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商品学提纲最新版基本知识

医药商品学提纲最新版基本知识
医药商品学提纲最新版基本知识

医药商品学基本知识

指导消费者合理使用医药商品,反馈医药商品信息,以提高医药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保健体系和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的一门学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维护消费者、用户合法权益,保证社会经济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采取相应的行政手段,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以规范市场行为,保障消费者利益不受侵害而进行的商品质量管理。

?

商品流动过程中所有权的转移。医药商品商流是指在医药商品经营中,医药商品价值形态上的转移。

?

是指用文字、字母、图形、颜色或其组合组成的,标识在商品上作为区别不同企业同类商品的一种标志。

?

也称联合商标,即同一个商标所有人在相同的商品上注册的一些相近的商标,或者在同一类型的不同商品上注册几个相近视的商标。

?

医药商品信息是指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医药商品交易活动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的总称,亦即反映医药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消息、情报、数据资料。

?

也称为医药商品信息加工,是指将收集到的各类医药信息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类、计算、分析和选择等,使之成为适用的商品信息资料的活动和过程。

?

在商品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数学和统计学的预测方法,预先对医药商品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描述和量的估计。

安全保障、环境、售后服务等。

?

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推断,对预测对象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估计和推断的预测方法。

?

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先行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类推后继事物,从而达到预测后继事物未来发展前景的目的。

?

将同一变数的一组观察值(如销售额),按时间顺序加以排列,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其变动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的方法。

?

有目的地对与市场营销有关的信息、资料、情报,进行科学、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便了解现有的和潜在的市场,发现问题和机会,作为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的基础。

?

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与理论为基础,安全(safety)、有效(efficiency)、经济(economy)、适当(suitability)地使用药物。

?

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消费、保证质量、扩大国外市场

?

特殊性、种类复杂性、医用专属性、质量要求的严格性、检验专业性

简称条码,是由一组宽窄不同、黑白(彩色)相同的平行线段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商品标识图形。(它专为计算机处理而编制的特殊的商品代码,可以由专用的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迅速识别并读入计算机。它包含商品的有关信息,如商品生产的原产国、制造商、产地、类别、名称等。)

1.EAN/UCC—13

13位定长全数字结构,由7位厂商识别代码(前两三位是前缀码)、5位产品项目代码、1位校验代码组成。中国的前缀码是690至695.

2. EAN/UCC—8

8位定长全数字结构,由3位厂商识别代码、4位产品项目代码、1位校验码组成。

形式为“应用标识符(AI)+附加属性代码”,并与标识代码同时标识。通常附加属性信息包括:医药商品的生产日期(AI为11)、有效期(AI为17)、批号(AI为10)。

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

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均一性、经济性。

?

(1)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2)质量第一原则;(3)法制化与科学化高度统一的原则;

(4)专业性监督管理和群众性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

(1)销售品种竞争;(2)商品质量竞争;(3)商品价格竞争;(4)时间竞争;(5)服务竞争。

P64—79)

?

指医药商品流通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

?

?

(1)保护商品;(2)便于储运;(3)促进销售;(4)便于使用;(5)增加价值。

1.加强防伪功能;2、人性化;3、安全性、适用性和规范化;4、美观性;

?

(1

优点:成本低廉、重量较轻、加工性能好、便于成形,适合大规模生产;易于印刷,图案、字迹清晰;

品种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医药商品的包装需要等。

缺点:耐水性差,强度较低。

(2

优点:强度高、阻隔性好、质轻携带方便、透明等。

缺点:废塑料包装物多难以降解、易污染环境。

(3

优点:阻隔性优良,可加色料改善遮光性;化学稳定性优良,耐腐蚀,可长期储存药品;可回收复用、降低成本等。

缺点:量重、质脆、易碎。

(4

优点:坚固性好、密封性好、强度大、耐压等。

缺点:耐腐蚀性差等。

?

(1)按注册与否分: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

(2)按商标标志构成分:文字商标、图形商标、立体商标、组合商标;

(3)按商标用途分:商业商标、保证商标、证明商标、服务商标;

(4)按商标使用者分:制造商标、销售商标;

(5)按商标管理需要分:防御商标、备用商标、驰名商标。

1、区别作用:区别同种或类似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或者经营者。

2、保证作用:指商标一旦固定于某种商品.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就成为商品质量和特色的象征,成为

商品信誉和企业形象的代表。

3、增值作用:商标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商品的标准,商标信誉就是企业的生命。

4、宣传作用:商标是广告宣传的有力工具。商标具有显著的特征.它简洁、明快、易呼、易记、独

特醒目、易于识别,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促进作用。

?

(1)显著性。商标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区别商品或服务的不同来源。因此,商标必须具有显著性,能明显地将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给人以深刻印象。

(2)简洁性。图形、图案或标记的构成要素要少,即简洁、明了。人们对商标的记忆往往是在无意记忆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图形要素多的,或名称太长的都不能达到商标应有的作用。

(3)审美性。商标药做到易读、易记、易听、易写、易说,含义药美好。作为商标名称使用的词要便于呼叫,读起来朗朗上口,留下美好的记忆。

?

(1)药品商标注册量不足;(2)药品名与商标名关系处理不当;(3)商标意识淡薄,名牌丧失;(4)中药商标的区别作用不强;(5)药品商标的独特性不强;(6)道地中药材的商标注册不多;(7)药品商标的设计缺乏竞争性。

?

(1)刺激需求,推动购买;(2)利于竞争,促进生产与经营;(3)促进和支援了企业营销人员的推销;

(4)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5)促进国际贸易交往;(6)普及健康知识,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情操。

报纸广告优点:

(1)覆盖面宽,发行量大;(2)时间性强,传播迅速;(3)印象深刻,便于存查;(4)制作简易,传播灵活;(5)费用低廉。

报纸广告缺点:

(1)有效时间短;(2)阅读的注意度低;(3)广告印刷不够精致。

杂志广告优点:

(1)专业选择性强,宣传效率高;(2)保存期长,传阅率高;(3)编辑精细,印刷精致。

杂志广告缺点:

(1)时效性不强,出版周期长;(2)传播面窄。

广播广告优点:

(1)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时空性强;(2)设计容易,编排灵活;(3)气氛浓厚,具有互动性,感染力强。

广播广告缺点:

(1)有声无形,印象不深;(2)时间短暂,听众分散。

网络广告优点:

(1)客户与广告者随时沟通,广告查看无时限要求;(2)高针对性,低成本;(3)有视、音频效果和巨大的信息承载量。

网络广告缺点:

(1)互联网普及率低;(2)供选择的广告位置少。

?

