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摘要信息技术不仅延伸了人的大脑功能拓展了人类的智力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革。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观念教育过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和速度使信息的处理功能远远超越了人类自身的能力达到了信息存储、传递、处理、利用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延伸了人的大脑功能拓展了人类的智力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革。1 现代信息技术引起教育观念的变革1.1 教学观念的变革“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育的意义通常是狭隘的指的是校内教育而且是阶段性的而教育对象也往往仅限于青少年。教师通过课堂、实验室等特定的教学环境运用语言、姿势、表情、文学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总是被假定为知识渊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桶水”;而学生则是学习主体他们往往被比做海绵、白纸或者他们的头脑被假定为空空的容器。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流动是一种单向注入式的缺乏双向互动这种传统的线性封闭

式教学方式往往能达到一种知识的继承性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培养学生的一种共性化的人格却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首先给传统的教育观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以信息网络为传输技术核心拓展到课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对象也突破青少年的圈子而向中老年延伸由阶段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真正实现了“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借助新式的信息化、多媒体工具采用动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栩栩如生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信息由传统的线性教学转变为非线性的资源型教学理念。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计算机和网络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不再仅是盛水容器他们还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在接受和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作为信息时代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1.2 课程观念的变革在传统的教学中对课程的设置、课时的要求以及授课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教师按大纲要求备课按照规定的授课时间授课课程与课程之间也缺乏交融每门课的老师基本上只是讲授本门课的知识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支离破碎不能达到学科间的交叉和融汇贯通。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课时与课程的要求相应地较为灵活教师借助教学支持系统和备课系统可以采集到各学科的大量相关知识信息用以支持自己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大大地丰富

了自己授课内容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1.3 教育评价观念和人才观念的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属于应试型教育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评价标准它通常表现为及格率、优秀率、上线率百分比的高低。因此传统教育模式下对人才的定位就是脑筋灵活、记忆力好、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善于应付考试能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得高分。这种教育模式和人才观念往往造成传统教育的畸形产物———大量高分低能儿的存在。信息化教育模式则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不再单是高分数而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的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应是精神、智慧、毅力与创建性的综合体他们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还须具备应对高科技发展的高能力、高素质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和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育管理专业本科资料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教育管理专业(专科起点本科)专业介绍 一、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规格:教育管理本科(专科起点),二年制,三年业余学习,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教育行政机关、中小学校、成人及其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教育管理专门人才。本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即: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知识及实践能力,能在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及其他教育部门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或胜任中小学校教育及其管理的相关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或管理人员。 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教育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自学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心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学位目标:教育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特色 校本部现有正、副教授四十多人,专兼职教师两百多人,在校学生三千余人。我校现有多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实验室,教学以课堂授课为基础,配合多种媒体教学资源,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力保证。我校定期开展各类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小组活动,以灵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中央电大自2009年秋季开始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合作开展“国家高等学历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教学改革项目,将国家职业资格要求与高等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同时获得高等学历教育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增强电大开放教育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和转岗就业能力。 我校开放教育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一流的教学资源,一流的教学平台,一流的学习支持服务,优良的教学质量,使我校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直属学院教学优、服务优,毕业率高、学位授予率高、收费规范,是提升学历和更新知识者的最佳选择我校针对开放教育本科英语和计算机网教统考,选聘优秀师资进行教学并针对考试进行应试辅导。对应中央电大必修课程,我校在保证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加强期末复习工作,针对课程的考试重点、难点、历年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确保学生能顺利通过考试。对于部分选课修课程,校本部有教学自主权,教学和考试方式灵活,让学生在确保考试通过的情况下增加课程实用性和技能性的学习。 三、主干课程介绍 1、教育心理学 本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管理方向)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主要阐述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着眼于提高学员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有:教育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学习理论、陈述性知识的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学习策略、学习的迁移、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学习动机、品德的形成、教学心理、教学评价、教师心理、课堂教学管理与监控等。 2、课程与教学论

中心学校安全管理总制度

中心学校安全管理总制度 为保证我学区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健康成长,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坚持“强化管理,重在预防”的安全工作思路,立足防范,强化监管,突出重点,深化整治,努力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确保校园平安。特制定本制度,要求全学区认真贯彻执行。 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定学校各类人员安全责任制和各方面的安全措施,学校师生应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的思想。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及各班班主任

