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 概论

大众文化 概论
大众文化 概论

第一章概论

一、大众文化的研究意义

案例导入:从牛仔裤说起

问题:1 为什么人们爱穿牛仔裤?

2牛仔裤对你们的意义何在?

3 牛仔裤除了舒适、耐用等功能之外,还有什么文化意义?

(让我们暂不考虑牛仔裤的功能性问题,因为功能性与文化几乎毫无干系,而文化关注的是意义、快感、身份认同,而不是功效。牛仔裤的功能性是其广为流行的前提,但它却无法解释牛仔裤为什么流行。而且它尤其没有解释牛仔裤几乎横截每一种我们所能想到的社会范畴的独一无二的能力。我们无法根据任何一种重要的社会范畴系统,如性别、阶级、种族、年龄、民族、宗教、教育等,来界定一个穿牛仔裤的人。)

意义一:独立性与开拓性

●牛仔裤的起源:美国西部牛仔,西部精神

●牛仔作为一个文化符号

●独立性

●开拓性

意义二:青春与活力

●牛仔裤的主要使用人群:青年人

●意味着青春,活力

●充满朝气

●与刻板沉闷形成对比。

意义三:劳动的神圣尊严

●牛仔裤的另一使用人群:蓝领

●普通人穿牛仔裤从事日常劳动

意义四:自由

●非区分性:不分阶级、性别、城村、国界、年龄、种族等

●穿牛仔裤是一种自由的记号,从社会范畴所强加的行为限制与身份认同的约束中解

放出来。例:利维斯505 系列而做,一位身著牛仔裤的女郎凝望天空,一群鸿雁缓缓高飞,排成“Levis”的字形。该广告凸显了自由与自然的涵义。

●非正式与休闲

意义五:强健耐劳与发达的身体

●强健耐劳

●发达的身体特征性感与健美

意义六:抵抗与个性

●洗旧、发白、不规则漂白、毛边、磨破

●“破的恰到好处。”

对商品进行“撕裂”或变形,以肯定人们有权利亦有能力将商品改造为自己的文化;

同时,便成为使自身与那些价值观念保持距离的一种方式。然而,这样一种保持距离的方式,并不是全然的弃绝。因为穿破牛仔裤的人毕竟还是在穿牛仔裤。

意义七:区隔

●名牌牛仔裤,代表一种文化身份和品位,区别于普通消费者。

如果说牛仔裤曾经是一种普通的劳动布工装裤,那么现在它们已不再一如旧貌。同所有商品一样,牛仔裤被赋予种种品牌名字,它们彼此竞争,以占领特定的市场份额。广告便被用来赋予这些产品的差异以意义,使得那些生活在广告所瞄准的社会结构中的人,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告知”,甚至在该产品中辨识出自己的社会身份认同与价值观念。

几点启示

●牛仔裤的意义是复杂的。

●牛仔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贯穿了不同文化力量的较量:权力、商业、个性、抵抗

等等。

●文化和消费密不可分。消费与认同密切相关。

●性别、阶级、种族、阶层、身份等问题纠缠在牛仔裤文化中。

生活在当今中国尤其是都市的人们,每天都会与大众文化打交道,生活于它无所不在的氛围中: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富有诱惑力的网络游戏,图文并茂的杂志期刊或者充满悬念的畅销小说……

诗人纪弦的《偶感》(1947)早就提醒人们从事一种对于大众文化的严正思考:如果是真正的黄金,

让他埋藏在垃圾堆中;

如果是纯粹的音乐,

让他沉默在流行歌里。

愈积愈高的垃圾堆,

即使永无清除的一天;

日新月异的流行歌,

纵然没有停歇的时候。

(注:纪弦是台湾诗坛的元老,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

诗人以其特有的敏感和洞察力,体察到“日新月异的流行歌”在日常生活中的强大影响力,从而发出把“真正的黄金”毅然“埋藏在垃圾堆中”、“纯粹的音乐”索性“沉默在流行歌里”的愤怒宣言。这位高雅文化的创造者对于以“流行歌”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当然可以表示个人的独特忧虑和拒绝姿态,而且他所提出的“消除”和“沉默”问题至今仍具有启迪

价值,引人深思。不过,从另一方面,他的上述宣言也确实可以提醒人们大众文化正强有力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不管我们是否喜欢,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大众文化的潮流每时每刻影响着、甚至塑造者人们的情感和思想。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常常以敏感的心灵触摸大众文化的脉搏,承受到它无所不在的重要影响。因此,在当前认识和阐释大众文化,实际上就成为认识和阐释人们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了。

二、大众

1 大众——异质性与同质性的统一体

异质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致,越来越专业化,高度的专业化使得每个人的存在都依赖于他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以往更密切,合作程度更高。但是人们在这种相互合作的关系中,并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整体,而是“出现了大量隔绝疏离的个人,他们以各种各样的专业方式相互依赖,但缺少中心统一的价值观和目的。”社会由此形成了一个由松散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传统关系(如血缘关系、人情关系)被极大地削弱,代之而起的是契约关系,而契约关系的暂时性和松散型,直接导致了大众之间关系的短暂、松散与疏离。

美国学者德怀特·麦克唐纳——“原子化大众”:大众像原子一样,与其他成千上万的原子一致无异,原子化的大众之间缺少任何有意义的或道德上的紧密联系,个体越来越各行其是,相互疏远。

法国学者莫斯科维奇则以“群氓”称之:他们像是一堆码好的砖块,略经风雨就会坍塌,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把他们粘合起来。

瓦尔特·本雅明对城市大众的这种心理的描述和分析尤为精彩。

在本雅明看来,在前现代社会中,朋友、亲戚或熟人聚在一起,有着一定的血缘和亲情关系,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互不相识、互不攀谈,但又必须聚集在城市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中,这就使人产生了一种微妙而复杂的心理:在空间上相互接近,但有在心理上相互疏远,甚至相互戒备。“大都市的人际关系鲜明地表现在眼看的活动绝对超过耳听,导致这一点的主要原因是公共交通工具。在公共汽车、火车、有轨电车还没有出现的19世纪,生活中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场景:人与人之间不进行交谈而必须几分钟、甚至几小时彼此相望。”正是在这种狭小的空间里,个体每天都面对许多素不相识的人,而每次的相遇都需要个体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以便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这就使得“大都会居民的眼睛过度地负担着戒备的功能”,正是这种“戒备”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冷漠。

