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金融保险)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金融保险)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第一章货币形态的发展和货币流通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验考生对货币形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各种形态的货币基本概念的熟悉、理解的程度;检查考生对货币流通概念、形式掌握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考生对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的了解和掌握;考察考生对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流通的基本表现形式即货币均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了解和掌握。通过考试,促使考生提高货币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水平,学会分析货币流通现状,加强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考试内容

(一)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

熟悉货币由足值货币向信用货币的发展演变过程。了解足值货币、信用货币的基本概念,掌握足值货币、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形式。熟悉信用货币在现代的发展变化,了解经济中现代信用货币与国家曾直接发行的纸币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掌握现代信用货币范围的扩大及其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概念。掌握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层次划分及其发展变化的新情况。

(二)货币流通的概念和形式

了解货币流通的概念及其构成内容,熟悉货币流通的两种形式——现金流通与存款货币流通概念和流通领域,了解我国人民币现金与存款货币流通的关系,了解广义货币流通渠道以及流通中广义货币流通与银行信贷的关系。

(三)货币需求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了解货币需求的概念。熟悉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掌握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内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货币需求函数及其特点;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理论及其特点和意义。

(四)货币供给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了解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口径。熟悉决定货币供给的主要因素,进而掌握商业银行信贷收支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中央银行信贷收支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国家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五)货币流通状况的表现形式

了解货币流通状况的内涵。熟悉货币均衡概念。了解货币流通的三种状况即货币均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进而掌握货币均衡的标志及其实现条件;掌握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类型及其治理对策;熟悉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治理措施。

第二章信用和利息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信用、信用形式、利息和利息率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检验考生对信用、利息理论主要内容的理解,考察考生对计算利息基本规定的熟悉程度和利息计算的实际操作能力。

考试内容

(一)信用

掌握信用的概念。熟悉信用的产生与发展;熟悉高利贷信用的概念、存在的社会基础和特点;了解高利贷信用的作用;熟悉借贷资本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各种信用形式的概念;熟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的特点;熟悉国家信用的作用;熟悉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了解商业信用的局限性。熟悉信用在社会生产、商品流通、消费和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了解信用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

(二)利息和利息率

掌握利息的概念。熟悉利息的性质。了解西方学者关于利息性质理论的主要观点。掌握利息率的概念、种类。熟悉利息率的决定因素。熟悉利息率变动对集聚社会资金的影响;熟悉利息率变动对信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了解利息率变动对资金使用效益、商品价格和货币流通的影响。

掌握利率体系的含义。掌握中央银行利率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金融机构利率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熟悉市场利率及其包括的主要内容。掌握利息计算的基本方法。

(三)存款利息的计算

掌握计算储蓄存款利息的基本规定。熟悉《储蓄管理条理》对各类储蓄存款计息的规定。了解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熟悉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掌握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熟悉定活两便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熟悉储蓄存款中自动转存和约定转存的基本做法。

熟悉《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对单位存款利息计算的规定。掌握单位活期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理解余额表计息、分户账计息的基本原理。了解单位定期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熟悉《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对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计息的规定。掌握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四)贷款利息的计算

掌握定期结息计息的计算方法,结合单位活期存款计息方法,熟悉计息积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熟悉利随本清计息的计算方法。了解票据贴现的含义;熟悉贴现利息的决定因素;掌握票据贴现利息的计算方法。

熟悉《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对金融机构贷款计息的规定。了解中央银行贷款利息的计算方法。掌握再贴现利息和实付再贴现额的计算方法。

(五)其他利息的计算

掌握信用卡备用金存款利息的计算。熟悉信用卡保证金存款利息的计算。了解信用卡透支利息计算的规定。

熟悉凭证式国债利息的计算方法。熟悉贴现国债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熟悉租金的构成要素。掌握租金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我国的金融机构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与考试,检验应试者对我国金融机构的产生、发展与演变过程的了解熟悉程度;检查考生对我国金融类别及其构成,不同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掌握情况。使考生具备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的基础理论知识,为从事金融领域内的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试内容

(一)金融机构概述

熟悉金融机构的概念,了解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掌握我国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模式。

(二)我国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熟悉历史上我国各个时期产生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的概况。熟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层次、多形式金融体系的形成过程。熟悉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现有格局及发展趋势。

(三)商业银行

掌握我国商业银行的属性、职能、主要类型以及法律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事的主要业务,熟悉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趋势。

(四)中央银行

结合相关章节的内容掌握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掌握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熟悉中国人民银行的形成、演变,了解我国中央银行调控与监管职能最新的发展动向。

(五)银监会与证监会

掌握银监会、证监会的主要职责及分工。

(六)政策性银行

掌握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产生原因,熟悉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性质与主要业务。

(七)非银行金融机构

熟悉、掌握我国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与证券交易所、信用合作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概念与主要业务活动,了解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典当等机构的概念及主要业务活动

第四章金融机构的资本与负债业务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金融机构资本、存款及其他负债的概念和各自作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要求考生熟悉有关资本充足率,存款、其他负债业务的组织、管理的规定,在充分认识金融机构最基本的资金来源业务重要性的基础上提高对资本、存款和其他负债业务的管理、操作水平。

考试内容

(一)金融机构的资本

掌握资本的概念、一般构成及职能,熟悉实收资本、注册资本的含义及不同来源;了解资本充足率有关协议及产生、演变背景和过程;熟悉有关资产风险系数、风险换算系数和资本最低限水平的具体规定。掌握资本充足率、资产风险权数、核心资本、附属资本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熟悉金融机构筹集资本的形式、不同途径以及各自的利弊。掌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金融机构的存款业务

掌握存款的概念,了解存款的不同种类及各自含义。熟悉存款在金融业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存款管理的有关原则、制度,特别是中央银行对有关存款管理的原则、制度和业务管理的具体规定;商业银行内部对存款管理的原则、制度和业务管理的具体规定。了解商业性金融机构存款成本的概念,掌握存款成本的内涵、计算和成本管理的方法。掌握组织存款的要点。了解影响存款总量和单个机构存款量增减的因素。

(三)我国金融机构的其他负债业务

掌握金融机构借入负债的概念及意义、作用。掌握向中央银行融通资金、同业借款、回购协议及发行金融债券的概念、种类、特点、作用和用途、对象、范围。了解金融机构从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及特点。了解短期资金占用中金融机构可以占用的短期资金构成

第五章我国金融企业的资产业务

考试目的

通过考试,检查考生对我国金融企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资产业务的了解、熟悉和掌握情况,借以促进考生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其做好本职工作,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贷款业务的关系人

