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

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
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

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17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要求,是充分针对当前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师生情绪对立,关系紧张;学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重新抬头;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现象蔓延;学校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等,开始危及到了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响。

一、总体现状

1、教育自身因素导致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表面看来,课改后的学科教材内容不多,偏深偏难的内容少了,比如理科方面的定理、公理、公式等的推导、证明的内容量大大减少,知识难度降低了,而实际上新教材不少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变差,脱节现象严重,有些环节算理模糊,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难度,加上考试内容往往远不止于教材范围,迫使教师不得不补充大量内容,尽可能地适应考试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只有挤时间、满堂灌,学生就只有花更多的时间去做课外练习、去死记知识点。科科如此,学习的难度、强度自然加大。课程过重、作业过难多、考试过频以及同学间的激烈竞争、睡眠严重不足、精力不济、内心焦虑、处罚威胁、升重点高中自信不足等,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作业量大,考试频繁。农村初中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外作业总量在2小时左右,初三达到了4小时及以上。一天中,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除了三餐,其余时间都在忙于学习。平均学习时间超过9小时,休息和睡眠不足8小时。

学习带给半数以上学生的体验是痛苦而非愉悦。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产生。尽管教育部制订了许多具体要就,但在现行的招生制度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现象。我认为以下两点急需解决①认真执行初中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是农村初中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学科课时安排的法律依据,任何学校都只能严格执行,不得调整或突破。一些学校原来已经将一些“副科”课时调整给语、数、外等学科的做法要及时纠正,把时间还给原来的学科——不但从课表上要体现出来,而且应该落实到课堂、落实到课程。②严格控制在校学习时间,保证学生休息。农村初中要严格遵守政策规定,认真执行学生在校学习、晚自习、体育活动时间及非住读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到校参加早晚自习的规定,保障学生充足的休息、睡眠、锻炼,使学生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参加学习;要禁止利用午休和晚自习前时间安排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上课或考试;禁止挤占自习课、晚自习上课或考试,禁止拖堂;禁止学校或教师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或集体补课,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

2、外部环境的影响

农村家庭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确有一部分农村家庭勤劳致富,但仍有相当多的农村家庭刚解决了温饱新问题,甚至还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因此在农村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摘要: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熟悉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也有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新问题的直接原因。家长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教育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辍学。一些家长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低,凭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状况,认识不到教育对生产、生活和劳动致富的重要意义,更难于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认为读书就是让孩子识几个字,农村中学师资水平低,教育方法陈旧,使得学生感到学校生活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加上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

率,使一些教师把精力放在“尖子生”身上而放松对“差生”的关爱和转化工作,甚至会把“差生”当作影响升学率的包袱加以歧视,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此外,初中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一些“后进生”对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听不进、学不懂,于是产生升学无望而厌学、辍学。

二、学生的价值观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农村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2、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60%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也有40%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选择就业, 80%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72%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有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极少数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同时,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3.农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状况

农村中学生对未来怀有美好的愿望,并将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希望将来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农村中学生摆脱农村落后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因此,在60%的农村中学生看来,考入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才是比较现实的。但仍有一部分农村中学生因考入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的希望渺茫,或埋怨自己出身贫寒而在学习方面不思进取。同时,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鉴于以上原因,约6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30%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0%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很多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0%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三、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镜头一:班级里玻璃被打坏了,你若去当众调查是谁干的,大多数的学生会说“不知道”或“没看见”,同时他们还会摇摇头显出很成熟的样子,而你换个方式作个暗查,学生会小声地告诉那是谁干的事;镜头二:学生打架了,你要责问谁的错,双方各不服气,各说各的理由,不到被事实逼到最后,绝不承认,绝不服输。而且,仗打出来了,吃了亏的,他不先找你老师,他先跑去找家长、找“一起玩的”再给补回来;另外,诸如说脏话、没爱心、奢侈浪费、沉迷网吧、抽烟喝酒、谈恋爱等等,这些道德问题的缺失和错位在农村中学是常见的、普遍的,让我们老师也感到苦恼与困惑。意志的心理品质不成熟。攻击性强交往情感闭锁。究其原因,我认为:

1、学校教育问题。由于许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甚至缺乏正确的认识,视其为当今普片现象,而且名义上的工作开展也带有为应付检查或点缀、装饰学校形象的成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少组织无系统支离破碎,没有实效。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化的倾向非常严重。表现在不能正确区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界限,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了一种思想政治工作,以致于在工作开展中移植、套用以往德育的方法和手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陷入机械灌输和说教的境地,缺乏应有的策略和功效。

