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简介概况

苏州简介概况

苏州是中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被誉为“东方威尼斯”和“人间天堂”。

苏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14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地处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要道和商贸中心,曾是吴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苏州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以园林建筑最为著名。苏州的园林以其精致、别致和艺术性而闻名于世,如拙政园、留园、虎丘等。这些园林融合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以其精美的布局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中国园林的代表。

苏州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名胜,如苏州博物馆、狮子林、鼓楼等。其中苏州博物馆是苏州市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苏州的历史和文化。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以其独特的石雕和园林景观而闻名于世。鼓楼是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苏州古城区的中心。

除了历史文化名胜,苏州还拥有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和发达的经济。苏州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外资城市之一。苏州的经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涵盖了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多个行业。苏州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发展水平在中国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

苏州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除了园林和历史名胜,苏州还有美丽的水乡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苏州的水乡古镇如周庄、同里等都是非常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

苏州的交通便利,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苏州有苏州火车站和苏州北站,可以方便地前往全国各地。苏州还有苏南绕城高速公路和沪宁高速公路等,连接了苏州和周边城市。苏州还拥有苏州国际机场,有航班飞往国内外多个城市。

苏州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城市,兼具古典与现代的魅力。无论是园林、历史名胜还是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都展示了苏州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文化交流、旅游观光还是经济发展,苏州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城市。

苏州地质环境概况

地质环境概况 (一)自然条件 l、气象 苏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 季风明显,无霜期长,日照充足,是典掣的海洋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7 ℃,极端最高气温40.1℃(1934年6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12.7℃(1931年1月lO日)。多年平均降水量l 128.9mm,最大年降水量161 1.7mm(1962 年),日最大降水量343.1mm(1962年9月6日),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 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多年平均蒸发量1322.6mm(195l~1984年苏 州气象站资料)。 2、水文 苏州市地处江南水网区,属长江流域太湖水系,区内地表水系极其发 育,主要有太湖、阳澄湖群及大小规模不等的河渠组成。太湖水域面积 2250km2,总蓄水量90亿矗(临界量),全湖平均水位2.12m,湖水水深达3.33m。阳澄湖群:主要有阳澄湖、澄湖、漕湖、金鸡湖等组成,湖底较平坦,除阳澄湖最大水深达9.5m外,其余均在2m左右。湖泊之间河汊通连, 构成水力联系密切的群体。主要骨干性的河道有京杭大运河、山塘河、胥 江、元和塘等河道连通江海,不同程度受潮汐影响。还有外城河沿老城区 环城分布,箭河沿干将路中部流过。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太湖排水影响, 并受人为控制,常年水位2.8~3.0m,其年变幅lm左右 (二)地形地貌 苏州地区西部为低山残丘与山间洼地相间,低山残丘由构造剥蚀形成,标高多在100~200m之间,其中,窟窿山高341.7m,南阳山高338.2m,西山岛缥缈峰高336.6趣,为区内制高点,其相对高差可达300余m。评估区西段附近有灵岩山海拔标高182m、天平山201m、狮子山114.5m,均由花岗岩组成;还有何山海拔63.8m;岩性为火山喷发岩。山间洼地由冲洪积与冲湖积物组成。 苏州东部地区则为广阔的冲潮积平原。多湖群、河塘分布,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评估线路主要在平原与山间洼地通过。地势平坦,海拔标高2~4m,由西向东微倾。 (三)区域地质 l、前第四纪地质 本区属江南地层区苏州~长兴小区的江苏部分。 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本区东部第四系较厚,前第四系均被覆盖,西部前第四纪地层广泛出露地表。据地表出露及勘探资料分析,区内前第四纪地层发育不全,仅见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地层。现列表如下(表2)。 2、侵入岩 (1)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体分布面积约l60km,入岩主要以中酸性岩类为主,仅有少量基性岩岩脉.最大的岩体,大致分布在横山~灵岩山~象山之间,面积约63.5km2,形似胃状。 (2)阳澄湖岩体与燕逝早期第三次花岗岩(Y)是同期异地异相之岩体,面积16km。 (3)闪长岩类(6),闪长玢岩,属中性浅成岩,呈不规划的岩株和岩脉产出。

