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生产信息化解决方案方案 互联网+智慧安监整体解决方案 安全生产监管监测大数据平台

互联网+安全生产信息化解决方案方案 互联网+智慧安监整体解决方案 安全生产监管监测大数据平台
互联网+安全生产信息化解决方案方案 互联网+智慧安监整体解决方案 安全生产监管监测大数据平台

互联网+智慧安监大数据云平台(一体化、智能化、预警化、移动化)

I

II

目录

第1章前言 (6)

1.1、智慧安监发展瓶颈 (6)

1.2、智慧安监建设思路 (7)

1.3、智慧安监的根本任务 (8)

1.3.1、更透彻的安全感知与信息互联 (8)

1.3.2、更深入的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 (9)

1.3.3、更高效的事务处理与协同办公 (9)

1.3.4、更广泛的信息开放与公众参与 (9)

1.4、智慧安监建设目标 (10)

1.4.1、促进安全生产数据信息泛在互联,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10)

1.4.2、促进安全监管工作运行精细高效,提升智能监管水平 (11)

1.4.3、提高安监信息资源应用管理水平,推动监管服务创新 (11)

1.5、智慧安监设计原则 (11)

1.5.1、开放化 (11)

1.5.2、一体化 (12)

1.5.3、智能化 (12)

1.5.4、预警化 (12)

1.5.5、移动化 (13)

1.6、设计依据 (13)

1.7、智慧安监建设主要内容 (15)

I

第2章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 (17)

2.1、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结构图 (17)

2.2、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模型图 (19)

2.3、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架构 (20)

2.4、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监管流程 (21)

2.5、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21)

2.6、智能分析服务器与无人机对接应用 (23)

2.7、应急管理综合平台 (24)

2.8、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 (25)

2.8.1、平台结构图 (26)

2.8.2、平台建设内容 (26)

2.8.2.1、融合调度平台 (26)

2.8.2.2、系统集成平台 (27)

2.8.2.3、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 (27)

2.8.3、系统功能 (27)

2.8.3.1、一键式”布控 (27)

2.8.3.2、警力到位亮灯 (28)

2.8.3.3、离岗自动查勤 (28)

2.8.3.4、图上点击通话 (29)

2.8.3.5、智能比中合围 (29)

2.8.3.6、案件散点分析 (30)

II

2.8.4、平台特点 (30)

2.8.4.1、线上线下“双巡防”模式 (30)

2.8.4.2、可视化”贯穿指挥全过程 (30)

2.8.4.3、“一键三能”缩短响应时间 (31)

2.9、安全生产物联网平台 (31)

2.10、安全生产云服务 (33)

第3章智慧安监应用系统 (34)

3.1、智能移动监管APP (34)

3.2、安全生产远程监察平台 (35)

3.3、应急管理与救援指挥系统 (36)

3.3.1、系统功能 (37)

3.3.2、应用效果 (38)

3.4、安全生产执法管理系统 (39)

3.4.1、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PC端 (41)

3.4.2、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系统移动端 (42)

3.4.3、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三合一平台 (43)

3.4.4、PC端与移动端互联互通 (44)

3.4.5、安全生产监管移动执法N+1平台 (45)

3.5、安全生产动态预警系统 (45)

3.5.1、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的目标、任务 (45)

III

3.5.3、预警流程 (46)

3.5.4、隐患监控与预警 (47)

3.5.5、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预警 (47)

3.5.6、教育培训 (47)

3.5.7、预警信息发布 (48)

3.5.8、预警系统的特点 (48)

3.5.9、性能指标 (48)

3.6、安全生产培训宣教系统 (49)

3.7、安全生产行业监管系统 (51)

3.8、安全巡检管理系统 (52)

3.9、危险作业审批管理系统 (54)

3.10、智慧安全管理一体化云系统 (56)

3.11、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 (57)

3.11.1、中心数据库建设 (58)

3.11.2、信息资源目录建设 (58)

3.11.3、数据库对接 (58)

3.11.4、平台功能 (59)

3.11.4.1、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架构 (59)

3.11.4.2、大数据可视化引擎 (60)

3.11.4.3、大数据应用展示 (60)

IV

3.12、重大事故辅助应急救援平台 (61)

3.12.1、基于位置服务的人员统计与快速清点解决方案 (61)

3.12.2、基于位置服务的应急响应处置系统平台解决方案 (61)

V

第1章前言

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监测大数据平台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业务中,通过感知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海量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构建一个面向服务的智慧安监管理平台,实现安全生产要素实时监控、事故隐患智能分析、智慧安全管理、应急协同指挥、培训教育考核一体化的“互联网+”大数据管理创新模式,为企业安全生产和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提供高效实时的智能应用与服务。

以“互联网+”的发展思维为导向,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结合公司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的成果,建设满足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应急指挥机构以及有关单位业务信息处理的“互联网+智慧安监”信息化平台,具体包含业务应用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安监信息资源库、安全保障系统、运行服务体系和标准规范等方面内容。

