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锑标准

三氧化二锑标准

XX有限公司

原料标准

文件编号:P P G/T03-166-2000

原料名称:三氧化二锑

标准号:PPG/T03-Y052-2012

制订日期:2012年06月受控号:

2.本标准参照92年4月的《涂料工业用原材料技术标准手册》(p370)

3.暂时不能检测项目以生产厂家的检验报告单为准。

批准:审核:制订:

三氧化二锑的制备及阻燃机理

本研究采用三种不同的湿化学方法,探讨三氧化二锑微粉的制备工艺,对三氧化二锑的阻燃机理进行初步分析,并对其阻燃特性进行研究。 1三氧化二锑的制备 1.1工业上三氧化二锑制备的方法 工业上三氧化二锑制备的方法主要有[5]: 加热条件下金属与氧反应: 4Sb+3O2→2三氧化二锑 焙烧三硫化二锑矿物法: 2Sb2S3+9O2→2 三氧化二锑+6SO2↑ 三氯化二锑水解法: 2SbCl3+H2O→2 三氧化二锑+6HCl 其工艺过程: 用酸式湿法(多用硫酸)从锑精矿直接生产锑氧法: 其工艺过程: 其它:"电解氯化法"等。 以上几种方法其中,前一种属于干法;后三种属于湿法。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是湿法 ,新近制备三氧化二锑的方法还有等离子体法和胶体沉淀法等。这些方法生产三氧化二锑最大的缺 点就是杂质含量过高,白度低,粉末分布不均匀,满足不了精细化生产的要求。 1.2本工作中超细三氧化二锑微粉的制备方法 本工作采用SbCl3为原料,分别用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三氧化二锑超微粒子。所用化学药品及试剂均为分析纯,采用A、B、C三种不同的湿化学方法制备三氧化二锑粉料。方法A是将SbCl3粉晶溶于浓盐酸中,磁力搅拌完全溶解后,往溶液中缓慢滴加去离子水,边 滴边搅拌,开始时整个反应液为淡黄色稳定溶液,最后有小块状白色沉淀生成,最后白 色沉淀越来越多,并发生聚沉。用水冲洗沉淀,并多次倾析,以除去游离离子杂质。再 将沉淀物与氨水多次煮沸去氯离子,然后再用水多次倾析,洗涤过滤,干燥沉淀物,即 得三氧化二锑粉末。方法B是将SbCl3粉晶溶于无水乙醇中,磁力搅拌充分溶解后,往溶液中缓 慢滴入去离子水,并不断搅拌即得胶乳状白色沉淀。然后用水多次倾析,并过滤洗涤, 干燥后即得三氧化二锑粉末。方法C是将SbCl3粉晶溶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和苯的混合液中,搅拌 充分溶解后得透明锑醇液,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异丙醇,使醇化反应进行得更彻底,然 后加入少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滴加氨水,使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胶状沉淀,经多 次过滤洗涤后干燥,即得白色三氧化二锑超细粉。其工艺流程分别如流程图所示。 湿化学法制备三氧化二锑粉末方案A 湿化学法制三氧化二锑粉末方案B 湿化学法制三氧化二锑粉末方案C 比较A,B,C三种方法可知,A法中要除去沉淀中的氯离子,故而需用氨水多次煮沸, 所得沉淀干燥后常因杂质未彻底除去而略带黄色,影响样品白度;B法要除去样品中无水 乙醇等有机物,可采用多次倾析、洗涤等办法,另外干燥时可适当调高干燥温度和延长 干燥时间。该法简易方便。 C法制备样品,因为加入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而粉末而 且流动性好,此方法可通过控制水解反应的速度来控制反应进程,并进而控制粒子的生 长进程。 2三氧化二锑阻燃机理

1,1-二甲基环己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1,1-二甲基环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1,1-dimethyl cyclohexane 生产企业名称: 地 址: 邮 编: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登记号: 生效日期: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1,1-二甲基环己烷590-66-9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无人吸入中毒资料。动物吸入有麻醉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 急 救 措 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 消 防 措 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引起燃烧或爆炸。在 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 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 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 效。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 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 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 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 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 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 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 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等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 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 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mg/m3)中国:: 未制定标 美国ACGIH:: 未制定标准

