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系统基础

1、信息系统基础
1、信息系统基础

一、信息系统的概念

面向管理是信息系统的显著特点。

管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系统实现的基础条件三者的结合产生现实的信息系统。

二、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信息系统具有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处理、输出等基本功能。

在需求分析阶段可以使用层次方框图、Warnier图、用例图和IPO图。

三、信息系统的分类

(1)以数据环境分类

可以把信息系统分为数据文件、应用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

(2)以应用层次分类

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可以分为四级,分别是战略级、战术级、操作级和事务级。与此相对应的,信息系统也分为战略级信息系统(使用者都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战术级信息系统(企业中层经理及管理部门)、操作级信息系统(服务型企业的业务部门)和事务级信息系统(企业的管理业务人员)。

(3)以信息服务对象分类

企业中的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和面向决策计划的系统。

面向作业处理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事务处理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

面向管理控制系统包括: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知识工作支持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面先经过决策计划系统包括:决策支持系统,战略信息系统、管理专家系统。

四、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五个阶段。

(1)系统规划

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及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据需要与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总体规划阶段交付的文档。

(2)系统分析

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方案说明书是系统分析阶段交付的文档。

(3)系统设计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回答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而系统设计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怎么做。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就是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该阶段又可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

它是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展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用户说明书是系统实施阶段交付的文档。

(5)系统运行和维护

另一种分法: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开发阶段、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系统更新阶段。

(1)系统规划阶段

根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关系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明确组织总的信息需求。

(2)系统开发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系统规划阶段确定的拟建系统总体方案和开发项目的安排。这是系统建设中最为繁重的阶段。

(3)系统运行与维护

它是生命周期中历时最久的阶段,也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其功能、获得效益的阶段

(4)系统更新

这一阶段是新旧系统并存时期。

五、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由方法、工具和过程三个部分组成。

(1)结构化方法

它属于自顶向下的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结构化方法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面向用户的观点。

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应得的成果

3、按照系统的观点,自顶向下地完成系统的开发工作

4、充分考虑变化的情况。在系统设计中,把系统的可变更性放在

首位。

5、工作成果文献化或文档化。

结构化方法的局限性:

1、开发周期长。一方面,使用户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能得到一个可

实际运行的物理系统;另一方面,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2、早期的结构化方法注重系统功能,兼顾数据结构方面的不多。

3、结构化程度较低的系统,在开发初期难以锁定功能要求。(2)软件开发模型

它把软件开发的过程分为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和运行维护六个阶段。

它存在严重的缺陷,只适用于需求明确或很少变更的项目,例如二次开发或升级型的项目。

2、快速原型法

适用于对需求并不确定的情况

3、螺旋模型

它增加了风险分析。

它是一种演进式的软件过程模型,结合了原形开发方法的系统性和瀑布模型的可控性特点。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采用循环的方式逐步加深系统定义和实现的深度,降低风险;二是确定一系列里程碑,确保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利益者都支持可行的和令人满意的系统解决方案。

螺旋模型的特点之一是循环反复。

4、喷泉模型

它为软件复用和生存周期中多项开发活动的集成提供了支持,主要支持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5、增量模型

6、迭代模型

它适用于项目事先不能完整定义产品的所有需求、计划多起开发的软件开发。

它的价值在于它非常明确表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单元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编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集成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详细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

检查各单元与其他程序部分之间的接口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系统测试主要针对概要设计,检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否有效地

得到运行。

●验收测试通常由业务专家或用户进行,以确认产品能真正符合用

户业务上的需要

8、敏捷方法

适用于小型或中型软件开发团队,并且客户的需求模糊或需求多变。(3)需求工程

需求工程是包括创建和维护系统需求文档所必需的一切活动的过程,可分为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个工作。

1、需求开发

它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定义和需求验证四个阶段。

2、需求管理

通常包括定义需求基线、处理需求变更及需求跟踪等方面的工作。需求开发需求管理是相辅相成的,需求开发是主线,是目标;需求管理是支持,是保障。

需求开发是努力更清晰、更明确地掌握客户对系统的需求;而需求管

理则是对需求的变化进行管理的过程。

(4)软件测试

测试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

动态测试主要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法是把测试对象堪称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成不考虑

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的接口处进行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猜测和因果图。

●白盒测试法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必须了解

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常用的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基本路径测试、循环覆盖测试及逻辑覆盖测试等。

静态测试指被测试程序不再机器上运行,而采用人工检测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

静态分析中进行人工测试的主要方法有桌前检查、代码审查和代码走查。

边界值分析,选取的测试数据应该恰好等于、稍小于或稍大于边界值。(5)软件维护

1、改正性维护。为了之别和纠正软件错误,改正软件性能上的缺陷,排除实施中的误使用,应当进行的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

2、适应性维护。在使用过程中,外部环境、数据环境等可能发生变化。为使软件适应这种变化,而去修改软件的过程。

3、完善性维护。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对软件提出新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修改或再开发软件。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维护活动就叫做完善性维护

4、预防性维护

预先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靠性等,为以后进一步改进软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6)软件过程管理

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和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1、CMM

它描述和分析了软件过程能力的发展程度,确立了一个软件过程成熟程度的分级标准。

●初始级

●可重复级

●已定义级

●已管理级

●优化级

2、CMMI

每一种CMMI模型都有两种表示法,即阶段式和连续式。连续式表示法强调的是单个过程域的能力,从过程域的角度考察基线和度量结果的改善,其关键术语是“能力”;而阶段式表示法强调的是组织的成熟度,从过程域集合的角度考察整个组织过程成熟度阶段,其关键术语是“成熟度”。阶段式模型也把组织分为以下五个不同的级别。

