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

内容摘要:从“一五”计划开始,中央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实施了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在缓解某些区域问题的同时,通常会加重另外一些区域问题。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战略,主体功能区,意义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空间开发失序,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低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鉴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它的提出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在实施的区域战略和政策不足以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

(一)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

从“一五”计划开始至目前,我国区域战略和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上世纪50年初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2)改革开放初期至世纪之交,为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期;(3)进入新世纪以来至目前,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

1.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严格地说,这一时期没有明确的区域发展战略,有的只是工业布局政策。主导思想是“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见毛泽东同志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基本思路是,以国家政治和国防安全为主要考量,利用沿海的工业基础和适当外援,采用指令性计划的手段,促使工业布局向内地推进,形成全国工业布局相对均衡、各大经济协作区自成体系的格局。主要手段,一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安排中,增加内陆地区所占的比重;二是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把沿海地区的老企业搬迁至内陆地区。前者如:“一五”计划时期,在我国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和国内自行设计的538项重点工程中,东北和内地占2/3,而沿海只占1/3(“156”项中沿海只占1/5);辽宁、黑龙江、吉林、北京、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省市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55.5%。后者如:在“三线”建设时期(1964年,为更好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根据当时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布局的形势,中央将全国按一线、二线、三线调整了生产力布局。一线地处战略前沿,三线地区为全国的战略后方。在一、二线地区内,又依本地区情况,划出若干地方作为区内的三线地区。习惯上,称前者为大三线,后者为小三线。)的1964和1965年两年时间里,就从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等工业基础较好的省市搬迁了174个项目。

2.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也发生了转变,其突出标志是:在80年代中后期,明确提出了“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主导思想是:“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鼓励先富起来的帮助未富起来的。(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基本思路是,以加快经济发展和迅速提高综合国力为主要考量,利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通过营造特殊的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外优质生产要素向沿海地区聚集,促进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以沿海地区的发展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主要手段,一是设立一系列特殊区域,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1985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确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2年设立浦东新区;二是给沿海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下放投资立项权、提高当地外汇留成比例、开放金融服务(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在沿海地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在深圳和上海建立证券交易所);三是鼓励沿海地区进行体制创新,默许沿海地区突破中央的有关法律和政策的限制。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地区差距的扩大,一是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针对这两大问题,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中央明确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之后,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构想,中央于1999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于2003年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于2005年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再之后,根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规划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系统化。我们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其实是一簇子战略构成的体系,这些子战略包括: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和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虽然在“九五”计划制定时就已提出,但是,其战略的形成则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因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的始点应是世纪之交。还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诸子战略中,有些已经成型并已付诸实施(如四大板块战略),有些已有基本思路但尚未有实施方案(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导思想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基本思路是,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考量,通过系统地设计区域政策、合理地分配政策资源营造大体相当而又有所差异的空间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各地区共容式发展(各地区共容式发展,不是指各地区的同步发展,而是指各地区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在实现各自应有的发展同时,实现整体发展利益的最大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要手段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特色产业发展,鼓励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环保和生态建设投入(如在长江上游、黄河上游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等(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

(二)不同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得与失

1.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实施的地区政策,加快了内陆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缓解了生产力区域布局不均衡的状况,提高了内陆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952-1978年,内陆地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由30.1%上升到39.1%。

但是,它们在缩小地区差距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一方面,东部(按四大板块划分,下同)生产总值的份额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1952-1978年,由1952年的42.7%上升到1978年的44.1%;另一方面,东与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同期,东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中部的比值由1.45扩大到1.69,与西部的比值由1.57扩大到1.85。

另外,这一时期的区域政策还引发了四个不利后果:(1)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低下。由于强调各地区经济自成体系,不仅各地的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而且稀缺的增量资源也未能配置到其边际产出最高的地区。同时由于工厂布点过于分散,聚集效益也未能产生。(2)许多工业项目服务于国防安全,与民生关系不大,形成了一个个自成体系、自我循环的“飞地”,没能起到有效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3)沿海老工业基地的作用未能很好发挥。由于国家对沿海工业的改造、扩建、新建的投资过少,上海、华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受到限制,辐射带动能力的增长缓慢。(4)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在三线建设时期,许多项目都布置在生态比较脆弱(如豫西、鄂西和湘西)的地区,且“靠山、分散、隐蔽”。它们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环境生态问题。

2.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实施的区域战略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显著增强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明显地提升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带

动能力,在东部沿海地区培育了若干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经济增长极,加快了内陆地区的经济

