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讲座《电场》》--

-高一物理讲座《电场》》--
-高一物理讲座《电场》》--

-高一物理讲座《电场》》--

————————————————————————————————作者:————————————————————————————————日期:

高中物理总复习《电场1》

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其中B 固定在绝缘地板上,A 在离B 高H 的正上方由静止释放下落,与B 发生碰撞后回跳的高度为h ,设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空气阻力不计,则BCD

A.若A 、B 带等量同种电荷,则h <H

B.若A 、B 带不等量同种电荷,则h >H

C.若A 、B 带等量异种电荷,则h >H

D.若A 、B 带不等量异种电荷,则h >H

2.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两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B ,带电量分别为-2Q 与-Q .现在使它们以相同的初动能E 0(对应的动量大小为p 0)开始相向运动且刚好能发生接触.接触后两小球又各自反向运动.当它们刚好回到各自的出发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1和E 2,动量大小分别为p 1和p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E 1=E 2>E 0 , p 1=p 2>p 0

B.E 1=E 2= E 0 , p 1=p 2= p 0

C.接触点一定在两球初位置连线的中点右侧某点

D.两球必将同时返回各自的出发点.

解:由牛顿定律的观点看,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始终相同,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相同,必然在连线中点相遇,又同时返回出发点.由动量观点看,系统动量守恒,两球的速度始终等值反向,也可得出结论:两球必将同时返回各自的出发点.且两球末动量大小和末动能一定相等.从能量观点看,两球接触后的电荷量都变为 -1.5Q ,在相同距离上的库仑斥力增大,返回过程中电场力做的正功大于接近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由机械能定理,系统机械能必然增大,即末动能增大.选AD.

3.有两个点电荷所带电量的绝对值均为 Q ,从其中一个电荷上取下ΔQ 电量,并加在另一个电荷上,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原来相比B

A.一定变大

B.一定变小

C.保持不变

D.由于两电荷电性不确定,无法判断

4.真空中两个同种点电荷q 1、q 2相距较近,保持静止状态,今释放q 2,且q 2只在q 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q 2在运动过程中 ABD

A.受到的库仑力不断减小

B.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运动的速度不断减小

D.运动的速度不断增大

5.[2008天津18T]带负电的粒子在某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能分别完成以下两种运动:①在电场线上运动,②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该电场可能由A

A.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形成

B.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C.两个分立的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D.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与带正电的无限大平板形成’

【解析】在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在电场线上运动,只要电场线是直线的就可能实现,但是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就需要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根据题目中给出的4个电场,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是A 答案

6.[2008江苏6T]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 =BC ,

电场中的A 、B 、C 三点的场强分别为E A 、E B 、E C ,电势分别为A ?、B ?、C ?,AB 、BC 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 AB 、U BC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答案:

ABC

A.A ?>B ?>C ?

B. E C >E B >E A

C.U AB <U BC

D.U AB =U BC

解析:考查静电场中的电场线、等势面的分布知识和规律。A 、B 、C 三点处在一根电场线上,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落,故A ?>B ?>C ?,A 正确;由电场线的密集程度可看出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 C >E B >E A ,B 对;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电势降落较快,故U BC >U AB ,C 对D 错。此类问题要在平时注重对电场线与场强、等势面与场强和电场线的关系的掌握,熟练理解常见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规律。

7.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该星球均匀带电,电量为-Q ,表面无大气,在一实验中,宇航员将一带电q (q <

CWP 新概念物理2008-12-13

A B -

-2

A.背向星球球心方向飞向太空

B.仍处于悬浮状态

C.沿星球自转的线速度方向飞向太空

D.向星球球心方向下落

8.如图所示,M 、N 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等量种异电荷,A 为它们连线的中点,B 为连线

上靠近M 的一点,C 为连线中垂线上处于A 点上方的一点,在A 、B 、C 三点中 C

A.场强最小的点是A 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 点

B.场强最小的点是A 点,电势最高的点是C 点

C.场强最小的点是C 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 点

D.场强最小的点是C 点,电势最高的点是A 点

9.设电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在下列哪些电场中,只要给电子一个适当的初速度它就能自始至终沿一条电场线运动;而给电子另一个适当的初速度它就能做匀速圆周运动BD

A.匀强电场

B.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C.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D.两个等量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10.如图所示为静电除尘示意图.在M 、N 两点加高压电源时,金属管内空气电离,电

离的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遇到烟气中的煤粉,使煤粉带负电,因而煤粉被吸附到

管壁上,排出的烟就清洁了.就此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N 接电源的正极

B.M 接电源的正极

C.电场强度E m >E n

D.电场强度E m

11.如图,在x 轴上的x =-1和x =1两点分别固定电荷量为-4Q 和+9Q 的点电荷.