同质性——从大众成员的行为趋势上分析

具有相同的行为结构,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操控和影响。

现代大众社会理论的先驱、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奥尔特加·加塞特在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大众的反叛》提到“平均的人”这一概念,形象地指出了大众的这种同质性的特点:“不能把大众简单地理解为或主要的理解为‘劳动阶级’,大众是平均的人。从这一点来看,纯粹的数量概念——大多数人、群众——就转变为一种质量上的限定:它被用来指一种一般的社会属性,这种人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两样,但在他身上却再现了一种普通原型。……大多数人、群众的形成往往意味着组成群众的个人欲望、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一致。”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大众是异质性与同质性的统一体。

2 大众的特点:

(1)从人数上看,数量巨大,超过其他的社会群体或集团;

(2)从存在形态上看,具有极强的分散性和异质性,呈现出一种原子化的存在状态;(3)从行动趋势上看,大众又具有强烈的同质性,容易受到外部力量(国家或权利精英)的操控和影响。

3 大众与公众的区分

公众主要是一个政治学上的概念,一般指社会上围绕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或问题,通过公开、合理的讨论而形成的能动的社会群体,他们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其行为是有理性的,因此,卢梭把公众成为民主政治的基础,认为公共的意志——公意代表了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不可摧毁的。

美国社会学教授唐纳·格伦伯格曾举例说明了大众与公众的区别:地铁突然停电,50人被困,当这50人各自寻找出路时,他们是大众;当他们彼此发现遭遇同样的困境后,共同设法求救时,即为公众。虽然个人提出的求救方法不同,甚至相互冲突,可他们求救的意愿和设法摆脱困境的意见是一致的。简言之,公众有共同的目标,这共同目标是通过共同讨论形成的,是一种理性行为,而大众则缺乏这种理性。

4大众社会

大众社会是一种区别于以往传统社会的新的社会结构形态,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大众社会的突出特点是出现了大量异质的、分散的、原子化的个体,个体之间缺少传统的稳固的联系而直接面对国家或权力精英,从而也就很容易被操控;但大众社会高度的个体化,也使之带有很强的民主性和平民性,体现了大众社会的两面性。(教材P10页)

三、大众媒介与大众传播

1 大众传播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与大众社会的形成以及大众文化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现代的大众传播手段,也就不可能有现代大众社会的繁盛。

大众传播,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等)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教材P12页)

大众传播的特点:

(1)“专业化群体”指专业的或职业的传播者,包括报社、出版社、广播台、电视台以及以大量发行为目的的各种音乐、影响制作公司。

(2)“机构和技术”主要是指可以大规模传播信息的媒介(如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为数众多的、不确定的受众,即大众。受众的广泛性,意味着大众传播具有跨阶层、跨群体的广泛社会影响力。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大众传播作为生产信息

产品的产业,其价值是通过市场得到实现的,人们获得信息都要支付一定的

费用;人们对信息产品的消费主要是精神内容即意义的消费。意义是一定的

社会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地文化属性。这里的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

包括了社会的思想、观念、道德、法律、宗教、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等。

2 大众媒介

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具有密切的关系,而大众媒介与大众传播又紧密相关。

大众媒介,是指大众传播得以进行的专业机构和技术。

大众媒介通常包括两类: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机械印刷媒介是由印刷机去印制文字和图画等的媒介技术,如报刊、书籍、杂志等。电子媒介是由电磁波或电子技术去复制和传送信息的媒介技术,主要包括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四种形态。

3 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经典论断“媒介即讯息”明确地指出了媒介传播对人和社会的重大影响。

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理解:

任何媒介绝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个承载内容的“形式”或载体,它本身也会对人产生“内容”方面的作用,使人产生或形成与媒介相关的行为方式与行事标准,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而这种标准和方式不是媒介的具体内容带来的,而就是媒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因此,从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麦克卢汉说:“正式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

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是广义的,它不仅指语言、文字、印刷物、广播、电视等,而且包括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在内。他拿铁路做比喻指出:“铁路的作用,并不是把运动、运输、轮子或道路引入人类社会,而是加速并扩大人们过去的功能,创造新型的城市、新型的工作、新型的闲暇。无论铁路是在热带还是在北方寒冷的环境中运转,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与铁路媒介所运输的货物或内容时毫无关系的”。电话、电报、互联网的出现都曾经极大地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

理论评价:

媒介即是讯息这一理论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的理论突破在于:第一,它突破了人们对媒介的狭隘的认识,把媒介的概念的范围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大,对人类科技、社会活动和人类使用工具的性质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对它们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从独特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第二,它重新认识了媒介的性质,强调了媒介的自身的作用,把媒介的内容和媒介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综合的考察。传统上对媒介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主要局限在对媒介内容和媒介使用上,即“传播什么、怎么传播”等问题,而忽略媒介本身作为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个理论的贡献主要是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媒介的性质和特点,媒介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到媒介是以怎么样的一种方式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促进社会的进步的。这种超越传统的对媒介的理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启发了人们的世界的认识方法。

四、大众文化

1 定义

我们这里所指的大众文化,主要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概念。对应于英文“popular culture”,有时也被翻译为“流行文化”、“通俗文化”。

约翰·斯道雷在书中对“大众文化”归纳出了六种不同的定义:

1)大众文化是为许多人所广泛喜欢的文化。(强调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但它的缺点是量的标准不好把握)

2)大众文化是在确定了高雅文化(high culture)之后所剩余的文化。(这里注重它与高雅文化的区别,但是忽略了两者间的复杂关系。)

3)大众文化是具有商业色彩的、以缺乏辨别力的消费者大众为主要受众的文化。(这种观点主要从批判或否定意义上理解大众文化,无视它可能的积极意义。)

4)大众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的文化(culture of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这种定义强调大众文化是“人民”自己创造并为人民服务的,相似于我们所说的“民间文化”)

5)大众文化是社会中从属群体的抵抗力与统治群体的整合力之间相互斗争的场所。(这种定义把大众文化不是理解为一种文化实体,而是这种文化力量“交战的场所”)6)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意义上的消融了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high and popular culture)之间界限的文化。(这里突出了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的相互融会、渗透,但有可能因此而抹杀其差异性。)

这些不同的理解角度表明了界定“大众文化”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其概念的丰富性。同时,它也表明,如何理解和界定大众文化,常常取决于研究者的角度和立场。

定义:(教材P17-18页)

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大众社会的兴起而形成的、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进行大批量文化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一般包括流行小说、影视、流行音乐、广告文化等形态。

