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

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
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

农民工就业文献综述

一、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一)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定量研究

干晟,石晓平(2007)根据在江西农村的两次走访问卷式的实地调研,通过与当地农民及其官员和研究员的面对面交流,结合当地统计和研究材料以及调研数据分析,总结了影响江西农村非农就业的宏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接近饱和;城市化的滞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组织服务机制不健全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的制度性障碍(户籍管理制度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影响江西农村非农就业的微观因素有:劳动力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与拥有技能。

孙延旭(2009)对北京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做了实证分析,认为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1)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决定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获取能力和机会大小,并且内在的人力资本水平也决定了其迁移的愿望,在非农就业中获得的收入水平与人力资本存量也有很大关系,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着当地非农就业的规模。(2)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区域或者乡镇的非农产业的发展水平越高,所能提供的非农就业岗位越多,所能容纳的劳动力的数量越多。(3)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动机大小取决于城乡之间的现实差距。(4)人均耕地面积。农村劳动力拥有的耕地面积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非农产业转移的意愿和倾向。(5)农业投资比重。农业投资的多少影响着农业资源的寡富,从而使得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配置发生变化。(6)距离。距离非农产业聚集地县城的远近,影响着非农就业直接成本和心理成本的多少,因此,距离县城的远近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选择的一个因素。(7)城镇登记失业率。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指标中,城镇失业率指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劳动力力的就业机会,也影响其是否在非农产业部门就业的决策。(8)乡镇的教育设施状况(9)乡镇基本生活服务设施情况。

谢勇(2009)以南京市为例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研究。他将就业质量界定为三个维度: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就业的稳定性和工资水平。

与外来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的指标是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技能水平等人力资本存量。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和受教育程度、年龄、职业培训的情况、家乡来源以及直系亲属情况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与农民工工资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的指标有技能水平、年龄和性别。

辛岭、蒋和平(2009)利用四川省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未成年人数、60岁以上老人数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是否有技能、村集体经济收入、劳动力所在村附近企业数量和地形特征虚拟变量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家庭年收入对非农就业影响并不显著。与经验判断有差别的是:

(1)农村劳动力所在村附近企业数量对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作者预期来看,村附近企业越多,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工作的机会就越多。但是,预期是对村附近的企业只是从事非农产业而言。从调查的实际情况看,43家企业中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为14.5% ,而大多数企业从事种植和畜牧业,尤其以畜牧业居多。

(2)家庭收入对劳动者非农就业参与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但是不显著。一般而言,在我国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于非农产业,理性的农村劳动力会选择从事非农产业。但是,作者调查的四川省三个地区中,南部县和宣汉县都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很低,我们认为,家庭收入过低的农民由于缺乏收入而可能无法负担自己外出打工的路费等外出打工所必须的费用,所以,家庭收入过低影响了他们外出打工的意愿。

(3)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对其参与非农就业有正向影响,但是不显著。一般而言,由于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或者是由于非农劳动市场的不完全造成对性别的选择,如在不完全的劳动市场上妇女可能更多地参与家庭工作以发挥其比较优势,造成男性劳动力更多的参与非农劳动,但是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劳动力中,男性占52.04% ,女性占47.96% ,二者相差无几。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的行业对劳动力的性别要求不同,纺织、家政服务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能更多的需要女性劳动力,尤其是近些年对年轻女性劳动力的需求上升,会进一步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

(4)家中是否有60岁及以上老人对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际调查中,外出打工的农户一般不愿意放弃土地,家中老人如果不是有严重的疾病,一般都坚持农业劳动,而不愿成为家庭的负担,而且还可以为家庭解决基本的口粮问题。而且老人可以为留守的孙辈提供照料家务劳动,使得家庭劳动力外出从事非农就业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对劳动力参与非农劳动产生正向影响。

张伟(2009)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农民工的个体特征、人力资本状况、社会资本状况三个因素对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影响。作者选取了获取工作的能力和维持工作的能力2个因变量来分析农民工的就业能力;选取了年龄和性别2个自变量来分析农民工的个性特征;选取了文化程度、职业技能状况、培训经历和身体健康状况4个自变量来分析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状况;选取了社会经济地位和关系强度2个自变量来分析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状况。通过实证分析,作者最终得出了:男性农民工的岗位层级较高;年龄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和工作年限有显著的正影响;职业技能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的正影响作用最强;文化素质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速度、工工作年限和岗位级别的正影响作用最强;健康状况与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速度、工作年限和岗位级别均无相关性;经济状况与农民工获取工作的能力和维持工作的能力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强关系程度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和工作年限有显著的正影响作用;弱关系程度对农民工获取工作的数量有显著的正影响作用等8个结论。强关系程度是指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亲属、朋友和老乡关系,弱关系是指对于新闻媒体和中介机构的信任以及城市新社交圈的构建,是以“信任”为纽带而逐步建立的新型社会网络关系。

陈宪,黄健柏(2009),认为以下8 个因素对农民工就业有较大影响者占的比重较大。(1)农民工的自身条件。农民工的素质、身体条件、年龄、受教育的年限、技能等都对就业能力产生影响。(2)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第一,存在城乡分割,我国农民一直是农村户口身份,去城里或企业工作经常受到歧视。第二,由于行业壁垒很高,行业分割现象严重,农民工进入某些行业几乎是不可能。第三,由于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存在地区分割,发达地区为农民工进城设置人为障碍。第四,单位性质不同,对农民工就业接受程度也不一样。(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在劳动力市场领域,一般来说,工资待遇高,农民工就业越积极。但我

国由于农民工大量过剩,工资的调节功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弹性,但工资仍然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重要因素。(4)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农民工就业岗位越多,就业需求越大,农民工就越容易就业。(5)政府的服务水平。政府在劳动力市场机制的维护、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社会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农民工住房条件的提供和各种制度(如城管、税费等制度)的实施等方面都能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6)信息灵敏性。有效的、及时的就业信息对农民工就业很有帮助。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和农民工愿意就业的供给信息往往容易脱节。(7)农民工家庭条件。农民工家庭子女较多,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承包的土地数量不够或土地产出低,所处的地域条件较恶劣等都会影响就业。(8)其他原因。除了上述7 个方面的因素外,在传统思想、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对农民工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定性研究

林梅(2005)认为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有(1)经济因素。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状况往往影响很大。(2)政策因素。如绿化隔离地区政策和二元户籍制度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3)制度因素。对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来说,在集体经济组织就业不仅劳动强度小,而且收入水平较高,这是自谋职业所无法比拟的。加上农转居、转工人员自谋职业后,现行社会保险体系不能保障他们享有失业、养老等相关保障待遇,同时自谋人员也无法享受低保,面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稳定收人和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劳动力普遍要求集体安置就业,形成过分依赖集体的畸形就业模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矛盾。(4)劳动力素质因素。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在城市就业竞争中,即使与城镇失业人员相比,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农村劳动力都是弱势群体。

