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损耗分类

油品损耗分类
油品损耗分类

成品油正常损耗及非正常损耗原因分析正文目录

成品油在运输、储存、零售等环节中的损耗,可以划分为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

正常损耗:“小呼吸”和“大呼吸”

正常损耗包括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蒸发损耗指油品在气密性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装卸、存储、输转等作业或按规定的方法零售时,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气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残漏损耗是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等容器内壁黏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尽和难免的微量渗漏而造成数量上损失的现象。蒸发损耗是造成油品正常损耗的主要原因。

正常损耗按工作环节划分包括保管损耗、运输损耗、零售损耗。

保管损耗是指油品从入库到出库整个保管过程中发生的损耗。包括储存、输转、灌桶、装、卸等5项损耗。

储存损耗是指单个油罐在不进行收发作业时,因油罐“小呼吸”而发生的油品损失。储存油罐白天受热,罐内温度升高,油料蒸发速度加快,油蒸气压力也随之增高,当气体压力增加到油罐呼吸阀极限时就要放出气体。夜间气温下降,油和油蒸气体积收缩,罐内又要吸进空气。这种排出石油蒸气和吸入空气的过程叫“小呼吸”损失。

所造成的损失由于罐顶有孔眼不严密或在两个孔眼间存在着高差情况下,由于混合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致使罐内混合气从低处排入大气,外界空气从高处孔眼流入罐内。这种由于孔眼位差和气体密度的不同,引起气体自然对流所造成的损失叫自然通风损失。

输转损耗是指油品从某一油罐输往另一油罐时,因油罐“大呼吸”而产生的损失。当向油罐注入油料时,由于罐内液体体积增加,罐内气体压力增加,当压力增至呼吸阀压力极限时,呼吸阀自动开启排气。当从油罐输出油料时,罐内液体体积减少,罐内气体压力降低,当压力降至呼吸阀负压极限时,吸进空气。这种由于输转油料致使油罐排除油蒸气和吸入空气所导致的损失叫“大呼吸”损失。

灌桶损耗是指灌桶过程中油品的挥发损失。

装卸油品损耗指油品从油罐装入铁路罐车、油船、汽油罐等运输容器内或将油品从运输容器内卸入油罐时,因油罐“大呼吸”及运输容器内油品挥发和黏附而

产生的损失。

运输损耗是指以发货点装入车、船起至车、船到达卸货点止整个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损耗。其中包括铁路罐车、公路运输、水上运输、管道运输等4项损耗。由于车船在运行中震荡、颠簸,加速了装载容器内油料的蒸发,特别是当运输容器内密封程度不良,装载量超过安全高度时,不仅会使石油蒸气溢出,造成蒸发损失,而且有可能造成油料外溢,增大运输损耗量。

零售损耗是指零售商店、加油站在小批量付油过程和保管过程中发生的油品损失。

非正常损耗:人为因素

非正常损耗包括事故损耗、盗油损耗、零星洒漏损耗。

事故损耗是指在油品储运过程中,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操作失误,麻痹大意及违规等原因,常发生跑油、冒油、混油事故而引起的损耗。

盗油损耗是指油库、加油站人工操作溢余油品外销,以及运输过程中司机盗油等发生的不良损耗。

非正常损耗还包括零星洒漏损耗。 (张惠)

油品损耗相关概念

1 油品损耗相关概念 能源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相互关联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的核心。节约能源、降低石油及其产品损耗,是减排降耗的重要工作。石油及其产品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性,自然损耗贯穿商品流转的全部过程和每个操作环节,损耗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每个企业管理好坏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据有关资料表明,油品损耗量约占总加工量的3%-5%,我国每年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300亿人民币。油品中的轻质成分蒸发会使油品品质降低,影响油品质量,甚至使合格油品变为不合格。如,汽油因蒸发损失造成起动性变差,抗爆性下降。油品蒸发散失到大气中,污染了大气环境,散失于大气中的油蒸汽达到一定浓度,会给局部地区造成潜在的火灾危险。 根据《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品油计量管理标准》(Q/SH039-019-90)中规定,油品损耗是指油品在生产、储运、销售等环节中因自然蒸发、不可避免的滴洒渗漏、容器粘附或底部余油未卸尽以及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油品数量损失。 在油品损耗管理中,为便于对油品发生的损耗进行定额考核,通常按照油品的流转环节将油品损耗分为运输环节、保管损耗、零售损耗。零售损耗是指零售商店、加油站在小批量付油过程和保管过程中发生的油品损失,一般包括卸油损耗、储存损耗、发油损耗。 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企业加油站计量管理办法》规定,加油站实行“升进升出,并按照体积损益率对加油站的损耗进行考核。加油站进油时,以油库实发体积(油库流量计发油体积V1)为计量交接的依据,与油罐车实际测得的实际装入罐内的体积(V2)比较,其差量不应超过发货体积的0.3%:油品到加油站,计量人员和承运人员共同对进站油品的体积进行验收,计算后剔除温度变化的影响即为该车的实收数量。 2 油品损耗管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石油从油田开采出来经加工成各种产品,直到用户手中,整个环节始终存在着油品损耗问题。石油及产品的损耗多少,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好坏的重要标志。石油损耗的累计数量是惊人的,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美国,原油从油井采出炼制加工到成品油销售全过程中,石油损耗量约占原油产量的3%。在我国,开采过程中

