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铃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电铃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LUMINEX型无线门铃原理与维修

LUMINEX型无线门铃原理与维修 无线遥控门铃有效控制距离一般可达40m,而且可以不需在墙上打孔布线,比采用有线遥控门铃安装灵活方便。 一、发射器电路工作原理 按实物测绘出电路如图1所示。由QI,Lrl(U形印刷线),Cr1,C1,C2构成射频振荡发射电路,通过调节Crl将发射频率控制在250MHz-300MHz范围内(一般选250MHz),在这一频率范围内,可使外界干扰信号降到最小,有利于发射性能的提高。Q2,Q3,X1等元件组成门铃控制信号振荡器,X1一般选用频率为32.768kHz的电子表所用石英晶体。按下微动开关ANI,由Q2,Q3,X1产生的低频门铃控制信号,经R3加到QI基极,对射频振荡发射电路进行“幅度键控”调制辐射,红色LED点亮;断开AN1电路因断电而无射频辐射。发射器采用9V叠层电池供电,由Q4,Q5组成稳压电路,将工作电压稳压在3.73V(实测值),以保证发射器不受电池电压降低的影响。 二、接收器电路工作原理 图2为接收器测绘图。由QI、Lrl,Cr1,C4等组成超再生接收电路。Lrl(用中0.9mm漆包线绕制)、Crl 是确定高频振荡频率的谐振回路,当天线接收到的由发射器辐射出来的载波信号时,谐振电路与其发生谐振,并由C4形成正反馈,因而在电路两端产生很高的电压。由L1(高频扼流圈)、R2,C2等组成低频振荡,产生熄灭(又称淬灭、淬熄)电压,使高频振荡处于间歇工作状态。在该电路中高频振荡和熄灭电压由同一个晶体管Q1完成,所以这种超再生接收电路被称为“自熄式”超再生接收电路,广泛应用于无线遥控小家电之中。由超再生电路接收并检波解调出来的门铃控制信号,经R3、C6滤波(主要抑制超再生接收电路特有的“沙沙”噪声),再经C13藕合加到IC 1①脚。

电铃使用说明书

1、概述 目前在皮带运输巷和提升运输巷使用的信号装置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隔爆型电磁式电铃;另一类是组合式声光信号电铃,其中有一些具有单工对讲功能。后者在技术和功能上都有了较大发展,但要实现多水平信号区分、二级传送、安全灯自动转换等功能仍需要增设大量电缆及隔爆型三通、四通等,投资大、故障率高。针对目前这种状况,我们研制生产了KXT23型数显通信声光信号装置。 该产品结构上为隔爆兼本安型设计,采用单片微控制器及调制解调技术,仅需一条四芯信号电缆,即能实现发出声、光信号、单工对讲、自动区分多水平、二级传送、红绿灯转换等功能。技术领先、设计合理、一机多用。可应用于皮带机巷和轨道运输巷,是目前声光信号装置中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2、主要技术参数 3、主要功能 3.1、发出声光信号、数显打点数功能 在等机状态下,按下信号装置的“信号按钮”,联线上的各装置,均发出声光信号,并数字显示打点数(二级传送除外)。 3.2、自动实现二级传送功能 将车房的信号装置,设置为二级传送状态(将DTP2开关中“1”拨到数字侧,“2”拨到ON侧),井口发出打点信号时,车房及其它水平相应发出声光信号,并显示打点数;当其它水平打点时,车房的信号装置,只有灯光及数字显示,而不发出打点声,也无127V电压输出,无须使用双联按钮,自动实现二级传送。 3.3、对讲呼叫功能 在待机状态下,可实现单工对讲及呼叫功能。按下信号装置对讲按钮,联线的所有信号装置均能听到讲话及呼叫,松开对讲按钮,信号装置均处于接收状态。

注:在绞车运行时,应禁止对讲呼叫,以免影响司机操作。 3.4、多水平数显功能 将每台信号装置设置一个编码(如井口为“1”,一水平为“2”,车房不设置等),按下信号装置“信号按钮”后,其它所有联机装置都数显打点位置的编码,同时根据编码的不同而发出不同的音调,无须增加任何电缆及设备,自动实现多水平的信号区分。 3.5、安全灯自动转换功能 在轨道运输中当绞车起动时,可对车房信号装置输入36V电压信号或工作闸继电器常开接点信号,每个水平都可自动实现安全灯转换,而无需重新架设电缆。 3.6、打点信号电压输出功能 本装置可输出与打点信号同步的电压信号,当设置为二级传送状态时,只有DIP8编码为“1”的信号装置发出的信号,H、I端子才有127V电压输出,编码不为“1”的信号装置发出的信号,H、I端子无127V电压输出。 当不用二级传送时,任意位置发出信号,H、I端子均有127V电压输出。4、结构原理 原理框图见附图<一>。 该装置为隔爆兼本安型设计,由隔爆腔、本安腔、电源板、主机板构成。采用单片微控制器及调制解调技术,以实现声音、数字信号的传输及各种控制功能。 对讲声音,由送话器经过放大送主处理器,然后通过调制解调器加到电源线上,接收机把电源线上的信号经调制解调器,通过主处理器,把声音信号还原出来。经功率放大后,驱动扬声器发声。 位置数据信号通过打点控制,使主处理器经调制解调器把信号送入电源线上,接收机则把信号经调制解调器送入主处理器,主处理器经过运算后送入位置

