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性肝病综述

脂肪性肝病综述
脂肪性肝病综述

脂肪性肝病综述

一、概要

过去脂肪肝被认为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代谢性疾病,现在看来脂肪肝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堆积和中性脂肪在干细胞内弥散性浸润所致的肝脏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一种病理学的概念。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约占肝脏湿重的3%~5%,其中以磷脂最多,还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大多未酯化)等。正常情况下,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转化以及分泌等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在组织学上超过30%以上的肝细胞有脂肪变性且弥散分布于全肝时,就称之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肝含量可高达40%~50%。绝大多数的脂肪肝是由于甘油三酯堆积在肝细胞内所致,在此讨论的脂肪肝亦属此类。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则是一种临床概念,系指病变主要在肝小叶,以弥散性肝细胞大泡型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四种类型。目前临床上根据患者是否有过量饮酒史将脂肪肝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LD,建成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随着疾病的发展依次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sis 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但为叙述方便,仍将两者合在一起。

脂肪肝的流行状况并不非常清楚,由于调查的时间、样本对象、年龄和性别图同,其结果也不一致,一般来说青少年发病率低,成年人发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而机关干部、商人中男性发病率更高,这与职业饮酒有很大的关系。

二、关键词

脂肪性肝病病因病理病机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

三、脂肪肝的病因学

脂肪肝的病因学包括脂肪肝的致病因素和诱因两个方面。病因的种类很多,大体分为营养性、化学性、内分泌代谢性、生物性、遗传性、免疫性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性因素等几大类。

1、营养性因素

1.1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根据临床表现,营养不良分为消瘦性、水肿性和混合性三种。消瘦性主要是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会因低血糖刺激交感神经,加剧脂肪分解诱发脂肪肝。水肿型主要是蛋白质摄入不足所致,出现肝细胞纤维化。混合性肝病即两种均缺乏的患者,多为大泡性病变。

1.2肥胖病:肥胖是指体内过剩的脂肪组织蓄积状态,是由于长期能量入超所致。不管是体重的超标,或是腹部内脏脂肪明显增加,还是肥胖者短期内体重波动过大,都易诱发脂肪性肝病

1.3全胃肠外营养:全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过长可导致一系列肝胆系统并发症,如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等少见的慢性不可逆性肝病。在成人中以肝细胞脂肪变和脂肪

性肝炎常见。

2、化学性致病因素

2.1工业毒物:工业毒物可经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机体导致肝脏损害。苯、二氯乙烷、二氯乙烯、钡盐等可引起单纯性肝细胞脂肪变。无机砷化合物,溴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氯联苯、四氯乙烷、磷、铬等可以引起肝细胞坏死合并脂肪变。

2.2药物: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多数药物在肝脏内经生物转化作用而排出体外。在药物的代谢过程中,可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的作用对肝脏造成损害。有数十种药物可诱发脂肪肝。

2.3酒精中毒:嗜酒一直是欧美国家脂肪肝和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约57.7%的嗜酒者并发脂肪肝,其原因除考虑酒精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所致外,慢性酒精中毒梭伴随的营养不良等可能亦参与发病。此外,健康成人短期内大量饮酒也可诱发脂肪肝。

3、内分泌代谢因素

3.1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葡萄糖利用不良和血糖升高为特征的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中,约40%的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且大多为中度或中度以上脂肪肝,接受胰岛素治疗者脂肪性肝炎的发病率增加,若出现脂肪坏死,则继之可形成肝硬化。

3.2高脂血症:脂肪肝患者各型高脂血症均可见,干系最为密切的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常伴同于肥胖和糖尿病。高脂饮食、过分甜食以及酒精中毒均可诱发高脂血症,进而参与脂肪肝的发生。

3.3妊娠期出现的脂肪肝:妊娠期肝病可归纳为两大类:①合并于妊娠期的肝病,如妊娠期病毒性肝炎,肝硬化;②与妊娠有关的特发性肝病,如妊娠特发性黄疸、妊娠呕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

4、生物性致病因素

生物性致病因素是肝病较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即寄生虫感染,但这些致病因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浸润,由各种嗜肝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为国人肝炎最常见的病因。

5、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的畸变发生的,在肝脏它们主要引起先天性代谢性肝病。此外,某些家庭中的人具有患某种疾病的素质,如肥胖、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脂血症等,此种现象称其为遗传易感性。

6、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

近来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现代花的工作环境、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热量的膳食结构、以及生活懒散等因素与肥胖及其相关脂肪肝的发生有关。

7、其他

慢性心肺功能衰竭通过缺血、缺氧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脑病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则可能与血多环境因素有关。免疫因素,包括自身免疫和免疫缺陷均参与脂肪性肝疾患的发生和发展。

总之,能引起脂肪性肝疾患的病因很多,在脂肪肝的发病中可以主要由一种病因引起,

也可以由多种病因同时作用或先后参与。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因素也可能发生新的变化,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具体分析。

四、脂肪肝的病理学

轻度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在大体上可无明显变化,当脂肪变性累及1/3以上的肝细胞或肝内蓄积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即形成脂肪肝时,肝脏肿大,重量增加,可达3~6kg,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肝脏大体形状和大小正常或缩小,重症者则明显缩小,可小至800g左右。肉眼检查或腹腔镜下,肝脏外观呈弥漫性肿大,边缘钝而厚,质如面团,压迫时可出现凹陷,表面色泽较苍白或带灰黄色,切面呈黄红或淡黄色,有油腻感。刀切时硬度较正常者稍增加,刀面有脂肪沾染。光镜下肝细胞肿大,胞质内充满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或脂滴。大部分病理脂滴弥漫分布于肝小叶中央区,严重者整个小叶的大多数肝细胞均有脂滴沉积,但有时脂肪浸润呈灶状或不规则分布。

当肝脏内TG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时,许多肝细胞相继出现脂滴。起初TG呈多个无膜包绕的小球状,直径小至1~3μm仅在电镜下才能发现,位于肝细胞质无结构区域,胞核仍旧居中。当脂滴变多直径增大至5μm左右时,光镜下可见脂滴呈串珠状聚集在肝细胞的窦面,进而肝细胞质内充满这些脂滴,此即小泡性脂肪变(microsteatosis)。随着肝内脂肪含量的增加,各个肝细胞内的小脂滴可迅速融合成直径大于25μm的大脂滴,细胞核和细胞器被挤压移位至脂滴边缘,但是细胞非脂肪部分的容积常无变化。光镜下此种改变称为大泡性脂肪变(macrosteatosis)。偶尔一些含脂滴的相邻肝细胞融合形成一个直径100μm或以上的脂肪囊肿。部分严重的脂肪变性可并发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电镜下,脂肪肝时可见脂肪微囊泡在胞质和内质网中堆积,致使内质网发生泡囊化(vesiculation),高尔基复合体内有脂滴积聚、肿胀;滑面内质网增生,粗面内质网数目减少且有脱颗粒;线粒体可增大、变形或破裂,嵴减少,基质变淡、扩张,出现包涵体,严重者线粒体破裂崩解。

