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 第七单元 第19讲 两次工业革命(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第19讲两次工业革命

[考纲清单] (1)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一、两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前提与条件

①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②资本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

③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④技术条件: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⑤市场条件: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扩大。

(2)过程

①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从棉纺织业开始。

②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③主要发明:1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摆脱自然条件限制,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④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归纳总结工业革命过程流程图

首先开始于纺织业(标志是珍妮机的问世)→冶金、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新→蒸汽动力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火车和汽船)→向欧美大陆的扩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

(3)影响

①世界市场: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

②经济结构:出现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工业城市的兴起,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③社会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④思想意识: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

知识拓展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及其产生的原因

(1)思想主X:一个国家最好的经济政策莫过于经济自由主义,应当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经济自由保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结合,为生产力无止境发展开创了巨大的可能性。

(2)产生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英国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造成欧洲关税战,影响了英国的对外贸易;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为发展工业、实行自由主义提供了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

①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X围内逐渐确立。

②经济条件: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③可能性: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主要国家: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

(3)主要成就和发明

成就发明

电的广泛应用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②电灯、电车、和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涌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

②研制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化学工业塑料、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钢铁行业在建筑业和制造业中,钢铁成为新的材料

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4)影响

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组织。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③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图示构史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条件

(1)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内在推动力:工业革命的巨大推动。

(3)外在推动力: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的对外扩X。

(4)技术条件:交通与通讯事业的不断发展。

2.过程

(1)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

(2)世界市场的拓展——早期殖民扩X与掠夺。

(3)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19世纪中后期)。

(4)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3.影响

(1)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2)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归纳总结世界市场的形成

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不是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也不是凯伊发明的飞梭。

2.手工工场与工厂的主要区别是规模大小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手工工场与工厂的主要区别是手工工场使用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进行生产,而工厂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工场的雇佣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3.垄断阶段是资本主义腐朽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垄断组织的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它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4.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才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并不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才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情况。

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于新航路的开辟,初步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最终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

考点一改变世界的力量——两次工业革命

[概念解读]——与工业革命相关的历史概念

1.手工工场

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

2.工厂

在世界近代史中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工厂和手工工场相比,虽然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X畴,但它采用了机械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获取材料信息]——工业革命首发英国的条件

材料到1700年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严格适宜的环境……它发展了一套包含在习惯法中的有效的所有权。除排除了要素和产品市场上资源配置的障碍外,英国已开始利用专利法来保护知识的私有权。现在舞台已经为产业革命布置就绪。

——道格拉斯·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要求:依据材料,概括推动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主要因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英国资本主义某某制度的建立和法制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政治环境。

连线高考关于工业革命首发英国的认识

(2018·课标全国Ⅰ,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点拨B对:材料中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认识,从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强调制度因素,再到强调自然条件,体现了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认识逐渐趋于全面。

答案 B

[从材料中发现问题]——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近代英国贸易政策变化大事记

时间事件

克伦威尔颁布保护英国本土航海垄断贸易的《航海条例》,此后不断修1651年

改完善,为此还引发了与海上强国荷兰的战争

征收进口商品附加税,开启了关税壁垒不断增高的进程,多数进口商品1690、1693年

关税从5%增加到20%—25%

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严格限制外国谷物进口

1839年在伦敦成立了全国性的反谷物法同盟

英国保守党领导人皮尔出任首相,取消和降低了1 000多种商品的进口1841年

税,全部废除了出口税,自由贸易占据上风

废除《谷物法》,放弃贸易保护主义,公开宣布“所有民族之间的贸易1846年

必须享受完全的自由”

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

1852年国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并确立了自由贸易原则

——据钱乘旦等《英国通史》发现问题:近代英国贸易政策因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断调整。

要求:根据材料指出近代英国贸易政策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变化:从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发展为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原因:贸易保护政策阻碍了商品流通,不利于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急需发展对外贸易以扩大市场;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权,开展了一系列废除重商主义政策的斗争;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和推动。连线高考“变化”类大题的三种类型

