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原稿:运放的单位增益带宽概念

日志原稿:运放的单位增益带宽概念

在设计二级运放时,我发现对单位增益带宽这个概念不甚了解,从网上搜集一下相关的资料,整理如下:

单位增益带宽GB

单位增益带宽定义为:运放的闭环增益为1倍条件下,将一个恒幅正弦小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闭环电压增益下降3db (或是相当于运放输入信号的0.707) 所对应的信号频率。单位增益带宽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于正弦小信号放大时,单位增益带宽等于输入信号频率与该频率下的最大增益的乘积,换句话说,就是当 知道要处理的信号频率和信号需要的增益后,可以计算出单位增益带宽,用以选择合适的运放。这用于小信号处理中运放选型。 注:需要注意的是单位增益带宽的定义条件是在闭环增益为1条件下。我们知道对于反馈系数为β反馈系统,其3dB 增益为)1(00A A β+,考虑到一般10>>A ,可得β=1。而此时 3dB 带宽变为00)1(ωβA +,故有0000)1(ωωβA A =+。一般我们可以将00ωA 看做是单位增益带宽。而对于同一反馈系统而言,其3dB 增益与3dB 带宽的乘积也都为00ωA ,所以在运放中我们一般也将单位增益带宽,也叫做增益/带宽积。若已知某个运放的单位增益带宽=1MHz ,若实际闭环增益=100,则理论处理小信号的最大频率=1MHz/100=10KHz 。

运放的带宽是表示运放能够处理交流小信号的能力。运放的带宽简单来说就是用来衡量一个放大器能处理的信号的频率范围,带宽越高,能处理的信号频率越高,高频特性就越好,否则信号就容易失真。不过这是针对小信号来说的,在大信号时一般用压摆率(或者叫转换速率)来衡量而对于大信号带宽,即功率带宽,需要根据转换速率来计算。而对于直流信号,一般不需要考虑带宽问题,主要考虑精度问题和干扰问题。

数字通信系统中带宽的概念培训讲学

引言 在通信系统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带宽”(Bandwidth)这个词,但我们也会遇到“带宽”的单位有时用赫兹(Hz)表示,而有时却用比特/秒(bit/S)表示,那么我们平时所说的“带宽”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1、数字通信系统中带宽的概念 早期的电子通信系统都是模拟系统。当系统的变换域研究开始后,人们为了能够在频域定义系统的传递性能,便引进了“带宽”的概念。当输入的信号频率高或低到一定程度,使得系统的输出功率成为输入功率的一半时(即 3dB),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间的差值就代表了系统的通频带宽,其单位为赫兹(Hz)。比如在传统的固定电话系统中,从固定话机终端到交换中心的双绞线路系统(Twist pair),所能提供的通信带宽可以到2MHz以上,其中我们的语音通信只使用了从300Hz~3400Hz的频段,使用的通信带宽约为3KHz。现在,基于双绞线传输的xDSL接入网技术,能够充分使用语音带宽以外的频率,高速传送数据业务,实现宽带网接入。 图1 模拟电话线的频带 (300Hz~3400Hz为语音通信频带,25KHz~1.1MHz为ADSL频带) 数字通信系统中“带宽”的含义完全不同于模拟系统,它通常是指数字系统中数据的传输速率,其表示单位为比特/秒(bit/S)或波特/秒(Baud/S)。带宽越大,表示单位时间内的数字信息流量也越大;反之,则越小。衡量二进制码流的基本单位称为“比特”,若传输速率达到64kb/s,就表示二进制信息的流量是每秒64,000比特。衡量多进制码流的的基本单位为“波特”,若多进制码流的传输速率达80KB/S,就表示多进制符号的信息流量是每秒80,000波特,如果将多进制码,比如四进制码(22),换算成的二进制来衡量,则信息比特流量为80X2=160Kb/S。 不同的数字业务其提供或需求的带宽也不一样。如前面所说在固定电话网中的局与局

运放参数的详细解释和分析-part19,全功率带宽(FPBW)

对于一个输出为正弦波的信号,输出电压可表示为: Vout = Vp * sin(2*pi*f*t) 这个输出电压对时间求导可得: 上式的max是指在求导后的余弦信号在t=0时得到最大值。这个很好理解,也就是说原正弦信号在t=0时压摆率最大。 可以看出dV/dt表示的压摆率,跟信号的频序有关,还与信号的输出幅值有关。上式中,如果Vp是运放的输出满幅值。则上式可表示为 此时FPBW就是运放的满功率带宽了。记住它吧,它简值太重要了。例如如果想在100Khz以内得到正弦波的10Vo-p振幅,按照公式需要转换速率的是6.3v/us以上的OP。可以看出,满功率带宽由压摆率和输出信号的幅值决定的。也就是压摆率一定的情况下,输出信号的幅值越大,全功率带宽越小。这也解释了上面OPA333的测试结果。 这里还要说一个得要的公式,就是运放的上升时间与带宽的关系。如下式,面熟,这个公式在很多地方都见过。也太重要了,记住它吧。

今天我们深一点分析这个公式的由来。其实它是由一阶系统的响应计算而来的。对于一阶RC的频率响应为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为下式。 Vo=0.1Vm时t=0.1RC。(-ln0.9 =0.1)当Vo=0.9Vm时,t=2.3RC (-ln0.1=2.3)。则RC阶跃响应的时间为Tr=2.2RC. 而对于一个一阶RC的带宽又可以表示为:BW=1/(2*pi*RC)。上升时间里也有RC,这两个RC是同一个喽。这句是废话。那Tr=2.2/(2*pi* BW)=0.35/BW。 下面我们对这个结论用TINA进行一下仿真。运放为OPA2188,增益带宽积为2MHz。运放设置为增益为1的同向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10mV的阶跃信号。输出信号的上升时间为220.8ns-82.5nS=138.3nS.

