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C++实验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C++实验报告
西南交通大学C++实验报告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C++)

软件学院

二O一O年三月

1 1

实验__1__实验报告

教学班级:6 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签名:王健金焕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熟悉Visual studio 6.0集成开发环境;

2.学习新建和打开控制台应用程序的方法;

3.通过运行示例程序了解程序开发过程;

二、实验任务

1.输出下面图形:

2.输入一摄氏温度,输出显示所转换的华氏温度。

(提示:摄氏温度=(华氏温度-32)×5/9)

三、实验结果(源程序+ 注释)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cout<<" * "<

cout<<" * * * * "<

cout<<" * * * * "<

cout<<" * "<

}

2

2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double a,b;

cout<<"请输入一摄氏温度:"<

cin>>a;

b=a*9/5+32;

cout<<"对应的华氏温度是:"<

}

3 3

4

4

实验__2_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一般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格式控制方法;

2.掌握对实型数据输出形式的设置和小数位数的控制方法;

3.了解数据输入的相关注意事项。

二、实验任务

1. 输入一台计算机的编号和该计算机的价格,并输出这些信息。(如编号为10987654321,

价格为5 998.00元,注意此处计算机的编号作为一个整数而言超出了int所定义的变量的存储范围,因此只能用double型变量来存储,但输出时要求看见的是整数形式的编号)

2. 输入三个同学的学号,计算机和英语课程的考试成绩,并输出这些信息。要求每个同

学的三个信息输出在同一行上,三行输出信息要各列对齐。

三、实验结果(源程序+ 注释)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double a,b;

cout<<"请输入该计算机的编号和计算机的价格!"<

cin>>a>>b;

cout.precision(11);

cout<<"计算机的编号:"<

5 5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double a,b,c,d,e,f,h,i,j;

cout<<"请输入学生的学号,计算机和英语成绩!"<

cin>>a>>b>>c>>d>>e>>f>>h>>i>>j;

cout.precision(8);

cout<

cout<

cout<

}

6

6

7

7

实验__3__实验报告

教学班级: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处理某一或某些操作只有在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才会被执行”的编程思路 和方法;

2. 掌握“一路分支选择结构”算法的实现语句,if 语句的使用方法;

3. 掌握“二路分支选择结构”算法的实现语句,if-else 语句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任务

1. 有一个函数2

x 1(x 0)

y x (x 0)

+>?=?

<=?,输入x 的值,输出相应的函数值。 (提示:x 取值分大于零和小于等于0的两段,对输入的x 值,在计算前应判断范围,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2.已知一函数x(x 1)

y 2x 1(1x 10)3x 11(x 10)

=-<==?

,输入x 的值,求解并输出相应的y 值。

(提示:该题根据x 的取值范围采用不同公式来计算y 的值。显然采用if 选择结构可实现该程序。)

三、实验结果(源程序 + 注释)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float x,y;

cout<<"请输入X 的值!"<>x; if(x>0) y=x+1; else

8

8

y=x*x;

cout<<"对应的函数值Y 为:"<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float x,y;

cout<<"请输入X 的值!"<>x; if(x<1) y=x;

if(x>=1&&x<10) y=2*x-1; else y=3*x-11;

cout<<"对应的函数值Y 为:

"<

}

9 9

实验__4__实验报告

教学班级: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多路分支选择结构”算法的实现语句,switch语句的使用方法;

2.学习通过程序调试来跟踪程序运行过程,查看程序运行过程中各个变量的取值变化情况。

二、实验任务

1.实现一个简单的菜单程序,运行时显示

Menu:

A(dd)

D(elete)

S(ort)

Q(uit)

Select one:

要求用户提供相应的输入,并在用户输入A,D,S时分别提示“数据已经增加、删除、排序”,输入为Q时程序结束。

(提示:该程序要求用户输入特定的A,D,S,Q字符显示相应信息,所以适合采用switch结构。)

2.某公司进行产品销售,既零售也批发,零售的价格与批发的价格不同,购买产品数量的多与少其价格也不同。具体标准见下表:

三、实验结果(源程序+ 注释)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10

10

{char op;

cout<<"请输入:"<

cin>>op;

switch(op)

