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弟子规》第28讲

精讲《弟子规》第28讲
精讲《弟子规》第28讲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八讲

(2012-08-14 19:53:52)

转载▼

分类:东魁著作

标签:

文化

这一堂课我们讲“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善相劝,德皆建”,说的是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过不规,道两亏”,说的是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陷。

“攻人之恶,勿太严”,我们在说别人恶事的时候,攻击别人或者是指正别人的时候,我们不要太严厉,太严厉以后可能会起反作用,因为劝的度没有掌握好。“当思其堪受”,就是说我们劝的力度,要让他刚好能适应,不要说得太激烈,太激烈就会适得其反。

“劝人之善勿太高,当思其可从否”,就是劝人善的时候,千万别一上来就用高标准要求别人,要给别人进步的空间和时间。要考虑他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和你一块来?这个是很重要的。

我们即使和朋友关系很好,也要正确、适度地劝解他人,在劝人的时候,要多用智慧,要巧妙,不然朋友没得做。

我们看下面的故事,春秋时期,郑庄公的母亲武姜非常宠爱他的小儿子公叔段,结果公叔段起而造反,郑庄公对母亲武姜帮助弟弟叛乱十分不满,就把武姜迁到城外去住,并发誓不到黄泉誓不见她。一年多过去了,郑庄公感觉到自己对母亲做法太过分,很后悔,但他发过誓,不能违背誓言去接回母亲,因此内心十分矛盾。当时他发誓说:不到黄泉誓不见她。就是说以后两个人都死了,在黄泉路上才见面,活着绝对不见。

后来,郑庄公整天闷闷不乐。今河南登封西南的守将颍考叔听说这件事,就向庄公敬献供品,借机见到庄公。庄公请颍考叔吃饭,颖考叔把肉留在一旁不吃,庄公感到奇怪问他:你为什么不吃啊?颍考叔回答:臣下家有老母,平时只吃臣下的食物,没有尝过大王的肉羹,请允许我留下带给老母。

你看,大臣的智慧体现出来了。郑庄公正感到对他母亲有愧疚感,大臣不直接劝,免得庄公难堪,用自己的行为主动诱导庄公说心里话。庄公果然就说:你有母亲可送食物,只有寡人没法送去。

什么叫做智慧?我经常和朋友聊天说:知道并发现自己的过错还能改正,就叫开悟;发现别人的过错,天天指责别人的过错,叫犯错。为什么呀?我们只能要求自己,我们对自己的缺点一定要斩尽杀绝,那我们对别人的缺点怎么办,包容加上巧妙地引导,这样就对了。

贤明的人在劝解人的时候要多用智慧。我有个朋友,总爱对他母亲大吼大叫。为了劝他孝敬他的母亲,我就跟他聊天。我说,我看我母亲最近猛然多长几根白头发了,而且今天吃我母亲擀的面条,薄厚不均,让我觉得心里很难过。我就问母亲,你是不是身体不好没告诉我呀?我母亲说:你怎么知道?我说没有,因为吃面条吃出来的,过去您老人家擀的面条薄厚相均,力度很到位啊。我母亲就告诉我,她是不小心把腿摔了一下,导致擀面条就一边薄,一边厚,薄厚不相均。

我把这个事情讲出来后,我朋友听完说:哇,你对你母亲真好,吃面条都能发现你母亲生病,这么心细,我对母亲怎么就没有关注过。立刻就引起了他对母亲的感恩心和关注心。

所以有的时候劝人,可以多说说自己的事情,照样可以起到巧妙引导他人的效果。颍考叔就很有智慧,懂得大王心思,这就叫真正的知心朋友啊。我有很多朋友很有意思,我任何事情做错了,他们都会短信提示我,给我打电话,这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

颍考叔说:大胆地问一句,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庄公于是告诉他原因,并说自己很后悔。颍考叔说:主公,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挖一条隧道,直通到泉水的地方,隧道里头的水有泥,就是黄水,就是黄泉,然后在隧道里相见,谁能说是违背誓言了呢?

庄公听了大喜,立即命人去挖隧道,隧道挖成以后,庄公终于在隧道中见到母亲,双方又悲又喜,从此恢复了正常的母子关系。

我经常讲,良师益友真是可遇不可求。真能找到一个天天说自己错误的人出来,真的是良师啊,这个了不得!我能走到今天现在这样,说心里话,感谢大家,良师太多了,益友太多了。我经常告诫自己,一言一行都要做好,大家都认识我,随时随地,天天“监视”我,我的一言一行既可帮助大家,也可以毁大家,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就会很苛刻。

我经常做很多公益,凡是要沾染钱财的问题,我都会发毒誓,严格约束自己。发毒誓我不怕呀,只要不犯此过,毒誓无用啊,就像你不犯法,公安局拿你没办法,你要犯法,公安局要抓你,也与公安局本身没关系,是你犯法所致。

我们接着看故事。在汉朝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郑军,他看到哥哥在当官的时候收人家的贿赂,但他是弟弟,不能指着哥哥骂,那样哥哥也难以改正。于是,他自己花了一年的时候去给人家当仆人,把赚来的钱送与哥哥。他说:哥哥呀,我们没有钱,可以再去赚,但是人的名誉一旦失去,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回来了。他哥哥知道弟弟为了规劝他,竟肯低三下四地给人家当苦工,非常感动,这份规劝劝到了哥哥的心里。从此,他哥哥很理解弟弟,再也不收贿赂了。所以兄弟之间也要巧妙地去规劝。

我记得给大家讲过,我有一个堂弟,23岁时因为肾衰竭病去世,我当时为救他,在医院验我的血、查我的肾脏,想把肾脏捐献给他,可惜不过关,实在没有办法救他。可我就用这种行为,把现在还活着的其他兄弟姐妹感动得不得了,

现在我家的堂兄弟姐妹关系很融洽,我的爷爷奶奶在九泉之下心里很安慰啊。而且,现在我在兄弟姐妹中说话力度是最高的,很有威望,他们都愿意听我讲,我讲的话他们都能接受。什么原因?感动所致。

我们一定要明白,现在人需要用行为感动,并非是教育呀。我们用嘴教育,教育不好,还容易惹来麻烦。

劝人,最重要的还是靠我们的德行,同时还要注意方法。没有劝好,是我们有过错。第一,德行不好,不够。第二,我们没有注意方法,反而让别人反感。有时候,我们光能说,不能做,导致感动不了别人,错在自身。

一切圣贤都是自己做到以后,才讲出来,才宣传出来的。如果你明白这个道理,祝贺你,开悟了。

劝解还应该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有吸引他人的德行,德行可以提高别人对你的信任感。如果你学《弟子规》以后不发脾气了,对父母好了,那你家里人一看,不用你劝他跟你学了。

所以论语云:“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就是说,君子该先取得君主的信任后再去进谏;没有取得信任就去进谏,君主就会认为是在诽谤自己。

如何建立信任?第一做到付出,要多付出啊。就像我给大家讲过的一个故事,两个小鬼要投胎之前,阎王爷让他们选择下一辈子:一个人,天天可以得到别人的东西,一个人可以天天给别人东西。一个小鬼说:阎王爷,我想去当这个天天得到别人东西的人。另外一个小鬼实在,说:阎王爷,我愿意把东西给别人。

阎王爷准备让他们投胎的时候就说:愿意得到别人东西的人,投身在乞丐家庭,乞丐天天伸手给点吧!给点吧!全天下的人都会给他东西。愿意把东西给别人的人,投身在富豪家庭,天天布施。

第一个小鬼就讲:为什么要这样?不公平。阎王爷说:你当鬼的时候,都有一个乞讨占便宜的习惯,那你不当乞丐当什么呢?是你自己的心选择的,与我没有关系,哪来什么公不公平。别人当鬼的时候有博爱、仁慈的心,所以人家舍了其实就得了。我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意思说,君子的品德像是风,而小人的品德像是草;草上的风可以把草压下去。你看,自然界也是这样,风一来草就弯腰了。确实是这样。我在家庭里对父母的孝敬,影响了我整个村子和整个小区都在效仿。你想想,我们每一个人实际都可以当孝敬的模范、诚信的模范、慈悲的模范。

