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浅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浅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浅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2-12-20T09:33:38.5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9月供稿作者:丁时晨[导读] 地下水是地质环境构成要素中最为活跃、动态变化最为剧烈的要素之一。丁时晨江苏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 221004

摘要:地下水是地质环境构成要素中最为活跃、动态变化最为剧烈的要素之一,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对地下水物理特性及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常用描述方法有矿化度、化学组分、同位素分析、污染源分析、氨氮含量、重金属含量等,为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下水; 水化学性质;水化学特征;特征分析近年来,研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以及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已经成为水文地质界比较热得话题,国内外众多学者都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地区进行水质评价和水化学特征研究,促进了地下水科学的极大发展。地下水化学特征受补给来源,地球化学,排水系统,表层厚度,大气和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表现出时间和空间异质性特征。地下水在岩石圈运移过程中不断的与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并与大气圈和生物圈进行长期的水循环过程,同时也进行着化学成分转化,随着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系统圈进一步深度的发展,人为因素也对地下水产生重要的影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一般从水文地质和化学特征两个方面进行说明,水文地质调查一般从现场勘查可以对地质状况有个比较清晰地认识,对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则需要现场检测和实验分析过程进行了解。

1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

矿化度:存在于地下水中的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含量称为地下水的矿化度。矿化度是反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主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地下水随着矿化度的变化,所占主要离子的种类也相应改变。低矿化度的淡水常以HCO3-为主要成分,中矿化度的盐质水常以SO42-为主要成分,高矿化度的咸水和卤水则常常是以Cl-为主要成分。酸碱度水的酸碱度常以PH值表示,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当PH=7时,说明水为中性;当PH<7时,说明水呈酸性,当PH>7时,说明水呈碱性。硬度水中Ca2+和Mg2+的含量多少用“硬度”概念表示。水中所含Ca2+和Mg2+的数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2 地下水水化学分析指标

2.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现场观测

地下水物理性质与所含化学成分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与形成环境。因此,在进行地下水化学成分研究时,首先要研究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2.1.1 温度监测

自然界许多化学变化都是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温度对水体中的化学元素的浓度和存在状态都有一定的影响,甚至表层地下水对气候的干湿冷暖都有响应。地下水温度对气温的响应一般都存在一个滞后期且变化幅度可能会是微弱的。

2.1.2 电导率监测

电导率是地下水传送电流的能力,它和电阻值相对应,测量单位为,它不仅反映了水中例子强度,还可以指示总例子组成以及溶解态的无机物组成。

2.1.3 水中溶解氧

地下水水体中元素在三相中转化,同水中的氧化还原反映强度有很大关系,水中溶解氧的浓度直接反映生态环境的状况。

2.1.4 PH值监测

地下水的PH值(即酸碱度)主要取决于地下水中的H+浓度,是制约元素迁移和沉淀的主要条件。水中的PH值能够直接影响迁移强度大的元素。

2.2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实验分析

2.2.1 矿化度

水中化学组分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矿化度。地下水在运移过程中通过淀滤,蒸发和沉积作用,使得地下水矿化度发生变化。天然水按矿化度的分类,矿化度在0.000—1.000g/L之间的为淡水;矿化度在1.000—3.000g/L之间的为微咸水;矿化度在3.000—10.000g/L之间的为咸水;矿化度在10.000—100.000g/L之间的为盐水;矿化度在>100.000g/L之间的为卤水;按照各个划分标准可以对研究区地下水性质进行划分。

2.2.2 化学成分分析

化学成分主要是研究地下水多汗阴阳离子浓度,主要的例子监测室以K+,Na+,Ca2+,Mg2+为主;阴离子主要以Cl-,SO42-,PO43-,NO3-,HCO3-为主。阴离子和阳离子一起不仅可以反映水体的化学组成,还可以进一步揭示不同端元对研究水体的影响。(Stallard,1983)利用Piper三线图的方法可以得出水化学类型。此种方法可以看出地下水与岩石耦合发生反应得岩石类型。主要影响地下水的矿物主要是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天然情况下阳离子Ca2+,Mg2+和阴离子HCO3-和SO42-空地下空间变化来源于水岩作用中对岩石溶解,据此可以推算出相关的溶解率等指标。其中还要有降水对其离子变化的贡献。人类生产生活对地下水Ca2+,Mg2+,HCO3-和SO42-扰动也比较大。

K+,Na+和NO3-,SO42-,Cl-离子主要来源于除降水之外还要受到花费,人畜粪便,生活废水等。 Cl-被认为是具有惰性的离子,它既不容易吸附在黏土上,也不容易产生氯化物沉淀,除非其浓度超过200g/L。单纯雨水中Cl-来自海洋,随距海洋距离越远其浓度呈指数级衰减,运移过程中受到大陆上空尘埃和气体(天然的和工农业生产)影响会改变雨水中Cl-浓度。Cl-在地下运移中不会在透水层停留就不会明显产生Cl-。

2.2.3 同位素在水化学特征分析中应用

人气降水卞要来源于海水蒸发形成的蒸汽团,故人气降水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取决于海水的同位素组成及海水蒸发冷凝中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它决定了人气降水形成初期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即人气降水的 D和 18O成线性关系。大气降水形成后,其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在其空间运移上还会随着温度和空间变化产生新的效应,即温度效应、纬度效应、高程效应和降水量效应。1991年原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得出西南地区降水线方 D=7.87 18O+11.09。