苏州工业园区及金鸡湖介绍1

苏州简介: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苏州自 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25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江苏省第二大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苏州是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和物流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 以经济总量计算,苏州2011年经济总量(GDP)为10716.99亿元,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位于中国大陆经济城市排名第六,经济总量位列全国普通地级市之首。苏州工业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0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0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和22.3%,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101亿元,增长29%。外资工业产值13270.28亿元,增长7.1%。重工业产值14617.46亿元,轻工业产值5618.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3.2%。 但是在二十几年前,由于苏州的经济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和当时国家经济政策尚未放松,大规模工业开发受到限制,这也就导致了苏州在发展过程中不敢放开手脚。在无其他可替代产业的情况下,苏州经济发展遇到瓶颈。 邓小平南巡后不久,政策春风始吹,随即1992年底,苏州抓住机遇放开脚步,同新加坡开始商谈合作事宜,商定合作开发,即是现在的苏州工业园区。并且陆续建成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这些产业园区成为了苏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苏州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如下: 1,抓住国家扩大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在政策放松的第一时间即解放思想,大踏步地创建苏州工业园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充产业内容,充实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文化名城的保护,经济发展同历史遗存相融合; 2,地理位置优异。苏州东南即我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上海开始经济结构转型之时,吸纳上海迁出来和溢出来的一些产业,统筹整合做大做强同时依靠上海信息中心的资源,能第一时间掌握各类经济、产业信息,并在各项融资过程中取得优势。苏州邻近的民用机场较多,主要机场有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这四座干线机场;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德国水平,是交通部授予的公路交通枢纽城市。苏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有491公里;水路运输,苏州组合港: 2002年,由原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合一组建成的新兴港口苏州港,原三个港口相应成为苏州港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 3,通过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合作,大力招商引资,吸引一大批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推进苏州的产业转型;同时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管理技术,降低管理成本;打造好硬环境和营造好软环境并举,出台人才政策(例如:对引进一名“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府至少给予100万元的资金资助),吸引大批高精尖人才进入苏州,为苏州的新兴产业发展贡献智力资本; 4,能够抓住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和跟上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并不断顺应这种趋势而调整产业结构。2010年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10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4%,居全市第一位。 根据一些研究数据显示,苏州经济发展的因素(按索洛模型推断,三个因素:人口数量,资本数量以及技术进步)中,技术进步(即全要素生产率)在增长过

苏州概况

苏州概况 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东邻中国最大的工业、金融和贸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辖区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人口583.9万人,其中市区212.4万人。现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 苏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临”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境内文物古迹有487处,其中国家级15处、省级101处。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水城门——盘门就坐落在苏州古城南面的盘门风景区。 苏州是东方水城。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2%,湖泊河流星罗棋布,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五分之四的水域在其境内,东山、西山、光福、石湖、虞山、尚湖等风景区分布其间,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 苏州是一个园林之城。市内古典园林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集中体现了东方造园艺术的精华。现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有60余处,中国四大名园中,就有拙政园、留园两个。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网师园、狮子林、艺圃、耦园、沧浪亭、退思园9个古典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文坛贤能辈出,绘画、书法、篆刻、诗文流派纷呈。评弹、昆曲、苏剧被誉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昆曲是“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绣、缂丝、玉雕、泥塑、宋锦和木刻等精湛工艺品享誉海内外;古寺、古塔、古桥等古典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苏州是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昆山的周庄、锦溪,吴中的木渎、角直,吴江的同里。这些古镇完整地、大量地保留着明、清两代的古宅,保持着原有的古朴风貌、水乡特色、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社会人文研究价值和历代建筑艺术价值。 苏州致力于古城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正在恢复七里山塘原有的历史风貌,挖掘和整理分布在各地的古村落。建成了戏曲、工艺、民俗、园林、苏绣、碑刻、丝绸等12个博物馆。同时,对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开辟具有特色的水上旅游线路,并形成了一批融旅游、文化、商贸于一体的特色街区。 到苏州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吴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一步一景的奇妙幽情,还可以尽情。 北寺塔 报恩寺是苏州(苏州旅游攻略苏州旅游线路)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1700多年。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公元238-251年),初名玄通寺。相传是孙权母亲吴太夫人舍宅而建,又说孙权的乳母陈氏舍宅为寺,规模宏