根据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脂肪性肝病可分为四类:①单纯性脂肪肝,仅见肝细胞脂肪变性;②脂肪性肝炎,在脂肪变性的基础上伴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可伴有Mallory小体和纤维化;③脂肪性肝纤维化,在脂肪肝特别是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出现中央静脉周围和肝细胞周围纤维化,甚至门管区纤维化和中央区汇管区纤维分隔连接;④脂肪性肝硬化,为继发于脂肪肝的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再生结节形成。肝细胞小泡性脂肪变性常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而大泡性脂肪肝如任其发展则可相继发生以上四种改变,或这些改变合并存在。

1、单纯性脂肪肝

根据肝脏脂肪含量占肝湿重的比例或肝活检组织病理切片脂肪染色镜检,可将脂肪肝分为轻(湿重含脂肪5%~10%)、中(湿重含脂肪10%~25%)、重(湿重含脂肪25%~50%或以上)三种类型。根据肝细胞脂变范围可将脂肪肝分为常见的弥漫性脂肪肝、少见的局灶性脂肪肝以及罕见的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根据肝细胞内脂滴大小不同分为大泡性、小泡性、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性,灶性型和脂肪性肉芽肿主要见于大泡性脂肪肝。

1.1大泡性脂肪肝

多由小泡性脂肪变发展而来,肝细胞之内出现孤立的直径大于25μm的脂滴,肝细胞核被挤压而移位,脂滴大者甚至可达4~5个正常肝细胞大小,从而使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增大并类似脂肪细胞。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在肝小叶内可呈向心性、外周性或弥漫性分布。轻者偶见散在性肝细胞或小灶状肝细胞脂肪变,主要分布于肝腺泡III区和II区,严重者脂滴弥漫性分布累及肝腺泡I区。当细胞死亡或脂肪囊肿破裂时脂肪离开肝细胞,被实质内或门管区巨噬细胞吞噬。在门管区,炎症细胞和纤维化围绕着脂肪,形成脂肪性肉芽肿(fat

granuloma)。

1.2小泡性脂肪肝

肝细胞脂肪浸润特点为细胞内均匀分布许多直径3~5μm的细小脂滴,细胞核仍位于中央,肝小叶结构常无紊乱,多无炎症细胞的浸润或坏死。肝窦常有受压现象。电镜下脂肪微滴可见于肝细胞浆、溶酶体、滑面和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内。滑面内质网增生,肝糖元及脂蛋白明显减少,线粒体增大变形,含层状结晶包涵体。

1.3脂肪性肉芽肿

在酒精中毒、糖尿病以及肥胖所致的脂肪肝患者,含有大量脂肪的肝细胞膨胀破裂,脂肪溢出,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局灶性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及偶尔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围绕1个或多个脂滴形成脂肪性肉芽肿。脂肪性肉芽肿通常发生于中央静脉区,存在于脂肪变性的肝小叶内,可为单个病灶或者成簇出现,有时每个小叶内可有数个肉芽肿。

1.4局灶性脂肪肝

与绝大多数脂肪肝肝脏实质内脂肪弥漫性浸润不同,局灶性脂肪肝的肝细胞脂肪浸润呈局灶性或斑片状改变,从而在肝实质内呈现假性占位样病变。

2、脂肪性肝炎

脂肪性肝炎(steatohepatitis)是一种继发于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细胞损伤的炎症和纤维化状态。伴同于含脂肪的肝细胞死亡或脂肪囊肿破裂后可继发炎症,炎症渗出的巨噬细胞有时含有来自红细胞和脂肪相互作用的蜡样质色素,并形成脂肪性肉芽肿,其周围可见胶原沉积。炎症亦见于静脉周围区坏死或损伤的肝细胞附近。炎细胞包括分叶核细胞,最常见于气球样变特别是含有Mallory小体的肝细胞周围,而细胞内有无脂滴并不重要。现认为,脂肪性肝炎组织学特征主要包括肝细胞气球样变、胞质内出现Mallory小体、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静脉周围和细胞周围纤维化以及胆汁淤积等。

2.1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的组织学特点为: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及坏死;炎细胞浸润,通常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细胞质有凝聚倾向,Mallory小体出现频率高;细胞周围纤维化,产生了网络状结构;病变以小叶中央区最明显。脂肪变常见,但程度不一。其他常见病变包括脂肪性肉芽肿、嗜酸性小体、嗜酸性颗粒样肝细胞、硬化性透明坏死和巨大线粒体、胆汁淤积、肝巨噬细胞增生、胆管增生、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内铁颗粒沉积以及不同程度的静脉周围和细胞周围纤维化。

依酒精性肝损害程度不同,肝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坏死,以及与之相平行的局部炎细胞浸润。轻者仅在中央静脉周围有单个肝细胞成凝固性坏死(即形成嗜酸性小体,实为细胞凋亡)和几个肝细胞散在性点状或灶性坏死;中度肝细胞坏死表现为多个小叶中央区受累。伴显著的肝细胞气球样变和Mallory小体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进一步发展可见坏死累计全小叶,并形成小叶中心—小叶中心以及小叶中心—汇管区的桥接样坏死,常为病变进展和肝硬化的预兆。

2.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指组织学特征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但无嗜酒史的病理状态。NASH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类似酒精性肝炎,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大泡性脂变伴肝细胞坏死和炎症。Lee等认为除脂变和炎症外,应加肝细胞气球样变和明显肝纤维化此两特点。与酒精性肝炎相比,NASH的脂变较明显,而酒精性肝炎有较多的Mallory小体形成及嗜中性白细胞浸润。

NASH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肝细胞损伤和脂肪变(脂肪肝)、肝炎(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肝实质炎性浸润)和轻重不一的纤维化,有时可伴有Mallory小体和糖原核。与酒精性肝病

相似,NASH的脂肪变主要以中—重度大泡性为主,可弥漫累及整个肝小叶。炎症通常见于小叶中心区,尽管门脉及其周围有时亦可累及。炎细胞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或两者并存。肝细胞损伤包括肝细胞变性、气球样变伴或不伴有Mallory小体。电镜下肝细胞核内糖原常呈颗粒状,从而在核周形成一环状征,而不是像胞质中糖原成簇状。糖原核在NASH 中较之在酒精性肝炎中多见。

3、脂肪性肝纤维化

3.1脂肪肝伴肝星状细胞增生、活化及胶原蛋白、糖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在肝组织内过多沉积,即形成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时肝星状细胞增加2~3倍,肝星状细胞活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其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增加1.5倍,肝组织内胶原与非胶原蛋白比例增加50%。现知,各种病因所致肝纤维化主要有门管区和门管区周围纤维化、窦周纤维化、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以及胆管周围纤维化4种形式。