该类型试题通常有三种形式:前后变化型、阶段变化型和内容变化型,如上述题目就属于前后变化型。在解答时注意围绕材料主题“英国贸易政策”比较其前后的变化,必须答出“变化”前和“变化”后的两种情况,答题模式常用到“由……到……、越来越……、之前……之后……”等。

认知深化工业革命对欧洲国家社会转型的影响

(1)促使生产方式转型: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化大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的经济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促进了1815年以后各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这些学说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促使社会政治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上的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6)促使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教育的发展,学校数量大大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和公办教育得到发展,教育内容日趋合理化、科学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大众化教育开始形成。

考点二工业文明拓展的桥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概念解读]——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关的历史概念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X围内通过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X围内的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提炼材料观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材料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观点(仿照角度1,完成历史结论2、3)

思考方向历史结论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角度1 近代欧洲经济崛起的动因

展,从而拉大了东西方之间的差距角度2 “欧洲中心论”的片面性

角度3 全球视角看待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答案角度2 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角度3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连线高考小论文观点应注意的问题

高考大题的写小论文题,首先要明确材料观点。解题时要注意,论证观点应来自材料,不能偏离材料主题,要找准概括点,准确提炼材料所包含的观点。例如本材料说的是欧洲经济发展的相关论断。

认知深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②开放扩X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

③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④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⑤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的社会进步。

(2)影响

①积极:有利于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

程。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规X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消极: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掠夺与奴役,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的市场,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形成的根源。

考点综合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综合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从整体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从文明角

度看

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从近代化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某某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从社会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城市化问题、严重集群性的社会问题及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等问题

从生态角度看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工业革命也带来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

(1)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①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②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

③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先后发明,远洋运输公司大量出现,世界铁路线长度急剧增加)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

④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

⑤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扩展,资产阶级极力向外扩X,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⑥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X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②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③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汽车、飞机等出现)和电信工具(电报、等)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④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⑤全球性文化交流扩大。

⑥资本主义各国通过革命或改革完善某某与法制,不断发展经济思想和管理方式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2018·某某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知识归纳18世纪60年代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由于海外市场迅速扩大,导致国内手工生产的商品难以满足需要。通过“发明”革新生产技术来提高产量,成为工场主的迫切要求。由此引发了英国持续一个世纪的机器发明热。18、19世纪的很多“发明”其实早在17世纪,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了。这些“发明”都可以看成是为“被迫”解决某个生产环节而主动和“有意”的技术创新,如题干材料中的两个事例都可以佐证。

答案 B

解析B对:材料说明由于棉布需求量的增加,促进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的发明,从而进一

步推动了蒸汽机的改良,说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是为了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A错:材料说的是棉布需求的增加推动了机器的发明,不是源于人们的无意发现。C错: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D错: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未实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2.(2016·某某高考,17)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

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

疑难突破理解“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和“工业化阶段的特征”的概念及其关系,工业化的过程就是第一产业(传统的农业、林业、渔业等)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制造业、煤矿业、建筑业等)和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第三产业得到不断发展,相应地,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也随之增长。这样,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自然体现了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答案 D

解析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渔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排除A项;19世纪的英国,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第二产业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故B 项表述错误;19世纪的英国,由于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相当多的劳动力因机器的采用被迫脱离工业生产,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故C项表述错误;19世纪的英国,第一产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因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导致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故D项的表述正确。3.(2019·课标全国Ⅰ,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

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 A

解析A对:由材料“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源自劳动实践。

4.(2016·课标全国Ⅱ,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答案 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1816年”,特别是在“1831—1841年”,人口死亡率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与英国工业革命后城市环境的恶化有关,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人口膨胀食物短缺”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史实可知,19世纪医疗技术水平应该高于18世纪,故D项错误。