苏州概况

苏州概况 苏州市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苏州,又称姑苏城,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中部,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枕长江。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6市(常熟、张家港、昆山、吴江、太仓和吴县市)4区(平江、沧浪、金阊、郊区),及苏州新区、苏州工业园区两个经济开发区。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古城区14.2平方公里。城区约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90.97万,其中市区人口216.87余万。其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5——17摄氏度,全年平均降水量偏高,近1076.2毫米,无霜期在230天左右。 苏州,古代名称有句吴、吴、会稽、吴州、吴郡、平江等,隋置苏州,延称至今。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魅力的吴文化。 千百年来,苏州人文荟萃。在古代产生了以孙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顾炎武、蒯祥等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当代各个领域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物。苏州的绘画、书法、篆刻流派纷呈,各有千秋;戏曲、医学、建筑自成流派,独树一帜。苏州的刺绣、桃花坞木刻年画等工艺品闻名中外。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

浙江,西傍无锡,北依长江。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现辖沧浪、平江、金阊、虎丘、吴中、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等8个区和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5个县级市,总人口578万人。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京杭运河贯通南北,望虞河、娄江、太浦河等连接东西,太湖、阳澄湖、昆承湖、淀山湖镶嵌其间。 苏州,自古以来就是东南沿海的工商大都会,还是中国纺织业的发祥地之一,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称,与杭州并称为“苏杭”。现在的苏州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城市。市经济以轻工业为主,尤其纺织业甚是发达,中外闻名。更兼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便捷的交通。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沪宁铁路横穿东西,312国道、204国道和318国道在此交汇;东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85公里,西有硕放机场,南有光福联航机场,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便利。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还是我国的旅游胜地,旅游资源丰富。苏州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建都于此,造阖闾大城,开八座陆门,城内府衙、兵营、库房、作坊、市场、民居、和娱乐地布置井然。隋开皇九年,始名苏州,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宋、元、明、清时期,成为皇家和达观贵人的赏玩、修养之地,园林于是兴盛起来,产生了今天的园林之城。

苏州高新区

苏州高新区 概况: 苏州高新区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该区坐落在苏州市西南部,东临苏州市区,西接太湖风景区,地处苏锡常经济区核心地带,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苏州高新区创建于1990年,是苏州市乃至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经济发展: 苏州高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多年来,该区紧紧依托苏州的科技、文化和创新资源,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培育本土企业,推动了区内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目前,苏州高新区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成为苏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科技创新: 苏州高新区重视科技创新,建立了一批研发机构和科研平台,致力于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该区拥有一流的科研人才和技

术团队,大量持续的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苏州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创新环境受到广泛认可,吸引了众多优秀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 产业发展: 苏州高新区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倡导“企业为王、项目为重、服务第一”的发展理念,努力为各类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便捷的服务。该区引进了一批知名企业和项目,加速了产业组织的优化和升级。目前,苏州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为地方经济的繁荣贡献了重要力量。 人才引进: 苏州高新区积极引进各类人才,倡导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为各类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和职业发展机会。该区拥有一流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同时,苏州高新区通过建立高质量的人才公寓和完善的生活配套,为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环境保护:

苏州城市概况

苏州城市概况 苏州,江苏省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一、地理环境: 位置: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它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地貌:苏州隶属于两个一级的自然地理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主,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全市平原占总面积的54.8%,丘陵占总面积的2.7%。 气候: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水文:苏州城内河道纵横,西有太湖、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因此苏州又被称为水都、水城、水乡,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将苏州赞誉为东方威尼斯。 二、自然资源: 苏州河网密布,周围是全国着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三、历史沿革: 苏州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苏州境内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晚期的远古文化遗址,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

