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论员文章

道德并非单行线法律支撑是关键

据报载,广东省将立法保障见义勇为行动。其法内容包括将见义勇为的概念扩大为保护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财产安全,参与抢险、救灾和救人等行为,增加表彰和奖励的范围;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的保护力度,除存在重大的主观过失,见义勇为者对其见义勇为的后果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对栽赃诬陷或者打击报复见义勇为人员的,由有关机关予以训诫或者责令悔过、公开赔礼道歉;涉嫌诈骗的,由公安机关予以罚款或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因见义勇为引起纠纷需要法律援助的,司法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优先提供援助;设立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专项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以社会募集资金为辅等。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对广东小悦悦事件、南京“彭宇案”讨论的深入展开,道德建设中的法律支撑问题愈加鲜明地提到人们的面前。广东省结合本省实际将立法保障见义勇为行动,可谓走在了前面,理当坚决支持。

一般说来,道德是靠社会舆论来维持、巩固的,但从近来出现的一些事件看,并非如此简单,其中诬告见义勇为者的现象尤促人深思。做了好事不获支持、反被诬告,这种歪风邪气不制止,道德建设无疑会受到严重阻碍。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但提供相关法律的支撑应是当务之急。不如此不足以改变那种诬告好人的现象;不如此不足以真正保护那些见义勇为者。

应当看到,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起步较晚,前些年深圳市曾出台了《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了一些作用,但因其是地方性法规,力度尚嫌不够。这次广东省从全省的角度制定相关法律,从各方面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的保护力度;对栽赃诬陷或者打击报复见义勇为人员的,由有关机关予以训诫或者责令悔过、公开赔礼道歉;涉嫌诈骗的,由公安机关予以罚款或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等,态度鲜明,力度很大,确实是打击栽赃诬陷恶习、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可靠保障。

法律是干什么的?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要体现公正公平,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有法,且该法要褒惩鲜明、界限明确。惟此才能遇到问题有法可依,照法行事。前些时日出现的“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议论、见了遇困遇险情况有些人躲着走等现象,固然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道德滑坡的苗头,但从社会整体上找原因,相关法律的缺失更是重要一条。不能简单地批评那些见难不救的人和事就了事,应该从法律层面多想办法,我们有关部门是不是在这个方面把工作做在前面?是不是切实拿出了有力的法律武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道德建设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将其搞出成效需要切实加强思想教育、社会引导、舆论支持等多方面的工作,但相关法律的制定与落实,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有了法律的支撑,道德建设才能真正走上正确的轨道,并不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人民网评:让“好人不再难”的力量在哪里?

最近,北京朝阳区一60多岁的老太发出“做好人真难”的慨叹。何以这样?原来她在喝止几个小偷在光天化日下偷人东西后,竟遭到小偷的漫骂追打。前不久在广东佛山抱起被车碾的小悦悦的拾荒阿婆陈贤妹也发出:“做好人真不容易”的心声,因为在她耳边经常有说她是“炒作”、“突出自我”的声音,让她心烦。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不少人就提出了法制建设的问题:先是有专家“对见死不救者要绳之以法”的建议,后又有“对救死扶伤、见义勇为者要立法扶持”的主张;最近深圳市还决定将《助人行为保护条例》列入201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拟规定“诬赖救助人,应受到一定惩罚”。凡此都表明,扶持正义的行动,理应得到法律的切实保障,已是大家的共识。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上一些人的冷漠确实存在,但也有一些人确因怕诬赖者无端反咬而萌生退意的情况。因此说,尽快建立完善有关法律,坚持公正审判,切实保障救死扶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迫在眉睫。这是真正解除“好人怕难、为难”的重要一条。

舆论环境更为重要。时下的舆论环境,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大力支持那些救死扶伤、见义勇为者的。但在一些人群中,那种不支持、不鼓励,甚至说怪话、冷嘲热讽、无端猜测他人的现象仍时有所见。这种舆论尽管是少数人之为,但其对当事人的伤害很大。有鉴于此,进一步弘扬“八荣八耻”的道德标准确有必要。实际上,“八荣八耻”的提出已有六年多的时间了,但对它的宣传、普及尚做得不够,特别是让其形成社会的强大舆论、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规范,还存在着不小的距离。道德培养是靠舆论来实现的,如果我们都以“八荣八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见义勇为问题上形成强大的支持舆论,那种为难好人、伤害好人的不良倾向就会逐步得到纠正和改变,整个社会风气也就好起来。

