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子生物学文献的查询方法

关于分子生物学文献的查询方法
关于分子生物学文献的查询方法

分子生物学文献

Literatures in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安排与考核

?介绍文献研究的作用与内容

?查找文献的基本方法

?引用文献的规范

?SCI简介

?网络资源的利用

?实践(考核)

课程目的与要求

?“四会”

?会查:查找文献

?会看:阅读、理解文献

?会用:利用文献、引用文献

?会写:写论文

一、文献研究的作用

Art is eternal,

science is directional.

一、文献研究的作用

?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将来

一、文献研究的作用

?文献研究是做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

?任何现代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文献

?研究计划(申请经费)

?研究报告

?研究论文

?文献研究搞好了,就是科研好的开始

二、文献研究的内容

?某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史(产生与发展过程)

?借鉴、启发、澄清

?某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帮助确定研究方向(科研的选题),在已有基础上进行研究

?以文献为研究素材(文献提供的数据、发现),进行理论研究,做

出更深层次的发现

三、查找文献的基本方法

?新文献的引用文献或参考文献

?近期高水平的论文,特别是综述论文

?文摘及索引

?BA (Biological Abstract), CA (C hemical Abstract), Current Contents…

?国际联机检索

?利用互联网查找文献

?向作者索要文献

三、查找文献的基本方法

?部分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杂志

?《中国科学》

?《科学通报》

?《自然科学进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植物学报》

?……

三、查找文献的基本方法

?部分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杂志

?Nature and its related journals

(Nature family of journals )

?Science

?Cell

?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EMBO Journal

?The Plant Cell

三、查找文献的基本方法

?部分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杂志

?Nucleic Acids Research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Gene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TiBS)

?Trends in Genetics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三、查找文献的基本方法

?部分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杂志

?New Scientist

?Scientific American

?Eletronic journals

?Internet resources

四、引用文献的规范

?文中对以往文献的标注

?直接标注:在文中标明作者及发表年份(括号内)

?间接标注:按引用的先后用序号表示

(上标,一般在方括号内)

?参考文献的格式

?论文的引用

?书籍的引用

?网络资源的引用

四、引用文献的规范

?论文

作者姓名. 年份. 题目. 期刊名称(斜体,缩写)

卷(期): 起止页码.

?Venter, J.C., H.O. Smith, and L. Hood. 1996. A new strategy for genome

sequencing. Nature 381:364-366.

?Fedorov A, Merican AF, Gilbert W. Large-scale comparison of intron positions

among animal, plant, and fungal genes. Proc. Natl. Sci. USA2002, 99(25),

16128-16133

?Hudson, T.J., et al. 1995. An STS-based map of the human genome. Science

270:1945-54.

四、引用文献的规范

?书籍

编著者. 年份. 书名(斜体,从第二版开始要注明版本). 出版地: 出版社.

?Sambrook, J., et al. 2001.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3rd ed.

Plainview, NY: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Corwin, H.O., and J.B. Jenkins, eds. 1976.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Genetics:

Selected Readings. Boston: Hounghton Mifflin.

?Gill P, Evett I. Population genetics of short tandem repeat (STR) loci. In: Weir B

ed. Human Identification: The Use of DNA Markers. Dordrecht: Kluwer, 1995,

69-87

四、引用文献的规范

?网络资源

网址,访问时间(access time)

五、SCI简介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的产品

?1958Eugene Garfield starts ISI by borrowing $500 from Household Finance. Current

Contents? (CC?) of Chemical, Pharmaco-Medical & Life Sciences is the sole product. It covers 200 journals in about 32 pages per issue.

?1961 ISI receives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to produce the

experimental Genetics Citation Index using citation indexing. First, a comprehensive

interdisciplinary index was produced. From this database, citations relating to genetics were extracted. Published in 1963, the comprehensive database eventually becomes the 196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which included 562 journals and 2 million citations.

The 1964 SCI comprises five volumes.

五、SCI简介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的产品

?1988 ISI provides Current Contents on Diskette?.

?1989 Science Citation Index? Compact Disk Edition wins Product of the Year from

Online Inc.

?1997 ISI launches ISI Web of Science?.

?2001 ISI develops ISI Web of Knowledge SM - the single, sophisticated platform

that unites journal literature, patents, chemical compounds, and genetic sequencing, and integrates proceedings and additional print and electronic sources.