由于大众文化在用法上存在种种歧义,不同的论者会有不同的考虑或偏重,我们应该注意:

第一,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并不是任何社会形态都必然伴随的现象,而主要是工业文明以来才出现的文化形态。

第二,它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电子媒介)为主要传播渠道。

第三,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其制作需要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

第四,它是社会都市化的产物,以都市普通市民大众为主要受众。

第五,它往往具有一种与权力斗争或理性沉思相对立的感性愉悦特性。

第六,它不是神圣的或精神性的而是日常生活的。

2、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区别

民间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与农业文明相联系的文化,因而也可以说是自然产生的文化,是民众完全自发地、没有任何功利性创造出的文化,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便说明了民间文化的产生历程。

(1)民间文化是从民众中间自发产生出来的,是一种集体创作的结果;大众文化则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工业化生产模式,是少数人利用现代技术合成的产物;

(2)民间文化没有功利性,完全是民众对社会及自身生存状态的表达,而大众文化则有强烈的商业化和功利性,通过取悦大众而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3)民间文化的传播方式与大众文化不一样,民间文化主要通过口头语言和人际关系传播;

(4)民间文化的历史性、悠久性乃至民族性,与大众文化的一次性消费显然也是不同的。民间文化往往植根于生活之中,是人们在长期的传递、流传过程中逐渐

形成和完善的,因此其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都有相当大的稳定性。而大众文

化却是一种“一次性消费”的即时性文化,它注重流行效果,而并不在乎时间

的恒久与否。民间文化还常常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点,而大众文化则没有地

域、民族限制,“现代生活”前进到哪里,大众文化就跟进到哪里,因而大众

文化具有世界性、社会共同性品格。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也有相互吸引、相互借鉴的情形。某些民间文化在特定的时机,会根据大众的需求,改变其制作方式和传播方式,以商品的形式推向市场,从而向大众文化转化。

例如,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编导的大型歌舞集《云南映像》,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将云南民族歌舞等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表达出来,通过对最原始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全新整合重构和成功市场运作,使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走向大众。其上座率和购票率高达100%,在个别城市票价从200多元炒到800多元。创造了中国舞台阵容最大、巡演时间最长、所到城市最广、演出场次最多、上座率最高、票房收入最好的6个第一。

(观看视频:《云南映像》)

3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区别

(1)文化的创造者:精英文化是由精英所创造和享用的文化。在文化领域,这样的精英主要就是指知识分子或知识分子阶层,尤其是那些被国家所承认并被赋予一定职务、担负着专门的传播文化任务的知识分子。精英文化主要指的就是这些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知识分子所创造、传播、分享的文化。

(2)在受众层面上,精英文化主要是知识分子享用,在这些知识分子圈内传播的。尤其是在传播技术不发达的时代,精英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带有一定的稀有性、封闭性和排他性,是一般大众所无法接触和分享到的。

(3)在价值取向上,精英文化往往是社会生活恒常价值的体现者,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宣扬一种普遍的社会理想,传播文明、弘扬正义,而大众文化是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文化追求,它追求的是文化实践的多角度和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它以当下的感受为目的,不必过多地关注价值的恒常性和超越性。

(4)在审美趣味上,精英文化是优秀规范和标准的继承者,所关注的是审美的永恒价值,讲求伦理的严肃性,艺术的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的不可重复性;大众文化则更过地以取悦大众为目的,旨在创造短暂的流行时尚,以实现其商业价值。精英文化追求的是永恒持久的审美趣味,大众文化则是追求短暂的流行效应。

(5)在文化功用上,精英文化承载着社会教化使命,发挥着价值规范功能,而大众文化只是追求一种个体的享乐与消遣。

然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除了冲突和对立,也有相互融合和借鉴的可能,二者的分野也不是绝对的。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说,精英文化并不是一开始就获得“精英”的地位的,也

往往经历了从“后台”到“前台”、从“配角”到“主角”的转换才逐步确立自己的位置,这中间要通过各种途径去与其他文化形式交流、沟通,去传播自己的文化理想。而就大众文化说来,出于满足大众消费这样一种根本目的,它并不对其他文化形态有什么“心理设防”,甚至说,只要能流行,大众文化可以无所顾忌地借鉴任何文化素材得以滋养自身,尤其是从精英文化中吸取各种成熟的文化成果来为我所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转型促使着各种文化形式检讨反思自身,以确立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应有位置,在这种情形下,大众文化在一定的文化实践层面上沟通了精英文化,共同推进文化生活的繁荣。

4、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

高雅文化是和低俗文化相对而言的。如果大众和精英是从文化的创作者角度来看的话,高雅与低俗则是从其品位趣味上谈的。而高雅和低俗的标准本身是不确定的,而且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

需要说明的是,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不存在天然鸿沟,它们之间的区分是相对的和可变的。尤其重要的是,每个时代的人们总是从自身的文化语境出发,去重新创造和理解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甚至把过去时代的大众文化重新指认为高雅文化,从而转化为新的文化“经典”。例如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今天一些读者心中颇有高雅文化风范,而好莱坞影片《飘》、《音乐之声》等则被视为电影艺术的典雅之作。

因此,大众文化应被视为一个历史性概念,其内涵和特征会随时代及其他因素的演变而发生变化。

5 大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1)技术性

大众文化是随着工业文明、消费社会及大众社会的兴起而出现的文化形态,这是大众文化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也是它的技术基础。没有现代工业的发展,没有较高的物质文明,就不可能有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繁盛。技术对大众文化的影响体现的比较突出,比如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道彩色,从窄银幕到宽银幕)以及后来电影中高科技的运用。(2)商业性

商业性、商品化、市场化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众文化最基本的运作方式,而这也是大众文化经济功能的体现。

例如,冯小刚2005年《天下无贼》票房过亿,09年《非诚勿扰》劲收3亿,《唐山大地震》全国首映当天的票房为3620万,该片首周末票房收入达到了1.6亿,并且不含IMAX 票房收入,这样的成绩远远超过了《阿凡达》1.1亿的首周末票房成绩。

(3)娱乐性

大众文化具有强烈的感官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大众文化从其诞生之处,就是带着娱乐而来的,追求感官愉悦性事它的一个基本宗旨。大众文化几乎所有其他的功能,也都是在娱乐中实现的,没有娱乐,其他的功能也就无法实现。大众文化的娱乐缓解了人的精神压力,打开了人精神需求的大门,为大众展示自我甚至实现自我提供了基础。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过度地娱乐化、以为追求感官刺激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4)模式化与机械复制