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同时,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也导致了一些不如人意的后果。突出的表现是地区差距持续扩大。1978-2000年,东部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由44.1%上升到52.8%,中部的份额由21.8%下降到20.2%,西部的份额由20.1%下降到17.1%,东北的份额由13.9%下降到10.0%。同期,东部人均GDP与中部人均GDP的比值由1.69扩大到2.02,与西部的比值由1.85扩大到2.42;与东北的比值由0.84扩大到1.39。另外,政策的统一性受到影响。由于这一时期区域政策的实质和一般特征是在特定区域营造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政策环境,以之吸引其他地区资金、人才和技术向特定地区聚集,促进特定地区的发展,各地区均把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或在自身权限的范围内(甚至越权行事)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这导致了区域政策的细碎化,影响了区域政策整体效益的发挥。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虽然这一时期的区域战略和政策实施的时间还不够长,但是其正面效果开始显现。表现在:(1)区域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虽然东部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但是,东部与中部、西部和东北在增长速度上的差异呈现了缩小之势。2004年,东部的增长速度分别比中部、西部和东北高2.24、1.38和2.10个百分点;2005年,则只高1.64、1.06和0.98个百分点。(2)国家经济几何重心(经济几何重心是运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根据各省区的经济规模,计算出的空间上一个平衡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各地区经济规模的相对变化,这一平衡点将发生位移,其移动可以大体上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移动轨迹由南东向转向北西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以经济特区的设立和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为主要动力,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经济成长最快的地区,受此影响,我国经济几何重心向南偏西方向转移。1992年以后,以浦东开发开放为主要动力,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经济成长最快的地区,受此影响,经济几何重心在继续快速南移的同时,逐步向东偏移。2000年以后,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三大战略的实施为主要动力,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一些地区的发展加快,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几何重心在保持东移基本态势的同时,逐步向北向西延展。(3)地区专业化分工在不断深化,产业空间布局在不断调整。1999-2003年,20个制造业行业的空间集中度平均提高3.3%。(4)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如:2002-2006年,全国的森林覆盖率由16.55%提高到18.21%,提高了1.66个百分点(这一成就的取得与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密不可分。)。

可以预期,中国现在正在实施的以四大板块战略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发展战略,在日后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应当看到,仅有这些战略,并不足以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首先,这些战略主要是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提出的,侧重于从抑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方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较少顾及各地区的发展定位、产业分工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次,这些战略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区域经济发展任务或区域经济问题,战略之间界限分明。在这些战略之上,缺乏更高位阶的具有统筹功能的战略,导致这些战略难以发挥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再次,与这些战略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系统性不够(如较少顾及生态保护的利益补偿问题)、协调性不足,导致区域战略的目标难以完全实现。最后,这些战略是粗线条的,主要是以省

级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不便于区域战略和政策的细化和具体化。

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

《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 2014-05-07 09:01:35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作者:邢云鹏王建伟 4月11日,山西省政府发布《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省国土空间细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并赋予其不同的发展功能定位。计划到2020年前,在全省着力构建四大战略格局。 重点开发区域占省域面积20.15%,未来功能定位为:支撑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提升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区,引领科技创新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区,全省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占全省面积的28.65%,未来规划为:着力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分为水土保持型、水源涵养型、防风固沙型和生物多样型四种类型,占全省面积的50%以上。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各级自然保护区、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湿地公园)、重要水源地等,占全省国土面积14.2%。 “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发展条件好的河谷盆地相对集中,加快发展太原都市区和都市圈,培育壮大晋北、晋南、晋东南城镇群。六大河谷盆地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战略格局,将构建汾河平原综合性农业发展区域,桑干河河谷盆地、滹沱河河谷盆地优质杂粮和肉乳产品为主的农业发展区域。“一带三屏”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将建设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区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区为主体的生态治理带。“点状开发”的生态友好型能矿资源开发格局,将在煤炭、煤层气分布面积广的地区,突出“小点上开发、大区域保护”,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并重。

主体功能区规划名词解释

附件5 主体功能区规划名词解释 1. 开发:原意指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所进行的劳动,以达到利用目的的活动。在现实生活当中,开发的含义已大大扩展,一切改变原始状态、自然景观的活动都称为开发。人才的发现、新技术的发明也称为开发。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优化、重点、限制、禁止开发中的开发,特指以陆地国土空间为对象,以集聚人口和经济为目的,大规模、高强度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活动过程。 2. 主体功能:一定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功能居于主要地位,发挥主要作用,这个功能就是主体功能。就一定的空间单元提供产品的类别而言,要么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要么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要么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并不排斥其他功能。 3. 主体功能区:指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主体功能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从开发方式上,可以定义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从开发内容上,可以定义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生 态功能区。从层级上,可以分为国家级层面和省级层面