我们不要说他们是圣人,我们做不到。圣人都是人修成的,我们为什么小看自己?“善相劝、德皆见”,我们学习《弟子规》,可以共同建立起良好的品德修养。

我们来看下一段“凡取予,贵分晓,予以多,取予少”。

财务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要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这样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

咱们看底下这个故事:明朝时期有这样两户邻居,一家有人在朝中当宰相,另一家有人在朝中当尚书。一天,两家因为院墙的事发生了争执,都说对方侵占了自家三尺宽的地盘,为此两家人都很生气,宰相的家人往京城写了一封信,想让宰相以他的权势来解决这个问题。宰相很有智慧,接到信之后,很快回了一封信,信中写着:“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人接到信后,将院墙后撤三尺,对方见此也后退三尺,从而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街道。这便是安徽省桐城的名胜古迹“六赤巷”的由来。

你看,两个人家一让,让成了几百年的名气呀。我们陕西省周至县也有一个地方特别有意思,叫贤孝巷,说的是一家人主动把屋子让出半间房的地方,使得街道得以畅通,当地的政府呢给这条小巷子起名“贤孝巷”。为什么呀?夸他们贤良的祖先培养出了孝顺的子女。

而且,我自己去过那家人聊天。子女都谨遵祖先命令,那块地价格已经很高了,到现在也没有把这块地要回来。我去了以后,就很感动。而且,我发现他们家风特别好,儿子专门给母亲的房间装空调,给自己没装。他母亲身体有病,要喝中药,因为怕中药坏了,儿子还专门给母亲买了一个小冰箱,搁在床头,喝药方便。你看,家庭的孝敬之风,真是能影响很多代。多了不得。

咱们再看下一个故事。五代张士选幼年时就失去父母,靠着叔叔养育教诲他,等到张士选17岁时,他祖父遗下的家产很多还没有分过,他的叔叔就说:现在我和你把祖父遗下来的家产分做两份,各得一份。可张士选说:叔叔啊,你有七个儿子,应当把家产分成八份才好。当时他叔叔不肯,但张士选更加礼让,最后所有的财产确实分了八等分。

你看这个人就有感恩心。我们现在很多人就没有,不顾手足之情。我在车上碰到一个石家庄的老阿姨给我讲,她母亲偏瘫了,她大姐因为管母亲把工作都辞掉了,可她的两个弟弟在外面很富有,不仅不管母亲,母亲去世以后,还回来打官司就为争那点财产。没心没肺的样子,真是让人不齿呀。

张士选就给我们大家做了个榜样。后来,张士选17岁就被推荐进京城参加考试,同时被推荐参加考试的有29位。当时,有位精通相学的术士指着张士选说:今年高中状元的就是这位年轻人。同辈的人听了都大笑不已,并且反驳相士的说法。相士说:做文章这件事情不是我能够了解的,但是这位青年人满脸都充满积了大阴德的气象,一定是他做了大善事。最后,果然是他名传金殿考上状元。

为什么有很多看相的大师很厉害啊?相由心生,这是真的。

我现在对堂兄弟、表兄弟都是能帮的就帮,为什么呀?我们是一个祖先呀,你慢待了他们就是慢待了祖宗。树、木的根本若是有了亏损,那么它的枝叶必定会遭到损坏。这种追本,追根源的道理我们大家应该要三思。一个家族的兴旺,是家和才能万事兴的。

所以“凡取予,贵分晓,予以多,取予少”。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愿意合作做生意,就算三七开,你还挣了三,如果不合作你连三也没有。

所以我经常讲了,上等人就是聚宝盆,相互赞美,相互恭敬,相互合作,人捧人高。很多中等人不理人,为什么不理人?总怕合作,一合作他占我便宜怎么办?量小福小只能当一个小企业家,大不了。下一等人更麻烦,人贬人低啊,互相攻击,用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这是下等人。

我们人的品位不在于你的金钱有多少。不在于你的官职有多高,而是在于我们选择上等人还是下等人的心性、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那我们人生怎么选择?我们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爱把自己往下等人甚至下下等人上的品味上靠。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己”。

就是说事情要加到别人身上之前,事先要反问自己,换作是我这样,我喜不喜欢?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即停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就像我为大家讲过一个博士,赞叹妓女有功劳,说妓女减少了强奸犯的犯罪率。我说请问,你有女儿愿不愿意让她做妓女呢?他说:不愿意。我又问,你愿意娶妓女当老婆吗?他说:不愿意。我说那就行了。你都不愿意的事情,你让别人愿意。所以《弟子规》讲到“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己”,错了就快速纠正,不要强加于他人。

我们再看看底下这个故事。东汉末年曹操在和袁绍作战时处于下风,他的许多部下对胜利没有信心,都和袁绍进行联络,以备曹操失败之后自己好有个出路。后来曹操经过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并缴获了这些书信。曹操看也不看就让人烧毁。有人就问曹操啦:为什么不查是哪些人和袁绍勾结。曹操说:这些跟我打仗的人谁没有家庭儿女呀?谁在绝望的时候都会找出路的。这是我能理解的事情,为什么非要把这些搜查出来呢?当时连我也没有信心,何况是他们。所以不去追问了。

曹操在这里遵循了推己及人的原则。当时连自己都没有信心,怎么能去责备他人呢?

接下来的故事很有趣。有一只狗,跑进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四面都是镜子。它一进去就看到对面的镜子里面有一只狗很凶,狗就马上对着镜子里的狗狂吼,结果四面镜子里面所有的狗都对着它狂吼。当它发现四面的狗都这样对它凶的时候,更不甘示弱,在房间里对每一只狗都死命地狂吼。最后它累死了,直到死它也不知道,镜子里面的狗原来就是自己。

你看,这个例子讲得多好,我们很多人,都是自己和自己生气,都不明白,这个世界都是我们自己心境的反映。我们傻到极处啊。

狗为什么死掉了?它对别人凶了,害了自己,实际上最凶的是自己,最可恨的人是谁?是自己。我们只是不愿意找自己的缺点,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缺点。

所以我们要好好反思一下,当周围人对我们都很不好,常常对我们发脾气,原因在哪里?我们要反观回来,所有面对的事物,很可能是自己的心镜反射出来

的。你一天到晚吊着冬瓜脸,别人看见你臭着个脸,看见都害怕,那肯定转身就走了。

我们常常以恶脸对人,就像镜子回照一样,别人绝对都是恶脸向你啊,这不是假的。你对别人皮笑肉不笑,还笑里藏刀,那别人对你也是尖酸刻薄。当我们不希望自己在言词上受到诽谤、批评,那我们也不应该去诽谤、批评他人。这就叫“如是因,如是果”,我们能不能懂得?

很多人说,秦老师怪了,老师说谁都好。我说:是啊,肯定都好。为什么呀?我看到的永远是他的优点。没有缺点那肯定好啊!那我们为什么老说别人不好?我们对自己的亲人有时候说话尖酸刻薄,我还碰到个母亲骂儿子:你早晚被车撞死。你想想,口恶毒到极处。什么原因?是我们心恶,是我们不明白,真正做人的道理。

当我们不希望他人在行为中控制我们怎么办?我们也不应该去冒犯控制他人。说心里话,我们人的烦恼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烦恼来自于控制欲。我们动不动想控制这个控制那个,恨不得天下人都听我们的。给别人一提要求意见,别人没听,我们就心情烦恼,我们就痛苦。你想想,我们控制欲很重啊。

第二个烦恼来自于占有欲。什么我们都想占有,占有大房子,占有好车,占有漂亮的老婆、帅气的丈夫。天天起贪念,欲是深渊,欲深的程度超过海深。欲令智昏,昏迷在欲望贪念里,占有欲一起来智慧就没有了,感情就没了,做人的原则就没了。

我最近看一个报道,很有意思。一个男士的父亲去世了给他留下120万元人民币的财产,他怕他老婆继承,于是想方设法把老婆给离婚了。最后他老婆知道了是为了这个离婚的以后,就把他告到法院。最后法院判男人故意隐藏财产,给女方判80万,男人自己40万。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利令智昏,欲望让智慧迷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和本性。因此我们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到底周围的亲朋好友,面对我们是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面孔?我们反省一下自己。

