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元素分析

煤的元素分析
煤的元素分析

煤的元素分析

煤的元素分析包括煤中碳、氢、氧、氮和硫的测定。由于我国煤质分析标准将硫单独列为一项,所以,这里讲的元素分析,是指煤中碳、氢、氮的测定和氧的计算。

第一节煤中碳、氢、氮和氧的存在形态和测定意义

煤由有机物和无机物两部分组成。无机物主要是矿物质和水;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的总和占有机质的95%以上,其中碳元素占60%~98%,氢元素占0.8~6.6%,氧占1%~30%。氮含量变化范围不大,一般在0.3~3%之间,而硫元素大约占0.5~3%。一般来说随着煤化程度的加深,碳元素含量增加,氢、氧元素含量减少,表2-44是我国各种类别煤的元素组成。

表2-44 各种类别煤的元素组成

煤中各种元素的赋存形式不尽一致。煤中碳、氢、氧主要以芳香族结构,脂肪族结构以及脂环族结构存在,目前,一般认为煤是由带脂肪的侧链大芳环和杂环的核所构成,碳是构成这些环的骨架,氢和其它元素结合分布在侧链和桥链上。少量碳以碳酸盐二氧化碳形式存在,少量氢、氧以结晶水方式存在。煤中氮,主

要由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转化而来的,通常为有机氮,其中有些是杂环型。在泥炭和褐煤中又以蛋白质氮(各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形态存在。

由于在煤的无机组分中也含有少量碳、氢、氧和硫等元素,因此,在了解煤中有机质的元素组成及进行煤炭分类时,应以重液(密度为1.4或1.35)中洗选后的精煤来测定。

煤的工艺用途主要由煤中有机质的性质所决定。因此,了解煤中有机质的组成是必要的。

在动力工业中,煤的元素组成可用来计算煤的燃烧热,煤中的碳和氢是热量的主要来源。1g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34040J的热量,而1g氢产生的热量为143000J,约为碳的4倍,因此,它们的含量决定了发热量的高低。氧在煤中以化合态存在,氧本身不燃烧,但加热时容易使有机组分分解成挥发性物质,如:烟煤和褐煤含氧量高,所以生成的挥发性物质多,使着火点降低,但氧的含量高,碳氢的含量降低,发热量降低。氮燃烧时,大部分以游离态随烟气排出,从燃烧的角度来说,氮为无用元素,约有20%~40%在燃烧中变为NO x,随烟气排入大气,增加污染。硫分为可燃硫和不可燃硫,其中可燃硫参与燃烧,释放少量的热量,但其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既腐蚀锅炉设备,同时,排到大气也污染环境,此外,煤中黄铁矿硫增高,还使灰熔融性降低,促使锅炉结渣发生,因此,硫和氮均为有害元素。

煤中碳、氢、氧是其有机质的主要组分,反映煤的变质程度。煤中碳含量随着煤的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加,所以,常称煤的煤化程度为煤的碳化程度,煤中氢含量则随煤的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减少,煤中氧的含量也随煤的煤化程度的加深而显著降低。因此,人们很早就以煤的元素组成作为煤炭科学分类的指标之一。如,中国煤分类国家标准GB5751中,就以干燥无灰基氢作为划分无烟煤小类的指标。

此外,煤的元素组成可用来计算理论燃烧温度和燃烧产物的组成、燃烧理论烟气量、过量空气系数及热平衡等,估算和预测煤的低温干馏产物和褐煤蜡产率。因此,元素分析在锅炉设计和运行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煤中碳氢的测定(常规法)

一、煤中碳、氢测定的基本原理

1、测定原理

(1) 燃烧吸收重量法

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煤中的碳生成二氧化碳,氢生成水。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分别被二氧化碳吸收剂和吸水剂吸收。根据吸收剂的增重,计算煤中碳和氢的含量。

对CO 2和H 2O 的吸收反应如下:

2NaOH+CO 2→Na 2CO 3+H 2O

CaCl 2 + 2H 2O =CaCl 2·2H 2O

CaCl 2·2H 2O +4H 2O =CaCl 2·6H 2O

(2)半自动测碳氢

将一定量的煤样放在瓷舟内,推至800℃的石英管中燃烧分解,用净化的氧气为载气,吹进高锰酸银热解产物进行催化氧化,使煤中氢转化为水,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将燃烧分解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载过铂—五氧化二磷电解池。电解池与仪器之间组成一电化学分析系统。未进样时电解池内阻很大,正负极之间呈开路状态,无电流流过;当含有水分的气体通过电解池时,水被五氧化二磷吸收生成偏磷酸,电解池内阻减小,启动电解,其电解电流大于50mA 。电解生成的氧气和氢气随载气流排出,而五氧化二磷得以再生复原。

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偏磷酸越来越少,电解电流也随之下降。当下降到5mA 终点电流时,终点控制器动作,切断电解电源,电解终止。这段时间内的电流与时间的积分值,即为电解所耗用的电量。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可以计算出氢的质量W (g )。

水被电解池吸收后,二氧化碳随载气流吹进装碱石棉的U 形吸收管,被碱石棉吸收生成碳酸钠和水,然后根据吸收剂碱石棉的增量即可计算出碳的含量。

2、碳、氢测定中的干扰因素及其排除方法 由燃烧反应可知,煤燃烧时,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外,还有硫的氧化物,22232222800C O CO H O SO SO CL NO N ο+↑++↑+↑+↑+↑+↑煤催化剂

氮的氧化物,氯等生成,这些酸性氧化物和氯若不除去,将全部被二氧化碳吸收剂—碱石棉吸收,使得碳测值偏高。

为排除这些干扰因素,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1)三节炉法中,在燃烧管内用铬酸铅脱硫,以银丝卷脱氯:

4PbCrO 4+4SO 2??→?℃600

4PbSO 4+2Cr 2O 3+O 2 4PbCrO 4+4SO 3??→?℃600

4PbSO 4+2Cr 2O 3+3O 2 2Ag +Cl 2??→?℃180

2AgCl (2)二节炉及半自动测碳氢法中,用高锰酸银的热分解产物脱除硫和氯;

2Ag +SO 2+O 2??→?℃500

Ag 2SO 4 4Ag +2SO 3+O 2??→?℃500

2Ag 2SO 4 2Ag +Cl 2??→?℃500

2AgCl 在燃烧管外部和粒状二氧化锰除去氮的氧化物,在氧气流中燃烧时,在有催化剂存在情况下,煤中20~60%的氮生成氮的氧化物,若不除掉,会使碳测值偏高0.1~0.5%。

反应方程:22322 ()MnO NO Mn NO +→

二、三节炉法碳、氢测定装置

碳、氢测定装置分为三部分:氧气净化系统,燃烧装置、吸收系统。整个装置的系统图见图2-54。第一部分是氧气净化系统,脱除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1—气体干燥塔; 2—流量计; 3—橡皮塞; 4—铜丝卷; 5—燃烧舟; 6—燃烧管; 7—氧化铜; 8—铬酸铅; 9—银丝卷; 10—吸水U 型管; 11—除氮氧化物U 型管; 12—吸收二氧化碳U 型管; 13—空U 型管; 14—气泡计;15—三节电炉及控制装置

图2-54 三节炉碳、氢测定仪

第二部分是燃烧装置,煤样在燃烧装置中完全燃烧,煤样中碳、氢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硫、氯等元素对测定的干扰在燃烧管内脱除;第三部分是吸收系统,用来吸收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吸收系统各自的增重,来计算煤中碳、氢的含量。在吸水管和二氧化碳吸收管之间,连接一个装有二氧化锰和氯化钙的U 形管,用来除氮。

1、氧气净化系统

氧气净化系统的作用,是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氧气净化系统由一个内装40%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的鹅头洗气瓶、一个下部装碱石棉、上部装氯化钙(或过氯酸镁)的气体干燥塔和一个全部装氯化钙(或过氯酸镁)的气体干燥塔组成。

连接的顺序,沿氧气流入方向依次为:(1)鹅头洗气瓶;(2)下部装碱石棉、上部装氯化钙的气体干燥塔;(3)装有氯化钙的气体干燥塔。在两个气体干燥塔之间,装有一个量程为150ml/min 的氧气流量计。

2、燃烧装置

燃烧装置分为两个部分:燃烧管和加热装置(包括测温和控温装置)。 a 、燃烧管

用三节炉法测煤中碳、氢时,燃烧管内填充有线状氧化铜、铬酸铅、银丝卷。其中氧化铜的作用,是使在氧气流中未能完全燃烧的物质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其填充见图2-55。

二节炉法中,燃烧管内填充有高锰酸银的热分解产物。其填充见图2-56。 应该注意,装有氧化铜的这段燃烧管,加热不得超过900℃,

装铬酸铅这段

1—橡皮塞;2—铜丝卷;3、5—铜丝布圆垫;4—高锰酸铅热解物

图2-56 二节炉燃烧管填充物

1、2、4、6—铜丝卷;3—氧化铜;5—铬酸铅;7—银丝卷

图2-55 三节炉法燃烧管填充物

管子加热不得超过600℃。否则,会使填充物熔化粘结,堵塞燃烧管,铬酸铅表面的硫酸铅也由于温度过高,分解出三氧化硫,不能保证脱硫效果。

b、加热装置

碳氢仪的加热装置是三节(或二节)管式电炉(单管或双管),每个电炉有各自的测温和控温装置。由于试验方法有三节炉法和二节炉法,故电炉亦有三节炉和二节炉。

3、吸收系统

吸收系统主要是由装有吸水剂(氯化钙或过氯酸镁)和二氧化碳吸收剂(碱石棉)的U形管组成,见图2-57、图2-58。其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水和二氧化碳。

图2-57 吸水U型管图2-58 吸二氧化碳U型管

(或除氮U型管)在这个系统中,吸水管和二氧化碳吸收管之间,连接内装二氧化锰和氯化钙(或过氯酸镁)的除氮U形管。

在该系统中,用作吸水剂的氯化钙,可能含有碱性物质。因而使用前,应先以二氧化碳饱和,并除去过剩的二氧化碳,以免CO2在吸水管中被吸收,确保测定值的准确,不致发生氢高、碳低的现象。