4. 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空间规划。一是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背景下,对国土空间开发进行的战略性谋划。二是今后各类涉及空间开发规划的基础性规划,是衔接协调各类相关规划的基本依据。三是具有约束性的规划,既要约束市场主体的开发行为,也要约束政府的行为。四是一种综合性空间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空间规划相比,范围更广、更原则。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设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 5. 开发强度:指一个区域建设空间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建设空间包括城镇建成区、独立工矿、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设施、其他建设用地空间。开发强度是优化、调整国土空间结构最重要指标,各类主体功能区都必须严格控制开发强度。 6. 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水域、内水、领海、领空等。国土空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是一种稀缺资源。 7. 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空间的构成及其在不同空间的分布,如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的比例,城市空间中城市建设空间与工矿建设空间的比例等。空间结构一旦形成后很难改变,特别是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等变成工业和城市空间后,调整和恢复的难度和代价很大。 8. 城市空间:包括城市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城市建设空间包括城市和建制镇居民点空间。工矿建设空间是指城镇居民点以外的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范文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范文 【摘要】: 在国际化竞争日趋热烈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必须构建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内容,分析了我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根基,积极打造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提出要兼收并蓄,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品牌整合能力和企业文化,同时,呼吁政府要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方面多做工作。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正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批核心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每一个企业来说,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在现阶段,这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内在能力资源。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独特的技术、文化或机制优势,并依托这种优势所产生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1、不易摹仿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特定方式沿着自己独特的技术或管理轨迹,逐步积累,长期形成的,走的是自己的发展之路,个性化发展的特点非常突出,很难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掌握。比如Intel公司领先世界的芯片技术,联想公司独步中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 2、不可分离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息息相关,任何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从天而降,它是企业历经多少年积累所形成的企业理念、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多年来依据企业实际而进行的变革和修缮,使这些理念和行为已经与企业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而正是这种不可分离性,使得企业达到了竞争对手难以匹敌的高度,成为企业竞争差 异化的有效来源。 3、动态发展性。竞争,使得竞争对手会竭尽全力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缩小与原先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差距,直至完全超越,最终使个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所有企业的一般竞争力,甚至形成差距。比如河北天纶纺织有限公司,从一个旧体制下的国营棉纺厂,历经多年改革,不

重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重庆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在科学评价和准确把握全市国土空间状况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全市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合理划分和加快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一节国土空间状况我市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经105度11′-110度11′,北纬28度10′-32度13′,东西宽470公里,南北长450公里,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华莹山--巴岳山以西2是方山丘陵区,华莹山至方斗山之间为平行岭谷区,东北部为大巴山区,东南部和南部为武陵山和大娄山区。 地形地貌较为复杂。一是地势起伏大,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势高,西部地势低,最高处大巴山川鄂岭,海拔2796.8m,最低处巫山长江水面,海拔73.1m;专栏1:国土空间与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是国民生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水域、领海、领空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物质空间,具有三重含义:一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由水、土、空气等自然要素组成,具有自然属性。二是以人为主体,由各种人文要素组成,具有社会属性。三是国土空间有开发利用价值,也是一种资源,具有经济属性。 主体功能区:一定范围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功能居于主要地位、发挥主要作用,这个功能就是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区是基于不同国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从大规模高强度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角度,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划分主体功能区主要考虑水土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状况、环境容量、区位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集聚状况、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以及军事、历史、民族等因素。按照国家相关划分标准,主体功能区可以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等几大类型。 3二是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有中山、低山、高丘陵、中丘陵、低丘陵、缓丘陵、台地和平坝等8大类典型地貌;三是地貌分布的地区差异明显,西北部为方山丘陵,中部为低山丘陵,东北部、东南部和南部为山区;四是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在市域的东北、东南部有典型的石林、峰林、洼地、残丘、落水洞、溶洞、暗河、峡谷以及槽谷等喀斯特景观分图1:全市地形与高程图布,分布区域占幅员面积近40%。 总体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是热量充足,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夏季高温,七、八两月最热,平均气温27~29℃,冬季阴冷,一月最冷,平均气温6~8℃;二是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1000~1400mm,东北部和东南部多,西部少,5~10月降水占全年的70%以上;三是雾日多,属全国低日照地区,年日照时数在921~1570小时之间,万州以东七区县(自治县)在1300小时以上,中西部平行岭谷区在1100~1300小时之间,东南部、南部与主城区均在1180小时以下。 植被覆盖良好。全市林地面积32731km2,占幅员面积的39.68%,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常4绿乔木为主,分自然植被和栽培植被两类。自然植被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灌草丛等,其中针叶林面积15254km2,占比最大,主要包括松林、杉木林、柏木林等,以马尾松林和柏木林为主,多为天然次生林或半人工林;阔叶林植被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竹林等,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南部及东南部的大娄山、巫山和大巴山区和平行岭谷丘陵区;灌草和灌草丛植被包括常绿阔叶灌丛、灌草丛、常绿草叶灌丛等植被类型。栽培植被主要为水田和旱地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蔬菜等农田作物植被和果、茶、桑等园地植被。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教发展规划试题及答案(84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层级为()。 A.国家、省、市县 B.省、市县 C.市、县 D.国家、省 2.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3.下列哪种理论主要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三个部分组成?() A.社会控制理论 B.公共治理理论 C.自组织理论 D.社会公平理论 4.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是()。 A.循环经济 B.低碳经济 C.绿色经济 ?

