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人间词话

《百家讲坛》人间词话

《百家讲坛》人间词话

观看《百家讲坛》20170621 人间词话(2)无我之境本期节目主要内容:陶渊明的《饮酒》诗自诞生之日起,便远播八方、传唱千载。而八百多年后,即将离乡赴任的元好问,伫立于颍亭之下,望着远处的皑皑白雪,留下了“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的千古名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两位相隔久远的文坛巨匠,却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被“无我之境”四个字神秘地联系在了一起。本期中山大学彭玉平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百家讲坛》20170621 人间词话(2)无我之境)观看《百家讲坛》20170620 人间词话(1)三种境界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七八百年前,晏殊、柳永、辛弃疾三位大词人,在动荡不安的人生旅途中,面对如烟的往事和世事的艰辛,心绪难平,有感而发,各自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动人词句。在二十世纪初,它们却因为一个人一本书,神奇地被联系在了一起。本期节目中山大学彭玉平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百家讲坛》20170620 人间词话(1)三种境界)

学记原文及翻译72106

首页阅览室馆友我的图书馆帐号 《学记》全文及翻译 收藏人:健康人格政治 2011-04-08 | 阅:56144 转:813 | 来源 | 分享 腾讯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搜狐微博推荐给朋友 举报 《学记》全文及翻译 2010年10月05日星期二18:06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在每二十五“ 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作“大成”。【原文】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这样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的效果,使跟前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向往来归,这就是大学施教的过程。古书上说:“小蚂蚁总是跟着大蚂蚁走”,岂不正好说明了这层道理吗! 【原文】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摘要:“境界”一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由来已久。受到了前辈境层理论的启发,王国维的“境界”说又在前辈境层理论上有所发展。王国维将“境界”作为创作原则和评判标准,分析诗词的演变,评价诗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因此,“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境界;造境和写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首先为我们提出了造境与写境之别,他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所谓“造境”是指取材于非现实中实有之事物,用想象、夸张、虚构的手法创作境界,表达作者的感情;所谓“写境”则是则取材于现实中实有之事物,客观地描述世事、人生。但是两者又不能截然画分,因为作者的灵感来源及题材是共同的,都是自然与人生,只不过所偏重的地方与表现手法不同而已。无论诗人虚构想象之境是多么荒诞,它的构思一定遵循自然之法则;而当诗人观察描写自然景物、人生百态时,也必然对现实之物以自己的主观取舍,进行筛选、提炼、改造,因而所写之境,也必根据心中的理想而来。以下以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楼春》和张先的《天仙子》为例来说明: 在《玉楼春》这首词中,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幅春景图,在这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中,有波光粼粼的湖面,有随波荡漾的轻舟,有翠绿的烟柳,有竞相开放的杏花……。王国维特别指出“闹”字所起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闹”字,是如此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生命的跃动,它使原来静止的画面活了过来,使我们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生机,作品的境界由此全出。 《天仙子》写的也是春景。与前一首不同的是,它写的是暮春,而且着重刻画夜景:大好春光转眼即将过去,黑夜来临,一切喧闹都归于寂静。鸟儿不再活泼地飞来飞去,它们要睡了,人也隐没在深深的帘幕后面。黑暗中一切生物仿佛都停止了活动,只有天上的月亮偶尔穿过云层,花朵也轻轻摇曳自己的影子……。张先使用一个“弄”字来描写顾影自怜即将凋谢的花,赋予它一种不甘自弃而又无可奈何的伤感意味,此一“弄”字亦使境界全出矣。 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又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有我之境”,是指当人们感受到“我”的意念,所以与外物有某种对立的利害关系时的境界;“无我之境”是审美主体与外物无利害的关系,审美时心如止水,全部沉浸在外物之中,达到了物我融合的境界。王国维所说的“有我”、“无我”是有其特定的内涵,这一对子范畴的建立,根柢仍在叔本华的哲学美学体系之中。叔本华认为,人类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一样,都为意志所控制,一切行为和动机都由意志所决定和支配。意志在人身