商末,我国西北地区姬姓周氏族首领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让贤,从陕西周原,千里南奔,来到长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苏梅村),与当地土着居民结合,建立了带有部落性质的“勾吴之国”。这是苏州一带称吴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灭商,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寻得已在吴地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孙周章,封其为诸候。“勾吴”成为诸侯国,正式纳入西周版图。 公元前585年,寿梦继位称王,吴国开始有确切纪年。从此,吴国国势日盛,跻身大国争霸的行列。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吴地归越国所有。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吴、越之地尽归楚。公元前262年,楚相春申君黄歇被封于江东,吴地成为春申君封地。(吴—越—楚) 秦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吴地属会稽郡。郡治在吴国故都(即今苏州城址),设吴县。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项梁、项羽在吴县起兵反秦。秦亡后,楚汉相争中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领梁、楚等九郡,会稽郡归属楚。 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攻灭项羽,封韩信为楚王,会稽郡属楚王封地。景帝3年(公元前154年),复为会稽郡,吴县仍为首邑。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兴平2年(公元195年),孙策部将朱治攻占吴郡,入城领太守事,自此吴地一直属三国孙吴政权。 隋朝建立后,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公元589年废吴郡建置,因城西有姑苏山,易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之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1月5日,苏州宣布独立,原江苏巡抚程德全自称苏军都督,设都督府于苏州。民国17年,废苏州府,正式建立苏州市。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苏州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划归苏州市。苏州市领五县一市。2012年,撤销苏州市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合并设立苏州市姑苏区;撤销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 四、行政区划:

苏州简介导游词3篇导游词

苏州简介导游词3篇 苏州是一座有着2520xx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名誉天下的风景旅游胜地。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苏州简介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苏州简介导游词范文1:苏州,中国城市,古称吴,现简称苏, 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苏州物华 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 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 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美誉。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 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20xx年建城,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长三角重要经济中心。苏州是江苏重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 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 苏州,中国华东地区特大城市之一,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北濒长江,与经济发达的南通隔江相望,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东距上海市区81千米。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园林之城”。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东方水都(东方水城)”之称。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

国际城市。 苏州坐落于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截止到20xx 年底,全市常住人口超过六百万,城区常住人口超过二百万。苏州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也是4个全国重点环境保护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也是全省最南的城市。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东北枕长江,与南通、泰州隔江相望。市中心西距南京市219千米,东距上海市区80千米。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在北纬31°19,,东经120°37,。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 月均温28℃。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雨量充沛,平野稻香,碧波鱼跃,农副物产十分丰富,人们传诵的“近炊香稻识红莲”、“桃花流水鳜鱼肥”、“夜市买菱藉,春船载绮罗”的诗句,就是历代诗人对苏州物产富足的赞美和讴歌。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苏州简介导游词范文2: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 间天堂”,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经济社会人文简介

一、苏州概况 1.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2.苏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吴王阖闾于公元前514年,命大臣伍子胥相土尝水,始铸阖闾大城,至今已逾2500多年,今苏州城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原址上。 3.城市特点: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 4.苏州素以人文荟萃著称,历代英才辈出。古有苏武、陆机、范仲淹、沈括、唐寅、顾炎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目前,苏州籍两院院士超过100名。 评弹、昆曲、苏剧被誉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 苏绣与湘、蜀、粤绣被誉为我国的“四大名绣”; 桃花坞木刻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木刻齐名,称“南桃北杨”。5.苏州风景名胜众多,共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87处,其中国家级15处,省级101处。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有60余处,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座园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太湖70%水域面积在苏州,阳澄湖大闸蟹驰名海内外;昆山周庄、吴江同里、吴中甪直等千年古镇充满江南水乡风情。

二、苏州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1.2011年苏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GDP 10500 亿元,增长1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00.6亿元,增长22.2%; 工业总产值33000亿元,增长1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2亿元,增长24.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0亿元,增长17.8% ; 进出口总额3000亿美元,出口16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9亿美元,继续保持较大规模;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0元,增长13.2%,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17040元,增长16.3%。 2.2011年苏州所辖五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排名前十位