正硅酸乙酯

正硅酸乙酯 一、内部编号 二、基本信息 正硅酸乙酯别名硅酸四乙酯;四乙氧基硅烷,是一种无色液体,稍有气味,主要用作防热涂料、耐化学作用的涂料、有机合成中间体。 三、理化性质 分子量:208.33,蒸汽压0.13kPa/20℃,闪点:46℃,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比重:0.934(D25) ,引火点:54.4℃,熔点:-77℃,沸点:165.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相对密度(水=1)0.93;相对密度(空气=1)7.22 ,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 ,CAS No. 78-10-4 对空气较稳定;微溶于水,在纯水中水解缓慢,在酸或碱的存在下能加速水解作用;与沸水作用得到没有电解质的硅酸溶胶。正硅酸乙酯与较高级醇或其酯类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可得较高级醇的正硅酸酯。 四、用途 用作防热涂料、耐化学作用的涂料、有机合成中间体 五、危险性 1、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遇水能逐渐水解放出刺激性气体 2.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硅。 六、劳动保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七、应急处理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八、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规定 根据公司《林木病虫害防治办法》和《林木病虫害调查规划设计技术标准规定》,结合实际林地情况,特制定林木病虫害防治验收技术标准,如下: 一、验收内容 1、防治的效果,检测防治是否到位,达到预期的防治目标。 二、验收指标 根据防治方法的技术要点,在验收之前确定具体的验收指标。 三、验收标准 根据防治方法,验收一般分为事中监督验收和事后验收。事中监督验收是指在实施防治过程中对相关环节实施监督验收;事后验收是指实施防治完毕后,对防治效果及范围实施验收。其标准具体如下: 1、事中监督验收不合格者,不予事后验收,不予结算; 2、事中监督验收由所在的林场林管员完成,事后验收由生产技术部完成。林场(林管员)要在事后验收开始之前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递交到事后验收人员手中。 3、事中监督验收只作为事后验收的依据,不作为施工结算的依据。事后验收结果是施工结算的唯一依据。 四、验收方法 1、事中监督验收方法,根据防治方法技术要点和要求,林管员必须详细记录在实施防治过程的每个细节,如物理防治方法操作是否到位、药物使用浓度、天气状况等。 2、事后验收方法,验收人员借助GPS等工具测定防治范围,采用样圆法,其半径为7m,调查验收防治效果,如虫眼、危害控制程

度、防治方法明确规定的技术要点(如涂蓝的高度)等等。 3、实施验收时,原则上必须有2个以上人员参与外业调查。 五、验收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收集事中监督验收结果。 第二步:外业调查 1、全面踏查每小班; 2、做相关调查。 第三步:内业整理 1、样点数据及图纸整理; 2、编写验收报告 第四步:递交成果 六、成果组成 1、文字性验收报告(以林场为单位),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 2)规划的简要说明; 3)验收情况; 4)分析评价。 2、附件 1)、规划明细 表1 林场林木病虫害调查明细表 2)、验收明细