纯化水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纯化水 Chunhuashui Purified Water [修订] 本品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添加剂。 【检查】总有机碳不得过0.50mg/L(附录Ⅷ R)。 易氧化物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10m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以上总有机碳和易氧化物两项可选做一项。 重金属取本品100ml,加水19ml,蒸发至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与水适量使成25ml,加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置2分钟,与标准铅溶液1.0ml加水19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 01%)。 [增订] 【检查】电导率应符合规定(附录) 总有机碳不得过0.50mg/L(附录Ⅷ R)。 铝盐(供透析液生产用水需检查) 取本品400ml,置分液漏斗中,加醋酸盐缓冲液(pH 6.0)10ml和水100ml,用0.5% 8-羟基喹啉三氯甲烷溶液提取3次(20ml,20ml,10ml),合并三氯甲烷提取液于50ml量瓶中,加三氯甲烷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标准铝盐溶液[称取硫酸铝钾0.352g,置100ml量瓶中,加1mol/L硫酸溶液1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2μg的Al)]2.0ml,置分液漏斗中,加醋酸盐缓冲液(pH 6.0)10ml和水98ml,同法操作,即得标准溶液;取醋酸盐缓冲液(pH 6.0)10ml和水100ml,置分液漏斗中,同法操作,作为空白溶液。取上述溶液,照荧光分析法(附录Ⅳ E),在激发光波长392nm与发射光波长518nm处分别测定荧光强度。供试品溶液的荧光强度不得大于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0.000 001%)。 [删除] 【检查】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取本品,分置三支试管中,每管各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第二管中加氯化钡试液5ml,第三管中加草酸铵试液2ml,均不得发生浑浊。 二氧二碳取本品25ml,置50ml具塞量筒中,加氢氧化钙试液25ml,密塞振摇,放置,1小时内不得发生浑浊。

常用的地下水分类方法

一、常用的地下水分类方法 (一)按赋存形式和物理性质划分 1.结合水 被分子力吸附在岩土颗粒周围形成极薄的水膜,可抗剪切,不受重力影响,不能传送静水压力,在110°C消失,主要存在于粘土中,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质。 2.毛细管水 赋存于岩土毛细孔中,受毛细管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可被植物吸收,影响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会引起沿海地区和北方灌区的土地盐碱化。 3.重力水 赋存于岩土孔隙、裂隙和洞穴中,不能抗剪切,受重力作用,可以传送静水压力。 结合水、毛细管水属专门研究课题,在水文地质勘察中,所指地下水一般是重力水。 (二)按含水介质特征划分 1.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第三系松散~半固结的碎石土和砂性土的孔隙中。 2.碎屑岩类裂隙孔洞水 主要赋存于中、新生代红色岩层的孔隙、孔洞中。 3.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岩溶水) 主要赋存于古、中生代灰岩、白云岩的裂隙溶洞中,分为: (1)裸露型:灰岩、白云岩基本上出露。 (2)覆盖型:灰岩、白云岩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 (3)埋藏型:灰岩、白云岩被非碳酸盐岩类覆盖。 4.火山岩裂隙孔洞水

赋存于火山岩的裂隙、孔隙、气孔、气洞(熔岩隧道)中,在广东主要分布于雷州半岛。 5.基岩裂隙水 (1)块状岩类裂隙水 赋存于侵入岩、混合岩、正变质岩的裂隙中。 (2)层状岩类裂隙水 赋存于沉积岩、副变质岩的裂隙中。 (三)按埋藏条件和水力特征划分 1.上层滞水 位于不连续隔水层之上的季节性潜水。 2.潜水 位于地表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具自由水面的水。 3.承压水 充满两层隔水层之间,具压力水头的水。 (四)按地下水矿水度划分 1.淡水:M﹤1g/L。 2.咸水:M≥1g/L,分为: (1)微咸水:1g/L≤M﹤3g/L; (2)半咸水:3g/L≤M﹤10g/L; (3)咸水:M≥10g/L,可分为: ①盐水:10g/L≤M﹤50g/L; ②卤水:M≥50g/L。

水化学分析资料整理(完成)

水化学分析资料整理 一、学习目的 熟悉水化学分析资料整理的基本方法。 二、各种离子浓度单位的换算 1、离子的毫克当量浓度(meq/L) 离子的毫克浓度(mg/L) 离子毫克当量浓度(meq/L) = 离子的毫克当量 2、离子的毫克当量百分数浓度(meq%) 该离子毫克当量浓度(meq/L) 某阴(阳)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meq%) = ×100% 阴(阳)离子毫克当量浓度总和 3、离子的毫摩尔浓度(mmol/L) 离子的毫克浓度(mg/L) 离子的毫摩尔浓度(mmol/L) = 离子的毫摩尔质量(mg/mmol) 4、离子的毫摩尔百分数浓度(mmol%) 该离子毫摩尔浓度(mmol/L) 某阴(阳)离子毫摩尔百分数浓度(mmol%) = 100% 阴(阳)离子毫摩尔浓度总和 5、离子的毫克当量百分数浓度与离子的毫摩尔百分数浓度的换算 X-(+) meq ×X-(+)meq/L X-(+) mmol% = ×100% X-(+) m mol × ∑X i-(+)mmol/L X-(+) mmol × X-(+)mmol/L X-(+) meq% = ×100% X-(+)meq × ∑ X i-(+)meq/L 式中:X-(+)为某种阴(阳)离子。ΣX-i(+)为阴(阳)离子总和。 三、水化学分析结果误差检验 根据水中各成分化合当量相等原理, 水中阴、阳离子当量总数应当相等。因此, 由下面式子就可检验水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 ∑k —∑a e = ×100% ∑k + ∑a 式中:e 为分析误差值;