2、构建安全责任体系。从县教体局到各学校、学校各处室责任人、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等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细化各自岗位职责,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抓落实、重点抓基层的学校安全责任体系。形成学校全员抓安全的浓厚工作氛围。 3、健全安全考评机制。继续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县教体局对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学校校长及相关责任人,将严格按照《上饶县学校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实行责任追究。 4、实行领导值周,教师值日制度,填写校务日记。 5、建立安全工作检查制度,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校内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消防、基建等设施情况,对有不安全因素的设施要立即予以拆除。 6、不经学校同意,各处室各班不得组织学生上街宣传或参加庆典活动以及参加其他活动。 7、狠抓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对学校校门、食堂、楼梯间、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加强

学校新建、改建项目工地周边安全距离和安全防范的检查,大排查做到一月一次,小范围的排查做到一周一次,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进一步规范隐患台帐,并将《上饶县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月报表》于每月底及时上报县教体局安全综治股。 8、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各班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要立刻报告校级领导;学生旷课出走、失踪,班主任必须及时进行家访;对事故的上报要形成书面报告。 9、做好应急值守工作。加强校园防盗和门卫安全管理,加强对校内及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巡逻。学校必须安排专人昼夜值班,学校领导带班,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 10、规范学校安全档案管理工作。要全过程纪实性记录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演练、培训、检查、整改等活动,如实填写学校安全检查台帐、例会台帐、安全工作日志、学校安全演练培训记录、校园监控与巡逻记录、来客登记记录、班级安全活动记录等。学校安全工作档案要规范并妥善入档保存。 二、德育安全管理 1、认真抓好安全教育

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

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 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作为高新技术的风口发展迅猛。信息化、网络化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主动融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 我国历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据教育部2015年统计,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招生数348万,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全年为社会提供技术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要求,培养出拥有信息技术的优秀职业人才。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社会整体重视程度低,生源质量不佳。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社会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档次较低,能上大学绝不去职业院校。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投入,通过奖助学金等方式吸引学生入学职业院校,但从整体上来看生源质量问题没有得到扭转。 2.从就业情况来看,技能人才成为就业热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很多高学历人才难以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与之相反的是,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职业教育人才就业市场持续火爆,实用的技能人才就业率持续走高,职业院校学生收入满意率也逐年见涨。根据《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如下图: 就业率和收入满意度说明了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特别是经受过职业教育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且具有较高的职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革新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1.教育信息化成为了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力量。当前,我们处于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逐步与传统工作生活方方面面融合为一个整体。职业教育作为与实际生产生活关系最直接、与科学知识转化联系最密切、对刺激就业造福民生作用最显著的一类教育,必须充分吸收利用信息技术,真正让职业教育信息化,才能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科技,才能让职业学院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挥自己所学本领,顺利开展自己的工作。 2.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全新的办学授课模式。过去,职业教育由于其重视实践的特殊原因,只能在学校统一学习培训。近年来,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代

信息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的变革

信息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的变革 【摘要】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和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步伐,使传统教育技术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对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育思维定势带来强烈冲击,推动着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变革 (一)对教学模式产生的变革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育体制、教育组织形式和动作规则等主观形态的技术。它体现了知识积累、社会文化传递的渐进性,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既定教育目标的最基本、最有全局意义的方面。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中心,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以知识为关键要素的信息时代,传统教学模式里培养出来的人难以适应知识翻新速度快、问题出现类型复杂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首先给传统的教育观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以信息网络为传输技术核心,拓展到课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对象也突破青少年的圈子而向中老年延伸,由阶段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真正实现了“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借助新式的信息化、多媒体化工具,采用动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栩栩如生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信息,由传统的线性教学转变为非线性的资源型教学理念。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计算机和网络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普通高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普通高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普通高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普通高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快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区普通高中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创办了市五中、市三中两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为我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快我区普高教育发展步伐,全面提升两所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使我区的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与中心城区功能相匹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办好人民满意的普通高中教育,推动树品牌、创名校目标的实现,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区。 二、工作思路坚持外树形象、内强动力、挖潜固基、质量优先十六字工作方针,按照整体推进、各有侧重、分别定位、各显特色的工作思路,把市五中、市三中作为教育改革试点学校,创新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现代教育管理制度,打破铁交椅、铁岗位、铁饭碗,积极倡导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精神,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使教师成为学校进步的主体,校长成为学校进步的灵魂,力争通过3 5年的努力,使市五中、市三中各具特色,优势凸显。