甲基环己烷代替甲苯在塑料凹版印刷油墨中的应用

甲基环己烷代替甲苯在塑料凹版印刷油墨中的应用 塑料凹印油墨主要应用在食品软包装、食盐包装、化妆日用品包装、医药品包装上。食品软包装是以复合里印油墨为主,部份糖果纸用表印油墨;蒸煮包装使用高温蒸煮油墨,一般真空包装则采用聚酯油墨;奶制品包装宜用耐水、耐酸、耐温的油墨;药品包装和化妆品包装以聚酯油墨为主;食盐包装有的生产厂家使用表印油墨,有的生产厂家用复合里印油墨,但更多的生产厂家使用聚酯油墨;随着包装市场档次的提高,使用复合里印和特种专用油墨的产品越来越多了。目前国内使用的凹版印刷油墨,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约占50%)。甲苯、醋酸乙酯、丁酮等溶剂低沸点、高挥发、含有芳香烃,既有毒又易燃,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里印凹版油墨,一般由氯化聚合物制成。在油墨生产过程中,氯化聚合物需要使用强溶剂(如甲苯等芳香族溶剂)来溶解,并在印刷过程中用甲苯来调节油墨的粘度。由于氯化聚合物油墨在生产中挥发出的氯氟烃气体会破坏大气的臭氧层。印刷过程中,芳香族溶剂(甲苯)的使用会对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火险)产生危害。除此之外,在包装制品中油墨溶剂残留是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苯极易残留在干燥的油墨膜层中(低速印刷需要用二甲苯来调整油墨的干燥速度,可二甲苯更容易残留),苯残留会污染包装内的食品或用品。虽然凹印醇酯油墨是醇溶油墨的佼佼者,尽管无苯无酮但还是会污染环境,会有溶剂残留的。 塑料凹印油墨的生产正受到消防法、劳动安全法、卫生法等法规的制约,因此要积极开发和应用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无苯凹印油墨将成为一个必然地趋势。 在欧美、日本市场,软包装凹印油墨已开始由甲苯溶剂向甲基环己烷溶剂转向,目的是维持现有的市场需求。预计其他下流市场也会跟随这方面的趋势。 目前为止,无苯环保溶剂甲基环己烷是最可行的甲苯替代物。 甲基环己烷指标 Q含量(%,≥): 99.5相对密度(20℃/4℃): 0.77 折射率(20℃/25℃): 1.4231 外观: 无色透明 沸点(101.3kpa,℃): 馏程(101.3kpa,℃): 99-102 V酸度(以乙酸计)(≤): 0.0014

三氧化二锑

三氧化二锑(又简称:氧化锑) 分子式:Sb2O3分子量:291.5 性状:白色粉末,无毒,熔点656℃,沸点1425℃。不溶于水。溶于盐酸、浓硫酸。无可燃性。 技术指标 用途:三氧化二锑是最早被采用的无机阻燃剂之一,主要作为阻燃协效剂与含 卤素化合物配合,在它们的热分解过程中起阻燃作用,并可取代部分卤素化合物,可应用于塑料、橡胶、化纤、搪瓷、颜料、油漆、玻璃、电子等行业。 包装:用编织袋内衬塑料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

Antimonous oxide Molecular formula: Sb2O3Molecular weight: 291.5 Properties and features:white powder. atoxic. The melting point is 656℃.Theboilingpoint is 1425℃.Insoluble in water. Soluble in chlorhydric acid, sulfuric acid. Use:Antimonous oxide is generally used in matching with halogen https://www.360docs.net/doc/413550155.html,ed in flame retarding of plastic products, such as, PVC, PP, PE, PS, ABS, PU, etc; used as bulking agent and flame retardant in rubber industry, such as, conveyer belt, cable and so on; used as covering agent in enamel products and ceramic products; used as white dyes and flame retardant in painting industry; still used as organic synthesis activator, synthesis metal passivating agent. Package:Plastic weaved bag, lined with PE bag, and 25KG weight.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5.0%; 二级≥91.0%; 三级≥9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 -32.5 沸点(℃): 74.1