五、SCI简介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ource Index (Source Publication)

?Citation Index

?Permuterm Subject Index

五、SCI简介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Impact Factor (IF,影响因子)

?国内刊物入选SCI的情况

SCI文献查询方法

标题索引 ?三、如何从检索结果中快速找到某个学科的相关文献? ?四、怎样找到某个研究中的高影响力论文? ?五、如何找到某个课题的综述文献? ?六、如何随时了解某个课题的最新进展? ?七、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第12页) ?八、在Web of Science中,如何在阅读摘要后获取某篇论文的原文?(第15页) ?九、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如何找到研究的合作者或者合作单位?(即了解某个学科的重要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 ?十、如何找到合适的论文评审人? (第20页) ?十一、如何了解我所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人员? ?十二、我的论文没有被SCI收录,如何了解它的被引用情况?(比如查袁隆平院士的论文被别人引用的情况) ?十三、如何得知一本书中的理论是怎样发展和被应用的? 十四、如何找到某个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用不到) ?十五、如何随时掌握学校发表论文被SCI收录的情况? ?十六、怎样获得某个研究人员的引文报告和 H 指数? ?十七、怎样准确查找某篇论文的被引用情况 ? ?十八、怎样去除作者自引情况? (步骤有点复杂) ?十九、如何找到某本书的书评(Book Review)? ?二十、如何在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创建个人的图书馆? 二十一、怎样在写作中避免因参考文献不规范导致的退稿? 二十二、怎样按照某个期刊的要求格式生成文后的参考文献?

应用技巧(三): 如何从检索结果中快速找到某个学科的相关文 献? 您可能经常遇到检索结果太多但又不是您需要的资料的情况,怎样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呢?其实利用Web of Science提供强大的精确检索功能(Refine),您可以简便快速的从检索结果中锁定您所关心的学科领域的文献。 1.访问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课题 请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259624.html,, 进入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选择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以下图示为WOK4.0版新界面)。 如:我们想快速了解200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奖课题“巨磁电阻效应-Giant Magnetoresistance”在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领域的全貌。 2.精确检索-Refine 在检索结果界面上,通过左侧的精确检索-Refine功能您可以快速的了解该课题的学科、文献类型、作者、机构、国家等,甚至通过Subject Areas选项锁定某一学科的相关文献。

中科院科研人员看文献的方法

中科院大牛博士们教你如何读文献 这是一篇转载的文章,对于我这样的科研新手来说,这篇文章指导如何多文献实在是大有裨益啊!分享给大家读一下! 1.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我是学自然科学的,平时确实需要不少外文文献,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虽然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已经不算少了。但是有时还会碰到查不到的文献,而这些文献的数据库我们所在研究所或大学又没有买,怎么办?我基本通过以下向个途径来得到文献。 1.首先在Google 学术搜索里进行搜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当然这只是碰运气,不是万能的,因为我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献的一条途径吧。可以试一下。同时我发现, 从Google 学术搜索中,还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学术搜索中会显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数,不过这个引用次数不准确,但是从侧面反应了这篇文章的质量,经典文章的引用次数绝对很高的.同时如果你用作者进行搜索时,会按引用次数出现他写的全部的文章,就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较经典,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可只看经典的. 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我发现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

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甚至可以下到那个作者相近的内容的其它文章。如果文献是由多个作者写的,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以此类推。用文章的title来搜索,是因为在国外有的网站上,例如有的国外大学的图书馆可能会把本校一年或近几年的学术成果的Publication的PDF全文献挂在网上,或者在这个大学的ftp上也有可能会有这样类似的全文.这样就可能会免费下到你想要的全文了. 3.如果上面两个方法都没有查到你要的文献,那你就直接写邮件向作者要。一般情况下作者都喜欢把自己的文献给别人,因为他把这些文献给别人,也相当于在传播他自己的学术思想。下面是本人向老外作者要文献的一个常用的模板: Dear Professor ××× I am in ××× Institute of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I am writing to request your assistance. I search one of your papers:……………(你的文献题目),but I cannot read full-text content, would you mind sending your papers by E-mail? Thank you for your assistance. Best wishes! ×××

