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复习资料1

艺术美学复习资料1
艺术美学复习资料1

艺术美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文学是以语言作为材料和手段来塑造形象和反映现实的,因此也称为语言艺术。

2.散文的审美特征是。

3、审美知觉就是我们在对事物感觉过后留下来的审美经验。

4. 冯友兰把人生分为由低到高四种不同的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

5. 艺术美学本质可分为两个方面讨论,即形而上和形而下。

6. 古典美学提倡对称、和谐、宁静、完整,这种审美实际上就是指优美。

`6.艺术符号与一般符号存在着能指和所指的区别。

7.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的观点是由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名论断

发展而来的。

8.作为舞台演出的戏剧文学和演员创造舞台形象的表演艺术是戏剧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9.艺术的价值也就生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的过程中。

10. 审美价值是相对认知和道德而言的一种价值观念,它是人们在领域作出的

有关美与丑的价值判断和评价。

11.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的审美价值。

12.元价值又可分为真价值与伪价值,其中真价值又分为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

13.马奈的作品《草地上的午餐》打破了时代观念的禁锢,将一个极具现代性的感性女性大

胆的展示在观众面前,并置于明艳的古典田园景色之中,在视觉上直接冲击了那个时代的虚

伪和体面。

14.就现实主义的本质精神而言他始终都应该具有,唯有此我们才能始终不渝的追求理想,对现实不断的超越。

15.“”是西方传统艺术理论中,占支配地位的艺术观念。

16. 在所有造型艺术中,绘画是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基本构成因素是线条、明度

与色彩。

17. 直觉意象的特点概括起来有反逻辑的,非理性的,和无意义的。

18. 善是人们在道德领域所产生的价值观念,属于人们的伦理价值观念。

19. 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20.审美经验贯穿整个审美过程,即要在审美创造、审美鉴赏的过程中来创造美、接受美、欣赏美,并对美本身做出判断。

21、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探索艺术内在的基本美学规律、透过艺术现象来探寻艺术的美学本质。

22.美学研究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两类基本方法和科学方法。

23.从休谟开始,美学就走出哲学的怀抱,和心理学密切联系起来。

24. 就是在没有中介的一种感觉形态向另一种感觉形态转化过程中产生的。

25.真正的艺术的特征在于它的。

26.18世纪中期德国美学家鲍姆加通把美学界定为关于审美价值的科学,标志美学从规范的研究进入了属于价值论、自己的理论研究层次。

27.所谓真价值指的是具有创造性的价值。

28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学本质、艺术的审美经验、具体艺术的特征和鉴赏。

29.“道家”以“”作为事物的本质,主张以为本。

30.艺术的个体价值主要从两方面得以体现自我实现和个人情感表达方式。

31.善是人们在领域所产生的价值观念,属于人们的伦理价值观念。

32.索绪尔指出一切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必须具有意和境的作用。

33.古代关于艺术形象以及其生成转换的言辞。“观物以取像”“立像以见”,“生于像外”这三句话包括了从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以及艺术鉴赏的整个过程。

34.吕胜中《中国红人》、《降吉祥》,从油画转向借鉴,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35. 是人类最伟大的自我补偿行为。

36. 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美感,获得的美的经验或者审美的经验,进而解决了美的本质问题。

37.雕塑是运用、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38.建筑艺术必须创造出独特的,创造出具有的艺术作品,

对于这种作品的欣赏根据的主要标准并不是关于生活空间属性的居住观念,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抽象的纯粹性的审美观念。

39. 是西方传统艺术理论中,占支配地位的艺术观念。

40. 被定义为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它的特点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用虚构的方式再现生活。

41.我们说艺术是自由的,主要是针对科学而言的,科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学问,艺术则是人的的表现。

42. 艺术形象是指在文艺创作和鉴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特性,即一种形象思维特性。

43、表现性艺术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体等特点。

44.艺术作品的个体价值首先表现为的审美价值。

45、艺术的就是所谓“扬善抑恶”的社会功能。它反映特定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的道德观念。

47、.审美知觉以形式作为判断标准,而不是止于现实性的,功利性的目的。

48.艺术审美价值想象其实就是一种艺术想象,它是艺术家和欣赏者在观照对象时,调动过去积累的艺术表象,并进行加工改造,再现或创造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49.中国现代山水画笔墨变法的拓荒者是。

二、单项选择题

1. 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客观的视觉,艺术家们对形和色的领悟总是按照他们各自的

