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笔记

设计美学笔记
设计美学笔记

设计美学笔记

一.美学的概念

1.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

2.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主体与客体、艺术与现实、内容与形式)与审美活动的。

3.美学是感性学,它与人的精神世界“知情意”三分中的“情”相对应。是沟通绝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感性之桥。

美学学科创立人:鲍姆加登

三大批判:康德判断力批判(美学)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

美学是艺术哲学

美学以研究艺术哲学为主

二.设计美学

艺术研究的三个层次: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哲学。

关键词:艺术原理,艺术批判,艺术史,艺术活动刘继刚《艺术哲学》徐复观《中国的艺术精神》冯友兰: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而美学是哲学的一部分。

哲学是对思想、思维方式的思考,美学是介于艺术哲学与艺术批评之间的一部分

美学可分为哲学美学与应用美学两类,对于艺术各具体领域中的应用美学而言,通常介于艺术批评与艺术哲学之间,既有抽象的哲学反思又有对具体现象与规律的探析,由此,设计美学也介于设计批评与设计艺术哲学之间,它既对设计领域内的现象与规律进行总结与提炼,又对设计艺术的一些本质问题进行再探讨。

设计美学即研究功能又研究审美

设计美学研究的设计通常包括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通常都有一个视觉传达的步骤,追求一种最佳的视觉效果,因此,这类设计可以称为“设计艺术”该学科比较完整的说法应该是:设计艺术美学。

三.设计的主要特征

1.设计是一种手段,其直接目的是为了生产应用,终极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

2.设计是一种创造,它始终致力于赋予对象以新的形象和存在方式。

3.设计需要一个视觉传达的环节,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以视觉的方式进行呈现。

4.设计艺术既依赖于人的标准、尺度和构思、创意,也受到设计对象自身的客观规律的制约

5.现代设计具有典型的工业化生产和商业性的特点。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1.科学是人类对于规律的认识,技术是在掌握了规律的基础上解决实践问题的一种手段

2.科学是对已存在的但尚未为人所了解到的一种客观规律的一种总结,技术则是对此前人类所未掌握的手段的一种发明

创造。

3.技术以科学为基础和依据,科学靠技术来最终实现其价值,两者相互依存。

4.人类通过科学来认识世界通过技术来改造世界。

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用技巧和想象创造可与他人共享的对象环境或经验,艺术是人对于特定对象或活动的一种指称或判断,它同时也是人类理解世界和自身的一种方式。艺术是人的一种创造,艺术品应该是一种人工制品或人有目的的进行呈现的对象。

从不同层次上细分,设计美应该包括质料美、结构美、造型美、形式美、功能美等范畴。

功能美属于设计艺术的独特范畴,也是设计美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功能: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或对人发挥的效用

产品的功能包括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

物质功能包括实用功能和协作功能

精神功能包括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

功能美:应该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物的自然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质料美:是构成产品的物质材料自身的审美属性它又包括材质美与肌理美两个方面

材质美:是质料自身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带来的美感

肌理美:是质料表面的组织结构、形态和纹理,它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被称为质感。

结构美:结构是指构成产品的质料及各个功能性部件的相互连接方式和组合、作用方式。产品的结构一般具有层次性、有序性和稳定性的特点。结构美就是在这些组接中所体现出来的简洁、合理、便利、可靠。

造型美与形式美

造型通常侧重于产品整体的外在轮廓形态而形式则侧重于产品抽象的几何体征与色彩表现。

造型美和形式美就是产品的整体造型和外在形式中所体现出来的美感,他们都能通过人的审美直觉来直接感知。

造型美通常比较具体,它与特定的对象密不可分,形式美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获得了一定的审美价值。

形式美的要素与法则

形式美是美的事物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其要素主要包括形状和色彩两类

形状:点、线、面、体

色彩:物理、社会、情感属性

点:基本特征是聚集,力、势、视线的聚集。面积相对较小,容易使视线聚集。点在设计艺术中常常是某些“关窃”所在。

线:线的基本特征是导向。(力的导向,势的导向,视觉的牵引与导向)

面:面是由线来界定其轮廓的,因此其审美属性与边界线的审美属性关系密切,面可以分为几何形与自由形。

色彩:色彩是人类对于视觉所能感知到的不同波长的光的命名。色彩的物理属性是指由于色光的波长、频率的不同所表

现出来的不同的色彩特征。

色彩的社会属性:在人类活动中,人们基于种种社会观念赋予在各种色彩之上的不同意义蕴含和价值判断。

色彩的情感属性:是指不同的色彩所可能引起的人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的差异,不同人基于此而对色彩的主观情感评价

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具有独立审美价值

1.比例与尺度

2.对称与均衡

3.对比与协调

4.节奏与韵律

5.变化与统一

比例是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一种倍比关系。尺量是一种衡量的标准,通常反映物与人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对称是指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例如绕直线的旋转,对于平面的反映等等)下,其相同部分间有规律重复的现

象,亦即在一定变换条件下的不变现象。

均衡是两个及以上要素之间构成的均势状态,它是之中变动之间的平衡。对称是一种绝对化了的均衡,均衡则是有变

化的整体体量感上的一种大致的均势。对称的形式给人一种条理秩序与恒定的感觉,但也容易导致单调与呆板。

均衡比对比有所变化,在静中趋向于动,它克服了对称易致单调与呆板的缺陷,显得活泼而富有生气

对比是对事物之间差异性的表现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对照

差异能够形成张力,能够造成强烈的感官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兴奋和注意,形成趣味中心,使形势获得较强的生命力将各种异质的要素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其和谐共存叫做协调

对比往往产生鲜明生动的效果,协调则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

节奏是事物在运动中形成的周期性连续过程,它是一种有规律的重复,产生奇异的秩序感

韵律是各种运动形式的类节奏性变化,常常具有一种起伏回落,疏密有致、抑扬顿挫的变化特征,音乐是其典型代表。

设计美感

美感是当审美关系建立后主体对客体的审美特质的感知体验与领悟,设计美感则是主体对设计产品的审美感知、体验与领悟。这种审美心理可以具体化为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领悟等心理要素。

