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7、6退位减法

十几减7、6退位减法
十几减7、6退位减法

《十几减7、6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主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课时:共13课时,本节是第4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丁艳霞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计算方法的培养与发掘,通过各种生动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思维并联系起来,是他们养成自己自主学习,并找到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

3、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从心理特点来看,学生的年龄小,好玩又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从知识点来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20以内的数的退位减法,大部分学生对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已经基本掌握,但是还不太熟练。

目标

1.结合情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一图三式,感受想加法算减法;

2.理解十几减7、6的算理,会正确计算;

3.通过探究过程中能够发现规律,并会运用此规律计算;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能正确运用十几减7、6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

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自己口算13-7和13-6的方法。

任务2:回答“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13-7和13-6的”和“哪种方法算得又对又快?”两个问题;选择又对又快的方法口算“15-7”;完成做一做第1题和第2、3题。

任务3:完成教材第15页第3题后两个。

教学过程

附:学具准备

为每一小组准备1捆零5根小棒

《十几减8、7、6退位减法》练习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主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课时:共13课时,本节是第5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丁艳霞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计算方法的培养与发掘,通过各种生动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思维并联系起来,是他们养成自己自主学习,并找到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

3、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从心理特点来看,学生的年龄小,好玩又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从知识点来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减8、7、6”的20以内的数的退位减法,大部分学生对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已经基本掌握,从几种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

目标

1.熟练理解十几减8、7、6的算理,会正确口算;

2.在练习探究过程中能够发现规律,并会运用此规律提高口算速度;

评价任务

任务1:独立思考,做口算题,互相说一说自己口算的方法。

任务2:回答“说一说,15页第5题和16页第6题是怎么比较的,”和“你是怎么连线的?”两个问题;选择又对又快的方法口算方法。

任务3:完成教材第16页第7题和第9题。

教学过程

附:学具准备

为每一小组准备1捆零5根小棒

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2.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及相关练习教学提示:本节课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学习的,借助小棒摆一摆,通过说一说、练一练准确的掌握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鞥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逛公园划船的情景,通过说一说、练一练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十几减7、8的计算方法,能较准确计算十几减7、8的退位减法。 难点: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突破:创设逛公园划船的情景,让学生借助情景提出问题,并在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通过说一说、练一练进一步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中十几减法中十几减8、减7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十几减9的口算卡片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出示十几减9的口算卡片,让学生进行抢答,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11-9= 13-9= 15-9= 14-9= 12-9= 18-9= 16-9= 17-9=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在公园门口遇到的两个问题。那些小朋友进公园以后会玩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设计意图:以连贯的故事情景吸引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图:他们正准备做什么?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看图交流信息:一共有15只船划走了8只;阿姨那里有16瓶矿泉水,小朋友买走了7瓶。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教师板书。(1)还剩几条船?(2)还剩几瓶矿泉水? 3.解决第一个问题,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还剩几条船?(1)解决第一个问题还需要那些信息?怎么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5-8= (2)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计算这个算式?学生独立思考。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计算方法。(3)全班交流计算方法:①把8分成5和3,先算15-5=10,再算10-3=7。②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8=2,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6、7的加减法 课题:6、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课前准备: 课件主题图,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0~~~5的加减法,今天我们来学习6和7 的加减法。(板书:6和7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知 1、学习1+5和5+1 出示 师: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用加法算: 5+1=6 师:你是从哪哪儿往哪儿观察的?能完整的再说说吗? 生:从左往右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 圆片用加法算:5+1=6 师:说的真棒!谁能像他那样说? 师:你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从右往左观察 师:那可以怎样说?又怎样列算式呢? 生:从右往左看,右边有1个圆片,左边有5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