了解贷款业务涉及的关系人及其概念。

熟悉贷款人和借款人各应具备什么资格。

掌握贷款人和借款人各自的权利以及他们在借贷活动中应该受到哪些限制;对借款人有哪些基本要求。

(二)我国金融企业贷款种类

了解我国金融企业贷款种类的划分方法和按期限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的界限。

了解按贷款保障划分的贷款种类,熟悉按贷款保障划分的各种贷款的基本概念。

熟悉信用贷款的特点,掌握其贷款对象;掌握保证贷款保证人的条件、不能充当保证人的单位和保证合同的签订与变更。

掌握抵押贷款抵押物的范围,和按我国担保法规定的不能作为抵押物的范围;贷款人对抵押物的选择与估价原则;抵押合同的签订和抵押物登记的要求。

掌握质押贷款质押物的种类、贷款人对质押物的保管责任、质押合同的主要内容和生效日。

熟悉票据贴现与贷款的区别;掌握票据贴现的申请和银行对贴现票据的审查内容,包括票据种类、票据的要式和要件、票据的商品性、票据的关系人、票据贴现期限和贴现额度的审查要点。

掌握银行对贴现票据到期收回票款的程序,及票据付款人无款支付时,持票人行使追索权的程序和内容。

了解按贷款人承担的经济责任划分的贷款种类,并熟悉其概念;掌握贷款人在该类贷款中的经济责任。

了解按贷款用途划分的贷款种类;熟悉按贷款用途划分的各种贷款的基本概念;

熟悉消费贷款的主要种类,金融企业提供和收回消费贷款的主要方式;掌握个人住房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的主要内容。

了解助学贷款的概念;熟悉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掌握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对象、借款人、贷款人、贷款额度和利息的规定及主要管理要求。

熟悉普通商业性助学贷款的主要规定。

第六章金融市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与考试,检验考生对金融市场的分类、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等各类型金融市场运作与管理的理论与实务操作、金融市场的主要指标和交易方式的掌握、熟悉和了解情况,借以促进考生提高金融市场的基础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金融市场的分类

掌握金融市场的概念,了解广义金融市场与狭义金融市场的区分和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的涵义。熟悉金融市场的分类。

(二)货币市场

掌握货币市场的涵义。熟悉票据市场的概念及票据的承兑和贴现。掌握同业拆借市场的概念及种类,了解我国规范拆借市场的要求,掌握同业拆借市场的主要特征。熟悉回购市场的涵义,了解国债回购市场发展的情况。了解可转让大额存单市场的基本内容。

(三)资本市场

掌握资本市场的涵义。掌握证券及证券市场的概念和特征,了解证券市场的参与者,熟悉证券承销商、经纪商和自营商的涵义。掌握股票的概念和类型:普通股、优先股、上市股票、非上市股票、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和外资股;掌握债券的概念、种类及其与股票的区别,掌握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特点、类型,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当事人,熟悉证券

投资基金资产估值、净值计算及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熟悉可转换债券的定义及转换条件。了解证券发行市场的涵义及其主体,熟悉证券发行的主要方式:公募发行与私募发行;公开发行与内部发行;直接发行与间接发行;平价发行、溢价发行和贴现发行;了解证券流通市场的涵义,熟悉证交所的涵义及其会员制和公司制两种组织形式,熟悉场外交易市场的特征、主要类型。掌握证券交易程序:如证券账户、资金账户、全面指定交易制度、托管券商制度,各种委托方式,竞价原则、竞价方式,清算、交割及交割日形式,过户等内容。了解证券交易费用的构成,了解证券市场监管的内容。

(四)金融市场的主要指标

掌握贴现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掌握同业拆借利率的计算公式。掌握国债回购利率的

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

熟悉债券的发行价格及交易价格,掌握票面收益率、当期收益率和持有期间收益率的涵义及计算。了解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最新价、买入价、卖出价、涨跌及涨跌幅等价格指标,了解买手、卖手、成交量、成交额、换手率等数量指标。掌握股价指数的涵义,熟悉我国的主要股价指数,了解世界主要的股价指数。掌握市盈率的概念。

(五)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

熟悉现货交易的涵义。

熟悉信用交易的涵义。掌握信用交易中保证金多头交易和保证金空头交易的概念及其实务操作内容和案例。

熟悉期货交易的涵义及目的。掌握期货与现货交易结合保值的做法与案例。掌握期货交易中多头交易与空头交易的涵义及其案例。

熟悉期权交易的涵义,了解期权价格的影响因素。掌握期权交易中看涨期权交易、看跌期权交易和双向期权交易的业务内容及案例。

熟悉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交易的涵义,掌握其特点,掌握其买空交易、卖空交易的涵义及其案例。

第七章国内支付结算业务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验考生对我国的《票据法》和中国人民银行依据法律、法规而制定的现行《支付结算办法》的有关制度、办法、原则、规定和对各种具体结算方式的了解、熟悉和掌握情况,考核考生运用上述制度、办法、规定处理各种结算业务的基本技能。通过考试促使考生提高支付结算业务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

考试内容

(一)支付结算的原则、纪律和基本规定

掌握办理支付结算的三方面基本规定:一是掌握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规定,包括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以及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中的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的规定。二是掌握结算凭证及票据使用的规定:签发凭证和凭证规格的规定、在凭证或票据上签章的规定、对凭证或票据上原记载内容进行更改的规定。凭证与票据上金额大小写的规定、凭证和票据上签章与记载事项真实性的规定、凭证和票据挂失止付的规定、办理支付结算有效身份证件的规定。三是掌握结算存款权益的保护规定:我国《支付结算办法》和《商业银行法》对保护结算存款人权益的规定;对查询、冻结、扣划单位存款的规定;依法有权冻结、扣划客户存款的机构及规定;金融机构协助有关方面查询、冻结、扣划客户存款的法定程序和义务、责任;冻结、扣划单位存款遇有问题的处理原则。

熟悉办理支付结算的三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要熟悉转账结算三原则的基本内容和三原则之间的关系。二是要熟悉支付结算过程中的纪律及违纪处理的规定。三是要熟悉支付结算的管理体制:集中统一的表现;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总行、分行及各级基层银行结算管理权限的划分;建立与健全支付结算管理体制的意义。

了解支付结算的概念和分类:支付结算的概念;支付结算按不同标准的分类。了解支付结算的性质、作用和任务。

(二)支付结算的主要方式

掌握银行汇票结算的概念、适用对象、范围及条件;银行汇票结算的基本程序和主要规定:客户申请、银行签发汇票、汇票的交付及背书转让、客户受理汇票、汇票提示付款的基本规定、构成银行汇票无效的行为、银行不得受理的票据和其他规定。

掌握商业汇票结算的概念、适用对象、范围及条件;商业汇票结算的基本程序和主要规定:商业汇票签发和承兑、商业汇票背书、转让与贴现、提示付款过程的主要规定。

掌握银行本票结算的概念、适用对象、范围及条件;银行本票结算的基本程序和主要规定:客户申请、银行签发本票、本票的交付与转让、客户受理本票和本票提示付款的主要规定和其他规定。

