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高一物理讲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双体运动》

0202 高一物理讲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双体运动》
0202 高一物理讲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双体运动》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双体运动》

1.做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1的匀加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2的匀加速运动,假设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下述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ABD

A.a 1=a 2,一定相遇一次

B.a 1

C.a 1>a 2,可能相遇二次

D.a 1

2.火车甲正以速度 v 1 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前方同一轨道上距车为x 处有另一辆火车乙,它正沿相同方向以较小的速率 v 2 做匀速运动,于是司机立即使甲车做匀减速运动,为使甲乙两车不致相撞,则加速度 a 的大小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 解:设经过t 时刻两车相遇,则有2122

1at t s s t v -

=+,整理得:at 2+2(v 2-v 1)t +2s=0 要使两车不致相撞,则上述方程无解,即?=b 2-4ac =4(v 2-v 1)2-8as <0 解得a >(v 1-v 2 )2 /2x

3.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v 0=16 m/s 。

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 1=3 m/s 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 2=4 m/s 2,乙车司机的

反应时间为Δt =0.5 s(即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开始刹车后0.5 s 才开始刹车),求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1.5 m

解析 设甲车刹车后经时间t ,甲、乙两车速度相等,则:v 0-a 1t =v 0-a 2(t -Δt ),代入数据得:t =2s

在这段时间内,甲、乙走过的位移分别为x 甲、x 乙,则: x 甲=v 0t -12

a 1t 2=26 m x 乙=v 0Δt +v 0(t -Δt )-12

a 2(t -Δt )2=27.5 m Δx =x 甲-x 乙=1.5 m

即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1.5 m 的距离

4.甲车以6m/s 的速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18m/s 的速度从后面追赶甲车,若在两车相遇时乙车撤去动力,以2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则再经过多少时间两车再次相遇?

解:假设再经过 t 1时间两车再次相遇 ,且乙车仍在做匀减速运动,则

v 甲t 1= v 乙t 1 -2

1a t 21 ……………… (2分) t 1= 12s ……………… (1分)

假设乙车停止运动时间为 t 2,则

0 = v 乙-at 2 ……………… (2分)

t 2= 9 s ……………… (1分)

t 1>t 2,说明乙车先停后甲车再追上乙车。t 1= 12s 不成立。 ……………… (1分)

设乙车行驶s 乙距离后停止运动,则

02-v 2乙= -2a s 乙 ……………… (3分)

s 乙 = 81m ……………… (1分)

设再经过 t 时间两车再次相遇,则

v 甲t = 81 ……………… (3分)

t =6

81=13.5s ……………… (1分) 5.一辆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08km/h ,现让该摩托车从静止出发,要在4min 内追上它前方相距1km 、正以25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则该摩托车行驶时,至少应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解:设经过时间t 1刚好追上 1000+25×240=

21a ×2402 得a=14435m/s 2=0.24m/s 2 此时摩托车v =at =144

35×240=58.33m/s=58.33×3.6 km/h =210km/h>108km/h 不合理, 摩托车应先加速t 1时间,后匀速运动

所以 1000+25×240=12300t ++30×(240-t 1) t 1=340s 30=a t 1=a ×3

40 a=2.25m/s 2 6.[2007江西Ⅰ]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 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 0=13.5m 处作了标记,并以v =9m/s 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 =20m 。求:

(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解:(1)设经过时间t ,甲追上乙,则根据题意有vt -vt /2=13.5

将v =9代入得到:t =3s ,

再有 v =at

解得:a =3m/s 2

(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 ,则:s=at 2/2

代入数据得到 s=13.5m

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

7.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 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 ,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m 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 。以后只维持这个速度4.0s 。设猎豹距羚羊x m 时开始攻击,羚羊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s 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作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

(1)猎豹要在其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 值应在什么范围?

