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练习题(最新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练习题(最新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练习题(最新整理)

2014.11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

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 汤姆生

B. 道尔顿

C. 拉瓦锡

D. 阿伏加德罗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7.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氢原子

B. 氧分子

C. 氢分子

D. 水分子

8、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A. 氯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

B.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 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的质子构成

D.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9.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A、水

B、纯净物

C、混合物

D、糖水

10.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A. A=B=C

B. B=C=D

C. A=C=D

D. A=B=D

13.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1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A. O2

B. 2O

C. 2O2-

D. 2O2

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2

B. H2O

C. CO2

D. SO2

16.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 “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气

C. “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D. 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

17.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18.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二、填空题:

1. 从分子观点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____构成,混合物由____构成。

2.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由构成。同种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不同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

3. 在电解水的化学变化中,水分子改变。在冰融化成水的变化中,只是分子间的发生了改变,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是一种变化。

4. 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D)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

A.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________________。

(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________________。

(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 67×l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

(4)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________________。

5. 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对原油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有液体汽化而出,经冷凝后被分离出来,这种操作叫分馏,用此法可分别得到各种馏分: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因此可判断,石油是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6.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这说明了。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

是。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具有挥发性。

7.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和核外构成。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8. 碳原子由碳原子核和核外6个构成。碳原子核由6个中子和个子构成。由于碳原子核带单位正电荷,核外电子带单位负电荷,因此碳原子

电性。

9.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

三、简答题:

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是红棕色的、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图,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上下瓶口对准,过一会儿,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达标自测题

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

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加热氧气汞生成汞和氧气

4.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与构成液态二氧化碳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质量

B.不同的质量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

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参考课时:2课时)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②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③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1.2过程与方法: ①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②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③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②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③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①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②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2 教学难点 ①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②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③分子和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 2.3教学易考点 ①分子的性质特点? ②分子和原子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③利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相关现象。

3 专家建议 4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入情境——进行实验——思考练习 5 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三个50ml烧杯,一个200ml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温度计,玻璃棒。 实验样品:浓氨水溶液,酚酞溶液、酒精溶液、品红溶液。 6 教学过程 6.1 第一课时 在上课之前,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始本堂课的教学。可以向学生们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例如:1.把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打开瓶塞,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 2.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会不见了? 3.衣柜中的樟脑片为什么不翼而飞了?4. 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于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这一没想来解释上述问题。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 板书: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 一、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 请大家仔细观察以下实验…… 向盛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提示学生用科学家提出的设想解释) 如果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组成的,那么品红也不例外,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向水小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的现象。 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有哪些特点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分子和原子练习题(最新整理)

2014.11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 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 汤姆生 B. 道尔顿 C. 拉瓦锡 D. 阿伏加德罗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7.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氢原子 B. 氧分子 C. 氢分子 D. 水分子 8、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A. 氯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 B.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 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的质子构成 D.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9.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A、水 B、纯净物 C、混合物 D、糖水 10.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A,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A. A=B=C B. B=C=D C. A=C=D D. A=B=D 13.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1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A. O2 B. 2O C. 2O2- D. 2O2 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人教版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 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符合题意的字母填入下表) 1. 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有 () A. 水分子 B. 氧原子 C. 氧元素 D. 氧分子 2.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深色染料中的( ) A. 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 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C.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3. 下列符号中,即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 Fe B. H2O C. N2 D. 2SO2 4.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态空气 B. 冰水混合物 C. 生理盐水 D.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 5. 碳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C 和O B. O2 和C C. O2 D. CO2