在学校,一切的教育过程,包括教师的人格、态度、班集体的建设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创建学校物理环境的同时,下大力气去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等软环境,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校给他们带来的无穷快乐。另外,广大教师切实要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与学生接触的每时每刻。我们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其目标在于增强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因此在操作上要尽量避免简单化、机械化,多注重人性化、情感化、多样化,重视习惯的养成,潜移默化达到育人的目的。

2、家庭环境问题。当前,农村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随着家庭的收入增加。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没历受过什么磨练,其要什么父母就满足什么,不会有一点的委屈。在农村的家庭中,有的父母常以“不吃亏”的思想来教育孩子,所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势必会使孩子形成偏执、自私、冷漠或急躁、脆弱、油滑等心理和性格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还有部分失去单亲、双亲的孩子,有的顽劣古怪,有的胆小自卑。。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中,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但大多数只重于学业成绩方面。而忽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个人的家庭条件、家庭背景、父母行为习惯和家庭教育思想等在直接影响着其后天的学习与成长。所以说,家庭环境无疑在影响着孩子思想道德的培育与造塑。

3)社会环境问题。大家都有这样的感慨:“在校教育了十分钟,赶不上社会一分钟”、“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是的,现代社会的各种新鲜事物、新生事物以及各种诱惑如海潮般向学生涌来,由于年少,他们看不到社会发展的主流,又无力取舍,那些浮躁表面的东西冲击了他们的思想和心灵,使他们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其非智力因素受到了严重影响。

如网络与非法音像光碟等等,象是一个大染缸,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浸泡又怎能静得了心去走进课堂呢?

所以说,人的先天自然素质和后天的成长环境同样制约或影响着其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发展。

四、对策与措施

1.激发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帮助农村中学生处理好学习的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学生的学习,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要转变和更新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加强家庭教育的影响,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环境。对于学习动机不强,确实无心学习的农村中学生,教师应努力使这些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掘自己在其它方面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2.开展自主学习

为改变农村中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的状况,农村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亲身体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和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

通过农村教师面向信息化的专业发展,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是解决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农村学校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活动,建立开放型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引导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问题开展教育科研,促进农村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断更新和完善农村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农村教师反思教学实践、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农村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培养信息化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现代化。为顺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农村学校应结合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合理规划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基础教育条件。同时,农村学校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资源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

5.发挥教师评价对农村中学生发展的指导作用

教师不仅要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在全面了解、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多给学生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使自己的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要努力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利于师生之间的对话。在学习和工作中,教师还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不断努力。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摘要】:化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等原因,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多种策略来改进实验,增强学生探究实验的乐趣,促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那么,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化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变策略浅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少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器材和药品配备较齐全。但由于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数学、生物等课的教学,即使不兼这些课,也代几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基本上农村的乡镇中学并没有专职的实验员,都是由化学教师担任。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甚至放弃实验干脆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2.不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按课程设置,初中三年级才开化学课,化学课开设既是起始年级,又是毕业年级,本来上课时数较少,教学上赶进度现象比较严重,因而无时间圆满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化学实验的研究不够,平时的听课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研究,至于实验的成功与否、实验经验的积累、实验的后记则往往不被重视。从工作量上讲,化学实验是一项费时费力、颇为麻烦的工作,而有的学校在计算教师的工作量时,对化学教师准备化学实验和预做化学实验都不计工作量,因而也影响了化学教师和实验员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怕麻烦、怕失败的倾向,使得本来有条件做的实验也省略不做,能够补充的实验也不补充。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开学生实验,造成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3.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必需教具不足、实验教学严重缺乏。 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这不足的经费配置又严重不公平,“重城轻乡”。由于经费的限制,办学条件受到制约,虽然我县部分农村初中都通过了教育强镇的评估,实验器材和药品配备只是看起来较齐全。可实际上化学教具很少,尤其农村中学化学教具很少, 象我们学校连一些基本教学挂图和模型都没有,教师也难以将某些有规律可循的知识迁移到挂图或模型上。缺仪少药较严重,致使学校无能力开足开全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另外,因化学实验是一种消耗实验,一些仪器需时常添补,化学药品用完不能再生,更需及时添补,而有的学校只注重一次性投资而不能够时常补充,从而造成仪器药品不全而难以开足开全实验,尤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组员:高萌耿倩瑞迪指导老师:任艳萍 一、调查目的 1.比较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了解学生阅读的特点: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发展心理、学生阅读时间和学生课余时间的比例、各种媒体(电视机、网络等)和学生阅读的关系、家庭环境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父母文化层次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父母的阅读习惯与学生阅读的关系等。 2.根据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3.指导学生建立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开阔视野、冶情操、促进文化积累、发展语文素养。 4.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现状进行有效的指导,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提供有力利的条件。 二、调查容 1、小学生每日阅读时间和阅读量。 2、小学生的阅读对象。 3、小学生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 4、小学生课外读物的来源。 5、教师引导与学生阅读的关系。 6、家庭环境和学生阅读的关系。 三、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学生调查表共有17道选择题,每题有2-5个供选答案;家长问卷表共有9道选择题,每题有2-4个供选答案。 2.个别交谈。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交谈,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为双峰县青树坪镇中心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每年级中各一个班 调查人数分布如下: 年级人数 二 69 五 74 六 65