二、煤中碳、氢的测定步骤

1、空白试验

空白,是指燃烧舟中只放催化剂,不放煤样而按照规定的试验步骤操作时,吸收管的增重值。在氢的测定中,应减掉空白值。

空白,主要是由盛煤样的瓷舟表面和催化剂吸附空气中一定量的水分;氧气不纯等因素造成的。

吸附空气中水分造成的空白,应在氢测定结果中减掉。

空白试验步骤:通电升温,并按通氧气。将第一节炉往返移动几次。将新装好的吸收系统和装置连接,并检查系统是否漏气,若不漏气即以120ml/min 的流速通氧气20分钟左右。取下吸收系统(并装上另一套),用绒布擦净,在天平旁放置10分钟左右称重。这时,各U 形管的质量,是与试验装置内的压力达到平衡的初始质量。

当第一、二节炉温升到800℃,第三节炉温升到600℃,并保持各自温度后,开始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时,瓷舟内只装与正式试验相当量的催化剂。空白试验时间为25分钟。分析步骤与碳、氢测定操作步骤相同。

重复相同的空白试验,直至吸水管空白值的差值不超过0.0010g 。除氮管和二氧花碳吸收管最后一次质量变化不超过0.0005g 时为止,取两次空白值的平均值作为当天空白值。

2、煤中碳、氢测定的分析步骤

(1)将第一、二节炉温控制在800±10℃,第三节炉温控制在600±10℃,并使第一节炉紧靠第二节炉。

(2)在预先灼烧过的舟中称取粒度小于0.2mm 的空气干燥分析煤样0.2g (称准到0.0002g )并均匀铺平,在煤样上盖一层三氧化二铬。可把舟暂存入专用的磨口玻璃管或不加干燥剂的干燥器中。

(3)接上已测过空白并称重过的吸收系统,并以120ml/min 的速度通入氧气。关闭靠近燃烧管出口端的U 形管,打开入口端橡皮塞,取出铜丝卷,迅速将装有煤样的瓷舟放入燃烧管内,用推棒推至第一节炉炉口处,放入铜丝卷,塞紧橡皮塞,旋开U 形管,进入氧气,保持120ml/min 的流速,1分钟后,向瓷舟方向移动第一节炉,使瓷舟的一头进入炉子,2分钟后,使瓷舟全部进入炉子,再过2分钟,使瓷舟位于炉子中心,保温10分钟后,把第一节炉移回原位。2分钟后,关闭和拆下吸收系统,用绒布擦净,在天平旁放置10分钟后称重(除氮管不必称重)。

(4)在使用二节炉法进行碳、氢测定时,第一节炉温控制在800±10℃,

第二节炉温控制在500±10℃。空白试验时间为20分钟。燃烧舟位于炉子中心保温时间为13分钟。其它操作均与三节炉法操作相同。

3、结果计算

测定结果的计算公式如下:当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小于2%时,计算公式见式2-119:

1002729.01??=m m C ad (式2-119)

当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大于2%时,计算公式见式2-120:

ad ad CO m m C )(2729.01002729.021-??= (式2-120) 氢元素含量计算公式见式1-121:

ad ad M m m m H 1119.0100)(1119.032-?-= (式1-121) 式中:C ad —分析煤样中碳含量,%;

H ad —分析煤样中氢含量,%;

m —煤样质量,克;

m 1—吸收二氧化碳U 形管的总增重,克;

m 2—吸收水分U 形管的增重,克;

m 3—水分空白值,克;

0.2729—将二氧化碳折算成碳的因数;

0.1119—将水折算成氢的因数;

M ad —分析煤样水分,%;

(CO 2)ad —分析煤样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

第三节 煤中氮的测定

煤中氮的测定方法有开氏法和蒸汽燃烧法。虽然蒸汽燃烧法测氮的准确度较高,但需用专门的仪器,而且对系统严密性的要求也较高,因此,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开氏法定氮。我国国家标准也采用开氏法定氮。

一、开氏法测定煤中氮的基本原理

在催化剂存在下,将煤样与浓硫酸一起加热,煤中氮转化成硫酸铵,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碱液中蒸出氨,以硼酸吸收,并以标准硫酸溶液滴定。根据硫酸的消耗量,计算煤中氮含量。

该方法有四个过程:

1、消化过程

消化过程,是煤中氮生成硫酸氢铵的过程。加入硫酸钠,是为了提高浓硫酸24244422323424()()Na SO H SO NH HSO CO H O CO SO SO Cl H PO N HgSO Se

?++↑++↑+↑+↑+↑++↑+???+煤浓极少

的沸点,即提高消化温度,以缩短消化时间;而硫酸汞和硒粉则作为催化剂,促进消化。

在消化过程中,有极少量氮生成游离氮,使得测值偏低。由于无烟煤和贫煤杂环氮的比例多些,游离氮生成的比例也大些,因而测定值偏低的幅度也大些。

蒸馏过程:

蒸馏过程,是使硫酸氢氨转化成氨,并被蒸出的过程。如何使硫酸氢氨完全转化成氨,是该过程的关键。

由于在煤样消化时加入的催化剂硫酸汞容易与氨生成稳定的

汞铵络离子,使氨不能完全被蒸馏出来,为此,蒸馏时,要

加入硫化钠(配成混合碱溶液),使汞盐生成硫化汞沉淀而不

与铵络合,以保证氨能完全被蒸出。又由于消化时加入过量

的浓硫酸,蒸馏时须相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过

量的硫酸不能完全被氢氧化钠中和,它与硫化钠反应,放出

硫化氢,一方面拟制氨蒸出,另一方面,也干扰测定。所以,

蒸馏时除加硫化钠外,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吸收过程

H 3BO 3+xNH 3 H 3BO 3·xNH 3

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使蒸馏出的氨能够完全被硼酸吸收。因此,在蒸馏时,不宜使蒸馏量过大,以免造成吸收不完全或溅入碱滴等不良后果。若发生此类问题,试验应作废。

3、滴定过程

2H 3BO 3·xNH 3+xH 2SO 4 x (NH 4)2SO 4+2H

3BO 3

以标准硫酸溶液来滴定氨,根据硫酸溶液的消耗量,来计算煤中氮含量。

二、定氮装置

定氮装置包括三个部分:消化装置、蒸馏吸收装置和滴定装置。

1、消化装置

由一个带铝加热体的电炉和温度控制器组成。铝加热体的规格见图2-59。电炉应能均匀升温并能保持一定温度,用于消化煤样。

2、蒸馏和吸收装置:见图2-60。

用于蒸馏出氨,并吸收于硼酸溶液。

244243242424()

H O NH HSO H SO NaOH NH Na SO H O ++↑++蒸汽过量

3、滴定装置

微量滴定管,容量10ml ,分度值为0.05ml 。

三、试验步骤

1、在薄纸上称取粒度小于0.2毫米的分析煤样0.2克(称准到0.0002克),把煤样包好,放入50毫升开氏瓶中,加入混合催化剂2克和浓硫酸(比重1.84)5毫升,然后将开氏瓶放入铝加热体的孔中,并用石棉板盖住开氏瓶的球形部分。在瓶颈上部插入一小漏斗,防止硒粉飞溅。在加热体中心的小孔中放温度计和热电偶,接通电源,缓缓加热,使温度约达350℃,保持此温度,直到溶液清彻透明,漂浮的黑色颗粒完全消失为止。遇到用上述方法分解不完全的煤样,可将0.2毫米的分析煤样磨细至0.1毫米以下,称取0.2克,用纸包好,放入50毫升开氏瓶中,加入混合催化剂2克和浓硫酸5毫升,再加入铬酸酐0.2~0.5克,按上述方法加热消化,待溶液稍冷后,观察其中黑色颗粒状物消失,且呈现草绿色浆状,表示消化完毕。

2、将冷却后的溶液,用少量蒸馏水稀释后,移至250毫升开氏瓶中,充分洗净原开氏瓶中的剩余物,使溶液体积约为100毫升,然后将盛有溶液的开氏瓶放在蒸馏装置上准备蒸馏。

3

、把直形冷凝管的上端连到开氏球上,下端用橡皮管连上玻璃管,直接插图2-59 铝加热体 1—锥形瓶;2、7—胶皮管;3—直形玻璃冷凝管;

4—开氏瓶;5—玻璃管;6—开氏球;8—夹子;

9、10—胶管和夹子;11—圆底烧瓶;12—万能电炉

图2-60蒸馏和吸收装置

入一个盛有20毫升3%硼酸溶液和1~2滴混合指示剂的锥形瓶中,玻璃管浸入其中距瓶底约2毫升。

4、在250毫升开氏瓶中注入25毫升混合碱溶液,然后通入蒸汽进行蒸馏,蒸馏至锥形瓶中溶液的总体积达到80毫升为止,此时硼酸溶液已由紫色变成绿色。

5、蒸馏完毕时,拆下开氏瓶并停止供给蒸汽,插入硼酸溶液中的玻璃管内外用蒸馏水洗入锥形瓶中,用0.025mol/l 硫酸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氨,直到溶液由绿色变成微红色即为终点。有硫酸的用量(校正空白)即可求出煤中氮的含量。 空白试验系用0.2克蔗糖代替煤样,完全按处理煤样的方法进行试验。

注:每日在未做正式煤样前,冷凝管须用蒸汽进行冲洗,待馏出物体积达100~200毫升后,再做正式煤样。

四、结果计算

测定结果的计算按式2-122进行:

100014.0)()(2142??-?=m V V SO H c N ad (式2-122) 式中:N ad —分析煤样中氮含量,%;

C ( )—硫酸标准溶液的物质的当量浓度,mol/l ; V 1—标准硫酸溶液的消耗量,ml ;

V 2—空白试验时标准硫酸溶液的消耗量,ml ;

0.014—氮的毫摩尔值;

m —煤样质量,g 。

第四节 电量—重量法

一、测定原理:

一定量煤样品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分,水分与五氧化二磷反应生成偏磷酸,电解偏磷酸,根据消耗的电量计算氢的含量,而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根据吸收剂的增重来计算碳的含量。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氯用高锰酸银的热解产物除去,氮的氧化物用二氧化锰除去,以消除它们对二氧化碳的干扰。 2412