当我们时时以笑脸迎人,也将赢得别人的笑脸。这是真的。如果我们真正懂得了“境由心生”这个道理,我们怎么办?常常笑啊。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我经常和朋友聊天说:人最爱的人是谁?是自己。自己犯了天大的错误都能包容。其实我们不懂,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我们天天用宽容自己的心态去多包容包容别人,为他人多着想,这才是真正包容和善待自己的心性。就能修正提升自己的修养品德,让自己生活在喜悦之中。这是真的。我们要明白。

我们再看底下“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受人恩惠要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地方,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过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处罚自己、苦恼自己。

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样的。吕蒙正是北宋名臣为人正直、善良,有一次朝廷任命高官,许多大臣都极力推荐他,但有一位大臣却极力反对,并说了许多坏话,经过多次讨论,皇帝还是任命了吕蒙正。过后有位朋友为吕蒙正遭人非议愤愤不平,告诉他这些情况,并要告之那个人的姓名。吕蒙正劝阻了他朋友,他说:我们不能因为私人恩怨与他争吵。如果知道他是谁,就会终身忘不了那人的过错,我不追问那人的姓名,也是为了我以后能够大公无私、秉公办事,个人的委屈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我们要“怨欲忘,恩欲报”,就像今天我能学习圣贤人的教育,最基础的原因要感谢我们村子的一位阿姨,她说我会像我父亲一样爱吃肉,爱喝酒,爱赌博。她说什么树结什么果。有很多人听到这样的话,可能会恨别人一辈子,还很可能会破罐子破摔。可我把她当恩人,从此父亲吃肉我不吃肉,他喝酒我不喝酒,他赌博我不赌博。

有很多人说,秦老师,有很多人攻击你怎么怎么样。我说:好事情呀。如此多的人关注我,才能让我做得十全十美。看来我在这些诽谤、攻击人的心里很有分量。不然人家吃他自己的饭,喝他家的水,还浪费他的生命来评定我、来监督教育我,我感恩戴德。我哪有抱怨心,我天天祈祷他们长命百岁。

我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恩要报,怨要忘。就是心里有点憎恨,都要赶快让它消失。报恩要长,抱怨要短。

现在人是抱怨长,报恩短。这是真的。别人帮我们九次,一次忙没帮,我们都会把别人列到仇人里去。

我们想想,我们还报恩吗?对自己的手足之情、对自己的父母我们对他的攻击有多厉害?我们记起别人对自己的不好能记几十年,可是别人对我们的好,我们很难记着。就像我问一位朋友:20年前,谁骗过你?他滔滔不绝。我问他:20年前谁帮助过你?他说:不知道。

就像我讲过一个例子,一个孩子十几岁,跟他母亲生气跑出来,没有吃饭。当一个阿姨看到以后,就给他煮碗面还端来一碗面汤让他吃。他吃完以后感恩戴德,很高兴,就说:阿姨你对我这么好,我以后一定会报答你。这位阿姨很有智慧,听完以后就说:我给你煮一碗面你就感恩戴德,你妈不知道给你煮了多少碗面,怎么你一生气就怨恨你的母亲,就跑出来了呢?

我们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父母对我们有养育深恩,他们犯点过失,我们都很难包容。我们经常看见自己的儿女如同宝贝一样,我们想没有想过,父母当年看见我们,也如同宝贝一样。我们能不能把爱子之心,用三分孝敬父母?我们能不能把顺领导的十分之意,用二分来顺父母之意?

我们天天动不动忙,动不动就找一些借口,把真正对我们有恩德的人,对我们真正有帮助的人忘记了。

所以我们要在“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的这个事例上懂得道理,要真正从感恩父母开始,恭敬老师开始,这才是真正的报恩,才是真正的尊敬啊,孝亲尊师是根本的根,孝亲尊师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报恩长、抱怨短。我们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常怀感恩的心。

我们再看这一段“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并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大更可贵。

我们现在有很多家庭有保姆,有很多家庭会请很多小时工,我们误以为自己有钱很了不得,对别人指指点点。可是我们要明白,每一个人都可以选择我不挣你的钱。

我就碰到一个领导家里,很多佣人和工作人员都主动辞职,临走说这家人太暴力了,说我们是在工作,我们也是人,你们把我们不当人看的话,那我们可以选择不挣你的钱。

所以我们对待家里的保姆一定要人性化一点。尤其现在有很多保姆,真的比子女都好。很多人都把财产留给保姆了,什么原因?自己的子女面目可憎,保姆对老人的态度和蔼可亲啊。

我有一个朋友对保姆就特别好,把保姆当成他自己家里的一分子,生意做得很兴旺。走哪儿,把保姆都会带上,从山西搬到上海去,把保姆都领走。他说:我们这个保姆跟我们一家人一样,没把她当保姆,吃饭吃同样的菜,给保姆专门还弄一间房子洗澡,所以保姆尽心尽责为他服务,在他家里待着不愿意走,感恩啊!甚至有一天,保姆自动要辞职,对这位老板说:我要辞职。老板说:为什么呀?保姆说:我实在对不起您的工资啊。您给我发如此多的工资,我确实没有那么大能力照顾好你的家人和孩子。我是学幼教的一个保姆,你的孩子现在已经十几岁了,他需要的是高中和大学的老师来帮助他,我教他只能领他玩儿,所以我怕耽搁你孩子。

你想想,这个保姆都被主人家给感动了。这家人天天想着给保姆加工资,从一千多加到四千多块钱。说什么呀?说我们相处久了有情感。你对我们的家庭帮助很大,我没有什么回报,我多给你点钱希望你能多帮助你家人。你连父母、丈夫、孩子都照顾不了,照顾我们家人,我们感恩戴德呀。

我们能不能有这种想法,我们要是每一个人对保姆对家政人员都有如此的想法,那祝贺大家,平等心起来了。人心都是肉长的,不是铁造的呀。我们要用我们的行为去感动他,他会了不得。

包括我另一个当老板的福建朋友也是如此。这个老板很有意思,几十个亿的资产。他员工跟我讲,他跟老板六、七年了,开车看见给他们单位做保洁的人都

会下车,和保洁人员问候问候。甚至经常跑到职工食堂问问职工:你们饭菜怎么样?管厨的是不是扣你们的伙食了?这个员工跟我说,他们的伙食好到极处。

我去过很多公司,很少有员工主动提到他们的伙食很好。那个员工说:你看肉、菜、蛋这么贵,奶这么贵,我们都能吃上。老板还经常问我们说:身体好不好啊,还喜欢吃什么呀?可以给厨师说。身体才是本钱,你们要干得快快乐乐。

你想想,这个老板厉害。他的员工都是老员工,他的员工都非常卖力,谁都挖不走,都说:老板对我有知遇之恩。老板对我们好到这种程度,哪像老板呀?像父母,像兄长啊。这是我去这个公司和员工聊天时候的一个大大的收获。

包括一个保洁员,都不愿意浪费他的保洁工具、洗手液和纸巾,省出来的钱比你给保洁员奖励的都多。所以,这个老板成就了。这个老板对我说,他出去一年不用回公司,公司酒店照常营业。

照常营业!我们想想厉不厉害?这个人厉害啊。我们现在天天守着,都怕会出差错,错在什么地方?错在我们自己。我们要明白了其中的真正的道理,做到了我为人人,就人人为我了。所以不要小看一切仆人。

不仅仅是仆人,我们眼中不能轻视所有人。我们哪敢轻视保姆是下等人啊?当我们起这个心的时候,自己已经是下等人了,心都变成下等了。你轻视他人,就是轻贱自己,我们懂不懂得。

不过,对保姆好,自己一定要有度,要保持自己品行端正是前提。你看,现在报纸登了,说保姆动不动变成情人,什么原因啊?主人不端正啊。男主人或者女主人行为不端,制造祸事。