苏州名胜古迹的介绍

苏州名胜古迹的介绍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以下是对苏州名胜古迹的介绍。 一、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被誉为东方园林的瑰宝。苏州共有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最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这些园林以精致的布局、精美的建筑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而闻名于世。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其精巧的构造和精美的景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中心,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和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珍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包括陶瓷、绘画、金银器、玉器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苏州绣球瓶,被誉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苏州博物馆通过展览和研究,向人们展示了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 三、虎丘 虎丘位于苏州市西北部,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虎丘以其险峻的山势和古老的历史而闻名。在虎丘景区内,有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如虎丘塔、卧佛寺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虎丘塔,它是苏州市的地标之一。登上虎丘塔,可以俯瞰整个苏州市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四、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西部的寒山镇,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寺内有着古老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最著名的是寒山寺大雄宝殿,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寺内还有许多古代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朝拜。 五、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中心,是江苏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收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陶瓷、绘画、玉器、木雕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苏州刺绣,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苏州博物馆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向人们展示了苏州的历史和文化。 六、周庄古镇 周庄古镇位于苏州市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之一。古镇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和街巷,保留了古代水乡的风貌。在周庄古镇,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园林、古老的桥梁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这里还有许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庙宇和寺庙,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古镇的魅力。 七、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市区内,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这座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而闻名于世。拙

苏州园林介绍简短

苏州园林介绍简短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园林技艺而闻名于世。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融合了中国园林的精髓,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苏州园林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空间布局的精致和周密。园林内的建筑、假山、花木等元素都经过精心布置,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小见大”,通过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景观,给人以错觉。在苏州园林中,游人可以在一个小小的园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宽广和无穷的美景。 苏州园林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水的运用。苏州园林中的水池、湖泊、小溪等水景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景的设计考虑了水的流动、倒映、倒影等特性,通过巧妙的布局和景观点的设置,使水景在园林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苏州园林中的水景常常与假山、亭台、廊桥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 苏州园林还注重植物的运用。园林中的花木树木经过精心挑选和布置,不仅考虑到景观的美感,还注重植物的生态功能。苏州园林中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既有花木,又有参天大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草坪和花坛。这些植物不仅为园林增添了生机和色彩,还提供了阴凉和氧气,给游人带来清新的氛围。

苏州园林还注重人文景观的塑造。园林中的建筑、亭台、廊桥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建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苏州园林中的建筑风格多样,有古典的、雅致的,也有简约的、朴素的。这些建筑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精细的雕刻,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空间布局、水景的运用、植物的繁茂和人文景观的塑造而闻名于世。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游客,都可以在苏州园林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园林艺术的魅力。苏州园林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地方。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苏州园林的魅力吧!

苏州概括

苏州市 一、城市概况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东方水城”——苏州游览。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作为全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既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城,又是中国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苏州位于长三角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距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80公里。南连浙江嘉兴、湖州等地,西拥太湖,北靠长江,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4%,平均海拔约4米,东南部地势低洼,西南部多小山丘。由于临江近海,且位于北半球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因此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天寒冷湿润,夏天湿热多雨,春秋两季较短。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下辖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五个县级市。苏州市区面积l649.72平方公里,包含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高新(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六个区和中新合作开发的国家级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全市户籍人口600多万,市区人l7I约230万。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全市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2.5%,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境内河道纵横,湖泊众多,有大小湖泊300多个,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太湖、阳澄湖、金鸡湖、尚湖等,河道两万多条,正如唐诗所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难怪马可·波罗将苏州赞誉为“东方威尼斯”。苏州城因水而兴,吴文化因水而名,水是苏州的灵魂,更是苏州城市的命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织的大交通网络。苏嘉杭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沿江高速、沪宁高速、苏沪高速、沪苏浙皖高速从北到南依次排开,这些高速公路和苏州绕城高速构成了全国密度最大的高速公路网,成为苏州公路交通的主干网。京沪铁路、京沪高铁使苏州和长三角其他城市之间的铁路交通极为便利,现在苏州到上海乘坐高铁列车只需20分钟,到南京也只要一个小时。空中交通,东有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西有无锡硕放机场和南京禄El机场,南临杭州萧山机场,通过这些机场与国内外数百个主要城市实现互通。水上交通得天独厚,境内有张家港、常熟、太仓3个国家一类长江口岸通江达海,苏州古城周边的护城河经过旅游开发成为了黄金水道。 苏州是国家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当时,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建造阖闾大城,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摸透了江南一带水的流动规律,在湖港交叉的水网中,挖河垒坊,设计规划并建起“七堰八门六十坊”的阖间大城,周长47里,有八座水陆城门。此后,苏州城址再未移动过位置,是全国唯一一座历经2000余年仍保持在原城址上的春秋古城。也是古代城池中不多见的先规划、后建设的典范。 苏州最早被称为吴县,或是吴国、吴州,“吴”字来源于“鱼”,在苏州话中,“吴”和“鱼”发音相同。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称苏州,这是因为当时吴地有座“姑苏”山。此后虽有过“长洲”、“平江府”等称谓,但用得最长并沿用至今的仍是苏州、姑苏。 苏州素有“鱼米之乡,人文之邦,丝绸之府,工艺之市”的美誉。苏州盛产鱼虾、稻米、菱藕、柑橘、枇杷、桂花等,而碧螺春茶、太湖银鱼、莼菜、珍珠和阳澄湖大闸蟹更是闻名遐迩;评弹、昆曲、苏剧被喻为苏州文化的“三朵花”;苏绣与湖南湘绣、四JIl蜀绣、广东粤绣同被誉为我国的“四大名绣”。桃花坞木刻年画与天津杨柳青齐名,世称“南桃北杨”;苏州的缂丝、雕塑、宋锦、玉石和红木雕刻等,各有千秋,巧夺天工。 近年来,中国电影金鸡奖永久落户金鸡湖,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的建成,李公堤国际风情商业水街的开发,圆融时代广场天幕、摩天轮公园等的面世,昭示着苏州现代旅游产品的崛起。同时,会展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宗教旅游、修学旅游、