设计美感的本质特征

设计美感具有形象直观性、情感愉悦性、想象创造性、接受的普遍性、直接功利性。即在设计美感中包含着对对象功能美的直接关注,这是设计美感区别于典型艺术美感的根本特征。

四个统一

生理与心理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功能美的具体意义

1.人工环境和产品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它们所具有的功能美,把社会前进的目的性和科技进步直观化与视觉化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使得功能美的关照成为人们对社会进步的一种感悟体验和精神占有。

2.功能美通过物的组合秩序体现出生活环境与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协调,给人一种特有的场所归属感和对人类时空的独特记忆

3.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依托,产品的功能美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表征和审美心理的对应物,成为人们自我表现和个性美的展示。

4.产品的功能美通过人与物的关系体验使人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温馨和人间亲情。

5.产品的功能美是激发人们购买欲和促进商品流通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成为产品使用价值的一种展示和承诺,从而不仅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且传达出产品对人的效用和意义。

设计审美感知的特点

视觉认知的整体特点

1.视觉认知是来自现实世界的视觉信息经大脑加工处理的结果

2.视觉认知不是一种被动性的行为,而是一种主动性的行为,它具有一种主观性的特点。

3.视觉认知是一种动态的,逐步建构起来的过程(借助已有,层积式)。

总结: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

视知觉具体特点:

1.视知觉具有主观性

2.视知觉具有选择性

①单纯而完整的事物。

②容易理解的事物。

③与以往视觉经历有关的事物。

④符合个人趣味的事物。

3.视知觉具有整体性

视觉感知心理的创造性特征

视觉感知心理的创造性特征是人类视觉思维的基本特征之一,所谓视觉特征,即人的大脑对视觉感官接收到的关于对象视觉信息的一种直觉性解读,这种解读包含了人以往的视觉经验和心理倾向性,从而具有了超出对象自身单纯视觉信息以外的判断。换言之,这些判断并非由视觉形象本身提供,而是人对视觉形象进行一系列心理整合后所得出的一种带有主观心理倾向性的解读,这种解读已经不再是感官对对象的机械摄录,它具有典型的创造性特征。

视觉认知的代表性理论: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理论是由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库尔特.考夫卡和鲁道夫.阿恩海姆。

主要观点:认为认为人的视知觉具有整体建构性,人们对事物的整体感知并不等于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加,具有类似结构的刺激形式可以唤起类似的直觉经验形式。

格式塔(gestalt)即意指客体经过主体的知觉建构而形成的形式整体。

即:完整理论与异质同构理论

完形理论:人的知觉有习惯于从整体上去感知、把握一个事物,并有通过自己的感知经验来完善、解释所感知到的材料的倾向。

异质同构理论:结构形式近似的事物所唤起的刺激形式和最终的认知经验是类似的,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力的结构”上的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类似的审美经验。

格式塔基本视觉法则

图底关系概念

人的视知觉总是集中在视觉域中一部分事物上的,这部分通常会被视为一个整体图形,可称之为“图”。而其余的部分则会被视做背景,即该“图”的“底”。

1.优良性法则

人们倾向于朝更加优良的方向去认知形状。所谓“优良”,是指更加有规律、有秩序、简洁、对称等一些方式。

2.完整性原则

假如图形中有缺失的地方,视觉会倾向于把这一部分补足,从而将图形视作一个完整的图案,该法则也称为闭合律

3.简化性原则

有组织,简单,规则

4.相似性法则

我们会将具有相似性的图形组织起来将其视为一个整体

5.接近性法则

6.对称性法则

7.连续性法则

文化与设计审美文化

文化概念:所有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又可分为器物文化、观念文化、行为文化三大类。

审美文化:审美文化指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识与审美创造的文化成果。与文化分类相对应,审美文化也可以分为三个类别。第一: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包括各种艺术作品,具有审美属性的其它人工产品,如衣饰、建筑、日用工艺品等。经过人力加工的自然景观,以及传播、保存这些审美物化产品的社会设施,诸如美术馆,影剧院等。

第二:审美活动的观念体系,也就是一个社会的审美意识,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等。

第三:人的审美行为方式,也就是狭义的审美活动,这种独特的人类行为方式,通过审美创造和审美鉴赏两种行为,不断的将审美观念形象客体化,又把物化的审美人工制品主体化,形成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感兴。

设计审美文化:主要是在物化产品上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的造物思想和观念体系,并与人类特定时期的具体行为方式行对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设计文化构成了各种文化形态的连接点,因而设计审美文化具有综合性、包容性的特征。

从物化产品的类别上划分,设计审美文化又可以体现在不同的艺术设计类别上,常见的有手工艺设计、服饰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它们又可以分出若干具体小类。

服饰包括服装与饰品。

饰品:首饰、衣饰、随身携带物。

服饰艺术的审美内涵

服饰是借助物质手段直接美化人自身的艺术,其审美价值通常和具体的个人结合起来才能得以彰显,在一定意义上,服饰是“遮蔽”与“昭示”的辩证统一。

服饰艺术的功能美包含的内容:

1.实用功能:御寒、蔽体、防护、作业等。

2.认知功能:身份职业识别,民族时代认定等。

3.审美功能:装饰与凸显个人的形体美、形象美与审美趣味和审美个性。

服饰艺术的审美特点

1.审美依附性:服饰艺术以实用为基础,通常依赖于人的穿着,它只有和具体的个人结合起来才能彰显其审美价值,并且其审美特征因人而异。

2.社会性和时代性:装饰艺术是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的艺术,因此具有社会性,同时,它也承载和标示着不同时代人们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3.时尚性和流行性:服饰艺术常常会成为短时期内某一部分人借以标举个性与审美趣味的重要手段,并借助公众的效仿与追随,迅速成为一种社会潮流,这种潮流又会随着引领者审美趣味的变化而不断递嬗。