(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x 值应在什么范围?[(1)x ≤55m (2),x ≤31.9m]

8.猎狗能以最大速度v 1=10m/s 持续地奔跑,野兔只能以最大速度v 2=8m/s 的速度持续奔跑。一只野兔在离洞窟s 1=200m 处的草地上玩耍,被猎狗发现后径直朝野兔追来。兔子发现猎狗时,与猎狗相距s 2=60m ,兔子立即掉头跑向洞窟。设猎狗、野兔、洞窟总在同一直线上,求:野兔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才能保证安全回到洞窟。

解:设野兔的加速度至少为a 才能安全回洞窟,时间为t

对猎狗s 1+s 2=v 1t …………………………………………………………3分

得t =

121v s s +=10

60200+s = 26 s …………………………………………………………2分 对野兔,若一直加速,设到达洞窟的速度为v ,则有s 1=2

0v +t ……………………2分 v =t s 12=26

2002?=15.4m/s > v 2 ,不符合题设 …………………………………………2分 故野兔应先加速后以v 2匀速,设加速时间为t 0,则有s 1=2

02v +t 0+v 2(t -t 0) …………2分 得t 0=212)(2v s t v -=8

)200268(2-??s =2 s ……………………………………………2分 a =02t v =28 m/s 2 =4 m/s 2 ………………………………………………………………………2分 9.一辆轿车违章超车,以108km/h 的速度驶入左侧逆行道时,猛然发现正前方80m 处一辆卡车正以72km/h 的速度迎面驶来,两车司机同时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都是10m/s 2,两司机的反应时间(即司机发现险情到实施刹车所经历的时间)都是Δt ,试问Δt 是何数值,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Δt ≤0.30s]

解: 80=(30Δt +102302?)+(20Δt +10

2202

?)=50Δt +65 所以Δt =0.3 s 即Δt ≤0.30s 10.[2011年江西高考24T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答案: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 0)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1,加

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2。由运动学公式得

v =at 0

2012

1at S =

s 2=vt 020)2(21t a + 设汽车乙在t 0时刻的速度为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 /1、s /

2。同样有 v /=2 at 0 20/1)2(21t a S =

=/2S v /t 02021at +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 、S /,则有 s =s 1+s 2

s /= s /1+s /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s s =7

5

2019-2020年高一物理同步辅导教材第7讲

一、本讲进度:第二章直线运动 §2.6 自由落体运动 二、学习指导: 1.自由落体运动专指这样的运动:(1)初速v0=0;(2)仅受重力作用。空中下落物若初速为零,又忽略空气阻力,就符合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这时,不管物体形状质量如何,都以同样的规律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而且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2.在同一地点,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有专用符号g,对此需注意几点:(1)“同一地点”指有相当地域范围但此地域范围又不过大的区域;(2)有明显纬度差异的地区g的数值不同;(3)同一地域有较大高度差异的不同处g的数值也不同。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v t=gt,h=,。其余有关匀变速运动的一些结论,以及对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一些结论,都可用来处理自由落体运动。 4.课本P37图2-25一张照片提供了一种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方法,在这个实验方法中,可采用公式来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如果此照片拍摄时相隔0.01s曝光一次,请你由照片估算测出的g的数值。 5.还有一种运动也常见:物体以竖直向上的初速v0抛出,之后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这种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因为也是仅受重力作用,它具有与自由落体运动一样的加速度g,但因g 的方向竖直向下与v0反向,所以物体上升阶段作的是匀减速运动。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1)写出竖直上抛运动三个主要运动规律。 (2)(2)它到达最高处的速度多大? (3)(3)它升到最高点用去多少时间?升起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三、典型例题讲评: [例1] 一物自高空O处自由下落,经过A点到达另一B点,已知物体在B处的速度是A处速度的,A、B两点间的距离是7m,问O点和B点间距离是多少? (思路) 解一:设从O→A运动时间为t,下落高度为h;从O→B运动时间为t’,下落高度为h’。由题给条件,思考进一步思考已知h’-h=7m,如何再求h’? 解二:能不能由一步得到 [例2] 一根长8m 落,该杆通过距杆下端10m 10m/s2) (思路) 作出杆下落过程示意图如图1 B端到达P时杆的位置是Ⅲ。 所谓杆通过P [例3] 从地面点燃发射后,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从开始起动升到最高点一共要多长时间?(g取10m/s2) (思路) 在前2s内,因有火药燃烧产生的外力推动,火箭的上升运动不同于前面说的“竖直上抛运动”,是一个a≠g的向上的匀加速运动。 请思考:1. 火箭升到最高点的运动可分为几阶段,每阶段各作什么运动?2. 什么时候达到最大速度?3. 前、后运动之间的联系如何?