正硅酸乙酯在日化中的应用

正硅酸乙酯在日化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4-4-15 正硅酸乙酯是有机硅氧烷和烯丙基聚醚反应而成的特种硅油,正硅酸乙酯是具有反应活性的非子型表面活性剂。能与水、芳香烃和醇以任意比互溶,有优异的耐洗性、抗静电性和柔软性,特别适用于洗发水和护发素的生产。 技术指标: 外观: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粘度(cs,25°C):500-1500比重(kg/m?,25°C):1.01-1.060 推荐用量:0.5-2% 产品的应用:本品有良好的水溶性及优良的表面活性能在皮肤表面形成均匀的透气保护膜使 皮肤柔软光滑达到良好的干湿梳理性用含本品洗过的头发松软光滑可梳性好被广泛用于 日用洗发香波,护发素、沐浴露,啫喱水,洗面奶及膏霜制品中 脱模剂的原理 聚醚改性硅油 SI-T105轮胎胶囊隔离剂 塑胶脱模剂是脱模剂的一种,是专门为塑胶行业的特点而定做的一种脱模剂,耐高温。它可以提高塑胶脱模剂模具的强度和耐热性能,并降低成本。例如酚醛树脂中加入木粉后可大大降低成本,使酚醛塑料成为最廉价的塑料之一,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机械强度。 填料可分为有机填料和无机填料两类,前者如木粉、碎布、纸张和各种织物纤维等,后者如玻璃纤维、硅藻土、石棉、炭黑等。 模具温度过低,喷油压力低。收缩:冷却时间短、喷油压力、低排气较差。 批量峰:注塑压力太大,高温、模具老化或磨损。变形:成型时间较短,包装过多、顶针不均匀的厚度、产品形状的不均匀。5。 把线:模具温度过低,原料太多,混合次擦脱模剂太多了。 大多数塑胶脱模剂的化学稳定性、质轻、不生锈、耐冲击;正硅酸乙酯具有较好的透明性、耐磨性性;绝缘好,导热系数低的;其实树脂与塑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树脂是一种未加工的原始聚合物,它不仅用于制造塑料,而且还是涂料、胶粘剂以及合成纤维的原料。而塑料除了极少一部分含100%的树脂外,某些塑胶脱模剂溶于溶剂。热塑性:热固性塑胶脱模剂是指其他条件加热能够被治愈或不可克服的(熔化塑胶脱模剂)特性,如电木、环氧塑胶脱模剂等。 热固性塑胶脱模剂又分甲醛交联型和其他交联式两种。甲醛交联型塑胶脱模剂包括电木、尿素氨基塑胶脱模剂(甲醛等三聚氰胺甲醛等)。其他交联型塑胶脱模剂包括: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邻苯二甲二烯丙酯树脂等。热固性:热塑性塑胶脱模剂是指在特定温度范围,能软化和冷(热)多次硬化的塑胶脱模剂,如聚乙烯。 如何正确使用隔离剂 SI-204正硅酸乙酯 隔离剂是一种橡胶加工用的助剂,主要作用是防止材料相互粘结。使用隔离剂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一般使用不锈钢模具配合隔离剂使用,而且建议用热膜效果会更好。 2、在使用新模具之前,最好先将空模具烘烤2-3次,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将黄油烧掉,还可以使模具膨胀系数稳定。使用旧磨具时,切记将其表面的灰尘清除,否则会影响效果。 3、隔离剂不会变质,因此可以重复使用。当发觉效果减弱时,可以补强一些,、使用隔离剂之后,如果模具暂时不用,应将模具单独放立,切忌叠加,弄脏模具。正硅酸乙酯模具放置一段时间重新使用时,

正硅酸乙酯(1)

正硅酸乙酯 一、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正硅酸乙酯分子式: 二、基本信息 正硅酸乙酯别名硅酸四乙酯;四乙氧基硅烷,是一种无色液体,稍有气味,主要用作防热涂料、耐化学作用的涂料、有机合成中间体。 三、理化性质 分子量:208.33,蒸汽压0.13kPa/20℃,闪点:46℃,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比重:0.934(D25) ,引火点:54.4℃,熔点:-77℃,沸点:165.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相对密度(水=1)0.93;相对密度(空气=1)7.22 ,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 ,CAS No. 78-10-4 对空气较稳定;微溶于水,在纯水中水解缓慢,在酸或碱的存在下能加速水解作用;与沸水作用得到没有电解质的硅酸溶胶。正硅酸乙酯与较高级醇或其酯类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可得较高级醇的正硅酸酯。 四、用途 用作防热涂料、耐化学作用的涂料、有机合成中间体 五、危险性 1、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遇水能逐渐水解放出刺激性气体 2.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硅。 六、劳动保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七、应急处理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八、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内涵解释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指标内涵解释 一、成灾率指林业有害生物实际成灾面积占现有林和未成林面积的千分比。 成灾率(‰)=全年实际成灾面积÷(现有林面积+未成林面积)×1000‰ (一)实际成灾面积:指本年度内达到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界定标准的面积之和(不重复计算)。 (二)现有林面积:指林业资源部门统计的上一年度实际成林面积。 (三)林分受害情况调查时间:寄主植物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 (四)统计要求:成灾面积以亩为统计单位;年终报表时实际成灾面积不重复计算。 (五)成灾界定标准: 1、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在未发生区新发现或已发生区的新造林地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成灾;在已发生区检疫性有害生物造成寄主植物死亡为成灾,未造成寄主植物死亡的按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相应指标降低5个(其中死亡率降低1个)百分点界定成灾标准(达到检疫性有害生物成灾标准的整个小班面积均计入成灾面积)。 2、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1)叶部病虫害失叶率60%以上,或感病指数50以上,或死亡率3%以上; (2)蛀干害虫受害株率30%以上,或树木死亡率3%以上。其中:小蠹虫类、萧氏松茎象:受害株率60%以上,或死亡率6%以上; (3)种实病虫害种实受害率20%以上; (4)鼠、兔害未成林造林地寄主死亡率15%以上,或成林死亡率3%以上,或成林受害株率30%以上; (5)有害植物有害植物盖度60%以上,或树木死亡率3%以上; (6)上述以外的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为:受害植株死亡率6%以上; (7)发生在经济林或行道树、景观林的林业有害生物,分别相应降低一定数值:失叶率、感病指数、受害株率、种实受害率、盖度降低10个百分点;死亡率降低1个百分点(未成林造林地鼠、兔害寄主死亡率降低5个百分点)。例如叶部病虫害发生在行道树或景观林中,成灾标准为:失叶率50%以上,或感病指数40%以上,或死亡率2%以上。 二、无公害防治率指无公害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百分比。 无公害防治率(%)=无公害防治面积÷总防治面积×100% (一)无公害防治:指对人、畜、禽、鱼及其它生物比较