{ case'A':

cout<<"数据已经增加!"<

case'D':

cout<<"数据已经删除!"<

case'S':

cout<<"数据已经排序!"<

default:

cout<<"程序结束!!!"<

}

}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11 11

{ double x,y;

cout<<"请输入客户购买产品的数量:"<>x;

if(x>=1&&x<=20)

{cout<<"该用户为零售客户!产品单价为:18元/个!"<20&&x<=40)

{cout<<"该用户为零售客户!产品单价为:15元/个!"<40&&x<=50)

{cout<<"该用户为零售客户!产品单价为:12元/个!"<50&&x<=200)

{cout<<"该用户为批发客户!产品单价为:10元/个!"<

{cout<<"该用户为批发客户!产品单价为:8元/个!"<

y=8*x;}cout<<"应付的总额为"<

12

12

实验__5__实验报告

教学班级: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处理某一或某些操作需要被有条件地重复执行”的编程思路和方法;

2.掌握“当型型循环结构”算法的实现语句之一while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

3.掌握“直到型循环结构”算法的实现语句do-while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

4.掌握“当型型循环结构”算法的实现语句之一for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任务

1.计算1-2+3-4+…+99-100。

2.输入一个整数,将各位数字反转后输出。

三、实验结果(源程序+ 注释)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int i,j,sum1,sum2;

i=1,j=2,sum1=0,sum2=0;

while(i<=99)

{ sum1=sum1+i;

i=i+2;

}

while(j<=100)

{ sum2=sum2+j;

j=j+2;

}

cout<<"结果为:"<

}

13 13

14

14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int n,r,num=0;

cout << "请输入一个整数: "<> n;

cout << "将各位数字反转后输出为:"<

{ r=n%10; cout << r; n/=10; }

while(n!=0); cout << endl;

}

15 15

实验__6__实验报告

教学班级: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循环与选择结构的嵌套的使用方法;

2.掌握嵌套循环的使用方法;

3.练习continue和break语句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任务

1. 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 用循环结构语句编程并输出下图:

*

* *

* *

* *

* *

* *

*

三、实验结果(源程序+ 注释)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int a,b,t,r,p,q;

cout<<"请输入两个整数:"<

cin>>a>>b;

p=a*b;

if (a

{ t=a; a=b; b=t; }

16

16

r=a%b;

while (r!=0)

{ a=b;b=r;r=a%b; }

cout<<"这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为:"<

q=p/b;

cout<<"这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为:"<

}

}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void)

{int i,j;

for(i=0;i<=3;i++)

{for(j=0;j<=3+i;j++)

if(j<3-i||(j>3-i&&j<3+i))

cout<<" ";

else cout<<"*";

cout<

}

17 17

for(i=0;i<=2;i++)

{for(j=0;j<=5-i;j++)

if(j<=i||(j>i+1&&j<5-i))

cout<<" ";

else cout<<"*";

cout<

}

18

18

实验__7__实验报告

教学班级: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机房)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一组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插入、删除、排序和查找等的常用算法;

2.掌握数值型一维数组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任务

1. 输入n个数,找出所有大于n个数的平均值的那些数及最小数。

2. 设有有序(值从小到大)的两组数据,将这两组数据有序合并(合并过程数据始终保

持有序)。

(提示:两组原始数据用一维数组a,b表示,合并后的数据用一维数组c表示,ia,ib 分别代表当前待放入到数组c中去的数组a,b的下标,ic指向数组c中当前存放数据的下标,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结果(源程序+ 注释)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int i,n,j;

float s[50],sum=0.0,ave,t;

19 19

cout<<"请输入数的个数:"<

cin>>n;

for(i=0;i

{ cout<<" 请输入第"<>s[i];

}

for(i=0;i

sum=sum+s[i];

ave=sum/n;

for(i=0;i

if(s[i]>ave)

{

cout<<"所有大于平均值的那些数:";

cout<

}

for(i=0;i

for(j=i+1;j

if(s[i]

{t=s[i];s[i]=s[j];s[j]=t;}

cout<

}

20

20

WEB编程实验报告---南昌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JA V A WEB编程技术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物流101班 2013年 06 月 12 日 目录

