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第二章

马克思第二章
马克思第二章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是物质世界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他与其他生命存在的最大不同在于人有意识。有了意识,人不再满足于被动的受控于自然界,而是通过探寻和利用规律,不断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客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辨证的反映对象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2)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的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3)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例如:(1)古代为了适应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确定季节、了解气候以及后来航海的需要,产生了天文学;为了适应丈量土地、衡量容积和其他计算上的需要,产生了数学;为了适应建筑工程、手工业以及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力学。(2)近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对新动力的需要,出现了蒸汽机,对蒸汽机的研究和改造,进一步推动了动力学、热力学和机械学的发展。(3)现代社会利用原子能的需要,促进了原子核物理学、放射化学、放射生物学的发展;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需要,促进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不断提供大量新的认识工具,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例如:(1)人的眼睛看不到遥远的天体,不能分辨小余十分之一毫米的东西,看不见红外线和紫外线;人耳也听不见超声波,实践提供了望远镜、显微镜、光谱分析仪、雷达等观测工具,突破人的感官局限。(2)现代科学研究具有高难度和高精度的特点,没有现代工业所提供的各种强大的物质手段和物质工具,如电子计算机、高能加速器、太空探测仪等,要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是人们亲身实践的产物。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毛泽东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讲过一则《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一次苏东坡拜访王安石,恰逢王不在。桌上有一首咏菊的诗稿,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他想,这老夫子大概糊涂了,菊花最能傲霜斗雪,如何秋风一吹便落呢?便提笔续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不久,他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到了九月重阳

邀友赏菊,恰一夜秋风刚过,走进花园一看,只见花瓣纷落,铺金满地。这才猛然醒悟真有“吹落黄花满地金”的事。

当然这不是说每一个人的认识都必须靠直接经验。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间接经验的作用不容忽视,那种贬低书本知识、轻视教育工作、拒绝向前人和他人学习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我们既要重视读书,获取间接经验,更要积极实践,获取直接经验。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一步步走向真理。

(1)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当地人一直认为它有毒,不敢碰,更不敢吃,还给它起了一个吓人的名字叫“狼桃”。16世纪,英国俄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时发现了它,带回几株种在皇家花园里观赏。直到18世纪,法国一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心尝一尝。他在吃之前穿好了入殓的衣服,吃完以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召见。结果不但没死,还发现了一道美食。

(2)19世纪80年代前,科学家们认为动物机体只需要蛋白质和少量的盐类。俄国医生鲁宁对此表示怀疑。1880年做了一个实验。两组老鼠一组用只含蛋白质和盐类的人工乳喂养,一组用自然乳喂养。结果喂自然乳的都很健壮,另一组不久就病死了。经进一步研究发现,自然乳中含有一类动物机体必需的未知物质——维生素。

总之,认识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相反,错误的理论则阻碍实践的发展。例如:海王星的发现。自从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注意到它的位置总是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不相符合。于是有人怀疑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受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所吸引的结果。当时虽有不少人相信后一种假设,但都缺乏勇气去寻找这颗未知的行星,因为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只有一位年方23岁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敢于承担这项任务。他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对天王星的观察资料,反过来推算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终于在1843年10月21日把结果寄给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艾利,但艾利保守思想非常严重,不相信“小人物”的工作,置之不理。幸亏法国人勒维烈也从事这项工作,1846年9月18日,他把结果告诉柏林天文台助理员加勒,23日晚,加勒果然在勒维烈预言的位置上发现了海王星。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把人的感觉、观念和意识看作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

(1)墨子:认为认识知识都是后天的,来源于人的感觉,还提出了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简言之,一是以古人的历史经验为准则,二是以群众的直接经验为依据;三是以产生的实际社会效果为准绳。三表法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实际效果来检验认识的真伪,是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进一步贯彻和发挥。