CAS_1309-64-4_三氧化二锑

1309-64-4 三氧化二锑 CAS Number:1309-64-4 基本信息 中文名:76902三氧化二锑 英文名:57078Diantimony trioxide 别名:Antimony(III) oxide; Antimony trioxide 分子结构: 分子式:O3Sb2 分子量:291.52 CAS登录号:1309-64-4 EINECS登录号:215-175-0 InChI:1S/3O.2Sb/q3*-2;2*+3 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656oC(SUBL.) 沸点:1456oC 水溶性:略溶于水.<0.1G/100MLAT20oC 密度: 5.20 性质描述:C.I.颜料白11(1309-64-4)的性状: 白色或灰色斜方晶系或等轴晶系结晶性粉末。受热后变为黄色,冷却后重新变为白色或灰色。密度5.2g/cm3,熔点656℃,沸点1550℃(升华),557℃以下为稳定的斜方晶系,557℃以上为稳定的等轴晶系。溶于盐酸、氢氧化钠、硫化钠、酒石酸、醋酸、浓硫酸、浓硝酸,不溶于水、醇、稀硫酸。是两性氧化物。在低温下被固体碳或一氧化碳、氢气等气体还原为金属锑。 安全信息

安全说明:S22:不要吸入粉尘。 S36/37: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手套。 危险品标志:Xn:有害物质 危险类别码:R40:有限证据表明其致癌作用。危险品运输编号:UN9201 其他信息 产品应用:C.I.颜料白11(1309-64-4)的用途: 优良的无机白色颜料,主要用于油漆的着色。用于各种树脂、合成橡胶、帆布、纸张、涂料等的阻燃剂,石油化工、合成纤维的催化剂。用于制造媒染剂、乳白剂,是合成锑盐的原料。搪瓷工业用作增加珐琅的不透明性和表面光泽。玻璃工业用作代替亚砷酸的脱色剂。 生产方法及其他:C.I.颜料白11(1309-64-4)的制法: 锑白的制各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包括金属锑法和辉锑矿法;湿法包括酸浸法和锑盐分解法。 1.干法 (1)金属锑法。金属锑在石墨炉中加热至1200℃,通空气氧化得锑白。 (2)辉锑矿法。将高品位辉锑矿与铁矿、石灰石混合后,再鼓入空气、煤粉,经转化、还原、氧化而成。 2.湿法 (1)酸浸法。将硫化锑矿用盐酸、氯气浸出,再经常温水解,氨水中和而成。 (2)锑盐分解法。将金属锑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锑,经蒸馏、水解、氨解、洗涤、离心分离、干燥,制得三氧化二锑成品。规格: GB 4062-83 品级 零级 一级 二级 三氧化二锑 三氧化二锑 三氧化二锑 牌号 Sb2O3-0 Sb2O3-1 Sb2O3-2 三氧化二锑/% ≥ 99.5 99.00 98.00 三氧化二砷/% ≤ 0.06 0.12 0.3 氧化铅/% ≤ 0.12 0.20 — 硫/% ≤ — — 0.15

