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考试的诗赋

唐代科举考试的诗赋
唐代科举考试的诗赋

唐代科舉考試的詩賦

(一)唐代科舉考試的科目

我國的科舉制度,奠基于隋,形成于唐。此後,經過五代、宋、遼、金、元、明和清等朝代,約有1300餘年的歷史。

唐代科舉考試名目繁多,大致分爲三類:常科、制科和武科。常科是“常貢之科”,即常年按制度舉行的科目。它包括: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書科、算科、開元禮、童子科、道舉、三禮、三傳、史科等。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科試稱制科,又稱制舉、特舉、特科等。關於唐代制科的科目,正如徐松在《登科記考》凡例中所記:“《困學紀聞》云:‘唐制舉之名多至八十有六,凡七十六科。’《玉海》亦言:‘自志烈秋霜而下,凡五十九科,自顯慶至大和二年,及第者二百七十人。’今以《舊唐書》、《唐會要》、《冊府元龜》、《文苑英華》、《雲麓漫鈔》諸書參考之,其設科之名無慮百數。又如曰吏職清白;曰孝弟廉讓,見《孝子郭思訓墓誌》;曰穿楊附枝,見李邕《藏懷亮碑》;……是知科目之名遺佚者多矣。”武科則主要是選拔武將。常科、制科、武科三類中,影響最大,錄取人數最多的當爲常科的明經科與進士科。

明經科始設于隋代,唐代正式確立該科的地位。明經即所謂的通經。唐代以經義取士,要求考生各試所習的學問,凡文注經熟,辨明義理爲通。明經可分爲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等科,概括起來,可分爲經、禮、傳三科。經類的考試內容:五經科爲:大經,《禮記》、《春秋》都通;中經,《詩》、《周禮》、《儀禮》選一經;小經,《易》、《尚書》、《公羊傳》、《谷梁傳》中選一經;而《孝經》、《論語》各經科都得兼通。三經科爲大經、中經、小經各一部。二經科爲大經、小經各一部,或者通曉中經二部。明經科考試最初只試策,至唐高宗時增加了帖經。《通典·選舉三》說:“帖經者,以所習經掩其兩端,中間開唯一行,裁紙爲帖,凡帖三字。”要求考生寫出被帖的三個字來,如同我們現在考試中的填空題。到了唐玄宗時又增加了經問大義,成爲三試。三場考試的次序是先考帖經,次考經問大義,最後答時務策三道。明經錄取的人數在唐初沒有具體規定,約爲應試者的20%。到了貞元十九年癸未(803)又規定,明經人數每年不能超過100人。此後,基本維持這一數目。而同期進士科的錄取人數,僅爲明經科的25%。雖然明經科錄取的人數較多,但它由於側重死記硬背,且與唐代崇文之風相違,因而受到社會的輕視,除少數人(如元稹)在朝廷任職外,多數明經及第者都分配到各州縣任基層官吏。

進士科最早設于隋大業年間。唐代繼承隋制,於武德四年辛巳(621)正式開進士科。唐朝開考之初,僅試時務策五道。至調露二年庚辰(680),劉思立任考功員外郎,他認爲進士科只考時務策,恐傷膚淺,奏請朝廷加試雜文二道,並帖小經。至此形成了雜文、帖經和時務策三場考試制度。次序爲先帖經,次雜文,最後試策。雜文泛指詩、賦、箴、銘、頌、表、議、論之類。開元年間,始以賦居其一,或以詩居其一,亦有全用詩賦者,並無定制。至於雜文專用詩賦,當在天寶年間。而自中唐起,改爲第一場試詩賦,第二場試帖經,第三場試策問。並且詩賦考試的內容越來越多,壓倒了策問和帖經,成爲唐代進士科中決定取捨的重要部分,故進士科又被稱爲詞科。從考試測量的角度來看,這種考試方式有利於客觀公正地選拔人才。因爲試帖經,只是測試應試者的記憶能力。試策問則易於被應試者揣摩,並有可能被猜題高手押中策題,難以分辨應試者的才能高下。試詩賦,由於詩賦題目取材廣泛,時政、景色、傳說、儒家名言皆可入題,非博學多才之士,難成佳作。更重要的是,詩賦的用韻有官韻可尋,易於掌握評判標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評卷的客觀公正,從而比較客觀有效地選拔人才。故自中唐以後進士科迅速

崛起,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進而統合了其他科舉科目。由於進士科考試較明經科難度大,錄取率低,僅爲百分之一、二,平均每年只有25人及第。考中進士實在不易,有的人連考七、八次,花費二三十年時間卻也名落孫山。唐人曾形象地對明經進士及第的難度進行比較:“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唐人十分崇尚進士,常把是否進士及第作爲評判讀書人身份的重要標準。朝廷對進士特別重用:“權德輿爲禮部侍郎,擢進士第者七十二,而登宰相者十人。其他征鎮、岳牧、文昌、掖垣之選,不可悉數。”(《漢唐箋後集·卷五》)這樣,在唐代便形成了重進士,輕明經的社會風氣。通過進士及第而進入唐王朝的上層社會,成爲大多數讀書人的迫切願望與終生奮鬥目標。儘管只有平均2.5%的及第率,但每年進京參加進士科考試的舉子仍有千人之多。

(二)唐代科舉考試中的試律詩

唐代科舉考試中所試的詩是一種格律詩,後人稱之爲“試律詩”或“試帖詩”。除進士科外,制科中的博學宏詞科、詞藻宏麗科也考“試律詩”。從詩題來看,唐代“試律詩”的題材比較廣泛,能夠讓應試舉子有想象的餘地。多數詩題都是按時令而吟詠景物,使人容易描繪出具體形象,構成各種意境。

從形式上看,唐代“試律詩”百分之九十以上以五言六韻十二句的排律體爲主,絕大多數押平聲韻。如天寶十年辛卯(751)進士科試《湘靈鼓瑟詩》。

錢起《湘靈鼓瑟詩》曰:“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苦調淒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文中所選詩賦均據《文苑英華》及孟二冬《登科記考補正》,下同。)靈、聽、冥、馨、庭、青:青韻,青獨用。(劃橫綫字為限韻字,下同。)

魏璀《湘靈鼓瑟詩》:“瑤瑟多哀怨,朱絃且莫聽。扁舟三楚客,藂竹二妃靈。淅瀝聞餘響,依稀欲辨形。柱間寒水碧,曲裹暮山青。良馬悲銜草,游魚思繞萍。知音若相遇,終不滯南溟。”

聽、靈、形、青、萍、溟:青韻,青獨用。

陳季《湘靈鼓瑟詩》曰:“神女泛瑤瑟,古祠嚴野亭。楚雲來泱漭,湘水助清泠。妙旨微幽契,繁聲入杳冥。一彈新月白,數曲暮山青。調苦荊人怨,時遙帝子靈。遺音如可賞,試奏爲君聽。”

亭、泠、冥、青、靈、聽:青韻,青獨用。

莊若訥《湘靈鼓瑟詩》曰:“帝子鳴金瑟,餘聲自抑揚。悲風絲上斷,流水曲中長。出沒游魚聽,逶迤彩鳳翔。微音時扣徵,雅韻乍含商。神理誠難測,幽情詎可量。至今聞古調,應恨滯三湘。”

揚、長、翔、商、量、湘:陽韻,陽獨用。

王邕《湘靈鼓瑟詩》曰:“寶瑟和琴韻,靈妃應樂章。依稀聞促柱,髣髴夢新粧。波外聲初發,風前曲正長。淒清和萬籟,斷續繞三湘。轉覺雲山迥,空懷杜若芳。誰能傳此意,雅會在宮商。”