用加法算:1+5=6 师:你说的真完整。同桌之间快速的像他那样说说吧。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能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明确:看的是同一幅图,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圆片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以列的算式就不一样。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明确: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相加的得数相同。 2、学习6-1和6-5 课件展示:先摆6个圆片,然后分成5和1 师:仔细观察谁能用一句话把刚才的过程说一说? 生:一共有6个圆片,分成两份,左边5个,右边1个。 师:如果把右边的一个去掉,左边还剩几个圆片?你能列式计算吗?生:一共有6个圆片,去掉右边的1个,右边还有5个。用减法计算: 6-仁5 (个) 师:如果我去掉右边的又该怎样说,怎样列算式呢? (同桌之间快速的小声的说一说。) 汇报:一共有6个圆片,去掉左边的5个,右边还剩1个圆片,用减 法计算:6-5=1 (个) 小结:从总数中去掉左边部分,就得到右边部分;如果去掉右边部分,就得到左边部分。 3:学习一图四式 根据这幅图你可以怎样列式?同桌相互说一说,并列式计算 从左往右:4+2=6 从右往左:2+4=6 去掉左边:6-2=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教案) 龚路中心小学龚燕萍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找伙伴”游戏(具体过程参考探究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师:数字娃娃们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来到了果园摘苹果,一共摘了9个红苹果, 2个青苹果.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 随后教师先后出示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因为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所以用加法)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9+2=11. 师: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如果数字娃娃们吃掉了9个,还剩几个? 随后出示11个苹果图,教师一边把11个苹果画上集合圈,把9个红苹果画上虚线圈.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因为要从 11个苹果中去掉 9个,所以用减法)师: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1-9= 师:11-9的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样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把你怎样想的说一说. 可能有以下讨论结果: (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 (2)因为 9加 2得 11,所以 11减 9等于 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 (即:11-9=10-9+1) 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许多方法.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的这些方法都是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第(2)种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观察左图和加法算式,右图和减法算式,想一想:苹果的总数都是11个,其中一部分是9个红苹果,另一部分是2个青苹果.为什么一个用加法,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6.7加减法应用教学设计

6、7加减法应用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46页、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用加法计算的题目。 2.进一步提高计算6、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3.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并能正确用加法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个人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田里的庄稼丰收了,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小朋友也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有了很多收获吧!先来展示一下学到的本领。 1.组数游戏.组成7:我说2,你说(5),2和5组成7…… 2.口算。(卡片) 2+5= 7-4= 5-2= 0+7= 6-5= 3+4= 2+4= 6-2= 7-7= 7-5= 3.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 在这金色的秋天里,小朋友们的收获真不少。同样有收获的还有小兔子们。(出示46页情境图)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学习加法应用题。 1. (出示46页情境图)请你仔细看图,认真思考,在这幅图中还藏着许多数学问题呢。看懂的小朋友想一想你准备用哪三句话讲给大家听。 提问:这幅图中有什么? 有两组兔。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 2. 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3. 谁能根据上面小朋友的回答,用三句话完整的说说图意。 生汇报:草地上左边有4只小兔子,右边有2只小兔子,一共有几只兔子? 师讲解:要求一共有几只兔子?我们在图上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它的名字叫大括号。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两边的兔子合起来,一共、总共、总数的意思,并用手势表示)。还有一个新朋友:“?”,“?”表示什么呢?就是提出问题,表示是多少,是几。大括号下面画“?”表示把两边的兔子合起来一共、总共有多少只兔子。就像刚才小朋友说到的第三句话那样。谁能再来看图用三句话完整地说一说图意呢? 4. 谁能用学过的本领解决这个问题?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进行10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6、7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教学准备:小棒图,小黑板,水果图 一、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5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6个) 谁来说说你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7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3、课后练习45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6页做一做,49页5、6、7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数字? 教学反思: 上了《6和7的认识》后,我更加体会到兴趣对于孩子们学习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以“趣”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 一、创设新颖、有趣的童话情境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序数、比较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序数意义及6、7的组成。其中知道6、7的组成是教学的重点. 由于教材呈现内容相对来说较多,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6、7岁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如果我们在一节课内呈现的内容、形式、太多了,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差。所以我设计了“昆虫王国运动会”这个主题情境,将书本中的一系列相关知识点用这个虚拟的童