成品油的损耗

成品油损耗 目前,我国石油销售企业经营成品油的方式主要是采用自有自营的加油站连锁经营模式,统一品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油品。成品油从炼油厂经过一次配送到达油库,然后从油库经过二次配送批发给客户或配送到加油站,再由加油站零售给客户,整个流转过程涉及的环节较多。其中,从炼油厂配送到油库涉及进、运、收三个环节,从油库配送到加油站然后销售给客户涉及进、运、收、发四个环节。成品油的损耗基本上在这些环节都会发生。 正常损耗 “小呼吸”和“大呼吸” 正常损耗包括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蒸发损耗指油品在气密性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装卸、存储、输转等作业或按规定的方法零售时,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气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残漏损耗是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等容器内壁黏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尽和难免的微量渗漏而造成数量上损失的现象。蒸发损耗是造成油品正常损耗的主要原因。 正常损耗按工作环节划分包括保管损耗、运输损耗、零售损耗。 保管损耗 是指油品从入库到出库整个保管过程中发生的损耗。包括储存、输转、灌桶、装、卸等5项损耗。 1)储存损耗:是指单个油罐在不进行收发作业时,因油罐“小呼吸”而发生的油品损失。储存油罐白天受热,罐内温度升高,油料蒸发速度加快,油蒸气压力也随之增高,当气体压力增加到油罐呼吸阀极限时就要放出气体。夜间气温下降,油和油蒸气体积收缩,罐内又要吸进空气。这种排出石油蒸气和吸入空气的过程叫“小呼吸”损失。 所造成的损失由于罐顶有孔眼不严密或在两个孔眼间存在着高差情况下,由于混合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致使罐内混合气从低处排入大气,外界空气从高处孔眼流入罐内。这种由于孔眼位差和气体密度的不同,引起气体自然对流所造成的损失叫自然通风损失。 2)输转损耗:是指油品从某一油罐输往另一油罐时,因油罐“大呼吸”而产生的损失。当向油罐注入油料时,由于罐内液体体积增加,罐内气体压力增加,当压力增至呼吸阀压力极限时,呼吸阀自动开启排气。当从油罐输出油料时,罐内液体体积减少,罐内气体压力降低,当压力降至呼吸阀负压极限时,吸进空气。这种由于输转油料致使油罐排除油蒸气和吸入空气所导致的损失叫“大呼吸”损失。 3)灌桶损耗:是指灌桶过程中油品的挥发损失。

油品损溢管理办法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油品损溢管理办法正式版

油品损溢管理办法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总则 本管理办法规定了公司及下属各分公司、油库、加油站的油品损耗及溢余管理相关内容及要求。 2 职责 2.1 公司成立数量管理领导小组,小组职责如下: 2.1.1 负责各环节油品超耗处理意见的审批; 2.1.2 负责对所属各单位发生油品超耗而不能说明合理理由的相关责任分公司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2 公司数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数量办,职责如下: 2.2.1 负责对公司油品物流环节油品损溢数量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对各环节油品超耗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对油品超耗不能说明合理理由的相关分公司和个人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组织营销业务部、加油站管理部对物流环节超耗和溢余油品进行审核并提出处理建议; 2.2.2 负责拟定公司所属各分公司油库、加油站油品损溢控制指标、考核意见及公司一次运输外采油超耗索赔事宜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

油品蒸发损耗的分析

油品蒸发损耗的分析 韩国栋,田聪 (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555)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油品蒸发损耗的不同类型,影响蒸发损耗的因素,并且针对损耗成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蒸发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蒸发损耗,储油罐,措施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oil evaporation losssystematically, factors of evaporation loss ,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evaporation losses against loss causes,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Keyword:Evaporation loss, Oil tank, measure

原油和轻质油品均含有大量的轻烃组分,具有很强的挥发性。石油的生产、炼制、储存、运输、销售以及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油品的损耗,油品的损耗一般可以分为残漏损耗、混油损耗和蒸发损耗,几种损耗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蒸发损耗。油品挥发到大气中会污染空气环境,油气直接进入呼吸系统还会引起剧烈的呼吸道刺激症状等等。不仅如此,蒸发损耗会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有关资料表明:一座5000m3拱顶罐,一昼夜“小呼吸”损耗可高达350Kg。南方某油库一座1000m3的地上拱顶金属罐,储存汽油一年,小呼吸损耗达11.7T。这种损耗是以缓慢形式持续发生的,损耗量的大小经常会被产品的计量误差所掩盖,所以不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蒸发损耗分类 油品的蒸发损耗是油品损耗中最大的一种,在整个油品储运损耗中约占70~80%。蒸发损耗主要包括自然通风损耗、小呼吸损耗、大呼吸损耗。自然通风损耗是指由于罐顶孔眼位差和气体密度的不同,引起了气体自然对流造成的损耗。小呼吸损耗是指罐内油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致使罐内油品通过呼吸阀挥发到大气、大气中空气通过呼吸阀进入到油罐内。大呼吸损耗是指油罐内进行收发油作业时,由于油面的升降,罐内的气体空间变化,使混合油气排出或是外界空气吸入,从而造成的损耗。 二、蒸发损耗的机理分析 储油罐中气体空间可以看成是油气和空气的二元混合气,在气、液共存的储油罐中,要想使气液两项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气相首先必

油品损溢管理规定

油品损溢管理规定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油品损溢管理办法 1 总则 本管理办法规定了公司及下属各分公司、油库、加油站的油品损耗及溢余管理相关内容及要求。 2 职责 公司成立数量管理领导小组,小组职责如下: 2.1.1负责各环节油品超耗处理意见的审批; 2.1.2负责对所属各单位发生油品超耗而不能说明合理理由的相关责任分公司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公司数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数量办,职责如下: 2.2.1 负责对公司油品物流环节油品损溢数量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对各环节油品超耗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对油品超耗不能说明合理理由的相关分公司和个人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组织营销业务部、加油站管理部对物流环节超耗和溢余油品进行审核并提出处理建议; 2.2.2 负责拟定公司所属各分公司油库、加油站油品损溢控制指标、考核意见及公司一次运输外采油超耗索赔事宜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 2.2.3 负责定期(月度)统计分析公司各环节油品损溢数据,