实验一WEB编程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HTML和CSS编程技术 (7) 实验三JA V ASCRIPT编程技术 (10) 实验四SERVLET编程技术 (13) 实验五JSP编程技术 (16) 实验六JA V ABEAN编程技术 (21) 实验七基于MVC模式构建系统 (25)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物流101班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一、实验项目一Web编程环境 二、实验目的 第1章搭建Web编程环境,能正确安装配置java运行环境、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第2章熟悉WEB编程集成环境MYEclipse. 第3章熟练掌握WEB工程的创建、发布、运行流程。 三、实验内容 1.安装并配置java运行环境JDK和JRE 2.安装Web服务器tomcat, 配置Tomcat服务器 3.安装并配置数据库MySQL. 4.安装MyEclispe,熟悉各项菜单项 5.为MyEclispe集成配置JDK和Tomcat 6.创建、发布、运行一个WEB工程。 四、实验仪器及耗材 计算机,JDK,TOMCA T, MySQL, MyEclipse等软件。 五、实验步骤 1.先安装jdk1.6,选择自定义安装,安装到C:\JDK 2.配置环境变量,class:.;C:\JDK\bin , classpath:.;C:\JDK\lib ,java_home: C:\JDK 安装tomcat,安装在C:\ Tomcat 下,配置tomcat_home环境变量,CATALINA_HOME: C: \Tomcat,CATALINA_BASE: C: \Tomcat,TOMCAT_HOME: C:\Tomcat 然后修改环境变量中的classpath,把tomat安装目录下的common\lib下的servlet.jar 追加到classpath中去,修改后的classpath如下: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CATALINA_HOME%\c ommon\lib\servlet.jar;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长沙理工大学C语言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实验一熟悉C语言程序开发环境及数据描述四、程序清单 1.编写程序实现在屏幕上显示以下结果: Thedressislong Theshoesarebig Thetrousersareblack 答案: #include main() { printf("Thedressislong\n"); printf("Theshoesarebig\n"); printf("Thetrousersareblack\n"); } 2.改错题(将正确程序写在指定位置) 正确的程序为: #include main() {

printf("商品名称价格\n"); printf("TCL电视机¥7600\n"); printf("美的空调¥2000\n"); printf("SunRose键盘¥50.5\n"); } 2.编写程序:a=150,b=20,c=45,编写求a/b、a/c(商)和a%b、a%c(余数)的程序。 答案: #include main() { inta,b,c,x,y; a=150; b=20; c=45; x=a/b; y=a/c; printf("a/b的商=%d\n",x);

printf("a/c的商=%d\n",y); x=a%b; y=a%c; printf("a/b的余数=%d\n",x); printf("a/c的余数=%d\n",y); } 4.设变量a的值为0,b的值为-10,编写程序:当a>b时,将b赋给c;当a<=b时,将a赋给c。(提示:用条件运算符) 答案: #include main() { inta,b,c; a=0; b=-10; c=(a>b)?b:a; printf("c=%d\n",c); }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静电场模拟

静电场模拟实验预习题: 静电场模拟实验_01 出题:魏云 什么叫物理模拟?( A ) A,指模拟过程和被模拟过程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如用飞机模型在风洞中模拟飞机在飞行中的受力分布; B,都是力学量或相同的量,如引力和电场力; C,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 静电场模拟实验_02 出题:魏云 测等位面用一般电压表可以吗?( B ) A,可以; B,不可以。 静电场模拟实验_03 出题:魏云 用稳恒电流场去模拟静电场,如果两种物理过程具有相同的数学方程却有不同的边界条件可以吗?(B)A,可以; B,不可以。 静电场模拟实验_04 出题:魏云 在静电场模拟实验中,两电极间等位线的分布和形状与两电极间电位差的大小有关系吗?( B ) A,有关系; B,没有关系。 静电场模拟实验_05 出题:魏云 在静电场模拟实验中,将两电极电压的正负极接反,其等位线和电力线的形状有变化吗?( B ) A,有变化; B,没有变化。 静电场模拟实验_06 出题:魏云 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基础是( A ) A,二者都服从拉普拉斯方程和安培环路定律; B,二者都服从麦克斯韦方程和高斯定律。 静电场模拟实验_07 出题:魏云 在静电场模拟实验中,用检流计来找等位线可以吗?( A ) A,可以; B,不可以。 静电场模拟实验_08 出题:魏云 在静电场中等位线和电场线的关系应该( A ) A,在空间处处正交; B,在空间处处平行。 静电场模拟实验_09 出题:魏云 在静电场模拟实验中,载水盘中的水的作用是( A ) A,充当导电介质; B,可有可无。 静电场模拟实验_10 出题:魏云 用电位差计测静电场中等位线的分布可以吗?( A )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 篇一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 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 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