∑k 为阴离子总含量(meq%); ∑a 为阳离子总含量(meq%)。 一般全分析的允许误差<2%, 简分析<5%, 否则结果不能采用。 四、水的硬度 1、总硬度(H) 为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总和。可由德国度(Ho)或mg/L表示: H = [ Ca2+ ] + [ Mg2+ ] 2、暂时硬度 根据钙、镁离子与重碳酸根离子的当量关系可知: (1)、当r(Ca2+ + Mg2+) ≤ rHCO3-时, 暂时硬度等于总硬度。 (2)、当r(Ca2+ + Mg2+) > rHCO3-时, 暂时硬度等于重碳酸根浓度, 即rHCO3-。 3、永久硬度 永久硬度= 总硬度—暂时硬度 五、水化学成分的库尔洛夫式表示方法 库尔洛夫式是以类似数学分式的形式来表示地下水化学成分。其方法为: 1、将阴、阳离子分别标示在横线上、下, 按毫克当量百分数自大而小的顺序排列, 小于10%的离子不予标示。 2、横线前依次标示气体成分、特殊成分及矿化度(用M表示), 单位均为g/L。 3、横线后以字母t为代号, 表示水温, 单位为℃。 4、式中各成分含量一律标于该成分符号的右下角, 原子数则移至右上角。即: 阴离子成分原子数毫克当量百分数 气体成分 含量特殊成分 含量 M 含量 t 水温℃ 阳离子成分 毫克当量百分数 六、舒卡列夫的水化学类型分类 1、根据水中各阴、阳离子含量, 将大于25%毫克当量百分数的离子参加分类命名。阴离子在前, 阳离子在后, 含量大的在前, 含量小的在后, 中间用短横线相连来对地下水化学类型进行命名。共分49种类型, 每型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 2、根据矿化度大小, 将地下水分为四组:A组为矿化度<1.5g/L; B组为1.5—10g/L; C组为10—40g/L; D组为>40g/L。 3、各水型的代号在前, 矿化度划分的组在后, 中间用一短横线相连。

多糖化学结构鉴定方案总结..

经过分级纯化的多糖在测定结构前须检查其纯度及测定分子量。 检查纯度最常用的判断方法: (1)用G C 、HPLC测定组成多糖的单糖的摩尔比是否恒定。 用不同的柱型测定结果更为可靠。 (2)电泳只出现一条带。 如可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及玻璃纤维纸电泳。对于中性多糖可采用高压电泳,以硼酸盐为缓冲液,可增大其迁移速度。 (3)凝胶柱层析图呈现对称的单峰。若有“拖尾”现象,说明其均一性不够好。 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 用DEAE一纤维素52(2.6x100cm)柱层析,0.lmol/LNaCl洗脱,流速6ml/h,按2ml一管分部收集,苯酚一硫酸法逐管检测,绘制收集体积与糖含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看是否有单一对称峰。 按照Ye等报道,采用DEAE一52一纤维素交换柱层析法(2.6x30cm)对鲍氏层孔菌菌丝体粗多糖进行初步分离。DEAE一纤维素凝胶预处理:称取DEAE一52一纤维素凝胶干粉,加入约10倍体积质量比(ml/g)的0.5mol/LNa0H溶液浸泡30分钟,倒出上清液,用大量去离子水反复浸洗至pH值近中性;再用相同体积的0.5mol/LHCI溶液浸泡30分钟,倒出上清液,用大量去离子水反复浸洗至pH值近中性;最后用相同体积的0.5mol/lNaOH溶液再浸泡30分钟,用大量去离子水反复浸洗至pH值中性。处理完毕后,进行湿法装柱,用去离子水0.5mol/LNaCl溶液,去离子水依次分别平衡(流速1.0ml/min)2一3个柱体积备用. 糖样100mg溶于5ml的去离子水中,离心除去不溶物,上样于DEAE一52一纤维素阴离子层析柱(2.6x30cm,Cl-1型),分别采用去离子水0.1和0.3mol/LNaCI溶液进行分段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自动收集器分部收集(10ml/管),每梯度20管。用硫酸一苯酚法跟踪检测各管多糖含量(490nm处吸收值),以收集的管数为横坐标。吸光值(490nm)为纵坐标绘制DEAE 一52一纤维素色谱柱洗脱曲线。依据洗脱峰型,合并相同组分,50℃旋转蒸发浓缩,对去离子水透析48h以去除NaCI及小分子杂质,最后将透析内液冷冻干燥,得初步纯化产品。 初步纯化多糖得率计算公式: 多糖得率(%)=纯化多糖质量/粗多糖质量x100% 葡聚糖凝胶层析纯化 采用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法对DEAE-52一纤维素初步纯化的不同组分的多糖样品进一步纯化。葡聚糖凝胶(sephadexG一100)的预处理:称取sephadexG一100凝胶干粉,加入30倍体积质量比(ml/g )的去离子水,沸水浴5小时使其溶胀。冷却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浸洗,减压脱气后进行湿法装柱,用0.1MNa2SO4;溶液平衡(流速0.25ml/min)2一3个柱体积备用。

