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

第22章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
第22章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

第22章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

一、选择题

A型题

1.小儿喉水肿一般术后多长时间内发生:

A.8小时

B.16小时

C.26小时

D.32小时

E.48小时

2.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为:

A.先天性唇裂

B.先天性腭裂

C.先天性唇腭裂

D.先天性小颌畸形

E.先天性上颌骨畸形

3.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最重要原因是:

A.肿瘤侵犯口底或舌根

B.下颌骨退缩

C.颞下颌关节强直

D.肥胖造成的咽周围脂肪沉积

E.上呼吸道狭窄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者造成慢性缺氧.二氧化碳蓄积,最终导致哪个部位疾病:

A.中枢神经系统

B.心血管系统

C.肝脏病变

D.肾脏病变

E.心肺病变

X型题

1.小儿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病人有哪些病情特点:

A.先天性畸形

B.上呼吸道梗阻

C.低龄

D.多期手术

E.耐受手术能力差

2.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病人有哪些病情特点;

A.耐受手术麻醉的能力降低

B.恶性肿瘤多见

C.影响呼吸

D.合并症多见

E.苏醒延迟

3.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对麻醉的要求有哪些:

A.麻醉平稳

B.镇静镇痛完善

C.肌肉松弛完善

D.意识消失

E.肌肉松弛要求不高

4.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经鼻气管插管会有下列哪些并发症:

A.鼻骨骨折

B.咽喉粘膜离断

C.鼻中隔血肿

D.鼓室积血

E.鼻窦炎

5.口腔颌面外科外伤患者在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时应在术前做好气管切开:A.口.鼻.咽部有活动性出血

B.咽喉部软组织肿胀或破碎软组织.骨片阻挡而妨碍显露声门

C.出血上呼吸道梗阻无法维持通气

D.合并严重颈椎损伤出现截瘫而需长时间呼吸支持者

E.术后需较长时间留置气管导管者

6.颌面外伤时易并发下列哪个部位的损伤:

A.颈椎外伤

B.眼部外伤

C.颅脑外伤

D.肝脏损伤

E.肾脏损伤

7.预防口腔领面手术小儿气管插管所致的喉水肿,主要措施应包括以下哪些:A.选用管径合适的优质导管

B.牢固固定气管导管

C.平稳的麻醉,抑制喉.气管及吞咽反射

D.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E.术后常规雾化吸入

8.下列因素中哪些是口腔.颌面和整形手术的麻醉特点:

A.面颊部缺损

B.张口困难或小口畸形

C.常需经鼻插管

D.术中多需完善的麻醉和良好的肌肉松弛

E.麻醉多需远距离操作

9.下述各项哪些是经鼻插管的禁忌证:

A.腭裂

B.上颌窦癌

C.上颌骨骨折合并颅底骨折

D.下颌骨骨折

E.鼻道畸形

10.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原因是:

A.肿瘤侵犯口底或舌根

B.下颌骨退缩

C.颞下颌关节强直

D.肥胖造成的咽周围脂肪沉积

E.上呼吸道狭窄

二、简答题

1.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对麻醉的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C 2.C 3.E 4.E

X型题

1.ABCDE 2.ABC 3.CE 4.ABCDE 5.ABCDE

6.AC 7.ABCDE 8.ABCE 9.CE 10.ABCDE

二、简答题

1.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对麻醉的要求:要求麻醉平稳.镇静镇痛完全,但对肌肉松弛要求不高。