多联机系统介绍及工作原理

多联机系统介绍及工作原理 标签: 中央空凋系统多联机数码涡旋蒸发式换热器 多联机俗称"一拖多",指的是一台室外机通过配管连接两台或两台以上室内机,室外侧采用风冷换热形式、室内侧采用直接蒸发换热形式,多联机是一种一次制冷剂空调系统,它以制冷剂为输送介质,室外主机由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和其他制冷附件组成,末端装置是由直接蒸发式换热器和风机组成的室内机。一台室外机通过管路能够向若干个室内机输送制冷剂液体。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各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可以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多联机系统具有节能、舒适、运转平稳等诸多优点,而且各房间可独立调节,能满足不同房间不同空调负荷的需求。但该系统控制复杂,对管材材质、制造工艺、现场焊接等方面要求非常高,且其初投资比较高。目前多联机系统在中小型建筑和部分公共建筑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1多联机系统的特点 多联机与传统的中央空凋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 ①节约能源、运行费用低、噪音低;②建筑空间小、使用方便、可靠性高、不需机房、无水系统等;③控制先进,运行可靠,维修方便;④机组适应性好,制冷制热温度范围宽;⑤具有设计安装方便、布置灵活多变,不受开关机时段限制,每个房间使用时间灵活;⑥免费维护,使用寿命长,机组故障率极低,基本上是自我调节和诊断,不需专门的维护,而且室外机的使用寿命长达30年,从而大大的节省了维护费。 缺点: ①新风问题需特殊处理; ②室内机匹配有要求限制; ③制冷剂接头多,易渗漏; 2多联机技术 多联机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对制冷工质流量的有效控制实现压缩机和系统的变容量运行。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三种:一类是变频多联机技术;第二类则是数码涡旋多联机技术;还有一种是智能多联机技术。 (1)变频多联机技术 变频多联机技术概况 变频多联机技术是指单管路一拖多空间热泵系统的室外主机调节输出能力方式:①室外主机

楼宇对讲门铃的电路原理与故障维修

楼宇对讲门铃的电路原理与故障维修目前很多的高层住宅都使用了对讲门铃了,在频繁使用中,门铃会出现一些小毛病,本文从对讲门铃的基本原理入手,介绍其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工作原理 楼宇对讲门铃系统采用较多的分立元件,电路比较复杂,但如果有了原理图,维修操作就容易了。图1所示的是主电路,图2所示的是户外按键与照明电路,图3所示的是室内话机部分。 由电路图可以看出,变压器产生的低压经桥式整流、电容滤波、三端稳压块7812产生的+12V由插座V1引入,直接供给继电器K,另一路经VD3隔离,产生Vcc供给其他电路。 当户外有人按下S1时(按S1--S10按键都一样,本文以S1为例),插座V6的1脚信号经S1、话机开关SA的2、3脚、扬声器LB到地,形成电流通路,相当于把R17下端接地,故VT5的基极为低电平,VT5饱和,音乐IC 的2脚有触发高电平,故3脚有音乐信号输出,经IC1(LM386)放大后,由IC1的5脚输出,经V6的1脚、S1、话机开关SA的2、3脚送到扬声器LB,发出声音。由于话机开关SA的特殊结构,该音频信号还可耦合至话机开关SA 的4脚,再经插座V3的2脚耦合至IC2(TDA2822M)的7脚,放大后由1脚输出,使按门铃者可以听到从LB1发出的声音。 当屋内主人听到LB发出的声音后,摘下话机,屋内与楼外的两人就可以通话。MIC1拾取的声音信号送入IC2的6脚,放大后由3脚输出,再经插座V3的1脚、话机上的电容C3、话机开关SA的1、3脚,耦合到扬声器LB,主

人可听到对方的说话声。Vcc经主电路的R5降压后,再经插座V3的2脚给室内话机的MIC2和VT1供电。主人的说话信号经MIC2拾取、VT1放大后,又经话机开关SA的4、6脚、插座V3的2脚送至IC2的7脚,放大后由1脚输出,推动扬声器LB1发声,从而实现两人的通话。 主人摘下话机后,插座V6的1脚到地的通路就切断了,R17下端恢复了高电平,VT5截止,音乐IC和IC1都停止工作。 插座V3的1脚由于开锁开关SB的断开,通常是高电平,稳压管ZD1处于截止状态,此时VT1饱和,VT2截止,继电器K不吸合。当主人按下开锁开关SB后,V3的1脚接地,ZD1正向导通,VT1截止,VT1集电极的高电平经C11耦合到VT2基极,VT2饱和,继电器K得电,触点闭合,电磁锁LOCK得电动作,楼宇门打开。 维修经验 1.按下S1~S10中的任何一键,若能听到门铃声,说明VT5、音乐IC和IC1工作基本正常。双方能通话,说明IC2和室内话机工作基本正常。 2.插座V3的1脚正常时是高电位,1脚对地短接时,应能听到继电器K 的吸合声,说明开锁电路是正常的。 3.该系统供电较低,故障率并不高。其中的电磁锁使用频繁,故易损坏。若能听到继电器K的吸合声,但电磁锁不动作,可认定电磁锁损坏。 4.由于震动频繁,主电路易发生开焊的故障。 5.当出现故障时,首先应查供电部分。由于各部分接口标注清晰,可把主板、按键板、话机摘下来维修,一般容易找到故障原因。 故障实例 例1无门铃声,按下开锁开关SB,却听不到继电器的吸合声。经检查是