掌握支票结算的概念、适用对象、范围及条件;支票结算的基本程序和主要规定:出票、背书转让、提示付款的主要规定及其他规定。

熟悉银行卡结算的概念、适用对象、范围及条件;银行卡结算的基本程序和主要规定:申请、计息、提现、透支、续存的主要规定和销户、挂失的规定。

熟悉汇兑结算的概念、种类、适用对象和范围;汇兑结算的基本程序和主要规定:申请汇款、解付汇款、转汇、退汇、撤销汇款和汇款回单作用的规定。

了解托收承付结算的概念、适用对象、范围及条件;托收承付结算的基本程序和主要规定:托收、承付、逾付、拒付、重办货款托收的规定。

了解委托收款结算的概念、种类、适用对象及条件;委托收款结算的基本程序和主要规定:委托、付款、拒付的主要规定和其他规定。

了解国内信用证结算的概念、适用对象、范围及条件;国内信用证结算的基本程序和主要规定:客户申请、银行开证、通知行的确定、议付、到期付款的规定。了解结算方式与商品交易、劳务供应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结算方式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三票一卡”结算方式的建立,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相继推出国内信用证结算,从而形成了“三票一卡一证”为主体的结算构架。

第八章银行会计核算与报表分析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考试,检查考生对银行会计核算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了解、熟悉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银行会计核算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正确处理银行主要业务核算的能力。考核考生利用银行会计核算报表资料分析、评价银行经营活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银行会计核算的基础理论

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的基本内容。

熟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比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重要性原则。

掌握会计核算要素概念及内容:资产的概念,流动资产、长期贷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负债的概念,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收入、费用、利润、利润总额和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

(二)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分类及设置。了解银行会计凭证与会计科目的设置。包括会计凭证的分类;基本凭证和特种凭证;会计凭证的六大要素;会计凭证的处理;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查;会计凭证的传递;会计凭证的装订与保管;会计科目的分类及设置。

熟悉银行账务组织的账务核对;记账规则和错账冲正方法;当日发生错账冲正法;次日或以后发现以前的错账冲正法;错账冲正传票。

掌握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概念;账户的设置;记账符号的使用;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原理与方法。掌握银行会计报表的概念;银行会计报表的分类;银行内部会计报表;向外报送的会计报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主要资产负债项目;银行损益表的概念、结构和格式;银行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内容。

(三)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会计处理

了解银行业务核算的范围:存款业务核算、贷款业务核算、结算业务核算、外汇业务核算、金融机构往来核算、银行主要业务的财务收支。

熟悉银行各种业务核算会计科目: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抵押贷款、逾期贷款、贷款损失准备、汇出汇款、本票、贴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拆放同业、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存放款项、同业拆入、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外汇买卖、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手续费收入、汇兑收益、投资收益等科目的性质和使用。

掌握各类业务的账务处理:单位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存人和提取的会计分录;个人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的开户、存、取的会计分录;各种贷款的发放、收回、逾期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核销以及贴现贷款的会计分录;支票结算、银行汇票结算、商业汇票结算、商业票据贴现、银行本票结算、汇兑结算等各环节的会计分录;金融机构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向中央银行借款、同城票据清算、同业拆借、联行往来的有关会计分录;银行买人或卖出外汇及汇兑损益的会计分录;银行利息收支、金融机构往来收支、手续费收入、业务费支出的会计分录。

(四)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

了解银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熟悉银行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方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

掌握银行经营状况指标的计算与分析:流动比率的概念、计算公式、评价标准、案例分析;固定资本比率的概念、计算公式、评价标准、案例分析。

掌握银行经营成果指标的计算与分析:营业利润率的概念、计算公式、计算案例和分析方法;资本风险比率的概念、计算公式;资本金利润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影响银行资本金利润率的因素、各因素的计算和分析;因素替换分析案例;成本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银行总成本的概念和构成内容及其在银行损益表上的反映;成本率的计算与分析评价案例;银行费用率的概念、计算公式、银行业务管理费、费用率指标的计算、分析和评价方法。

第九章我国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金融风险的基本定义、特征、种类、评价方法、形成原因和主要危害等内容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程度,提高考生对金融风险的认识和识别能力,从而提高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金融风险的定义和种类

要求掌握金融风险的定义、特征和种类;了解我国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要因素;熟悉金融风险的主要危害;熟悉金融风险的评价原则和常见的风险评价办法。

(二)金融风险的控制

要求掌握金融监管的定义、目标、基本原则,非现场检查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方法,现场检查的主要程序;熟悉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内部业务控制、人事管理、内部稽核等内容;熟悉金融市场退出的主要形式;了解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以及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和现状,了解金融业行业自律的主要内容。

(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熟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理论依据和我国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意义;掌握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指标体系,掌握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掌握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主要指标之间的关系;掌握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信贷风险管理

掌握信贷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掌握贷前调查的主要内容;熟悉审贷分离制度、有限授权制度的基本要求,掌握统一授信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贷后检查的基本要求。掌握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标准;掌握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和呆账损失的核销方法。

(五)金融全球化对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

掌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时间和进度,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承诺的主要内容;掌握我国金融业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机遇、挑战;熟悉我国银行监管方式改进与发展;了解正确处理好金融监管和金融发展的关系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第十章国际金融与国际结算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下列国际金融学科基础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外汇与汇率的概念和分类、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人民币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基本概念、国际外汇市场构成及主要外汇交易形式、国际货币市场及交易工具、国际债券市场及分类;国际结算的基本概念、主要支付方式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汇款、托收、跟单信用证和保函等结算方式有关方的责任和义务,风险及防范措施等,以提高考生国际金融基础知识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

考试内容

(一)外汇与汇率

掌握外汇的动态和静态概念,熟悉外汇的分类方法,即按照能否自由兑换、外汇的不同来源、外汇交割的期限,把外汇划分为: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掌握汇率的概念及汇率的决定因素,熟悉汇率的主要种类,即能够把汇率划分为参考汇率和交叉汇率;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银行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及现钞汇率,了解不同汇率间的关系。

掌握汇率制度的概念和种类,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利率水平对汇率变动的作用和影响,熟悉影响汇率变动的其他因素,掌握汇率变动对贸易、非贸易、外资和外债

以及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了解汇率变动对于外贸及宏观经济的影响作用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制约。

掌握人民币汇率的基本制度和形成机制,熟悉我国外汇市场上的主要外汇交易形式,了解我国远期结售汇业务的开展情况。

(二)国际金融市场

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和主要组成部分,即国际金融市场是进行各种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场所或运营网络,是资金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融通和交易的场所,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国际

外汇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黄金市场、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等;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两种形式,即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掌握外汇市场的概念和功能,熟悉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了解外汇市场的组织形式,

掌握即期外汇交易的概念和用途,掌握远期外汇交易的三个构成,掌握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关系,熟悉远期外汇合同、外汇期货交易和外币期权交易的内容,了解远期外汇交易的主要目的。

掌握国际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工具,了解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LIBOR)是其他融资方式利率决定的基础。

