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记者喋血案:邵飘萍被杀的来龙去脉

名记者喋血案:邵飘萍被杀的来龙去脉
名记者喋血案:邵飘萍被杀的来龙去脉

名记者喋血案:邵飘萍被杀的来龙去脉

从辛亥革命之始,民国新闻界人士形成了言论自由的共识。民国初年,新闻管制是相当宽松的,这与当时的新闻界人士一直坚持不懈地争取言论自由是分不开的。而后几十年,有关政府规制言论自由的具体尺度,却随着政局的波澜起伏反反复复,新闻独立的土壤越发的贫乏,但也无法遏制那些追求新闻自由者的脚步,对于他们而言,为了理想,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邵飘萍就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记者、报人之一。

理想的起点

谈到近代新闻史,邵飘萍是一个绕不开的一个重要人物。邵飘萍于一八八六年十月十一日(清光绪十二年九月十四日)出生在浙江东阳。原名振青,飘萍是他后来改的,意寓“人生如断梗飘萍”。

邵飘萍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他从小表现出自己超人一等的学习天赋,十四岁便考中秀才,后来的学业之旅也很顺利。1903年进入省立第七中学,1906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1909年邵飘萍大学毕业回到金华,在母校教历史、国文。

他除教书外,对文字十分感兴趣,经常为上海的报纸写通讯。1909年春,省运动会期间,他还和陈布雷、张任天三人一起,在一个图画老师指导下,办过一张《一日报》,这可以说是他报业生涯的开始。慢慢地,邵飘萍对报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自己也办一份报纸,用手中的笔去真实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新闻来实现自己救国的抱负。

邵飘萍真正的事业起点,是在1911年成为《汉江日报》的主笔。后来谈起自己从业新闻界是这么说的:“因此关系,辛亥革命之岁,遂与杭辛斋君1[1]经营浙江之汉民日报。”1[2]

1912年春,杭辛斋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将《汉民日报》交给邵飘萍一人主持。从此,邵飘萍就开始大展身手,逐渐闻名于报界。

报界全才

邵飘萍当时被称为是报界的“全才”,各个方面都能胜任。方汉奇先生评价邵飘萍时说其人是少有的一个新闻界的“多面手”。他比史量才、汪汉溪多几分文采,比黄远生、刘少少又多几分组织和治事的能力,像他这样的“全才”,当时是不多见的。1[3]

任职《汉江日报》主编期间,邵飘萍干了不少惊心动魄的大事。

早在1912年1月,他就撰文声称袁世凯将来一定是一个大祸患,并把他与曹操、王莽等人相提并论,断言“袁贼不死,大乱不止”。1913年3月20日晚,民国元勋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客暗杀。邵飘萍撰文指出“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矛头直至袁世凯。

如此“不和谐”的人物自然要被“敲打”一番。不出半年,浙江当局就以“扰害治安罪”及“二次革命”嫌疑罪,查封《汉民日报》馆,逮捕了邵飘萍。事后

回忆这段横遭苦楚的经历,邵飘萍只是轻描淡写:“忽忽三载,日与浙江贪官污吏处于反对之地位,被捕三次,下狱九月。”1[4]

后来被营救出狱后,邵飘萍被迫出国到日本留学。1916年回国后受到《申报》社长史量才之邀,继黄远庸之后,北上来京担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在去职前的两年间,经常深入一线搜集新闻线索,短短两年间,他为《申报》写了200多篇22万多字的《北京特别通讯》。

由于痛感中国没有自己的通讯社,邵飘萍首创“北京新闻编译社”,它的功能跟今天的新华社类似,主要是自编本国新闻,翻译重要外电,每天19时左右准时把稿件分送给各个报馆。1[5]

“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

在京时间越久,邵飘萍越感到有责任改变北京报纸受制于政治集团的无奈命运,如《北京时报》有段祺瑞的背景,《黄报》由张宗昌资助。同时,他已不满足于做上海方面的扬声器,于是积极酝酿创办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报纸。

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在北京前门外三眼井创办《京报》,报社后来迁址至宣武门外魏染胡同30号。在创刊词《本报因何而出世乎》中,邵飘萍明确提出了他的办报宗旨和新闻理想:“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之所作为也。”1[6]

为了激励报社同人秉笔直书、宣达民意,邵飘萍挥笔大书“铁肩辣手”四字,悬于报社办公室内。此词取自明代义士杨椒山的著名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但他将“妙”字改为“辣”字,意思十分明白:《京报》就是要突出它“辛辣”的特色。

邵飘萍在办报上充分展示出他在经营报纸方面的天赋。《京报》创办之初,在当时著名的报纸当中是晚辈,然而在他的主持下,不到十年就后来居上,成为最受欢迎的报纸之一。这个报抵办得很活跃。它有四多:新闻多,通讯多,评论多,副刊多。它消息灵通,内容充实,又好发议论,很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京报》副刊的数里和质量在当时国内各报中居于上游。除正刊外,还有近二十种副刊,经常出版的就不下十种。比如孙伏园主编的《京报副刊》,以及鲁迅主编的《莽原周刊》,和李大钊参加撰稿的《社会科学半月刊》等,都很受欢迎。

邵飘萍善于借重社会上的力量,不少副刊的主编人和撰稿人都是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对于这些副刊,他只确定根本方针,一切权力都下放给主编。使报版办得好像一束万花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给人一种丰富多彩和新颖活泼的印象。1[7]

开展新闻学教育

创办《京报》的同时,邵飘萍积极促成北大成立了新闻研究会,蔡元培聘他为导师,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尽管《京报》本身工作非常繁忙,邵飘萍坚持每周去上两小时的课。他提出记者要“主持公道,不怕牺牲”,品性要完全独

立,有操守人格,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而志不乱”。

一年以后,得到一年期结业证书的有23人,得到半年期证书的有32人。学生中有不少人是中共最早的领袖级人物,如毛泽东、高君宇、谭平山、陈公博、罗章龙等等,其影响可谓深远。

毛泽东当年曾多次拜访邵飘萍,1919年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时,还在《京报》馆内住了一个多月。毛泽东后来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了邵飘萍的影响。毛泽东再后来也亲口承认:“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1[8] 策反郭松龄

邵飘萍与他的《京报》在历次社会公共事件中,都坚持其办报的宗旨,用事实说话,多次与政府对着干。段祺瑞政府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他们下令查封《京报》,并派出军警包围报社,声称要逮捕社长邵飘萍。而邵飘萍也因此被迫再次流亡日本,在段祺瑞政府被推翻后回国重振《京报》,其“辛辣”的笔锋丝毫未变。

邵飘萍和冯玉祥关系甚笃,曾因不凡的见识让冯玉祥聘请他为高级军事顾问,并得到丰厚津贴,《京报》上常有赞扬冯玉祥革命军的文章。邵飘萍与冯玉祥两年的亲密交往中,有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即推动郭(松龄)冯联盟,口诛笔伐张作霖。1[9]

郭松龄是张作霖的心腹大将,曾为张作霖立下赫赫战功。他与张学良关系甚好,既是张学良的老师,也是他的部下,可以说郭的决定就是张的决定。二人不仅相知,而且相谅。张学良曾说,郭松龄是对他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二人还义结金兰;张作霖也戏言,张学良除了不能把自己的老婆给郭松龄外,有口吃的都想着他。