1.1、智慧安监发展瓶颈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区域安全发展、构建区域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模式、提升政府监管水平、提高预警预防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十九大报告指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

6

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体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预防控制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和应急救援、监察监管能力等建设。

当前,传统的安监方式遇到瓶颈:日常安监无法随时随地获取勘查信息、现场勘查无法获得真实情况、现场检查情况无法及时反馈等。传统的安全监控方法导致事故高发不降,已经不能满足现期的安全生产管理。在新的形势下,大力推进智慧安监建设,是解决安全生产中诸多挑战的有效途径。

1.2、智慧安监建设思路

智慧安监平台是集全区域安全生产监管、行政执法、隐患排查、重大危险源监管、应急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其以“平战结合”为原则,运用地理信息、决策支持、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将安监部门“防、管、控”三大业务功能融于一体,实现动态信息随时调取、执法过程便捷可溯、应急处置快捷可视、事故规律科学可循,全面提升安全监管监察信息化效能,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最终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一张网、一张图、一张表、一盘棋”的基本格局。

7

1.3、智慧安监的根本任务

智慧安监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各级安监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融合与业务协同,提高数据民主和公众参与程度,助力安全监管部门提升工作效率,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同时,在此基础上促进数据的应用创新,通过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充分发掘安全监管业务数据与安全生产规律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安全生产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其主要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3.1、更透彻的安全感知与信息互联

智慧安监的感知互联是超越传统的单一的以传感器、摄像头、RFID等智能终端硬件设备,或者各业务信息系统作为数据来源的信息互联,它将是随时随地利用任何可以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并且提供更全面灵活的社会公众、企业、中介

8

机构、安全监管部门等组织和个人之间,人、物、环、管等要素之间,互联互通和相互感知的能力,实现无所不在的连接和方便快捷的即时获取。

1.3.2、更深入的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

智慧安监通过使用先进信息技术(如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科学计算模型、云计算平台等),具备对收集到的安全监管数据信息实施更加高效安全、系统全面的挖掘分析能力。它将结合特定知识模型,针对日常监管、行政审批、预测预警、事故应急、统计分析等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各种应用场景和需求,将分布在不同行业、地域、职能部门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切分、聚合并服务化,按照新型安全监管模式,提供更科学的监测、预警、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

1.3.3、更高效的事务处理与协同办公

智慧安监要求安全生产信息资源打破行业、部门、系统之间分割、封闭的状态,按照创新的信息管理服务模式和业务协同模式,对信息流转关系进行重新定义,实现信息资源的一体化和立体化,形成更协调的跨部门、多层级、异地合作能力,从而不断提升量化决策和创新发展能力,促进众多组织机构的协同工作效能。

1.3.4、更广泛的信息开放与公众参与

智慧安监的最终目标并不是数据信息的智能分析处理,还应具有

9

信息的开放式应用能力,能将处理后的各类信息通过网络返还给信息的需求者,或对智能终端进行直接控制,从而完成信息的完整增值利用。智慧安监的数据信息应用应该以开放透明为特性,应通过开放式的信息应用平台,使社会公众、企业等个体能为系统贡献信息,使个体间能通过智慧安监的应用系统进行信息交互,极大丰富智慧安监的信息资源,最终实现全民参与的更广泛的信息共建共享。

1.4、智慧安监建设目标

智慧安监建设是一个持续推进的长期过程,需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来凝聚各方力量,并为具体建设工作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引导。结合上述理论分析及当前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基础,提出如下建设目标。

1.4.1、促进安全生产数据信息泛在互联,提高资源利用水

以智慧建设为契机,加快建立纵向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横向安委会成员单位和重点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互通互联的信息网络平台;初步建成共用共享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有效支撑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为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决策管理提供服务,实现基础信息规范完整、动态信息随时调取、执法过程便捷可溯、应急处置快捷可视的目标。

10

1.4.2、促进安全监管工作运行精细高效,提升智能监管水

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方法,推进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以及冶金等工贸行业试点工程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平台、数据库和标准规范,实现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业务深度融合,提高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救援智能化水平,以及监管部门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能力,基本形成与安全生产业务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

1.4.3、提高安监信息资源应用管理水平,推动监管服务创

结合智慧安监建设理念,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安监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实施不同深度的处理、挖掘与延伸,并建设与新型安全监管业务相匹配的信息流转模式与管理分析模型,持续调整优化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同发展模式,为政府、组织机构、企业、社会公众等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智慧化服务,从而推动安全监管模式转变,实现安全监管从业务管理走向服务创新。

1.5、智慧安监设计原则

1.5.1、开放化

平台充分考虑相关开放的业务数据接口,满足将来与其它扩展业

11

务系统的数据交换需要或业务的二次开发,避免了将来的重复建设,同时实现与现有系统的完美兼容与无缝对接。

1.5.2、一体化

以科技手段将安全监管部门“防、管、控”三大业务功能融于一体,实现了负有安全监管责任的安委会成员单位的横向一体化,和省、市、区(县)、街道办(镇)、村(社区)各级安监部门、生产经营单位的纵向一体化监管,彻底消除了信息孤岛情况,并实现数据、人员、终端、设备、场所和行为等安全生产要素间的互联共享和智能关联。