运放带宽相关知识

运放带宽相关知识! 一、单位增益带宽GB 单位增益带宽定义为:运放的闭环增益为1倍条件下,将一个恒幅正弦小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闭环电压增益下降3db(或是相当于运放输入信号的0.707)所对应的信号频率。单位增益带宽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于正弦小信号放大时,单位增益带宽等于输入信号频率与该频率下的最大增益的乘积,换句话说,就是当知道要处理的信号频率和信号需要的增益后,可以计算出单位增益带宽,用以选择合适的运放。这用于小信号处理中运放选型。 二、运放的带宽是表示运放能够处理交流信号的能力(转) 对于小信号,一般用单位增益带宽表示。单位增益带宽,也叫做增益/带宽积能够大致表示运放的处理信号频率的能力。例如某个运放的增益带宽=1MHz,若实际闭环增益=100,则理论处理小信号的最大频率=1MHz/100=10KHz。 对于大信号的带宽,既功率带宽,需要根据转换速度来计算。 对于直流信号,一般不需要考虑带宽问题,主要考虑精度问题和干扰问题。 1、运放的带宽简单来说就是用来衡量一个放大器能处理的信号的频率范围,带宽越高,能处理的信号频率越高,高频特性就越好,否则信号就容易失真,不过这是针对小信号来说的,在大信号时一般用压摆率(或者叫转换速率)来衡量。 2、比如说一个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n倍,但并不是说对所有输入信号的放大能力都是n倍,当信号频率增大时,放大能力就会下降,当输出信号下降到原来输出的0.707倍时,也就是根号2分之一,或者叫减小了3dB,这时候信号的频率就叫做运放的带宽。 3、当输出信号幅度很小在0.1Vp-p以下时,主要考虑增益带宽积的影响。 就是Gain Bandwidth=放大倍数*信号频率。 当输出信号幅度很大时,主要考虑转换速率Sr的影响,单位是V/uS。

全方位讲述带宽概念

全方位讲述带宽概念 在各类电子设备和元器件中,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带宽的概念,例如我们熟知的显示器的带宽、内存的带宽、总线的带宽和网络的带宽等等;对这些设备而言,带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不过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显示器中它的单位是MHz,这是一个频率的概念;而在总线和内存中的单位则是GB/s,相当于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而在通讯领域,带宽的描述单位又变成了MHz、GHz……这两种不同单位的带宽表达的是同一个内涵么?二者存在哪些方面的联系呢?本文就带你走入精彩的带宽世界。 一、 带宽的两种概念 如果从电子电路角度出发,带宽(Bandwidth)本意指的是电子电路中存在一个固有通频带,这个概念或许比较抽象,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解释。大家都知道,各类复杂的电子电路无一例外都存在电感、电容或相当功能的储能元件,即使没有采用现成的电感线圈或电容,导线自身就是一个电感,而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便可以组成电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杂散电容或分布电容;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电容、电感,都会对信号起着阻滞作用从而消耗信号能量,严重的话会影响信号品质。这种效应与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成正比关系,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号难以保持稳定时,整个电子电路自然就无法正常工作。为此,电子学上就提出了“带宽”的概念,它指的是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而属于该体系的有显示器带宽、通讯/网络中的带宽等等。 而第二种带宽的概念大家也许会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实是数据传输率,譬如内存带宽、总线带宽、网络带宽等等,都是以“字节/秒”为单位。我们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这些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被称为“带宽”,但因业界与公众都接受了这种说法,代表数据传输率的带宽概念非常流行,尽管它与电子电路中“带宽”的本意相差很远。 对于电子电路中的带宽,决定因素在于电路设计。它主要是由高频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决定,而高频电路的设计是比较困难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电路要高很多。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电路设计的知识,对此我们就不做深入的分析。而对于总线、内存中的带宽,决定其数值的主要因素在于工作频率和位宽,在这两个领域,带宽等于工作频率与位宽的乘积,因此带宽和工作频率、位宽两个指标成正比。不过工作频率或位宽并不

放大器带宽和增益指标

放大器中关于带宽和增益带宽等的主要指标 2008-09-17 14:13 开环带宽:开环带宽定义为,将一个恒幅正弦小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开环电压增益从运放的直流增益下降3db(或是相当于运放的直流增益的0.707)所对应的信号频率。这用于很小信号处理。 单位增益带宽GB:单位增益带宽定义为,运放的闭环增益为1倍条件下,将一个恒幅正弦小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闭环电压增益下降3db(或是相当于运放输入信号的0.707)所对应的信号频率。单位增益带宽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于正弦小信号放大时,单位增益带宽等于输入信号频率与该频率下的最大增益的乘积,换句话说,就是当知道要处理的信号频率和信号需要的增以后,可以计算出单位增益带宽,用以选择合适的运放。这用于小信号处理中运放选型。 转换速率(也称为压摆率)SR:运放转换速率定义为,运放接成闭环条件下,将一个大信号(含阶跃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运放的输出上升速率。由于在转换期间,运放的输入级处于开关状态,所以运放的反馈回路不起作用,也就是转换速率与闭环增益无关。转换速率对于大信号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于一般运放转换速率SR<=10V/μs,高速运放的转换速率SR>10V/μs。目前的高速运放最高转换速率 SR达到6000V/μs。这用于大信号处理中运放选型。 全功率带宽BW:全功率带宽定义为,在额定的负载时,运放的闭环增益为1倍条件下,将一个恒幅正弦大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使运放输出幅度达到最大(允许一定失真)的信号频率。这个频率受到运放转换速率的限制。近似地,全功率带宽=转换速率/2πVop(Vop是运放的峰值输出幅度)。全功率带宽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用于大信号处理中运放选型。 建立时间:建立时间定义为,在额定的负载时,运放的闭环增益为1倍条件下,将一个阶跃大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使运放输出由0增加到某一给定值的所需要的时间。由于是阶跃大信号输入,输出信号达到给定值后会出现一定抖动,这个抖动时间称为稳定时间。稳定时间+上升时间=建立时间。对于不同的输出精度,稳定时间有较大差别,精度越高,稳定时间越长。建立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用于大信号处理中运放选型。 等效输入噪声电压:等效输入噪声电压定义为,屏蔽良好、无信号输入的的运放,在其输出端产生的任何交流无规则的干扰电压。这个噪声电压折算到运放输入端时,就称为运放输入噪声电压(有时也用噪声电流表示)。对于宽带噪声,普通运放的输入噪声电压有效值约10~20μV。 差模输入阻抗(也称为输入阻抗):差模输入阻抗定义为,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两输入端的电压变化量与对应的输入端电流变化量的比值。差模输入阻抗包括输入电阻和输入电容,在低频时仅指输入电阻。一般产品也仅仅给出输入电阻。采用双极型晶体管做输入级的运放的输入电阻不大于10兆欧;场效应管