H SO

二、电量—重量法的测定步骤

1、电量—重量法的测定装置与流程

电量—重量法的测定装置与流程见图2-61,整个装置由氧气净化系统、燃烧系统、铂-五氧化二磷电解池系统、吸收系统等构成。氧气净化系统由净化炉、变色硅胶管、碱石棉管、高氯酸镁管组成,以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等杂质,净化炉中填充线性氧化铜,温度控制在800℃±10℃。燃烧系统由燃烧炉和催化炉组成,燃烧炉温度控制在800℃±10℃,催化炉温度控制在300℃±10℃,催化炉中填充高锰酸银。电解池系统由专用电解池(见图2-62)和积分仪组成,专用电解池套在冷却水套中,池内涂五氧化二磷,电量积分仪数字积分精确到0.001mg氢。吸收系统与三节炉法相同。

1—氧气钢瓶2—氧压力表3—净化炉4—线性氧化铜5—净化管6—变色硅胶7—碱石棉8—氧气流量计9—无水高氯酸镁10—带推杆橡皮塞11—燃烧炉12—燃烧舟13—燃烧管14—高锰酸银热解产物15—硅酸铝棉16—Pt-P2O5电解池17—冷却水套18—除氮氧化物U形管19—吸水U形管20—吸CO2 U型管21—气泡计22—电量积分器23—催化炉24—气体干燥管

图2-61 电量—重量法的测定装置与流程

1—冷却水套2—池体3—电极插头

图2-62 电解池示意图

2、测定操作步骤

(1)样品测定

选择电解电极的极性(每天互换一次),通入氧气并控制流量在80ml/min ,接通冷却水,通电升温。当净化炉、燃烧炉、催化炉达到了控制温度,用燃烧舟称取样品0.070~0.075g ,覆盖一层薄薄的三氧化钨,接上质量已恒重的吸收CO 2 U 型管,保持氧气流量在80ml/min ,启动电解至终点,将氢积分值和时间清零。打开带有推杆的橡皮塞,迅速将燃烧舟放入燃烧管入口端,塞上橡皮塞,用推杆将推动燃烧舟,使燃烧舟一半进入燃烧炉口,样品燃烧后(约30s ),按电解或测定键,将全舟推入燃烧管,停留2min ,将燃烧舟推入高温带,约10min 后,电解达到终点,取下吸收CO 2 U 型管,关闭磨口塞,冷却10min ,用绒布擦净后称量。若第二支吸收CO 2 U 型管质量变化不超过0.0005g ,忽略不计,记录氢含量读数。

(2)空白值测定

当净化炉、燃烧炉、催化炉达到了控制温度,启动电解至终点。在燃烧舟加入三氧化钨,将氢积分值和时间清零,打开带有推杆的橡皮塞,迅速将燃烧舟放入燃烧管入口端,直接将燃烧舟推入高温带,按空白键或9min 后按电解键,达到电解终点,记录显示的氢质量,重复上述试验,直到相临两次的空白试验的结果相差不超过0.05g ,取两次的空白试验的结果的平均值为当天的空白值。

(3)结果计算:碳元素的计算见式2-119,而氢元素的计算见式2-123: ad cwm M m m m H 119.010*******-??-= (式2-123) 式中:m 2—测定样品时的氢读数,g;

m 3—空白试验的氢读数,g;

m —样品的质量,g;

M ad —样品的空气干燥基水分,%。

第五节 高温燃烧红外热导法

以上介绍的是用手工操作或半自动的方法来测定煤中C 、H 、N 元素含量,

目前,较为成熟的仪器分析方法有红外光谱法和热导法。美国力可公司生产的CHN-1000测定仪和CHN-2000测定仪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碳、氢,然后,用热导法测定氮元素,以下介绍美国力可公司生产的CHN-1000测定仪和CHN-2000测定仪的测定方法。

一、高温燃烧红外热导法测定原理

1、红外吸收法

样品在950℃(1150℃)及通入氧气的情况下,煤中碳、氢、氮分别氧化为CO 2、H 2O 、和NO x ,反应式如下:

煤+O 2→CO 2 +H 2O+NO x +SO 2+SO 3+Cl 2+……

生成的气体通过过滤器除去SO 2、SO 3,反应式如下:

2SO 2+ SO 3+4CaO+O 2→4Ca SO 4

Cl 2由炉子试剂除去。

去除了燃烧产物中硫的氧化、氯气等干扰气体后,水蒸气、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进入混容缸混合均匀后,定量抽出份混合气体进入碳、氢红外检测池,分别测定碳、氢含量。由于水蒸气、二氧化碳对其相应波长红外光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光强度的衰减遵守比耳定理:

k c l e I I -=0

(式2-124) 0ln 1I I kl C -= (式2-125)

式中:I —入射光强度

I 0—透射光强度

C —被测样品高温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或水蒸气)气体浓度,% k —吸收常数;

l —光路长度。

由此可见,水蒸汽或二氧化碳对某一波长的红外光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而光强度的衰减与被测样品的浓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就是红外吸收法测定碳、氢元素的原理。

2、热导法

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热力学性质,它们的热导率之间存在差异,同时对多组

分共存的组合气体中导热系数还随着某一组分的含量不同而发生变化,而导热系数的变化又转变为测量热敏电阻的变化,电阻的变化很容易用电桥测量。在CHN 测定仪,再定量从混容缸抽出一份混合气体,以高纯的氦气作为载气,经过热铜粒(或铜丝)将氮氧化物氧化为氮气,再通过烧碱石棉和高氯酸镁过滤器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后进入热导池,检测氮的含量,反应式如下:

2Cu+2NO→2CuO+N2

4Cu+2NO2→4CuO+N2

二、仪器与试剂

测定仪是美国力可公司生产的CHN-1000或CHN-2000,目前,由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与力可公司合作生产的5E-CHN,所采用的测定方法也是红外热导法,实现该类仪器的国产化。图2-63为CHN-2000 系统流程图。

该仪器的燃烧炉可控温度为(950~1100)℃,温度准确度达到±1℃,燃烧管为U形石英管,管内填充炉子试剂(专利产品),用于祛除硫的氧化物和氯,样品用锡纸包好,燃烧后的灰烬由放在U形石英管中坩埚收集。仪器中的红外检测器用于测定煤中的碳、氢,热导池用于检测煤中氮元素。仪器中的催化加热管可控温于750℃,用于加热铜丝,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N2。仪器中的过滤系统一方面要求气体产物在进入混气罐之前,必须滤去硫的氧化物和氯气,另一在测氮之前,必须过滤掉碳的氧化物、水汽、残余的氧化剂。

1-燃烧用氧气;2—高温炉;3—混气罐;4—氢红外池;5—碳红外池;6—红外池排气;

7—氦气;8—氦气净化器;9—催化加热器;10—测量气流净化器;11—流量控制器;

12—热导池;13—剂量腔;14—剂量腔排气;15—热导排气;16——压力传感器。

图2-63 CHN-2000系统流程图

系统所用的气体分为:助燃气、载气、动力气和用于标定的标准气等。助燃气用于帮助燃烧,使样品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水汽、氮气、氮的氧化物,助燃气一般采用高纯氧或普氧,需要测定氮时,一般用高纯氧,纯度达到99.995%,主要是防止助燃气体中含有的氮影响煤中氮元素测定,而不需要测定氮时,可使用普氧,纯度要求99.5%,尽量不要使用电解氧(含有少量氢,影响氢元素测定),氧气压力要求不小于0.27MPa;载气的作用是将测定气体带入热导池中,同时在电桥测量中起参比作用,载气采用高纯氦,纯度要求达到99.995%,压力要求不小于0.27MPa;动力气用于驱动有关部件工作,例如:进样口开启等,动力气采用压缩空气,压力要求不小于0.27MPa;用于标定的标准气有高纯氮气和高纯二氧化碳,用于标定氮和碳,纯度要求达到99.995%,压力要求不小于0.27MPa。其它的试剂包括:还原剂纯铜丝用于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过滤试剂碱石棉、无水过氯酸镁用于吸收载气或者助燃气中水分、二氧化碳的;标准物质EDTA及标准煤样用于标定C、H、N元素,玻璃棉用于隔离粉状的试剂等等。

三、分析步骤

1、仪器开机

打开仪器的稳压电源,电压稳定后,依次打开主机、电脑等。打开氦气、氧气、空气等气体,调节出口压力为0.27MPa,如不测氮的话,则关闭氦气。从电脑上进入测定软件界面,将炉温调节为950℃,若为CHN-1000,则炉温设为1100℃,催化加热管调节为750℃,在软件中开启气源开关,仪器开始升温。

2、仪器稳定阶段

仪器在升温过程,大约需要1~2小时左右达到规定的温度。在未升温时,需要检查各种吸收剂或填充材料以及刚玉燃烧坩埚的使用次数,如果超过规定次数,应及时更换。预热1h后,检查系统内的吸附的水分是否驱除干净,擦干并接好过滤管。设置好氧气的流量及时间表,以保证样品完全燃烧。按monttor键检查仪器的各参数是否达到规定值,例如:炉温、催化加热管温度、热导池电压、红外池电压等,如果各参数已达到规定值,通过检漏菜单对仪器进行检漏,以检察仪器的气密性,如发现那一部分漏气应查明原因并检修。

3、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的目的是消除仪器气体管道中残余的空气,二氧化碳、水分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空白值将在样品测试中扣除,更换气体时应重新进行空白试验,选择好通道,输入“0”使C 、H 、N 初始值为零,按“ANAL YZE ”键,自动进行空白试验,试验次数不少于6次,分析完毕,取测定结果比较接近的几次结果的平均值为仪器空白值。

4、仪器的标定

仪器的标定是通过实测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比较和计算,统计出各个元素的校准曲线和公式。通常使用已知CHN 含量的标准物质(如:EDTA 或其它标准物质)或高纯气体,一般来说,前者使用的较多,若采用标准煤标定一定要换算为干燥基,每次测定未知样品时都必须进行标定,标定次不少于6次,标定结束后,选择标定的分析结果,在菜单栏上选择“CAL ”,则进行标定,提示输入标准物质的CHN 含量标准值,输入完毕,点“OK ”,仪器自动将标准曲线和校正公式显示出来,后面的测试样品以标定的校正公式进行计算。

5、样品分析

称取无烟煤0.15g, 烟煤0.15g~0.20 g,用锡纸包好,放在样品盘上,同时,样品的质量由电子天平与主机的联络线自动输入仪器中,点菜单栏“ANALYZE ”,样品自动按顺序进样,碳、氢分析约200s, 氮分析约240s ,分析结束,自动显示结果。