学科素养:唯物史观

辩证看待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东西方关系逆转问题、城市化问题大城市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等。上述两题均创设新情境考查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做题时我们要辩证分析,正确认识。

5.(2016·课标全国Ⅲ,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解析19世纪60年代美国各地铁轨有很大差异反映出美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故A项正确。各地铁路轨距不统一,说明铁路部门不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故B项错误。C项没有材料依托,D项不符合史实。

1.经济史学家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基本上是无意向性的、群众自发的社会经济现象,它不是由国家运用政治权利组织和推动的,这一自发经济现象首先兴起于英国当然有其社会人文因素。他们的依据是英国( )

A.逐步成为世界工厂B.市场需求的增长

C.科学技术的大突破D.君主专制的削弱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英国工业革命基本上是自发的社会经济现象可知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直接得益于本国市场需求的增长,故选B项;逐步成为世界工厂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A 项;科学技术的大突破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但不是其兴起的原因,排除C项;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这时英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君主专制,排除D项。2.(2019·宿迁模考)17世纪,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遇到了来自印度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的竞争。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禁止棉纺织品进口的法令。这一法令( )

A.推动了英国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B.标志着英国经济思想的转变

C.保护了英国纺织业的海外市场

D.延缓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 A

解析从材料可知,毛纺织业开始遭到棉纺织业的排斥与竞争,而政府不得不采取禁止棉纺织品进口的法令,说明英国棉纺织技术急需革新技术,降低成本,故A项正确。

3.从1897年到1904年,美国企业间出现了大规模的合并运动,这使托拉斯的数目由1890年的24个增加到1904年的257个。这一“合并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对企业合并的支持

B.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C.自由企业制度走向衰落

D.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

解析材料的主旨是垄断组织的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进而产生了垄断组织,故D项正确。

4.(2019·江阴模考)1904年美国有托拉斯318个,它们吞并了5 300个工业企业,其中有26个托拉斯控制本行业生产的80%以上。这表明托拉斯( )

A.已控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B.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破坏

C.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

D.使自由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 C

解析托拉斯即美国垄断资本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资本主义即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美国托拉斯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故选C。

5.《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某某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上述材料表明( )

A.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

B.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C.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轮船、飞机等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19世纪末……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故B项正确。

第19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析版)

第19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真题速递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材料“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材料“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来源于劳动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B项;材料“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说明资金不是决定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瓦特和工厂主并不能说明各阶级广泛参与,排除 D项。2.(2019.4·浙江高考·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1788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785年蒸汽机在工厂开始使用,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产生了工厂制度,排除B项;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排除C项;图表信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从经济条件,到政治条件,再到自然条件,思考视角不断拓展而趋于全面,因此B正确。A说法错误。材料中的结论正是与欧洲其他国家比较后得出的,因此C错误。D说法错误。 4.(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 【解析】无意发现与材料中“有意的发明产物”不符,故A项错误;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与材料中“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相符,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改良了蒸汽

人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卷(含解析)

人教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卷(含解析)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随后,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 图二: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一般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随着石油开采业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产生。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1)从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根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结论? 【答案】(1)信息一: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信息二: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信息三: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解析】 【详解】 (1)只要是根据图文中获取的信息即可,例如:根据“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可知,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根据“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可知,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根据“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可知,19世纪60年代——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 (2)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等可知,第二次工业革会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2.科技改变生活,改变世界,请完成下面有关“科技话题”的学习探究活动。

21人教历史一轮复习方略核心素养测评 二十五 25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核心素养测评二十五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40分钟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0·鹤岗模拟)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垄断法》,截至1851 年根据该法案共批准了13023项专利。由此可见,该法案对英国最深远的影响是( ) A.确立了议会的立法权 B.保护了个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C.推动了英国垄断组织的出现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 【解析】选D。根据材料“截至1851年根据该法案共批准了13023 项专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专利的保护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D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确立议会的立法权,A排除;B不属于深远影响,排除;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C排除。 2.右图是50英镑纸币(2011版),英国人把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 尔顿的头像同时印在纸币背面。博尔顿不仅为瓦特改良蒸汽机提 供了经济保障,而且将蒸汽机推向市场,使其获得广泛应用。这表 明英国人认为( )

