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二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一、学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运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认识物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二、课前预习:1、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的( )粒子。

2、构成水的微粒是( ),氧气是由氧( )构成的。

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

三、知识归纳与总结

(一)分子

1.分子的存在:(1)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2)用生产、生活实例来证明分子的客观存在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2 ) P50页活动与探究:

实验1现象:。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

(3)分子间有间隔,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温度升高,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3.分子的概念

思考感悟:水蒸发与水通电分解有什么本质区别?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

思考感悟:分子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吗?

4.分子的构成:如1个水分子由构成。

(二)原子

1.定义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1)区别:化学变化时,可分,不可分。

(2)联系:是由构成的。

(3)相同点:①质量、体积都②都在不停地

③微粒间都有④同种微粒性质,不同种微粒性质

⑤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

3.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

反应物的分子分解结合聚集生成物。但有的物质直接由构成。以氧化汞受热分解为例:加热氧化汞时,分解为和,每2个构成1个氧分子,许多聚集成金属汞。

四、跟踪练习

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气

2.小明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能缩身,甚至能缩小到分子大小,他到水世界旅行一趟,并报告了见闻。他的报告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分子之间有间隔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D.电解水就是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大小不同B.能否直接构成宏观物质C.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4.小李同学测得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这个事实说明()A.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空隙B.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质量很小

C.酒精和水发生了分解反应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成了原子

5.右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关于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实质的是()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B.分子间隔变小C.分子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

7.食物腐败;花得四溢;热胀冷缩,分别体现了分子的什么性质?

,,

)分子的质量小于一个氯化氢(HCI)分子的质量,

8.已知一个氨气(NH

且分子运动速率和其质量成反比。已知氨气和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又知氨

气和氯化氢相遇发生如下化学反应:氨气+氯化氢→氯化铵(白色固体)。

A中充满HCI气体,B中充满NH3气体。当反应发生时会看到有大量白烟

生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白烟现象,应怎样操作?

白烟首先产生在瓶(填“A”或”B”),原因是什么

。这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

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两点):,

(2)若要在B瓶中产生喷泉现象,应怎样操作?

【学案】分子和原子

3.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分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运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认识物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在教室内撒香水为什么可以闻到香水的香味?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其中很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一、阅读资料,通过资料可以得出分子的什么特点? 嗨!同学们,您们好,很高兴地认识您们,您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哩。 分子的基本性质: 1、。 二、老师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中,同学门观察现象并填充表格: 【实验3-1】 实验○1: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然后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现象结论 实验○2:取实验○1后的液体少量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浓氨水。 现象结论 实验○3:向烧杯B中加入大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将烧杯A和B同时罩住。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实验○4:将一张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入一支试管中, 在试管口塞一团沾有浓氨水的棉花。 现象 结论 由实验可得出分子的什么基本性质? 2、。 练习: (1)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可以闻到花和酒的香气? (2)把蔗糖放入水中,蔗糖消失水却变甜了,为什么?【学案】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实验3-2】 ○1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 通过有该实验可以得出分子的什么基本性质? 3 、。 练习: (1)夏天自行车的气为什么不宜打的太足? (2)我们知道,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物体还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三、思考: 我们在实验室制取了一瓶氧气,又从南极的空气中收集了一瓶氧气,那么这两瓶的氧气性质是否相同?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3-3】 ○1分别收集一瓶氧气和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分别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由此可以得出分子的基本性质: 4、。 四、分子的定义:。 五、知识梳理:

课题1__《分子和原子》教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案(第一课时) 班级____姓名____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的性质,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通过对实验中宏观现象的讨论,认识分子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认识分子的性质;抽象思维的培养 一、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 实验3—1:品红的扩散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 现象 猜想 一、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课本p49图3-2、图3-3可以证明。) 二、分子的性质 问题探究:根据下列事实,你得出分子具有什么特点? 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能看到整块糖,却看不到水中溶解后的糖。 3.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4.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 分子的性质之一:________ 实验探究:根据氨水在空气中的扩散现象,探究分子的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1. 向盛有约20 mL 蒸馏水的小烧杯 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 观察溶液的颜色 溶液呈__色 2.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 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 液颜色。 溶液呈__色 3.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3-4)。观察几分钟烧杯A 溶液呈__色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 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 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说明 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烧杯B 溶液呈__色 分子的特性之二: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分子和原子初中化学的分子和原子是化学这一门科目的基础,要学好化学,首先就要弄懂分子和原子的定义,以及了解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一、分子 1.分子定义: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构成了水; 2.分子的特点: (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在厨房炒菜,在其他地方可以闻到香味。 (2)分子之间有间隙;如:100ml酒精加100ml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00ml。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如:1ml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注:说明分子在运动的离子很多,比如能闻到的各种香味,就是各种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运动造成。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有:气体可以压缩存于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额现象。 3.应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二、原子 1.定义:分子可以分为原子。由此我们便知道原子的性质和分子很相似。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特点: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点和分子很相似。 (2)原子总是不停的运动着;和分子一样。 (3)原子之间有间隔。和分子一样。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3、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颗粒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我们可以把一个原子想成一个鸡蛋,原子核就是蛋黄,核外电子是蛋白,质子、中子是组成蛋黄的东西。 注:①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来整个原子不带电。 ② 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③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可以说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4、原子的性质 (1)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电子数不同,中子数也不

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参考课时:2课时)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②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③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1.2过程与方法: ①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②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③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②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③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①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②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2 教学难点 ①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②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③分子和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 2.3教学易考点 ①分子的性质特点? ②分子和原子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③利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相关现象。

3 专家建议 4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入情境——进行实验——思考练习 5 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三个50ml烧杯,一个200ml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温度计,玻璃棒。 实验样品:浓氨水溶液,酚酞溶液、酒精溶液、品红溶液。 6 教学过程 6.1 第一课时 在上课之前,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始本堂课的教学。可以向学生们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例如:1.把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打开瓶塞,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 2.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会不见了? 3.衣柜中的樟脑片为什么不翼而飞了?4. 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于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这一没想来解释上述问题。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板书: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 一、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 请大家仔细观察以下实验…… 向盛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提示学生用科学家提出的设想解释) 如果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组成的,那么品红也不例外,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向水小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的现象。 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有哪些特点呢?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秘密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课时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了解分子、原子的性质,初步学会应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3.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从中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 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图3-1是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观察到的现象,图3-2是利用先进科学仪器进行操作的结果。从两幅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构成物质的微观世界。 图3-1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图3-2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 2. 粒子的性质 (1)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1个氢原子的质量约为1.67×10-27kg,这些数据说明粒子的③_________很小。1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个数据说明粒子的 ④_________也很小。 (2)粒子总在不断运动着。 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 ⑤____________酚酞遇水不变色 5~6滴酚酞溶液,搅拌 b.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A烧杯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是由于B烧杯的浓氨水挥发出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中,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反思】 ①从A、B烧杯内的溶液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推知浓氨水的沸点要比酚酞的?_______(填“高”或“低”)。 ②若用热毛巾包裹住B烧杯,A烧杯的颜色会变化得更快,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粒子间有间隙。 图3-1的苯分子的图像,说明了分子间是有?的。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粒子间的间隙发生变化的结果。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它在三种状态下的分子间隙不同导致的。 典例解析 例1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解析:A选项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是由于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B选项,气体可以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隙减小的缘故。C选项分子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不断在运动。D选项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是由于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隙迅速增大的原故,并不是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答案:D 变式训练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教学设计思路: 在讲《分子和原子》这节课之前,我们只学了氧气和水两种宏观物质。水对我们学生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我让学生在分析熟悉的水蒸发、糖在水中“消失”、水电解等物理和化学变化时,大脑思维直接与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现象反复、充分地接触,积极展开想象的空间。在看得见的宏观现象下获得启发,通过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宏观与微观环环相联,物质的微粒观被学生“确认”后,顺理成章地建构知识,形成概念。本课学习后,学生能从微观角度去看世界,去理解事物的本质,给学生在今后理解化学问题带来无穷的便利。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的设想是: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出新知、活动探究--求新知、反馈练习--解决重点、多媒体演示--导入微观、巩固提升--突破难点、学生小结--知识升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原子的特点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1)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 (2)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子、原子的认识,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 ★教学模式: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 ★课时安排:一课时 ★仪器与药品:200ml容量瓶、酒精、烧杯、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温度计等。药品:浓氨水、水、酚酞、红墨水等。其他教学用具:黄豆、小米、多媒体教学课件