(2)恩培多克勒:“流射说”。认为所有的生成物中都有流射物的存在,当这些流射物通过适当的感觉通道进入人体时,就会形成感觉,进而形成认识。

(3)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事物都是由原子微粒构成的。外界事物总会发出一种极细微的原子流,在作为媒介的空气上面打下印记。当空气触及人的感觉器官,空气上的印记就打到了人的感觉器官上面,造成了事物的影像。感性认识是由比较粗糙的原子在感官中留下的影像,理性认识是比较精细的原子在心灵中造成的影像。

(4)亚里士多德:“蜡块说“。感觉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正如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身,灵魂有认识的能力,但本身不会产生认识,感觉和思维都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

2、唯心主义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1)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①孔子:对于知识从何而来的问题,他做了两个明确的答案:“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是说有一种人,他们的知识是生而具有的,这是上等人。

②孟子:“良知”“良能”说。在他看来,善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是天赋的,这种天赋的本性叫“良知”“良能”。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讲的“良知”“良能”是一种道德知识,他把是非善恶的道德知识说成是先天的,可以看出他认为知识来源于人自身,来源于人的精神。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条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由于他认为人的思维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的善端是人的内心所固有的,所以,人对自己的本性进行自我认识就可以知道天命,认识外部客观世界。他的求知路线,不是向外部世界寻求知识,而是向内心去求知识。

③笛卡儿:天赋观念论。他认为知识都是有观念构成的,这些观念共分三类:第一类通过感官从外界得来的,带着个别性和偶然性,而且常常会欺骗人们,因此单凭感性经验不能形成无可怀疑的科学知识。第二类是人们由理性直观得到的,如数学的、形而上学的公理,一看就知道,无可怀疑,这类观念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第三类是人们凭空虚构的,如飞马,金山之类,没有客观有效性,当然不能成为科学。他认为第二类观念是理性自身固有的天赋观念,只有人类先天就具有的天赋观念才是知识的源泉。

(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神等客观精神力量赋予的。

①柏拉图:“回忆说”。他认为世界万物都对应着各自的理念,在万物产生之前理念已经存在了。人出生前,灵魂在理念世界里就有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出生后灵魂由于受到肉体的干扰和污染,暂时忘掉了那些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学习,通过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认识,才能把忘掉的知识从新回忆起来。学习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

②黑格尔:“绝对观念”。他认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就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二者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又有性质上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

(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把主体理解为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只是反映世界的人,而不懂得主体是积极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仅仅理解为认识的对象,而没有看到客体还是实践的对象;只看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而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实践关系,因而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

(2)离开辨证法考察认识:不了解认识的辨证性质,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革命能动的反映论)

(1)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把主体理解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把客体理解为既是认识对象又是实践对象,主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体为了

改造客体才去认识客体,而且只有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才能认识客体。

(2)把辨证法应用与反映论:科学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辨证关系,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等,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如果把反映过程看作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正因为如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

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1)三种形式

①感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例:一个苹果。看一眼——圆、红、大;摸一下——硬、光滑;吃一口——酸酸甜甜。

②知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事物各种感觉的综合,形成对事物的整体形象。例:一个又红、又大、又圆、又甜且有一定硬度的苹果。

③表象: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映象。感、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表象是对曾经感知过而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例:记忆中的苹果。

(2)特点:形象性、直接性。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由当时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认识过程,这里已经包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整个说来,感性认识仍然是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还不深刻,因而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①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②特点:抽象性、间接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例:《黄帝内经》记载。一位樵夫多年患头痛病。有一次打柴时无意中碰破了脚趾头,出了点血,可是头不痛了。这一发现太偶然了,没引起他的注意。后来又有一次,碰破了脚趾头,头又不痛了。他心里一亮:也许头痛真该刺脚?于是他在头痛时故意把脚趾刺破,果然头不痛了。屡试之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樵夫成了第一个人体针刺穴位的发现者。这个穴位叫“大敦穴”。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感觉到的东西,人们常常并不理解。只停留在这个阶段,不仅不能指导实践,而且可能产生错误的认识。