大众文化在文本上还有无深度、模式化、易复制等特征。

大众文化以其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产品把个人完全物化了、非个性化了,即使表面显得有个性,这个个性也不过是“虚假”的“幻象”:

“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这不仅是因为生产方式已经被标准化。个人只有与普遍性完全达成一致,他才能得到容忍,才是没有问题的。虚假的个性就是流行:从即兴演奏的标准爵士乐,到用卷发遮住眼睛,并以此来表现自己原创力的特立独行的电影明星等,皆是如此。个性不过是普遍性的权力为偶然发生的细节印上的标签,只有这样,它才能接受这种权力。”

——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显然,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这种大众文化概念,倾向于突出大众文化对于个性的否定性作用。

比如好莱坞电影、许多爱情小说、快餐文化,麦当劳、肯德基等就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模式化的特点。

大众文化的模式化迎合了大众娱乐消遣的欣赏趣味,它在一种预知中给大众一种期待的兴奋与满足,而其中的少许期待受挫,又会给人一种新奇的刺激感,这些都适合了大众的消费心理,这也是大众文化在有限的模式中仍然吸引大众的原因。

大众文化的功能

大众文化具有基本的社会作用:通过大众媒介传输和生产那些具有流行性、类型性和娱乐性的文化商品,以满足公众的日常愉悦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课论文

.. . … 林业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谈家乡文化—豫剧 关键字:中原文化、豫剧、艺术、梆子 摘要: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而豫剧则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原是所有中华儿女心灵上的故乡,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中原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根据中原文化容的特色,大体可以概括为史前文化、圣贤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等18种文化。总之,中原文化厚重、多元、经典,是一种典型的“圣”文化、“福”文化、“魂”文化。中原文化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其在中华文明史上书写了灿烂的篇章。 中原文化特点鲜明、作用独特 中原文化具有五个主要特点:一是根源性,二是原创性,三是包容性,四是开放性,五是基础性。中原文化的显著特性,决定了中原文化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人,从小就被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所包围,使我深深的迷上了这魅力无穷的中原文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因为我姥姥是一个戏迷,所以豫剧在我心中占据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中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豫剧 豫剧是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豫剧为榜眼),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鼎盛时期,除外,全国包括京、津、鄂、皖、、鲁、冀、晋、陕、甘、蜀、辽、吉、黑以及、、、XX、等20多个省区都有专业豫剧(院)团分布,豫剧团更是不计其数。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及具体要求 一、参考选题(范围) 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 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电影的大众文化特征当代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张艺谋电影的文化阐析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运用文本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作者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类型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文化研究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 评论。 电视文化的特征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审美特色 近期有关“革命”(“谍战”、家 庭伦理等)题材的电视剧分析 对某档电视栏目的分析 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流行音乐媒介浅析 新媒介时代中的流行音乐通俗文学的特征 通俗文学的文化意义大众文化笼罩下的通俗文学 俗文学与雅文学关系辩《动物凶猛》与《阳光灿烂的日子》 比较 从小说到电视剧——《贫嘴张大民 的幸福生活》不同文类之比较 图像文化的审美特征 图像时代的文学图像时代的电影和文学 论大众图像文化的“视觉凸现性”论大众图像文化的“情感消费性”浅析现代广告的视觉表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广告与艺术消费文化中的时尚浅谈 时尚与大众传媒广告与时尚(广告如何利用时尚文 化达成商业目的) 论时尚的基本特征时尚杂志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中的青春偶像崇拜青春亚文化与当代都市文化论 二、具体要求 1.一人一题,相互选题尽量避免重复。 2.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论文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得抄袭资料。 3.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5种,做一篇2000字以上文献综述。 4.小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用学校统一方格稿纸、黑色或蓝色水笔誊写。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有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5.班级、姓名、学号置于题目下方。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所有中国人成功时都是儒家,失败时就是道士。-林语堂的我和我的人民一,导言林语堂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语言学家,他对中国和西方都非常精通,并且精通多种外语。他连续写作两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幽默风趣,积极倡导淡雅幽默的文学作品。他是论文的作者。林先生天生贫穷,但在自己的努力下,他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他不仅精通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对西方文明有深刻的了解。东坡先生曾经说过:“我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但我只住在这座山上。”毫无疑问,长期生活在欧美的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见解。我的国家和人民(也称为“中国人”)是林先生的第一本英语书籍,在美国引起了巨大反响。这是林先生用英语写的对中国人的看法。在书中,林先生用幽默,坦率的风格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中国人民的道德,精神状态和向往,以及中国社会,文学艺术和生活利益。在这本书中,描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中国儒家和道家的观点是最敏锐和最原始的观点之一。儒道思想源于2000年前战国一百多个学派的争论,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经过磨砺和殴打逐渐形成体系,是中国人民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讲究仁爱,人性

和礼节制度,这是入世后的一项重要学习。道教是一种没有行动,自然和纯洁而诞生的哲学。因此,林语堂认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无疑是幸福的。当他们满意时,他们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就像在黑暗中指引光明的道路一样,他们不会迷路。当他们沮丧时,他们也有道家的思想来安慰自己的心,就像冬天的温暖被子一样,他们不会迷路。南怀瑾大师曾经说过,儒家就像五谷杂粮店,每天都要吃掉。道家就像药店。如果您没有生病,就不能去那里。如果生病,就必须去。主人的魅力也许在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神秘的哲学,以便每个人都能接受。在现实生活中,谷物商店和药房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儒家和道家这两种哲学的魅力。融入生活的哲学是建立中国灵魂大厅的基石。孔子左手,老子右手。这是林语堂先生对儒道思想地位的最生动的比喻。儒道是中国文化的右臂。没有儒道教的中国文化是不完整和不完整的。现在,张开我们的“左右手”,了解儒道对中国人民的影响。2,毫无疑问,左撇子儒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哲学。几千年来,统治者以儒家统治世界,而文人则以儒家为名。甚至普通百姓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在做事中寻求“卑鄙”,在生活中寻求“仁义”。儒家思想起源于西周的

时代的“疯狂”

《大众文化导论》课程论文 时代的“疯狂” —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 姓名:鲁臻霖 学号: 20111641 班级: 11级汉1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二O一三年十二月