也许有人将那些不良倾向归结于社会环境不好,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在看到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同时,还应看到我们每一个人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要使社会环境得到根本改变,需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这方面的工作也确实应该进一步加强,但也应充分看到每一个人的作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有所行动,比如坚决支持那些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的行动,对那些说怪话、冷嘲热讽、无端猜测他人的不良现象给予坚决反对和唾弃,那情况就会大为改观。怕就怕尽管心里也看不惯、反感,但在具体行动上没表示,遇事躲着走,那无疑会在客观上助长了那些歪风邪气的蔓延。

让“好人不再难”的力量在哪里?在法制建设上,在强大舆论中。只要我们把这两条切实做好了,扶持好人的力量就会日益强劲起来,进而形成一个改进社会环境的巨大推动力。

人民网评:记者下基层别风风火火一阵子

——写在“走、转、改”热潮涌起时之三

从今年8月中旬以来,新闻界开始了“下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各媒体见诸行动之迅速、稿件发表之快捷、社会影响之广泛,令人拍手叫好!

但在一些人心里尚存些许疑虑:“这活动能搞多久?”“是不是要长期搞下去?”等等。这些都涉及到对此项活动的认识问题,有必要议论一番。

这次新闻界组织的“下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一时之举,而是具有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现实和深远意义;是新闻界打基础、树正风、育新人的一个重大工程。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和国家已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新闻工作者队伍。这支队伍在传播新闻、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提供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支队伍中也形成了不怕艰苦、深入采访、连续工作等优良传统和作风。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不良的风气、作风也侵蚀其中,如下基层采访的少了,听汇报、从网上摘材料的多了;深入

一线鲜活的新闻少了,大而空泛、言之无物的东西多了起来,至于说那些空话、套活,更是日见其多。对此,人们的意见不少,强烈呼吁要尽快予以扭转。

从根本上说,记者深入基层采访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才能捕捉到新闻、写出好新闻。长期以来,新闻界一直有“脚板底下出新闻”、“接地气”、“捉活鱼”等好传统、好作法,不少记者坚持长期奔跑在基层、乐于在第一线采访,这些记者写出来的作品及时反映了一线实践和生活的新鲜事实,带有泥土的芳香。这表明,要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深入基层、投身实践,是做好记者工作的基础功。这次“下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要切实将这种好传统、好作风继承下来,继续发扬光大,把基本功练好、练扎实。而要做到这一点,下去“一阵子”怎么可能呢?只有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才能见成效。

再说作风、文风问题也是这样。扑下身子到基层,本身就是作风的一种转变,那种一味坐办公室、从网上扒材料的作风,是培养不出好记者的。只有深入到基层,与群众同呼吸,方能捕捉到“活鱼”、听到学到群众新鲜活泼的语言,进而改进自己的文风。而要做到这些,仅仅下去“一阵子”不可能奏效。从新闻界一些老记者、名记者的行动轨迹和作品可以看出,他们所以能写出那脍炙人口、富有生动新鲜活泼语言的名篇佳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在基层长期扎下根来、与群众打成一片。这一点正如人民日报著名记者田流所言:“如果说我写出了一些促进农村改革有价值的稿子,在于我能从玉米地里出来、又钻到高粱地里去了。”

时下新闻界出现了不少的年轻人,这是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显著标志。这些年轻人视野开阔、笔头快捷、电脑技术熟练,但也存在着缺乏基层锻炼、对国情不甚了解等短板。这次开展的下基层活动,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个锻炼提高的好机会。一切有志于做个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年轻人,当抓住这个难得时机,投身基层好好锤炼自己。

人民网评:“市长道歉”能否终结“暴力拆迁”?

监察部等四部门对今年上半年发生的11起强制拆迁致人伤亡案件进行了调查处理。其中,3月26日,长春市一家企业组织暴力强拆,致使未及时撤离的被拆迁人刘淑香(女,48岁)被埋窒息死亡。监察部责令长春市政府向吉林省政府并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责令长春市市长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

责令市长“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此消息一出便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市长道歉,能否弥合群众心中的阴影,增强民众的安全感?市长道歉,能否终结暴力拆迁,让城市建设远离“血染的风采”?