正硅酸乙酯的水解缩合反应学习资料

正硅酸乙酯的水解缩 合反应

正硅酸乙酯的水解缩合反应 正硅酸乙酯又称硅酸四乙酯或四乙氧基硅烷,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稍有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相对密度0.9320(20/4℃),折光率1.3928,其熔点、沸点、闪点分别为-77、165.5、46℃,无水分时稳定,蒸馏时分解。遇水逐渐分解成氧化硅。分子式为C8H20O4Si或Si(OCH2CH3)4,分子量208.33,CAS号78-10-4结构是为: OR RO—Si—OR(R=CH2CH3) OR 研究表明,正硅酸乙酯的水解缩合反应可分为3步,第一步是正硅酸乙酯形成单硅酸和醇,如式(1)所示,此即水解反应。 Si(OCH2CH3)4+H2O Si(OH)4+C2H5OH (1) 第二步是第一步反应生成的硅酸之间或者硅酸与正硅酸乙酯之间发生缩合反应,如式(2)、(3)所示。此时,Si—O—Si键开始形成。由于二者除生成聚合度较高的硅酸外,分别生成水和醇,因此又分别称为脱水和脱醇缩合。 第三步是由此前形成的低聚合物进一步聚合形成长链的向三维空间扩展的骨架结构,因此称为聚合反应。如式4所示。 OH OH OH OH HO—Si—OH+ HO—Si—OH + HO—Si—O—Si—OH+ H2O (2) OH OH OH OH OH O C2H5 OH OH HO—Si—OH+C2H5O—Si—OC2H5 HO—Si—O—Si—OH+ C2H5O H (3) OH O C2H5 OH OH n(Si—O—Si) (—Si—O—Si—) (4) 第二步和第三步反应通常又合称为缩聚反应。 从以上4个反应对TEOS与水的反应全过程有重要影响,因为水解反应的生成物是第二步反应的反应物,而且缩聚反应常在水解反应未完全完成前就已开始了。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和分级标准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和 分级标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和分级标准 一、小麦 1、麦蚜:百株蚜量超过500头,天敌与麦蚜比在1:150以时进行防治。 小麦蚜虫的发生程度主要以当地小麦蚜虫发生盛期平均百株蚜量来确定: 小麦蚜虫发生程度及分级指标 2、小麦吸浆虫:平均每样方(10cm×10cm×20cm)有虫2头以上的地块要进行防治。 成虫期时每10网复次幼虫20头左右,或用手扒开麦垄一眼可见2-3头成虫,要进行药剂防治。 小麦吸浆虫发生程度及分级指标 3、麦蜘蛛:一尺单行有虫200头以上,上部叶片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应进行药剂防治。

麦蜘蛛发生程度及分级指标 4、小麦白粉病:通常于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率达15%-20%或病叶率为5%-10%时进行防治。(小麦病虫草害发生与监控)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程度以当地发生盛期的平均病情指数来确定: 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5、小麦纹枯病:在小麦分蘖末期纹枯病纵向侵染时,当平均病株率达10%—15%或病情指数达5时进行防治。 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6、小麦条锈病: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及时进行集中药剂封锁;大田内病叶率达%—1%时立即进行普治,防止其扩展蔓延。 7、小麦叶锈病:一般在小麦抽穗前后,田间病叶率达5%—10%或病情指数达15时进行防治。