苏州简介

苏州简介 苏州简介 苏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东临上海,西 接无锡,南濒太湖,北界长江。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 江南水乡的代表。下面我将从苏州的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几个方 面来介绍这个美丽的城市。 苏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14年。根据史书记载,苏州最早 是吴国的都城,后来成为吴越国和吴王的重要行宫所在地。元朝时期,苏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商贸中心之一。明清时期,苏州又成为全国著 名的园林艺术和手工业的中心。苏州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留 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如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等。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苏州的地形以平 原为主,水网密布。苏州的主要水系有长江、太湖和苏州河,形成了 苏州独特的水乡风貌。苏州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有着美丽的水乡 景色,许多旅游景点都与水相关,如平江路、狮子林等。 苏州的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苏 州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光电子技术产业具有重要 的地位。苏州还拥有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总部或分支机构,如苏宁 易购、索尼、英特尔等。苏州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力资源 成为了吸引外资的热门城市。 苏州人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注重品质和舒适感。苏州以其独特 的艺术和文化而闻名,素有“人间天堂”之称。苏州的园林被誉为中 国古典园林之冠,独具江南园林的特色。此外,苏州还有许多历史悠 久的文化传统,如苏州评弹、苏州刺绣等。苏州人民热爱运动和健身,常常在公园湖泊边散步、打太极拳,享受生活的乐趣。 总的来说,苏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达和生活优越 的城市。它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投资者。无论是欣赏美丽

苏州气候概况

苏州气候概况 苏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无霜期年平均长达233天。境内因地形、纬度等差异,形成各种独特的小气候。太阳辐射、日照及气温以太湖为高中心,沿江地区为低值区。降水量分布也具有同样规律。这种小区域气候差异将全市作物种类分成太湖林果气候区、南部双、三熟制气候区、中部稻麦二熟和三熟并存气候区、沿江棉、粮轮作气候区。 一、辐射和日照 苏州境内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651.1焦耳/平方米,最多的1967年为5188.3焦耳/平方米,最少的1970年为4348.9焦耳/平方米。太阳辐射量以夏季为最大,为1580.8焦耳/平方米;春季次之,为1256.0焦耳/平方米;秋季为1045.9焦耳/平方米;冬季仅为768.2焦耳/平方米。 由春到夏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加,太阳辐射月,总量持续增值。至7月份,总量最大为560.6焦耳/平方米,之后又呈递减状态;2月份,月总量最小为253.3焦耳/平方米。 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65.0小时,最多年份1967年为2357.6小时,最少年份1952年为l630.4小时。 日照时数的季节分布是:春季(3?5月)454.9小时,夏季(6?8月)624.8小时,秋季(9一l1月)486.7小时,冬季(12?2月)398.6小时。日照时数的月,总量2月份最少,仅l19.1小时,以后逐月递增;