章、粧、長、湘、芳、商:陽韻,陽獨用。

以上這五首詩中間八句對仗工整,整詩粘對嚴格,平仄相間。

除了五言六韻十二句格式外,唐代“試律詩”在句數上還有以下兩種情況:

1、句數的多寡。

(1)五言四韻八句的律詩。如開元二十六年戊寅(738)《明堂火珠詩》。

崔曙《明堂火珠詩》曰:“正位開重屋,中天出火珠。夜來雙月合,曙後一星孤。天淨光難滅,雲生望欲無。還將聖明代,國寶在京都。”

珠、無:虞韻,孤、都:模韻,虞模同用。

(2)五言八韻十六句的排律。如天寶四年乙酉(745)《玄元皇帝應見賀聖祚無疆詩》三首。

殷寅《玄元皇帝應見賀聖祚無疆詩》曰:“應曆生周日,修詞表漢年。復茲秦嶺上,更似霍山前。昔贊神功起,今符聖祚延。已題金簡字,仍訪玉堂仙。睿祖光元始,曾孫體又玄。言因六夢接,慶叶九靈傳。北闕心超矣,南山壽固然。無由同拜慶,竊忭賀陶甄。”

年、前、玄:先韻,延、仙、傳、然、甄:仙韻,先仙同用。

李岑《玄元皇帝應見賀聖祚無疆詩》曰:“皇網歸有道,帝系祖玄元。運表南山祚,神通北極尊。大同齊日月,興廢應乾坤。聖后趨庭禮,宗臣稽首言。千官欣賜覩,萬國賀深恩。錫宴雲天接,飛聲雷地喧。祥雲飛紫閣,喜氣繞皇軒。未預承天命,空勤望帝門。”

元、言、喧、軒:元韻,尊、坤、門:魂韻,恩:痕韻,元魂痕同用。

趙驊《玄元皇帝應見賀聖祚無疆詩》曰:“聖主今司契,神功格上玄。豈惟求傳野,更在叶鈞天。留夢西山下,焚香北闕前。道光尊聖日,福應集靈年。咫尺真容近,巍峨大象懸。觴從百寮獻,形爲萬方傳。聲教惟皇矣,英威固邈然。慚無美周頌,徒上祝堯篇。”

玄、天、前、年、懸:先韻,傳、然、篇:仙韻,先仙同用。

2、仄聲入韻。根據詩律規則,仄聲一般不入韻,但在唐代“試律詩”中,有的押去聲韻。如開成二年丁巳(837)所試的《霓裳羽衣曲詩》。

李肱《霓裳羽衣曲詩》:“開元太平時,萬國賀豐歲。梨園獻舊曲,玉座流新製。鳳管遞參差,霞衣競搖曳。醼罷水殿空,輦餘春草細。蓬壺事已久,仙樂功無替。詎肯聽遺音,聖明知善繼。”

歲、制、曳:祭韻,細、替、繼:霽韻,霽祭同用。

還有的押入聲韻,如開元十九年辛未(731)所試的《洛出書詩》,用題中的入聲字“洛”、“出”限韻。

蕭昕《洛出書詩》曰:“海內昔凋瘵,天網斯浡潏。龜靈啟聖圖,龍馬負書出。大哉明德盛,遠矣彝倫秩。地敷作乂功,人免爲魚恤。既彰千國理,豈止百川溢。永賴至於今,疇庸未云畢。”

潏、出、恤:術韻,秩、溢、畢:質韻,質術同用。

郭邕《洛出書詩》曰:“德合天貺呈,龍飛聖人作。光宅被寰區,圖書薦河洛。象登四氣順,文闢九疇錯。氤氳瑞彩浮,左右靈儀廓。微造功不宰,神行利攸博。一見皇家慶,方知禹功薄。”

作、洛、錯、廓、博、薄:鐸韻,鐸獨用。

張欽敬《洛出書詩》曰:“浮空九洛水,瑞聖千年質。奇象八卦分,圖書九疇出。含微卜筮遠,抱數陰陽密。中得天地心,傍探鬼神吉。昔聞夏禹代,今獻唐堯日。謬此敘彝倫,寰宇賀清謐。”

質、密、吉、日、謐:質韻,出:術韻,質術同用。

一般情況下,唐代“試律詩”的用韻都是以詩題中的一個字作爲限韻字,並且以五言六韻十二句爲常,並不在題目中作特別要求。但有時也把用韻及字數在考試時標明,如貞元十五年己卯(799)博學宏詞科試《終南精舍月中聞磬詩》,明確標明“題中用韻,六十字成”。

獨孤申叔《終南精舍月中聞磬詩》曰:“精盧慙夜景,天宇滅埃氛。幽磬此時擊,餘音幾處聞。隨風樹杪去,支策月中分。斷絕如殘漏,淒清不隔雲。羈人方罷夢,獨雁忽迷群。響盡河漢落,千山空糾紛。”

氛、聞、分、雲、群、紛:文韻,文獨用。

呂溫《終南精舍月中聞磬詩》曰:“月中禪室掩,幽徑淨昬氛。思入空門妙,聲從覺路聞。泠泠流衆壑,杳杳出重雲。天籟疑難辨,霜鍾詎可分。偶來依法界,便欲謝人群。竟夕

聽真響,荷花積露文。”

氛、聞、雲、分、群、文:文韻,文獨用。

唐代“試律詩”用韻嚴格,爲我們研究唐代科舉考試用韻情況提供了大量真實可靠的資料。

(三)唐代科舉考試中的甲賦

唐代科舉考試中的賦題是一項重要內容,它難度大,標準高,是決定能否進士及第的關鍵。同“試律詩”一樣,進士科、博學宏詞科、詞藻宏麗科等都須考賦。唐代所試之賦是一種格律賦,唐人稱之爲甲賦。甲賦在形式上有如下特點:聲調合諧、詞藻華美、對仗工整、用韻嚴格。甲賦在用韻上前後有一個發展過程,從光宅二年乙酉(685)進士科試《高松賦》,至先天二年癸丑(713)進士科試《出師賦》,所試之賦押何韻,押幾韻都無明確規定。正如《能改齋漫錄》所言:“賦家者流,由漢晉曆隋唐之初,專以取士,止命以題,初無定韻。”例如趙子卿、趙自勵和梁獻三人的《出師賦》。

趙子卿《出師賦》並序曰:“古之王者出師,有征無戰。然則兵革之事,聖人是興,蓋所以威不軌而昭文德也。帝乃欽若堯、禹,承天運行,鮮卑在圖,夜郎無外,而旄頭賊醜,忘道弄邊,河浸海寒,障路幽朔。皇赫斯怒,親師用征。搖星纛神,召募雄合,白羽森月,朱旗爛空。俾夫翕東海之焱波,掃北荒之沙雪。國用長策,人忘暫勞。聊勝詠歌,取思而賦。賦曰:莫高匪天兮生我聖人,聰明運用兮不測惟神。恩澤洪融,覆幬彌淳,噴窮陸,霈無垠,珍怪煙委而波屬,蠻夷鳥狎而蟲馴。粵若鬼方兮獫狁孔狡,固陰沍寒兮陵我河津。於是按玉劍而憑怒,耀金戈而雷震。禡蚩尤,誓勾陳;會白帝,騎蒼鱗。天動地應,羅羽衛而煌煌;風咆雲鬥,作笳鼓之殷殷。別有哮悍之旅,毅勇之賓;爰自幽並而投石,走巴楚而來臻。鐵馬金甲,虹旌電輪,鳴弦者飛雁由其殞越,揮戈者白日所以逡巡。國體兵勢,殊容共身,既出師於鄠杜,亦獵虜於新秦。野氣蒼茫而助殺,軍聲慷慨以合仁;奮威則鯨鯢忉釁,流詠則梟獍懷親。大荒搖落,知單于之魄死;層冰泮渙,感天子之情春。昆彚雜種,於何不臣。寧直誇胡而北省,亦當撫揉於叢榛。海岱攸類,匪兵是遵,固將歷三五而高視,豈與夫費百萬於同勤。”