3dB带宽定义和理解

3dB带宽定义和理解 3dB带宽指幅值等于最大值的二分之根号二倍时对应的频带宽度 幅值的平方即为功率,平方后变为1/2倍,在对数坐标中就是-3dB的位置了,也就是半功率点了,对应的带宽就是功率在减少至其一半以前的频带宽度,表示在该带宽内集中了一半的功率。 1、dBm dBm是一个考征功率绝对值的值,计算公式为:10lgP(功率值/1mw)。 [例1] 如果发射功率P为1mw,折算为dBm后为0dBm。 [例2] 对于40W的功率,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 10lg(40W/1mw)=10lg(40000)=10lg4+10lg10+10lg1000=46dBm。 2、dBi 和dBd dBi和dBd是考征增益的值(功率增益),两者都是一个相对值,但参考基准不一样。dBi的参考基准为全方向性天线,dBd的参考基准为偶极子,所以两者略有不同。一般认为,表示同一个增益,用dBi表示出来比用dBd表示出来要大2. 15。 [例3] 对于一面增益为16dBd的天线,其增益折算成单位为dBi时,则为18.15dBi(一般忽略小数位,为18dBi)。 [例4] 0dBd=2.15dBi。 [例5] GSM900天线增益可以为13dBd(15dBi),GSM1800天线增益可以为15dBd(17dBi)。 3、dB dB是一个表征相对值的值,当考虑甲的功率相比于乙功率大或小多少个dB时,按下面计算公式:10lg(甲功率/乙功率) [例6] 甲功率比乙功率大一倍,那么10lg(甲功率/乙功率)=10lg2=3dB。也就是说,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3 dB。 [例7] 7/8 英寸GSM900馈线的100米传输损耗约为3.9dB。 [例8] 如果甲的功率为46dBm,乙的功率为40dBm,则可以说,甲比乙大6 dB。[例9] 如果甲天线为12dBd,乙天线为14dBd,可以说甲比乙小2 dB。 4、dBc

带宽定义和理解

-3dB带宽定义和理解 -3dB带宽指幅值等于最大值的二分之根号二倍时对应的频带宽度。 幅值的平方即为功率,平方后变为1/2倍,在对数坐标中就是-3dB的位置了,也就是半功率点了,对应的带宽就是功率在减少至其一半以前的频带宽度,表示在该带宽内集中了一半的功率。 3dB--指的是比峰值功率小3dB(就是峰值的50%)的频谱范围的带宽;6dB--同上,6dB对应的是峰值功率的25%。 截止频率 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当保持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频率使输出信号降至最大值的0.707倍,或某一特殊额定值时该频率称为截止频率。在高频端和低频端各有一个截止频率,分别称为上截止频率和下截止频率。两个截止频率之间的频率范围称为通频带。 关于通频带,3dB带宽,三阶截点和1dB压缩点 1.通频带 通频带用于衡量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能力。由于放大电路中电容、电感及半导体器件结电容等电抗元件的存在,在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或较高时,放大倍数的数值会下降并产生相移。通常情况下,放大电路只适用于放大某一个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如图所示为某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f1-f2之间为通频带

下限截止频率fL:在信号频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放大倍数的数值明显下降,使放大倍数的数值等于0.707倍的频率称为下限截止频率fL。 上限截止频率fH:信号频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放大倍数的数值也将下降,使放大倍数的数值等于0.707倍的频率称为上限截止频率fH。 通频带fbw:fL与fH之间形成的频带称中频段,或通频带fbw。fbw=fH -fL或者定义为: 在信号传输系统中,系统输出信号从最大值衰减3dB的信号频率为截止频率,上下截止频率之间的频带称为通频带,用BW表示 通频带越宽,表明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适应能力越强。"通频带"英文:passband;transmission bands;pass band; 2.3dB带宽 3dB--指的是比峰值功率小3dB(就是峰值的50%)的频谱范围的带宽;6dB--同上,6dB对应的是峰值功率的25%。 3dB带宽指幅值等于最大值的二分之根号二倍时对应的频带宽度 幅值的平方即为功率,平方后变为1/2倍,在对数坐标中就是-3dB的位置了,也就是半功率点了,对应的带宽就是功率在减少至其一半以前的频带宽度,表示在该带宽内集中了一半 的功率。 3.关于三阶截点和1dB压缩点1dB压缩点(P1dB)是输出功率的性能参数。压缩点越高意味着输出功率越高。P1dB是指与在 很低的功率时相比增益减少1dB时的输入(或输出)功率点。 三阶截取点(IP3)是表示线性度或失真性能的参数。IP3越高表示线性度越好和更少的失真。