(1)时间上的分离。分两种,一种是预购商品时,先付款后提货,商流在前物流在后;另一种是赊销商品时,先提货后付款,物流在前,商流在后。

(2)环节上的分离。一是商流多环节,物流少环节:医药商品所有权的转移,经过较多的中间环节,而商品实体转移则越过若干中间环节,采取少环节、直达运输或直拨直调的方式;二是商流少环节,物流多环节:由于交通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会发生商品所有权一次性转移,而商品实体却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周转才能到达目的地的情况。

(3)物质上的分离。是商品流通中的不正常情况。

?

及时原则、准确原则、安全原则、经济原则。

?

(1)减轻运输压力,节约物流费用;

(2)集中储存,提供仓库利用率;

(3)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医药商品销量;

(4)促进医药商品物流情报系统。

?

(1)接收准备;(2)卸前检查;(3)清点验收;(4)办理直拨、入库或中转业务。

?

(1)轻装轻卸;(2)合理堆码;(3)妥善苫垫;(4)适当环境;(5)良好包装。

?

(1)确保生产稳定;(2)保证市场供应;(3)确保库存结构合理;(4)确保医药商品质量;(5)经济核算原则。

?

?

1.确保药品贮存安全;

2.保证药品的质量;

3.保证药品市场供应,提高应急能力;

4.消除地区差异;

5.降低损耗,最大限度实现药品的使用价值;

6.促进药品生产、经营的标准化。

?

(1)贯彻“以防为主”原则;(2)遵循“先产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

?

主要是采用分区分类、货位编号保管的方法对仓储作业区进行布置。其优点有:

(1)为存取药品提供准确位置,方便药品的入库、上架、查询、出库,节省重复找寻药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2)利于合理使用仓库空间;(3)便于药品养护和检查盘点;(4)便于管理人员掌握药品进出库活动规律,熟悉药品性能,提高保管技术水平;(5)利于掌握和控制药品存量,避免药品乱堆乱放使过期而报废,并可有效掌握存货而降低库存量;(6)利于合理配置和使用机械设备,便于用电脑管理,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程度。

?

?

1.外在因素

(1)温度(2)湿度(3)日光(4)空气(5)微生物和昆虫(6)包装(容器和材料)(7)存储时间2.内在因素

(1)物理特性:挥发性、吸湿性、吸附性、冻结性、风化性、色嗅味;

(2)化学特性:水解、氧化、发酵

1、市场调研是企业正确决策的依据。

2、市场调研是企业开拓市场、开发新产品的基础。

3、市场凋研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市场调研有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新产品的科技含量。

?

(1) 具有明确的来源和目的性;

(2) 医药商品信息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3) 医药商品信息具有较强的可传递性;

(4) 医药商品信息具有效用性。

?

全面具体、真实可靠、灵敏迅速、经济适用。

?

1、完整性;

2、准确性;

3、系统性

?医药商品信息收集的基本程序

1.明确信息收集的主题;

2. 确定收集信息的内容;

3.选择信息来源;

4. 选择信息收集方法

?

(1)是医药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是指导企业有效展开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4)是进行内外协调的依据。

?

l、商品预测是实现商品生产与流通的重要手段;2、商品预测为宏观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3、商品预测能提高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

1、确定预测目标及方案;

2、收集整理医药商品信息资料;

3、建立预测模型,选择预测方法;

4、

根据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5、估计预测误差;6、提出预测论证报告,跟踪预测结果,及时修正预测结果;7、评估预测。

?

?

1、类推法

(1)对比类推法:利用事务之间的相似性,通过先行事务发展变化过程类推后继事务。可分为产品类推法、区域类推法、行业类推法等;(2)相关类推法:从已知相关的各种商品因素之间的发展变化,来推测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医药商品各类产品之间的相关性可分为替代性关系、互补性关系、先行与后行关系等。

2、经验判断法:(1)经理人员意见评判法;(2)销售人员综合判断法

3、消费倾向调查法: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消费者倾向调查法比较有效:

(1)消费者的购买倾向是明确清晰的。

(2)这种倾向会转化为消费者购买行为。

(3)消费者愿意向调查者讲述他们的愿望。

常用于消费品购买者、产业用品购买者的调查,可采用抽样调查及典型调查,然后再推断总结。

4、专家意见法

(1) 专家会议法。预测者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通过会议的形式.对预测目标的未来发展前景做出

判断,在此基础上,综合专家们的意见,对预测目标做出量的估计。

(2) 德尔菲法。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

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挥在那趋势的预测结论。

?

1、销售实绩对比分析法;

2、简单平均数法;

3、加权平均数法;

4、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

l、时间序列预测方法;2、长期趋势预测法;3、相关分析预测方法。

?