水分析化学复习重点

知识点 [1] 水分析化学的地位及作用 [2] 水分析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 1.水中污染物包括 无机:金属离子Ca2+、Mg2+ + 重金属离子:Pb2+、Fe3+、Mn2+、Cd2+、Hg2+等有机:酚、农药、洗涤剂等 以上污染物都需要水分析方法去定量 2.分析方法包括 ①重量分析——称重的办法 用途:残渣分析 ②化学分析——借助化学反应 a.酸碱滴定——质子传递(最基础的滴定分析) 用途:检验碱度、酸度 b.络合滴定——络合反应M+Y → MY 用途:测定 Ca2+、Mg2+、Fe3+、Al3+ 另外,络合反应可用于掩蔽技术,消除非测定离子的干扰 c.沉淀分析——沉淀反应Ag++Cl-→AgCl 用途:测定水中Cl- d.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特点:电子转移) 用途:测COD等有机污染指标 氧化还原反应也用于废水的化学处理,(如脱CN-,CN-+ClO2→N2) ③仪器分析 a.吸收光谱法用途:分析有机分子、无机离子 b.色谱法:气相色谱用途:如氯仿测定 液相色谱用途:如多环芳烃测定 离子色谱用途:如阴离子测定

c.原子吸收法用途:金属元素测定 d.电化学分析法用途:pH值的测定 [3]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1.水质指标 物理 化学 微生物学 一、物理指标(特点:不涉及化学反应,参数测定后水样不发生变化) ①水温②臭味(臭阈值)文字描述 ③色度: 表色(悬浮性物质、胶体核溶解性物质共同引起,定性描述) 真色(胶体和溶解性物质引起,定量测量) 色度的测定方法:标准比色法(目视比色法) a.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色阶 (Pt—Co色阶,K2PtCl6+CoCl2,稳定性高,1mgPt/L定义为1度) b. 未知水样置于同规格比色管中(如混浊先静置澄清),俯视与标准色阶对比 ④浊度:由悬浮物及胶体物质引起的水样的浑浊程度,是混凝工艺重要的控制指标。 浊度的测定方法 a.目视比浊法:用具塞比色管配制标准浊度阶,1mg漂白土/L定义为1度,水样俯视对比 b.分光光度法:680nm分光光度计测定 标准浊度单位(硫酸肼/L和六次甲基四胺/L形成甲聚合物为1度,测定结果单位FTU) c.散射法,浊度仪(也以甲聚合物为标准浊度单位,测定结果单位NTU) ⑤残渣(总残渣=可滤残渣 + 不可滤残渣),重量法测定 ⑥电导率,电导率仪测定 ⑦UVA254: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

地下水技术方法课件

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四节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专题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四、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熟悉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和常用参数(导则、教材P103、P125) 1.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此处参照导则原文)。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气象、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 (2)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与矿产资源。 (3)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 (4)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和富水程度;隔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渗透系数。 (5)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6)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水温。 (7)泉的成因类型,出露位置、形成条件及泉水流量、水质、水温,开发利用情况。 (8)集中供水水源地和水源井的分布情况(包括开采层的成井的密度、水井结构、深度以及开采历史)。 (9)地下水现状监测井的深度、结构以及成井历史、使用功能。 (10)地下水背景值(或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2.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P103) (1)孔隙度(P103): ①定义:是指某一体积岩石(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也即是多孔体中所有孔隙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孔隙度是一个比值,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②影响因素: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选程度及颗粒排列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 ③对地下水的影响:孔隙的多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2)有效孔隙度(P103):由于多孔介质中并非所有孔隙都相互连通,把连通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称为有效孔隙度。 (3)渗透系数(又称水力传导系数)(P104)(P126): ①定义及表示方式: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定义为单位水力梯度下的单位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

纯化水检验试剂的配制及检验方法

纯化水 纯化水:本品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不含任 何添加剂。(药典411页) 取样:微生物监测放水至少3分钟以上,理化检测放水20秒。 按干燥品计算:取未经干燥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下测得的干燥失重(或 水分或溶剂)扣除。 【检查】 (1)酸碱度 A、试剂的配制 ①甲基红指示液:取甲基红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7.4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 即得。变色范围pH4.2-6.3(红→黄)。(药典附录177) 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固体氢氧化钠0.2g,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水: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药典凡例三十二) ②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取溴麝香草酚蓝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3.2ml使溶解,再加水稀 释至200ml,即得。变色范围pH6.0-7.6(黄→蓝)。(药典附录178) B、检验方法: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 5滴,不得显蓝色。(药典411页) (2)硝酸盐 原理:二苯胺在酸性条件下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生成蓝色的醌式联二苯。 A、试剂的配制 ①10%氯化钾溶液:称取氯化钾10.0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②0.1%二苯胺硫酸溶液:称取二苯胺0.10g,加硫酸100ml使溶解,即得。 二苯胺试液:取二苯胺1g,加硫酸100ml使溶解,即得。(药典附录170) ③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μg NO3)。(药典411页) ④无硝酸盐与无亚硝酸盐的水:取无氨水或去离子水即得(检查: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1ml,不得显色。)(附录151) 无氨水:取纯化水1000ml,加稀硫酸1ml与高锰酸钾试液1ml,蒸馏即得。(附录151)(注意:在水 中加入几滴浓硝酸pH<2使得各种形态的氨氮转化为不挥发的铵盐再进行蒸馏,前后200ml流出液都应弃去,只保 留中间蒸出液。) 稀硫酸: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附录174) 高锰酸钾试液:可取用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注意:置玻璃塞棕色玻璃瓶中密闭保存。) 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取高锰酸钾3.2g,加水1000ml,煮沸15分钟,密塞,静置2日以上,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摇匀。(再依照药典标定)(附录181) B、检验方法: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 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 准硝酸盐溶液0.3ml,加无硝酸盐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6%)。 (药典411页) (3)亚硝酸盐 原理: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磺酰胺+萘乙胺→紫红色偶氮化合物