三、工作任务及步骤 (一)推行校长职级制。(责任单位: 组织部、教育局、人事局、编办)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对校长实行职级管理。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从区内外选聘校长,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原任校长。对新聘校级领导和落聘校级领导的职级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发布招聘公告。在新闻媒体发布市五中、市三中招聘校长的公告,由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应聘校长名单。 2.组织考试考察。对应聘校长进行演讲答辩,根据考评成绩分别取前三名进行组织考察。考察确认后,报区委、区政府研究。 3.正式聘任。拟聘校长确定后,由区教育局聘任,聘期三年。新聘校长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签定任期目标责任书,主管部门对聘任校长的工作进行年度考评,每年根据评定等级享受3 5万元的奖励津贴(校长除由人事部门核定的岗位绩效工资外,滤布厂其他津贴和奖金一律不从学校领取),如未完成目标任务的,给予相应经济处罚。 (二)推行聘任制。(责任单位: 教育局、编办、人事局、市五中、市三中)在核定编制范围内,坚持科学设岗、按需定岗,分层聘任、择优聘任的原则,由校长负责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配合。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核编定岗。由编制部门按照有关文件精神核定市五中、市三中的编制总数,学校在核定的编制内按照因事设岗、保证一线、控制二线和确保课改、兼顾一般的原则,设置工作岗位。 2.考核测评。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校级班子成员、教职工代表为成员的考核测评小组,考评小组对全体教职工近三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测

关于公司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关于公司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公司自2013年正式开业以来,已经走过四年的历史。四年来,公司在企业发展、以及市场运营、客户服务等环节出现了许多问题,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目前还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我感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公司将无法在市场立足,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我认为公司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领导的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迁就心理、凑合心理在每个人心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李总主要精力都用在处理具体的、事务性的工作,考虑公司的发展建设少,考虑宏观控制少; 二是在用人上没有把聚集一流人才作为公司发展的首要任务,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工作去做,仅靠以干代训去培养人才显然是不能获得高素质人才的; 三是在客户服务上追求合格多,追求优质少,服务不到位、标准不高。 第二,公司的内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着吃大锅饭的现象。在工资的管理上还比较粗放,不和完成任务的标准联系,要求还比较低,没有对每个人的工作情况进行具体的考核,除大的失误造成经济损失处罚外,根本体现不出效益工资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作用。 第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力量薄弱。管理人员只能勉强完成值班期间的生产任务,很少有精力去抓公司的日常管理,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各个岗位的操作规程得不到有效的落实,造成公司的正常运转不

够严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随心所欲现象时有发生,领导及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交流几乎没有,更谈不上对员工的教育,人性化管理还做得不够;正常的月、季、半年的检查、考核、评比、讲评都得不到落实;公司在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服务保障工作也未能及时到位,与公司的正规化建设差距较大。技术人员除完成正常的工作外,很少有时间去学习专业知识,更何况无人组织,无人督促、无竞争机制。 第四,应有的机制或有效的工作秩序不完善。一是例会制度执行不严。公司召开例会,研究、安排部署当前工作,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而不是出问题才开会“补窟窿”,但目前我们基本上是这样,没有严格执行例会制度,没有形成这样一种习惯,靠临时面对面的交代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够的,只能是看到什么抓什么,想到什么抓什么,什么着急抓什么,严重缺乏对工作的研究、分析、预判,更无法集中多数人的智慧;二是信息通报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如未来一周销售、生产信息无通报,公司建设信息通报等等,各部门只能被动地应付工作,而做不到主动地去迎接工作,工作中没有主动权;三是竞争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考评、奖罚的力度还不够大,还不够及时,使员工的主动性和干好工作的热情受到了打击;四是培训教育的力度不大,时间很短,内容不够系统,尤其是对新员工的培训还落实不到位,上岗考核不严格。 根据以上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要彻底转变思维方式,干部、股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协调、奋进,紧拧一股绳,切实把公司的发展建设放在第一位,切实