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一、设计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的规律,获得数学源于生活的体验,教师就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这节课。十几减8、7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十几减9)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呈现新的问题情境(十几减8、7),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解决新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将枯燥的计算寓于学生喜欢的活动中,将计算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并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法指导,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个教学设计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二、教材分析 加法和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很广泛。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十几减九,初步感知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十几减八、七的计算方法,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今后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备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1.由于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说学生们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计算时所运用的方法都有了个人的喜好,并从对十几减9的课中学到了不止一种计算的方法,所以其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口算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对于减法的理解上也是如此。 2.在学习本课时可能有的同学对于算法的多样化还需老师进一步的指导、激励,对于“想加算减”可能运用的比较好,其他的几种方法可能不是掌握得很好。另外,由于年龄小,在合作学习时还需教师明确要求,在语言的表达上(就是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完整的叙述)也可能依然存在难度,这也还需教师适时的引导指正。 3.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由于定势原因,可能还会是如以前的学习一样,认为自己做对了就是最好的,不注意倾听他人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效果可能不是很明显。 四、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6和7的认识以及加减法汇总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 6和7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4.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 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教具准备 主题图、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 学具准备 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 生:0、1、2、3、4、5(学生齐数)。 二、导入新课 师: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

三、新授 (一)教学数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 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 生:……(学生报得数)。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 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7(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师(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 7比6多1,6比5多1。 (二)教学认数 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生:……(学生报得数)。 教学活动:贴出数字卡片6和7。 学生活动: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说一说。(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

6和7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也就是学生掌握了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加法算式或一个减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有以下3个方面:①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关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②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③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为了学生后续的学习,我把课的设计重点放在: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算式上以及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上。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课进行认真的设计。回顾课堂,几个小点还是有点值得回味的。 一、创设情境,引导操作,感受“一图两式”。 为了学生能充分感受“一图两式”,我安排了一次四人小组活动,组长按老师的要求摆好小棒。(把小棒按照5根和1根分成两堆)在学生根据小棒图提出数学问题后,教师要求全组小朋友按从左往右的观察顺序,列出一个解决问题的算式。反馈中板演:1+5=6 5+1=6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为什么一个小棒图会有两个不同的算式?在问题的探讨中,学生感受到,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从而感知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二、再次操作,形成概念,渗透加法定律。 教师在黑板上摆圆片,学生根据图快速的写出两个加法算式。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再一个目的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摆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让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了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学生能正确列出算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观察讨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当学生得出两道题的加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的情况后,形成算式:1+5 = 5+1你认为在这两个算式的中间填上什么符号?齐读算式。那这样的算式你还能找几个吗?教师说一个算式,学生对一个算式。从而达到清晰建构: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本节课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

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买铅笔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本节课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中的第一节课,教材提供的解题策略有连减、破十法、减十加补等,提供的材料富有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究活动,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目标: 1、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通过对问题情景的探索及动手操作活动,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铅笔、投影。 教学过程: 一、模拟表演,提出问题 请表演的小朋友上台表演,师口述内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大兔说:“我买9支铅笔”。大兔把铅笔都拿出来: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大袋鼠提出了一个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设计意图:想一想,猜一猜,培养数感。) 三、探究学习15—9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 师:怎样计算15-9?下面请你们独立思考,想办法计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看谁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你是怎样算的? 3、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1)、一根一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10-9=1 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 10-4=6 (4)、9+6=15 15-9=6 ……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学具操作策略,提取头脑中已有知识,对面临的新的计算问题进行图像性表征——利用小棒来表示运算,使学生把内在的学习过程外化。让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计算和操作经验,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整理,建立起关于“十几减九”的运算表象,进而抽象概括,生成属于自己的关于“十几减九”的解题策略。) 师:计算15-9时,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那你们最喜欢那种方法?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认为那种方法最好? 4、小组讨论交流 (1)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对问题解决策略

十几减9、8、7、6的退位减法练习(作业)