3.2窦周纤维化

窦周纤维化(perisinosodial fibrosis,PSF)又称肝细胞周围纤维化、肝小叶内纤维化,它是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常见类型,表现为肝腺泡III、II区脂肪变或气球样变的肝细胞周围有ECM及lgA沉着,Dissa间隙毛细血管化,肝窦内皮细胞筛孔总数减少及基膜形成。轻度PSF时小叶内网状纤维增多、增粗、变直、胶原化,且有包绕一个或几个肝细胞的倾向,并伴有纤细网状纤维伸向肝细胞内之间,形成所谓鸡笼型(chicken wire pattern)改变;中度PSF时胶原纤维沿窦周沉积环绕肝细胞,并阻塞窦腔,镜下呈网格状或龟壳状,PSF区域内的肝细胞多变小,并伴窦壁细胞的增生;重度PSF时成片窦周纤维化成纤维网格,网眼中围绕的肝细胞显著萎缩变小,甚至消失,胶原纤维常遍布小叶各区,进一步发展可形成片状、灶状纤维化或纤维间隔,伴肝小叶结构紊乱。PSF多与汇管区周围或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同时出现。

3.3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

酒精性肝纤维化可在肝小叶的任何部位发生,但最早期则出现在中央静脉即终末肝小静脉周围。中央静脉周围纤维化(perivenular fibrosis,PVF)又称中央性肝纤维化,是指在终末肝小静脉周围的2/3以上范围有胶原纤维和纤维连接素等ECM成分沉积,且其纤维层至少厚达4μm,通常伴有小叶中央区肝细胞周围纤维化。

3.4门管区周围纤维化

门管区及其周围纤维化主要表现为局部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及ECM沉积。最初,增生的纤维自门管区呈放射状向小叶周围延伸,然后逐渐与邻近部位的纤维束连接起来。轻者门管区无明显扩大,但胶原纤维增多、致密;重者门管区扩大,胶原纤维明显增粗、密集,纤维性间隔向小叶内呈放射状延伸侵蚀界板,从而分隔肝实质或肝小叶,出现各种架桥纤维化分布,常无明显炎细胞浸润,有时伴小叶间动脉壁平滑肌明显增厚。随门管区的扩大,周围肝细胞内因微循环障碍导致变性、坏死等二次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4、脂肪性肝硬化

在形态学上,根据结节大小可将肝硬化分为小结节型、大结节型和混合结节型3种。脂肪性肝硬化形态学分类以小结节型为主,也见于混合型或不全分隔型,其特征为中度或重度脂肪变、Mallory小体出现、坏死肝细胞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肝小叶中心塌陷和纤维化。

4.1酒精性肝硬化

典型的酒精性肝硬化为小结节性,表现为大小很均一的增生结节,一般直径小于3mm。增生结节完全被纤维组织带包绕,中央静脉已分辨不清,而纤维组织中心形成的静脉多见。肝脏的大小变化很大,取决于纤维化、炎症和脂肪变的程度,多数酒精性肝硬化的肝脏体积

增大,如果炎症和血液循环障碍发展,可形成小而皱缩变硬的萎缩性肝硬化。此外还可见到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和肝巨噬细胞内有铁颗粒沉着,这些沉积的铁可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加重肝硬化。

4.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

提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均因人和因时而异。

五、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1、单纯性脂肪肝发病机制

各种致病因素可通过以下一个或多个环节导致肝细胞内TG异常堆积,即形成脂肪肝:①FFA输送入肝增多,可来自饮食、高脂血症及脂肪组织动员增加;②肝细胞合成FFA增加或从碳水化合物转化为TG增多;③脂肪酸在肝细胞线粒体内氧化利用减少;④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合成或分泌障碍等一个或多个环节,破坏脂肪组织细胞、血液及肝细胞之间脂肪代谢的动态平衡,引起肝细胞TG的合成与分泌之间失去平衡,最终导致中性脂肪为主的脂质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形成脂肪肝。总之,不论脂肪肝的病因如何,最终均可导致TG在肝细胞内沉积。Wisse和Fraser等研究认为,肝窦内皮细胞小孔 (肝筛)在肝脏的脂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肝筛的改变可能参与酒精、四氯化碳性脂肪肝的形成。在酒精、四氯化碳的作用下,肝筛常先变多变大,结果导致从肠道而来的富含TG的乳糜微粒及其大的残核,不经外周处理直接进入Disse间隙,结果肝细胞由此从血液中摄入大量TG,进而导致细胞内脂肪异常沉积。此外,某些药物、激素和遗传等因素均可影响个体是否容易发生肝细胞脂肪变性。

2、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

单纯性脂肪肝时伴存的胰岛素抵抗、血液和肝细胞内FFA增多、肝脏细胞色素

P450(cytochromeP450,CYP)2E1和CYP4A表达增强、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肠源性内毒素血症、Kupffer细胞激活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和炎症介质相关性肝损伤,以及免疫反应异常等因素,均可导致脂肪变的肝细胞进一步发生气球样变、坏死,同时吸引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趋化至肝小叶实质内,从而形成脂肪性肝炎。此外,氧应激可通过形成活性氧,引起肝细胞内蛋白质、DNA和脂质变性并积聚,进而形成Mallory小体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而含Mallory小体的肝细胞特别容易发生细胞凋亡。

3、脂肪性肝纤维化发病机制

与酒精性脂肪肝不同,非酒精性脂肪肝必须通过NASH这一中间阶段过渡才能进展为肝硬化,提示导致脂肪性肝炎的各种因素及其所致炎症本身为脂肪性肝纤维化发生的前提条件。脂肪肝时肝组织内异常增加的脂质(特别是过氧化的脂质)、FFA,UCP-2基因表达增强,以及可能并存的铁负荷过多现象,可通过增强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或刺激Kupffer细胞释放系列炎症介质,进而促进肝细胞和HSC激活、转化及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结果诱发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此外,肝微循环障碍、肝细胞缺血缺氧、1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PAI-I)合成及释放增多,以及遗传和环境等因素也参与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六、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脂肪肝的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同时,也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有关。大多数病人并无症状,特别是轻度脂肪肝患者。中、重症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者以肝脏肿大较常见,表现为轻度至高度肿大,肿大的肝脏边缘较钝、表面光滑、质地较硬而无压痛。少数病人有轻微的乏力及右上腹胀满不适;极少数病例可出现轻度黄疸、肝脏疼痛与压痛,偶有病人出现右上腹或中上腹痛,伴反跳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酷似急腹症而进行手术探查,术中可见肝包膜紧张,肝韧带被牵拉,肝肿大成灰黄色,肝活检显微镜下见无数脂肪囊肿破裂伴肝实质内炎症。不过此种情况多数是由于合并胆囊炎、胆石症以及胰腺炎等疾病所致。