物理高一升高二专题讲座

母 军 一、知识回扣 1.弹力 (1)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F =kx 计算;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可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 (2)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摩擦力 (1)大小: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0

三、模型综述 1、“滑轮”挂件模型中的平衡问题规律方法: (1)两个图的对比 (2)重要结论 例3、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端位置不变,将B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端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 B.B端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C.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D.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例4、如图所示,A、B都是重物,A被绕过小滑轮P的细线悬挂着,B放在粗糙 的水平桌面上;小滑轮P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O′是三根线的结

高一物理同步辅导-常州(第1讲)

高一同步辅导材料(第1讲) 一、本讲进度: 第二章 直线运动 §2.1 机械运动 §2.2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2.3 速度、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二、学习指导: 1、正确理解“质点” 自然界中任何事物及其运动都是较复杂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暂时撇开起作用很小的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大小在研究的问题中起作用很小,我们就暂且不管它而将物体看成一个质点。“质点”是高中物理第一个接触的理想化模型,用理杰模型来研究物理问题是常用的思想方法。 不要误以为很小的物体是质点。当物体的线度比起运动距离很小,或物体作平动时,物体便可看作质点,因为它的形状大小对讨论运动作用已很小。 2、为什么要引入“位移”这个概念?对于物体运动生活中习惯的认识是走了多少路程,但路程只指轨迹的长度,不能确切指示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这点是掌握一个运动必不可少的)。如图1,已知t 、s (1)加速度t v v a t 0-=(或等为t v a ?=)表示的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而非速度变化的多少。a 大 只表示速度变化快,不是表示速度变化大。 (2)不要望文生义将加速度理解成“加出来的速度”。牢记加速度a 、速度v ,速度的变化v ?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因而a 的大小与v 和v ?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v 很大的匀速运动a 为零,v 为零时a 可以不为零;速度变化v ?很大,但所用时间t 也很大时,a 不一定大。 (3)加速度是有方向意义的矢量,取初速v 0的方向为正方向时v t >v 0 ,则 t v v a t 0-=>0,即a 与v 0同方向,此时对应的物理情景是加速运动;若v t

高中物理功和能知识点与题型总结剖析

功和能 专题要点 1.做功的两个重要因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功的求解可利用θ cos Fl W =求,但F 为恒力; 也可以利用F-l 图像来求;变力的功一般应用动能定理间接求解。 2.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功,求解公式有θcos V F t W P == 平均功率,θcos FV t W P == 瞬时功率,当0=θ时,即F 与v 方向相同时,P=FV 。 3.常见的几种力做功的特点 ⑴重力、弹簧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⑵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①单个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②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转移,没有机械能的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且总为负值,在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不仅有相互摩擦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还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内能的量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 ③摩擦生热,是指动摩擦生热,静摩擦不会生热 4.几个重要的功能关系 ⑴重力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即P G E W ?-= ⑵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即P E W ?-=弹 ⑶合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即K E W ?=合 ⑷重力之外的功(除弹簧弹力)的其他力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即E W ?=其它 ⑸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等于系统中内能的变化,相对Fl Q = ⑹分子力的功等于分子势能的变化。 典例精析 题型1.(功能关系的应用)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设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为F 恒定。则对于小球上升的整个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球动能减少了mgH B 。小球机械能减少了FH C。小球重力势能增加了m gH D 。小球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g 解析:由动能定理可知,小球动能的减小量等于小球克服重力和阻力F做的功。为(mg+F)H,A 错误;小球机械能的减小等于克服阻力F 做的功,为FH,B 正确;小球重力势能的增加等于小球小球克服重力做的功,为mgH ,C正确;小球的加速度

高一上物理同步辅导3追及和相遇问题

第三讲追及和相遇问题 【考点解析】 追及和相遇问题一般是研究两个物体分别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关系。一般把同方向的运动称之为追及,相向运动称之为相遇。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分析清楚二者的位置关系,同时兼顾运动时间关系和速度大小关系。研究的手段一般是借助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置关系示意图建立方程并求解,当然,必要时要讨论结果是否具有物理意义。【题型分解】 1.利用v-t图分析追及和相遇问题 解题要点:特别留意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勤画位置关系示意图 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0的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秒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秒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10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4.如图所示,Ⅰ、Ⅱ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判断() A.甲、乙两小球做的是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B.图线交点对应的时刻两球相距最近 1. 2.