但郭松龄和奉系内部另一实权人物杨宇霆不和,并反对张作霖举兵入关的战略决策,他与奉系并不十分和谐。1925年,郭松龄与夫人到日本参观军事,听到张作霖正在日本购买武器,要与南方的国民军开战,郭松龄愤慨至极,遂决定联络冯玉祥共同反奉。在这场关乎奉军命运的大事变中,邵飘萍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他不是最早联络郭松龄和冯玉祥的人,但在郭松龄回国后与冯玉祥的联络中,邵飘萍起到了重要作用。1[10]

当郭松龄和冯玉祥决定联合之后,他不仅在报纸上称赞郭松龄为“人民救星”,张作霖为“马贼”“人民公敌”,而且在私下的交往中,“主动宣传国民革命的形势,大摆张作霖引狼入室的罪行,促使他及早下决心,与割肉饲虎的张作霖决裂”。更派自己的如夫人祝文秀往来于北京、天津,暗中联络二人。

1925年11月22日,冯玉祥与郭松龄签署密约,23日郭通电反张,24日,冯玉祥也发通电,历数张作霖的罪状,劝他引咎下野,以谢国人。为支持郭冯联盟,1925年12月7日,《京报》推出一大张两整版“特刊”,以厚厚的铜版纸精印,上面全是关乎时局的重要人物照片,异常醒目。在每个人物下面,邵飘萍

亲自撰写了评语,“通电外无所成自岳州赴汉口”之吴佩孚,“东北国民军之崛起倒戈击奉”之郭松龄,“忠孝两难”之张学良,“一世之袅亲离众叛”之张作霖,“鲁民公敌”张宗昌,“直民公敌”李景林等。特刊一出,洛阳纸贵,京城物议沸腾。报纸传到前线,军心甚至为之动摇。1[11]

邵飘萍不断发表报道、时评,力数张作霖的罪状,甚至撰文鼓励张学良“父让子继”,连相信暴力的张作霖也慌了手脚,马上汇款三十万元给邵飘萍,企图堵他的嘴。其数额之巨,远超当年袁世凯企图收买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所出的二十万银元。邵飘萍收到汇款后立即退回,同时宣称:“张作霖出三十万元买我,这种钱我不要,枪毙我也不要!”

风云突变

政治局势总是变化莫测,邵飘萍在这次政治博弈中无疑押错了宝。12月24日,郭松龄在日本关东军和张作霖的联合夹攻下,兵败被杀。1926年4月,张作霖、吴佩孚、阎锡山三面夹攻冯玉祥的国民军,冯部被迫撤出北京,奉军开进了北京城。1[12]

随即,直奉联军公布了所谓的《维护地方治安公告》,其中特别规定:“宣传共产,鼓吹赤化,不分首从,一律处以死刑。”意在以清剿“赤化分子”的名义产出与奉军做对的人,而邵飘萍作为导致郭松龄叛变的重要人物,早已上了奉军清剿的“黑名单”。

邵飘萍对此早有应对之策,他躲进了俄国使馆。但奉军进城后即搜捕邵飘萍。张作霖的便衣宪兵和警察厅的侦缉队,环伺于邵飘萍避居的东交民巷口外和宣外魏染胡同京报馆周围,执行张作霖“务将邵飘萍拿获”的严令。1[13] 为了拔去邵飘萍这根“眼中钉”,4月24日,张作霖以造币厂厂长之职和二万块大洋为诱饵,收买了邵飘萍旧交——《大陆报》社长张翰举,令其将邵飘萍从使馆骗出。张翰举向邵飘萍谎称张作霖惧怕国际干涉,不敢杀他,并说自己已向张学良疏通,张允诺《京报》可以照出,邵飘萍信以为真,结果一出现即被逮捕。侦缉队在邵飘萍的住所搜出了冯玉祥聘请邵飘萍为军事顾问的聘书、军事电报密码一本、以及他与冯玉祥的合影等,作为邵飘萍犯罪的物证。同时,《京报》被封,终期2275号。1[14]

邵飘萍被捕当日,北京报界就得知了这个消息。报界同仁召开全体大会,讨论营救邵飘萍的办法。大会讨论的结果是:推荐代表,向张学良求救。会后,十几个大会代表乘坐四辆汽车浩浩荡荡地赶到张学良的住处——北京的石老娘胡同。

但是张学良却再三推诿,后来更是找了个借口走了,但走之前把其中曲直向求情的人说的明明白白。虽然张学良与邵飘萍有旧,但是邵飘萍却策反与他亦师亦友的郭松龄,导致原本情如兄弟的两人分道扬镳,这让张学良在张作霖面前没法交代,而且杀邵飘萍是张作霖亲自下达的命令,张学良也无能无力。

4月26日凌晨1点多,警厅把邵飘萍“提至督战执法处,严刑讯问,胫骨为断”,秘密判处他死刑,宣布他的罪名并判刑:

“京报社长邵振青,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罪大恶极,实无可恕,着即执行枪决,以照炯戒,此令。”1[15]

4时30分,邵飘萍被押往天桥二道坛门刑场。临刑前,他还向监刑官拱手说:“诸位免送!”然后面向尚未露出曙光的天空,哈哈大笑,一代新闻名家凛然就义,年仅40岁。邵飘萍死后由京剧艺人马连良等友人筹办治丧,后遭受威胁,草草安葬于广安门外天宁寺旁荒地。

邵飘萍虽然死了,但他的《京报》并没有因此中断了传承。1929年,在邵飘萍夫人汤修慧女士的主持下,《京报》得以复刊,并一直坚持到“七七事变”后而正式停刊。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日理万机时刻还亲自批复:确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后来,他还多次在会见外宾以及其他场合提到过邵飘萍,邵飘萍的遗孀汤修慧也在他的亲自关怀下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1986年7月1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正式确认了邵飘萍的确是中共秘密党员1[16],入党时间是1925年,入党介绍人是李大钊、罗章龙。(文/刘典)

1[1] 杭辛斋(1869-1924)浙江海宁人。名慎修。早年读书于杭州正蒙义塾,后入同文馆。1897年在天津与严复等创办《国闻报》。1905年加入同盟会,后又加入南社。赴京创办《白话报》,因触怒清廷权贵被押,后解回杭州禁锢。获释后主编《农工杂志》。光复后与邵飘萍合办《汉民报》,任众议院议员,曾因抵制袁世凯复辟被逮押。1917年南下参加护法运动。病逝于沪。

1[2] 《东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邵飘萍史料专辑附第1辑目录》作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东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

1[3] 《邵飘萍其人其事》作者:方汉奇《新闻业务》1963年01期第40-41页

1[4] 《新闻报国:邵飘萍的不归路》作者:傅国涌《同舟共进》2006年06期第25-28页

1[5] 《邵飘萍:新闻专业主义理想的追寻与失落》作者:刘国强、罗芳《新闻知识》2009年03期第75-77页

1[6] 《以真相为筋骨、以法律为灵魂——民国名记者邵飘萍的法制新闻报道特色研究》作者:张艳红《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第102-105页