(1)匿名性。在整个预测过程中,专家之间互不见面,不发生横向关系,组织预测者与专家之间的联系采用书信方式,背靠背地分头征求意见。各专家的预测意见亦以匿名的形式表达。

(2)反馈性。向各专家多次逐轮征询意见,每次征询都把预测要求和上一轮专家预测意见的分析统计资料反馈给他们,具有信息反馈沟通的特点。

(3)收敛性。重视对每轮专家们的预测意见进行定量的统计归纳,使专家们能够凭借反馈的预测意见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意见,最终使预测意见趋近。

1、安全性:合理用药的首要前提;

2、有效性:合理用药的首要目标;

3、经济性:合理用药的基本要

素;4、适当性:合理用药的基本保障。

(1) 药物疗效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2) 浪费医疗资源,导致药物短缺并增加费用,加重患者

的经济负担;(3) 非期望效应的风险增加,损害公众身心健康; (4) 助长患者不良用药心理,导致患者盲目用药,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二重感染; (5) 影响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医疗质量,降低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给医院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1) 适应证不当; (2) 联合用药不当; (3) 给药方案不合理; (4) 给药剂量不合理; (5) 给药途径

不合理;(6) 疗程不合理; (7) 使用药物过多; (8) 重复给药; (9) 滥用抗菌药物; (10) 不恰当的自我药疗。

又称药物诱发疾病,是指药物在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的作用以及药物使用引起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各种临床异常症状,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导致的急性中毒。

1、老年人用药;

2、用儿童用药;

3、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4、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

●Drug Combination)

2、延缓机体耐受性或

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提高药物的疗效;3、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促进吸收;4、中西药联用,发挥协同作用;5、节约医药资源,减少费用支出。

●1、降低药物的疗效;2、增强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大不良反应;3、药物相互拮抗。

●):

指联合用药时,一种药物的作用受其他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其结果是使药物作用增强、作用减弱或出现新的作用。

1、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化学配伍禁忌性或物理配伍禁忌性。

属药剂学(Pharmaceutics)或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的研究范畴。

2、体内药物相互作用

属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和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的研究范畴。

药物相互作用:为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重要因素,用药种类越多发生率越高。

中药(单味、复方制剂、中成药或汤剂)与西药合用,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与疗效的变化。

相互作用结果:药效增强或减弱。

原因:改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主要影响药物的吸收。

1、药物与酒的相互作用:(1)双硫仑样反应;(2)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与酒;(3)解热镇痛药与酒;(4)扩张血管药、降压药与酒;(5)降糖药与酒;(6)单胺氧化酶与酒;(7)其他药物与酒。

2、药物与茶的相互作用。P159

医药商品营销实务复习资料

医药商品营销实务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营管理学科诞生于20世纪初的[ 美国] 2、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市场就是[ 对现实和潜在需求的总和] 3、执行推销观念的企业,具体表现是[ 我们卖什么就设法让人们买什么] 4、在BCG法中,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都高的业务单位是指[ 明星类] 5、向中药企业及其竞争者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资源的公司或个人是指[ 供应商] 6、由人们的情绪和情感所产生的购买动机是[ 感情动机] 7、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首要程序一般是[ 发现需要] 8、对需要研究的客观事实资料进行收集、记录、分析的正式调查是[ 描述性调查] 9、通过发函询问的方式来进行预测的方法是[ 德尔菲法] 10、采用无差异性市场策略的优点是[ 可取得规模效益] 11、在相关的中药商品市场上占有最大份额的企业是[ 市场领先者] 12、中药企业有多少条生产线是指中药产品线的[ 宽度] 13、市场营销组合是指[ 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14、在原有产品基础上,部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等性能有显著提高的产品是[ 换代新产品] 15、中药产品包装按其在流通过程中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运输包装和[ 销售包装] 16、企业利用消费者对某些中药、某些厂家的信用心理来制定的价格策略是 [ 声望定价策略] 17、某企业在沈阳地区选择众多的中间商来分销其产品,这种渠道类型为[ 宽渠道] 18、“推”式策略是指[ 人员推销] 19、通过一定广告的内容与技巧,促使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并告知何处购买的广告策略是 [ 广告诉求策略] 20、企业利用一定的场合,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样品免费赠送给消费者的促销手段属于[ 营业推广] 二、多项选择题 1、传统营销观念包括[(1)生产观念(2)产品观念(3)推销观念] 2、中药企业一体化增长战略包括[(1)后向一体化(3)水平一体化(5)前向一体化] 3、微观环境的内容包括[(1)企业内部(2)供应商(3)营销中介(4)竞争者(5)顾客和公众] 4、中药市场消费需求的特点有[(1)多样性(2)发展性(3)伸缩性(4)广泛性(5)地域性] 5、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有[(1)简单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3)分群抽样(5)等距抽样] 6、中药市场细分的步骤为[(2)确定产品市场范围(3)选择细分标准(4)粗粉(5)细分] 7、开展中药市场竞争所需的条件是[(1)自由(2)平等(4)公开] 8、形式产品的标志包括[(1)质量(2)功能(3)剂型(4)商标(5)包装] 9、批发商的职能有[(1)采购(2)销售(3)运输(4)储存(5)服务] 10、中药市场营销组织的类型包括[(1)职能式组织(2)地区式组织(3)产品管理式组织 (4)市场管理式组织(5)产品——市场管理式组织] 三、填空题 1、市场营销的核心是____________交换_____________。 2、中药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是__________总体_______________战略。 3、中药组织市场的特点之一是需求为____________派生_____________需求。 4、中药市场预测方法按性质可以分为定性预测和____________定量_____________预测。 5、市场细分的目的,在于使企业及时发现、利用新的__________市场_______________机会。 6、中药市场信息的来源渠道有国内信息源和__________国外信息源_______________。 7、整体的产品可分解为三个层次,即形式的、实质的和______延伸(附加)______的产品。 8、中国商标使用权的确认是____________注册____________优先的原则。