推荐下载-自考专科艺术设计包装设计理论与实务听课笔

自考专科艺术设计 《包装设计理论与实务》听课笔记手打 包装涵义:广义上:大到宇宙对星系的包装,小到豆壳对豆米的自然包装。 狭义上:主要指“为便于运输,存储和销售而对产品进行处理的艺术和技术”的商业包装。 包装的目的:保护商品的安全流通,方便消费,促进销售。(实现商品的销售才是包装的最终目的。) 包装的意义: 1.从静态的角度理解,包装就是指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也就是包装企业部门可提供的 产品。 2.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包装就是指为了制造出这类产品所用的包装技术,方法及加工过程。包装的功能: 1.是包装上所承载的信息咨询包括文字、色彩、图形、形态等内容。 2.是对包装物的形态和性质起到保护作用。 包装的功能: 1.保护功能 2.便利功能 3.商业功能 4.心理功能 包装的分类 按包装形态分:个包装、中包装、外包装 按主要机能分:内销包装、外销包装、特殊包装 按流通中机能分:商业包装和工业包装 按包装材料分:木箱包装、纸盒包装、瓦楞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陶瓷制品包装、织物包装、复合材料包装等。 按商品内容分:食品包装、纺织品包装、药品包装、工艺品包装、机械包装、电子产品包装、危险品包装等。 按包装方法分:防水包装、防潮包装、防锈包装、真空包装、冷冻包装、缓冲包装、压缩包装。 消费心理: 1.求实的心理 2.求美的心理 3.求名的心理 4.追求时尚的心理 5.从众的心理 6.求新的心理 包装设计的商品营销战略: 1.品牌名称战略 2.商品资讯战略

3.商标分化战略 4.识别企划战略 5.差别化战略 6.分割市场战略 7.包装方案战略 8.附赠品战略 9.广告同步战略 10.企业形象战略 包装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1)包装材料的选择和包装形态结合在设计上是否科学合理。 2)能否保护和保存商品,使商品在流通中不受气温、干湿、挤压、振荡、光照、腐蚀的影 响。 3)能否有效地符合现代标准化集装、仓储、装卸等流通环节的操作。 4)为消费者在商品的使用、携带、保存等方面带来方便等。 5)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可否回收再利用。 2.准确性 1)准确的信息传达。 2)准确的市场定位。 3)对商品属性的准确把握。 3.商品性 1)一方面表现在不同的销售场和不同的销售方式中包装对于商品的宣传促销作用 2)另一方面就是对包装成本经济性的要求,因为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包装成本的降低,直 接体现为商品竞争力的增强。 4.艺术性 5.时代性 包装的三个阶段:原始包装,传统包装,现代包装。 传统包装:除了代表包装之演进过程外,更展现了人类生活之智慧结晶,亦表达了崇尚自然的高度人文主义。(不仅包括了古代包装设计与近代包装设计,而且也包括了当今的中外各种风格的包装设计) 现代包装:是指从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和长途安全储运商品,进而推向以迎合市场引导消费者,满足人们对商品包装的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需要为中心的包装。 现代和后现代的区别: 包装设计经历了现代和后现代的两个时代,有着本质同的区别。 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调是“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对自然的征服,利用和发掘;追求“进步”,强调“自我”,崇尚标准化,系统和集中;在知识论中主张知、情、意严格区分,认识纯正的认识活动中不能有感情的参与;强调各科学的分享,崇尚大而全,以及重视抽象,追求“独

设计美学(问答题)

设计美学(问答题) 第一章何谓现代设计(P1-20,重点) 1、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答:在经历了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欧洲大陆和美国的“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后,20世纪上半叶,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主义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的诞生有其深层次的背景: 1)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科学观取代了自人类诞生以来的各类神学观,成为人类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先进的生产力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新的现代社会景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总景观; 3)新的世界观、价值观、新的现代社会总景观孕育了新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式,为现代设计直接提供了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 2、如何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论述) 答:1)设计就是处理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预先规划好其材料、功能和形态的创造性活动,是为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提供的服务工作。而艺术都非常强调个性化,艺术品是艺术家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现。一个是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一个是为自己服务,设计与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2)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3、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论述) 答:1)设计表现形态的异同:设计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它只是生产过程的内部因素,没有从生产中脱离出来,产品原型保留在生产者头脑中,生产者就是设计者;另一种,设计是独立的活动,生产者根据设计师预先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在工业社会以前,设计的形态主要是第一种。工业时代的到来,使设计独立于生产,不是设计为生产服务,而是生产为设计服务。 2)现代设计的复杂性与易变性。现代设计是艺术、技术和科学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它的本质特征。现代设计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化,产生出形形色色的新风格、新流派。 3)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稳定性和地域性。传统社会以统一稳定的世界观为基础,传统的工艺美术设计及理念与传统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紧密相连,具有其特有的稳定性。又由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传统工艺美术又相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4)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异同:工业革命以来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工业革命之前所有时代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但同时也给人类自身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传统器物通常都是通过手工形式、借助手工工具制作完成,这种人与自然同构的造物思想和方法,使人们在审视营造建筑、制造器物的实践中,会考虑与自然环境的效应关系。 4、设计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设计美学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设计美学的本体(设计美学发展史,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本质特征、基本范畴); 2)设计者(研究设计者的价值和职责); 3)设计的道德(研究设计的社会作用的道德价值)。 5、设计美的特征(你如何理解“设计美”?) 答:1)功能性。设计本质上就是设计人类特定的生活方式,功能性是设计之美的基础。 2)艺术性。设计活动是一种基于具体物质功能基础上的艺术创作活动。必然带有一些纯艺术创作的方式和审美特性。 3)技术性。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是产品物质功能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是设计的基础和依托。 4)商业性。市场经济的商品化原则正在把设计演变成为一种商业性的活动。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一、引言 美是什么?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一个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在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下,现代的设计美学也要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人也对现代设计美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面对着一个如何认识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美学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在我们的现代设计美学中对传统造型艺术何去何从的问题。完全背离传统显然是不可取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纯粹的模仿、简单的搬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而对传统继承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的。 二、现代设计美学的第一要义就是新 这个新有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改良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但无论如何,只有新颖的设计才会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设计美学的第二要义是合理。设计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市场而存在,符合价值规律是没计存在的直接原因。如果设计师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相信世界上便不会有设计这个行业了。 三、传统美学观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 (一)传统美学对广告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设计美学,而现代设计美学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这些可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广告设计中体现得越来越成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概括: 1、一目了然,简洁明确。广告设计不同于架上油画或版画,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使人在一瞬之间、一定距离外能看清楚所要宣传的事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广告设计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越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表现物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例如,构思上的一以当十、以少用多的精炼,构图上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简洁,疏可走马,密切不透风的对比关系,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夸张,都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已经在我国广告艺术的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 2、概括与变形。中国传统美学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变形,齐白石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就有一个不断概括、不断深入的过程,最终敢于舍弃虾的次要部分而突出主要特征,使母虾的形象更为完美、更为生动。 3、装饰与色彩。传统美术的色彩处理,主要是装饰色彩。由于招贴艺术的特征,决定了装饰色彩在画画上所起的作用。装饰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正是广告画面所刻意追求的。在招贴画上,常常有这样的例证,一张蓝色的画面,上角画几束灿烂的焰火,这块蓝色自然会被人接受为深邃的蓝天。同样是蓝色的底色,画上几块白色的三角帆影,这块蓝色又会被人们视为无边的海洋。一张绿色的画纸上画一对嬉戏的小羊,这绿色就成了如茵的草坪。正因为只是单纯的底色,空间更大了,给人的联想更多了。