6. 装有少量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 A. 两种单质,一种氧化物 B. 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化物 C. 两种化合物,一种氧化物 D. 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 7. 非典时,经常用过氧化氢(H2O2)做一种消毒剂,下列 有关过氧化氢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化合物 B. 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 C. 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D.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8. 对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 都含有一个碳原子 B. 二者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C. 组成元素相同 D. 都含有一个碳元素 9. 可以用来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变化 是( ) A. 石蜡熔化 B. 湿衣服变干 C. 液态氧变氧气 D. 氧化汞受热得到氧气和水银 10.1991 年, 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 家合作,测定了铟(In)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望都三中张世青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征,形成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 1、准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仪器 2、准备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讨论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

2、 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3、 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会不见了? 设问激趣, 导入新课 实验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在学生亲身 体验中激发 思维及探究欲 过渡 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 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 的设想 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 成的。 小实验:请同学们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一下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 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形成物质是 由分子和原 子构成的观 点,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 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展示图片:教材看图想象分子 的存在 让现代高科技, 并进界。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 1、 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 能看到整块的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 思考、归纳总结究 分 了解 分子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人教版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及答案

乐学教育 出题人:周老师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 B. 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C. 分子不停的运动,而原子静止不动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B.花园里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4.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5.关于氧分子和氧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氧分子能再分,氧原子不能B.氧分子大,氧原子小 C.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 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也由氧原子构成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C.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D.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7.气体压强增大,体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压强增大,分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B.压强增大,分子的体积减小 C.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隙减小 D.压强增大,分子的质量减小 8.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的是() A.氨水挥发 B.空气液化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石蜡受热融化 9.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 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0.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该图说明了()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再分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氢、氧原子不能再分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 B.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C.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碳混合而成的,所以是混合物 D.物质受热膨胀,是受热后分子体积变大的缘故 12.下列物质中,前者为纯净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A.海水、雨水 B.新鲜空气、硫粉 C.氧气、优质矿泉水 D.氧化镁、氧气 13.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小 14.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分子 C.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同 D.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大 15.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1《分子和原子》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八月桂花遍地香,桂花飘香人团圆”。现在正是农历八月,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花为什么会 “飘香”? 合作探究 探究点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1.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提出问题 (1)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2)湿衣服经晾晒就会变干,这是为什么?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又是什么原因? 讨论交流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 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品红在水中逐渐扩散,最后整杯水都变红了。 【实验结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在不断的运动。 归纳总结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如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这都充分证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基本性质 提出问题 (1)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2)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快,主要是为了美观吗? 讨论交流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了解分子的性质。 探究实验

课堂讨论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而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 归纳总结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蒸发加快的原因。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受热后间隔增大,遇冷缩小。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一般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小,故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板书设计 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陕西省礼泉县昭陵初中孙红霞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 (3).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4).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 (5).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二、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 三、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 【问题2】请认真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3】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观察实验,交流讨论观察 到的实验现象:加入的品 红,在水中慢慢的扩散。 品红可能是由更小的看 不见的“品红粒子”构成 的,这种粒子还在不停的 运动。 在生活经验的基础 上,教师通过实验 继续让学生感知 “物质是由我们肉 眼看不见的微小粒 子构成的”。 教师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证明了物质确实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构成的。 【展示图片】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通过移 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观看图片,并思考图片所 表示的意义——宏观物 质确实是微观粒子构成 的。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的分析,都只是一种推断。只有通过更科学的手段,才能得出更科学的结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的重要性。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精品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Array“八月桂花遍地香,桂花飘香人团圆”。现在正是农历八月,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花为什么会 “飘香”? 合作探究 探究点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提出问题 (1)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2)湿衣服经晾晒就会变干,这是为什么?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又是什么原因? 讨论交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 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品红在水中逐渐扩散,最后整杯水都变红了。 【实验结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在不断的运动。 归纳总结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 能够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如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这都充 分证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的基本性质 提出问题(1)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2)常见的混凝土水 泥地板分成许多快,主要是为了美观吗? 讨论交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归纳。了解分子的性质。 探究实验

课堂讨论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而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 归纳总结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蒸发加快的原因。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受热后间隔增大,遇冷缩小。物体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一般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对较小,故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板书设计 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