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系(2006)以湖北省武穴市农民就业状况为例,分析了影响农民就业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1)自身文化素质低;(2)就业信息渠道狭窄,大部分人是自己出去找或靠亲戚朋友的介绍;(3)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给用人单位、给国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当务之急;(4)农村劳动力外出组织化程度低;(5)劳动力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农民工权益得不

到保护。

周经娟,吕计跃(2008)认为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从宏观层面来看有(1)工业化发展模式影响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一般来说,轻工业创造就业岗位的潜力和容量较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轻工业具有很强的劳动密集倾向,重工业则具有很强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倾向。(2)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发展战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作为一个经验性结论,城市化水平与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成正相关。作者划分了多种城市化发展战略,不同战略对农民工就业而影响是不同的。从微观层面来看,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因素有(1)农户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规模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农户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按用途可分为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农用生产性固定资产。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规模的大小对农业的产出影响很大。理论上讲,较好的农业装备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可降低非农就业的规模;如果农户拥有较大规模的非农用生产性固定资产,则将大大增加非农就业的机会。(2)农民文化程度和技能的高低影响农村非农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收入受其文化水平、技能素质的制约。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越高,非农就业可能性越大,而且转移成本越低,收入越高。

赵荣祥(2008)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有(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由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还比较低,制约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2)制度制约。主要有户籍制度障碍、歧视性就业制度障碍和人权与社会保障障碍。(3)劳动力自身制约。一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对劳动力较大需求的巨大拉力,我国耕地资源少、承载农业劳动力有限及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巨大推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市现代文明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巨大引力,促使农民工规模继续扩大。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文化程度低、技术素质低和自卑心理、陈旧观念及文化背景差异。(4)劳动力市场制约。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内部劳动力消化能力越来越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对农村劳动力需求不足;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减少,工业吸收农村劳动力能力降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不具备大量吸收农村劳动

力的能力。(5)土地资源状况。“三十年不变”的土地承包地政策,对农民有很大吸引力,使其进可在城镇务工,退可守土保温饱,成为双重就业者。如果把户口迁移到城市,万一站不住脚,就失去退路。土地使用权无法自由流动,也导致一部分有转移愿望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摆脱土地束缚完成转移。

韩永廷(2009)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因素。(1)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使大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而引发大量失业,农民工就业形势恶化。(2)、户籍壁垒和行业、工种限制。二元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工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劳动力资格,只能进入低端劳动力市场,而这个市场上又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而供大于求。农民工随时面临被解雇的命运,就业极不稳定。此外一些城市对农民工进行总量控制,采取职业、工种限制、先城后乡控制等。(3)就业信息缺失。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的就业渠道,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在不同工作间、单位间、行业间、城市间频繁流动。由此带来的是,农民工在单位内的身份是临时工,没有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工龄也不被累计,难以享受连续性的社会保障政策。(4)劳动技能障碍。大多数初次出门的农民工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力气活,初级工也是城市居民多。农民工职业技能缺乏的主要原因,除了输出地职业教育跟不上、用工单位不重视工人培训之外,主要是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不足、文化素质不高。(5)农民工群体代际变迁及工作心态变化。农民工的主力群体,现在已经是从十七八岁到三十岁年龄区间的所谓“第二代农民工”了。与上一代相比,第二代的求职心态有着显著变化。首先,到城里打工,赚钱回农村养家的动机明显减弱。从他们身上,可以明显看到一种情感、心理与生活方式的都市认同过程。其次,这一代人更看重工作岗位的“外溢”效果,即技能学习机会、福利条件,以及融入环境的可能性等等。再次,有相当多的农民工在注重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很看重个人自由。相比而言,他们对工作的踏实程度和对企业的忠诚度要低一些,会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不断摇摆,并在不同的城市中更频繁地流动。

刘良博(2009)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制度方面来看,有户籍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的限制和歧视;还有农村土地制度的制约,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而现有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造成农业生产分散于

各个农户家庭,这种集体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模式在新时期已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它对引导农民进城,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表现出制度上的严重滞后性;此外,劳动力转移的法制建设滞后,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在客观上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2)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很低和乡镇企业自身发展滞缓。(3)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变现在城市自身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农民工带来的“城市病”现象日益严重和高科技应用和产业升级带来就业能力下降。(4)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足。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耕地面积呈不断减少之势,这将会加重有限耕地上的就业压力,带来农村劳动力普遍过剩。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出现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农业生产部门难以继续有效地充当农村过剩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5)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状况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往往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越高,就业领域、就业层次就越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素质较低。

二、农民工流动就业文献综述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演变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演变过程的划分,学者们普遍采用的观点是五阶段论,如宋洪远、黄华波等(2002)、盛昕(2008)、徐程媛(2009)等人的划分方法是:1979~1983 年为控制流动阶段;1984~1988年为允许流动阶段;1989~1991年为控制盲目流动阶段;1992~2000年为规范流动阶段;2000年以后为公平流动阶段。这种划分方式是依据政府在不同阶段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不同态度而划分的。但也有学者采用不同的划分方法,如卢红军(2009)将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分为四个阶段:就地就业的农村就业政策(1978-1983 年);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就业政策(1984-1991 年);跨地区流动就业政策(1992-199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政策(1997 年至今)。作者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阶段划分与其他学者划分的不太一致,这篇文章划分的标准更加注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地域变化。

(二)现阶段农民工流动的特点

李晓云(2007)将农民工流动特点概括为农民工流动的模式特征表现为从就地转移到异地流动,从平稳转移到高度活跃;农民工流动呈现循环流动性,转移呈现不彻底性;农民工流动带有区域性,流向上呈现自西向东的点式聚集;农民工流动的产业特点,主要表现为从农业流入城市二、三产业;农民工流动方式特征以自发流动为主,组织化程度低。姚永丽(2008)将现阶段农民工流动的特点概括为:从地区分布上看,经济落后地区跨区域流动明显;从行业分布上看,主要从事的是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行业;从流动的方向上看,主要是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从流动方式上看,农村工的流动还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自发性、随意性和盲目性。可以看出李晓云和姚永丽所概括的现阶段农民工流动特点有很大的相似性,都对农民工流动的地域特点和自发性进行了宏观概括,但都没有对农民工文化程度和年龄方面进行微观分析。

韩俊、崔传义等(2009)将新阶段农民工流动的特点概括为:总体性农村劳动力仍然过剩,结构性供求矛盾开始突出;外出务工仍然是农民工就业主要途径,农民工流动的稳定性有所增强;农民工群体不断分层分化,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有较大差异;制造业和建筑业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就业领域,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等。作者根据农民工文化程度、年龄、收入等因素对农民工进行了分层分析,但对于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考虑不够。