近年来,长春市把棚户区改造工程作为城市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政府的民心工程,决心以“前所未有的魄力”,以谋则必优、干则必成的决心,上下齐动,打响城市建设史上的一场“硬仗”。

应该说,建设城市、改善民生的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可是,为老百姓办好事,更应该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因为想办好事,就不尊重群众的财产权、生命权;不能因为想办好事,就可以采取“强制”、“暴力”等非法手段;不能因为想办好事,就随意挑战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棚户区改造本应成为群众满意、上层满意的“双满意工程”。可是,刘淑香事件却成为“闹出人命”、“上层震怒”的反面典型。惨痛的教训,不仅值得长春

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责任人”,市长不仅要有“前所未有的魄力”,更要有法治和人权观念,不能把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不能践踏公民的权利和尊严。作为政府部门的“掌门人”,市长不仅要有“谋则必优、干则必成”的决心,更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不能为了政绩,强迫别人“发展”;不能为了政绩,把人民内部矛盾激化为“对立的矛盾”;不能让政绩工程民生工程,异化为影响发展稳定的“火药筒”。

我们期待着“市长道歉”是一个好的开端:从严厉的问责中,让人们看到中央坚决制止违法征地强拆、维护群众利益的决心,让政府部门感到违法违规强制拆迁是“一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触碰的红线”;通过严厉的问责,遏止一些地方无视法律尊严“顶风作案”的歪风,纠正一些地方“跑偏”的政绩观。

遏止暴力拆迁,让问责的风暴来得更猛烈些!

人民网评:学雷锋,从树立职业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开始

一提到“学雷锋”,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做“好人好事”,脑海中浮现的往往也是“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无私捐赠”这些关键词。的确,花费业余时间、牺牲个人利益都是雷锋精神的重要体现。但如果将“学雷锋”独立于本职工作之外,就不免失于偏颇,也忽视了雷锋精神最为重要的内涵。

做好本职工作算是学雷锋吗?雷锋本人的事迹就是最好的回答。在生前的1960年8月,所在的运输连接到在驻地抚顺抗洪抢险的命令,他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把手指甲都弄破了,被记二等功一次。而实际上,雷锋在指挥倒车时被一根方木杆子夺走了22岁的年轻生命,也正是牺牲在本职工作的岗位上。

可见,雷锋精神的起点不在八小时之外,而恰恰是从本职工作开始。理解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学雷锋,还得从理解雷锋精神的实质开始——如果将“服务他人,快乐自己”视作通俗的解释,那么“服务”的主战场就应集中于个人精力的主战场。客观上看,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大多也确实来自本职工作中。

其实,无论是“铁人”王进喜,还是“掏粪工人”时传祥,“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员、倒在讲台上的“全国模范教师”孟二冬,以及“感动中国”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这些时代的佼佼者,也都是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活雷锋”。在他们身上展现出的“雷锋精神”,首先是“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操守,而这才是雷锋精神时代化的核心价值传承。

相反,一个连本职工作都难以做好的人,“学雷锋”恐怕也有走过场、走形式的嫌疑。倘若有人因为“学雷锋”而耽误了本职工作,就更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当代活雷锋,“成名”之后的郭明义,依旧正常组织工友们清扫矿山路面、给矿窝撒盐,“一点都没变”。

时代在进步,观念在更新,或许现在的年轻人更笃信“爱一行,干一行,才能干好一行”的新理念。但是,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要尽心尽力才能做好,也都离不开“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今天学雷锋,还请先树立职业精神,从做好本职工作开始。

近日,媒体曝光黑龙江双鸭山完达山公司一直以低价收购鲜奶,导致很多奶户入不敷出,被迫杀牛或者卖牛。有养牛户表示,现在当地一斤奶价钱卖不过一瓶矿泉水。(4月8日《中国青年报》)

谷贱伤农,伤的何止是农?奶比水贱,伤的又何止是奶农?