分子生物学文献翻译

在旱地土壤中产甲烷古菌活性对养牛业的影响 维维安radl1,5,安德烈亚斯gattinger1,5,艾莉卡时ˇ一′可娃′2,3,安娜NEˇmcova′2,3,Jiri Cˇuhel2,3,米洛斯拉夫的ˇimek2,3,让查尔斯munch1,4,迈克尔schloter4和Dana elhottova′2 1土壤生态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上施莱斯海姆,慕尼黑,德国;2生物中心,土壤生物学研究所,Cˇ艾斯克′不得ˇjovice,捷克共和国;3生物科学,南波西米亚州大学,Cˇ艾斯克′不得ˇjovice,捷克共和国;4gsf国家研究中心环境与健康,土壤生态,Neuherberg学院,德国。 在本研究中,我们测试的假设是动物的行走与作为越冬牧场土壤中的甲烷有机物有关。因此,捷克共和国指出,在波西米亚南部的一个农场中,甲烷排放量和产甲烷菌种群对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春天,甲烷排放与动物影响的梯度相一致。分析应用磷脂,该古细菌量最高的影响,发现部分(SI)对其有影响,其次是温和的影响(MI)没有影响。对于产甲烷菌的实时显示甲基辅酶M还原酶(MCRA)基因的定量PCR分析观察到了相同的趋势。检测单不饱和脂肪酸异戊烯基侧链的碳氢化合物(i20:1)表示的乙酸分解的存在影响牛产甲烷菌。这个结果是由mcrA基因序列分析证实得到的,这表明,所分析的克隆的33%属于甲烷。克隆序列的大部分(41%)与未培养瘤胃有关。由此可得到的假设是,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放牧本身产生甲烷的区域。相比于春天采样,在秋天,古细菌的生物量和mcrA数显著减少主要用于截面MI基因观察。可以得出结论,5个月后没有牛的影响,严重影响了部分保持其产甲烷的潜力,而在温和的冲击后甲烷生产潜力。期刊名称(2007)1,443,452–;DOI: 10.1038/ismej.2007.60;网上公布19七月2007 学科类别:微生物生态学和自然栖息地的功能多样性 关键词:多样性;甲烷排放;甲基辅酶M还原酶 引言 农业对于在土壤和植物生物量的二氧化碳(OCA,2006)气体减排和系统隔离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在这方面,山地草原在低投入农业系统中被认为是作为温室气体甲烷(CH4)(胡¨tsch等人。,1994)和只有微弱的来源的氧化亚氮(N2O)(莫西尔等人。,1991)。 然而,当草原用作牧场放牧时这些减排潜力可以改变。例如,克莱顿等人(1994)发现, 一个放牧的牧场的N2O排放量比不放牧的草地高三倍,并且推测踩踏和排泄的相互作用会刺激这个过程。动物踩踏时通过土壤压实造成土壤通气减少,从而增强的反硝化率(menneer等人,2005)。此外,踩踏可以使丰富的有机碳物质从粪便进入土壤,刺激微生物代谢,从而增加在较低的土壤深度氧的需求(Sˇimek 等人,2006)。厌氧环境和可用的有机碳可能有利于甲烷碳。事实上,一些研究表明,在施用有机肥后,甲烷排放量的时间会增加。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在“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中找答案)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 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 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 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片段的排列顺序。2.RNA酶的剪切分为()、()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和()。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

文献查阅方法

《科技文献与网络资源实用技巧》 试题1: 当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遇到下列问题时,可使用中科院图书馆提供的哪项服务或工具?(参考网站:http://www.XXX/) (1)在查询、获取文献过程中有问题时,您可以考虑如何获取这些问题的解决答案? 服务名称:询问图书馆员 服务网址:XXX 您的评价:询问图书馆员是解决问题最为有效且快速的方式,通过与他们的直接文字对话,他们能够帮助我们实时解答检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能提供很多检索技巧。 (2)在本地无法获取所需文献的全文时,您可以考虑通过什么途径获取全文呢? 服务名称:请求全文传递 服务网址:http://XXX 评价:全文传递是在本地无法获取全文的情况下,通过权限验证,在图书管理员的帮助下,通过已注册电子邮箱而获取原文的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读者对文献下载的手续,只需要将文献名称等告诉管理员即可在使用权限范围内获得原文。 (3)当您需要借阅一本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时,您该怎么办? 服务名称:清华大学图书馆 服务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259624.html,/ 评价:虽然在院图书馆有一个跨库检索系统,但是检索能力极为有限,很容易丢失信息的全面性,检索得到的资料很不完全,因此,直接上清华图书馆检索为最佳检索方案。 (4)当需要跟踪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新闻时,有没有帮助您的工具呢? 服务名称:引文跟踪服务 服务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259624.html, 评价:引文跟踪服务能知道某一理论是否得到进一步证实,是否有了新的应用领域,某项研究的最新进展如何,某个研究结论是否真实可靠,本人论文是否被引用等。 (5)当需要管理您自己的书目信息,并在论文写作中自动编排参考文献格式时,您