例:压电效应。美国长谷镇一带铁路沿线,常常由一团团火球结队而行,忽明忽暗,摇曳不定,当地居民恐慌不已。起初科学家设想是电荷的作用,拆除了部分钢轨。但火球依然

存在。后来发现许多地方都出现过,把这些地方标在地图上向地质学家请教,发现这些地方都处在或靠近地壳断层区,而且都蕴藏有石英矿。石英是一种压电晶体,受到阻力或扭曲变形时,就能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地壳断层错动产生的压力作用下,产生电荷,放电到一定程度就会发光。

水银湖:俄国地质学家瓦尔霍一天在画家丘罗夫家里看到一幅画:画面上呈圆锥状的山峰临湖而立。山顶白色,山脚和湖面却闪着蓝光,似乎笼罩着一层蓝色的雾气,山石远远望去又呈红色。画家说:“这是卡顿山脉附近的实地写生画。传说这个地方好像有什么魔鬼似的,无人敢去涉足。我出于好奇冒险进入这个危险区。还没走到湖边就胸闷头晕,恶心难忍。湖边寸草不生,一片死寂。在几乎窒息的情况下,我草草画了这幅画,回家后病了四年。”地质学家更感兴趣。经过反复思考认为:红色的山石可能是硫化汞矿石,高热下它可分解为硫和水银,山脚下的湖必然是一个水银湖,蓝雾是剧毒的水银蒸气。为了证实猜想,他带上防毒面具去考察,果然如此。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感觉无思维则盲,思维无感觉则空。割裂二者的辨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例:我国科学家竺可桢,为了研究生物和环境条件周期性变化之间的联系,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的观察各种气候现象,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记录气温、气压、风向、湿度等气象要素,每年都要仔细记录北海公园的冰冻和融化、植物开花、布谷鸟初啼等物候现象的日期,积累了大量感性材料,才形成了物候学理论。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运用辨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例: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因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这些成就与他的老师——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察所取得的材料是分不开的。第谷曾用多种天文测量仪器,花费了30年的功夫,精密的观测行星位置,积累了大量材料。但遗憾的是,他在天文观测方面非常出色,但却不善于进行理论分析。1600年,他请开普勒做自己的助手。开普勒对科学观察不感兴趣,但十分善于理论分析、抽象和概括。

5、正确理解认识辨证运动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略)

(二)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1、认识到实践的必要性

(1)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例:纸上谈兵。

(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例:热素说。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人们认为热是一种没有重量、可以在物体中自由流动的物质。物体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是由热素的流入或流出决定的,1789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福德在慕尼黑兵工厂监造大炮时,发现钻炮膛的钻头越钝,钻出的碎屑越少,产生的热量却越多。后来,他把炮筒放在水槽里,用一支钝得几乎钻不出碎屑的钻头钻孔。几匹马拉着钻具钻了大约两个半小时,水竟然沸腾起来。这证明热只能来源于钻头的运动。179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又进行了冰的摩擦实验。用两块冰在真空中摩擦,并使整个仪器都保持在0℃,几分钟后,冰化成了水。这种热量来源只能使机械运动,“热之唯动说”取代了“热素说”,现在又发展到了“分子热运动理论”。

2、理论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

性关系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政治、文化方针。

(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如工具等物质条件。

(3)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如辛亥革命。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止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的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1、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1)从认识客体看: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客体的本质有一个不断显露的过程,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看到海洋就认为没有陆地的人,只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培根(2)从客观条件看: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范围、科学技术条件都是人们认识发展的限制。例:古人认为“天圆地方”,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认为地球是圆的,18世纪,巴黎科学院派测量队测量,证实是扁椭圆形,近年来,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和计算机的帮助,认识更加精确。

(3)从认识主体看:总是历史的、具体的人,知识水平、立场、观点和认识能力局限性在所难免。

例:古诗《求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非理性因素:情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人眼里出西施”。

2、方法论要求:在认识过程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具体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历史的: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地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一)真理的客观性(唯物论)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例:在能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人们曾经幻想制造一种一经开动便不再需要任何力或燃料而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械装置——永动机。有许多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设计,都失败了。定律发现后,人们认识到造永动机是不可能的,1775年,法国科学院宣布不再接受审查关于永动机的发明。但又有人幻想制造一种能够吸收海水和空气中的热能而永不停止、无限工作的机器,所谓第二代永动机。表面看,这并不违背定律,但仍失败了。原因是它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定律指出,在一个有限系统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最后达到平衡。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在科学发展史上,以权势压倒真理的现象不乏其例,但每一次都以权势者的失败和真理的胜利而告终。