时代的“疯狂” —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 摘要:“双十一网购狂欢节”是近年兴起并强势流行的大众文化。本文试从大众文化的视野解读这一大众文化现象。分析认为,这一“疯狂”背后有三种因素存在:大众社会文化心理的“诡异作祟”;网络传媒和电子商务的“推波助澜”;模因论框架的成功模因。崛起中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因为契合大众文化理论要求,必将在接下来的时间产生持续影响。 关键词: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大众文化心理网络传媒模因 “双十一”,即每年的十一月十一号,因为这一天有四个“一”同时出现的缘故,被定为年轻一代的节日—“光棍节”。“光棍节”产生于校园,并通过网络等媒体的传播推广,逐渐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娱乐文化。如今光棍节已经成为都市年轻人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这天,几个单身朋友在一起或喝酒谈心,或K歌泡吧,或疯狂购物,尽情狂欢,体会“只羡光棍不羡仙”的感觉。而在这些庆祝方式里面,最让普通大众、商家企业和网络媒体心动的莫过于网购。 所谓网购,就是网络购物,即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帐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随着互联网高潮来临,中国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据CNIT-Research(中国IT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5.2%,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近2.5亿人,预计到2013年底,这个数字将增长到3.1亿1。 一边是“光棍节”文化(尤其是网购文化)的不断走红,一边是网络购物在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兴盛,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此二者不谋而合,于是形成了一种足以震惊各界的力量,一场网络时代的“疯狂”正在上演。 2010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在“双十一”的销售额是19亿元,2011年是52亿,而一年后的2012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91亿元。在这191亿元里,2012 年新更名成立的天猫占132亿。仅仅三年时间,我们看到了这种如春雷般迸发的力量。 正如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在十几年前所言,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电子商务将给传统销售行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刚刚过去的2013年“双十一网络狂欢节”,则把这种说法演绎得淋漓尽致。 2013年“双十一”淘宝总销售额350.18亿元。第1分钟,销售额突破1亿元,1https://www.360docs.net/doc/4015461131.html,/html/2013/08/05/report/3799.html

大众文化与影视传播论文

大众文化与影视传播 什么是传媒?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传媒。电视、报纸、网络向我们传递了很多信息,它们都属于传媒。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大众传媒。古代的传媒方式大概有这些种类:口语、体语、文字、书籍、烽火、鸽子、画等种种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准确度越来越高,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现代传媒的种类:报纸、电视、书籍、杂志、互联网、电影、广告、手机、电话、传真、可视电话、广播、短信等等。传媒的确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入、无处不在。包括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在内的通讯技术革命,与交通运输革命一起消除了社会的隔离状态,导致了大众社会的形成和大众文化的出现。贝尔认为大众传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相互间的影响和联系,同时也“造成对变化和新奇的渴望,促进了对轰动的追求,导致了文化的融合”。大众传媒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贝尔指出,“电影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是窥探世界的窗口,又是一组白日梦、幻想、打算、逃避现实和无所不能的示范——具有巨大的感情力量。”广告突出了商品的迷人魅力,是“新生活方式展现新价值观的预告”,在这方面,“广告所起的作用不只是单纯地刺激需要,它更为微妙的任务在于改变人们的习俗。” 以一种特殊的大众传媒为例——电影。电影是一种带有情感符号的有声有像文字。为什么称电影是一种文字呢?因为电影用一种视觉来传递它所想要表达的事情,来传达当中的信息。那么,电影是怎样来表达大众信息的呢? 以一部影片为例,以张艺谋的成名作《红高粱》为例。用几个镜头来诠释电影的强大的作用。 第一个镜头,是影片的开始,运用红色的基调冲击屏幕,画面淡入的是奶奶年轻的脸。除了年轻的脸,就是一整画面的红,慢慢的,慢慢的从轿内转到轿外,转眼间黄沙纷飞的画面映入镜头,鲜红的花轿由远渐近,鲜红的花轿从中心逐渐放大。就这样几幅画面占了五分钟的时间,没有一句对白,红和黄的基调渲染的整部戏,甚至这种色调贯穿了一整部电影。其实不难理解,黄色象征着黄土高原的气息,而红色则是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是一种坚强不屈。 第二个镜头是日本人到来的镜头,此时红高粱不再通红,影片的基调也暗了一个色调,在讲诉日本侵略中国时,没有鬼子扫射的片段,而是运用一个非常特殊的镜头——一大片一大片不再红的高粱被压垮,正象征着正在受欺压的中国人民,而后来出现的“两个日本眼中”的反动者,一个是土匪三炮,一个是出走几年的罗汉。在外敌面前,无论是土匪,还是义士,在面对日本人,他们都是真正有血有肉的好男儿。有趣的是,在影片的最后,在炸了日本人的军车后,被压垮的高粱又再次飘扬——在通红的夕阳中,在战车的残骸上,一大片,一大片,随风,飘荡…… 第三个镜头是影片的结束,在血色残阳下,整片高粱地都成了血红色,那是日食所代表的悲哀,那是被鲜血映红的高粱,那是爷爷、爹痛失爱妻、母亲的伤痛,是作者对高粱地上人民最崇高的礼赞。高粱被践踏了,但还有许多高粱在疯长着,那是华夏民族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文明,是爷爷身上带有的狂野。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所有中国人成功时都是儒家,失败时是道家。-林语堂是我和我的人民。林语堂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和语言学家。他精通中国和西方,精通许多外语。他连续两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幽默风趣,积极倡导高雅幽默的文学作品。他是这篇论文的作者。林先生出身贫寒,但经过自己的努力,他在哈佛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他不仅精通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对西方文明有着深刻的了解。东坡先生曾说:“我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但我只住在这座山上”,毫无疑问,长期生活在欧美的林语堂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见解。《我的祖国与人民》(又称《中国》)是林先生的第一本英文书,在美国引起了巨大反响。这是林先生对用英文写的中文的看法。在书中,林先生用幽默、率直的风格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和向往,以及中国社会、文学艺术和生活情趣。这本书描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中国儒道观是中国最尖锐、最原始的观点之一。儒道思想起源于2000年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锤炼和锤炼,逐渐形成了一套体系。它是中国人民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强调仁、仁、礼制度,是入世后的一项重要研究。道