脂肪肝患者约8%可有蜘蛛痣,病情好转后可消失;4%有脾肿大;部分患者伴有多种维生素缺乏而出现贫血、舌炎、口角炎、外周神经炎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少数重度脂肪肝,特别是发生脂肪型肝炎和肝硬化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经治疗后上述症状可以很快消失。

一般来讲,单纯性脂肪肝的临床症状轻于脂肪性肝炎,NASH轻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2、临床诊断

脂肪肝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特别是B超和CT 检查,但要确切诊断则需肝组织活检。

2.1病史:患者有长期的酗酒史或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及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等原发病的病史和相关原因。

2.2临床表现:有上腹胀痛、乏力、食欲减退、肝肿大伴压痛、黄疸、脾肿大、蜘蛛痣等。

2.3实验室检查:血清ALT、γ-GT可有轻、中度升高。部分患者胆红素升高。但这些变化均为非特异性,血浆球蛋白,特别是α脂蛋白、α2脂蛋白及β脂蛋白增高。

2.4影像学检查:

①B超检查:肝区回声增强,光点细密,有明显的“衰减”现象,仅少部分患者有肝脏大小及形态的改变。

②CT检查:近年来随着CT的普及,用于脂肪肝的诊断越来越被看重,其准确性优于B 型超声。主要改变为肝脏的密度降低,甚至低于肝内血管的密度,肝与脾CT比值<0.9。

③肝穿刺活体细胞检查:是最客观、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尤其对局限性脂肪肝、B型超声诊断有困难时,可在B型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具有独特的、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七、脂肪性肝病的治疗

脂肪性肝病有三种主要治疗方式:病因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三种治疗方式并不是相互对立,往往是结合使用。

1、病因治疗

如前所述,脂肪肝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寻找与消除病因是治疗的根本方法。如酒精性脂肪肝,首先应当戒酒。一般认为酒精性脂肪肝是一可逆性病变,戒酒后脂肪肝可获改善但其改善程度因人而异。营养过剩所致的脂肪肝应当限制糖摄取和高蛋白饮食。但目前认为,体重下降速度是决定肝组织学改善或恶化的关键因素,每月体重下降超过5kg可导致肝病恶化,因此建议每周体重下降不应超过1200g(儿童不超过500g)。病因消除后应给予足量的蛋白质饮食。糖尿病性脂肪肝应首先控制糖尿病,包括饮食控制和降糖药的使用等其他的有效治疗措施。

2、饮食治疗

调整饮食是脂肪肝治疗的重要一环,也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进展的重要措施。正确调整每日热量的摄入,饮食应给予高蛋白、适量脂肪和糖类。并进行合理的调配。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脂肪肝的治疗中仅可作为辅助手段,且到目前为止临床上尚未发现疗效确切满意的药物。

八、参考资料

《脂肪肝》范建高,曾民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第1版《临床肝脏病学》韩硬海李树桐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年6月第一版

《肝病患者治疗用药指南》刘峰群韩晋秦恩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年8月第1版《脂肪性肝病》范建高曾民德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4月第1版

《实用肝脏病手册》刘克洲郑树森陈智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6月第2版

脂肪性肝病诊治进展题库

脂肪性肝病诊治进展 1、单纯性脂肪肝轻度的分级标准是(B) A、肝内脂质含量占肝脏湿重的<5% B、肝内脂质含量占肝脏湿重的5%-10% C、肝内脂质含量占肝脏湿重的10%-15% D、肝内脂质含量占肝脏湿重的15%-20% 2、脂肪性肝病患者需要作出的生活方式改变是(D) A、调节能量摄入合理减重。 B、减少总脂肪摄入,脂肪摄入量低于总能量的30%。 C、用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 D、以上都是 3、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包括(D) A、高血脂 B、高血糖 C、高血压 D、以上都是 4、非洲主要的肝病类型是(B) A、酒精性肝病 B、丙型肝炎和HIV乙型肝炎 C、丙型、乙型肝炎 D、NASH病变和肥胖性非酒精性脂肪肝 5、诊断脂肪肝需要排除(D) A、类脂质沉积病 B、丙肝 C、Wilson病 D、以上都是 6、脂肪性肝病治疗的首要目标是(B) A、逆转肝细胞脂肪变,减少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发生 B、控制代谢紊乱,防治2型糖尿病和血管事件 C、防治NASH,阻止肝纤维化进展 D、减少肝硬化的发生 7、肥胖人群发生代谢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A) A、胰岛素抵抗 B、高血压 C、高脂血症 D、冠心病

8、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的治疗原则(D) A、去除病因:戒酒、控制血糖血脂、停用有关药物 B、适度减肥 C、药物选用 D、以上都是 9、欧洲主要的肝病类型是(A) A、酒精性肝病 B、丙型肝炎和HIV乙型肝炎 C、丙型、乙型肝炎 D、NASH病变和肥胖性非酒精性脂肪肝 10、关于脂肪肝的定义错误的是(D) A、肝内脂质含量超过肝脏湿重的5% B、肝组织切片HE染色或脂肪染色,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内有脂滴存在 C、异常蓄积的脂质主要为甘油三酯(TG) D、大体标本能看到肝脏黄色油腻

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脂肪肝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疾病,是由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尽管不好治疗,但并不是一种要命的疾病。很多人不知道脂肪肝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及正确的治疗方法,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希望可以对大家认识脂肪肝有帮助。 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针对病因治疗 对于轻度脂肪肝,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糖尿病性脂肪肝要积极治疗糖尿病,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要戒酒,肥胖性脂肪肝要控制体重。同时要避免各种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 2、药物治疗 脂肪肝与心血管病、血脂血糖代谢失调有密切关系。单纯性脂肪肝病人经饮食运动等基础治疗后半年无明显改善,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减肥药或二甲双胍辅助减肥。有转氨酶升高的病人可选择多烯磷脂酰胆碱、维生素E等药物,阻止肝内炎症和纤维化,降低肝硬化的几率。有高脂血症的脂肪肝病人要根据高脂血症的类型、程度,以及发生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变的概率,酌情决定是否要用降脂药。 脂肪肝注意事项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禁酒戒烟,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尤其要避免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 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看了上述介绍相信大家对脂肪肝这种病已经不陌生了,它会在我们生活习惯不好时出现。医生经常会说药补不如自己补,像脂肪肝这种是由不良生活习惯引起并且是可逆的疾病,患者一定要在平时生活中从饮食、运动、心理上调节自己,并到医院按照医生的建议做适当的治疗。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一)