信号感应门铃说明书

信号感应门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铃,尤其是一种信号感应门铃。 背景技术 传统的门铃都为有线门铃,使用较为方便。但是,如果房子很大或房子里只有聋哑人在时可能无法及时的感知有客来访,同时,如果是在夜晚有人按铃,也会对周围的邻居或其他家庭成员造成不必要的打扰,至今还未有较好的解决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门铃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信号感应门铃,所述感应门铃可以通过视觉及触觉上的变化使听力障碍者能够感知有客来访,同时也能满足正常人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信号感应门铃包括主体盒、观察盒、震动开关、电铃开关、断路开关、电池组、震动装置、电铃、信号接收装置、盒体、电容器、按钮开关、指示灯、电磁波发射器和蓄电池;所述感应门铃有一个信号发射装置和一个主机盒,两者信号感应连接;所述信号发射装置有一个安装在门上的盒体,所述盒体内安装有相互串联的蓄电池、电磁波发射器、电容器、按钮开关和指示灯;所述按钮开关紧贴电容器,且按钮开关与指示灯突出于盒体的外部,可以方便人们操作及观察;所述主机盒有一个长方形主体盒;所述主体盒的背面设有电池盒,并电池盒内安装有电池组;

所述主体盒的正面安装有电铃开关、震动开关、断路开关和密封的透明观察盒;所述观察盒内装有泡沫粒;所述主体盒内安装有信号接收装置、震动装置和电铃;所述电铃与电铃开关、震动装置与震动开关分别串联,然后再与断路开关并联,并联部分与信号接收装置及电池组串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信号感应门铃可以通过视觉及触觉上的变化使听力障碍者能够感知有客来访,同时也能满足正常人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该信号感应门铃的主体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该信号感应门铃的主体盒的工作电路图。 附图3为该信号感应门铃的信号发射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 主体盒,2. 观察盒,3. 震动开关,4. 电铃开关,5. 断路开关,6. 电池组,7. 震动装置,8. 电铃,9. 信号接收装置,10. 盒体,11. 电容器,12. 按钮开关,13. 指示灯,14. 电磁波发射器,15. 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该信号感应门铃包括主体盒1、观察盒2、震动开关3、电铃开关4、断路开关5、电池组6、震动装置7、电铃8、信号接收装置9、盒体10、电容器11、按钮开关12、指示灯13、电磁波发射器14和蓄电池15;所述感应门铃有一个信号发射装置和一个主机盒,两者信号感应连接;所述信号发射装置有一个安装在门上的盒体10,所述盒体10内安装有相互串联的蓄电池15、

射频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 标签(Tag,即射频卡):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标签含有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 2. 阅读器:读取(在读写卡中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 3. 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有些系统还通过阅读器的RS232或RS485接口与外部计算机(上位机主系统)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激活;射频卡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在耦合方式(电感-电磁)、通信流程(FDX、HDX、SEQ)、从射频卡到阅读器的数据传输方法(负载调制、反向散射、高次谐波)以及频率范围等方面,不同的非接触传输方法有根本的区别,但所有的阅读器在功能原理上,以及由此决定的设计构造上都很相似,所有阅读器均可简化为高频接口和控制单元两个基本模块。高频接口包含发送器和接收器,其功能包括:产生高频发射功率以启动射频卡并提供能量;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用于将数据传送给射频卡;接收并解调来自射频卡的高频信号。不同射频识别系统的高频接口设计具有一些差异,电感耦合系统的高频接口原理图如图1所示。

阅读器的控制单元的功能包括: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并执行应用系统软件发来的命令;控制与射频卡的通信过程(主-从原则);信号的编解码。对一些特殊的系统还有执行反碰撞算法,对射频卡与阅读器间要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以及进行射频卡和阅读器间的身份验证等附加功能。 射频识别系统的读写距离是一个很关键的参数。目前,长距离射频识别系统的价格还很贵,因此寻找提高其读写距离的方法很重要。影响射频卡读写距离的因素包括天线工作频率、阅读器的RF输出功率、阅读器的接收灵敏度、射频卡的功耗、天线及谐振电路的Q值、天线方向、阅读器和射频卡的耦合度,以及射频卡本身获得的能量及发送信息的能量等。大多数系统的读取距离和写入距离是不同的,写入距离大约是读取距离的40%~80%。

可视对讲门铃工作原理

可视对讲门铃工作原理 可视对讲门铃简介 可视对讲门铃即可视门铃系统,学名叫楼宇对讲系统,与之对应的是非可视对讲门铃,是在楼宇建筑中起通话作用的一种设备。 通俗的说,可视对讲门铃就是指你们家的门铃系统,我们常说楼宇对讲、可视门铃、可视对讲、对讲门铃等几个词语,都是同一个意思,既指一套访客对讲管理系统!严格的来说楼宇对讲就是一套访客管理系统,他是一套包含软件、硬件及售后服务的人性化管理访客操作系。 可视对讲门铃工作原理 可视对讲,别名是可视门铃,英文名称是Video door phone或Video door bell。在九十年代从发达国家引进,在中国国内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从九十年代末至今,主要应用在商品住宅楼,规模迅速发展,已经普遍进入城市小区中高层住宅。使用时,住户听到铃声,像接听可视电话一样,接受来访者通过楼下门口主机的呼叫,进行对话,同时住户家中的可视分机可通过楼下主机摄像头接收视频影像,住户观察分机显示屏幕上的监控图像确认来访者的身份,最后决定是否按下室内分机的开锁按钮,打开连接门口主机的电控门锁,允许来访客人开门进入。 可视对讲是住宅小区住户与来访者的音像通讯联络系统,它是住宅小区住户的第一道非法入侵的安全防线。通过这套系统的设置,住户可在家中,用对讲/可视对讲分机,可以通过设在单元楼门口的对讲/可视对讲门口主机,与来访者通话并能通过分机屏幕上的影像,辨认来访者。当来访者被确认后,住户主人利用分机上的门锁控制键,打开单元楼门口主机上的电控门锁,允许来访者进入;否则,一切非本单元楼的人员及陌生来访者,均不能进入。可视对讲系统还可以联接紧急报警按钮、红外线探测器、门磁窗磁、烟感探测器、可燃器探测器等报警设备,将非法入侵、火警、燃气泄露、紧急求助等信息及时通知到管理中心,为住户提供方便与安全的生活,减少住户不情愿被打扰的烦恼,也是住宅小区档次及住户身份的体现。