A.技术创新和推广同样重要 B.发明创造受益于专利制度 C.工业革命是近代历史起点 D.“经营者革命”推动企业发展 【解析】选A。将对第一次工业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瓦特跟博尔顿并列,反映出技术发明和推广都很重要,故A正确;材料中没有强调专利制度,故B错误;近代历史的起点是新航路开辟,故C错误;“经营者革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之一,故D错误。 3.(2020·蚌埠模拟)下图为近代英国自由贸易的逻辑体系示意图,据图可以得出( ) A.英国殖民扩张的手段出现了调整 B.自由贸易政策导致经济危机爆发 C.自由贸易政策利于化解经济风险 D.工业革命后英国控制了世界市场 【解析】选C。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是英国工业革命前就有的扩张手段,故A错误;从题干信息“应对危机的最后一根稻草”可知,自由贸易有利于缓解危机,故B错误;从图示可知,贸易自由化可以解决产能过剩、利润率下降的问题,也能强化自身产业优势,故C正确;D题干没有涉及,排除。

2021高考江苏版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7单元 第15讲 两次工业革命

第15讲两次工业革命 [考纲要求](1)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开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考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背景 (1)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实立和开展。 (2)条件 ①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②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③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开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④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开展。 2.过程 (1)开场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创造了“珍妮机〞。 (2)标志性创造:1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进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创造和使用。 (3)重要的创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创造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创造蒸汽机车。 (4)完成的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根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5)扩展: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3.影响 (1)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 (2)生产组织: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3)经济构造: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4)城乡构造: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5)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6)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展社会变革,进一步稳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7)经济思想: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 (8)对外关系:资产阶级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9)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根本形成。 4.世界市场根本形成 (1)条件 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表现 ①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根本形成。 ②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 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市场的主导,攫取巨大利益。 ②亚、非、拉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③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场改变世界的面貌。 核心问题1工业革命 [史料探究] 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 史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

高考历史大一轮精讲 第21讲 两次工业革命 人民版

第21讲 两次工业革命 [考纲要求] 工业革命。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1.条件??? ??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资金来源,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扩大了国内市场。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动力和政治保障。 2.表现? ?? ?? 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推动了各行业的革命。以蒸汽机做动力的汽船、火车成为重要交通工具。 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得到推广。 3.影响???????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变为工业社会。 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城市 化进程。 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广泛开展,机械化生产迅 速普及,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错误! 5. 世 界 市 场 的 孕 育 和 成熟 ????????? 形成条件????? ①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 交流。 ②技术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③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的形成。形成标志: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澳大 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 控制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 成熟标志: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 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 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思维导图] 工业革命的影响 4.英国成为 “世界 工厂 ”

史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全球通史》史料二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解读两则史料从多个角度揭示了英国成为工业化国家、在世界崛起的因素,如图: 史料三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1851年,英国全国1 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这一年,英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 解读史料表明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及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史料四19世纪中期,有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对当时的大英帝国是这样描述的: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 解读史料表明19世纪中后期英国不仅具有广阔的原料产地,而且具有广阔的世界市