●初始级

●已管理级

●严格定义级

●定量管理级

●优化级

(7)软件构件技术

构件应当是内聚的,构件应当具备可变性。

通用性越好,其被重用的面越广;可变性越好,构件就越易于调整,以便适用于应用的具体环境。

三个主要流派为OMG的CORBA、微软的COM和DCOM、SUN 的EJB。

有三种类型的EJB,分别是会话Bean、实体Bean和消息驱动Bean。(8)软件需求

软件需求就是系统必须完成的事,以及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设计约束三个方面的内容。

●功能需求:是指系统必须完成的那些事,即为了向用户提供有用

的功能,软件必须执行的动作。

●非功能需求:包括性能需求、外部接口需求、质量属性等,是指

产品必须具备的性能或品质,例如可靠性、容错性等。

●设计约束:也称为限制条件、补充规约,通常是对解决方案的一

些约束说明。例如,某系统必须采用国有自主知识版权的数据库,必须运行在UNIX系统之下,等等。

还有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系统需求这三个处于不同层面下的概念。

六、面向对象方法

(1)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方法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OOA、面向对象的设计OOD、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OP、面向对象的测试OOT。

●一个对象通常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对象名、属性和操作

●一个类通常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类名、属性和操作,没有实

例的类是抽象类

●对于两个类A和B,如果A类是B类的子类,则B类是A类的泛

化。继承是面向对象方法区别于其他方法的一个核心思想。

●面向对象系统中的封装单位是对象。封装的优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好的封装能减少耦合、类内部的实现可以自由改变、一个类有更清楚的接口。

(2)UML

1、视图

五个系统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现视图、部署视图和用例视图。

●逻辑视图:以问题域的语汇组成的类和对象集合

●进程视图:可执行线程和进程作为活动类的建模,它是逻辑视图

的一次执行实力,描绘了所设计的并发与同步结构。

●实现视图:对组成基于系统的物理代码的文件和构件进行建模

●部署视图:把构件物理地部署到一组物理的,可计算的节点上,

表示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及分布结构。

●用例视图:最基本的需求分析模型

2、关系

UML中的关系有四种:

●依赖

●关联

●泛化

●实现

两个用例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包含关系

●扩展关系

●泛化关系

3、图形

UML2.0包含14种图

管理信息系统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 1.管理信息定义为: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信息。 2.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分类。可分为三类: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3.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强调了要用计算机,而且强调了要用模型和数据库。 4.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行为影响的主要方向是管理科学化。 5. 产品定价策略有两种:一是以成本为基础,二是以需求为基础。 6.管理信息系统MIS是英文: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缩写。 7.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组成,而且有经济和政治活动,因而它属于社会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诺兰模型中存在一个转折点,意味着计算机时代的结束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转换大约发生在( A )年。 A.1980 B.1970 C.1990 D.2000 2.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行为影响的主要方向是( A ) A.管理科学化 B.管理现代化 C.去除旧观念 D.愿意接受一定的风险. 3.基层使用的信息系统主要是业务员信息系统,又叫( A ) A.业务处理系统 B.知识工作系统 C.经理信息系统 D.经理支持系统 4.信息系统按流程的前后划分,可以粗略地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其中,下游的系统是( C ) A.供应链管理系统 B.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C.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D.物料需求计划 5.三明治法中,( A )是龙头,也是最上层的。 A.企业规划 B.IS规划 C.IT规划 D.行业规划 6.识别关键成功因素所用的工具是( A ) A.树枝因果法 B.前向推理法 C.反向推理法 D.经验法 7.对于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B.二者间关系是绝对的 C.数据经过转换可变为信息 D.对人们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可成为信息 8.( A )是BSP方法的核心。 A.定义企业过程 B.熟悉企业业务流程 C.分配各级人员任务 D.动员大会 9.管理层次中,主要职能是根据组织内外的全面情况,分析和制定该组织长远目标及政策的是 ( A ) A.高层管理 B.中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职能层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它和一般的计算机应用有什么不同?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竟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 必须有计算机不一定有计算机 是个机器系统是个人-机系统 是个技术系统是个社会-技术系统 主要内容为软硬件主要内容为信息 专家队伍建造管理系统队伍建造 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它是由人组成,而且有经济和政治运动的系统,另一方面有涉及计算机系统,因而它是个社会-技术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有几种分类方法?它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类的?你认为有什么分类方法? 依据信息系统不同的目标、特点,它可以分为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依据管理信息系统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它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等。 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特点是什么?有几种开发方式?各有哪些长处和缺点 系统开发方式有多种,企业组织应根据其资源情况、技术力量、外部环境等因素选择自行开发:通过自行开发可以得到适合本单位需要的、满意的系统,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缺点是开发周期往往较长。自行开发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有足够的技术力量,需进行一定的调研和咨询。 委托开发:委托开发从用户角度最省事,但必须配备精通业务的管理人员参加,经常检查和督促。这种开发方式一般费用较高,系统维护比较困难。 联合开发:联合开发对于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最有利,系统维护也比较方便。条件是企业组织有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设计力量,合作双方要精密协作和配合。 购买现成软件:购买现成软件最省事。但很难买到完全适合本单位的软件。购买现成软件包需要有较强的鉴别能力。 4.生命周期开发方式每阶段的重点是什么?请评述生命周期法开发的问题和困难。 三个成功要素: ?合理确定系统目标 ?组织系统性队伍 ?遵循系统工程的开发步骤 问题与困难: ?系统分析阶段技术人员的人力耗费是很多的 ?开发信息系统不应当把买机器放在第一位 ?程序的编写要在很晚才进行 第二章 1.管理的定义是什么?管理和其他许可在性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 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 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目标产出 2.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试几个实用的例子加以描述。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题集