设计美学笔记

18世纪西方的美学运动后,从工匠中分离出了艺术家,艺术成了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设计是从人的本质的角度,讲技术纳入了美的视野,从而使设计美学领域拓展到了技术层面。 技术作为科学的物化,体现了和自然规律性的特点,同时技术具有工具属性,又是人的目的有效手段,从而具有达到合社会目的性的可能。 农业经济时代,设计物是以手工艺作为代名词。手工业时代特点:人力,风力,水力,畜力。 设计美学的出现: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为设计创造了新的技术环境: 1、工业促使设计和制造的分工。 2、标准化,批量化和机械化的大生产方式成为日常生活用品生产的主导方式。 3、举世瞩目的科技文明。 4、人们有可能利用比手工艺时代更强有里的能源和动力来到达自己的设计目的,因为为设计产品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同时,也因工业产品的艺术品格问题时刻充满矛盾。 设计民主化与产品艺术品格之间的矛盾的时代背景: 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锁倡导的民主和自由观念决定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设计是民主化,大众化的设计,设计生产的目的是为看多数人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少数权贵服务的精英和经典设计。 另一方面,机器代替了手工进行大批量的日常生活用品,既反映了大众的市场需求,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带来许多人们始料未及的问题。 设计民主化与产品艺术品格之间的矛盾: 首先,手工艺时代工匠们所创造的精美手工制品和所承载的华美样式,使批量生产的产品无法与之媲美,特别是那些机器模仿手工制品的产品更无法与真正的手工艺制品匹敌。 其次,19世纪产品设计风格和设计标准上的混乱成为更为严峻的问题。直接后果是:不加区别的滥用装饰,导致外在装饰设计与产品功能之间的矛盾与勃离。 再次,机器作为一种全新的加工模式引入到设计中,带来了设计审美观念上的革命。 设计审美:既是物质活动也是精神活动。 核心:“迪扎因”是融合了科学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技术美与艺术美的创造性设计活动。设计:是对未来的计划与创造。 “迪扎因”的4层涵义: 1、是一种造物手段,是利用现有科技文明成果,促使人类改变自身环境的必要手段。 2、是人类审美文化的新领域和新的审美形式。 3、是一种新的创造性审美活动,从理念到物质的物化过程。 4、最终结果必然呈现为物化的形态。 Design与传统工匠工作法相比的3个鲜明特点: 1、设计与生产制作的分工,以及设计师作为一项职业的诞生。 2、强调没有既定模式的开发性设计。 3、功能与造型的一致性。