第7版口腔口腔颌面外科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局麻:用局麻药物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的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域疼痛消失的方法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者其主要的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是被阻断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局麻效果。冷冻麻醉:应用药物使局部迅速散热温度骤然降低以致局部感觉首先是痛觉消失达到暂时麻醉的效果表面麻醉:将麻醉药涂、或喷射于手术表面,药物吸收后麻醉神经,使浅层组织痛觉丧失。浸润麻醉:将局麻药液注入治疗区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而产生麻醉的效果。常用局麻利多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维持时间长,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面麻醉,临床上主要以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1%-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丁卡因: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局麻并发症:晕厥过敏反应过量反应注射区疼痛血肿感染麻醉后粘膜病变、注射针折断、暂时性面瘫、感觉异常、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失明、颈丛神经阻滞并发症(Horner征、声嘶、全脊髓麻痹)。晕厥是一种突发性的、暂时性的意识丧失,通常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一般可因恐惧、饥饿、疲劳及全身健康较差、疼痛以及体位不良等引起。【临床表现】头昏、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厥冷无力脉搏快而弱、恶习、呼吸困难→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暂时性意识丧失。【防治原则】做好术前检查和思想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避免空腹手术。一旦晕厥,迅速放平座椅,保持呼吸通畅,氨水刺激,针刺人中穴,吸氧静脉补液过敏反应:由细胞和体液介导的、对不同浓度的抗原所产生的反应。Horner征:由于颈深神经阻滞麻醉时,麻醉药浸润使颈深神经麻醉所致。临表:同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裂变小、结膜充血、面色潮红、耳廓红润、面部皮肤干燥无汗、鼻粘膜充血、鼻塞。血管收缩剂在局麻药物中的应用将血管收缩剂加入局麻药溶液中,以延缓吸收,降低毒性反应,延长局麻时间,以及减少注射部位的出血,使术野清晰。应考虑手术时间、术中止血及病人的机体状况牙拔除术的适应证1)牙体病2)根尖病3)晚期牙周病4)外伤5)错位牙和移位牙6)阻生牙7)多生牙8)治疗需要9)乳牙10)病灶牙。拔牙禁忌症:1心脏病、2高血压、3造血系统疾病、4糖尿病、5甲状腺功能亢进、6肾脏疾病、7肝炎、8妊娠、9月经、10感叹急性期、11恶性肿瘤、12长期抗凝治疗、13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4神经精神疾患。哪些心脏病患者视为拔牙的禁忌证或暂缓拔牙1)急性心肌梗死或近3~6个月前发生心肌梗死2)近期频繁发生心绞痛3)心功Ⅲ~Ⅳ级或临床表现有端坐呼吸、紫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时4)双束支、三束支阻滞、有Ⅲ度或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有突然神志丧失合并心传导阻滞)史者5)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应经治疗降压后再拔牙。拔牙后拔牙创的检查及拔牙创的处理:首先检查压根是否完整、数目是否符合该牙的解剖规律,检查牙龈是否撕裂,检查牙槽骨是否折列,连续拔除多个牙时牙龈应拉拢缝合,拔牙创面用消毒纱布棉卷横架于两侧牙槽突咬紧30min后弃除。拔牙后24h不能刷牙或者漱口。当日进软食,不宜过热。避免患侧咀嚼,不可舔舐或者吮吸伤口。拔牙器械:牙钳(钳柄、关节、钳喙)、牙挺(刃、柄、杆,杠杆原理、轮轴原理、楔原理)、刮匙、牙龈分离器拔牙的步骤分离牙龈挺松患牙安放牙钳患牙脱位拔牙后的检查及处理拔牙后注意事项。下颌阻生第三磨 牙拔除术适应症:1反复引起冠周炎者2本身有龋坏或者引起第二磨牙的龋坏3食物嵌塞4压迫第二磨牙牙根或者远中骨吸收5引起牙源性囊肿或者肿瘤6正畸需要拔除的牙7可能为TMJ紊乱病诱因的智牙8完全骨阻生以为某些原因不明神经痛者干槽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1)干槽症为拔牙常见并发症,为牙槽窝的局部骨创感染。关于病因仍有争论,多认为创伤及感染是主要原因,此外与拔牙窝大,血供不良,抵抗力下降有关。四学说:感染、创伤、解剖因素、纤维蛋白溶解2)主要症状为疼痛,多发生于术后3~4天,疼痛为持续性,可向耳颞部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者,疼痛可持续1~2周。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牙槽窝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牙槽窝内有腐败坏死组织,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牙龈可见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疼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疲乏等全身表现3)治疗干槽症主要原则为彻底清创、隔离外界刺激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治疗方法:用3%过氧化氢棉球擦拭,去除腐败物质,知道牙槽窝清洁,棉球干净无臭味。大块坏死物时用用刮匙。用生理盐水冲洗。将碘仿纱条卡加丁香油或2%丁卡因填入拔牙创,先将纱条的一端塞入牙槽窝底部,在一次折叠严密填满牙槽窝,松紧适度,纱条末端塞入深部避免松脱,亦可缝合两侧牙龈。次日无明显疼痛可不换药。10天后去除碘条,牙槽窝内层有肉芽组织覆盖。牙槽窝1~2个月长满结缔组织。脓肿切开引流术的目的:1使脓液和腐败物迅速排出体外消炎解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口腔医学专业课。 课程任务: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是口腔医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 颊、舌、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颅骨(上颌骨、下颌骨、颧 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外科治疗 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口腔颌面 外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基本操作技能, 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培养目标。考 核方法:考试,笔试、操作 学时学分:96学时,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9学分。 学时分配表 章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五 合计教学内容绪论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口腔颌面外科麻 醉、镇痛及重症监护牙及牙槽外科种植外科口腔颌面部感染 口腔颌面部损伤口腔颌面部肿瘤唾液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 颌面部神经疾患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牙颌面畸形口腔颌面部 后天畸形和缺损学时 1 4 5 7 3 7 7 8 5 4 5 4 1 3 64 序号一实验项目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口腔颌面外科门 诊病案书写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病案书写学时 4 4 4 基本教学要