8、小麦赤霉病:一般小麦在抽穗扬花期为始发期,如果此时天气预报平均气温达15℃,且有3天以上的连续阴雨天出现,则有赤霉病严重流行的可能,应抢在降雨前打药,5—7天防治第二遍,以确保防治效果。 9、小麦散黑穗病:最佳防治适期是在小麦播种前进行土壤或种子处理,防治指标为平均病穗率1%。 小麦三黑穗病的发生程度以当地小麦扬花期平均病穗率确定,划分5级。 小麦散黑穗病发生程度及分级指标 10、麦叶蜂:50头/m2。 11、粘虫:一类麦田25头/m2,二类麦田15头/m2。 12、麦田杂草: 二、玉米 1、玉米螟:玉米上,化学防治通常掌握在心叶末期和穗期或幼虫低龄期;防治指标:一代玉米螟虫株率达20%,或心叶末期花叶株率20%;二、三代玉米螟百株低龄虫量为100头。 2、粘虫:二代粘虫:玉米10头/百穴;三代粘虫:谷子、水稻20头/m2,玉米、高粱50头/百株。 3、蓟马: 4、地下害虫: 三、棉花 1、苗病:

三氧化二锑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2013-4

第一章项目概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三氧化二锑生产项目 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承办单位:*****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三氧化二锑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比较方案,并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预测,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作为该三氧化二锑项目进行下一步环境评价及工程设计的基础文件。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论述该三氧化二锑项目的设立在经济上的必要性、合

理性、现实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合法性;环境影响和劳动卫生保障上的可行性;建设上的可行性以及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项目法人和备案机关决策、审批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准确可靠,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各项计算科学合理。对项目的建设、生产和经营进行风险分析留有一定的余地。对于不能落实的问题如实反映,并能够提出确实可行的有效解决措施。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XX省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8年本)》。 4、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基础资料。 6、国家现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甲基环己烷

甲基环己烷化学品安全技术 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甲基环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cyclohexane 中文名称2:六氢化甲苯 技术说明书编码:313CAS No.: 108-87-2 分子式: C 7H 14分子量:98.18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干燥皲裂、溃疡等。至今无中毒报道。 动物实验本品毒性类似环己烷,但麻醉作用比环己烷强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引起燃烧或爆炸。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环己烷 108-87-2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 AC(m 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 AC(m g/m3):50 TLVT N:O SHA 500pp m; AC GI H 400pp m,1610m g/m3 TLVW N: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 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 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熔点(℃):-126.4 沸点(℃):100.3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39

正硅酸乙酯简介

正硅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液体,主要用作防热涂料、耐化学作用的涂料、有机合成中间体 正硅酸乙酯是含硅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四氯化硅与乙醇反应的产物,其反应为: SiCl +4C 2H OH Si(OCH 2CH a) +4HC1 正硅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易于挥发的液体,熔点一77℃,沸点165 oC,比重0.8一O.9,粘度为0.800mm /s(压力为一大气压.温度为25~C)折光系数为1.383,1. 在正硅酸乙酯结构中,烷氧基与硅之间的化学键很不牢固,致使正硅酸乙酯对水极为敏 感.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易于发生水解作用生成多聚硅酸,乙醇及中间产物.生成的多聚硅酸等物质对无机氧化物、硅酸盐、碳f 、纤维素等物质显出良好的粘合性,为此人们常常利用正硅酸乙酯作为粘台剂,制造出许多具有特殊性能的硅酸盐陶瓷和新型的建筑材料. 以正硅酸乙酯为主体,配合其它有机硅化合物制造新型有机硅材料资料鞍多.诸如。用 正硅酸乙酯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制成的乙醇溶液,加盐酸水解,用三乙胺中和,填加二氧化钛.将此混合物涂于硅酸钙制成的板材上,便可制得一种耐湿、防火、抗冻,坚固的材料.正硅酸乙醋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在盐酸作用下水解,再制成醇或酮的溶液,得此溶液涂于石材上,可提高石材的耐水性,耐腐蚀性.用硅酸乙酯与硅氧烷和纤维素衍生物形成的混合物,掺人杀虫剂或杀菌剂,涂于墙上,可形成一多孔涂层,能长时问地按控制速率释放药 剂,具有灭虫杀菌的作用. 正硅酸乙酯是生产耐热、耐化学作用的涂料和胶合剂的原料,它可用于有机硅高分子化 台物的制备,特别是在精密铸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正硅酸乙酯的台成是酯化反应中的一 种,目前工业上多采用间歇生产法,反应和精馏分开进行,生产规模较小,质量较低,能耗高,原料利用率较低本文着重讨论用连续反应精馏台成正硅酸乙酯的原理和工艺过程 2.1 反应原理 根据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表明无水乙醇同四氯化硅的酯化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前三步的 反应速度快且为不可逆,但后阶段酯化反应非常缓慢,表现出可逆反应的特性其酯化反应方程式为 仲 SiCI4+C2H5OH— si(OC2H )CI3+HCI十 Si(OC2H5)CI3+c2H5OH— +si(oc2H5)2CI2+HCI十 恤 Si(OC2H5)2Clz+C:H OH— Si(oc2H5)3CI~HCI十 墟 Si(OC2H5)3CI+C2H5OH~ Si(OC2H5)4+HCI十 2.2 实验装置 四氯化硅经压缩空气推动由贮槽到平衡管后经控制流量的活塞进入反应器无水乙醇 由贮槽经泵打入预反应器,与四氯化硅短时相遇,发生部分反应,放出氯化氢气体,利用该气体的压力将预反应物喷射到解吸器中,以除去HCI气体。解吸后的预反应物进入中间贮槽,