领悟方式进行的,甚至将自然时空中的东西也作为是精神和心灵的一种外化。这是

( C )的看法。。

A. 实在论

B. 本质论

C. 唯心论、唯灵论

D. 意志论

2.()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艺术之为艺术的

独有标志。

A. 形象性

B. 语言性

C. 典型性

D. 普遍性

3.法国现代艺术家( C )是达达主义代表人物,他的著名作品有《下楼梯的

裸女》。

A. 恩斯特

B. 蒙德里安

C. 杜桑

D. 安徳烈·布勒东

4.()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艺术之为艺术的

独有标志。

A. 抽象性

B. 语言

C. 具象性

D. 形象性

5. ( B )是艺术家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融入艺术家的感情和思想的主观

心理形象。

A. 作品

B. 意象

C. 映像

D. 意蕴

6.散文的审美特征是()。

A.形散而神不散

B.题材广泛多样

C.结构灵活自由

D.书写真实

感受

7. 艺术与宗教虽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但却有着本质上的共通性,即超越()。

A. 现实

B. 精神

C.社会意识形态

D.理想

8. 艺术的真价值即创造价值,艺术的真价值可分为“相对价值”和( D )。

A. “元价值”

B.“非创造价值”

C. “伪价值”

D.“绝对价值”

9: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的同时,( C )也十分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

并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

A.尼采

B. 弗洛伊德

C. 车尼尔雪夫斯基

D. 康德

10. 著名雕塑作品《思想者》是( D )的代表作之一。

A.梵高

B.米勒

C.布朗库西

D.罗丹

11. 后印象派代表画家中具有象征性绘画语言与原始感审美特征的是( B )。

A. 塞尚

B. 梵高

C. 高更

D. 修拉

12. 在人的诸种高级情感中,唯有( D )是自由的情感。

A.道德情感

B.自然情感

C.理智情感

D.审美情感

13.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被称之为音乐灵魂的是( C )。

A. 节奏

B. 和声

C. 旋律

D. 调式

14.( D )贯穿整个审美过程,既要在审美创造、审美鉴赏的过程中来创造美、

接受美、欣赏美,并对美本身做出判断。

A. 写实性

B. 审美理想

C. 创造性

D. 审美经验

15.()提出了试图逃脱悲剧的方式有通过宗教、通过艺术。

A. 叔本华

B. 贡布里希

C. 苏珊·朗格

D. 狄德罗

16. 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A )。

A.哲学方法

B.心理学方法

C.伦理学方法

D.社会学方法

17. 人类最伟大的自我补偿行为是()。

A. 经验

B. 想象

C. 艺术

D. 审美

18. “床”的理论,“洞穴”理论是( B )提出来的。

A. 贡布里希

B. 柏拉图

C. 瑞恰思

D. 普罗丁诺

19.人最本质的存在就是文化存在,也就是人的()存在。

A. 审美

B. 道德

C. 价值

D. 情感

20.( C )被称作是立体主义的开端和“现代艺术的分水岭”。

A. 《格尔尼卡》

B. 《下楼梯的裸女》

C. 《亚威农少女》

D.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21.( B )意象其特点为反逻辑、非理性、无意义的。

A. 比喻性

B. 直觉

C. 描述性

D. 观念性

22.我们在衡量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时,在衡量一件艺术作品时,在衡量文学艺术具体有多高的艺术价值时,始终都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 C )。

A. 象征性

B. 审美经验

C. 审美价值

D. 描述性

23.审美情感的产生,能让人的心灵获得充分的自由,人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意志等都处于协调的状态。审美情感与非审美情感的主要区别在于人的( A )。

A. 形式化创造

B. 个性化创造

C. 理想化创造

D. 想象性创造

24.()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艺术之所为艺术的独有标志。

A.情感性

B.功利性

C.客观性

D.形象性

25.侧重反映客观世界的艺术通常被指为()。

A、再现性艺术 B. 表现型艺术 C.情感性艺术 D.符号性艺术

26.谁都无法否认,以( B )为核心内容的伦理价值在艺术价值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

A. 真、假

B.美、丑

C. 爱、恨

D.善、恶

27艺术家的任务不是实现价值而是借助艺术符号来创造( C )。

A.伪价值

B. 真价值

C. 潜价值

D. 价值

28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就是( C )。”

A.宗教

B. 生活

C. 功利

D. 道德

29.克罗齐表明,“画家缺少了(),就缺少了一切。”

A.目的

B. 形式

C.实践

D. 精神

30.( A )认为“崇高”并非是单一的主体或客体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

而是产生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感性关系。

A. 康德

B.博克

C.席勒

D. 黑格尔

31.“印象主义”这个术语,应该归功于( B )。

A. 《格尔尼卡》。

B. 《日出·雾》

C. 《大碗岛上的星期日的下午》

D. 《奥林匹亚》

32.离开了(D ),任何再现的艺术都是靠不住的,也是不可能的。

A. 形式

B. 个性

C. 表现

D. 想象

33. “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D )。

A.直觉

B.通感

C.想象

D.表象

34.具有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艺术形式是( A )。

A.摄影

B. 绘画

C. 舞蹈

D. 建筑

35.被称作是立体主义的开端和“现代艺术的分水岭”的艺术作品是( C )。

A.《亚威农少女》 B.《草地上的午餐》 C.《戴帽子的女人》 D.《下楼梯的裸女》36. 诗人贾岛与韩愈的“推”“敲”之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属艺术作品的()。