1.5.3、智能化

通过对安全生产要素的全面和智能化感知,实现对要素的智能分析、智能识别、智能分类分级、智能处置、智能展示、智能反应、智能决策和智能操作,实现从系统前端到后端的全面智能化处理。

1.5.4、预警化

以数据融合、挖掘和智能分析技术为核心,对监管对象安全生产要素全面感知的基础上,智能分析对象的安全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出预警、控制指令和应急预案,使平台具备强大的预警能力,变事发报警为提前预警,可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

12

1.5.5、移动化

采用智能移动终端支撑现场执法、事故隐患排查业务,实现安全管理高效、实时、现场化。

1.6、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总体应急预案》

《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安全生产事故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平台体系建设的意见》(安监总应急〔2012〕14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14〕95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总体建设方案>的通知》(安监总规划〔2015〕6号)

《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总体规划方案》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15-2009

13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信设计规范》SHT 3028-2007

《石油化工企业电信设计规范》SHT 3153-2007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3836.1~15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12476.1-200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

《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6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

《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中国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Z32-90-92

《信息技术客户通用电缆铺设要求》ISO/IEC11801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115-87

《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6部分)》ISO/IEC14496

14

《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CECS62-94

《工业企业通信工程设计图形及文字符号标准》ECS37-91

《广播传音电缆线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GY5053-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2004

《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设备的安全要求》GB 4793.1-1995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GB4943-199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GA 267-2000

1.7、智慧安监建设主要内容

紧密围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需求,从横向和纵向整合、加强现有业务系统的功能着手,以提升信息系统对业务的支撑功能为核心,充分依托电子政务公共资源,围绕安全生产监管、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等核心业务,整合集成现有系统,建设功能齐全、可扩展、可定制、业务模式灵活的涵盖安全生产监管、应急管理、辅助决策、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等五大业务方向的智慧安监平台。该平台的构建,对于安全生产的前期有效预防、中期的合理监管、后期的快速处理都有

15

巨大的意义。

16

第2章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

智慧安监管理平台广泛使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建立的各种数据模型与传感器采集的现场数据,实现对涉安人员不安全行为和事物不安全状态,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预测)和解决(启动安全设备或报警)。从而实现对整个安监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采集,预警,管理,治理。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排除安全隐患,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

智慧安监管理平台由数据库引擎、工作流引擎、报表引擎、系统权限引擎、数据挖掘引擎、物联网平台、移动应用平台等主要功能模块组成,平台可以快速构建安全生产各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客户的所有业务需求能够“零代码”级在线可视化快速配置,满足业务灵活扩展和升级。

2.1、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结构图

17

18

智慧安监信息化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智慧安监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书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2015年

目录 第1章概述 (5) 1.1 项目背景 (5) 1.2 现状分析 (6) 1.3 项目意义 (6) 第2章总体建设方案 (8) 2.1 智慧安监系统简介 (8) 2.2 智慧安监硬件拓扑 (8) 2.3 智慧安监逻辑架构 (9) 2.4 智慧安监功能清单 (9) 第3章平台主要功能简述 (15) 3.1 企业管理 (15) 3.1.1 企业注册 (15) 3.1.2 企业基本信息完善 (15) 3.1.3 企业审核 (15) 3.2 安全生产隐患管理 (15) 3.2.1 日常巡查 (15) 3.2.2 挂牌督办 (16) 3.2.3 安全隐患信息 (17) 3.2.4 重大危险源数据库 (17) 3.2.5 打非治违 (17)

3.2.6 安全隐患 (17) 3.2.7 安全事故数据库 (18) 3.2.8 安全生产专家数据库 (18) 3.3 法律、法规和规章数据库 (18) 3.3.1 法律法规录入 (18) 3.3.2 录入法律法规检查 (19) 3.3.3 法律法规查询 (19) 3.4 行政许可和审批管理 (19) 3.5 培训管理 (19) 3.5.1 安全、职业卫生培训 (19) 3.5.2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19) 3.5.3 新入厂员工培训 (20) 3.5.4 再培训及转岗下岗脱岗培训 (20) 3.6 系统管理 (20) 3.6.1 组织管理 (20) 3.6.2 角色配置 (20) 3.6.3 用户管理 (21) 3.6.4 终端管理 (21) 第4章手机端功能简述 (22) 4.1 企业管理 (22) 4.2 安全检查 (22) 4.3 隐患上报 (23)