分子和原子经典习题

初三化学 分子和原子经典习题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是有质量的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0mL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宏观现象或操作可以反映分子的某些性质,同时分子的某些性质又可以解释宏观现象,二者是相互对应的。“100mL 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对应分子的基本性质是:分子间有间隙。 【答案】B 例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 分子大,原子小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则不能再分 【解析】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也有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硅;故A错。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原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故B 错。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肯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毫无联系的分子和原子没有可比性,如汞原子比氢分子大,故C错。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要改变,而原子则不能再分,只是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的物质。 【答案】D 例3:微观模拟题:通过下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 【解析】试题通过模拟图示较为直观、形象地将有关粒子的构成情况展示出来,使本来很抽象的微观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甲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甲的分子又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发生化学变化后,观察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以及生成物的分子构成。 【答案】(1)单质(2)分解(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例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解析】温度升高后气体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并不是分子的数目增多了,也不是分子的种类改变了,而是分子在温度升高时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并没有破裂,数目、大小都没有改变。A表示分子变大了,C、D表示分子都破裂了,B表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 【答案】B 例5: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表示混合物的是,由原子直接构

分子和原子标准导学案样本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熟练掌握分子、原子的概念与性质; 2、学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3、理解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原子的概念与性质 【课前预习】1.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 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等构成的。从教材上的图片可知: 苯是由构成的, 硅是由构成的。 2. 滴2滴红墨水到盛水的试管中, 可看到的现象, 由 此可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 3. 一滴水中约含1.67ⅹ1021个水分子,20滴水为1ml,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缘故。 【思考】1.一杯水若一分为二, 再将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继续分下去最终会怎样? 2.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 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合作探究】一、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的客观存在 【实验3-1】向盛行水的小烧杯小加入少量品红, 静置, 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 阅读课本P48, 观看图3-6及图3-7, 两幅图说明了 二.分子的特点 1.[朗读]水分子的自述可见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2.【探究活动一】( 教科书49页活动与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 酚酞溶液, 搅拌均匀 酚酞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 慢慢滴加浓氨水酚酞溶液变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3.另取一个小烧杯B, 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A烧杯内酚酞溶液 变, B烧杯内酚 酞溶液变。 浓氨水具有性, 氨分 子运动到烧杯中, 溶于水 又得到氨水, 使酚酞溶液变 。 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 ①日常生活中能说明分子这一性质的事实 ②思考讨论: 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 且在太阳底下比在阴暗处干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结论】分子是在 , 温度越高, 分子的运动速度越 【探究活动二】请学生分别取20 mL水与20 mL酒精, 把它们相混合后, 预测体积为( ) , 实际体积为( ) , 想想为什么? 【补充实验】取一注射器, 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 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 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 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 将栓塞慢慢推入, 空气和水谁更容易被压缩, 想想为什么? 思考: 注射器中的气体能被压缩说明 ,空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她们分子间的间隔 , 水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她们分子间的间隔。 ①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 ②气体容易被压缩; ③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 ④苯分子的图像中有阴影; ⑤变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面又会重新鼓起来。上述事实均说明分子间。 【拓展提升】观看物质三种状态的 分子间隔模示意图思考: 1、物质 三态的体积为何不一样? 为什么 气体容易压缩, 液体、固体不容 易压缩?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以及分子的可分性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可分性,形成微观粒子运动的行为表象,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 二、学情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宪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情景激学。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梅花》诗中的“暗香”、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等。 第二,联想推理。尽量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行为特征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进行转换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 第三,辅助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与电脑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 知识点汇总一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1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首先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本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花香、水的蒸发、糖的溶解)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结论联系起来。 课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 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 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3.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 物。 过程与 方法 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充分发挥学生 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 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 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 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从宏观现象来想象微观现象,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备课笔记 课堂延伸: 到了近代,化学进入物 质研究的微观阶段,道尔顿 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研究 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 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 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 化学变化的基础。