张俊良、张清郎(2009)将非农职业阶段的农民工流动特征概括为:从流动规模上看,农民工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从流动地域和行业来看,农民工将进一步流向东部地区和向第三产业集中;从人口学群体特征上看,农民工群体年轻化和文化程度逐步提高的特征明显;从流动行为上看,农民工流动呈家庭化流动方式,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上升,同时,非经济因素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也很大。作者所说的非农职业阶段实际是2000年以后,家庭整体流动,非农务工进一步职业化,非农务工的职业化造成家庭生活的城市化。

(三)农民工流动存在的问题

钱正武(2005)认为劳动力流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积重难返;劳动力市场十分混乱,农民盲目外流,徒劳往返;进城农民权益缺乏保障;农民素质相对较低。作者更多地是从流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的角度考虑劳

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农民工的权益缺失现象,但文中并没有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做进一步分析。

徐海彪,杨文彪通过对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分析,得出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有:农业生产规模不经济,就业结构演进落后于产业结构;农村工业化外部不经济,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影响就业能力;社会保障不充分,完全转移就业有后顾之忧;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作者对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农民工自身因素及国家相关制度问题都进行了详细论述,但是同样这只是对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分析。

王远(2009)认为我国流动劳动力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城乡人口流动的问题长期游离于政府的政策议程外,并未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国家关于人口流动的政策缺乏稳定性与系统性;在现行制度下,流动人口缺乏表达利益的机制和渠道。作者对流动劳动力政策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但是只是进行了大体论述,并没有深入细致地分析。

刘渝(2008)认为现存农民工流动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对农民工管理缺乏公平性;现有对农民工流动管理与服务体制存在“输出地—输入地”间的空挡;农民工流动管理的现状使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相适应;体制缺陷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作者从管理的角度对农民工流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但缺少对农民工流动政策本身存在问题的分析。

(四)促进农民工合理流动的政策建议

徐海彪,杨文彪认为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要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完善政策、改善服务,具体有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容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积极扩大就业。这是作者针对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政策建议。

刘渝(2008)认为改善农民工流动管理的对策有:将农民工流动管理纳入城市管理的总体布局之中;逐步建立起对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公平管理的制度;通过对农民工流动管理,引导有序流动;通过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加强对农民工管理;鼓励和引导农民工自治组织的发展来加强对农民工管理。作者对农民工流动管理

提出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民工流动政策本身的改进仍需做进一步的探析。

冷超(2008)认为关于农民工流动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有:转变计划经济、城乡分割的思维,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模式,从法律制度上实行对农民工的保护;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为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作者提出的政策建议对维护农民工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忽视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促进农民工合理流动的作用。

姚永丽(2008)认为促进农民工流动的具体对策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向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转变;建立和完善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其国民待遇。王远(2009)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应加快立法步伐;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培育劳动力市场,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克服城市自我保护意识,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有的地位,给流动人口同等的待遇;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教育与技能培训,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可以看出,姚永丽和王远的观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提倡政府加强农村教育,但都只是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发展农村教育可以使更多的农村劳动通过正规渠道就业,也都没有看到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除了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有城市流动,还可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三、农民工就业服务文献综述

(一)农民工就业促进中政府职能定位研究

王亚南、张伟丽(2009)认为政府在促进农民工就业中要完善的职能有(1)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统筹协调职能。首先,建立农民工服务管理的长效协调机制。鉴于目前农民工管理工作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政府可以建立具有统筹协调职能的农民工工作议事协调委员会或是联席会议制度,将涉及农民工工作的劳保部门、工商部门、公安部门、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农业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职能皆统筹协调其中,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通过制定全市的农民工工作规划,实施有利于农民工就业促进的各项政策,统筹部署农民工各项工作就业服务。其次,建立输入地与输出地政府之间用工和培训管理的对接机制。输入地或输出地政府都采用招标方式确定农民工培训机构,财政部门直接对承接

农民工培训的这些机构进行经费划拨。或是实行“培训经费券”的管理方式,由输入地政府给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发放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培训经费券”,农民工可以到任何一个城市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培训机构根据“培训经费券”上的金额给予农民工培训费的减免。最后培训机构统一到当地财政部门兑现其为农民工减免的部分。(2)政府部门切实扮演好“掌舵人”的角色,培育和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专业服务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其一,农民工培训服务应该靠市场机制来实现,即由专业培训机构遵照市场规律来提供培训服务。农民工培训是就业促进的重要内容,根据公共物品供给理论,对于这种准公共物品的供给完全可以按照公共物品商业供给模式来运作。其二,对职介机构采取行业管理体制。将劳动力市场的部分管理权移交或授权职介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实施行业管理体制不意味着放弃政府管理,是政府和行业协会并行的链式管理模式。政府监督的对象是行业协会,行业协会监督的对象是各职介机构。

吴春(2010)认为政府在促进农民工就业中的公共服务职能有:(1)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解决农民工的就业保障问题,就要改革现行的“二元结构”户籍制度,改革与户籍挂钩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消除限制农民工自由、平等地进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障碍(2)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公平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局面,统一劳动力市场,所有的劳动力市场都对农民工实行免费开放,农民工只需凭身份证即可进入,对就业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政府部门应当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工的职业歧视,对农民工实行一证式的管理,禁止任何形式的乱收费。(3)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的公共服务投入。促进农民工就业,必须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一方面通过建立公共收入制度,提高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调整公共支出范围,财政支出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农民工,设立针对农民工的财政专项培训经费,合理设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实施就业援助等。(4)转变公共管理与服务方式,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新型体制和机制枉架。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转变政府部门对农民工分头管理的方式,以社区为基础搭建起有效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5)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促进农民工就业法律环境改善。

刘秋霞(2009)认为政府在促进农民工就业中的责任有:(1)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强化政府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意识。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管理,主要表现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政策,将免费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政策扩大到在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农民工中。增加农民工输出前培训补贴,并将城市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扩大到在城市就业并参加了失业保险的失业农民合同制工人中。各级财政在促进就业资金中,应增加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补贴资金,中央财政要安排资金,用于实施农民工培训国家项目,同时还应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民工培训的优惠政策,放宽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培训领域的准入条件。(2)加大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3)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就业平等。首先,出台促进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建立城乡劳动平等就业,促进农村劳动转移就业、支持企业促进就业、建立城乡就业和失业统计调查等四项制度。其次,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最后,加快城乡统一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规范基层管理服务平台。(4)制定并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各地政府要将返乡农民工纳入本地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开辟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通过返乡农民工的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农民工就业服务研究

张谊(2007)认为为了完善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必须做到(1)统筹规划,明确责任,建立政府牵头、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任务,强化劳动保障部门综合管理农民工流动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的职能。(2)强化公益服务与规范市场服务相结合,推动供求信息的沟通和对接,大力发展适合农民工需要的就业服务。劳动力输出地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和各类服务机构的作用,政府制定规则,引导资助,并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和相关信息;劳动力流入地要大力发展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供求直接见面的平台;引导推动营利性职介机构精细服务,强化信用,提高质量;对民办中介机构,建立信用体系,统一市场管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堵住不法分子骗钱的门路。(3)制定和实施以项目为龙头的