合计208人 五、调查步骤 2012年9月16日—9月18日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容,制定调查表,分发调查问卷。 2012年10月20日—10月25日进行数据统计,有选择地进行个别交谈。 2012年11月27日—12月15日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分析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一)关于阅读兴趣 问卷1:双休日,你最喜欢干什么? 问卷2:你觉得课外阅读有什么意义?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孩子周末阅读课外书的人数很少,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虽然有47.2%的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并认为课外阅读对他们有着很大的用处与帮助,但也要看到还有3.4%的学生根本就不喜欢课外阅读。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自觉地,有目的的,专心的进行课外阅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还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学生,逐步使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二)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与量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 石慧敏 内容摘要: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就是人们的本钱,是决定一个人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作为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当然非学校教育莫属。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初中学校却存在着学生流失十分严重的现象。本文打算分析一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 一、前言 据统计城市初中学生升学率一般都高于80%,而农村这一比例却不到城市一半甚至更低。这就意味着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不断的流失。就我所任教的班为例:初一入学时共有53人,而到了初二下期仅剩下46人。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通过调查我发现这其中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家庭因素、更有学生自己的因素。以下就从以上这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由于受自己能力所限,其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望给予纠正。 二、正文 1 、社会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越来越重视金钱。并把金钱作为衡量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标准。与此同时,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并且就业难这一现象也十分突出。因此“读书无用论”也甚嚣尘上。因此广大农村学生受上述观点的影响,许多学生选择了辍学、打工挣钱。 同时学校因素也是导致学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学校存在管理水平差、教师素质不高、教育内容和方法落后等现象。导致学校教学质量低下,很难

吸引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造成学生在校无所事事、没有目标。最终导致因为成绩下降而辍学。 作为学校因素中的另一个方面,不良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也是导致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通过调查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我发现班上辍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存在着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有的学生与校外不良少年为伍;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善于和同学交往致使自己始终游离于集体之外;还有的学生不喜欢老师甚至和老师唱反调或者经常被老师忽略等诸多原因的影响。致使许多学生无法正常的完成自己的学业。 2 、家庭原因 农村学生的大量流失不仅仅是因为社会原因,和家长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农村家长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不高这一现象,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读过书。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的成绩,因此就对子女学习放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长还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认为有没有文化都一样,早就做好了让子女辍学的打算。 另一方面,在农村挣钱很困难。许多家长把钱看得很重要,认为学生上学浪费金钱没有用。同时又存在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客观事实。于是就更让许多家长坚定了“读书无用”的观点是正确的。由于家长们存在着这些不正确的观念。时日长久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从而造成子女也接受了“读书无用论”,并最终导致辍学现象的产生。 3 、学生自身原因 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我们也知道内因决定外因。上面我们只是分析了学生的外因,但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学生自己,主要是他们自身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我就谈谈学生辍学的内因:首先学习成绩差,厌学思想严重。通过调查本班辍学的学生的成绩,我发现辍学的90%都是成绩较差的。他们要么是因为基础太差、要么是因为行为习惯不好、要么是被沉重的课程压得喘不过气来。都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觉得学校生活比坐牢都还痛苦(学生原话)。于是导致了学生的大量辍学。特别是越到高年

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分析

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分析 [摘要]学校是学习体育锻炼方法最重要的场所,学校体育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否成为一名健康公民,学生时期掌握的体育技能,养成的体育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 [关键词] 体质健康体育锻炼课程改革终身体育2006年年底,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对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其中包括初中生毕业升学时体育考试成绩要按一定比例记入“中考”总分;在高中毕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等。自此,“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可能将不再被重点大学录取。 据最新的调查显示,近20年来,我们青少年的体质呈持续下降趋势。这种现象着实令人担忧!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季克异处长分析认为,近年来中学生体质状况有喜有忧,喜的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青少年身高有所增长,多发病与常见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忧的是身体素质的一些指标持续下降,突出表现在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下降。 学校虽然在培养体育专业生和竞技体育上成绩有些突破,但学生健康状况下降了,体育老师感到更茫然:体育课怎么上?上