求初步掌握口腔外科检查方法和正确的描述方法初步掌握门诊病历的书写初步掌握门诊病历的书写明了临床检查、麻醉、拔牙的步骤二三四观看口腔颌面部的临床检查、局部麻醉与拔牙光2 盘五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 2 与方法初步掌握各局麻方法的适用范围,注射方法和要点,以及操作规程通过见习,进一步明了麻醉、拔牙的步骤与方法和操作规程初步明了阻生牙拔除术的步骤与方法熟悉种植义齿、牙槽外外科手术的目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步骤掌握骨折治疗中常用的各种夹板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学会常见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加深明了口腔颌面部损伤的诊治原则和颈清的合理术式方法掌握先天性唇腭裂专科病史采集、检查及病历书写方法六各类牙牙拔除的步骤和方法(见习) 4 七阻生牙拔除术 2 八观看种植义齿和牙槽外科手术光盘2 九颌骨骨折诊断与处理 2 十口腔颌面部肿瘤观看颌面部骨折手术复位坚固内固定术和口腔癌颈清术的合理术式光盘 2 十一2 十二先天性唇腭裂 2 32 合计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业务范畴。熟悉: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习方法。 了解: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成就、贡献及发展方向。【教学内容】

口腔颌面外科学麻醉重点

口腔颌面外科学麻醉重 点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麻醉(anesthesia, narcosis):指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员整个机体或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麻醉学(anesthesiology)研究消除病员手术疼痛,保证病员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学科。 范围:麻醉、镇痛(control of pain)、复苏、危重病人的监护救治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使用局麻药物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的疼痛消失。 局部无痛(local analgesia):痛觉消失、触压觉和温度觉存在、病员意识清醒 适应症:门诊外科手术、牙髓病的治疗、牙体预备 局麻的优点: 1. 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和麻醉师 2. 安全:病人清醒,不需要特殊护理 3.利于手术:可配合血管收缩剂,术野清晰 局麻的缺点: 1.不适用不合作病员 2.不适用有炎症部位(感染扩散、效果差) 血管收缩剂在局麻药物中的作用 1、收缩血管,延缓药物吸收—直接作用。 2、降低毒性反应,延长麻醉时间。 3、减少出血,视野清晰 4、增强麻醉效果 肾上腺素的副作用 心悸、头痛、恐惧、颤抖、升高血压—脑出血、心律失常—心室纤颤 肾上腺素浓度的控制 延长麻醉时间:含1/10万的肾上腺素。减少出血:含1/5万的肾上腺素。常用浓度:含1/5万—1/20万的肾上腺素 浸润麻醉 原理:麻药注射入组织内,麻醉神经末梢 药物:%的普鲁卡因的利多卡因 适应症:软组织手术——普鲁卡因浸润麻醉牙槽外科手术——牙槽突浸润麻醉 常用方法:骨膜上注射法、牙周膜注射法(皮下注射法、髓腔注射法) 骨膜上注射法(局部浸润) 原理:麻药注射于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 适应症:上颌及下颌前部牙及牙槽突手术 操作要点:进针点为唇颊侧的前庭沟,绷紧黏膜刺入,针尖刺到根尖相对的骨膜上,松弛黏膜给药,药量 注意事项:避免骨膜分离 牙周膜注射法 原理:麻药注射牙周膜内 操作要点:针短而细,牙的近中或远中侧进 针,深约5mm,给药 适应症:出血倾向病人、血友病、追加麻醉 优点:损伤小,不产生深部血肿 缺点:注射痛 阻滞麻醉(传导麻醉) 原理: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主要分支附 近,阻断痛觉传入 优点:效果优于浸润麻醉 适用于瘢痕、感染灶的手术麻醉 减少麻药用量和注射次数