医药商品学1-6章习题

医药商品学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类商品不属于药品(D) A、中药材 B、中药饮片 C、血液制品 D、注射器 2、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生效时间为(C ) A、2007年7月1日 B、2007年9月1日 C、2007年10月1日 D、2007年12月1日 3、药品批准文号和注册证有效期分别为(A ) A、5、5 B、3、5 C、4、5 D、5、4 4、下列哪种药品不属于麻醉药品(D ) A、芬太尼 B、阿片 C、可卡因 D、氯胺酮 5、下列哪种药品不属于精神药品(C ) A、丁丙诺啡 B、哌甲酯 C、阿托品 D、硝西泮 6、下列有关商品说法错误的是(B) A、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基本要素 B、就商品消费者而言,更注重的是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流通过程是使用价值向价值转化的过程 D、商品只有通过流通,也就是“交换”才具有了价值 7、下列有关商品、产品说法错误的是(D ) A、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B、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进入市场交换,而不是生产者自己使用 C、商品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不必满足人或社会的需要 8、下列哪项不属于医药商品的特殊性(A ) A、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 B、质量标准严格 C、专业技术性强 D、需要迫切性 9、医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包括(D ) A、医药商品的质量 B、药品物理性质 C、药品化学性质 D、医药商品的价值 10、下列不合理用药的后果不包括(B ) A、延误疾病治疗 B、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C、浪费医药资源 D、酿成医疗事故 11、下列属于动物性生药的是(D ) A、龙胆 B、鸡血藤 C、马钱子 D、麝香 12、下列哪种不属于生物性药品(C) A、抗生素 B、维生素 C、有机碘 D、生物制品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固体制剂吸收水分后变潮,其稳定性急剧降低 B、药品中的吸附水将会随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C、药品中的游离水不会随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D、药品中的结晶水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分离出来 14、下列不属于二糖的是(B ) A、蔗糖 B、果糖 C、麦芽糖 D、乳糖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熔点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平衡共存的温度。 B、薄荷脑与樟脑混合后其熔点降低,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所致 C、相对密度系指在共同特定的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D、溶解度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 16、下列易发生氧化反应的药品是(B) A、丙胺太林 B、维生素 C、四环素 D、氨苄西林

商品学大作业服装类商品知识

商品学大作业服装类商品知识

————————————————————————————————作者:————————————————————————————————日期: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2011国贸专业) 商品学大作业 服装类商品知识 2012年12月16日

商品学大作业分工明细表 学号姓名小组职务主要工作

前言 (1) 商品分类 (1) 品质标志 (2) 储存要求 (4) 质量 (5) 包装 (7) 商品物流 (9) 创作总结 (11)

服装,既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一个民族对服装来说,是随着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它不仅具体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升华。现在服装行业的发展越来越繁盛,我们应该对其有更多的了解,所以这是一份有关服装的商品知识。 一.商品分类 按服装行业习惯,服装可分为上装和下装两大类。每类服装又有许多品种,常见的服装如下表所示: 类别特点部分品种名称 大衣 (包括长上衣)长度从肩缝起至手的中 指尖以下的所有服装 长大衣、中大衣、短大衣、 风衣、雨衣、裘皮大衣、 长毛绒大衣、披风、皮里 大衣长外套、旗袍、连衫 裙 上衣(包括背心)穿在上身的服装,长度在 中指尖以上 中山服、单便服、夹克衫、 西装、猎装、旅游服、中 式和中西式棉袄、两用 衫、礼服、背心 罩衫为防污、防尘罩在棉袄外 的上衣 中式、西式和中西式罩衫 以及其他各类罩衫 内衣(包括衬衫)贴身穿的衣服(不包括针 织内衣和汗衫) 衬衫(包括长、中、短袖)、 晨衣、浴衣、长衬裤 裤子和裙子穿在腰部以下的服装旗袍裙、夹克裙、喇叭裙、打褶裙、裙裤、短裤、中裤、马裤、普通裤、直筒

4月浙江自考医药商品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自考医药商品学试卷 课程代码:101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进行医药商品收集时,首先要确定() A.收集信息的内容 B.收集信息的来源 C.收集信息的主题 D.收集信息的方法 2.“乙类目录”药品价格由国家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适当调整,其数量不超过其总数的() A.10% B.15% C.20% D.25% 3.我国现代运输业中的骨干,担负着全部运输任务的80%以上,在运输业中占最主要的地位的运输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4.空气是各种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对药品质量影响比较大的为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 A.氮气 B.氦气 C.氢气 D.灰尘 5.直接接触药品,便于清洗、消毒灭菌的药品包装材料属于注册管理的药品包装材料产品分类中的()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6.《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有效期为() A.3年 B.4年 C.5年 D.10年 7.商品网络中介交易通常采用怎样的形式进行运作?() A.供销双方直接联系 B.会员制交易 C.非会员制交易 D.供销双方间接联系 8.商标最重要、最本质的功能是() A.区别作用 B.保证作用 C.增值作用 D.宣传作用 9.标刷运输标志时还应注意,收货人缩写和所在地的外文,应使用() A.大写印刷体和阿拉伯数字 B.大写印刷体和罗马数字 C.小写印刷体和阿拉伯数字 D.小写印刷体和罗马数字 10.下列哪项不是报纸广告的优点?()

中药商品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 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中药材:是天然来源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药物,常分为植物药、动物 药和矿物药等三类。 3.饮片:是药材经净制、切制或炮炙处理后,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 料。 4.中成药:是以中药饮片及其炮制品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 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 5.中药商品:是指在医药市场流通、交换和经营中的特殊商品,也是国家及有关药品标 准中规定使用的所有中药。 6.中药商品学:是以中药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一 门应用学科。 7.重要商品名:是指在中药材市场上流通的中药商品别名。 8.中药商品规格名:是指在中药商业行业内部使用的中药别名,是全国药材市场通用的 行话。 9.特定药用部位检测:对药材商品某些特定的药用部位在总药材中所占比例的检测。 10.统货:药材的品质基本一致,或好、次差异不明显,常不分规格、等级,称为统货。 11.品别:只不同品种、不同生境、不同产地的药材类别,其下划分规格、等级。 12.水试: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产生的特殊现象。 13.火试:指药材火烧时,产生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特殊现象。 14.松泡:指药材质地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如南沙参。 15.粉性: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如山药。 16.油润: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泽,如当归。 17.角质: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状或有光泽,如郁金。 18.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西红花。 19.四大南药: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 20.四大怀药:指生产于河南的药材,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21.浙八味:杭白术、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浙玄参、浙贝母、温郁金、延胡索。 22.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23.条痕:是指矿物类药材在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粉末痕迹。 24.凤丹皮:生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的丹皮。 25.枫斗:指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拧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枫斗。 26.疙瘩丁:白芷根部明显突起的横生皮孔。 27.280:指每500克280粒以内的枸杞子等级。 二.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 (一)1.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商品药材)的水分测定;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法(含微量水分的);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商品)2.位于安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的是(亳州药市);山东(垔城药市);四川(荷花池药市)3.重要商品的质量标准包括(国家药品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4.中药材的质量管理标准包括(重要购销质量管理;中药贮藏质量管理;中药运输质量管理)5.出口由经贸部签发许可证的中药材为(麝香;甘草;杜仲;厚朴)6.目前我国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的中药材商品有(甘草;川贝母;石斛;蟾酥)7.商品特征的描述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观察内容(形状;切面;边缘;气味;类型)8.既有国产又有