如何看英文文献的方法-----总结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 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 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

分子生物学课程论文

分子生物学课程论文

PCR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王亚纯 09120103 摘要: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通过变性、退火和延伸的循环来完成核酸分子的大量扩增.定量PCR技术是克服了原有的PCR技术存在的不足,能准确敏感地测定模板浓度及检测基因变异等,快速PCR技术快速PCR在保证PCR反应特异性、灵敏性和保真度的前提下,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对核酸分子的扩增.mRNA 差异显示PCR技术是在基因转录水平上研究差异表达和性状差异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年来已经开展了许多这三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就定量PCR技术、快速PCR技术、mRNA差异显示PCR技术作一综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及应用这项技术。 关键字:定量PCR;荧光PCR;快速PCR;DNA聚合酶;mRNA差异显示PCR 0 前言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由于PCR简便易行、灵敏度

高等优点,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但是,由于传统的PCR技术不能准确定量,且操作过程中易污染而使得假阳性率高等缺点,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1]。鉴于此,对PCR产物进行准确定量便成为迫切的需要。几经探索,先后出现了多种定量PCR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其中结果较为可靠的是竞争性PCR和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 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检测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希望在保证PCR反应特异性、灵敏性、保真度的同时,能够尽量缩短反应的时间,即实现快速PCR(Rapid PCR or Fast PCR)。快速PCR 技术不仅可使样品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尽快得到扩增,而且可以显著增加可检测的样品数量,显然,在大批量样本检测和传染病快速诊断等方面将会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例如,快速PCR在临床检测中可大大加快疾病的诊断效率;在生物恐怖袭击时能有效帮助快速鉴定可疑物中有害生物的存在与否;同时,由于PCR已经渗入到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快速PCR的实现必然可以使许多科学研究工作的进展显著加快,最终影

三个牛人看文献的方法

三个牛人看文献的方法 牛人一 (从Ph.D 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 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 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 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 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 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 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 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 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 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分子生物学课程论文