自己品行端正很重要,不要一听秦老师说待奴仆要像自己家里人。你就把保姆当成情人这样的家里人,你会害保姆还害自己,分寸不掌握麻烦可大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弟子规》讲的“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九讲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九讲 标签:传统文化分类:东魁著作 上堂课讲到“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说的是我们不该轻视任何一个人。一个人的地位越高,就代表造福社会,帮助大众的责任越多,不要因为自己地位高而轻视别人。 有一位高官的夫人,常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做很多慈善,她的这种心性就非常好。她参加这些活动都是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让这些孩子真正有书念。不少偏远山区的孩子每天早晨三四点钟就要起床,走四个多小时的路才能到学校,比较困难。我们最近以博爱书馆的名义资助了一百多位特困生,有很多家庭都是在山区。有的孩子,为了问父母要两块钱都会挨打,很可怜。 有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跟他的朋友讲,他明天就不能来读书了。别人就问他为什么呀?他说:家里父亲去世了,母亲供我们上学不起。其实,他一年学费也就两百多块钱,这两百多块钱对于我们来说,随手就花掉了,可是对他们来说却无比珍贵。 还有一个孩子,父母去世,就剩下一个残疾的伯伯还拄着拐杖,我和这个孩子说话的时候真的很感触,他在学校里面为了省下生活费,经常捡别人扔的东西吃,没办法。他没有生活费,他伯伯残疾还靠别人救济呢。孩子自己也怕别人笑话,捡别人扔的东西后就悄悄地藏起来去没人的角落吃。 我们还看到很多孩子家里真的是土房、土墙,大雨要来了,很容易垮塌,有的孩子父母两个人都是傻瓜,见到我们“哈哈哈,哈哈哈”,只会笑,什么都不会说。 所以我们今年后半年,又增加了特困学生资助人数。有时候我们节省一点钱,可以做很多事情,帮助很多人。现在很多人地位很高,钱财很多,家庭也特别富有,却骄奢淫逸,不懂得帮助别人,其实很可怜。 就像我跟朋友聊天常说,仁德之人以财发身,无德之人却是以身发财。 你看现在很多人无德,开药店卖假药,卖菜短斤少两,做生意不诚信,都是在以身发财呢。放弃了良心、慈悲、博爱的精神,也放弃了做人的资格。不爱惜身体,也是一种以身发财,为了挣点钱天天应酬去吃肉、喝酒,把自己吃成三高人,你看,是不是以身发财。 我就遇到很多老板很有意思。我说:你别喝酒了,对身体不好。他就说:没办法呀,我不喝这个酒生意做不下来呀。我一听,又是个以身发财的,不懂得这是得不偿失。 你挣十万不算多,你要真睡到病床上得个癌症,就麻烦了,一百万都救不了你的命。你要得个半身不遂,麻烦了,永远挣不了钱了,身体也会报废。 有很多人以身发财把自己发进医院、发进监狱了,甚至为陪人喝酒,开车出车祸把自己发到阎王爷那儿去了,不划算呀。

第七讲长善及慎及始

第七讲:长善与慎于始 家庭教育根本方法:1、上所施,下所效;2、养子使作善也;3、长其善而救其失;4、慎于始。 一、长善 1、上周我们讲上所以施下所效,使作善。今天讲长善与慎于始。长善这个词出自于中国的教育经典:?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又当什么讲呢,简单解读一下:长是增长激发,善是善行和善心,这个和赏识有点同,但又不同; 2、本善:利他、忍让、明辨、诚敬、自信,习性:贪、嗔、痴、慢、疑。我们希望孩子的本善能够长养,人生能够变化,所以能把这部分善给长养出来,把这部分善给放大。 3、为什么要长善呢?要想改变坏习惯,重要的是先要养成好习惯,我们培养孩子的善行,养正以后他的习性慢慢就消退了。这就是我们讲到长善的根本原因。 3、成长足迹:——《冬令营》活动的老师给每个孩子长善。 4、《只有你能欣赏我》 5、小故事:《上帝为每一只笨鸟准备了一个矮树杈》 6、思考:如果您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年,遇到这样的老师、母亲,您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 7、《小孩不笨》——哪一个家长是我? 8、讨论:长善,对于孩子的“心性成长”有哪些益处? 9、家长做好长善的四个误区:(1)、传统老观念,吝于表扬孩子。(2)、挑问题专家,以为这就是教育。(3)、不明善恶,不知该长什么。(4)、孩子没有“善”,让我怎么办? 10、求求你,帮帮我! 亲爱的爸爸、妈妈: 每个孩子都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在我成长的路上,我会迷惘,

我会不知所措,可是,我很想很想把事情做好。所以,在我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时候,你的肯定,会让我更加自信,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孩子。在我第一次做错的时候,你的鼓励,会让我不会轻易放弃,努力,努力,再努力。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在邻居阿姨面前说我笨,说我不行,那时,我的心特别地失落,甚至会流血,从小,我就被贴了标签,是个坏孩子,笨孩子,我会抬不起头来,我会越来越笨。爸爸、妈妈,有了你们的鼓励,我不再害怕失败,我知道,每个人的天份不一样,可是,只要我努力了,我会考出属于我的第一,走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爸爸、妈妈,今天,我已经会把自己的袜子洗了,还陪奶奶下楼拎菜,我正在努力地成长,你们看到了吗? 谢谢你们,在我弱小的童年,陪我一起走过…… 11、《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母亲呦你像月亮,散发出温柔的光,我们像迷途的羊,依偎在你的身旁。母亲呦你的手掌,拍拍着我们背上,为我们轻轻的唱,让我们幸福成长,你的爱像月光,那么温柔又慈祥,在你的怀抱中,是最幸福的时光,你的爱像月光,给我温暖和希望,有你的地方是天堂。 12,如果这是您孩子拿回来的一张考卷,您看到了什么,又如何做?1 + 6 =7 14+18=22 23+15=38 11+18=29 15+19=44 13、哪一件事是我们最应该做的?(1)、指责孩子?(2)、嘲笑孩子?(3)、帮助孩子? 14、要给孩子长哪些? 考了个高分?学会了占小便宜?会说两句俏皮话? 学会主动学习,礼让同学,懂礼貌会和大人说话,帮助父母劳动。 当父母没有正知正见时,孩子该长什么,不该长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说长善,不是简单的表扬。长善应该长得是善,见善才可以长,非善不可以长。 15、现场体验:路标都错了,车往哪里开?

秦东魁老师宣讲《弟子规》第十四讲

精讲《弟子规》第十四讲 (2012-08-14 13:01:04) 转载▼ 分类:东魁著作 标签: 杂谈 这节课我们讲“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进入房间时不论揭帘子还是开门的动作都要轻一点慢一些,避免发生出声响,在室内行走或拐弯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害。 咱们古代的家里呀,有很多帘子。当我们进家门的时候,不论是揭帘子还是开我们现在的这种门,都要轻一点慢一些。为什么呢?第一是让我们从生活上养成一种“慢”的习惯,可以去除我们的急躁;第二当家中有人的时候,避免因为我们粗鲁的动作,打扰到他人的休息;第三,家中要是有小孩子,如果您的动静太大的话,有可能把小孩子给惊吓到。 现在都不用帘子了,但是希望我们大家在开关门的时候,尤其在公共场所,一定要注意个人的形象和生活习惯。 另外,不光是在家里,就是出门在外骑自行车或者开车,也一定要宽转弯,把前面的这种距离拉大一点是最好的。 我们看下面这个故事:苏嘉是西汉著名大臣苏武的哥哥,曾经负责给皇帝驾车。有一次皇帝外出,苏嘉给皇帝驾车,从都城长安来到郊外的行宫。当皇帝正要下车时,苏嘉因为不小心一下子把车辕撞到了门前的柱子上,车辕被撞断了,皇帝也受了惊吓。结果苏嘉被判为大不敬的罪责,只好自杀。所以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小心谨慎,一件小事情有时也会酿成大祸。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人都是在一个细节上面出了错,导致终生痛苦。所以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真的是要步步小心,处处要学会替他人着想,才能让我们的人生中,树敌越来越少,波折越来越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注意一些礼节,比如我们在回家关单元楼门、自己家门的时候,一定要轻轻的关,如果声音太大就会扰到四邻;还要注意上楼的脚步也要轻;在家中拉窗帘时也要轻轻地拉。 一是对物品的一种爱护;二是如果家里有人还没起床,这样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休息。另外在餐厅里吃饭前后或清理卫生时,移动桌椅板凳时一定要将它们提离地面再移动,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使它们本身的使用寿命更加持久,二是对家人特别是在楼下居住的邻居比较尊重,不会使他们因为听到噪音而产生烦恼。 你看我们现在很多人搬东西,都为了省事在地上那么直接推拉。既损害了自己的家具,又影响到了别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一点一滴地关心周围每一个人。这样无论对自己的身心和德行都有所提升。