运放分类及指标

运算放大器分类: 一:性能指标分类 1.通用型运算放大器 通用型运算放大器就是以通用为目的而设计的。这类器件的主要特点是价格低廉、产品量大面广,其性能指标能适合于一般性使用。例μA741(单运放)、LM358(双运放)、LM324(四运放)以及场效应管为输入级的LF356都属于此种。它们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集成运算放大器。 2.高阻型运算放大器 这类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是差模输入阻抗非常高,输入偏置电流非常小,一般rid>1GΩ~1TΩ,IB为几皮安到几十皮安。实现这些指标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场效应管高输入阻抗的特点,用场效应管组成运算放大器的差分输入级。用FET作输入级,不仅输入阻抗高,输入偏置电流低,而且具有高速、宽带和低噪声等优点,但输入失调电压较大。常见的集成器件有LF355、LF347(四运放)及更高输入阻抗的CA3130、CA3140等。 3.低温漂型运算放大器 在精密仪器、弱信号检测等自动控制仪表中,总是希望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要小且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低温漂型运算放大器就是为此而设计的。目前常用的高精度、低温漂运算放大器有OP07、OP27、AD508及由MOSFET组成的斩波稳零型低漂移器件ICL7650等。 4.高速型运算放大器 在快速A/D和D/A转换器、视频放大器中,要求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转换速率SR

一定要高,单位增益带宽BWG一定要足够大,像通用型集成运放是不能适合于高速应用的场合的。高速型运算放大器主要特点是具有高的转换速率和宽的频率响应。常见的运放有LM318、μA715等,其SR=50~70V/ms,BWG>20MHz。5.低功耗型运算放大器 由于电子电路集成化的最大优点是能使复杂电路小型轻便,所以随着便携式仪器应用范围的扩大,必须使用低电源电压供电、低功率消耗的运算放大器相适用。常用的运算放大器有TL-022C、TL-060C等,其工作电压为±2V~±18V,消耗电流为50~250μA。目前有的产品功耗已达μW级,例如ICL7600的供电电源为1.5V,功耗为10mW,可采用单节电池供电。 6.高压大功率型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主要受供电电源的限制。在普通的运算放大器中,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一般仅几十伏,输出电流仅几十毫安。若要提高输出电压或增大输出电流,集成运放外部必须要加辅助电路。高压大电流集成运算放大器外部不需附加任何电路,即可输出高电压和大电流。例如D41集成运放的电源电压可达±150V,μA791集成运放的输出电流可达1A。 7. 低输入偏流型 当运放的输入偏流为零时,便是理想的运放。其输入偏流IB ,是用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电流平均值来定义的,因此该值越小,性能越高。当环境温度T=25℃时,不同结构不同类型的低输入偏流型运放,其偏流值应在以下规定范围内:双极型运放:25nA~lμA 场效应管输入型运放:1μμA~50μμA MOS输入型运放:0.1μμA CMOS输入型运放:0.1μμA 采用低偏流放大器的电路有:小电流测定电路、需要高阻抗的电路、积分器、电流/电压转换器、高阻抗转换器等

各种带宽概念详解,适合初学者

?什么是带宽? ? 在各类电子设备和元器件中,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带宽的概念,例如我们熟知的显示器的带宽,内存的带宽,总线的带宽和网络的带宽等等;对这些设备而言,带宽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指标.不过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显示器中它的单位是MHz,这是一个频率 的概念;而在总线和内存中的单位则是GB/s,相当于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而在通讯领域, 带宽的描述单位又变成了MHz,GHz……这两种不同单位的带宽表达的是同一个内涵么 二者存在哪些方面的联系呢本文就带你走入精彩的带宽世界. 一, 带宽的两种概念 第一种如果从电子电路角度出发,带宽(Bandwidth)本意指的是电子电路中存在一个固有通频带,这个概念或许比较抽象,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解释.大家都知道,各类复杂 的电子电路无一例外都存在电感,电容或相当功能的储能元件,即使没有采用现成的电 感线圈或电容,导线自身就是一个电感,而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便可以组成 电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杂散电容或分布电容;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电容,电感,都会 对信号起着阻滞作用从而消耗信号能量,严重的话会影响信号品质.这种效应与交流电 信号的频率成正比关系,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号难以保持稳定时,整个电子电路 自然就无法正常工作.为此,电子学上就提出了"带宽"的概念,它指的是电路可以保 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而属于该体系的有显示器带宽,通讯/网络中的带宽等等. 而第二种带宽的概念大家也许会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实是数据传输率,譬如内存带宽,总线带宽,网络带宽等等,都是以"字节/秒"为单位.我们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 这些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被称为"带宽",但因业界与公众都接受了这种说法,代表数据 传输率的带宽概念非常流行,尽管它与电子电路中"带宽"的本意相差很远. 区别:对于电子电路中的带宽,决定因素在于电路设计.它主要是由高频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决定,而高频电路的设计是比较困难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电路要高很多.这部分 内容涉及到电路设计的知识,对此我们就不做深入的分析.而对于总线,内存中的带宽, 决定其数值的主要因素在于工作频率和位宽,在这两个领域,带宽等于工作频率与位宽 的乘积,因此带宽和工作频率,位宽两个指标成正比.不过工作频率或位宽并不能无限制提高,它们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总线,内存部分对其作专门论述. 二, 总线中的带宽 在计算机系统中,总线的作用就好比是人体中的神经系统,它承担的是所有数据传输的职责,而各个子系统间都必须籍由总线才能通讯,例如,CPU和北桥间有前端总线, 北桥与显卡间为AGP总线,芯片组间有南北桥总线,各类扩展设备通过PCI,PCI-X总 线与系统连接;主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也是通过总线进行,如目前流行的USB 2.0, IEEE1394总线等等,一句话,在一部计算机系统内,所有数据交换的需求都必须通过总 线来实现! 按照工作模式不同,总线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并行总线,它在同一时刻可以传输多位数据,好比是一条允许多辆车并排开的宽敞道路,而且它还有双向单向之分;另 一种为串行总线,它在同一时刻只能传输一个数据,好比只容许一辆车行走的狭窄道路, 数据必须一个接一个传输,看起来仿佛一个长长的数据串,故称为"串行". 并行总线和串行总线的描述参数存在一定差别.对并行总线来说,描述的性能参数 有以下三个:总线宽度,时钟频率,数据传输频率.其中,总线宽度就是该总线可同时