1[7] 《一代名记邵飘萍——记邵飘萍的记者生涯》作者:赵丽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S1期第316、318页

1[8] 《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三联书店1979年版 127页

1[9] 《邵飘萍与冯玉祥——兼论邵飘萍对冯玉祥政治生涯的影响》作者:盛小平《池州师专学报》 2001年02期第103-106页

1[10] 《张学良为什么不肯施救邵飘萍——兼论邵飘萍的死因》作者:王润泽《新闻与写作》 2008年04期第42-43页

1[11] 《邵飘萍:“一代报人”的救亡图存》作者:马和来、邵雪廉、胡国洪《金华日报》 2011年5月10日D4版

1[12] 《关于邵飘萍之死》作者:姚福申《新闻研究资料》 1983年06期第180-186页

1[13] 《张作霖蓄意杀害邵飘萍》作者:崔瞻《新闻三昧》1994年12期第25页

1[14] 《乱世飘萍:邵飘萍和他的时代》作者:散木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9月1日版 191页

1[15] 《邵飘萍遇害始末》作者:常江《中华新闻报》2004年5月28日第七版

1[16]《邵飘萍政治身份的三次认证》作者:曾宪明《党史文汇》1998年07期第34-36页

中国现代著名记者 范长江

中国现代著名记者、新闻家、社会活动家 范长江,男,1909年10月16日生于四川内江。原名:希天。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他生前写过大量出色的新闻报道,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献。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 人生经历 早年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一”南昌起义。1932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33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等报撰稿。 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深入中国西北地区作为期10个月的考察采访。所写旅行通讯在《大公报》上连载,第一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引起轰动。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赴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后发表通讯《陕北之行》等,第一次向人们介绍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致力于抗日救亡宣传。1937年11月和羊枣、徐迈进等同志创建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即中国记协的前身),并被推选为“青记”的总事。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他还参加了香港《华商报》的创办工作,担任过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和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等职务。1949-7月,与胡乔木等新闻界知名人士在北平成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委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职。1970年10月23日卒于河南确山

从黄远生邵飘萍的新闻实践看记者的职业素养

陈晨12013240166 从黄远生、邵飘萍的新闻实践看记者的职业素养 摘要: 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两位非常优秀的记者——黄远生、邵飘萍。黄远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而邵飘萍则是“铁肩辣手”的新闻界全才。他们的新闻实践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意义深远。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从他们的新闻实践中总结作为一名合格记者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品性、文笔、观察力、人际关系 一、记者要有完全独立的品性和坚定的人格操守、职业操守 邵飘萍提出,记者的第一要素为品性。记者要“主持公道,不怕牺牲”,品性要完全独立,有操守人格,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中,邵飘萍始终以一个独立报人发表新闻稿件,针砭时弊,揭露贪官污吏,抨击封建军阀,不依附于任何政党和权势,独立地发言,独立地报道,把真实的情况告诉民众,以反映民众的呼声,做民众的喉舌。邵飘萍坚持不偏不倚,不畏强暴,报道事实真相,最终得罪奉系军阀张作霖,被其暗杀,以身殉职。 在黄远生的新闻思想中,最鲜明的也是报刊应排除政府和政党的干涉,用言论自由权捍卫报刊的独立自主。他决心靠自己手中的笔独立奋斗,以保持新闻记者超然的地位。他认为只有不依附于权力或任何特殊势力,才有可能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独立自尊的人格,才能坚持新闻的客观、公正,倡导报刊发挥“监督政府,为平民请命”的社会功能,坚持独立的社会批判。 100多年前,黄远生和邵飘萍对于记者素养的要求,即使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也同样适用,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记者更要有完全独立的品性和坚定的人格操守、职业操守,不被名利左右,不出卖良心,踏踏实实做采访,认认真真写报道,真真正正做一个对得起人民的好记者。 二、记者要有优秀的新闻采访写作能力,即手能写 黄远生在他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的最后一能中说,记者要手能写,即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为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这

《报人邵飘萍》教案

《报人邵飘萍》教案 《报人邵飘萍》教案课前预习:1、复习新闻常识2、熟读课文,概括内容3、积累本课字词课程标准:“把握新闻的文体常识,重点了解新闻文体的特征和结构,学习分析材料和作者主观评价之间的关系,深入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关心时政,培养新闻敏感意识,加深对新闻作品的理解。”教学目标:1、了解邵飘萍作为新闻界奠基人的突出贡献,学习他那种为正义、为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2、体会本文以新闻笔法写人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从新闻中学写作方法。3、关注时闻要事,关心国家大事评价任务:1、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再次阅读课文,感知文章的文体特点,体会主旨。 3、比较阅读,深入理解内容和写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个月内发生三次记者被打事件东方网5月18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记者又被打了。这已经是一个月内的第三次了。先是4月21日,《新民晚报》女记者陶邢莹被大连足协官员掐脖踢打;5月11日,雍和等三名记者,在王家码头路一处拆迁工地,拍摄外墙涂鸦时,遭到了数十名拆迁人员的围殴。昨天是本报记者鲁海涛。(学生参看新闻并勇敢发表自己看法即进行新闻评论)教师总结讲述:战争年代,也有好多以笔为旗的战士,人称“一支笔胜过十万军”素有“新闻全才”之称的新闻巨擘----邵飘萍。今天我们一起看看邵飘萍的报人风采---《报人邵飘萍》(板书课题)一、人物和背景介绍邵飘萍,名振青,字飘萍,1886年10月11日出生于浙江东阳大联镇一个寒儒家庭。在创办《京报》以前,曾任《汉民日报》主编。袁世凯称帝后,因为在《时事新报》、《申报》等报刊撰文,抨击袁的罪恶阴谋,他先后三次被捕入狱,后来不得不亡命东瀛。1916年回国后,被史量才聘为《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在《申报》发表了大量揭露北洋军阀贪贿弄权的报道,文笔辛辣、诙谐生动。尤其是他对时局惊人的洞察力常常使人暗暗称奇。1918年在京创办大型日报《京报》任社长。《京报》从一开始就不依附于任何党派权利集团,它要独立发言、报道,它要把真实情况告诉民众,以反映民众的呼声。为此,《京报》热情支持“五四”运动,并屡屡发表揭露政府腐败的言论。“三一八”惨案后《京报》以真实的报道和犀利的言论,揭露政治的阴暗,并为民众吶喊请命,因此受到反动军阀的仇视,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被奉系军阀张作霖以“宣传赤化”之罪名杀害,饮恨于北京天桥东刑场。夫妻报人:邵飘萍夫人汤修慧女士同样是著名的革命新闻家,是我国最早的女新闻工作者之一,对我国早期新闻事业有过卓越的贡献。二、展示预习1、给下列生字词注音晨曦(xī)豪气干(gān)云一世之枭(xiāo)访晤(wù)攻讦(jié)觥(gōng)筹交错酒意正酣(hān)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豪气干云:豪迈的气概直上云霄。干:触犯,接触。一世之枭:做了一辈子枭雄。比喻凶狠恶毒的人。会晤:会面,会见。旁敲侧击:比喻说话或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说明。而从侧面曲折表达。亲离众叛:亲信背离,众人反对。形容十分孤立。采访必工:必定采访得精巧到位。工,精密,巧妙。有干时忌:触犯当时禁忌的。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3.介绍人物评论的特点人物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它是针对人物有重要意义的事迹、社会活动,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形象的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巧妙地表现人物的形象的典型意义。三、自主学习。1、理解题目:(学生说出从题目中获取的信息)文题中的“报人”点明了人物的职业身份。题目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简洁明了,使人一目了然:这是一篇围绕人物与报的关系展开的文章。2、通读全文之后,找出文章中的与人物相关的事件。邵飘萍的被害、邵临刑时的情形、邵为什么被害、虚虚实实得内幕新闻、觥筹交错获机密内幕、邵飘萍的人生追求四、研读课文:1、文章的题目叫《报人邵飘萍》,按照常规的思路,应该是从人物的生平写起,但是这篇文章却不是这样,而是高潮在前,也就是把最为精彩的部分在最前面呈现出来,这叫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本题意在复习“逆时提前”即“高潮提前”这一新闻的写法)明确:“逆时提前”或者“高潮提前”。这是新闻写作的特点。把最为重要的信息直观得呈现给读者,符合读者心理要求。2、作者借了消息的“高潮提前”的写法,你觉得这么写效果如何?