对异常情况和问题提出控制措施。 2.2.4 负责协助营销业务部与发货方或承运商协调处理二次运输超耗索赔事宜,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超耗索赔情况; 2.2.2 负责储运安全部办理一次运输统配资源超耗索赔; 2.2.3 负责按照公司下达的物流环节油品损溢控制指标,定期对分公司各油库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储运安全部职责 2.3.1负责研究制定公司油品损溢管理制度和各环节损耗标准; 2.3.2负责组织相关处室和单位对油品损耗管理进行课题研究,推广降耗技术,制定实施降耗措施; 2.3.3 负责协助营销业务部公司一次运输统配资源超耗索赔事宜; 2.3.2负责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一次运输超耗索赔情况。 分公司职责 2.4.1对油库各环节油品损溢数量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对本分公司油库油品损溢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说明; 2.4.2 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完整的提供运输超耗索赔资料,并按规定及时上报公司储运安全部; 2.4.3负责配合公司储运安全部、营销业务部、资产财务部检查本油库油品收、发、存过程中的数量差异原因;

加油站油品损耗及防控

加油站油品损耗及防控 加油站油品损耗管理是成品油零售工作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也是成品油销售行业长效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部分加油站亏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特别是推行“升进升出”以来,不少加油站油品损耗更加的突出和明显。是管理的漏洞,还是收发存环节出了问题?现就加油站油品损耗管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液位仪的利用 目前我们加油站均安装了液位仪,是给加油站在进油销售环节过程中起到直观的监控作用,而通过液位仪的控制台,我们可以知道各个油罐的油品参数: 油高、油品体积、空容量、油温、水高,一目了然。如果前庭主管能够充分的利用好,那样每天的交接班就会更加的省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前提是前庭主管必须每周进行一次手工计量,手工计量的参数与液位仪中的参数不得有较大偏差。当然,我并不是反对手工计量,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前庭主管的工作压力,我更提倡使用液位仪的运用。现在平均一个加油站都有三名前庭主管,由于接触计量的先后,业务水平的高低,在实际每天的手工计量中因采集参数的不准确就会造成人为的误差,往往会出现库存忽高忽底的现象,导致异常盈亏。给计量的管理也造成混乱。如果利用液位仪来进行每天的油品交接,只要不将参数抄录错误,就会避免这些误差。 二、标准密度 目前各站每天油品交接时,都要将每个罐内油品的视温、视密采集出来,即费时又费力。其实,我们知道标准密度它是指在标准温度20 摄氏度下油品的密度,如果没有另一种油品混合,它的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加油站在做油品交接时,如果该罐当天没有进油就可以以进油时的标准密度为准,如果进油就必须重新取样做标准密度。很多加油站都通过加油机取样做密度,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从加油机取出的一升油样,很可能就是胶管内存余油品,并不能代表整个油罐内油品的综合密度。因标准密度的差异,导致每天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库存油品。所以,必须从计量口处在罐存油品的处取样,方能代表油品的综合密度。反映真实的库存。

油品损耗分类

成品油正常损耗及非正常损耗原因分析正文目录 成品油在运输、储存、零售等环节中的损耗,可以划分为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 正常损耗:“小呼吸”和“大呼吸” 正常损耗包括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蒸发损耗指油品在气密性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装卸、存储、输转等作业或按规定的方法零售时,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气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残漏损耗是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等容器内壁黏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尽和难免的微量渗漏而造成数量上损失的现象。蒸发损耗是造成油品正常损耗的主要原因。 正常损耗按工作环节划分包括保管损耗、运输损耗、零售损耗。 保管损耗是指油品从入库到出库整个保管过程中发生的损耗。包括储存、输转、灌桶、装、卸等5项损耗。 储存损耗是指单个油罐在不进行收发作业时,因油罐“小呼吸”而发生的油品损失。储存油罐白天受热,罐内温度升高,油料蒸发速度加快,油蒸气压力也随之增高,当气体压力增加到油罐呼吸阀极限时就要放出气体。夜间气温下降,油和油蒸气体积收缩,罐内又要吸进空气。这种排出石油蒸气和吸入空气的过程叫“小呼吸”损失。 所造成的损失由于罐顶有孔眼不严密或在两个孔眼间存在着高差情况下,由于混合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致使罐内混合气从低处排入大气,外界空气从高处孔眼流入罐内。这种由于孔眼位差和气体密度的不同,引起气体自然对流所造成的损失叫自然通风损失。 输转损耗是指油品从某一油罐输往另一油罐时,因油罐“大呼吸”而产生的损失。当向油罐注入油料时,由于罐内液体体积增加,罐内气体压力增加,当压力增至呼吸阀压力极限时,呼吸阀自动开启排气。当从油罐输出油料时,罐内液体体积减少,罐内气体压力降低,当压力降至呼吸阀负压极限时,吸进空气。这种由于输转油料致使油罐排除油蒸气和吸入空气所导致的损失叫“大呼吸”损失。 灌桶损耗是指灌桶过程中油品的挥发损失。 装卸油品损耗指油品从油罐装入铁路罐车、油船、汽油罐等运输容器内或将油品从运输容器内卸入油罐时,因油罐“大呼吸”及运输容器内油品挥发和黏附而

