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导学案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导学案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导学案

圆圆的O

猫和花牛(

在转基因鼠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个体的,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的因。被研究的性状中相对性状是 .

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而不是。

转基因鼠的成功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决定。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是:

、性状遗传的实质是: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导学案

桃溪中学师生共用导学案 内容:解直角三角形(1) 执笔: 【学习目标】 ⑴: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使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⑵: 通过综合使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⑶: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学习难点】 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使用 【导学过程】 一、自学提纲: 知识回顾: 在Rt △ABC 中,∠C =900,a ,b ,c ,分别为∠A,∠B,∠C 所对的边, 则边之间的关系为 ,角之间的关系为 , 角与边之间的关系为 , 自主预习: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 2、解直角三角的概念: 有直角三角形中 求出 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3、解直角三角形的两种情况。 (1)已知 ,求第三边及两锐角。 (2)已知 和一个 ,求其它两边及另一锐角。 导学探究: 1、在Rr △ABC 中,共有六个量,三条边a ,b ,c ,三个角∠A ,∠B ,∠C ,其中∠C 是已知的,其它的五个量都是未知的。 (1) 已知∠A ,∠B ,能求出其它的三个量a ,b ,c 吗? (2) 已知两条边的长,能求出其它的三个量吗? (3) 已知一角和一边,能求出其它的三个量吗? 你有什么发现? 2、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a 、b 、c 、∠A 、∠B 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如果用α∠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那上述式子就能够写成. (2)三边之间关系 (3)锐角之间关系∠A+∠B=90°. a 2 +b 2 =c 2 (勾股定理)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 二、合作交流: 要想使人安全地攀上斜靠在墙面上的梯子的顶端.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一般要满足, (如图).现有一个长6m 的梯子,问: (1)使用这个梯子最高能够安全攀上多高的墙(精确到0. 1 m) (2)当梯子底端距离墙面2.4 m 时,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等于多少(精确到1o ) 这时人是否能够安全使用这个梯子 b a A c b A c a A = = = ; tan ; cos ; sin a b B c a B c b B = = = ; tan ; cos ; sin ; 的邻边 的对边 ; 斜边 的邻边 ; 斜边 的对边 α α α α α α α ∠ ∠ = ∠ = ∠ = tan cos sin

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科学导学案+十个科学家的小故事

七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2、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4、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全面看问题。 【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让学生对科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这节的关键是让学生意识到“观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观察去得出实验答案。 2、从自然现象到最新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并且在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里就要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了。【课前准备】 1、科学要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和。每一个小小的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瓦特好奇于水沸腾后顶起壶盖而改进了。 2、鱼在水中的沉浮除了与的活动有关外,还与的大小有关。 3、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 【学习过程】 一、1、观察活动一(奇妙的现象): (1)观察PPT上图片,描述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2)讨论这些图中的自然现象,谈谈你的想法与感受。 (3)请你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奇妙现象,跟大家分享。 2、观察活动二(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1)自然界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请认真观察PPT上图片,它们各出现了哪些变化? 图1 ;图2 ; 图3 ;图4 ; 图5 ;图6 ;(2)你能举出一些发生在你周围的奇妙的变化吗?

2《物态变化》全章复习导学案

2物态变化复习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 3.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4.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重点难点】 | 1.温度计的原理、使用、读数;2.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液体的沸腾过程。 【自学指导及练习】 知识点一、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上的标度采用温标,标度的单位是。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人的正常体温为。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⑴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和;⑵测量时应使 温度计的玻璃泡;⑶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⑷读数时,视线要。 4.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 ? 知识点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的两种方式:和。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和。2.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有:。蒸发和沸腾的不同点有:、 、。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4.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②。 知识点三、熔化和凝固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凝固时,需要,但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分别叫_________、_________。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 [ 2.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②。 知识点四、升华和凝华、水循环 1.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升华;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 2. 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_____的转移。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放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占总水量的_____%. 【典型例题】: 例1.请写出图中温度计的正确读数,分别为℃、℃、℃。 、