工业互联网新基建解决方案案例:面向服务可保证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切片

面向服务可保证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切片 1 概述 1.1 背景 工业互联网浪潮下,IT、CT 和OT 技术已经出现深度融合的趋势。IT 需向OT 注入敏捷灵活的业务应用,例如工厂网络如今普遍引入 MES、SCADA 等工业软件系统;工业生产流程正在向数字化与信息化发展;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以及预测性分析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CT 向O T 注入可靠可管的网络服务,例如 CT 需满足工业网络有线或无线等接入方式的多元化需求;需要 SDN 技术实现网络灵活调度集中优化;需要 NFV 技术实现网络设备资源共享和多生态应用等,以保障低时延、高可靠、确定性的工业内外网络承载。 在垂直行业的多样化需求的促使下,运营商需要提供端到端的全方位服务。一方面,不同垂直行业存在多样化的网络接入方式以及协议标准。另一方面,不同的业务也对组网有着差异化的需求,例如VxLAN、L2TP 等的各类隧需求、苛刻的端到端网络时延需求、极高的安全性及数据隐私保护需求和端到端的贷款保障与定制化QoS 需求。在新型的网络需求背景下,运营商需化“管”为“保”,提供服务质量可保障的能力,张弛有度地经营共赢生态,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1.2 实施目标 网络切片是从运营商网络中划分出的一部分基础设施资源以及网络/业务功能实体形成的虚拟网络及资源池。面向服务可保证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切片解决方案可以为垂直行业用户提供连接、带宽、时延、安全、管理、可靠性等多样化的网络定制服务。 1.3 适用范围 本方案利用网络各层的物理和逻辑隔离技术来划分网络资源,为垂直行业提供质量可保障的基础网络服务,适用于各个垂直行业以及对网络质量有特殊需求的场景,例如低时延以及确定性时延的工业运动控制场景、企业各分部之间高安全需求的专线场景以及组网方式灵活可变的柔性制造场景等。 1.4 在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架构中的位置 图1 工业互联网互联示意图 本解决方案主要涉及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中的工厂外部网络(互联网/移动网/专用网络),并涉及多方面的业务流程,例如,工厂云平台与协作平台、智能产品与工厂之间数据的安

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方案

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方案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背景
传化深耕制造业 32 年,深知中国制造转型之痛,除了缺乏智能化、数字化的基础 设施与生产装备外,本质是缺乏服务中国制造的一揽子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 物 流、信息技术、金融服务、业务协同无法有效连接,供应链缺乏组织化管理, 带 来运行效率低、综合成本高。为此,传化智联聚焦工业制造供应链服务体系的 痛 点,开展了基于智能供应链服务打造“互联网+先进制造”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 服务工 业生产及上下游资料高效流转,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2. 项目目的
围绕生产制造的供应链服务,聚焦于生产企业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资 料的流通服务,通过平台化资源集聚、智能调度、智能监控,为生产制造企业打 造协同、高效、低成本的供应链服务体系。
3. 项目目标
依托于传化遍布全国的城市物流中心网络及业务能力,构建面向生产制造企 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协同服务的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

平台应用云服务:实现企业物流供应链仓储、配送、运输、园区数字化、智 能化;
平台云服务:实现业务及技术 PaaS 服务,提供智能分拨、配载、路由等 服务;
平台基础设施服务:计算、存储、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物联网络、设备 数据采集终端等。
二、项目实施概况
1. 传化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1) 平台功能构架 传化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构建起了面向生产制造企业端到端的智能供应 链服务体系,初步已形成由“工业制造智能供应链服务”、“工业数字化服务”、“城市 物流中心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创新服务”五大服务生态体系。
图 1:平台功能架构 工业制造智能供应链服务: 为跨行业生产制造企业、原材料供应商、运
输服务企业、政府、配套企业提供灵活组合、一体化的工业制造供应链 服务,实现与智能工厂、智能化生产线的充分融合,对原材料、成品的 全过程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控,支撑柔性生产、大规模定制、高端生 产制造。 工业数字化服务:为生产制造企业、行业及政府提供数字化服务。基于 平台沉淀的原材料供应、仓储、干线运输、配送、业务交易等海量的生

工业互联网设备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概况 一、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一)公司名称 xxx实业发展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将“以运营服务业带动制造业,以制造业支持运营服务业”经营 模式,树立起双向融合的新格局,全面系统化扩展经营领域。公司为以适 应本土化需求为导向,高度整合全球供应链。在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宗旨,高瞻远瞩的经营方针,不断创新,全面提升产品品牌特 色及服务内涵,强化公司形象,立志成为全国知名的产品供应商。本公司 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 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公司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完整的产品系列和精益求精的品质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除国内 市场外,公司还具有强大稳固的国外市场网络;项目承办单位一贯遵循 “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率,以服务求信誉”的质量 方针,努力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优质的服务奉献社会。

上一年度,xxx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78.72万元,同比增长33.16%(6245.13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工业互联网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0612.09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2.19%。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5067.3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82.88万元,增长率30.45%;实现净利润3800.5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92.34万元,增长率14.88%。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也是直面新时代主要矛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须选择和紧迫任务。进入新常态,我市面临着发展速度下降、供需矛盾突出、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从表面看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内外整体需求不足,但从更深层次原因考