农民工培训计划,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4)健全县乡就业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农村的服务网络,从基层抓好组织服务和信息管理工作。(5)制定免费职业介绍和培训补贴政策,多渠道、大幅度增加农民工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资金投入。

李占五(2007)认为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需要多种多样的服务,概括起来是(1)信息服务:岗位需求信息、工资信息等;(2)培训服务: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就业技能、处世为人等;(3)劳资关系服务:与资方相处咨询、维护权益等;(4)社会保障服务: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救助、养老保险、异地社保等;(5)生活服务:住房、婚恋、计划生育、家属子女服务;(6)文化服务:业余娱乐、文体活动;(7)创业服务:金融服务等;(8)后方服务:土地流转;(9)发展服务:创业服务等。

朱秀茹,郑玉刚(2008)认为政府要破除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只由农村政府及其相关组织提供的旧观念,应建立凡在城市生活、工作的居民都统一享受公共部门服务的机制。对农民工的管理由实行防范、限制管理转变到服务性管理上,把他们纳入城乡就业管理体系,并同时建立各种配套的服务机构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各方面服务。(1)落实农民工技能培训服务机制。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财政、扶贫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强化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责任。(2)继续发展政府协调保护机制。要继续完善和发展政府协调保护机制,通过高层次、权威性的协调机制,在行政系统内部及时解决有关执法权责的矛盾和纠纷,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3)提高中介机构的就业服务功能。要充分调动政府职能部门、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乡镇劳动保障、农业、乡镇企业管理等部门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4)改变政府的就业服务管理职能。政府管理由对外出就业的行政审批、限制流动和办证收费转为对外出就业的支持与服务上来,行使保护农民工权益和管理劳动力市场秩序的职能。

陈际华,韩振燕(2009)认为要借助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潮,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让城市、农村的劳动者都能受益。(1)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管理制度。如城乡统筹的就业登记制度、城乡统筹的录用备案制度、就业服务平台的城乡一体化。(2)建设信息网络、发展就业

中介。首先,将现有的城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向农村延伸,建成市、县、街道(乡镇)三级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形成城乡一体、有效衔接的就业服务体系。其次,要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规范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3)劳动力输入地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开设对外地农民工免费服务的窗口,加强对他们的职业介绍服务;输出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组织订单培训,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务协作关系,为进城农民提供劳务输出“一条龙服务”,扶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引导农民向城市有效转移就业。(4)帮扶农村弱势就业群体,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对于农村弱势就业群体、特殊困难户、失地农民和零就业户等,要有特殊的政策援助,从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予以倾斜。(5)强化就业服务制度的法制化。要加快促进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快清理、废止限制和歧视外出务工人员的政策规定,制定和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和法规,为农村转移就业人员在进城定居、求职务工、经办企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

参考文献

[1]干晟,石晓平.江西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个村的案例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7,(10)

[2]孙延旭.北京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3]谢勇.基于就业主体视角的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财贸研究,2009,(5)

[4]辛岭,蒋和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006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09,(6)

[5]张伟.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2009

[6]陈宪,黄健柏.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8)

[7]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系.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武穴市农民就业状况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2006,(1)

[8]周经娟,吕计跃.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1)

[9]赵荣祥.我国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对策[J].理论前沿,2008,(8)

[10]韩永廷.浅析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措施[J].蚌埠党校学,2009,(1)

[11]林梅.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社会保障,2005,(2)

[12]刘良博.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J].企业导报,2009,(2)

[13]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J].管理世界,2002,(5)

[14]盛昕.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民工政策的演进及发展[J].学术交流,2008,4)

[15]卢红军.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的演变[J].中国集体经济,2009,(6)

[16]李晓云. 农民工流动动因及特点研究综述[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8)

[17]姚永丽. 当前农民工流动问题及对策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9)

[18]韩俊,崔传义,金三林. 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主要特点[J].发展研究,2009,(4)

[19]张俊良、张清郎.非农职业阶段的农民工流动特征分析[J].中国劳动,2009,(9)

[20]关华、何军,李金霞. 中国二元经济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J].经济与管理,2007,(11)

[21]刘渝. 改革完善农民工流动管理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8,(11)

[22]徐程媛.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基于南京市进城农民工的调查[J].市场周刊,2009,(5)

[23]冷超. 试论农民工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6)

[24]钱正武.建国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演变与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7)

[25]徐海彪,杨文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轨迹、趋势和政策思考[J].浙江统计,2008,(12)

[26]王远.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J].大众商务,2009,(8)

[27]王亚南,张伟丽.农民工就业促进中政府职能定位研究——基于济南市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3)

[28]吴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促进农民工就业[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29]刘秋霞. 我国农民工就业扶持中的政府责任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9,(5)

[30]张谊. 进一步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J].四川劳动保障,2007,(1)

[31]朱秀茹,郑玉刚.就业歧视与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2008,(7)

[32]陈际华,韩振燕.论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

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09,(1)

[33]李占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建立健全农民工流动就业服务体系 [J].宏观经济研究,2007,(6)

大学毕业去向文献综述

大学生毕业去向分析文献综述 临近毕业,身边每天能见到的熟悉面孔渐渐也都不多了,有的人已经找到了工作,有的人已经考上了研究生,也有的人被我们打上了“失踪人口”的标签从此渺无音信。 大学毕业以后,我们这些应届生主要分为三种: 1,找工作一族;2,考研一族;3;创业一族。 研究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究其原因须先分析当前日益复杂的就业因素。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之分,具体包括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等方面。这些因素概括而言,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 1.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从自身专业知识、学历层次、工作经历等方面分析,根据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可分为八个方面。 专业知识。在被调研的学生中,有63.7%的人认为专业、所学的知识、所受教育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在被调研的用人单位中,有86.6%在录用大学毕业生时比较着重其所学专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管理人员中有79.3%的人认为用人单位录用大学毕业生时比较看重

所学专业;有67.2%的人认为是看中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历层次。学历层次高的学生在市场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对个人就业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工作经历。陈成文、谭日辉认为了解其是否有过工作经历就是首选,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有过工作经历的求职者,获得职业地位的机会会明显增加。 在校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成绩、是否获双学位、奖学金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论文发表数量等。大学综合素质、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否,即大学生自身因素对于就业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业观念。包括个人价值观、对就业的期望心理、工作偏好、负面心理等。傅新华认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心理困惑和不良就业心理。如认知不准确、自卑心理、自负心理和焦虑心理都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就业能力。胡尊利等指大学生成功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就业能力对就业有巨大作用。张进认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环节。 身份。学生是否为党员、在校期间是否担任学生会干部对大学生就业有微弱影响。 性别和生源地。大学生性别和生源地对就业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显著。 就业信息的掌握。魏有兴等人认为,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处理时