口腔颌面外科3麻醉镇痛附答案

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 一填空题 1.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得局麻药就是 A。得卡因B.普鲁卡因C。利多卡因D。布比卡因 E.卡波卡因 2、具有微弱得血管收缩作用得药物就是 A、得卡因B.普鲁卡因C.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E、卡波卡因 3、毒性较小并有较强得组织穿透性与扩散性得局麻药就是 A、利多卡因B。得卡因C、布比卡因D。卡波卡因E。普鲁卡因 4.具有抑制磺胺类药物得抗菌作用得局麻药就是 A、利多卡因B、普鲁卡因C。得卡因D、卡波卡因E、布比卡因 5。毒性最强得局麻药就是 A.普鲁卡因B、卡波卡因 C.利多卡因D。得卡因E。布比卡因 6.麻醉维持时间最长得局麻药就是 A、普鲁卡因 B.卡波卡因C。利多卡因D、得卡因E.布比卡因 7.室性心律失常病员首选得局麻药就是 A.利多卡因B、普鲁卡因C.得卡因 D.布比卡因E、卡波卡因 8 2%得利多卡因用于小儿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一次注射最大剂量就是 A。1mg/kgB。5mg/kg C。10mg/kg D、15mg/kgE、30mg/kg 9。普鲁卡因得一次注射最大剂量就是 A、800~1000mg B。60~100mg C.300~400mg D.100~150mg E、300mg 10。利多卡因得一次注射最大剂量就是 A。800~1000mg B。60~100mg C、300~400mg D、100~150mg E。500~600mg 11、布比卡因得一次注射最大剂量就是 A.800~1000mgB。60~100mg C、300~400mg D、100~150mg E.300mg 12、得卡因用于表面麻醉得浓度就是 A、0.05~0.1% B、0、1~0。2% C.0.25~0.75% D.2~3%E、0、5~2% 13、普鲁卡因用于浸润麻醉得浓度就是 A。2~3%B。0.25~0.5%C。10~20%D、0、1~0、2%E、0。01~0。02% 14、利多卡因用于阻滞麻醉得浓度就是 A、1~2%B。0.1~0。2% C、0.25~0。75%D。0.25~0、5%E。2~3%15.布比卡因用于阻滞麻醉得浓度就是 A。1~2%B。0、1~0、2%C。10~20% D.0。5~1%E、0。25~0、75%16。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得浓度宜为 A。1:20000~40000 B.1:2000~4000 C.1:200000~400000 D。1:2000000~4000000 E、1:200~400 17.鉴别第二支三叉神经痛时,可阻滞 A、上颌神经 B、下颌神经C。上牙槽后神经D。眶下神经E、下牙槽神经18。牙列完整得病人经口内注射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进针点就是 A。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侧根部前庭沟B、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 C、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侧根部前庭沟D、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 E、上颌第二双尖牙颊侧根部前庭沟

口腔颌面外科学麻醉重点

麻醉(anesthesia, narcosis):指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员整个机体或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麻醉学(anesthesiology)研究消除病员手术疼痛,保证病员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学科。 范围:麻醉、镇痛(control of pain)、复苏、危重病人的监护救治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使用局麻药物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的疼痛消失。 局部无痛(local analgesia):痛觉消失、触压觉和温度觉存在、病员意识清醒 适应症:门诊外科手术、牙髓病的治疗、牙体预备 局麻的优点: 1. 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和麻醉师 2. 安全:病人清醒,不需要特殊护理 3. 利于手术:可配合血管收缩剂,术野清晰 局麻的缺点: 1. 不适用不合作病员 2. 不适用有炎症部位(感染扩散、效果差) 血管收缩剂在局麻药物中的作用 1、收缩血管,延缓药物吸收—直接作用。 2、降低毒性反应,延长麻醉时间。 3、减少出血,视野清晰 4、增强麻醉效果 肾上腺素的副作用 心悸、头痛、恐惧、颤抖、升高血压—脑出血、心律失常—心室纤颤 肾上腺素浓度的控制 延长麻醉时间:含1/10万的肾上腺素。减少出血:含1/5万的肾上腺素。常用浓度:含1/5万— 1/20万的肾上腺素 浸润麻醉 原理:麻药注射入组织内,麻醉神经末梢 药物:0.5-1%的普鲁卡因0.25-0.5%的利多卡因 适应症:软组织手术——普鲁卡因浸润麻醉牙槽外科手术——牙槽突浸润麻醉 常用方法:骨膜上注射法、牙周膜注射法(皮下注射法、髓腔注射法) 骨膜上注射法(局部浸润) 原理:麻药注射于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 适应症:上颌及下颌前部牙及牙槽突手术 操作要点:进针点为唇颊侧的前庭沟,绷紧黏膜刺入,针尖刺到根尖相对的骨膜上,松弛黏膜给药,药量 0.5-2ml 注意事项:避免骨膜分离 牙周膜注射法 原理:麻药注射牙周膜内 操作要点:针短而细,牙的近中或远中侧进 针,深约5mm,给药0.2ml 适应症:出血倾向病人、血友病、追加麻醉 优点:损伤小,不产生深部血肿 缺点:注射痛 阻滞麻醉(传导麻醉) 原理: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主要分支附 近,阻断痛觉传入 优点:效果优于浸润麻醉 适用于瘢痕、感染灶的手术麻醉 减少麻药用量和注射次数 减少疼痛、避免感染扩散 注意事项 熟悉三叉神经的解剖、遵守无菌原则,防并发感染、注射前应回抽无血。