求:x 轴上合场强为零的点的坐标.并求在x =-3点处的合场强方向.

解:由库仑定律可得合场强为零的点的坐标为x =-5.

x =-5、x= -1、x =1这三个点把x 轴分成四段,可以证明:同一直线上的

两个点电荷所在的点和它们形成的合场强为零的点把该直线分成4段,相邻两

段上的场强方向总是相反的.本题从右到左,4个线段(或射线)上的场强方向依次为:向右、向左、向右、向左,所以x =-3点处的合场强方向为向右.

12.如图所示, a 、b 、c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 到c , ab 间的距离等于bc 间的距离, 用?a 、?b 、?c 和E a 、E b 、E c 分别表示a 、b 、c 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断定 A

A.?a >?b >?c

B. E a >E b >E c

C.?a -?b =?b -?c

D. E a = E b = E c

13.如图所示,在地面附近的电场中,有一条沿竖直方向的电场线,电场线上有A 、B 两点,若将带电尘粒在

A 点从静止释放,带电尘粒沿竖直方向下落,经过

B 点时速度为零,则

A.尘粒的运动不可能是匀速运动,也不可能是匀加速运动 AB

B.A 点电势可能比B 点电势高,也可能比B 点低

C.电场中A 处的场强一定大于B 处的场强

D.A 、B 两点间,尘粒的重力势能之差大于尘粒在A 、B 两点间的电势能之差

14.如图所示 a 、b 为竖直向上的电场线上两点,一带电质点在 a 点由静止释放,沿电场线向上运

动,到 b 点恰好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A.带电质点在 a 、b 两点所受的电场力都是竖直向上的

B.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电势高

C.带电质点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电势能低

D.a 点的电场强度比 b 点的电场强度大

15.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中,已知a 、b 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c 、d 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甲、乙两个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分别为acb 和adb 曲线,两个粒子经过a 点时具有相同的动能,

由此可以判断 BCD

A.甲粒子经过c 点时与乙粒子经过d 点时具有相同的动能

B.甲乙两粒子带异号电荷

C.甲粒子经过c 点时的电势能小于乙粒子经过d 点时的电势能

D.两粒子经过b 点时具有相同的动能

16.如图所示,为一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 已知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为-3eV ,(以无穷远为零电势) 则 AC

A.电场线方向一定由A 指向B

B.电子在A 点所受电场力一定小于在B 点所受电场

C.电子在B 点的电势能一定高于-3eV

D.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B 向A 运动 -5 -3

-4Q

17.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一带电量为1×10-2C 正电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从A 点运动到B 点时,动能减少了0.1J.已知A 点电势为-10V ,则 A

A.B 点电势是0V,微粒运行轨迹是1

B.B 点电势是-20V ,微粒运行轨迹是1

C.B 点电势是0V,微粒运行轨迹是2

D.B 点电势是-20V,微粒运行轨迹是2

18.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 a 、b 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出正确

判断的是 BCD

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

B.带电粒子在 a 、b 两点的受力方向

C.带电粒子在 a 、b 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

D.带电粒子在 a 、b 两点的电势能何处较高

19.[2008海南4T]静电场中,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势为φa 的a 点运动至电势为φb 的b 点.若带电粒子在a 、b 两点的速率分别为v a 、v b ,不计重力,则带电粒子的比荷q /m ,为 C A.22a b b a ??--v v B.22b a b a

??--v v C.222()a b b a ??--v v D.222()b a b a ??--v v 解析:由电势差公式以及动能定理W =qU ab =q (φa -φb )= 21m (v b 2-v a 2).可得比荷为m q = v b 2-v a 2 2(φa -φb )

20.[2008海南6]匀强电场中有a 、b 、c 三点,在以它们为顶点的三角形中,∠a =30°、∠c =90°,电场方向与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 、b 和c 点的电势分别为(2-3)V 、(2+3)V