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

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

就业问题的社会政策之文献综述 前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公众维持生计、实现人生价值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就业是安国之策,就业不仅关系到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保证,同时也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青年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世界各国各自采取政策解决这一难题。 本文主要是以欧洲发达国家(包括德国、英国、葡萄牙、瑞典、丹麦等国家)、日本、中国等等几个国家进行世界就业政策的文献综述。 主题: 一、欧洲发达国家的就业政策。 1、欧洲发达国家青年就业情况,如下表: 198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丹麦——11.5 11.5 12.3 14.6 10.2 9.9 10.6 8.1 7.3 法国15.1 19.1 19.4 20.8 24.6 27.5 25.9 26.3 28.1 24.3 德国—— 5.4 6.2 7.6 8.2 8.2 9.0 10.0 7.9 荷兰9.3 11.1 10.5 7.8 9.7 10.2 12.8 12.1 9.5 14.1 瑞典 6.0 3.7 6.6 11.4 18.4 16.7 15.4 15.7 15.4 ——英国——10.1 13.6 15.5 17.4 16.2 15.3 14.7 13.5 19.5 年人;(2)、青年失业率具有不稳定性和过渡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劳动失业率逐步下降,同时青年长期失业现象日益凸显,失业青年中的长期失业比率迅速上升,在欧洲多个国家里达到50%;(3)、从性别、种族、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教育水平等多个方面来看,青年失业具有显著的非均衡性,其中,青年弱势群体的失业率远远高于青年平均失业率,他们包括青年中的女性、少数民族、残疾人、贫困人群和低文化人群。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欧洲各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促青年就业,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2、德国的青年就业政策。 (1)VET(职业教育和培训)体制。这种体制是以社会伙伴的集体决策为依据、以联邦立法为框架、以全国协调为基础,从雇主出发的制度安排,可以与劳动力市场有效结合。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法案》对对VET体制作了原则规定:一、培训的内容和时期。培训条条例规定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为3年,其中三分之四的时间是在当学徒,由持有执照的人训练指导。其余四分之一时间由职业学校负责受训人员的普通教育以及学习有关行业的理论知识。二、公司、职业学校、公共机构以及受训人员的职责。三、雇主、劳动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献综述

职业教育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献综述 许金龙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 545004)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并展开了文献述评。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文献综述 一、国外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古典学派的传统就业观点。根据古典学派的观点,货币供给、财政政策或者其他支出的变化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持久的影响。价格和工资的灵活变动能够维持充分就业。 凯恩斯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指出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政府能够刺激经济,并有助于保持一个较高的产出和就业水平。凯恩斯提出了相应的就业改善理论与政策。凯恩斯主义者坚信,政府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改变总需求,进而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改善就业。马克思的就业理论。马克思的就业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运用劳动力的二重性来深刻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问题,马克思把就业与失业看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矛盾,同时揭示了其剥夺人性之本质,科学展现了劳动力市场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关系。 另外,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比较值得借鉴的毕业生就业经验,如美、日、德、法四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模式。美国的模式可以归纳为:在国家不包分配的情况下,学校提供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服务,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实现自主择业。日本的模式和做法是采取巨资投资优先发展教育的明智策略将发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同时,非常重视教育立法也是日本政府对教育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德国的模式是一方面政府加快对就业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毕业生就业,再一方面就是政府提供就业服务培训。法国的模式是主要通过刺激企业投资,增加工作岗位;采取就业灵活的方式,工人的工作时间缩短,并对其提供鼓励性补贴,从而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 二、国内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因素探讨。 文东茅(2005)以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为基础,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高考成绩、就读院校、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的影响,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异。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 钟云华,应若平,余素梅(2006)研究得出不同求职阶段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变化不大;不管在信息收集阶段还是在求职进行阶段,潜在帮助者人数、专业、党员、学生会干部和父亲主要领导干部阶层五个因素对求职者选择非正式渠道都有显著正影响。 钱明霞,任蓉蓉,张舒华(2008)研究发现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次要因素。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是所有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而不同的高校面临的毕业生就业难度是有差异的。 (二)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证分析。 岳昌君,丁小浩(2004)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结构的研究,并进行统计描述,实证分析指出,经济和教育两方面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魏捷,付春新(2006)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西安5所民办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李炜,岳昌君(2007)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首先对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描述,然后对求职结果、起薪水平和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回归研究,并且与2003年和200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充分对比分析。 阎凤桥,毛丹(2008)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于2005年6月对全国34所高校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社会资本状况,大学生毕业走向、大学生就业落实率、起始薪酬和工作满意度受社会资本影响的关系。 (三)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陈海平(2005)提出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础。要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认真构建公平合理的劳动力市场,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 曾庆双(2005)提出了加强心理辅导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增加学生对人才需求的了解,改革就业培训机制,增强高校课程设置和调整的灵活性等对策和建议。 李昌林(2007)指出目前需要从社会、高校、大学生三个层面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是完全可能的。 张立波(2006)结合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情况及实际调研结果分别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义、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这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一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考。 涂晓明(2007)指出高职高专毕业生所借助的家庭关系资源和学校的就业努力、就业服务等社会资本成为其获得就业机会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并指出,作为传统的毕业生人力资本质量的信号的学习成绩,依然普遍得到社会的认可。 刘永君,李宇遐(2007)剖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深入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集中围绕解决毕业就业问题的多元主体构建及加强其功能塑造、人才市场的培育、就业氛围的营造、用人单位转变人才观念和走出招聘歧视误区等方面,寻找出路与对策,旨在着力构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三、文献述评 纵观以上文献,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可谓文献缤纷,对于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而且提出的对策建议也适应了就业发展的形势,但是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系统研究,尤其是某一具体区域的毕业生就业的系统研究还是存在很多不足,这就需要系统的区分不同区域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许金龙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文献综述 22228/2011

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

就业问题的社会政策之文献综述 前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公众维持生计、实现人生价值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就业是安国之策,就业不仅关系到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保证,同时也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青年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世界各国各自采取政策解决这一难题。 本文主要是以欧洲发达国家(包括德国、英国、葡萄牙、瑞典、丹麦等国家)、日本、中国等等几个国家进行世界就业政策的文献综述。 主题: 一、欧洲发达国家的就业政策。 1、欧洲发达国家青年就业情况,如下表: 欧洲青年失业现象有以下几个特征:(1)、所有国家的青年失业率都远远高于成

