物画的附

工笔花鸟教案

学习内容工笔花鸟总第13、14 课时课型欣赏·创作备课时间4、11 学习目标 1、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演示,使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和观摩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 2、知道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并进行勾线练习,每笔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学习重点 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演示,使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和观摩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方法。 学习难点 知道工笔花鸟画白描线条的要求,并进行勾线练习,每笔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工具的准备: 熟宣纸、勾线笔、墨汁等二、看与听: 1、拷贝——拷贝画稿:用把底稿拷贝在熟宣纸上,最好使用硬性铅笔进行拷贝,以免把画面弄脏。拷贝的形体一定要准确到位。 2、勾勒:白描勾勒不是用细线沿着花叶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用笔法“写”出形象。 3、演示与讲解: 勾每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起笔藏锋、行笔、收笔回锋。 演示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连断、粗细、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三、练一练: 进行运笔和勾线的练习,能做到自如地画各个方向的线条。四、找找“茬儿”:互相看看,比较,对照前面的讲解和示范,看看哪里还存在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反复的练习。五、小结 第二课时 活动目的:通过讲解和分析,了解叶的结构与形态,并进行叶的白描练习。活动内容: 1、叶的结构与形态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方法,并注意线条的浓密粗

细。活动方法:讲解、示范与练习活动过程: 一、小结上节课学习的情况 二、看一看——叶片的结构与形态 1、叶片的形态和叶脉 2、叶柄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连接部分 3、托叶 三、谈一谈——谈谈自己对叶片结构和形态的认识四、总结 五、仔细看:以叶片为例,进行勾线的示范 六、用心练: 1、勾线起笔顺序:为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 勾下来。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 为前压后。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和连断等多 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 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2、注意事项: A、毛笔的操 作要领 B、注重线条勾勒中的起笔、运笔、收笔等过程。 C、注重墨色的不同与变化,一般花头用淡墨,叶子用浓墨。 七、比一比: 互相比一比,看看谁的叶片勾得自然又有活力。 八、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时间: 教研组 教导处查阅 查阅

工笔花鸟画教案

中国工笔花鸟画教案 张伟 中国工笔花鸟画教案 [任课教师]:张伟 [职称]:讲师 [教学对象]:美术教育专业普本班学生 [教学时数]:总学时 : 90课时 [周学时]:18课时 [教学内容]:中国花鸟画技法及中国花鸟画传统与现代材料与技法 [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概况的讲授,使学生能系统的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况。 并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花鸟画的造型特点、艺术特点和基本至画法步 骤,领会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美特点,提高欣赏水平和表现水平,了解中国花鸟 画的教学特点和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示范、个别辅导、集体讲评。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四年制本科学生、教学重点在于工笔花鸟,特别是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法学习。教学方式采用临摹、个别辅导相结合。在学生掌 握技法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领会能力,掌握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 美表现特点。 一、中国画概述及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流变 中国画的历史悠久,深深涵泳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之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和

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画历史虽然悠久,发展也很成熟,但其“中国画”之得名并不早,大致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之时,国人面对西方艺术为了树立中国艺术的独立品格才提出了这个概念。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从总体上对中国画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诸如中国画的风格特点、艺术规律、美学思想等,树立一些基本的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逐步的掌握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技巧。而要在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相应的成就,必须努力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各种修养,包括吸收西方文化的精粹,融会贯通,才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传统绘画,受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深深涵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数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等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画的立意、意境、经营、笔墨、程式、风格等一系列艺术创造的经验和理论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些经验和理论,既符合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独具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质,有着明显的中国文化的传承与精神阐发,与世界各国的艺术相比较,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而且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欣赏和赞扬。 发展至今,中国画的门类一般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科,从技法表现手法来看,又有工笔、写意、重彩之别。此外,书法、篆刻、壁画、民间绘画都和中国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画艺术观、以“笔墨”表现为主的中国画笔墨观和“聊以自娱”的文人画功能观以及高度程式化的创作观,等等。为了讲解简要,我们只能结合花鸟画对中国画的整体特点和艺术规律做一些概括性的叙述。 (一)、唐以前“山水”“花鸟”只是“人物”画的背景 唐以前“山水”、“花鸟”画只是“人物”画的背景,这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夔凤图》、《人物驭龙图》以及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存世作品中明显看出来。当人物画已经在艺术本体上发展得很成熟时,山水、花鸟还显得较为稚拙。画史上有唐代边鸾、薛稷等人擅长花鸟画,但由于实物已经荡然无存,那么他们的花鸟画是作为衬景还是独立的花鸟画已经无法考证,但在新疆阿斯塔拉唐代墓室壁画中已经出现了作为单独画面的花鸟屏条。 (二)、五代宋初“黄徐体异”