《物态变化》导学案.doc

《物态变化》导学案 《物态变化》导学案 %1.题目预练: 1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7 °C,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两个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 °<2和3&8 °C,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多少? 2冬季大雪后,市政工作人员会在积雪的道路上撒盐, 以方便除 雪。根据这一现象,你能提出的问题是针对提出的问题做岀的合理猜想是: 3.夏天,买来的蔬菜一次吃不完的,可以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洒些凉水。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4今年我省遭遇特大冬旱,为缓解旱情,济南军区实施了人工增雨,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或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你知道“干冰”的作用是什么吗? 5.0°C的水放入0°C的冰中,能否凝固?沸腾的水继 续加热,温度是否升高? %1.知识梳理:

(一)温度温度计 1.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 的物理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 ,符号是_________ ? 2.摄氏温度的规定:以一个大气压下_________ 的温度为0 °C, ________ 的温度为100 °C,在0 °。到100 °C之间 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 3.温度计的测温原理: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 度计的使用方法:(1)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_______ 和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 或_______ (3)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稍候一会儿,待示数后再读数; (4)____________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 5.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__ ,主要是根据人体的温度变化范围来确定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 ,提高了测量的准确程度.体温计有一特殊结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所以温度计可_____________ 读数.每次使用前,都应把水银________ (%1)熔化凝固

《解直角三角形复习一》学案

《解直角三角形(一)》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三角函数的有关概念,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 弄清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会应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3、 能够利用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求角度和线段长度的问题; 4、 在弄清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题型的同时,不断归纳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深刻理解数形结合、转化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一、知识点归纳 1、锐角α的三角函数定义: ∠α的正弦:sin α= ∠α的余弦:cos α= ∠α的正切:tan α= 思考: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你能正确填空吗你是怎样得到的 ① <sin α< ② <cos α< “ ③ <tan α< ④sin α+ cos α 1 ⑤tan α sin α(填“<”或“>”) ②观察表格,猜想:随着∠α的增大,sin α ;cos α ; tan α 。(填增大或减小) 3、由直角三角形中的已知元素(边和角),求出其它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 做 。其主要依据如下: ⑴边的关系: ; ⑵角的关系: ; ⑶边角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 SinA= cosA= tanA= SinB= cosB= tanB= 思考:解直角三角形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在练习本上列举出来,并进行口头解答。 二、热点示例与题组练习 目标1、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题组一 1、已知∠A 为锐角,且sinA= 23,则sin 2 A = . 2、计算:0 030 60sin cos -tan450 的值是 。 3、若tan α= 3 1 tan600,则α的度数是 。 4、在△ABC 中,若-+A B cos 21 -(sin 2 3)2=0,则∠C 的度数是 。 目标2、解直角三角形 题组二 在Rt △ABC 中,∠C=90° ①已知 a=23,b=2,则∠A= ; ②已知a=10, ∠B=600,则C = 。 ③已知BC=6cm,sinA=5 3 ,则AB 的长是 cm 。 ④已知cosB=5 3 ,则tanA= ; 题组三 1、如图,在△ABC 中,∠C=90°,BD 是∠ABC 的平分线,BD=63,BC=9,求 AC 的长。 c b a C B A c a C B A D A B C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导学案(最新整理)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主备人:廖荣滔审核人:温秀花 第1 课时元素周期表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3、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课前导学】 阅读课本P4-5 的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一、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课堂互动导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 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课堂练习 1 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

思考与交流: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 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 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 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 称为元素ⅡA 称为元素ⅣA 称为元素 ⅤA 称为元素 ⅥA 称为元素ⅦA 称为元素 零族称为元素 归纳小结: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 2、。 3、。 课堂练习2:请描述出Na、C、Al、S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课堂练习3:某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 族它是元素。P 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课堂效果反馈】 1.19 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B.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物态变化一轮复习教学案