中外名记者研究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学(050305)专业(本科) 中外名记者研究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 1829)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二○○九年十月

中外名记者研究自学考试大纲 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中外名记者研究》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的考试课,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外部分名记者的生平、主要作品、主要事迹,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对学习新闻的自学考试的学生有较好的借鉴作用。中外名记者的经验和经历,都值得我们借鉴和研究。 II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部分中国近现代名记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部分学习,了解中国近现代名记者的主要事迹和经历 二、课程内容 王韬,杰出的政治思想家、热忱的爱国者、近代报刊及报刊政论的开拓者、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者。创办《循环日报》,并自任主笔。 黄远生,记者生涯短暂,著述甚多,创造了通讯新闻文体,并成功地运用这种文体进行报道。 邵飘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声名显赫的记者。创办《京报》,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新闻事业。他写的新闻文章,被传颂一时,他寄希望于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成为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林白水,我国著名报刊事业家、政论家和新闻记者。曾先后创办十余种报刊,是我国近代白话运动的先驱,蜚声报界的政论家。 戈公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记者中国新闻业史研究的拓荒者和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工作者。对我国从20年代前后和30年代初的新闻事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瞿秋白,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党报工作的先驱。他曾编辑、主编、领导过《新社会》、《人道》、《向导》、《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布尔塞维克》、《红旗日报》、《实话》、《红色中华》等十几种革命报刊。他还努力于组织新闻通讯社,并领导过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和中国左翼记者联盟。他一生中在报刊中发表的著译文章近600篇,约300万字。 邹韬奋,以他的卓越才干和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在中国进步新闻事业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谱写了中国新闻史的光辉一页,他注意总结自己的办报经验,在新闻和实践方面都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 张季鸾,曾任《大公报》总编辑、总主笔,是一位著名的记者和报刊评论家。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报刊的政论传统,为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报纸评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张季鸾主编的《大公报》及所写的评论,在中国新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芸生,曾任《大公报》社社长,是一个卓越的新闻工作者与受人尊敬的日本问题研究专家,领导了《大公报》香港馆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担任《大公报》社社长,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范长江,著名记者,著有《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先后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上海《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为创建和发展新中国新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拓,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长期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和领导工作,担任过《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和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一生写过大量政论、杂文和新闻报道。他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杂文作家、诗人、书法家和古文物收藏鉴赏者,在哲学政治经济学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 三、考核知识点

邵飘萍的新闻思想

邵飘萍的新闻思想

邵飘萍的新闻思想 【摘要】:邵飘萍是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新闻思想,既具有时代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是我国新闻学的瑰宝。本文将邵飘萍的新闻思想分为独立的办报方针、强调记者的品德修养、致力于新闻改革这三部分,学习其新闻思想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邵飘萍新闻思想 邵飘萍已成为中国百年新闻史上最光彩夺目的名字。他用他的鲜血染红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想;他以报纸和通讯社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锐意改革,为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邵飘萍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对新闻理论研究的热忱,才使得他的新闻思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我国新闻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位置。 一、独立的办报方针 邵飘萍认为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共机关”,新闻事业传递消息要面向全社会,是“国民舆论代表”。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报业,应该能基本反映出国民的思想要求,同时,新闻舆论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是非善恶的标准。 因此,他认为办报首先应具备以下条件:1、信仰是独立的:惟有信仰事实与真理,才能不为党派和个人左右。2、组织上是独立的:不受任何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的控制。3、经济上是独立的:既不仰仗官方豢养,也不依赖党派津贴,应该有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独立经济。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邵飘萍确立了独立

的办报方针:一是监督政府,“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二是唤醒民众,教育民众。他认为,挽救纷乱时局的力量是国民,“时局纷乱极点,乃国民毫无实力之故耳”。因此,报纸要“从政治教育入手,树不拔之基,乃百年大计治本之策”;三是“顺时代进步之潮流”,表达报纸“对于解决时局的意见”。 在旧中国, 历来是实行封建言论专制的, 而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政治家或报人由于受到外国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启发, 曾提出“监督政府是报馆的天职”。但是, 辛亥革命以后, 相当部分的资产阶级报刊磨灭了以往激烈的政论锋芒, 扼杀了以往追求民主、倡导革命的精神。因此,邵飘萍提出的“监督政府”、教育民众的办报方针,旨在反对军阀政府、派系以及反动党团操纵报纸;为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的报纸争得权利和地位;教育更多的报界同仁扫除新闻界沉迷现象,振作起来,“使社会得新闻事业之助以促其改进。” 另外, 邵飘萍还赋予独立办报思想以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同时积极主张并创建中国自己的独立的新闻事业。 二、强调记者的品德修养 邵飘萍的新闻伦理思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最早明确提出“品性为第一要素”的新闻道德思想。他认为记者是“布衣之宰相, 无冕之王”,是“社会之公众人”,是“居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因此,记者应该“保守客观的态度”,持正确的立场和判断是非的标准。邵飘萍说:“所谓品性者, 乃包含人格、

中国近代名记者共性

中国近代名记者共性 一博学识,真功夫 记者的最高理想就是能称为名报人,而早前的记者们都用他们的真本事,完成了报人的追求。 邵飘萍作了15年的记者,最著名的就是他的采访功夫;他乊所以多次被捕入狱,是由于他常常能够挖到独家新闻,爆出常人不知但又想知道的政界秘闻,这也来源于他过人的采访功夫。正如他在自己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所挃出的那样,邵飘萍认为,“在报纸的所有业务中,以采访为重要……因为一张报纸的最重要原料厥为新闻,而新闻乊取得乃在采访。”所以,他也把毕生的精力都放在新闻采访上,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总结了许多采访技巧,这些技巧成为后人模仺学习的范本,而且,不仅仅是采访当中使用的技巧,有些甚至成为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因此,对于从事新闻工作或者是将要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这些技巧非常实用。 黄远生的功夫在于他自创的“远生通讯”。他的文章犀利泼辣,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能从常事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深度,因此时人赞誉他的文章为“洞朗轩辟,幽隐毕达”。他还提出了记者的“四能”说,直至今日也适用于各位传媒人。