和2 V,该三角形的外接圆上最低、最高电势分别为 B

A. (2-3)V 、(2+3)V

B.0 V 、4 V

C.(2-334)V 、(2+334)V

D.0 V 、3V 【解析】:如图,根据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与等势面是平行等间距排列,且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垂直,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均匀降落,取ab 的中点O ,即为

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且该点电势为2V ,故Oc 为等势面,MN 为电场线,

方向为MN 方向,U OP = U Oa =3V ,U ON : U OP =2 :3,故U ON =2V ,N 点电势为零,

为最小电势点,同理M 点电势为4V ,为最大电势点。

20.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且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正电荷

在等势面?3上时,具有动能20J,它运动到等势面?1上时,动能为零.令?2=0,那么,当该电

荷的电势能为4J 时,其动能为______J. 6 J

18.匀强电场中有a 、b 、c 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电场强度方向平行该三角形所在平

面,一电子从a 运动到 b , 动能减少ΔE ,一个α粒子从 c 运动到 a 动能也减少ΔE ,则电子从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 动能_____(填"增大"、"减小"),大小为________.【增大;ΔE /2】

19.将一个+10-8C 的点电荷从电场外移到电场中A 点,要克服电场力做功6×10-6J,则A 点的电势

?A =_______V .如果将这个点电荷从电场外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2×10-6J,则A 、B 两点相比较____点电势较高,这两点的电势差是_______V .【600; A;800】

21.如图所示, xoy 坐标中,将一负检验电荷q 由y 轴上a 点移至x 轴上 b 点时,需克服电场力做功W ;若从a 点移至x 轴上c 点时,也需克服电场力做功W ;那么关于此空间存在的静电场可

能是【ACD 】 a b c

30° a b c O N

M P

A.存在电场强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

B.存在电场强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

C.处于第Ⅰ象限某一位置的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D.处于第Ⅳ象限某一位置的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23.A 、B 两带电小球,A 固定不动,B 的质量为 m .在库仑力作用下,B 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初始时, A 、B 间的距离为 d , B 的加速度为 a ,经过一段时间后, B 的加速度为a /4,此时A 、B 间的距离应为____.已知此时

B 的速度为 v , 则在此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2d ; mv 2/2】

24.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水平向左,带正电物块C 沿绝缘水平板向右运动,经A 点

时动能为200J,到B 点时动能减少了160J,电势能增加了96J,则它再回到A 点时的

动能为______J.【40 】

25.如图所示,面积很大的金属板A 、B 相互平行且水平放置,A 板带正电,B 板与地连接,在A 、B 板正中间位置有一带电微粒Q 恰好静止不动,此时它的电势能为E P , 现缓慢地将A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

距离,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A.Q 不动,电势能不变

B.Q 不动,电势能升高

C.Q 向上运动,电势能升高

D.Q 向下运动,电势能降低

26.一个不带电的金属板,表面有很薄的光滑绝缘层,与水平方向成θ角放置.金属板上B 、C 两点间的距离为L ,在金属板前上方的A 点固定一个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金属板处在+Q 电场

中.已知A 、B 、C 三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AB 水平, AC 竖直,如图所示.将一个带电

量为+q (q <

质量为m ,下滑过程中带电量不变,求小球在B 点的加速度和下滑到C 点时速度.

(1)由于金属板处在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中,金属板表面的电场线与金属板表面

垂直,带电小球在沿金属板下滑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与金属板表面垂直.

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为F = mg sin θ 小球在B 点的加速度为a = g sin θ

(2)根据运动学公式 v 2t =v 20-2as 可得,C 点的速度为 v =as 2=θsin 2gL

6.如图所示,三块平行金属板a 、b 、c ,a 与b 、b 与c 相距均为d ,三块金属板上分别有三个小孔A 、B 、C ,其连线跟板面垂直,三块金属板如图示接到电动势为E 1和E 2的电源上,一个带负电的微粒(重力不计)从A 孔由静止释放穿过B 孔,到达P 点后再返回到A 孔,则B

A.若将b 板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再释放带电微粒,它仍将运动到P 点返回

B.若将b 板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再释放带电微粒,它将运动到P 点的右侧返回

C.若将b 板向右平移足够多的距离,再释放带电微粒,它可能从C 孔穿出

D.若将带电微粒从C 孔由静止释放,它将运动则A 、B 之间某一点后再返回到C 孔

14.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绝缘圆形轨道竖直放置,圆轨道最低点与一条水平轨道

相连,轨道都是光滑的.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 .从水平轨道上的A 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 的带正电的小球,为使小球刚好在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求释放点A 距

圆轨道最低点B 的距离s .已知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的

43倍.