熟悉国际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概念,了解国际债券的主要类别。

(三)国际结算

掌握国际结算的概念,熟悉国际结算的种类,即国际贸易结算和非贸易结算,了解结算方式和贸易发展的关系及新结算方式的发展。

掌握汇款的概念、种类和性质,熟悉汇款业务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熟悉电汇、信汇和票汇的定义和特点,了解资金划拨账户网络的建立,了解汇款业务的风险。

掌握托收的概念和分类,熟悉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的内容和适用范围,掌握付款交单与承兑交单的概念和特点,熟悉托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了解托收业务对进出口双方的不同风险及防范风险的措施。

掌握跟单信用证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掌握信用证有关当事人及其责任,熟悉国际商会统一规则中订立的四种类型信用证:即期付款信用证、延期付款信用证、议付信用证、承兑信用证的概念、特点及不同的用途,了解信用证业务是一种单据买卖业务,银行处理业务的原则是只管单据,不管货物,了解不同信用证对有关当事人的不同要求,了解延期付款信用证和承兑信用证的区别,了解限制议付信用证和自由议付信用证的区别。

掌握银行保函的概念及作用,熟悉保函的主要种类和分类方法,熟悉基本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了解不同保函使用的不同背景及其不同作用。

2020年(金融保险)保险业发展状态级方向

(金融保险)保险业发展状 态级方向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和走势 壹、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通常,衡量保险业发展速度的壹个重要指标是保险市场规模扩张的速度,而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又主要通过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来评价。因此,我们能够通过近年来我国保费收入的增速来判断保险业的增长情况,表1提供了相关 的资料。 表1我国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下表显示,从1998年到2002年1—6月这壹段时期,我国保费收入年均保持俩位数、且以加速度的方式增长,不仅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世界保险业同期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我国保险在2001年和2002年1—6月的增长最为引人注目。在绝对额方面,2001年全年和2002年1—6月分别同比增长513.6亿元和590.4亿元。在增速方面,2001年和2002年1—6月保费分别同比增长32.2%、58.0%。这种高增长速度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1990—2

000年世界保险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其中发展最快的亚洲新兴保险市场1 990~1998年的增速也未超过16%。 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归因于:(1)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2)保险市场主体的迅速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推动了保险X公司对保险市场的开发,客观上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3)由于改革的推进,市场的不确定性对社会主体影响的不断增强以及风险保障方式的变化,社会主体对保险的需求也有了较快增长。 当前,我国保险业除了保持高速增长以外,仍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1)分红保险保费收入超常增长,传统寿险业务则有所下降。2002年1—6月,分红保险保费收入为624.1亿元,同比增长10.6倍,传统寿险保费收入41 0.5亿元,同比下降8.7%。这表明我国投保人的保险投资意识有了明显增长,不再单纯将保险见成是壹种保障形式。(2)投资连结保险保费收入下降,退保率明显上升。2002年1—6月投资连结保险保费收入为41.1亿元,同比下降36%,退保率为4.9%,同比增长了4.8个百分点。这和保险资金运用效果不理想、保险X 公司无法完全兑现当初承诺有很大关系。分红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的壹增壹降,壹方面表明我国投保人更加成熟,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更加理性,另壹方面也表明我国保险X公司只有不断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才能将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3)财产险平均费率有所下降,保额增加,承保风险加大。200 2年1—6月财产险平均费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千分点,保额增幅高于保费收入增幅12.6个百分点。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金融保险类)各银行笔试试题汇总

笔试主要类型、典型笔试问题及应对策略 笔试并不是每家公司的招聘流程中都会涉及的环节。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多数笔试作为简历筛选之后的第一轮,参加的人数比较多,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就一些对于专业的技术性要求不高的职位来说,对于应聘者的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考察也可以通过其它的途径来实现。比如,有的公司的申请表上有很多主观性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在考察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是也考察了你的表达能力。 和面试相比,笔试是一种相对初级的甄选方式。有的公司将笔试作为面试之前的第一轮甄选,主要目的是为了选出那些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具有公司所希望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的人。还有的公司则将笔试作为面试的一种辅助手段,侧重于考察那些在面试中考察不出来的素质,如书面表达能力等。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职位,笔试则可能是主要的甄选方式。 笔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面的考核,主要是一些通用性的基础知识和担任某一职务所要求具备的业务知识。二是智力测试,主要测试毕业生的记忆力、分析观察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思维反应能力以及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三是技能测验,主要是针对受聘者处理问题的速度与质量的测试,检验其对知识和智力运用的程度和能力。四是性格测试,主要是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心理测验试题或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来考察求职者的个性特征。 笔试的类型 笔试根据内容来分,主要有以下两类: 1. 技术性笔试 这类笔试主要针对研发型和技术类职位的应聘,这类职位的特点是,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求比较高,题目特点是主要关于涉及工作需要的技术性问题,专业性比较强。这类考试的结果,和同学们的大学四年的学习成绩密不可分。所以,要成功应对这类的考试,需要坚实的专业基础。 一般大型公司,如IBM,Microsoft,Oracle等在招聘R&D职位都会进行这样的笔试。例如微软工程院在2004年安排的笔试,都是关于C、C++语言的题目,对应聘者的编程经验要求非常高。最后经过笔试筛选,淘汰了90%的候选者,由此可见笔试对技术性职位的重要性。

金融保险实务重点题

《金融保险实务》复习题(2010年4月) 考试题型及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第一章货币理论与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通常讲的狭义货币是()B A. M0 B.M1 C.M2 D.M3 2.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种形式,其顺序是()C A.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C.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D.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3.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是()C A.商品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4.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易的媒介,这是货币的()B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5.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二、填空题 1.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是分层次的,狭义货币是指现金和(活期存款)。 3.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中规定M0=(流通中现金)。 4.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货币)。 5.我国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6.货币作为商品(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而不必是现实的货币。 三、名词解释 1.代用货币P8 2.信用货币P8-9 3.价值尺度P12 4.流通手段P13 5.贮藏手段P13 四、简答题 1.我国的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P3 2.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哪几种形态?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的货币形态是什么?P7、9 3.信用货币产生的主要原因?P9 4.我国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P11 5.货币的职能是什么?P12-14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一、单项选择题 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C A.归还本金 B.支付利息 C.还本付息 D.债权债务关系 2.最古老、最原始的信用形式是()B A.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 C.消费信用 D.国家信用

精编【金融保险】保险出单及核保实务

【金融保险】保险出单及核 保实务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第一节填写投保单 确定保险方案后,业务人员(含代理人员)应协助投保人正确填写《机动车辆保险投保单》。 (一)工作流程 1.为了确保投保单的内容真实、可靠,在填写投保单前,业务人员应查验投保人所带证件。 2.被保险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新保业务需要携带投保车辆行驶证、被保险人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投保经办人身份证明原件。 3.被保险人为“自然人”的新保业务需要提供的单证:投保车辆《机动车行驶证》、被保险人身份证明复印件、投保人身份证明原件。 4.约定驾驶人员时,需要提供约定驾驶人员的《机动车驾驶证》复印件。 5.对于个别未上牌照的特种车、拖拉机、摩托车等,要求投保人提供购车发票或固定资产入帐凭证。 6.被保险人地址要尽量详细,对于被保险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时填写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投保人为“自然人”时填写投保人常住地址,需要精确到门牌号码。 (二)投保单可采取以下方式填写