工笔花鸟画教案

工笔花鸟画教案 09级国画专业2班教学年级:20 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概况的讲授,使学生能系统的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概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休养和欣赏水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板书课题: 第一节:中国画概述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从总体上对中国画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诸如中国画的风格特点、艺术规律、美学思想等,树立一些基本的概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逐步的掌握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技巧。 中国传统绘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数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等完整的艺术体系。比如:顾凯之的“以形写神”;谢赫的“六法论”;齐百石的“似与不似之间”等等,都包含着中国画的立意、意境、经营、笔墨、程式、风格等一系列艺术创造的经验和理论。这些经验和理论,既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又独具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质魄、中国人的聪明。与世界各国的艺术相比较,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而且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欣赏和赞扬。 中国画门类很多,形式风格多样,不但有人物、山水、花鸟之分,而且有工笔、写意、重彩之别,还包括书法、篆刻、壁画、和民间绘画。为了讲解简要,我们只能结合花鸟画对中国画的整体特点和艺术规律做一些概括性的叙述。 一、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画艺术观

所谓“写意”不是简单地描绘图象,而是指画家对民族、对时代、对自然的深邃体察之总和。是借助笔墨来表现画家的意识和精神。因此,它不同于具象的模拟和再现,而主要是通过形象,超越形象之外,去表现人的感情、意志和内在气质,重视人的精神的抒发。所以说中国画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 中国画不特别看重形象的视觉真实,和事物的自然属性,如在透视、比例、结构、光影等方面。而是缘物寄情,借以表达人的意念。比如中国画家常画梅兰、菊、竹,借以抒发 作者的高尚情怀;画兰竹,表现之高洁;画梅菊,表现抗严寒、傲霜雪;画莲花和鱼,寓意连年有余;画梅花和喜鹊,寓意喜上梅稍等等。目的是借花喻人。中国画家巧妙的运用了比、喻、借等手法,去表现人自然和人类感情的推移。使人——社会——自然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思想自由描绘。比如山水画,不管是千里江山,还是万里江河,这些自然景物在画家笔下均可随其剪裁、自由组合。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既不是客观事物的再现,也不是主观随意的拼凑,而是客观世界与主观感情交融后,构成超越时空的的艺术境界。 由于中国画不拘泥于形似,不模拟自然,而着重于内在神韵和主观情怀的表现上,所以中国画获得了很大自由,成为融汇性很强的画种。 首先是诗词入画。中国画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手山水诗的影响,提倡诗情画意,更给中国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使绘画语言的表现力更加强化,更能诱发观者丰富的想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次是书法入画、金石入画。中国画与中国书法同源,有深远的渊源关系。随着中国书法的高度发展,书法线条的抽象韵味融入中国画。到了明清,金石开始入画,更加强化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和装饰性,也成为中国画特有的艺术特点。因

中国工笔花鸟画授课教案

中国工笔花鸟画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工笔花鸟画 教学日期:4月9号——4月30号 授课教师姓名:王月强 职称:助教 授课对象:设计专业染织艺术方向本科学生 授课时数:50课时 教材名称及版本:《花卉写生构图》李小白等著古吴轩出版社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这单元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对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基本内容、绘画技法、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个系统的了解,并对代表画家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通过细致的讲解、示范、介绍,使同学能正确地掌握和了解中国工笔画的技法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今后的学习与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最终将所学知识应用在纺织面料的创意与设计中。 二.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史以及各发展阶段的特色,流派,代表画家;共2课时。

中国花鸟画(工笔)是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顾名思义是以花鸟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花鸟画描绘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植物。按传统的分法,可分为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畜兽等类。 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 花鸟画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就是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为目的传统。所谓写生,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再现客观的花鸟,而是要求在真实地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能表现花鸟的生命力及其各不相同的特性。所谓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就是强调要抓住动植物与人的生活关系,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人以突出的表现。 中国古人在文明初始就对花鸟情有独钟,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图案,大多以花鸟虫鱼为主题,展开绚烂多彩的联想,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壁画的花鸟题材屏风画,河南临汝村出土的彩陶缸所绘的《鹳鱼石斧图》都不同观点的把它们视为中国最早的独幅花鸟画作品。 作为纯美术欣赏独立成科的花鸟画成熟于五代与宋。五代时期有两位成就较高的画家是黄荃、徐熙。 黄荃、徐熙可作介绍。(略)