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一) 【摘要】脂肪肝的三种基本治法。一、辨证施治法:目前一般认为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是脂肪肝形成的条件,各种外来因素(病毒、酒精、不合理膳食等)所致的肝损伤是脂肪肝形成的基础,疏肝理气、健脾消导、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是治疗脂肪肝的基本治法。常见证型有五种。二、辨病论治法:从脾、肝、肾三脏着手,确立疏肝健脾益肾,祛湿化痰活血为论活本病大法。立法依据:1.脾主运化、脾主散精;2.脂肪肝病位在肝;3.肾主水、主气化,中医肾对机体能量代谢有调节作用。三、病证结合辨治法:在明确脂肪肝诊断以后,运用中医学整体观方法,从调控脏俯气血入手,确定辨病论治基本治法,再根据病机演变情况,结合辨证……随症化裁,常能收到满意疗效。 【关键词】脂肪肝;肝硬化;辨证论治 脂肪性肝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综合征。因此,如何正确有效的促进肝脏脂质代谢和加速肝内脂肪转运,清除过量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在肝内沉积,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环节。 脂肪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脂肪肝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的病名,根据其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肝痞”、“胁痛”、“积聚”等范畴。文献中的有关描述,可以启示我们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的思路。《济生拔粹》认为:“风寒暑湿得以外袭,喜怒忧思得以内伤,食啖生冷,过饮寒浆,扰动中和,如是阴气当升不升,阳气当降不降,中焦痞塞,必成胀满”。《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古今医鉴·胁痛》:“胁痛者,……若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颠仆伤形,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皆为痛……治之当以散结顺气,化痰和血为主。”又《张氏医通》:“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此得之湿热伤脾。胃虽受谷,脾不输运,故成痞胀。”关幼波老中医从中医所谓“肥人多湿”,“体胖多痰”的认识出发,又根据他对湿热凝痰,痰阻血络的体会,认为此类病证,应从痰湿论治。综上所述,“痰湿”乃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而痰湿的形成,多由饮食失节,或七情内伤,或病后失调,以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脏腑功能失调,痰瘀交结而成本病。临床治疗可选用以下三种基本治法。 1辨证施治法 目前认为,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是脂肪肝形成的条件,各种外来因素(病毒、酒精、不合理膳食等)所致的肝损伤则是脂肪肝形成的基础。因此,疏肝理气,健脾消导,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是脂肪肝的基本治法。常见证型有以下五种。 1.1脾虚痰阻临床表现:倦怠乏力,脘腹痞闷,头身沉重,面部虚浮,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细或濡缓。治法方剂:健脾益气,化痰除湿。方用胃苓汤加减。 1.2肝郁气滞证临床表现:肝区胀满或胀痛,胸闷纳少,嗳气,心情不畅时诸症加重,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1.3湿热内蕴证临床表现:口腻而干,渴不欲饮,脘胀痞闷,大便干或溏黏而恶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方用温胆汤加减。 1.4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口干,消瘦,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法:滋养肝肾。方用一贯煎合二至丸加减。 1.5瘀血阻络证临床表现:肝区疼痛,甚或刺痛,肋下可及明显肿大的肝脏,并有触痛,舌质暗或暗紫,脉细弦。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消积。方用复元活血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

脂肪性肝病first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 脂肪肝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脂肪肝(liver steatosis and fatty liver)是一种病理学概念,系指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肝活检30%以上肝细胞有脂肪变且弥漫分布于全肝。根据肝细胞内贮存脂滴的大小,分大泡型和小泡型脂肪肝,类脂质沉积病属于特殊类型的小泡型脂肪肝。通常所述脂肪肝主要指慢性弥漫性大泡型为主的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为一种临床概念,系指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类型,临床上则根据患者有无过量饮酒史,分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s, 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Wilson病等亦可导致肝脂肪变,但因其病变主体在汇管区,有特定疾病命名,不属于普通脂肪性肝病的范畴。 病因学 脂肪肝的病因和诱因众多。1 营养因素:如肥胖、恶性营养不良、饥饿、恶液质、全胃肠外营养、重度贫血。2 化学因素:包括黄磷、砷、铜、苯、四氯化碳、氯仿等工业毒物;四环素、丙戊酸盐、乙胺碘呋酮、环已哌啶、皮质类固醇、雌激素、核苷类似物和抗有丝分裂类药物,以及慢性酒精中毒。3 内分泌代谢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妊娠、Cushing氏综合征。4 遗传因素:包括Wilson病、乏β脂蛋白血症、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病等。5其他:包括HCV或HDV感染,炎症性肠病、胰腺疾病、艾滋病。 其中,肥胖、2型糖尿病、酗酒是当前脂肪肝的主要病因。但仍有20%的脂肪肝病因难以明确。 临床表现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其病因、病理类型及其伴随疾病状态有关。包括脂肪肝本身所致的症象、原发基础疾病的表现,以及脂肪肝的并发症,特别是脂肪性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综述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西医学名词,着重从解剖定位、组织病理学角度描述,病名本病是现代医学针对该病病因、病位及病理改变综合定义而命名。中医学多从症状、病因病机等方面命名,将其归属于胁痛、痞满、肝胀、肝痞、肝癖、肝着、积聚、痰证、痰浊、湿阻、瘀证、肥气、积证等范畴[1-4]。中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对该病进行过观察和记载,《难经》中载有:“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黄帝内经》记载到:“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邪在肝,两胁中痛,塞中,恶血在内”。《古今医鉴》提出:“胁痛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留为病”。孟胜喜[5]等学者通过查阅中医学古籍文献,从病名、病因、病机、病证等不同角度,发现与该病相关的中医学病名可达 44个。“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协作组将NAFLD 的中医病名确定为“肝癖”。2009 年发布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6]将NAFLD的病名定为“肝癖” “胁痛” “积聚”。如《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提出:“癖者,谓僻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中医学对NAFLD的命名主要是依据其症状、体征特点结合病因病机。该命名不仅可以相对全面和准确地概括其病位、病机特点,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特色。 1. 对病因的认识 1. 1饮食失节 饮食是人体生存、生长发育和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人体通过饮食,从食物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化生为精、气、津液等,以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只有做到饮食规律,搭配合理,五味均衡,使脾胃健运,气血生化充足,才能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如果饮食失节,饥饱失常,或暴饮暴食,或饮食口味的偏好均可形成饮食失宜。

脂肪性肝炎诊疗常规汇总

中医内科非醇性脂肪性肝炎专病诊疗常规 一、定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牲与其发病关系密切。 二、临床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指南制定)凡具备下列第1-5项和第6或第7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 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男性每周小于140g,女性每周<70g; 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4.可有体重超重和(或)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 5.血清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可有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为主; 6.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7.肝活体组织检查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三、临床分型标准 (一)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凡具备下列第1-2项和第3或第4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 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肝生物化学检查基本正常; 3.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 4.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单纯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凡具备下列第l-3项或第l和第4项者即可诊断。 l.具备临床诊断标准l-3项; 2.存在代谢综合征或不明原因性血清ALT水平升高持续4周以上; 3.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4.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 (三)NASH相关肝硬化