浙江财经大学选课老师大全

章华:《计算机实用技术》上课认真,几乎每节课有作业,点名。要是想混学分的不建议修。期末开卷,允许你上网允许你翻书,90+ 李显根:《中国旅游文化》基本不点名,期中作业,期末开卷,水课。90+很轻松。《应用写作》期末考试多写字,可以学到知识,认真点给分很高。 吴智斌:《中国旅游文化》基本不点名,期中作业,期末开卷,水课,给分蛮高。85+ 《港台文学专题》期末卷子来自ppt可能要记下笔记(也可以复印),80-90+ 崔霞:幽默和善,不点名,90+考试以论文为主,期中会要求做ppt,给分高,老师人超好叶宁:财政学,老师很好。 陈朝霞:《美学概论》水课,作业艺术作品,期末论文 《影视文化欣赏》平时期中影评,多写加分,期末论文90+,点名签到 《乐理知识与欣赏》《艺术概论》《音乐鉴赏》…都很好。点名是签到,可找人代签。 朝霞姐姐还有一些给人文艺术的课,当做任选去上很不错。 颜涛:《商务谈判》 李欣:《公共关系学》基本不点名,期末作业做策划,小组完成,老师不错。85+ 蒋铁初:《浙江文化概览》不点名,水课,85+。《经济法》没期中考,期末范围小。 胡文才:《创造学》点名,给分可以,老师幽默。 董黎明:《网络会计》给分90+。老师也很好啊,给分超高,基本都是90+了,相比之下贵哥就略显严厉了。《Excel在财会中的高级应用》不错的,上课水,给分高,只要你考试ok就行。 郭德贵:《网络会计》比董黎明给分略严。《中财》期中自己打分,期末成绩看考试,严格。罗照华:课略水,给分不错《中财》作业多,基本不点名。《基础会计》同理 何运信:《金融学》期末好过,给分可以,中间小组做ppt,偶尔点名,期末背诵多。已经是这门课呼声最高的了。 徐敏:《国际金融学》期中小组ppt,基本不点名,给分可以。《跨国银行管理》(PS:不知道还在不在校) 郑恒:《宏观经济学》不点名,给分可以80+ 纪云东:行为经济学,80+ 武鑫:人格魅力大,给分可以,幽默,鲜少点名 操世元:给分可以,上课也还行。有人不喜欢他的风格。 曲凌夫:《工程技术基础》不点名,偶尔让来的人写名字加分,给分高。有人期中在寝室睡觉没考,给84。 吴俊英:《基础会计》上课一定要到,期末给分不错,平时严。 吴诗启:《商品学》点名2次,期末短论文,偶尔自修 赵敏:只要上课,90保证《基础会计》 张慧芳:幽默 戴娟萍:讲课生动《财务管理》不错,有案例。 吴霖:《中国税制》不错 杨春玲:《中国税制》。上课比较仔细讲的也不错 周慧文:社保 唐云峰:行管,激进分子,上课最好带字典 唐春晖:《管理沟通》上课互动,小组作业,期末90左右,组长高1-3分,点名 毛宁:《美术鉴赏》期末论文,基本90+,点名3次。,作业就期末一篇3000的作文。《中外

自考美学复习资料汇总

柏拉图 1,柏拉图《大希庀阿斯篇》讨论美的本质的论著。2,理念论(柏拉图)回忆说、迷狂说(柏拉图) 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最早明确谈到了“崇高”并且把崇高和优美并举的西方美学家;, 4,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 5,柏拉图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 劳动先于艺术是普列汉诺夫提出的; 杜威《艺术即经验》以审美经验为美学研究对象的美学代表作。 蒋孔阳先生《美学新论》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尼采《悲剧的诞生》认为悲剧的诞生与古希腊人的两种精神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有关; 尼采把生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明确的区别开来的美学家。 朗吉弩斯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绝对精神论(黑格尔)先验主体论(康德)基本本体论(海德格尔)时间存在论(马克思)解释学理论(狄尔泰)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是的哲学是理性怀疑论的代表。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 康德提出“反思判断力” 康德认为崇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学的崇高,一种是力学的崇高;认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 艺术表现说的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德拉克洛瓦; 焦虑说是由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提出的有关悲剧情绪的观点;焦虑的首要特征表现为它是一种否定性的精神。展示了自由的可能性。(罪孽说)

西方存在主义之父的丹麦著名哲学家克尔凯戈尔 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的关系: 惨的对象变成有趣的东西”; 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荷加兹、哈奇生、休谟 新自然主义派人物:托马斯.门罗 传统思想家:克罗齐 法国美学家阿尔贝.加托从艺术审美特征出发把艺术分为三类即:美的艺术、机械艺术、既有实用目的又使人获得审美愉悦的艺术; 马克思对人的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自我意识-人自身-现实的人; 亚里士多德是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是悲剧理论史上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 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可以划分为呈现阶段、构成阶段、评价阶段; 日本学者中江肇民1883年从西方翻译的《威氏美学》出版;1750年美学之父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专著《感性学》; 意象主要类型包括:仿象、兴象、喻象、抽象;

园林美学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是写中国园林美学的历史行程。作者将其分为了三个阶段:一、秦、汉以前; 二、魏、晋至唐;三、宋、元、明、清。作者分别就这三大历史阶段做了一些概括性的美学描述 作者将园林美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秦汉以前,在这个阶段里,园林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台榭和苑囿。作者从台榭的历史存在,功能和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期间提及了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讨论,并指出最早提出美的定义的是楚灵王的臣子伍举:夫美者也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伍举对于美的理解,强调了美的功利性,但忽略了美的感性美。本章中,作者提出了清理、总结古代园林文化遗产的宗旨:“举凡历史地存在的一切园林建筑,不管其所有者的初衷情欲如何(当然也要加以深入的研究),只要有真善美的价值,就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给予肯定的品评和理性的总结。” 而后作者重点论述了苑囿的形成、孕育母体、具体秉性及其发展。本节最后,作者指出,作为一门美的艺术,园林虽然是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孕育和诞生于经济母胎之中,但是,它的逐步发展乃至成熟,却应该以主要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特别是审美需要作为标尺。以此标尺衡量,作者总结出了一下结论:从严格意义上说,先秦阶段的“圃”、“园”还不能算是属于艺术范畴的园林,因为它只有使用的物质功利价值,而“囿”“苑”才可以说是古典园林艺术的滥觞,因为它至少同时具有供人游乐的初步的审美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摆脱了物质需要而体现了某种精神生活的自由性。 读完一部分,中国园林也从先秦的台发展到了汉代的宫苑。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流派繁杂。直至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一统天下,园林的审美观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统一,这个时期总的审美趋势是反对隐逸,园林初期突出经济价值,后来主要用来狩猎等。这个时期帝王园林主要由宫馆、禽兽、林木、山水四个要素组成,基本体现了天然和人工的统一。此时,山水、林木不是主要的审美对象,然而作为主要审美对象的建筑物却在园林广大的面积中占不到应有的造园比例,这是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审美意识中存在落后层面的矛盾所造成的。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在这个文化心理追求自由解放,富于艺术精神和哲学意味的年代里,不但其他的艺术成就和美学思想值得重视,而且有关园林的审美意识的飞跃也不容忽视,它和某些社会原因一起,不但促进了苑囿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使得不同于苑囿的“适我无非新”的园林类型得以孕育和诞生。古典园林美学的历史形成,有如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层面: 一、“隐逸”、“归复”的精神气候 二、自然审美意思的觉醒 三、禽兽在园林中价值的嬗变 四、山水园林、私家园林的诞生 先说第一个层面。汉代社会比较安定,思想领域里则是独尊儒术的一统天下,而老庄哲学、隐逸思想并不行时。西汉淮南小山所写的《招隐士》就历数隐居山泽的可怕、悲苦。作品结尾处这样写道:“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就留。”这代表了汉代的一种文化思潮。到了魏晋时代,就不同了,一统天下分崩了,权威信仰离析了,儒家经学解体了,被以玄学为代表的思潮取代了。玄学的主要自相来源,就是老庄;而老庄所倡导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隐逸哲学。晋代高蹈遁世的隐逸意识,从本质上来看,是企图体内各国归复自然以求得洁身自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思想有着否定黑暗势力,不与之同流合污的积极意义,当然,它也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某种消极的副作用,然而这只能说是次要的。在晋代的审美思潮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陶渊明。他在《归园田居》