年人;(2)、青年失业率具有不稳定性和过渡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劳动失业率逐步下降,同时青年长期失业现象日益凸显,失业青年中的长期失业比率迅速上升,在欧洲多个国家里达到50%;(3)、从性别、种族、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教育水平等多个方面来看,青年失业具有显著的非均衡性,其中,青年弱势群体的失业率远远高于青年平均失业率,他们包括青年中的女性、少数民族、残疾人、贫困人群和低文化人群。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欧洲各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促青年就业,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2、德国的青年就业政策。 (1)VET(职业教育和培训)体制。这种体制是以社会伙伴的集体决策为依据、以联邦立法为框架、以全国协调为基础,从雇主出发的制度安排,可以与劳动力市场有效结合。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法案》对对VET体制作了原则规定:一、培训的容和时期。培训条条例规定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为3年,其中三分之四的时间是在当学徒,由持有执照的人训练指导。其余四分之一时间由职业学校负责受训人员的普通教育以及学习有关行业的理论知识。二、公司、职业学校、公共机构以及受训人员的职责。三、雇主、劳动者和政府合作的模式。原上,公司培训和职业机构教育相结合,目的在于青年人毕业时候能胜任其岗位。 (2)“失业青年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就业”项目。该项目自1998年开始实施,每年投入资金为20亿德国马克。其中有两点创新,包括:一、增加企业提供培训岗位的数量。二、27岁以下的有学习障碍的或处于社会弱势状态的人、有交往沟通能力的国外青年、没有职业毕业培训证书的青年都会得到德国联邦劳动总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状况的文献综述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状况的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推行和大学生文化、就业等价值观念的变化,大学生就业流向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国家社会经济、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及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的同时,边疆少数民族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大学生就业不仅表现出总量性失业问题,而且结构性失业问题也很突出,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大中小城市和城乡间的地域结构矛盾 1、全国形势看,高校毕业生出现“东南飞”现象,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即在某些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是相对过剩的,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绝对不足(赖德胜,2001);据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选择在京、津、沪、渝直辖市、在沿海开放城市、在内地省会城市工作的人数占到了总毕业生人数的 77%,而选择在中小城市和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农村地区就业的仅占 8.6%。大学毕业生们所青睐的就业地主要是经济发达的城市(陈岩松,2004);另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区域选择上,有45%的毕业生最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邵雅箐,2010);而另一项调查发现 58.5%的学生到东部 11 个省市参加工作,20.2%的学生则前往中部地区就业,而选择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比例为 21.2%(孙祥,2011);1996---2000年的西部大学毕业生流向趋势可以看出:西部人才外流现象严重,西部大学生留在西部就业的人数逐年减少,而西部到东部就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且上升趋势明显,西部到东部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是一年多于一年(张燕天,2006)。 2、区域范围内,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滞留"省会、中心城市和区域内相对发达的城市 通过对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在毕业后择业时首选地区的问题上,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将在北京就业,只有不到一成的大学生表示毕业后去西部就业(马钟范郑喜,2008);从目前来看,在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不仅偏少,而且还存在较大规模的流失现象(崔翠利,2010)。 3、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发生变化,积极投身西部和基层 大学生西部就业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东部和中部的大学生毕业后前往西部就业,另一部分是西部的大学毕业生留在或回到西部就业(张燕天,2006);在《对内蒙古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以内蒙古财经学院为例》中,通过对该学院的2008届至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毕业生观念进一步转变,积极投身西部和基层,到

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研究综述

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研究综述 韩佳宏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昆明 6500092 ) 摘要: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总结与评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该问题研究的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农民工; 社会排斥;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639 (2008) 02-0054-04 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和破解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协调与处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的关系,促进城镇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对近年来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总结与评析,以促进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 1.研究现状 1.1.社会排斥概念的界定 学界目前对农民工社会排斥研究中的社会排斥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王刚认为:社会排斥是部分社会成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体制和社会政策以及其他原因,使其被排除在主流群体之外的一种系统性过程,其结果是这一部分群体丧失参与主流社会的基本权利和社会机会,从而处于一种被孤立、被隔离的状态。 周奎君认为:社会排斥是主导群体在社会意识和政策法规等不同层面上对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的排斥。 杨冬明和张卉认为:社会排斥由游戏规则造成,研究社会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修订游戏规则,使其尽可能惠及下一个社会成员而趋于更合理更公平。 景小芬认为:社会排斥是个人、团体和地方由于国家、企业(市场)和利益集团等施动者的作用而使全部或部分社会成员排斥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文化权利及国家福利制度的过程。 张家伶指出:社会排斥是指由于制度机制系统化地拒绝向某些社会群体提供资源,使之不能完全参与社会生活,因社会制度安排等原因而被推至社会结构的边缘地位的机制过程,国家在一些最基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政策上没有给予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对待。而往往给予了很不公平的待遇,使之处于边缘化状态。 成华威和崔永军认为:社会排斥指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而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群体,并且这种排挤如何通过社会的“再造”而又累积与传递。 李景治和熊光清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社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社会主流关系网络之外,不能获取正当的各种资源的过程或者状态。 学者章娟认为:社会排斥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产物,是社会弱势群体因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而被主流群体排斥及边缘化为劣势群体的机制、状态和过程,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单指物质层面,而且拓展到政治、社会关系、文化和福利制度,以及个人、群体、空间、精神、理与符号等层面;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综合性状态和过程。 1.2.农民工社会排斥的形式 农民工社会排斥的形式是学术界研究中讨论比较多的领域,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九种形式: 1.2.1.经济排斥。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差别对待、消费市场的拒入和经济收入困乏即贫困三个方面。 第2卷第2期铜仁学院学报 2008年 3 月Journal of Tongren University 收稿日期:2007-04-10 基金项目:本文系笔者参加的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边疆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农民参与机制研究——社会政策的视角”(批准号:07BSH025)的子课题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韩佳宏(1983-),男,云南禄丰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2007级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

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宁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从加强就业指导方面,有郭慧娟, 韩媛媛(2010)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提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有其客观上的原因, 比如: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中小企业数量太少; 劳动力市场不规范; 部分地区保护主义严重; 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难题; 高校的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金融危机影响; 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等等。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主要有: 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高薪、大城市、环境优越; 大学生专业能力下降; 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等等。大学生就业能力差, 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也是重要原因。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使综合素质提升,以适应市场需求。但是在择业方面选择条件相对优越的东部大城市无可厚非。只从大学生自身调整并不妥,缩小各地区待遇的差距才是解决就业地区集中的根本途径。 (2)从市场角度分析,邢亮,王芳(2003)在《从市场视角“透析”大学生就业难》认为:可以由教育部牵头, 委托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把已建立起来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将各省市收集的用人信息和毕业生生源信息输入到全国的就业信息网, 将各部门、各地区举办的供需见面会通过信息网络的沟通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最广阔、最实用的信息平台。这样就可以建立市场信息共享机制,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库。有利于市场与就业者之间的信息获取,由于地区间人才流动存在很多不便,加上统计量巨大,所以在全国实行有很大的困难。 (3)择业自由与就业保障体系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其中刘春燕(2010)《在西方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启示》里面指出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下, 大学生获得了择业自由, 也相应地失去了就业保障, 面临着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进入与专业不对口的行业工作, 意味着专业知识达不到充分利用, 进入低工资行业工作, 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被打了折扣。这个理论主要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和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 (4)政府部门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及其重要,郭平,颜烨弘,黄凌子,席鹏辉(2010)在《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分析及建议》认为政府要着力缩小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体制内部门和体制外部门之间、高利润