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一、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气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压缩机将电动机或其它原动 机输出的机械能转变为空气的压力能,然后在控制元件的控制和辅助元件的配合下,通过执行元件把空气的压力能转变为机械能,从而完成直线或回转运动并对外作功。 二、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典型的气压传动系统,如图10.1.1所示。一般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发生装置它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变为空气的压力能。 其主要设备是空气压缩机。

2.控制元件是用来控制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和流动发向,以保证执行元件具有一定的输出力和速度并按设计的程序正常工作。如压力阀、流量阀、方向阀和逻辑阀等。 3.控制元件是将空气的压力能转变成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如气缸和气马达。 4.辅助元件是用于辅助保证空气系统正常工作的一些装置。如过滤器、干燥器、空气过滤器、消声器和油雾器等。 10.2 气压传动的特点 一、气压传动的优点 1. 以空气为工作介质,来源方便,用后排气处理简单,不污染环境。 2. 由于空气流动损失小,压缩空气可集中供气,远距离输送。 3. 与液压传动相比,启动动作迅速、反应快、维修简单、管路不易堵塞,且不存在介质变质、补充和更换等问题。 4. 工作环境适应性好,可安全可靠地应用于易燃易爆场所。 5. 气动装置结构简单、轻便、安装维护简单。压力等级低,固使用安全。 6. 空气具有可压缩性,气动系统能够实现过载自动保护。

二、气压传动的特点 1. 由于空气有可压缩性,所以气缸的动作速度易受负载影响。 2. 工作压力较低(一般为0.4Mpa-0.8Mpa),因而气动系统 输出力较小。 3. 气动系统有较大的排气噪声。 4. 工作介质空气本身没有润滑性,需另加装置进行给油润滑。

门铃电路说明书

电子1034 秦建

目录 (一)系统技术指标。 (二)设计方案(思路)、系统框图。 (三)单元电路设计方案、元器件选型方法。(四)元器件清单。 (五)完整电路图及主要工作原理。 (六)电路安装测试过程记录及疑难解决记录。(七)小结:收获、体会、建议。 (八)主要参考文献。

(一)系统技术指标 设计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正常人听力范围在20HZ^20000HZ,而1000HZ^5000HZ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 (二)设计方案(思路)、系统框图 本电路是以一块555时基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双音门铃,它发出的叮咚声音色优美悦耳。555和R1~R3、D1、D2、C2等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SA为门上的按钮开关,平时处于断开状态。在SA关断情况下,555的4脚呈低电位,使555处于强制复位状态,3脚输出呈低电位。当有人按在SA后,电源Vcd通过SA、D3对C1快速充电至Vdd,555的4脚为高电位,555震荡器起振。此时的振荡器为 fc1=1.44/(Rd+2R3)C2 式中RD为D1、D2的直流电阻,约500欧左右。此时该振荡器的充电回路为VDD—D2—D2——R3—C2;其放电回路为C2—R3芯片内部放电管。这时的振荡器频率约为1230HZ。在门铃按钮SA按过后,由于C1上已充满电荷,即555的4脚呈高电平,555仍会继续震荡,但这时的充电回路为:VDD—R2—R3—C2,充电时间常数加大,放电时间常数仍为R3C2此时有 fc1=1.44/(Rd+2R3)C2 图示参数的震荡频率为680HZ左右,比按压SA时的震荡频率低。随着C1通过R1的放电,C1上的电压逐渐变低,当降至0.4V以下后,555便处于强制复位状态,随即停振。这样,该门铃在初始发高音“叮”声,即所谓“叮咚”音响。 555的输出经R4限,VT1功率管放大后,驱动扬声器发出优美悦耳的叮咚声响。

消防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消防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消防系统工作原理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系统组成 (1)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 (2)手动报警装置:手动报警按钮 (3)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集中报警、控制中心报警 2、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 火灾发生时,探测器将火灾信号传输到报警控制器,通过声光信号表现出来,并在控制面板上显示火灾发生部位,从而达到预报火警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手动报警按钮来完成手动报警的功能。 3、系统容易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 (1)探测器误报警,探测器故障报警 原因:探测器灵敏度选择不合理,环境湿度过大,风速过大,粉尘过大,机械震动,探测器使用时间过长,器件参数下降等。 处理方法:根据安装环境选择适当灵敏度的探测器,安装时应避开风口及风速较大的通道,定期检查,根据情况清洗和更换探测器。 (2)手动报警按钮报警,手动报警按钮故障报警 原因:按钮使用时间过长,参数下降或按钮人为损坏。 处理方法:定期检查,损坏的及时更换,以免影响系统运行。 (3)报警控制器故障 原因:机械本身器件本身损坏报故障或外接探测器、手动按按钮问题引起报警控制器报故障、报火警。