医药商品学复习

名词解释 1.医药商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和平衡人体身体生理功能和健康,并规定有适应症、适用范围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用于交换的物质。 狭义的医药商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提取物、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瓶、放射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医疗设备与医疗器械、诊断与鉴别作用的用于交换的物品;广义的医药商品除上述以外,还包含了医药企业开发和二次开发、生产与经营的医药商品与服务、农林畜用药品与器械等。(化学试剂是医药商品,不是药品。) 2.医药商品学:是由商品学、临床药学与临床医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心理学等多学科有机结合、互相渗透而形成的,研究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与人类健康相关产品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及流通过中实现使用价值的一门独立学科。 3.处方药:指消费者须经医生处方才能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4.非处方药:指消费者不经医生处方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5.SDF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6.全面质量管理TMQ的中心思想是:全面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全员参与的管理,强调用数据说话,强电质量过程控制,强调零缺点的质量控制。 7.PDCA方法模式:P:计划,是PDCA方法的核心。D:实施。总体质量体系计划完毕后,则进入实施阶段;C:检查,为质量体系提供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机制;(检查计划、体系运行状况、人员)A:处理,确定处理的方法和应采取的措施。 8.质量:商品质量的含义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即自然质量,广义的即市场质量。 商品的自然质量通常称为商品质量,是评价商品使用价值及与其规定标准技术条件的符合程度。商品的市场质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评价商品所具有的各种自然、经济、社会属性及其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的程度。是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9.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10.GC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11.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2.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3.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管理法》与GSP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每年定期组织在质量管理、药品验收、养护、保管等直接接触药品岗位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14.条形码:简称条码,是一组宽窄不同、黑白(彩色)相间的平行线段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商品标识图形。标准:由各有关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协商起草,并取得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促进最佳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 15.国家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局(部)颁药品标准。我国现行的药品标准分为两级,国家药品标准和地方药品标准。

医药商品学教学大纲

山西职工医学院 山西省中医学校教学大纲 课程医药商品学 授课班级 13级药学(3+2)班 授课教师徐珍 授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医药商品学》教学大纲 (供药剂专业用) 一、课程任务 《医药商品学》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药剂专业一门中药的专业方向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保健品和其他医疗用品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及流通过程中实现使用价值的规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医药商品的经营、管理、质量控制及市场调研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熟悉医药商品的运输、保管、养护、商标及广告等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处理在流通中各环节业务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医药商品经营管理能力,为从事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医药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掌握医药商品经营、管理、质量控制及市场调研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3.熟悉医药商品的运输、保管、养护、商标和广告等专业知识;; 4.了解医药商品的开发、广告宣传、信息、商标等一般只是; 5.熟练掌握常见医药商品质量控制方法,药品的运输、储存与养护方法,提高药品的管理技能; 6.具有从事药剂工作的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三、教学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学时数 理论实训合计 一、医药商品学概论 二、医药商品的性质与分类 三、医药商品的质量与管理 四、医药商品的经营 五、医药商品的运输

六、医药商品的储存与养护 七、医药商品的包装 八、医药商品的商标 九、医药商品的广告宣传 十、医药商品的电子商务 十一、医药商品信息 十二、医药商品预测 十三、医药新产品的开发 机动 合计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商品学》考试知识点

评价型质量监督:是指国家商品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和检查,考核合格后,以颁发产品的质量证书、标志等方法确认和证明产品已经达到某一质量水平,并向社会提供质量评价信息,实行必要管理的一种质量监督活动。 商品质量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确规定的和通常隐含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线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把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的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商品检验:指商品的供货方、购货方或者第三方在一定条件下,借助某种手段和方法,按照合同、标准和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惯例,对商品的质量、安全及卫生性能、规格、质量、数量以及包装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做出合格与否或通过验收与否的判定或为维护买卖双方合同法权益,避免或解决各种风险损失和责任划分的争议,便利商品交接结算而出具各种第三方有关证书的业务活动。 商品标准的分级:从世界范围来说,标准通常被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或专业团体标准:我国的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产品责任:指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使消费者受到人身、财产的损害时,该产品的生产者及销售者应对被害人负有的法律责任。 商品交换使用价值与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又不同于一般的物,它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因此,商品对于其生产者、经营者来说,没有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但有间接地使用价值,即可以用它来进行交换而获得所需的货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成为企业效益的源泉。马克思把这种使用价值称为形式使用价值。为了反映这种使用价值的客观存在及其本质,我们把它称为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在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中,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充当了自己的对立物一使用价值的角色,价值作为特殊的有用性,满足了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交换需要。马克思吧商品对其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称为实际使用价值。它是由具体劳动赋予商品以各种有用性而产生的,是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而形成的。我们把这种使用价值称为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商品标识信息和商品分类信息:商品分类信息:反映了商品项目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商品标识信息:反映了某代码与某商品项目的一对一关系 商品质量监督:商品质量监督是根据国家的质量法规和商品的技术标准由国家指定的商品质量监督机构对商品的生产、流通的商品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的活动ISO9000族标准;ISO 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 商品条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委员会(GPI)规定的,用于表示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和位置的标识代码的条码。(P35) 商品代码:是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特定商品项 目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P21) 商品使用价值: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指商品具有满 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过程与过程方法:过程: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