油品损溢管理办法1

陕西延长中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油品损溢管理办法 1 总则 本管理办法规定了公司及下属各分公司、油库、加油站的油品损耗及溢余管理相关内容及要求。 2 职责 2.1公司成立数量管理领导小组,小组职责如下: 2.1.1负责各环节油品超耗处理意见的审批; 2.1.2负责对所属各单位发生油品超耗而不能说明合理理由的相关责任分公司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2公司数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数量办,职责如下: 2.2.1 负责对公司油品物流环节油品损溢数量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对各环节油品超耗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对油品超耗不能说明合理理由的相关分公司和个人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组织营销业务部、加油站管理部对物流环节超耗和溢余油品进行审核并提出处理建议; 2.2.2 负责拟定公司所属各分公司油库、加油站油品损溢控制指标、考核意见及公司一次运输外采油超耗索赔事宜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 2.2.3 负责定期(月度)统计分析公司各环节油品损溢数据,

对异常情况和问题提出控制措施。 2.2.4 负责协助营销业务部与发货方或承运商协调处理二次运输超耗索赔事宜,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超耗索赔情况; 2.2.2 负责储运安全部办理一次运输统配资源超耗索赔; 2.2.3 负责按照公司下达的物流环节油品损溢控制指标,定期对分公司各油库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2.3 储运安全部职责 2.3.1负责研究制定公司油品损溢管理制度和各环节损耗标准; 2.3.2负责组织相关处室和单位对油品损耗管理进行课题研究,推广降耗技术,制定实施降耗措施; 2.3.3 负责协助营销业务部公司一次运输统配资源超耗索赔事宜; 2.3.2负责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一次运输超耗索赔情况。 2.4 分公司职责 2.4.1对油库各环节油品损溢数量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对本分公司油库油品损溢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说明; 2.4.2 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完整的提供运输超耗索赔资料,并按规定及时上报公司储运安全部; 2.4.3负责配合公司储运安全部、营销业务部、资产财务部检查本油库油品收、发、存过程中的数量差异原因;

油品储存的损耗原因分析及降耗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3788544.html, 油品储存的损耗原因分析及降耗探讨 作者:于振庆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8年第05期 摘要:原油的自然损耗贯穿于油品流转的全部过程和每个操作环节,损耗水平的高低是 衡量每个企业管理好坏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搞好储运过程中油品损耗的控制,不仅是石油生产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更是保护生存环境的需要。通过分析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探讨了降低损耗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油品储存;损耗原因;降耗措施 1 油品储存过程中损耗的主要原因 所有类型的油品损耗都是基于存储、输送油品的设备内部传质过程而发生的。而这种传质过程主要包括储油设备内气、液接触面传质,即油品蒸发、容器气体空间中烃分子的扩散等过程。在传质过程发生的过程中,容器的气体空间中既有的空气逐步形成为处于均匀分布的混合气体,一旦外部条件产生变化,将导致气体的状态参数改变,使得混合气体进入到大气中,造成了油品的损耗。炼油厂油品存储过程中的损耗形式主要包括:呼吸损耗、灌装损耗、出罐损耗以及沸腾损耗等几种形式。导致蒸发损耗的主要内在原因是油品的内部构成,馏分组成越轻时,其沸点越低,越容易出现蒸发损失,从而导致损耗量增加。从这个角度来看,导致油品存储损耗的因素主要是油罐的空间、外部温度以及大小呼吸作用。 1.1 小呼吸导致的油品损耗 油罐内部气体昼夜温度变化较大,油品存储在油罐中因为昼夜温差变化而造成的蒸发损耗被称作为小呼吸损耗,其占油品存储损耗的10%左右。 1.2 蒸发损耗 油罐油气液面与罐顶空间大小直接影响油品的蒸发损耗率。同时,密封程度同样影响油品的蒸发损耗率。 1.3 大呼吸导致致的油品损耗 即指存储设备在收发油过程中产生的呼吸作用而导致的油品损耗。例如,当油罐进油时,因为油面持续上升,气相空间逐步减小,罐体内部压力增加,当压力超出呼吸阀的控制压力时,则对应浓度的油品蒸汽将从呼吸阀中溢出,直到完成整个油罐收油过程。当大呼吸次数越多时,油品的损耗量越大。而影响油品大呼吸损失的因素包括油品的性质,例如粘稠度、蒸汽压和沸点等;同时,收发油的速度、频率以及油罐周转速度等都会影响大呼吸导致的油品损耗量。

油气储运蒸发损耗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油气储运蒸发损耗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摘要】由于油蒸气的蒸发损耗, 全世界每年散失于大气中的油气约为1×108吨, 折合人民币2400亿元。因其所蒸发的都是油料中的最轻组分且油气蒸发还严重影响成品油质量。论文分析了油气蒸发损耗的危害、产生原因, 并提出了降低油气蒸发损耗的对策。 【关键词】油罐油气蒸发损耗原因危害对策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 由于工艺技术、设备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 油气的一部分较轻的组分逸入大气, 造成损失, 此现象称为油气的蒸发损耗。油气蒸发损耗是缓慢而持续进行的, 而且这种损耗形式表现得非常隐蔽。加之管理部门对油气的损耗没有明确要求和指标约束, 损耗量的大小常常被计量误差所掩盖。因而未引起部分主管人员的重视。但是, 调查资料表明, 油气蒸发损耗的累计数量是十分惊人的。 根据1995年国际石油会议报道: 在美国, 油气蒸发损耗数量约占原油产量的3%;1975年前苏联石油化学工业部所属企业的调查表明, 油气蒸发损耗数量约占原油产量的2.47%。1980年, 我国对11个石油企业的测试结果表明, 油气蒸发损耗数量约占原油产量的2%。这些数据表明, 油气蒸发损耗的数量确实相当惊人。若以总耗率为3% 估算, 全世界每年散失于大气中的油气约为1×108吨, 几乎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原油产量。 1.引起蒸发损耗的原因 任何形式的油品蒸发损耗都是在输、储油容器内部传质过程的基础上发生的。这种传质过程包括发生在气、液接触面的相际传质,即油品的蒸发,以及发生在容器气体空间中烃分子的扩散。通过上述传质过程,容器气体空间原有的空气逐渐变为趋于均匀分布的烃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当外界条件变化引起混合气体状态参数改变时,混合气体从容器排入大气,就造成了油品的蒸发损耗。 引起油气蒸发损耗的原因主要有: 油温变化; 油罐顶壁同液面间体积大小; 油罐罐顶不严密; 油罐大小呼吸等。 1. 1 温度变化 油气储存过程中, 当温度升高时, 罐内油气体积膨胀, 部分油气蒸发出罐外, 当温度降低时, 罐内油气减少, 罐外部分空气进入罐内。另外, 储存温度愈