A.物质实在层的追求

B.形式符号层的追求

C.意象世界层的追求

D.意境超验层的追求

三、多项选择题

1. 艺术的个体价值主要从( AB )方面得以体现。

A.自我实现

B.情感舒泄

C.陶冶性情

D.培养美好情感

2.表情艺术主要是指( BD )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A. 戏剧

B. 舞蹈

C. 音乐

D.影视

3. 康德将崇高的类型概括为()。

A.数量的崇高

B. 力量的崇高

C. 质量的崇高

D. 精神的崇高

4.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客观的视觉,艺术家们对形和色的领悟总是按照他们各自的

领悟方式进行的,甚至将自然时空中的东西也作为是精神和心灵的一种外化。这是()的看法。

A. 逻辑实在论

B. 唯心论

C. 唯灵论

D. 现象主义的看法

5.从艺术的认识价值角度来看艺术形象有( ACD )和这三大特征。

A. 感染性

B. 形象性

C. 具体性

D. 概括性

6. 叔本华提出了试图逃脱悲剧的方式有( AC )。

A.通过宗教

B.通过道德规范

C.通过艺术

D.通过美学欣赏

7.艺术本质的三项式( ACD )。

A. 人与自我

B. 人与人

C. 人与社会

D. 人与自然

8.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的基本原则是( ACD )。

A .实用 B.科学 C.坚固 D. 美观

9.线性象征符号是由( ABD )三部分组成的。

A. 语词的物质形式

B.指示性内涵

C. 意象性内涵

D. 表现性内涵

10.下列艺术家属于抽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BD )。

A.卡西米尔·马列维奇

B. 蒙德里安

C. 安徳烈·布勒东

D. 康定斯基

11.艺术的个体价值主要从两方面得以体现( AB )。

A.自我实现

B.情感舒泄

C.陶冶性情

D.培养美好情感

12.法国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雷诺阿的代表作有( BD )等。

A. 《奥林匹亚》

B. 《金发浴女》

C. 《日出·印象》

D. 《包厢》

13.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门罗认为美学应该有( ABC )这几个分支。

A. 审美形态学

B. 审美心理学

C.审美价值学

D. 审美本质学

14.表情表演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是( BC )。

A.表演性

B.抒情性

C. 表现性

D. 直观性

15.下列属于立体主义的画家是( A B D )。

A.勃拉克

B.杜桑

C.马蒂斯

D.毕加索

16.艺术审美价值特征是( ACD )。

A 形象性 B.荒诞性 C.情感特征 D. 自由性

17.从艺术的认识价值角度来看艺术形象有( AD )和感染性这三大特征。

A. 概括性

B.形象性

C. 自由性

D. 具体性

18.立体主义分为( BD )两个阶段,其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和勃拉克。

A. 表现立体主义

B. 综合立体主义

C. 未来主义

D. 分析立体主义

19.下列艺术家属于抽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ABD )。

A.卡西米尔·马列维奇

B. 蒙德里安

C. 巴拉

D. 康定斯基

20.下列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有( CD )。

A.《斜倚像》

B.《加莱义民》

C.《思想者》

D.《巴尔扎克》

21.古典美学提倡宁静、完整( AB ),这种审美实际上就是指优美。

A. 对称

B. 和谐

C.韵律

D.自由

22.荒诞的审美价值范畴表现出极为鲜明的后现代性主要特点是( BCD )。

A.消解概念

B. 消解深度

C. 消解中心

D. 消解逻辑

23.从表现手法和形式区分,雕塑可以分为( ABC )。

A. 圆雕

B. 浮雕

C.透雕

D.陶雕

24.荒诞的审美价值表现出极为鲜明的后现代性主要特点( BCD )。

A.消解概念 B. 消解深度 C. 消解中心 D. 消解逻辑

25.表情艺术主要是指( BC )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A. 戏剧

B. 舞蹈

C. 音乐

D.影视

26.艺术审美价值的一般特性有( ABC )。

A. 主体性

B.合规律性

C. 合目的性

D.实践性

27.意象的产生要经过三个阶段。他们分别是(ACD )。

A. 物象

B. 意识

C. 印象

D. 意象

28.艺术美学研究的方法( AB )。

A.基本方法

B. 学科方法

C. 价值探析法

D. 举证法

29. 立体主义的代表人物有( BD )。

A.高更

B.毕加索 C、马蒂斯 D.勃拉克

30.艺术美学研究的范围包括( AC )。

A. 美学本质

B. 审美价值

C. 审美经验

D. 美学特征

31.狄德罗把艺术的本质和美学的本质分成了( AC )。

A.相对美

B.理性美

C.实在美

D.感性美

32. 表情表演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是( AD )。

A.抒情性

B.戏剧性

C.文学性

D.表现性

33. 从认识价值角度探讨艺术形象特征即( BCD )。

A.典型性 B. 概括性 C. 感染性 D.具体性

四、名词解释

1.审美经验中的形式效应:

2.再现:再现是指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

3 艺术的形象性:文艺创作和鉴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特性

4.艺术典型: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5.创造性想象:

6.比喻性意象:艺术家描述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不满足于一般性的表象描述,而借助于传统语法的修辞手段,通过比喻创作出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那就是一个比喻义的世界

7. 现代主义:

8、荒诞

9、审美知觉

10、审美想象

五、问答题

1、简述艺术的伦理价值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印象主义的美学特征?

3、简述荒诞的审美价值主要特点是什么?

4.如何理解艺术的自由价值特征?

5.简述审美情感的一些基本特征?

6、简述意象的四个层次及特点。

7. 简述悲剧的价值范畴及积极审美效果。

8. 野兽派在艺术探索方面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特点?

9.简述审美情感与理智情感、道德情感的区别是什么?

六、论述题

1.试论述什么是审美情感?审美情感与自然情感、理智情感、道德情感的异同。

1.举例论述艺术作品的几种看法。

1.举例分析审美经验中的时间状态?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题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参考题 第一讲先秦 一、填空题 1.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着作《论 语》。 2.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3.《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 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 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 5.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 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6.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 7.“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 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 8.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9.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提 出了“以意逆志”说。 10.庄子、《庄子》 11.教材指出:《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12.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13.《庄子·外物》篇中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得意而忘言”说,恰恰道 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 14.《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 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名词解释题 1.(孔子的)“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尽善尽美”说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的观点,就是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孔子之所以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是因为《韶》乐是舜乐,舜因为具备圣德而受禅让,符合所谓“唐虞之

自考美学复习资料汇总

柏拉图 1,柏拉图《大希庀阿斯篇》讨论美的本质的论著。2,理念论(柏拉图)回忆说、迷狂说(柏拉图) 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最早明确谈到了“崇高”并且把崇高和优美并举的西方美学家;, 4,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 5,柏拉图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 劳动先于艺术是普列汉诺夫提出的; 杜威《艺术即经验》以审美经验为美学研究对象的美学代表作。 蒋孔阳先生《美学新论》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尼采《悲剧的诞生》认为悲剧的诞生与古希腊人的两种精神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有关; 尼采把生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明确的区别开来的美学家。 朗吉弩斯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绝对精神论(黑格尔)先验主体论(康德)基本本体论(海德格尔)时间存在论(马克思)解释学理论(狄尔泰)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是的哲学是理性怀疑论的代表。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 康德提出“反思判断力” 康德认为崇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学的崇高,一种是力学的崇高;认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 艺术表现说的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德拉克洛瓦; 焦虑说是由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提出的有关悲剧情绪的观点;焦虑的首要特征表现为它是一种否定性的精神。展示了自由的可能性。(罪孽说)

西方存在主义之父的丹麦著名哲学家克尔凯戈尔 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的关系: 惨的对象变成有趣的东西”; 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荷加兹、哈奇生、休谟 新自然主义派人物:托马斯.门罗 传统思想家:克罗齐 法国美学家阿尔贝.加托从艺术审美特征出发把艺术分为三类即:美的艺术、机械艺术、既有实用目的又使人获得审美愉悦的艺术; 马克思对人的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自我意识-人自身-现实的人; 亚里士多德是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是悲剧理论史上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 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可以划分为呈现阶段、构成阶段、评价阶段; 日本学者中江肇民1883年从西方翻译的《威氏美学》出版;1750年美学之父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专著《感性学》; 意象主要类型包括:仿象、兴象、喻象、抽象;

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学科方向“文艺学”博士研究生 一、书目 (一)文学理论部分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一川《文学理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础》(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32]Rice,PhilipandWaugh,Patricia.Eds.ModernLiteraryTheory:AReader.4thedition.London,AHodderArnoldPublicat ion2001. [24]Richter,DavidH.Ed.TheCriticalTradition:ClassicTextsandContemporaryTrends.2ndEd.BedfordBooks:Boston,19 98. [25]Rivkin,JulieandRyan,Michael.Eds.LiteraryTheory:AnAnthology.Malden, Massachusetts:Blackwell,1998. [26]Castle,Gregory.BlackwellGuidetoLiteraryTheory.Malden, MA:BlackwellPublishing,2007. [27]JulieRivkinandMichaelRyaned LiteraryTheory:AnAnthology.Editedby.Malden, MA:BlackwellPublishing,2004.(二)文艺美学部分