C .两球在t =2 s 时刻速率相等 D .两球在t =8 s 时发生碰撞 2.追及问题 解题要点:分析位置关系,找到出现距离极值的条件,列方程求解。 3.相遇问题 解题要点:重点理清时间和位置关系,可对两个质点分别指定正方向。 7.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在图中,甲、乙两辆汽车分 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各自道宽的中心线(下图中虚线所示)向前匀速行驶,当甲、乙两车的车头到十字路口(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30 m 、40 m 时,道口恰处于红、绿灯转换,甲、乙两车均未采取任何减速或制动等措施,以致两车相撞.已知两车型号相同,汽车的车长为5.2 m ,车宽为1.76 m.并已知甲车的车速为v 1=40 km/h ,设两车相撞前均为匀速行驶.试判断在穿过路口过程中,乙车车速的范围. 8.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 A 向东匀速行驶, 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穿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 处)经0.7s 作出反应,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 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 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下图示之,AC 段是汽车轮胎在路面上的擦痕.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 m =14.0m/s 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起始制动点A 紧急刹车,经14.0m 后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 =17.5m.BC =14.0m ,BD =2.6m.问: (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 A 是多大?有无超速? (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大小? 5. 6.

高一物理功和能试题

专题练习—功和能 一、选择题 1.质量为m 的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运动中所受阻力恒定。当汽车的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时,发动机的功率是P 1:则当功率是P 2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率为 ( ) A. v P P 12 B. v P P 2 1 C. mav P v P -1 2 D. mav P v P +21 2.如图示,分别用力F 1、F 2、F 3将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沿同一光滑斜面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的顶端,在此过程中,F 1、F 2、F 3做功的功率大小关系是( ) A .P 1=P 2=P 3 B .P 1>P 2=P 3 C .P 3>P 2>P 1 D .P 1>P 2>P 3 3.如图所示,质量为m、初速度为v0的带电体a,从水平面上的P点向固定的带电体b运动,b与a电性相同,当a向右移动s时,速度减为零,设a与地面间摩擦因数为μ,那么,当a从P向右的位移为s/2时,a的动能为 ( ) A.大于初动能的一半 B.等于初动能的一半 C.小于初动能的一半 D.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势能的增加量 4.水平飞行的子弹打穿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经历时间△t 1,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的数值为 △E 1。同样的子弹以同样的速度击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同样 的木块,经历时间△t 2,机械能转 化为内能的数值为△E 2,假定在两种情况下, 子弹在木块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是相同的,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t 1<△t 2 △E 1=△E 2 B .△t 1>△t 2 △E 1>△E 2 C .△t 1<△t 2 △E 1<△E 2 D .△t 1=△t 2 △ E 1=△E 2 5.如图7所示,某人第一次站在岸上用恒力 F 拉小船A ,经过时间t ,人做功W 1;第二次该人站在B 船上用相同的力F 拉小船A ,经过相同的时间t ,人做功W 2,不计水的阻力,则 A .W 1=W 2 B .W 1>W 2 C .W 1

高一上物理同步辅导11共点力的平衡(一)

第十一讲共点力的平衡(一) 【题型分解】 1.平衡条件及其推论 (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缓慢运动过程 (2)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 (3)平衡推论: 二力平衡:A.二力等大,反向,共线 三力平衡:B.任两力的合与第三力等大,反向,共线 C.三力矢量可形成一首尾相接的封闭三角形 D.三力相互平行,或延长线交于一点 多力平衡:E.任一力与其他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共线 F.在任一方向上合力为零 1.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 B.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C.做匀速率圆周运动的物体 D.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 2.如图所示,木块在外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匀速运动,则拉力F与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是() A.向上偏左B.向下偏右 C.向左D.竖直向上 2.单个物体三力平衡 (1)合成法 (2)分解法 (3)矢量三角形法(动态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三根细绳悬吊下处于平衡状态,现用手持绳OB的B端,使OB缓慢向上转动,且始终保持结点O 的位置不动,分析AO、BO两绳中的拉力如何变化. 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细线悬挂一小球并放置在光滑斜面上,当用力拉斜面,使其缓慢的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细线对小球的拉力__,小球对斜面的压力__ A.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 C.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5.如图所示,支架ABC,其中AB=2.7m,AC=1.8m,BC=3.6m,在B 点挂一重物,G=500N,求AB、BC上的受力。 F