中心学校对村小管理制度

三元中心学校对两村完小管理制度 中心学校与其教学区内完小(含教学点)的关系——包容和隶属关系,中心学校的职能定位一一管理、指导和示范教学区内完小属中心学校的布局点,从而确定了中心学校的法人地位,也制定了对于所属小学的管理制度。做到四个统一,即中心学校及其所属小学在人、财、物、事管理上的统一。 一、“人”的管理制度 1实行分层聘任制。并严格按方案实施了聘任制,聘任制中打破了校校间隔,实现了各校行政班子由中心学校统一聘任,班主任的聘任也实行了全区统一聘任,教师双向选择,对学科教师聘任由各班主任报完小后经中心学校统一聘任。聘任制突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完全打破了村小与村小,村小与本部的界限,真正意义上体现了“统一”聘任的精粹。每一层聘任都经过集体研究和认真审议,所有在职人员都必须经过中心学校管理下的统一聘任。即:“逢岗必竞、逢岗必聘,岗位统一、聘任统一”。 2抓好四项建设。四项建设分别是制度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师资建设。在制度建设方面,我校领导结合本校工作实际情况,吸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已经取得的经验,今年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起草、修订和完善,并编印成册,要求村小严格按统一制度进行学校日常管理;思想建设方面,我校经常利用学校例会和双休日安排全体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学习,鼓励教师白觉学习教育专著,安排教师参加教师素养考试等;组织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保障,聘任制以后我校建立并健全了组织机构,实行分工负责制:中心学校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第一责任人,村小校长为各校管理直接责任人。 二、“财”的管理制度 1统一收费标准:在遵循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统一的收费标 准情况前提下,中心学校及下辖各校统一收费,在审核、入库方面严格管理,禁止擅白收费、禁止私设小金库。 2报帐制。各校财务均实行报帐制,中心学校报帐员向县教育局财务核算中心 报帐。 3运转经费包干制。各校运转经费来源于两项:作业本费余额和学 前班所有收费。其它费用由中心学校统一支出包括统一支出渠道:①临聘 代课金,全区临聘教师代课金由中心学校统一考核支付;②岗位津贴(统一考核、统一标准、统一口径),全体在职教师的岗位津贴由各校考核组按中心学校统一的考核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中期评估报告 ----菱角乡中心学校2007年12月我校申报了云南省“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得到立项批准,自课题立项至今,在县教育局和中心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课题研究小组全体成员按照课题方案稳步推进课题研究进程,扎扎实实地开展具体的探索与实践,现就此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执行情况 自课题批准立项以来,菱角乡中心学校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领导和指导工作,在人员、资金和研究时间等方面给予了充分保障,并加大了信息技术建设力度,为课题研究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乡各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配备计算机、投影仪,建设多媒体教育室,接入互联网等,现全乡13所小学已有12所接入互联网,收集资料、传递信息迅速、方便,处理信息容易。中心学校还投入4万余元,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及菱角教育网站,为开展课题研究及教学研讨提供了场所,搭建了交流平台。先进的设备和水平,以及强有力的资金保证,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人、财、技术、设备的保证。在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课题研究负责人的带领下,全体成员严格按照课题实施方案中

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二、课题研究进展 本课题研究分设计申报、实施阶段、中期论证、结题鉴定四个步骤进行,现课题研究已进入了中期论证阶段,将进行检查、总结和调整、改进,完成中期评估报告、课题研究论文、教学案例及资源集锦,接收中期评估。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范畴,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等。 1、行动研究法:教师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教师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 2、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以及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3、经验总结法:通过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经验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4、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掌握实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5、观察法: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下的外在表现进行考察,然后通过

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变革

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教学变革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任何一类信息媒体技术应用于教育都曾对 教育产生过世大的影响,以文字和印刷术的出现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更 是在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变革。当代信息技术给教育技术体 系各分支带来的影响。要使教育信息化,就必须将新的教育技术引入 到教育领域,这样势必引起教育领域的巨大变革。 一、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模式产生的变革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育体制、教育组织形式和动作规则等主观 形态的技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中心,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 对学生的灌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 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和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 中,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 计算机和网络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 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内容产生的变革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课程的设置、课时的要求以及授课内容都 有严格的规定性,教师按大纲要求备课,按照规定的授课时间授课, 课程与课程之间也缺乏交融,每门课的老师基本上只是讲授本门课 的知识,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支离破碎,不能达到学科间的交 叉和融会贯通。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课时与课程的要求相应较为灵活,教师借助教学支持系统和备课系统,可以采集到各学科的大量相关知识信息,用以支持自己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大大地丰富和