由《人间词话》浅谈诗歌意境

11汉本1班王沁元11260162 由《人间词话》浅谈诗歌意境 “红杏枝头春意闹”,“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写春天优美的景象;“山中一夜雨,树梢百重泉”,“幽林一夜雨,洗出万山清”是雨后清新景色的形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边塞壮美之景。这些诗句通过“意境”带以人们一种生动形象之感。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开篇,王国维便将“境界”置于最重要的位置,于是便言“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审美境界。意境在我国美学、古典诗歌、绘画中都属重要范畴。王国维在书中将意境分为了“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以及“大境”与“小境”,说明了意境应具备鲜明的生动性与艺术感染力。在中国古诗中,意境居于重要之位,它以意蕴、情趣为上,以神似取胜,也因此,中国古代诗词不但给人们带以韵律、节奏之美感,也往往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以简单明了的李白诗《早发白帝城》为例,该诗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诗歌的意境美。李白在流放途中突闻被赦,在心情欢愉、兴奋之际即兴创作了之诗。纵观全诗,无一字直叙诗人的情感,但我却从全篇体会了诗人那丰富的情感。作者通过“化景物为情思,化情思为景物”的方法抒情。通过一、二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借早晨美好的景色表露自己在归途中的欢快之情。 三、四句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借“轻舟过万重山”表达诗人急切思归与欢快的心情。尤其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反猿叫之声“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凉之感,因诗人情感欢快,猿声也被灌以欢快的感情色彩。如同王国维所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同时,王国维在书中还提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种境界也。”说明在面对困难与危险时,只有不断地“更上一层楼”,才能看到更远的地方。这是说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此第二种境界也。”说明在设定目标后,就应该为之而不断的努力,无论在前进的道路中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不言放弃。这是说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此第三境界也。”这是说在第二境界不断地“众里寻他”,历经周折,不断克服困难后,自然就会在“吃得苦中苦”后“方为人上人”,成为王国维先生笔下的“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戍能入而不能出。”在我看来,面对人生,我们也须有这样的“出入”。入乎人生之内,故能感之。出乎其外,故能语之。入乎其内,故有动力。出乎其外,故有境界。 人间词语,在我看来便是历经世事的人们对生活的感悟,然后用艺术特色的手法,用时间的积淀来形成一家之语,展现的不只是一种脱俗的语言魅力,更是传承一种人生境界。

《学记》全文及翻译(转)

《学记》全文及翻译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

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 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 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在每二十五“ 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作“大成”。 【原文】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

(完整版)《学记》全文及翻译汇总

《学记》全文及翻译 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2000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寻找有贤之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浅谈人间词话中的境界

浅谈《人间词话中》的境界 “境界”一词,古而有之,从“正其境界,修其分理”到“比丘自佛,斯义宏深,非我境界”。到唐代开始用“境界”论诗将诗分为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到明清两代,“境界”、“意境”已成为文学上普通使用的术语。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其最富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人间词话》中,很大部分阐述了其对“境界”这一词的理解,他认为评词的基准便是“境界”一词,他在《人间词话》中一开端就曾特别提出“境界”一词。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王国维先生首先肯定了“境界”,继而他又将境界分类: 首先,在《人间词话》第三则中他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他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第四则中,他又补充了二者的不同。 “无我之境,人惟境中的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王国维认为诗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我个人认为他所说的“有我之境”是指主体,存有“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关系时的境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便都可视为“我”与”外物”相对立,外界之景物对“我”有某种利害关系之境界。所写的是“我”眼中之景,“我”存在于景物之中,景物之中渗透了”我”之感情。景物因个人情感而被著以色彩。客观景物受到个人主观感情的影响。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所写的“孤馆”“春寒”“杜鹃”“斜阳”无一不对“我”有威胁,明显的表现了“我”与“物”的对立与冲突。 “有我之境”即是指当主体人已泯灭了自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并无厉害关系相对立时的境界。是“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如“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都可视为“我”与“外物”并非对立,外界之景对“我”并无利害关系的境界,但观赏外物的主人依然是我。在“无我之境”中,则“我”与“物”已无厉害相对之关系,而是“我”与“物”达到一种浑然合一的状态。所以是“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所谓采菊,岂非是“我采”。所谓“见山”岂非明明是“我见”。但就其写作态度,两句诗实为“主观”。但就其所表现境界之全无“物”“我”之冲突而言。其性质却原具有优美之感的“无我”之境。《人间词话》删稿中说:“孝人论诗词存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悠然”二字的叙写便早已透露了“此种有真意”的一切感受。这两句十字中,绝不再描写“采菊”或“南山”景物。它概括的说出了这么一件事,有意无意点名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所以《人间词话》中的“无我”是“物”“我”之间没有冲突对立的一种境界而已,而不是说作品中绝对没有“我”。 其次,他将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在《人间词话》第二则中写道:“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而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而必邻于理想故也。”第五则说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