(完整版)自考美学简答论述题复习资料

自考美学问答题复习资料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包括四方面:①艺术美(如唐诗宋词的美);②自然美(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如细胞结构的美);④日常生活中的美(如服饰的美)。 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包括三个层面: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 答:①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②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不一样。 4、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 答:①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这一点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存在论的根基; ②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5、为何说美学是一种人生实践? 答:①首先,美学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是由于人的生存发展的实践需要审美;②其次,美学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以人生实践为源泉。 6、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②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③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④它是能唤起主体联想、想象,使主体产生超越的超越形象。

7、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体验;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③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的精神性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实际的占有、利用对象。 8、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答:①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②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③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④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9、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 答:(1)共性: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因此,审美活动的展开,即是客体对象被人性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美需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其次,都必然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特殊性:首先,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所追求的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价值。 10、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 答:因为:①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②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③再次,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11、请简要说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答: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表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

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复习经验及资料(专业信息)

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复习经验及资料(专业信息) 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复习都是有依据可循的,考研学子关注事项流程为:考研报录比-大纲-参考书-资料-真题-复习经验-辅导-复试-导师。缺一不可,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算是告一段落了,之前在还没复试的时候就有几个学妹来问我要怎么开始准备,现已确定拟录取了,就写一下我的考研复习经验及资料吧,请叫我勤劳的小蜜蜂。 首先是择校择专业,选的时候不要在意自己是不是跨专业、跨地区,或者本科学校不够好复试的时候会不会被刷,也不要总是纠结报学硕还是专硕,选那个方向竞争可能会小一点,问问自己想不想学文艺学,想不想去南开大学,答案如果是肯定的,就没必要去犹豫和纠结--有些事情,真正开始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南开大学文艺学考研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一、文学基础和文学理论与批评,政治和英语我就不说了,经验比较多,我就主要说一下文学基础和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复习吧。南开文学院的所有考生都要考文学基础,虽然内容包括的比较多,文学理论、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四个方面都要考,用的复习资料比较多。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南开初试的题目看历年真题就可以发现一般都很基础,难度不大,只要认真复习都没问题的。 南开现在不提供专业课书目,以下是我找的以前的参考书目和我用的一本资料,可以作一下参考: 文学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 罗宗强、陈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918-2003)》(A、B卷,第二版) 乔以钢等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修订版,上下册) 崔宝衡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 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文学理论与批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增补版) 朱立元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第二版) 陈洪、张峰屹、卢盛江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 刘俐俐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学专题复习题答案

2013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鲍姆嘉通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这一名称,这被认为是美学学科产生的标志。 2.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唯物主义哲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 3.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4.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5.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德国古典美学最为重要,它的代表性人物是康德、席勒、黑格尔。 6.在中国现代的美学家中,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美学观的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 8.王维国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自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9.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倡导并亲身实践体验美学,提出了“艺术意境(意境或境界也对)”、“节奏”等重要概念,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10.清末明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接受了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叔本华的“审美静观说”,发挥了审美无功利观念。 11.在《古代社会》一书里面,(美国)摩尔根(L.H.Morgan)依照物质生产方式中技术发展的程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12.我国在上世纪 50年代出现过短暂而热烈的“美学讨论”,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和社论等多种不同学说及其争鸣场面。 13.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形象性和感染性。 14.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 1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生活化、实用化、通俗化、和商业化,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16.美感不是心灵所固有的,也非天然的禀赋,更不是神赐的迷狂,美感来源于