很显然,奶比水贱,并非市场竞争导致,而是畸形的垄断造成的。当地的生鲜乳收购被一家奶企垄断,“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在分散的奶农面前,垄断的奶企足够强大,完全占据了市场主导,奶农完全丧失与乳品企业的议价能力,要么被动接受垄断乳品企业的一切要求,要么只能坐视辛苦生产的生鲜乳无人收购而变质、倾倒。也正因为这样,奶企才一步一步地变本加厉,不仅压低价格,还克扣斤两,更拖欠购奶款,以至于奶比水贱,让奶农觉得“这牛养得实在憋气,不如杀了吃肉”,而纷纷卖牛、“砍牛”。

本来,奶企与奶农之间应该是水乳交融的亲密合作关系,如果说奶企是一棵大树,奶农就是一方水土,假如奶企要成长为参天大树,必须依靠水土提供的营养。而恰恰相反的是,当地奶企这棵“大树”长大了,却忘了水土忘了根。失去奶农的支持,奶企必然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最终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说白了,奶比水贱,直接伤了奶农,间接也会伤了奶企自己。

物以稀为贵,奶比水贱,奶农“砍牛”,终于必然导致国内奶资源稀缺,国产成品奶以及乳制品价格上涨,消费者要为此埋单。而洋奶必然会趁机占领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压国产奶企的生存空间,赚取更大的利润。

奶比水贱,政府部门不能作为旁观者,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干预,一方面要打破少数大企业排他性的地域垄断式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和引导奶农转型升级,向集中化、规模化养殖发展。

奶比水贱,伤的不止是奶农,是整个消费者,是整个行业,是整个社会,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人民网评:走出城管困局关键在沟通理解

城管,是城市管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近年来却越来越被妖魔化,媒体中只要出现有城管的新闻,十有八九是负面报道。

城管执法人员与被管理者之间,似乎永远都处于对立面。两者之间的矛盾,又以城管执法人员和小摊小贩之间最为激烈,双方都有道不尽的苦水。就城管执法人员而言,面对乱设摊设点,不管,不仅失职,而且还会被居民投诉;管,肯定会引起冲突。就小摊小贩而言,一个小摊也许就是他们在城市中得以生存的唯一经济来源,“谁不让我摆摊,就等于断了我的生活来源,我肯定要拼命。”

我们的社会普遍同情弱者,一旦城管执法人员与被管理者之间发生纠纷,人们不问青红皂白都会指责城管的不是。久而久之,城管就这样在人们的莫名指责中,渐渐被妖魔化。

城管执法人员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真的无法调和吗?不是。他们之间很多矛盾的激

小摊小贩屡次教育不起作用,且有对抗情绪,城管执法人员如果简单地采用拆、堵的方法,事情不仅得不到解决,矛盾纠纷还会扩大。此时,如果与这些小摊小贩进行心平气和的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也许就能避免冲突的发生。

长沙市城管局从今年8月起开展了“访千家万户,交知心朋友,帮群众解难,树城管形象”活动,对辖区范围内所有的服务对象、企事业单位、小摊小贩进行全面走访,对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有误解的群众进行有针对性的回访与交流,特别是对管理难的钉子户、对执法不理解有怨气的违章户和发生过矛盾纠纷、暴力抗法的当事人进行重点回访。同时,开展市民城管体验活动,让群众共同参与、体验城管工作,让每位市民都关心理解、支持参与城管工作,从而让市民主动配合城市管理工作。

实践证明,城管执法人员首先放下身段,主动与被管理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解开他们的心结,消除他们的误解,是一件双赢的事。

只有在沟通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才不会一味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片面埋怨和指责对方。

美好的城市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需要大家的共同呵护和经营。只有在城管执法人员和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一个平等的协商、沟通机制,才是处理矛盾纠纷的明智做法。

当然,在双方沟通理解的基础上,城管执法人员的理念还应该逐渐由“管理”到“服务”,才能最终赢得被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长沙的做法,也许是破解现阶段城管困局的有益探索。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医患关系再也“伤不起”

请将手术刀对准制度之弊,请像提升教育投入一样,为提升医疗投入而呼吁努力

一起恶性的医患冲突事件,让许多人无法享受周末的轻松。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持刀行凶,致一死三伤。遇害的实习医生刚刚接到香港一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

舆论一片唏嘘。骂行凶者丧心病狂者有之,叹医生没有沟通技巧、不谙患者心理者有之,怨医生已成低收入高风险职业者有之,盼医生有尊严地活着者有之,忧未来病无所医者亦有之……甚至竟有零星的叫好声,让行医者更添痛楚,身心受伤。