生物芯片研究进展 摘要:生物芯片是便携式生物化学分析器的核心技术。通过对微加工获得的微米结构作生物化学处理能使成千上万个与生命相关的信息集成在一块厘米见方的芯片上。采用生物芯片可进行生命科学和医学中所涉及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对基因、抗原和活体细胞等进行测试分析的目的。生物芯片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将从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到检测的整个生化分析过程集成化以获得所谓的微型全分析系统(micro total analytical system)或称缩微芯片实验室(laboratory on a chip)。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将会给生命科学、医学、化学、新药开发、生物武器战争、司法鉴定、食品和环境卫生监督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关键词:生物芯片,缩微芯片实验室,疾病诊断,基因表达 正文:人们利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所发现的已知基因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把已知基因的序列与功能联系在一起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另外,与疾病相关的研究已从研究疾病的起因向探索发病机理方面转移,并从疾病诊断向疾病易感性研究转移。由于所有上述这些研究都与DNA结构、病理和生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许多国家现已开始考虑在后基因组时期,研究人员是否能用有效的硬体技术来对如此庞大的DNA信息以及蛋白质信息加以利用。为此,先后已有多种解决方案问世,如DNA的质谱分析法、荧光单分子分析法、阵列式毛细管电泳、杂交分析等。 但到目前为止,在对DNA和蛋白质进行分析的各种技术中,发展最快和应用前景最好看的技术当数以生物芯片技术为基础的亲和结合分析、毛细管电泳分析法和质谱分析法。此外,在此基础上,通过与采用生物芯片技术和样品制备方法(芯片细胞分离技术和生化反应方法(如芯片免疫分析和芯片核酸扩增)相结合,许多研究机构和工业界都已开始构建所谓的缩微芯片实验室。 建立缩微芯片实验室的最终目的是将生命科学研究中的许多不连续的分析过程,如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和分离检测等,通过采用象集成电路制作过程中的半导体光刻加工那样的缩微技术,将其移植到芯片中并使其连续化和微型化。用这些生物芯片所制作的具有不同用途的生化分析仪具有下述一些主要优点,即分析全过程自动化、生产成本低、防污染(芯片系一次性使用)、分析速度可获得成千上万倍的提高、同时,所需样品及化学药品的量可获得成百上千倍的减少、极高的多样品处理能力、仪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一.生物芯片的微加工制备 生物芯片的加工借用的是微电子工业和其他加工工业中比较成熟的一些微细加工工艺,在玻璃、塑料、硅片等基底材料上加工出用于生物样品分离、反应的微米尺寸的微结构,如过滤器、反应室、微泵、微阀门等微结构。然后在微结构上施加必要的表面化学处理,再在微结构上进行所需的生物化学反应和分析。 生物芯片中目前发展最快的要算亲和结合芯片(包括DNA和蛋白质微阵列芯片)。它的加工除了用到一些微加工工艺以外,还需要使用机器人技术。现在有四种比较典型的亲和结合芯片加工方法。一种是Affymetrix公司开发出的光学光刻法与光化学合成法相结合的光引导原位合成法。第二种方法是Incyte pharmaceutical公司所采用的化学喷射法,它的原理是将事先合成好的寡核苷酸探针喷射到芯片上指定的位置来制作DNA芯片的。第三种是斯坦福大学所使用的接触式点涂法。该方法的实现是通过使用高速精密机械手所带的移液头与玻璃芯片表面接触而将探针定位点滴到芯片上的[11]。第四种方法是通过使用四支分别装有A、T、G、C核苷的压电喷头在芯片上作原位DNA探针合成的。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 1、结构分子生物学; 2、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 3、DNA重组技术及其应用; 4、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 第二章DNA and Chromosome 1、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 2、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分开的两条单链分子按照碱基互补原则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的现象。 3、Tm(熔链温度):DNA加热变性时,紫外吸收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即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被解开成单链分子时的温度) 4、退火: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即可复性,称为退火 5、假基因: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非常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以Ψ来表示。 6、C值矛盾或C值悖论:C值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度和进化的地位并不一致,称为C值矛盾或C值悖论(C-Value Paradox)。 7、转座:可移动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的重排现象。 8、转座子: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上可以转移位置的遗传成分 9、DNA二级结构的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成;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外侧;3)DNA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4)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系,且A=T、G ≡ C(碱基互补原则);5)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相邻两个碱基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每圈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6)碱基平面与螺旋纵轴接近垂直,糖环平面接近平行 10、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质或RNA的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包括编码区两侧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 特点:1)真核基因组结构庞大哺乳类生物大于2X109bp;2)单顺反子(单顺反子:一个基因单独转录,一个基因一条mRNA,翻译成一条多肽链;)3)基因不连续性断裂基因(interrupted gene)、内含子(intron)、外显子(exon);4)非编码区较多,多于编码序列(9:1) 5)含有大量重复序列 11、Histon(组蛋白)特点:极端保守性、无组织特异性、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可修饰作用、富含Lys的H5 12、核小体组成:由组蛋白和200bp DNA组成 13、转座的机制:转座时发生的插入作用有一个普遍的特征,那就是受体分子中有一段很短的被称为靶序列的DNA会被复制,使插入的转座子位于两个重复的靶序列之间。 复制型转座:整个转座子被复制,所移动和转位的仅为原转座子的拷贝。 非复制型转座:原始转座子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实体直接被移位。 第三章DNA Replication and repair 1、半保留复制: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