油品损溢管理办法规定样本

油品损溢管理办法规定

油品损溢管理办法 1 总则 本管理办法规定了公司及下属各分公司、油库、加油站的油品损耗及溢余管理相关内容及要求。 2 职责 公司成立数量管理领导小组,小组职责如下: 负责各环节油品超耗处理意见的审批; 负责对所属各单位发生油品超耗而不能说明合理理由的相关责任分公司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公司数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数量办,职责如下: 负责对公司油品物流环节油品损溢数量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对各环节油品超耗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对油品超耗不能说明合理理由的相关分公司和个人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组织营销业务部、加油站管理部对物流环节超耗和溢余油品进行审核并提出处理建议; 负责拟定公司所属各分公司油库、加油站油品损溢控制指标、考核意见及公司一次运输外采油超耗索赔事宜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 负责定期(月度)统计分析公司各环节油品损溢数据,对异常情况和问题提出控制措施。 负责协助营销业务部与发货方或承运商协调处理二次运输超耗索赔事宜,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超耗索赔情况;

负责储运安全部办理一次运输统配资源超耗索赔; 负责按照公司下达的物流环节油品损溢控制指标,定期对分公司各油库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储运安全部职责 负责研究制定公司油品损溢管理制度和各环节损耗标准; 负责组织相关处室和单位对油品损耗管理进行课题研究,推广降耗技术,制定实施降耗措施; 负责协助营销业务部公司一次运输统配资源超耗索赔事宜; 负责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一次运输超耗索赔情况。 分公司职责 对油库各环节油品损溢数量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对本分公司油库油品损溢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说明; 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完整的提供运输超耗索赔资料,并按规定及时上报公司储运安全部; 负责配合公司储运安全部、营销业务部、资产财务部检查本油库油品收、发、存过程中的数量差异原因; 负责按规定程序将油库各环节损溢上报公司储运安全部办理逐级审批和处理。 3 管理内容及要求 损溢核销处理权限 物流环节定耗由公司资产财务部、营销业务部、储运安全部

油品损耗原因分析

油品损耗原因分析 造成石油成品油损耗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蒸发损失 蒸发性强是石油成品油的主要性能之一,尤其是轻质油品,如汽油、煤油、轻柴油(特别是汽油)等。这几种成品油的密度较小,在受热时,其液体表面的自由分子很容易克服液体引力,变成蒸气分子离开液面而扩散到空间,造成液体油品的蒸发损失,这就是蒸发损牦。蒸发损耗不仅造成油品数量上的减少,同时还会引起质量的下降。散失到大气中的油蒸气,一方面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形成了潜在的火灾危险。蒸发损耗大小与成品油密度、蒸发面积、液面压力、大气温度和油品温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因此,反映在不同油品、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储存条件下的油品蒸发损失也就不同。但是,蒸发损耗贯穿于石油经营的全部流转过程及每个操作环节。因此,可以认定,蒸发是造成成品油损耗的主要原因,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蒸发损耗在成品油经营过程中表现为: 1、储存保管过程 (1)散装 a、小呼吸损耗:非动转储存油罐,白天受热,罐内温度升高油品蒸发速度加快,蒸气压也随之增高,当气体压力增加至油罐呼吸阀控制压力极限时,就要呼出气体;相反,夜间气温降低,油和油蒸气体积收缩,气体压力降低,当压力降低到呼吸阀的真空阀的负压极限时,罐内又要吸进空气,加速油品蒸气。对非动转罐,由于罐内气体空间温度的昼夜变化,造成油罐呼出油品蒸气和吸入空气的过程叫小呼吸损耗。据某地实际测定,一个技术条件良好的1000m3地上金属油罐,装满汽油储存一年,由于小呼吸形成的自然蒸发损失量达117吨。小呼吸蒸发损耗量与油罐存油量、空容量、油罐允许承受气压力以及温度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温差大,蒸发损失就大,温差小,蒸发损失就少;空容量大,蒸发损失就大,空容量小,蒸发损失就小。 b、大呼吸损耗:当向油罐注入油品,由于罐内液体体积增加,油罐内油气体积受到压缩致使罐内压力增加,当压力增至呼吸阀控制压力极限时,油罐开始呼气;相反,由油罐输出油品时,罐内液体体积减少,使罐内压力降低,当压力降至呼吸阀负压极限时,则吸入空气。这种由于油罐输转油品致使油罐损耗出油蒸气和吸入空气的过

油品损耗

石油及其产品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的轻组分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在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及销售过程中,由于受到工艺技术及设备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较轻的液态组分汽化,逸入大气,造成不可回收的损失,这种现象称为油品的蒸发损耗。 油品蒸发损耗属于自然损耗,一定数量范围内的损耗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得到各种油品蒸发损耗定额的认可。而且,这种损耗是以缓慢的形式持续发生的,损耗量的大小常常被产品计量误差所掩盖,因而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典型调查资料表明,油品蒸发损耗的累计数量是十分惊人的。 据1995年第四届国际石油会议报导〔1〕,在美国,从井场经炼制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全部过程中,油品损耗的数量约占原油产量的3 %。1975年前苏联石油化学工业部所属企业的调查表明,炼厂中的油品损耗量约占原油加工量的 2.47 %,其中纯损耗的70 %是发生于原油罐、调合罐和成品油罐的蒸发损耗。1980年,我国对11个主要油田的测试表明,从井口开始到矿场原油库,矿场油品损耗量约占采油量的2 %,其中发生于井站库的蒸发损耗约占总损耗量的32 %。这些数据表明,油品蒸发损耗的数量确实是相当可观的。若以总损耗率为3 %估算,全世界每年散失于大气中的油品约有1×108 t,几乎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原油产量。这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存在的能源危机来说,愈加显得问题严重。长期以来,如何更加有效地降低油品蒸发损