3.建立树状目录。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 4..创建Word并保存。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 5.复制、移动文件夹 6.重命名、删除、恢复。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 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8.设置共享文件。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 9.显示扩展名。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 2.设置鼠标。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 3.设置键盘。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 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

南昌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篇一: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号:6100512094 专业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2班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XX/4/3 实验成绩: 实验一实验环境的建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QL Server XX常用版本和对操作系统的不同要求 2.熟悉SQL Server XX的基本性能 3.正确安装和配置SQL Server XX 二、实验基本原理 SQL即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 是一个综合的、功能极强同时又简洁易学的语言。它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自SQL 成为国际标准语言之后,各个数据库厂家纷纷推出各自的SQL软件或与SQL的接口软件。这就使大多数 数据库均用SQL作为共同的数据存取语言和标准接口,使不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有了共同的基础。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相互连成LAN的计算机2台以上,windows XX server 操作系统,SQL Server XX安装标准版安装软件。 四、实验步骤 安SQL Server XX:将安装光盘放入CD-ROM,将自动弹出“SQL Server自动菜单”界面,如果没有自动弹出则选择光盘根目录下的autorun.exe,双击运行: 选择运行“安装SQL Server XX组件”进入安装组件界面,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进入安装界面后,按照安装提示进行安装;一般需要人工进行干预的有: 选择安装类型和安装路径:安装类型有:典型安装、最小安装、和自定义安装。安装路径是指SQL Server的系统文件和数据文件的安装位置。默认情况下“安装类型”是典型安装,“安装路径”是操作系统设定的“Program Files”文件夹。你可以自行改变,初次安装最好不要改变他,按默认情况使用; 配置启动服务的帐号:有两类用户帐号:一类是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集成帐号,一类是混合帐号。选择第一类帐号进行安装;配置服务器端网络库:SQL Server支持多种网络库,这些网络库必须与操作系统的网络协议共同工作,才能实现客户机与数据库服务器的通信。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开始菜单操作:“开始”―>SQL Server”->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大纲+过程)

《C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一、适用范围 大纲适用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使用。 二、课程名称 C程序设计 三、学时数与学分 总学时:90 总学分:4 实验学时:28 实验学分:1 四、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目的:通过C程序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对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尤其是通过上机来掌握语法规则,使学生全面了解 C 语言的特点,熟练掌握 C 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编程技巧。 基本要求:了解和熟悉C语言程序开发的环境;学会上机调试程序,善于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并且能很快地排除这些错误,使程序能正确运行,达到实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上机实验前,学生必须事先根据题目的内容编好程序,然后在实验时输入程序、调试程序、直至运行结果正确为止,上机结束后,应整理出实验报告。 注:带*的实验项目为选做实验项目 六、教材、讲义及参考书 《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实验成绩=平时实验表现+实验报告。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实验成绩以等级形式给出,评定等级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类。 1、平时考核:上机实验前,学生必须事先根据题目的内容编好程序,然后在实验时输入程序、调试程序、直至运行结果正确为止。在实验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编程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及运用知识能力、程序编制正确性以及学生的课堂纪律、实验态度、保持实验室卫生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