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检测:第讲第二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27讲 一、选择题 1.(2016·资阳模拟)一艘货船在1910年离开英格兰,带着铁轨和普通货物前往墨尔本,然后为阿根廷捎上联合收割机,此后装载运往加尔各达的小麦,在此装载运往纽约的黄麻。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这主要表明(B) A.世界范围劳动分工形成B.科技创新助力世界市场发展 C.商品是世界联系的纽带D.英国对海外市场有严重依赖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劳动分工,故A项错误;“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这句话体现出了科技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商品的作用,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故D项错误。 2.(2016·德阳二诊)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情况统计表。(注:当时资本输出的利润率是商品输出的5倍左右) 年份1870年1890年1910年 商品输出(单位:万金镑) 199.6 263.5 430.4 资本输出(单位:万金镑) 51.2 101.3 207.1 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英国导学号 38852242(C) A.经济指导思想的转变B.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 C.经济扩张方式的调整D.世界工厂地位的动摇 [解析]题干中并未体现出经济指导思想,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扩张的两种方式,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故D项错误。 3.(2016·聊城一模)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A) A.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 [解析]1876年(19世纪70年代)是第二工业革命,英国所呈现的仍然是工业革命的产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9 工业革命 含解析

工业革命 ★★★★ ○○○○○ 关于工业革命的若干内容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765年—1840年 (一)背景 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2、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妈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资产阶级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和奖励 5、市场: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 (二)过程:纺织部门→动力→交通运输部门 (三)成就:1、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2、标志性成就: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3、完成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机器制造机器) (四)特点: 1、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2、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3、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4、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运输等部门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 (五)影响:1、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2、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3、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变化:迅速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4、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背景:1、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二)表现: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 (三)成就:1、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2、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3、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四)特点:1、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的技术紧密结合,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2、多个国家同时并举。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交叉。4、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五)影响:1、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3、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江苏专用讲义: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Word版含答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学法·素养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 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在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 和主要成就的基础上,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的素养。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创新能推动生产力迅 猛发展,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观念。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条件 (1)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2)19世纪中后期,科学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 2.成就 表现主要发明意义 电的广 泛使用 (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 功 (2)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 问世,电动机也制造出来 (3)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电 器产品纷纷涌现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 作为新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 得到广泛应用 内燃机 的创制 和使用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 燃料的内燃机问世 (2)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研制成 功 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 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表现主要发明意义

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 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 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发展,人们在制造业 和建筑业中使用钢材取代原 来的木材和铁 促进了重工业和建筑业的发 展 垄断组织的出现 1.条件 (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2)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2.目的: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 追求更多的利润。 3.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 弃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 成了垄断组织。 4.影响: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 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世界市场的发展 1.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 联系更加密切。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 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 的联系。 (3)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 分世界的狂潮。 2.表现 (1)世界贸易额增长: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2)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工业生产集中于欧美国家。 3.影响: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1)途径: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瓜分世界。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单元 第19课时 工业革命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单元 第19课时 工业革 命 新人教版必修2 【山东考纲】 工业革命。 【课标提示】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1) 条 件 ? ? ①“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市场需求日益扩 大,经济稳步发展。 ②18世纪中期,随着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张,许多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 热潮,开始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生产。 (2)主要 成 就 ????? ①棉纺织业:1765年,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纱机珍妮机,阿克莱 特发明水力纺纱机。棉纺织业的各个生产部门实现了机械化。②冶金采矿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炼铁、采煤技术提高。③动力技术的革新: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 ④交通运输业: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加强了洲际间联系。 1814年,史蒂芬孙制造了火车机车。 (3)标志: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诞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 成。 (4)影响????? 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铁路时代”。②提高了生产力,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③推动了欧美国家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工业革命,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 个领先的部门。 2.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标志: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发达国家出现了新一轮技术革新的热潮,促成产业机构的新变化和生产力的大发展。 (2)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3)表现????? ①电力广泛应用是其一项标志性成就,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③新兴的化学工业取得显著发展。 ④技术革新推动钢铁工业大发展。⑤产业结构变化,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兴起,重工业成为主导。 1.(1)工业时代: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 (2)工厂制度:工厂是工业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需要。 (3)大企业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的趋势,大企业时代到来。 2.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 (3)影响:一方面,广大亚、非、拉美地区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另一方面,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可归纳为四个“一” 一个政治前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一次革命动力:蒸汽动力的使用。 一个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诞生。 一个新时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改良蒸汽机的意义可归纳为“一、二、三” 一个新时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两大革命:动力革命和交通运输业革命。 三大变化:城市化、工业化、平等化。 正确区分工业革命的两个标志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而不是凯伊发明的飞梭,也不是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可归纳为三个“二” 两个时代:工业时代和大企业时代。 两个经济组织: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