人、神、垠、津、鱗、賓、身、秦、仁、親、臣:真韻,淳、馴、輪、巡、春、遵:諄韻,臻、榛:臻韻,殷、勤:欣韻,震、陳:震韻,真、諄、臻、欣、震通押。

趙自勵《出師賦》并序曰:“先天年(卽是元年),獫狁孔熾,動搖邊陲,是以我國家有事於沙漠也。徵甲選徒,星馳雲集,楚劍霜利,吳鈎月懸,將以驅日逐之首,斬天驕之族。蓋使烽埤無火,亭障息肩。大矣哉!自古出師,未有若斯之盛者。藉雖不敏,敢述賦云:赫哉帝唐,葉殷累聖;光明乾道,洗清邦政。德所以和懷四夷,教所以平章百姓。用能盡奄有於天下,得樂推於群黎。鳳符以謳歌而適,龍曆以揖讓而躋;既神化之無外,何鬼方之獨迷!若乃皇赫斯怒,元戎是出,其制敵也以威,其用師也以律。琱戈電舉,鐵騎風疾。霜明鋒刃,夕曜曜以衝星;火色旌旗,晝炎炎以彗日。橫行有同於十里,止步不過於六七。桓桓大將,黃石老之兵符;赳赳武夫,白猿公之劍術。謀無再陳,其來若神。攻則必取,諒資於武。既作氣以皷行,受脤者實在乎國英。雖假靈於廟筭,決勝者亦關於天斷。固將以拒十角之倡狂,豈止掃一隅之陵亂,然後作寰宇之清謐,成皇王之壯觀。別有其儀不忒,詩書是則。鱗翮初就,將騰躍於風波;冠劍末從,尚棲遑一作遲於翰墨。願高闕之氣殄,佇燕然之銘勒。優哉悠哉,小臣高歌於帝德。”

聖、政、姓:勁韻,勁獨用。黎、躋、迷:齊韻,齊獨用。出、律、術:術韻,疾、日、七:質韻,質術同用。陳、神:真韻,真獨用。取、武:麌韻,麌獨用。行、英:庚韻,庚獨用。斷、亂、觀:換韻,換獨用。忒、則、墨、勒、德:德韻,德獨用。

梁獻《出師賦》:“聖人乘時兮里社鳴,聖人御宇兮天下平;百姓日用而不盡,四方風動而化行;外鎮武將,內羅群英,既居尊以體道,思順文而偃兵。何朔塞之醜類,尚居邊而屢驚。皇赫斯怒,授鉞四七,告曆登壇,選時習吉,流紫泥之明誥,開黃石之秘術。旌旗翩翻而篲雲,刀劍燦爛而含日;望玄塞而徐邁,度青門而迥出。天子乃整師旅,振威德。班列品類,巾拂輈勒;雜沓參差,駢闐逼側。隱隱軫軫,鏘鏘翼翼;銳兵含氣,武士作色。後殿未出於朝庭,前驅已羅乎郊國。大哉聖主,乘時而撫。內修恩德,于以廣文;外整兵戈,于以克武。設設魚麗,布鵝鸛;良將勁卒,威武剛斷。欲使兇渠斬首,豺狼懾竄;一勞而逸,永清疆畔。爾其有征無戰,縑緗所陳;兵不可恃,惟道是親。昔周君有敵,雖戎衣一解,而夏禹將戰,反修德七旬。前君尚以行化而感迷悛,況我皇上聖德通神。別有窮途下客,流落羈棲。書劍不用,山川幾迷。失路空歎,亨衢未躋。幸逢明聖,觸類歸正。既懷投筆之用,希遇封侯之聘。”

鳴、平、行、英、兵、驚:庚韻,庚獨用。七、吉、日:質韻,術、出:術韻,質術同用。勒、德、國:德韻,側、翼、色:職韻,職德同用。撫、武:麌韻, 麌獨用。鸛、斷、竄、畔:換韻,換獨用。親、神:真韻, 旬:諄韻,陳:震韻,真諄震通押。棲、迷、躋:齊韻,齊獨用。聖、正、聘:勁韻,勁獨用。

通過對上面同一年所試的三個賦題的用韻分析可以看出,三賦的押韻數,押何韻都不相同。閱卷官爲驗證押韻是否準確,還要不時查找韻書。爲了給科舉考試的賦押韻定一個標準,儘量做到公正,同時也減輕閱卷官的工作量(唐代科學考試的試卷考完即判,只有第一場合格者才能參加第二場的考試),因此,到開元二年甲寅(714),“王丘員外知貢舉,試《旗賦》,始有八字韻腳,所謂‘風日雲野,軍國清肅’。”(《能改齋漫錄》)自此以後,這種題下限韻的格式就成爲唐代科舉考試甲賦的重要標誌。是年狀元李昂的《旗賦》如下:

“遐國華之容衛,諒茲旗之多工。文成日月,影滅霜空。乍逶迤而掛霧,忽搖曳以張風。排迴驚鳥,飛天斷鴻。至若混羽旗以橫野,則覩之者目駭;雜金鼓而特設,則見之者氣雄。(工、空、風、鴻、雄:東韻,東獨用。)爾其誓將臨邊,興師授律;擁豹騎而長往,指龍山而衝出。月陣聯雲,星旄鬭日。迴五翎以革面,挫三庭而屈膝。匪旗之佐彼軍容,則何以沙場清謐。

(律、出:術韻,日、膝、謐:質韻,質術同用。)明明我君,四海無塵。立徽號,建洪勳。爲旗削蚩尤之跡,畫蛟龍之文。信俟疑功於巢、燧,諒比德於姜、雲。(塵:真韻,君、勳、文、雲:文韻,真文通押。)奄有天下,體國經野。覽茲旗之財成,故可得而言者。儼孤峙以摽衆,列廣形而助寡。隨時卷舒,任用行捨。不務功以伐謀,良有足而稱也。(野、者、寡、捨、也:馬韻,馬獨用。)徒觀其進退繽紛,旖旎三軍。(紛、軍:文韻,文獨用。)可仰可則,光輝一國。轥示迷於指南,何登車而逐北。(則、國、北:德韻,德獨用。)塞斷連營,幸偶時清。對岌岌之臺殿,間悠悠之旆旌。陵紫霄而風掃,逗碧落以雲縈。擺帝樓之晴樹,弄天門之曉旌。高則可仰,犯乃不傾。每低昂以自守,常居滿而望盈。(營、清、旌、縈、旌、傾、盈:清韻,清獨用。)時亨《大畜》,於何不育。永端容於太階,沐皇風之清肅。(育、肅:屋韻,屋獨用。)

這篇賦的韻腳如下:

工、空、風、鴻、雄:東韻,東獨用。律、出:術韻,日、膝、謐:質韻,質術同用。塵:真韻,君、勳、文、雲:文韻,真文通押。野、者、寡、捨、也:馬韻,馬獨用。紛、軍:文韻,文獨用。則、國、北:德韻,德獨用。營、清、旌、縈、旌、傾、盈:清韻,清獨用。育、肅:屋韻,屋獨用。