耗,一直是石油储运专业人员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储运过程中的油品损耗 储运过程中的油品损耗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油品蒸发损耗; 其中包括呼吸损耗、静止储存损耗、灌装损耗、出罐损耗、湿润损耗和沸腾损耗六种。第二类是操作损耗, 其中包括由于生产操作失误所造成的跑油、冒油、混油, 以及清罐、油罐切水作业中油品的损耗和某些设备由于维修不善造成的滴漏损耗。1.1 蒸发损耗的成因 任何形式的油品蒸发损耗都是在输、储油容器内部传质过程的基础上发生的。这种传质过程包括发生在气、液接触面的相际传质,即油品的蒸发,以及发生在容器气体空间中烃分子的扩散。通过上述传质过程,容器气体空间原有的空气逐渐变为趋于均匀分布的烃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当外界条件变化引起混合气体状态参数改变时,混合气体从容器排入大气,就造成了油品的蒸发损耗。 引起蒸发的内因是油料的馏分组成,馏分组成愈轻,沸点愈低,蒸气压愈大,蒸发愈严重,蒸发损失愈大,对油料质量影响愈严重。因此在储存中溶剂汽油、航空汽油、车用汽油和原油,容易造成蒸发损失;煤油、柴油的蒸发损失稍小,润滑油的蒸发损失很小,可忽略不计。 促进蒸发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油罐上方空间大小,油罐的大小呼吸等。

油品损耗及其管理

油品损耗及其管理 油品在储运与经营过程中,由于自然蒸发损耗和事故损耗造成的损失数量是惊人的。油品损耗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今天我们先讲讲油品损耗的原因及其分类。 损耗指的是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的总称。前者指在气密性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装卸、储存、输转等作业时,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汽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后者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等容器内壁的黏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除净和难以避免的洒滴、微量渗漏而造成数量上损失的现象。 油品损耗可分为自然损耗和事故损耗两类。油品蒸发损耗属自然损耗,其损耗一般难以回收且不可避免,因此,在一定数量范围内有其合理性,它相当于一种系统误差,故可以通过各种油品蒸发损耗定额予以确认和管理。而事故损耗主要是跑、冒、滴、漏及混油发生的损耗,这种损耗多属人为责任心不强、操作失误、技术不过关、生产管理不善、设备抢修不及时,施工质量不好等原因造成,易为人们所重视,只要采取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在油库,油品储运发生的损耗主要包括:蒸发损耗、输转损耗、装车损耗、滴漏损耗和清罐损耗等,见下图。

蒸发损耗是油品损耗中损耗量最大的一种,在整个油品储运损耗中约占70﹪~80﹪。由于油品都具有挥发性,无论在什么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油品的蒸发时刻都在发生着,只不过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油品损耗越大;压力越高,蒸发越慢,损耗越小而已。油品的蒸发损耗造成惊人的能源浪费和对大气的污染,既破坏了生态环境,也损害了人体健康。 油品的蒸发损耗与油品的性质、密度、储存条件(液面面积、油面压力、油品温度、罐体空间大小和大气温度)、作业环境、地区位置及生产经营管理等因素有关,分为呼吸损耗和灌装损耗两种。 油品的呼吸损耗大体上又可分为自然通分损耗、小呼吸损耗、大呼吸损耗三种。 1、自然通风损耗 自然通风损耗是由于罐顶有孔眼或在两个孔眼间存在高差的情况下,因混

油品损溢管理办法

油品损溢管理办法 1 总则 本管理办法规定了公司及下属各分公司、油库、加油站的油品损耗及溢余管理相关内容及要求。 2 职责 2.1公司成立数量管理领导小组,小组职责如下: 2.1.1负责各环节油品超耗处理意见的审批; 2.1.2负责对所属各单位发生油品超耗而不能说明合理理由的相关责任分公司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2公司数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数量办,职责如下: 2.2.1 负责对公司油品物流环节油品损溢数量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对各环节油品超耗提出处理意见并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对油品超耗不能说明合理理由的相关分公司和个人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组织营销业务部、加油站管理部对物流环节超耗和溢余油品进行审核并提出处理建议; 2.2.2 负责拟定公司所属各分公司油库、加油站油品损溢控制指标、考核意见及公司一次运输外采油超耗索赔事宜报公司领导小组审批; 2.2.3 负责定期(月度)统计分析公司各环节油品损溢数据,对异常情况和问题提出控制措施。

2.2.4 负责协助营销业务部与发货方或承运商协调处理二次运输超耗索赔事宜,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超耗索赔情况; 2.2.2 负责储运安全部办理一次运输统配资源超耗索赔; 2.2.3 负责按照公司下达的物流环节油品损溢控制指标,定期对分公司各油库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2.3 储运安全部职责 2.3.1负责研究制定公司油品损溢管理制度和各环节损耗标准; 2.3.2负责组织相关处室和单位对油品损耗管理进行课题研究,推广降耗技术,制定实施降耗措施; 2.3.3 负责协助营销业务部公司一次运输统配资源超耗索赔事宜; 2.3.2负责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一次运输超耗索赔情况。 2.4 分公司职责 2.4.1对油库各环节油品损溢数量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对本分公司油库油品损溢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说明; 2.4.2 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完整的提供运输超耗索赔资料,并按规定及时上报公司储运安全部; 2.4.3负责配合公司储运安全部、营销业务部、资产财务部检查本油库油品收、发、存过程中的数量差异原因; 2.4.4负责按规定程序将油库各环节损溢上报公司储运安全