轻度脂肪肝的治疗方法

轻度脂肪肝的治疗方法 现代人生活质量提高了,白天忙碌工作运动少,回家之后为了犒劳一天辛苦,经常无顾忌的大吃大喝,长久下去就容易得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的原因 当营养物质摄入超过人体正常需要的热量时,多余的营养物质就会变成脂肪储存起来,长期积累会造成轻度脂肪肝及肥胖症。轻度脂肪肝的治疗要减少食物的摄取,合理的饮食。 主要是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酒精对肝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它可以使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造成肝内脂肪酸堆积。同时酒精还可影响肝细胞对脂肪的代谢和利用,从而导致脂肪肝。轻度脂肪肝的治疗要减少酒精的摄入。 肝炎使肝细胞大量破坏,肝功能受到损坏,引起肝脏对脂肪代谢失去平衡。加之肝病患者饮食不合理,补养过分,活动又少,造成肝内脂肪大量堆积形成轻度脂肪肝。轻度脂肪肝的治疗要多种方法结合,合理饮食,增加运动。 长期食用碳水化合物或长期缺少蛋白质摄入,使肝内脂肪代谢异常造成的。

临床上脂肪肝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大多数都是由于偶尔体检或是抽血化验的时候检查出来的。但如果你经常会觉得右腹部不适,口苦、舌苔厚、消化不良、精神不佳,或是患上胆囊炎,千万要小心了,脂肪肝会悄悄赖上你。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心,轻度和中度脂肪肝是可逆的,可以喝喝对脂肪肝有调理、缓解作用的(御侬柑之饮)哦,保护自己的肝脏。 那么,脂肪肝患者要遵守哪些治疗方法呢? 1、找出病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 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能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总之,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治愈脂肪肝。 2、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 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3、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 每天跑步,每小时至少6公里才能达到减肥效果。仰卧起坐或健

脂肪性肝病综述

脂肪性肝病综述 一、概要 过去脂肪肝被认为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代谢性疾病,现在看来脂肪肝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堆积和中性脂肪在干细胞内弥散性浸润所致的肝脏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一种病理学的概念。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约占肝脏湿重的3%~5%,其中以磷脂最多,还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大多未酯化)等。正常情况下,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转化以及分泌等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在组织学上超过30%以上的肝细胞有脂肪变性且弥散分布于全肝时,就称之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肝含量可高达40%~50%。绝大多数的脂肪肝是由于甘油三酯堆积在肝细胞内所致,在此讨论的脂肪肝亦属此类。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则是一种临床概念,系指病变主要在肝小叶,以弥散性肝细胞大泡型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四种类型。目前临床上根据患者是否有过量饮酒史将脂肪肝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LD,建成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随着疾病的发展依次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sis 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但为叙述方便,仍将两者合在一起。 脂肪肝的流行状况并不非常清楚,由于调查的时间、样本对象、年龄和性别图同,其结果也不一致,一般来说青少年发病率低,成年人发病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而机关干部、商人中男性发病率更高,这与职业饮酒有很大的关系。 二、关键词 脂肪性肝病病因病理病机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 三、脂肪肝的病因学 脂肪肝的病因学包括脂肪肝的致病因素和诱因两个方面。病因的种类很多,大体分为营养性、化学性、内分泌代谢性、生物性、遗传性、免疫性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性因素等几大类。 1、营养性因素 1.1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根据临床表现,营养不良分为消瘦性、水肿性和混合性三种。消瘦性主要是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会因低血糖刺激交感神经,加剧脂肪分解诱发脂肪肝。水肿型主要是蛋白质摄入不足所致,出现肝细胞纤维化。混合性肝病即两种均缺乏的患者,多为大泡性病变。 1.2肥胖病:肥胖是指体内过剩的脂肪组织蓄积状态,是由于长期能量入超所致。不管是体重的超标,或是腹部内脏脂肪明显增加,还是肥胖者短期内体重波动过大,都易诱发脂肪性肝病 1.3全胃肠外营养:全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过长可导致一系列肝胆系统并发症,如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等少见的慢性不可逆性肝病。在成人中以肝细胞脂肪变和脂肪

肝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方案2011年修订

肝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疗方案2011制订 临沂市中医院肝病科 酒癖是因素体脾虚,过量饮酒, 湿热毒邪蕴结体内,损伤肝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迁延日久,气血痰湿相互搏结,停于胁下,形成积块,后期病及于肾,肝脾肾同病,气滞、血瘀、水停,正虚交织错杂于腹中,形成腹大膨隆之酒臌之证。病理因素以湿、毒、痰、瘀、虚为主。以乏力、胁胀或痛,右胁下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蜘蛛痣、肝掌等体征。酒癖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酒精性肝病。 一、诊断 参照2010年1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二.中医治疗方案 1、临床应用中疗效肯定的诊疗方案 我们对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起步较早。特别是近20余年酒精性肝病发病与就诊的病人逐年增多,依据祖国医学理论解释酒精性肝病形成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特点,探索用药规律等,是我们主要临床研究方向之一,形成了理法方药相对固定的治疗方法与组方,提出①素体脾虚运化无力是酒精性肝病发生的根本的内在基础,过度饮酒是酒精性肝病形成的主要病因,②肝郁脾虚、痰瘀湿毒互结是本病的基本病机,③其发生与发展是一个由虚至实、由脾及肝、由气及血的病理过程,④健脾行气、化湿解毒、软坚散结是基本治疗方法。该治疗法在我院用于临床二十余年,证实其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

基本治法:健脾行气、化湿解毒、软坚散结 基本方剂: 黄连9g 炒枳实9g 云苓24g 陈皮9g 半夏6g 白蔻9g 海蛤粉30g 丹参24g 竹茹9g 茵陈24g 姜黄9g 僵蚕9g 甘草3g。 辨证加减: 痰湿盛者:基本方加苍术15g。 湿热盛者:基本方加黄芩15g、败酱草20g。 气虚明显者:基本方加黄芪15-30g。 瘀血重者:基本方加赤芍24g。 津液不足者:基本方去陈皮、半夏,加沙参15g、山药15g。不同病理环节病证结合治疗方案 (1)合并糖代谢紊乱 偏于湿热者,川连加量至15g。 偏于脾虚者,黄芪加量至30~45g。 偏于气阴两虚者,加沙参、炒山药。 (2)合并脂代谢紊乱 加用冬瓜仁、苡米、浙贝等化痰散结药物。 (3)合并高血压者 痰浊上扰者,加半夏、白术、天麻。 痰瘀阻络者,加川牛膝、泽泻。 肝阳上亢者,加夏枯草、钩藤、菊花。 肝肾阴虚者,加旱莲草、炒白芍、生龙骨。 (4)酒精性肝硬化,治以健脾化痰软坚散结 水红花子汤合三仁汤加减: 水红花子15-30g 黄芪24-30g 泽兰30g 内金15g