貞元十七年辛巳(801),進士科試《樂德教胄子賦》以“育材訓人之本”爲韻。

李彥方《樂德教胄子賦》曰:“王者垂訓導於門子,戒驕盈於代祿;厲師嚴以成教誨,敷樂德而宣化育。長能從而可久,幼能正以不黷。悅之以道,寧假乎干戚羽旄;動之斯和,詎資乎匏土革木。是知深於樂者,豈徒然哉。暢生成於壽域,道純粹於靈臺。明明而六德是以,蕩蕩而群心有開。瞻之在前,佇將成於國棟;由乎充選,庶有嗣於鄉材。登於雋造,釋其奸回。聆音乃接武而至,樂善而差肩載來。且於中者表得中而可尊,和者達至和而不紊。繄吾道之克廣,諒乃心之是訓。青衿選其悅學,絳帳資乎待問。于以識琬琰之姿,于以言始終之訓。然則祗者敬也,居敬足以脩身;彝者常也,守常而能化人。萃群生之濟濟,達誘善以循循。肅穆以居而文明有耀,條暢斯及而樂教惟新。然後以孝友俾其師資,春秋則教,夙夜惟寅。弘廣博易良,人胥效矣;美父母兄弟,誰能間之。內必成性,外無越思。匪鏗鏘而感物,咸敬順以親師。異齊國之聞於宣父,叶虞帝之命以后夔。惟德音之是進,豈奸聲之能混。入於國學,習者由是知歸;祭于瞽宗,享者於焉報本。至哉聖人之設教,諒終古而無損。”

祿、育、黷、木:屋韻,屋獨用。哉、臺、開、材、來:咍韻,回:灰韻,灰咍同用。紊、訓、問、訓:問韻,問獨用。身、人、新、寅:真韻,循:諄韻,真諄同用。之、思:之韻,師、夔:脂韻,脂之同用。混、本、損:混韻,混獨用。

羅讓《樂德教胄子賦》曰:“至樂之極兮,德教所蓄。德者體中和而定剛柔,教者正性情而靖耳目。既垂法於國胄,亦布政於方族。四術允正,三行祗肅。所以明俊選之標表,所以致才賢之蘊育。比師嚴而道尊,信仁行而禮復。樂正初協,司成理該。被其風而導其志,滌其濫而釋其回。持筋骸以固束,刷性靈而洞開。德義可依,異射宮之取士;程準斯在,同杍人之理材。樂且致之,行之廣運。內無聲以是託,表中庸以垂訓。在敬遜以務時,資端慤而待問。斯乃成性所臻,斆學相因。既廣博而克己,抑直易以藩身。不特考擊兮教備,無假拊搏兮行醇。以道應物,以樂和人。事且符於米稟,義且暢於成均。將俟乎綺紈之子率變,何患乎膏粱之性難馴。苟以我於木鐸,爾宜必誠必信。苟以我於藻鏡,爾寧不智不仁。庶居之也洩洩,諒誨之乎諄諄。在聲音之道兮,以律度是維,諧和是司。在德教之術兮,以友敬爲儀,忠孝爲師。固捨彼而取此,念鑽之而仰之。足使放心精正,體道希夷。罷鏗鏘於師氏,識明命於後夔;寧鼓篋而徒至,必摳衣以慎茲。俾行乎鄉黨,尊尊長長;俾立乎黌塾,庸庸祗祗。夫然則寬願者日益,簡傲者日損。習語舞而殊源,敦《詩》、《書》而異壼;斯教也教之至,誠天下之本。”

蓄、目、族、肅、育、復:屋韻,屋獨用。該、開、材:咍韻,回:灰韻,灰咍同用。運、訓、問:問韻,問獨用。臻:臻韻,因、身、人、仁:真韻,醇、均、馴、諄:諄韻,信:震韻,真諄臻震通押。維、師、夷、夔、祗:脂韻,司、之、茲:之韻,儀:支韻,支脂之同用。損、壼、本:混韻,混獨用。

上述這些韻腳按限韻字的順序排列。舉子們要想做好這類試題,首先要弄清題目中的限韻字屬於什麽韻,這些韻又可與何韻同用等,然後再從這些韻中找出所需要的韻腳字,並將這些字巧妙地按限韻順序安排到賦中去。這就使閱卷者有了統一的標準。但是,這些苛刻的要求又令舉子們苦不堪言,因而怨聲四起。爲此,朝廷與知貢舉有時會採取一種折衷的辦法,即賦題雖仍限韻,但可不按限韻字的順序,這就降低了作賦的難度。如開元五年丁巳(717)所試的《止水賦》,以“清審洞澈涵容”爲韻。進士劉清的賦文爲:

“觀乎太古之初,乾坤定列;有坎方一德之大,成江河四瀆之別。注仙海以環流,度星橋而靡竭。立體清靜,舒光朗澈。觀五行以獨舉,潤萬物而齊悅。豈以善下之故,長應流行;抑亦能遇坎則止,以竭爲平。居荒野而不動,合寒虛而自清。晝則煙雲亂出,夜則星象羅生。若乃湖稱青草,澤若雲夢;淺深濚渟,表裏寒洞。當朱陽之夏晚,遇白露之秋仲;紫關之鴻鴈飛來,綠浦之蓮舟風送。既能止而利物,所以歸之者衆。亦有鳳凰之沼,明月之潭。每澄流於庭院,常不注於東南。蒙寮寀之玩洽,渾琴酌而相參。以遊以賞,如液如涵。若英賢之

取則,類貞咸之是湛。届夫玉宇初晴,風飈載寢。籠碧天而似鏡,展紅霞而若錦。納衆影而不遺,比群情而特甚。用使至人觀之而心察,智者樂之而情審;遠士愛而欲臨,高節聞而願飲。復乃養龜鶴,藏魚龍;怪石積,明珠重。虛以受物,謙而克從。有一人兮充賦,每咨歎於澗松。飾清顔而自肅,希止水而今逢。則知無美惡以畢鑒,豈徒取乎矯容。”

列、別、竭、澈、悅:薛韻,薛獨用。行、平、生:庚韻,清:清韻,庚清同用。夢、洞、仲、送、衆:送韻,送獨用。潭、南、參、涵、湛:覃韻,覃獨用。寢、錦、甚、審、飲:寢韻,寢獨用。龍、重、從、松、逢、容、鍾韻,鍾獨用。其限韻字在文中的排列順序爲:澈、清、洞、涵、審、容。

貞元七年辛未(791),進士科試《珠還合浦賦》以“不貪爲寶,神物自還”爲韻。

尹樞《珠還合浦賦》曰:“驪龍之珠,無脛而至。駭浪浮彩,長川再媚。迴夜光之錯落,反明月之瑰異。非經漢女之懷,寧泣鮫人之淚。狀徵既往,莫究奚自。偶良吏兮斯來,遇貪夫兮則閟。想夫旋返之儀,圓明可期;輝如電轉,粲若星馳。光浦溆,竄蛟螭;映沙礫,晃漣漪。在暗而投,誠則悲路人未鑒;沈泉而隱,亦常表帝者無爲。欣出處兮據德,幸浮沈兮中規。是以特表殊姿,潛懷有道;中含逸彩,上繫玄造。醜當時之饕餮,應爲政之美好。真列郡之尤祥,實重泉之至寶。於是煥清瀨,輝淺灣,奔璀璨,走斕斑。豈能與石前卻,隨流往還。泛連波之下,盈一水之間而已哉。茲川兮始明,老蚌兮勿剖;瓴甋兮罷笑,瓊瑰兮莫偶。抱圓質而胥就,揚衆彩而未久。方載沈而載浮,且曷澣而曷不。玉非寶,泉戒貪,實爲國之司南。誠感神,德繄物,在爲政之不咈。愚是以頌其寶而悗按字疑有誤。其人,美斯政而感斯珍。想沿洄於舊渚,念涵泳於通津。則知美政不遠,嘉猷入神。故中潛皎皛,下沈奫淪。轉則無纇,磨而不磷。誠丹泉之莫擬,諒赤水之非珍。苟或疑此爲虛誕,願徵之於水濱。”