2、实验报告:学生实验后应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八、实验教学大纲说明 本大纲共安排28学时的实验,其中带*号实验项目为选做实验项目,实际课时为18学时。实验项目多为设计性实验项目,每个设计性实验项目中都包含数个小的设计性题目,其中带*号的题目为选做题目,有时间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选做。 九、实验项目 实验一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Visual C++6.0编译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用编辑程序,输入教材第一章例1.1程序,并进行编译和运行。应了解所用的系统是用什么命令进行编译和连接运行的。编译和连接后所得到的目标程序的后缀是什么形式的? 2.编写一个C程序,输出以下信息: **************************** very good! **************************** 3.输入并运行教材第一章中例1.3,了解如何在运行时向程序变量输入数据。 实验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实型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了解以上类型数据输出时所用格式转换符。 2.学会使用C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 main( ) { char c1,c2; c1=97;c2=98; pr intf(“%c %c\n”,c1,c2); printf(“%d %d\n”,c1,c2); } 在此基础上 ①将第三行、第四行改为: c1=321;c2=353; 再使之运行,分析其运行结果。 ②将第二行改为: int c1,c2; 再使之运行,分析其运行结果。。 2.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误差理论

z 绪论试题 A) t =(8.50±0.445) s B) v =(343.2±2.4) m C) v =0.34325 k m ±2.3 m s D) l =25.62 m ± 0.06 m 误差理论_02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用误差限0.10 mm 的钢尺测量钢丝长度,10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25.8、25.7、25.5、25.6、25.8、25.6、25.5、25.4、25.7、25.6。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 A) l =25.62 ± 0.04 m B) l =25.62 ± 0.10 m C) l =25.62 m ± 0.06 m D) l =25.6 ± 0.1 m 误差理论_03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N =3xy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B) 3N x y =?,N u = C) 3 1 n i i i x y N n =?=∑,N u =D) 3N x y =?,N u = 误差理论_04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示为(D ) A) 重力加速度g =9.78±0.044 B) v =343.24±2.553m/s C) E =1.34325V±2.00 mV D) I =1.3V±0.2 mA 误差理论_05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用误差限0.10mm 的钢直尺测量钢丝长度,11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 25.8、25.8、25.7、25.5、25.6、25.8、25.6、25.5、25.4、25.7、25.6。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 A) l =25.62 ± 0.04 m B) l =27.4 ± 2.1 m C) l =25.62 m ± 0.06 m D) l =25.6 ± 0.1 m 误差理论_06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2=xy N z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z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 x 、y 、z 表示。则物理量N 的测量结果为(A) A) 2x y N z ?= ,N u =B) 2x y N z ?= ,N u =C) 21i i n i i x y z N n =?=∑, N u =D) 2x y N z ?= ,N u = 误差理论_07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以下关于最后结果表达式=x x u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 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一定包含在~x u x u -+中 B) 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包含在~x u x u -+中的概率为68.3% C) u 指的是物理量x 的合成不确定度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数组)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数组) 1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输入、输出方法; (2)熟练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 (3)掌握与数组有关的常用算法(查找、排序等)。 2实验内容 编写函数catStr(char str1[],char str2[])用于进行两个字符串的连接,编写函数lenStr(char str[])用于统计一个字符串的长度,并在主函数中调用。 要求: 1、不允许用strcat()和strlen()字符处理库函数; 2、在主函数以直接初始化的方式输入两个字符串str1和str2.调用函数 strlen()计算并返回两个字符串的长度; 3、调用函数catstr()连接两个字符串(将str2连接在str1后面); 4、调用函数lenstr()计算并返回连接后字符串的长度; 5、在主函数中输入两个原始的字符串及几个字符串的长度,以及处理后字 符串及其长度。

3算法描述流程图

4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void catStr(char str1[],char str2[]) { int i,j; for (i=0;str1[i]!='\0';i++); for(j=0;str2[j]!='\0';j++) str1[i+j]=str2[j]; str1[i+j]='\0'; } lenStr(char m[] ) {int i;