生动了自己授课内容,而且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学 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具有了整体性和连贯性。现代信 息化教材依靠计算机巨大的存储容量,开发功能强大的软件,兼容 了音像教材和纸版教材的功能,不仅能实现真实再现,还能模拟真 实过程,使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抽象概念形象化。目前越来 越多的教材实现了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括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 声音、动画、录像以及三维图像,通过超媒体链接,使得画面、声 音、文字融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一改过去“活人读死书”的状 况,使书本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三、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方法产生的变革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 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大脑中主动地进行建构而形成。信息技术和 与其相伴随的学习环境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信息时代的教 与学的方法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一)教师的“讲”变为“导”。信息时代教师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角色,但是,教的方法已经有本质上的变革。教师的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的引导,教师在介绍了基本的知识以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质与量的高水平。 (二)学生的“听”变为“学”。传统的教育方式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为教学主导,以文字化的教案为授课内容,进行面对面的正规教学。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因而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信息时代,教科书与教师不是仅有的知识来源,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技能,从丰富的学习资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及其分析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及其分析 发布日期: 2004-05-29 谢维和 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和关键的内容。由于教育本身的地位和特点,管理体制的革往往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育中其他领域的改革;而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都直接间接地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分析我国近年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从这一角认识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的任务,是很有必要的。 一 纵观10余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基本上是沿着三个走向展开的。 第一、从高重心向低重心的转移。即通过权限下放,改变过去整个国家的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都高度集中于中央府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状况,给予地方政府和学校自身更多的管理权和自主权。其重要手段之一在于,它映了管理权限在原有体制内从上到下的变化,只是把管理的重心由中央下移到地方各级政府和学校,而并未超出有体制范围。 这一走向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地方各级政府对本地方教育活动的管理权限的扩大。过去,无论是学校建设、专业的设置和学科的调整,还是课程、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审定,包括各种教育经费的拨付与使等等,基本上是由中央政府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十有限,更多地只是扮演一个执行者的角色。这一管理模式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吻合的,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于较好地利用教育资源,维护教育活动的有序性,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发挥地方办学的积极性以适应随着社会发展和分化而出现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由于信息收集和掌握上的困难,也常常影响管理的效。为此,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中央政府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政府所有。除了大政方针和宏观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的权力和责任,都交给地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则更进一步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机决定本地区的学制、年度招生规模、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和审定省编教材”等等,同时也给予了其对所属各级政府教育管理权限的决定权。其二,扩大学校,主要是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招生、专业与系科的调整、机构的设置、干部的任免、经费的筹措使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及国际交流等各方面,高等院校正一步步地朝着在政府宏观管理下,面向社会自主办的法人实体发展。 第二、从原有体制内向体制外的转移。即改变过去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共同办学的体制。 首先是学校的举办主体由过去体制内的一元化向体制内与体制外相结合的举办主体多元的改革。过去,学校的办被完全看成是政府的职能和权力。教育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活动,也完全纳入了中央的计划调控之中,由形成了政府作为唯一的举办主体的现象。对于有效地贯彻势行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无疑给予了体制的充分保障。但面对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政府在财政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同时也限制了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和发展教育。近年来,各种不同的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私立学校的涌现,以及与国际上有关组织机构的合作办

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 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基本简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企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待遇问题,位于第7项改革“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后一部分: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中共中央总书记指出,要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国企负责人没有‘职务消费’,按照职务设置消费定额并量化到个人的做法必须根除。” 背景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上一轮央企负责人的薪酬制度改革曾经发挥出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今,掌握核心资源的央企,许多效益被公众认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经营。因此,央企领导像外企、民企的高管那样拿超高薪水一直备受争议。 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国企、央企负责人既拥有比较高的行政级别,又领取高薪酬。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能到国有企业或者央企担任负责人被认为是一种重用或“福利待遇”,致使一些人甚至动用关系“铺路子”“走后门”。这些变味的做法都脱离了上一轮央企薪酬制度改革的良好初衷,需要大力纠偏。 此外,一些国有企业中还长期存在薪酬结构不尽合理、薪酬监管体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有的高管薪酬与其经营业绩不相符,一些国企高管的待遇甚至在企业出现巨亏时不降反升。这些做法不仅违背央企的定位,甚至直接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5] 核心内容 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