6.如图所示竖直绝缘墙壁上的Q处有一固定的质点A,Q正上方的P 点用丝线悬挂另一质点B,A、B两质点因为带电而相互排斥,致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由于漏电使A、B两质点的带电量逐渐减小。在电荷漏完之前悬线对悬点P的拉力大小() A.保持不变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减小D.逐渐增大 7.如图所示,小圆环重G,固定的竖直大环的半径为R。轻弹簧原长为L(L<2R)其倔强系数为K,接触面光滑,求小环静止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3.单个物体多力平衡-正交分解法 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 ) A1 B.2C 1 2 D. 9.如图所示,OA为遵从胡克定律的弹性轻绳,其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与静止在动摩擦因数恒定的水平地面上的滑块A相连。当绳处于竖直位置时,滑块A对地面有压力作用。B为紧挨绳的一光滑水平小钉,它到天花板的距离BO等于弹性绳的自然长度。现有一水平力F作用于A,使A向右缓慢地沿直线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 ①水平拉力F保持不变 ②地面对A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③地面对A的摩擦力变小 ④地面对A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参考答案:1.A 2.D 3. 逐渐减小,先减小后增大 4. A,C 5. 750N,1000N 6.A 7.θ= arcos kL 2(kR-G) 8.B 9.B 【高考真题】 10.(2012 广东)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 A.G和G B B. 1 2 G D. 1 2 G和 1 2 G 11.(2012浙江)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 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

高中物理公式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高中物理公式-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 度)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 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 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 (A)} 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 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 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 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α<90O 做正 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力 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讲座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讲座 高一地理备课组 地理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地理学科也是一部知识丰富的“百科全书”从人类最基本的吃穿住行到商业、旅游、交通、环境保护各个方面都有地理知识的渗透,所以人类要可持续发展,必须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地理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提问:我们同学初中也学过地理,我想知道大家是怎么学习的?学生各抒己见。 一、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差异 初中地理侧重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地理事物作一般了解,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样的特点”的问题。我们看到初中地理涉及的是大量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大多数同学们的学习方法,就是怎么样科学地、高效的记忆这些材料。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原理、地理事物、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也就是侧重于对地理因素的综合分析,掌握原理,总结规律,掌握其成因,最终形成相应的对策。更注重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与学习;重视地理原理的归纳和应用;另外,还有通过实践活动来印证地理原理及规律;重点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高中地理学法的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的差异还体现在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上,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例如:必修一中时间计算,就与数学联系较多,而且还比数学难,数学的计算时静止的,我们的计算还处于运动之中,第二单元的大气运动又与物理关系密切,第三单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又与生物有关等等。 二、学习方法介绍 同学们,进入高中,我们就要面临高考,不论你是否意识到,不论你在不在学习状态,高考都在悄悄地逼近你,所以我们要转变态度,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自身素养有所提升。为了我们同学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地理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学年第一学期)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物理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持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大家都说这届高一年学生的基础相对说比较差,但是当前从整体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听得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遇到不懂的就会问,作业也按时有效完成。这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至少他们肯学。 二、教材与教辅分析 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人教版必修1的教材。必修1这本书是新教材,突出了新课程的四个特点:注重基础。 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2、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水平; 3、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必修1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有很多重难点都是高考、会考中的重难点,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等能够说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质点、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学们进入高中新接触到的,理解起来又比较费劲,但是这些概念是学习运动学部分的关键,所以务必要引起学生重视。