口腔颌面外科学重点总结_详细

第一章绪论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第二章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 诊治疾病的前提和基础。关系诊疗质量与成败。要求方法正确,全面细致,客观有序 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 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1-2.0cm左右 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 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 2、面部器官检查:先天畸形,上颌窦癌,颌面部外伤(伴眼耳鼻畸形,鼻衄复视,脑脊液耳漏),必要时邀请有关专科会诊 3、淋巴结检查:对口腔颌面部炎症和肿瘤具有诊断治疗意义。 顺序:枕后、耳后、耳前、腮、颊、下颌下及刻下;顺胸锁乳突肌前后缘,颈前后三角直至锁骨上窝。 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波动感、皮肤与基地有无粘连 垂直链:颈深淋巴结上群(胸锁乳突肌深面沿颈内静脉前后,上达颅底,下至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深淋巴结(中)下群(颈总动脉分叉以下,沿颈内静脉至静脉角),副链(颈深淋巴结上群向外扩展的部分),锁骨上淋巴结(系颈深淋巴结下群向锁骨上方扩展的部分) 4、髁突动度检查: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置于两侧耳屏前方,髁突外侧,让病人做开闭口运动,感触髁突活动度。或将两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内,贴外耳道前臂进行触诊 5、唾液腺检查:腮腺(食中无名指三指凭触为宜,切忌提拉触摸);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双手双合诊) 内容:大小、形态、肿块、导管充血、变硬、结石、分泌液 6、活组织检查:切取、切除、冰冻(血管性肿瘤、血管畸形、恶性黑色素瘤、腮腺混合瘤不做活检) 7、X线检查:牙体、牙髓、牙周、颌骨疾病;平片,体层摄影,造影 第三章麻醉镇痛重症监护 1、麻醉: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2、loc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包括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3、infiltration anesthesia 浸润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的麻醉效果。骨膜上浸润麻醉,牙周膜注射麻醉。 4、block anesthesia 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常用局麻药物:利多卡因、丁卡因 利多卡因:维持时间长,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面麻醉,但临床上主要以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1%-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丁卡因:穿透力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 5、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磨牙拔除,相应颊侧根,粘膜,上颌结节部手术 麻醉区域效果:除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上牙槽中神经,浸润麻醉)外的同侧磨牙,牙槽突,相应颊侧软组织。 口内法:上颌7,远中颊根前庭沟,儿童上6远中,缺牙颧骨牙槽突,45°上后内,沿上颌结节弧形表面滑动2cm 6、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又称眶下孔或眶下管注射法,将麻药注入眶下孔或眶下管,以麻醉眶下神经及其分支,可麻醉上牙槽前、中神经,甚至上牙槽后神经,即可麻醉整个上颌牙神经丛。本方法适用于同侧上颌切牙至前磨牙的拔除,牙槽突修整及上颌囊肿刮治术和唇裂修复等手术。

口腔颌面外科总结

名词解释篇 1.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以研究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2.张口度:是以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为标准。 正常人张口度相当于自身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末节合拢时的宽度,平均约3.7cm。 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两横指,约2-2.5cm左右 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仅可置一横指,约1-2.0cm左右 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不足一横指,约1cm以内 完全张口受限:完全不能张口,也称牙关紧闭(如破伤风患者) 3.活组织检查:从病变部位去一块组织制成切片,通过适当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以确定病变的性质,肿瘤的类型及分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切取活组织检查:适用于表浅或有溃疡的肿瘤。 切除活组织检查:适用于皮肤粘膜完整,位于深部的可切除小型肿瘤或淋巴结。 冰冻活组织检查:需要新鲜标本,送检前不应进行固定。 4.麻醉:是指用药物或者非药物使得病人整个机体或者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已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者某些疼痛的治疗。 5.麻醉学:是研究消除病人手术疼痛,保证病人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一门学科。 6.局部麻醉:是指用局部麻醉药物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或纤维的传导,从而使得该区域的疼痛消失。适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手术、牙髓病的治疗、固定义齿修复的牙体预备等。 7.利多卡因:又称赛洛卡因,是口腔科临床应用最多的局麻药,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维持时间亦较长,并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故亦可作表面麻醉。临床上主要以1:100000肾上腺素的1%-2%d的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有迅速而安全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因而对于心律失常病人常作为首选。 8.阿替卡因:又称碧蓝麻,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给药后2-3分钟出现麻醉效果,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阿替卡因牙髓麻醉时间60-70分钟,软组织麻醉时间可达3H。使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 9.冷冻麻醉:是指应用药物使得局部组织迅速散热,皮肤温度骤然降低,以至局部感觉、首先是痛觉消失,从而达到暂时性麻醉的效果。临床常用氯乙烷。 10.表面麻醉:是指将麻醉剂涂布或者喷射于手术区表面,药物吸收后麻醉末梢神经,使得浅层组织痛觉消失。本法适用于表浅粘膜下的脓肿切开引流,拔除松动的乳牙或者恒牙,以及行气管插管时前的粘膜表面麻醉。 11.浸润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射于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得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 12.阻滞麻醉:是指将局麻药注射于神经干或者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得被阻断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13.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物进入人体后,产生可逆性的全身痛觉和意识消失,同时存在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松弛的一种状态。 14.镇静:通过药物作用使病人紧张情绪、恐惧心理得到改善或消除,达到精神放松,生命体征平稳,有利于配合诊疗的方法。 15.阻生牙:是指由于邻牙、骨、软组织的阻碍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常见8及上3. 16.修复前外科:是指使得义齿获得良好的固位和稳定,有效地行使咀嚼功能的外科技术。