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测习题

第三章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练习题 一.填空题(0.5/空)20分 1.田间调查的主要取样方法有(单对角线式)、(双对角线式或五点式)、(棋盘式)、(平行线式)、(Z字形取样)。 2.植物检疫分为(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 3.综合治理方案制定的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简便)。 4.病虫调查一般分为(普查)和(专题调查)两类。 5.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的计算公式主要有(被害率)、(虫口密度)、(病情指数)、(损失率)。 6.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时间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期预测)。 7.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产量损失预测) 8.害虫的发生量预测方法主要有(有效积温预测法)、(经验指标预测法)。 9.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有(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改进耕作制度)、(运用合理的栽培技术)。 10.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 11.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其主要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昆虫);第二是(繁殖和施放天敌昆虫);第三是(引进天敌昆虫)。 12.害虫的发生期预测方法主要有(发育进度预测法)、(物候预测法)、(有效积温预测法)。 13.所谓的“三R”问题,即(病虫害的抗性)、(农药的残留)、(害虫的再猖獗)。 二.单项选择题15分 l.适用于田边分布比较多的病虫取样方法是(A) A.Z字形B.五点式C.棋盘式D.平行线式 2.植物病虫害调查采用的记载形式是(B) A.文字B.表格C.图片D.公式 3.下列反映病虫为害普遍程度的是(A) A.被害率B.虫口密度 C.病情指数D.损失率 4.植物病虫害调查样点的选择和取样数目多少,是由(B)病虫种类等决定的。 A.病虫严重程度B.田间分布类型C.调查类型D.重点病虫 5.预测病虫害发生时间的叫(A) A.发生期预测B.发生量预测C.产量损失预测 D.物候期预测 6.对植物病虫害发生和为害情况进行调查是为了(C) A.为确定防治适期和防治对象提供依据B.为制定防治措施和保护利用天敌提供依据 C.为制定防治措施和开展预测预报提供依据D为选择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7.下列不是农业防治措施的是(D) A.选育推广抗病虫品种B.合理轮作 C.科学施肥灌水D.夏日日光晒种 8.下列防治方法中属于生物防治的是(C) A.使用抗病品种B.叶面喷肥 C.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D.利用粉锈宁防治白粉病 9.农业防治措施中,最为经济有效的病虫防治措施为(A) A.选育推广防病虫品种B.改进耕作制度C.合理密植D.适时中耕 10.利用微生物或其他代谢产物消灭害虫的方法(B) A.以虫治虫B.以菌治虫C.以菌治病D.以菌治 11.利用趋性设计的防治方法是(B)。 A、捕杀法 B、诱杀法 C、汰选法 D、生物防治 12.反映病虫危害的严重程度指标的是(C) A被害率B.虫口密度C.病情指数D.损失率 13.调查某地大白菜软腐病发生情况,共查200片叶;其中,未发病50片;l级病叶110片,2级病叶35片;3级病叶5片;其病情指数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