指挥调度 智慧安监解决方案

指挥调度智慧安监解决方案 安监调度业务需求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推进,传统的信息利用方式、执法管理及办公模式已无法满足工作量日益增大的安监监察业务的需求。安监监察管理工作压力剧增,在有限的安监管理资源下,安监行政执法部门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手段辅助现场执法以提升安监执法监督管理能力。 智慧安监系统结构 融入现代移动终端、移动通讯、互联网、GIS等先进技术的融合通信手段的执法方式---简化现场执法工作、规避人为工作疏漏、严格绩效考核、提高执法效率。系统可采用省级、市级、县级等多级联网方案,实现“空间全覆盖、工作全覆盖、任务全覆盖、责任全覆盖”,建立集移动执法仪的安监执法通信系统和服务端的后台多媒体融合通信支撑系统于一体的网格化移动执法体系,系统可监督、检查各类安监执法案件发生、处置和防治状况,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智慧安监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定位:“统一管理、统一监管、统一执法、统一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信息”的“五统一,一共享”。 ? 规范流程、监督执法 ? 通过建设安监融合通信指挥调度平台,提高安监现场执法效率、规范执法流程;通过视频回传方式帮助一线执法人员高效处理执法任务、汇报工作进程,还能帮助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执法人员的去向和任务执行情况,监督执法全过程。 ? 监察业务管理一体化 ? 平台利用计算机互联网、4G移动通讯、GPS卫星定位、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各种领先技术,构建后台支撑系统和现场执法终端于一体的移动执法平台。 实现监察业务管理一体化;工作与考核一体化;GIS系统与业务系统一体化。 ? 整合现有系统通信系统 ? 平台兼顾多媒体通信功能,可接入原有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指挥中心可实现前端智能终端状态、语音调度、视频调度、GIS调度、增强调度等功能,向现场执法人员提供一站式通信指挥手段。 智慧安监建设方案 安监局多媒体移动执法平台是监察机构为实现机动、灵活、快捷的现场执法目标,采用现代化得无线通讯、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技术,以广域网、4G-LTE网为依托,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实现现场安监执法情况的实时动态图像采集和综合应用的一种现代化执法方式。

互联网+安全生产信息化解决方案方案 互联网+智慧安监整体解决方案 安全生产监管监测大数据平台

互联网+智慧安监大数据云平台(一体化、智能化、预警化、移动化) 建 设 方 I

案 II

目录 第1章前言 (6) 1.1、智慧安监发展瓶颈 (6) 1.2、智慧安监建设思路 (7) 1.3、智慧安监的根本任务 (8) 1.3.1、更透彻的安全感知与信息互联 (8) 1.3.2、更深入的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 (9) 1.3.3、更高效的事务处理与协同办公 (9) 1.3.4、更广泛的信息开放与公众参与 (9) 1.4、智慧安监建设目标 (10) 1.4.1、促进安全生产数据信息泛在互联,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10) 1.4.2、促进安全监管工作运行精细高效,提升智能监管水平 (11) 1.4.3、提高安监信息资源应用管理水平,推动监管服务创新 (11) 1.5、智慧安监设计原则 (11) 1.5.1、开放化 (11) 1.5.2、一体化 (12) 1.5.3、智能化 (12) 1.5.4、预警化 (12) 1.5.5、移动化 (13) 1.6、设计依据 (13) 1.7、智慧安监建设主要内容 (15) I

第2章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 (17) 2.1、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结构图 (17) 2.2、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模型图 (19) 2.3、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架构 (20) 2.4、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监管流程 (21) 2.5、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21) 2.6、智能分析服务器与无人机对接应用 (23) 2.7、应急管理综合平台 (24) 2.8、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 (25) 2.8.1、平台结构图 (26) 2.8.2、平台建设内容 (26) 2.8.2.1、融合调度平台 (26) 2.8.2.2、系统集成平台 (27) 2.8.2.3、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 (27) 2.8.3、系统功能 (27) 2.8.3.1、一键式”布控 (27) 2.8.3.2、警力到位亮灯 (28) 2.8.3.3、离岗自动查勤 (28) 2.8.3.4、图上点击通话 (29) 2.8.3.5、智能比中合围 (29) 2.8.3.6、案件散点分析 (30) II

智慧安监应急指挥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V3.0

智慧安监 应急指挥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概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行业现状 (2) 2.设计目标和原则 (4) 2.1设计目标 (4) 2.2设计原则 (5) 2.2.1经济性原则 (5) 2.2.2先进性原则 (5) 2.2.3实用性原则 (6) 2.2.4标准化原则 (6) 2.2.5安全性原则 (6) 2.2.6可维护性原则 (7) 3.系统特点 (8) 3.1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 (8) 3.2多系统协同联动功能 (8) 3.3全新交互式设计 (8) 3.4层级组网和分权分域 (9) 3.5低功耗和无风扇设计 (9) 3.6兼容性和扩展性强 (9) 3.7易维护性 (10) 3.8高可靠性 (10)