(完整版)医药商品学试题

一填空题 1.药物的名称包括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国际非专利 名。 2.企业为了在同类产品中占有市场,经常在广告中宣传的名称为商品名 称。 3.医药商品销售的渠道,按照终端分为医院和药店。 4.医药企业按照医药商品生产,销售的流程分为批发、零售连锁 和零售。 5.医药商品公司批发是对的商业活动;医药零售是 对 的商业活动。 6.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药品 批准文号才能生产某个药品。 7.OTC品种分为甲类和乙类,可以在超市、药店 销售的是乙类非处方药,其标签为绿底白 字。 8.抗生素不能在电视等大众媒体做广告,其原因是抗生素属于处方药,处方 药不得在大众媒体做广告。 二选择题(10分) 1医药商品经营企业按照决策的地位和重要程度分为(ABC ) A 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 业务决策 D高层决策 2医药商品经营企业按照决策的主体分为( AB) A 个人决策 B 集体决策 C 程序化决策 D 非程序化决策 3医药商品经营企业应取得(BD )才可以开展商品销售活动。 A GMP B GSP C GLP D 药品经营许可证 4药品批发与零售连锁企业的库房条件为(BCD )

A 库房应地面平整、无缝隙、不起尘、无积水和杂物。 B库房内墙壁、顶棚光洁、平整,门窗结构严密,不起尘或挂尘,无脱落物,砖木混合结构库房的木质顶棚应吊顶。 C附属于同一建筑的库房保管员办公场所,应与储存作业场所有效隔离。 D库房内不得放置非储存作业的设备设施 5特殊管理的药品包括(ABCD ) A 精神类药品 B麻醉类药品C 毒性药品 D放射性药品6医药商品经营企业的库房养护实行色标管理,正确的是(ABC ) A 不合格药品区为红色 B合格药品区为绿色 C 退货药品区为黄色 D待验样品区为红色 7医药商品经营企业的GSP证有效期为(C ) A 3年 B 4年 C 5年 D 10年 8医药商品在药店经营中,必须到药监局注册备案的人员是(ACD ) A店长 B营业员 C执业药师 D老板 9药品出库的原则是(ABC ) A 先进先出 B 近期先出 C 按批号发货 D 按质量发货 10医药商品销售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ABCD ) A 专业知识 B 沟通能力 C D 三简答题(2题,10分) 1什么是OTC?其在包装及说明书上有什么要求?(5分) 答:①OTC即Over The Counter缩写,非处方药 ②其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内包装、外包装上规范使用OTC专用标志,

医药商品学教学大纲

精品文档 山西职工医学院 山西省中医学校 教学大纲 课程医药商品学 授课班级 13级药学(3+2)班 授课教师徐珍

授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 精品文档《医药商品学》教学大纲 (供药剂专业用) 一、课程任务 《医药商品学》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药剂专业一门中药的专业方向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保健品和其他医疗用品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及流通过程中实现使用价值的规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医药商品的经营、管理、质量控制及市场调研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熟悉医药商品的运输、保管、养护、商标及广告等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处理在流通中各环节业务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医药商品经营管理能力,为从事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医药商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掌握医药商品经营、管理、质量控制及市场调研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3.熟悉医药商品的运输、保管、养护、商标和广告等专业知识;; 4.了解医药商品的开发、广告宣传、信息、商标等一般只是; 5.熟练掌握常见医药商品质量控制方法,药品的运输、储存与养护方法,提高药品的管理技能; 6.具有从事药剂工作的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三、教学时间分配 学时数学容内教理论实 训合计 一、医药商品学概论 二、医药商品的性质与分类 三、医药商品的质量与管理 四、医药商品的经营

五、医药商品的运输 . 精品文档 六、医药商品的储存与养护 七、医药商品的包装 八、医药商品的商标 九、医药商品的广告宣传 十、医药商品的电子商务 十一、医药商品信息 十二、医药商品预测 十三、医药新产品的开发 机动 合计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医药商品学要点整理12级

医药商品学 名词解释 * 医药商品学 指导消费者合理使用医药商品,反馈医药商品信息,以提高医药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保健体系和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的一门学科。 * 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维护消费者、用户合法权益,保证社会经济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采取相应的行政手段,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以规范市场行为,保障消费者利益不受侵害而进行的商品质量管理。 2?商流 商品流动过程中所有权的转移。医药商品商流是指在医药商品经营中,医药商品价值形态上的转移。 2?商标 是指用文字、字母、图形、颜色或其组合组成的,标识在商品上作为区别不同企业同类商品的一种标志。 2?防御商标 也称联合商标,即同一个商标所有人在相同的商品上注册的一些相近的商标,或者在同一类型的不同商品上注册几个相近视的商标。 2?医药商品信息 医药商品信息是指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医药商品交易活动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的总称,亦即反映医药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消息、情报、数据资料。 2?医药商品信息处理 也称为医药商品信息加工,是指将收集到的各类医药信息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类、计算、分析和选择等,使之成为适用的商品信息资料的活动和过程。 2?医药商品预测 在商品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数学和统计学的预测方法,预先对医药商品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描述和量的估计。 * 新产品:并非指产品本身,而是指与新产品有关的一切,包括新产品的品牌、质量、规格、包装、安全保障、环境、售后服务等。 2?定性预测方法 也称判断分析方法,是指凭借预测人员在商品活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推断,对预测对象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估计和推断的预测方法。 2?对比类推法 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先行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类推后继事物,从而达到预测后继事物未来发展前景的目的。 2?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将同一变数的一组观察值(如销售额),按时间顺序加以排列,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其变动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的方法。 2?市场调研 有目的地对与市场营销有关的信息、资料、情报,进行科学、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便了解现有的和潜在的市场,发现问题和机会,作为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的基础。 2?合理用药 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与理论为基础,安全(safety)、有效(efficiency)、经济(economy)、适当(suitability)地使用药物。