哪些内容才是同学们喜欢的?本人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对策,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确实存在问题,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是什么呢? 1、由于升学的激烈竞争,“每天锻炼一小时”是梦想。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因为这,家长、学校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社会对教学质量的片面理解也对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及一些学校本身存在着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更是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造成学生体质下降。不少中小学的体育课常常被其他课程挤占,许多孩子被作业压得没空锻炼。 2、体育锻炼给安全让道。 3、学校体育设施匮乏,体育场地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 4、独生子女增多,家庭、学校对他们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有所忽视,致使他们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怕苦、怕累的思想较为普遍。在体力劳动明显减少的同时,体育活动时间在减少,体育活动的强度也不够。体育课上,天气稍热不愿意动,天气稍冷便不出来,以各种理由请假。 5、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宣传力度相对不够,营养知识相对缺乏,饮食结构相对不够合理,卫生保健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 本人多年从事农村小学教学工作,深知目前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阅读水平的低下严重制约了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如知识面狭窄,理解和表达能力差,写作水平低,缺乏口语交际能力等。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外阅读,合理利用和开发身边的阅读资源,使学生有书可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现状分析: 一、阅读资源比较匮乏,源于四个方面: 学校方面:每所小学按规定应有一定的数量的藏书供学生借阅,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学校配备的图书数量有限,大多数学校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比较少,种类也不全。学生想读书,却无处借阅。为了减少图书丢失、损耗,或是免于麻烦,大多数学校不愿开放图书室,也没有相关的制度和要求,使本来就有限的图书束之高阁,成了摆设,不供学生借阅,造成资源浪费。 家庭方面:由于家长文化素质的影响,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认识不足,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学会课本上的知识就行了,课外书只是“闲书”,影响学习。家长不了解阅读的真正意义,也不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平时只给孩子买一些作文之类的书。当然,也不排除经济条件因素的制约。 教师方面:一般情况下,教师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认为完成本学期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就尽职尽责了,没有考虑到教育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教学中疏于引导和指导。 学生自身:大多数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有钱买零食和玩具而不买书。 二、农村地区没有读书的氛围,社会、家庭普遍不重视。 农村小学生阅读环境本身先天不足,又缺乏其发育的土壤,再加上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对孩子、对其自身的阅读重视程度不够,对孩子疏于管理和要求,无法起到“身教”的作用。所以,学生放学回家就处在一个开放的、无人管理的状态中,大部分孩子没有阅读的意识,课余时间就在玩耍中度过。 应对策略: 一、努力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 宏观上看,政府应该加大农村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创办乡镇图书馆,规范文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8-08-30T15:21:29.32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3月上作者:王勇[导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语文教学的“专利”,数学教学也必须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阅读应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走进我们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学探究的习惯,为教师的讲解打下基础,弥补教师讲解的不足,教会学生看书,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领略数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农村学校;阅读能力;心得 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语文教学的“专利”,数学教学也必须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的材料。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体现“教材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打开数学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一、初中学生数学阅读的现状 当前,学生的数学表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用数学语言阐述的问题看不懂;对用数学语言阐述的概念、定理、公式等理解不透,不能熟练地运用数学符号,读图困难;不能把由文字语言表达的题意用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正确地表示出来;对定义、定理等表述不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很少的表达机会,并且只有少数学生勇于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于阅读数学教材,多数学生认为数学语言抽象,内容枯燥,然而严谨性和抽象性是数学语言的特征之一,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所以理解和吸收这些抽象的数学语言,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1.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数学教学重讲练、轻阅读的现象已习以为常,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靠教师讲,学生练。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缺乏学习自主性,如何谈得上学生有阅读数学书的兴趣呢?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激发学生阅读数学的兴趣,是我们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培养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用榜样引路。激励学生读书,让学生懂得古今中外许多在数学领域有重大贡献的人,他们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新知的基础上,用大量的时间广泛地阅读有关数学资料,才能在数学领域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2)创设渴求阅读数学书的情境,变“要学生阅读”为“学生要阅读”。比如,对于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教师可创设(12-30)这一问题,提问:怎样计算?进而引导学生阅读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过程,在使学生弄清有理数减法法则内容的基础上,对阅读产生兴趣。 (3)及时表扬,增强兴趣。经常接触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教材过程中的点滴成功,及时予以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有理数除法”内容时,有些学生理解了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有些学生悟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有些学生懂得有理数除法中的除数也不能为零,笔者都一一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2.阅读数学教材的方法。数学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材,也是学习数学语言的工具书,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和关键。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学生拿到题目之后就忙着去做,根本没有认真阅读题目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初一年级抓起,强化阅读训练。一是课前让学生阅读并提出要求,要读懂每一句、每一段、每一例,从中获取信息,课堂上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重新读。二是每天在黑板上写一道应用题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复述并指出数量关系,增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可以说,要让学生多读、勤读,对大脑不断的进行刺激,强化短时记忆,进而对题目上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复制,形成长时记忆,为解题做好充分准备。 (2)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一是略读,应用题实际上就是一篇说明文,文字较多,信息量较大,需要快速浏览一遍,了解题目的大意,属哪一类问题(函数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条件是什么,要求是什么。同时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记、一边画出相应的示意图,便于查看,防止信息的遗漏。二是细读。在细读中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重要语句,将其画出来。要求学生在略读的基础上逐字、逐词、逐句进行研读,弄清含义及相互联系。对一些字词在解题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务必抓准,如“至多”“至少”“都是”“不都是”“增加了”“增加到”等。三是精读。阅读数学题目重在领会,精读的关键就是把应用题的抽象内容转化为具体内容,把图象、符号转化为文字表述,或者把文字表述的关系转化为图表、符号,使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转化机制。 (3)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在解应用题过程中的重要性,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主动的阅读。其次教师在阅读方法上应加以指导,提高学生阅读概括能力。有些内容教师可不讲,让学生自己阅读、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探索、研究的能力。对于概念、定理,不能简单的背诵,要逐字、逐句的推敲、剖析,直到弄懂其真正含义。让学生养成读书时动手、动眼、动脑多种感官相互合作的习惯。另外,要与其他相近的概念加以比较、区分、总结、归纳,加深理解,整体把握,能够真正使学生把所学内容变为自己的东西。要求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生在阅读时,会抓住关键,多问几个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随之得到培养。 总之,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才能使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第八中学 564500)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 玉碗中心校周高林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艺术性和工具性结合的科目,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因此,加强课外阅读势在必行,但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由于应试教育、教师、家长及学生自身观念等诸多因素存在,课外阅读处在很被动的境地中。通过对以上各种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一一攻破,以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对策来改善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分析 一、调查动因 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在信息社会,就要不断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呢?阅读便是个很重要的途径。尽管当前社会传媒的形式多样且发展均十分迅猛,但有人统计,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信息约有85%以上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图书文献。可见阅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源于阅读更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简便方法。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曾有人言“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