美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美 它是美学研究的中心范畴,能引起人美感的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是内容与形式,真与善,规律性与目的性,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主观性,客观性,新颖性等属性的统一。 2. 美学 它是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中,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美,自然美,特别是对艺术美进行审创造和审美欣赏的经验总结。它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和欣赏美。 3. 美感 它是人们在接触到客观的审美对象时,所引起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审美感受,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 4.审美素质 关于美的创造,欣赏,评价等方面的素质,也是人必须的一种文化素质,人们将它渗透到创造主体的心智中去,使之变成一种改造客观世界和完善自身的价值取向 5.审美能力 是人们在创造与欣赏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评价没,表现美,创造美等方面的能力。 二·单项选择 1.在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首先提出并加研究的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 2.提出“美是理念感性显现”的美学家是 A.柏拉图 B.黑格尔 C.休谟 D.博克 3.“美不常珍,恶不终弃”说明美的 A.客观性 B.相对性 C.绝对性 D.社会性 4.弗洛伊德认为,自然风景之所以美,是人们把他当成了()的代替品 A.母亲 B.情人 C.父亲 D.自身 5.美感是下列何者的产物 A.社会实践 B.主观愿望 C.主观意志 D.生物本能 6. 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说明 A.耳朵很重要 B.感官的重要性C把握音律很重要 D.个体美感的获得,是通过感官去感知,通过心灵去领悟 7. 美学家狄德罗说过:卢浮宫的没,不论是有人或无人,都同样存在。这说明() A.美有主观性 B.美有客观性 C.美有社会性 D.美有实践性 8.“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反映了诗人的()情绪。 A.兴奋欢乐 B.追忆 C.思恋 D.通感 9.人类的审美意识最早出现于 A.中古时代 B.近古时代 C.奴隶时代 D.远古时代 10.“美是比例与和谐“的美学理论的提出者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毕达哥拉斯学派 D.亚里士多德 11.《欧米哀尔》的作者是 A.罗素 B.达芬奇 C.罗丹 D.米洛 12.“移情说”,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费希特 B.丹纳 C.克罗齐 D.立普斯13.《淮南子》中说“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它说明美具有 A.多样性 B.客观性 C.社会性 D.相对性 14.某些原始人把上门牙敲掉而以为美,于是整个部落的人都将上门牙敲掉,这种现象说明原始人的审美活动具有 A.愚昧性 B.重复性和雷同性 C.落后性 D.跟风性 15.黄山一堆乱石头,在()的作用下,变成了“猴子观海”“猪八戒吃西瓜”4 A.直觉与感受 B.想象与联想 C.鬼斧神工 D.冰川作用 16.风景画最早诞生于 A.荷兰 B.法国 C.西班牙 D.英国 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 A.以意境为主,意象辅之 B.以意象为主,意境辅之 C.意境意象并举,无主次 D.意境意象都不突出 18.“曲高和寡”“知音难求”反映了接受主体与作品之间的 A.矛盾 B.鸿沟 C.不一致 D.不协调 19.“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这就是 A.观 B.悟 C.品 D.体 2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A.形象性 B.愉悦性 C.独创性 D.逻辑性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给人以优美感受的自然景观是 A.荷塘月色 B.电闪雷鸣 C.瀑布飞流 D.春暖花开 E.波涛汹涌 2.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使之 A.净化 B.升华 C.提高 D.纯化 E.美化 3.以下作品是从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是 A.果戈里的《死灵魂》 B.罗丹的《老妓》 C.米勒的《扶锄的农民》 D.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E.徐悲鸿的《奔马》 4.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无我之境的有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寒波澹澹起,百鸟悠悠下” E“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审美教育的任务就是鼓舞人们去 A享受美 B爱美 C欣赏美 D追求美 E创造美 6.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书法家运笔必须注意的三个方面是 A笔骨 B.笔法 C.笔锋 D.笔势 E.笔力 7.下列作品表现意象感性特征的名画是 A.八大山人的《猫》 B.《向日葵》 C.《思想者》 D.《巴尔扎克》 E. 《文心雕龙》 8.以下给人优美感受的作品是 A.《蒙娜丽莎》 B.《命运交响曲》 C.《春江花月夜》 D.《蓝色多瑙 河》 E.《欧米哀尔》 9.下列说法中说明美的多样性的是 A.“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毫无感觉” B.“食必常饱,然 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 C.“佳人不同体,那不同眠,而皆悦于目” D.“西施,王嫱状貌不同,世称其美好钧也” E.“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10.不可能出现在原始人所画的洞穴壁画中的是 A.山川树木 B.晨雾晚霞 C.野牛 D.绿草如茵 E.野马