注:真理形式的主观性:既不能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反对真理客观性的错误观点,如实用主义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

真理的一元性: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法)

1、真理的绝对性(无条件性、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就其发展来说,无论广度或深度方面都是无限的。随着人类世代的延续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所获得的真理,可以反映物质世界越来越多的部分,物质运动越来越多的形式,物质结构越来越多的层次,以及事物多层次的特殊的和普遍的本质和规律,这种发展是无限的;从深度来说,它与自己的对象越来越接近,反映日益精确化。因此,原则上说,物质世界中不存在永远不可认识的事物,认识的发展没有不可逾越的领域,认识的精度也没有不可超越的界限,认识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真理不会有最终被穷尽之日。这是真理发展的无限性、无条件性、绝对性,而不是最终完成意义上的绝对。

2、真理的相对性(有条件性、有限性)

(1)广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正确认识。对地球和太阳的认识只是对物质世界一个部分的认识,不能代替对其他部分的认识,物理学中的科学真理,只是对物质的物理运动的认识,不能代替对其他运动形式的认识。哲学所揭示的真理,虽然普遍适用于各个领域,但只是在最普遍的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这个层次上反映世界,不能代替对具体事物的特殊本质、规律的认识。

(2)深度看: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包含绝对性的颗粒,绝对寓于相对之中。(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在对有限对象的反映中同时包含着对无限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无限的物质世界就存在于各种有限事物中,而不是在它之外;每一个有限的具体事物,作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都在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又有不同的层次,既有同类事物的共性,又有一切事物的共性,用狄慈根的话说,就是“具有绝对物的本性”。对无限世界的认识并非是存在于对有限物的认识之外的,人们并非是穷尽了对有限物的认识之后方才达到对无限世界的认识,如果是那样,无限的物质世界就成了永远不可认识的对象,因为有限物是不可穷尽的。总之,由于有限物是与无限世界相联系的,有限物中包含的特殊性、个性是与普遍性、共性相联系的,所以,正确反映有限对象的具体真理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正确反映了无限的物质世界。)

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相对性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性真理。

例:人们对某一物体长度的测量必然具有近似性,但在这一定精确度的范围内,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即测量结果与对象的符合性是不容怀疑的,具有相对中的绝对。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三国时代的刘徽算出π值为3.1416,南北朝祖冲之又算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现在用计算机可算到千万位,但永远不会算完。这说明人类对圆周长与直径之比的认识,始终是近似的,但就是刘徽的结果,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四位小数的范围),也确实正确反映了客观对象。圆周率在数学、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生产实践中无数次的运用,反复证明了这一真理的确实可靠性或绝对性,这一真理还会继续发展,但永远不会被推翻。近似并不意味着不正确,不可靠。一定精确度的正确反映,

对于一定实践需要来说,是完全可靠的认识。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辨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三)真理与谬误

谬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2、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例:“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的本性决定的。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证实自己正确,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还是在主观的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因此,只有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2、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认识之外的原因引起的,就是错误的认识。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确定性(绝对性、唯一性):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2、不确定性(相对性、条件性):实践总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价值: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价值的特征

(1)客观性。

①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不论是人的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是由人的生存状态决定的,本质上都是客观的。

例:人要生存必须具备衣食住行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同时,还要有精神上的满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

例:仙丹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反而会使人送命。

“一物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因而对人来说是财富的要素,正是由于它本身的属性。如果去掉使葡萄成为葡萄的那些属性,那么它作为葡萄对人的使用价值就消失了。”

——马克思

③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2)主体性。

①价值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尽管价值体现在具有某种属性的物身上,但物的属性本身并不是价值。某物是否有价值,不以某物自身的属性为基准,而以主体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客观需要为基准。主体现实的需要以及这种需要的程度,是某物具不具有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例:《红楼梦》中林黛玉和刘姥姥对荷叶和树的不同价值取向。