用google查找文献资料方法-整理版

1.只需要在搜索里面加上inurl:pdf然后后面加上杂志的限制,比如"by cell press",就可以查到这个期刊的全部论文了。 2.基本搜索:+,-,OR 2.1.表示逻辑“+”:只要空格就可以了。 2.2.表示逻辑“非”操作:用减号“-”。 注意:这里的“+”和“-”号,是英文字符,操作符与作用的关键字之间,不能有空格。比如避免“易筋经- 吸星大法”。 2.3.GOOGLE用大写的“OR”表示逻辑“或”操作。 示例:搜索包含布兰妮“Britney”或者披头士“Beatles”、或者两者均有的中文网页。 搜索:“britney OR beatles”,结果:已搜索有关britney OR beatles的中文(简体)网页。共约有14,600项查询结果,这是第1-10项。搜索用时0.08秒。搜索:“布兰妮OR 披头士”结果:找不到和您的查询-布兰妮OR 披头士-相符的网页。 注意:小写的“or”,在查询的时候将被忽略;这样上述的操作实际上变成了一次“与”查询 3.辅助搜索:通配符、大小写、句子、忽略字符以及强制搜索 GOOGLE不支持通配符,如“*”、“?”等,只能做精确查询,关键字后面的“*”或者“?”会被忽略掉。GOOGLE对英文字符大小写不敏感,“GOD”和“god”搜索的结果是一样的。GOOGLE的关键字可以是词组(中间没有空格),也可以是句子(中间有空格),但是,用句子做关键字,必须加英文引号。 4.高级搜索:site,link,inurl,allinurl,intitle,allintitle 4.1.“site” 表示搜索结果局限于某个具体网站或者网站频道,如“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259624.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259624.html,”,或者是某个域名,如“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259624.html,”、“com”等等。如果是要排除某网站或者域名范围内的页面,只需用“-网站/域名”。示例:搜索中文教育科研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259624.html,)上所有包含“金庸”的页面。搜索:“金庸site: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259624.html,”结果:已搜索有关金庸site: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259624.html,的中文(简体)网页。共约有2,680项查询结果,这是第1-10项。搜索用时0.31秒。 示例:搜索包含“金庸”和“古龙”的中文新浪网站页面,搜索:“金庸古龙site: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259624.html,”结果:已在https://www.360docs.net/doc/4014259624.html,搜索有关金庸古龙的中文(简体)网页。共约有869项查询结果,这是第1-10项。搜索用时0.34秒。注意:site后的冒号为英文字符,而且,冒号后不能有空格,否

整理牛人看文献的方法

整理牛人看文献的方法 1.牛人一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 7篇first author.) 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 conclusion里找, 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 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 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2.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现代分子生物学小论文

中国因大豆最新研究进展报告(专题三) 摘要: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人类的主要食用蛋白和工业原料的来源。而转基因是一种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的现代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的转基因技术运用到食品医药行业当中。大豆的转基因研究是国内外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大豆基因中,可获得抗虫大豆,其出油率也高于普通大豆。转基因大豆已成为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概述转基因大豆依据的主要理论,目前国内研究进展,转基因大豆的现状及其安全问题等等。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食品安全研究进展外源基因现状 前言: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多种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物质。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升入,用转基因来改变大豆的性状已被广泛应用。转基因大豆最早的报道是1984年De Bloke等和Horsch 等的研究结果。1988年,McCabe和Hinchee分别用基因枪轰击大豆未成熟胚生长点和用农杆菌侵染大豆子叶节的方法获得转基因植株。1994年5月,美国孟山都公司培育的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首先获准在美国商业化种植。1997年,杜邦公司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推广种植高油酸转基因大豆。1998年AgrEvo公司研制的抗草丁膦大豆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转基因大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是世界大豆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已成为世界大豆发展生产的主流趋势。 1转基因大豆简介 转基因大豆最早来源于美国,1996年春,美国伊利诺伊西部许多农场主种植了一种大豆新品种,这种大豆是移植了矮牵牛的一种基因。这个新大豆品种可以抵抗杀草剂——草甘膦(毒滴混剂)。草甘膦会把普通大豆植株与杂草一起杀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培育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大豆包括抗草胺膦转基因大豆,抗磺酰脲类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等等。目前以抗草甘膦为目标而创制出的抗除草剂作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尤以抗草甘膦大豆在世界范围内种植面积最广。 2转基因大豆的主要理论 2.1 转基因技术理论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内容分析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及其比较