设计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现代科学观的缔造者之一(伽利略)在天文学、运动的原理和定律、数学与经验的关联、实验科学或科学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2 (培根)被同时代人赞誉为“自然大臣”,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 3 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是(马克思主义) 4 现代之父(塞尚)向世人揭示了新的“看”的方法。 5 在现代设计史上,(毕加索)是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现代艺术家。 6 热的抽象代表为(康定斯基) 7 冷的抽象代表为(蒙得里安) 8 英国“水晶宫”的设计者是约瑟夫.帕克斯顿 9 纳粹时期素有“电动汽车之父”斐迪南.保时捷 10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简称为“DIA” 11 英国工业艺术院,简称“BIIA” 12英国美术与工业委员会“CAI” 13英国国家工业艺术注册设计师“NRD” 14吉奥.庞蒂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设计界最有代表性且最富才华的人物。 15美国通用公司的简称为GM 16“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34年出版的菲德里柯.德.奥尼斯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 17在建筑上最早提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是美国建筑家罗伯特.文丘里。 18解构主义的始作俑者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 19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是世界公认的杰出的解构主义大师。 20中国最早的西洋美术摇蓝-----上海土山湾工艺院 21《癸卯学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 22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成立学部。 23中国近代于1918年成立第一所国立美术院校—北京美术学校创立,设立图案系。 24--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一书作者是培根。 二、多项选择题 1 为努力探索而牺牲的科学家有(布鲁诺)(伽利略) 2 莫奈的作品有(卢昂.大教堂)(阿尔让特依大桥)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一位叫丽水千里的朋友贴出的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1、艺术的本质特征等一般规律性问题 2、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3、艺术与其它相关领域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及它的地位与作用。 4、围绕艺术活动四要素讨论艺术的核心问题 创作者(艺术家)、鉴赏者、作品、世界 5、艺术门类 用材质和技法来划分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 艺术本质论 科学和美学划分在19世纪末。艺术和美学既有交叉有不一样。1750年,美学。 美学研究艺术美+自然美 1、艺术产生的理论 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消费(生产-消费) 艺术传播在教材中最为薄弱的部分。艺术传播是艺术产业化最重要的环节,(艺术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系,广告学,传播学)(广告及市场)(展览馆,出版社)===>现代传媒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生产分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种,艺术被看作一种精神生产形态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特点。艺术是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结合与统一。马克思:“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揭示了物质、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为什么说精神生产具有不平衡关系? 精神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精神受物质制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从人的需要(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多层次说”)和生产的目的来说第一,精神生产满足精神审美认知需求。第二,物质生产——使用、交换、价值属性、商品属性;精神生产——审美属性。第三,从生产过程和结果来看独立于物质生产的特征,艺术精神,构思,技巧投入和一般工艺品不一样。 揭示艺术系统的奥秘 创造性被扭曲,淹没与根本原理违背片面追求票房收视率 艺术把握世界方式 形象性特征:不单是具象,可视可听都包括。借助艺术通感。音到形,诗到画。和科学性概念理性把握世界不同 特征的美——运用形象进行创造性的想象的重要。“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悟,又表现思想” 艺术形象性: 1、主观客观的统一,有意味的形式 主观因素消失在客观的因素中——建筑 客观因素消失在主观因素中——音乐

2014《美学概论》考试复习笔记精华

2014《美学概论》考试复习笔记精华 1康德的美学理论主要集中在《判断力批判》的上卷。 2第一部涉及美感经验形态划分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3文献记录表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开始思考美的。 4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是行壮、色彩、声音。 5中国画多以写意为主,“神似”重于“形似”。 6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东方园林。 7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于1750年在其所著的《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 8从总体来看,美可以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两大类。 9劳动美具体体现为劳动环境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劳动产品的美。 10艺术美的三种高级审美要素是意蕴、意境、典型。 11 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 12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审美意识。 13现实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 14研究美学所需要的最基本方法是哲学的和逻辑的分析法、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心里学的方法。 15西方悲剧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存在悲剧。 名词解释: 建筑艺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形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为特点,为标准,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工艺美术: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艺术。 典型:在艺术作品中,典型是指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集中地概括一定社会生活中某种人或事物的共性,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显示的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科学实验以及人的衣食住行、交际往来等各方面。 现实美: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它遍布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美感经验:就是审美活动(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醉神迷的瞬间经验状态。 意境:是指艺术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客观的事物、景物高度和谐融合二产生的含蓄蕴藉、丰富深远、耐人寻味、能引起人无穷想象的艺术境界。 雕塑:是用可塑性材料或可雕刻的材料,塑造具有三维空间的实体性的艺术形象,以再现生活、表达情感的艺术。 形式美:是指美得对象在形式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得要素和规律,它是从无数具体的感性的美的事物形式中所抽象概括出来的,包括构成事物外形的自然物质属性(形、色、声)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原则。 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说唱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 造型艺术: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将客观事物固有的各种构成要素作为表现手段,在平面或 1

自考美学重点内容精华帖

一、美学研究对象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一门学科,以艺术活动为中心来研究。 审美关系: 1、不是理智的认知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感性直观关系,通过情感建立成。 3、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超功利性。 4、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 美学的学科性质: 1、人文学科。 2、综合性学科。 3、研究方法:以哲学为核心,注重情感体验。 二、美学的学科发展 审美意识:缺乏系统性、不成熟初级审美意识高级审美意识 审美思想:柏拉图:理式孔子:里仁为美 审美学科:从哲学、文艺学中划分出来 鲍姆嘉通: A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美学》、1750 B形成独立的研究对象—感性、以美的思维和艺术为研究对象 三、美学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实践存在论 1、坚持把实践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根本基础。 2、马克思实践概念是生成性的。 3、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存在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实践存在论的特色 1、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 2、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 3、始终坚持人与世界的辩证统一