②价值的主体性还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的需要是从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仅仅依靠自然存在物直接的、现成的存在形态,不能满足人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而且自然界中的事物及其属性是多样的,可以在不同方面对人有用,但那些属性对人会有何用,事物本身不会自动暴露出来。即使事物能显示出对于人的某种有用性,在人们未发现何掌握对它的使用方法时,对人仍不具有现实的价值。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随机形成的关系,而是对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何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随机形成的关系的超越,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超越性关系。价值关系的这种超越性是在主体的实践中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实现的,因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无论是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客体的潜在的价值,还是通过实践发明或发现实际掌握客体的方式,乃至最后改造客体,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都贯穿着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在根本上体现的是主体的创造性本质。

例:下雪了堆雪人,用石子当眼睛,用辣椒当鼻子,用笤帚当手臂。

(3)社会历史性。例:文物。由古时的实用价值变为现在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

(4)多维性。由于主体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客体的属性也是多方面的,因而价值关系具有多维性。例:一块钻石——审美的、经济的、科研的、使用的价值。这要求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必须对某一价值物的价值作全面的考察,以决定取舍。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

2、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例如,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评价,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评价,不同的价值主体就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截然相反。

3、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的做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但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评价的功能:激励、制约、导向

(1)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2)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3)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的方向发展。

2、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略)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二者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1)相互制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的实现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2)相互引导: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3)相互促进: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略)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略)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略)

【部编版】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新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知识框架】 马克思主义的 诞生和国际工 人运动的兴起 【重点梳理】 1.马克思与恩格斯 简介(1)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特利尔市。马克思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普鲁士政府决定查封报纸,马克思被迫转赴法国巴黎 (2)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恩格斯出身于一个德国工厂主家庭。两位青年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从此,恩格斯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 (3)1849年,马克思定居伦敦后,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就成了马克思几乎每天必到的地方。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那里完成的,其中,《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去世,葬于海格特公墓 理 论成就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共产党宣言》 发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主要内容(1)《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主要内容(2)《共产党宣言》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3.第一国际 第(1)建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大学马克思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D.物质 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 A.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 B.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 C.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D.是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3.在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是()。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4.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 /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5.达成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相互作用的是()。 A.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6.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指向关系 7.主体把眼睛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活动之中,属于()。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主体客体化 D.客体主体化 8.“见多识广”这一成语所包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9.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辩证法 1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蕴含的哲理是()。 A.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B.经验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C.时间是检验是非的标准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12.牛顿说“假如我能够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这句话肯定了()。 A.感性认识的作用 B.理性认识的作用 C.直接经验的作用 D.间接经验的作用 13.毛泽东指出:“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14.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计一于物质)即学即练(2)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即学即练( 2) 、单项选择题 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唯物与唯心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2.老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A.唯心主义宿命论 B.唯物主义决定论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唯意志论 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4.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 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 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 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5.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 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 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 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7.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8.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题号正确答案 1C 2C 3C 4C 5D 6C 7C 8B 、多项选择题 9.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认为()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世界的本质是精华的 C.运动是绝对的 D.时空是相对的 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 10.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 C.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 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 E.意识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11.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 A.唯物主义一元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二元论 D.运动观上的绝对论 E.唯心主义一元论 12.规律具有如下特点() A.客观性 B.稳定性 C.普遍性 D.随意性 E.重复性 13.所谓相互静止是指()