8月份最多,达240小时。以后又逐渐减少。10月份因晴天日数增多,日照时数比9月份略有回升,l1月份起又呈递减状态。 日照百分率全年平均为44%,夏季最大为49%,其次是秋季为47%,冬季为42%春季最小为39%。 二、气温 (公元前3000一公元1900年)据各类资料记载,大致可划分为新石器时代温暖期、春秋战国温暖期、三国寒冷期、隋唐温暖期、北宋寒冷期、南宋元初温暖期、元明寒冷期、清代寒冷期。苏州与全国的温暖变化稍有不同,即使与属于同气候区的南京、上海相比,冬季比南京暖,但比上海冷;夏季比南京凉,而比上海热。 20世纪苏州的气温变化(1901一1985年),前30年温度较低,30年代后期气温上升到多年平均值之上,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前期高于平均值0.2?0.5℃。60年代后期气温又趋下降。1969年冬季气温较低,但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980年。 据1951一1985年资料分析,苏州市年平均气温为15.7℃,最高为1953年的17.0℃,最低为1980年的14.9℃,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为2.1℃。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8.2℃;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3.0℃。气温的平均年较差为25.2℃。 春季(3?5月)由于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回升快,平均气温为 14.2℃,月平均升温幅度达5℃。尤以4月份升温最快,平均升温6℃。但由于冷暖空气频频在长江中下游交流,温度升降不稳定,骤冷骤热变化较大。4月上旬还时常出现低于0℃的“倒春寒”天气。6月份进入

苏州名胜古迹的介绍

苏州名胜古迹的介绍 苏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这些古迹不仅反映了苏州的历史变迁,还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处著名的苏州名胜古迹。 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的设计、精美的建筑和精致的景观而闻名于世。其中最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等。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布局和精美的细节,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2.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苏州市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博物馆内展示了苏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包括古代文物、绘画、书法、陶瓷等。参观苏州博物馆,可以了解苏州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 3. 虎丘:虎丘是苏州著名的古迹和风景名胜区之一。虎丘以其险峻的地势和古老的建筑而闻名。在虎丘可以欣赏到苏州古代建筑的精华,如蟠桃园、天王殿等。此外,虎丘还是苏州市的地标性景点之一,是游客们必去的景点之一。 4. 观前街:观前街是苏州的老城区,也是苏州最具特色的商业街之一。观前街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商业氛围,是游客们体验苏州传统文化的好去处。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苏州

小吃和特色的手工艺品。 5.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苏州市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博物馆内展示了苏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包括古代文物、绘画、书法、陶瓷等。参观苏州博物馆,可以了解苏州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 6. 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著名的园林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狮子林以其独特的布局和精美的景观而闻名。园内有众多的假山和水景,给人一种山水相连、变化多端的感觉。在狮子林可以欣赏到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7. 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著名的园林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拙政园以其精致的建筑和精美的景观而闻名。园内有众多的假山和水景,给人一种山水相连、变化多端的感觉。在拙政园可以欣赏到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8. 网师园:网师园是苏州著名的园林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网师园以其独特的布局和精美的景观而闻名。园内有众多的假山和水景,给人一种山水相连、变化多端的感觉。在网师园可以欣赏到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江苏苏州概况介绍导游词模板(2)

江苏苏州概况介绍导游词模板(2) 苏州概况导游词详细介绍 苏州概况 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东邻中国最大的工业、金融和贸易中心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辖区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2009年全市户籍总人口达826万人,其中市区户籍人口238.21万人。暂住登记人口586万。苏州下辖7个市辖区、代管5个县级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 苏州境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苏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苏州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也是4个全国重点环境保护城市之一。苏州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实际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临”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境内文物古迹有487处,其中国家级15处、省级101处。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水城门——盘门就坐落在苏州古城南面的盘门风景区。 苏州是东方水城。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2%,湖泊河流星罗棋布,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五分之四的水域在其境内,东山、西山、光福、石湖、虞山、尚湖等风景区分布其间,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