2021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科技动力: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地进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4)市场条件: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扩大了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商品需求剧增,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1870年以后,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中心:德国和美国(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成就: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生产领域的变化: ①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②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同时也推动传统工业进步(纺织、钢铁、造船): ③产业结构:在整个工业生产结构中,重化工业取代纺织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④社会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状况,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城市面貌也发生巨大变化。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垄断组织出现:

①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巨大发展。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 ②表现:一些大企业通过兼并或相互联合的方式,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③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④影响: 经济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政治上,垄断资本家为攫取更多的利润,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代表 对外关系上,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步伐,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导致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关系紧张和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体系的影响: 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的广泛应用是其标志,内燃机创制、电器制造、石油开采等;工厂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增强,形成垄断组织;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5、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20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学案:2.8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自主预习】 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背景: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2.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特点: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4.成就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思考依据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案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1.原因 (1)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2)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重化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3)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的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2.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

3.影响: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问题思考 材料某报纸曾刊登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思考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答案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三、世界市场的发展 1.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2.表现:世界贸易额的增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8讲两次工业革命教案人民版

第18讲 两次工业革命 课时名片 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考纲明示:工业革命。 [主干知识 理一理] 一、“蒸汽”的力量——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 历史 条件 ????? ①殖民活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和国际市场。②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③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的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2) 过程错误! 2.工业革命的扩展 (1)1798年,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推动了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利用蒸汽做动力的汽船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的交通工具。 3.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促进了许多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3)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4)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到19世纪中期,英国逐步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5)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 4.打造“世界工厂”

历史条件????? ①工业革命使英国实力大大增强。②进行法制建设、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③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④对外推行“炮舰政策”。⑤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 (2)表现????? ①19世纪中期,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②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二、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 1.原因 (1)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3)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凯伊的飞梭吗? 试 答 提示:否。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能说成是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2.“工场”和“工厂”在组织形式上是一样的吗? 试 答 提示:否。前者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后者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3.试概括工业文明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特征。 试 答 提示:(1)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发展,无产阶级运动兴起。 (2)经济: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文化:马克思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总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促使工业文明时代来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和完善,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暴露,无产阶级运动兴起。文学领域内出现了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4.有学者指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请问二者指的是什么? 试 答 提示:“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殖民扩张、拓展市场。 5.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吗? 试 答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十六) 两次工业革命

课时检测(十六)两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解析:选A据材料时间可知,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纺车和手织机被弃之不用说明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这是生产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是妇女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变化,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工业的发展,且纺织业属于轻工业,C项错误;“手织机也多半闲置”说明仍有少量在使用,D项说法错误。 2.下图反映了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小麦每夸特的价格波动情况。影响图中小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1751年后英国农业工人工资的增加 B.1767年后英国的殖民地数大量减少 C.1800年前后工业革命增加小麦需求 D.1821年后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解析:选C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增加小麦需求导致涨价,故C项正确。 3.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不止是技术上的,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卢卡斯教授的话说,历史上第一次人们开始无所畏惧,“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材料主要想说明工业革命() A.促进人们思想解放B.带来技术突飞猛进 C.增强改造自然能力D.促使科学奖项设立 解析:选A材料意在说明工业革命给思想界所带来的影响,故A项正确。 4.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7讲 “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两次工业革命课后达标检测(含解析)人民版