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明年登场[6] 方案包括“完善制度、调整结构、加强监管、调节水平、规范待遇”五方面内容。 《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最核心的内容是明确,下一步央企高管薪酬将采用差异化薪酬管控的办法,综合考虑国企高管当期业绩和中长期持续发展,重点对行政任命的央企高管人员以及部分垄断性的高收入行业的央企负责人薪酬水平实行限高,以此来抑制央企高管获得畸高薪酬,缩小央企内部分配差距,使得央企高管人员薪酬增幅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7] 四大亮点 其一,清晰表明对央企、国企负责人适用“党管干部”原则,以更刚性的行政制度管理央企、国企负责人的职务行为和待遇。这特别体现三个方面:对央企负责人的七项职务行为首次设置上限;明确对四种公款消费行为设置禁令;严格限制企业负责人高年薪。强化行政管理,既将央企负责人的职务行为纳入中央“八项禁令”范畴,也符合央企、国企负责人的现行用人机制。 其二,清晰表明了央企薪酬制度改革与国资国企改革的关联性。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首次提出推进这项改革要坚持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目标。过去,这成为一些国有企业拿高薪酬的依据,但实际上失之偏颇。 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通过“明确坚持分类分级管理”“建立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等表述,透露出根据不同经营性质实施差异化薪酬的思路。这也意味着,公共服务性国企与一般竞争性国企,将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薪酬标准。 而这要求准确界定不同国企的功能,这也正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试点的主要着眼点。由此,央企薪酬改革也纳入了国资国企改革的大盘子。从推动央企薪酬改革的速度可以断定,以划分国企功能、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为核心的国资国企改革将在各地得到迅速推动。只有先行推动国资国企改革,薪酬改革才有操作平台。

中心学校安全管理总制度(精编版)

中心学校安全管理总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学校安全管理总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保证我学区正常教学秩序, 保护学生健康成长, 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 继续坚持“强化管理, 重在预防”的安全工作思路, 立足防范, 强化监管, 突出重点, 深化整治, 努力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 确保校园平安。特制定本制度, 要求全学区认真贯彻执行。 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制定学校各类人员安全责任制和各方面的安全措施, 学校师生应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的思想。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及各班班主任 2、构建安全责任体系。从县教体局到各学校、学校各处室责任人、班

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等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 细化各自岗位职责,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抓落实、重点抓基层的学校安全责任体系。形成学校全员抓安全的浓厚工作氛围。 3、健全安全考评机制。继续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 县教体局对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学校校长及相关责任人, 将严格按照《上饶县学校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实行责任追究。 4、实行领导值周, 教师值日制度, 填写校务日记。 5、建立安全工作检查制度, 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校内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消防、基建等设施情况, 对有不安全因素的设施要立即予以拆除。 6、不经学校同意, 各处室各班不得组织学生上街宣传或参加庆典活动以及参加其他活动。 7、狠抓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对学校校门、食堂、楼梯间、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加强学校新建、改建项目工地周边安全距离和安全防范的检查, 大排查做到一月一次, 小范围的排查做到一周一次, 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进一步规范隐患台帐, 并将《上饶县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月报表》于每月底及时上报县教体局安全综治股。 8、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各班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要立刻报告校级领导;学生旷课出走、失踪, 班主任必须及时进行家访;对事故的上报要形成书面报告。

信息化给教学带来的变革(1)

信息化教育给教学带来的变革 单位: 姓名:

摘要: 进入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明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教育变革师生关系转型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空前提高,从近些年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教育部推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到各地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热潮,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因此“什么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又存在这怎样的关系?教育信息化会对教学带来怎样的变革?……”这些都是我们中国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依次看看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

公司营销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公司营销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初稿) 公司成立以来,已经走过4个年头的历史。几年来,经过公司领导的不懈努力,公司的业务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尤其是面临着多条班列的开通,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公司营销管理体系日益复杂,对公司管理层日常经营管理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管理层、公司组织结构体系未能及时地适应业务发展需求,必将会对公司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公司目前管理情况 首先,公司的营销管理体制没有得到更好的创新,部份还保留在原来管理体制下,没有形成规范的、统一的、分工明确的管理模式,责权不是很清晰。管理上责权有时候太过于统一,各公司的负责人在管理面前疲于奔命,业绩管理、内部操作、铁路关系等大凡小事全是一个人兼办。造成的后果一是管理精力缺失,无法指导,监督不力;二是长期下来下属不具备责任担当能力,缺乏晋升空间,员工会安逸度日。 其次,业务营销和营运操作上这应该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部门,从工作的内容上区分,其实是有矛盾冲突的,是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的,运作体系应该是为营销提供服务与质量保障的部门,不应该是放在同一平台来进行管理,这样会过于笼统。 在面对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全面发挥、挖掘公司现有潜在客户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使公司在新时期下快速发展壮大,公司必须要进行管理