1.投保人亲自填写。 2.投保人口述,由我公司业务人员或代理人员填写后由投保人签字。 3.在未来公司将设立网上投保系统、触摸屏等投保工具,投保人利用此类工具,自助录入,打印后由投保人签字。 4.投保单的填写必须字迹清楚,如有更改,投保人应在更正处签章。 5.投保人为“自然人”,不是由投保人办理投保手续时,或投保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时,应由投保人出具“办理投保委托书”,载明“授权委托xxx 以本投保人名义办理xxx车辆的所有投保事宜”。投保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时,在委托书上加盖单位公章;投保人为“自然人”时,由投保人签名并提供身份证明原件。办理投保的经办人应同时提供本人身份证明原件。“办理投保委托书”、投保人身份证明复印件(为自然人时)及办理投保的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均要附贴在投保单背面。 “办理投保委托书”也可以直接在投保单投保人声明栏中注明代办人姓名的形式落实。 (三)填写投保单 1.投保人信息填写要求

投资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

1.市场战略部分 案例分析1 甲企业位于B地区,主要生产A产品。某咨询公司接受甲企业的委托,完成了下列咨询服务工作。 (1)A产品成熟度分析:A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市场需求迅速增加,生产规模逐步提高,生产该产品的企业数量也在迅速增加,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 (2)A产品销售量预测:咨询工程师收集了2005-2009年A产品在B地区的平均销售价格和销售量(见表1),采用移动平均法预测了2010-2019年A产品在B地区的销售量(见表2)。 表1 A产品在B地区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 表2 2010-2019年A产品在B地区预测销售量 (3)甲企业的内部与外部影响因素评价:运用评价矩阵对甲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矩阵见表3。 表3 甲企业的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问题】 (1)根据咨询公司对A产品的市场分析结论,判断A产品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 (2)如果B地区2010年A产品的销售价格下降到7000元/台,用价格弹性系数法预测2010年A产品在B地区的销售量。 (3)某咨询工程师选择移动平均法预测A产品的销售量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4)根据对甲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评价结果,画出SWOT分析图,指出甲企业应选择何种战略? 答案:1.A产品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2分) 2. 2005--2009年各年价格弹性系数的平均值=(-1.69-1.84-1.71-1.92)/4=-1.79(2分) [(7100-7000)/7100]×1.79=2.52%(2分) 因此,2010年A产品在B地区的销售量为100×(1十2.52%)=103(万台)(2分) 3.不恰当(2分),移动平均法只适用于短期预测,而对A产品的销售量要进行中长 期预测(2分)。 4.(1)根据甲公司的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评价结果计算综合得分: 优势劣势得分为:4×0.20+4×0.25+3×0.15-3×0.10-2×0.1 0-3×0.2=1.15(1分)

金融保险就业率提升策略

金融保险就业率提升策略 本文作者:张凡雷孔祥玲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财政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山东轻工业学院财政与金融学院副教授 一、金融保险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调研不细,学生分配岗位不明 从保险技术角度讲,由于多数院校没有过硬的专业基础,在毕业生面对所有的财产险公司和所有的寿险公司情况下,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我国保险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有下列特点:其一是人才数量相对不足,其二是人员素质总体偏低,其三是人员结构亟待优化。随着外资金融保险机构的进入和民族保险机构的境外拓展,保险市场急需大量金融保险专业技能型专门人才。市场需求强烈的四类人才包括:保险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保险专业技术人员、保险销售骨干和评估人。保险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既要懂得理论又要了解具体的实务,作为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刚参加工作不可能就能得到这个职位。如果想从事其它三类人员的工作,具体的岗位是什么,需要承担哪些工作?具体来说,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都要涉及展业、承保、核保、查勘定损、核赔、风险管理咨询、职业培训、客户服务、保全服务等相关业务岗位,那么这些岗位的具体职责是什么,了解不细,致使专业课程设置不系统、不科学,教师引导学生的就业方向不明朗,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具体,学生在离校时,对保险行业的认识就比较模糊。 (二)培养目标、学生考核缺乏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既懂专业理论又能具体操作的实用

型人才,具体到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素质全面,适应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具备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实务经营能力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对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培养,应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有的高职院校没有把培养目标具体到金融保险专业上来,对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如何培养认识不到位,对金融保险专业缺乏细致的专业培养规划,专业课难以与保险行业要求的从业人员的从业能力相对应,学生考核只注重保险行业的一般知识,忽视保险行业的专业技能,难以适应保险行业对学生的专业要求。 (三)专业教师团队人数不够,努力方向不明确 金融保险专业,有它自身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需要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来完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金融保险专业的教师团队。金融保险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这个专业的标志,这些课程应该由研究这一问题的专业教师来承担。但现实问题是:有专业,有学科,缺少专业或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的教师团队,缺乏统一的理念、统一的口径、统一的专业方向,没有针对如何提升金融保险专业的教学水平而同心协力。有的院校原来有从事这一学科的专业教师,但迫于这一学科的学时太少,不得不同时担任其它学科的教学任务,主要研究方向上受到了影响;有的院校缺少这一学科的教师,引进教师迫于提升学历、职称的压力,无暇顾及这一学科的具体应用以及这一学科的发展动态,研究方向显现出盲目性。

(金融保险)金融基本范畴

第一部分金融基本范畴 第一章货币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一、货币起源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 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阶段 4.货币形式阶段 二、货币形式的演变 从宏观上来看,货币形式经历了一个由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变历程。其中商品货币又包括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两种类型,信用货币又包括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这里考试时容易设置多项选择题。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计价单位) 即用货币体现一切商品或劳务的价值时,此时的货币就在发挥着价值尺度这一职能。 二、流通手段(交易媒介) 即用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时,此时的货币就在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三、支付手段 在商品赊购赊销现象中,用于支付赊购商品款项的货币即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借贷、上缴税款、发放工资,收取租金等活动中,货币发挥的也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四、贮藏手段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了,此时的货币发挥的就是贮藏手段的职能。 五、世界货币 当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上述四个职能时,就在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含义(在考试题中容易设置名词解释题)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二、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三项主要内容(在考试题中容易设置简答题) 1.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主币的单位是元,辅币的单位有“角”和“分”两种,分、角、元均为十进制。 2.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3.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金融保险实务答案(11.4)学习资料