D.生态经济 5.关于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集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优化开发区域的下风下水区域,要尽可能保留一定范围的限制开发区域 B.位于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下游河段的相邻区域不宜设置重点开发区域 C.考虑对老少边穷区域的政策扶持,有一定数量的重点开发区域可以分布在条件适宜的相对欠发达地区 D.重点开发区域要与国家和省(区、市)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布局相协调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土空间综合评价统筹考虑的三大因素是()。 A.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B.发展潜力 C.产业结构现状 D.现有开发密度 7.工业区位论是哪位学者提出的?() A.杜能 B.韦伯 C.克里斯泰勒 D.佩鲁 8.德尔菲法一种利用函询形式进行的集体思想交流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的反馈函询法。 A.署名 B.匿名

C.著名 9.规划目标包括()主要目标、规划指标。 A.总体目标 B.基本原则 C.主要任务 D.指导思想 10.总体规划具有()、纲领性、综合性的特征。 A.指导性 B.战略性 C.针对性 D.操作性 2.多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关于主体功能区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既是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的重要基础 B.主体功能区体现适度均衡发展的理念 C.主体功能区强调主体功能 D.主体功能区是静态与动态的矛盾统一 2.在地方层面,各地开展中期评估的模式主要有哪些?() A.综合分析型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oc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与深化,人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企业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寿命也越来越短。我国加入WTO 以来,面对国外企业强劲涌入我国市场,我国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现状,我国企业寻求长期生存与发展之路尤为紧迫。面对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企业有挑战,也有机遇。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思想打造我国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去迎接挑战,成为我国企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这为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大企业入住本国,这些企业所带来的全球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对我国企业的管理方法与体制的革新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才能确保企业在众强林立的市场环境中更好的生存发展,关键点就是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和研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一个热门话题,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核心竞争力拥有五个特点,即:价值性、难以模仿性、独特性、难以替代性、可延展性。一个企业要想培育自身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从内部培养和外部获取两方面入手。内部培养这一块主要的就是要不断对企业内部职能各个领域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综合评价和整合,从而明确企业的竞争地位,进而帮助企