第一部分信息安全基础知识(673题) 一、判断题 1.防火墙的功能是防止网外未经授权以网的访问。()对 2.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弥补企业安全防御系统中的安全缺陷和漏洞。()错 3.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体系定义了完整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权限管 理标准。()错 4.更新操作系统厂商发布的核心安全补丁之前应当在正式系统中进行测试,并制订详 细的回退方案。()错 5.发起大规模的DDOS攻击通常要控制大量的中间网络或系统。()对 6.应采取措施对信息外网办公计算机的互联网访问情况进行记录,记录要可追溯,并 保存六个月以上。()对 7.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 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部攻击、外部攻击的实时防护。()对 8.IPS在IDS的基础上增加了防御功能,且部署方式也相同。()错 9.根据公安部信息系统实现等级保护的要求,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 对 10.防火墙不能防止部网络用户的攻击,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和文件、数据驱动型的 攻击。()对 11.安全的口令,长度不得小于8位字符串,要字母和数字或特殊字符的混合,用户名

和口令禁止相同。()对 12.涉及二级与三级系统间共用的网络设备、安全设备,采用“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按二级要求进行防护。()错 13.隔离装置部属在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除具备网络强隔离、地址绑定、 访问控制等功能外,还能够对SQL语句进行必要的解析与过滤,抵御SQL注入攻击。()对 14.安全域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安全需求、相互信任的区域或网络实体的集合,一个安 全域可以被划分为安全子域。()对 15.公钥密码算法有效解决了对称密码算法的密钥分发问题,因此比对称密码算法更优 秀。()错 16.安全加密技术分为两大类: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对 称加密算法在加密、解密过程中使用同一个密钥:而非对称加密算法在加密、解密过程中使用两个不同的密钥。()对 17.ORACLE默认情况下,口令的传输方式是加密。()错 18.在ORACLE数据库安装补丁时,不需要关闭所有与数据库有关的服务。()错 19.在信息安全中,主体、客体及控制策略为访问控制三要素。()对 20.防火墙可以解决来自部网络的攻击。()错 21.防火墙作为实现网络边界隔离的设备,其部署应以安全域划分及系统边界整合为前 提,综合考虑边界风险的程度来设定。()对 22.在等级保护监管中,第二级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和 技术标准进行保护,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错

《信息系统基础》(A卷)(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信息系统基础》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课程所在学院:信息管理学院适用专业班级:信息管理学院08级所有专业 考试形式:(开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含2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下面表格对应位置中,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这一信息的定义是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的: A、贝塔郎菲(L.V.Bertalanffy) B、香农(C.E Shannon) C、维纳(Norbert Wiener) D、朗高(G. Longo) 2.计算机系统中的存贮器系统是指 A、主存贮器 B、Cache C、辅助存贮器 D、Cache、主存贮器和外存贮器 3.原码1.01011所表示的真值是 A、0.01011 B、-0.01011 C、0.10101 D、-0.10101 4.在微型机系统中,外围设备通过以下哪个部件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 A.设备控制器B.内存条 C.CPU D.寄存器 5.在CPU中,用来跟踪后继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 A.地址寄存器B.指令寄存器 C.程序计数器D.状态寄存器 6.若某数x的真值为-0.1010,在计算机中该数表示为1.0101,则该数所用的编码为______。 A.原码B.补码

C.反码D.以上都不对 7.若二进制数为10110.11,则相应的十进制数为______。 A.22.75 B.22.5 C.21.5 D.22.3 8. 在计算机中,以下哪个设备按照事先确定的步骤,控制其它设备统一协调地正确完成所需要的操作。 A.运算器B.控制器 C.输入设备D.存储设备 9.在微机中存取信息速度最快的是 A.U盘B.内存 C.硬盘D.光盘 10.以下存储设备中,哪个设备上的信息只能写一次。 A.RAM B.ROM C.PROM D.EPRO 11.将高级语言的源程序转为目标程序的是________ A.操作系统B.编译程序 C.监控程序D.汇编程序 12.操作系统是一种___________。 A.使计算机便于操作的硬件 B.计算机的操作规范 C.管理各类计算机系统资源,为用户提供友好界面的一组管理程序 D.便于操作的计算机系统 13.若希望将某个窗口的完整视图复制到剪帖板中去,可按________键。 A.Alt+PrintScreen B.PrintScreen C.Ctrl+C D.Ctrl+X 14.下面不属于Word功能的是________ A.排版功能B.编辑功能C.汉字识别功能D.打印功能 15.Excel广泛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 A.工业设计、机械制造、建筑工程 B.美术设计、装潢、图片制作 C.统计分析、财务管理分析、经济管理 D.多媒体制作 16.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应具备的3种基本关系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A.选择、投影、连接B.编辑、浏览、替换 C.插入、删除、修改D.排序、索引、查询 17.设“学生成绩表”数据表中有学号、姓名、课程名称、成绩等字段,其中可作为关键字的字段或字段组合是________ A.学号B.学号、姓名 C.课程名称D.学号、课程名称 18.按照数据模型划分,Access应当是________ A.层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B.网状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C.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D.混合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19.B/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 A.客户/服务器模式B.文件/服务器模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础知识-答案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础知识答案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系统维护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B) A.硬件设备维护 B.应用软件维护 C.代码维护 D.系统软件维护 2.属于系统安全保护技术的是(C) A.负荷分布技术 B.设备冗余技术 C.数据加密技术 D.系统重组技术 3.改正开发期间错误的过程是(C) A.完善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纠错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4.最难检测的程序错误是(C) A.语法错误 B.系统错误 C.逻辑错误 D.数据错误 5.使用不合理的或错误的数据进行系统测试的目的是保证系统的(B) A.正确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可维护性 6.系统测试的步骤是(A) A.单元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B.系统测试、子系统测试、单元测试、验收测试 C.验收测试、系统测试、子系统测试、单元测试 D.单元测试、系统测试、子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7.系统设计报告应当作为新系统的(A) A.物理模型 B.逻辑模型 C.概念模型 D.参考模型 8.以下描述中符合“结构化设计”思想的是(A) A.系统模块分解要自顶向下逐步细化