6、结果计算

当(CO 2)ad 〈2%,以实测的C ad(print)出具结果,若(CO 2)ad 〉2%,则: ad pr ad ad CO C C )(2729.02int)(-=

(式2-126)

式中:C ad(print)—实测的碳测定值;%

(CO 2)ad —分析煤样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

氢元素按式2-127进行计算: ad pr ad ad H H H 1119.0int)(-=

(式2-127)

氮元素以实测N ad(print)出具结果。

四、测定过程的一些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 样品的粒度、样品量与样品能否完全燃烧关系较大。样品的粒度越小越有利于完全燃烧,因此,0.2mm 的样品如果能够用玛瑙研钵继续研细的话,将有利于

促使样品完全燃烧,有助于测定的精密度。对于一些低挥发分、高碳的无烟煤等较难燃烬的样品,适当减少样品量也有利样品完全燃烧。氧气的流量要根据燃烧特性来调节,例如:高挥发的样品,易于燃烧,因此,初期的供氧量要求大一点,而低挥发的煤燃烬时间长,初期供氧量不必过大,未期供氧量也不能太小。燃烧温度也保证样品完全燃烧的必要条件,因此,炉温设置应根据说明书要求正确设置,一定要达到规定的炉温。

每次开机时,应认真检查化学试剂(如:催化剂、碱石棉、铜丝等)及燃烧坩埚的使用次数,以免化学试剂使用次数失效影响测定结果,燃烧坩埚的使用次数超标,灰烬容易溢出,高温的灰烬熔融物容易将坩埚和燃烧管粘在,造成燃烧管被损坏。

进行样品测定时,一定等仪器各参数完全稳定时才能开始测试,例如:炉温、红外池电压、热导池电压等参数完全稳定才开始测试,否则造成检测结果精密度很差。如果需要测定氮元素的含量所使用的助燃气氧气的纯度一定要达到要求,否则,氧气中含有的少量氮气会造成氮空白值高,影响测定结果。

第六节高温燃烧热导法

一、高温燃烧热导测定原理

德国ELEMENTAR公司生产的V ARIO CHN测定仪采用的是高温燃烧热导法,与经典的高温燃烧红外热导法不同之处在于碳、氢、氮三个均采用热导法检测。热导法是根据气体的热导率不同来检测的,热导池由参比池和测量池组成,参比池只通入氦气,测量池通气体入被测量气体和氦气,参比池和测量池各自的测量出来的电阻有差别,这种差别的大小又与被测量气体的浓度有关,因此,根据这个原理就能检测出碳、氢、氮的含量。V ARIO CHN测定仪安装了两条可升温的吸附柱,样品燃烧产生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气、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卤化物,除去了硫氧化物、卤化物等干扰气体,又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之后,先通过水分吸附柱将水分吸附,再通过二氧化碳吸附柱将二氧化碳吸附,最终剩下氮气,热导池先检测氮含量,接着将二氧化碳吸附柱升温,二氧化碳释放出来,通过热导池检测碳含量,最后,再将水分吸附柱升温,水蒸气释放出来,通过热

导池检测氢含量。

二、仪器结构与功能

V ARIO CHN测定仪采用的是两级的燃烧管保证样品完全燃烧,一级燃烧管为不锈钢或石英管(见图2-64)装填氧化铜,温度控制在960℃,氧化铜为催化剂促使CH4, CO氧化为二氧化碳;样品燃烧产物接着进入二级燃烧管,二级燃烧管为不锈钢或石英管(见图2-65)在进气端填银丝,出气端填氧化铜,中间用刚玉球分隔,银丝的作用是除去燃烧产物中的卤素,氧化铜进一步促使CH4, CO 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

1—刚玉球2—氧化铜

图2-64 一级燃烧管填充物示意图

1 2 1 3 1

1-刚玉球2—银丝3—氧化铜

图2-65 二级燃烧管填充物示意图

完全燃烧的产物进入还原管(见图2-66),温度控制在830℃,从进气端按顺序分别填充了钨粒、氧化铜、铜丝、银丝,各层间用刚玉球分隔,钨是强还原剂,还原能力为铜的四倍,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同时除去硫氧化物,此时,部分二氧化碳被还原为一氧化碳,因此,在钨粒后面填充氧化铜,使一氧化碳氧化为二氧化碳,但是部分氮气会被氧化为氮氧化物,所以,接着在氧化铜后面填铜丝,将氮氧化物再次还原为氮气,终端填充的银丝是为了进一步除去残留的卤化物

从还原管出来的燃烧产物先后通过两根可升温吸附柱和五氧化二磷干燥管,再进入热导池。可升温吸附柱是专利产品,常温下,吸附柱起吸附作用,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气体又发生脱附作用,水蒸汽吸附柱升温到150℃,水蒸汽开始

脱附,而二氧化碳吸附柱升温到250℃,二氧化碳开始脱附。

1 2 1 3 1 4 1 5 1

1—刚玉球,2—钨粒3—氧化铜4—铜丝5—银丝

图2-67 还原管填充物示意图

3、测定步骤

(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开启计算机,进入Windows状态。拔掉主机尾气的堵头,将主机的进样盘拿开后,开启主机电源。待进样盘底座自检转动完毕(即自转至零位)后,将进样盘手动调到0位后放回原处,打开He气和O2气,将气体钢瓶上减压阀输出压力调至:He:0.2 Mpa;O2:0.25Mpa。启动varioel操作软件,检查Options>Maintenance中提示的各更换件测试次数的剩余是否还能满足此次测试,通常最应该注意的是还原管、干燥管(可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断)以及灰份管。

如需检漏请在未开主机前将操作程序中Options>Parameters中Furnace 1、Furnace 2、Furnace 3的温度都设置为0,进入Options> Miscelleaneous >Rough Leak Check,将出现检漏自动测试的对话框,其中(1. 将主机背面的两个出气口堵住2. 将He减压阀的压力降低到与程序对话框中一致),请按照其中的两点提示执行后,激活这两个功能后点击对话框中OK检漏开始,检漏测试后会文字提示有没有通过检漏测试。如果检漏没有通过,可先将重新连接的管路接口仔细检查后再连接好,重新进行检漏测试。如果需要判断泄漏发生之处,请进入Options>Miscelleaneous>Fine Leak Check,在对话图框中通过点击“《”或“》”选择需要检漏的区域(检查图中蓝颜色的管路部分),按图中提示选用检漏工具包中相关号的工具,将管路口堵上或连接上,点击“start”检测该蓝色管路区域是否有泄漏。

检漏通过后,进入操作程序Options >Parameters,输入和/或确认加热炉设定温度,其中:CHN 模式:Furnace 1(右):960 ℃;Furnace 2(中):900 ℃;Furnace 3(左):830 ℃,炉子开始升温一直达到目标值后。

煤的工业分析论文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煤的工业分析 学院名称: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指导老师:李继萍白艳红刘晋民 姓名:张怡 专业名称:煤质分析09-2班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 化学工程系2012届毕业生毕业论文任务书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锻炼学生综合技能与全面素质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环节全面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实践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1、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环节,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做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为就业做好准备。 2、熟悉实习工厂的实验室设备及检测项目具体情况,根据工作具体内容确定论文研究方向和企业指导教师,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3、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应结合毕业论文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有关资料,为以后的撰写毕业论文打下良好基础。 二、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毕业论文打印及装订要求: 1.毕业论文内容一律采用计算机打印,要求用A4纸单面打印。上、下各空20mm,左25mm,右空15mm,装订线5mm。页眉12mm页脚15mm。 2.用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下发的统一封面装订成册,装订的论文应整洁、美观。 3.论文纸页眉一律为“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和页脚为“第页”,小五号宋体,居中。 毕业论文具体内容包括:1.封面:2.任务书、毕业论文或专题实验选题申请单;3.中文摘要;4.目录;5.符号说明:6.论文正文;7.参考文献;8.附录;9.致谢。

9-GBT476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GB/T 476-2001 代替GB/T 476-199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氢分析的三节炉法、二节炉法以及煤中氮测定的半微量开氏法的方法原理、试剂和材料、装置、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等,本标准还规定了煤中氧含量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ISO 11722,ISO 1171,ISO 562 eqv) GB/T 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ISO 334 eqv) GB/T 218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ISO 952 eqv) 3 碳、氢测定 3.1 方法原理 一定量的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剂和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由吸收剂的增量计算煤中碳和氢的含量。煤样中硫和氯对碳测定的干扰在三节炉中用铬酸铅和银丝卷消除,在二节炉中用高锰酸银热解产物消除。氮对碳测定的干扰用粒状二氧化锰消除。 3.2 试剂和材料 3.2.1 碱石棉:化学纯,粒度1~2mm;或碱石灰(HG 3-213):化学纯,粒度0.5~2mm。 3.2.2 无水氯化钙(HG 3—208):分析纯,粒度2~5mm;或无水高氯酸镁:分析纯,粒度1~3mm。 3.2.3 氧化铜(HG 3—1288):化学纯,线状(长约5mm)。 3.2.4 铬酸铅(HG 3—1071):分析纯,粒度1~4mm。 3.2.5 银丝卷:丝直径约0.25mm。 3.2.6 铜丝卷:丝直径约0.5mm。 3.2.7 氧气(GB/T 3863):99.9%,不含氢。氧气钢瓶须配有可调节流量的带减压阀的压力表(可使用医用氧气吸入器)。

煤的元素成分煤质及煤分析知识普及

1.碳和氢? 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碳含量(Cr)随煤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泥炭的Cr为50~60%;褐煤为60~77%;烟煤为74~92%;无烟煤为90~98%.在煤化程度相同的煤中,丝质组的Cr最高,镜质组次之,稳定组最低.氢中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腐泥煤的氢含量(HR)比腐植煤高,一般在6%以上,有时达11%,这是由于形成腐泥煤的低等生物富含氢.在腐植煤中,稳定组的HR最高,镜质组次之,丝质组最低.随煤化程度升高,它们的H R均逐渐减少.? 2.氮? 煤中的氮,主要是由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转化而来.人们认为煤中的氮通常都是有机氮,其中有一些是杂环形的.? 煤中的NR通常约为~%,但也随煤公程度的升高而略有下降.我国弱粘结煤和不粘结烟煤的NR多低于1%,可能是在泥炭化阶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作用,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氧化分解,故N R普遍较低.? 3.氧? 氧是煤中主要元素之一,氧在煤中存在的总量和形态直接影响着煤的性质. 煤的元素组成? 煤的组成以有机质为主体,构成有机高分子的主要是碳、氢、氧、氮等元素。煤中存在的元素有数十种之多,但通常所指的煤的元素组成主要是五种元素、即碳、氢、氧、氮和硫。在煤中含量很少,种类繁多的其他元素,一般不作为煤的元素组成,而只当作煤中伴生元素或微量元素。?