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因此,课外阅读是开启语文教学的又一把金钥匙。但可惜,这把金钥匙却被许多教育工作者遗弃在角落里,其现实实在令人担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少学校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而窄”,开设“自由阅读”课,并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背诵作为考查内容。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应重新认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臵,明确时代赋予它的一些新功能与特点,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指导,才能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和“心理图式”,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具备了一定鉴赏能力,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能。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一、调查对象:

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进入了不平衡阶段,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这一时期教育不当或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常会使他们产生不良的心里现象。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我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在徽县大河初中任教的这几年当中也或多或少的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校生源全部来自贫困的农村,再加之本地区属于矿区,所以学习无用的思想在学生中盛行。学生只知道来学校是为家长“上学”。而这个“上学”的意愿不是发自内心的,是为了应付家长而学习。所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学习成绩就更谈不上了。 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句话对咱们农村的孩子更加的实用。虽然我们常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其过程的难易程度却不一,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早日成才,希望我们山里的孩子走出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在大河初中的几年也让我感受很深,为什么这样说那?因为我已经被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深深的感动,我已经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有自己美好的未来,不再每日都走在泥泞的山间道路上,不再为两三元的饭钱而担忧。 那么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建立在好好学习的基础上,只有及时转变思想,端正学习态度,才能迎头赶上。以下我就学生心理健康诸多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自己浅薄的看法能够帮助同学们。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而且影响到

他们的品德形成、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几年,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经常见诸报端,这引起了教育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我们农村初中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更是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要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在当前的农村初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智商很高但学习困难的问题,如厌学、考试焦虑,注意力障碍等;高年级的学生有青春期烦恼的问题,如与异性交往的烦恼以及情感误区的烦恼等;心理品质与行为的问题,如儿童学习能力缺失、说谎、嫉妒、自卑、抑郁,以及极少数学生因受环境影响和不良影视剧的影响而产生的自暴自弃,厌世轻生,玩世不恭的念头和行为。对这些问题的克服,也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在日常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学生的交往需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扩大,但他们的交往能力如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往往只能停留在原始的水平上,甚至常常由于交往不当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假如矛盾不能及时处理解决,就容易形成暴力对抗,封闭孤独、派别流动或不良的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扭曲。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例如家庭的纠纷、父母急于赚钱而奔波异乡,孩子缺少必要的管教;社会不良风气,人际复杂关系造成孩子内心矛盾冲突与困惑疑虑;学校不得法的教育与教师严厉或放任,造成孩子对抗情绪或退缩畏惧等心理问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认识