B.系统模块分解要自底向上逐步抽象 C.对功能复杂的模块要尽量保持完整性 D.对功能简单的模块要尽量合并 9.对客户记录进行标记,符合条件的标为“T”,不符合条件的标为“F”,最适于采用的模块结构是(B) A.循环结构 B.选择结构 C.顺序结构 D.调用结构 10.模块的控制耦合是指(A) A.上下级模块之间传递控制信号 B.下级模块对上级模块传递控制信号 C.同级模块之间传递控制信号 D.上级模块对下级模块传递控制信号 11.“教师”实体和“课程”实体之间具有“讲授”关系;每位教师可以讲授1至4门课程,每门课程可由1至3位教师讲授;“教师”和“课程”之间的联系类型是(D) A.多对一 B.一对多 C.一对一 D.多对多 12.同时具有无逻辑含义和无法插入特点的代码类型是(C) A.表意码 B.成组码 C.顺序码 D.专用码 13.学生选课系统数据流程图中的“外部实体”可以是(D) A.学校、学生、教室 B.学生、课程、成绩 C.教师、职称、学生 D.学生、教师、教务处 14.数据流程图的两个显著特点是(D) A.逻辑性和继承性 B.可行性和抽象性 C.概括性和可行性 D.概括性和抽象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础知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 A ) A.价值的最大化 B.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C.管理的最优化 D.管理活动的高效化 2.关于企业资源计划(ERP)的特点,不正确的描述是( A ) A.仅仅面向加工制造业 B.采用信息技术最新成果 C.面向供应链信息集成 D.结合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3.组成IPV4地址的二进制数是( A ) A.32位 B.16位 C.4位 D.8位 4.自学考试学生与开考课程之间的联系应当属于( C ) A. 1∶l B. 1∶n C. m∶n D. n∶1 5.多个站点都连接到一条公用传输线上的网络拓扑结构是( D ) A.环型结构 B.星型结构 C.树型结构 D.总线型结构 6.按照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系统具有的特征是( A ) A.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 B.目的性、整体性、有效性、环境适用性 C.目的性、有效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 D.有效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 7.关于系统开发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应结合多种方法开发系统 B.系统分析解决“做什么” C.应尽早进入物理设计阶段 D.系统设计解决“怎么做” 8.企业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 B )

A.定义企业目标 B.定义企业过程 C.定义数据类型 D.定义总体结构 9.系统分析阶段需要在全面掌握现实情况、分析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 B ) A.制定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B.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C.提出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D.提出新系统的概念模型 10.反映企业中各个部门的职能定位、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工具是( D ) A.数据流程图 B.信息关联图 C.业务流程图 D.组织结构图 11.在系统分析过程中,编写数据字典时,各成分的命名和编号必须依据( A ) A.数据流程图 B.决策表 C.数据结构 D.U/C矩阵 12.信息系统总体设计阶段的任务包括( A ) A.软件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网络配置设计 B.软件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和网络配置设计 C.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和代码设计 D.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和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13.进行数据库结构设计时,首先需要设计( D ) A.物理结构 B.逻辑结构 C.数据结构 D.概念结构 14.以下关于系统模块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模块是相对独立的 B.模块是处理功能 C.模块是不可分解的 D.模块是可被调用的 15.以下关于数据库“视图”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视图是用户数据库模式 B.借助视图用户可以看到不同的数据集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系统 1.系统的定义及理解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三个方面理解: 1)系统由若干元素组成元素。 2)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3)系统有一定的功能,特别是人造系统总有一定的目的性。 2.系统的思想 1)突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等级等级层次结构是复杂系统最合理的组织方式 3.系统的分类 1)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框架结构、钟表机构、控制装置、开放系统、低级有机体、动物、人社会文化系统、超越系统。底层三级是物理系统,中间三级是生物系统,高层三级是最复杂的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 2)按系统的起源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人工物理系统、人工抽象系统和人 类活动系统) 3)按系统的抽象程序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 4)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开放系统(指与其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交 换的系统)、封闭系统(是与环境没有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4.系统的特性 1)系统的整体性 2)系统的目的性 3)系统的稳定性 4)系统的突变性 5)系统的自由组织性 6)系统的相似性 第二节信息 1.信息的定义 1)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 值。 2)信息与数据可看作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 2.信息的基本属性 1)事实性 2)扩散性 3)传输性 4)共享性 5)增值性