化学结构分析讲义

化学结构分析--科标检测 化学结构分析主要是研究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而从多种手段来确定分子的化学结构以及其物化性质,该分析在生物、化工、材料、科研、食品等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标分析实验室可以通过多种大型仪器对样品进行全方位的测试,对有机和无机样品的结构进行描述,不单可通过核磁、红外、质谱、元素分析等手段推出样品的结构式,并通过标准谱图及标准样品进行确定,同时也能够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再现物质的空间结构,其结果准确可信。公司通过了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二合一(CMA、CNAS)实验室认证认可,能出具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化学结构分析 一、实验原理 科标分析实验室对样品提纯后,利用核磁、红外、质谱、元素分析等多种现代波谱技术对样品进行元素种类、官能团、碳氢相关的分析,综合所得数据分析出样品的化学结构,如果样品适合培养单晶,本公司可对样品进行单晶分析,从而得到样品的立体空间结构,包括各个原子之间的键长与键角,结果真实可靠。 二、仪器和试剂 仪器:核磁共振仪、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高效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试剂:相关分析纯试剂、氘代试剂、二次水。 三、实验过程 将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检测出样品的元素组成,采用高分辨质谱确定样品的相对分子量,利用红外检测确定分子结构中所存在的官能团,最后通过全套的核磁(包括一维谱的1H NMR、13C NMR,以及二维谱的COSY、NOSY)结合之前测试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所做的谱图可以与标准图库中的谱图进行比对,若有标准样品,可以通过GC或者LC的方法进行再次确认,并与相关的标准图库进行对比。倘若样品条件适合,可以对其进行单晶培养,我们推荐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得到其空间完整的分子结构。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资源环境 节能减灾 与s/cm ,它不仅反映了水中例子强度,还可以指示总 例子组成以及溶解态的无机物组成。2.1.3水中溶解氧 地下水水体中元素在三相中转化,同水中的氧化还原反映强度有很大关系,水中溶解氧的浓度直接反映生态环境的 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汇总表 4结论 项目改造前公司2009年2座混合式一段煤气发生炉耗煤53900t/a (热值7200kcal/kg 的高热值块煤,折标煤55441tce/a ),5座链排式燃煤喷雾干燥塔粉煤67231.8t/a (热值5780kcal/kg ,折标煤55514.3tce/a ),合计烧成热耗110955.3tce/a (相当于5000kcal/kg 的原煤155336t/a ),产品烧成单耗为4.5287kgce/m 2;水消耗量为88.7949万m 3/a ,电消耗量4988.81万kwh/a 。 煤气炉改造后烧成单耗下降为3.53985kgce/m 2,公司用5000kcal/kg 的原煤121419.865t/a ,煤气炉改造节煤折标煤 24226.825tce/a (相当于5000kcal/kg 的原煤33916.135t/a ),改造后用电4397.3156万kwh/a ,项目改造节电591.4944万kwh/a,项目改造节能折标煤26297tce/a 。 煤气发生炉气化后的炉渣基本不含可溶性的有害物,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可以用于铺路、制砖。 由以上所述,本项目改造完成后,公司可年节约原煤折标煤24226.825tce/a ;建成后的环保效益显著,从源头上削减烟尘和SO 2等污染物,明显改善周边的环境。参考文献: [1]高力明.陶瓷工业的燃烧技术进步与节能减排[J ].中国陶瓷 工业,2008,15(4)∶1-6. [2]杨洪儒,苏桂军,曾明峰.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能耗现状及 节能潜力研究[J ].陶瓷,2005,11:9-20. [3]骆晓玲,徐坤山.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的研究[J ].煤炭工程, 2009,8:98-100 [4]顾群音.煤气发生炉气化过程分析与提高煤气品质的技术 措施[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1:99-102.

常见的纯化水制备流程解析

常见的纯化水制备流程解析 纯化水制备从上世纪80年代下半期开始使用反渗透(RO)法 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在制药生产企业和纯化水设备制造企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吸取国外先进的制水工艺,从单件、单台设备的制造、组装发展到目前使用的一套完整的纯化水制备流程,其可由五个部分组成:预处理(也称前处理装置)、初级除盐装置、深度除盐装置、后处理装置、纯化水输送分配系统。 1常见的纯化水制备流程 1.1预处理装置 作为原水的城市自来水虽然已经达到饮用水标准,但仍残留少量的悬浮颗粒,有机物和残余氯、钙、镁离子,为了把这些杂质除去需要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在这一组功装置里常规的配置,由原水泵、精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化器组成。 1.1.1 原水泵把原水输送到预处理系统中是预处理装置流 体移动的动力源。 1.1.2 精砂过滤器

过滤介质为颗粒直径不等的石英砂,装填一定厚度依靠过滤方式除去水中的悬浮状态的颗粒物质,当滤材孔径被堵塞后,可用反冲办法进行清洗再生。 1.1.3 活性炭过滤器 其是一组由多孔状的颗粒活性炭为滤材装填而成的过滤器,起吸附作用,能除去原水中的有机物、残氯等。活性炭吸附容量大,比表面积高,可达500~2000m2 /g,可把水中的有机物、游离的余氯、气味、色泽都可以除去。 1.1.4 软化装置 常用的为钠离子软化器,原水中的硬度主要是由Ca++ 、Mg++ 组成。软化器中的阳离子交换剂中的钠离子与水中的Ca++ 、Mg++ 进行交换取代使水质软化。其交换原理如下: 2RNa+ +Ca ++ →R2Ca+2Na+ 2RNa+ +Mg++ →R2Mg +2Na+ 当软化器中阳树脂的Na+ 完全被取代就会失去交换能力,在树脂失效后应对其再生处理,以便恢复交换能力,再生剂可以选用NaCl(氯化钠),其来源广泛,方便使用,价格便宜,效果良好。再生原理如下: R2Ca+2Nacl→2RNa+CaCl2 R2Mg+2Nacl→2RNa+MgCl2 原水中的Ca++ 、Mg++ 离子容易形成水垢,使反渗透膜元件堵塞,影响水的通量。除了使用交换剂外,还可以用加入试剂把水中的Ca++ 、