. . 退位减法练习(十几减8、9) 姓名家长签名 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破十法、想加法算减法 例题:15-9= 习题: 12-9= 17-9= 11-9= 14-9= 15-8= 13-8= 17-8= 11-8= 退位减法练习(十几减8、9) 姓名家长签名 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破十法、想加法算减法例题:15-9= 习题: 12-9= 17-9= 11-9= 14-9= 15-8= 13-8= 5 1 1.破十法: 想15分成10和5, 用10-9= 1, 1 + 5 = 6 2.想加法算减法: 想9+( )=15, 9+ 6=15, 所以15-9= 6 直接写得数: (9)+(7)=16 (8)+(7)=15 16-9=( ) 15-8=( ) 16-7=( ) 15-7=( ) (3)+(9)=12 (8)+(6)=14 12-9=( ) 14-8=( ) 12-3=( ) 14-6=( ) 1 5 1 1.破十法: 想15分成10和5, 用10-9= 1, 1 + 5 = 6 2.想加法算减法: 想9+( )=15, 9+ 6=15, 所以15-9= 6 直接写得数: (9)+(7)=16 (8)+(7)=15 16-9=( ) 15-8=( ) 16-7=( ) 15-7=( ) (3)+(9)=12 (8)+(6)=14 12-9=( ) 14-8=( ) 12-3=( ) 14-6=( )

退位减法练习(十几减7、6) 姓名家长签名 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破十法、想加法算减法例题:11-7= 习题: 13-7= 15-7= 16-7= 14-7= 14-6= 13-6= 15-6= 12-6= 退位减法练习(十几减7、6) 姓名家长签名 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破十法、想加法算减法 习题: 13-7= 15-7= 16-7= 14-7= 1 4 1.分解法: 想11分成10和1, 用10-7=3, 3+1=4 2.想加法算减法: 想7+( )=11, 9+ 4=11, 所以11-7= 4 直接写得数: (7)+(5)=12 (6)+(7)=13 12-7=( ) 13-6=( ) 12-5=( ) 13-7=( ) (7)+(9)=16 (5)+(6)=11 16-9=( ) 11-5=( ) 12-7=( ) 11-6=( ) 1 2 1 4 1.分解法: 想11分成10和1, 用10-7=3, 3+1=4 2.想加法算减法: 想7+( )=11, 9+ 4=11, 所以11-7= 4 直接写得数: (7)+(5)=12 (6)+(7)=13 12-7=( ) 13-6=( ) 12-5=( ) 13-7=( ) (7)+(9)=16 (5)+(6)=11 16-9=( ) 11-5=( ) 12-7=( ) 11-6=( ) .

6和7加减法解决问题(供参考)

6和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刘杰文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6---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问号,能借助形象、直观的情境图正确理解题意,知道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并能完整地表达数学问题。会用6、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借助生活情境,通过学生观察、表述,尝试、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6、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大括号、问号这样的数学符号的意义,能正确分析情境图的题意,并列出正确的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橡皮擦、小棒。 课前1分钟能力训练:得数是6、7的加减法听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目标导学。 1、猜数游戏。 (1)左手放2块橡皮擦,右手放4块橡皮擦。 (2)左手放4块橡皮擦,右手放3块橡皮擦。 提问:猜猜老师手里一共有几块橡皮擦? 2、根据老师的操作读出算式。 (1)左手拿2支铅笔,右手拿4支铅笔,师操作把4支铅笔和2支铅笔合起来的手势。学生读出算式。 (2)两手合在一起一共7根小棒,拿走2根,还剩下5根。学生读出算式 3、根据算式摆小棒 5+2=7 6—2=4 教师:看来学生对加减法法掌握地很好,那么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吧。出示课题并板书:6和7加减法解决问题。 出示学习目标:所有学生认识大括号和问号,正确理解题意,知道大括号表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李欣 教学内容 “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3.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公园,(课件显示情景图)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可能是:有的买气球,有的买风车。 (一)观察情景1 师:根据买气球的情景,你能提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这个小朋友也是这样想的。 (课件显示:还剩几个?) 师:根据买风车的情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还有几个风车?)师:要求这两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5—9 16—9。 (二)观察情景2 师,公园的这一角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并列出了算式。下面我们再到公园的另一角看看,这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可能回答:有的在猜字谜,有的在玩套圈。 师:根据猜字谜的游戏,可以提什么问题?套圈游戏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还有几个没猜中?还有几个没套中? 师:要求这两个问题应分别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3—9 14—9。 (三)揭示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个数,都用减法计算,而且都要用减几的方法?(减9的)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十几减9的方法好不好?(板书课题:十几减9) 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学习15—9的计算方法 师:下面我们就重点研究第一个问题。 1.学生自主探究。 师:怎样计算15—9?下面请你独立思考想办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看谁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 教师巡视。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请你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你们组的好方法。