《加油站油品损耗控制与管理》

《加油站油品损耗控制与管理》 前言: 成品油是一种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商品,它的流动性、易挥发性、易渗透性决定了它在运输、收发、储存等环节不可避免地出现损耗;从物流过程看,油品从生产到零售需要经历储存、收发、销售众多环节;从发生生损耗的原因看,有基于设备、设施和商品自身特点的系统因素,也有基于操作技能和道德操守的人为因素;从管理方式看,有以精确为导向的客观派,力求各环节责任明确,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也有以效益为核心的保守派,讲究“肉烂在锅里”,相信自己,成本至上。加油站的油品损耗控制需要一个严密的管理程序:从油品装入罐车的一刻起,到注入顾客的油箱一刻止,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严加控制。 课程纲要: 一、进油环节:把好油品损耗控制的第一关 (一)进油环节亏损原因分析: 1、油库付油不足。 2、司机作弊、盗油。 3、接卸过程中,由于关系连接不密闭或是操作不慎造成的跑冒滴漏。 4、接卸油过程,未准确掌握卸油罐内的罐空容量,结果发生冒油事故。 5、接卸人员责任心欠缺或与司机串通偷油,给司机留下“罐底油”。 (二)控制措施: 1、油库付油不足。 2、司机作弊、盗油。 (1)加强铅封管理。 (2)确定行车路线。 (3) 掌握到站时间。 (4)突击检查GPS系统。 3、接卸过程控制。 4、杜绝接卸冒油事故。 5、串通偷油的控制。 二、储存环节:打好油品损耗控制的基础 (一)储运环节亏损原因分析: 1、油罐内液面过低造成的蒸发损耗。 2、油罐附属设备不严密。 3、罐内油品被盗。 4、自用油、回灌油管理漏洞造成了油品缺失。 (二)控制措施: 1、蒸发损耗。 2、油罐附属设备。

3、防止罐内油品被盗。 4、自用油控制。 (1)计量检测检测用油回罐。 (2)发电自用油。 三、销售环节:把握油品损耗控制的关键点 (一)销售环节亏损原因分析: 1、油枪发油时超出规定误差范围、多付油; 2、供油管线、法兰等设备漏油; (二)控制措施。 1、油枪发油时超出规定误差范围多付油的损耗控制。 2、供油管线、法兰等设备,发生漏油的地方主要是加油机底座管线接至油枪接口之间的各个部位。 3、其他。

油品储存损耗原因及降耗措施

在石油炼制、储运、销售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油品损耗的问题,这是由于一部分较轻的液态成分气化,排入大气,从而引发油品损耗。油品损耗不仅会造成污染,还会带来不安全因素,企业的经营成本也会增加。作为油品储存管理人员,应从保护环境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出发,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油品损耗,促进石油生产企业的发展。 1 油品储存中出现损耗的原因 1.1 油品组分 油品中组分复杂,各种成分的蒸发特性不同,其中的轻质成分更易于蒸发。1.2 油温变化 太阳的热量和大气层中的空气会经罐顶和罐壁传入罐内,油品温度升高,油气开始膨胀,并从油罐中排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大,损耗就越大。1.3 油罐问题 油罐中的油量越少,蒸发损耗就会越大,因为在相同温度、密闭的环境下,同一种油品,装油量为油罐容积20%时出现的蒸发比油量为95%时大8倍。 油品的蒸发损耗还与油罐本身的密闭性有关,承压能力较低和密封不严的油罐,油气就容易泄露,油罐内部的压力降低,就更容易出现蒸发。当油罐容量为5000m3,在自然通风的情况下,一个月 油品储存损耗原因及降耗措施分析 李迎霞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 靖边 718500) 摘要:石油作为一项不可再生的资源,对国家经济建设起着根本性作用。文章就油品损耗的原因做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希望能加强石油损耗管理与油品储运经营管理,以降低油品损耗。 关键词:油品损耗;油罐;设备管理;油品存储;浮顶罐 中图分类号:TE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1-0110-03 参考文献 [1] 李峰,娄方旭.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 施[J].今日科苑,2010,(12). [2] 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 用手册 [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 [3] 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司实验管理处.地质矿产实验室测 试质量管理规范(DZGO130.1-0130.13-94)[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4]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与实验室评审管理司.计量认 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宣贯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5] 李志红,朱祥坤,唐索寒.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建造的 铁同位素与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J].岩石矿物学,2008,27(4):285-290. [6] 何红蓼,李冰,杨红霞,倪哲明.环境样品中痕量元素的 化学形态分析[J].岩矿测试,2005,24(1). (责任编辑:叶小坚) 2012年第31/34期(总第238/241期) NO.31/34.2012 (CumulativetyNO.238/241) 110