二自创报,创风格 在那个年代办报纸还没有现在这么容易,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但是他们都努力去创办一仹具有明显自己办报风格的报纸。 邵飘萍创办了《京报》,在《京报》创刊时,邵飘萍特意写了四个大字“铁肩辣手”挂在编辑室正面的墙上,以自勉和激励同事,也同样反映了邵飘萍胸怀真理、不畏强暴的倔强性格和办报宗旨。《京报》是邵飘萍自己投资创办的,无党无派,不受军阀操纵,主张言论自由,成为民众发表意见的媒介,很快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京报》以新闻为主,以“探求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凡事必力求实际真相。《京报》被后人称为“一张承载中国报人光荣与梦想的报纸”。 张季鸾主办的《大公报》于1941年5月15日,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奖章这一世界性荣誉。这也是中国报纸首次获得此项殊荣。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张季鸾就先声夺人的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就他自己的为文风格而言,他是“以锋利乊笔,写忠厚乊文;以钝拙乊笔,写尖锐乊文”,这既是张季鸾对自己社评技巧的概括,也是其为文的基本宗旨。

美国著名记者

美国著名记者——迈克·华莱士 10级新闻一班杨菲1090702070 迈克·华莱士是美国著名记者,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著名节目《60分钟》的主持人,是美国电视界的“教父”级的人物。华莱士有着独特的采访风格,一般是以尖锐犀利的问题紧逼被采访人,探求出了许多真相,但也是受到许多人的骂声。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让他在人们的记忆中烙下深刻印象。 华莱士1918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布鲁克兰市一个移民家庭,他的父母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人。父亲经营杂货批发业,后成为保险经济人。华莱士从小就很聪颖,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密歇根大学。大学一年级末,华莱士被人推荐,首次进了大学电台,当时他就说了:“嗯,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业。”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新兴的新闻媒介。 1939年华莱士从密歇根大学毕业。最初为《芝加哥太阳报》所属的电台写新闻,之后在芝加哥主持“姿帕斯讲场”引起全国轰动。1951年,华莱士移居纽约,进入CBS。刚进入CBS,华莱士做过各种各样的事,还去百老汇演过话剧。 之后,华莱士离开CBS,在纽约第五频道创办了一个新闻节目叫“晚间节奏(Night Beat)”。这是一档完全不同于过去形态的电视新闻节目,它把焦点集中在种种尖锐的社会问题上。这是第一次一个电视采访人用困难的问题挑战他的采访对象,也是第一次电视观众面对困难而严肃的话题。此档节目以前所未有的采访风格征服无数观众。之后他又把他这种尖锐的带挑战性的提问风格带到他创办的另外一个节目“迈克·华莱士访问(The Mike Wallace Interview)”,虽然很多人不接受他调查式的强硬的提问,但他的观众群还是不断增长。 1962年,华莱士的长子皮特在希腊滑雪时出事故身亡。这次事故之后,华莱士回到CBS,与CBS签下合同,开始专注于硬新闻的报导,包括采访越战。1968年,CBS新闻节目的制作人丹?休依特与华莱士共同主持和编辑一个新的电视节目“60分钟”,这个电视节目采取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叫做“黄金时段的新闻杂志”。有媒体称华莱士将“60分钟”变成了“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到70年代末,“60分钟”成为电视史上最有影响的新闻节目。它赢得了大规模电视节目的观众,观看华莱士曝光各种腐败和欺骗。而设备越来越小越轻便,让华莱士可以把摄影组带到从未到过的地方,再加上他对新闻的敏感,他们把消息以破纪录的速度带回给美国公众。 此外他们也遭受过各种批评,比如批评华莱士使用暗藏的摄像机,贬损华莱士不给人准备的突然尖锐提问为“袭击新闻”等等。甚至少数被曝光的对象起诉CBS。但还没有人胜诉。 “60分钟”这个节目因华莱士的主持,收视率跃上美国前十名。华莱士就此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可以说是“60分钟”成就了华莱士这个“新闻怪杰”,但同时华莱士的独特风格更成就了“60分钟”这个新闻节目。 华莱士主持“60分钟”最著名的招牌就是在节目中抽烟,这与他尖锐的问题一样让来宾难以忍受。华莱士还有另一个招牌,就是灿烂的笑容,他的幽默为他平添许多个人魅力。不过这也常常让来宾哭笑不得。他曾问来宾:“在外星人拜访你家之后,你真的还相信他们存在吗?” 已经退休的前CBS记者马文?卡尔博回忆,20世纪50年代,华莱士在杜蒙电视台担任节目“Night Beat”的主播时,主持风格已经相当辛辣,“他会坐在那里一直吸着烟,那时他就开始以吸烟形象出现在电视上。”卡尔博还说:“华莱士惯于钻入被访者体内,30分钟后留下一具‘尸体’。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本领。” 华莱士被誉为美国传媒界常青树,曾与七任美国总统侃侃而谈,也曾与不少外国首脑谈笑风生,悠悠60余载记者生涯,华莱士始终保持一份不变的认真和执着,不断追问世情、诠释人生。 在“60分钟”里,华莱士已经工作了将近40年。除了国家领导人,华莱士的访问对象

邵飘萍的新闻思想

邵飘萍的新闻思想 【摘要】:邵飘萍是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新闻思想,既具有时代特点,又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是我国新闻学的瑰宝。本文将邵飘萍的新闻思想分为独立的办报方针、强调记者的品德修养、致力于新闻改革这三部分,学习其新闻思想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邵飘萍新闻思想 邵飘萍已成为中国百年新闻史上最光彩夺目的名字。他用他的鲜血染红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想;他以报纸和通讯社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锐意改革,为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邵飘萍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对新闻理论研究的热忱,才使得他的新闻思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我国新闻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位臵。 一、独立的办报方针 邵飘萍认为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共机关”,新闻事业传递消息要面向全社会,是“国民舆论代表”。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报业,应该能基本反映出国民的思想要求,同时,新闻舆论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是非善恶的标准。 因此,他认为办报首先应具备以下条件:1、信仰是独立的:惟有信仰事实与真理,才能不为党派和个人左右。2、组织上是独立的:不受任何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的控制。3、经济上是独立的:既不仰仗官方豢养,也不依赖党派津贴,应该有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独立经济。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邵飘萍确立了独立