教是一种没有行动、没有自然、没有纯洁的哲学。因此,林语堂认为,中国人的精神无疑是幸福的。当他们感到满足时,他们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就像在黑暗中引导光明一样,他们不会迷失方向。当他们沮丧的时候,他们也有道家的思想来安慰自己的心灵,就像冬天里的一床温暖的被子,他们不会迷路。南怀瑾大师曾说,儒家思想就像一个全粮店,天天吃。道教就像一家药店。如果你没有生病,你就不能去那里。如果你生病了,你必须走。主人的魅力在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神秘的哲学,让每个人都能接受。在现实生活中,粮店和药房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儒道的魅力所在。融入生活的理念是中华魂堂建立的基石。孔子左手,老子右手。这是林语堂先生对儒道地位最生动的比喻。儒道是中国文化的右臂。没有儒道思想的中国文化是不完整的。现在,打开我们的“左右手”,来了解儒道对中国人的影响。2毫无疑问,左撇子儒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哲学。几千年来,统治者用儒学来统治世界,而文人则以儒学为名。即使是普通人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在工作中追求“卑鄙”,在生活中追求“仁义”。儒学起源于西周的周公旦,与孔子融为一体。在董仲舒手中,形成了一种尊崇儒学的局面。

郑大课表

文学院 郑州大学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中心 郑州大学秘书职业资格统考省直报名处 学院首页 本院概况 院系动态 教学教务 学科建设 团学工作 招生工作 旧版回顾 您的位置:首页>>教学教务>>教务信息文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课程表 课程名 称上 课 起 止 周 年级及 专业 任课 教师 上课时间(星期/节号)上课地点 教 师 职 称 一二三四五六 经典导读3-1 9 2013级 公共基 础平台 课 刘 志 伟 等 教 授 1 - 2 北4101 语言学通识3-1 9 2013级 公共基 础平台 课 鲁 六 等 副 教 授 3 - 4 北4101 文艺社会学3-1 9 2013级 文艺学 张 月 教 授 2 - 3 写作教研室 文学批3-12013级贺副 5 文艺学教研室

评与文化研究9 文艺学玉 高 教 授 - 6 文学思潮研究3-1 9 2013级 文艺学 梁 艳 芳 副 教 授 5 - 6 文艺学教研室 文艺理论专题研究2-1 9 2012级 文艺学 胡 书 庆 副 教 授 2-4 文艺学教研室 文艺心理学研究2-1 9 2012级 文艺学 张 月 教 授 5 - 7 文艺学教研室 中国古代文论2-1 9 2012级 文艺学 程 勇 真 副 教 授 2 - 4 文艺学教研室 文章学专题研究2-1 9 2012级 文艺学 夏 海 波 教 授 2 - 4 写作教研室 现代汉 语语法专题研究3-1 9 2013级 语言学 及应用 语言学 司 罗 红 副 教 授 8 - 9 对外汉语教研室 语用学3-1 9 2013级 语言学 及应用 语言学 张 明 奎 副 教 授 5 - 6 对外汉语教研室 语言类型学3-1 9 2013级 语言学 及应用 语言学 常 月 华 教 授 2 - 3 对外汉语教研室 词汇学2-1 9 2012级 语言学 及应用 语言学 鲁 六 副 教 授 5-7 对外汉语教研室 古文字构形学3-1 9 2013级 汉语言 文字学 刘 风 华 副 教 授 2 - 3 语言学教研室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40979

通选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度第1学期 小论《左传》 12级财务管理 5班 120302051031 李彩琼 国学经典有很多,而最令我感兴趣的莫过于《左传》。《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 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 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 关于《左传》的作者,最为可信的就是左丘明。据记载左丘明双目失明,曾任鲁太史,与孔子同时,或在其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作。司 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 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 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作者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 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些 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

《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 《左传》一书按鲁国隐公到衰公一共十二个国君的顺序,记载了春秋时期254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民族关系、古代文献等均有记录和评论,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左传》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因为它的写作具有形象化的美学特征,它又是一部杰出的散文巨著,显示了突出的艺术成就。其在叙事、写人和语言三个方面偶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较之《尚书》和《春秋》,《左传》在诸多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和独到的成就。 《左传》记事的内容是丰盈而富赡的。就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若称之为春秋时代的“百科全书”,是当之无愧的。《左传》记事,提供的是一部形象的春秋史。作者不仅对历史事件、社会生活做了如实的记录,而且进行真切、具体的描绘;不仅记叙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而且重视人与事的联系,在探寻人们得失成败的原因中对历史进行生动形象的加工,艺术地再现了生活。如果说读《春秋》,我们仅能得到二百余年间历史事件的纲目,那么《左传》中大量的描述,使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精描细绘的生活图画。《左传》叙事的特点首先是:善于描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历史事件,运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事件的始末由来。这种白描手法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遵循严格的时空观念,每一件事的记录必定以极简明的文字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参与的人物,叙述事件按照自然时间的