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特别是同位素和热力学基本原理方法的应用,解决了定量、半定量的水文地球化学的实际问题,使得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地下水的方法更加严谨、完善。解决某些地下水问题时,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发展历史来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形成。通过研究地下水的水化学组成可以了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条件,分析地下水化学演变规律和形成机制。现今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按照其应用技术可分为地质学法、同位素法以及热力学法。在研究具体问题时,经常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相互补充、促进,使得研究成果更具说服力。 水化学类型法:地下水中主要离子的形成、含量及其变化受各含水层岩性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查明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的时空分布规律,可以判断地下水的来源,揭示不同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有助于认识区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了解地下水水质状况,分析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规律。地下水化学类型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有根据含氧酸根的形式将地下水按含盐度、硬度和碱度划分为三个水组,还有按地下水按矿化度、区域性进行分类,应用最广泛的是舒卡列夫将水中的 6 种主要成分作为分类的基础,提出的天然水化学分析资料的分类方法。 多元统计方法:通过综合考查地下水水化学成分,揭示水化学样品或指标之间复杂的内在联系,并从众多水质指标中归纳出影响水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识别影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定量解释地下水的分类和各类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形成规律。 离子比例系数分析法:在地下水循环过程中,各离子组分及部分离子比值会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因此地下水中离子组合及相关离子比值特征可用来判断地下水的成因,识别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来源和不同水体混合过程,是分析地下水演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相对比水化学类型进行的单一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分析可以揭示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例:可以分析单个阴离子或阳离子之比,对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中rNa /rCl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rNa/rCl 值与海水入侵形成的沉积环境和沉积历史有关;也可以分析不同离子组 合的比值之间的关系计算 ( Na /Cl) /EC、( Ca + Mg) /( SO 4+ HCO 3 ) 、( Na- Cl) /( Ca + Mg-HCO 3-SO 4 ) 等离子比例系数,表明影响水化学特征的主要控

浅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浅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2-12-20T09:33:38.53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9月供稿作者:丁时晨[导读] 地下水是地质环境构成要素中最为活跃、动态变化最为剧烈的要素之一。丁时晨江苏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 221004 摘要:地下水是地质环境构成要素中最为活跃、动态变化最为剧烈的要素之一,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对地下水物理特性及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常用描述方法有矿化度、化学组分、同位素分析、污染源分析、氨氮含量、重金属含量等,为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下水; 水化学性质;水化学特征;特征分析近年来,研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以及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已经成为水文地质界比较热得话题,国内外众多学者都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地区进行水质评价和水化学特征研究,促进了地下水科学的极大发展。地下水化学特征受补给来源,地球化学,排水系统,表层厚度,大气和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表现出时间和空间异质性特征。地下水在岩石圈运移过程中不断的与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并与大气圈和生物圈进行长期的水循环过程,同时也进行着化学成分转化,随着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系统圈进一步深度的发展,人为因素也对地下水产生重要的影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一般从水文地质和化学特征两个方面进行说明,水文地质调查一般从现场勘查可以对地质状况有个比较清晰地认识,对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则需要现场检测和实验分析过程进行了解。 1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 矿化度:存在于地下水中的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含量称为地下水的矿化度。矿化度是反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主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地下水随着矿化度的变化,所占主要离子的种类也相应改变。低矿化度的淡水常以HCO3-为主要成分,中矿化度的盐质水常以SO42-为主要成分,高矿化度的咸水和卤水则常常是以Cl-为主要成分。酸碱度水的酸碱度常以PH值表示,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当PH=7时,说明水为中性;当PH<7时,说明水呈酸性,当PH>7时,说明水呈碱性。硬度水中Ca2+和Mg2+的含量多少用“硬度”概念表示。水中所含Ca2+和Mg2+的数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2 地下水水化学分析指标 2.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现场观测 地下水物理性质与所含化学成分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与形成环境。因此,在进行地下水化学成分研究时,首先要研究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2.1.1 温度监测 自然界许多化学变化都是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温度对水体中的化学元素的浓度和存在状态都有一定的影响,甚至表层地下水对气候的干湿冷暖都有响应。地下水温度对气温的响应一般都存在一个滞后期且变化幅度可能会是微弱的。 2.1.2 电导率监测 电导率是地下水传送电流的能力,它和电阻值相对应,测量单位为,它不仅反映了水中例子强度,还可以指示总例子组成以及溶解态的无机物组成。 2.1.3 水中溶解氧 地下水水体中元素在三相中转化,同水中的氧化还原反映强度有很大关系,水中溶解氧的浓度直接反映生态环境的状况。 2.1.4 PH值监测 地下水的PH值(即酸碱度)主要取决于地下水中的H+浓度,是制约元素迁移和沉淀的主要条件。水中的PH值能够直接影响迁移强度大的元素。 2.2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实验分析 2.2.1 矿化度 水中化学组分含量的总和称为总矿化度。地下水在运移过程中通过淀滤,蒸发和沉积作用,使得地下水矿化度发生变化。天然水按矿化度的分类,矿化度在0.000—1.000g/L之间的为淡水;矿化度在1.000—3.000g/L之间的为微咸水;矿化度在3.000—10.000g/L之间的为咸水;矿化度在10.000—100.000g/L之间的为盐水;矿化度在>100.000g/L之间的为卤水;按照各个划分标准可以对研究区地下水性质进行划分。 2.2.2 化学成分分析 化学成分主要是研究地下水多汗阴阳离子浓度,主要的例子监测室以K+,Na+,Ca2+,Mg2+为主;阴离子主要以Cl-,SO42-,PO43-,NO3-,HCO3-为主。阴离子和阳离子一起不仅可以反映水体的化学组成,还可以进一步揭示不同端元对研究水体的影响。(Stallard,1983)利用Piper三线图的方法可以得出水化学类型。此种方法可以看出地下水与岩石耦合发生反应得岩石类型。主要影响地下水的矿物主要是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天然情况下阳离子Ca2+,Mg2+和阴离子HCO3-和SO42-空地下空间变化来源于水岩作用中对岩石溶解,据此可以推算出相关的溶解率等指标。其中还要有降水对其离子变化的贡献。人类生产生活对地下水Ca2+,Mg2+,HCO3-和SO42-扰动也比较大。 K+,Na+和NO3-,SO42-,Cl-离子主要来源于除降水之外还要受到花费,人畜粪便,生活废水等。 Cl-被认为是具有惰性的离子,它既不容易吸附在黏土上,也不容易产生氯化物沉淀,除非其浓度超过200g/L。单纯雨水中Cl-来自海洋,随距海洋距离越远其浓度呈指数级衰减,运移过程中受到大陆上空尘埃和气体(天然的和工农业生产)影响会改变雨水中Cl-浓度。Cl-在地下运移中不会在透水层停留就不会明显产生Cl-。 2.2.3 同位素在水化学特征分析中应用 人气降水卞要来源于海水蒸发形成的蒸汽团,故人气降水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取决于海水的同位素组成及海水蒸发冷凝中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它决定了人气降水形成初期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即人气降水的 D和 18O成线性关系。大气降水形成后,其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在其空间运移上还会随着温度和空间变化产生新的效应,即温度效应、纬度效应、高程效应和降水量效应。1991年原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得出西南地区降水线方 D=7.87 18O+11.09。