高频报告-可调增益宽带放大器设计

可变增益宽带放大器设计 1、应用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多媒体信息的高速传输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各类型放大器的运用领域不断扩展。在当今科技和通讯高速发展下,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仪器装置对信号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一些高精度的领域,对小信号的放大与处理要求更为严格。普通的运放存在着本身不可忽略的缺点,用普通的运放设计的放大器一般具有频带窄、噪声系数大、低增益的特点。宽带放大器可以对宽频带、小信号、交直流信号进行高增益的放大,广泛应用于军事、光纤通信、电子战设备及微波仪表和医用设备等高科技领域上,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研究和设计一款高增益、高精度、低噪声、增益可控性高的宽带放大器成为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要同时满足这些性能指标,对电路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高频PCB 和电磁兼容的设计要求。 2、设计目的 要求所设计的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输入/输出电压处于动态可变范围的前提下,同时兼顾增益与带宽的要求,使其具有较宽的频带,同时具备低噪声、工作稳定的特点。 3、系统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可将系统分为以下几部分模块:前置放大电路、中间级增益可调放大电路、后级功率放大电路。为降低噪音,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应注意第一级放大电路的降噪设计,可通过选用低噪声芯片设计固定增益放大电路,并注意设计反馈电路。中间级增益可调放大电路可选择可编程增益芯片,通过调整接入电阻调整增益。[2] 图表一 系统设计框图 4、方案选择 4.1芯片类型选择 4.1.1AD603 AD603是一种具有程控增益调整功能的芯片。它是美国ADI 公司的专利产品,是一个低噪、90MHz 带宽增益可调的集成运放,它提供精确的引脚可选增益,90 MHz 带宽时增益范围为-11 dB 至+31 dB ,9 MHz 带宽时增益范围为+9 dB 至+51 dB 。用一个外部电阻便可获得任何中间增益范围。折合到输入的噪声谱密度仅为1.3 nV/√Hz ,采用推荐的±5 V 电源时功耗为125mW 。两片AD603级联时,总增益的控制范围为84.28dB ,因此符合增益可调,带宽较宽、低噪声的设计要求。 图 1AD609引脚图 4.1.2AD811 AD811是一款宽带电流反馈型运算放大器,-3 dB 带宽为120 MHz (G=+2),带宽达到35 MHz (0.1dB,G = +2)。低失真特性(带宽最高可达10 MHz)和宽单位增益带宽,使AD811非常适合用作数据采集系统中的ADC 或DAC 缓冲器。该放大器还具有1.9 nV/√Hz 的低电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运放参数详解以及参数测试原理和电路11

运放参数解析定义大全 一、单位增益带宽GB 单位增益带宽定义为:运放的闭环增益为1倍条件下,将一个恒幅正弦小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闭环电压增益下降3db(或是相当于运放输入信号的0.707)所对应的信号频率。单位增益带宽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于正弦小信号放大时,单位增益带宽等于输入信号频率与该频率下的最大增益的乘积,换句话说,就是当知道要处理的信号频率和信号需要的增益后,可以计算出单位增益带宽,用以选择合适的运放。这用于小信号处理中运放选型。 二、运放的带宽是表示运放能够处理交流信号的能力 对于小信号,一般用单位增益带宽表示。单位增益带宽,也叫做增益带宽积,能够大致表示运放的处理信号频率的能力。例如某个运放的增益带宽 =1MHz,若实际闭环增益=100,则理论处理小信号的最大频率 1MHz/100=10KHz。 对于大信号的带宽,即功率带宽,需要根据转换速度来计算。 对于直流信号,一般不需要考虑带宽问题,主要考虑精度问题和干扰问题。 1、运放的带宽简单来说就是用来衡量一个放大器能处理的信号的频率范围,带宽越高,能处理的信号频率越高,高频特性就越好,否则信号就容易失真,不过这是针对小信号来说的,在大信号时一般用压摆率(或者叫转换速率)来衡量。 2、比如说一个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n倍,但并不是说对所有输入信号的放大能力都是n倍,当信号频率增大时,放大能力就会下降,当输出信号下降到原来输出的0.707倍时,也就是根号2分之一,或者叫减小了3dB,这时候信号的频率就叫做运放的带宽。 3、当输出信号幅度很小在0.1Vp-p以下时,主要考虑增益带宽积的影响。 就是Gain Bandwidth=放大倍数*信号频率。 当输出信号幅度很大时,主要考虑转换速率Sr的影响,单位是V/uS。 在这种情况下要算功率带宽,FPBW=Sr/2πVp-p。 也就是在设计电路时要同时满足增益带宽和功率带宽。