一、煤中的碳? 一般认为,煤是由带脂肪侧链的大芳环和稠环所组成的。这些稠环的骨架是由碳元素构成的。因此,碳元素是组成煤的有机高分子的最主要元素。同时,煤中还存在着少量的无机碳,主要来自碳酸盐类矿物,如石灰岩和方解石等。碳含量随煤化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我国泥炭中干燥无灰基碳含量为55~62%;成为褐煤以后碳含量就增加到60~%;烟煤的碳含量为77~%;一直到高变质的无烟煤,碳含量为%。个别煤化度更高的无烟煤,其碳含量多在90%以上,如北京、四望峰等地的无烟煤,碳含量高达95~98%。因此,整个成煤过程,也可以说是增碳过程。? 二、煤中的氢? 氢是煤中第二个重要的组成元素。除有机氢外,在煤的矿物质中也含有少量的无机氢。它主要存在于矿物质的结晶水中,如高岭土(Al203·2Si02·2H2O)、石膏(CaS04·2H20 )等都含有结晶水。在煤的整个变质过程中,随着煤化度的加深,氢含量逐渐减少,煤化度低的煤,氢含量大;煤化度高的煤,氢含量小。总的规律是氢含量随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尤其在无烟煤阶段就尤为明显。当碳含量由92%增至98%时,氢含量则由%降到1%以下。通常是碳含量在80~86%之间时,氢含量最高。即在烟煤的气煤、气肥煤段,氢含量能高达%。在碳含量为65~80%的褐煤和长焰煤段,氢含量多数小于6%。但变化趋势仍是随着碳含量的增大而氢含量减小。 三、煤中的氧 氧是煤中第三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它以有机和无机两种状态存在。有机氧主要

工业分析论文参考题目

工业分析论文参考题目 1、洗衣粉的生产工艺及分析检验 2、化工企业水质调查 3、煤的发热量测定 4、原子吸收分光度法快速测定复合肥钾含量 5、水溶液中铁含量测定方法探究 6、复合肥中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7、酸性腐蚀液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8、PAR分光光度法测定镍–铜合金镀液中铜镍含量 9、用双波长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10、用双波长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11、氨氧化率的测定意义和分析方法 12、低温煤焦油分析检测 13、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14、电解铝生产的分析检测 15、煤的分析与检验 16、氯乙烯的成分分析 17、水泥强度新检验方法探讨 18、胡萝卜籽的抗氧化性研究 19、尿素总氨含量的测定分析 20、电厂水质量的测定及处理方法 21、油脂酸价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 22、氯乙烯成分的分析 23、石油产品的分析检测 2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Fe(II)的初步研究 25、论乙酸乙脂合成实验及工业分析 26、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钙镁离子 27、奶酪的加工工艺与三聚氰胺的测定 28、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铁含量 29、炉水磷酸盐–PH协调控制对锅炉的影响和深远意义的研究 30、不同种类甘薯中Ca、Fe、Zn、Se等矿物元素含量比较 31、循环水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32、片剂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33、油品质量分析过程中应用的工作原理

34、无汞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实验研究 35、尿素成品分析 36、紫菜中锶含量的测定 37、煤中全硫含量的测定 38、微量元素肥料的分析 39、甲基橙—重铬酸钾法测定硫铁矿渣铁含量 40、检测焦炭中煤的含量及构造分析 41、全铁不同测定方法的不同比较 42、从废旧干电池回收锰并制备MnCO3 43、天然硝酸钠的制取及分析实验 44、低温煤焦油的研究 45、PITC法测定常见二十种氨基酸的方法研究 46、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浸出液中氟化物的含量 47、ICP-AES法测土壤中铜和铁含量 48、糖的高郊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 49、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银含量 50、冻干脑膜炎球菌多糖参比品含量标定 5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实验条件研究 52、离子色谱法茶叶中氟离子含量测定 53、工业用丁二烯产品中烃类杂质测定方法的探讨 54、ICP法测定多种饮料中金属元素含量的研究 55、邻菲啰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铁离子 56、EDTA法测定矿石中的铅 57、矿泉水中铁含量的测定 58、水硬度测定不同方法的比较 59、HPLC测婴幼儿奶瓶中的双酚A残留量 60、常见肉类脂肪含量的测定 61、蔬菜中铅含量的测定与研究 62、鸡蛋中脂肪酸含量、种类及检测 63、离子色谱法测定面条及面粉制品中的溴酸盐 64、人体头发中锌含量分析研究 65、丙烯酸乙酯反应液组成色谱测定方法的研究 66、X射线衍射仪在全岩矿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67、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方法的研究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煤的工业分析 学校:福建船政交通学院 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 姓名:甘雅丽 学号: 143216014 指导教师:张星春

(3) 2. 影响低温煤焦油产率和性质的主要因素 (5) 3. 煤低温干馏工艺 (5) 3.1连续式外热立式炉 (5) 3.2连续式内热立式炉 (5) 3.3连续式内外热立式炉 (6) 5. 低温煤焦油产品 (6) 5.1 柴油 (6) 5.2 沥青 (6) 5.3 渣油 (6)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煤焦油是煤炭干馏时生成的具有刺激性臭味的黑色或黑褐色粘稠状液体,简称焦油。常温下煤焦油是一种黑色粘稠液体,炼焦生产的高温煤焦油密度较高,低温煤焦油也是黑色粘稠液体,其不同于高温煤焦油的是相对密度通常小于1.0,煤焦油是炼焦工业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 煤焦油是炼焦化工的大宗产品,煤焦油的加工利用开创了近代有机化学工业的历史。在石油化工高速发展的今天,煤焦油化工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提供多环芳烃和高碳物料原料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煤焦油是一种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大部分为价值较高的稀有种类,是石油化工难以获得的宝贵资源。

前言 按照煤干馏的不同终温,将煤的干馏划分为3个干馏类型。干馏终温在450 ~ 650℃范围内称为低温干馏;600~900℃范围内称为中温干馏;干馏温度1000℃称为高温干馏。 煤低温干馏技术的应用始于19世纪,当时主要用于制取灯油(或称煤油)和蜡。19世纪末,因电灯的发明而趋于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及大战期间,德国建立了大型低温干馏厂,用褐煤为原料生产低温煤焦油再高压加氢精制和裂化制取高级液体燃料和航空汽油,以适应战争需求。日本在战时也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将低温焦油加工成战时用燃料。这些低温焦油加工生产厂的工艺过程与高温煤焦油加工生产厂完全不一样,也从未与高温焦油联合生产过。在1943年这些战时工厂曾生产和加工了约250万立方厘米的低温焦油,而当时焦炉生产的高温焦油在加工量上相当于低温焦油加工量的77%。 战后,大量廉价石油的开采,使煤低温干馏工业再次陷于停滞状态,各种新型低温干馏的方法多处于试验阶段。单一的煤低温干馏已经不多见,但从能源以及化工资源考虑,低温干馏和低温焦油加工还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欧洲,目前低温焦油加工生产量大约为150立方厘米,采用加氢、蒸馏、萃取、裂解、脂化等工艺方法,生产汽油、柴油、酚类产品、盐基类产品、溶剂、石脑油、渣油等产品。 适合用于低温干馏的煤是无粘结性的非炼焦用煤,如褐煤或高温挥发分烟煤。我国这类煤种储量丰富,是发展低温干馏的基础,目前主要用于直接燃烧。低温干馏过程比煤的气化和直接液化简单得多,加工条件温和。若能通过回收低温干馏煤气和焦油,并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使低温干馏产品能找到较好的利用途径,将会具有很好的竞争力。

煤的元素分析剖析

煤的元素分析 煤的元素分析包括煤中碳、氢、氧、氮和硫的测定。由于我国煤质分析标准 将硫单独列为一项,所以,这里讲的元素分析,是指煤中碳、氢、氮的测定和氧 的计算。 第一节煤中碳、氢、氮和氧的存在形态和测定意义 煤由有机物和无机物两部分组成。无机物主要是矿物质和水;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的总和占有机质的95%以上,其中碳元素占60%~98%,氢元素占0.8~6.6%,氧占1%~30%。氮含量变化范围不大,一般在0.3~3%之间,而硫元素大约占0.5~3%。一般来说随着煤化程度的加深,碳元素含量增加,氢、氧元素含量减少,表2-44是我国各种类别煤的元素组成。 表2-44 各种类别煤的元素组成 类别C daf/% H daf/% N daf/% O daf/% 褐煤60~76.5 4.5~6.6 1~2.5 >15~20 长焰煤77~81 4.5~6.0 0.7~2.2 10~15 气煤79~85 5.4~6.8 1~2.2 8~12 肥煤82~89 4.8~6.0 1~2.0 4~9 焦煤86.5~91 4.5~5.5 1~2.0 3.5~6.3 瘦煤88~92.5 4.3~5.0 0.9~2.0 3~5 贫煤88~92.7 4.0~4.7 0.7~1.8 2~5 无烟煤89~98 0.8~4.0 0.3~1.5 1~4 石煤93~97 0.5~3.0 0.5~1.0 1~4 泥煤55~62 5.3~6.5 1~3.5 27~34 煤中各种元素的赋存形式不尽一致。煤中碳、氢、氧主要以芳香族结构,脂 肪族结构以及脂环族结构存在,目前,一般认为煤是由带脂肪的侧链大芳环和杂 环的核所构成,碳是构成这些环的骨架,氢和其它元素结合分布在侧链和桥链上。少量碳以碳酸盐二氧化碳形式存在,少量氢、氧以结晶水方式存在。煤中氮,主