for (i=0;m[i]!='\0';i++); printf("%d",i); } void main() {char s1[50]="forever",s2[50]="more"; printf("s1=%s,s2=%s",s1,s2); printf("\ns1的长度:"); lenStr(s1); printf("\ns2的长度:"); lenStr(s2); catStr(s1,s2); printf("\n连接后的字符:"); printf("%s\n",s1); printf("连接后字符的长度:"); lenStr(s1); printf("\n"); } 5测试数据 s1=forever, s2=more 6运行结果 7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输入程序时,少写了半边引号,调试时发现存在错误,找到了错误并加以改正。无论什么事,细心都是必不可少的,认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对于函数的定义和声明,数组以及循环语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了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以及与数组有关的常用算法。此次实验不是调用strlen()和strcat()函数,而是通过自己设计程序来进行字符串的连接以及计量字符串的长度,由此我学会了如何去理清自己的思路来设计程序。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误差理论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误差理论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z 绪论试 题 误差理论_01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示为(B ) A) t =(±) s B) v =(±) m C) v = k m ± m s D) l = m m 误差理论_02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用误差限 mm 的钢尺测量钢丝长度,10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 mm )、、、、、、、、、。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 A) l = m B) l = m C) l = m m D) l = m 误差理论_03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N =3xy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表示。则物理量N 的测量结果为(A)。 B) 3N x y =?,N u = C) 3 1n i i i x y N n =?=∑,N u = D) 3N x y =?,N u =

误差理论_04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表示为(D ) A) 重力加速度g =± B) v =±s C) E =± mV D) I =± mA 误差理论_05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用误差限的钢直尺测量钢丝长度,11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mm ) 、、、、、、、、、、。钢丝的测量结果为(D) A) l = m B) l = m C) l = m m D) l = m 误差理论_06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函数关系2 =xy N z ,其中直接测量量x 、y 的不确定度用x u 、y u 、z u 表示,其最佳估值用x 、y 、z 表示。则物理量N 的测量结果为(A) A) 2x y N z ?= ,N u =B) 2x y N z ?= ,N u =C) 21i i n i i x y z N n =?=∑, N u = D) 2x y N z ?=, N u =误差理论_07 出题:物理实验中心 以下关于最后结果表达式=x x u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A) 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一定包含在~x u x u -+中 B) 它说明物理量x 的真值包含在~x u x u -+中的概率为%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

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真密度ρ计算式为: 式中:m 0—— 比重瓶的质重,g ; m s ——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 m sl ——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 ; ρl —— 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 3; ρ—— 粉体的真密度,g/cm 3; 三.实验器材: l s sl l s m m m m m m ρρ) ()(00----=

南昌大学《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报告综述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6年 6月

目录实验一 MATLAB的环境与基本运算(一) 实验二 MATLAB的环境与基本运算(二) 实验三 MATLAB语言的程序设计 实验四 MATLAB的图形绘制 实验五基于SIMULINK的系统仿真 实验六控制系统的频域与时域分析 实验七控制系统PID校正器设计法 实验八线性方程组求解及函数求极值

实验一 MATLAB的环境与基本运算(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开发环境 2.掌握矩阵、变量、表达式的各种基本运算 二、实验基本原理 1.熟悉MATLAB环境: MATLAB桌面和命令窗口、命令历史窗口、帮助信息浏览器、工作空间浏览器、文件和搜索路径浏览器。 2.掌握MA TLAB常用命令 表1 MA TLAB常用命令 3.MATLAB变量与运算符 3.1变量命名规则 3.2 MATLAB的各种常用运算符 表2 MA TLAB算术运算符 表4 MATLAB逻辑运算符