的办报方针:一是监督政府,“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二是唤醒民众,教育民众。他认为,挽救纷乱时局的力量是国民,“时局纷乱极点,乃国民毫无实力之故耳”。因此,报纸要“从政治教育入手,树不拔之基,乃百年大计治本之策”;三是“顺时代进步之潮流”,表达报纸“对于解决时局的意见”。 在旧中国, 历来是实行封建言论专制的, 而早期的资产阶 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政治家或报人由于受到外国资产阶级新闻 理论的启发, 曾提出“监督政府是报馆的天职”。但是, 辛亥革命以后, 相当部分的资产阶级报刊磨灭了以往激烈的政论锋芒, 扼杀了以往追求民主、倡导革命的精神。因此,邵飘萍提出的“监督政府”、教育民众的办报方针,旨在反对军阀政府、派系以及反动党团操纵报纸;为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的报纸争得权利和地位;教育更多的报界同仁扫除新闻界沉迷现象,振作起来,“使社会得新闻事业之助以促其改进。” 另外, 邵飘萍还赋予独立办报思想以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同时积极主张并创建中国自己的独立的新闻事业。 二、强调记者的品德修养 邵飘萍的新闻伦理思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最早明确 提出“品性为第一要素”的新闻道德思想。他认为记者是“布衣之宰相, 无冕之王”,是“社会之公众人”,是“居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因此,记者应该“保守客观的态度”,持正确的立场和判断是非的标准。邵飘萍说:“所谓品性者, 乃包含

浅谈邵飘萍的新闻思想

浅谈邵飘萍的新闻思想 摘要:邵飘萍是中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著名的记者、报人,杰出的文化战士、著名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开拓者。他一生在两个方向上做出建树。一是政治上,以新闻舆论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锐意改革,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并最终成为无产阶级战士、共产党员。一是在完善中国新闻事业方面,他的贡献是开创性的,独创性的,综合的。他所著的《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等,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新闻理论著作。邵飘萍在新闻事业上改革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他毕生积累的新闻思想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关键词:邵飘萍新闻思想现实意义 邵飘萍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在14年(1912年----1926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他涉猎了新闻事业的大部分领域:当过记者、编辑、主笔、社长;创办了当时北方颇有影响的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和北方进步报纸《京报》;参与开创了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工作,出版了我国早期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的新闻思想既具有时代特点,又具有独特风格,在我国新闻史中占有一席重要位置。 一、邵飘萍的基本新闻思想 (一)独立的办报方针 邵飘萍指出, 报业应该是超然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种社会因素, 负有教育、指导社会舆论的责任。那么, 什么是报业的独立:即在信仰、组织、经济以及报纸公职人员的精神品格方面全部独立。 信仰是独立的:惟有信仰事实与真理,不为党派和个人左右。它判断非的标准是社会公益。组织上是独立的:不受任何政治势力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邵飘萍认为新闻事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事业的特殊性质, 是“社会公共机关”、“国民舆论代表”。他认为, 新闻事业传递消息应该是“一切利害有关之消息”,它与全社会发生联系, 是“国民舆论代表”也就是说, 一个国家的报业, 应该能基本反映出国民的思想要求,新闻舆论也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是非善恶的标准。 经济上是独立的:既不仰仗官方豢养,也不依赖党派津贴。应该有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独立经济。 报业经济, 应该摆脱资本的控制, 经济独立的途径是扩大报纸的发行量, 使“社会中人人皆属股东”。报社公职人员同样应该“保有职务上精神上之自由”,要有独立的经济地位,独立的思想和纯正的道德品质。记者是“布衣之宰相, 无冕之王”持正确的立场和判断是非的标准。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邵飘萍确立了独立的办报方针。一是监督政府,“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二是唤醒民众。他认为, 挽救纷乱时局的力量是国民,“时局纷乱极点, 乃是国民毫无实力之故耳”。因此, 报纸要“从政治教育入手, 树不拔之基, 乃百年大计治本之策”。三是“顺时代进步之潮流” , 表达报纸“对于解决时局的意见”。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旧中国, 历来是实行封建言论专制的, 无所谓思想民主、言论自由。但是, 辛亥革命以后, 相当部分的资产阶级报刊,或沦为反动党派、军阀派系的报纸或者磨灭了以往激烈的政论锋芒, 扼杀了以往追求领导革命的精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邵飘萍于1922年10月5日在《京报》创刊时, 提出了“监督政府” , 教育民众的办报方针。他的办报思想在顺应新文化潮流、冲击封建言论专制方面,作用是积极的

名记者研究柴静

名记者研究——柴静 吴静仪201622111820027 广播电视 一、柴静的生平研究 世界上优秀的记者数不胜数,他们有着各种各样鲜明的特色,有的记者果敢坚毅,有的记者犀利勇敢,有的记者坚守本心,也有记者温柔似水。我欣赏他们的所有优秀的品格,可论起我最希望研究的记者,当属柴静了。她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她采访和报道中那鲜明的女性主义特色。温情中带有的犀利。在柴静的124次采访当中,她曾116次问出了2320个尖锐问题。有人因此称她为温柔杀手。练就这种采访方式,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她经历了1460天的悟道和2次蜕变。 柴静是山西临汾人,1992年,16岁的柴静到湖南长沙铁道学院读书,1995年毕业时,恰好逢长沙要成立一个新的文艺台,柴静去应聘,考核之后留下了。1995至1998年,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文艺广播任主持人,主持《夜色温柔》,这成为大学宿舍的必修课;1998年,中国传媒大学进修电视编辑,并在湖南广播电视总台主持《新青年》。 1998至2001年,湖南广播电视总台卫星频道《新青年》节目主持人;1999年,偶然进入央视《东方时空》。2001年10月,加盟《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担任主持人; 2003年4月,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同时也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同年,非典肆虐。她深入到一线,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2006年起推出的《柴静两会观察》11年已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品牌栏目,2008 年在新闻1+1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 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面对面》主持人。 2011年将从3月3日至18日在新闻频道每晚八点钟的《360度》中继续推出,节目时长约15分钟。8月,邱启明和柴静主持的《看见》周末版重拳出击,打响内容调整的第一炮。同年,还凸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传播优势,与兄弟电视台联手合作,围绕这一栏目每天的不同主题,全方位链接会外相关新闻事件和资料背景。先后担任新闻频道《东方时空》《24小时》主播、新闻频道《面对面》主持人。2013年柴静出版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引起热议,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 2014年,有媒体爆料称央视著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已从央视低调离职,她本人尚未对离职一事进行回应。据柴静前同事邱启明接受采访时透露,柴静自2013年7月《看见》停播就有辞职意向,14年离开央视。 2015年2月28号,从央视辞职后消失在公众视野中一年的柴静推出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在片中,柴静做雾霾健康测试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在雾霾中生活一天,一个白色的采样仪变为黑色:前往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 赴多国实地了解治污经中对于共同生存的个体,她想一起为呼吸尽点力。“不耸动,也不回避,就是尽量说明白。”103分钟的纪录片,延续了柴静一以贯之的审视、追问和投入: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一经推出即刷爆网络,被认为是“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 从柴静的生平经历来看,最开始她的学习专业其实并不是新闻,或者相关专业。而是会计,一个与新闻毫无关系的专业。但是即使如此,她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准确地找到