第22章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

第22章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 一、选择题 A型题 1.小儿喉水肿一般术后多长时间内发生: A.8小时 B.16小时 C.26小时 D.32小时 E.48小时 2.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为: A.先天性唇裂 B.先天性腭裂 C.先天性唇腭裂 D.先天性小颌畸形 E.先天性上颌骨畸形 3.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最重要原因是: A.肿瘤侵犯口底或舌根 B.下颌骨退缩 C.颞下颌关节强直 D.肥胖造成的咽周围脂肪沉积 E.上呼吸道狭窄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者造成慢性缺氧.二氧化碳蓄积,最终导致哪个部位疾病: A.中枢神经系统 B.心血管系统 C.肝脏病变 D.肾脏病变 E.心肺病变 X型题 1.小儿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病人有哪些病情特点: A.先天性畸形 B.上呼吸道梗阻 C.低龄 D.多期手术 E.耐受手术能力差 2.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病人有哪些病情特点; A.耐受手术麻醉的能力降低 B.恶性肿瘤多见 C.影响呼吸 D.合并症多见 E.苏醒延迟 3.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对麻醉的要求有哪些: A.麻醉平稳

B.镇静镇痛完善 C.肌肉松弛完善 D.意识消失 E.肌肉松弛要求不高 4.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麻醉经鼻气管插管会有下列哪些并发症: A.鼻骨骨折 B.咽喉粘膜离断 C.鼻中隔血肿 D.鼓室积血 E.鼻窦炎 5.口腔颌面外科外伤患者在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时应在术前做好气管切开:A.口.鼻.咽部有活动性出血 B.咽喉部软组织肿胀或破碎软组织.骨片阻挡而妨碍显露声门 C.出血上呼吸道梗阻无法维持通气 D.合并严重颈椎损伤出现截瘫而需长时间呼吸支持者 E.术后需较长时间留置气管导管者 6.颌面外伤时易并发下列哪个部位的损伤: A.颈椎外伤 B.眼部外伤 C.颅脑外伤 D.肝脏损伤 E.肾脏损伤 7.预防口腔领面手术小儿气管插管所致的喉水肿,主要措施应包括以下哪些:A.选用管径合适的优质导管 B.牢固固定气管导管 C.平稳的麻醉,抑制喉.气管及吞咽反射 D.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E.术后常规雾化吸入 8.下列因素中哪些是口腔.颌面和整形手术的麻醉特点: A.面颊部缺损 B.张口困难或小口畸形 C.常需经鼻插管 D.术中多需完善的麻醉和良好的肌肉松弛 E.麻醉多需远距离操作 9.下述各项哪些是经鼻插管的禁忌证: A.腭裂 B.上颌窦癌 C.上颌骨骨折合并颅底骨折 D.下颌骨骨折 E.鼻道畸形 10.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原因是: A.肿瘤侵犯口底或舌根 B.下颌骨退缩 C.颞下颌关节强直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附答案

第三章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一填空题 1.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的局麻药是 A.的卡因 B.普鲁卡因 C.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 E.卡波卡因 2.具有微弱的血管收缩作用的药物是 A.的卡因 B.普鲁卡因 C.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 E.卡波卡因 3.毒性较小并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的局麻药是 A.利多卡因 B.的卡因 C.布比卡因 D.卡波卡因 E.普鲁卡因 4.具有抑制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的局麻药是 A.利多卡因 B.普鲁卡因 C.的卡因 D.卡波卡因 E.布比卡因 5.毒性最强的局麻药是 A.普鲁卡因 B.卡波卡因 C.利多卡因 D.的卡因 E.布比卡因 6.麻醉维持时间最长的局麻药是 A.普鲁卡因 B.卡波卡因 C.利多卡因 D.的卡因 E.布比卡因 7.室性心律失常病员首选的局麻药是 A.利多卡因 B.普鲁卡因 C.的卡因 D.布比卡因 E.