表5 MATLAB特殊运算 4.MATLAB的一维、二维数组的寻访 表6 子数组访问与赋值常用的相关指令格式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计算机 四、实验内容 1.新建一个文件夹(自己的名字命名,在机器的最后一个盘符) 2.启动MATLAB,将该文件夹添加到MATLAB路径管理器中。 3.学习使用help命令。 4.窗口命令 ● close ● close all ● clc ● hold on ● hold off 了解其功能和作用,观察command window、command history和workspace等窗口的变化结果。5.工作空间管理命令 ● who ● whos ● clear 6.随机生成一个2×6的矩阵,写出实现矩阵左旋(以第1行第1列为中心逆时针)90°或右旋(顺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1 C程序运行环境、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Turbo C集成环境的进入与退出、Turbo C集成环境各种窗口的切换,了解Turbo C集成环境的设置。 2. 掌握C语言源程序的建立、编辑、修改、保存及编译和运行等操作。 3. 学会使用C语言的基本运算符(主要是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及其表达式。 4. 掌握C语言源程序的结构特点与书写规范。 二、实验要求 1.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各种程序测试与验证,并记录结果。 2. 上机调试程序。按各个程序输入计算机,并进行编译和连接,如果在编译、连接中有错误信息,则要根 据这些信息找到程序中的错误所在,然后修改程序,直至正确。 3. 详细记录数据的输入、输出信息,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 开机;进入Turbo C集成工作环境,了解Turbo C集成工作环境及其菜单的使用,输入如下C语言源程序,并以exl.C存盘。 / *ex1.c* / #include main() { printf("Hello!\n"); printf("This is C program!\n"); } 试编译、连接、运行该程序,并按Alt+F5查看运行结果。 运行结果是: 2. 输入并调试运行以下程序,查看运行结果 (由此结果可以了解到在实验用的微型机上,几种数据类型所占的字节数)。 main() { printf("char\t%d bytes\n",sizeof(char)); printf("short\t%d bytes\n",sizeof(short)); printf("int\t%d bytes\n",sizeof(int)); printf("long\t%d bytes\n",sizeof(long)); printf("float\t%d bytes\n",sizeof(float)); printf("double\t%d bytes\n",sizeof(double)); } 运行结果是: 3. 输入并调试运行以下程序。 main() {int i,j,m,n; i=8;j=10;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模板.doc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2013

C++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许加兵_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2013年9月-12月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专业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实验1 C++集成开发环境与C++函数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使用Visual Studio 2010的C++集成开发环境; 2、熟悉Visual Studio 2010环境的基本命令、功能键和常用的菜单命令; 3、学会完整的C++程序开发过程; 4、学习并掌握C++函数程序设计; 二、实验内容 1、安装、了解和使用Visual Studio 2010的C++集成开发环境; 2、通过以下的C++函数程序设计,熟悉Visual Studio 2010环境的基本命令、功能键和常用的菜单命令; 3、通过以下的C++函数程序设计,学会完整的C++程序开发过程; 4、完成以下的C++函数程序设计和调试: 1)编写一个函数print(),将一个整型向量输出到cout。此函数接受两个参数:一个字符串(用于“标记”输出)和一个向量。 2) 编写一个函数,接受一个vector 参数,返回一个vector ,其每个元素值是对应字符串的长度。此函数还找出最长和最短的字符串,以及字典序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符串。 三、简要说明C++开发环境安装和配置的过程

西南交大物理实验期末试题题库-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一)判断题 1、()转动惯量测定实验:由于g﹥﹥a(g和a分别表示重力加速度和砝码下 落的加速度),所以实验中忽略了a。 2、()转动惯量测定实验:由于遮光片的初始位置 ....与测量的时间数据有关,因此需将遮光片的初始位置设定在转台的某一光电传感器处。 3、()转动惯量测定实验:实验可以证明,圆环的转动惯量与砝码质量 ....有关。 4、()转动惯量测定实验:实验中忽略了转台转轴所受摩擦力矩的影响。 5、()“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未考虑滑轮的摩擦力矩和滑轮质量的影响。 6、()转动惯量测定实验:由于遮光片的初始角速度 .....与测量的时间数据有关,因此需将遮光片的初始位置设定在某一光电传感器处。 7、()转动惯量测定实验:实验可以证明,两金属圆柱体构成的转动系统其转 动惯量与塔轮半径 ....有关。 (二)填空题 1、“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通过改变的距离证明刚体的转动惯量与其质量分布有关。 2、“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如果测得空台转动惯量J=11.18×10-3kgm2,在不加外力矩的情况下,角加速度β=-0.043/s2,估计转轴摩擦力矩的数量级为 Nm。 3、转动惯量测定实验:电脑计时器测量的时间间隔是从到 所经历的时间。 4、“转动惯量测定”实验中,过改变圆柱体到转轴的距离证明刚体的转动惯量与 有关。 (三)选择题 1、转动惯量实验中的间接测量量是: A)角加速度 B)时间 C)圆柱体和圆盘的直径、质量 D)光电门输出的脉冲数