2014初三物理中考复习教学案之2章《物态变化》 中考目标要求: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1、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和一些常见物体的温度值。知道液体温度计(含体温计)的构造、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2、知道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能说出常见的物质是何种状态。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知道产生每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或放热情况,并列举实例。知道蒸发、沸腾及他们的区别,理解沸点的概念。理解熔点的概念,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解释涉及熔点及沸点常见实例。 3、知道自然界水循环的一般过程,初步了解云、雨、雾、露、霜等的形成。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水循环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了解我国和盐城水资源状况。 本章知识结构框架: 本章中考题型: 1、(13深圳)关于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春雨是汽化现象B.夏露是液化现象C.秋霜是凝固现象D.冬雪是升华现象 2、(13东营)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 3、(13黄冈市)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4、(13漳州)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沸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 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 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5、(13泸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升华而成的小冰粒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大风吹起尘土“漫天飞扬”,是扩散现象造成的

【范文】《物态变化》导学案

《物态变化》导学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一.题目预练: 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7℃,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两个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8℃,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多少? 2冬季大雪后,市政工作人员会在积雪的道路上撒盐,以方便除雪。根据这一现象,你能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合理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买来的蔬菜一次吃不完的,可以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洒些凉水。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4今年我省遭遇特大冬旱,为缓解旱情,济南军区实施了人工增雨,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或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你知道“干冰”的作用是什么吗? 5.0℃的水放入0℃的冰中,能否凝固?沸腾的水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升高? 二.知识梳理: (一)温度温度计 .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2.摄氏温度的规定:以一个大气压下________的温度为0℃,________的温度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氏度. 3.温度计的测温原理:________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和________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或________ 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稍候一会儿,待示数________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________. 5.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主要是根据人体的温度变化范围来确定的,分度值为________,提高了测量的准确程度.体温计有一特殊结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所以温度计可________读数.每次使用前,都应把水银________ (二)熔化凝固 6.物质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过程中叫凝固.熔化过程要________热,凝固过程要________热. 7.固体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晶体在熔化过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28.2.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1)导学案

28.2.2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1) 【学习目标】 1.了解仰角、俯角概念,提高计算能力,能应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观测中的 实际问题. 2.学会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 的问题). 3.经历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观测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够准确分析问题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预习案 (一)温故知新 1.如图1,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之间有哪些关系? (1)锐角之间的关系: 边之间的关系: 角与边之间的关系(以∠A为例): (2)至少知道五个元素中的几个,就可以求其余元素?图1 2.请写出30°、45°、60°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 (二)问题导学 1.如图2,当从低处观测高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________. 当从高处观测低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_________. 图2 2.如图3,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与“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组合体在离地 球表面393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如图,当组合体运行到地球表面上P点的正上方时,从中能直接看到的地球表面最远的点在什么位置?最远点与P点的距离是多少?(地球半径约为6 400 km,π取3.142,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cos18.16°≈0.9502,cos19.59°≈0.9421,cos21.35°≈0.9314)? 图3 探究案

探究:利用视角解直角三角形 例: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3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100m ,这栋高楼有多高(结果取整数)? 变式:直升飞机在高为63米的郑州二七纪念塔AB 斜上方P 点处,从塔的顶部和底部测得飞机的仰角为31°和42°,求飞机的高度PO (参考数据sin31°≈0.52,cos31°≈0.86,tan31°≈0.60, sin42°≈0.67,cos42°≈0.74,tan42°≈0.90) 训练案 (C 级做1~4题,B 级、A 级全做) 1.如图1所示,已知楼房AB 高为50m ,铁塔塔基距楼房地基间的水平距离BD ? O B

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导学案(第1课时)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导学案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知识梳理】 一、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作热源的仪器——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1)用酒精灯的_ _加热。 (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_ ___。 (3)绝对禁止拿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4)灯内酒精存量应多于容积____ _____,少于容积的_____ ____。 (5)熄灭酒精灯时只能用__ ____盖灭,绝不能用嘴吹灭。 (6)酒精灯不用时,必须____ _____,以防酒精挥发,灯芯上水分太大,不易点燃。 2.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 (2)需隔石棉网加热的仪器,其主要用途和注意事项如下表。