至、媚、淚、自、閟:至韻,異:志韻,至志同用。儀、期、馳、螭、漪、爲、規:支韻,支獨用。道、造、好、寶:晧韻,晧獨用。灣、斑、還:刪韻,間:山韻,刪山同用。剖、偶:厚韻,久、不:有韻,有厚同用。貪、南:覃韻, 覃獨用。物、咈:物韻,物獨用。人、珍、津、神、磷、珍、濱:真韻,淪:諄韻,真諄同用。

陳復禮《珠還合浦賦》曰:“珠行藏兮,與道爲鄰。政善惡兮,感物生神。私以務貪,必去土而匿耀;光之崇儉,則還浦而歸淳。我政無累,匪求而至。宛若中流,昭然明媚。對三光而分色,契一德而潛致。盈虛無眹,不隨月魄以哉生;往返有孚,殊異奔星之出使。徒見其表跡,罔知其奚自。覩映水之新規,謂沈泉之初棄。爲人利也,且一貫以稱珍;與衆共之,雖十斛而不匱。然知此珠之感,惟政是隨。當政至而則至,偶俗離而則離。人而無道兮不去何以,人而有得兮不復何爲?止舊浦而可採,同暗投而在斯。質若纍纍,疑照綴於霄漢;色仍皎皎,終炫耀乎漣漪。且夫彼邦政悖,我則爲不居之物。彼邦政閑,我則能應道而還。豈專巨蚌是剖,實惟無脛而走。將不貪以共存,非甚愛之能守。浦之不吝,任變化以往還;珠之圓疑當作“員”。來,辨政理之奸不。明可以久按疑有脫誤。處泥沙而有光,知進退而不苟。利用溥博,何必取之於龍頷;報德宏多,奚猶得之於虵口。其來也所以輔政,其去也所以戒貪。警循良之夕惕,俾傲很以知慙。勿以珠爲蘊蓄,勿以珠爲珍好。且還浦而難期,且離邦而難寶。將守之而勿失,在閑邪以存道。”

鄰、神:真韻,淳:諄韻,真諄同用。至、媚、致、自、棄、匱:至韻,使:志韻,至志同用。隨、離、爲、斯、漪:支韻,支獨用。物:物韻,物獨用。閑:山韻,還:刪韻,刪山同用。剖、走、苟、口:厚韻,守、不:有韻,有厚同用。貪:覃韻,慙:談韻,覃談同用。好、寶、道:晧韻,晧獨用。

在《登科記考補正》一書中,唐代賦題有確切年代並錄有賦文的共52個,其中賦文的韻腳與限韻字順序一致的有26個,不一致的也有26個。從年代看,越是往後,賦文的韻腳順序跟限韻字的順序越不一致。但限韻字的字數卻由參差不齊逐步趨向八字。宋人洪邁《容齋續筆·試賦用韻》指出:“唐以賦取士,而韻數多寡,平仄次序,元無定格”,只是到

了文宗大和(827-835)以後,“始以八韻爲常”。但是李調元在《賦話》卷九引《偶雋》曰:“唐制:舉人試日,日暮許燒燭三條。德宗朝,主文權德輿於簾下戲云:‘三條燭盡,燒殘舉子之心。’舉子遂答云:‘八韻賦成,驚破侍郎之膽。’”德宗是中唐較前期的君主,這說明中唐前期賦文就以八韻爲常了。根據我們的統計,大歷四年己酉(769)以後限韻字的字數基本上也是八字。這些限韻字,一方面規定了押韻的數目與韻數,另一方面還像文章的副題一樣,對賦題有解說提示作用。如貞元七年辛未(791)進士科試《珠還合浦賦》,以“不貪爲寶,神物自還”爲韻;貞元十年甲戌(794)進士科試《進善旌賦》,以“設之通衢,俾人進善”爲韻;乾寧二年乙卯(895)進士科試《人文化天下賦》,以“觀彼人文,以化天下”爲韻。幾乎都是題意的概括或闡釋,只要應試舉子稍加注意,就不會偏離主題。這樣他們就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對限韻問題的處理上,因爲唐代及以後的科舉考試的賦,評判的主要標準是“韻”,如果在“韻”上出現了問題,落選的命運就不可避免了。下面這個故事是關於如何以聲律爲標準選拔進士的。這件事發生在後唐天成五年庚寅(930),即唐代滅亡之後的第二十四年的事,但是五代的科舉考試基本承襲唐代,所以還是可以用它來說明唐代科舉考試的用韻標準的。《冊府元龜》卷六四二云:

六月壬子,中書門下奏:敕新及第進士所試新文,委中書門下覽詳覆,方具奏聞,不得輒徇人情,有隳事體。中書於今年四月二十九日帖貢院,準元敕指揮,中書量重具詳覆者。李飛賦內三處犯韻,李榖一處犯韻,兼詩內錯書“青”字爲“清”字;並以詞翰可嘉,望特恕此誤。今後舉人,詞賦屬對並須要切,或有犯韻及諸雜違格,不得放及第。仍望付翰林,別撰律詩賦各一首,具體式一一曉示。將來舉人合作者,即與及第。其李飛、樊吉、夏侯珙、吳沺、王德柔、李榖等六人,望放及第。盧價賦內“薄伐”字合使平聲字,今使側聲字,犯格。孫澄賦內“禦”字韻使“宇”字,已落韻;又使“膂”字,是上聲。“有”字韻中押“售”字,是去聲,又有“朽”字犯韻;詩內“田”字犯韻。李象賦內一句“六石慶兮”,併合使此“奚”字;“道之以禮”,合使此“導”字;及錯下事。“嘗”字韻內使“方”字。計中言“十千”,“十”字處合使平聲字;“偏”字犯韻。楊文龜賦內“均”字韻內使“民”字;以君上爲驂駢之士,失奉上之體。兼“善”字是上聲,合押“遍”字是去聲。“如”字內使“輿”字;詩中“遍”字犯韻。師均賦內“仁”字犯韻,“晏如”書“宴”。又“河清海晏”,“晏”不合韻,又無理;“晏”字即落韻。楊仁遠賦內“賞罰”字書“法”字,“銜勒”字書“鍼”字。詩內“蓮蒲”字合著平聲字,兼“黍梁”不律。王谷賦內“禦”字韻押“處”字,上聲則落韻,去聲則失理。“善”字韻內使“顯”字,犯韻。“如”字韻押“殊”字,落韻。其盧價等七人,望許令將來就試,仍放再取文解。高策賦內於“口”字韻內使“依”字,疑其海外音訛;文意稍可,望特恕此。其鄭樸賦內言“肱股”,詩中“十千”字犯韻,又言“玉珠”。其賓貢鄭朴許令將來就試,亦放取解。