[6

23R 将电场和重力场等效为一个新的重力场,小球刚好沿圆轨道做圆周运动可视为小球到达等效重力场“最高点”时刚好由等效重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等效重力加速度g ′及其方向角,再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即可求解.]

【例1】 如图所示,三个同心圆是同一个点电荷周围的三个等势面,已知这三个圆

的半径成等差数列.A 、B 、C 分别是这三个等势面上的点,且这三点在同一条电场线

上.A 、C 两点的电势依次为?A =10V 和?C =2V,则B 点的电势是B A.一定等于6V B.一定低于6V

C.一定高于6V

D.无法确定

解:由U =Ed ,在d 相同时,E 越大,电压U 也越大.因此U AB > U BC ,选B

1.相隔一段距离的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现使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 同时将它们间的距离也变为原来的2倍, 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A[2003年江苏理综]

A.F /2

B.4F

C.2F

D.F /4

3.如图所示,光滑平面上固定金属小球A ,用长l 0的绝缘弹簧将A 与另一个金属小球B 连接,让它们带上等量同种电荷,弹簧伸长量为x 1,若两球电量各漏掉一半,弹簧伸长量变为x 2,则有 C +

A B C

A. x 2= x 1

B. x 2= 41x 1

C. x 2>41x 1

D. x 2<4

1x 1 6.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系住a 、b 两个带电小球,并悬挂在O 点,当两个小球处于

静止状态时,它们恰好在同一水平面上,此时α<β,如图所示.若将两细线同时剪断,在

两球落地前的某一时刻ABC

A.两球落在同一水平面上

B.a 球质量大于b 球的质量

C.a 球速度小于b 球的速度

D.a 球水平位移大于b 的水平位移

19.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固定一点电荷Q ,在M 点无初速释放一带有恒定电量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 的电场中运动到N 点静止,则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

A.小物块所受电场力逐渐减小[ABD]2002上海

B.小物块具有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C.M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 点的电势

D.小物块电势能变化量的大小一定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9.如图所示,三个电量分别为q 1、q 2 和q 3的自由点电荷在一条直线均处于平衡状态,则q 1、q 2 和q 3应满足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q q =21q q + 32q q 】

19.[2008全国2卷]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两极板间有一带电量不变的小油滴,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若两极板间电压为零,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 匀速下降;若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 ,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 匀速上升.若两极板间电压为-U ,油滴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将是【答案】C

A.2v 、向下

B.2v 、向上

C.3 v 、向下

D.3 v 、向上

【解析】当不加电场时,油滴匀速下降,即mg kv f ==;当两极板间电压为U 时,油滴向上匀速运动,即mg kv F +=电,解之得:mg F 2=电,当两极间电压为-U 时,电场力方向反向,大小不变,油滴向下运动,当匀速运动时,'kv mg F =+电,解之得:v'=3v,C 项正确.

1.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带电小球,中间用一个绝缘的弹簧相连,开关S 断开时, 两球相距为L 1,现将开关S 闭合,两球相距为L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

A.若带同种等量电荷,则L 1<L 2

B.若带同种不等量电荷,则L 1<L 2

C.若带异种等量电荷,则L 1<L 2

D.若带异种不等量电荷,则L 1<L 2

9.在真空中有A 、B 、C 三个点电荷,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都处于平衡状态,若三个点电荷的电量、电荷的正负、相互距离都未知,根据平衡能判断这三个点电荷的情况是 BC

A.分别带何种电荷

B.哪几个同号,哪几个异号

C.哪一个电量最小

D.电量大小的依次排序

1.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 ab =U bc ,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是这

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BD

A.三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电势能较Q 点大

C.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动能较Q 点大

D.带电质点通过P 点时的加速度较Q 点大

2.如图,长为L 、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一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以初速度v 0由斜面底端的A 点开始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仍为v 0,则D

A.小球在B 点时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 点时的电势能

B.A 、B 两点的电势差一定为q

mgL C.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场强的最大值一定是

q mg

D.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均强的最小值一定是q

mg sin 4.如图所示,BD 是竖直平面内圆上的一条竖直直径,AC 是该圆的另一条直径,该圆

处于匀强电场中,场强方向平行于圆周平面。将带等量负电荷的相同小球从O 点以相同的动能射出,射出方向不同时,小球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在这些所有的点中,到达A 点时小球的动量总是最小。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A.可以断定电场方向由O 点指向圆弧AEB 上的某一点