工笔画校本课程_教案

景德镇市xxxx 《工笔画》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学年第学期适用专业、班级:___________编写人:___________编写时间:年月

第一节:中国画的分类 教学内容:中国画的分类 教学目的:通过中国画分类概况的讲授,使学生能初步的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分类。了解中国画中各个画种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基本表现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观摩。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教学重点在于了解中国画的分类,及中国画中各个画种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基本表现方法。教学方式采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领会能力,掌握中国画各个画种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基本表现特点。 教学过程: 一、中国画的定义: 中国画:又称“国画”,我国传统的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地宣纸或绢上作画,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富于传统特色。 二、中国画的技法: 1、写意:中国画传统的画法之一,相“工笔画”而言,用豪放、简练、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用笔虽简但意境繁邃,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它要有高度概括的能力,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要熟练,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 2、工笔画:中国画传统画法之一。画法比较工整严谨,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准确形象为准则。相对于“写意画”。(以描绘被画对象的大意为原则)而言。总的来讲,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刚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故称“工笔” 三、欣赏: 出示国画名家的作品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水平。 四、拓展: 出示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小结:

工笔花鸟开题报告

工笔花鸟开题报告 工笔花鸟画流经岁月鸿途,勃然卓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在传统中始终被奉为至上的珍宝。在开放的思绪里,我们已可预见工笔花鸟画一个极为宽广的技法运用天地。 学科名称:中国画 研究方向: 研究生: 指导教师: 论文选题: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中国工笔人物画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已形成了融汇着整个中华民族独特文化特征和美学价值的完整而独立的艺术体系。它经历过灿烂的岁月,也走过凋零的时光,是我们民族最伟大也是最成熟的画种之一。研究工笔人物画创作不能不首先研究构图,工笔人物画中构图形式会影响到画面意境的传达。一幅作品中对构图形式的经营,也就影响到画面的优劣。构图是绘画的组织方式,是表达绘画内容与审美意象的重要因素。 在构图上,中国画讲求经营,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当代中国社会处于极具的变革之中,各种信息思想碰撞

交融,工笔人物画构图自然而然地也就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不同工笔人物画家们“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构图形式丰富多彩。让新时代的中国画坛更加繁荣。在当代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工笔人物画构图如何对西方艺术观念和形式进行吸收借鉴,以及当代工笔人物画构图依傍着什么法则对传统绘画样式的继承创新,不断地使其更加具有时代特征意义,对于中国工笔人物画构图来说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和迫切解决的问题,选择该题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理论意义:六法论当中的“经营位置”,也即历代画家所重视的章法布局,经营要讲“才巧”要“无适弗该”。就是既要讲究美的法则,又要合乎自然规律,正是从这两点出发,中国画家创造了许多变化多端的构图,并结合实际运用的需要创造了长卷、立轴、屏风及各种各样的绘画形式;创造了以大观小法和散点透视法,形式千变万化;而且善于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将不同时间空间的形象,置于同一画面,“经营”的无限丰富。本文通过对各时期工笔人物画的构图分析,总结其中形式美的样式,对于研究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构图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篇论文是以工笔人物画构图为研究对象,探索各时期工笔人物画的构图形式理念及题材技法的多样表达。笔者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让我们学习中国画构图时有较为清晰地思考方向,让更多的人欣赏中国工笔人物画呈现出的崭新艺术魅力。实践意义:探讨工笔人物画构图问题,首先是了解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和当代工笔人物画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次对于当前多元素文化对中国绘画的冲击,如

生趣盎然的中国花鸟画高二美术教案

生趣盎然的中国花鸟画高二美术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欣赏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通过比较,了解两者各自的艺术特点,特别了解写意花鸟画“寄情寓意”的创作方法及“画 中有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工笔及写意两种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发展概况;2、中国画的“六法”;3、赏析作品、《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电化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环视教室一周,行礼坐下) 〈二〉欣赏中国花鸟画。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首先,