(3)不能加热的仪器,其主要用途和注意事项如下表。 3.用作分离物质的仪器。 4.其他仪器。 (1)干燥管、用途:用固体试剂除去气体杂质。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不可加热。 ②__ _进__ _出(填“粗”或“细”)。 (2)表面皿。 用途:①作烧杯、蒸发皿等容器的盖子。 ②pH 试纸等试纸的变色实验。 注意事项:___ __加热。(填“能”或“不能”) (3)滴瓶。 用途: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注意事项: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不可互换,不能将滴管平放或倒置,以免溶液流入胶头。 (4)胶头滴管。 用途:用于吸取和滴加液体。

注意事项: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要将液体吸入胶头内,不能平放或倒置;滴液时不可接触器壁;用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注意】(1)加热后的仪器不可直接放在桌面上,应该放置在石棉网上冷却至室温。 (2)广口瓶和集气瓶不同,广口瓶瓶口内侧磨口,用磨口玻璃塞可使其密闭,而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口,需毛玻璃片才可密闭。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根据药品的性状和用量选择取用方法。 (2)向仪器内加入药品的操作方法。 ①向容器内加固体药品 ②向容器内加液体药品 2.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使用仪器:_____、_____、_______等。促溶方法:_____、_____、_____等。 (2)液体溶解。 一般方法:将_______的液体沿着器壁慢慢注入_______的液体中,并用玻璃棒轻轻搅动。 (3)气体的溶解。 ①对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如CO2、Cl2、H2S等,用如图(a)所示装置。 ②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___、____等,用如图(b)所示装置。 3.玻璃仪器的洗涤: (1)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均匀的水膜,既不聚成_____,也不 _________。 4.试纸的使用: (1)试纸的类型和用途。 ①石蕊试纸(红、蓝色):定性检验溶液的___________。 ②pH试纸:定量(粗测)检验酸碱性的强弱。 ③品红试纸:检验___等有漂白性的物质。 ④KI-淀粉试纸:检验_____等有氧化性的物质。 ⑤醋酸铅试纸:检验硫化氢或硫化物。 (2)试纸的使用方法。 ①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试纸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物态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由于经验的积累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作为复习课考虑到学生学完这部分知识后,对于比较基础的部分知识学生还是掌握的比较好,学生只是对物态变化的判断以及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把握得不是太好。学生学完几章物理知识,已经具有一定实验探究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但有待于提高。 所以我预设:本章的复习,主要是理清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对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进行重点强调,并教会学生判断物态变化的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物理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六种物态变化及产生的条件,能列举生活及自然界中六种物态变化的实例,特别是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相关现象. 2、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形式展示晶体的熔化和凝固、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水的沸腾,对科学探究中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专题训练,比较表格和图像的优缺点,会利用表格或图像归纳结论.让学生掌握章节物理知识的复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及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 【教学方法】以情景、问题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 【复习方法】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主,以观察、思考、讨论、归类对比等为辅的复习方法. 【教学准备】因为在新课教学中已经进行过实验探究,结合复习课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在复习课教学中实验探究主要借助于图片展示为主,所以准备如下资源:包含雾、露、霜、雪、雨、固体熔化和凝固、水沸腾、温度图象、水与人类、水资源现状、节约用水等内容的ppt课件. 【教学流程】

《物态变化》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 备课人:稻田镇田马初中赵凯 一、能力要求: 1.了解温度计相关知识及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及吸、放热情况; 3.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掌握沸腾相关知识,知道什么是沸点; 5.能够辨别出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二、中考链接: 《物态变化》部分内容难度不大,中考多以选择题为主,考查的重点是: 1.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及吸、放热情况; 2.对晶体、非晶体熔化凝固图像和液体沸腾图像的识别与分析; 3.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别。 三、复习巩固: (一)温度和温度计 基础知识: 1、温度的概念。温度是指物体的。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2、摄氏温度。摄氏温度规定: 1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为,把这之间的温度均分为等分,每一等分即是。摄氏温度的单位是。 3、使用温度计前要先看清其量程,再看清其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时,(1)其玻璃泡应浸入被测物体(如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或者。(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之后才能读数。(3)读数时,应让温度计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读数时,眼的视线应与平齐。 4、体温计。体温计量程是分度值为。 考点一: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例题: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2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