卡波卡因 8 2%的利多卡因用于小儿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时,一次注射最大剂量是 A.1mg/kg B.5mg/kg C.10mg/kg D.15mg/kg E.30mg/kg 9.普鲁卡因的一次注射最大剂量是 A.800~1000mg B.60~100mg C.300~400mg D.100~150mg E.300mg 10.利多卡因的一次注射最大剂量是 A.800~1000mg B.60~100mg C.300~400mg D.100~150mg E.500~600mg 11.布比卡因的一次注射最大剂量是 A.800~1000mg B.60~100mg C.300~400mg D.100~150mg E.300mg 12.的卡因用于表面麻醉的浓度是 13.普鲁卡因用于浸润麻醉的浓度是 14.利多卡因用于阻滞麻醉的浓度是 15.布比卡因用于阻滞麻醉的浓度是 16.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的浓度宜为 A.1:20000~40000 B.1:2000~4000 C.1:200000~400000 D.1:2000000~4000000 E.1:200~400 17.鉴别第二支三叉神经痛时,可阻滞 A.上颌神经 B.下颌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 D.眶下神经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 一、麻醉的定义: 为了消除疼痛所采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性和非药物性。二.分类: 局部麻醉、全身麻醉、针刺麻醉。 第一节局部麻醉 一. 定义: 简称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物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即除痛觉消失外,其他感觉如触压,温度感等依然存在,病员还保持清醒的神志。 二.局麻的优点: 1.有利于面部疼痛性疾病的诊断 2.局麻药与血管收缩剂伴用,减少出血,且增加局麻效果3.安全,对机体影响较小 4.简便,易掌握,费用低 5.与镇静药联合应用,能够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三.缺点: 不适用于不合作的病员(包括小儿患者)及局部有炎症的部位。

四.局部麻醉的药物 酯类:普鲁卡因、地卡因;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卡波卡因 A 普鲁卡因 1. 优点:⑴麻醉效果好⑵毒性和副作用小,安全范围大⑶便宜 2.缺点:⑴维持麻效时间短⑵降低血管平滑肌的紧张度,渗血多⑶通透性,扩散性较差,不能用于表麻⑷可能发生过敏,对青霉素过敏史的病员应警惕使用⑸抑制磺胺药物的抗菌作用3.临床应用 见下表 B.利多卡因

1.优点:⑴时间较长2-3h ⑵效果强10-15倍于普鲁卡因⑶穿透力强 2.缺点:⑴毒性较大10-20倍于普鲁卡因一般用于表麻⑵安全范围窄60-100mg 一次最大剂量 3.临床应用见上表 C.局麻药物的过敏试验 普鲁卡因皮肤试验:1%普鲁卡因0.1ml,稀释至1ml,皮内注射0.1ml,20分钟后,局部红肿,红晕直径>1cm(+) 普鲁卡因粘膜试验:1%普鲁卡因0.1ml稀释至1ml,涂布一侧鼻粘膜,每隔2min检视局部反应,粘膜充血肿胀(+) 利多卡因皮肤试验:2%利多卡因0.1ml,稀释至1ml,皮内注射0.1ml,20分钟后,局部红肿,红晕直径>1cm(+) D. 肾上腺素:1:200,000-4000,000药理作用:交感N兴奋,心率心跳血管收缩 临床应用:⑴用于过敏,及对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⑵心脏复苏⑶配合麻药应用,减少出血;缓解麻药的吸收,增强麻效。 五.局部麻醉方法 A.冷冻麻醉 1.定义:是应用药物使局部组织迅速散热,皮肤温度骤然降低,以至局部感觉消失,首先是痛觉消失,从而达到暂时性麻醉的效果。

口腔颌面外科学简答题及标准答案

口腔颌面外科学简答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口腔颌面外科学》作业 1.利多卡因的用法、用量和适应症。 【适应症】 本品为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包 括在胸腔镜检查或腹腔手术时作黏膜麻醉用)及神经传导阻滞。本品也可用于急 性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 及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本品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无效。 【用法用量】 麻醉用成人常用量: 1. 表面麻醉:2%~4%溶液一次不超过100mg。注射给药时一次量不超过 4.5mg/kg(不用肾上腺素)或每7mg/kg(用1:200000浓度的肾上腺素); 2. 骶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用1.0%溶液,以200mg为限; 3. 硬脊膜外阻滞:胸腰段用1.5%~2.0%溶液,250~300mg; 4. 浸润麻醉或静注区域阻滞:用0.25%~0.5%溶液,50~300mg; 5. 外周神经阻滞:臂丛(单侧)用1.5%溶液,250~300mg;牙科用2%溶液,20~ 100mg;肋间神经(每支)用1%溶液。 2.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方法。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法): 以上颌第二磨牙远中根对应的颊侧前庭沟为刺入点,注射针与上颌牙平面成45度,沿上颌结节向后、上、内方进针约2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翼下颌注射法): 患者大张口,注射器置于对侧下颌双尖牙区,与中线呈45度角,高于下颌牙平面1cm并与之平行,以翼下颌皱襞外侧为刺入点,水平向后向外进针2.5cm左右可触及骨壁,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药。 3.各牙拔除的最佳麻醉选择。 拔除上颌1、2 唇侧:前庭沟浸润麻醉 腭侧:粘骨膜浸润麻醉(或:切牙孔阻滞麻醉) 拔除上颌3 唇侧:前庭沟浸润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学分类模拟题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一)