请同学们伴随优美的音乐到中国花鸟画的画廊走一趟,会有什么收获?请看屏幕……欣赏了中国花鸟画,我们了解中国花鸟画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工笔,一种是写意,“工笔花鸟画”工整细致具有装饰性,富丽堂皇的艺术特点,写意花鸟画放纵、简练,重笔墨情趣,寄情寓意,画中有诗。那么什么是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是表现花鸟的。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1000多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绘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池沼溪潭、篱落棚架、鲜苔葛藤、以及四季、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花鸟画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假若只从题材内容上来认识中国花鸟画,尚不足以理解它的全部内

涵。为什么花鸟画在中国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并千年不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呢?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大量描写山川树木、花卉禽鸟的诗歌和绘画, 构成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是把花和鸟作为表达人的情感的形象媒介。在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理念陶冶下,花鸟画逐步发展出一种运用比、兴、喻、借等手法,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人的主观情感的艺术创作形式。而那些单纯描绘花鸟自然美的绘画,并不是花鸟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花鸟画是通过富有生命力和象征性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生活体验和精神审美寄托。懂得花鸟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接着了解工笔花鸟画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概况,(工笔)中国花鸟画萌芽于工艺美术的纹样上。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周秦汉时期的青铜器,

中国画工笔花鸟教学大纲

《工笔花鸟》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7U33011 【课程中文名称】工笔花鸟 【课程英文名称】Fine brush flower-and-bird painting 【课程类别】专业发展课(限选) 【适用专业】美术学 【总学时】70学时(其中理论21学时,实训49学时) 【周学时】10学时 【总学分】4学分 【建议开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开始 【建议教材】陈林、《中国画花鸟》、(3版)、出版地:安徽,安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8; 【参考书】 [1]佚名、《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集:宋人花鸟册页》一、二、三、四(1版)、 出版地:北京,中国书店,2013,1; [2] 顾震岩、《中国历代名家技法丛书-工笔花鸟卷》(2版)、出版地:北 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3]郭伟华、《历代经典中国画临习丛书-工笔重彩花卉》、(1版)、出版地: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教学要求 【课程的性质】工笔花鸟课程是美术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专业课。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笔花鸟画当下的发展,掌握传统工笔花鸟画的作画过程及现代花鸟画作画的常用技法。重点掌握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方法。锻炼根据写生的素材和已掌握的绘画技法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法、美学思想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融会贯通并能够运用到作品中去。 【教学要求】本课程应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主干,在阐明基本画理和技法的同

时,应对现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现状的介绍,并且注意对中外其他绘画艺术的学习和借鉴。教学中应注意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组织教学。 基本技法训练中应重视加强中国画造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的培养,使学生在用线造型、用笔用墨和形神兼备上下功夫,培养学生形象观察、记忆和想象能力。 【成绩考核方式】本课程的成绩考核,采取作品考察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20%,考勤成绩占10%,期中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最终获得综合评定的成绩。 四、章节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工笔花鸟画发展概况(4学时)教学主要内容: 一、工笔花鸟画概述 二、唐朝与五代花鸟画 三、两宋时期的花鸟画 四、元明清时代花鸟画 五、近现代当代花鸟画 教学要求:使让学生了解和中国花鸟画的形成与发展,理解中国花鸟画审美特色和创作方法。 教学重点:1、中国花鸟画鼎盛时期的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分析 2、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美

工笔花鸟画教案设计

工笔花鸟画教案设计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流派之一,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的: 怎样应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创作,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画的一般程序中国画工笔花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难点:基础知识在创作过程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学习中国画的意义: (1) 继承: 中国画是我国的民族绘画,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辉煌岁月,崛起了光照四宇的艺术峰巅,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进行创作: 学习的同时是为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使他们善于捕捉自己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并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更多的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2、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步骤: (1) 确定思路,构想 (2) 写生、搜集资料: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而且要深入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收集素材(口述:公园、花圃、盆栽都可以作为写生的素材)。 (3) 自描定移: (首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白描。白描的特点?) 白描:也称双勾。它的特点是不借助任何色彩和明暗关系、完全用线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立体感,圆满地完成画面效果,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 白描的空间感、质感、立体感: ①空间感:是靠线的虚实、疏密、浓染、粗细、松紧、强弱等对比手法表现的。 ②质感:主要是根据对象轮廓特征与表面纹理而概括出来的那些线条。 ③立体感:是根据物体的透视结构而产生的。 (4) 构图:指在特定的有限平面范围内,将个别的局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组织结构,从而创造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构图的方法和规律: ①宾主:分清主次、突出主体,可以从位置、分量、角度、虚实、色彩等方面考虑。 ②疏密:"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构图应密处密,疏处疏,不能平铺直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