处理方法:用表或自身诊断程序检查机器本身,排除故障,或按(1)(2)处理方法,检查故障是否由外界引起。 (4)线路故障: 原因:绝缘层损坏,接头松动,环境湿度过大,造成绝缘下降。 处理方法:用表检查绝缘程度,检查接头情况,接线时采用焊接、塑封等工艺。 二、消火栓系统 1、系统组成 消防泵、稳压泵(稳压罐)、消火栓箱、消火栓阀门、接口水枪、水带、消火栓报警按钮、消火栓系统控制柜。 2、系统完成的主要功能 消火栓系统管道中充满有压力的水,如系统有微量泄露,可以靠稳压泵或稳压罐来保持系统的水和压力。当火灾时,首先打开消火栓箱,按要求接好接口、水带,将水枪对准火源,打开消火栓阀门,水枪立即有水喷出,按下消火栓按钮时,通过消火栓启动消防泵向管道中供水。 3、系统容易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 (1)打开消火栓阀门无水 原因:可能管道中有泄露点,使管道无水,且压力表损坏,稳压系统不起作用。 处理方法:检查泄露点,压力表,修复或安上稳压装置,使管道有水。(2)按下手动按钮,不能联动启动消防泵

无线遥控门铃原理和制作

无线遥控门铃原理和制作 传统的门铃都为有线门铃,使用方便,极大地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如果在豪门大院或经常听不到门铃声的房主,有时总会不能及时接待来客,很是尴尬。现介绍如何制作一款无线遥控门铃,方便主人在房内各地使用,将门铃按钮安装在门上,来访者只要按下按钮,放在客厅、厨房或卧室的接收主机就会响起“叮咚”声或乐曲声,宏亮悦耳,告知有客人来了,距离在几米到几十米,一般都有15到20米远的距离。接收机由两节五号电池供电,3V时实际测量待机耗电=0.48mA,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实物如下面三幅图,尺寸:发射7.8cmX4.6cmX1.6cm,接 收8.8cmX6.1cmX2.4cm,原包装内已带按键上用的12V A23电池,接收盒上部一 个开关为乐声选择,接收盒可以挂在墙壁上,也可以竖放在高处,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也不易被小孩轻易取下来玩具。 下文无限电子制作网(江洁平)就详细介绍如何制作这款门铃。 材料准备:发射端需要的元器件有 CD4069、9018、10微电感一只、32.768kHz 晶体、12VA23电池一节、常开按钮一个、部分阻容元件。接收端需要的元器件有 CD4069、9018一只和9013两只、32.768kHz晶体、10微电感一只、1X2拨动开关一只、2音调音乐片一块、小型嗽叭图。发射器由调制振荡级和高频振荡级两级组成。调制级电路由一块廉价的国产CD4069和32.768KHz晶体完成,CD4069是6反相器。所谓反相器,就是么相器都有两端,输入端是高电平时输出端就转为低电平,输入端是低电平时输出端就为高电平,输入和输出端的电平总是相反。如图1脚和2脚为第一个反相器,本文称反相器1,之后称反相器2、3、……,总共CD4069有六个。 发射器开关按下时,反相器1和2及相关元件组成振荡发生器,产生32.768KHz 低频信号。过程:反相器1的1脚开始为低电平,2脚就是高电平,4脚也为高电平。2脚的高电平经R2对晶体X1充电,充电电流经R2-X1-反相器2的4脚到负极。充电时间由X1决定,等效电容为200P。由于X1的充电,X1上的电压逐渐上升,左正右负,当升至反相器1的翻转电平时,2脚就由原来的高电平转为低电平,4脚也同时转为低电平。X1开始放电,放电通路为R2-反相器1的2脚-负极。放电后X1上的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时1脚降为低电平了,输出端又翻转成高电平,再次对X1充电,至此已完成一个充放电过程,即一个振荡周期,4脚输出一次低高变化的电平。之后振荡一直持续下去,反相器2的4脚就会一直输出高低不断变化的电平信号。这个信号的频率由晶体;决定,为32.768kHz。上面解说的过程在电路实际工作时完成得极快。 反相器1和反相器2用于产生振荡信号,反相器3~6并联使用,构成输出控制,能提供20-30mA的灌入电流。反相器3~6的输出端接在发射管Q1的发射极对Q1进行调幅,向外发射电磁波。 Q1、L1、C3和6P电容组成高频振荡器,振荡频率由印刷电感L1和JC3及三极 的发射极如果直接接在负极时就Q1。200-270MHz管的集电结电容决定。一般为能产生等幅高频波,再接在反相器的输出端就使输出受32.768KHz振荡信号调制,通过印刷电感发射信号。按键每按一次就发射一次。 Q3、L3、C4、C5为超再生振荡接收器,L3为绕制线圈,在直径5mm的骨架上绕制,用0.51漆包线绕3圈,骨架中间用铜芯调节。当L3的振荡频率与发射端相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本文简单介绍了RFID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1. 标签(Tag,即射频卡):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标签含有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 2. 阅读器:读取(在读写卡中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 3. 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有些系统还通过阅读器的RS232或RS485接口与外部计算机(上位机主系统)连接,进行数据交换。 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是:阅读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激活;射频卡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卡内置发送天线发送出去;系统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载波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然后送到后台主系统进行相关处理;主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在耦合方式(电感-电磁)、通信流程(FDX、HDX、SEQ)、从射频卡到阅读器的数据传输方法(负载调制、反向散射、高次谐波)以及频率范围等方面,不同的非接触传输方法有根本的区别,但所有的阅读器在功能原理上,以及由此决定的设计构造上都很相似,所有阅读器均可简化为高频接口和控制单元两个基本模块。高频接口包含发送器和接收器,其功能包括:产生高频发射功率以启动射频卡并提供能量;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用于将数据传送给射频卡;接收并解调来自射频卡的高频信号。不同射频识别系统的高频接口设计具有一些差异,电感耦合系统的高频接口原理图如图1所示。 阅读器的控制单元的功能包括: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并执行应用系统软件发来