尽管我们大力提倡医患和谐,但医患冲突在近年来依然时有所闻,医患关系紧张的忧虑依然挥之难去。“医者父母心”,中国传统曾最受人尊敬、并与人伦至尊父母相提并论的职业,屡屡因冲突事件受伤,令人深思。

其实,不管在哪个国家,总有病重不治者、铤而走险者,也总有缺乏沟通技巧的医者,医患冲突何以在今天令人震惊?这次哈尔滨被杀的医生,和凶手并无直接接触,受伤的医生在替谁挨刀?

就是被拖累的两个大户。今年,我们终于有望实现一个承诺近20年的目标——教育投入占GDP 的4%。然而,政府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也是一个长期低迷、至今仍未引起重视的指标。2011年,我国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仅占GDP的1.35%,低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而发达国家的政府卫生支出占GDP比例一般为6%—8%,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2%—6%。

投入偏低,造成医疗保障水平偏低,城乡与东西部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医药不分家带来的“以药养医”、大处方等乱象,医药市场监管不力带来的医托作祟、假药横行……这一切恰与国民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裕形成反差。百姓在温饱之后,健康长寿的欲望激增,求医问药时却殚精竭虑。人命关天,一些非理性患者便将怨气宣泄到了一线临床医生头上。

医务工作者的道德水准绝不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相反大多数都是医者仁心。对13亿人而言,这是接触最多、依赖最深、受益最大的职业之一。绝大多数医生护士,都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支撑着13亿人的健康大业,为了治病救人,他们拿着低工资,“白加黑”地工作,承受着超乎常人想象的心理压力,以及被一些无良同行倒出的、泼向这个职业的污泥浊水,甚至还得挨上虽然个别、却令人痛心的无妄之刀,承受直接伤害。

医生和患者,本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携手迎击共同的敌人——疾病。处于对立的两极,只会两败俱伤。因此,请将手术刀对准制度之弊,请像提升教育投入一样,为提升医疗投入而呼吁努力。

这,才是让医生再不挨刀的治本之策。

人民网评:公务员轮训“官德”让人期待

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发布《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十二五”期间,我国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职业道德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四大专题以及典型案例三大部分。基础知识中除了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等,还包括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强化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正在成为中央治吏的新思路。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应该是为官者秉持的基本执政理念。然而,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侵扰,一些公务员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职业道德问题频发让人深感忧虑。抛开诸多贪污腐败案件不说,近日发生的四川蓬安县女干部醉酒遭领导性侵、甘肃成县一官员猥亵女童事件等等,在网络上引发较大关注,原因就在于一些官员道德沦丧,缺失了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官德”建设,事关党的执政根基,关系国家大局,如果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忘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忘记自己担负的职责,那么国家治理就会出现问题,政府权威也会被蚕食。加强“官德”建设,正在成为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值得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必要措施。

我们注意到,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也在此次公务员职业道德轮训内容之列。从古人的智慧和历史的脉络中,不难寻出古代官员治国安邦的韬略参考,也不乏古代官员为人处世、为官做吏的“官德”标本。尽管受时代局限,忠君思想会束缚古代官员的行为,但一些官员还是恪守了公平持正的底线,颇为民间口碑流传。包拯、海瑞、于成龙,等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这些勤政廉政、为官为人的道理也值得今人细细品味。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同志近期在中央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也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他强调,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今天,我们或许不需要“青天”们一言兴邦、片言折狱,但每一名公务员应该恪守最起码的行政伦理和法治精神,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貌,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全国公务员轮训是一个好事,这表明中央层面已经着重关注官员的职业道德问题。事实上,无论从哪些方面强化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目标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求各级公务员秉持职业操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办点好事。我们由衷地希望,通过这次轮训和学习,各级官员的职业道德水准能够得到提升,思想境界能够得到升华。

抛开“骂战”,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内地小朋友在香港车厢内吃点心面、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引发网络“骂战”,一些知名人士甚至个别媒体也卷进来,导致事件发酵,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该抛开“骂战”,多审视自身的不足,联手多做促进香港与内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事,而不是互相攻伐、争拗内耗。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一个民族的力量并非源自某个个体或者少数人的强大,而是整个民族的团结。在注重合作共赢的今天,无论香港还是内地,都要多站在民族发展的大局,多做有助于团结稳定的事情,多谋长远与将来。