6)不完全性 7)等级性 8)滞后性 3.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 1)人需要反馈 2)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 3)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 4)人们需要的口味各异 5)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 4.信息对管理的基础作用,可以由管理基本职能中信息的重要作用来说明 1)信息是制定计划的基本依据 2)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 3)信息是调节控制的指示器 4)信息是激励职工的依据 5)信息是领导指挥的基础 6)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 5.西蒙建立的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的三个阶段 1)情报阶段2)设计阶段3)抉择阶段 6.结构化决策的定义 结构化决策,是指建立在清楚的逻辑基础上的决策。 7.非结构化决定的定义 非结构决定是没有明确决策规则的决策。 8.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 1)高层管理(战略管理)指有关重大方向性问题的决策 2)中层管理(战术管理)指为了保证战略性决策所需要的人、财、物的准备而进 行的决策。 3)基层管理(作业管理)指为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和效益而进行的决策。 第三节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2.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企业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了系统、它收集数据,并向管理人员提供信息,与管理人员道在整个企业中起着反馈控制作用。具体如下 1)数据的采集和输入:主要是识别、采集、校验 2)数据的传输: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传输,实质是数据通信。 3)信息的存储:介质、地点、时效,目前存储设备有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 4)信息的加工:查询、排序、归并、数学模型、人工智能 5)信息的维护: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 6)信息的使用:系统输出结果应易读易懂,直观醒目。输出格式应尽量符合使用 者的习惯。 第四节信息化

管理信息系统 (3)

管理信息系统 一、填空题(20’) 选择题(20’) 判断题(20’) 1、信息、数据、两者关系P12 (1)什么是信息? 信息:指已被转化为对人有意义和有用的数据。 (2)什么是数据? 数据:是指尚未被整理成被人们理解和使用的形式之前的表示,是指发生于组织或组织所处环境中的原始事实和符号串。 (3)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是对人有用、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 判断: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信息是对数据加工处理后的结果。(T)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T) 信息是任何一个系统的组织性、复杂性程度的度量,是有序化程度的标志。(T) 数据是人们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反映客观事物状态特征的符号。(T) 2、文化、外联网、内联网、互联网、万维网P15 (1)什么是文化? ①信息系统文化:从系统的技术、管理和组织维度来理解信息系统。 ②企业文化:即企业假设、价值观和做事方式的基本合集。 (2)什么是外联网? 企业内联网延伸到组织外部授权用户的专用网络称为外联网。公司利用外联网可以来协调与其他公司的业务活动,如采购、设计协作及其他跨组织的业务工作。 (3)什么内联网? 把公司内部不同的系统和网络连接起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企业内部网络称为内联网。 (4)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全球范围的“网中网”,通过采用统一的标准把数以百万计的不同网络和全世界超过230个国家的近23亿用户连接起来。互联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统一”技术平台,基于这个平台可创建新产品、新服务、新战略和商业模式。 (5)什么是万维网?

万维网是基于互联网的一项服务业务,使用公认的存储、检索、格式化,以及以网页方式显示互联网信息的标准。网页包含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视频,并和其他网页链接。 3、信息系统定义、包含部分、软件硬件系统作用、维度、维度内容及作用P12 (1)信息系统的定义 从技术角度定义为由若干相互连接的部件组成的,收集(或检索)处理、存储和发布组织中的信息的系统,用以支持组织制定决策和管理控制。除了决策支持、协调和控制外,信息系统还可以协助管理者和员工分析问题、进行复杂对象的可视化和创造新的产品。 (2)系统包含的部分 包含组织内或组织所处环境中的重要人员、地点和事情的信息。 (3)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作用 计算机软件:在信息系统中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一系列精细复杂的、预先编写的指令。 计算机硬件:在信息系统中输入、处理和输出的物理设备,包括各种尺寸和外形的计算机(包括移动手持终端),各类输入、输出和存储设备,以及连接计算机的通信设备。 (4)信息系统的维度有哪些? 组织、管理、信息技术。 (5)每个维度的内容和作用。 组织维度:包括人员、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 作用:组织是有结构的,由不同层次和专业任务组成,体现了清晰的劳动分工部门。通过其管理层级和业务流程来协调工作。 管理维度:领导层、战略及管理行为 作用:分析理解组织所面临的各种情境、做出决策并制定行动方案去解决问题,同时也应该创造新产品和服务,再造组织。 信息技术维度: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管理技术以及网络和通信技术 作用:帮助管理者设计新产品和服务、提供新产品和服务、对组织的再定位和再设计方面,信息技术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管理和计算机的系统,同时也是基于网络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科学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3.1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部分。计算机硬件是机器的可见部分,是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基础,计算机软件帮助用户使用硬件以完成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及存储等活动。 §3.1.1计算机体系结构 1.单机结构 如果在一个系统内每台计算机的使用是各自独立的,这样的系统就是单机结构的系统。单机结构中的计算机处于各自为政的孤立状态,各自运行一套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业务数据。单机结构的计算机之间不能直接交流信息,它们之间的通信只能靠磁盘、磁带等介质备份来完成。这种分散式结构使得各个部门即使拥有各自的单机信息处理系统,无法联合构成一个统一的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这就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各部门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协调和合作。 2.主机/终端结构 主机--终端结构采用集中式处理方式,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降低了系统费用,易于管理控制,也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在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主机--终端结构系统曾风靡一时。它有一台大型主机,可以同时接数台或数十台终端机。所有的文件都存储在主机的磁盘中,程序也在主机上运行。主机对各终端机用户传来的数据进行分时处理,使每个终端用户感觉像拥有一台自己的大型计算机一样。终端只是一种数据输入输出设备,没有CPU和存储器,只是负责将用户键盘输入的信息传到主机,然后输出由主机返回的处理结果。但由于程序运行和文件访问都在主机上,用户完全依赖于主机,一旦主机出现故障就会使所有用户受到影响。由于许多用户共享一台主机。主机要同时处理来自各个终端的数据,这样可能造成主机的负荷过重。所以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主计算机的性能和通信设备的速度。 3.文件服务器/工作站结构 在文件服务器/工作站系统中,多个工作站与一台服务器互相连接起来。一般以一台高性能微机或小型机作为服务器,所谓工作站实际上就是一台PC机,当它与文件服务器连接并登录后,可以到文件服务器上存取文件,得到所需的文件后在工作站上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安装在文件服务器上,而数据处理和应用程序分布在工作站上,文件服务器仅提供对数据的共享访问和文件管理,没有协同处理能力。 文件服务器管理着网络文件系统,提供网络共享打印服务,处理工作站之间的各种通信,响应工作站的网络请求。工作站运行网络应用程序时,先将文件服务器的程序和数据调入本机内存之中,运行后在本机上输出或在打印机上输出。文件服务器的处理方式会增加网络线路的传输负荷,降低网络传输的效率和响应时间,很容易造成网络阻塞。