美学是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自由为媒介。 第二章审美活动论 一、审美动机: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 审美需要: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的具有的,一种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的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现自己的独特的精神要求。 特点:A人所特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 B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精神追求,不仅仅是感官的欲求享受。 审美理想: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作用:A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 B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 内在方面: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外在方面:兴趣和品味 审美趣味的双重性—个体性/社会性 二、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审美活动:一种独立存在的人类活动,整体性的,以心灵感知和情感体验为表现得内在生命活动和独特的精神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个性化特征。 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A本己性:审美是一种最符合人性的尊严、最能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动。 B精神交流:是人与世界在精神上的一种交流对话。 2、最具有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A首先是一种精神活动,依赖于情感体验。 B在各个精神活动中最具有个性化。 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A无功利:没有现实的直接功利目的。 B最高功利性:以人的自我完善,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的。 4、审美活动的自律性与他律性统一 A自律性:审美活动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B他律性:审美活动受物质实践的制约。 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1、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是实现人的特殊精神价值的活动。 2、审美活动与一般价值互动的共性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04026)

艺术设计与美学复习资料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2——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2——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2——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 牛顿2——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3——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4——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7——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7——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7——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毕加索7——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M. 金兹堡9——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艾尔·利兹斯基30——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康定斯基9、43——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28——“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9、29——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29——“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鲍姆伽通16——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16——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15——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16——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16——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16——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 约瑟夫·帕克斯顿21——“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23——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 莫里斯23——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27——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沙利文31、54、134——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形式服从功能” 斐迪南·保时捷32——电动汽车之父,开发出“大众汽车”、“甲壳虫” 弗兰克·皮克34——30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

世界现代设计史梁梅自学考试笔记

世界现代设计史梁梅笔记 现代设计的概念: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它是基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计划容,受现代市场营销、一般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约束,具有高度应用性的设计活动。容包括: 1、现代建筑设计 2、现代产品设计 3、现代平面设计 4、广告设计 5、服装设计 6、纺织品设计 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现代设计不仅仅提供人类以良好的人机关系,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供人类以方便的工具,同时,也是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方便自然交流的重要活动。现代设计是一个不太准确的称谓,与其说是一个设计风格概念,还不如说是一个时间概念来得准确。应该说是它是现代建筑、现代工业产品、现代平面设计的总称。 工业设计史(没有现代工业设计史,因为工业设计本身就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的新事物,本身就是现代的) 大多数设计史都是以建筑为主线,兼顾一些家具而成书的。 现代主义的定义: 时间上定义:20世纪初期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运动。 意识形态上:革命性,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性,都非常典型和鲜明。 现代主义是一个对于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几乎意识形态的所有畴,从哲学、心理学、美学、艺术、文学、音乐、舞蹈、诗歌等等都被涉及。 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

在20世纪形成,它的组成非常庞杂,既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的容,也有乌托邦主义的成分,重要人物:勒·科布西耶、沃尔特·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弗兰克·赖特、阿尔瓦·阿图。奠定了现代设计思想的基础,影响到全世界设计的发展。 勒·科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1917年定居巴黎,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大师中著书立说最丰富的一个。他的现代主义思想理论集中反映在它的重要论文集《走向新建筑》中代表了他的总体设计思想。这本著作的文章,前后跨越几十年,因此难免有些前后矛盾之处,容也比较庞杂,但是在否定设计上的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在强调设计的功能至上方面,他的观点与格罗佩斯基本是一致的。 柯布西耶强调机械的美,高度赞扬飞机、汽车和轮船等新科技结晶,认为这些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受任何传统式样的约束,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它们只受到经济因素的约束,因而,更加具有合理性。通过强调机械的重要,柯布西耶成为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它们的美学原则是独特的,并不跟随古典艺术的美学原则,只有面对这种新的社会状况,我们才能把握新的美学立场和美学原则,那就是代表二十世纪新时代的机械美学,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 1、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瓦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为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 2、50年代以后勒·柯布西耶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在家具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适的钢管构架躺椅著称于世,几乎成为20年代优雅生活的象征。 柯布西耶本人是非常矛盾的,他的观念和它的实践中存在大量的知识分子理性主义的成分,甚至是空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但他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刚刚萌芽时提出的这些重要见解,对于推动运动的整体发展,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密斯(1886-1969)

自考美学知识点一

知识点美学史上的研究做题结果 1.“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语出() A.狄拉克 B.弗洛伊德 C.柏拉图 D.李泽厚 【答疑编号126,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 2.美学家()著有《实验美学》和《美学入门》。 A.黑格尔 B.柏拉图 C.费希纳 D.弗洛伊德 【答疑编号127,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4 3. 认为关于“美”、“善”之类形而上学概念都是伪命题的美学家是() A.维特根斯坦 B.荣格 C.杜威 D.黑格尔 【答疑编号125,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 知识点美学研究对象一做题结果 1.艺术中的审美现象是() A.艺术美 B.生活美 C.科技美 D.自然美 【答疑编号129,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正确】

2.美学的对象是() A. 与对象毫无关系 B. 完全外在于人的单纯客观的美 C. 完全由人决定单纯的主体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 D. “审美”现象和活动 【答疑编号128,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7 知识点美学研究对象二做题结果 1.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的是() A.艺术美 B.生活美 C.科技美 D.自然美 【答疑编号132,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1 2.提出“文学艺术作品在看来不是作家完成以后的那个现成的”书,而是“以审美的方式审美具体化过程中生成的那个东西”的理论家是() A.英伽登 B.费西纳 C.黑格尔 D.马克思 【答疑编号131,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9 3.审美现象中广义的美包括() A.优美 B.荒诞 C.丑 D.悲剧 E.喜剧 【答疑编号133,点击提问】 【您的答案】ABCDE 【正确答案】ABCDE【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2 知识点美学是人文学科做题结果 1.审美活动中最高级、最典型的形态是() A.审美思想 B.审美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