(二)物态变化 基础知识: 1、固体分为 和 两类。晶体在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非晶体在熔化时 熔点。晶体在熔化时温度是 的。 2、水结成冰的过程是 过程。在六种物态变化中,放出热量的有 、 和 ;吸收热量的有 、 和 。 3、蒸发是在 都可下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在一个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液体沸腾要符合两个条件 和 。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 。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 5、液化有两种方法: 和 。 6、 叫升华,升华时要 热。 叫凝华,凝华时要 热。 考点二:晶体和非晶体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非晶体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上升,最后变为液态。 例题:如图3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的图像。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看出,这种物质应该是 (“晶体”、“非晶体”)。原因是 。 (2)在线段的AB 段,物质是 态; 40在BC 段,物质是 态;在C 20(分) 点,表示物质 。 图 3 (3)这种物质的熔点应该是 。 A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导学案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导学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九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课题:23.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2)编号9S046 教学思路(纠错栏)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 1.知道仰角、俯角等有关概念; 2.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 学习重点:利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预习导航☆ 一、链接:什么叫解直角三角形在解直角三角形时用到的边、角数量关系有哪些 二、导读: 1.阅读课本126页,重点思考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答,边角之间的关系有: sinA = ______ , cosA = ________ , tanA = _______ . 2.仰角、俯角的定义: 从低处观测高处的目标时, 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叫做仰 角; 从高处观测低处的目标时, 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叫做俯 角. ☆合作探究☆ 1. 上海东方明珠塔于1994 年10 月1 日建成,在各国广播电视塔的排名榜 中,当时其高度列亚洲第一、世界第 三.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 望.在塔顶俯瞰上海风景,美不胜 收.运用本章所学过的知识,能测出东 方明珠塔的高度来吗? 为了测量东方明珠塔的高度,小亮和同学们在距离东方明珠塔200 米处的地面上,用高1.20 米的测角仪测得东方明珠塔顶的仰角为60°48 ′. A B E C D

根据测量的结果,小亮画了一张示意图,其中AB表示东方明珠塔,DC为测角仪的支架,DC=1.20米,CB=200米,∠ADE=60°48 ′ 根据在前一学段学过的长方形对边相等的有关知识,你能求出AB 的长吗? 2. 如图,厂房屋顶人字架的跨度为10 米,上弦AB=BD,∠A = 260 .求中柱BC 和上弦AB 的长(精确到0 . 01 米). ☆归纳反思☆ ☆达标检测☆ 1 .如图,在电线杆上离地面6 米处 用拉线固定电线杆,拉线和地面之间的 夹角为60° , 求拉线AC 的长和拉线下 端点A 与线杆底部D 的距离(精确到 0 . 1 米). 2.如图,一架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顶 端到地面的距离BC = 3.2 米,底端到墙 根的距离AC = 2.4 米. (1)求梯子的长度和梯子与地面所成角的大小(精确到1 ' ) ; (2) 如果把梯子的底端到墙角的距离减少0 . 4 米,那么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是多少? 6 米 A B C D A C B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1.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诞生——1869年,化学家首制。 ↓ 绘制规则—— 将元素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 意义——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 2.元素周期表的演变 (1)演变: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为____________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 (2)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____________。 二、现行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 (1)含义:按照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 (1)编排 ①把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________的顺序从____到____排成横行叫做 周期。 ②把________________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________的顺序由____到____排成纵行,叫做族。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①周期 a.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个周期。 b.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____________相同。 c.分类:

周期??????? 短周期????? 第一周期: 种元素第二周期: 种元素第三周期: 种元素长周期????? 第四周期: 种元素第五周期: 种元素第六周期: 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目前只发现26种元素, 未排满 ②族 a .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____个纵行,但只有____个族。 b .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________________。 c .分类: 主族:在族序数后标A ,如周期表中第14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族。 副族:在族序数后标B ,如周期表中第6个纵行表示为第______族。 0族: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He 为____),其化合价定为____。 Ⅷ族: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纵行。 ③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ⅠA 族:________元素;第ⅦA 族:________元素;0族: ____________元素。 知识点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的七个周期永远不会改变 B .元素周期表有九个横行,分为七个周期 C .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分为十六个族 D .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分为十八个族 2.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 列,碱金属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仅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B .第14列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 C .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D .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3.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

第三章 物态变化系统复习导学案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一课时) 【中考要求】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5.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知识结构】 ③熔化时 热,凝固时 热。应用实例: 。 【典型例题】 1.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1、温度 ②凝固 2熔化和凝固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窒温 2.如果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3. 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 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水浇铸成火车轮 D. 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4. 铁是一种晶体,如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铁水凝固成铁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能力提升】 1.关于如图5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的示数为10℃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如图1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 ℃ 3.下列关于四季景象的描述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春天,雨笼山峦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谷底 4.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中学考试物理复习:《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

《物态变化》 知识点一:温度及温度计 考点1:温度 1.如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 (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考点2温度计的读数 2.物理学上规定通常情况下的温度是0℃,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是100℃.如图是常用的一种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此时它指示的温度A是 B是. 考点3温度计的使用 3.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请你对下面几句话作出判断 A.使用温度计时,必须首先看清它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 B.只要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就行() C.用温度计搅动水,为的是让水均匀受热() D.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上表面相平() F. 测量前要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考点4体温计的读数 4.如图是一支常见的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这支温度计刚刚给一位同学测过体温,你帮他看看他的体温是,若测完后用此温度计直接测温度更高的物体温度则读数是否准确(准确或不准确) 考点5体温计的使用 5.(多选)关于体温计及其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每一小格表示1℃ B.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C.它的使用与常用温度计相同 D.通常放在沸水中消毒 E. 使用前要用力甩一甩 F. 如果在某次测量后没用力甩也可以准确测出温度更高物体的温度 G. 如果在某次测量后没用力甩也可以准确测出温度更底物体的温度 考点6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异同

28.2.1 解直角三角形(导学案)

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28.2.1 解直角三角形 一、新课导入 1.课题导入 如图是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设塔顶中心点为B,塔身中心线与垂直中心线 的交点为A ,过B点向垂直中心线引垂线,垂足为C,在Rt△ABC中,∠C=90°,BC=5.2米,AB=54.5米,你能根据上述条件求出图中∠A的度数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2.学习目标 (1)知道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理解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以外的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2)能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3.学习重、难点 重点: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以外的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难点:合理选用三角函数关系式解直角三角形.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P72~P73例1上面的内容.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要求:完成探究提纲. (4)探究提纲: ①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有一个角是直角,我们把由直角三角形中的已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之间有哪些关系? 如图,在Rt△ABC中,∠C=90°,设∠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则有: a.两锐角互余,即∠A+∠B=90 °. b.三边关系满足勾股定理,即a2+b2=c2 . c.边角关系:sinA=a c ,sinB= b c ; cosA=b c , cosB= a c ; tanA=a b , tanB= b a .