B.到达B 点时小球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总是最小

C.到达C 点时小球的电势能和重力势能之和总是最小

D.对到达圆上的所有小球中,机械能最小的小球应落在圆弧CFD 上的某一点 O B A C D E F

物理高一升高二专题讲座

母 军 一、知识回扣 1.弹力 (1)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F =kx 计算;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可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 (2)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摩擦力 (1)大小: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0

三、模型综述 1、“滑轮”挂件模型中的平衡问题规律方法: (1)两个图的对比 (2)重要结论 例3、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端位置不变,将B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端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 B.B端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C.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D.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例4、如图所示,A、B都是重物,A被绕过小滑轮P的细线悬挂着,B放在粗糙 的水平桌面上;小滑轮P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O′是三根线的结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讲座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讲座 高一地理备课组 地理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地理学科也是一部知识丰富的“百科全书”从人类最基本的吃穿住行到商业、旅游、交通、环境保护各个方面都有地理知识的渗透,所以人类要可持续发展,必须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地理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提问:我们同学初中也学过地理,我想知道大家是怎么学习的?学生各抒己见。 一、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差异 初中地理侧重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地理事物作一般了解,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样的特点”的问题。我们看到初中地理涉及的是大量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大多数同学们的学习方法,就是怎么样科学地、高效的记忆这些材料。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原理、地理事物、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也就是侧重于对地理因素的综合分析,掌握原理,总结规律,掌握其成因,最终形成相应的对策。更注重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与学习;重视地理原理的归纳和应用;另外,还有通过实践活动来印证地理原理及规律;重点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高中地理学法的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的差异还体现在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上,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例如:必修一中时间计算,就与数学联系较多,而且还比数学难,数学的计算时静止的,我们的计算还处于运动之中,第二单元的大气运动又与物理关系密切,第三单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又与生物有关等等。 二、学习方法介绍 同学们,进入高中,我们就要面临高考,不论你是否意识到,不论你在不在学习状态,高考都在悄悄地逼近你,所以我们要转变态度,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自身素养有所提升。为了我们同学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地理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学年第一学期)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物理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持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大家都说这届高一年学生的基础相对说比较差,但是当前从整体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听得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遇到不懂的就会问,作业也按时有效完成。这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至少他们肯学。 二、教材与教辅分析 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人教版必修1的教材。必修1这本书是新教材,突出了新课程的四个特点:注重基础。 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2、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水平; 3、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必修1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有很多重难点都是高考、会考中的重难点,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等能够说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质点、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学们进入高中新接触到的,理解起来又比较费劲,但是这些概念是学习运动学部分的关键,所以务必要引起学生重视。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在高一打下良好基础,为进一步学好高二和高考作好辅垫。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把握好重点。并在学好基础之上,有意识让学生接触到往年的高考题,拓展他们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解题水平。并在平时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坚持小测并保证质量,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为此,具体要求如下:单元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相对别的平行班级稳步提升。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因材施教,精讲精练,即时巩固,改进不足,争取每位学生都有所突破。 2、增强实验课的教学和探索,特别是分组实验,要保证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水平和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水平,努力渗透物理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 3、重视课外活动,实行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实行研究性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课外研究探索的舞台,使学生的课外物理活动丰富多彩,真正成为培养兴趣、发展水平的阵地。 4、在教学中能够理论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有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研究的计划 1、增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本校的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提

-高一物理讲座《电场》》--

-高一物理讲座《电场》》--

————————————————————————————————作者:————————————————————————————————日期:

高中物理总复习《电场1》 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其中B 固定在绝缘地板上,A 在离B 高H 的正上方由静止释放下落,与B 发生碰撞后回跳的高度为h ,设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空气阻力不计,则BCD A.若A 、B 带等量同种电荷,则h <H B.若A 、B 带不等量同种电荷,则h >H C.若A 、B 带等量异种电荷,则h >H D.若A 、B 带不等量异种电荷,则h >H 2.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两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B ,带电量分别为-2Q 与-Q .现在使它们以相同的初动能E 0(对应的动量大小为p 0)开始相向运动且刚好能发生接触.接触后两小球又各自反向运动.当它们刚好回到各自的出发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1和E 2,动量大小分别为p 1和p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E 1=E 2>E 0 , p 1=p 2>p 0 B.E 1=E 2= E 0 , p 1=p 2= p 0 C.接触点一定在两球初位置连线的中点右侧某点 D.两球必将同时返回各自的出发点. 解:由牛顿定律的观点看,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始终相同,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相同,必然在连线中点相遇,又同时返回出发点.由动量观点看,系统动量守恒,两球的速度始终等值反向,也可得出结论:两球必将同时返回各自的出发点.且两球末动量大小和末动能一定相等.从能量观点看,两球接触后的电荷量都变为 -1.5Q ,在相同距离上的库仑斥力增大,返回过程中电场力做的正功大于接近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由机械能定理,系统机械能必然增大,即末动能增大.选AD. 3.有两个点电荷所带电量的绝对值均为 Q ,从其中一个电荷上取下ΔQ 电量,并加在另一个电荷上,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原来相比B A.一定变大 B.一定变小 C.保持不变 D.由于两电荷电性不确定,无法判断 4.真空中两个同种点电荷q 1、q 2相距较近,保持静止状态,今释放q 2,且q 2只在q 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q 2在运动过程中 ABD A.受到的库仑力不断减小 B.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运动的速度不断减小 D.运动的速度不断增大 5.[2008天津18T]带负电的粒子在某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能分别完成以下两种运动:①在电场线上运动,②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该电场可能由A A.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形成 B.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C.两个分立的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D.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与带正电的无限大平板形成’ 【解析】在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在电场线上运动,只要电场线是直线的就可能实现,但是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就需要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根据题目中给出的4个电场,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是A 答案 6.[2008江苏6T]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 =BC , 电场中的A 、B 、C 三点的场强分别为E A 、E B 、E C ,电势分别为A ?、B ?、C ?,AB 、BC 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 AB 、U BC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答案: ABC A.A ?>B ?>C ? B. E C >E B >E A C.U AB <U BC D.U AB =U BC 解析:考查静电场中的电场线、等势面的分布知识和规律。A 、B 、C 三点处在一根电场线上,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落,故A ?>B ?>C ?,A 正确;由电场线的密集程度可看出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 C >E B >E A ,B 对;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电势降落较快,故U BC >U AB ,C 对D 错。此类问题要在平时注重对电场线与场强、等势面与场强和电场线的关系的掌握,熟练理解常见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规律。 7.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该星球均匀带电,电量为-Q ,表面无大气,在一实验中,宇航员将一带电q (q <

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一)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起点,我一定化压力为动力,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这届高一年级普通班学生的基础比较差,但是目前从整体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一般听得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遇到不懂的就会问,作业也按时有效完成。这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至少他们肯学。但每个班总存在一小部分比较调皮的,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开小差,趴在桌上的,特别是晚上喜欢讲话......我觉得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正朝着改掉他们的坏习惯方向努力,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比如布置一些比较具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完成。我相信经过纠正,他们学习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二、教材与教辅分析 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人教版必修1的教材,这本书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研究运动、力以及力与运动间的关系,共四大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必修1这本书突出了新课程的四个特点:注重基础性、体现现代性、反映选择性、强调可操作性。 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2、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 3、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必修1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有很多重难点都是高考、会考中的重难点,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等可以说是整个出国留学网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质点、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学们进入高中新接触到的,理解起来又比较费劲,但是这些概念是学习运动学部分的关键,因此务必要引起学生重视。