第27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两次工业革命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全国Ⅰ卷“超级全能生”高三联考)英国的伯明翰为印度提供斧头,为北美的土著居民提供战斧;向古巴及巴西运送铁链、手铐及铁颈圈,以供奴隶佩戴。这反映了伯明翰发展为大工业中心的主要因素在于( ) 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B.资本原始积累的推动 C.工场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 D.唯利是图的精神追求 解析:选A。材料“英国的伯明翰为印度提供斧头,为北美的土著居民提供战斧;向古巴及巴西运送铁链、手铐及铁颈圈,以供奴隶佩戴”说明当时英国在印度、北美实行殖民统治,在古巴、巴西进行黑奴贸易等,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故A项正确。 2.(2019·太原高三期中)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 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以后占2 639项,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这表明( ) A.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 B.专利保护推动了工业革命 C.政府领导工业革命的开展 D.工业革命完善了专利制度 解析:选B。材料强调工业革命高峰时期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而非强调发明数量的增加,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命,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高峰时期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体现出专利保护推动了工业革命高峰的到来,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

出发明获得专利数量的增加,没有涉及政府的领导,也没有涉及专利制度自身的完善,故C、D项错误。 3.(2019·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恩格斯认为:“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历史前提”是指( ) A.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 B.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出现 C.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D.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 解析:选D。材料中的“历史前提”应当从经济上考量,代议制民主的建立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故A项错误;手工工场出现属于比较古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故B项错误;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下开始的,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欧洲由商业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工业资本主义阶段,故D项正确。 4.(2019·安阳高三调研)下图是1882年和1907年德国劳动力的分布示意图。下图中的变化反映了(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B.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城市人口总数高于农村 D.工业化推动了人口流动 解析:选D。根据材料图表不难看出,在1907年前后,工业已经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在二十多年间虽有消长但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总数对比,故C项错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各行业的劳动力出现了不同的流动趋势,故D项正确。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二经济成长历程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20

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知识排查教材深化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 (1)政治前提:18世纪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2)经济条件 ①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②资本:许多人将通过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获得的巨额财富,投资于手工工场。 ③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④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3)直接动力: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大,推动生产技术革命。 2.进程 (1)开始: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扩展:在冶金、采煤等生产领域纷纷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3)突破: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 (4)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3.影响 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1)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确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理论基础:19世纪,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丰硕成果,自然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2.中心:德国、美国。 3.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成功研制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②出现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日益完善。 ③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化学工业: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4)传统工业: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影响 (1)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3)产业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生产关系: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中,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5)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①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②主要途径: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 ③表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世界贸易额增长,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21讲 两次工业革命教案(含解析)

第21讲两次工业革命 [考纲清单] (1)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一、两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前提与条件 ①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②资本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 ③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④技术条件: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⑤市场条件: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扩大。 (2)过程 ①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从棉纺织业开始。 ②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③主要发明:1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摆脱自然条件限制,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④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3)影响 ①世界市场: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 ②经济结构:出现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工业城市的兴起,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③社会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④思想意识: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 ①政治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逐渐确立。 ②经济条件: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③可能性: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主要国家: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

(3)主要成就和发明 成就发明 电的广泛应用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②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涌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①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 ②研制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化学工业 塑料、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开始投 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钢铁行业在建筑业和制造业中,钢铁成为新的材料 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4)影响 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组织。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③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图示构史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条件 (1)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内在推动力:工业革命的巨大推动。 (3)外在推动力: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的对外扩张。 (4)技术条件:交通与通讯事业的不断发展。 2.过程 (1)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 (2)世界市场的拓展——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人教版】高考历史复习讲义: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含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重点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创造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观点 【知识梳理】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1.原因: (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需要更多的产品。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局限需要突破。(动力、能源、机械、交通、通讯) 2.条件: (1)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2)英法美德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功 (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积累了资本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2.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 3.化学工业的发展——新材料 4.新通讯方式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2.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垄断 (1)适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经济政治生活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A.新航路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B.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使得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 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思维拓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1841年 降为22%。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大城市不断增加,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 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材料二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 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同时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 (1)分别归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2)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课后检测】 1、读图判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A B C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