精讲《弟子规》第10讲

精讲《弟子规》第十讲(2012-08-14 12:50:38) 转载▼ 标签:分类:东魁著作

我还碰到过一个家庭,老人家过80岁大寿,祝寿的人多得不得了。可在 主座上坐的却不是老寿星,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儿子给父亲过寿,请了一位很了不得的领导,就让领导坐了主座。你看这成了给领导过寿,不是给老人过寿了。这种颠倒的程度让我们没有了人的味道。 我看到这种现象以后,就在现场号召他的子女给他父亲礼拜、磕头。他的子女都不太适应,我就做了个代表,先给他父亲磕了个头。全场的人看到以后全站起来了,吓一跳,好像没见过这种礼节。还问我:你们当地是不是有这种礼节? 我说:是,我们当地有,你们这儿没有啊,为了改正改正你们这边给老人不礼拜、死了以后才拜的风气,所以我来引导引导。他的几个儿子也不好意思了,全部都给老人家拜了拜。经我一搅和,领导也不好意思上座了,把上座让给老人家坐了。 在我临走的时候,老人家把我叫进房间,对我说:秦老师,你可了不得啊,家里人每年哪是为我过寿呢?他们就是趁着给我过寿来挣钱,红包我一个都拿不上,主位我也坐不了。每次都说我上年龄了,怕把我给碰到了,就把我专门搁在个小房子里头,给我送一点饭在里头吃。人家来送的红包都塞给我儿子、女儿了。 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在座位上面,一定要由长者坐主位,才能体现出来我们尊老爱幼的风气。希望大家听完这一节课以后,回家能试一次进厨房做饭,给父母端饭。我们这个小小的这个举动,绝对会让我们“德日进,过日少”。 我跟我妻子两个人最近就一直在这么做,效果真的好得不得了。我们天天给父母端饭,不仅父母高兴,儿子也跟着我们学,天天给我们端饭。其实我们做人本就该如此,可是现在社会上却很少能看到。现在的人吃饭先让儿子孙子,先让朋友,却想不到要先让父母,所以说我们主次不明,很糊涂啊。 只要能把《弟子规》上的几句话落实到位,我们的人格魅力就足以去感召别人向你学习了,哪用你去劝人家啊?圣人是做到以后才说出来;贤人是说出来以后马上就能改正去做到。可我们现在的人光说不做,这叫骗人。 我们表面看着好像是在骗别人,实际是在骗自己。我们任何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会使别人看低我们。我们别认为吃饭、走路这些都是小事,就可以不注重“长者先,幼者后”,我们恭敬父母的态度就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每一 件小事中的。 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只能先要求自己。每一个人落实到位,你的行为就会感染你的邻舍。 我就在我们眉县做过这种实验,感动得整个小区都有变化。每年我母亲过生日,我不论在任何地方都会回去给她过生日。我的这个行为感召了周围邻居不少外出的子女,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回家拜寿。

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3篇

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3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蒙学教材之一,是一部针对儿童的行为规范,全部需要身体力行,执行力与示范性很强的读物。下面是网带来的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 学校的读书节让我有了一次机会接触《弟子规》。品读后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来,竟能编出如此圣明的书来。原本一些同学还说是因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学校才会要求我们朗诵。其实不然,学校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做的。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百善孝为先。或许现在的儿女早已无法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出必告,反必面。”但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要我们去做事,我们应该赶快行动,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为父母效力;父母教导我们时,应该恭敬地听而不可以随意打断他们,要将话听进心里;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备,应当顺从他们并且承担过失,不能顶撞他们,让他们伤心。 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

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古人黄香九岁为双亲温席;沈云英替父亲守卫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双亲;董永卖身葬父;陆绩怀橘遗亲;王祥为母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 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学习先辈们以父母为首的优良品德,把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要做孝顺父母的人! 篇二: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 冬天带走了秋天最后一片黄叶,收获,交杂着工作的欢乐与泪水;喜悦,记载着孩子成长的点滴。今年九月来到龙岗幼儿园后第一次接触到《弟子规》,经过一学期培训与学习,使我对《弟子规》有了深刻认识与了解。 每日的中午是我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的时间----听《细讲弟子规》讲座。蔡礼旭老师从生活中点滴讲起,教导我们平时应如何孝顺父母、兄弟和睦;教导我们与朋友、同事之间应怎样相处;还教导我们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及人生怎样创造幸福等等。每听一次蔡老师的讲座,都会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回想往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蔡老师所说的相差无异。 生活中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是毫无怨言的付出,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们;而作为子女的我们有没有真心的去孝顺我们的父母,关心父母的生活哪怕是短短的一声问候;对于朋友及亲人是否真诚相待;对

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4篇

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4篇Learning experience document of disciple GUI 编订:JinTai College

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4篇 小泰温馨提示: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本文档根据心得体会内容要求和针对主题是读书学习群体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 2、篇章2: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 3、篇章3: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 4、篇章4:弟子规的学习心得体会文档 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蒙学教材之一,是一部针对儿童的行为规范,全部需要身体力行,执行力与示范性很强的读物。下面是带来的弟子规学习心得6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章1:弟子规学习心得文档

学校的读书节让我有了一次机会接触《弟子规》。品读后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来,竟能编出如此圣明的书来。原本一些同学还说是因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学校才会要求我们朗诵。其实不然,学校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做的。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百善孝为先。或许现在的儿女早已无法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出必告,反必面。”但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要我们去做事,我们应该赶快行动,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为父母效力;父母教导我们时,应该恭敬地听而不可以随意打断他们,要将话听进心里;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备,应当顺从他们并且承担过失,不能顶撞他们,让他们伤心。 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弟子规 选择题

《弟子规》选择题测试试卷 一、把正确答案的的序号填在()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 A、孙敬和苏秦 B、李白和杜甫 C、程颐和程颢 D、毛泽东和周恩来 2、“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A、李世明 B、朱元璋 C、赵匡胤 D、成吉思汗 3、“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是说() 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D、楚国 5、《弟子规》曰:“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那你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 A、岳飞 B、吕蒙 C、杨六郎 D、戚继光 二、看拼音,选择正确的读音。(每小题1分共10分) 1、父母教,须jìng听A、敬B、近() 2、出必告,fǎn必面A、反B、返() 3、事虽小,勿shàn为A、擅B、善()

4、兄道友,弟道gōng A、恭B、公() 5、言语忍,fèn自泯A、愤B、忿() 6、不如人,勿生qīA、气B、戚() 7、闻yù恐,闻过欣A、誉B、誊() 8、倘掩饰,增一gūA、姑B、辜() 9、天同fù,地同载A、覆B、复() 10、言不huì,色不媚A、炜B、讳() 三、请给下列各句经文选择正确的理解。(每小题2分共20分) 1、同是人,类不齐。() A、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B、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C、同样是人,类别不整齐。 2、果仁者,人多畏。() A、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B、果敢仁义的人,别人都害怕。 C、果断仁慈的人,人们都害怕他。 3、工夫到,滞塞通。() A、只要功夫练到了家,体内就没有任何阻塞。B、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就自然通达了。C、只要功夫练到了家,就能打通关。 4、字不敬,心先病。() A、如果文章写得不恭敬,说明你病了。B、如果文字没有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 (1)