《西方文艺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西方文艺理论》期末复习 整理:何睿时间:2010年12月 一、填空题 1. 柏拉图的代表作品是《文艺对话集》。 2. 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品是《诗学》。 3. 贺拉斯的代表作品是《诗艺》。 4. 郎加纳斯的代表作品是《论崇高》。 5. 普罗提诺的代表作品是《九章集》。 6. 奥古斯丁的代表作是《忏悔录》和《上帝之城》。 7. 托马斯.阿奎那的代表作品是《神学大全》。 8. 但丁的代表作品是《神曲》和谈《神曲》的信——《致斯加拉大亲 王书》。 9. 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是论画的笔记。 10. 新古典主义的诗学法典是布瓦洛的代表作品《诗的艺术》。 11. 狄德罗的代表作品是《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和《论戏剧诗》。 12. 布封的代表作品是《论风格》。 13. 维柯的代表作品是《新科学》。 14. 莱辛的代表作品是《拉奥孔》和《汉堡剧评》。 15. 康德的代表作品是《判断力批判》。 16. 歌德的代表作品是《歌德谈话录》。 17. 席勒的代表作品是《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18.黑格尔的代表作品是《美学》o 19. 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品是《<抒情歌谣集> 序言》。 20. 雨果的代表作品是《克伦威尔》“序”。 21. 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品是《“人间喜剧”前言》。 22. 泰纳的代表作品是《艺术哲学》。 23. 左拉最著名的理论是“实验小说”理论。 24. 别林斯基的代表作品是《1847 年俄国文学一瞥》。 25.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26. 杜勃罗留波夫的代表作品是《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 27.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是《艺术论》。 28. 狄尔泰最著名的思想是精神科学美学。 29. 尼采的代表作品是《悲剧的诞生》。 30. 弗洛依德的主要理论是心理分析学的文艺观,《诗人与幻想》。 31. 荣格的主要理论是分析心理学理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 32. 拉康的主要理论是无意识理论与诗学结构。 33. 什克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关于散文理论》。 34. 瑞恰兹的主要观点是新批评,《文学批评原理》。 35. 巴赫金的理论是交往、对话主义文学理论。 36. 洛特曼的理论是文艺符号学思想,《艺术文本结构》。 37. 马利坦主要关注艺术与诗。 38. 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品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40. 杜夫海纳的代表作品是《审美经验现象学》。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 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美学试题(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 3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32.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33.悲剧的基本特征。 34.美育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36.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是人与世界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存在。31.(1)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 (2)审美经验的第二个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 成活动; (3)审美经验的第三个阶段是评价阶段,指的是主 体对已经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32.(1)审美意象是精神性的,存在于心理活动中, 还未呈现为形式符号,有待凝定于一定的物质实在 中; (2)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 来,赋予—定的形式符号; (3)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 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 (4)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 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在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 直接结果。 33.(1)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 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 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 验。 34.[参考答案] (1)诉诸感性。(2)潜移默化。(3)能动性。 35.(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 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 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 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36.(1)艺术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2)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操作的过程。 (3)艺术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中不可逾越的环 节。 (4)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不能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 与技巧,否则就会沦为匠艺。 美学试题(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0.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 31.简评朗吉诺斯的崇高观。 32.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33.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 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 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 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 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 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 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2)把美育看成娱乐 与道德教育的统一。(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 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 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 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2)他认为生命的 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 滞、机械化。(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 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4)这种说法不能囊 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 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 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4)这是一种从起 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小 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 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 活。(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 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 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 就出现了矛盾。(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 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 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 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2) 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 不相容。(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 里产生的。 42.(1)区别: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 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 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 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 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②美育中的情感活 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 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 分,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 彩。(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 不已的审美意象。(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 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 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 即描述了这一过程。(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3) 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 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 起创作的冲动。(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 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 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美学试题(四)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优美?其特征有哪些? 2.美感的产生是哪些因素的因缘汇合? 3.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结合艺术作品,分析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美育是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 质和精神面貌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等,是人类活动中目 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作为社会实践 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是人对这种和谐 关系的情感肯定。 (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 存关系之中。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 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 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轻 盈、妩媚、秀雅、圆润、清新等品格。 2.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 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 (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一定的审美环境。 3.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 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 首先,就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 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 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 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 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 象。 最后,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 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 的艺术力量。 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 起。 (3)唯物辨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关系问题。 (4)有巨大的历史感。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

民间文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 民间文学:集体创作的、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 民间文学的范围:歌谣、神话、谜语、戏曲(对联) 民间文学的起源:劳动与生活、休闲、神话 民间文艺学是专门研究民间文学的一门文学,是一门既具有交叉性又具有独立性的学科。英国是开展民俗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代表人物:泰勒、弗雷泽、安徳烈*兰等。 芬兰是当代世界民间文学研究活动的中心。1989年联合国第二十五届大会向会员国提交的 《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芬兰学派编纂的《民间故事类型》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徳国,《国际民俗学科目》 日本,《日本昔话集成》和《日本昔话通观》 1935年,钟敬文在《民间文艺学的建设》一文中,首次运用“民间文艺学” 一词来作为民间文学研究的学科名词。 1983年,钟敬文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发表了《建设新民间文艺学的一些设想》的讲话,提出我们要建立一门以“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从实际出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的民间文艺学”,并对这门学科的宏观框架进行构想与阐明。 学习中国民间文学的目的与要求:1、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2、增进我们对中华文化(尤貝是下层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全而了解3、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4、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的民间文艺学知识 中国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基本原理、民间文艺传承学、民间文学分类学、民间文学体裁学、民间文艺美学、民间文艺研究的信息学。 将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引入中国,从20世纪30年代起,一些在国外学习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留学生,如吴文藻、林惠祥、杨成志、费孝通等。 PS西部和北方少数民族以《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为代表的英雄史诗群(中国著名三大史诗),四南以《人类迁徙史》、《阿细的先基》、《苗族古歌》为代表的创世神话系列。少数民族的传说与长诗,如《嘎达梅林》、《阿诗玛》、《孔雀公主》。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 集体性是指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性。(表现:1、集体情境中的集体创作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口头性:广大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 变异性:民间文学是活的语言艺术,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泄稿,处在不断变化中。(表现:1、作品的语言变化2、作品的内容、情廿、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传承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而在不断变化,另一方而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泄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左的因素经过千百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表现:作品的内容上2、作品的形式上3、具体作品的传承上) 传承人:群体传承人和个体传承人(民间文学的传承活动中的佼佼者;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有固立的传承渊源(亲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风格)第三章神话 左义:是人类各共同体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史前时期最主要的文学体裁之一,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