名记者喋血案:邵飘萍被杀的来龙去脉

名记者喋血案:邵飘萍被杀的来龙去脉 从辛亥革命之始,民国新闻界人士形成了言论自由的共识。民国初年,新闻管制是相当宽松的,这与当时的新闻界人士一直坚持不懈地争取言论自由是分不开的。而后几十年,有关政府规制言论自由的具体尺度,却随着政局的波澜起伏反反复复,新闻独立的土壤越发的贫乏,但也无法遏制那些追求新闻自由者的脚步,对于他们而言,为了理想,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邵飘萍就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记者、报人之一。 理想的起点 谈到近代新闻史,邵飘萍是一个绕不开的一个重要人物。邵飘萍于一八八六年十月十一日(清光绪十二年九月十四日)出生在浙江东阳。原名振青,飘萍是他后来改的,意寓“人生如断梗飘萍”。 邵飘萍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他从小表现出自己超人一等的学习天赋,十四岁便考中秀才,后来的学业之旅也很顺利。1903年进入省立第七中学,1906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学堂。1909年邵飘萍大学毕业回到金华,在母校教历史、国文。 他除教书外,对文字十分感兴趣,经常为上海的报纸写通讯。1909年春,省运动会期间,他还和陈布雷、张任天三人一起,在一个图画老师指导下,办过一张《一日报》,这可以说是他报业生涯的开始。慢慢地,邵飘萍对报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自己也办一份报纸,用手中的笔去真实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新闻来实现自己救国的抱负。 邵飘萍真正的事业起点,是在1911年成为《汉江日报》的主笔。后来谈起自己从业新闻界是这么说的:“因此关系,辛亥革命之岁,遂与杭辛斋君1[1]经营浙江之汉民日报。”1[2] 1912年春,杭辛斋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将《汉民日报》交给邵飘萍一人主持。从此,邵飘萍就开始大展身手,逐渐闻名于报界。 报界全才 邵飘萍当时被称为是报界的“全才”,各个方面都能胜任。方汉奇先生评价邵飘萍时说其人是少有的一个新闻界的“多面手”。他比史量才、汪汉溪多几分文采,比黄远生、刘少少又多几分组织和治事的能力,像他这样的“全才”,当时是不多见的。1[3] 任职《汉江日报》主编期间,邵飘萍干了不少惊心动魄的大事。 早在1912年1月,他就撰文声称袁世凯将来一定是一个大祸患,并把他与曹操、王莽等人相提并论,断言“袁贼不死,大乱不止”。1913年3月20日晚,民国元勋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客暗杀。邵飘萍撰文指出“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矛头直至袁世凯。 如此“不和谐”的人物自然要被“敲打”一番。不出半年,浙江当局就以“扰害治安罪”及“二次革命”嫌疑罪,查封《汉民日报》馆,逮捕了邵飘萍。事后

学习邵飘萍有感

浅议记者的人脉关系 学习“铁肩辣手”一代报人邵飘萍有感 众所周知,邵飘萍是中国百年新闻史上最光彩夺目的名字,他用他的鲜血染红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想。他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文化战士、著名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开拓者。他以报纸和通讯社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锐意改革,为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近日,通过我们小组对邵飘萍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让我对以邵飘萍的代表的记者的这个行业特别是该行业的一些人际交往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我们知道,记者大多是活跃的社会活动家,具有“一代报人”、“铁肩辣手”之称的邵飘萍,他的的交际圈更是广泛。交际广泛,才会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也才能够采访到更多的人和事。邵飘萍就是这样一个左右逢源的人,他能够在各派军阀中游刃有余,又能和普通民众打成一片,上至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都愿意和他交朋友。对于被他经常痛骂的政界要人,邵飘萍也非常重视和他们的交情。他这个人出手大方,又讲排场,经常宴请一些官僚政客。边吃饭、边喝酒、边高谈阔论,往往酒意正酣的时候,机密也就不经意地吐露出来了。一次,邵飘萍在北京饭店宴请全体内阁成员、府院秘书长。就在他们兴致勃勃、海阔天空的时候,邵飘萍却在隔壁房间安排了人,准备好电报纸,又让两辆自行车在门外等候,消息随写随发,宴会还没有终止,消息就已经到达上海。 暂且不说邵飘萍的这种“敌友不分”的交友原则正确与否,延伸到今日,对于记者个人乃至新闻媒体来说,关系多、人脉广是职业特性使然。因为采访,就需要与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色人等打交道,在年长月久的交往中自然积淀成为一种人脉资源,而且很可能进化为具有私人感情色彩的“核心圈”。当然,这种人脉资源对于记者工作而言,是媒介正常运作所必须的,也是维系媒体获得信源、沟通渠道的关键要素。不难想象,一个内向孤僻、独往独来的记者,怎么获得富有价值的新闻资源、又怎么与被采访者交流自如? 人脉关系看不见,摸不着,人脉关系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you know),而是在于你认识谁(whom you know)”。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门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脉关系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摧枯拉朽、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也有挖肉带血伤及自身的破坏力。拿邵飘萍来说,在与军阀、官僚政客等等一些带有“黑色”背景的人物交往的过程中,也换来了一些人们对他的负面的议论,甚至于是他的死,都被人们猜测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黑吃黑”、“逾越了底线,或将有不测之祸。”但毕竟着这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无稽之谈,历史终究只是一种历史,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在一些历史的悲剧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无论是在旧社会,还是在当代,在很多人眼里,和别的职业比起来,记者“能量”很大,只要你想找谁,没有不认识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确实比普通人更容易进出一些场所,接近一些高端。由于这个职业本身的特性,记者常常为人所惧,容易受到大家的阿谀奉承,再加上一定程度的经济诱惑,所以一些记者在处理人脉关系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丧失自我,为人脉所累,进而做出一些违反本意的行为。 理想意义上的记者,应该是社会的瞭望者、监督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启蒙者、批判者,是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和解释者,应该“以品性为第一”,实现道德自律。所以,对于一名记者来说,对于所谓的“人脉关系”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把它作为一种为新闻报道服务的润滑剂,而不能把它异化成为他人或自身的利益服务的武器。

当代中国报业为什么出不了名记者

当代中国报业为什么出不了名记者 今天,中国的报业被一片浮华和喧嚣所笼罩,各地的报纸在集团化、产业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品种在扩大,发行量在飙升,资产在增长,势力在膨胀。但是,当我们面对似乎在新闻改革大潮中变化可谓“翻天覆地”的报纸问道,“今天的中国有名记者吗?”得出的结论难免会揭露出中国报业“茁壮成长”的表象下隐藏的孱弱与内伤。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今人言,大学之大,非大厦之大,乃大师之大。那么,报业的成功可以用什么来做注脚呢,是越盖越气派的大楼?是越来越惊人的广告收入?是越来越庞大的集团规模?最基本、最关键的东西可能还是在于办一张够份量的报纸,有一批名记者、名作品吧! 今天的中国有名记者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要回到另一个问题上,就是界定名记者的标准是什么。许多的文章中对这个问题的讨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记者自身的角度出发界定名记者,往往是政治思想素质过硬,具备极强的专业主义精神,作品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等等。但是如果把“名记者”这一概念放回到最简单的意义层面去感知,那么名记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认可。“名”的最基本的要求莫过于此。真正的名记者是像法拉奇、李普曼那样的记者,他们不仅在本国范围内受到极大的欢迎和追捧,而且,影响力超出了国界,为世界其他国家的读者所熟悉和喜爱。可见,“名记者”是一个“自下而上”由读者给予的肯定和荣誉,而不是“自上而下”由权威授予的头衔和光环。用这种第一标准来衡量,近年中国新闻奖的获奖者中恐怕没有几人有资格承担“名记者”的称谓。 回顾新闻史,中国的报业并不是一向都出不了名记者;在报业初创、国家危难的时候,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的时候,在浩劫过去、重整报业的时候,我们从来都没有缺少过名记者。尤其是黄远生、范长江、邹韬奋、张季鸾、邵飘萍等不仅留下的一批传世名作,而且终其一生服务于新闻事业。有人曾经撰文讨论过中国的名记者群现象,指出中国新闻史上出现的四次大规模的名记者群:第一次是维新变法期间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第二次是从同盟会成立到辛亥革命爆发期间的孙中山、章太炎等人,第三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营报纸周围的张季鸾、范长江等人,第四次是忠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一代代名记者,如穆青、金凤等人。【1】 但是,似乎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名记者的成长就出现的“青黄不接”的局面。报业发达了,读者群扩大了,氛围宽松了,舞台广阔了,名记者却难以寻觅了。也许,我们这样讲的时候,有人会提到艾丰、提到郭龄春,甚至提到电视业的水均益、白岩松、吴小莉等人。但是,这些人中有的仅仅是新闻圈内的名记者,不为普通读者所知;有的与其说是名记者,不如说的“明星记者”,因为