解读大众文化.别人的阅读笔记

《解读大众文化》第二章“消费的快乐”阅读笔记 ——理想大众观念下的消费观简论作为较早将约翰·菲斯克文化研究思想介绍到国内的学者,陶东风有一段这样较为精辟的概括:“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乃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定义”,因此, 文艺学应该正视审美泛化的事实,紧密关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及时 地调整、拓宽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确,在一个被Lady Gaga(被称为后麦当娜)、 新媒体(微博,微信)、广告时装充斥的社会,传统的学院派文化研究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胜任分析工作,在约翰·菲斯克的《解读大众文化》一书中,研究和批评的界限被无限放大和细化,作者用显微镜一般的视角观察、审视走向日常生活的文化,并将文化分析、社会历史分析、政治经济分析综合运用,不仅仅简单揭示对象的审美特征,还解读了其中含有的文化生产、消费以及政治经济之间的复杂关联。 在《解读大众文化》一书中,购物广场、海滩、电子游戏、麦当娜…这些常见的事物都 成了菲斯克笔下的大众文化符号,菲斯克认为,大众在日益复杂化的符号战场上组织、规避、对抗社会霸权,从而获得快感和意义。在菲斯克的理论构建中,大众不像法兰克福学派主张的那样受到压制乃至无力反抗,相反,他的理想大众是能动的、创造的和抵抗着的,这是理解《解读大众文化》的第一步。同时,菲斯克在第一章对大众文化也做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他认为大众文化是大众利用现有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活生生的实践过程,他将大众文 化视为“有啥用啥的”(the art of making do)(P18,由于原文翻译的不是很好,这句是 我自己翻译的)的艺术,大众文化是在大众与社会较为强势的一方主动或者消极“对抗”时产生的一种潜意识文化。 带着这样的前提,前往第二章的阅读,菲斯克将意识形态和霸权话语理论带入到购物广场中,赋予日常生活形态陌生感,让读者重新审视、思考这一再普通不过的行为。根据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场域是一个竞技场,一个踏进其中的人或有意识或无意识之中,都在被场域中的位置、设置、策略影响着,与对立方展开斗争。菲斯克将购物广场类比为一种神圣的战争场域,于是简单的购物充满了阶级意识的火药味:相对弱者(大众)在“游击战场 一般的购物广场”中颠覆、对抗着强者(资本持有者),因为菲斯克认为“文化(及其意义和快乐)是社会实践的一种持续演进,因而它具有内在的政治性,它主要涉及各种形式的社 会权力的分配及可能的再分配”,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这种购物战争似乎也算不上是过度阐释。在一个给定场域内分析既定行为之间的权利分配关系,是许多后现代理论家诸如大卫哈维和布尔迪厄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也是自列斐伏尔、福柯以来的空间转向传统。可以说在第二章菲斯克的论述中,可以看到空间批评的影子。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提纲) 一、大众文化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何谓大众文化 1.在19世纪中期,“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相对于高等文化(High culture)而言,它被精英们提炼出来,用来“指称当时正在凸现的与传统的高等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因为当时的资产阶级正处在上升期,资产阶级新贵族们的市侩之气,下层工人运动的发展,在文化精英看来,都在破坏传统的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大众’包含着无知、庸俗、偏见、冲动、非理性的意思,‘大众文化’自然是对这个阶层粗俗文化状态的贬称。”[14]约翰.菲斯特认为,“大众文化是由居于从属地位的人们为了从那些资源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是从社会内部和底层创造出来的。大众文化始终是一种关于冲突的文化,它总是关涉到生产社会意义的斗争。这种意义有利于从属者。” 2.20世纪20、30年代对大众文化来说是具有转折性的年代。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认为,“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通俗文化研究和评价的很有意义的转折点。电影与电台的出现,文化的大批量生产和消费,在一些西方社会中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与自由民主政治的成熟,全都为大众文化的论证提供了条件。” 3.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所谓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它融合了艺术、商业、政治、宗教和哲学,在闲暇时间内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养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1944年,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文中提出大众文化是以独特的大众宣传媒介,如电影、电视、收音机和报刊、杂志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成为束缚意识的工具、独裁主义的帮凶……从而显示了从启蒙向意识形态倒退,进入大众欺骗的阶段。”、 4.20世纪50年代,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开始对文化与大众文化研究。雷蒙威廉斯不同意“把文化理解为上层的专利,同工人阶级的文化对立起来,从此‘popular culture’开始代替包含着太多贬义的‘mass popular’。”对于大众文化的界定还有一些较有代表性。“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主要以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如叫座的电视剧、通俗小说、生活用品广告、畅销书、流行歌曲、时尚服装、音乐酒吧、歌舞厅、消遣性杂志、小报、电子游戏等。大众文化是当代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的复合体。它们既代表了以大众消费为中心的文化产业、文化工业的生产,又是现代社会创造出的新的生活方式。” 5.麦唐纳认为大众文化就是文化由“商人雇佣的技术人员所编造;其收受者是被动的消费者他们的选择只有买与不买两种。”麦唐纳的结论观点明确,他说大众文化“单凭它那无所不在的影迹,它那让人难以严谨的数量,就已经足够威胁高雅文化的生机。” 6.台湾学者杭之认为众文化是“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的特征是它主

大众文化概况

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述 一、大众文化的定义: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二、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与大众传播紧相关,实际上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是指职业传播者使用大众媒介、在广泛的传播对象中大量、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以便施加影响的过程。相应地,大众媒介是指大众传播得以进行的专业机构和技术。大众媒介通常包括两类:机械印刷媒介(如报刊、书籍和杂志等)和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等)。(1)大众媒介的应用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2)大众媒介对于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有如下特征: 第一,大众媒介性。这是指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第二,商品性。这是指大众文化具有由文化产业制作的供公众消费的商品的属性。第三,流行性。一种大众文化文本在开初总是善于吸收高雅文化文本和民间文化文本等的某些特点,创出原创性新模式,随即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而流行,在一定时段的一定公众群体中风行开来,形成时尚潮流。流行,真是大众文化的必然特征之一。 第四,类型性。 第五,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第六,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 四、大众文化中的多元互渗景观 在大众文化文本中,常常可见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因子,从而出现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景观。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有着丰富复杂的表现,简要的说有以下三种形态。 第一,大众文化的主导。大众文化要真正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合法性作用,就需要遵循或不违反主导文化的规范。 第二,大众文化的高雅化。大众文化常常把以往的高雅文化经典的某些因子巧妙的渗透进自身躯体内,以便获得来自高雅文化的经典权威。 第三,大众文化的民间性。大众文化有时竭力借用民间文化因子,投合普通民众的通俗趣味。 第二章电影 一、电影是身边么 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主要流程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格画幅运动的速度,将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的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反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灯光连续地投影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暂留印象的特性,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像是实在活动的、放大了的活动影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明天的太阳,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也必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在不忘记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近日,我们通过对大中小学课本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后发现:现在大中小学课本中,传统文化的分量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是开拓创新的民族经过长时间的淘漉和历史沉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记录风雨,贮藏丰碑,凝结精魂,激励后辈自从盘古开天地后,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句句箴言,滋润心田,教我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果,闪烁聪慧,展示魅力,开启脑力,启迪子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陈酿,历经沧桑,遗存华章,哺育华夏,福及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增值的民族资本,璀璨夺目,点墨是金,亘古常青,价值永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培育气度,激励自信,陶冶人格,塑造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精深厚重,传承文明,营

养无限,永屹世林 2、当今的大中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状况需要国学 八十后九十后的特点就是张扬个性,创新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才培植个性培养创新不竭的源泉创新可以说是悟性和灵性的结晶,而悟性和灵性的根系却深植于丰厚的文化底蕴里因此,语文教育应充分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沉积,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积累文化底蕴,培植创新的悟性和灵性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情趣,在丰富生活阅历中不断积累文化底蕴;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去感悟课文的整体美;要注意抓住课文耐人寻味处、意义深远点,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内涵美,体验文化美感;要引导学生涵咏富有人情味和浪漫情调、诗情画意的优美词句,领悟课文的艺术美、情感美,体验文化情趣,使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如枝头上的嫩芽在春雨沐浴中焕发生命活力。 4、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其文化品位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冲击下,功利主义思想泛滥,高职教育也难免