(完整版)自考《美学》简答题复习资料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 动。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 学研究的真正对象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 展开。包括四方面:①艺术美(如唐诗宋词的美)② 自然美 (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如细胞结构的美) ④日常生活中的美(如服饰的美)。 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包括三个层面: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 答:①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不一样;②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 方法不一样。 4、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 答:因为:①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 西,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 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②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 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③再次,就审美而言, 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 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 定性。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 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 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5、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 象;②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 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③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 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④它是能唤起主体联想、 想象,使主体产生超越的超越形象。 6、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 体验;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 望带来的快感。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 的快感;③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 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的精神性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实 际的占有、利用对象。 7、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答:①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② 最具个 性化的精神活动;③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 一;④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8、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 答:1)共性: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 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客体自身 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因此,审美活动的展开, 即是客体对象被人性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 美需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其次,都必然要受 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而发展。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 活意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价值。 2)特殊性:首先,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 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 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 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 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 9、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 在论为基础? 答:①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 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 构、同步发展的。这一点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存在论的 根基;②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 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 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10、审美形态的特征是什么? 答:①生成性——一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 二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审美形态的生成性 也就是广义的美的生成性,是关于美在审美实践活动 中生成的总规律的一个缩影; ②贯通性一一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 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在特定文 化背景下产生的审美形态,从表面上看,往往只是特 定的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但在这种体裁和风格的背 后,实际上潜藏着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的制约性, 这种制约性导致了审美形态的贯通性; ③兼容性——指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 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审美形态就是以一定的存在形 式和审美风格为特征,以人生样态和人生境界为底 蕴,以审美情趣贯彻其中的有机整体; ④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 一。掌握审美形态的二重性特点,可以避免以西统 中,或以中排西的简单化做法,从而在审美形态的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两极对立中保持必要的张力。 11、请简要说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 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答: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表现在惊 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 中。①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审美惊异就是人 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 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既表 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 往。②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审美体验 就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 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 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 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③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 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以完整的“我”与完整的世界直接 相遇,人与世界之间的一切遮蔽、晦暗不明均被敞 开,从而使主体进入一种光明无蔽的澄明之境,一种 最高的生存状态。 12、确定审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①广泛性或普适性一一即不仅在某一种 类或某一体裁中使用,而且还在其他一般艺术形式中 使用,还在现实生活的审美中使用;②统摄性一一即 集杂多于统一。如中国古代审美形态术语颇多,且 有零散性特点,就需要概括和统摄。按照这种统摄性 原则,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地发现中国古代审美形态 的基本脉络;③历史性一一有些审美形态积淀在民族 的审美文化中,产生了长久而持续的影响,已经在某 种意义上构成了本民族审美文化的识别标志。 13、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对审美 活动的发生有什么意义? 答:①工具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原有的生物 性肢体、器官和能力的狭隘性与固定性②工具不仅包 括物质性的劳动手段,而且也包括人所独有的运用语 言符号的能力;③ 人类只是通过运用工具的劳动,才 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学会认识自然的,真正形成人的 意识④工具作为人的智力的一种物化形式,它既是人 所创造的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人借以实际地改造自然 的一种物质手段⑤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不仅造 成外在自然的人化,而且也同时造成人本身内在自然 的人化。由上可知,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 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种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 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 14、审美形态的历史性表现在哪 里? 答:①表现为审美形态是特定历史社会文化发 展阶段的产物;②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在历史发展中 不断演变。 15、比较中西审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 答:审美形态与语言密切相关。首先,中国文 字表意,高度重视词汇;西方文字表音,高度重视语 法;其次,由此引发的审美形态的区别是:中国文字 长于抒情,具有诗性;西方文字长于叙事和论证, 具有逻辑性 16、优美的特征是什么? 答:①是超然优雅的人生境界的真实表现;② 是秀雅协调的外在形式特征;③是和谐化一的内容; ④是心旷神怡、愉悦轻快的审美体验。 17、崇高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答:内涵:①人与自然的对立与超越; ②人与社会的对立与超越;③艺术作品的崇高风 格。 特征:①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②社会价值实 现的昂扬之美;③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④恢宏豪迈 的尊严之美。