地下水监测规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4〕169号 关于发布《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五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立监测制度,制订监测规范”的规定,规范环境监测行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五项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标准编号、名称如下: HJ/T 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5-2004 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7-2004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8-2004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上述五项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标准信息可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418567357.html,)和中国环境标准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418567357.html,)查询。 特此公告。 附件:《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五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二○○四年十二月七日主题词:环保行业标准公告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groundwater 2004-12-09发布 2004-12-09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总则 (4) 1.1适用范围 (4) 1.2引用标准 (4) 1.3术语 (4) 2 地下水监测点网设计 (7) 2.1监测点网布设原则 (7) 2.2监测点网布设要求 (8) 2.3监测点网(监测井)设置方法 (8) 2.4监测井的建设与管理 (9) 3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12) 3.1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12) 3.2采样技术 (12) 3.3地下水采样质量保证 (15) 3.4地下水现场监测 (15) 4 样品管理 (17) 4.1样品运输 (17) 4.2样品交接 (17) 4.3样品标识 (20) 4.4样品贮存 (20) 5 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20) 5.1监测项目 (20) 5.2分析方法 (21)

地下水动态均衡研究方法

地下水动态均衡研究方法 来源:地大热能2015-07-24 地下水动态长期以,观测网的布置: 动态观测网分区域性基本观测网和专门性观测网两种。 1、选择不同气候带中有代表性的各种水文地质单元,设置由泉、井、孔等观测点组成的观测肉。 2、以主干观测线控制各单元中的主要动态类型,按当地水文地质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观测线。对次要的、有差异性的地段和特殊变化点上设辅助性观测点。也常布置垂直地表水体的观测线。 3、观测肉应与均衡研究结合起来。 主要技术要求常用的观测点为钻孔和泉。此外还有其它地下水、地表水或气象要素等的观测点。观测孔结构取决于含水层性质、观测层数和内容。如松散层应下过滤器,一孔观测多层则在求分层止水,孔径应保证能定置进各层测水位管。孔深应保证观测到最低水位。选泉点应考虑测流方便,并能安设测流装置。有时还应建防污设施。所有观测点应有水文地质特征、观测和利用等历史资料。经常的观测项目有地下水水位,泉、自溢孔和生产井的流量,水温及水化学成分等。必要时还需观测地表水及气象要素等。 观测频度取决于观测内容及要素变化快慢。通常,水位、水温、流量每5日观测1次。地表河和地下河流洪峰时期,可加密至每日两次。同一水文地抩单元力求对和点同时观测,否则应在季节代表性日期内统一观测。如区域过大,观测频度高,可免于统一观测。 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的研究 来源:地大热能2015-07-24 动态均衡研究还可以用来 (1)确定含水层参数、补给强度、越流因素、边界性质及水力联系等; (2)评价地下水资源,尤其是对大区域和一些岩溶地区的水资源评价主要是用水均衡法; (3)预报水源地的水位、调整开采方案和管理制度,拟定新水源地的管理措施及对措施未来效果的评价; (4)土壤次生盐渍化及沼泽化,矿坑涌水水源及突水,水库廻水的浸没,地下水污染进行监测与预测,以及相应防治措施的拟定和效果评价; (5)预报地震。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地下水动态要以定义为地下水各要素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包括水位,流量,流速,流向,