GB476-91煤的元素分析方法代替GB476-1979

GB476-9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代替GB476-1979 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625:1975(E)《煤和焦炭碳和氢测定方法利比西法》和ISO333:1983(E)氮测定方法半微量开氏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氢、氮含量的测定方法和氧含量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引用标准 GB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218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3.碳和氢的测定 I.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 剂和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由吸收剂的增重计算煤中碳和氢的含量。煤样中硫 和氯对测定的干扰在三节炉中用铬酸铅和银丝卷消除,在二节炉中用高锰酸银 热解产物消除。氮对碳测定的干扰用粒状二氧化锰消除。 II.试剂和材料 i.碱石棉:化学纯,粒度1~2mm;或碱石灰(HGB3213):化学纯,粒度0.5~2mm。 ii.无水氯化钙(HGB3208):分析纯,粒度2~5mm;或无水过氯酸镁:分析纯,粒度1~3mm。 iii.氧化铜(HGB3438):分析纯,粒度1~4mm,或线状(长约5mm)。 iv.铬酸铅(HG3-1071):分析纯,粒度1~4mm。 v.银丝卷:丝直径为0.25mm vi.铜丝卷:丝直径约0.5mm。 vii.氧气:不含氢。 viii.三氧化二铬(HG3-933):化学纯,粉状,或由重铬酸铵、铬酸铵加热分解制成。 制法:取少量铬酸铵放在较大的蒸发皿中,微微加热,铵盐立即分解成墨绿色、 疏松状的三氧化二铬。收集后放在马弗炉中,在600±10℃下灼烧40min,放在 空气中使呈空气干燥状态,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备用。 ix.粒状二氧化锰:用化学纯硫酸锰(HG3-1081)和化学纯高锰酸钾(GB643)制备。 制法:称取25g硫酸锰(MnSO4·5H2O),深于500mL蒸馏水中,另称取16.4g高 锰酸钾,溶于300mL蒸馏水中,分别加热到50~60℃。然后将高锰酸钾溶液慢 慢注入硫酸锰溶液中,并加以剧烈搅拌。之后加入100mL(1+1)硫酸(GB625, 化学纯),将溶液加热到70~80℃并继续搅拌5min,停止加热,静置2~3h。 用热蒸馏水以倾泻法洗至中性,将沉淀移至漏斗过滤,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在 150℃左右干燥,得到褐色、疏松状的二氧化锰,小心破碎和过筛,取粒度0.5~ 2mm的备用。 x.氧化氮指示胶: 制法:在瓷蒸发皿中将粒度小于2mm的无色硅胶40g和浓盐酸30mL搅拌均匀。在 沙浴上把多余的盐酸蒸干至看不到明显的蒸气逸出为止。然后把硅胶粒浸入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476—9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476—91 代替GB476—79 Ultimate analysis of coal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5-22 批准1992-03-01 实施 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1SO625:1975(E)《煤和焦炭碳和氢测定方法利比西法》和ISO 333:1983(E)《煤氮测定方法半微量开氏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氢、氮含量的测定方法和氧含量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 引用标准 GB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218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3 碳和氢的测定 3.1 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剂和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由吸收剂的增重计算煤中碳和氢的含量。煤样中硫和氯对测定的干扰在三节炉中用铬酸铅和银丝卷消除,在二节炉中用高锰酸银热解产物消除。氮对碳测定的干扰用粒状二氧化锰消除。

3.2 试剂和材料 3.2.1 碱石棉:化学纯,粒度1~2 mm;或碱石灰(HGB3213):化学纯,粒度0.5~2mm。 3.2.2 无水氯化钙(HGB3208):分析纯,粒度2~5mm;或无水过氯酸镁;分析纯,粒度1~3mm。 3.2.3 氧化铜(HGB3438):分析纯,粒度1~4mm,或线状(长约5mm)。 3.2.4 铬酸铅(HG3—1071):分析纯,粒度1~4mm。 3.2.5 银丝卷:丝直径约0.25 mm。 3.2.6 铜丝卷:丝直径约0.5 mm。 3.2.7 氧气:不含氢。 3.2.8 三氧化二铬(HG 3—933):化学纯,粉状,或由重铬酸铵、铬酸铵加热分解制成。 制法:取少量铬酸铵放在较大的蒸发皿中,微微加热,铵盐立即分解成墨绿色、疏松状的三氧化二铬。收集后放在马弗炉中,在600±10℃下灼烧40min,放在空气中使呈空气干燥状态,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备用。 3.2.9 粒状二氧化锰:用化学纯硫酸锰(HG 3—1081)和化学纯高锰酸钾(GB643)制备。 制法:称取25g 硫酸锰(MnSO4·5H2O),溶于500mL 蒸馏水中,另称取16.4g 高锰酸钾,溶于300mL 蒸馏水中,分别加热到50~60℃。然后将高锰酸钾溶液慢慢注入硫酸锰溶液中,并加以剧烈搅拌。之后加入10mL、(1+1)硫酸(GB625,化学纯),将溶液加热到70~80℃并继续搅拌5min,停止加热,静置2~3h。用热蒸馏水以倾泻法洗至中性,将沉淀物移至漏斗过滤,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在150℃

煤的元素分析

煤的元素分析 2006-10-26 23:26:28 浏览11928次 煤的元素分析 煤的元素组成,是研究煤的变质程度,计算煤的发热量,估算煤的干馏产物的重要指标,也是工业中以煤作燃料时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煤中除无机矿物质和水分以外,其余都是有机质。 由于组成煤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以碳为骨架得多聚芳香环系统,在芳香环周围有碳、氢、氧及少量的氮和硫等原子组成的侧链和官能团。如羧基(-COOH)、羟基(-OH)和甲氧基(-OCH3)。说明了煤中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和氮、硫等元素组成。 煤的变质程度不同,其结构单元不同,元素组成也不同。碳含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氢、氧含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减少,氮、硫与变质程度则无关系(但硫含量与成煤的古地质环境和条件有关)。见表30-11。 表30-11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碳、氢、氧、氮、硫含量 编号煤的类别 Mad(%) Ad(%) Vdaf(%) Cdaf(%) Hdaf(%) Ndaf(%) Sdaf(%) Odaf(%) 1 褐煤 7.24 3.50 42.38 72.23 5.55 2.05 20.17 2 长焰煤 5.54 1.94 41.89 79.2 3 5.42 0.93 0.35 14.17 3 气煤 3.28 1.63 40.49 81.57 5.78 1.96 0.66 10.03 4 肥煤 1.1 5 1.29 32.69 88.04 5.52 1.80 0.42 4.22 5 焦煤 0.95 0.92 21.91 89.2 6 4.92 1.33 1.51 2.98 6 瘦煤 1.33 1.06 17.88 90.73 4.82 1.69 0.38 2.38 7 贫煤 1.08 2.81 13.49 91.31 4.37 1.52 0.78 2.02 8 无烟煤 4.70 3.18 4.66 96.14 2.71 [煤质分析化验常用的符号和基准] 1、煤质分析化验项目名称的符号,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符号表示。属于化学元素分析项目采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属于化学元素分析项目采用化学元素 符号表示,见表30-8。 表30-8 煤质分析化验项目名称的符号表示

论煤炭工业分析的重要性

论煤炭工业分析的重要性 论煤炭工业分析的重要性 摘要:煤炭在我国的能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煤炭工业进行分析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我们在进行煤炭的工业分析的时候,主要就是了解煤炭的特性。通过我们对煤炭特性的了解,也给了我们评价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经过我们分析,工业测定的煤中水分、灰分、发挥分及固定碳的计算结果,从而断定煤炭的性质、种类以及煤炭加工利用的效果。本文就煤炭工业分析的具体内容、如何对煤炭进行测定、煤炭自身的特性作重要的阐述。 关键词:挥发分水分煤炭工业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煤炭工业进行分析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我们在进行煤炭的工业分析的时候,主要就是了解煤炭的特性。通过我们对煤炭特性的了解,也给了我们评价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经过我们分析,工业测定的煤中水分、灰分、发挥分及固定碳的计算结果,从而断定煤炭的性质、种类以及煤炭加工利用的效果。 一、煤炭工业分析的具体内容 煤炭是由有机质、矿物质和水三部分组成。其中煤炭的有机质主要是由碳、氧、氮、硫等元素组成。然而在有机质中,碳和氢占有95%以上。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也会污染环境,因为其燃物是二氧化硫,这种含量而且还具有腐蚀性。煤炭的矿物质主要就是碱金属、碱土金属、铁、铝的碳酸盐、硫酸盐及硫化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煤炭的发热量有限,而且煤炭的可燃比例不大,导致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正是矿物质的存在。因为经过实践表明,煤炭里除了硫化物以外的其他矿物质不能燃烧。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的煤炭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三种。然而我们对煤炭的分析主要是分析煤炭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得测定及固定碳的计算。 1.煤炭中的水分的分析

煤炭元素分析

煤炭元素分析 一:煤的相关介绍(003) 煤的元素组成,是研究煤的变质程度,计算煤的发热量,估算煤的干馏产物的重要指标,也是工业中以煤作燃料时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煤中除无机矿物质和水分以外,其余都是有机质。 由于组成煤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以碳为骨架得多聚芳香环系统,在芳香环周围有碳、氢、氧及少量的氮和硫等原子组成的侧链和官能团。如羧基(-COOH)、羟基(-OH)和甲氧基(-OCH3)。说明了煤中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和氮、硫等元素组成。 煤的变质程度不同,其结构单元不同,元素组成也不同。碳含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氢、氧含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减少,氮、硫与变质程度则无关系(但硫含量与成煤的古地质环境和条件有关)。 二:煤质分析 在煤质分析化验中,不同的煤样其化验结果是不同的。同一煤样在不同的状态下其测试结果也是不同的。如一个煤样的水分,经过空气干燥后的测试值比空气干燥前的测试值要小。所以,任何一个分析化验结果,必须标明其进行分析化验时煤样所处的状态。 分析基(ad):进行煤质分析化验时,煤样所处的状态为空气干燥状态。 干燥基(d):进行煤质分析化验时,煤样所处的状态为无水分状态。 收到基(ar):进行煤质分析化验时,煤样所处的状态为收到该批煤所处的状态。 干燥无灰基(daf):煤样的这种状态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是在煤质分析化验中,根据需要换算出的无水、无灰状态。 无水无矿物质基(dmmf):煤样的这种状态实际中也是不存在的,也是换算出的无水、无矿质状态。 恒湿无灰基(maf):煤样的这种状态也是换算出来的。恒湿的含义是指温度在30c,相对湿度为96%时测得煤样的水分(或叫最高内在水分); 三:主要分析项目 科标能源检测中心提供关于煤炭方面的主要检测产品:褐煤、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等 主要检测项目: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发热量、罗加指数、粘结指数、胶质指数、碳、氢、氧、氮、二氧化碳等元素方面的分析(3.12)