《美学》教学大纲设计

教学大纲 美学 一、课程说明: 《美学》是为高等院校中文系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基础课。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旨在讲授美学基本理论,使学生系统了解美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掌握美学研究的对象和围,认识美的本质,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涵养学生的审美心胸,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美学学科的人文品格 2、中西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3、自然美 4、审美形态的哲学分析 5、审美心理过程 6、艺术作品的本体构成

7、审美教育的历史及其当代意义 教学难点: 1、中西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2、审美形态的哲学分析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与本课程有关的前期课程为:文学概论,后继课程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古代文论、文艺美学。本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有密切的联系,这主要因为美学以文学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文学艺术去研究一系列美学基本问题。不过,本课程与《文学概论》也有根本的区别,一方面,本课程不仅研究文学艺术中的审美问题,也研究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审美问题,因此,从研究围上远比《文学概论》课程广阔;另一方面,即使研究文学艺术中的审美问题,本课程也主要是从哲学的高度上来研究的。总之,《美学概论》的元学科是哲学,《文学概论》的元学科是文学,这是这两门课程的根本区别。 五、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六、教学容: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基本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学;美学学科的历史及现状;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美学的人文品格。 重点及难 点: 美学的性质,美学学科的人文品格。 主要教学容: 第一节什么是美学 一、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人类审美意识及美学思想的发展。 二、美学学科的现代发展。鲍姆嘉登确立美学学科地位后美学的发展。 第二节美学研究的对象 一、美学对象观的考察。中外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四种主要观点。 二、美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审美活动。美学研究人类的审美活动这一特殊活动方 式。 第三节美学学科的人文品格 一、美学的学科定位。人文学科。 二、美学与一般社会科学的不同。社会科学如何可能。美学何为。 第四节美学研究的方法

201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七章

2019年自学考试《美学》复习资料第七章 第七章审美教育论 1.概述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历史线索。 答: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舜时代。战国时的 中和思想,对我国美育有着重要影响。 到先秦儒家,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动为目的,则多指两种和谐: 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从《乐记》开始,认为乐和其他艺术具有潜移 默化的感化特征。儒家美育的目的就是中和。建安时期,徐干首次提 出了“美育”一词。其义基本上是指用礼乐为主的先王之教来培养文 质兼备的君子。 美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渣滓”的过程。其类似于 亚氏关于悲剧效果的净化思想。 明清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当时的小说、戏曲论著中。金 圣叹要求读者见文观心。 近代蔡元培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他倡导“以美育代宗教”;梁启超,是近代美育思想的另一先驱者。他认为美育是一种 “趣味教育”。王国维,把西方的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为“四育”。 2.结合中西方美育思想说明美育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答:美育内涵: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 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 教育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 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美育的特点: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

诉诸感性——审美对象的基本特点首先在于,审美对象以其感性 特征,通过丰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悦耳悦目,并打动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鸣,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的目的。美育 以感性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在艺术作品中,感 性形象是情感的载体。美育的过程就是使人的感情得到表现和升华的 过程,而艺术作品正是通过感性意象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诉诸感必的 美育意味着人的感受水平的丰富,用直观、个性的形式来把握审美对象,从而折射出某些价值观,蕴含着对人生和人性的感悟和体会。 潜移默化——美育主要是“化育”。中国儒道禅三家均采用此方式。美育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自由发展的人,具备敏锐的审美水平, 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生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的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 能动性——第一,在美育过程中,主体不但为外物和艺术所感动,同时也在这种感动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决定了美育的方 式多种多样,适合着审美主体的多种需要。第二,主体在美育中的能 动性还表现在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能有自觉的追求。第三,审美是人与 物的自由关系中形成的,主体在参与审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体 现了自己的能动性。 3.审美教育与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主要区别。 答:对美育内涵的三种意见: 第一,美育是人格教育——把美和善二者混为一谈。导致善恶不 分的原因,一是在人类文明的初期,社会处于低级阶段,统治者所更 为关切的是等级、秩序,所有的教育都是巩固统治地位的手段。二是 因为在古代,学科尚未分化,真善美难以廓清。 第二,美育是情感教育——体现了近代西方二元分立的思维特点,即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有、感性与理性的对立。把美育界定为情感 教育在学理上是不妥的。将美等同于美感,而美感又泛化了情感。美 与情感相关,但不等于情感。审美情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