谈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意境

谈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意境 一、意境与境界 今人每将王国维的“境界说”与古老的“意境”说视为一体,其实二者在诗学精神上有质的差异。“意境”诞生于玄风释气风行的魏晋时代,受这种时风的感染其诗学精神就难免带有玄味与佛香。“意境”之意正是对庄周无为之道与释家虚豁之神的体悟,与这种体现释道精神充满超凡入圣的高蹈意味的意境说相反,王国维的“境界说”充满的恰恰是写实的现实精神。与“情境说”有所相近,同“情境说”注重对“直寻”、“即目”的重视一样,境界说也始终执着于感觉的真实。杨守森教授在所著《艺术境界论》一文中提出:“在中国文艺学领域,…意境?和…境界? 常被混为一谈,而实际上是判然有别的。…意境? 强调的是主客化一,情景交融。…境界?注重的则是作家、艺术家凝铸于作品中的关于现实、人生、宇宙的主体性体悟与沉思,即诗性精神空间。”即“意境”的范畴有着浓厚纯粹的艺术韵味,而“境界”则有更鲜明厚重的人生况味。笔者对此观点甚为推崇。事实上,《人间词话》由“意境”向“境界”的转换,正是王国维对中国古代意境论的重要发展与推进,也正是王国维接受西方现代人生哲学影响的具体体现。“境界”相对于“意境”,是一个更具人生美学情致的范畴。那么何为境界呢?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也。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显然,王国维所说的“境界”主要是指艺术内容的真实性。在他看来,“境界”是产生艺术美感的根本。他曾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是艺

术品所具有的品质,是生命主体的心灵感受。而境界所秉有的内涵除了气质、神韵等外,还包括了艺术与人生的时代精神。至此,我们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境界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了。王国维标举“境界” 一词,意在确立文学批评理论的本体,他在《人间词话》第九则中说得非常明确,“《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 二字,为探其本也。”那么王国维是如何用“境界”探其本的呢? 王国维认为,没有真性情的人是不可能对生活、宇宙万象有很深的体悟和认识的,不可能达到对普通人生的终极关怀。鉴于此,“真”是境界说的生命力,也是王国维整个美学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在审美活动中,所谓的境界是真情真景高度融合交相辉映的状态,这种“真”表达着主体对宇宙的叩问,对人生的感叹。因此,对“真”的探求愈深,相信对于境界说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对境界说的阐释会更具说服力,境界也会变得更加清晰崇高。王国维的境界说,既是一个全新的词学观念,又是一个全新的词学批评标准。这个观念和标准在不排斥“善”和“美”,即“内美”和“修能”的前提下,把“真”放在第一位,强调写“真景物”和“真感情”,这对传统的伦理至上的功利主义的词学批评模式是一个很大的超越。王国维用这种全新的词学观念和标准来审视评价唐宋以来的词人词作,确能予人以耳目一

《人间词话》“三境界”中的意志主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6435417.html, 《人间词话》“三境界”中的意志主义 作者:刘萱仪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2期 摘要:王国维的学术成就贯通中西,其对于西方哲学思想的涉猎以叔本华为甚。《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不仅是对文学批评的深入体察,同样深刻暗合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上讲已经脱离了文学批评的层次,表达的其实就是叔本华“意志”,“痛苦”和“厌倦”这三种哲学概念。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叔本华意志主义 一、王国维的哲学思想背景 贯通中西的学术成就反映了西方哲学对于王国维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其中以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为甚。王国维对叔本华思想的认识来自于他在东文学社时期的哲学涉猎。他本拟赴日本学习理科,却因病回国,弃科学而专力于哲学之研读,后又转及于文学和美学。而他对叔本华哲学的理解又与他忧郁悲观的天性不无关系,他在《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中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这无疑也是他对叔本华哲学有深刻理解的重要原因。 王国维先生曾在其早期的杂文《评论》中以叔本华的哲学评论《红楼梦》,这篇文章是以叔本华的哲学与美学观点为依据写的一篇文学批评的文章。他根据叔本华的思想,认为“欲”是生活的本身,先于人生存在并且永恒,《红楼梦》的价值在于写出了人生痛苦的解脱之道。无独有偶,王国维不唯用叔本华思想指导其对《红楼梦》的研究,在研究词的时候也用到了与叔本华齐名且哲学体系相同的尼采的思想,《人间词话》中评李后主词时就直接提到了尼采。此外,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了“悲剧论”,而他的诗词更是体现了深刻的西方哲学思想。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评论》作于1904年,而《人间词话》发表于1908~1909年的《国粹学报》上。这个期间正是王国维的阅读及研究经历了哲学,教育学,伦理学而转向文学和诗词的过程。《人间词话》的写作,发表,整理正是这一阶段的后期。笔者以为,人间词话中广为人知的“三种境界”尤其体现了叔本华哲学对于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影响。 二、“三种境界”的意志主义发微 本文拟讨论的“三种境界”出自《人间词话》第二十六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此“三

