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专项测试题

2020年中考地理中国的地理差异专项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A.这里冬季寒冷漫长 B.学生喜欢放长假

C.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休息,有利于健康

D.当地政府制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

2.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海南岛 C.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

3.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它们共同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水平高 B.人口数量多 C.资源丰富 D.气候条件好

4.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位于()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云南省 D.四川省

5.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B.该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与南方一年三熟比较,主要是由于该地纬度高,热量不足C.该地区平原广布,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D.该地区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传统产业比重小

6.下列语句中,描写青藏地区的是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小桥流水人家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7.关于北方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河流很少 B.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北方地区以陆路运输为主 D.北方地区内部自然景观差异不大

8.下列关于南北方人民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建筑注意防寒保暖 B.南方民居建筑注意通风散热

C.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D.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矮

9.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滞缓,原因不正确的是()

A.资源日趋枯竭 B.产业结构单一

C.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D.引进了大量外资

10.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昼夜温差大 B.白昼气温高

C.夏季阳光照射强烈 D.绿洲水源充足

11.我国南、北方的耕地类型分别是()

A. 水田、旱地

B. 旱地、水田

C. 水田、林地

D. 旱地、林地

12.有关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耕地以旱地为主

B. 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C. 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

D. 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13.目前我国的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与人们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关系密切,能够有效地减轻这种天气灾害的人类活动是:

A. 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

B. 不断扩大草地面积,适当增加草场载畜量

C. 改善土壤,扩大耕地面积

D.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14.以下我国四地林木景观图片

对四地林木生长的气候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地全年高温,降雨丰沛

B. ②地全年干旱,昼夜温差大

C. ③地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 ④地全年寒冷少雨

15.关于北方地区的气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

C.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是气候特点

D.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16.图中为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两处景点所在地理区域分别是()

A.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 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D. 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我国将京台高铁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计划采用海底隧道连通京福高铁和台湾高铁。读图12,完成下面小题。

17.京福台高铁经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两大区域,

其分界线是()

A.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 0°C等温线东段

C.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18.对海底隧道工程建设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台风频率

B. 地震频率

C. 地质构造

D.

海峡宽度

19.京福台高铁建成后,下列运输线路中客运业受到冲

击最大的是()

A. 北京至天津铁路线

B. 上海至台北航空线

C. 台湾海峡两岸航海线

D. 台北至新竹公路线

20.关于我们滨州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半干旱地区、暖温带

B. 是属于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棉纺织工业发达

D.春季雨热同期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中,因地制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从河流的汛期及汛期主要水源两方面比较①②两河流特点有什么不同。①河汛期在夏季,河水来自。②河汛期在春季和夏季,春季河水来自冰雪融水,夏季河水来自大气降水。

(2)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请根据它们的自然条件差异,说出各自主要的农业类型或条件:甲业;乙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甲地区石油化工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的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资源丰富。而乙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其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为此,我国正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该地区工业重振计划。

(4)乙图中三列山脉围成的地形区突出特征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D.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22.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晚那英带来一首异域风情的新歌《丝路》,而《丝路霓裳》节目则表现了意大利、埃及、印度、缅甸、俄罗斯和中国敦煌等“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舞蹈。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

材料三: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

(1)陆上“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即现在的西安,位于省。

(2)土耳其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地跨亚、两洲的国家

(3)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经过此海峡的货轮向东可能装载着;向西可能装载着稻米、天然橡胶或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

(4)在材料三呈现的区域水域名称中有“海”的地理事物,其实不属于海洋的是()①死海②地中海③红海④里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就中国此部分地区而言,不属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运输条件较便利

B.矿产与能源资源丰富,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

C.当地气候条件,有利于发展水田耕作业

D.自然风光与文化古迹众多,旅游业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特色旅游业

23.读我国某工业基地工业城市分布图及东北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东北地区的山河大势是。

⑵东北三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⑶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填字母)

A.小麦、甘蔗 B.小麦、大豆

C.水稻、油菜 D.水稻、棉花

⑷图甲为我国基地之一,该工业基地是,其工业部门结构的特点是。

24.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领土辽阔,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自然面貌有很大差异。从自然环境分异上看,中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在东部季风区内,南北差异明显,又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区域。综合起来,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共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材料二: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1)A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B区有可卧雪御寒、能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的著名畜种__________。

(2)一些山脉、河流两侧,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山脉、河流就成为天然的地理分界线。图中丙为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__________,丁为__________(河流)。

(3)甲、乙为我国的边缘海,其中甲为__________。

(4)四大区域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区域有________;以牧业为主的区域有______(填字母)。

答案

1.A

2.A

3.C

4.B

5.D

6.D

7.A

8.D

9.D10.A11.A12.A13.A14.D15.A16.C17.D18.A19.C20.B

21.(1)①河汛期在夏季,河水来自大气降水,②河汛期在春季和夏季,春季河水来自冰雪融水,夏季河水来自大气降水

(2)畜牧;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石油、天然气

(4)C

22.(1)陕西(2)欧(3)石油(4)D(5)C

23.(1)山环水绕(2)地形平坦(3)B

(4)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为主

24.干旱牦牛秦岭淮河东海 CD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