脂肪肝防治指南

一、 脂肪肝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肝病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症和酒精滥用现象的日趋增多,中国脂肪肝患病率迅速增长,脂肪肝正成为中国越来越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最近几项基于城市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2.5%~35.4%。与过量饮酒相比,脂肪肝与肥胖的关系更为密切,高达80%~90%的脂肪肝患者并不饮酒。目前,代谢综合征和脂肪肝已成为中国居民健康体检中肝脏酶学指标异常的最常见原因,高达75%的血清转氨酶异常与脂肪肝有关。 脂肪肝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中国居民第一大肝脏疾病。由于中国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患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故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脂肪肝的患病率还将进一步上升。 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患病率高达15% 中大城市普通人群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的患病率约为15%(6.3%~27%),其中80%~90%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硬化的患病率低于1%。 不容小觑的酒精性肝病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引过量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酒精(乙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 脂肪肝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营养不良 内分泌紊乱 药物性肝损伤 中毒性肝损伤 遗传性疾病 其他疾病 三、 脂肪肝常见的诱因 不良生活方式“催生”脂肪肝 不合理的膳食结构 不良的饮食习惯 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 酒精滥用 遗传易感性 四、 认识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引起的、以脂肪组织增多为特征的危害健康的慢性疾病。主要以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来判断超重和肥胖,单位是千克/米2(kg/㎡)。 原发性肥胖的诊断标准:体质指数大于25kg/㎡,或体质指数未达肥胖标准但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大于3厘米,或者腰围超标(成年男性腰围≥90厘米,成年女性腰围≥80厘米)。 内脏型肥胖更易和并糖、脂和激素代谢紊乱,以及肥胖相关疾病,典型的表现为腰围增粗。 胰岛素抵抗的定义

蛋鸡的脂肪肝的防治方案

蛋鸡的脂肪肝的防治方案 河北张先生,现在养了5000只蛋鸡,鸡育成期使用的全价料,产蛋期使用的自配料,到250天左右又换成了全价料,现在在300天左右出现了零星的死亡,解剖症状都是肝破裂,腹部很多油,判断脂肪肝。 根据以上这样的情况现对此病做一下重点阐述: 鸡脂肪肝综合征常发于产蛋母鸡,尤其是笼养蛋鸡群,多数情况是鸡体况良好,突然死亡。死亡鸡以腹腔及皮下大量脂肪蓄积,肝被膜下有血凝块为特征。公鸡极少发生。

一、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 1. 鸡饲料中胆碱、肌醇、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不足,使肝脏内的脂肪积存量过高。 2 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偏低或必需氨基酸不足,相对能量过高,母鸡为了获得足够蛋白质或必需氨基酸,大量采食,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沉积于肝脏和体腔。 3 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与能量值不相适应,造成代谢紊乱,使脂肪过量沉积。 4 鸡饲料中主要使用粉末状钙质添加剂,而钙含量过低,母鸡需要大量的钙来制造蛋壳而摄入过多的饲料,于是过多的饲料被吸收后转化成脂肪沉积于肝脏和体腔。 5 饮用硬水和鸡体缺硒。 6 鸡群缺乏运动也是一个诱发因素。 7 天气炎热和喂菜子饼容易诱发本病。 二、脂肪肝综合征的机理

鸡肝脏是合成体内脂肪的最主要场所,合成后的脂肪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形式被输送到血液。其中载脂蛋白的合成需蛋氨酸、丝氨酸、VE、B族维生素等的参与。在脂肪转运过程中,胆碱起重要作用。母鸡在产蛋期为了维持生产力(1个鸡蛋大约含6克脂肪,其中的大部分是由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而来),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增加,肝脂也相应提高。若合成蛋脂的原料不足,或肝脏合成的脂肪太多,超出了脂蛋白的运输能力,可产生肝内脂肪蓄积,使肝脏呈淡黄色或淡粉红色,质地变脆。在受到应激时,若鸡突然剧烈运动,肝脏小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肝被膜下,形成血凝块,最终病鸡死于肝破裂。 三、脂肪肝踪合征的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于重型鸡及肥胖鸡。病鸡生前肥胖,超过正常体重的25%,产蛋率波动较大,可从75%~85%突然下降到35%~55%,在下腹部可以摸到厚实的脂肪组织。往往突然暴发,病鸡喜卧,鸡冠肉髯退色乃至苍白。严重的嗜眠、瘫痪,体温41.5℃~42.8℃,但鸡冠、肉髯及脚变冷,可在数小时内死亡。一般从发病到死亡约1天~24天,当拥挤、驱赶、捕捉或抓提方法错误,引起强烈挣扎时可突然死亡。病鸡血液化验,血清胆固醇明显增高,达到每100毫升或以上605毫克~1148毫克(正常为每100毫升112毫克~316毫克);血钙增高可达到每100毫升28毫克~74毫克(正常为每100毫升15毫克~26毫克);血浆雌激素增高,平均含量为每毫升1019微克(正常为每毫升305微克);450日龄病鸡血液中肾上腺皮质固醇含量均比正常鸡高(每100毫升5.71毫克~7.05毫克)。病死鸡的皮下、

脂肪性肝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建议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年9月第21卷第9期 肝病至今仍是人类沉重的健康负担和五大死亡原因之一,肝病的发病率及其相关死亡亦无减轻迹象。究其原因主要为肥胖、糖尿病和酒精滥用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增长迅猛,而其危害除影响肝脏外,还涉及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肝外恶性肿瘤。作为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脂肪性肝病现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危害。脂肪性肝病的防治涉及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消化、内分泌、心血管、感染、营养、影像、运动康复等多个领域,脂肪性肝病的病情和风险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多学科的协作。 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对2006年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和《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以下简称2010版指南)。其后在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全国30个城市相继成立了67个脂肪性肝病诊治中心。为了规范和优化脂肪性肝病诊疗工作流程,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依据国内外最新脂肪性肝病及其相关疾病诊疗指南,经充分讨论起草了《脂肪性肝病诊疗规范化专家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旨在规范我国脂肪性肝病诊治中心/专病门诊的建设及其诊疗行为。 一、诊治中心/专病门诊的组织架构及功能 “诊治中心”的最佳方案是组建一个多学科人员共同工作的实体单元,也可以是多学科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进行功能上的优势整合。