4.系统设计 (12) 4.1智慧安监总体设计 (12) 4.1.1系统概述 (12) 4.1.2拓扑图 (13) 4.1.3系统接入 (14) 4.1.3.1语音接入 (14) 4.1.3.1.1各种语音通信系统互联互通 (14) 4.1.3.1.2语音中继备份 (14) 4.1.3.1.3集群对讲接入 (15) 4.1.3.1.4电话接入 (15) 4.1.3.1.5执法终端接入 (16) 4.1.3.1.6广播接入 (16) 4.1.3.1.7调音台接入 (17) 4.1.3.1.8卫星通信接入 (17) 4.1.3.2视频接入 (18) 4.1.3.3视频会议系统接入 (19) 4.1.3.4数据业务接入 (19) 4.1.3.5应用系统的接入 (20) 4.1.3.5.1企业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接入 (20) 4.1.3.5.2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接入 (20) 4.1.3.5.3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接入 (20) 4.1.3.5.4职业卫生监管系统接入 (21) 4.1.3.5.5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系统接入 (21) 4.1.3.5.6安全教育培训系统接入 (21) 4.1.3.5.7知识库系统接入 (21) 4.1.3.5.8政务办公系统接入 (22) 4.1.3.5.9微信公众平台接入 (22) 5.系统功能 (23)

智慧安监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安监云平台 (一体化、智能化、预警化、移动化) 建 设 方 案

目录 (一体化、智能化、预警化、移动化)................... I 1项目概述. (11) 1.1项目名称 (11) 1.2项目定位 (11) 1.3编制依据 (12) 1.4项目概况 (13) 1.4.1建设目标 (13) 1.4.2建设规模 (15) 1.4.3建设内容 (15) 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9) 2.1项目组织 (19) 2.2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责 (21) 2.2.1安监局职能职责 (22) 2.2.2绿色产业集聚区职能职责 (22) 2.2.3质监局职能职责 (23) 2.2.4住建局职能职责 (23) 2.2.5消防支队职能职责 (24)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4) 3.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24) 3.2现有信息化系统及应用现状 (26)

3.2.1现状综述 (26) 3.2.2安监局信息化现状 (29) 3.2.3质监局信息化现状 (30) 3.2.4住建局信息化现状 (31) 3.2.5绿色产业集聚区信息化现状 (32) 3.2.6电子政务中心信息化现状 (32) 3.2.7交通局信息化现状 (35) 3.2.8公安局信息化现状 (37) 3.2.9环保局信息化现状 (37) 3.2.10消防支队信息化现状 (38) 3.3信息化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39) 3.3.1XX安监生产信息化基础薄弱 (39) 3.3.2系统建设标准与数据规范尚待统一 (39) 3.3.3管理模式与信息技术支撑有待进一步融合 (41) 3.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2) 3.4.1智慧安监是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42 3.4.2智慧安监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的需 要42 3.4.3智慧安监是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 能力的需要 (43) 3.5结论与建议 (43) 4需求分析 (45)

山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

山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工业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加快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到2020 年,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构建“个十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引进和培育200 家左右省内知名辐射全国的工业互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约2万个工业APP,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培育1000家 左右工业互联网深度应用示范企业,上云用云企业达到20 万家,连接设备达到1000 万台,搭建省级体验中心达到30 个。 到2025 年,建成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企业外网全面具备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 )支持能力,做深做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20个左右国内知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品牌,开发集成约5万个工业APP。工业互联网 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大规模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深度应用企业达到 1 万家,上云用云企业达到50 万家,平台连接设备达到5000 万台。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标准规范达到10 个。建成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生态及安全保障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夯实网络基础 1.优化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升级省级骨干网络,加快推动软件定义网络(SDN )、IPv6、边缘计算等新一代网络技术 在山东省内的落地实施。鼓励建设窄带物联网(NB-IoT )、5G、北斗导航等新

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为工业互联网业务发展提供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大带 宽的网络服务。深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工作,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使 用成本。(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省级运营商,列在首位的为牵 头单位,下同) 2.加快企业内网升级改造。推广工业无源光网络(PON )、工业以太网、工 业无线网等新型工业网络在企业的部署,推动IPv6在工业领域的规模应用,加 快提升企业生产设备联网率,推动企业生产线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改造。(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3?推进标识解析应用。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若干标识解析二 级服务节点,以点带面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企业与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集成创新应用。(省通信管理局、省委网 信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 推进标识解析应用。建设公共标识解析服务平台及产品信息数据库,构建统一、安全、稳定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积极推进省内面向行业的二级节点建设。利用

智慧安监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安监信息化系统解 决方案

智慧安监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书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2015年