王国维与[人间词话]

王国维与[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一部著名的文学诗词评论,1908年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一直以来,该著作极受学术界重视。 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生于清光绪三年,卒于1927年(1927年的初夏,阴历五月初三,想不开的王国维,转了两圈,看看周遭无人,一头栽进颐和园昆明湖。那时,颐和园门票昂贵,要大洋一元,因而游人甚少,待救起时,已断气身亡。他的死,为后人所遗憾。),享年51岁。王国维为近代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为近代以来所罕见。其生平著作甚多,身后遗著收为全集者有《王忠悫公遗书》,《王静安先生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等数种。《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王国维的代表诗词有: 《虞美人》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犀比六博消长昼,五白惊呼骤。不须辛苦问亏成。一霎尊前了了见浮生。 笙歌散后人微倦,归路风吹面。西客落月荡花枝。又是人间酒醒梦回时。 金鞭珠弹嬉春日,门户初相识。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近来瞥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折。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临江仙》 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闻说金微郎戍处,昨宵梦向金微。不知今又过辽西。千屯沙上暗,万骑月中嘶。郎似梅花侬似叶,朅来手抚空枝。可怜开谢不同时。漫言花落早,只是叶生迟。《鹊桥仙》 沉沉戍鼓,萧萧厩马,起视霜华满地。猛然记得别伊时,正今日、邮亭天气。北征车辙,南征归梦,知是调停无计。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绣衾初展,银釭旋剔,不尽灯前欢语。人间岁岁似今宵,便胜却、貂蝉无数。霎时送远,经年怨别,镜里朱颜难驻。封侯觅得也寻常,何况是、封侯无据。《苏幕遮》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 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 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 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 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 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 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 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 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 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 不刑,其此之由乎!

翻译中的形式与内容摘自《英汉翻译实践要略》

翻译中地形式与内容摘自《英汉翻译实践要略》 1.2.7 形式与内容地和谐统一 在阅读相关地翻译著述时,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对翻译究竟应该是重形式还是重内容地观点不一.那么,作为从事翻译实践活动地译者,我们应当如何在翻译实践活动地过程中处理好形式与内容之间地关系,如何比较恰当而准确地传递原文承载地信息?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内外翻译界长期争论地一个焦点问题,即翻译理念地取向问题,如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异化与归化、形式与功能、语义与交际等等.尽管这些中西译论在概念上有同有异,但总地说来,都是建立在二分法地基础之上,没有跳出二元对立地思维定势.有关此类争论地著述有很多,感兴趣地读者可以去阅读,我们在这里没有必要再对相关论说做出综述,只欲从不同地角度和层面出发,依据翻译活动地实际情况,来分析、探讨 模式. 谈到地了他对此类译文地感受: 读地时候,根本没有阅读地快感,脑子里也没有形象地画面感和丰富地联想,只为那干板直硬地翻译揪掉了不少头发,有地词语直译得令人发指,有地词语我这辈子根本没有见过,完全是翻译家地发明.那完全是满嘴外国话地汉语,让人生疏地不得了! 这样地作品哪里还能愉悦读者,阅读简直变成了一项任务!(王刚2010) 诚然,在原语和译语里地确也会存在一些类似地表达方式,因为人们不分民族和地域,其生存环境、物质条件、生活经历、七情六欲等等有许多相通之处,对于基本相同地客观世界地认识大体是一致地,对客观世界地表述和描写方法也会有类似地情况,正因为如此,才存在着翻译活动地基础.但是,就翻译地本质而言,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地异同是相对地,翻