警铃组使用说明书

总动员警铃系统使用说明书 广州航海仪器厂有限公司 2010.03

1.使用注意事项 1.1 连接电缆应使用屏蔽双绞线,电源线和信号线不能接反,否则会导致设备的损毁。 1.2 总动员警铃系统在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开关,以免设备在不工作的状态下长期受电。 1.3 使用本设备之前,务必详细阅读设备说明书或操作手册,熟悉掌握设备的使用要求。维修设备时,也应参考说明书的指示意见。 2.设备简介 2.1概述 总动员警铃系统是用于发布舰船内紧急动员信令和报警信令,系统设6个编码遥控器。启动任何一个编码遥控器都可以控制全船总动员警铃,并发出《海军舰艇条例》规定的音响信号,完成全船紧急动员任务;当接到火灾报警开关信号时,全船总动员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令能分别向船员和保障人员以及向两都同时发出。 2.2 组成 本总动员警铃系统是由6个总动员警铃编码遥控器、1个总动员警铃主控制器、7个总动员警铃分线箱、5个红色信号灯、56个电铃和210个鸣音器组成。设备详细清单见表1: 表1

3.主要性能指标 3.1 技术参数 3.1.1工作电源: 主电源 AC220V 应急电源 DC220V 功率≤ 4.2KW 3.1.2 防护等级:IP22/IP56 3.2 使用环境条件 3.2.1 环境温度: -25~55°C 3.2.2空气相对湿度 ≤95% 3.2.3 倾斜和摇摆: 横摇±15O、横倾±22.5O 纵摇±10O 纵倾±10O 3.2.4船舶正常航行中所产生的振动和冲击;

4.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 4.1 基本工作原理 本系统是由两路电源供电,主电源为AC220V,应急电源为DC220V。主电源经过整流转换为DC220V,一方面给报警电铃供电,另一方面给控制系统供电。该系统设置了电源电动切换功能电路,当主电源AC220正常时系统使用AC220V工作,当主电源AC220V失电时系统自动转换至应急电源DC220V供电,并且输出一组无源触点信号至驾控台电源故障报警板。 本系统是由多个Microchip系列CPU组成的控制系统,其中编码器和主控制器里面有各自的CPU控制,并且相互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编码器负责完成信令传递、接收和报警信令指示功能;主控制器负责编码器的巡检、失电报警和完成报警信号的输出功能。主控制器分时与每个编码器进行数据通信,当其中一路编码器有报警信令发布时,主控制器将收到来自该编码器的信令,首先主控制器将报警信令发送至所有的编码器,编码器收到信令后,点亮对应的报警信令指示灯。同时主控制器启动固态继电器接通电铃进行报警,并且向主机舱组合报警箱和辅机舱组合报警箱各提供一路无源触点,触点闭合状态与当前报警制式相同。 4.2 主要功能 4.2.1电源自动切换 总动员警铃系统设有电源自动切换功能,正常工作时使用主电源AC220V,当主电源失电时系统自动切换至应急电源DC220V供电。当主电源恢复正常时,系统自动切换至主电源供电。

三闪烁灯和门铃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本电路是由3只三极管组成的循环驱动电路。每当电源接通时,3只三极管会争先导通,但由于元器件存在差异,只会有1只三极管最先导通。这里假设V1最先导通,则V1集电极电压下降,使得电容C2的左端下降,接近0V。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因此此时V2的基极也被拉到近似0V,V2截止,V2的集电极为高电压,故接在它上面的发光二极管LED2被点亮。此时V2的高电压通过电容C3使V3基极电压升高,V3也将迅速导通,因此在这段时间里,V1、V3的集电极均为低电压,因此只有LED2被点亮,LED1、LED3熄灭。但随着电源通过电阻R3对C2的充电,V2的基极电压逐渐升高,当超过0.7V 时,V2由截止状态变为导通状态,集电极电压下降,LED2熄灭。与此同时,V2的集电极下降的电压通过电容C3使V3的基极电压也降低,V3由导通变为截止,V3的集电极电压升高,LED3被点亮。接下来,电路按照上面叙述的过程循环,3只发光二极管便会被轮流点亮,不断的循环发光,达到流动的效果。改变电容C1、C2、C3的容量可以改变循环速度,容量越小,循环速度越快。 可以根据喜好改变各LED的颜色。 工作电压:DC2V—15V。红、绿、黄色LED 2-15V均可以工作,蓝色、白色LED需要4-15V供电,电压越高,闪烁越快,亮度越大。