关于苏州的介绍中文

关于苏州的介绍中文 苏州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部,是中国的历史名城之一,拥有着悠久 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下将从苏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园林艺术、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 这座美丽的城市。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呈现出丰富的水网,是中国重要的水 乡之一。苏州毗邻上海,距离上海仅不到100公里,交通非常便利。 苏州的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是旅游和居住的优选地之一。 苏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苏州曾是吴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在古代,苏州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苏州有许多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是苏州园林。苏 州的园林艺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 园林包括拙政园、留园、退思园等,这些园林以精致的设计、精湛的 工艺和独特的风景而闻名于世。

除了园林以外,苏州还有其他许多著名的景点。比如,虎丘是苏 州古城的象征,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还有盘门景区,是苏州古城墙最完整的部分之一,可以感受到苏州城 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 另外,苏州的运河也是其特色之一。苏州的运河被誉为“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它贯穿了整个城市,串起了许多古老的街区和风景 名胜。在运河上坐船,欣赏沿岸的古建筑和风景,是来苏州旅游必做 的活动之一。 苏州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被誉为“东方威尼斯”。苏州的经济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已经形 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等为特色 的产业布局。苏州的经济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之一。 此外,苏州还是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和文化名城。苏州拥有众多 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包括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苏州的文化 氛围浓厚,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艺术资源,吸引了许多文艺 界的名人。

苏州气候概况

苏州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无霜期年平均长达233天。境内因 地形、纬度等差异,形成各种独特的小气候。太阳辐射、日照及气温 以太湖为高中心,沿江地区为低值区。降水量分布也具有同样规律。 这种小区域气候差异将全市作物种类分成太湖林果气候区、南部双、 三熟制气候区、中部稻麦二熟和三熟并存气候区、沿江棉、粮轮作气 候区。 一、辐射和日照 苏州境内太阳辐射年总量为焦耳/平方米,最多的1967年为焦耳/平方米,最少的1970年为焦耳/平方米。太阳辐射量以夏季为最大,为焦耳/平方米;春季次之,为焦耳/平方米;秋季为焦耳/ 平方米;冬季仅为768. 2焦耳/平方米。 由春到夏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加,太阳辐射月,总量持续增值。至7月份,总量最大为焦耳/平方米,之后又呈递减状态;2月份,月总量最小为焦耳/平方米。 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小时,最多年份1967年为小时,最少年份1952年为小时。 日照时数的季节分布是:春季(3?5月)小时,夏季(6?8月)小时, 秋季(9 一11月)小时,冬季(12?2月)小时。日照时数的月,总量2 月份最少,仅小时,以后逐月递增;8月份最多,达240小 时。以后又逐渐减少。10月份因晴天日数增多,日照时数比9月份 略有回升,11月份起又呈递减状态。

日照百分率全年平均为44%,夏季最大为49%,其次是秋季为47%,冬季为42%春季最小为39%。 气温 (公元前3000 一公元1900年)据各类资料记载,大致可划分为新石器时代温暖期、春秋战国温暖期、三国寒冷期、隋唐温暖期、北宋寒冷期、南宋元初温暖期、元明寒冷期、清代寒冷期。苏州与全国的温暖变化稍有不同,即使与属于同气候区的南京、上海相比,冬季比南京暖,但比上海冷;夏季比南京凉,而比上海热。 20世纪苏州的气温变化(1901 一1985年),前30年温度较低, 30年代后期气温上升到多年平均值之上,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前期高于平均值?°C。60年代后期气温又趋下降。1969年冬季气温较低,但年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980年。 据1951 一1985年资料分析,苏州市年平均气温为°C,最高为1953年的°C,最低为1980年的°C,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为°C。最热 月7月份,平均气温。C;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C。气温的平均年较差为°C。 春季(3?5月)由于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回升快,平均气温为。C, 月平均升温幅度达5°Co尤以4月份升温最快,平均升温6°Co但由于冷暖空气频频在长江中下游交流,温度升降不稳定,骤冷骤热变化较大。4月上旬还时常出现低于0°C的“倒春寒”天气。6月份进入 梅雨季节,升温幅度不大。7月份出梅后进入盛夏,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最高,月平均°C,平均最高气温32°C,是全年最热的月份。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