马克思主义第二章

第二章认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B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 B ) 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回到实践 D.从实践回到理性 3.有些同志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D ) 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主义的错误 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D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C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C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7.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的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C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8.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D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 9.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B ) A.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本性是 ( C ) A.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 B.客观的形式主观的内容 C.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 ABCE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C.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D.实践对认识起指导作用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2.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BCD )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活动 E.实践是人的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 3.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想方法表明( CDE ) A.书本知识对实际工作是不重要的 B.上级指示和决议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 C.一切结论应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 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E.要将上级的正确指示和决议尽可能的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4.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 ( CDE )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题库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10题) 1、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C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D.只是辨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D 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 B.只要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B 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C A.是否被大多数人拥护 B.是否被社会普遍承认 C.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一致 D.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D A.反映的观点 B.客观存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客观摹写 D.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 8、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B A.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B.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C.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9、在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指:A A.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B.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地创造 C.自由意志为所欲为 D.完全摆脱了必然 10、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B 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 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多项5题) 1、实践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它们是指:A D A.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B.实践具有观念的形式 C.实践具有理论的特性 D.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E.实践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存在形式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这一说法:A D E A.是指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是唯心主义的 C.是庸俗唯物主义的 D.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E.是对意识来源的一种正确解释 3、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A B C D E A.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 B.事物本身的复杂性 C.认识本身的复杂性 D.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E.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它:A B C E A.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具有普遍性 C.具有直接现实性 D.能检验某一认识是否有用 E.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5、以下论断正确反映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有:B D E A.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 B.幻想是极可贵的品质 C.意志决定一切 D.顿然醒悟,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症结 E.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畏劳苦坚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辨析题:(10题) 1、只有直接经验才是重要的,间接经验没什么用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名词解释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旧唯物论反映论3)唯心主义先验论4)不可知论5)认识的主体与客体6)实践7)感性认识8)理性认识9)非理性因素10)人类认识的总规律11)真理12)谬误13)真理的客观性14)价值的本质15)价值原则16)真理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①) A反映论B实践论C先验论D可知论 (2)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②) A科学兴趣B社会实践C求知欲望D好奇心 (3)物质生产实践主要处理(①)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对抗性矛盾的关系D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4)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①) 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B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 C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D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 (5)认识的最终目的是(②) A发现真理B改造世界C创立科学理论D改造客观规律 (6)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属于(④)观点 A客观唯心论B主观唯心论C旧唯物论D辩证唯物主义 (7)认识的本质在于(②) A主体创造B能动反映C社会实践D客观存在 (8)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③)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 C个别——一般——个别D一般——个别——一般 (9)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说明(②) A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比实践更为重要D实践比理论重要 (10)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④) A本质认识B深刻认识C内在认识D正确认识 (1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②) A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 (12)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④)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 (13)“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②)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D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 (14)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熟知”与“真知”的关系是(②) 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15)唯心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是(②) 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B唯心论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 C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D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16)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④)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1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③) A科学知识B丰富的经验C社会实践D人类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计一于物质)即学即练(2)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即学即练(2) 一、单项选择题 1.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A.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B.唯物与唯心的关系 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2.老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A.唯心主义宿命论 B.唯物主义决定论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唯意志论 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4.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 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 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 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5.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 A.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精神 B.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与意识 C.把世界的本原归于上帝创造的 D.把世界的本原归于物质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7.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8.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题号正确答案

1C 2C 3C 4C 5D 6C 7C 8B 二、多项选择题 9.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认为()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世界的本质是精华的 C.运动是绝对的 D.时空是相对的 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 10.下列各项属于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表现的有() A.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B.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性,计划性的 C.意识能认识客观世界 D.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 E.意识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11.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 A.唯物主义一元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二元论 D.运动观上的绝对论 E.唯心主义一元论 12.规律具有如下特点() A.客观性 B.稳定性 C.普遍性 D.随意性 E.重复性 13.所谓相互静止是指()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世界上不存在静止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一事物对它事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E.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14.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是() A.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原理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一、多选题(共20题,100分) 1、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表明( ) A、真理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 B、真理具有普遍性,价值具有特殊性 C、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价值中也包含着真理因素 D、真理是主体认识与客体实在之间的符合关系,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 E、真理的追求以价值为目的,价值的实现以真理为条件 正确答案: ACE 2、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特点的有( ) A、自然性 B、社会性 C、意识性 D、能动性 E、实践性 正确答案: ABCDE 3、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教条主义 D、经验主义 E、唯心主义诡辩论 正确答案: ABC 4、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 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B、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C、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D、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E、检验真理的尺度 正确答案: ABCD