关门提醒门铃 原理:滑动变阻器调节同相输入,干簧管控制反向输入;磁铁靠近,反相为低,同相为高,输出为高,经过三极管放大大于VCC 蜂鸣器不响;磁铁离开,反相为高,同相为相对低,输出为低,经过三极管放大小于VCC 蜂鸣器响。 PS:电容是延时用的。同相端的电压要比VCC的要低一点。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试验说明书

目录 1.设计指标 (2) 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2) 2.1 方案一 (2) 2.1.1原理图 (2) 2.1.2电路原理 (2) 2.1.3电路数据 (3) 2.1.4数据计算 (3) 2.1.5 调节数据 (3) 2.1.6元器件功能 (4) 2.2方案二 (4) 2.2.1原理图 (4) 2.2.2电路原理 (5) 2.2.3电路数据 (5) 2.2.4数据计算 (5) 2.3方案三 (6) 2.3.1电路原理图 (6) 2.3.2电路原理 (6) 2.3.3参数计算 (7) 2.3.4调节数据 (7) 2.4方案比较 (7) 3实现方案 (8) 3.1器件介绍 (8) 3.2原理图 (11) 3.3电路器件 (11) 3.4电路数据 (11) 3.5电路原理 (11) 3.6参数计算 (12) 3.7 调节数据 (12) 3.8元器件功能 (12) 3.9布线图 (13) 3.10思考题 (13) 4调试过程及结论 (14) 4.1调试过程 (14) 4.2 设计结论 (14) 5心得体会 (14) 6参考文献 (16)

叮咚门铃电路设计 1.设计指标 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正常人听力范围在20Hz~20000Hz,而1000Hz~5000Hz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适合。电路最好能功耗低。 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2.1 方案一 2.1.1原理图 a. 方案一原理图 2.1.2电路原理 本电路是以一块NE555时基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叮咚门铃。 NE555和R1、R2、R3、D1、D2、C2组成了一个多谐振荡器,SA是门上的叮咚门铃的按钮开关,在平日,按钮开关处于断开的状态,此时C2通过R2R3充电,C2处电压接近电源

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案)

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 第四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要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2、能力目标:能正确辨认常见硬件与常见软件,能给自己配置计算机,能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容量单位及换算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对其它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通过自己的学习,列出计算机配置清单所带来的愉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各硬件的重要作用 2、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赏识教育法、实习实作 四、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硬件系统的实物(CPU、内存条、硬盘及其他硬件实物) 五、教学课时2课时(1+1) (1节理论课+1节实习实作课)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题: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问题导入“对于大家经常使用的计算机,从外观上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学生回答(略)师(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在计算机中都称硬件)(有了硬件计算机就能工作了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 (三)知识讲解(系统讲解):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 A:硬件部分知识简介: 1、中央处理器(芯片)-CPU计算机的大脑(核心部件)组成、功能,观察实物,分类,生产发展及国内外的差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的目的。 2、存储器(存储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内存和外存实物展示、作用地位、容量单位及换算。概括:内存容量较小,运行速度快,价格高,外存容量更大,存取速度比内存较慢,价格较便宜。 3、其他硬件简介:主板、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等

叮咚门铃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胡磊华专业班级:电信科0802 指导老师:吴薇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题目:叮咚门铃电路设计 初始条件: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一台、万用表一块、面包板一块、元器件若干、剪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技术要求: 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2、主要任务: (一)设计方案 (1)按照技术要求,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多种)并进行比较; (2)以NE555时基集成电路为主,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实现方案); (3)依据设计方案,进行预答辩; (二)实现方案 (4)根据设计的实现方案,画出电路逻辑图和装配图; (5)查阅资料,确定所需各元器件型号和参数; (6)在面包板上组装电路; (7)自拟调整测试方法,并调试电路使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8)撰写设计说明书,进行答辩。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封面: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任务书 目录(自动生成) 正文:1、技术指标;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3、实现方案; 4、调试过程及结论; 5、心得体会; 6、参考文献 成绩评定表 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18周-19周 18周:明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实现方案)并答辩; 19周:按照实现方案进行电路布线并调试通过;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负责老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设计指标 (3) 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3) 2.1 方案一 (3) 2.1.1原理图 (3) 2.1.2电路原理 (3) 2.1.3电路数据 (4) 2.1.4数据计算 (4) 2.1.5调节数据 (4) 2.2 方案二 (5) 2.2.1原理图 (5) 2.2.2电路原理 (5) 2.2.3电路数据 (5) 2.2.4数据计算 (5) 2.2.5 调节数据 (6) 2.3方案三 (6) 2.3.1原理图 (6) 2.3.2电路原理 (6) 2.3.3电路数据 (7) 2.3.4参数计算 (7) 2.3.5调节数据 (7) 2.4方案比较 (7) 3实现方案 (8) 3.1器件介绍 (8) 3.2原理图 (10) 3.3电路器件 (10) 3.4电路数据 (10) 3.5电路原理 (10) 3.6参数计算 (11) 3.7 调节数据 (11) 3.8元器件功能 (11) 3.9布线图 (12) 3.10思考题 (12) 4调试过程及结论 (13) 4.1调试过程 (13) 4.2 设计结论 (13) 5心得体会 (13) 6参考文献 (14)