這則資料主要記載了中書門下覆核新及第進士詩賦的三個音韻問題。一、犯格:指在詩賦中違犯平仄格律,宜平而仄或宜仄而平。盧價賦內“薄伐”的位置應是平聲,而“薄伐”爲仄聲中的入聲,故犯格。二、犯韻:指在詩賦中用了跟韻腳同韻的字。如李象賦內“嘗”字使用“方”字,而“嘗”、“方”都屬平聲陽韻。三、落韻:指詩賦在押韻時,將韻書上沒有規定“同用”的幾個韻押在一起,或者主要元音韻尾相同而聲調不同的幾個韻押在一起。如王谷賦內“如”字韻押“殊”字。“殊”字和“如”字分屬平聲“虞”韻和“魚”韻,而“魚”獨用,故“如”字不能跟“殊”字同用。李澄賦內本來限押去聲“虞”韻中的“禦”字,但他卻將上聲“語”韻中的“宇”、“膂”與“禦”字混押,故落韻。在這段史料中,盧價等人因沒按限韻字押韻,在中書門下詳覆時被查出除名,只被允許將來就試。知貢舉張文寶因負責閱卷不嚴,被罰一季俸。

中書門下詳覆的重點在用韻是否準確,至於文章的文采如何、立意是否深刻,很難有一個評判的標準,但應試者是否按限韻字用韻,閱卷者與復核者都一目了然(他們都是金榜題名的精通聲韻的儒士)。因此,賦題考試的限韻就成爲唐宋進士科考試的硬標準。雖說賦題限韻束縛了應試者的思想,限制了他們才華的發揮,正如北宋翰林學士宋祁所說:“有司束以聲病,學者專于記誦,則不足盡人材。”但是,“詩賦聲病易考,而策論汗漫難知”。(《文獻通考》卷三十一)所以,甲賦的限韻因其便於評卷而始終佔據著唐代進士科考試的重要地位。

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试用,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 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如《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聘用属吏。如《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是孝顺父母、廉是办事廉正。察举实行之初,选拔人才颇有成效,但沿用既久,弊病日生。东汉后期,察举为世族大家所掌握,弄虚作假,浮 夸勾连,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1300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从地方到中央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义,以“五经”或“四书”文句为题,阐释义理。“五经”题须依据宋元人的注疏,“四书”题则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并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 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如《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 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的考试,会试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不再黜落。实际上皇帝常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据统计,在我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二甲、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如《祭妹文》:“逾三年,予

下列词语均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是

下列成语均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是() A.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 B.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 C.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D.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 正确答案:C ?桂冠用桂叶、桂花编制的帽子。取其清香高洁。三国魏繁钦《弭愁赋》:“整桂冠而自饰,敷綦藻之华文。” 古代希腊人授予杰 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以桂冠。后以指某种光荣称号。秦牧《艺海拾贝·蜜蜂的赞美》:“我们尽可把蜜蜂人格化,为它献上一顶桂冠。” v 问鼎中原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桂冠 [ guì guān ] 基础释义 ?月桂树叶编的帽子,古代希腊人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 后来欧洲习俗以桂冠为光荣的称号。现在也用来指竞赛中的冠军: 我国选手夺得锦标赛~。 详细释义

?用桂叶、桂花编制的帽子。取其清香高洁。三国魏繁钦《弭愁赋》:“整桂冠而自饰,敷綦藻之华文。” 古代希腊人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以桂冠。后以指某种光荣称号。秦牧《艺海拾贝·蜜蜂的赞美》:“我们尽可把蜜蜂人格化,为它献上一顶桂冠。” 蟾宫折桂 [ chán gōng zhé guì ] 基础释义 ?科举时代比喻考取进士。 详细释义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示例】: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 例句 ? 1. 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 ? 2. 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

期末考试励志名言

18、冷静应对每一事,微笑面对每一天。 19、作业考试化,考试中考化,平时考试当中考,中考考试当 平时。 20、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1、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 22、有动力而无压力,紧张而不焦虑,迅速而不慌乱。 23、调节好兴奋期,学习一浪高一浪。 24、不求难题都做,先求中低档题不错。 25、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26、把汗水变成珍珠,把梦想变成现实! 27、保持平常心,营造好环境,扬起常笑脸,轻松迎中考。 28、假如考试SM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鸭梨大的时 候暂且容忍:相信吧,杯具的日子就会到来。 29、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 30、回忆很美,尽管过程艰辛;结果也许遗憾,可以无愧于心。 31、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 32、一个学期结束了,属于那个学期的一切也都不复存在── 除了绩点。 33、最难的题,对你而言,并不一定在于最后一道。 34、喜欢一门课,就是复习时很开心;爱一门课,就是即使不 开心,也要继续复习。 35、辛苦一年,收益一生。 36、我不可以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我自己。 37、每道错题做三遍。第一遍:讲评时;第二遍:一周后;第 三遍:考试前。

38、考试就像一盒巧克力,考前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39、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 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40、更快、更高、更强。领先就是金牌。 41、模拟的成绩一定不要成为包袱,成为阴影。 42、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你是否每天都在努力。 43、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44、诚实,朴实,踏实。 45、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 46、不苦不累,初四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 47、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48、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49、不要考一门拿一个A,A拿的太多,你的A就贬值了。 50、学习不一定成功,不学习一定不能成功。 51、期末是一道明媚的忧伤,就算全世界都被占座了我都会在 你身旁,有地狱我们一起去自习。 52、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53、张扬乐学乐思的个性,坚守不骄不躁的心态。 54、先期末之忧而忧,后期末之乐而乐。 5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分数,敢于正视淋漓的成绩单。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56、静悟:全面复习要“地毯式轰炸”;查缺补漏:“精确制导”。 57、不比名次,比进步。 58、世界上只有不努力的人,没有拿不了A的课。