日志原稿:运放的单位增益带宽概念

在设计二级运放时,我发现对单位增益带宽这个概念不甚了解,从网上搜集一下相关的资料,整理如下: 单位增益带宽GB 单位增益带宽定义为:运放的闭环增益为1倍条件下,将一个恒幅正弦小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闭环电压增益下降3db (或是相当于运放输入信号的0.707) 所对应的信号频率。单位增益带宽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于正弦小信号放大时,单位增益带宽等于输入信号频率与该频率下的最大增益的乘积,换句话说,就是当 知道要处理的信号频率和信号需要的增益后,可以计算出单位增益带宽,用以选择合适的运放。这用于小信号处理中运放选型。 注:需要注意的是单位增益带宽的定义条件是在闭环增益为1条件下。我们知道对于反馈系数为β反馈系统,其3dB 增益为)1(00A A β+,考虑到一般10>>A ,可得β=1。而此时 3dB 带宽变为00)1(ωβA +,故有0000)1(ωωβA A =+。一般我们可以将00ωA 看做是单位增益带宽。而对于同一反馈系统而言,其3dB 增益与3dB 带宽的乘积也都为00ωA ,所以在运放中我们一般也将单位增益带宽,也叫做增益/带宽积。若已知某个运放的单位增益带宽=1MHz ,若实际闭环增益=100,则理论处理小信号的最大频率=1MHz/100=10KHz 。 运放的带宽是表示运放能够处理交流小信号的能力。运放的带宽简单来说就是用来衡量一个放大器能处理的信号的频率范围,带宽越高,能处理的信号频率越高,高频特性就越好,否则信号就容易失真。不过这是针对小信号来说的,在大信号时一般用压摆率(或者叫转换速率)来衡量而对于大信号带宽,即功率带宽,需要根据转换速率来计算。而对于直流信号,一般不需要考虑带宽问题,主要考虑精度问题和干扰问题。

带宽的两种概念

在各类电子设备和元器件中,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带宽的概念,例如我们熟知的显示器的带宽、内存的带宽、总线的带宽和网络的带宽等等;对这些设备而言,带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不过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显示器中它的单位是MHz,这是一个频率的概念;而在总线和内存中的单位则是GB/s,相当于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而在通讯领域,带宽的描述单位又变成了MHz、GHz??这两种不同单位的带宽表达的是同一个内涵么?二者存在哪些方面的联系呢?本文就带你走入精彩的带宽世界。 一、带宽的两种概念如果从电子电路角度出发,带宽(B a n d w i d t h)本意指的是电子电路中存在一个固有通频带,这个概念或许比较抽象,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解释。大家都知道,各类复杂的电子电路无一例外都存在电感、电容或相当功能的储能元件,即使没有采用现成的电感线圈或电容,导线自身就是一个电感,而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便可以组成电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杂散电容或分布电容;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电容、电感,都会对信号起着阻滞作用从而消耗信号能量,严重的话会影响信号品质。这种效应与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成正比关系,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号难以保持稳定时,整个电子电路自然就无法正常工作。为此,电子学上就提出了“带宽”的概念,它指的是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而属于该体系的有显示器带宽、通讯/网络中的带宽等等。而第二种带宽的概念大家也许会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实是数据传输率,譬如内存带宽、总线带宽、网络带宽等等,都是以“字节/秒”为单位。我们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这些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被称为“带宽”,但因业界与公众都接受了这种说法,代表数据传输率的带宽概念非常流行,尽管它与电子电路中“带宽”的本意相差很远。

仿真增益带宽-通用运算放大器模型

仿真增益带宽-通用运算放大器模型 信号信号链工程师 David Zhao (赵大伟) 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GBW)会怎样影响你的电路并不总是显而易见。宏模型有固定的增益带宽积。虽然你可以深入观察这些模型,当然最好不要瞎弄它们。那么你可以做什么? 你可以使用SPICE中的通用放大器的模型来检测你的电路对增益带宽积的灵敏度。大多数基于SPICE的电路仿真器包含一个简单的运算放大器模型,因此你很容易就可以修改。TINA的仿真界面。 首先将DC开环增益设置为1M(120dB)。然后,主极点的频率(单位为Hz)与其相乘将得到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单位为MHz)。在这个例子中,10Hz的主极点对应10MHz的增益带宽积。对于5MHz,10MHz和100MHz三种不同的增益带宽积,图2分别给出了对应的开环响应。 注意这个简单的模型存在第二个极点(有些人称它为不受欢迎的极点)。有时候,你会想要第二个极点处在一个非常高的频率,比如说10GHz。对于任何合理的增益带宽积,这将会形成一个理想的90°的相位裕量。在这个范例中,我将第二个极点设定为100MHz,等于我仿真时最大的增益带宽积的值。在100MHz增益带宽积的响应中,你可以看到第二个极点的影响,它将会使得开环响应在100MHz的地方开始弯曲。它使得单位增益带宽大约为78MHz,和一个具有78MHz增益带宽积的运算放大器的情况很相似。运算放大器的单位增益带宽和增益带宽积并不一定是相同的值。 对于有源滤波器的设计,很难判断增益带宽积的需求,它是一个可以应用这种技术的很好的例子。图3中使用FilterPro来设计切比雪夫滤波器,它会给出一些增益带宽积值的推荐,然而它的设计准则可能会比一些情况更严格。对于这个设计而言,它推荐了100MHz或更大的增益带宽积来达到近乎理想的滤波器设计特性。,我设定三种增益带宽积(5MHz,10MHz,100MHz)来对设计进行仿真。从结果中可以得出小于100MHz的增益带宽积已经是符合要求的。对于最终的仿真,你应该使用你所选择的运算放大器的宏模型。 我使用了TINA中的参数步进功能,改变主极点从而改变增益带宽积。其它仿真器也有类似的功能。当然,也可以手动地修改参数。无论是哪种方式,改变通用运算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积将帮助你洞察增益带宽积对电路的影响。 你曾经使用运算放大器模型来修改其它参数吗?欢迎给出建议。