邵飘萍

邵飘萍(1886—1926),原名新成,又名镜清,后改名振清,字飘萍,学名锡康,笔名阿平、素昧平生等,原籍东阳大联乡紫溪村,父桂林在金华教书,飘萍出生于金华城内芝英考寓。自幼随父就读,8岁能诗,13岁中秀才。21岁考入浙江高等学堂师范科,受梁启超影响,任《申报》特约通讯员。清宣统元年(1909)毕业,执教金华府中学堂。辛亥革命前后为南社社员。1912年在杭州与杭辛斋合办《汉民日报》,任主编。以才华过人,被浙江新闻界推荐为报界公会干事长。锐志揭发贪官污吏,抨击军阀政客,矛头直指袁世凯,斥之为“盗民国之名,行专制之实”。1913年秋,袁世凯派人谋刺未成,报社被查封,飘萍被捕。1914年春,经营救出狱,流亡日本,入法政学校学习,并组织东京通讯社,为北京、天津各报社撰写通讯。1915年,外国报纸透露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立即向国内报道,予以揭露。1916年春回国,担任《申报》、《时报》及《时事新报》主笔,抨击袁世凯称帝。袁世凯倒台后,出任《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1918年7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0月创办《京报》,任社长,着手报纸改革。同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应聘为导师,在北京大学、国立政法大学等校讲授新闻学。五四运动前夕,在北京大学学生集会上揭露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卖国罪行。因此触怒段祺瑞政府,报纸被查封,被迫再次流亡日本,应聘为《朝日新闻》顾问。1920年下半年,段祺瑞下台后,回北京恢复《京报》。1925年春,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北京发生枪杀游行学生的三一八惨案,飘萍愤怒斥责军阀勾结帝国主义的无耻暴行,采访写稿,几至昼夜不眠,更遭军阀忌恨。4月,奉军进入北京,被捕。26日,以“宣传赤化”罪名惨遭杀害。著作有《新闻学总论》、《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新俄国之研究》、《实际应用新闻学》等。 邵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 30年代,毛泽东在陕北的窑洞里,回忆起当年在北京大学时的情景,曾动情地谈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邵飘萍,他对斯诺说:“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1926年他被张作霖杀害了。”(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127页,三联书店1979年版)张作霖为什么一进北京就要杀邵飘萍?我们还得从他作为独立报人的辉煌一生说起。 新闻报国 邵飘萍(1886—1926),浙江东阳人,出身贫寒,从小在金华长大。1899年他只有14岁就考中秀才。1903年进入省立第七中学(现金华一中)。青少年时代受到一位比他年长9岁的民主革命者张恭的影响,张恭于1904年创办金华有史以来第一张报纸《萃新报》,邵飘萍正是从《萃新报》获得对报业的最初印象。

名记者研究

从邵飘萍的采访功夫看如何做新闻 新闻081 武玉振0820200172 引言:在近代中国,那个东西方文明激烈冲突,势力混战,革命浪潮席卷全国的特殊时代,中国新闻事业迅速发展,不断涌现出一批报业巨擘,新闻奇才。他们在中国近代新闻史的舞台上叱咤风云,挥斥方遒,创造了一个个新闻传奇,他们的努力不仅对社会时局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近代新闻事业的星空上,就曾有一颗非常耀眼的明星——邵飘萍。 关键字:邵飘萍采访功夫 正文: 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上,北京大官本讨厌见记者,但有一个人却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他曾夜探总理府,虚访美使馆,独家新闻总是被他抢到。他风流倜傥,慷慨豪爽,善于言辞,广泛交游,上至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靠得拢,谈得来。他重交情,讲排场,经常在酒楼饭馆宴请宾客,以期从客人的谈话中捕捉信息。他思想自由激进,一生疾恶如仇与黑暗统治作殊死斗争。1949年4月毛主席亲自批示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他就是被人称为“新闻全才”的邵飘萍。 邵飘萍(1886-1926),浙江东阳人。原名新成,革命烈士,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 邵飘萍之所以声名远扬要归功于其出色的职业素质与业务能力。其新闻理念集中体现与他15年的记者生涯中。邵飘萍最著名的就是他的采访功夫。邵飘萍认为,“在报纸的所有业务中,以采访为重要……因为一张报纸的最重要原料厥为新闻,而新闻之取得乃在采访。”所以,他也把毕生的精力都放在新闻采访上,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总结了许多采访技巧,这些技巧成为后人模仿学习的范本,而且,不仅仅是采访当中使用的技巧,有些甚至成为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 1、巧做戏。邵飘萍在自己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具体说明了“做戏”方法,这种方式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新闻暗访。记者掩盖身份装扮成另一身份介入新闻事件对其进行暗中调查。这种方式使事件本身更接近真实。但是现在有不少人对于暗访这种采访形式产生质疑,他们认为,这种方式使新闻获得的手段不够真实,因此也有损于新闻界的可信度。邵飘萍对此提出过两条记者所应当遵循的原则:一是要有正当之理由——即在道德行为或目的上应是高尚的;二是事后一定要给当事人解释清楚原委。否则的话,将会授人以话柄,有作伪、说谎、假扮之嫌。由此可见,邵飘萍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是非常小心谨慎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邵飘萍本人正直的个性。这只是一种迂回的技巧,而不是欺骗的手段。 在现在的许多采访中,许多记者为了从新闻来源中得到更多内幕线索,独家资料,常常会采用暗访的形式展开新闻活动,这的确也是一种有效获得新闻内幕的好方法,但是为了保证新闻的可信度,在采取暗访之前,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暗访的理由是不是正当,事后会不会与当事人讲清楚原委。 2、查心意。说到对被采访者心理的把握和控制,应该算是邵飘萍新闻采写艺术中最大的一个亮点。邵飘萍非常善于捕捉被采访者的心理特征,顺应受访者的心理状态,达到使访问顺利进行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