三、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在高一打下良好基础,为进一步学好高二和高考作好辅垫。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把握好重点。并在学好基础之上,有意识让学生接触到往年的高考题,拓展他们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解题水平。并在平时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坚持小测并保证质量,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为此,具体要求如下:单元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相对别的平行班级稳步提升。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因材施教,精讲精练,即时巩固,改进不足,争取每位学生都有所突破。 2、增强实验课的教学和探索,特别是分组实验,要保证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水平和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水平,努力渗透物理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 3、重视课外活动,实行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实行研究性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课外研究探索的舞台,使学生的课外物理活动丰富多彩,真正成为培养兴趣、发展水平的阵地。 4、在教学中能够理论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有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研究的计划 1、增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本校的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提

高一物理功和能测试题

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学期 物理试题(2012.4) 说明:本试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自主选择、分层计分的方式,试卷满分120分,考生每一大题的题目都要有所选择,至少选作100分的题目,多选不限。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6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 1.下列关于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力和位移是做功的二要素,只要有力、有位移、就一定做功 B.功等于力、位移、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C.因为功是矢量,所以功有正负 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零 2.某物体从高为H 处由静止下落至地面,用时为t,则下述结论正确的( ) A.前、后2H 内重力做功相等 B.前、后2t 内重力做功相等 C.前、后2H 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D.前、后2t 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 3.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物体具有对外做功的本领就具有能 B.做功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过程 C.功就是能,能就是功 D.功是物体能量转化的量度 4.关于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B.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小 C.重力势能为负值说明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D.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参考面的选取有关 5.在下列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高一上物理同步辅导14牛顿运动定律(二A)

第十四讲 牛顿运动定律(二) 【题型分解】 1.基本概念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定义式:F 合=ma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一定为零 B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C .物体所受合外力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D .物体所受合外力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多么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但是用较小的力去推地面上很重的物体时,物体仍然静止,这是因为( ) A .推力比摩擦力小 B .物体有加速度,但太小,不易被察觉 C .物体所受推力比物体的重力小 D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2.因果性 3.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ma 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 的是( ) A .由F =ma 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 .由m =F a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 加速度成反比 C .由a =F m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 成反比 D .由m =F a 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 到的合力而求出 3.同体性 4.独立性 4.如图所示,马拖着一根质量为m 的光滑树干在水平地面上做加速 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已知马对树干的水平拉力大小为F 1,树干对马的拉力大小为F 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 ) A .F 2=ma B .F 1-F 2=ma C .F 1+F 2=ma D .F 1=ma 5.在光滑水平面上,力F 1单独作用某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为3m/s 2, 力F 2单独作用此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m/s 2,两力同时作用于此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不可能为( ) A .8m/s 2 B .5m/s 2 C .4m/s 2 D .1m/s 2 6.自动扶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扶梯上站着一个质量为50kg 的 人,随扶梯以加速度a =2m/s 2一起向上加速运动,如图所示.则此时人受到的扶梯的支持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怎样的?(g 取10m/s 2)

-高一物理讲座《电场》》--

-高一物理讲座《电场》》--

————————————————————————————————作者:————————————————————————————————日期:

高中物理总复习《电场1》 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其中B 固定在绝缘地板上,A 在离B 高H 的正上方由静止释放下落,与B 发生碰撞后回跳的高度为h ,设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空气阻力不计,则BCD A.若A 、B 带等量同种电荷,则h <H B.若A 、B 带不等量同种电荷,则h >H C.若A 、B 带等量异种电荷,则h >H D.若A 、B 带不等量异种电荷,则h >H 2.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两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 、B ,带电量分别为-2Q 与-Q .现在使它们以相同的初动能E 0(对应的动量大小为p 0)开始相向运动且刚好能发生接触.接触后两小球又各自反向运动.当它们刚好回到各自的出发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1和E 2,动量大小分别为p 1和p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E 1=E 2>E 0 , p 1=p 2>p 0 B.E 1=E 2= E 0 , p 1=p 2= p 0 C.接触点一定在两球初位置连线的中点右侧某点 D.两球必将同时返回各自的出发点. 解:由牛顿定律的观点看,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始终相同,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相同,必然在连线中点相遇,又同时返回出发点.由动量观点看,系统动量守恒,两球的速度始终等值反向,也可得出结论:两球必将同时返回各自的出发点.且两球末动量大小和末动能一定相等.从能量观点看,两球接触后的电荷量都变为 -1.5Q ,在相同距离上的库仑斥力增大,返回过程中电场力做的正功大于接近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由机械能定理,系统机械能必然增大,即末动能增大.选AD. 3.有两个点电荷所带电量的绝对值均为 Q ,从其中一个电荷上取下ΔQ 电量,并加在另一个电荷上,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原来相比B A.一定变大 B.一定变小 C.保持不变 D.由于两电荷电性不确定,无法判断 4.真空中两个同种点电荷q 1、q 2相距较近,保持静止状态,今释放q 2,且q 2只在q 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q 2在运动过程中 ABD A.受到的库仑力不断减小 B.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运动的速度不断减小 D.运动的速度不断增大 5.[2008天津18T]带负电的粒子在某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能分别完成以下两种运动:①在电场线上运动,②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该电场可能由A A.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形成 B.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C.两个分立的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D.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与带正电的无限大平板形成’ 【解析】在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在电场线上运动,只要电场线是直线的就可能实现,但是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就需要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根据题目中给出的4个电场,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是A 答案 6.[2008江苏6T]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 =BC , 电场中的A 、B 、C 三点的场强分别为E A 、E B 、E C ,电势分别为A ?、B ?、C ?,AB 、BC 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 AB 、U BC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答案: ABC A.A ?>B ?>C ? B. E C >E B >E A C.U AB <U BC D.U AB =U BC 解析:考查静电场中的电场线、等势面的分布知识和规律。A 、B 、C 三点处在一根电场线上,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落,故A ?>B ?>C ?,A 正确;由电场线的密集程度可看出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 C >E B >E A ,B 对;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电势降落较快,故U BC >U AB ,C 对D 错。此类问题要在平时注重对电场线与场强、等势面与场强和电场线的关系的掌握,熟练理解常见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规律。 7.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该星球均匀带电,电量为-Q ,表面无大气,在一实验中,宇航员将一带电q (q <

高一上物理同步辅导9力的合成

第九讲力的合成 【题型分解】 1.基本概念和方法 1.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跟几个力共同产生的______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叫做力的合成. 2.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上的,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3.实验表明: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这两个之间的表示出来,这就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4.力既有,又有,力的合成要遵守________定则,在物理学中,像这样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等物理量,只有,没有,在物理学中叫做标量,如、、等. 针对练习 1.关于分力与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力与合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所以它们都是物体受到的力B.分力同时作用于物体时产生的效果与某一个力单独作用时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那么这几个分力就是这个力 C.合力只能大于分力,不可能小于分力 D.两个分力夹角在0到180°之间变化时,若分力大小不变,则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2.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A.沿斜面向下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上D.竖直向上 3.如图所示,三个力F1、F2、F3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将三个力的图示平移后,恰能组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求这三个力的合力. 2.多个力的合成 1.分步合成,根据题目具体情况,选择合成顺序和方法 2.先正交分解然后合成 针对练习 4.如图所示,AB为半圆的一条直径,O为圆心,P点为圆周上的一点, 在P点作用了三个共点力F1、F2、F3,则它们的合力为F2的________倍. 5.六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F、2F、3F、4F、5F、6F,相互间夹角均为60°,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合力大小是,方向. 3.合力的范围 1.两个大小确定的力,其合力大小随夹角增大而_______。 2.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大小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3.三个力F1、F2和F3的合力大小范围为_____________。F3=12N F2=9N F1=7N 6F 5F 2F F 3F 4F

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一)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起点,我一定化压力为动力,在教学中不断改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这届高一年级普通班学生的基础比较差,但是目前从整体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一般听得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遇到不懂的就会问,作业也按时有效完成。这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至少他们肯学。但每个班总存在一小部分比较调皮的,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开小差,趴在桌上的,特别是晚上喜欢讲话......我觉得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正朝着改掉他们的坏习惯方向努力,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比如布置一些比较具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完成。我相信经过纠正,他们学习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二、教材与教辅分析 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人教版必修1的教材,这本书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研究运动、力以及力与运动间的关系,共四大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相互作用、牛顿运动定律)。必修1这本书突出了新课程的四个特点:注重基础性、体现现代性、反映选择性、强调可操作性。 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 2、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 3、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必修1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有很多重难点都是高考、会考中的重难点,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等可以说是整个出国留学网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质点、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学们进入高中新接触到的,理解起来又比较费劲,但是这些概念是学习运动学部分的关键,因此务必要引起学生重视。