古代科举考试知识

学台大人即各省的学政,在清代是中央特派专门负责一省的教育的,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或主管教育的副省长,他的职责和权力主要是到省内各地级市(如宁波)主持考试,考查地方上的读书人——秀才,按考试成绩决定他们是否有资格参加省一级的考试——乡试。乡试的结果对读书人非常重要,在乡试中胜出的人,称为举人,获得了两种资格:一是有资格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会试,胜出者成为进士,这是进入仕途的阳光大道;二是直接出仕做官的资格,如果举人不想参加进士考试,或者参加了考试而不能胜出,那么可以从基层干起,虽然这不是阳光大道,但还是有一定的升迁机会的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三年一次) 国家级考试 会试(京城) 贡士(贡生)(进士) 第一名称会元(各省举人参加) 殿试(朝廷) 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 进士出身 一甲二甲三甲 省级考试院试(贡院) 生员(秀才) 乡试(省城) 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首先概括一下科举制度 正文: 首先概括一下科举制度的概念。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在唐朝开始正式实行,一直到清政府于1904年举行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为历代封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官员。下面,我将分朝代来简单介绍一下科举制度。 唐代科举考试在不同时 正文: 唐代科举考试在不同时期设立的科目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宇等,其中应考进士和明经的人最多。在唐代,最高一级的考试是由礼部侍郎主持的省试,一般在长安举行,中唐以后,也有时分别在长安和洛阳两地举行。凡是被举送参加省试的考生,可称“举人”。省试被录取称“及第”,第一名称“状元”。在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备了做官的资格,要经过史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 宋朝设立的考试科目也 正文: 宋朝设立的考试科目也很多,主要有进士科、制科、词科等。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甲,即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三个等级。凡是在省试和殿试中通过的考生立即可被授予官职,这一点相比唐代,更能笼络人心,巩固封建政权。 元朝的科举考试,每三 正文: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时期,是中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直至清末1905年才被废止。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分析一种制度,首先要结合其时代背景。在科举制被使用之前,魏晋时期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由每州的中正官品第人物提供给朝廷作为官员任用的依据,但这一制度逐渐施行之后,地方上的豪强逐渐把持了品第人物的权力,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封死了寒族乃至庶族向上的通道,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由于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像古代印度一样强烈的宗教影响,不存在这种类似种姓制度一样阶层固化的土壤,所以长期的阶层固化必然导致一部分底层人民的不满,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壮大,魏晋时期的“王谢袁萧”,隋唐时期的“七宗五姓”,其势力已经影响到了皇权,魏晋直至唐初的政治,实质上已沦为门阀政治。隋文帝采用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官员选拔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宣告了皇权独尊的时代的到来。 从此,布衣百姓也可以通过苦读金榜题名,出将入相,“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郎”,“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科举提供了一个平民与贵族公平竞争的机会,有一个客观的衡量人才的标准,给寒门学子开了一道龙门,让他们看到向上的可能,解决了阶层流动的问题,他们也可以通过读书来出人头地,成为帝国的较高阶层。而且,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乡村士绅阶层的素质,在古代中国奉行皇权不下县的政策,士绅阶层成了县一级行政政府和广大百姓之间的一道桥梁,很多平民出身的官员告老还乡,教化乡里,维持了最基层的统治。此外,科举制度还实现了官与吏分离,地方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免,官员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完全依靠皇权背书,客观上加强了封建皇权。 科举制度在其被使用的一千三百年里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可靠人才,属于典型的“学而优则仕”,单纯从通过考试来选举人才这一个角度来说,科举制度就已经蕴含了超越时代的智慧和眼光。人类有史以来至今的社会发展中,没有一项比考试更合理更公平的选拔制度了。“有其才者,糜捐于瓮牖绳枢,无其才者,讵系于王公子孙”。不管家世出身高低,以才学为标准公平竞争。这是一项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明。在没有建立现代化国家治理结构的时代,以人治为核心的政治,官员的素质就成了政治是否清明的关键因素。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或从政人才来进行国家治理,就这一点来看,应该说科举制的目的是基本上达到了。仅以北宋为例,据《宋史·宰辅表》及有关列传统计,北宋92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达83人,占总数的90%;在176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科举出身者达162,占总数的92%。历朝进士出身者在高官或清要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连金朝亦然:“旧制,监察御史凡八员,汉人四员皆进士,而女直四员则文资右职参注。守贞曰:`监察乃清要之职,流品自异,俱宜一体纯用进士。”元代虽然是一个科举相对较为低落的朝代,但在恢复科举取士后,进士官至显宦者也约有一百

形容考试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考试的成语有哪些 导读:篇一:形容考试的成语 1、连战皆捷:①打仗接连取得胜利。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 2、人镜芙蓉:比喻考试将获得第一名。 3、朱衣点额:穿朱衣的人点头。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4、异路功名:旧指没有科举考试,凭功劳而得到的官位。 5、屡试不第:第:科第,科举考中者的等第。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取。 6、风檐寸晷:风檐:不能蔽风雨的场屋;晷:日影,时间。在不蔽风雨的破檐下争取一寸的时光。形容旧时科举考试的紧张状态。 7、春风报:报:考试不中。指考试落第。 8、开科取士: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9、天子门生:指由皇帝亲自考试录取的或殿试第一名者。 10、大魁天下:大魁:指旧时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即状元。指中了状元。 11、及第成名:及第:科举时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12、宗师案临:学政到达他主管的地区主持考试。宗师:学政。 13、小题大作:小题:明清科举考试,以“四书”文句命题。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14、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15、名题金榜: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录取的榜。原指中进士;后也泛指一般考试高中。 16、行香挂牌:学政到省后例行的仪式。行香:到孔丘庙烧香。挂牌:出牌公告考试地点、日期等。 17、朱衣点头: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18、朱衣使者:指科举考试官。 19、桂林一枝,昆山片玉:昆山:昆冈,古代产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块玉。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篇二:形容考试的成语 1、连战皆捷:①打仗接连取得胜利。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 2、人镜芙蓉:比喻考试将获得第一名。 3、朱衣点额:穿朱衣的人点头。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4、异路功名:旧指没有科举考试,凭功劳而得到的官位。 5、屡试不第:第:科第,科举考中者的等第。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取。 6、风檐寸晷:风檐:不能蔽风雨的场屋;晷:日影,时间。在不蔽风雨的破檐下争取一寸的`时光。形容旧时科举考试的紧张状态。

关于考试励志的名言

关于考试励志的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考试励志的名言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2、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 3、一个人拿个A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拿A,从来没拿过A。 4、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 5、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6、面对高考,保持你心灵的善良与纯洁;保持你情感的热情与丰富;保持你精神的进取与激昂! 7、中考是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的一场综合考试。 8、春风吹战鼓擂,今年高考谁怕谁! 9、中考着实是一种丰收,它包蕴着太多的内涵。无论中考成绩如何,你的成长与成熟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三年的辛勤走过,你获得的太多太多。 10、保持平常心,营造好环境,扬起常笑脸,轻松迎高考。 11、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12、不要回避哪怕是一个简单得不好意思的问题,其实它对你很重要,其实它对别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难题。

13、圣人与常人之间往往只相差一小步,而这一小步却往往需要非凡的毅力才能赶上。 14、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明明背过,考场上却想不起这题。 16、闻鸡起舞成就拼搏劲旅师,天道酬勤再现辉煌王者风。 17、世界上只有拿不了A的人,没有挂不了的课。 18、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19、把你的手举过你的头顶,你会发现你的手总比你的头要高,说明做事情总比想事情重要,实实在在的去做些什么吧! 20、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21、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 22、开启中考成功之门,钥匙有三。其一:勤奋的精神;其二:科学的方法;其三:良好的心态。 23、百日冲刺,苦战三四五,喜看凰墩飞彩凤;一心教学,笑迎七八九,争传瓜井育贤才。 24、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25、眼看高考就要来了,向前看,相信自己,我会在远方为你送去最真挚的祝福,付出就会有收获的!放松心情,去迎接挑战,我相信你,你一定是最出色的! 26、为五月最后统考拼搏,稳做王者看谁与争锋?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第一篇: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第二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三篇: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四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五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更多相关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xx-05-30 作者::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二、八股文 是中国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和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时期,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应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股”是对偶的意思。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欢迎阅读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 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

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形容考试顺利的成语】形容考试的成语有哪些

同学们经常参加考试,已经习以为常。那么,形容考试的成语有哪些呢,形容考试成功的成语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为大家带来这些。供同学们参考。 篇一形容考试的成语 1、连战皆捷①打仗接连取得胜利。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 2、人镜芙蓉比喻考试将获得第一名。 3、朱衣点额穿朱衣的人点头。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4、异路功名旧指没有科举考试,凭功劳而得到的官位。 5、屡试不第第科第,科举考中者的等第。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取。 6、风檐寸晷风檐不能蔽风雨的场屋;晷日影,时间。在不蔽风雨的破檐下争取一寸的时光。形容旧时科举考试的紧张状态。 7、春风报报考试不中。指考试落第。

8、开科取士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9、天子门生指由皇帝亲自考试录取的或殿试第一名者。 10、大魁天下大魁指旧时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即状元。指中了状元。 11、及第成名及第科举时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12、宗师案临学政到达他主管的地区主持考试。宗师学政。 13、小题大作小题明清科举考试,以“四书”文句命题。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14、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15、名题金榜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录取的榜。原指中进士;后也泛指一般考试高中。 16、行香挂牌学政到省后例行的仪式。行香到孔丘庙烧香。挂牌出牌公告考试地点、日期等。