译地跨文化信息传递本质是绝对地.也就是说,在翻译某种类型地作品地过程中,如果遇到两种语言有类似地表达方式,无论其数量有多少,那也只是偶合现象,与翻译地本质无关,不能因此就产生模糊地认识,以为原语地文字表现形式与译语地文字表现形式二者之间有直接地对应关系,就以为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字表现形式地简单、机械地对应转换.译者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仅会给自己在翻译实践活动中造成理解上地问题和表达上地困难,而且可以说,其翻译能力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实质性地提高. (篇幅有限,译例分析例略.)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地语言体系,两种语言地信息传递机制存在着本质上地差异,具有各自特点鲜明地构形与传意有机统一地信息传递模式.译者要想忠实地再现原文地语言风格和形式特点,就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机械地对应着原文地文字表现形式本身来翻译.大家试想,

(完整版)《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今译 内容选自:刘震.《学记》释义.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另可参见:傅任敢.“学记”译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a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今译:执政者能够对国家大事深谋远虑,及时发布政令,能够礼贤下士选贤任能,这样可能博得一些小的声誉,但还不能耸动群众的听闻,动员起群众。执政者能够尊敬贤能的人,怀柔远方的人和被疏远的人,他就可能耸动群众的听闻,动员起群众,但还谈不上教化人民。执政者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起良风美俗,看来只有通过兴教育办学校才能达到目的。(页6)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e)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今译: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完美的玉器。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道理,不能走上天理伦常的康庄大道。所以,从古以来的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就必须首先抓紧教育。《尚书·兑命》篇说:“统治者应当始终不忘重视教育”,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敩(xiao)学半。其此之谓乎。(页11-12) 今译:即使有了美好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无从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了极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无从知道它的奥妙。所以说,只有通过学习实践,才能发现自已有欠缺;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会感到疑难困惑。知道自已有欠缺,才能回头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感到疑难困惑,才能自强不息,用心钻研,不敢怠惰。所以我们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相学科占一半”,就是这个意思。(页16) (注:“教学相长”的本意如上所述。但现在也有关于“教学相长”的所谓“引申义,即:“教学相长”是指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原文: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sui)有序,国有学。 今译:古代的教育体制:每二十五家为闾,设立“塾”。每五百家为党,设立“庠”。每万二干五百家为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页22) 原文: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今译:大学每学招收学生,每隔一年才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一年考查是否能正确理解教材,

(精选)浅析“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论《人间词话》意境说

浅析“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读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有境界则自成千古。纵观五代、北宋之词,莫不谨遵其道。王国维《人间词话》以独特的审美眼光,从物我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上深悟词人在作品中“自我”意识的流露和“忘我”境界的表现,因而提出了“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的观点。并以此评判前代诗词作品,把“意境说”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感受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景物,于是自己的内心情感关注到各管景物之中的一瞬间,由物我两忘至物我统一,客观之物带上了“我”的色彩。 以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为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园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词的上阕大意为:晨雾浓郁,看不到远处的重楼高台,月光朦胧,看不清夜色里河边的渡口,向往的世外桃源又到何处去寻找呢?独处客馆,春寒逼人,夕阳西下,杜鹃催归,宦游之人又怎能受得了这情这景的折磨!写浓雾,写夜月,写斜阳,喻愁绪、喻情丝;写渡口,写寒馆,写杜鹃,喻乡思,喻归心,一景一物,无不染上诗人的主观色彩。诗人贬职削官后的惆怅,孤栖异乡的凄苦,往事不再的失望,

使他内心蕴藉浓浓的乡愁乡思,而又把这些主观的情感贯注到眼前的事物中,使这些景色都产生了感情,似乎和诗人共享孤寂凄苦。因而“楼台”因“雾”而失见,“渡口”披微光而不明,憧憬的“桃源”(理想境界)也无“寻处”,相伴的是冷清的客馆,惹人愁烦的春寒,再加之“斜阳里”声声催归的杜鹃。特别是最后一句“杜鹃声里斜阳暮”几可与咏羁旅的名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媲美。词的下阕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郴江也具有诗人的离愁别恨,自怨自艾,为何要流下潇湘去,把诗人那种内心深处的凄苦、怨艾表达得淋漓尽致。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犹如“庄生晓梦迷蝴蝶”,蝴蝶是我呢,还是我是蝴蝶?诗人受到娴静、优美事物的惑染,从平静的心境中回味一种境界,在淡泊超脱中物我相对,这不是移情作用,而是诗人纯粹的直观感觉在领略客观景物的结果。在无我之境中,诗人与景物表面上两回事,实际上是默然相契,诗人的心理和情趣是隐蔽的,深藏在与之相对的景物中,如陶渊明的《饮酒》诗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河中石兽最简单翻译