管理信息系统Word文档

管理信息系统(MBA全景教程之十) ★课程提纲 --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 第一讲 1.引言 2.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 3.企业管理者与信息系统 第二讲 1.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2.计算机系统组成部分 3.软件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三讲 1.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通信系统的网络功能 3.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概述 4.结构化开发方法总体思路 第四讲 1.结构化开发方法步骤--总体规划 2.结构化开发方法步骤--系统分析

3.结构化开发方法步骤--系统设计 第五讲 1.结构化开发方法步骤--系统实施 2.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3.原型法 4.面向对象的方法 5.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 第六讲 1.数据处理系统 2.ERP系统的目标和意义 3.ERP系统的发展过程 第七讲 1.ERP系统的发展过程--闭环的MRP系统 2.ERP系统的发展过程--MRPⅡ系统 3.ERP系统的发展过程--ERP系统 第八讲 1.ERP的供应链管理 2.ERP电子数据交换 3.ERP业务流程重组 第九讲

1.ERP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2.ERP软件的功能 3.ERP软件的选择 4.ERP系统的实施 5.ERP系统的评价 第十讲 1.决策支持系统 2.专家系统 3.经理信息系统 第1讲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本讲重点】 ◇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数据和信息 ◇管理信息的作用 ◇管理者 ◇管理者与系统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 本课程共讲八个大问题分十讲讲完,这八个问题分别是:第一,概述;第二,计算机处理基础;第三,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第四,

数据通信;第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第六,数据处理系统;第七,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第八,管理信息系统的新发展。下面讲第一个问题。 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这些设备和其它的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达到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的目的,来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著名的管理学教授德劳顿说: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信息技术对环境提出的挑战、组织和管理的解答。管理人员要面对客观环境对于企业的挑战,首先在管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要有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了先进的、管理的、信息的处理技术来针对环境的挑战,它实际是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前进而前进,随着环境不断地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就有了新的解答--管理信息系统是逐步发展的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也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实际是描述了企业经理的希望、梦想和现实,就是管理人员把自己对于企业怎么管理、希望、梦想体现在管理信息当中,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所以,我们应该对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地理解,它是支持管理人员的一个人机系统。 数据和信息

最新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详细整理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及其属性? 信息的定义: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信息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是人类共享的一切知识、学问以及客观现象加工的提炼出来的各种消息之总和。 信息的属性: 1事实性。事实是信息的第一和最基本的性质。 2等级性。对应于管理的不同等级,信息分为战略级、策略级、执行级。不同等级的信息具有不同的属性。 3不完全性。4 滞后性。 5扩散性。信息就像热源,总是向温度低的地方扩散,这使得信息扩散具有两面性。 6可压缩性。随着信息获取手段的日益进步,压缩对于信息、数据的存储、传输、处理越来越重要。 7分享性。8 转换性 2、信息生命周期分为哪些阶段? 信息的收集。包括原始数据的采集、分类、编码以及想信息存储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传送信息等过程。 信息的传输。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往往需要将信息从一个子系统传送到另外一个子系统,获从一个地区传送到另外一个地区,当传输的是多媒体信息时,对传输网络有更高的技术指标要求,如时传输要求更高的传输服务质量等。 信息的加工。输入的信息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才能为人们利用,加工能力包括数学计算、逻辑处理以及智能化处理等能力,它能支持人们对信息系统提出的各种要求,是信息系统的核心。 信息的储存。大批量信息必须进行合理的组织,以利于信息的检索及处理,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及安全性,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少信息存储的冗余,合理的逻辑组织及物理存储是通过文件组织及数据库技术来实现。 信息的维护。保持信息处于合用状态叫信息维护。(广义:包括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过程中一切数据管理工作。侠义:包括经常更新数据,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使数据均保持合用状态。 信息的利用。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是,要防止信息由于各种原因而受到破坏。3、诺兰阶段模型的实用意义何在? 它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诺兰阶段模型的实用意义是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诺兰阶段模型判明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 建设。 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初装、蔓延、控制、整体化、数据管理和信息管 理六个阶段。 4、信息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硬件、软件管理,通信管理,办公室自动化,规划管理 5、信息管理的广义概念 面向未来的规划管理面向信息系统内部的运营管理 面向开发的项目管理 6、我国企业在信息管理系统上的问题 7、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按需提供计算资源的模式,其中计算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存储、应用和服务等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九大知识体系