5、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正确答案: AB 6、价值的特性是(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正确答案: ABCD 7、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的客体的有( ) 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 B、人尚未观察到的星球 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 D、人们读书的书籍 E、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正确答案: ACDE 8、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是( ) A、书本知识是源,实践经验是流 B、书本知识可靠,实践经验不可靠 C、书本知识重要,实践经验不重要 D、书本知识是流,实践经验是源 E、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重要 正确答案: DE 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表现在( ) A、它们的共同基础归根到底发源于实践 B、前者是源,后者是流 C、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 D、前者是科学的,后者是不科学的 E、间接经验是直接经验的补充 正确答案: ABE 10、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的两种错误是(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习题及参考答案汇编

第二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 )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 )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 ) 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章自考马克思主义讲义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概述: 主要掌握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首先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理解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明确认识本质;深刻理解认识的辩论过程及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为什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真理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弄清真理和价值的区别和联系;明确认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关系。 难点和重点:(1)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辩证关系以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具有更重大的意义(4)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无限的辩证统一(5)真理和谬误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及意义(6)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的作用(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8)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对立(9)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10)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论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1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人同外部世界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随着人的劳动实践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人类产生起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 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一致的。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包括人对外部世界的意识和对自我的意识。认识和意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由于认识和意识本质上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意识与认识是相通的,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意识和认识同等看待,意识的起源就是认识的起源。人的意识是人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意识的产生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人的认识也是这样。 2.认识论和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这就是说,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不可分的,既不存在独立于本体论之外的认识论,也不存在独立于认识论之外的本体论。在整个哲学中,本体论对哲学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于认识论也是如此。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 3.认识和认识论 认识与认识论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哲学史上形成了不同的认识论派别,主要有唯物论的反映论、唯心论的先验论以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

大学马克思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得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辩证唯物论得认识论之第一得与基本得观点就是( )。 A、实践得观点 B、联系得观点 C、发展得观点 D、物质 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 )。 A、就是理性自主得道德活动 B、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就是指道德伦理行为 C、就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得社会性得物质活动 D、就是主观改造客观对象得创造性得精神活动 3、在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与能动性得因素就是()。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4、实践活动所指向得对象就是()。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5、达成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相互作用得就是()。 A、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6、实践得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中,最根本得关系就是()。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指向关系 7、主体把眼睛作为自己身体器官得延长包括在主体得活动之中,属于()。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主体客体化 D、客体主体化 8、“见多识广”这一成语所包含得哲理就是( )。 A、实践就是认识得来源 B、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C、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D、实践就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得唯一标准 9、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得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表明()。 A、实践就是认识得来源 B、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C、实践就是认识发展得动力 D、实践就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得唯一标准 10、把人得认识瞧成就是上帝得启示或绝对精神得产物,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辩证法 1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蕴含得哲理就是( )。 A、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B、经验就是判断就是非得标准 C、时间就是检验就是非得标准 D、实践就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得标准 12、牛顿说“假如我能够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得肩膀上。”这句话肯定了( )。 A、感性认识得作用 B、理性认识得作用 C、直接经验得作用 D、间接经验得作用 13.毛泽东指出:“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得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就是认识论得辩证法。”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与深化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14、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得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就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 A、实践水平得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得提高 B、实践就是人类认识得基础与来源 C、理论对实践得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得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得第二次飞跃更加重要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必会卷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必会卷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包括的内容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人文主义③政治经济学、④科学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关于马克思的活动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在《莱茵报》发表抨击普鲁士的文章②1849年移居伦敦 ③发表《共产党宣言》④在巴黎与恩格斯结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 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3.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下列选项中,与该论著内容相符的是()A.争取工人阶级的普选权B.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C.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D.明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里的“统治阶级”指的是()A.封建君主B.地主阶级C.资产阶级D.天主教会 5.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D.巴黎公社的建立 6.巴黎公社是巴黎人民在与法国反动资产阶级政府斗争中诞生的()A.革命群众组织B.国民自卫军组织 C.无产阶级政权D.工人团体组织 7.1864年,英法德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A.第一国际B.共产国际C.第三国际D.工人联合会 8.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A.第一国际B.共产主义者同盟 C.巴黎公社D.工人代表联合会 9.2018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47周年,列宁曾说“巴黎公社被镇压了,但《国际歌》却把它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它的思想”是指()A.天赋人权的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 C.无产阶级革命思想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10.《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杰斐逊D.马克思和恩格斯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列宁材料三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无影无踪……努力劳动、用心思索、战斗不息、流血牺牲的巴黎——它在培育着一个新社会的同时几乎把大门口外的食人者忘得一干二净——正放射着它的历史首创精神的炽烈的光芒! ——《法兰西内战》(1)材料一是哪本著作?发表于哪年?(4分) (2)该著作是哪个组织的纲领?(2分)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这部著作发表的意义(4分)。 (4)材料三中的“公社”指的是什么?它成立于那一年?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6分) (5)公社失败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公社体现了怎样的革命精神?(4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第二节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第三节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目的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论,把握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本原理;了解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划清界限。 本章重点: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 3、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意义。 本章难点: 1、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讲授内容: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本章的内容将围绕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而展开。主要讲“三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还有意识论,“三观”和意识论共同说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看法。 把万物(个别)的共性、本质认定为物质,这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态度和立场,但物质本身是什么,它是个别的东西还是一般性的东西,它可知还是不可知,辩证唯物主义是如何理解物质的,这是首先要搞清的问题。 一、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代表了人类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如前所述,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试图用物质的原因来说明世界,其基本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天才”的猜测,没有科学的论证;他们把