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基础建设也迅猛发展,城市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我国有 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并且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收入水平极低,不能满足生活 上和子女的上学需要,于是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 政治体制,在从传统社会像现代社会转变的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职业流动和社会身 份转变不一致、不协调,从而产生了我国特有的在城市从事劳动的农民即农民工。 因此关于农民工的医疗保险的研究涉及到各个方面。本文要介绍的文章是以下几个 方面:一、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研究;二、农民工医疗保障的障碍问题研究;三、农民工医疗保障的对策研究;四、国外关于农民工研究现状。 一、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现状研究 邵念、陈爱云指出“这一群体患病后不就诊、应住院不住院、住院后提前出院、选择低廉自我医疗措施的比例相当高。同时,他们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在城市中几 乎享受不到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障,在面临较大疾病风险时,就会陷入‘吃饭还是吃药’的两难境地”①。 王芳在《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分析》中提出,现阶段我国城市中的农民工基本 没有医疗保险,大多数农民工根本享受不到单位的医疗保险待遇,而是完全依靠自 己有限的个人积蓄,这种依靠自身的保障是一种十分脆弱的保障,不利于促进社会 公平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②。 针对农民工目前这种无保障的现状,不少城市尤其是外来农民工比较多的经济 发达的地区,对农民工医疗保障模式进行了探索。杨艳、陈立坤、唐荣分析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个城市为农民工提供医疗保障政策和措施后指出“这些政策都将农民 工当成可长期在同一个城市居住的人来对待,所实施的保障模式大致和城镇职工的 医疗模式相似。但是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强,不适合这些具有很强地区性 的保障政策③。 ①邵念、陈爱云.浅析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J].农民工医保,2010(10). ②王芳、卢祖洵、王红、肖峥山.医疗保障的社会分层分析[J].中国社会保障,2009(10). ③杨艳、陈立坤、唐荣.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探讨[J].北京市计划经济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

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如何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文献综述 一、研究的背景 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教育与就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接受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就业,这里教育就成为了一项投资,以期能够在未来的就业中赚取更高的利润来弥补所投入的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但另一方面,就业的形式却越来越紧张,接受教育并没有带来更好的就业前景。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难度持续增加,遵循国际通用的关于失业的定义,我国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毕业生的失业率是社会整体的失业率的几倍。 上述这些情况都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能否通过教育的改革来改善毕业生就业情况。近几年我国对教育改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该如何改才能有效的缓解毕业生就业的难题。 二、研究的成果 (一)、对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的研究 对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很多结论。 第一种观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于供需的不平衡导致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出现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态势,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教育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究其原因,是在这一时期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1935年沃尔什发表的《人力资本观》文章中首先提出)以及完善(代表人物:舒尔茨,丹尼斯,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教育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美】舒尔茨著,蒋斌、张衡译:《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商务印书馆,1990)。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失业”和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在各国蔓延。 菲利普.库姆斯指出,“知识青年大量涌向本以饱和、又被严重的经济衰退进一步削弱的就业市场,从而引起职业队文凭等级的要求突然急速提高,造成了普遍的个人痛苦和不祥的政治动荡”(菲利普.库姆斯著《世界教育危机》,赵宝恒,李环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教育经济学家M.布劳格(M.Blaug)认为造成毕业生失业的原因不是大学毕业生的绝对过剩,而是供给的快速增长。大学毕业生的突然泛滥会造成毕业生的失业,如果说毕业生能够缓慢的进入市场,那么这些毕业生就能够被劳动力市场所吸纳。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提出的“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等问题也是对这种观点的补充。如:1995年,陈昌贵在《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非经济学思考》中提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将会造成大量的教育性失业”;张桂春在《关注“教育性失业”问题的新视角》一文中指出:“教育性失业现象是教育产品出于买方市场下的典型产物”;杨立安认为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是相互联系的,与教育过度相伴生的是知识失业(杨立安,浅析我国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问题[A],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5-4);董志强和宋奇成认为知识失业在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持续的社会特征,他们都承认知识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失衡造成的(董志强,宋奇成,知识失业:事实、成因与治理[J],改革与理论,2003,3)。 第二种观点是认为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由非市场因素产生的。 杨云彦和陈金永认为在理论上,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不断隆冬将会使劳动力市场趋于均衡,但实际情况是由于非市场因素的普遍存在,劳动力流动往往很难达到

毕业论文之《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综述》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综述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新兴阶层,其社会保障权益也同样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的权益正视不足和关注不够, 导致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存在着各种方面的问题.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 归根结底是在新形势下重新调整国家、企业和农民工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应及早加以研究解决。加强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重大. 社会及政府应该把这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以研究, 以期更加完善。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建立建设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而形成的特殊群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队伍正迅速扩大。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10 年,我国农民工共计24223 万人,比上年增加1245 万人,增长5.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生力军,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妥善解决农民工急需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巩固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农民工最显著的特点是流动性大,不仅往返流动于城乡之间,并在单位之间、城镇之间频繁地变动工作岗位,而且外出的人群每年都在不断变动,新老农民工进行着代际更替。农民工总量一直保持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农民工就业类型看,有的属于正规就业,相当部分已 成为企业生产技术骨干,这些农民工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渴望长期留在