九大知识体系 五个过程:启动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结束过程; 九个领域:综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 理、采购管理 42 个要素:项目与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运行、通过项目进行管理、系统方法与综合、项目背景、项目 阶段与生命周期、项目开发与评估、项目目标与策略、项目成功与失败的标准、项目启动、项目收尾、项 目的结构、内容与范围、时间进度、资源、项目费用与财务、状态与变化、项目风险、效果衡量、项目控 制、信息/文档与报告、项目组织、协作/ 团队、领导、沟通、冲突与危机、采购/ 合同、项目质量、项目信息学、标准与规则、问题解决、会谈与磋商、固定的组织、业务过程、人力开发、组织学习、变化管理、 行销/产品管理、系统管理、安全/ 健康与环境、法律方面、财务与会计 一、项目整体管理 1、制订项目章程; 2、制订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 3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4 、指导和管理项目实施; 5、监督和控制项目工作;6 整体变更控制;7 、项目收尾 1、制订项目章程:宣布项目开始、明确项目范围(初步)、任命项目经理。 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 ⑴ 项目合同 ⑵ 项目工作说明书(SOW ) ⑶ 环境和组织因素 ⑷组织过程资产。⑴项目选择方法 ⊙收益测量方法(即对比法、评分模 型、收益分布或经济模型);⊙数据模 型;⊙决策模型、 ⑵项目管理方法 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 ) 项目章程

⑷专家判断 2、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项目目标和主要的交付成果。包括项目和范围的目标,交付物的验收标准,项目边界、项目约束、项目假设、最初定义的项目风险、进度里程碑、初始WBS 、成本概算、项目配置管理的需求。 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 ⑴ 目章程 ⑵ 项目工作说明书(SOW ) ⑶ 环境和组织因素 ⑷组织过程资产⑴项目管理方法论。 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 )。 ⑶专家判断 项目范围说明书 3、制订项目管理计划:工作计划、人员组织计划、采购计划、资源计划、变更控制计划、进度计划、成本计划、文档管理计划、支持计划。 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 ⑴ 项目章程 ⑵ 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 ⑶ 项目管理过程 ⑷ 预测 ⑸ 环境和组织因素 ⑹ 组织过程资产 ⑺工作绩效信息 ⑴项目管理方法论。 ⑵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 ) ⑶ 专家判断 项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系统 变更控制系统 4、指导和管理项目实施: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的工作,目标是完成项目范围说明书中定义的工作。 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 1、项目管理计划⑴项目管理方法论⑴可交付物

《信息系统基础》(A卷)答案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信息系统基础》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所在学院:信息管理学院适用专业班级:信息管理学院10级所有专业 考试形式:(开卷)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0分,共含20道小题,每小题1分):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20分,共含20道小题,每小题1分) 1.贝塔郎菲(L.V.Bertalanffy),目的性层次性相关性(或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或时序性等) 2.两 3.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 4. CPU 、 CPU 、内存储器 5.机器字长、数据通路宽度、存储容量 6.星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结构 7.企业资源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用英文表达也可以) 8.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英文表达也可以) 三、判断题(本题满分10分,共含10道小题,每小题1分) 四、简答题(本题满分16分,共含4道小题,每小题4分) 1、简述信息化的五个层次,及每个层次的含义。 答:信息化过程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等五个层次。(只答出五个层次可得2分,解释含义共2分;也可直接回答以下5点,每个层次1分,答全得满分,少答一个扣1分) (1) 产品信息化 产品信息化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产品本身所含信息成分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二是产品中增加了越来越多智能化元器件,提高了产品的信息自处理功能。 (2)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各种环节中,注意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广泛使用信息技术、信息产品或信息劳务,大力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3) 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化

1、信息系统基础

一、信息系统的概念 面向管理是信息系统的显著特点。 管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系统实现的基础条件三者的结合产生现实的信息系统。 二、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信息系统具有数据的输入、传输、存储、处理、输出等基本功能。 在需求分析阶段可以使用层次方框图、Warnier图、用例图和IPO图。 三、信息系统的分类 (1)以数据环境分类 可以把信息系统分为数据文件、应用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 (2)以应用层次分类 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可以分为四级,分别是战略级、战术级、操作级和事务级。与此相对应的,信息系统也分为战略级信息系统(使用者都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战术级信息系统(企业中层经理及管理部门)、操作级信息系统(服务型企业的业务部门)和事务级信息系统(企业的管理业务人员)。 (3)以信息服务对象分类 企业中的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和面向决策计划的系统。 面向作业处理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事务处理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