物质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根据当时科学所达到的认识成果,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特性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如牛顿的“微粒说”、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这种看法,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唯物传统论,以一定的自然科学为根据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由于受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形而上学思维的禁锢,把物质同物质的结构混为一谈,也经不住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和唯心主义的进攻。其缺陷有:第一,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物质的某种特殊的层次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 第二,把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 第三,不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高级阶段。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 列宁进一步发挥了恩格斯的思想,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要注意四点:一是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哲学范畴的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所谓客观实在性就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具体的物质形态有多方面的特性,而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只有一个特性——客观实在性。三是物质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实践活动。四是物质可以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 现代科学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正确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重大意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首先,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的最高程度的哲学概括,它把客观实在性作为一切物质形态的唯一的共同的属性,这就既把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联系起来,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二章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013)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D )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A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D.科学实验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C ) A.先验论B.反映论C.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不可知论 4.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因为( C )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C.它是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活动D.它是具有主观性的活动 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D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C.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 )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是间接经验 D.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 7.毛泽东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论断揭示了( B ) A.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D.理性认识先于感性认识 8.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D )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 9.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 C ) A.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B.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D.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10.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 C ) A.概念、判断、推理B.抽象性、间接性 C.感觉、知觉、表象D.形象性、直接性 11.绝对真理是指( D ) A.绝对正确的认识B.终极真理 C.永恒不变的真理D.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12.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是( C ) A.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 B.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C.认识的辩证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矛盾运动 D.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 13.“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好的音乐也无济于事。”这说明( A )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过程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14.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C)

大学马克思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习题库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物质 2.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 A.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 B.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C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D.是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3. 在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是()。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4.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5. 达成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相互作用的是()。 A.践主体 B.实践客体 C.实践行为 D.实践中介 6.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指向关系 7. 主体把眼睛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活动之中,属于()。 A.实践主体 B.实践客体C主体客体化D.客体主体化 8. “见多识广”这一成语所包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9. 恩格斯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 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辩证法 11.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所蕴含的哲理是()。 A.感性认识咼于理性认识 B.经验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C.时间是检验是非的标 准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12.牛顿说 “假如我能够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 膀 上。 ”这句话肯定了()。 A.感性认识的作用 B.理性认识的作用C 直接经验的作用D.间接经验的作用 13.毛泽东指出: “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 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14.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 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 但是书本电脑里种不出水稻来, A.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 理 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加重要 15.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这句话体现的是 实践基本特征中的()。 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 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这表明()。 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