“测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常用分析方法”题型几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8567357.html, “测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常用分析方法”题型几例 作者:蒋赵军 来源:《化学教学》2009年第08期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8-0094-03中图分类号:G424.74文献标识码:B 通过对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教学后,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各地近年来所命试题,将有关有机物分子结构测定方法的试题归纳为以下几种题型,介绍如下。 题型一: 1H核磁共振类 1H核磁共振法的原理:氢原子核具有磁性,如用电磁波照射氢原子核,它能通过共振吸收电 磁波能量,发生跃迁,用核磁共振仪可以记录到有关信号。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 共振时吸收的频率不同,在谱图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因此,从核磁共振氢谱图(1H-NMR)上可以推知该有机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它们的数 目。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有下述两种图谱: [例1]在有机物分子中,处于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在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二乙醚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其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有两个如图2所示: (1)下列物质中,其核磁共振氢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只有一个的是______。 A.CH3CH3 B.CH3COOH C.CH3COOCH3 D.CH3COCH3 (2)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3所示,A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请预测B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______个峰(信号)。 (3)请简要说明根据核磁共振氢谱的结果来确定C2H6O分子结构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1H核磁共振谱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1)AD; (2)BrCH2CH2Br; 2 (3)若图谱中给出了3个吸收峰(信号),则说明C2H6O的结构是CH3CH2OH;若图谱中给出了1个吸收峰(信号),则说明C2H6O的结构是CH3OCH3

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采样方法初探 (1)

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采样方法初探-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采样方法初探 朱梦杰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中国上海200030) 【摘要】从前期准备、基本原则、主要程序和布点方法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方法;以采样准备、采样方法、采集程序以及现场记录等环节探讨了现场土壤及地下水采样要求,以期为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采样提供借鉴。 关键词场地;土壤;地下水;调查;布点方法;现场采样 ※基金项目:上海市环保局科研项目(2014-02)。 作者简介:朱梦杰(1980—),男,上海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壤监测与评估工作。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及污染场地的环境管理,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的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和修复成为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场地环境调查作为场地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不仅可以摸清污染场地土壤等污染状况信息,还能为场地评估和修复以及后续开发利用等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1-3]。近期《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已正式出台[4-6],但是由于污染场地的复杂性、多元性和不均匀性等特点以及土壤地下水的复杂性,场地调查要求不同,布点的科学性以及现场采样的规范性等对于土壤监测结果具有极大的影响[7-8]。本文关注场地初步调查这一阶段,初步探讨了点位布设以及采样等两个环节中的关键要点,以期为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提供借鉴。

1 场地基本特征及初步调查目标 1.1 污染场地的特征 目前国内污染场地虽然因场地环境、生产方式、污染类型而异,通过对不同污染类型场地环境调查仍发现一些共性的特征:(1)场地背景资料不尽翔实:场地历史资料记录缺失,生产历史和装置特征等难以查清;相关环境质量、水文地质调查数据也较为缺乏;(2)场地污染识别较为困难:场地污染源及污染物质种类繁多,特别是很多场地经过多次业主变更以及生产项目转换,难以准确全面识别特征污染物和潜在污染区域;(3)场地环境复杂,现场调查难度较大:污染场地各类设施较为复杂,且有很多地下管线,经过长期发展和变更,原有生产装置、原料储存区、废物堆放区等可能难以查明,增加了现场布点和采样难度;(4)区域生态风险较大:污染场地多地处城市中心或人口密集区,周围环境敏感目标较多,生态环境风险较高。 1.2 场地初步调查目标 场地调查主要为采用系统调查方法,确定场地是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将场地环境调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污染识别)、第二阶段(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以及第三阶段(场地特征参数调查)。考虑到场地环境调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所指场地初步调查主要包括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基础污染识别以及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初步调查采样工作。场地初步调查主要是在前期调研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制定初步监测工作计划,开展初步的土壤环境调查和评估工作。场地初步调查应至少能够完成以下目标:①通过先期摸排调查,初步查明区域土壤和地下水是否存在污染; ②初步了解场地土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及其种类,污染程度以及污染可能

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

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 ※1.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 A.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加错试剂 C.看错砝码读数 D.滴定终点和计量点不吻合 E.以上都不能 ※2.由于天平不等臂造成的误差属于 A.方法误差 B试剂误差 C仪器误差 D过失误差 E.系统误差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ml,则相对误差为 A.±0.1% B.±0.01% C.±l.0% D. ±0.001% E. ±2.0% ※4.空白试验能减小 A.偶然误差 B.仪器误差 C.方法误差 D.试剂误差 E.系统误差 ※5.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 A.对照试验 B.空白试验 C.校准仪器 D.多次测定取平均值 E. A和B ※6.在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某同学的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mol/L, 0.1024mol/L,0.1022mol/L、0.1023mol/L,而实际结果应为0.1048mol/L,该学 生的滴定结果 A.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 B.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也好 C.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 D.准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 E. 准确度较差,且精密度也较差 △7.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温度的变化 B.湿度的变化

D.实验方法不当 E. 以上A和D都对 △8.下列哪种误差属于操作误差 A.加错试剂 B,溶液溅失 C.操作人看错砝码棉值 D.操作者对终点颜色的变化辨别不够敏锐 E. 以上A和B都对 △9.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 A.绝对偏差 B.相对误差 C.平均偏差 D相对平均偏差 E.以上A和D两项 ※10.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A 1.005 B,2.1000 C.1.00 D.1.1050 E.25.00 ※11.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进行称量时.结果应记录到以克为单位小数点后几位 A. 一位 B.二位 C三位 D四位 E.五位 ※12.一次成功的实验结果应是 A.精密度差,准确度高 B.精密度高,准确度差 C.精密度高,准确度高 D.精密度差,准确度差 E.以上都不是 ※13.下列属于对照实验的是 A.标准液+试剂的试验 B.样品液+试剂的试验 C.纯化水十试剂的试验 D.只用试剂的试验 E.以上都不是 ※14对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的要求.通常是A.Rd≤2% B. Rd≤0.02% C.Rd≥0.2% D, Rd≤0.2% E. Rd≥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