商品学 期末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以商品——人——环境为系统,以商品使用价值在质和量上的表现形式——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为中心,以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 具体包括: 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品种及其演变规律; 商品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商品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与安全认证;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商品检验;商品包装与商标;商品储运与养护;商品与资源、环境; 新商品开发;商品消费心理;商品广告;商品文化;商品美学;商品法规;商品地理;各类商品营销学;商品消费科学与教育等。 第二章 商品分类的内涵:商品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科学、系统地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乃至品种、细目(如规格、花色、品级等)的过程。 商品分类的方法: 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唯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包容性原则 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1.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 2.以原材料作为商品的分类标志 3.以加工工艺作为分类标志 4.以商品的化学成分作为分类标志 5.以商品的产地作为分类标志 商品代码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原则:唯一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无含义性原则 商品编码方法:1.顺序编码法2.系别顺序编码法3.层次编码法4平行编码法

● 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采用EAN/UCC —13, EAN/UCC —8和UCC —12(用于北美地区)代码。 ● 非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采用EAN/UCC —14, EAN/UCC —13和UCC —12(用于北美地区)代码 EAN/UCC —13 中国大陆前缀码690~695 EAN/UCC —14比EAN/UCC —13之前多了一个指示符(1~8用于定量,9用于非定量) 商品条码的种类 目前我国商店采用的店内码是EAN 推荐的EAN-13(标准版) 结构 厂商识别代码(前三位前缀码) 商品项目代码 校验码 一 N1~N7 N8~N12 N13 二 N1~N8 N9~N12 N13 消费单 EAN/ UPC 条码 厂家条码 店内条码 ITF-14条码 货运单 储运单 商品定量消费单元的标识 商品变量消费单元的标识 UCC / EAN-128条码

医药商品学提纲最新版基本知识

医药商品学基本知识 * 指导消费者合理使用医药商品,反馈医药商品信息,以提高医药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保健体系和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的一门学科。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维护消费者、用户合法权益,保证社会经济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采取相应的行政手段,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以规范市场行为,保障消费者利益不受侵害而进行的商品质量管理。 ? 商品流动过程中所有权的转移。医药商品商流是指在医药商品经营中,医药商品价值形态上的转移。 ? 是指用文字、字母、图形、颜色或其组合组成的,标识在商品上作为区别不同企业同类商品的一种标志。 ? 也称联合商标,即同一个商标所有人在相同的商品上注册的一些相近的商标,或者在同一类型的不同商品上注册几个相近视的商标。 ? 医药商品信息是指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医药商品交易活动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的总称,亦即反映医药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消息、情报、数据资料。 ? 也称为医药商品信息加工,是指将收集到的各类医药信息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类、计算、分析和选择等,使之成为适用的商品信息资料的活动和过程。 ? 在商品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数学和统计学的预测方法,预先对医药商品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描述和量的估计。 * 安全保障、环境、售后服务等。 ? 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推断,对预测对象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估计和推断的预测方法。 ? 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先行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类推后继事物,从而达到预测后继事物未来发展前景的目的。 ? 将同一变数的一组观察值(如销售额),按时间顺序加以排列,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其变动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的方法。 ? 有目的地对与市场营销有关的信息、资料、情报,进行科学、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便了解现有的和潜在的市场,发现问题和机会,作为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的基础。 ? 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与理论为基础,安全(safety)、有效(efficiency)、经济(economy)、适当(suitability)地使用药物。

医药商品学教案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章节课题:医药商品的生产课时:书写时间:年月教师:王子微 本章节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 本章属于过渡章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德育目标要求: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知识、技能传授目标要求: 1、了解现场监控、检验室、生产部工艺员、及整机车间工的工作职责; 2、掌握生产管理中的人、机、料、法、环、测的内容; 3、了解QC七大手法,学会分析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解决方法: 1.生产管理中的人、机、料、法、环、测的内容; 2.QC七大手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手段实施设计: 板书案例列表 作业与辅导设计: 压片生产过程中规定操作人员每15分钟检查一次药片的质量,生产了一小时后,发现所生产的片子有裂片,比例为2%。 课堂教学小结: 年月日课后札记: 年月日 系领导审签: 年月日

教学程序及讲授提纲或讲稿方法手段时间 医药商品的生产 药品生产企业主要岗位职能及药品生产的管理 一、药品生产企业组织机构图 二、主要岗位任职资质及职能 资质/职责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授权人 资质学历≥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药师) 经验≥3年药品生产; ≥1年质量管理 ≥5年药品生产质量; ≥1年质量管理 ≥5年药品生产质量; 从事过生产过程控制和质 量检验工作 培训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 训 具备必要专业理论知识、产 品放行培训 人员培训(上 岗、继续) 生产相关人员QA/QC人员 1、质量保证室(QA)工作职责 负责药品及原料药生产全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控制。 2、质量监督岗位工作职责 负责实施与药品生产有关的质量监督工作。 3、现场监控岗位工作职责 负责生产全过程产品质量的控制。 ①负责物料入库程序的检查; ②负责物料储存、保管等各项规定的之行情况检查; ③负责生产车间配料的复核,清场清洁检查,并发放合格与否证件; ④负责中间产品、中间控制部分项目的检验,并记录; ⑤负责包装岗位的包装质量的检查; ⑥负责生产区卫生管理实施的检查工作; ⑦负责生产指令的审核及领料品种、退料品种的检查核实工作 ⑧其它 4、检验室工作职责 回顾 提问 讲授 讲授 讲授 举例子 1min 2min 2min 10mi n

医药商品学复习资料

医药商品学 单选10*1、多选5*2、判断25*1、名解5*3、问答(简答4*5、论述2*10)11月11号早上9:00--11:00教室1-401 名词解释 1.对抗同贮养护法:是中药贮藏的传统的特殊方法,其他商品贮藏中少用。利用不同性能的中药具有相互制约虫害的作用来进行中药贮藏保管的一种养护方法。 2.气调养护法:是将中药材置入密封的容积内,对影响药材质变的空气成分,有效地加以控制,人为地造成低氧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状态,用于防虫、防霉,防止泛油和变色。3.处方药: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4.非处方药: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公布,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5.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6.药品电子监管码:是中国政府对药品实施电子监管为每件产品赋予的标识。 7.条形码:简称条码,是一组宽窄不同、黑白(彩色)相间的平行线段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商品标识图形。 8.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9.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是我国历史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力方剂的精华。10.医药商品:医药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医药产品,再将医药产品投入市场,通过流通交换而形成的医药商品。