面向管理控制系统包括: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知识工作支持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面先经过决策计划系统包括:决策支持系统,战略信息系统、管理专家系统。 四、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五个阶段。 (1)系统规划 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及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考虑建设新系统所受的各种约束,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据需要与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审议通过后,将新系统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编写成系统设计任务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总体规划阶段交付的文档。 (2)系统分析 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方案说明书是系统分析阶段交付的文档。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一、选择题: 1.在商贸业务中将相关业务信息,用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合作者之间进行传递的系统是()。D A、电子商务 B、电子数据传递系统 C、信息交换系统 D、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2.联机实时处理方式不适于()。C A、需要反应迅速的数据处理 B、负荷容易产生波动的数据处理 C、固定周期的数据处理 D、数据收集费用较高的处理 3.Visual FoxPro采用的数据模型是()C A、网络型 B、层次型 C、关系型 D、网状型 4.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 A、客户/服务器模式 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 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5.以下哪一项不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四种数据控制功能中的一项( )。D A、并发控制 B、数据恢复 C、数据完整性 D、数据共享性 6.在文件系统阶段,信息系统的研制的中心是( )。A A、程序 B、数据 C、数据结构的设计 D、文件的存储 7.在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D A、计算机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软件系统 8.数据组织的最高层次是( )。A A、数据库 B、数据项 C、文件 D、记录 9.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中,有一个库存产品文件,其中适合作关键字的字段是( )。C A、零件价格 B、库存数量 C、零件号 D、零件规格 10.下列数据内容适合于成批处理方式的是( )。C A、需要反应的数据处理 B、负荷易产生波动的数据处理 C、需经过一定后才能进行的数据处理 D、数据收集费用较高的数据处理 11.全国联网的订票服务系统属于( )。B A、批处理系统 B、联机实时系统 C、脱机实时系统 D、直接存取系统 12.目前主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几乎都支持的数据模型是( )。D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逻辑模型 D、关系模型 13.下面哪一个不是在信息世界中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术语( )。C A、实体 B、属性 C、全体 D、域 14.如果在一个数据模型中有一个结点,它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那么这个模型是( )。A A、网状模型 B、树状模型

(完整版)02382管理信息系统自考知识点

★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技术、管理、社会组成为一体的结合物,由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理论、经济和管理、数学乃至行为科学等学科组成。 ★信息、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三大资源。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的作用: 1.信息可以减少人们对于事物的不确定性。 2.信息是企业制定计划的基础。 3.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信息的特性: 1.真伪性,表示信息的准确性 2.层次性,信息和管理层一样,是分等级的 3.可传输性,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介快速传输 4.可变换性,信息可以转化成不同的形态 5.共享性,信息不具有独占性,是可以共享的 ★信息的分类: 1.按照认识主体分类(主观信息、客观信息) 2.按照真实性分类(真实信息、虚假信息、不确定性信息) 3.按照信息的运动状态分类(连续信息,半连续信息,离散信息) 4.按照信息的应用部门分类(工业信息,农业信息,经济信息,军事信息,政治信息) 5.按照信息的记录符号分类(语音信息,数据信息,图像信息) 6.按照信息的载体分类(生物信息,光电信息,文献信息) ★物流:是指物品由供给地向收货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事务流:是指企业在处理企业内部和外部活动中产生的主要形式。★信息流:就是除了物流、资金流、事务流以外的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流的作用:信息流是伴随着其他的流的发生而产生的;信息流可以反映其他流的状态,对其他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定义后对企业的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 ★管理信息的特点:信息量大,来源分散。 ★管理信息分类: 1.按照信息的来源(企业内部信息,企业外部信息) 2.按照信息的性质(常规信息,偶然性信息) ★管理信息的层次:战略信息(决策信息)、战术信息(管理控制信息)、作业层信息。 ★战略信息:环境信息、宏观信息,如厂址、新产品选择等 ★战术信息:一般是与各部门及部门联系有关的信息,如完成情况与计划情况比较、库存控制等 ★作业信息:一般是组织内部的作业信息,如每日销售量等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组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含义:一个系统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所以组成元素之间具有相关性;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某一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所以系统具有目的

信息管理系统知识点整理

信息管理系统知识点整理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第一章信息管理和系统 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务的特征的反映;信息是可以通信 的;信息不同于数据,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 据。 2.信息的分类:按管理层次: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按应用领 域: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按反映形式:数字信息、图像信 息、声音信息, 3.信息的性质: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 作业级),变换性,价值性。 4.信息量的大小: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 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 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 5.信息量的单位:比特。一比特的信息量是指含有两个独立均等概率状态 的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能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 6.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处在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 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7.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8.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 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 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9.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信息系 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 行处理,使它获得新的结构与形态或者产生新的数据。信息传输系统不 改变信息本身的内容,作用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10.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 (MIS,高度集中,定量化,数据库共享)----决策支持系统(DSS)---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电子商贸系 统(EBPS)、总裁信息系统。 11.信息系统对职能的支持:对计划职能的支持;对组织职能的支持,对 领导职能的支持,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12.扁平化(理解,趋势):纵向(金字塔)的官僚体制开始崩溃。 13.决策问题的类型: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分为,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 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14.管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属性: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 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 统不仅是一个能向管理者提供帮助的基于计算机的人机系统,而且也是 一个社会技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 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 易过程的效率。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 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