运算放大器常见问题

1.一般反相/同相放大电路中都会有一个平衡电阻,这个平衡电阻的作用是什么呢? (1) 为芯片内部的晶体管提供一个合适的静态偏置。 芯片内部的电路通常都是直接耦合的,它能够自动调节静态工作点,但是,如果某个输入引脚被直接接到了电源或者地,它的自动调节功能就不正常了,因为芯片内部的晶体管无法抬高地 线的电压,也无法拉低电源的电压,这就导致芯片不能满足虚短、虚断的条件,电路需要另外分 析。 (2)消除静态基极电流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大小应与两输入端外界直流通路的等效电阻值平衡, 这也是其得名的原因。 2.同相比例运算放大器,在反馈电阻上并一个电容的作用是什么?? (1)反馈电阻并电容形成一个高通滤波器, 局部高频率放大特别厉害。 (2)防止自激。 3.运算放大器同相放大电路如果不接平衡电阻有什么后果? (1)烧毁运算放大器,有可能损坏运放,电阻能起到分压的作用。 4.在运算放大器输入端上拉电容,下拉电阻能起到什么作用?? (1)是为了获得正反馈和负反馈的问题,这要看具体连接。比如我把现在输入电压信号,输出电 压信号,再在输出端取出一根线连到输入段,那么由于上面的那个电阻,部分输出信号通过该电 阻后获得一个电压值,对输入的电压进行分流,使得输入电压变小,这就是一个负反馈。因为信 号源输出的信号总是不变的,通过负反馈可以对输出的信号进行矫正。 5.运算放大器接成积分器,在积分电容的两端并联电阻RF 的作用是什么? (1) 泄放电阻,用于防止输出电压失控。 6.为什么一般都在运算放大器输入端串联电阻和电容? (1)如果你熟悉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电路的话,你会知道,不论什么运算放大器都是由几个几个晶 体管或是MOS 管组成。在没有外接元件的情况下,运算放大器就是个比较器,同相端电压高的时 候,会输出近似于正电压的电平,反之也一样……但这样运放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只有在 外接电路的时候,构成反馈形式,才会使运放有放大,翻转等功能…… 7.运算放大器同相放大电路如果平衡电阻不对有什么后果? (1)同相反相端不平衡,输入为0 时也会有输出,输入信号时输出值总比理论输出值大(或小) 一个固定的数。 (2)输入偏置电流引起的误差不能被消除。 8.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多少输入阻抗是多少其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的电 压是多少? (1) 放大倍数是无穷大,输入阻抗是无穷小,同向输入和反向输入之间电压几乎相同(不是0

增益带宽可调放大器_杨曌

电 子 测 试 0 前言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放大的信号往往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变化,显然,带宽和增益是放大器的两个重要指标。低噪声、宽频带、高效率的放大器设计在工业中经常出现,并且要求的指标不断提高。本文介绍一款前级为可变增益放大器(VGA)AD603调节增益,后级为电流反馈型运放THS3091放大功率,并采用负反馈思想抑制零点漂移问题的设计方案,此方案还采取多种措施来抵抗干扰,降低噪声,获得很好的效果。 1 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 2.1 放大器电压增益Av≥40dB,在0~40dB范围内手动连续调节,或5dB步距调节; 2.2 在最大增益下,放大器可过直流,可(1MHz、2MHz、4MHz 三点)预置并显示,并尽量减小带内波动,衰减斜率≥-40db/十倍频; 2.3 在50Ω的负载上,放大器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峰值≥10V。 2.4 放大器输入为正弦波时,可测量并数字显示输出电压的峰峰值和有效值,输出电压(峰峰值)测量范围为0.5~10V,相对误差小于5%; 2 理论分析与方案选择 综合分析设计指标,主要难点共有三个方面:一是在较宽的带宽内实现较大的放大能力,且以两种方式调节增益;二是保证实现要求的功率输出;三是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问题,因为带宽下限为0Hz,高精度放大器必须最大程度解决零点漂移。 2.1 带宽增益积 带宽增益积是指放大电路通带电压增益与通频带的乘积。本系统设计最大电压增益≥40dB(100倍),通频带最大达到4MHz,所以增益带宽积为:。 2.2 放大器稳定性 为了使放大器稳定,设计时不能接近自激振荡的条件:幅度平衡条件|AF|=1,相位平衡条件φA+φF=π和起振条件|AF|略大于1,留有裕量越大,放大器愈不易产生自激振荡,但设计也就愈困难。 对于电压反馈型运放AD603,人为引入电阻、电容,使它在原自激振荡频率处产生附加相移,不再满足自激条件。对于电流反馈型运放THS3091,采取注意走线布局、选用合适反馈电阻,使其不因阻值过大而产生大分布电容或降低带宽。 2.3 负反馈抑制零点漂移 零点漂移是放大器输入为零时,输出端的电压不为零,并且电压偏置随时间、温度、电源电压等一起变化的现象。由于AD603本身的零点漂移较大,最大为30mV,所以在AD603输出端引入自动零偏调理电路,即将AD603输入短路,不断采样AD603的输出直流偏置电压,送入单片机处理并通过D/A输出,在调零放大器的调零端加入对应的校正电压,使这个直流偏置电压为零。功率放大电路中,则应尽量采用低温漂运放。 此增益带宽可调放大器主要确定以下五个模块: 2.3.1可变增益放大的选择 采用低噪声、精密控制的可变增益放大器AD603作增益控制核心器件,其温度稳定性高,增益(dB)与控制电压(V) 增益带宽可调放大器 杨 曌 (东南大学,211189) 摘要:本论文介绍一款高指标的增益带宽可调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设计采用多重措施来降低噪声,提高效率,并且采用负反馈思想抑制零点漂移。实测表明,设计出的增益带宽可调放大器各项指标能很好地达到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工业生产和电子竞赛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增益带宽可调放大器负反馈精度 Adjustable amplifier gain bandwidth Yang Zhao (SoutheastUniversity,211189)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super quality amplifier with adjustable gain bandwidth. Multiple measures were taken by this design to reduce noise, increase efficiency, and negative feedback to inhibit of zero-point drift.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is amplifier meet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can provide reliable reference for practicability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electronic competition. Keywords:adjustable gain bandwidth;amplifier;negative feedback;accuracy ·16·