11.标准:由各有关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协商起草,并取得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促进最佳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12.走油:指含脂肪油、挥发油、黏液质、糖类等较多的中药,在温度和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黏、颜色变暗等现象。 13.霉变:系指药品外表或内部生长霉菌。当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霉菌可大量生长繁殖。常见霉菌有黑酵菌、云白霉菌、绿霉菌、蓝霉菌。 14.质量:ISO8402:1994对质量的定义:“反映实体满足明确的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ISO9000:2000版国际标准中对质量定义“是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面要求的能力”;我国国家标准对质量定义(GB/T19000-2000):“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5.储运包装:是用于安全运输存储、保护商品的较大单元的包装形式,又称外包装或大包装。 16.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1)对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2)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补偿; (3)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或支持;(4)妊娠控制。 17.免疫血清:是将抗原物质(如细菌、病毒、毒素等)免疫马或其它大动物而取得的,抗毒素、抗菌及抗病毒血清的总称。 18.疫苗:凡具有抗原性,接种于机体可产生特异的自动免疫力,可抵御感染病的发生或流行,总称为疫苗。 问答题

中国药科大学 医药商品学 课件

第1章医药商品的质量和管理 第一节质量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什么是质量 (Quality)(品质) 药品的质量如何表述? 质量管理专家的定义 1、Crosby的定义:质量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凡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就表明质量有欠缺。(生产者) 2、朱兰:质量即适用性,所谓适用性是指产品使用过程中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适用性观点)(消费者) Fitness for use 3、戴明: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质量无需惊人之举。(适用性) 4、日本石川馨的观点:质量管理就是要最紧急、最有效地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用户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适用性、满意性) 质量概念的发展 (一)符合性质量的概念 以“符合”现行标准程度作为衡量依据,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符合的程度反映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印度、巴基斯坦 (二)适应性质量的概念 从使用角度定义产品质量,以适应顾客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认为产品的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三)广义质量的概念 ISO总结不同的质量概念加以归纳提高,并逐步形成人们公认的名词术语,即“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这一含义十分广泛,既反映了要符合标准的要求,也反映了要满足顾客的需求,综合了符合性和适用性的含义。 商品质量的内涵 质量是商品的一个普遍性要求,其概念和内涵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商品产生之前没有质量的概念,有了商品交换之后就从对商品的功能来进行判断,形成了对质量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商品的要求于是越来越高。

我国国家标准对质量的定义是: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如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药品质量与药品质量管理的定义 药品质量:是指该药品能满足规定要求和需要的特征总和。 药品质量管理 药品质量管理:是指在国家现有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对药品的研究开发、原材料的准备、生产、经营等过程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二、质量管理的发展 从质量管理的产生至今,经历了约一个世纪。质量管理是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差不多每隔20年,在解决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就会发生重大的变革。 20世纪初的质量检验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统计质量管理 20世纪到五十年代以后的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就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通常认为,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个,即人员、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简称人、机、料、法和环。 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要把所有影响质量的环节和因素控制起来,形成综合性的质量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不仅要求有全面的质量概念,还需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强调全员参与,即“三全”的TQM。 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 每个环节的质量都会影响最终质量 要控制影响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 2、全员的质量管理 3、全面质量的管理

商品学知识

一)食品商品的储存性能 食品商品可分为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他们的储存性能是有一定差异的。 1、天然食品的储存性能 天然食品的耐储性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品种、产地、饲养和栽培条件和收获季节等。 2、加工食品的储存性能 加工食品是指以天然食品为原料再经加工而得到的产品。加工食品大多数由于加工处理和具有完善的包装,其储存性能都优于天然食品。 (二)食品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1、食品在储存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和生物学变化 (1)呼吸作用 是粮食、水果、蔬菜等有生命商品生理活动的主要标志。旺盛的呼吸能加速商品成分的分解,引起品质劣变。商品的呼吸作用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均能进行。在有氧条件下,商品进行有氧呼吸时,基本的成分变化是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热量。商品外于缺氧条件下,进行缺氧呼吸,商品中葡萄糖分解为酒精、二氧化碳,并产生热量。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与发酵酒一样,因此又把它看成发酵作用。旺盛的有氧呼吸和缺氧呼吸均不利于商品品质,故采取适宜措施,抑制商品的呼吸作用,使商品的呼吸作用外于微弱状态,既可止商品品质劣变,又能保持商品的天然耐储性。 (2)后熟作用 是菜果采收后其成熟过程的继续。主要发生在果品、瓜类及果菜类产品的贮藏中。经过后熟作用果蔬改变颜色,改进风味,提高食用品质。后熟过程是有机体生理衰老的阶段,当菜果完成后熟时已处于生理衰老的阶段,因而失去耐贮性,进而腐坏变质。因此,作为贮藏的菜果应控制贮藏条件来延缓其后熟与衰老过程的进行。 (3)萌发与抽苔 是二年生或多年生蔬菜产品打破休眠状态,由营养生长期进入生殖生长期时出现的一种生物学现象。萌发是蔬菜休眠芽开始发芽生长,而抽苔则是花茎生长的结果。高温、高湿、充分的氧气及日光照射等条件,均能促进蔬菜的萌发和抽薹。 (4)僵直和软化 僵直又称尸僵,是指畜、禽、鱼死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生化和形态上的变化,促使肌肉纤维收缩,肉体呈僵直状态。 软化是指畜禽肉在僵直达到最高点以后进一步的变化。 2、食品储存中由微生物引起的变化 (1)霉腐性 有机物商品在微生物作用下而改变其原有的外观、强度、气味、食用品质等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微生物以有机物商品作为基质,附于其上生长繁殖,直接破坏商品的质量,而且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和毒素也严重影响商品的使用价值。微生物对有机性商品的危害是严重的,但微生物需一定条件才能生存和繁殖从而危害有机性商品。在不适宜条件,它的生命活动会被抑制,甚至被杀灭,故创造不适宜微生物生存的条件是保证有机性商品品质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