学生现状分析5篇_范文

《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现状分析(一): 一、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本班共有39名学生,男26、女23名。其中有29名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家,缺少家庭教育。在家很懒散,学习基础不太好。学生毕竟还小,透过教育,他们还是能够去克服一些不足。60%的学生对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能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30%的学生没有自学的主动性,只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学习,而且是10%的学生对学习无所谓,不太乐于学习。这主要究其于基础差,丧失自信,再加上缺少家庭教育。 二、教师问题研究状况 基于学生上述的学习状况,我选取了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质疑。目的是想让学生养成爱提问题,爱动脑想问题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潜力。 在问题研究前,学生通常是根据老师所提问题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而很少有学生自己动脑去质疑。据此,我在研究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质疑,善于质疑。 (一)、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出适合学生质疑的简单和谐的环境,让学敢思、敢问,乐探究。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摒弃疑虑,用心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齐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 2、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学生要对所学资料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用心性,打开其思维,用心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唤起质疑欲望。 (二)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三)精心指导学生善于质疑。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潜力,不仅仅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从小学语文来看,一般质疑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同时,更要指导学生,把握时机用心质疑探究。 1、在预习中质疑。

关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

关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 小学生课外阅读关系到孩子们文化积累与心灵成长,对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过的字词和读写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了了解我乡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并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以利于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对四股桥乡中心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时间:2013年11月25日——2013年12月4日 调查地点:四股桥乡中心小学 调查对象:四股桥中心小学的一至六年级的学生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调查人:范萍燕 调查分工:先找学生填问卷,然后统计分析,作总结。 一、调查数据 我编写了一个包括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环境三个方面的问卷,请四股桥乡中心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共128名同学填写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0份,问卷及统计结果如下: 阅读兴趣 1.你喜欢课外阅读吗? A非常喜欢(10%)B比较喜欢(15%)C一般(55%) D不喜欢(20%)

2.你平时在什么情况下读课外书? A主动阅读(10%)B老师要求(85%)C父母监督(5%) 2.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得课外知识? A读书籍(30%)B读报刊(5%)C看电视(60%) D其他(5%) 3.你喜欢观察、阅读见到的各种文字(如:广告、通知、标牌、海 报、电视字幕等)吗? A喜欢(20%)B有时喜欢(70%)C不喜欢(10%) 4.你所读的课外书是否很复杂?小说、故事、报道、传记等什么都 读? A是(40%)B不是(60%) 6.读书是不是你度过闲暇时间的主要方式之一? A是(10%)B不是(90%) 7.读书时是否跟着故事情节开心或难过? A是(60%)B不是(40%) 8.你是否乐意通过阅读了解更多有趣的人和事,开拓自己的视野?A是(75%)B不是(25%) 9.你经常读哪一类的书? A科普类(5%)B动画卡通类(10%)C学习辅导类(35%) D故事类(25%)E语文课本(20%)F其他(5%) 10你喜欢什么样式的书? A全是文字的(20%)B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的(55%)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问题与措施浅谈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问题与措施浅谈 【摘要】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厌学情绪重、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师生教学感情交流不足、教师对学生分层指导不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行政上应加强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宣传,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要加强对学生的分层指导。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策略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界普遍强调教学要转变观念,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活动的主体,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样的理念下观察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不难发现,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拟展示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一、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生对初中数学持厌学情绪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村初中学生对数学兴趣不浓,不少人还有厌学的情绪。通过仔细了解和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教师的讲解普遍缺乏生动性,不能吸引学生;二是学生数学基础薄,在数学学习和练习中屡屡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于是产生畏难情绪。受这两个原因影响,很

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便有消极对待的倾向。加上“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的盛行,学生对数学学习更缺乏强烈的内驱力,因此对数学更无兴趣可言。 (二)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后 由于信息相对闭塞,加上农村地区整体缺乏人才竞争氛围,广大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普遍缺乏自主继续学习的意识,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和方法,往往不十分清楚;即便知道了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和方法,却也往往懒得去实践和尝试。所以,他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还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围绕例题讲解分析――学生听完后做练习――教师检查练习完成情况并作讲解――复习考评。这样的模式,明显仍然是“教师中心”教学法,学生的主体作用没得到发挥,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如此落后的理念和方法,与新课程改革的潮流显得格格不入。 (三)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不足 由于持传统的教学理念,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大都是严肃讲解和分析,而对学生情感变化等有所忽略,缺少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致使师生互动不足。很多老师片面地认为,数学是理性思维的学科,谈什么感情?事实上,数学教学也需要注重感情。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某门课,往往也喜欢上该课的老师,究其原因还是这个老师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学生感觉亲近。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