1 2 E )转动惯量 2、转动惯量实验中,转台不水平会导致 。 A )绳上张力难与转轴保持垂直 B )转轴的摩擦力不稳定 C )计时不准确 D )光电门与遮光片发生碰撞 3、转动惯量实验中,①忽略了转台所受摩擦力矩的影响,②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力矩和滑轮质量的影响。这两种说法中: A )①正确,②错误 B )①错误,②正确 C )①和②都正确 D )①和②都错误 4、转动惯量实验中,电脑计时记录的是砝码从最高点下落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这 个叙述是: A )正确的 B )错误的 5、单摆实验中估计摆长时,下面哪个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应该估计的稍微大一些? A )测量所用仪器的仪器误差 B )测量时尺子与摆线不平行造成的误差 C )摆线自身弹性造成的误差 D )摆球大小、偏心造成的误差 6、单摆实验中,如果想用精度为1秒的秒表来代替精度为1/100秒的电子秒表计时而且保证重力加速度的测量精度不降低,那么应该: A )增加摆长值 B )减小摆长值 C )增加摆长的测量精度 7、转动惯量实验中的间接测量量是: A )角加速度 B )时间 C )圆柱体和圆盘的直径、质量 D )光电门输出的脉冲数 E )转动惯量 8、如果忽略实验误差,测量得到的时间数据与转盘转动角度的关系是: A )线性关系 B )二次曲线型关系 C )对数关系 D )无特定的关系 9、圆盘转动惯量的理论计算式J= —mR 2中,m 是 A )砝码的质量 B )砝码挂钩的质量 C )砝码、挂钩的质量和 D )圆盘质量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 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一)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XXX” ;分析XXX。 (二)所属课程名称 (三)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四)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七)实验环境 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 (八)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九)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文字叙述: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图表: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 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曲线图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十)讨论 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由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结果,这时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如果本次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及以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不要简单地复述课本上的 理论而缺乏自己主动思考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写一些本次实验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十-)结论 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再次罗列,也不是对今后研究的展望,而是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十二)鸣谢(可略) 在实验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在报告中以简单语言感谢. (十三)参考资料 详细列举在实验中所用到的参考资料. 格式: 作者年代书名及页数出版社

C程序设计上实验报告(完整版)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自161213 姓名:刘昊 学号:20162181310 实验时间:2017年3月6号 任课老师:张锐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 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目的:了解在C编译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 程序 三、实验内容: (1). 输入并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 (2).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求和。 (3).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进行比较,然后输出其中较大的数。 四、源程序代码: 代码1: 运行结果1:

程序分析1: 该程序用来判断所输入的整数是否为一个素数,如果一个数能被除了1和它本身整除,还能被其它数整除,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素数,因此,用for 循环来进行整除过程的简写。 代码2: 运行结果2:

程序分析2: 简单的使用printf()和scanf()函数进行简单的数据运算。代码3: 运行结果3:

程序分析3: 使用if语句进行判断。 五.实验总结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二、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常用运算符(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的用法, 熟练掌握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三、实验内容: (1). 编写程序,实现小写字母转大写。

(2). 编写程序,实现输入两个不同类型数据后,经过适当的运算(加、减、乘、除)后输出。 (3). 编写程序,计算三角形面积、立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圆的面积和周长。 (4). 编写程序,实现单字符getchar和putchar输入输出。 (5). 编写程序,实现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不同数制的输出。 四、源程序代码 代码1: 运行结果1: 程序分析1:

西南交大大物实验全解

~物理实验全解~来源:王怡佳的日志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 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 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变电场,材料会发生机械形变,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声速测量仪中换能器S1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环片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纵向机械振动,在空气中激发超声波,把电信号

实验报告格式参考模板

实验报告格式参考模板 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真密度ρ计算式为: 式中:m0——比重瓶的质重,g; ms——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msl——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3;ρ——粉体的真密度,g/cm3; 三.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分析天平;烧杯。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 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 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 取300ml的浸液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5. 在已干燥的比重瓶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七.实验心得 以往的实验都是比着实验书本操作,而本次实验实验方案则是自己自主完成的,毫无经 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