目录 第1章概述 (6) 1.1 项目背景 (6) 1.2 现状分析 (7) 1.3 项目意义 (8) 第2章总体建设方案 (9) 2.1 智慧安监系统简介 (9) 2.2 智慧安监硬件拓扑 (9) 2.3 智慧安监逻辑架构 (10) 2.4 智慧安监功能清单 (10) 第3章平台主要功能简述 (14) 3.1 企业管理 (14) 3.1.1 企业注册 (14) 3.1.2 企业基本信息完善 (14) 3.1.3 企业审核 (14) 3.2 安全生产隐患管理 (14) 3.2.1 日常巡查 (14) 3.2.2 挂牌督办 (15) 3.2.3 安全隐患信息 (16) 3.2.4 重大危险源数据库 (16) 3.2.5 打非治违 (16)

3.2.6 安全隐患 (16) 3.2.7 安全事故数据库 (17) 3.2.8 安全生产专家数据库 (17) 3.3 法律、法规和规章数据库 (17) 3.3.1 法律法规录入 (17) 3.3.2 录入法律法规检查 (18) 3.3.3 法律法规查询 (18) 3.4 行政许可和审批管理 (18) 3.5 培训管理 (18) 3.5.1 安全、职业卫生培训 (18) 3.5.2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18) 3.5.3 新入厂员工培训 (19) 3.5.4 再培训及转岗下岗脱岗培训 (19) 3.6 系统管理 (19) 3.6.1 组织管理 (19) 3.6.2 角色配置 (19) 3.6.3 用户管理 (20) 3.6.4 终端管理 (20) 第4章手机端功能简述 (21) 4.1 企业管理 (21) 4.2 安全检查 (21) 4.3 隐患上报 (22)

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最新)

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X发〔X〕5X号),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推动实体经济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以全面支撑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为战略目标,聚焦工业互联网主攻方向,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推进大型企业集成创新和中小企业应用普及,推动模式创新,促进行业应用,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经济新生态,努力开创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 到X年,制造业企业内外部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逐步展开,建设和运营1个区域级(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和若干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引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商、服务商,推动装备制造、汽车等重点行业的优势企业,建设有标杆示范作用且具有可复制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鼓励现有省、

市、园区、产业集群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改造升级,逐步形成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立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评估认证机制,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和技术保障能力。 到X年,基本形成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覆盖全省各地、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得到规模化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成为拓展“智能+”的关键支撑,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促使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大规模推广应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网络基础,提升支撑能力。 1.改造升级工业企业网络。推进基于5G的新型网络技术在企业内外部网络的部署应用;实施工业互联网IPv6改造和应用,建立IPv6地址申请、分配、使用、备案管理机制;推进企业内部网络的IP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推动智能安全网关、窄带物联网(NB-IoT)、软件定义网络(SDN)、时间敏感网络(TSN)、网络虚拟化(NFV)、工业无源光网络(PON)、低功耗工业无线网络等新型网络技术应用;支持高性能、高灵活、安全隔离的新型企业专线应用,完成国家部署的网络提速降费任务,切实降低工

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经济的实施方案(最新)

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经济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X政〔X〕7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工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意见》(X政办〔X〕9号),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加快我市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经济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到X年,工业互联网发展体系初步建立,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培育形成1个以上工业互联网行业示范平台,培育5家以上应用标杆企业,建设50个以上“互联网+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推动500家以上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互相连通、紧密协同、形成生态,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充分激发。工业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年均增长20%。 到X年,建成省内先进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形成若干技术领先、引领行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创新更加活跃、产业支撑更加有力、供给能力更加丰富、融合应用更加普及,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工业数字经济生态更加完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及工业软件、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兴技术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大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网络基础 1.优化新一代网络基础。优化宽带网络基础,加速普及光纤网络,推进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规模部署应用,推进低功耗广域网城乡普遍覆盖,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水平。升级移动通信网络基础,扩大4G覆盖广度和深度,跟进发展5G网络和应用试验。推动WiFi、Zigbee、LoRa、2G/3G/LTE、NFC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技术在重点地区和行业典型场景的应用,支持NB-IoT技术相关频段试验和业务试点。 责任单位:市通管办,市工信局、发改委、大数据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X经开区(高新区)管委会 2.促进企业网络全面连通。加快工厂网络IP化、无线化、扁平化、柔性化等技术改造。依托智能控制器、智能模块、嵌入式软件等软硬件系统,推动工厂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互联互通,重点实现工厂在制品、智能机器、工业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内部互联,以及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智能产品服务商、用户等主体的外部互通。推动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建设高质量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加快高带宽虚拟专网、工业无源光网络(PON)、4G/5G、下一代无线智能网(NGB-W)的工业应用,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网络基础服务。 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大数据局,市通管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X经开区(高新区)管委会