工业分析的发展状况论文

工业分析的发展状况 摘要:论述工业分析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仪器技术问题,本文对工业分析中的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方面进行了回顾和述评,并就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业分析技术革新化学分析分析化学分析仪器发展 工业分析化学是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工业分析化学是研究工业生产中的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或者反映过程中变化着的物料、最终产品、副产品以及声场中各种废物的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它的作用除了完成包括资源勘探、原材料的选择、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以及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分析测试任务外,工业分析还做为一种重要手段参与到科技创新、技术革新和新工艺探索过程中,并且承担着工艺评价、产品质量评价和环境评价等适应现代工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的重任。工业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许多生产部门中起着指导、促进和参与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目前国内技术革新的现状 技术革新虽已在全国各生产单位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业生产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是可以肯定的。究其主要的而言,个别厂矿的生产技术没有普遍的改造,以致产品质量标准不能稳定,劳动生产效率不能提高。这说明生产技术对于生产有决定性作用,而社会主义生产必须建立在高度技术基础上,否则对于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必然要发生重大的影响。所以为完成并争取完成国家建设计划,对于怎样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是摆在规格生产单位职工面前的极其重要的任务。 “技术革新就是生产设备、生产工具、技术过程、技术标准、操作方法以及劳动条件等方面的改进与提高。适应生产技术上的革新还要改进生产组织、劳动组织及企业的管理水平”,所以技术革新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但其中心环节在于从技术上保证产品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则又是毫无意义的。【1】 要从技术上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与改进,必须从原物料供应、生产操作过程到产品出厂,都应有严格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检查制度。原物料供应的检验在于从物质上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操作过程的技术管理,在于能及时纠正不合格和不完整的零件部分,产品出厂检验则是严格检查茶品质量规格,防止不完整的产品出厂。这些技术管理和技术检查工作,必须油各生产单位根据具体情况确立一定的制度与规范,并根据国家制定的各项重要产品的规格,或适当地采用苏联的规格,严格的执行,以保证产品质量能符合标准,并且不断地加以提高。要严格地执行技术管理和技术检查制度,必须依靠分析技术,因此分析技术是提高一般技术工作的主要环节。不论化学工业也好或是其他人和工业都好,总是或多或少不能离开化学分析。换句话说,原物料的供应、操作过程的控制以及产品质量的是否符合标准,都要靠优良的化学分析方法来实现,因此先进的工业分析技术是应当予以介绍和推广的! 二、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是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称为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又称为经典分析。化学分析是绝对定量的,根据样品的量、反应产物的量或所消耗试剂的量及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计算得待测组分的量。 理想的化学分析方法应该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选择性最高,这样就可以减轻或省略分离步

什么是煤的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1.什么是煤的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答:元素分析法就是研究煤的主要组成成分。煤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碳(C),氢(H),氧(O),氮(N),硫(S),灰分(A),水分(M).其中碳、氢、硫是可燃成分。硫燃烧后生成SO2及少量SO3,是有害成分。煤中的水分和灰分也都是有害成分。 通过元素分析可以了解煤的特性及实用价值。但元素分析法较复杂。发电厂常用较用简便的工业分析法,可以基本了解煤的燃烧特性。 煤的工业分析是把煤加热到不同温度和保持不同的时间而获得水分,挥发分,固定碳,灰分的百分组成. 2.链条锅炉炉拱的作用是什么? 答:链条锅炉的炉拱分为前拱和后拱,与炉排一起构成燃烧空间。 前拱(辐射拱):位于炉排的前部,主要起引燃作用。吸收来自火焰和高温烟气的辐射热,并辐射到新煤上,使之升温、着火。 后拱: 位于炉排后部,主要作用是引导高温烟气,属对流型炉拱。后拱具体作用如下: 1)引燃:从引燃看,前拱是主要的;后拱通过前拱起作用,是辅助的。 2)混合:后拱输送富氧的烟气至前拱区,使之与那里的可燃气体相混合。前拱一般短,后拱的输气路程较长。后拱烟气的流动速度高,所产生的扰动混合大。 从混合上看,后拱的作用是主要的。 3)保温促燃:后拱可有效地防止炉排面向炉膛上部放热,能有效地提高炉排后部的炉温,起保温促燃作用。 3.什么是自然水循环?自然水循环是怎样形成的? 答:依靠下降管中的水和上升管中的汽水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进行的水循环,称为自然水循环。 在自然循环锅炉中,下降管一般在炉外不受热,而上升管是在炉内受热,水在上升管中吸收热量后,逐渐成为汽水混合物,其密度减小。这样,下降管与上升管工质之间就产生了密度差,密度差所产生的压差作为推动力,推动工质在循环回路中流动。这种循环流动,没有依靠外力,只靠工质本身状态变化后所产生的密度差,作为推动工质循环流动的动力,所以称为自然水循环。 4.简述自然水循环的工作过程。 答:自然循环回路由上升管、下降管、汽包和下集箱组成。 工作循环过程:欠热水或饱和水自汽包进入下降管,流经下集箱后进入上升管,在上升管中欠热水受热并在A点开始蒸发,上升管中的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中的汽水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汽由汽包上部的引出管送至过热器,分离出来的饱和水与从省煤器来的给水混合后进入下降管继续循环。

煤炭的元素分析

煤炭的元素分析 煤炭的元素分析,表明煤炭有机质中碳、氢、氧、氮、硫元素的含量以及灰份和水份的含量。使煤炭的元素分析值除可用于估量煤炭的发热量、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和生成的烟气量外,还有如下利用价值: 表明煤炭元素与煤化程度之间的联系;可长期堆放煤炭前、后的氧元素测定值证明煤炭在堆放期间的风化程度;对组织煤炭燃烧过程更具指导意义。 氢和碳:应该指出的是元素分析氢值是通过在800℃氧气环境下燃烧所产生的水蒸汽量得出的,这份水蒸气中也包含了煤炭有机物与煤炭原生灰份中的某些结晶水以及煤样的分析基水份。后者可以在氢分析值的结果计算公式中扣除,而前二者则无法扣除,因此元素分析氢值并不表示为可供燃烧的“可燃氢”。因此有关煤炭发热量的估算、燃烧空气量的计算中,总需考虑元素分析中来自于水的那部分氢的影响(按H-O/8来计算),扣除这部分氢之后的值才是“可燃氢”。 同样元素分析中碳的值也是通过燃烧产生的CO2得出的。而800℃的温度下包含于煤炭原生灰份中的碳酸盐也分解出CO2。因此,在测定结果计算公式中列出了一项修正。 表3-2-1 煤炭分析数据换算表 应用基分析基干燥基可燃基

应 用基1 ar ad W W - - 100 100 ar W - 100 100 ar ar A W- - 100 100 分 析基 ad ar W W - - 100 100 1 ad W - 100 100 ad ad A W- - 100 100 干 燥基 100 100 ar W - 100 100 ad W - 1 daf A - 100 100 可 燃基 100 100 ar ar A W- - 100 100 ad ad W A- - 100 100 daf A - 1 硫:煤炭中的硫大致有三个来源:有机硫、黄铁矿硫或硫化物硫、硫酸盐硫。其中对以取得热量的燃烧过程而言有机硫与黄铁矿硫是可燃的,称之为可燃硫;其余的硫认为是不可燃的。而作为燃料来讲硫份的害处有三点:发热量低,仅相当于同等碳量的约32%;燃烧的产生物SO2和SO3的露点低易腐蚀设备;硫的氧化物造成空气污染。对煤炭而言含硫量越低越好。 氮:煤炭中的氮几乎都以有机物的状态存在,并以氨(NH3)和氮苯(C5H5N)的形式出现。煤炭中的含氮量一般随煤炭的煤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含量也都不多。氮无助于燃料燃

煤的元素组成和元素分析

煤的元素组成和元素分析 煤的组成以有机质为主体,煤的工艺用途,比如炼焦、气化等,主要是由煤中有机质的性质决定的。另外,还含有水、灰等无机质。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5种元素组成。测定其中的有机物含量及其官能团主要通过测定煤中这这五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来确定。有机质的元素组成与煤的成因类型、煤岩组成及煤化程度有关,是煤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以计算发热量、产生的化学品等。 由于在煤的无机质也含有少量碳、氢、氧等,所以在了解煤的有机质元素组成及煤的分类时,应以洗选后的精煤,即干燥无水无灰基daf指标为准。 7.1 碳 碳当然是煤的主要组成部分。泥煤:50-60%(质量分数),褐煤:60-77%,烟煤:74-92%,无烟煤:90-98%。大于98%,超级无烟煤。 7.2 氢 氢是第二重要的元素。可燃,含量不高,但发热量大。氢含量与成煤物质有关。煤化程度越深,氢含量越低。 7.3 氧 煤中氧的变化较大,煤化程度越深,氧含量越低。煤中以上三种元素占有机质95以上。 7.4 氮 煤中的氮含量比较少,它主要来自成煤物质中的蛋白质,多在质量分数 0.8—1.8%的范围内变化。燃烧时会变成N 2、NH 3 、HCN等。 7.5 硫 煤中的硫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有时有少量元素硫。 无机硫又分为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硫化物硫即黄铁矿、白铁矿等。当煤中全硫大于1%时,多数情况是硫化物硫,洗选后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硫酸盐硫主要存在形式是石膏。我国煤中硫酸盐硫含量较低,大部分小于0.1%。 有机硫主要来自成煤物质中的蛋白质。组成复杂,主要有硫醚、硫醇、硫酮、噻吩类杂环物等组成。有机硫与有机质紧密结合,分布均匀,很难清除。一般在低硫煤中,往往以有机硫为主,经过洗选后,精煤的全硫含量反而增高。 在评价煤种时,必须测定全硫St含量,并以干燥基(分析基)ad表示,为St,ad。如果煤中硫含量太高(1.5—2.0%),则要测定硫的形态以便根据不同的硫形式确定不同脱硫方法。 煤炭硫分分级标准(G B/T 15224.2 -94)