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

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17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要求,是充分针对当前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师生情绪对立,关系紧张;学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重新抬头;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现象蔓延;学校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等,开始危及到了新课改的有效推进,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响。 一、总体现状 1、教育自身因素导致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表面看来,课改后的学科教材内容不多,偏深偏难的内容少了,比如理科方面的定理、公理、公式等的推导、证明的内容量大大减少,知识难度降低了,而实际上新教材不少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变差,脱节现象严重,有些环节算理模糊,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难度,加上考试内容往往远不止于教材范围,迫使教师不得不补充大量内容,尽可能地适应考试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只有挤时间、满堂灌,学生就只有花更多的时间去做课外练习、去死记知识点。科科如此,学习的难度、强度自然加大。课程过重、作业过难多、考试过频以及同学间的激烈竞争、睡眠严重不足、精力不济、内心焦虑、处罚威胁、升重点高中自信不足等,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作业量大,考试频繁。农村初中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外作业总量在2小时左右,初三达到了4小时及以上。一天中,大多数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除了三餐,其余时间都在忙于学习。平均学习时间超过9小时,休息和睡眠不足8小时。 学习带给半数以上学生的体验是痛苦而非愉悦。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产生。尽管教育部制订了许多具体要就,但在现行的招生制度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现象。我认为以下两点急需解决①认真执行初中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是农村初中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学科课时安排的法律依据,任何学校都只能严格执行,不得调整或突破。一些学校原来已经将一些“副科”课时调整给语、数、外等学科的做法要及时纠正,把时间还给原来的学科——不但从课表上要体现出来,而且应该落实到课堂、落实到课程。②严格控制在校学习时间,保证学生休息。农村初中要严格遵守政策规定,认真执行学生在校学习、晚自习、体育活动时间及非住读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到校参加早晚自习的规定,保障学生充足的休息、睡眠、锻炼,使学生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参加学习;要禁止利用午休和晚自习前时间安排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上课或考试;禁止挤占自习课、晚自习上课或考试,禁止拖堂;禁止学校或教师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或集体补课,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 2、外部环境的影响 农村家庭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确有一部分农村家庭勤劳致富,但仍有相当多的农村家庭刚解决了温饱新问题,甚至还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因此在农村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摘要: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熟悉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也有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新问题的直接原因。家长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教育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辍学。一些家长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低,凭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状况,认识不到教育对生产、生活和劳动致富的重要意义,更难于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认为读书就是让孩子识几个字,农村中学师资水平低,教育方法陈旧,使得学生感到学校生活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加上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

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初中生亲子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三(2)班杨文磊 2号 一、前言 每次我在路上,我常常会看到有些父母在和子女吵架;每次在班级里,我常常听到同学和他们的父母闹矛盾而赌气;每次在家里,我常常都会感受到父母对我深深的爱。我一直疑惑着:为什么同样是父母与子女,就有那么大的差别为什么同样是父母与子女,有的可以感情至深,有的却是感觉冰冷哪为什么同样是父母与子女,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如此悬殊所以,我带着这么一个问题来探讨一下中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及交流沟通的现状,并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与单独采访。二、调查框架 为了进行这次探讨,我做了一个关于中三学生与父母交流沟通的调查问卷。这个调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笼统的调查一下孩子主观上对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做了一个整体评价。评价以打分为方式,分数分为五个档次:90分以上;80—90分;70—80分;60—70分;60分以下。设计这个问题有两个因素:⑴为了从孩子这个角度看待沟通交流这个问题。⑵为了使我大致判断一下现在的中学生与父母交流的情况。第二个部分是调查的重点,它分为三个小部分:①父母给予孩子的关怀和孩子回报给父母的关心。(第2个问题-第7个问题)②从时间的过渡,看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变化与走向。(第8、9个问题 )③从沟通交流中最棘手的“矛盾”进行探讨(第10个问题-第12个问题)。第三部分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目的在于调查当父母做出一些爱的表达时,孩子的表现与反应。以下是关于这项调查的一些数据。 三、调查表结果(数据统计与整理) 注:我对中三(2)班进行了调查,最后回收了有效问卷40份。