关于大众传播媒介

关于传媒 生活在今天这个信息高速流的世界里,人与人间的交际以及文化的传播有了越来越突出的体现,许多大学都开通了相关课程引导学习。本学期,我就选修了人际交流与文化传播这门课,其中提到传播媒介这个概念,下面就说说传媒与流行文化间的关系以及影响。 今天,传播媒介中占有显著地位的,便是大众传播媒介,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指复制、传递信息的机械和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无疑,提到大众传媒,首先映入我们脑海的,便是新闻传播,它在宣传方面和舆论督促方面有着难以代替的力量。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4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在书写工具问世以前,信息的传递是通过语言手势图记、烟火等方式进行,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人是传播的动物,古代的人们往往是借助外界的媒介或者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拟态与手势语、结绳、刻木、狼烟、鼓语、幌子、拨浪鼓等。现代大众的传播媒介则是有更多的表达形式,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 如今,今天夹杂在大众传媒中,传播最广的,便是当代流行文化,它们之间有着极大的共生与互动关系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着流行文化;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又直接影响着大众传播媒介。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这个总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 当代流行文化是一种后工业社会文化,它的主要特征是消费性、复制性与集体狂欢性。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论文题目:儒家思想浅析 学生姓名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年 月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选题正确 15 论点、论据 40 材料、数据 20 写作规范性 15 字数要求 10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

2010大众文化导论论文

大众文化导论 学期论文 调和鼎鼐,尔惟盐梅 ——金庸作品雅俗论 学号:XXXXX 姓名:XX 院系:XX 专业:XXXX 指导老师:XX

调和鼎鼐,尔惟盐梅 ——金庸作品雅俗论 摘要:古人常用‘盐梅相成’、‘调和鼎鼐’比喻良相处理社会政治矛盾关系的巧妙手段, 就处理文学创作的雅俗关系而言, 移此以评价金庸, 当非虚誉。而殷高宗也曾用“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作为命傅说为相之辞。细细品来,金庸确是一位玩弄文字调和雅俗与鼓掌的良相。金庸对于武侠小说一直有着准确的定位,肯定其娱乐性,更强调其作为文学种类的文学价值。金庸对作品的创作严肃认真,既追求大众的认同,也想登堂入室,利用十年修订得到了精英阶层的认可。最后,从金庸的作品本身来讲,它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蕴含和语言层面与传统武侠小说相比都有了长足进步,寓雅于俗,更加新颖,富有趣味。 关键词:雅俗;金庸;武侠;调和 武侠小说长期以来被界定为“俗”文学,所以,尽管它是众多文学类型中的一种,但在文学家族中,地位一直不高。而金庸以及金庸小说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奇迹。 自1955年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香港《新晚报》连载以来,前后大约17年间,金庸总共发表了15部武侠小说。这些创作于50一70年代的小说,至今已经风行了30多年,而且还会继续流行下去。他的读者不限职业、年龄,超越政治分歧——他的小说在世界华语圈的流行,使他成为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 但是,金庸小说在很多人尤其是以正统自居的文学家眼里仍然被看作是“大俗”,不能登大雅之堂。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看法开始慢慢转变。1994年,一向以高雅、精品为出版定位的三联出版社推出了36册《金庸作品集》,印刷精美,装祯考究,校订细致,喻示着“金庸小说本身的价值转型,即它已经由单纯阅读和消费价值变成经典文本才具有的收藏价值”,这被视为金庸小说迈向经典化的重要标志。同年著名学者严家炎在金庸的北大受聘典礼上,发表了《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的讲话,认为金庸以他的学养、功力和才华,从本质上提升了武侠小说的境界。如果说严家炎的发言还只是一次提示,青年学者王一川则做出了“颠覆教科书”的尝试。同样是在1994年他在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小说卷》时,将金庸排在鲁迅、沈从文、巴金之后,老舍、郁达夫、张爱玲之前,而茅盾则落选。而1996年谢冕和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百年文学经典》,则将金庸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参考

论文参考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

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 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 第三章文化主义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精神分析 第六章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第七章女性主义文化研究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第九章大众政治 By Antlin~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文化 雷蒙德·威廉斯:第一,文化可以指“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第二,文化指“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第三,文化指涉“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和实践”。 二、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可以指“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 2.意识形态是某种掩饰、扭曲或欺骗,用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经典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常用的定义) 3.用意识形态指代意识形态构成,理论前提是:社会的概念建立于互相冲突而非彼此赞成的基础之上,是围绕着不平等、剥削和压迫被建构出来的,在冲突中,文本总是有意无意地偏袒着一方,即所有文本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味; 4.罗兰·巴尔特:意识形态主要在内涵层面发挥作用,是文本或实践所承载的或可能承载的、间接的、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文本将原本特殊的东西普世化、合法化,让观众误将文化之物当做自然之物; 5.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的集合,而是一种物质实践,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而不仅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观念之中。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和经济关系所必须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使其继续运行。 三、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是指那些被很多人所广泛热爱和喜好的文化;(无法解释为何很多权威人士认可的“高雅文化”也有很大的销量) 2.大众文化就是除了“高雅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即大众文化是一种低等文化。大众文化是为了满足乌合之众而批量生产的商业文化,高雅文化则是个体创造活动的结果; 3.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大众文化不过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商业文化,是为大众消费而批量生产的文化,其受众是一群毫无分辨力的消费者; (1)在过去一直存在着一个黄金时代:有机社区或民间文化; (2)群氓文化不仅具有欺骗性且毫无营养,是美国的舶来品; (3)大众文化的文化事件可以被视为公众幻想的形式,是人类的梦幻世界; (4)结构主义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架意识形态机器,轻而易举地对宰制性的权力结构进行着再生产; 4.认为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文化。大众文化仅属于人民的本真文化,等同于民间文化,乃是一种民治、民享的文化;(这种观点无法分清究竟谁是人民,忽视了大众文化生产的商业属性) 5.“葛兰西派”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在这里,被统治集团之抵抗的力量与统治集团利益对被统治集团的“收编”力量进行着斗争。 大众文化的文本与实践在这种均势妥协中流动,这一过程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史性的;6.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文化已经不再具有高低之分。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群氓文化意识形态理论 背景:城市化阶级与阶级居住地的分离,工业化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关系,加之法国大革命引起英国统治阶级的恐慌,工人阶级得以在统治阶级之外发展出了一种独立的文化。这种文化有两种来源:(1)文化企业家以赢利为目的而生产出来的文化;(2)思想激进的匠人,新兴城市无产阶级和倡导革新的中产阶级生产出来的、旨在鼓动政治变革的文化。前者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