细讲《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七集)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看下一句经文: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道人善,即是善』。当大家听到很多善人的行持,善人的风范,每个人心中都会生起这种效法之心,是绝对会这样,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在这几天当中,一定有人已经做到『愈思勉』,已经学到了,一定有。从诸位朋友的脸上就看得出来有法喜。这个法喜绝对不是念经念出来,而是有落实在生活之中。所以这个道人善很好,因为会让更多的人得利益。所以现在卢叔叔的名字已经到全中国去了,这也是我落实《弟子规》的结果,叫「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我们也要非常用心去把这些好的风范记在脑子里,随时都可以告诉别人,让他们都可以得到一个效法的对象,甚至於从中找到一些很好的方法。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当我们去宣扬别人的过失,对方假如知道了,可能会非常难受,所谓「背后之议」,背后的议论,说他的是非;「受撼者,常若刻骨」,你批评他这一些不好的言语,在他的心中就好像刻入骨头里面去了,时时想著报复你。这都是在意气用事,这样不可取。所以不要去『扬人恶』,可能会树立敌人。十个朋友不嫌多,一个敌人可以给你烦死了。所以我们存心仁厚,不与人起冲突。当假如别人有善我们都不称扬,别人一有一点小恶马上就到处传,这样不只折损了自己的福分,更大的罪过,它是影响了团体跟社会的风气。你看假如每一个人都不讲人家的善,都只宣扬人家的恶,那将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人与人将会纷争不断。所以我们也要考虑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是在影响整体社会的风气,这个罪过不单是个人,还可能跟整个社会结罪。所以言语不可不慎。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善相劝』。我们之前课程也提到,「善」必须先分辨真善假善、是善非善,还有很多的判断在《了凡四训》这一本书。当你判断正确才能够去劝,不然到时候是非都没分清楚,那就不见得是利益到他人。那古代人面对别人善的劝告,或者是听到善的言语行为,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接受?孔子赞叹颜渊「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颜渊只要听到一个善,马上时时刻刻放在心中,一定要去落实。所以只要提到贤德,孔子都会直接说到「有颜回者好学」。对於颜渊这个学生,夫子非常欢喜,也因为他的学习非常扎实,只要老师说过的话、说过的善,他都会时时刻刻不忘去实践。所以当我们有这样学习善的态度,自然就能够『德皆建』。 在古代所有当官的,我们都称他是「父母官」,为什么叫父母官?因为比方说一个县令,他与整个人民相处得很密切,而且整个县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都是由县长在负责,所以他也有责任把他这一县的人民教育好,能够「爱民如子」的这种态度,所以也称为父母官。那当然这一些地方领导人,他也有要落实「善相劝,德皆建」,让整个社会风气能够愈来愈好。那我们现在当官的有没有这个态度?还是有,我们要隐恶扬善。但是为什么比例没有像以前那么高?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我们错了,我们也没有把《弟子规》跟他们讲,现在又功利主义这么炽盛,所以重利轻义。只要他能够有这个机缘看到《弟子规》,应该会唤醒他那种为官的责任心。 在隋朝时代,有一个读书人叫辛公义,这个姓比较少。诸位朋友,这个父亲取的名字好不好?他取这个名字,他儿子绝对不可能作奸犯科,因为每天人家都喊他公义。他一定全身都是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四讲

( ) 标签:分类: 我们上一节课讲到“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我和朋友聊天地时候就在讲,世界上备受人尊敬地不是皇帝,因为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很多,真正能被我们记起地很少.受人尊敬地是能为身教、心教、行教地模范,如孔老夫子等圣贤之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真正地圣人,真正地德能之人,他们地行为和言辞可以影响几千年,所以人所服,非言大,是德能所致,德能加才能,就好得不得了,这是咱们上一节课讲到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们有德再施才则可服众并教化众人,我们有才无德则会殃民祸世,所以我经常和我爱人说,宁愿我们家孩子愚痴,也不愿意他祸世.一个国家兴亡我们不要认为需要很多人,一个人足以兴邦,一个人也足以毁邦,一言兴邦,一言误国,真是如此.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所以人一定要德才兼备,德在前,才在后.孔老夫子德才兼备影响几千年,孔子家族旺了多代,凡是姓孔地人都受到了他地福德护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曲阜当地政府就有一个政策,凡是姓孔地,不论你来自世界哪一个国家,死后都可以葬在孔老夫子地孔林中.你看,姓孔地都沾了圣人光,这是我去曲阜参访地时候,当地导游讲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们去曲阜时,还发现埋葬孔老夫子地地方有两种奇异现象,现在科学家不能解释.第一,孔林有十万株千年地树,可想而知它地面积有多大,但奇怪地是,孔林之中从来没有乌鸦出入,离孔林相距只有两公里地孔庙,却是乌鸦成片,可是乌鸦从来都不来孔林,甚至从林子上空都不飞过,路过此地都是绕林而行,这是当地导游讲地第一个比较奇异地现象,真假我们还没有时间去考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个奇异现象是,至今孔林之内很少发现有蛇地踪迹,可是孔林之外就有很多蛇出没.当时导游就告诉我们,当地人地传说讲,孔林是夫子休息之地,乌鸦本乃灵禽,就是感知力很强地动物,它不愿意打扰孔圣人休息.你看,孔老夫子地德性感召动物都对他如此恭敬.第二,这个为什么没蛇?因为孔老夫子休息之地,经常有世界各地人前来祭拜,蛇在这个地方怕惊吓到了来礼拜孔夫子地众生,一惊吓没人礼拜怎么办?所以蛇不在这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曲阜市政府还规定,凡是离孔林孔庙近地建筑都不可以超过三层,你想想政府对他多恭敬,他地德能影响几千年,影响到现在他地子孙还沾光,德能大,方能感召人,感动人,这是咱们中国第一个历史人物孔老夫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第二个历史人物,秦桧!他祖上有没有积德?有,要是没有他怎么能当宰相.秦桧有没有才?有才!要没有才怎么能爬到宰相这个宝座.那德有没有?德就欠缺了.秦桧害不害他祖先?害祖先,姓秦地人不敢认他当祖先,他地祖先在冥府都不愿意认此子孙当后代.两个历史人物,影响截然不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咱们中国地第三个历史人物,周文王.我们都知道周文王被称为圣王,周文王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长年代地江山,多年,看过《封神榜》地都有点儿了解.不过,许多人误以为是姜子牙保佑他,其实不对,是因为文王德性感召才能使人才济济,江山长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最有趣地一件事情是,周文王在修理宫殿城墙地过程中,看见工人挖出来一堆尸骨,周文王赶快过去,拿布把尸骨包裹起来,并专门做了一场埋葬地仪式,亲自礼拜,这个行为让所有