油品蒸发损耗分析

目录 绪论 (2) 1.油品蒸发 (3) 1.1 油品蒸发的危害 (3) 1.2油品蒸发过程与特点 (3) 1.2.1小呼吸损耗及其特点 (3) 1.2.2大呼吸损耗及其特点 (4) 2.油品损耗的形式 (5) 2.1 漏损 (5) 2.2 混油损失 (5) 2.3 蒸发损耗 (5) 3.油品损耗的原因 (6) 3.1蒸发损失 (6) 3.1.1.储存保管过程 (6) 3.1.2 运输过程 (7) 3.1.3 灌装桶装成品油过程 (7) 3.2 零星洒漏损耗 (7) 3.3 储、输油容器设备的粘附、浸润损失 (8) 4.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 (9) 4.1 自然通风损耗 (9) 4.2 小呼吸损耗 (9) 4.3 大呼吸损耗 (10) 4.4 灌装损耗 (11) 5.降低损耗的措施 (12) 5.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12) 5.2 降低油罐内的温差 (12) 5.3 减少热辐射 (13) 5.4 采用液下密闭装车新技术,降低装车损耗 (13) 5.5 改善操作条件 (14) 5.6 用好计量口,避免大量呼吸损耗 (14)

绪论 石油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它的产量增加和质量的提高都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需要和发展。而在油品的装卸、交接和计量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油品的损耗问题,各种形式的损耗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故研究和处理油品损耗是石油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油品的损耗,从目前的条件来看,还不能完全杜绝,而只能设法减少或使之降到最低限度。加强损耗管理,减少油品损耗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现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降耗和防耗的措施。

1.油品蒸发 1.1 油品蒸发的危害 油品在储运过程中,蒸发损耗量大约是原油加工量的0.2%~0.34%。轻组分的挥发既降低了油品质量,同时大量的油蒸气散布在大气中,还会直接污染空气,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降低油品的蒸发损耗是节能与环保的一个重要课题。 1.2油品蒸发过程与特点 1.2.1小呼吸损耗及其特点 油品静止储存在油罐中,因昼夜气温变化而造成的蒸发损耗称之为小呼吸损耗。油罐小呼吸损耗具有如下特点。 (1) 油罐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油罐内气体空间昼夜温度变化很大。白天气体空间受钢板的热辐射,其温度高于油罐周围大气的温度。据实测,气体空间的温度在径向是均匀一致的,而在纵向则不一致。白天上部高于下部,其差值可达20~30℃;晚上,上下温差为5~10℃。油品表面层(约0.5m范围内)受上部气体空间影响,温度变化较大,白天油品表面层温度比油品内部温度高,晚上则相反。油品表面层和内部的温度差一般不超过5℃。表面层昼夜温度的变化值为其上部的气体空间昼夜温度变化值的20%~40%。油品内部的温度基本上是均匀一致的,它在一天之内的变化一般只有1~3℃。大气温度和油罐内气体空间的温度均按正弦曲线变化,它们同时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从日出到正午这段时间内升温最快,傍晚前降温最快。白天,油罐气体空间温度显著高于大气温度。 (2) 气体空间中油品蒸气浓度的分布规律 气体空间中油品蒸气浓度的径向分布基本均匀,纵向则自上而下地增大。在油面上0.7~1m的范围内,浓度显著增大,且愈接近油面,浓度愈接近饱和值,这个大浓度层称为扩散层。在此大浓度层以上的整个气体空间,油品蒸气浓度较小,分布也比较均匀。罐内油品蒸气

降低油品损耗

降低油品损耗,一直是加油站管理的热点、重点和难点。一方面,所有零售行业,都要面对降低损耗这一共性问题;另一方面,从油品装车到出库,从运输到卸车,从储存到销售,以及上述过程中油品温度与密度的变化,都是油站损耗管理的控制点。哪些因素是客观的,哪些因素可以通过日常管理加以控制,有没有一把“尺子”可以公正衡量一个油站数质量的管理水平? 一、管理损耗能够体现加油站损耗管理水平 油品的流动性、易挥发性决定了加油站经营过程中一定存在着油品损耗,并且油品自油库出库到加到客户的油箱内要经过装车、运输、卸车、储存、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必将产生一定数量的油品损耗。所以,细分各个环节损耗因素,从每月的盘点损耗中剔除不可控部分后所得出的损耗,是映射、评价加油站损耗管理水平最为公正、科学的,我们称之为“油品管理损耗”。 二、油品管理损耗的计算过程 加油站要对每笔油品损耗进行详细分析,准确计算各环节损耗数量,真实地反映加油站油品损耗控制能力。 加油站油品损耗环节中不可控因素损耗及标准(参考《成品油计量员手册油品损耗标准》): 1、装车环节:汽油装车过程中标准装车损耗量为0.08%;柴油为0.01%。则油品装车损耗量等于原发公斤数*装车标准损耗率(0.08%/0.01%)。 例:我站购进汽油263846公斤,汽油装车标准损耗率为0.08%,装车过程发生损耗为(211)公斤。 2、运输环节:对于公路运输油品,50千米以下按照运输损耗率标准0.01%执行,为规范统一,汽柴油运输损耗率公司均按照上级要求统一按照0.1%进行计算。运输损耗=原发公斤数*运输标准损耗率(0.1%)。 例:我站购进汽油263846公斤,按照山东公司规定的定额损耗率0.1%计算,本月我站的运输定额损耗数量应为(264)公斤。 3、卸车环节:汽油卸车过程中标准卸车损耗量为0.2%;柴油为0.05%。则油品卸车损耗量等于原发公斤数*卸车标准损耗率(0.2%/0.05%)。 例:本月份共计卸油33次,共计263846公斤,加油站汽油卸油标准损耗率为0.2%,卸油损耗量为(528)公斤。 4、储存损耗:油品储存过程中标准储存损耗率为0.01%;则油品储存损耗量等于月累计油品储存量*标准储存损耗率0.01. 例:08月份,我站汽油日累计储存量为882462公斤,按照油品标准储存损耗率0.01%计算,本月累计储存损耗约为(88)公斤。 5、销售损耗:加油站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油品损耗等于加油机销售量*加油站付油误差率。 例:08月份,我站共计销售汽油254123 公斤,我站加油机小流量付油误差率为0.3% 我站因小流量误差率约造成油品亏损(762.369)公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