业管理者在生产和产品设计研发决策中提供相关的参考。核心竞争力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快速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帮助企业迅速的整合相关资源,进而完成组织既定战略目标。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表现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中,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累积性资源和学识,特别是那些灵活运用、整合这些资源的独特能力。企业赖以生存、发展、壮大之基就是核心竞争力,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质。 首先,它具有异质性,它组织内独一无二,有别于其它的。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表现和认定,如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刷新理念,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优先,中集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物美价廉等。而核心竞争力还表现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内的独有性,它是其他行业、企业所买不到、偷不来、带不走的有形或无形的企业财富。 其次,它具有不易识别性。它可能是有形的,可度量的,也可能是无形的,不可度量的。通常核心竞争力比较容易从企业外部得到评价,常用的一种做法,称为“对标”,即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及经营管理方式与先进的企业进行对比,通过一堆堆的数据分析,以帮助企业找出差距,精确获得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而选定的一系列对比分析指标可以是公司规模、持续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国际化程度、抗风险能力等方面。 另外,它具有动态性。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动态着的过程,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企业有一定的全方位积累之后,企业如何发展,如何培养其新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涉及规模效益、产品差异化水平、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一) 内容摘要:从“一五”计划开始,中央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实施了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在缓解某些区域问题的同时,通常会加重另外一些区域问题。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区域战略,主体功能区,意义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空间开发失序,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效率低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鉴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它的提出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思路和战略的一个重大创新,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丰富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在实施的区域战略和政策不足以保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 (一)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 从“一五”计划开始至目前,我国区域战略和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上世纪50年初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2)改革开放初期至世纪之交,为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期;(3)进入新世纪以来至目前,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期。 1.扶持内陆地区发展时期。严格地说,这一时期没有明确的区域发展战略,有的只是工业布局政策。主导思想是“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见毛泽东同志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基本思路是,以国家政治和国防安全为主要考量,利用沿海的工业基础和适当外援,采用指令性计划的手段,促使工业布局向内地推进,形成全国工业布局相对均衡、各大经济协作区自成体系的格局。主要手段,一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安排中,增加内陆地区所占的比重;二是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把沿海地区的老企业搬迁至内陆地区。前者如:“一五”计划时期,在我国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和国内自行设计的538项重点工程中,东北和内地占2/3,而沿海只占1/3(“156”项中沿海只占1/5);辽宁、黑龙江、吉林、北京、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省市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55.5%。后者如:在“三线”建设时期(1964年,为更好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根据当时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布局的形势,中央将全国按一线、二线、三线调整了生产力布局。一线地处战略前沿,三线地区为全国的战略后方。在一、二线地区内,又依本地区情况,划出若干地方作为区内的三线地区。习惯上,称前者为大三线,后者为小三线。)的1964和1965年两年时间里,就从上海、北京、天津、辽宁等工业基础较好的省市搬迁了174个项目。 2.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也发生了转变,其突出标志是:在80年代中后期,明确提出了“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主导思想是:“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鼓励先富起来的帮助未富起来的。(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基本思路是,以加快经济发展和迅速提高综合国力为主要考量,利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通过营造特殊的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外优质生产要素向沿海地区聚集,促进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以沿海地区的发展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主要手段,一是设立一系列特殊区域,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1985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确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2年设立浦东新区;二是给沿海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免企业所得税、下放投资立项权、提高当地外汇留成比例、开放金融服务(允许境外金融机构在沿海地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在深圳和上海建立证券交易所);三是鼓励沿海地区进行体制创新,默许沿海地区突破中央的有关法律和政策的限制。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利用其特有的资源(如专利、只是产权、技术、人才等),通过创新形成独具的、支撑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有竞争力,但未必具有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要具备国际竞争力,不只是要有竞争力,而且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所以核心竞争力比一般竞争力层次要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以下内容。 (1)企业创新的能力,包括市场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等。如果企业创新能力强,哪怕企业现在还不具有很强的一种态势,也迟早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其考量指标有如新技术的投入、开发研究经费在企业总收入所占的比重、专项数目、科研成果转化率等。 (2)开拓市场的竞争力,表现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新业务的开拓能力、加速知名品牌的形成能力、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等 (3)规模竞争力。在一般情况下,在同样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下,企业规模越大,产品成本就越低,从而销售价格就越低,在价格上就具有竞争优势。企业规模的考量指标包括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用户数量等。 (4)管理和资源整合的竞争力。企业能否整合其掌握的自由(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各种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就表现在管理能力的高低上。管理能力的考量指标涉及财务管理效益、资本运作能力、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等。 (5)环境竞争力,表现为企业是否具有行业环境竞争力等。这种优势因地域不同而发生变化。另外,政策环境如何让,政府是否支持、鼓励企业发展等也是环境竞争力的题中之意。 综上所述,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给出的一个描述性概念开始,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内涵不断被丰富,涉及管理、产品、技术和能力等多方面,也就形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以管理观、只是观、技术观、文化观等作为思想基础的不同流派、不同视角的研究并不意味着看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是混乱的,恰恰相反,这种多样化的研究广泛而深刻地丰富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也拓宽了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框架。这些不同视角的研究相辅相成,它们之间不存在替代的关系,未来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发展就是将这些不同观念下的理论进行全面综合。 核心竞争力可能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也可能是企业通过规划创建形成的。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客观上都要求企业具备构建自身特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的运行机制。

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二〇一二年七月 目录 序言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规划基础 第二节发展形势和要求 第二章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和功能分区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规划目标 第三节功能分区 第三章四类功能区域 第一节首都功能核心区 第二节城市功能拓展区 第三节城市发展新区 第四节生态涵养发展区 第四章禁止开发区域 第一节基本情况 第二节管制原则 第三节发展任务 第五章政策机制

第一节政策措施 第二节保障机制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一节部门职责 第二节区县职责 附件1:北京市禁止开发区域名录表 表1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表 表2 自然保护区表 表3 风景名胜区表 表4 森林公园表 表5 地质公园表 表6 重要水源区 附件2: 图1 北京市禁止开发区域分布图 图2 重要水源区分布图 序言 自2005年起,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实行了区县功能定位,分类指导区域发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以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北京市确定为国家优化开发区域,要求进一步优化北京市主体功能区发展。 《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落实了国家对北京市整体优化开发的定位,深化了各功能区域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发展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北京市科学推进功能区域建设、丰富发展内涵、更好发挥首都职能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参考《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