智慧安监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安监系统解决方案 概述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安全生产管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伴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危化品管理不当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安监局承担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职能,随着安全生产业务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与应急指挥体系。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化工园区、危化品区域突发事件的预警、安全防范的管理和指挥调度的效率,莱安智能提出安监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方案。为安监局建立安全生产安监应急指挥系统,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事故,助力保障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 系统建立在统一的平台体系架构上,所有的应用模块均基于此平台进行管理和响应,所有部门在一个数据系统之上,各模块之间的数据可安全的相互调用及共享,充分利用网络和数据资源,以形成一个结构统一、内容完整、层次分明、资源高度共享的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提供用户、用户组和角色的管理,可以方便地调整部门之间的关系、用户与部门之间的从属关系,系统将角色、部门和用户相关联,总体呈树状授权机制,可以分别授权给不同的人员、部门和角色,在统一的用户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分级授权配置从而实现使用部门的全覆盖。 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和内网,建成纵向覆盖市、区、乡镇(街道)各级安监部门及企业,横向覆盖相关安委会成员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综合技术平台。形成全市在安全生产监管、行政执法、隐患排查、安全标准化、综合业务管理、应急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化平台。建成全市统一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基础支撑平台(包括数据建模引擎、业务流程引擎、报表引擎、系统权限引擎等),实现统一技术架构、统一数据规范,实现全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和规范建设,可有效避免各级部门重复投资、系统不兼容、数据不共享等传统建设模式

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方案

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方 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50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8〕13号)精神,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5家具有行业和区域竞争力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5-10家云平台服务商,推动50家行业标杆试点示范企业,培育20家企业成为工业互联网应用省级标杆企业,3家企业作为省级标杆示范样板,形成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引导企业应用500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推进5000家中小企业上云。争取大连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

到2025年,基本建立与大连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和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在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行业建设形成2个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模式,初步构建形成以平台为核心的制造业新业态。 二、重点工作 (一)升级网络基础设施。 推动城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低时延、高可靠城域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优化骨干网络,建设大连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专线部署,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合作,推出有针对性、差异化的举措,开发满足不同场景、差异化需要的网络套餐,在完成国家网络提速降费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网络速率,降低企业互联网专线和数据流量资费水平。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5G)发展和窄带物联网(NB-IoT)商用,规模化部署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大连市通信管理局牵头,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配合) 提升企业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工业企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推动5G、传感器、智能网关、射

海康威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1)

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2015-11-11

1智慧城市概述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 多年的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 加快,每年有1500万人口进入 城市。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 会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 城市,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 城市社会。相关媒体曾报道 198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仅20%,而到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45%,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紧缺、构成城市的每个系统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威胁。如城市健康医疗中看病挂号难、医疗费用高的问题;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减少行政费用支出之间平衡的问题;水资源短缺导致经常停水的问题;用电高峰期不得不停电的问题等。城市化虽然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城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转方式、调结构、提升解决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让城市可持续发展。 自2009年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以来,目前以美国、欧盟各国、韩国、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十一五”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化相关政策,实施了“金字工程”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大大推进了包括城市信息化在内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信息化的热点集中在“数字城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

互联网+智慧安监整体解决方案

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监测大数据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概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行业现状 (2) 2.设计目标和原则 (4) 2.1设计目标 (4) 2.2设计原则 (5) 2.2.1经济性原则 (5) 2.2.2先进性原则 (5) 2.2.3实用性原则 (6) 2.2.4标准化原则 (6) 2.2.5安全性原则 (6) 2.2.6可维护性原则 (7) 3.系统特点 (8) 3.1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 (8) 3.2多系统协同联动功能 (8) 3.3全新交互式设计 (8) 3.4层级组网和分权分域 (9) 3.5低功耗和无风扇设计 (9) 3.6兼容性和扩展性强 (9) 3.7易维护性 (10) 3.8高可靠性 (10)

4.系统设计 (12) 4.1智慧安监总体设计 (12) 4.1.1系统概述 (12) 4.1.2拓扑图 (13) 4.1.3系统接入 (14) 4.1.3.1语音接入 (14) 4.1.3.1.1各种语音通信系统互联互通 (14) 4.1.3.1.2语音中继备份 (14) 4.1.3.1.3集群对讲接入 (15) 4.1.3.1.4电话接入 (15) 4.1.3.1.5执法终端接入 (16) 4.1.3.1.6广播接入 (16) 4.1.3.1.7调音台接入 (17) 4.1.3.1.8卫星通信接入 (17) 4.1.3.2视频接入 (18) 4.1.3.3视频会议系统接入 (19) 4.1.3.4数据业务接入 (19) 4.1.3.5应用系统的接入 (20) 4.1.3.5.1企业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接入 (20) 4.1.3.5.2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接入 (20) 4.1.3.5.3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接入 (20) 4.1.3.5.4职业卫生监管系统接入 (21) 4.1.3.5.5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系统接入 (21) 4.1.3.5.6安全教育培训系统接入 (21) 4.1.3.5.7知识库系统接入 (21) 4.1.3.5.8政务办公系统接入 (22) 4.1.3.5.9微信公众平台接入 (22) 5.系统功能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