建议1:组织架构至少应包括消化内科/肝病科/感染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临床营养科,以及检验科和影像诊断科。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包括儿内科、健康管理科、运动康复科、中医内科等学科。 建议2:诊治中心应包括学科带头人1名,相应学科中级职称以上医务人员2~4名;专病门诊需固定至少2名中级职称以上医师。相关医务人员应接受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所组织的规范化培训。 建议3:诊治中心/专病门诊应有固定门诊时间和场所。诊治中心可设置在体检中心或专科门诊区域,应包括导医台、诊室以及一定数量的病床和健康宣教场所,面积不应少于200 m2,专病门诊应有独立诊室,面积不应小于12 m2。 建议4:诊治中心/专病门诊应配备听诊器、皮尺、血压计、身高体质量测量仪和独立的档案管理设备(电脑、打印机、就诊及随访记录系统、档案柜)。有条件的单位建议配备血糖仪、体脂成分分析仪、肝纤维化扫描仪( FibroScan)等特殊设备。 建议5:诊治中心/专病门诊主要职责包括①制定脂肪性肝病诊断和评估流程;②系统评估脂肪性肝病及其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③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④有计划地进行专业培训和健康教育;⑤开展临床科学研究。

脂肪性肝病与肝纤维化(娄国强)

脂肪性肝病与肝纤维化 娄国强 浙江中医学院附属杭州第六医院,杭州市肝病研究所 20世纪80年代之前,脂肪肝主要是作为一种病理学现象而被认识,其后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普及,脂肪肝作为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改变而得到重视。事实上,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简称脂肪肝(fatty liver),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的疾病。根据起病方式及其病程,脂肪肝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前者多为小泡性脂肪肝,后者则为大泡性或以大泡性为主的混合性脂肪肝。急性小泡性脂肪肝一般归入特殊类型脂肪肝范畴,而通常所述脂肪肝主要指慢性大泡性脂肪肝。后者病理上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三种常见类型,临床上则分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两大类。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酒精消耗量的增加,FLD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其预后类似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炎。欧美国家普通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10%上升到目前的20%,酒精中毒、肥胖、糖尿病为其最常见病因[1]。通常脂肪本身不直接损伤肝脏,但在多数情况下,FLD是一些更为严重的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信号”,是人体代谢紊乱的早期指征,如不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衰竭。一项对28例NASH病人为期9年的随访研究表明,54%患者病情稳定,4%有所改善,43%发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其中1例为肝癌[2],非酒精脂肪性肝纤维化已经成为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3]。据西方国家统计,NAFLD 可使50岁以下患者的寿命缩短4年,使50岁以上患者的寿命缩短10年。而FLD的有效防治可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并减少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的发生。 一.脂肪性肝纤维化 1.脂肪肝和肝纤维化 脂肪肝是肝内脂肪含量超过湿重的5%或1/3以上的肝细胞有脂肪变性。它是多种病因引起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动态平衡失调,以致肝实质---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过多,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一种病理综合征。肝纤维化是肝内弥漫性的、过量的细胞外基质(特别是胶原沉积),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病的共同病理过程,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脂肪肝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①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运输至肝脏增多,可来自饮食、高脂血症及脂肪组织动员增加②线粒体功能障碍,FFA在肝细胞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及β氧化减少,从而转化为TG增多③肝细胞合成TG的能力增强或从糖类转化为TG增多④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合成或分泌减少、TG转运出肝障碍,

脂肪肝的防治讲座计划、小结

脂肪肝的防治健康教育讲座计划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是由于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异常大量地在肝脏内蓄积,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我国人群中的肥胖者已超过7000万,脂肪肝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保障广大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决定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提高群众认识和自我保健水平。 时间:2012年8月23日 地点:董围孜村卫生室 参加人员:项店镇居民 主讲人:陈世安 内容: 1、脂肪肝诊断标准 2、脂肪肝的形成原因 3、脂肪肝对机体的影响 4、脂肪肝的治疗

通知 董围孜村医生: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我国人群中的肥胖者已超过7000万,脂肪肝发病率逐年上升。为保障广大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决定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现通知如下:时间:2012年8月23日 地点:董围孜村卫生室 讲座内容:脂肪肝的防治 主讲人:陈世安 参加人员:你村居民(总数不超200人) 项店卫生院 2012.8.22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2012 年8月24日

脂肪肝的防治健康教育讲座小结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异常大量地在肝脏内蓄积,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我国人群中的肥胖者已超过7000万,脂肪肝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我县的基本情况,特开展此次健康教育讲座,提高群众的知识水平。 讲座由卫生院组织,时间为一天,有卫生专业人员授课。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脂肪肝的诊断标准、脂肪肝的形成原因、脂肪肝对机体的影响、脂肪肝的治疗。其中着重介绍了脂肪肝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肝纤维化治疗、超氧细胞疗法、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中医辩证治疗、饮食疗法。此次讲座主要是通过授课和宣传片播放等形式,通过家长的提问和专家的解答互动来达到讲座宣传的目的。 通过此次健康教育讲座,提高了群众的知识水平,使更多人了解了脂肪肝病的危害,使大家能够主动的预防脂肪肝。通过宣传大家懂得了如何预防脂肪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脂肪肝的最有效措施。通过宣传使脂肪肝患者懂得了治疗脂肪肝的原则。达到了此次讲座的宣传目的。 项店卫生院 2012.8.2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获得性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imple fatty liver, 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 疾病介绍随着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全球化的流行趋势,NAFLD现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富裕地区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因,普通成人NAFLD 患病率10%~30%,其中10%~20%为NASH,后者1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25%。NAFLD除可直接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和移植肝复发外,还可影响其他慢性肝病的进展,并参与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代谢综合征相关恶性肿瘤、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肝硬化为影响NAFLD患者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为此,NAFLD是当代医学领域的新挑战,近期内NAFLD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仍将不断增加。 疾病分类 按病理改变程度分类及病变肝组织是否伴有炎症反应和纤维化,NAFLD 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NASH、NASH相关性肝硬化。 1. 单纯性脂肪肝依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占据所获取肝组织标本量的范围,分为4度(F0-4):F0<5%肝细胞脂肪变;F1 5%~30%肝细胞脂肪变;F2 30%~50%肝细胞脂肪变性;F3 50%~75%肝细胞脂肪变;F4 75%以上肝细胞脂肪变。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指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基础上发生的肝细胞炎症。脂肪肝程度分为4度(F0-4);炎症程度分为3级(G0-3)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硬化:肝小叶结构完全毁损,代之以假小叶形成和广泛纤维化,大体为小结节性肝硬化。根据纤维间隔有否界面性肝炎,分为活动性和静止性。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机制可能包括两个打击。第一个打击是脂肪变性,第二个打击是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反应。主要包括:外脂肪酸动员增加,肝脏合成脂肪酸增加,肝脏分解代谢脂肪酸的功能受损,肝脏和成分泌极低密度脂蛋白能力受损,坏死性炎症改变。 临床表现 脂肪肝的病人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的疲乏、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肝区胀满等感觉。少数病人可出现脾肿大、蜘蛛痣和肝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