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等相关规划编制,是本市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本规划的基准年为2010年,主要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任务是更长远的,实施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修订。规划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国土面积16410.5平方公里。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规划基础 2005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京发〔2005〕6号,以下简称《意见》),率先探索实行了区县功能定位和区域开发建设的分类指导。《意见》实施以来,区域差异化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市、区县两级政府共同谋划、积极推动,全市功能区域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保障了首都功能的履行。 ——区域差异化主导功能逐步明晰。四类功能区域差异化的主导功能更加强化,首都功能核心区“四个服务”①和历史文化传承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城市功能拓展区自主创新和外向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新区承接人口和产业的能力不断提升,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涵养功能日益增强。 ①四个服务,即为党、政、军首脑机关正常开展工作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服务,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区域调控的政策机制基本确立。制定了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重点新城、城南地区、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有效实施了一批支撑主导功能的重大项目,逐步建立了差异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互利共赢的区县结对合作机制,有力推动了各功能区域差异化发展。 ——特色分工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四类功能区域特色产业更加突出,首都功能核心区总部和金融业集聚发展,一批文化和商贸特色街区成为发展新亮点;城市功能拓展区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发展,国际化商务中心功能得到强化;城市发展新区现代制造业集群化发展,新的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较快,生态环境得到提升。 ——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各功能区域定位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各自特点更加鲜明,南北差距拉大的势头得到遏制,内部互动加强,外部合作深化,特别是南城地区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加速转型,一批新兴产业功能区域初具规模,功能区域间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功能区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功能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提升,2006-2010年,四类功能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经济总量分布格局与区域功能定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108356

【108356】的答卷 【试卷总题量: 25,总分: 100.00分】 用户得分:88.0分,用时6152秒,通过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 10道题】 1.下列哪种理论主要由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三个部分 组成?( ) A .社会控制理论 B .公共治理理论 C .自组织理论 D .社会公平理论 用户答案: [C] 得分:4.00 2.我国最早正式提出主体功能区理念的是( )。 A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B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C .党的“十七大”报告 D .党的“十八大”报告 用户答案: [B] 得分:4.00 3.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是( )。 A .循环经济 B .低碳经济 C .绿色经济 ?

D.生态经济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4.在哪个发展规划中,首次尝试将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思想()。 A.“十五”计划 B.“十一五”规划 C.“十二五”规划 D.“十三五”规划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土空间综合评价统筹考虑的三大因素是()。 A.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B.发展潜力 C.产业结构现状 D.现有开发密度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6.属于主体功能区划分主要方法的是()。 A.分层划区法 B.指数评价法 C.主导因素法 D.判别评价法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7.我国从哪个时期开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用的“计划”调整为“规划”()。 A.九五时期 B.十五时期 C.十一五时期 D.十二五时期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8.规划目标包括()主要目标、规划指标。 A.总体目标 B.基本原则 C.主要任务 D.指导思想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10.根据空间结构理论中的网络理论,网络的中心是()。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涵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涵 商业模式谁都可以模仿。但是,成功者永远是少数。优秀的企业关键是具备构筑商业模式相应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包含:股东结构,领军人物,团队,研发,专业性,业务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应用,财务策略,发展历史等等。 1)专一性: 专一并不等同于“单一”,而是指企业在某一领域具有深度挖掘和扩展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例如双汇,在肉制品上做到绝对专一,除肉制品之外的行业均不涉及。其产品线丰富,在热鲜肉、冷鲜肉、冻肉、肉肠和其他肉类加工产品方面有深入挖掘和拓展的能力。相比之下,同样是肉制品龙头企业的雨润食品却涉足房地产、旅游等非主业,管理层精力分散,多年来业绩不佳。因此,专一性决定了企业的主攻方向和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必有成就。 2)创新能力: 优秀的研发团队,已经获得的能够提供高标准产品和服务的先进的工艺、流程,或是发明专利,等等。纯粹的技术并不构成永久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某一领域的技术壁垒(如专利技术)却能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企业的领先优势。此外,技术优势会带来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的优势,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就能够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回报。可以通过企业的研发费用与收入的比值关系获得量化结果做出逻辑判断。 3)管理者优势: 企业的发展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企业的领导者及其管理团队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的素质,关系到企业能走多远、能做多大,“投资要投人”正是这个含义。在这一部分,重点要考察领导者和管理团队成员的背景,通过跟踪他们的言行(通过新闻、招股说明书或董事会报告)中获取企业的发展方向、行业战略、用人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的信息。我们需要判断他们的人品、格局和价值观,这些因素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企业的前途,也间接地影响到投资者的回报率。实践证明,一流的人才做三流的生意,有可能把三流做成一流。相反,三流的人才做一流的生意,很可能把一流做成不入流。很多第一代创业者缔造的成功企业却有可能毁在继任者手中,微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诸多条件中,对人的因素的考察极其重要。