17、朱衣点头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18、朱衣使者指科举考试官。 19、桂林一枝,昆山片玉昆山昆冈,古代产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块玉。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篇二形容考试的成语 1、连战皆捷①打仗接连取得胜利。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 2、人镜芙蓉比喻考试将获得第一名。 3、朱衣点额穿朱衣的人点头。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4、异路功名旧指没有科举考试,凭功劳而得到的官位。 5、屡试不第第科第,科举考中者的等第。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取。 6、风檐寸晷风檐不能蔽风雨的场屋;晷日影,时间。在不蔽风雨的破檐下争取一寸的时光。形容旧时科举考试的紧张状态。

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

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隋唐五代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解试)、省试两级。北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开始创立殿试制度,科举考试变成为乡试(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乡试、会试、殿试。唐宋时期,称取得解送京师参加省试资格的考试为“解试”,这相当于后世的乡试一级的科举考试。隋唐五代时期,“解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北宋中期以后,“解试”改为“每三年一开科场”。考试一般在各州府举行。元、明、清时期改为“乡试”。乡试(解试)一般都在当年的秋季八月举行,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各地名额多少,并不一致。解试合格被称为“得解举人”,即后来乡试合格的“举人”,第一名都称为“解元”。唐宋时期,针对解试合格举人进行的复试,在中央政府的尚书省举行,因而称为“省试”。唐代省试合格后,即赐予进士及第。宋朝创立殿试制度之后,省试成为取得殿试资格的一种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会试”。省试或会试都是由礼部主持,在当年春季的一二月份举行,一般也有大致的录取名额。省试第一名称“省元”,即后来会试第一名所称的“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对省试或会试合格举人的复试,是科举考试三级考试中最高的一级考试,一般都在皇宫禁苑的大殿内举行。如宋朝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清代的殿试在保和殿举行。宋、元、明时期的殿试,一般在三月份举行。清朝乾隆年间,殿试改为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以后遂成为清朝的定制。北宋中期以后,参加殿试者一般都被恩赐及第,不再黜落,只是根据殿试的成绩,重新排列名次而已。宋代殿试,一般分为五甲:第一二甲赐进士及第,第三四甲赐进士出身,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明、清时期的殿试,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皆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名次排定后,要张挂黄榜公布,俗称为“金榜题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doc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篇一: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

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直至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上谕:“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关于科举考试的成语

关于科举考试的成语 闭于科举测验的针言 一、夺得冠军: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入士领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期辅导状元。比方占尾位或第一位。 二、谢科与士:科:科举测验。指旧举办科举测验以拔取劣同的士人。 三、风檐寸阴:风檐:不克不及蔽风雨的场屋;晷:日影,工夫。正在没有蔽风雨的破檐高争夺一寸的光阴。描述旧时科举测验的松弛形态。 四、年夜魁全国:年夜魁:指旧时科举测验殿试第一位,即状元。指外了状元。 五、自得高足:自得:快意如意;高足: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外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教熟。最合意的弟子或教熟。 六、借题发挥:小习题:亮浑科举测验,以“四书模板”词句命习题。拿小标题问题作年夜文章。比方把大事情当成年夜工作去解决。 七、攀蟾合桂:攀爬蟾宫,合与月桂。喻科举登第。

八、一枝独秀,昆山片玉:昆山:昆冈,今代产玉之处。木樨林外的一枝花,昆山外的一块玉。比方科举测验外的鹤立鸡群的佼佼者。 九、十年窗高:科举时期,念书人要获得罪名,常年笃志正在书模板原面。描述十年工夫关门甜读。 十、名落孙山:名字落正在榜终孙山的前面。指测验或选拔出有登科。 十一、郤诜下第:比方指科举下外,枯登榜尾。 十二、年谊世孬:年谊:科举时期称异年录取的闭系;世孬:二门第代友爱。科举时期二野果异年录取而为世交的人。 1三、暴腮龙门:象鱼俯视龙门而没有失上同样。科举时期比方应入士试没有第,后也比方糊口遭逢挫合,处境困顿。 1四、连外三元:三元:科举造度称城试、会试、殿试的第一位为解元、会元、状元,折称“三元”。接连正在城试、会试、殿试外考外了第一位。 1五、一鸣惊人:本指一旦外了科举便立名全国。后指一会儿便没了名。 1六、月外合桂:正在玉轮外合桂树枝。比方科举中举。 1七、金榜落款:金榜:科举时期称殿试发表的榜;落款:写上名字。指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 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 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 __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 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 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演变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出现和演变的历史,并对其进行评述 科举制的定义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 特点 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应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第三,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 目的 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的世袭现象,以整顿史制。让更多的人才为政府所用,崇尚文学的风气,既选拔了人才,也巩固了统治者的地位。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制的出现和演变历史 总体概括 隋唐时期开始发展成科举制,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具体分析 隋唐时期 科举制在隋朝时期渐露萌芽,一些人认为它起源于隋朝,但是也受到很多人争议。 唐朝正式出现了科举制,但是每次选拔的人较少。通常分为常科和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在唐代在武则天时期还产生了武举。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代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

古代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 篇一: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

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直至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上谕:“方今时局多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及其对当代的借鉴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及其对当代的借鉴 众所周知,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但如今我们提起科举制度,首先想到的就是八股文、死板、落后、封建、百害而无一利等贬义词。但它真的一无是处吗?其实存在即合理,科举制既然在我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就必然有其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我们之所以对它误解颇深,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对它的负面宣传,另一方面是我们又知之甚少的缘故。那么科举制度到底为什么存在了那么久?它对我们当今的选拔制度有何借鉴呢?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8年。那么隋代以前中国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这种制度初期对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同样存在着种种弊端。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

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科举制度诞生了。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从此,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1300年。那么它为什么能存在这么多年?它和以前的制度想比有什么优越性呢? 科举制度先进性的根本在于它是对全体百姓开放的(少数身份不符的除外),这保证了统治阶级一定的流动性,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而一个垄断不开放的统治集团是注定不会长久的。此外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另外科举还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因此科举制度绝不是无一是处的,相反它特别在前中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贡献卓越,它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

下列词语均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是

下列成语均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是()。 A.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 B.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 C.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D.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 正确答案:C ?桂冠用桂叶、桂花编制的帽子。取其清香高洁。三国魏繁钦《弭愁赋》:“整桂冠而自饰,敷綦藻之华文。” 古代希腊人授予杰 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以桂冠。后以指某种光荣称号。秦牧《艺海拾贝·蜜蜂的赞美》:“我们尽可把蜜蜂人格化,为它献上一顶桂冠。” v 问鼎中原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桂冠 [ guì guān ] 基础释义 ?月桂树叶编的帽子,古代希腊人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 后来欧洲习俗以桂冠为光荣的称号。现在也用来指竞赛中的冠军: 我国选手夺得锦标赛~。 详细释义

?用桂叶、桂花编制的帽子。取其清香高洁。三国魏繁钦《弭愁赋》:“整桂冠而自饰,敷綦藻之华文。” 古代希腊人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以桂冠。后以指某种光荣称号。秦牧《艺海拾贝·蜜蜂的赞美》:“我们尽可把蜜蜂人格化,为它献上一顶桂冠。” 蟾宫折桂 [ chán gōng zhé guì ] 基础释义 ?科举时代比喻考取进士。 详细释义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示例】: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 例句 ? 1. 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 ? 2. 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