《细讲弟子规》读后感

如何经营幸福人生 中埠中学李强 近几年来,我们张店区的教育提倡学生诵读《弟子规》。自己以前虽然大致看过,知道所说的大致内容,但是,还真没有认真读过,在假期中,利用空余时间,比较仔细的翻阅了台湾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这并不是一本单纯的阐述《弟子规》的书,而是通过讲解《弟子规》并结合许多事例和道理,教会人们如何经营幸福人生。 幸福在哪里?要想营造幸福的人生,首先,要完美自己。我们普通人都是对别人要求太多,对自己要求太少,“严以待人,宽以待己”,寻找真诚时,自己没有对世界付出真诚,却希望别人对自己真诚,追求完美时,只是要求别人完美。其实最应该完美的是自己。只有主动付出人生才会幸福,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幸福还在于安于职守,敦伦尽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只有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幸福自然会在你身边。在家你是一个好的父母,在学校你是一个好的老师,,那你就会时时体会到幸福,只要懂得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们幸福的理由。 幸福还在于把握当下,要和谐对待自己和他人,理解和关爱他人,心胸宽广“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人生天地之间,要演出天地无私之德”,只要心中有爱,幸福就在身边。 “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要下对抉择,人生才会幸福。人生也要抉择轻重缓急,什么事请先做,什么事情后做,先后顺序要下对抉择,人生第一件大事是把孩子教育好。怎么教孩子?身教。我们知道教孩子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做人做事的态度,而不是分数最重要,但是我们还是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因为我们太注重名利,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太注重名利。应该教孩子学会做人,与人相处。做事要有责任心,一个孩子有责任心,,他才会有担当。让孩子明白念书,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一种责任。有孝心的孩子是希望让父母放心,希望让父母有好的生活,所以他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跟能力,这样的孩子才会大有发展。“真正成功的主管和企业家,学历都不是顶尖的。”什么样的特质才会让人成功呢?诚实、责任心、谦虚、信用、耐心。智商很重要,但是,情商更重要,品德最重要。现在西方人一经发现,原来还有一个比把东西做好更重要影响企业的因素,就是员工的德行。既然德行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要教育孩子“使作善也”,孩子又善良的心,就会有善的行为,自然会有善良的朋友,他的人生就会幸福。所以教孩子不是要读很多的书,而是先要求自己要做到,当我们表现出善的行为,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假如现在你的孩子扎根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你已经让他这一生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说抉择最重要,你抉择要教给孩子的是什么,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将会影响的孩子一生的幸福,也会影响到你的幸福。 我们如何才能下对抉择?建立理智。如何才能建立理智?还要透过学习,有好的判断力,才能下对判断。理智要愈早建立,人生才会下对重要的抉择。当我们理智时,我们会下对抉择。抉择中最重要的是你的思想观念。思想决定你的行为,行为决定你的习惯,习惯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所以一个人能不能幸福,关键是“思想”思想会影响你的一言一行。但是现在人的思想普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自私。如何才能教育孩子不自私呢?就应该从我们自身做起,当我们真正修养身心,就能够对家庭、社会产生很大的力量。百善孝为先,其实要对社会有贡献,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困难,就是要好好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首孝悌”,你让一个人真正有孝心,他面对所有为人父母的人他都会恭敬。子让回去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所以重视孩子的德行,整个社会就会呈现祥和之气。如果孩子从小注重物质享受,家长不给于合理的管教,等到花钱习惯了,就很难改。他的努力目标就不是为了孝顺父母,不是为了照顾妻儿,而是满足他的物质欲望,就会变得自私。因此从小要教育孩子要有仁爱之心,要替他人着想,他将来一定会为社会造福,自己也就会过得幸福。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讲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讲 标签:传统文化作者:秦东魁老师 我们看下一段“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我们遇到别人称赞、赞叹、夸赞我们的时候,不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做得不好,继续努力,这样就好了。当别人批评自己的过失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那么真正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 陕西博爱书馆每年的11月间,志愿者回去会做一个总结,总结什么呀?总结我们这一年来所犯的过错,一定不总结我们今年送了多少书、做了多少事情。总结过错,我们送书的过程中是不是给人家学校、给政府部门添麻烦了,我们要求去的时候自己带书,去的时候自己带饭钱,一定去学校、捐赠部门不吃人家的饭。当时有个政府部门非要请我们吃饭,我们的志愿者特别有意思,就说领导,你别请我们吃饭了,吃这一顿饭,我们还能捐几百本《弟子规》了。所以那一句话以后,这个领导以后请我们吃饭就一碗面,再不敢一请花几百块钱了。所以我们的坚持还是可以得到别人的支持的。 如果能做到“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正直、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我们,良师益友才能亲近我们,让我们的人生更圆满,犯错更少。 我们现在很多人就是承受不起别人的称赞,别人一旦夸我们几句,我们就会得意忘形。我们就不会去想一想,别人称赞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自己的德行修养是不是如他夸赞的一样。 现在很多人经常做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别人一夸你,就洋洋自得,然后别人再找你借钱啊,找你办事啊,你也不好意思不给人家办,就统统答应下来。 别人夸我们,我们首先要想想自己是否真正做好了,如果没有,那我们就应该“闻誉恐”,要好好反省自己,使自己真正去提高、去进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德行修养。 我们现在都爱听好话,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都知道这个话,可是我们不愿意吃;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都不愿意听,听到别人一说我们不好,一下这个脸和苦瓜脸一样长。 当别人指责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闻过欣”,就是要感觉到高兴,千万不能生气。因为当一个人指责你的时候,第一,他把你当成好朋友了。现在的人们没有几个愿意得罪人的,他这样指责你,是恨你不成器,恨铁不成钢啊。所以你感恩戴德都来不及,你怎么还能迁怒于他呢。 第二,他觉得你是个人才,如果不指出来,那你这个人才就毁了,很可惜啊。所以说他是在体谅你,爱护你。可你如果把他当成敌人,当成小人,那就是你的问题啦。所以说我们人生在世,如果天天听人夸,那你就走到悬崖边了。你只有常常反省自己,听得进去别人的指责,久而久之,真正的好朋友,知心朋友才会全部被吸引到你身边来。 当你有如此多的良师益友之后,你何愁不成功?人不成功的原因大多是结交恶友,让我

读《细讲弟子规》有感读后感1

读《细讲弟子规》有感读后感1 读《细讲弟子规》有感读后感1500字 这个学期通过参加研究学习活动,我接触到并且开始学习《弟子规》。我和许多人一样,提到《弟子规》都存在一个误解:那是给小孩子学的,我都这么大了,学它何用?但当我开始学习《弟子规》就发现我错了,里面所说的一百一十三件事情,我做到的很少,有一些道理还不太明白,有一些虽然明白了,但是没有落实到生活中。不过我很庆幸我在高二就接触到《弟子规》并认真去学习,它使我能够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做出正确的抉择,能够少留下遗憾。 首先,提到《弟子规》会让我想起”道德”二字,我总以为自身与人相处时内心最初的反应,便是道德的根本。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从以往的错误认识中醒悟过来,原来道德的根本是孝。更让我感到羞愧的是,我很少做到“孝”这个字,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有道德呢!此后我就开始认真学习《弟子规》中“孝”的部分,它让我懂得了以前对父母的诸多不是。《弟子规》中有不少孝敬父母的准则,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但都体现了“孝”这个字,也说明孝顺父母不需要多少财富或多大的名气,就算是一些小小的关怀也能让父母感到开心满足。世上不求回报地对你

好的就是父母了,只要给父母一点点关爱他们就心满意足。回想以前我对父母的种种不好的行为,我就感到愧疚。父母辛苦地工作赚钱养育我们,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但我们并没有懂事,和父母顶嘴,惹父母生气,让父母伤心。我常常因为父母的一句轻声责骂就非常地不高兴,因此两三天不理睬父母,现在想起真是非常后悔,就因为那么一点小事我就如此对待父母,父母心里肯定也伤心难过。我们总是对别人的一点帮助而感激不尽,却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难道父母对我们好我们才对父母好,父母对我们不好我们就应憎恨父母吗?不是这样的,《弟子规》中有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就是无论父母对我们好不好,我们都应孝顺父母,岂能因父母一时对我们不好而憎恨他们呢?父母对我们好,我们做到孝顺不难。若父母对我们不好,而我们仍不变其心地孝顺父母,才能显现出一个人的孝顺和高尚品德。“孝”不仅是对父母的行为,还是对师长,对朋友的的行为。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开始学习与他人如何相处,《弟子规》中有在家、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准则。这些准则无一不体现出先贤所凝聚的大智慧,体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它正确地引导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落实。书中提到的“欲平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精讲弟子规第十讲