金融保险实务 11.04 第一章货币理论与应用 客观题 1.在我国,通常讲的狭义货币是(M1)。 2.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是(信用货币)。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货币作为商品(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而不必是现实的货币。 名词解释 1.信用货币:以国家信用作为基础的货币,它既不代表金属商品货币,也不能自由兑换金属商品货币,它是价值符号,是信用凭证。 简答题 1.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哪几种形态?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的货币形态是什么? (1)形态:①商品货币;②代用货币;③信用货币;④电子货币。(2)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的货币形态是信用货币。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客观题 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还本付息)。 2.最古老、最原始的信用形式是(商业信用)。 3.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有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赊销)和(预付)两大类。 4.商业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商业票据)。 名词解释 1.企业信用:是企业在资本运营、资金筹集及商品生产流通中所进行的信用活动。 2.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各种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贴现、发行债券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 3.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商品、货币或劳务的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简答题 1.决定和影响利息率的主要因素? (1)平均利润率;(2)市场资金的供求和竞争;(3)物价水平;(4)风险程度;(5)国家政策、法律规定和社会习惯;(6)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利率水平。 计算题 1.某人把15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3年,年利率为4%,问这笔钱到期时,此人能得到本利和一共是多少?(参考教材P35例题) 1500×(1+4%×3)=1680元 2.某企业向银行贷款100万元,期限3年,年利率为5%,按复利计息,到期应归还多少钱?(参考教材P35例题) 100×(1+5%)3= 115.76万元 第三章银行机构 客观题 1.《巴塞尔协议》明确规定:银行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应达到(8%) 2.商业银行的职能主要有:金融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 3.中央银行的业务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清算)业务三类。 4.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增长。 5.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缺口率大于1适合于(利率上升期) 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调节与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的方针、措施的总称。 简答题 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有哪些?

投资控制案例分析

【案例1】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土方工程填筑时,发现取土区的土壤含水量过大,必须经过晾晒后才能填筑,增加蜂拥30000元,工期延误10天。 事件二:基坑开挖深度为3米,施工组织设计中考虑的放坡系数为(已经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单位为避免坑壁塌方,开挖时加大了放坡系数,使土方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超支10000元,工期延误1天。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主体钢结构吊装安装阶段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缺少相应的预埋件,经查实是由于土建施工图纸遗漏预埋件的错误所致。要返工处理。 事件四: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没有按计划时间到场,施工受到影响,施工单位要求索赔。 事件五:某分项工程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使用功能的调整,须进行设计变更。增加了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要求索赔。 问题: 分析以上各事件中监理工程师是否应该批准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 【答案1】 分析要点: 事件1:不应该批准。 这是施工单位应该预料到的(属于施工单位的责任)。 事件2:不应该批准。 施工单位为确保安全,自行调整施工方案(属施工单位的责任)。

事件3:应该批准。 这是由于土建施工图纸中错误造成的(属建设单位的责任)。 事件4:应该批准。 是由于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没按计划时间到场造成的(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 事件5:应该批准。 由于建设单位设计变更造成的(属建设单位的责任)。 【案例2】 某实施监理的工程,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标明的混凝土工程量为2400m3,投标文件综合单价分析表显示:人工单价100元/工日,人工消耗量工日/m3;材料费单价275元/m3;机械台班单价1200元/台班,机械台班消耗量台班/m3。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综合单价法进行计价,其中,措施费为直接工程费的5%,间接费费率为10%,利润率为8%,综合计税系数为%。施工合同约定,实际工程量超过清单工程量15%时,混凝土全费用综合单价调整为420元/m3。 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局部漏振,造成混凝土质量缺陷,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施工单位拆除存在质量缺陷的混凝土60m3,发生拆除费用3万元,并重新进行了浇筑。 事件2:主体结构施工时,建设单位提出改变使用功能,使该工程混凝土量增加到2600m3。施工单位收到变更后的设计图样时,变更部位已按原设计浇筑完成的150m3混凝土需要拆除,发生拆除费用万元。

2020年(金融保险)我国保险行业经营模式

(金融保险)我国保险行业 经营模式

我国保险行业运营模式 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我国农作物每年受灾面积约为4600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30%左右。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以规避农业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我国农民利益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保障。中国人民保险X公司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中国农业保险收入为-3.3亿元,仅占X公司保费收入的0.6%,保费收入仅为农业生产总值的0.03%,种、养俩业95%之上处于缺少保险保障状态。按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运营模式,缺乏政府行为和财政补贴,商业保险X 公司无力也不愿承担风险较大的农业保险责任。因此,借鉴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的模式,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壹、国外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简述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等壹些发达国家和印度、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开办了各种形式的农业保险,这些国家举办农业保险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目的,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我们根据其特点和法律制度,把它们分为以下几类: 1.美国、加拿大模式——政府主导参和型 政府主导参和型模式就是,以国家专业保险机构为主导,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宏观管理和进行直接或间接运营,重点以农作物为主,且

逐渐向养殖业方向扩展,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这种模式有健全的不断完善的农作物保险的法律法规为依托,建立了政府主办下的农业保险X公司来提供农作物的直接保险和再保险。这种运营是政策性的,但农民是自愿投保,对投保的农作物仅支付纯保费的壹部分,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政府认购农业保险X公司壹定数额的资本股份,且负担壹切运营管理费用,对资本存款收入和财产免征壹切赋税。除政府的农业保险X公司以外,其他私营、联合股份X公司、保险互助会等也都能够在政府农业保险的框架下运营农业保险。 2.日本模式——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模式 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主要是日本。其特点主要是:首先,国家通过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和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等)和饲养动物实行法定强制保险,其他实行自愿保险;其次农业保险结构层次主要分为三级,最基层的为村壹级的农业共济组织,由参和农业共济组织的农民组成,主要负责运营本地的农业保险,同时依法向上壹级的农业共济组织联合会分保,府县壹级的农业共济组织联合会则接受下级共济组织的分保,且提供防灾防损的指导工作,同时再在中央政府级设立农业共济组织再保险特别会计处,接受下壹级的再保

(金融保险类)保险公司金融作业

公司金融作业 1.第1题 要想获得减税效应,应采用低股利支付率,这种观点是( ) A.股利政策无关论 B.“在手之鸟”理论 C.差别税收理论 D.统一税收理论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甲方案在五年中每年年初付款2000元,乙方案在五年中每年年末付款2000元,若利率相同,则两者在第五年年末时的终值() A.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可能会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0.0 3.第3题 如果两个项目预期收益的标准差相同,而期望值不同,说明这两个项目() A.预期收益相同 B.标准离差率不同 C.预期收益不同 D.未来风险报酬相同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相关系数衡量的是() A.单项证券收益变动的大小 B.两种证券之间收益变动的大小和方向 C.单项证券收益变动的方向 D.股票价格的波动性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与企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是() A.两者相互矛盾 B.两者没有联系 C.两者既矛盾又统一 D.两者完全一致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下列关于现金股利的陈述正确的是() A.公司的财务总监决定了公司是否发放现金股利 B.股利直到被宣布才成为公司的一项负债 C.如果公司过去定期发放季度股利那么它有义务将此行为持续下去 D.现金股利总是会减少资本公积的账面余额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杜邦财务分析法的核心指标是() A.资产收益率 B.EBIT

金融保险实务重点题附答案(15.4)