城镇工作和生活,但现在的城镇公共服务系统仍不能做到平等对待;有的属于灵活就业,工作极不稳定,随时可能返乡。从就业的行业分布看,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在第二产业中农民工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8%,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接近80%;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农民工占到52%以上。显而易见,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 对于在用人单位正规就业的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问题,虽然国家尚未为其建立专门的制度,但在《劳动法》实施后,进入城镇用人单位的农民工原则上也同样适用该法,应当参加法定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可以说,现行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在制度层面并不排斥正规就业的农民工,这部分人员参加各险种的通道是敞开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目前,农民工参加养老和医疗保险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中,既有农民工就业状态不稳定而难参保等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有农民工对现行制度缺乏信任,用人单位怕参保增加人工成本,地方政府担心推进农民工参保会影响本地投资环境等主观方面的问题,还有现行制度不适合农民工(如门槛高、难转移等)方面的问题。 在城镇就业的大多数农民工没有稳定工作。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农民工在一个单位工作以上的只占20%?30%。由于技能不高,又面对工资低、劳动强度大,且受到不平等对待,为寻找更好工作机会,多数人频繁流动。这一方面使经办的工作量倍增;另一方面,在农民工社保关系不便转移的情况下,增加了管理难度,凸现现有的信息系统不能适应需要;此外,高流动性还导致单位和本人都缺乏参保积极性,也给劳动保障部门缴费基数核定及监察执法等工作带来困难。 农民工对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缺乏信任,对自己以后能否享受养老待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文献综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 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在国内尚属起步。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单位对人力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生涯结束期和职业生涯开始期,大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定位自己,发展自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功地职业生涯规划,在这一交替时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之路,不仅有助于缩短职业适应期,减少职业试错过程,而且对今后的职业成功及对社会的贡献都有很大帮助,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有利于人尽快成才,而且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大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毕业时进行职业选择和今后的职业生涯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正文: 仵林军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中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包括职业选择理论、职业发展阶段理论。首先,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途径获取了大量信息和第一手资料,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从学校和学生层面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大学生成功就业与是否进行职业规划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前人的理论与个人的思考,提出了大学生成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想,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为辅助,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学校的保障作用。从学生个体规划和学校条件保障两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学校层面应当提供的辅助条件,并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四阶段”理论。本文中的职业规划概述讲得很好,我主要参考运用这点。 硕迎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以山西省本科院校为例》一文中通过调查山西省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个人职业规划现状、高校就业指导和职业辅导现状,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鉴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职业生涯规划的经验,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构想和模式。借鉴于此,我对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09级毕业生进行调查。 吴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研究》一文中采取统计学中的单变量统计量分析方法,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给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结果探讨了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提出了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对策。借鉴于此,主要运用统计学中的分析方法,对本次问卷调查进行分析。 丁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一文中谈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理论体系日趋成熟、操作体系日趋完善的新型领域,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找到了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从而提出了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研究课题。借鉴与此,主要继续探讨这一课题。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综述论文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姓名:何佳芳 学号: 20111104135 院系:经济学院 年级: 11 专业:经济学 指导教师:岳富贵 2012年6月 26日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3)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研究 (4) (一)政策制度视角制度排斥 (4) (二)职业价值观视角职业期望高 (4) (三)就业机会视角就业途径受限 (5) (四)就业能力提升视角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5) (五)就业质量视角就业满意度较低 (5) (六)职业流动视角职业水平流动强 (5) 二、农民工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5) 三、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6) (一)结合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 (6) (二)抓住时机加强对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 (6) (三)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 (7) (四)从法规政策上,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7) (五)创造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制度环境 (7) 四、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展望 (8)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群体。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他们的出现,从客观方面来看是城市工业化对农民需求形成拉力;从主观方面来看,农业中的劳动力过剩形成农民外出务工的推力。①然而从2009年起,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严峻的就业压力对于农民工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结果造成了农民工这样的就业弱势群体大量返乡甚至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就业尤受关注。作为城市劳动力的补充力量,农民工群体形成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劳动者形象。实践证明,研究农民工现象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战略。②因此,社会以及政府必须要加强帮扶力度,深入分析其原因,并对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金融危机,就业,对策 引言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就业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金融业、IT业、出口制造和贸易业和房地产业是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行业,而出口制造、贸易业和房地产业这两个行业又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因此行业的萎靡意味着对农民工需求的巨大缩减,所以如何面对危机,化危为机为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农民工就业问题作为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既是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就业问题。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既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也有现行政策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的原因。③因此,面对金融危机背景之下的农民工利益受损,合法权益受侵,以及诉求无法满足等问题,对为什么要保护农民工利益,如何加大对于农民工利益的保护力度,以及怎样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怎样满足中国底层社会群体争取“公民身份”的政治诉求的研究,成了社会和国家的重要研究课题。本问将针对该方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XXX 摘要:大学生作为国家新建设的工程师和新动力来源,曾经是高学历,高薪水,高能力的代名词,然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近年来,教育界和人力资源专家对大学生就业进行了一定研究,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 简要评析了总体研究现状, 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期为大学生就业指引方向。 关键词:教育就业经济人才需求。 一.前言: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规模不断上升,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 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金融危机以后,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经济发展模式、大学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等角度深入地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生四个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二.正文 【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人学校的迅速扩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连续快速增长,给就业形势带来极大压力,使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就业市场呈现出一种矛盾现象。【3】 2、城乡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增大,这种情况也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虽然国家和各省近年来出台了一些就业新政策,但有些政策缺乏操作性,执行起来比较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没有与全社会的就业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很好的衔接。【3】 3、人才需求信息难以整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社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高。网络资源开发不够,投入不足一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还远未完善。【4】 4、许多学生在大三就开始为工作做准备,到处联系工作单位,而理论上这一年应该是学生专业知识的强化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业至关重要。学生不能很好利用这段时间可能会因为专业知识不牢靠而对以后的就业再成障碍。【4】 5、一些高校对毕业生就业重视不够,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不能

大学生就业文献综述讲课讲稿

大学生就业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前言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据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495万毕业生中145万待业;2008年559万毕业生中173万待业;2009年611万毕业生中196万待业;2010年631万毕业生中175万待业,而2011年又有660万大学生毕业,这就意味着2011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至少达到835万。据测算,2011年,全年通过经济增长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总数仅约为1200万个,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超过250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且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本综述选取了5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期刊,重点讨论毕业后就业问题。5篇文章选取的角度也不一样,通过多角度的了解使我们在面对毕业后就业问题时能更好的应对。就业问题说白了就是就业市场供与求的问题,现如今就业难既有市场饱和的问题,也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二、主题 1.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建议》认为成因主要有4个方面:市场就业环境:1、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与我国经济结构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加剧。20世纪末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了一条投资和出口拉动的路子,投资主要投向了就业密度低的行业,而出口则主要是以技术水平较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其吸纳劳动力以教育层次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吸纳有限。因此,在这种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拉动作用有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症结,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我国经济结构对中高层次人才需求不足造成的。2、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间的矛盾。 高校方面: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 2、高等教育定位不当,“攀高”倾向严重,导致培养的学生既不是实用型人才,也够不上研 究型人才。3、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充分。 用人单位方面:1,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剥离冗员。 大学毕业生自身方面:1、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就业观念更新滞后,期望值偏高,与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之间形成矛盾。2、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状况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标准的提升之间出现矛盾。3、大学毕业生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能力不强。 而《浅谈如何应对新形式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挑战》中认为成因有3个: 一是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文献综述

关于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所在单位)【摘要】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全国各领域的竞争也与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外,我国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各高校的招生率也日益上升,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每年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多不胜数。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心理压力与自身能力不足,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里,笔者通过阅读近年来的一些相关方面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了关于就业难问题方面仍存在的不足,也对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并分析了其发展方向。【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综述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 人才供应关系明显变化,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的要求, 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殷切期待,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高校毕业生的热情关怀。在这个大背景下,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大学生就业难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并指出了目前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仍存在的不足,并对大学生今后的就业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大学生就业研究现状综述2012年6月10日,在重庆师范大学校园网的CNKI以“大学生就业难”为主题对2002年至今的文献进行收索,检测出共有该类文献6828篇。从研究的主题看主要有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经验及其启示, 大学生就业指导总论, 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心理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等。笔者从搜索的文献中随机挑选了30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