③已知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中的几个元素,才能求出其余所有未知元素?(提示:可从“确定一个直角三角形,至少需要哪些条件?”来思考) 已知其中两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 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自学提纲的答题情况(特别是第②、③题). 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个别指导或分类指导.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纠正错误. 4.强化 (1)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要板书出来). (2)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必须已知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 ①已知两边:a.两直角边;b.一直角边和斜边. ②已知一边和一锐角:a.一直角边和一锐角;b.斜边和一锐角.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P73例1、例2.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方法:先独立解答,再同桌之间互评互纠. (4)自学参考提纲: ①在教材P73例1中,已知的元素是两条直角边AC 、BC ,需求出的未知元素是:斜边AB 、锐角A 、锐角B. 方法一:∵tanA = BC AC ∴∠A= 60 °,∠B=90°- ∠A = 30 °. ∵,,∴AB = 方法二:∵,,∴由勾股定理可得AB= sinA= BC AB A= 60 °,∴∠B=90°-∠A = 30 °. 这里∠B 的度数也可用三角函数来求,你会吗? ②比较上述解法,体会其优劣. ③在教材P73例2中,已知的元素是一直角边b 和一锐角B ,则要求的未知元素有直角边a 、斜边c 、锐角A. ④例2还有别的解法吗?请试一试,并留意你的答案与例题的答案是否存在误差.

《物态变化》复习课 教案

《物态变化》章末复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并能去解 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并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点; 3.知道沸腾的两个特点,并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练习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感知熔化和沸腾发生的条件,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3.回忆复习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知识联系起来,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2.感悟物态变化在物质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对物态变化整章的知识进行建构。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做到讲练结合

一、六种物态变化 附题单:二、熔化与凝固 晶体:有熔点(凝固点) 非晶体:无熔点(凝固点)三、汽化与液化 (一)汽化: 蒸发和沸腾 (二)液化: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物态变化》章末复习 一、六种物态变化 二、熔化与凝固 晶体: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 2.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3. 三、汽化与液化 (一)汽化(吸热) 1..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持续加热。 3.液体在的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气压减小,沸腾时的温度降低;气压增大,沸腾时的温度升高。 (二)液化(放热)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_________。 练习题 1. 请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河水结冰 升华 露水的形成 凝华 冰化为水 凝固 冰冻的衣服被晾干 熔化 雪的形成 液化 放在阳台上的水逐渐变少 汽化

34物态变化(1)(导学案)

学案34 物态变化(1)【学习目标】 1.掌握温度计的原理与使用; 2.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与吸放热情况; 3.能判断常见自然现象的物态变化。 【知识梳理】 一.温度与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与吸放热 三.常见自然现象的物态变化【典例分析】 写出以下各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与对应的吸放热情况 1.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 , 2.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 3.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 4.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 5.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 6..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水 , 7.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的一层霜 , 8.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 9.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 , 10洒在教室地上的水变干 , 11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 12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 , 13.使用“固体清新剂” , 14.冰箱里拿出饮料,可以看到瓶子旁边有一滩水 , 15.煮饭时,揭开锅盖看见白烟 , 16用久的灯丝变细 , ;灯壳变黑 , ; 17.衣箱里的樟脑丸变小:用久的灯丝变细 , ; 18.舞台上使用干冰 , ;使用后出现的白雾 , ; 【课堂达标】 1、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沥青 B.冰 C.玻璃 D.石蜡 2.被100℃的水烫伤要比100℃的水蒸气烫伤轻,是因为: A.水蒸气的温度比水高 B.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C.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D.水蒸气比水的热量多 3、教室内的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4. 某物质的凝固点是42℃,在42℃时,该物质()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是固液共存 D.以上都有可能 5、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36.90℃和 38.60℃ B.37.50℃和 38.60℃ C.36.90℃和 37.50℃ D.37.50℃和 37.50℃ 6.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摊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7.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 8.如图所示,下列仪表不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是() 9.人们在青藏高原烧开水,水沸腾时温度却达不到100℃,为了能喝上达到100℃的水,其可行的办法是() A.换用高压锅煮水 B.延长烧水时间 C.换用热值较大的燃料 D.采用鼓风设备 10、下列物理现象发生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①清晨的大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②寒冷的冬夜室外地上形成的霜 ③冬天说话时处口中呼出的“白气”④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1.如图_______是体温计,此时读数是_______℃。另一支温度计此时读数是_______℃ (1)(2) 12.水银的熔点是-39 ℃,它在-38 ℃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40 ℃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39 ℃时处于_________态或_________态. 【课堂归纳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