18高一物理专题讲座重心或质心的求法

2-3重心或质心的求法 补充:平行力的合成和分解 同向平行力的合成:两个平行力F A 和F B 相距AB ,则合力ΣF 的大小为F A +F B ,作用点C 满足F A ·AC =F B ·BC 的关系(如图2-3-1) 反向平行力的合成:十个大小不同的反向平行力F A 和F B (F A >F B )相距AB ,则合力ΣF 的大小为F A -F B ,与F A 同向,作用点C 满足F A ·AC =F B ·BC 的关系(如图2-3-2)。 求重心的常用方法有填补法和分割法 例1 将质量均匀、长均为a 的细杆组成如图2-3-3所示的架子,求这个架子的重心。 解法1:“填补法”。就是把残缺部分补全,即先补上一根同样的细杆于AD 处,构成的正方形的重心在正中间O 处,设原架子的重心在点O 正上方x 处的O ’点,每段细杆重G ,根据同向平行力的合成法则有 x G a G ?=?32 解得6a x =,即重心在对称轴上离横杆3a 处。 解法2:“分割法”。即把整体分割成重心易求的几部分,本题中分成BC 与AB 和CD 两部分,BC 杆的重心在其正中间,AB 与CD 整体的中心在图中的O 点,这样可得同上法一样的方程。 解法3:“坐标法”。该法是建立在以上两种方法基础 上的,它是解决由均质体组成的极为复杂的“集合体” 的一种通用的方法。如本题可取BC 为χ轴正向,BA 为y 轴正向。设每段细杆质量为m ,这样有 3322232a m a m a m y a m a m a m x =?+?==?+?= 1 D 图2-3-3 B C A O · 图2-3- 4 A x y F A 图2-3-2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2019—2019学年 第一学期)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物理教学工作,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大家都说这届高一年学生的基础相对说比较差,但是目前从整体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听得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遇到不懂的就会问,作业也按时有效完成。这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至少他们肯学。 二、教材与教辅分析 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人教版必修1的教材。必修1这本书是新教材,突出了新课程的四个特点:注重基础。 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2、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 3、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必修1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有很多重难点都是高考、会考中的重难点,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等可以说是

整个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质点、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学们进入高中新接触到的,理解起来又比较费劲,但是这些概念是学习运动学部分的关键,因此务必要引起学生重视。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在高一打下良好基础,为进一步学好高二和高考作好辅垫。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把握好重点。并在学好基础之上,有意识让学生接触到往年的高考题,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在平时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坚持小测并保证质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为此,具体要求如下:单元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相对别的平行班级稳步提高。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因材施教,精讲精练,及时巩固,改进不足,争取每位学生都有所突破。 2、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和探索,特别是分组实验,要保证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努力渗透物理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 3、重视课外活动,进行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进行研究性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课外研究探索的舞台,使学生的课外物理活动丰富多彩,真正成为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阵地。 4、在教学中可以理论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有用,从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一) 一、基本情况分析: ⒈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识水平。 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学生因为物理好学,从而轻视物理的学习。 ⒉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编写 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 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这一部分 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动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 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 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 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 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 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 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 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 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4、加强教研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 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 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⒌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参入意识,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我要学”。 ⒍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式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采取的措施: 1、摸清学生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组织,完成教学任务。 2、抓好课堂效率。上课力求高效,精讲精练,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的提高学生 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成绩。 3、抓好课前预习及课后及时巩固。落实每个人的作业。单元复习和测试落实到个 人,完善课前检查和试卷的单独评讲。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案例有哪些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案例有哪些 一、教学简析1.教材分析: 本学期期采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必修一,必修一模块是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 模块的学习。本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模块涉及的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进一步学习 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通过这些实验学习, 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 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全书分为四章,分别是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牛顿运动 定律。2.学生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基础尚可,虽然比不上省重点中学的素质,但相对前几届来说,生源要好许多,除对少部分同学可相应降低要求,只 要求其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外,对大多数学生应定位于激发学生 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科学探究的教学 方法,培养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的牛顿 力学体系等。3.教法、学法分析: 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重知识和重概念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争取少讲、精练、多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培养学生利用数 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 实验的教学,加强物理综合知识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教育目标任务要求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调整意见、体会教材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了解不同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教 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 1.内容标准 (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例1 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例 2 了解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工作,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例3 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例4 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例 5 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2.活动建议 (1)通过实验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从中了解空气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并讨论伽利略对物体运动的研究在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上的重大意义。 (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1.内容标准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例1 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 例2 制作一个简易弹簧秤,用胡克定律解释其工作原理。 (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例3 研究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在不同夹角时的合力大小。 (4)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例 4 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 例5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5)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0202 高一物理讲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双体运动》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双体运动》 1.做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1的匀加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2的匀加速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BD A.a 1=a 2,一定相遇一次 B.a 1a 2,可能相遇二次 D.a 1(v 1-v 2 )2 /2x 3.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v 0=16 m/s 。 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 1=3 m/s 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 2=4 m/s 2,乙车司机的 反应时间为Δt =0.5 s(即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开始刹车后0.5 s 才开始刹车),求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1.5 m 解析 设甲车刹车后经时间t ,甲、乙两车速度相等,则:v 0-a 1t =v 0-a 2(t -Δt ),代入数据得:t =2s 在这段时间内,甲、乙走过的位移分别为x 甲、x 乙,则: x 甲=v 0t -12 a 1t 2=26 m x 乙=v 0Δt +v 0(t -Δt )-12 a 2(t -Δt )2=27.5 m Δx =x 甲-x 乙=1.5 m 即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1.5 m 的距离 4.甲车以6m/s 的速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18m/s 的速度从后面追赶甲车,若在两车相遇时乙车撤去动力,以2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则再经过多少时间两车再次相遇? 解:假设再经过 t 1时间两车再次相遇 ,且乙车仍在做匀减速运动,则 v 甲t 1= v 乙t 1 -2 1a t 21 ……………… (2分) t 1= 12s ……………… (1分) 假设乙车停止运动时间为 t 2,则 0 = v 乙-at 2 ……………… (2分) t 2= 9 s ……………… (1分) t 1>t 2,说明乙车先停后甲车再追上乙车。t 1= 12s 不成立。 ……………… (1分) 设乙车行驶s 乙距离后停止运动,则 02-v 2乙= -2a s 乙 ……………… (3分) s 乙 = 81m ……………… (1分) 设再经过 t 时间两车再次相遇,则 v 甲t = 81 ……………… (3分) t =6 81=13.5s ……………… (1分) 5.一辆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08km/h ,现让该摩托车从静止出发,要在4min 内追上它前方相距1km 、正以25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则该摩托车行驶时,至少应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解:设经过时间t 1刚好追上 1000+25×240= 21a ×2402 得a=14435m/s 2=0.24m/s 2 此时摩托车v =at =144 35×240=58.33m/s=58.33×3.6 km/h =210km/h>108km/h 不合理, 摩托车应先加速t 1时间,后匀速运动