13. 设想一下,当你的父母为你留下眼泪,你的感受是什么(主要情况) 当父母流泪时,孩子感受的三维饼图 心痛,不忍 不理解

农村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摘要 学生没有好的读物,根本不喜欢阅读,对阅读没有兴趣;学生对上语文课不感兴趣,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课前要预习,学生根本不去做。学生没有定时间阅读的习惯。学生读而不思,囫囵吞枣。学生没有养成质疑的习惯,没有质疑的能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农村小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在家里缺乏家长的引导和督促鼓励,学生根本不课外阅读,阅读仅限于学校的课堂内 二、调查目的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阅读是培养学生的识字、看书、说话、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阅读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阅读对于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然而,当今的农村小学生由于他们学生没有好的读物,根本不喜欢阅读,对阅读没有兴趣;学生对上语文课不感兴趣,老师布置的课外阅读,课前要预习,学生根本不去做。学生没有定时间阅读的习惯。学生读而不思,囫囵吞枣。学生没有养成质疑的习惯,没有质疑的能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农村小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在家里缺乏家长的引导和督促鼓励,学生根本不课外阅读,阅读仅限于学校的课堂内。 因此,本调查研究围绕农村小学生阅读的现状开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差的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寻找差距,提出改进对策。 三、调查研究方法 (一)调查工具 为全面了解农村小学生阅读学习的现状,找出农村小学生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信息。依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分别设计了《农村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问卷》(见附录)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和反思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和反思 新课程改革已有几年了,通过培训、学习与实践,在执行新的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手段,以及课堂中学生的学习面貌、气氛都有了一定的可喜变化。 然而,农村初中学生具有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学习主动性不强等特点,在教改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数学教师经常面临的情况:讲了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一知半解;7年级学完了,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不会有理数计算,“双基”能力较差;课堂中有许多同学不能积极地、真正地参与到与同学合作讨论学习中去,自己也不能独立地进行探索、实验和发现;还有相当同学根本不喜欢学数学,与老师“唱对台戏”,到了8年级、9年级更为突出,而且分化明显,困难生的比例越来越大,等等。这些现实问题导致教师的教改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却不很好地配合,最终的教学效果并非是课改者所期望的那样,仍然不理想,不合格的学生接近一半,让人触目惊心!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想这其中的原因还主要在于我们教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只顾及对自己进行“改造”,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把课改前教学中好的经验、做法统统抛弃了,所以,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数学教师还得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大多见识少,缺乏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现象,不能正确认识数学知识对自己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而家长多数是文化层次不高,“知识无用论”仍影响着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没有高的要求。针对着一系列存在的阻碍学生学习的主、客观条件,教师应认真负责地、坚持不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1. 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带他们做一些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活动; 2. 多给学生介绍与生活有关、和农村知识有关的数学应用问题; 3. 介绍古今中外数学的悠久历史; 4.介绍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 总之,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知识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和我们身边的生产、生活及学习密切相关,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明白数学的学科价值,懂得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改变自己和家长的错误认识,从而产生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些是农村初中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根本动力。 二.消除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障碍。 正如前面所说,我们农村的初中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独立自主地探索、实验能力;缺乏学习的创新精神;不善于与同学合作交流,多数仅限于对答案,比分数,更谈不上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探讨研究;他们的数学学习多数要依赖老师,仍然呈现出小学数学学习的习惯,期望老师帮助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不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注重结论,同时期望老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双基”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不到提高,学生花的工夫不少,数学成绩总是不理想。这些数学学习的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老师做好以下工作: 1.重视教法研究。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在于目标沉重的学校教育与浮躁的教师心态;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功能异化的社会引导。为此,引领学生课外阅读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精心选择,推荐好书:加强指导,学会读书;拓宽渠道,让学生在书海遨游,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原因对策 1,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目的就在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人提出了“为生活和命运而读”的口号,有调查指出:人的综合素质的70%来自课外阅读。那么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是怎样的呢?据笔者对某校六年级一个班的调查显示,全班90%的同学从未到过市图书馆借书,许多同学甚至从未借过学校图书室的书。另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活中没有读过课外书的学生占14.5%,多数学生只偶尔看一点,占71.2%,经常看的只占14.3%。少年儿童置身于浩瀚的书海中,却难以开卷,更谈何有益。 2.原因分析。小学生为什么不愿课外阅读呢? 2.1目标沉重的学校教育与浮躁的教师心态。尽管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已经越来越多地重视了人自身的发展,但是学校教育依然不能达到使儿童在身心上完全自由发展的程度。学校教育中过分功利化的现象虽屡遭鞭挞,却仍然比比皆是。学校和教师口里喊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眼里却只盯着考试成绩和升学指数,甚至不惜竭泽而渔。 2002年安徒生奖得主钱伯斯认为指导阅读“最主要的不是技术,而是我们是否能把自己作为读者的热情传导给学生,是否能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可是,许多教师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产生了浮躁而功利的心态,再加上应试的压力和繁杂的事务,早就没有了那种“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心气了,读书、做学问缺乏动力与激情,教学视野封闭、狭窄。 2.2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多数家长对子女的爱经常表现为对孩子未来命运的关心。家长所感受到的生存压力越大,对孩子的前途就越关心,就越会强制自己的孩子更快、更充分地满足当前社会对一个成人的要求,而全然不顾孩子的天性和兴趣,甚至不得不牺牲孩子当下的幸福。 2.3功能异化的社会引导。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的时代,因特网、电子书刊等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书与电视、电影和网络相比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饱受压力的学生即使有了空闲时间也仅是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和“超级女声”,而远离了白雪公主和海的女儿。而眼下的影视、出版、网络等媒体,无不出现浮躁、浅薄的趋势,逐步失去凝重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而变成了消遣和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