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美丽富饶的三秦大地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未来一段时期仍将持续高速发展,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正在经历着深刻变化。为了使我们的家园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加宜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必须加快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科学高效利用国土空间。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发展格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西部强省目标的战略举措,有利于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有利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是国土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1]。各地各部门必须切实组织实施,加强监测评估,建立奖惩机制,严格贯彻执行。 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编制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7〕72号)编制,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范围涵盖全省所有国土空间。本规划推进实现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的时间是2020年,规划任务是更长远的,实施中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并结合我省实际适时调整修订。 第一章规划背景 构建美好家园,实现科学有序开发,首先要认识我省现有国土空间的基本状况、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趋势。 第一节基本状况 ——区位。陕西地处我国内陆中心腹地,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亚欧大陆桥亚洲段的中心和进入大西北的门户,与晋、蒙、宁、甘、川、渝、鄂、豫等八个省(市、自治区)接壤(见附图1),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

3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意义

3、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意义。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一种空间单元;是根据区域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在不同层次区域中的战略地位等,对区域发展理念、方向和模式加以确定的类型区、突出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主题功能的规划区域,主要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并可作为国家区域调控的地域单元。 意义:构建主体功能区是基于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和新阶段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 1、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划分主体 功能区的主要依据,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资源环境的过度承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转变以追求 GDP 增长为核心的发 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制定实施更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和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主体功能区规划可 以为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各有侧重的绩 效评价以及精准细致的空间管理提供一个可操作、可控制、可 监管的基础平台,从而增强区域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公平 性。 2、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构建主体功能区,跳出了追求缩小

经济总量差距的思维定势,把协调发展的实质定位于人和环境,而不是地区生产总值,使区域差距缩小的实质成为生活在不同 区域的人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有就业和参与发展的机会、都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使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改革的成 果。 3、有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地域分工体系。通过划分主体功能区, 突破行政区范围,引导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资源有效整合,促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从而在 生产要素基础上,而不是行政单元基础上,建立起更为合理的 地域分工体系,从根本上避免了地区之间的产业同构和低水平 重复竞争。 4、有利于行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协调配合。长期以来,国家的宏 观经济政策中行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存在“条块分割”现象,政 策效应往往相互减弱甚至抵消。构建主体功能区将实行分类管 理的区域政策,实现行业政策区域化,使区域政策与行业政策 相互协调融合,政策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什么是主体功能区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什么是主体功能区制度 篇一:主体功能区试卷和答案 篇二:发展规划试题1 1.单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工业区位论是哪位学者提出的?() a.杜能 b.韦伯 c.克里斯泰勒 d.佩鲁 2.根据空间结构理论中的网络理论,网络的中心是(a.线路 b.节点 c.域面 d.通道 3.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层级为()。 a.国家、省、市县 b.省、市县

c.市、县 d.国家、省 4.20xx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5.规划目标包括()主要目标、规划指标。 a.总体目标 b.基本原则 c.主要任务 d.指导思想 6.我国最早正式提出主体功能区理念的是()。 a.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b.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c.党的“十七大”报告 d.党的“十八大”报告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土空间综合评价统筹考虑的三大因素是( a.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b.发展潜力

c.产业结构现状 d.现有开发密度 8.主体功能区中的开发特指()。 a.资源开发 b.农业开发 c.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d .科技开发 9.下列不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特征的是()。a.综合性 b.基础性 c.战略性 d.约束性 10.以下属于区域规划的是()。 a.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xx-2020年) b.“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c.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d.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2.多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发展规划的监测评估制度有()。 a.统计监测制度 b.年度实施情况评估制度

《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陕西省主体功能区划 目录 序言 (5) 第一章规划背景 (3) 第一节基本状况 (3) 第二节综合评价 (5) 第三节面临趋势 (7) 第二章主体功能区划分 (9) 第一节划分类型 (9) 第二节重大关系 (11) 第三节划分结果 (13) 第三章总体要求和规划目标 (15) 第一节指导思想 (15) 第二节开发原则 (17) 第三节主要目标 (18) 第四节战略格局 (20) 第四章重点开发区域 (23) 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23) 第二节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 (24) I