打铃说明书

CNC?KZ 898A 全数字电路 电脑程控打铃仪 使用说明书 中国长城集团长城电声厂 本品系高科技产品,全数字电路,具有性能可靠、安装方便、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走时精确、功能齐全等优点。 可设定一周内任意一天打铃或不打铃功能,不受停电影响,编入程序后,即可每天周期性重复工作,可编打正式铃(长铃)、预备铃(短铃)两种铃声,具有临时打铃功能。 该机为24小时制显示,时间显示更为清楚规范,操作采用轻触开关,屏幕有提示显示,是属于新一代电脑型高性能耐用打铃仪。 技术性能: 电源电压:~180至240伏 编程范围:24小时任意时分 负载功率:~220V5A 响铃时间:正式铃(长铃)20秒(连续响铃) 预备铃(短铃)8秒(响4秒断1秒响4秒) 指示灯:正式铃为常亮,预备铃为闪烁亮。 使用与操作: 该机所设计操作编入程序极为简单,通用面板上的六个键为 1 校时 2 校分 3 功能 4 编入 5 消除 6 校对(临时打铃)。 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首先将本机后盖打开,装入3节5号电池,接通交流220V电源,显示屏亮并在走时状态,下一步就可以进行时间输入。 在走时状态下,按功能键,秒点不动,即进入编程状态。 屏幕此时为0:00,用校时、校分键按出你所需打铃时间后,再按“编入”,编入后,屏幕右下边“指示灯”为亮,也能听到继电器的“嘀嗒”的吸合声。 注意,不要在指示灯熄灭之前按“消除”键。 其它打铃时间的设定,依此类推。 预备铃编入: 记忆符号为-02,进入方法是在走时状态下连续按功能键至出现-01时,按校分,使屏幕出现-02。当然,再按一次校分就又进入-01正式铃编入状态。 再继续按功能键,直到出现0:00编程状态。

楼宇对讲门铃的原理和维修

楼宇对讲门铃的原理和维修 目前很多的高层住宅都使用了对讲门铃了,在频繁使用中,门铃会出现一些小毛病,本文从对讲门铃的基本原理入手,介绍其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工作原理 楼宇对讲门铃系统采用较多的分立元件,电路比较复杂,但如果有了原理图,维修操作就容易了。图1所示的是主电路;图2所示的是户外按键与照明电路;图3所示的是室内话机部分。 图1

图2 图3 由电路图可以看出,变压器产生的低压经桥式整流、电容滤波、三端稳压块7812产生的+12V 由插座V1引入,直接供给继电器K,另一路经VD3隔离,产生VCC供给其他电路。 当户外有人按下S1时(按S1~S10按键都一样,本文以S1为例),插座V6的1脚信号经S1、话机开关SA的2、3脚、扬声器LB到地,形成电流通路,相当于把R17下端接地,故VT5的基极为低电平,VT5饱和,音乐IC的2脚有触发高电平,故3脚有音乐信号输出,经IC1(LM386)放大后,由IC1的5脚输出,经V6的1脚、S1、话机开关SA的2、3脚送到扬声器LB,发出声音。由于话机开关SA的特殊结构,该音频信号还可耦合至话机开关SA的4脚,再经插座V3的2脚耦合

至IC2(TDA2822M)的7脚,放大后由1脚输出,使按门铃者可以听到从LB1发出的声音。 当屋内主人听到LB发出的声音后,摘下话机,屋内与楼外的两人就可以通话。MIC1拾取的声音信号送入IC2的6脚,放大后由3脚输出,再经插座V3的1脚、话机上的电容C3、话机开关SA 的1、3脚,耦合到扬声器LB,主人可听到对方的说话声。VCC经主电路的R5降压后,再经插座V3的2脚给室内话机的MIC2和VT1供电。主人的说话信号经MIC2拾取、VT1放大后,又经话机开关SA的4、6脚、插座V3的2脚送至IC2的7脚,放大后由1脚输出,推动扬声器LB1发声,从而实现两人的通话。 主人摘下话机后,插座V6的1脚到地的通路就切断了,R17下端恢复了高电平,VT5截止,音乐IC和IC1都停止工作。 插座V3的1脚由于开锁开关SB的断开,通常是高电平,稳压管ZD1处于截止状态,此时VT1饱和、VT2截止、继电器K不吸合。当主人按下开锁开关SB后,V3的1脚接地,ZD1正向导通,VT1截止,VT1集电极的高电平经C11耦合到VT2基极,VT2饱和,继电器K得电,触点闭合,电磁锁LOCK得电动作,楼宇门打开。 维修经验 1.按下S1~S10中的任何一键,若能听到门铃声,说明VT5、音乐IC和IC1工作基本正常。双方能通话,说明IC2和室内话机工作基本正常。 2.插座V3的1脚正常时是高电位,1脚对地短接时,应能听到继电器K的吸合声,说明开锁电路是正常的。 3.该系统供电较低,故障率并不高。其中的电磁锁使用频繁,故易损坏。若能听到继电器K 的吸合声,但电磁锁不动作,可认定电磁锁损坏。 4.由于震动频繁,主电路易发生开焊的故障。 5.当出现故障时,首先应查供电部分。由于各部分接口标注清晰,可把主板、按键板、话机摘下来维修,一般容易找到故障原因。 故障实例 例1无门铃声,按下开锁开关SB,却听不到继电器的吸合声。经检查是ZD2击穿,换新件后,故障排除。 例2不能进行对讲功能,经查是IC2(TDA2822M)损坏,换新件后不久又损坏。再次深入检查,发现VCC达16V,超过TDA2822M的最大供电电压(15V),原来是电源板的7812击穿了,估计是过热造成的损坏,换新件后,加大散热片,故障彻底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