《金融保险实务》复习题(15.4)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15分 二、填空题:10分 三、名词解释:15分 四、简答题:35分 五、计算题:25分 第一章货币理论与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通常讲的狭义货币是()B A. M0 B.M1 C.M2 D.M3 2.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种形式,其顺序是()C A.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C.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D.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3.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是()C A.商品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电子货币 4.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易的媒介,这是货币的()B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贮藏手段职能 D.支付手段职能 5.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二、填空题 1.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是分层次的,狭义货币是指现金和(活期存款)。 3.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中规定M0=(流通中现金)。 4.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货币)。 5.我国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惟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6.货币作为商品(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而不必是现实的货币。 三、名词解释 2.信用货币P8-9 信用货币是以国家信用作为基础的货币,它既不代表金属商品货币,也不能自由兑换金属商品货币,它是价值符号,是信用凭证。 4.流通手段P13 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易的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四、简答题 2.货币的发展经历的形态。P7-9 (1)商品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目前正走向电子货币形态。 3.信用货币产生的主要原因。P9 (1)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结果。 (2)货币的性质为信用货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3)金属资源的有限性所决定。 (4)国家可通过对信用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立法保障及有效监管,使公众对信用货币保持信心。

最新投资管理案例分析资料

精品文档 1、某公司拟投资建设一个生化制药厂。这一建设项目的基础数据如下: (1)项目实施计划。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贷款实施计划进度为:第一年20% , 第二年50%,第三年30%,第四年项目投产。 (2)建设投资估算。本项目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的估算额为52150万元,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为4500万元。 (3)建设资金来源。本项目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总额为佃740 万元,从中国建设银行获得,年利率为12.36%,按季度计息。 (4)生产经营费用估计。建设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以后,全 厂定员为1000人,工资和福利费按照每人每年7200元估算。每年的其他费用为855万元。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估算为1890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20000万元,年修理费占年经营成本10%。各项流动资金的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收账款36天,现金40天,应付账款30天,存货40天。 问题: (1)估算项目建设期分年贷款利息; (2)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拟建项目的流动资金; (3)估算拟建项目的总投资。 解:(1)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有效利率=(1+12.36十4)A4 - 1 = 12.95% 贷款额度:第一年为:19740X 20%=3948 (万元) 第二年为:19740X 50%=9870 (万元) 第三年为:19740X 30%=5922 (万元) 贷款利息:第一年为:(0+3948- 2)X 12.95% = 255.63 (万元) 第二年为:[(3948+255.63)+ 9870- 2] X 12.95% = 1183.45万元)第三年为:[(3948+255.63+ 9870+1183.45+5922-2] X 12.95% =2359.24 (万元) 建设期贷款利息合计=255.63+1183.45+2359.24=3798.32万元) (2)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 =20000(360 - 36)=2000 (万元) 现金=(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十年周转次数 =(1000X 0.72+855)-(360- 40)= 175 (万元) 存货: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18900^(360- 40)= 2100 (万元)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用+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修理费)十年周转次数 =(1000X 0.72+855+18900+20000X 10%)-(360- 40) =2497.22 (万元)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十年周转次数=20000^(360-40)= 2222.22 (万元)

(金融保险)中国保险产业分析报告

99中国保险产业分析报告 日期:1999-10-31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风险经济,保险是保障市场经济稳定和有效运行的前提。在市场经济下,保险业对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经济风险提供补偿,也可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来源。它一方面以收取保险费的形式,将社会分散的资金积累成保险基金,以最小的劳动耗费和合理的赔付支出,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同时为保险公司自身创造更多的基金积累和利润。这主要体现为保险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用积累的保险基金来补偿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因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给付保险金,为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险保障,从而起到"精巧的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第一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同其它金融市场一样,中国的保险业和保险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改变了过去那种独家经营、险种单一、收入微小、增长缓慢、缺少法制的状况。 一.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有竞争的保险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尽管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统一经营中国保险市场的体制有其特定的客观原因,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缺乏有竞争的体制,导致中国保险业活力不足、经营效率低和费率水平过高。为了促进中国保险业的竞争的发展,国家主

管部门,除继续支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发展外,又陆续批准设立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全国性、综合性保险公司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在试点建立综合性保险公司的同时,从1988年起开始尝试建立专业经营的人寿保险公司,分别于四川省,大连市,沈阳市,长沙市和厦门市批准设立了5家人寿保险公司。1991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先后组建17家人寿保险公司。人保公司在这17家人寿保险公司中都有一定的股份。此外,另两家非寿险公司,天安保险公司和大众保险公司分别于1994年10月和1995年1月成立。保险法颁布后,将17家专业保险公司全部并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下设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和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并于1996年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批准设立了新华人寿,泰安人寿2家寿险和华泰保险,永安保险和华安保险3家非寿险公司。到1997年1月,中国共有中资的非寿险公司6家,寿险公司2家和综合性保险公司3家,保险业的员工约有14万。1996年保费总收入77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寿险为324亿元人民币,非寿险为452亿元人民币。这样,截止到目前,中国已有31家保险公司,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多家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格局。于此同时,鉴于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一些企业和企业集团正在筹建保险机构,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其中有的已向保险监管部门提出设立保险公司的申请报告。在我国各大城市开设代表处达数年之久的外国保险公司亦急于进入我国市场。这些都将增加保险市场的主体,促进保险市场的发育。再者,保险中介人制度的实施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代理人在我国保险界是启用得较早的一种中介人组织,也是今后将要大力发展的一种中介模式。1996年12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内各城市组织了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有近20万人参加,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保