dB带宽定义和理解

d B带宽定义和理解 Th 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3dB带宽定义和理解 -3dB带宽指幅值等于最大值的二分之根号二倍时对应的频带宽度。 幅值的平方即为功率,平方后变为1/2倍,在对数坐标中就是-3dB的位置了,也就是半功率点了,对应的带宽就是功率在减少至其一半以前的频带宽度,表示在该带宽内集中了一半的功率。 3dB--指的是比峰值功率小3dB(就是峰值的50%)的频谱范围的带宽;6dB--同上,6dB对应的是峰值功率的25%。 截止频率 用来说明电路频率特性指标的特殊频率。当保持电路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频率使输出信号降至最大值的倍,或某一特殊额定值时该频率称为截止频率。在高频端和低频端各有一个截止频率,分别称为上截止频率和下截止频率。两个截止频率之间的频率范围称为通频带。 关于通频带,3dB带宽,三阶截点和1dB压缩点1.通频带 通频带用于衡量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能力。由于放大电路中电容、电感及半导体器件结电容等电抗元件的存在,在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或较高时,放大倍数的数值会下降并产生相移。通常情况下,放大电路只适用于放大某一个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如图所示为某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f1-f2之间为通频带 下限截止频率fL:在信号频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放大倍数的数值明显下降,使放大倍数的数值等于倍的频率称为下限截止频率fL。

上限截止频率fH:信号频率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放大倍数的数值也将下降,使放大倍数的数值等于倍的频率称为上限截止频率fH。 通频带fbw:fL与fH之间形成的频带称中频段,或通频带fbw。fbw=fH-fL或者定义为: 在信号传输系统中,系统输出信号从最大值衰减3dB的信号频率为截止频率,上下截止频率之间的频带称为通频带,用BW表示 通频带越宽,表明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适应能力越强。"通频带"英文:passband;transmissionbands;passband; 带宽 3dB--指的是比峰值功率小3dB(就是峰值的50%)的频谱范围的带宽; 6dB--同上,6dB对应的是峰值功率的25%。 3dB带宽指幅值等于最大值的二分之根号二倍时对应的频带宽度 幅值的平方即为功率,平方后变为1/2倍,在对数坐标中就是-3dB的位置了,也就是半功率点了,对应的带宽就是功率在减少至其一半以前的频带 宽度,表示在该带宽内集中了一半 的功率。 3.关于三阶截点和1dB压缩点1dB压缩点(P1dB)是输出功率的性能参数。 压缩点越高意味着输出功率越高。P1dB是指与在 很低的功率时相比增益减少1dB时的输入(或输出)功率点。 三阶截取点(IP3)是表示线性度或失真性能的参数。IP3越高表示线性度越好和更少的失真。 IIP3:Input3rdorderinterceptpoint;

运放带宽,增益带宽积和频率响应

运放带宽,增益带宽积和频率响应 任何电路的带宽都是最重要的。因此,运放带宽是运算放大器电路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运放带宽、增益和增益带宽积都是紧密相关的。 由于任何运放都有限的带宽,在任何电路的设计开始时,都必须仔细考虑增益、带宽和频率响应。 运放带宽 虽然运算放大器有一个非常高的增益,这一级别的增益开始下降在一个低频。开环断点,即增益下降3dB的频率通常只有几赫兹。 长寿命和仍然非常流行的741运算放大器有一个6赫兹左右的开环断点。除此之外,响应以-6dB/倍频程或-20 dB/10的速率下降。注:八度是频率的两倍,十年是频率的十倍,因此这两个数字是表达相同特征的两种方式。 典型运算放大器开环增益带宽图

运放增益、带宽及补偿 OP放大器通常具有较低的断点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几乎所有OP AMP都包含了一个称为补偿的特性。 这种频率补偿用于确保运算放大器在所有工作条件下保持稳定。最早的运放容易发生不稳定,因此,几乎所有运放IC设计中都引入了补偿,这是理所当然的。 无补偿的典型运放开环增益带宽 补偿对运放带宽的影响是为了减小断点.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补偿,断点和带宽将更大,但代价是不稳定。 反馈对运放带宽的影响 在使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实际电路时,采用负反馈来控制增益。应用这种反馈可以使非常高的增益交换带宽。 这样,就可以在所需的带宽范围内实现非常平坦的频率响应曲线。

闭环运算放大器增益和频率响应 运放增益带宽积 在设计运放电路时,一个称为运放增益带宽积的图形是很重要的。 OP放大器增益带宽积通常是为特定的运放类型、开环配置和加载的输出指定的: GBP=Avxf GBP=Avxf 其中: 运放增益带宽积 AV=电压增益 F=截止频率(Hz) 对于电压反馈放大器,运算放大器增益带宽积为常数.但是,由于增益和带宽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所以它不适用于电流反馈放大器。 因此,将增益降低10倍将使带宽增加同样的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