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供参考)

课题:6和7的加减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一图四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3.利用“一图四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 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法 学法指导:合作学习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2+1= 4-1= 3-2= 1+3= 5-3= 4-2= 5-4= 5-1=

2.复习6和7的组成。 3.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6的加法 (1)出示主题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图中的两个小朋友相对而坐,正在摆圆片写算式,圆片被分成两份,一份有5个,一份有1个。 (2)用加法算式表示 师:如果把图中圆片的摆放情况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 引导学生明确:从左边观察,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如何列出算式。 5+1=6 师: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1+5=6(从右边观察,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所以列的出算式是1+5=6) 师: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为什么不同? 从女孩的角度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一共有6个圆片。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5+1=6。从男孩的角度看: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1+5=6。 小结:由于两个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写出的两道加

十几减7、6退位减法

《十几减7、6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主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课时:共13课时,本节是第4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丁艳霞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减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计算方法的培养与发掘,通过各种生动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思维并联系起来,是他们养成自己自主学习,并找到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充分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 3、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从心理特点来看,学生的年龄小,好玩又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从知识点来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20以内的数的退位减法,大部分学生对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已经基本掌握,但是还不太熟练。 目标 1.结合情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一图三式,感受想加法算减法; 2.理解十几减7、6的算理,会正确计算; 3.通过探究过程中能够发现规律,并会运用此规律计算;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能正确运用十几减7、6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 任务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自己口算13-7和13-6的方法。 任务2:回答“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13-7和13-6的”和“哪种方法算得又对又快?”两个问题;选择又对又快的方法口算“15-7”;完成做一做第1题和第2、3题。 任务3:完成教材第15页第3题后两个。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文档资料

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 详细介绍: 教案示例一 课题: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找伙伴游戏(具体过程参考探究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师:数字娃娃们找到了自己的伙伴,便来到了果园摘苹果,一共摘了9个红苹果,2个青苹果.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吗?

随后教师先后出示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再出示集合图.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因为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所以用加法)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9+2=11. 师:苹果的总数是多少?如果数字娃娃们吃掉了9个,还剩几个? 随后出示11个苹果图,教师一边把11个苹果画上集合圈,把9个红苹果画上虚线圈. 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因为要从11个苹果中去掉9个,所以用减法)师: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1-9= 师:11-9的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样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把你怎样想的说一说. 可能有以下讨论结果: (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2)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 加1得2. (即:11-9=10-9+1) 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许多方

一年级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

第五单元: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5—46及做一做,P48练习七第4、5、7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教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7根小棒图、7朵小花;教师准备教学 一、复习: 1、数的组成:填一填 2、口算(1—5加减法),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4-2= 4+0= 5-1= 2+1= 2-1= 4-1= 3-2= 5-0=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6和7及6、7的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7的加减法(教师板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 三、新授: 1、6和7的加法: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出示玻璃上的圆片图。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1+5=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 1+5=6。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 学生:不相同。算式不相同?教师: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同? 学生1:因为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5+1 学生2:我先看到的是右边的1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5根小棒,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l+5”。 教师:由于每个小朋友观察的角度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学生: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2、6和7的减法: (1)出示圆片图,同桌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并写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6-1=5 6-5=1)(3)你是怎样想才会那么快就算出得数的?组成、想加算减等 (4)那请大家看一看,这一幅图写出了几个算式?你还能根据这样的图写出四个算式? (5)小练习:摆一摆,填一填。小棒图 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 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 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加法算式的联系。 ④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7-2=5和5+2=7两个算式有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说课稿 大埠小学胡兵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青岛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二课时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编排体系是情景图——你说我说——问题口袋——自主练习。在传统教学中,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常常是定义直接呈现,因而学生总感觉与生活脱节,没什么用处。青岛版教材彻底改变了传统教材的这种编排体系,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图入手,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进而进行合作探索,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有效地接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前面的学习当中大部分学生是有学习基础的,他们有的是在幼儿园已有了这方面的计算训练、有的是家长在家教自己孩子用扳手指头的方法。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区别只是在计算速度方面的差别。大部分孩子都能按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得数。 三、教学模式 本节课我主要采取的是数学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环境里,教师通过话题的有效设计,引发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多次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形态。 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由八个部分组成:师本对话、师生第一次对话、师本再次对话、师生第二次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第三次对话、师生自我对话。 具体来说: 师本对话是教师研读文本的过程,做好教材分析。师生第一次对话是教师分析学生的过程,分析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等,做好学情分析。师本再次对话是教师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师与生的第二次对话。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教师口头提示,明确告诉学生,一上课就让学生知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生本对话是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找出问题,理解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自主学习。生生对话是学生研读文本之后,产生疑难,与同学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交流释疑的过程。可以在学通过学生小组提问、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师生第三次对话是生生对话之后的又一重要环节。老师的引导作用在这个时候起的是“一语点醒梦中人”作用,老师在这一阶段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形成知识系统。师生自我对话,是经过学生自身的品读、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师生之间的互相深化的再次对话,是学生更高层次的体验,老师可以进行总结和反思。