煤元素分析国标

GB476-9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代替GB476-1979 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625:1975(E)《煤和焦炭碳和氢测定方法利比西法》和ISO333:1983(E)氮测定方法半微量开氏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中碳、氢、氮含量的测定方法和氧含量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引用标准 GB21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GB218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 3.碳和氢的测定 I.方法提要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在氧气流中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 剂和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由吸收剂的增重计算煤中碳和氢的含量。煤样中硫 和氯对测定的干扰在三节炉中用铬酸铅和银丝卷消除,在二节炉中用高锰酸银 热解产物消除。氮对碳测定的干扰用粒状二氧化锰消除。 II.试剂和材料 i.碱石棉:化学纯,粒度1~2mm;或碱石灰(HGB3213):化学纯,粒度0.5~2mm。 ii.无水氯化钙(HGB3208):分析纯,粒度2~5mm;或无水过氯酸镁:分析纯,粒度1~3mm。 iii.氧化铜(HGB3438):分析纯,粒度1~4mm,或线状(长约5mm)。 iv.铬酸铅(HG3-1071):分析纯,粒度1~4mm。 v.银丝卷:丝直径为0.25mm vi.铜丝卷:丝直径约0.5mm。 vii.氧气:不含氢。 viii.三氧化二铬(HG3-933):化学纯,粉状,或由重铬酸铵、铬酸铵加热分解制成。 制法:取少量铬酸铵放在较大的蒸发皿中,微微加热,铵盐立即分解成墨绿色、 疏松状的三氧化二铬。收集后放在马弗炉中,在600±10℃下灼烧40min,放在 空气中使呈空气干燥状态,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备用。 ix.粒状二氧化锰:用化学纯硫酸锰(HG3-1081)和化学纯高锰酸钾(GB643)制备。 制法:称取25g硫酸锰(MnSO4·5H2O),深于500mL蒸馏水中,另称取16.4g高 锰酸钾,溶于300mL蒸馏水中,分别加热到50~60℃。然后将高锰酸钾溶液慢 慢注入硫酸锰溶液中,并加以剧烈搅拌。之后加入100mL(1+1)硫酸(GB625, 化学纯),将溶液加热到70~80℃并继续搅拌5min,停止加热,静置2~3h。 用热蒸馏水以倾泻法洗至中性,将沉淀移至漏斗过滤,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在 150℃左右干燥,得到褐色、疏松状的二氧化锰,小心破碎和过筛,取粒度0.5~ 2mm的备用。 x.氧化氮指示胶: 制法:在瓷蒸发皿中将粒度小于2mm的无色硅胶40g和浓盐酸30mL搅拌均匀。在 沙浴上把多余的盐酸蒸干至看不到明显的蒸气逸出为止。然后把硅胶粒浸入 30mL、10%硫酸氢钾溶液中,搅拌均匀取出干燥。再将它浸入30mL、0.2%的雷伏

煤的元素分析

煤的元素分析、煤质化验知识及常识 煤的元素组成,是研究煤的变质程度,计算煤的发热量,估算煤的干馏产物的重要指标,也是工业中以煤作燃料时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煤中除无机矿物质和水分以外,其余都是有机质。 由于组成煤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以碳为骨架得多聚芳香环系统,在芳香环周围有碳、氢、氧及少量的氮和硫等原子组成的侧链和官能团。如羧基(-COOH)、羟基(-OH)和甲氧基(-OCH3)。说明了煤中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和氮、硫等元素组成。 煤的变质程度不同,其结构单元不同,元素组成也不同。碳含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氢、氧含量随变质程度的增加而减少,氮、硫与变质程度则无关系(但硫含量与成煤的古地质环境和条件有关)。见表30-11。 表30-11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碳、氢、氧、氮、硫含量

[煤质分析化验常用的符号和基准] 1、煤质分析化验项目名称的符号,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符号表示。属于 化学元素分析项目采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属于化学元素分析项目采用化 学元素符号表示,见表30-8。 表30-8 煤质分析化验项目名称的符号表示 2、煤质分析化验指标存在的形态,或操作条件的符号表示,用英文字母标在表示该分析化验制表符号的右下角,见表30-9。 3、煤质分析化验指标不同基准的符号表示,也用英文字母标在表示该分析化验制表符号的右下角。 如果某分析化验指标既要表明其存在形态或操作条件,又要标明其基准,其符号表示方法是,在该分析化验制表符号右下角先标明其形态或条件,后标明其基准,中间用“,”断开。 表30-9 煤质分析化验指标存在形态或操作条件的符号表示 煤质分析化验指标不同基准的符号表示见表30-10。 符号表示举例: 分析基水分Mad 收到基水分Mar 分析基挥发分Vad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分析基全硫St,ad 表30-10 煤质分析化验指标不同基准的符号表示

煤质分析习题

一.填充题。 1.煤是由有机物、矿物质和水组成。 2煤中的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3.煤的工业分析项目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等四项。 4.煤的元素分析是指煤中碳、氢、氧、氮、硫五个项目煤质分析的总称。 5.制样的目的是将采集的煤样,经过破碎、混合和缩分等程序制备成能代表原 来煤样的分析用煤样。 6.根据水分的结合状态煤种水分可分为游离水和结晶水两大类。 7.煤中的硫通常以无机硫和有机硫两种状态存在。 8.艾士卡试剂的成分是 Na2CO3和MgO的混合物。 9.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 二.问答题 1.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项目和任务有什么不同? 2.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哪些项目? 3.进行煤中全水分测定时,在什么情况下测得的水分是实验室收到煤基样的全 水分? 4.有机溶剂蒸馏法测定煤中水分的原理是什么? 5.什么是煤的灰分?煤的灰分来自矿物质有哪几种情况?煤的灰分测定有几种 方法?各自有什么特点? 6.什么是煤的挥发分?如何测定煤的挥发分? 7.如何获得煤的固定碳数据? 8.煤中硫含量的测定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9.简诉库伦滴定法和高温燃烧-碘量法测定煤中硫的基本原理,写出反应方程 式。 10.什么是煤的发热量?其滴定意义是什么? 三.计算题 1.称取空气干燥煤样1.0000 g ,测定其水分时失去质量为0.0600 g ,求空气 干燥煤样水分含量。 2.称取空气干燥煤样1.2000 g,测定其挥发分时失去质量为0.1420g,测定灰 分时残渣的质量是0.1125g,如已知此煤中Mad为4.00%,求试样中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的质量分数。 3.称取空气干燥煤样 1.2000g,灼烧后残余物的质量是0.1000g,已知该空气干 燥煤样水分为1.50℅,收到基水分为2.45℅,求收到基和干燥基的灰分质量分数。 4.称取空气干燥煤样1.0000g,测定挥发分时,失去质量为0.2842g,已知空气 干燥煤样水分为0.25℅,灰分为9.00℅,收到基水分为5.40℅,求以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收到基表示的挥发分和固定碳的质量分数。

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1、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 煤是一种远古植物残骸经长期地质变化形成的可燃性生物岩。它是由碳、氢、氧、硫、氮等化学元素组成的复杂有机物的混合物。具有多极性集团和发达的毛细管,可以吸附水而成为内在水。对于年轻的煤,变质程度较浅,毛细管较发达,亲水性较强,反应活性较好。随着煤龄的变长,变质程度加深,毛细管状况变差,内表面减少,内在水份减少。表现为憎水性增强,反应活性较差。 煤的工业利用价值可以通过工业分析得到: (1)水份(Mad) 煤中的水份按存在形态可以分为三种: ①外在水,也称游离水。是在开采、运输、贮存过程中带入的水份。一般附着于煤的外表和直径大于1.0E-5cm的大毛细管中。在空气中,外在水份可以自然风干。外在水份与外在条件有关,而与煤质本身无关。 ②内在水份,也称吸附水。以吸附的方式存在于较小的毛细管中(直径小于1.0E-5cm)。一般在100多度下恒温能够除去。内在水份的含量和煤质有关,是影响成浆性的重要因素。 ③结晶水,也称化合水。是煤中无机化合物的水化物中所含的水。如硫酸钙(CaSO4?2H2O)、高岭土(AL2O3?2SiO2?2H2O)等。结晶水一般在200多度下恒温能够除去。 (2)灰份(Aad) 灰份是煤样在815±10℃燃烧至恒重时残留物的重量分率。 煤中的灰份高,相对降低了含碳量。灰份在气化炉中是无用而有害的物质。无用是不参加化学反应,不能生成合成气的有效成分。有害是灰份熔融要消耗热量,增加比氧耗和比煤耗。溶渣会冲刷、侵蚀向火面砖,缩短耐火砖的使用寿命。并且灰份高会增大粗合成气的水气比,并增大渣水系统的负荷。 灰份的主要组成是:SiO2、AL2O3、Fe2O3、CaO、MgO、TiO2、SO3等。这些组分的熔化温度决定了灰份的熔点。如果灰份中SiO2+AL2O3所占比例愈大,灰份的熔点愈高。因为这两种成分的特点是熔点极高。其他成分如Fe2O3、CaO、MgO的含量越多时,则灰熔点越低。通常用下式判断灰份熔融的难易程度: SiO2+ AL2O3/CaO+MgO+ Fe2O3 当比值大于1小于5时易熔,比值大于5时难熔。 由于多原料浆加压气化是液态排渣,因此,灰熔点对选择最佳的气化温度是很重要的,灰熔点和灰的粘温特性决定了气化的操作温度。灰熔点一般分为四个温度:初始变形温度(I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流动温度(FT)。多原料浆溶渣气化工艺,一般在高于灰熔点的流动温度(FT)30-50℃下操作,使灰呈熔融态沿气化炉耐火砖流下。 (3)挥发份(Vad) 挥发份是煤样在900±10℃下隔绝热空气加热7分钟后的失重率扣去水份的数值。煤的挥发份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变质程度较浅的煤中挥发份含量较高。挥发份含量的高低对煤的反应活性有影响,挥发份愈高,煤的反应活性愈好。由于气化炉在1380℃下的高温操作,挥发份会立即发生燃烧和裂解。在合成气中,不会存在由挥发份形成的有机烃类。 (4)固定碳(FCad) 固定碳是煤中除去水份、灰份、挥发份等之后剩余的可燃物质,它是煤中的有效物质,固定碳含量越高,利用价值越大。 2、煤的元素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