第三节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域 (27) 第五章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 (32) 第一节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32) 第二节区域分布 (33) 第三节点状开发的城镇 (36) 第四节基本农田保护 (37) 第六章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 (38) 第一节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38) 第二节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 (40) 第三节省级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 (43) 第四节点状开发的城镇 (45) 第七章禁止开发区域 (46) 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区域分布 (46) 第二节管制原则 (47) 第三节近期任务 (53) 第八章能源与资源 (55) 第一节主要原则 (55) 第二节能源开发布局 (56) 第三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58) 第四节水资源开发利用 (58) 第九章区域政策 (60) 第一节财政政策 (60)

第二节投资政策 (60) 第三节产业政策 (61) 第四节土地政策 (62) 第五节农业政策 (62) 第六节人口政策 (63) 第七节环境政策 (64) 第八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65) 第九节绩效评价政策 (66) 第十章规划实施 (68) 第一节规划实施 (68) 第二节监测评估 (70) 附表1:重点开发区域名录 (72) 附表2: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名录 (73) 附表3: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 (74) 附表4:点状开发的城镇 (75) 附表5:全省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表 (76) 附表6:禁止开发区域名录 (77) 附图1:陕西省行政区划图 (109) 附图2:陕西省地形图 (110) 附图3: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 (111)

发展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改革创新与多规合一试卷全解

发展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改革创新与多规合一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 1.工业区位论是哪位学者提出的?() A.杜能 B.韦伯 C.克里斯泰勒 D.佩鲁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2.规划目标包括( )主要目标、规划指标。 A.总体目标 B.基本原则 C.主要任务 D.指导思想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3.根据诺瑟姆曲线,如果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超过(),则处于城镇化的成熟阶段。 A.25%以下 B.50~70% C.超过70% D.超过80%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4.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5.在我国三级发展规划体系中,最贴近群众,也最具操作性的规划为()。 A.国家级规划 B.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 C.地市级规划 D.市县级规划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6.根据分层划区法,若某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目前还处于未开发状态,且属于当地的战略地区,应划分为()。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7.总体规划经中期评估需要调整的,人民政府应当将调整方案提请哪一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A.上级 B.本级 C.上级和本级 D.上级或本级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国土空间综合评价统筹考虑的三大因素是()。 A.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B.发展潜力 C.产业结构现状 D.现有开发密度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10.下列不属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特征的是()。 A.综合性 B.基础性

主体功能区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重整河山?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8363991.html, 2010年07月16日13:22 南风窗 主体功能区规划:重整河山? 文_本刊记者许圣如发自广州 广袤丰饶的中国西部迎来了最好的时代,7月5日,高规格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无疑是最强的冲锋号,而在这之前的6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则是猛烈的催化剂,生态补偿机制、优先财政转移支付等配套政策会从制度上为西部开发“准备充足的钱粮”。 “这是国家在空间开发方面提出的一个新战略,是中国的一个独创。”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表示,规划既指引中国发展模式转变的方向,又设定了一个保护国土及生态环境的底线,而这条底线是直接划定到行政边界的硬性规定,不给地方政府太多的模糊空间。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牛凤瑞研究员认为,《规划》选在“十二五”规划编制期通过,意味着《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即将发挥重要作用,“弥补传统国土管治模式的缺点、制约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非理性政绩观,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新的整体规划,为未来数十年内中国各区域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全国主体功能区将分层次推进,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国家层面将选取30%左右的国土,分为国家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其余的全部国土由省级划定主体功能区。 “这是对目前地方政绩考评体系的一个有力纠正。”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分析,中国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绩考评上基本上是一个标准,没能充分考虑各个地区不同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发展的特殊省情、市情、县情。比如有些地区过度开发,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 不过,竹立家特别注意到一些地方,把“限制开发”类改为“生态发展类”。“这样的一个改动,事实上意味着政策的松动,仍在强调发展,这是很危险的,多米诺骨牌一路松动下去,最后很可能回到不顾生态,经济发展至上的老路上来。” 重构经济新地图? 其实,在《规划》制订过程中,就充斥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甚至中央部门之间的博弈。 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概念——“分层次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9月,《规划》形成初稿,3年后获通过。之所以经过长时间酝酿慎重推出,除了涉及繁琐的核算和制度因素外,还牵涉各个地区的发展利益,涉及各个部门政策的调整。 牛凤瑞表示,经济转型时期,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及事权的下放,导致了地方政府围绕地区GDP的税收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激励和冲动,形成了一个较长时期内由地方政府推动的经济增长格局。“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就是给地方政府戴上绳索,不可以信马由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