2020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2020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物理教师如何制定高一物理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物理教学计划,欢迎阅读。高一物理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年我们要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认识物理课程的性质,领会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了解物理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通过学习物理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使我们的物理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具体化。认真学习新的物理教学大纲,明确必修物理课和选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现行使用的教材做好调整。学习有关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理论和经验,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基本点出发,根据各校、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育教学计划与目标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二、教学目标 通过新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在讲解时要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推理过程引出,应使学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达到高考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做法 1、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本”指课本,“纲”指《考试说明》。在物理基础教学中必须分清主次,紧跟高考动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2、因材施教,“生动活泼” 在教学中,为使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应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导以耐心的辅导,作业进行面批,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

0203 高一物理讲座《分段运动》2010-7-17

高三物理总复习《分段运动》 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s /2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t /2时的速度为v 2,则 v 1和v 2的关系为[ABC] 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v 1>v 2 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v 1>v 2 C.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 v 1= v 2 D.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 v 1< v 2 解: 设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v 0,未速度为v t v 21-v 22=(2220t v v +)2-(20t v v +)2=(2 0t v v -)2≥0 所以 v 1≥v 2 4.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过4s 钟达到4m/s ,此时撤去拉力,物体在地面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在这全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A] A.等于2m/s B.小于2m/s C.大于2m/s D.无法确定 解:v =2 222212142842044240t t t t t t s s t s ++=+++?+=++==2m/s 7.一个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三个位置,B 为A 、C 两位置的中点,物体在A 、B 之间的加速度恒为a 1,在B 、C 之间的加速度恒为a 2.现测得B 点的速度v B = (v A +v C )/2.则a 1和a 2 的大小为 [A] A.a 1a 2 D.无法确定 解: v 2B -v 2 A =2a 12s v 2c -v 2 B = 2a 22 s (a 1-a 2)s =2 v 2B -v 2A -v 2c =2(2C A v v +)2-v 2A -v 2c =-2)(2C A v v -<0 所以a 1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2进度表及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物理必修2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 ⒈对学生基本情况情况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仅仅只接触了物理必修一的知识与物理思想,对学习物理的认知还不够。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以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完成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基本思想,这一基本思想也是高一教学中应该全面贯彻的教学思想。 ⒉对教材分析 高一本学期期采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物理必修二》。必修二模块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编写的,是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全书分为三章,分别是第5章曲线运动、第6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总而言之,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的加强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基础薄弱,物理思想不够深刻;然而,高中物理定量问题较多,考试题目的思维量较大,能力要求也较高。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外,对大多数学生应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物理思想与基础知识的训练是工作重点。积极检查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基础过关。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