河中石兽最简单翻译 《河中石兽 》这篇课文 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河中石兽最简单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 a n),山门圮(p i)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 a o)数小舟,曳(y e )铁钯(p a),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f e i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 a 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 e)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zhu a n)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 1)断欤(y u)? (选自纪旳《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字词解释 1、沧州:地名,今河北省沧州市。 2、临:靠近。也有“面对”之意。 3、河干:河边。(河:指黄河,历史上黄河曾流经沧州。)干,水边,河岸。 4、山门:寺庙的大门。 5、圮:倒塌。 6并:两者都,一起。 7、沉焉:沉没在这条河里。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8、阅:经历,经过。 9、十余岁:十多岁。岁:年。

10、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11、求石兽于水中:在河中寻找石兽。求,寻找。 12、竟:终于,到底。 13、曳:拖着。 14、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土。 15、设帐:讲学,教书。 16、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17、是非木杮:这不是木片。 18、岂能:怎么能 19、为:被 20、暴涨:洪水。暴,突然(急、大)。 21、湮:埋没。 22、颠:通“癫”,疯狂。 23、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为:认为。 24、河兵:指镇守河防的兵。清代设河道总督,辖有专门治河的兵营。 25、盖:因为。 26、啮: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27、坎穴:坑洞。 28、不已:不停止。已:停止 29、倒掷:倾倒。 30、如是:像这样。 31、遂:于是。 32、溯(s U)流:逆流。 35、固:固然。 36、如:依照,按照。 37、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38、但:只,仅仅。 39、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40、欤: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 翻译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终究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教书先生在寺庙里设馆授徒,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两尊石像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疏松漂浮,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很

学记全文及译文

《学记》全文及译文 礼记·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浅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境界说是王国维标示词艺术特性的美学范畴。他论词首标境界,《人间词话》第一条:“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认为自己的“境界说”高出于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人间词话》第九条:“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予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这段话可以看出,王国维认为,自己的境界说比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更能探究到词的本质。笔者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的确比兴趣说和神韵说高明。但同时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提出不是空中楼阁,他的境界说的提出是建立在前人诗论成果的基础之上的。王国维的境界说和兴趣说、神韵说有着内在联系。那么王国维的境界说和严羽的兴趣说、王士祯的神韵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王国维认为其高出严羽、王士祯的地方又在哪里呢?下面我们来作一番分析。 严羽的兴趣说是针对北宋以来诗坛“以议论为诗”,忽视诗歌自身的审美特征的不良风气而提出的。严羽提出诗有“别材”、“别趣”,要以“吟咏情性”为根本,这样诗才能给读者以精神的感染。严羽所说的“别趣”就是兴趣,是指诗有其特殊的艺术旨趣,创作主体要以这样的旨趣为出发点,而不以一定的抽象道理的阐发为目的。 王士祯的神韵说是为了针砭清初诗坛流弊而提出的。明代前后七子言必称盛唐汉魏,之后公安派以宗宋矫之,二者余绪延及清代。无论肤附盛唐还是力追两宋,他们都一味追求诗歌的外在的表现形式,缺乏真情实感。因此王士祯提出神韵说,强调把“沛然如肺肝流出”的真情看作为文之首,要求诗力求抒发真诚的感受,这是神韵说的一方面特征。另一方面,在创作上,追求“味外味”的美学旨趣。这是其神韵说的核心。所谓的“味外味”,是指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获得来自诗中而又超越诗本身的指向诗外的一种审美体验。 严羽的兴趣说和王士祯的神韵说一脉相承,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诗歌美学传统。我们总结兴趣说和神韵说的共同点:(一)两者都强调诗歌要“吟咏情性”,抒写真情实感。(二)在诗歌的审美旨趣中都要突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之美。这两个方面有其优点又有其缺点。其优点在于重视了诗歌最核心的问题——情,即创作主体的性情感情。这一点上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学思想中的进步的一面,是对传统中“文以载道”的文论思想的扬弃。其缺点在于过分追求那种“意在言外”的艺术旨趣,而忽视甚至脱离了表现诗歌主体情感的最基础的东西——景、物,把诗歌中不可分割的情与景机械地割裂开来。他们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空中之音,相中之色”等引导读者离开作品中实在的景物,去追求那种无形无迹的情感。因此他们的诗论让人感到朦胧恍惚,难以捉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