最新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归纳大全

最新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归纳大全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掌握分子的性质;掌握用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分子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1)能闻到花香酒香及品红的扩散等现象,充分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等微粒构成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已观察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也充分证明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保持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由二氧化碳分子保持。 (2)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的,是宏观现象,不是单个分子能表现出来的。 3.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要点诠释】 1.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而不是唯一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离子。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分子的构成是不同的。如1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12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化学导学案 第三章物质的结构第一节分子和原子 编制人:王静复核人:使用时间编号: [学习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难点]: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思维导航]: 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自主学习】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______、_______都很小。分子总是在___ ____,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_______,运 动速率_______。 3.气体可以压缩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_______,在受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间隔 _______。 4.质量相同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时做占体积_______,因为他们分子间的_______不同。 而物体热胀冷缩现象,是物质分子间的______受热时_______,遇冷时_______的缘故。 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_______。 6.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_______会变成其他物质的_______。由分子构成 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_________性质最小微粒。 7.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例如:1个氧分子由__1__个氧____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__1__个碳____和___2_个氧____构成。 8.在化学变化中分子首先分解成_______,然后这些______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物 质。 9.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的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________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_______是化 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______不能再分。 【合作探究1】 请按照课本49页活动及视频探究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 (1)酚酞溶液是____颜色、浓氨水是____颜色。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人2~3滴酚酞试液,震荡,观察溶液为____色,再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溶液为___色。 (2)烧杯A中的溶液(酚酞)几分钟后有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2】仔细阅读教材P50,完成下列习题。 1、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黄草中学廖书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认识分子和原子(2)通过合作探究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我们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合作意识和敢于探索的探究精神 【重难点】 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准备】 1、准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仪器 2、准备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一组配乐画,让学生欣赏,设问引入。 (二)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增强我们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1:完成“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结合物理所学,预习加自主阅读,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小组分工:第1-4小组汇报第1题答案,第5-8小组汇报第2题答案)【小结】小结自学成果。 活动2:探究“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教师演示】实验3-1,品红扩散实验;学生观察现象 【提问】在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学生思考讨论 【讲解】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了探究,为了解释这类现象,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 【图片展示】图3-2和图3-3