精讲《弟子规》第十讲 (2012-08-14 12:50:38) 标签:分类: 今天讲到《弟子规》第二篇《出则悌》中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无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从小教育孩子,让孩子养成正确的习惯,因为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德行。 昨天有个朋友对我说,他心里孝顺就行了,心里有慈悲心就行了。我就跟他说,那你也不用真的吃饭了,心里想想就行了,你看看十天不吃饭是不是照样能把你饿死。 我们做任何事情,不光要心里认识到,更重要的是言语、行为也要体现出来,这才叫言行一致,才能真正做到身体力行。 比如吃饭时,我们一定要先让父母坐下,等父母先动筷子,我们再动,这样才不失为人子女。可是现在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的景象了。我去过很多朋友家,看到的大多是父母孝顺儿女,很少看到儿女孝敬父母。 我们要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爱孩子爱得如皇帝一般,对父母却像对乞丐一样,我们在生活细节上面是否能真正落实“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们自己有没有形成这种意识。这个很重要。 我在家里每次买完东西以后,就对儿子说,这些是买给爷爷奶奶的;我没有说过是买给我们自己的。很有意思,孩子每次把东西给完爷爷奶奶以后,还会说,妈妈没有,爸爸没有,还会自动地拿些东西来给我们。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影响到孩子。我们一定要去感化大家,不要去教育,你教育别人会很烦恼、会很痛苦,而感化是通过我们自身的言行,让别人从心里意识到要改正,要向善。 现在每次看到我妈在厨房里做好饭,我都要主动去把饭菜端出来,要不然会觉得很惭愧。以前我妈给我端菜端饭,我也觉得很正常,我是她儿子嘛。可现在学了《弟子规》我才明白其实不正常,我们把许多原有的为人子女的礼节都忘掉了,还认为父母为我们的付出都是正常的。 希望我们各位朋友、各位学友,家里有老人的话,有任何好吃的东西一定要先给老人吃。现在好多人家里有了好吃的都是先让自己的子女吃,却不是先孝敬父母。 我还碰到过一个家庭,老人家过80岁大寿,祝寿的人多得不得了。可在主座上坐的却不是老寿星,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儿子给父亲过寿,请了一位很了不得的领导,就让领导坐了主座。你看这成了给领导过寿,不是给老人过寿了。这种颠倒的程度让我们没有了人的味道。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 《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 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我读了《弟子规》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丧三年居处变酒肉绝。”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来对自己父母的丧礼是这样重视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这三年里他们要把屋子变得简朴,朴素,不能有一点儿富贵的东西出现。但换回我们现代人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行!他们只能丧一个星期,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就到处去玩,喝酒吃肉类。现代人也不会把屋子变得朴素。 “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这句训示教育我们外出时衣冠齐整。例如上学吧,一个人衣冠齐整,让别人看上去就觉得这学校的校风一定很好,但如果一个人头发不整齐、校服的纽扣没扣好,让别人看了就误认为这学校的校风很差。所以一个人的形象很重要。现在的社会,你的形象也可能决定你的前途。假若两个人同时去面试,学历一样,其他条件差不多,但一个衣冠整齐,讲求衣服的卫生;一个

不注重自己的衣着,穿起衣服歪歪斜斜。你说老板会选谁呢?当你找工作面试时,别人不但看你的学历、能力,还要看你的形象呀。我们校园里也提倡过讲究衣着整齐,形象要做好。所以我们从小讲求衣着整齐,衣着的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它是中国旧时的蒙学课本,相传是清朝李毓秀所着。它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 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我读了《弟子规》最令我深刻的部分是:“不离床丧三年居处变酒肉绝。”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古人原来对自己父母的丧礼是这样重视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三年不能喝酒,吃肉,这三年里他们要把屋子变得简朴,朴素,不能有一点儿富贵的东西出现。但换回我们现代人能这样做吗?绝对不行!他们只能丧一个星期,过了一个星期,他们就到处去玩,喝酒吃肉类。现代人也不会把屋子变得朴素。 “冠必正,纽必结,袜必履,俱紧切”这句训示教育我们外出时衣冠齐整。例如上学吧,一个人衣冠齐整,让别人看上去就觉得这学校的校风一定很好,但如果一个人头发不整齐、校服的纽扣没扣好,让别人看了就误认为这学校的校

第26、27课弟子规

第二十六课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教学内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教学目标: 1、认识“盥、兼、漱、溺、辄”几个字,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2、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意识。 教学重难点:会读、会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力行反馈、情境导入 1、复习:生齐背上节课的内容: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2、师:孩子们,你们做得真好,早上都能按时起床了,但是起床后你们都做些什么呀?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七讲《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二、理解含义、表演导行 1、认识生字,熟读成诵 (1)出示“盥、漱、溺、辄”几个字请学生认一认。 (2)出示句子,读书检测: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分行赛读。 2、释义 盥:洗手(脸)溺:指小便。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先洗脸、刷牙、漱口,每次大小便完后都要把手洗干净。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在小时候就养成。这样做可以预防病菌入口,也可以避免“身有伤,贻亲忧”。 3、借助故事,强化理解 不拘小节的王安石 王安石是宋朝最有名的宰相之一。不过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讲究衣着的卫生。他不爱洗澡,不爱换洗衣服,整天总是脏兮兮的。有一次,皇帝召见王安石和几位大臣商议大事。谈话间,一只虱子从王安石的衣领里爬出来,爬到了他的脸上。皇帝看到后,偷偷地笑了,可王安石一点也不知道。后来,这件事成了人们的笑谈。王安石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而他的仪表真是糟糕啊! 说一说:听了刚才这个故事,你想对王安石说些什么呢? 讲卫生的苗苗

有一个叫苗苗的孩子,她的父母特别注意讲卫生。妈妈告诉她,要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尤其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苗苗问:“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妈妈告诉她:“因为手上摸了脏东西,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进肚子里就会生病,肚子里就会长出虫子来,有虫子,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了.”等她稍大一点,妈妈还进一步告诉她,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于是,苗苗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洗脸洗手。尤其是吃饭前,从来都不用人提醒,自己主动去洗手,口里还念念有词,洗完手,要甩三下,把自己手上的水甩干。有时大人一忙,吃饭前忘记了洗手,她总是及时提醒大人。 说一说: (1)苗苗是怎样讲究卫生的? (2)为什么要做到“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4、表演导行 请学生上台表演如何刷牙、洗脸。 师:教给学生洗手的方法:(教师边说边演示) 1、首先用流动的温水冲洗手部,应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湿。 2、用香皂均匀地涂抹手掌和手背,并两手互相揉搓,要特别注意清洗指尖和指甲缝。 3、再用清水冲洗,冲洗是把手尖向下,双手下垂,让手把香皂泡沫顺手指冲下。 4、每次洗手时要重复两遍。 5、整个洗手时间不应少于30秒。 6、洗完手后要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抹干双手,并勤换毛巾。 三、拓展延伸、实践运用 (一)练一练:练习刷牙 (1)说明刷牙的重要性。 (2)以模型讲解刷牙法。 (3)请全体小朋友使用自己的牙刷练习一次。 (4)检视镜中自己的牙齿是否洁白无垢。 (二)实践运用 1、判断:他们的做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1)、小丽都三年级了,可她从来不刷牙漱口。妈妈总提醒她,她就不听。()2)、小红说天天早晚刷牙真麻烦,不用天天刷牙的。()

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

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 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一) 说实在的,很久以前我就度过《弟子规》,当时只认为它和《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读了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真正认识到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而我们学习这些经典,一定要提得起一个最重要的态度,就是“经典”是拿来做的,而不是拿来背的,也不是拿来读而已。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所以,在读此书的同时,也开始向蔡老师学习,决心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弟子规》的每一句话。虽然有些一时还做不到,但可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现在在家庭生活方面已初尝了甘甜的果实。 在读此书以前,我自认为是个孝顺的人,无论对父母还是其他长辈。哪怕是对一些陌生的老人,我的行为也还说得过去,因为我一直觉得天下的父母都是父母。我能做到将心比心。可是读了本书,我才发现我做得还远远不够。孝,德之本也,对我们恩德最大的人莫过于父母了。可是我们却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而不能常回去看看他们,不能慰籍他们老来孤独的心,总以为多打几个电话,多给几个养老的钱就是孝顺了,这是何等的愚蠢啊。这个寒假,悉细照顾父母,和他们促膝谈心,领他们到公园、博物馆等地游玩,和他们一起观赏花灯焰火,看民间扮玩。经过这一假期,我欣喜地发现,老人越来越开朗了,吃得越来越多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了,脸上开始有了光泽,皱纹也少了。想想确实有道理,作为他们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对自己百依百顺,心情怎能不舒畅,胃口怎能不好呢? 在学校里,我也尽力把《弟子规》的每一句话落实到工作中去。 首先先要以身作则教导学生。《论语》里有一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长期以来,老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遗失了这根本的一条,因此实效性不大。今天,当我切身感受到身教重于言教的时候,心里的滋味十分复杂。试想:我们做老师的自己连讲台都收拾不整洁,学生又怎么可能收拾得好抽屉呢!“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现在我要“见己恶,即内省”了!我要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来督促自己举手投足,起心动念都要合乎《弟子规》的要求。在生活细节方面,我有时对学生指手划脚,今后要小心、严谨、细致地身体力行。比如捡垃圾,擦桌子,整抽屉等等。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其次要与同事友好相处。努力做到“兄道友,弟道恭”。以前,我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八度,“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习《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今后要注意修正。 总之,看了《细讲弟子规》,我感悟甚深,受益匪浅。通过此次读书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细讲弟子规》就是让我们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学习来提高我们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以及如何做到学以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