体系全面转型升级,创新公司经营管理模式,释放以人为本的价值要素,本着“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实时绩效、开放经营”的原则进行“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经营体制、核算分配体制、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培训机制),团队建设”方面的整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生存能力、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团队素质,打造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管理目标与管理思路 1、公司管理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 建设组织机构科学、业务范围明确、岗位分工清晰、业务逻辑合理、分配体制完善,具有统一发展战略、独立经营核算的整体解决方案运营中心管理体系。 建立营销管理制度和运营操作管理制度,使用公司的营销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加强员工培训,培养并要求人人都有“团队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在运营操作中把质量管理和服务管理上实现“标准化、效率化、人性化”。 本着“产值和效率”两个要素进行部门、人员的全面绩效考核,鼓励“经营、技术、模式”的创新,打造优质的营销团队,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 2、公司管理体系改革的思路: A、部门设立 (1)总部撤消业务部,建立营运中心,设立运作管理部和市场营销部,属营运中心管理; (2)各公司设操作部,负责公司操作管理:包括车辆、计划、装运、

中心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中心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心学校也有自身的管理规章制度,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镇各级示范学校的管理,推进示范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发挥示范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根据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达到我镇获得县级以上的各类示范校建设基本条件和办学水平,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由上级教育教学教研和其它相关职能部门评估并授牌的普通中小学校。确定为县级示范校的学校,其原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主体不变。 第三条在示范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在以下方面切实发挥示范作用: 1.严格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在办人民满意教育工作中有特色,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产生良好社会影响。 2.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做好学校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领导决策机制,积极推进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学校发展的整体水平,体现办学特色。 3.积极推进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承担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工作。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考试评价模式,实现教

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队伍。 5.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在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和学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考核制度。 6.加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在“科研兴校”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7.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建设数字化校园,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现资源共享。 8.积极为本地薄弱学校提供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课程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第二章申报与认定 第四条确定为县级以上各类示范学校,须经申报、考察、评估、认定等基本程序。 第五条凡达到湖北省普通中小学校建设基本要求的普通中小学均可向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其它与教育业务相关的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示范学校评审,必须要取得教育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六条镇中心学校要对申报学校加强业务指导,帮助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促进科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及时巩固新知。 一、教学目标 1、使用信息技术,解决过去存在的、在各学科教学中难以实现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 2、通过整合、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从而使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3、提高教师应用媒体的教学水平,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变革。 二、教学内容 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机、录像机、光盘等声像资料,配备适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这对教学的现代化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而我们应用现代技术所编制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很好地来体现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即应用现代技术能够促进我们的课改顺利进行,为我们的课改提供一个平台。在教学中,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多媒体计算机的形象化处理相结合,使教师的讲授与多媒体的演示融为一体,将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活动 以网络版的《景泰蓝的制作》教学课件为例来说明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该课件为存储于www服务器上集文本、声音、图像、录像、动画于一体,用HTML和Java语言编写的超媒体教学软件。以中国古典民乐《高山流水》为背景音乐,课文朗诵配上景泰蓝制作六道工序的图片,并且用景泰蓝制作全过程录像和十几幅精美的景泰蓝工艺作品图,以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以GIF 小动画作点缀,营造生动的画面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切换到讨论系统bbs、在线测试、E-mail帮助上。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索,课件提供了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源。如:可以链接到与《景泰蓝的制作》写作顺序相似的《活板》一课的课件,提供了有关景泰蓝、中国文化及中国工艺的网站,提供了图文并茂的景泰蓝鉴赏方法等。运用网络自主探究知识和协作研究问题的能力,加速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也能解决个体差异的教学问题,即能满足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甚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线测试,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自由进退,自主构架,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需要的学习材料,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 该多媒体课件用音乐陶冶学生情操,用动画激发学生兴趣,用图片激活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