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 内容分析 (1)从字面意义上看,可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内容本身进行分析研究,既可以是定量研究,也可以是定性研究。 (2)一般意义上讲,或者是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定量分析方法中,对内容和信息的分析。 内容分析方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做情报预测。它实际上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内容分析方法原为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对历史文献内容进行内容分析而发展起来的。后来,美国的一些传播学研究者利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报纸的内容,了解信息发展的倾向,随后,内容分析渐渐扩大到对各类语文传播,如报纸、电视、电影、广播、杂志、书刊、信件、演讲、传单、日记、谈话等等的分析,以及对各类的非语文传播,如音乐、手势、姿势地图、艺术作品等的分析,成为传播学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 内容能够分析方法的特点: 1、明显的传播内容。被分析的对象应该是以任何形态被记录和保存下来,并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任何形态包括文字记录形态(如报纸、杂志),非文字记录形态(广播、唱片)和影像记录形态(电影)等。同时,明显的传播内容是指它所表现的直接意义,而不是指其包含的潜在动机。内容分析就是通过对直接显示的内容的量化处理来判断其间接的、潜在的动机和成果。 2、客观性。在内容分析的过程中,按照预先制定的分析类目表格进行判断和记录内容出现的客观事实。并根据客观事实再做出分析描述。 3、系统性。这是指内容的判断、记录、分析过程是以特定的表格形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 4、量化。指内容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数字表达,并能用某种数学关系来表示,如用次数分配、各种百分率获比例、相关系数等方法进行描述。 由此可见,内容分析实际上是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它不仅是资料的收集方法,也是一种独立、完整的专门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 文献分类: 一次文献:包括图书、期刊、论文、调查报告、会议记录、实验报告,是实践的记录和总结,具有原创性; 二次文献:是由一次文献提炼出来的,如目录、索引、文摘等,在二次文献中,我们不能获得作者的观点,只是为了研究者提供检索的方便,使我们更快的找到想要的东西。 三次文献: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检索、筛选、综合分析而成的,如综述与述评。 文献研究的定义: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集和分析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 文献研究的两种情形: 一、某些课题主要就是通过文献研究来完成的,如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的比较研究。 二、文献研究在真个课题研究中是作为辅助性的研究方法之一,如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中的文献研究法。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发展

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本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基本原理,研究领域等作了简单介绍,阐述了分子生物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结合药学专业着重讨论了其在药学及中药开发发面的应用,并进一步对分子生物学未来的研究技术、方向和前景做了展望。 一前言 生物以能够复制自己而区别于非生物。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进行“自我更新”。进行“自我更新”体现了一种最高级和最复杂的运动状态。这种运动就是生物机体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以更新本身的物质组成,而山现生长、繁殖,在这样的过程中保证了将自身的特征传给历代;同时也不断地向环境输送一些物质和释放能量。在生物机体的组成物质中,防水分外,有各种无机盐类和各种有机化合物。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在进行自我更新运动中,以其功能的重要性占第一位。为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问题,产生了分子生物学这一学科[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2]。 分子生物学的最终目标是远大的,从产生基本细胞行为类型的各种分子的角度,来理解这五类行为类型:生长、分裂、分化、运动和相互作用。即分子生物学力图完整地描述细胞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联系,从而理解细胞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3]。 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促使人们对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认识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在农业、畜牧、林业、微生物学等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如转基因动植物等。在医学领域,为医学诊断、治疗及新的疫苗、新药物研制等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医学科学中原有的学科发生分化组合,医学分子生物学等新的学科分支不断产生,使医学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不认识到这一点就很难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二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4-7]:

(完整版)文献检索的方法

文献检索的方法 一、文献检索方法 查找文献的方法分为如下三种: 1. 直接法 直接利用检索工具(系统)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这是文献检索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1)顺查法 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现在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逐渐向近期查找。 (2)倒查法 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此法的重点是放在近期文献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3)抽查法 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2. 追溯法 不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而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参考文献,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引文”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信息来源的方法。它还可以从查到的“引文”中再追溯查找“引文”,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越来越多的相关文献。 3. 综合法 综合法又称为循环法,它是把上述两种方法加以综合运用的方法。综合法既要利用检索工具进行常规检索,又要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检索,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即先利用检索工具(系统)检到一批文献,再以这些文献末尾的参考目录为线索进行查找,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满足要求时为止。 综合法兼有常用法和追溯法的优点,可以查得较为全面而准确的文献,是实际中采用较多的方法。对于查新工作中的文献检索,可以根据查新项目的性质和检索要求将上述检索方法融汇在一起,灵活处理。 二、文献检索途径 检索工具有多种索引,可以提供多种检索途径。一般来讲,检索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分类途径、主题途径、著者途径和其他途径。 1. 分类途径 分类途径是指按照文献资料所属学科(专业)类别进行检索的途径,它所依据的是检索工具中的分类索引。 分类途径检索文献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检索工具的分类表, 将待查项目划分到相应的类目中去。一些检索工具如《中文科技资料目录》是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