(金融保险)保险学知识点

保险学 一·风险 1.风险:风险是指引致损失发生的一种可能性。 2.风险的要素:风险的构成要素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 损失。(1)风险因素指引发风险事故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风险因素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2)风险事故指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风险因素是损失的间接原因,它本身要通过风险事故导致最后的损失。(3)损失指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3.风险的分类:(1)按风险的环境,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 险。(2)按风险的性质,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3)按风险的对象分类,可分为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和人身风险。(4)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 4.风险处理方式(风险管理方法)有避免,自留,预防,抑 制和转嫁。 (1)避免指没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是处理风险的一种消极技术。通常在两种情况下进行,既某特定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相当高时和在处理风险时其成本大于其产出的效益时。(2)自留是指对风险的自我承担,既企业单位自我承受风险损害后果的方法。通常在风险所致损失频率和幅度低,损失短期内可预测及最大损失对企业或单位不影响财务稳定时采用。(3)预防指在风险损失发生前为了消除或者减少可能引发损失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处理风险的具体措施。目的在于通过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而达到降低损失发生频率的目的。通常在损失频率高损失幅度低时才用。(4)印制指在损失发生时或之后为缩小损失幅度而采取的各项损失。通常在损失幅度高且风险又无法避免和转嫁的情况下采用。(5)转嫁指一些单位或个人为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有意识的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一单位或个人承担的一种风险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保险转嫁和非保险转嫁非保险转嫁又分为出让转嫁和合同转嫁。 5.可保险条件包括(1)是纯粹风险,不是投机的(2)是偶然的和意外的,不是必要的和故意的(3)有足够多的同质危险单位——大数定律(4)损失是明确的,可测定的,可以用货币衡量的(5)损失是非灾难性的。 6.财产保险的历史和现状 (1)古代保险思想:埃及的石匠汉漠拉比法典地中海贸易中的“一人为众,众人为一”原则中国水运分散风险的做法(2)现代保险海上保险——火灾保险——人寿保险——责任保险 海上保险意大利英国火灾保险伦敦大火人寿保险从奴隶保险开始,生命表的编制。责任保险英国铁路承运人责任保险(3)中国的保险历史:三个阶段:一1805-1849起步阶段二保险公司成立1933年太平洋保险公司1992美国友邦公司上海设分公司1995第一个<<保险法>>1998中国保监会成立 二.保险 1.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保险实质上是一种参保人员之间的分配关系。 2.保险与赌博,期货,期权之间的区别 赌博是创造了风险,而保险是对已有风险的转嫁。期货和期权是对投机风险的转嫁,而保险是对纯粹风险的转嫁。 3.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 4.保险的基本职能:分散危险职能和补偿损失职能 保险的派生职能:积蓄基金职能和监督危险职能 三.保险合同 1.保险合同:指保险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确立的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一种协议。 2.保险合同具备的条件(特征)(1)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2)保险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而不是单方的法律行为(3)合法 3.保险合同(契约)独特的法律特征:(1)双务合同(2)补偿性合同(3)最大诚性合同(4)射性合同(5)附和合同(6)条件合同(7)个人合同(保险标的是保险利益) 4.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合同当事人(保险人和投保人)合同关系人(被保险人保单所有人受益人)合同辅助人(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 5.保险合同的客体就是保险利益。 保险利益就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保险标的是合同载明的投保对象,是保险事故发生所在的本体。 6.保险合同的内容 狭义保险合同的内容仅指双方当事人依法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广义指双方权利义务为核心的保险合同的全部记载事项。 保险合同的内容包括基本条款和特约条款。 基本条款的内容包括: 当事人的名称和住所 保险标的 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 保险期限 保险金额 保险费和保险金的支付办法 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 保额确定的原则(1)保额要低于保险标的价值(2)遵循保险利益原则 特约条款包括附加条款和保证条款 7.保险合同的形式:包括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和暂保单 投保单是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书面要约。 保险单,简称保单,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保险合同行为的一种

金融保险实务问答题

金融保险实务问答题 -----------------------作者:

-----------------------日期:

金融保险实务 1、怎样理解货币定义? 答:钱是货币的俗称,大多数人言及货币时,指的是通货,即纸币和硬币。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货币不仅仅是钱、是通货,货币币通货更广泛。无产阶级的经典作家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西方学者对货币的定义是:货币是一种由于具有普遍可接受性而作为购买手段,并能清偿债务的支付工具(任何东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是分层次的,即有狭义和广义货币之分。狭义货币是指现金和活期存款,而广义货币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之外的一切金融资产。 2、货币在商品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那些职能? 答:无论任何形态的货币都具有以下鸡枞职能: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又叫价值标准,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者,以自己作为尺度去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社会劳动耗费的大小和多少,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易的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3)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4)支付手段:当货币用来清偿债务、交纳赋税、支付租金和工资等,即其价值作单方面转移时,货币就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3、货币是怎样从商品货币演变成为信用货币的? 答:从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已知,货币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那么货币必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进化。考察货币的发展,从形态上它经历的商品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目前正走向电子货币形态。 4、简述我国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容。 答:我国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容: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的名称为“角”“分”,人民币以“¥”为符号;2)人民币采取不兑换银行券的形式,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也不与任何外币确定正式联系,是一种信用货币;3)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严格禁止外币在中国境计价流通,严禁金银流通,严格禁止妨害人民币及其信誉;4)国家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惟一的火并发行机关,并对人民币流通进行管理;5)人民币不允许自由出入国境。携带人民币出入境有数额的限制。 5、信用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债权债务关系,其实质就是用契约关系保障本金回流和增值的价值运动。2)信用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6、简述信用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答: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相联系的一个畴,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信用产生的基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特别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是信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信用关系产生后,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生产方式(或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从最初的高利贷信用,经借贷资本信用到现代信用,无论容还是形式都有很大的变化。 7、试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答: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商品交易而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所发生的借贷活动,它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一种古老、最原始的信用形式,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各种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贴现、发行债券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在企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形式,它和企业信用一起成为一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成分,而且是经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必要前提

金融保险就业困境分析

金融保险就业困境分析 本文作者:张小惠单位:湖北财税职业学院涉外经济系 一、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就业困境的现状 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顾名思义是着力打造金融相关领域,包括:以保险公司为主体、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而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区别其他各类高等教育,着力打造面向操作、经营、管理业务一线的复合型人才。相对于金融业多年存在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导致的金融业岗位与员工素质错位的矛盾,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金融保险专业学生“性价比”更高,与岗位的匹配情况也更好。因为在专业教学设计中本着“学会、够用”的原则,设计的知识点与金融保险领域的工作能力要求相挂钩,包括:金融投资、银行柜台业务、会计基础、保险学原理、寿/财险、证券投资、保险营销、理财等课程。更在教学过程中安排校内外实训、定岗实习让学生熟悉并融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具体的岗位职能。与此同时,现在大部分金融机构很重视员工队伍的层次建设,在招收一线员工时已开始关注动手能力强、掌握业务基本技能的金融类高职院校毕业生。虽然目前市场对专科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经过职业院校培养的训练有素、技能扎实的大专生在行业中更受欢迎,因为在单位中大专生无疑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尽管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就业存在以上诸多优势和发展前景,我们也不能忽视该专业学生存在的就业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金融保险专业从业要求高

笔者在《管理学家保险人才供求两难现状中的教学理念革新》一文中就概括了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在智力上应具的杰出的思维能力,怀疑和批判的思维品质,独立和自主的思维立场,开放和多方面的思维形态,具有强大的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在知识结构上应具备合理的、浑厚的知识体系并以此为支撑,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其与世界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自身的发展达到动态的平衡。在能力上应该是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能真正学会做事。在人格上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生命价值和主体精神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也要懂得尊重他人的存在和社会的价值。提别是保险行业,其要求更是极致,借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的概括:保险从业人员一是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二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倍加珍惜近年来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在成绩面前不安于现状,在差距面前不甘于落后。三是练就过硬的本领。要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坚持学以致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四是弘扬优良的作风。坚持求真务实,自觉抵制经营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因此,高职学生从入校的基本素质来看与以上的要求还是很有差距的。这也是许多教学活动无法达成的关键因素。 (二)学生就业的主观意愿聚焦内勤工作岗位 从学生的主观意愿上看,有金融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其就业意愿也偏向如银行业的柜台人员、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业的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内勤人员等岗位,因此在这些岗位的就业率和留存度也比较高。但是,矛盾点就在于这些岗位对于各个金融企业来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