高一物理同步辅导:物理运动学知识点

高一物理同步辅导:物理运动学知识点 高一物理运动学知识点 小编为大家汇总了下运动学的知识点,各位看官请上眼: 一、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二、参照物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灵活地选取参照物会给问题的分析带来简便;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三、质点 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管物体的有质量的做质点.像这种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无关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即为理想化方法,质点即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四、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 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时间间隔=终止时刻-开始时刻。 五、位移和路程

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六、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a.速度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定义是“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速度是矢量。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学案

§7.3 功和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2.知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是因为物体具有能量; 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 能力目标 5.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能量的问题; 6.知道功和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德育目标 7.通过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学会 从功能角度去探索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 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 3.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得到能量的转化情况,并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 化。 【教法分析】 实验观察法、分析归纳法、讲练法。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初中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回忆一下该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新课教学 (一)能的概念 1、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度把四幅图对比在同一幅画面上。 ①流动的河水冲走小石块; ②飞行的子弹穿过木板; ③自由下落的重物在地上砸了一个坑; ④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 2、分析概括图片中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都

各自对物体做了功。 3、总结: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具有能。(板书) 4、同学们结合生活,举些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 张紧的弓能够做功,所以它具有能; 电动机通电后能够做功,它具有能。 打夯机能做功,它具有能; 流动的空气能做功,它具有能。 5、结合学生所举例子总结: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例如:有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等。 6、①演示:把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物体,用力向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 ②分析:拉下物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松手释放后,弹簧缩短,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具有了动能,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即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③总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转化过程中守恒。 7、用多媒体展示几种现象,学生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 ①水冲击水轮发电机发电。机械能—电能; ②太阳出来,照耀森林。太阳能—生物能。 ③傍晚,电灯亮了。电能—光能(内能) 过渡引言:上边我们分析了几个能量转化过程,并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做功,那么,功和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二)功和能的关系 1、用多媒体展示下边几个过程 ①人拉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而运动; ②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冲击水轮机,带动水轮机转动; ③火车在铁路上前进。 2、师生共同分析 ①中人对重物做功的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②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对水轮机的冲击,带动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做功,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③火车前进而做功,把油和煤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火车的机械能。 在上述过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且都伴随着做功过程并板书,做功使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 过渡:那么在能量转化中,能量的转化和所做的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举例说明: ①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对重物做了功,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同时,运动员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且运动员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②被压缩的弹簧放开时把一个小球弹出去,小球的动能增加,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且弹簧对小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归纳得到: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板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过渡:通过上述分析:功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同步辅导训练高一物理必修一力与 运动练习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同步?辅导训练高?一 物理必修?一力与运动?练习1 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调整“神舟九号”飞船的飞行姿态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B.以太阳为参考系,润扬长江大桥是静止的 C.伽利略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打羽毛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在先,球对球拍的作用力在后 2、关于物体运动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小 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则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C.匀速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D.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此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 A.米、牛顿、千克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D.米/秒2、千克、牛顿 4、某时刻,质量为2k g的物体甲受到的合外力为10N,速度为15m/s,质量为5k g的物体乙受到的合外力为4N,速度为6m/s,则() A.甲和乙的惯性一样大B.甲比乙的惯性大 C.甲比乙的惯性小D.无法判定哪个物体的惯性大

5、如图所示,用细绳把小?球悬挂起来?,当小球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细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6、质量为m 的 人站在升降 机中,如果升降机 做加速度大 小为的匀变 a 速直线运动 ,升降机地板 对人的支持 力大于人的 重力,则升降机的 运动情况可 能是 ( ) A .以加速度加 a 速下降 B .以加速度加 a 速上升 C .以加速度减 a 速上升 D .以上三项都 不正确 7、如图质量m ?=10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 =20N 的作?用,g 取为10?m/s2,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 ) A .0 B .4m/s2,水平向右 C .2m/s2,水平向左 D .2m/s2,水平向右 8、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 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 ?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m2:m1为( ) O m 2 m 1 v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