【小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活动3:探究“分子性质之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显示数据】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 一滴水中大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这些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地数,也都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得完 【提问】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测出分子有什么特征? 【小结】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活动4: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分子的另两个性质 【学生实验】按表格内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写在相应的表格内 【教师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巡视学生实验情况 【相互交流】互相讲解自己的实验成果 【小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分子间有间隔(通常情况:气体分子间隔>液体分子间隔>固体分子间隔) 【联系生活实际】1、结合我们生活实际,举出哪些实例可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哪些可以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四)学以致用 解答课堂导入提出的问题,呼应开头。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收获和困惑。 (六)练一练,我最棒 抢答,习题见课件。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汇总一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分子和原子 (一). 认识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水等。(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 (1)纯净物、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 认识原子 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5、原子的基本性质:同分子相似。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导学案: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导学案】 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导学案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 【课前预习】 ⑴物质是由、等微观粒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等,一般来说,、和等三类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⑵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②分子(原子)总是在,受热时,分子运动速率; ③分子(原子)之间有一定的。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遇冷时。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 ⑤分子是由同种或不同种构成。 ⑶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的最小粒子。 ①由分子构成里,纯净物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②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各原子又结合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成分生成,分子本身变化。 【课时训练】 1.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 2.“共享单车”进入我市,方便了广大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D.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3.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 最合理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间是有一定间隔的 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 A.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D.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氧气(O2)B.水(H2O)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1.分子定义: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构成了水; 2.分子的特点: (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在厨房炒菜,在其他地方可以闻到香味。 (2)分子之间有间隙;如:100ml酒精加100ml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00ml。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如:1ml水中大约有×1021 个水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注:说明分子在运动的离子很多,比如能闻到的各种香味,就是各种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运动造成。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有:气体可以压缩存于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额现象。 3.应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1.定义:分子可以分为原子。由此我们便知道原子的性质和分子很相似。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特点: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点和分子很相似。 (2)原子总是不停的运动着;和分子一样。 (3)原子之间有间隔。和分子一样。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3、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颗粒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我们可以把一个原子想成一个鸡蛋,原子核就是蛋黄,核外电子是蛋白,质子、中子是组成蛋黄的东西。 注: ①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来整个原子不带电。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③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可以说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4、原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第一课时)

初化学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年级姓名:编辑时间: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分子的性质,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通过对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通过对实验中宏观现象的讨论,认识分子的特征。 3、培养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认识分子的性质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三、[互助研讨]: 一、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 实验3—1:品红的扩散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 现象 猜想 1. “红色”的水中品红是否真的不见了?为什么看不见品红? 2.为什么看到的水是逐渐变红的? 3.溶解后的品红粒子占据的空间与溶解前相比,那个大? 二、分子的性质 根据下列事实,你得出分子具有什么特点?分子的体积很小、质量很轻 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 .能看到整块糖,去卩看不到水中溶解后的糖。 3.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 10-26kg。 21 4.滴水中大约有 1.67 X 10个水分。 5.观察课本p49图3-2、图3-3。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1.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 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 颜色 溶液呈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 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 溶液呈色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住A、B 烧杯A 溶液呈 色 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 了酚酞溶液中, 实验探究:根据氨水在空气中的扩散现象,探究分子的性质。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2、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物质变了,其中的微粒怎么变?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新课教学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读古诗,品自然,通过趣味实验切入学习: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演示实验:氨水使“树”上沾有酚酞的棉花变红。

设疑:一汪“清水”,习习“微风”吹开了“桃花”的笑脸? 激发:看来桃花并非只开在春风里。今天是桃花盛开日子,用你们智慧头脑,灵巧的双手,映红课堂这一片“桃花”。 提供实验用品:棉签、水、氨水、酚酞、品红等 引导实验验证假设,做好学生活动可能性预测和应接准备 追问: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 激趣:氨有“无影脚”,“跑”到棉花上?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得出结论: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 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向同学展示各种分子、原子的照片,进一步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活动与探究二:微粒的特征 问题思考: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湿衣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 板书:一、分子的特性 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说明: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 10-26 kg 一滴水中约有1.67 × 1021个水分子 类比说明: 问题讨论 1、衣服晒在太阳下,变干了,为什么? 2、路过花丛,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 呼应:解开水为什么会“跑”的疑惑。 板书:二、分子等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提出新问题:冲糖水时,把糖放到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吗? 投影实验内容:杯水 + 一块糖 = ? 100 mL水+100 mL酒精=200 mL液体 正确吗?等式“1+1=2”会成立吗? 教学过程: A组实验:100 mL水+100 mL酒精 50 mL一杯黄豆 + 50 mL一杯芝麻 B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高锰酸钾,观察现象。 C组实验:下面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上面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抽掉中间的玻璃片,观察现象。 D组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引导:通过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大家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新发现。建议:各小组以自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