巩固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巩固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巩固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让学生经历数学信息的搜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8、7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 挂图、20根小棒、十几减9的口算卡片。 教学进程: 一、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进行抢答。 13-8= 8+9= 16-7= 14-7= 15-7= 12-2=12-8= 4+7= 二、导入激趣 师: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小红花,哪一位小朋友表现得好,他就可以得到红花作为奖励。看看这节课谁最出色,得到的红花最多。 三、练习 1、夺☆比赛。(第 2、4题) 师:本次夺☆比赛分成两道大题,每做对一道小题就可以得到一颗☆。大家准备好了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2、练习二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2)让学生说清每一组算式数字之间的关系。 3、练习二的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反馈。 4、练习二的第6题。

(1)让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5、练习二的第7、8题。 (1)让学生独立进行口算。 (2)集体反馈,请个别学生说一说两道题中每组算式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6、练习二的第9题。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大家都顺利通过了老师的考验,现在我们要向森林出发了。 学生独立完成,看看是哪两组的同学先完成,并集体反馈计算结果) 7、解决问题。(练习二的第5、10题) (1)让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练习题及答案(一年级下册)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练习题及答案(一 年级下册) 为了能帮助广大小学生朋友们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特地为大家整理了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练习题及答案(一年级下册) 一、口算 (1)8+3= (2)9+3= (3)8+5= (4)9+5= (5)8+6= (6)9+6= (7)8+4= (8)8+7= (9)8+8= (10)9+7= 二、填空 (1)8+( )=14 (2)8+( )=15 (3)8+( )=16 (4)( )+3=11 (5)( )+8=12 (6)( )+8=13 (7)9+( )=12 (8)( )+4=13 (9)( )+8=18 (10)( )+9=17 三、选算加法,再算减法 (1)8+7= (2)6+8= (3)8+5= (4)8+3= (5)4+8= (6)9+4= 15-8= 14-6= 13-8= 11-3= 12-4= 13-9= 15-7= 14-8= 13-5= 11-8= 12-8= 13-4= 四、填空 (1)8+( )=14 (2)( )+8=18 (3)8+( )=16 (4)9+( )=11 14-( )=8 18-( )=8 16-( )=8 11-( )=9 (5)( )+8=11 (6)( )+8=12

11-( )=8 12-8=( ) 五、计算 (1)11-8= (2)17-8= (3)15-8= (4)12-8= (5)13-8= (6)14-8= (7)16-8= (8)18-9= (9)13-9= (10)15-8= 六、计算 (1)3+6+2= (2)17-9-4= (3)5+3+7= (4)16-9-7= (5)18-9-7= (6)15-8-2= (7)11-8-1= (8)9+6+1= (9)17-8-4= (10)13-8-2= 参考答案 一、(1)11 (2)12 (3)13 (4)14 (5)14 (6)15 (7)12 (8)15 (9)16 (10)16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