就“骂战”关注的事件本身而言,少数内地人在香港的不文明行为并不代表整体,其实,无论是内地人还是香港人,都应该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社会习俗。我们赞同香港高官的话,内地游客应该入乡随俗。在这一点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提醒和教育。提高文明素养不止是在香港,在内地亦然。这是一件好事,较真的港人给我们提了个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是,无论任何人都不能有盲目排外甚至地域歧视的心态,这一点,也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人的基本文明素养。

还有,我们应当牢记一点,无论香港人还是内地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国人。无论何时,中国人都是一家人,亲如兄弟,情同手足。不可否认,香港对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内地发生自然灾害,港人也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同样,港人也应该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内地。香港是东方明珠、国际都市,较之内地有着先天的优越感,但是也要看到,内地民众对香港的发展和繁荣给予了无私帮助,经济遇到问题,内地立即予以援助;面对国际危机,祖国从来都是坚定支持。

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融合,是香港发展成为国际都市的重要因素。来自五湖四海的香港人,在香港胼手胝足打拼,作出了辉煌的业绩。百年历程,也经历了很多屈辱和不快,回归祖国以来,香港人对祖国的认同感越来越强,因为只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才能让所有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扬眉吐气,站直腰杆。

当前,金融危机的阴影仍未离去,全球应对经济滑坡的措施也在不断推出,全球经济一体化让任何国家或者地区都空前注重合作,谋求共赢。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同样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香港人与内地人都应该把目光放长远,把心态放平和,多做有利于两地繁荣稳定的事,不做不利于两地发展进步的事。和则共赢,斗则两败。只有看清大局,把握大势,两地才能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抛开争拗,让我们团结起来,让香港和内地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互相促进、互相支撑,实现共赢。抛开“骂战”,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农村教改,创新思路更重要

正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东西部和城乡落差,利用人力资源市场的梯度转移规律,完全有办法、有能力让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迎来“放牛班的春天”

“支教”变“资教”,一字之变,让湖北省的乡村孩子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近日有关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报道,给人启示,令人鼓舞。

中国的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各个地方的教育改革举措不断推出,创新之势方兴未艾。然而一些难题持续多年,各种因素相互缠绕制约,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其中最受关注、也最令人心情沉重者,莫过于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发展问题。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城乡教育落差进一步扩大,薄弱的中西部农村教育令人揪心。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其重要意义人人皆知,可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破解办法却并不多见。当很多省份为“教育投入不足”而叹息的时候,湖北省在有限的财政教育经费之内,动足脑筋通过制度创新、政策激励来改变窘况,让人耳目一新。通过政府购买阶段性服务岗位的方式,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到乡镇学校“资教”,任期3年——已实行八年之久的“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是一种宝贵的探索和创新。

大学生西部支教计划已开展多年,在高校中反响热烈,报名者踊跃。很多年轻学子因此收获了对国情的深入了解,农村孩子也因为大学生的到来开阔了眼界。但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如果不能通过制度设计,将“志愿行动”变成经常性、普遍性的力量,不能将“匆匆过客”转化为“固定师资”,教学质量的提高就会昙花一现,很难给学校面貌带来根本的改变。湖北的实践,恰好在制度和政策层面做了拓展,他们因势利导,鼓励大学毕业生走进农村、扎根农村,迎来了大学毕业生人尽其才、农村教育水平大幅提升的多赢局面。

从当年感动中国的徐本禹、查文红等模范典型的支教事迹中,我们看到了具有道德示范意义的“高尚情操”,更能感悟到,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措施,我们完全可以将少数个人的“好人好事”,变为改变教育困局的新行动。正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东西部和城乡落差,利用人力资源市场的梯度转移规律,我们完全有办法、有能力让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迎来“放牛班的春天”。

如果说改善农村学校的简陋校舍、落后设施等硬件,更多需要倚仗财政资金投入的话,那么,解决师资问题,弥补农村教育发展“软件”不足,更需要教育管理理念和制度设计的创新智慧,需要开放的胸襟和多元化的探索实践。这是“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告诉我们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