口腔颌面外科学分类模拟题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一) 一、名称解释 1.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 答案:简称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确切的涵义应该是局部无痛,即除痛觉消失外,其他感觉如触压、温度觉等依然存在;病员仍保持清醒的意识。 2.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esthesia) 答案: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麻醉效果。3. 阻滞麻醉(bock anesthesia) 答案: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4. 晕厥(syncope) 答案:是一种突发性、暂时性意识丧失。通常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 5. 过量反应(over reaction) 答案: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的局麻药量超过分解速度时,血内浓度升高,严重者出现全身抽搐、缺氧、发绀;抑制型上述症状明显,迅速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志不清,随即呼吸、心跳停止。局麻药中毒的早期最典型症状之一是口周麻木。 6.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答案:简称全麻,是指麻醉药物进入人体后,产生可逆性全身痛觉和意识消失,同时存在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肌松弛的一种状态。 7. 镇静(sedation) 答案:通过药物作用使患者的紧张情绪、恐惧感得到消除,达到精神放松、生命体征平稳,有利于配合手术全过程进行的方法。 二、填空题 1. 牙周膜注射法又叫______注射法,是用短而较细的注射针头,自牙的______和______侧刺入牙周膜,深约0.5cm,分别注入局麻药0.2ml,即可麻醉牙及______。这种麻醉方法的缺点是注射时比较______,但因注射所致的______很小,所以适用于______和类似的有______倾向的病员;亦可以避免因其他浸润麻醉或神经干阻滞麻醉时容易产生的深部血肿,特别是______阻滞麻醉时容易发生的翼下颌间隙严重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一)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 护(一) (总分:121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名称解释{{/B}}(总题数:7,score:35分) 1.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 【score: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简称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确切的涵义应该是局部无痛,即除痛觉消失外,其他感觉如触压、温度觉等依然存在;病员仍保持清醒的意识。) 本题思路: 2.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esthesia) 【score: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

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麻醉效果。) 本题思路: 3.阻滞麻醉(bock anesthesia) 【score: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本题思路: 4.晕厥(syncope) 【score: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一种突发性、暂时性意识丧失。通常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 本题思路: 5.过量反应(over reaction) 【score:5分】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 麻醉科何忠承 一、麻醉前评估 1、先天性畸形 小儿多因先天性畸形而实施手术。资料表明,我国新生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较以前有明显上升,在20 世纪80 年代末统计的1,243,284 例新生儿中,其发生率已达到13.7‰ ,其中,唇腭裂的发生率约为1.82‰ ,居于第4 位。目前,许多先天性颅颌面畸形都主张在1~2 岁以内实施早期手术,以改善外形和功能、减少并发症和获得正常发育的条件。不少畸形仅靠一次手术还无法达到完全整复的要求,需要施行多期手术才能获得满意效果。以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唇腭裂为例,其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达3%~7%,并以单纯的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为常见。唇腭裂畸形还和近150 种综合征相关,往往在系统回顾中有各种发现。其中,以颅颌面畸形综合征较为多见。而伴先天性畸形综合征的小儿在全身多处均可发现畸形,例如, Apert 综合征有突眼、眶距增宽、腭裂以及心、脑、肾等畸形; Patau 综合征有脑水肿、唇腭裂,小颌、多指等畸形。对有颅颌面综合征的小儿,需警惕其有发生围术期气道管理困难的潜在危险。因为明显的颅面畸形或比例不协调常与发生上呼吸道梗阻有密切关系。诸如, Pierre-Robin 综合征中小颌和舌塌陷、Crouzon 综合征中上颌骨后缩和鼻后孔闭锁、Down 氏综合征中大舌畸形、Treacher —tollins 综合征中小颌畸形和软骨发育不全致鼻后孔狭窄等均是引起上呼吸道梗阻的主要病因。 2.恶性肿瘤 有资料显示,在西方国家和我国,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都有明显老龄化的趋势,如西方国家65 岁以上病人约占总病例数的50%,而据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统计,1,7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